农学专业的收获范文

时间:2023-11-06 16:56:24

农学专业的收获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1

党委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按照县委和党委《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在4月20~25日针对阻碍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深入部分乡镇村屯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现状

截止到20xx年底我县拥有农机总动力48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25252台,其中8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230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7%,其中机械化收获程度达58.5%。

县级农机行政管理人员21人,农机监理员32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人员2人,乡(镇)级农机行政管理(含农机新技术推广)人员14人。

现有农机作业合作社1 2个,现代化农业试点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

二、制约农机化科学发展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全县现有大中小型拖拉机25252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206台,小型拖拉机13226台,占拖拉机总保有量的52.4%。

2、机械化收获程度发展不平衡。大豆、小麦、水稻的机械化收获程度较高,但玉米和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程度较低,常年玉米机械化收获程度达20.4%,其它经济作物达5%。

3、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力量薄弱。全县现有专兼职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人员16人,大中型联合整地机57台,深松机156台,免耕播种机6台。

4、有机户对农机法律法规守法意识差。现全县落户办理牌证照的拖拉机10727台,占保有量42.5%。农机监理执法虽然有法可依,但只有行政处罚权,没有强制法律手段,有机户法律意识差,认为拖拉机落户和不落户、考不考驾驶证无所谓,致使全县大部分拖拉机都无证无牌驾驶,对农机安全生产存在隐患。

三、解决制约农机化事业科学发展问题的几点建议

1、通过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拉动,逐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积极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大型农机具,主要是引导农民购置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及玉米收获机,争取今年底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200台套,同时建立应用大型农机作业示范点,让农民看到应用大型农机的好处。提高玉米和其它经济作物收获及播种的机械化程度。

2、建议县委、县政府为我们分配学农机专业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各乡镇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一线,切实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2

    国内专利申请进入高速发展期由于我国专利法1985年才颁布实行,因此,我国玉米收获机专利申请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近140年,最早始见于1988年,此后进入萌芽期(图略)。1988~1994年,年专利申请数量均低于10,为发展起步阶段;1995~2004年,年均申请量在10~20之间波动,为缓慢发展阶段;2005年后进入迅速发展期,申请量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22%,2007年以后年均申请量更是突破120件。专利申请量的明显增长,与玉米收获机市场需求增长同步。新型材料与新技术进入新一轮技术成长期在IPC分类体系中,玉米收获机主要集中在A部的A01(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大类下的小类目A01D(收获;割草)和A01F(收获产品的加工;干草或禾秆的压捆机械;农业或园艺产品的储藏装置)中(表略),这两类技术约占总技术分布的80%以上,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再进行技术细分到组,A01D45(生长作物的收获)、A01D43(在收割时与执行附加操作的设备联合的割草机)占比最大。将近20年(1990~2010)的主要IPC技术构成与历年(1898~2011)比较发现,除A01D和A01F外,A01B、B07B、B24B、B60P和B65G技术领域均为近20年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IPC技术领域的出现意味着玉米收获机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加强脱粒功能以减少谷粒损失、改进离合装置或反转装置以降低装置堵塞、改进切割器刀口耐磨性提高切割效率等以提高玉米收获机可靠性为目的的新材料、新技术领域正处于新一轮技术成长期阶段。我国玉米收获机技术强调农机与农艺的融合,美国则侧重于收获机的通用设计整体来看,中美两国玉米收获机的技术研发领域各有侧重(表略)。在A01D45(收割装置)技术领域,我国申请量的绝对量高于美国,但35.7%的相对比重远不及美国的62.3%,说明我国收获机技术的研发领域相对比较分散,而美国技术研究较为集中。进一步细分看,我国的申请主要集中在A01D45/02,即玉米收获机收割装置。我国玉米种植地域广袤,各地玉米种植形式、品种与行距选择差别很大,为解决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收获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及行距适应性问题,割台的设计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近年来玉米收割装置研究比较集中的主要原因。

    美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生长作物的收获A01D45/00,更强调收割装置的通用性,并没有局限于玉米一种作物,而是致力于如大豆、玉米、水稻及油菜等不同作物专用割台的研究。这与美国玉米种植农机与农艺高度统一,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率很低,可采用摘穗后直接脱粒的收获方式是分不开的。在茎秆切碎、驱动及输送装置(A01D43、A01D57和A01D69)的研发方面,我国无论是专利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显着高于美国,表明我国玉米收获机的研发经历引进、消化和吸收之后,正在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此外,美国大量地采用电子、液压精确控制以及3S等现代精准技术〔11〕,增加农机具的科技含量,以此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原有产品性能的可靠性。我国玉米收获机在这些方面专利申请较少,说明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国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玉米收获机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比为18.3%,实用新型占比达80.7%,实用新型专利占据了专利申请的大部分。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需要进行实质审查,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授权并不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大量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表明可能存在大量的“垃圾专利”。国外专利技术稳定性较强,我国则刚刚起步通过表3可以看出,国外公司的活动年期很长,最长的迪尔公司共有29年的活动年期,较短的德国KRONEBERNHARDGMBHMASCH公司也有8年的申请活动年期。活动年期长表明公司投入技术研发时间较长,对研发活动的投入资源较多,在玉米收获机行业技术稳定性较高。我国的荣成市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只有不超过5年的活动年期,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也仅有6年的活动年期,说明我国农机企业在玉米收获机研发投入的时间及力度远不及美国,要想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超越或突破,我国农机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际地位相对缺失PCT国际申请量常用来表征专利质量。从专利拥有量看,截止2011年10月22日,迪尔公司是世界上申请玉米收获专利最多的公司,在美国本土申请了49项专利,PCT申请12项(其中,加拿大10项,澳大利亚2项)。世界排名第二的是德国克拉斯公司,其PCT专利布局更为广泛,广泛分布在美国、法国、俄罗斯、匈牙利和波兰等国。德国坎贝尔公司排名第三,其在美国、匈牙利、加拿大等国都有专利申请。而我国玉米收获机PCT申请量为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玉米收获机技术国际地位的缺失。竞争对象分析数据分析表明,拥有10件以上的公司共有17家,总专利申请件数为388件,占全部申请专利的22.5%,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和中国。国内玉米收获机械申请量最多的山东荣成市海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8件),其次是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3件)、山东宁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件)和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18件),排前4位的全部是山东省农机企业,占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38.3%,表明玉米收获机产业集群在山东省初步形成。

    根据上述对玉米收获机专利技术的具体分析,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现状,就我国未来玉米收获机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创新知识产权成果与国外玉米收获机专利申请速度趋缓并进入衰退期相比,我国玉米收获机专利申请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内农机企业应抓住当前百年不遇的发展良机,加强企业核心技术研发,重视并运用专利申请工作,把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兼顾产业结构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以此来提高专利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发展先进、高效、适用技术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实现整个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从玉米收获机整体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中美两国各有侧重,美国比较注重通用性技术的研发,而我国当前更需注重农机技术与农艺的结合。我国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作物品种选择与种植模式区域差异非常显着。加大对农机科技创新的鼓励和支持与迪尔等国际跨国公司很强的专利技术垄断性相比,我国玉米收获机专利质量仍有较大差距,也突显出我国农机企业国际地位的缺失。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玉米需求的持续增长,国家应加大玉米收获机械技术的研发投资及技术转化投资。鼓励农机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方式,组织农机科研院校、生产企业、推广部门联合攻关,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加快对玉米收获机新产品开发的进程。农机企业可根据企业技术优势和技术规划有选择地重点突破。同时,政府应通过政策性融资或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予以扶持、引导企业进行专利技术自主实施转化与产业化。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3

1项目立项后存在的问题

(1)农机项目实施的前期资金无着落。农机科技项目申报主要通过市科技局。立项后正常的试验、示范费用,宣传、培训费用、差旅费用、租车费用、场地租赁费用、演示会费用及项目组参加人员培训费用等一般由乌苏市农机局拨少量资金。新机具的演示也只能在农机户享受国家30%的购置补贴后进行,给项目实施、技术改进、创新造成极大的困难。

(2)缺乏推广试验、示范检测仪器设备。乌苏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包括基层乡镇农机推广站)参加和承担多项自治区、地区、县(市)农业机械科技推广项目。但常用的新技术试验、示范检测仪器如土壤养分速测仪、土壤水分测量仪、土壤水分温度测量仪、多参数土壤水分记录仪、土壤墒情与旱情管理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土壤硬度计、土壤紧实度仪、便携式土壤水势测定仪、GPS面积测量仪、土壤容重测定仪(环刀法)、土壤振筛仪、土壤酸度水分计、土壤酸度水分汁、土壤盐度分析计、土壤肥力、pH值测试计等推广试验、示范检测仪器设备几乎为零。技术培训设备除市农机局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和拖拉机模型外,其他设备只能依据《自治区财政2011年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自治区农机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争取自治区财政2011年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来实现。2005年乌苏市农机局示范、推广的《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作业技术推广》项目,部分农机户要求退换与大马力拖拉机配套的1LFGT-435型翻转犁,因其重量与主机不配套,而其配套的重量要求无依据,检测设备空白。2007—2009年示范、推广的市农机局申报的新技术、新机具示范、推广项目《棉花一膜八行/(六行)超宽膜高密度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采用2.00、2.05 m的超宽膜,出苗快,苗期长势旺盛,可明显提高地温,解决乌苏市春播时气温反常、地温低造成烂种的问题。但因无检测仪器,无法测定地温提高的度数,给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科学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3)专业技术人员参观、学习机会较少,知识面不广,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快速发展的步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

(4)项目评审连续性差。乌苏市科技项目2年评审1次,但2006—2007年市农机局申报的项目《水稻插秧、收获机械机械作业示范、推广》《加压微灌机械作业技术示范、推广》《大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作业技术推广》《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技术示范、推广》等,因种种原因,没有进行成果鉴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相关材料只能存入档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项目评奖后奖金发放迟缓。乌苏市农机局2008—2009年度申报的农机科技推广项目,于2010年8月通过乌苏市专家评审团(市科学技术管理局在项目评审时抽建)及项目领导小组成果鉴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并在乌苏市科技网公式。2011年3月28日,依据《乌苏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和《乌苏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文件精神,下发了乌政发〔2011〕61号文件《关于奖励乌苏市2008—2009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个人的通报》,该通报指出乌苏市农机局申报的科技推广项目《棉花一膜八行/(六行)超宽膜高密度机械作业技术试验、示范》荣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奖金1万元;《棉花双膜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作业技术推广》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5 000元;《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荣获乌苏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5 000元,并荣获塔城地区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得到专家评审团和地区行署、市委科技进步奖评审领导小组的认可和肯定。但因种种原因,到2012年1月6日市科技局召开2011年年终总结大会时,才发放2008—2009年项目奖金。《番茄高产综合机械化试验、示范》荣获塔城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奖金2 000元,而三等奖奖金不足以支付项目鉴定费、科技进步奖评审费、差旅费等。

2建议

(1)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时,人事部门与农机系统相关人员,依据《县(含县)级以下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进行初审打分,业绩成果主要以获奖项目为主,共占20分左右。规定自治区或地区级获奖项目,一等奖:第1、2、3、4位加分;二等奖:第1、2、3位加分;三等奖:第1、2位加分;但自治区农机科技项目数量较少,主要以县(市)级项目为主,项目主要参与人员的从第4位开始其业绩成果将不得分。乡镇农机管理站技术人员得分较低。可通过改革将县(市)级推广获奖项目纳入《县(含县)级以下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量化赋分参照标准》,使主要参加人员和实施乡(镇)农机站人员。

(2)按照《全国科技进步县(市)》标准,加大科技推广金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并落实到位。已立项的科技项目前期费用包括项目正常的试验、示范费用,宣传、差旅费用,租车费用,场地租凭费用,演示会费用等。在项目经费中人员培训费是一项重要开支,而组织部门把领导或者部门领导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为重点,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反而较少,造成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知识面不广,知识更新慢,视野狭窄,不能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一现象不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影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项目的开展。建议组织部门把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考察作为重中之重,有计划地组织、多形式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考察,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创造性和开拓精神,以适应农机科研新成果、实用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建设现代农业做出贡献[1-2]。

(3)积极引进项目实施的试验、示范仪器。有效开展农业、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咨询、服务工作,实施科学管理,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3-4]。

(4)项目评审结束,应及时召开科技大会,表彰新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大力推广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按时发放奖金,提高办事效率。

3参考文献

[1] 王平.辽阳县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现代农业装备,2010(12):50-52.

[2] 冯舟.开展农机标准化工作促进退款区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J].现代化农业,2010(5):37-38.

[3] 王社和.基层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农机:学术版,2010(5):17,22.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4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首先必须明确培育对象,要明确培育对象需要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由于农业规模小,比较效益低,一大批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农民相继转移到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务农的农民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是兼业农民。兼业农民的重要特征就是没有把农业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难免出现对农业生产疏于管理,粗放经营,甚至撂荒现象。同兼业农民相比,职业农民更愿意接受新技术,更在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产出,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职业农民有如下特点:一是务农为主,而且务农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二是大多从事效益较高的产业如规模化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设施农业以及特色农业等。还有一部分是专门从事农业服务业。三是向社会提供商品农产品较多。尽管职业农民所占比重不高,但单个职业农民向市场出售农产品数量多。四是稳定。职业农民收入相对较高,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其转移意愿不强,相对比较稳定。五是职业农民技术水平一般较高,且接受农业科技培训意愿较强。在类型上可以划分三类,一是生产经营大户,如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农民经纪人等;二是农村发展带头人,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企业领办人等;三是技能服务人才,如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园艺工等。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支撑,是解决“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主要应该是初中程度以上,年龄在50岁以下,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务农农民、返乡的创业农民、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等新生劳动力以及农村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等。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的新型职业农民。

“有文化”,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先进的科学发展理念,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有道德”,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还要掌握党的农村政策,遵纪守法,讲究诚信,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确保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无危害。

“懂技术”,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系统掌握发展现代农业及农业专业生产的技术和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农业生产上的常见问题,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善经营、会管理”,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和营销能力,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具有规模经营和专业技能相结合的优势,能够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规则,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经营效益和报酬最大化。

“留得住、用得上、扎住根”,要求新型职业农民热爱农村和农业,志愿留在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有用武之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环节

(一)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和关键环节。首先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进行教育,使其达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其次要搞好认证后的培训,加强继续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征是高素质,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因为农民培训是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重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不仅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还涉及到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储存与加工等,培养内容应包括农业科技教育、农业发展理念教育、市场经营与合作社管理教育、农耕文化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

说起农业中专以上的学历教育,人们往往想到大中专职业院校的涉农职业教育。但是,大中专职业院校的涉农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需要。一方面,涉农职业教育,目前主要培养的是农业科技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学生很少回到农村。况且涉农职业教育目前存在一些严重问题,突出表现为招生难,没有考入大学的农村学生多数想学习一种技能到城市打工,脱离“农门”,不愿参加涉农专业学习,教育规模受到严重限制,很难对职业农民开展教育培养;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是在职在岗的务农农民,需要在家发展产业,虽然具有强烈的接受系统教育的愿望和需求,但不具备接受脱产教育的条件,不可能离开家到职业院校进行系统学习。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制度,采取最适合的教育机制。在办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上,必须贴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便农民学习,让农民不离家门、不离土地、不影响生产生活,就可以系统学习中职课程;在教学安排上,要选择适合于农民生产生活节奏的灵活的教学计划安排方式,坚持农学结合;在学时要求上,课堂教学每周要有集中学习的时间,每学年要保证一定的学时,3年内要保证学时总数;在教学计划安排上,要打破教材编排上的顺序,教学要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同步,并引入必要的专业理论;在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程设计上要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在学历学制上,一般是中专学历学制2~3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同时,应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监督,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统筹督导管理,确保教育质量和成效。

(二)认定管理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点环节。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认定,才能赋予其权利和业务,使其更好地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待遇,承担起社会责任。新型职业农民应有执业证书,就像教师有教师证、会计有会计证一样,应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需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要建立认定标准体系,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确立认定主体、认定机构和认定责任。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条件应包括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接受农民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包括生产规模、比较效益和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要分产业、分区域、分生产力水平进行确定,具体讲应符合五方面内容。一是思想道德符合要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思想道德;二是文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接受过系统的农民教育培训,一般要获得农业中专文凭;三是技能水平能够适合发展规模经营和服务的需要;四是经营产业规模要大、比较效益和收入水平要高;五是示范带动作用要强。认定规模要与生产规模相适应,条件不能放宽,也不能太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应由县级政府委托农业部门或一个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按照条件、标准进行认定。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还要根据持证职业农民的从业年限和个人业绩实行证书晋级制度,获得的证书级别越高获得的优惠就越多。

(三)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推动力和良好环境。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培育方面的支持,二是扶持其产业发展,三是提供社会保障。政府应拿出资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针对职业农民的产业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扶持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把职业农民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新增的农业补贴优先向获证职业农民倾斜,在承担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信息服务、加工营销推广等方面使获证农民享受优先权并给予最大的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获证职业农民创业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补助和贷款支持。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等评优表先方面要优先考虑获证的职业农民。

四、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保障制度,确保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一)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体系

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有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培训管理机构,上下形成体系。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的优势,加强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因为,农广校具有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理解农民办学优势,具有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基层去的丰富经验,最适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机制。虽然有的地方农广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他们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深入乡村尽力为农民服务,农广校已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扛起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大旗。因此,要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管理体系,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不仅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公共财政也应当加大投入并保持逐年增长,确保职业农民教育的优先发展和持续稳定发展。应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覆盖面,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的中专学历教育尽快纳入国家助学体系,让可能在土地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职业农民享受到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更好地促进职业农民的培养。

在政策方面,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服务问题和补贴扶持问题,使新型职业农民在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有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真正提高农村、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

(三)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环境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5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风险规避;技术扩散;农村精英

中图分类号::F30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6-0043-07

一、问题的提出

农产品卖方市场已经逐渐形成,农产品卖难问题成为阻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在此情形下,农民合作社因其有助于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组织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量,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农户应对生产与市场风险的能力[1],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与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农民合作社在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底,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户,比上年底增长31.18%,出资总额2.73万亿元,增长44.15%。但农民合作社数量的增加并没有使其质量相应提升,依然存在市场竞争力不强、运营不规范、带动农户增收困难的情况[2,3]。尤其是“理想型”合作社数量较少,假合作社大量充斥,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合作社成为骗取国家政策资源的工具,其中不乏寻租的现象。因此,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合作社不符合“资本报酬有限”“按交易额返还”“所有者与惠顾者统一”的本质要求,致使名存实亡,已经不再运营[4]。农民合作社内部人控制与功能漂移导致合作社治理不规范,对合作社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抑制合作社绩效的提升[5,6]。

在农民分化的背景下,社员异质性增强,农民合作社普遍出现内部人控制与资本化倾向的现象具有其必然性。相较于普通社员,农民合作社大农一方面拥有比劳动更为稀缺的资本,将生产效率更高的资本投入合作社的机会成本更大,要求资本参与盈余分配以获取更高的回报,否则很难吸引资本等关键性要素进入到合作社,对合作社发展不利;另一方面,大农拥有更丰富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和较广的社会关系网络,能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因而大农在合作社内部承担着经营管理责任与义务,要求通过控制合作社经营管理权以弥补其行动成本[7]。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引致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容易发生“大农吃小农”等利益冲突问题,从而妨碍组织功能的实现[8]。

当前有关农民合作社的主要研究是将合作社置于已经成立的背景下进行的,而对合作社的生成逻辑关注较少[9,10]。农民合作社以农民为主,向成员统一提供购销、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一体化服务,通过组织农户集体参与市场竞争,改善农户市场弱势地位的状况,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加社员收入。但合作社组织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环境,而内部治理机制是否有效,是否激励相容,则取决于对合作社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因此,对农民合作社生成逻辑的分析,有助于把握合作社发展的规律,从社员需求角度进行制度设计与组织安排,构建激励相容的制度,推进合作社的健康与规范化发展。

二、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原因:理论评述

(一)农民合作社生成的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取代了体制,农民获得了农业生产的剩余索取权,激发了其发展农业生产的热情,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农村集体土地根据肥力高低与位置远均分配给村集体成员,在人多地少的背景下,使我国农业生产出现了分散化与细碎化的局面,而且农地分配随着村集体成员数量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加剧了农地分散化与细碎化,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政府大力鼓励与推动农地流转,以期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但在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的同时,农地流转的发生率较低,存在滞后的情况[11]。中国农业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格局仍未改变。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成为阻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1)农民经营分散且规模普遍较小,一方面,造成生产规模不经济、农业生产效率低以及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农户增收;另一方面,分散的小农在独立面对市场时谈判地位较低,作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12]。(2)农户缺乏有效的市场信息获取渠道,难以对市场供需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13]。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下,农户根据上一期农产品价格做出生产决策,其生产决策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农产品供给短缺与过剩交替,造成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即使农业丰收时期,由于农产品缺乏市场需求弹性,农户面临较大的增产不增收风险。(3)体制解体后,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业水利设施缺乏有效投入与管护,在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水利年久失修,而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民难以独自应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4)较小的生产规模抑制了农户对农业生产机械与技术投资的积极性。可见,当前分散的小规模农户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与生产风险,成为农户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促使合作社生成的前提条件。

(二)农民合作社生成的拉力

在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方式劣势不断显现的情境下,农民合作社的成立与发展存在必然性[1,14],因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独立行动的农户,加入合作社可以发挥家庭经营与合作社经营的优势。分散的小农通过参加合作社,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和与大市场的对接程度,增强农户的市场谈判力量;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农业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5]。农户之间联结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为载体,获取合作社提供的统一购销、技术培训等服务,通过集体行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收益,增加农业收益。农民合作社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布局,通过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来提升其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合作社中,社员的使用者与所有者角色统一,有权享受农产品加工、运输增值收益,对社员形成较大的吸引力。郭晓鸣指出公司与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是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形成的必要条件[16]。但这些合作共赢的收益具有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的性质,只是合作社生成的前提条件与客观基础,而不会促使合作社必然产生[17]。

(三)小农领办合作社逻辑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多,资源禀赋不同的农民在获取非农就业机会方面的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农户内部在职业与家庭收入方面出现分化[18]。农民内部分化成小农与大农或农村精英。小农与大农之间异质性较大,资源禀赋拥有量与利益追求存在不同,其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偏好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小农生产规模较小,经济实力弱,文化程度较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社会资本缺乏,不具有农业生产比较优势。而大农生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关系网络较广,在农业生产中进行了较多的技术与专用性投资[17]。

小农之间难以内生出农民合作社。小农资源禀赋相近,境况相似,由于资本缺乏和风险厌恶,属于典型的风险规避者。如果参与合作社,其资本参与意愿不高,出资比例较低,不愿出资或象征性出资,致使其在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分配中缺乏话语权,预期收益较低,更不愿主动承担合作社的创建成本。当某一社员做出合作承诺,为增进合作社集体利益而行动时,由于农民合作社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自身不能完全享受个体行动所带来的全部利益,无法将其他社员排除在对该公共利益的免费分享之外,为增进集体利益而努力的行动者只能获得部分利益,而要支付全部行动费用,所获得的利益难以弥补其行动成本。集体成员增多,一方面,行动者获得的利益份额减少,承担的行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社员感知其为合作社整体利益而努力所做出的贡献太小,个体对合作社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基于成本收益考虑,理性小农户缺乏为增进公共利益而行动的激励[17,19]。在此情形下,集体中单个成员在无法克服其他成员“搭便车”行为时,会做出不合作或者“搭便车”的多方共输的选择,从而使在合作情境下可以获取的潜在利益难以实现[20]。而且贺雪峰发现,集体行动中,农民根据他人能否从自身行动中无偿获得好处来计算个人得失,决定是否要实施增进集体利益的行动。因此,小农之间充分体现了“不善合作”的特征[21]。

(四)大农领办合作社逻辑

大农作为核心社员是促使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另一重要条件,是维系合作社发展的关键[7,17]。根据农民合作社社员资源禀赋状况,可将社员划分为核心社员与普通社员,核心社员主要由生产大户、农村经纪人、村干部、农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构成,行为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例如生产大户与经纪人参与合作社是基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与提高自身收入的考虑,而农业企业是出于稳定原料供给与获取政策扶持的目的。相对于普通小农,核心社员资源禀赋能力更高,拥有合作社发展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本、技术、社会关系等关键性生产要素,而普通小农只能提供土地与劳动力等基础性生产要素[22]。由于关键性生产要素稀缺,机会成本高,在当前资本化倾向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足够的回报,难以吸引关键性生产要素拥有者加盟农民合作社[7]。

核心社员在合作社中占有主要股份与实际控制权,决定其在合作社治理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享有较大份额的剩余索取权,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合作社内部,核心社员与普通社员间的博弈类似于智猪博弈模型。核心社员为增进集团利益而行动,虽然无法克服普通社员的“搭便车”行为,不能将普通社员排除在利益的分享之外,但由于其在合作社中处于主导地位,仍然能够获得大部分行动收益,行动收益足以弥补其创建合作社的行动成本[17]。而且当前政府对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创建合作社而获取政策扶持的可能性较大,有助于缓解组织资源约束,增强组织竞争力,增加组织收益。所以,核心社员既有能力、也有动力去创建合作社,主导合作社的发展。张晓山指出,在中国现阶段,各类型农民合作社中,大户与龙头企业领办型合作社发展快速,且成为合作社重要的组织形式,其通过对安徽芜湖136家合作社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大户兴办与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社占样本总数的95.6%[23]。因此,核心社员作为合作社创建时期的“中心签约人”,是合作社形成的逻辑起点[5]。

三、农民合作社生成逻辑: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

(一)风险规避

农业生产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又要应对生产风险,而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受经济实力较弱、文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与自身有限理性的制约,独自进入不确定性市场时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需要寻求合作。因此,本文借助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探究农户借助合作社实现风险规避,降低交易成本的逻辑(见图1)。

1.资产专用性与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是用来描述资产的可调配性,是指在保持某项资产生产经营价值的前提下,其被重新配置于其他替代用途的程度[24]。专用性资产一旦形成,其专用性程度越高,被转移另作他用的难度大或重新配置于其他替代用途会使资产价值遭受较大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实物资产的专用性与瞬时资产的专用性。

传统农户生产经营分散且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弱,无力加大农业投资,购置农业机械设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究其原因:(1)较小的生产经营规模与农业机械要求不匹配,不仅使农业生产机械利用率不高,而且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分摊农业机械昂贵的购置成本。(2)农业机械投资虽然增加了农户的固定资产存量,但是实物资产专用性增强,使农户面临“敲竹杠”的可能性提高,从而使交易费用上升。然而,农户通过联合形成利益紧密关联的合作组织,以合作组织为载体获取社会化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相较于分散的小农,合作社有能力从事产业化经营,为成员提供从产前到产后的全过程服务。由此,一方面,社员无需提高实物资产专用性投资,就能获得交易费用下降的收益;另一方面,合作社实物资产利用率提高,农户市场谈判地位上升,以组织形式将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内部化为相对较低的组织管理成本,在减少交易费用的同时增加其收益。

传统的小农不仅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而且还要独立完成农产品的销售活动,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经营规模小,在市场信息搜寻与产品销售方面同样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不具有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1)初级农产品市场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买方相对于卖方具有更高的素质与组织化程度,而较低组织化程度的农户,为了顺利销售农产品而相互竞争,缺乏合作,独自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致使农户在农产品市场中处境不利。(2)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决定其生产周期较长,收获时间集中,一次收获量较大,并且鲜活农产品本身易腐烂变质,不易存储,收获后必须尽快完成销售以免造成损失,而大部分农户缺乏仓储设施,对其销售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农产品多为瞬时专用性资产,由其引致的市场交易费用较高[24]。在加入合作社之后,组织内部由具备一定专业化水平的“能人”负责社员的农产品销售问题,而且实力较强的合作社倾向于实施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不仅使社员能够分享增值收益,还促进仓储难题的解决,进而降低瞬时资产专用性引致的交易费用。此外,农民合作社嵌入熟人社会,农户与合作社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从农产品销售环节退出,使其不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化生产,获取更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最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能优化劳动力配置状况,增加其收入。

2.不确定性与交易费用。首先,自然环境的不稳定与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变化所引致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然环境呈现不稳定与多变的特征,各类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而分散的小农难以独自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农村劳动力流出与兼业化的情境下,包括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在内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滞后,加剧了农户独立应对环境变化的困难局面,使其交易费用上升。另一方面,有限理性的小农对消费者偏好不可预测,且获取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信息的成本高昂,缺乏搜寻信息的激励,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生产盲目性较高,致使农产品供需频繁出现矛盾,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象经常上演,导致农户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产生较高的交易费用。合作社不仅可以以“众筹”方式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的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升农户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而且相较于文化程度不高、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农户,合作社在生产与获取销售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拥有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以及社会资源,合作社能够获得更多和有效的市场信息,通过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减少单个农户的搜寻成本,降低信息的不对称,并且给农户提供更为科学与合理的生产建议,减少其生产决策的盲目性,增强其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最终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在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更有可能实施差异化战略,通过建设农产品品牌,进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而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产品的增值;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提高了入社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集体行动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改变农户与农产品买方市场攀谈力量悬殊的格局,降低市场交易费用,促进农户增收。

其次,机会主义行为与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的频繁波动,加剧了不完备合约的高违约率现象,使单个农户的收益无法保障。而农民合作社是由地理位置相近、文化理念相同的农民组成,社员间较为熟悉,互动频繁,彼此信任程度较高。因此,合作社具备熟人社会特征。当农户加入合作社,与合作社形成较为稳定的合约关系,声誉机制与重复博弈机制有助于约束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可以有效节约交易费用,增加农民经营收益。

3.交易频率与交易费用。农户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与产后环节都需与市场发生交易,进而产生交易费用。在产前,农户要准备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生产资料;在产中,农户对农业生产产生需求,获取耕种、病虫害防治、植保、收割等服务;在产后,农户要与农产品销售部门发生交易。分散农户的市场交易行为具有交易频次高、单次交易量小的特征,导致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在高频次市场交易不变的条件下,成立农民合作社这种规制结构,通过合作社向社员统一提前、产中与产后环节的服务,使单次市场交易规模扩大,改善农户的市场劣势地位,从而降低农户市场交易费用,增加其农业收益。

综上分析,分散的农户单独进入市场面临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而合作社通过将高昂的市场交易费用内部化为较低的组织管理成本,为农户节约交易费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成为农民合作社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技术扩散

分散的小农生产规模狭小,经济实力较弱,不仅难以承担技术应用成本,而且不能发挥新技术采用的规模效应,抑制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与资本稀缺的背景下,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25]。农户获取农业生产技术渠道缺乏,依然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进行劳作,农业生产技术低下,而当前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多样化技术需求的问题[26],致使农产品质量难以提升,制约了农民农产品销售收入的提高,也使农产品安全存在隐忧。

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与信息咨询服务是合作社的组织功能之一。农业生产技术以合作社为平台,通过两种方式实现技术扩散[27]:(1)技术推广式扩散。合作社组织专家或技术人员对社员进行统一培训与指导属于技术推广式扩散范畴,其技术供给主体包括合作社自身与政府。一般而言,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民统一行动,提高其市场谈判力量,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政府以财政、科技支持等扶持形式对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合作社进行扶持,提高社员技术水平,带动社员增收。(2)非技术推广式扩散。社员加入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社员人际关系网络得到拓宽,成员间信任程度加深,组织内部交流与互动更加频繁,形成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由技术丰富者向技术贫乏者转移,使农业技术在组织内部得到普及,提高社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户经营收益[28]。

可见,农民合作社内部技术溢出或者扩散机制对分散的小农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四、结论与讨论

面对农业生产现代化与规模化趋势,农民合作社形成具有必然性,但合作收益共赢只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前提条件,并不必然促使合作社产生。小农内部难以自发地内生出合作社,农业大户或者农村精英才是农民合作社的逻辑起点,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关键。普通农户基于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的考虑,有加入合作组织的需求与倾向。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社员统一行动,提高其市场谈判力量,有助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农民合作社通过向社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使社员获得更好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效率得以提高。社员之间通过交流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的扩散,有利于发挥技术溢出的正外部性,提高合作社的整体技术水平。

可见,风险规避和技术扩散是农民合作社重要的生成逻辑,合作社的发展也必须有利于农户风险分散,并使农户分享技术扩散的收益。当然,不同类型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其技术特性不同,决定其风险规避和技术扩散的方式不一,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农业,不同的种养品种,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技术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异。比如,种水稻和种水果,同样是种植业,其面临的风险就各不相同,显然水稻更易储存,同时作为主粮更易获得国家财政的补贴,但是水果则是存在采摘、储存、运输、加工等更多的难题,也难以与水稻一样获得国家同等的财政补贴。由此,决定了不同类型的种养殖户或农户,其面临的风险不同,资源禀赋不一,对技术的需求不同,对合作社的偏好与需求各不相同,不能用一种合作社的模式解决不同的难题,其差异化要求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组织治理及其运作模式必然不同,这是农民合作社问题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深化的方向。同时,现实中也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农民合作社组织模式和运作方式,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理论的总结与推广,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最终提升中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及其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00(8):48.

[2]刘滨,陈池波,杜辉.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度量的实证分析――来自江西省22个样本合作社的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9(2):9095.

[3]李道和,陈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履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农户的调查[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2):117125.

[4]邓衡山,王文烂.合作社的本质规定与现实检验――中国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农民合作社[J].中国农村经济,2014(7):1526.

[5]崔宝玉,刘峰,杨模荣.内部人控制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现实图景、政府规制与制度选择[J].经济学家,2012(6):8592.

[6]万江红,管珊,钟涨宝.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困境”现象探析――来自湖北T合作社的个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3439.

[7]黄祖辉,徐旭初.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制度安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20.

[8]崔宝玉,陈强.资本控制必然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弱化么[J].农业经济问题,2011(2):815.

[9]徐旭初,吴彬.治理机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浙江省5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5):4355.

[10]邵科,郭红东,黄祖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基于组织绩效的感知测量方法[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1):4148.

[11]罗必良.农业经营制度的理论轨迹及其方向创新:川省个案[J].改革,2014(2):96112.

[12]Szabo G G. Development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by Cooperatives in the Agrifood Economy[J].Kozgazdasagiszemle,2002( 49):3 2353 251.

[13]Fulton M. The Future of Canadi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 Property Rights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5):1 1441 152.

[14]黄祖辉,顾益康,郭红东.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创新――发挥农户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三大制度优势[J].农村经营管理,2011(8):2628.

[15]孔祥智,张小林,庞晓鹏,等.陕、宁、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制约因素调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6):5257.

[16]郭晓鸣,廖祖君.公司领办型合作社的形成机理与制度特征――以四川省邛崃市金利猪业合作社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0(5):4855.

[17]黄胜忠.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08(1):8790.

[18]傅晨,任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机理: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家,2014(3):7483.

[19]蔡荣,王学渊.农民合作社的集体行动困境: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农业经济问题,2013(4):6975.

[20]吴理财.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89.

[21]贺雪峰.市场经济下农民合作能力的探讨――兼答蒋国河先生[J].探索与争鸣,2004(9):1821.

[22]黄胜忠,伏红勇.成员异质性、风险分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J].农业经济问题,2014(8):5764.

[23]张晓山.大户和龙头企业领办的合作社是当前中国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选择[J].中国合作经济,2012(4):1011.

[24]罗必良,刘成香,吴小立.资产专用性、专业化生产与农户的市场风险[J].农业经济问题,2008(7):1015.

[25]常向阳,韩园园.农业技术扩散动力及渠道运行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种植区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4(4):6370.

[26]黄季j,胡瑞法,智华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2009(1):411.

[27]国亮,侯军歧,惠荣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机制与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14(1):4345.

[28]韩国明,王鹤,杨伟伟.农民合作行为:乡村公共空间的三种维度――以西北地区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微观考察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2(5):7079.

Abstract:Through arranging the papers about the generation logic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this article foun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nd the scale, the form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is inevitable, but the benefit of winwin cooperation is just the condi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generation,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promote the forming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In reality, small peasants have the demand and the trend of adding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isk aversion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but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resource endowment, it’s difficult to give birth to farmers’ cooperatives among them, while big farmers or rural elites ar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gener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generation of farmers’ cooperatives.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e face different risks and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cide different ways of risk aversion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so the cooperative ownership structure,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and mode of operation must be different and need to continue to study deeper in future.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6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发展对策;安徽萧县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321-01

粮食生产关系国家安全,且玉米在粮食产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萧县是玉米种植大县,其机械化收获程度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玉米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全县共有玉米联合收割机409台。

1萧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作业量偏少,经济效益不高

采取电话和到户的方式,抽取100合收割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作业面积在33.33 hm2以下的超过51%,超过53.33 hm2的仅占6%,纯收入低于2万元的超过40%,5万元以上仅占5%,低收益直接影响农户投资农机的积极性。

造成作业量偏少,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品种不一致,成熟期不同,无法连片收获;秋季种植期长,农户不愿抢收抢种;土地流转不足,大规模面积作业条件不具备,导致玉米连片收获无法实施,转移机器频繁,作业效率低。二是部分农户对玉米机械化收获不认可,可能的原因是农村留置老人居多,秋季种植期时间长,农户为减少开支,大量存在人工摘穗、机械秸秆还田现象,对玉米机械收获尚未完全接受;也有可能是受玉米行距不统一影响,造成机收过程中果穗漏摘、损失率高,百姓不愿使用[2-3]。

1.2作业天数短,机具闲置率较高

通过调查发现,作业天数在7 d以下的占13%,7~20 d的占76%,20 d以上的占11%,总体工作期较短,多数机具还有延长工作时间的潜力。

造成作业天数短,机具闲置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部分机手购机时间晚,参加工作时间短。二是缺乏跨区作业理念,无法有效延长作业时间。由于顾虑机具保管及费用开支因素,多数机手只在居住地附近作业,作业半径太小,工作期短。

1.3故障类型集中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机具类型质量稳定,个别在部分构件上存在问题,所占比例较小。秸秆还田、旋耕机、行走装置损坏所占比例分别为8%、9%、13%,这些部件损坏人为因素较小,质量因素偏多;传动部分问题达52%,其中皮带损坏居多,这与操作方法有关,人为损坏因素居多。

造成故障类型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一是多数农机手初次购机,未经过专业的农机技能培训,操作不熟练、粗暴,致使机具非正常损坏较多,集中表现在烧四联带、断链条、烧轴承等。二是多数机型功能欠缺,不带剥皮功能,甚至个别机具质量不过关,存在明显的问题,适合推广的机型不确定,无法引导农户购买适用机型[4]。

2萧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

2.1转变玉米传统种植方式,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步伐

目前玉米种植行距不统一,严重制约机械化收获的发展。现阶段必须改变农机配合农艺的现状,提出农艺适应农机理念,参照日本水稻行距确定模式,农艺部门应尽快制订统一的玉米种植行距标准,以便正确引导玉米种植,鼓励农民标准化行距种植,促进农机农艺相结合,为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奠定基础。

2.2加快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不断创新经营体制

在土地规模化经营上,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玉米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高玉米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强连片统一品种种植,促进玉米收获规模化作业。

2.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效益

机手的操作技术是技术推广的关键所在,目前萧县机具使用普遍效率低下,要多渠道对机手开展培训,增强其操作能力:一是通过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售前产品介绍、售中技术服务、售后保养指导等进行培训;二是充分发挥农机校对农机手的培育作用,大力提升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立起农机校举办各种常规技术专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三是通过“民生工程新型农民”项目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四是通过农技基层推广补助项目“包村联户”行动,对机手一对一沟通、技术指导、上门服务;五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现场会、演示会、发放技术指导手册、明白纸等,强化机手的学习使用能力。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强化技术培训,使机手能够熟练操作机具,并成为发展玉米机收、宣传玉米机收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推进玉米机收水平提高[5]。

2.4选准适用机型,重点培育推广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收获机品种较多,结合萧县实际情况,更偏重于推荐使用三行(4YZ-3)或四行(4YZ-4)型掰棒剥皮玉米自走式收获机械,这2种机械基本能满足农民的要求,虽然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械更好一些,但是收获时要求玉米水分低,成熟度高。玉米晚收获10~15 d可增产10%左右,但农民出于腾茬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意等或不能等;采用推广玉米掰棒、剥皮、秸秆还田联合收获机复合作业能力强,收费合理,农民能接受,作业效率高,单机作业量高,机手收入高。

(下转第323页)

(上接第321页)

2.5积极培育玉米收获跨区作业市场

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经验,充分发挥现有玉米收获机械的作用,组建玉米机收跨区作业服务队,开展跨省、县、乡、村的玉米机收作业服务,进一步提高玉米收获单机作业量,努力提升玉米收获机械的组织化水平和作业效益。此外,萧县农机具操作人员趋于年轻化,以45岁以下人员为主,工作、接受知识能力强,参与跨区作业可能性较大。

2.6加大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倾斜力度,鼓励农户投资玉米机械化作业

为提高农机户经济收益,维护农民购机热情,保持玉米联合收割机数量稳定增长,避免出现数量下滑,维护良性发展势头,应加大玉米联合收割机补贴倾斜力度。

3结语

为促进玉米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和推广,农艺部门解决种植行距,实施标准化种植是关键;农机部门提高操作人员技能,开展专项培训是支撑;政府部门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购机补贴额度、加速土地流转是引导;农户自身组织跨区作业,延长作业时间是方案。

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不仅需要政府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扶持,更需要基层农机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适当加以引导、化解,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作风落实各项工作,确保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快速普及和良性发展。

4参考文献

[1] 郭德荣.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故障排除[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2(4):80.

[2] 李春萍.安阳市夏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9):43,45.

[3] 鲁镇胜,冯玉晓,于杰.漯河市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综述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2(22):112,120.

[4] 曹庆利.榆阳区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4):56-57.

[5] 曹庆波,齐兆刚.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4):200.

作者简介 陈明(1971-),男,安徽萧县人,工程师,从事农机培训工作。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7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61

1 玉米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机械化设备滞后、售后服务跟不上。就目前冀州区情况而言,截止到2016年9月底,我区玉米收割机保有量750台,除福田雷沃三行、四行摘穗剥皮玉米收割机外,还存在300多台君峰、冀新牌二行摘穗玉米收割机需要淘汰。再就是,作业故障率高,维修是个难题,没有专业的维修网点,配件难找,通用性差,很多机械不兼容,更缺乏R滴修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投资周期长。当前,玉米机械的设备的价格仍然较高,远超出了农民的购买能力范围。另外,由于不同区域的玉米种植模式各有不同,无法进行统一的跨区作业;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是影响玉米机械化收获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

2 解决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的对策

2.1 加大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力度、完善售后服务

只有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尽快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水平,才能提升玉米的收获效率。而加大玉米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力度是保证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更新换代、升级优化的关键。鉴于此,应当加大对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研发,结合实际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研发出多功能、实用性强的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

在研发玉米机械化设备时应当重视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为基本准则,不断改良设备材质,并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应当重视培养专业的使用人才,以便玉米机械化设备能够在农民中推广开来;应当重视借鉴其它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并结合衡水市实际情况,加快衡水市玉米机械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如应当从3个方面综合考虑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研发:要重视改良收获机性能,降低籽粒破损率;应针对衡水市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套作、移栽等;重视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质量。目前,我国研发玉米收获机的单位不在少数,其技术水平、机型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衡水市玉米机械化设备的发展,政府应当带头组织技术团队及经销商进行玉米收获机的调研引进。

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网点,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解决机械配件供应。 农机维修是季节性修理,经销商应培养一批技术工人,农忙时下乡驻点服务。做到随叫随到。生产厂家也应定期派出技术人员集中进行农机保养、维修。政府也应加大扶持农机合作社机库建设,成立区域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和农机维修网点,为农机维修和人员培训提供很好的平台。

2.2 完善农机与农艺配套

随着衡水市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农机与农艺的不配套成为玉米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此,衡水市应当采取转变传统的收获理念,使玉米收获机械为玉米产业的增产增收、优质低耗安全服务。另外,还应当重视玉米标准化的种植,逐渐实现统一的玉米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加大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种植技术的发展。这样不仅能节约农机购买成本,还能大大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生产效率。如可以从8个方面实现农机与农艺的配套,选用优良品种包衣种子:选择耐密、抗倒、耐阴雨寡照,高产潜力大,产性好的优良品种;科学播种:抢时、灭茬、宽窄行、测土配方、3位施肥或条深松免耕多层施肥、密植播种;叶面施肥:当玉米长到3~5叶时,及时喷洒途保康和爱沃富叶面肥;统一除草、防病害;化控防倒:可以选择在六叶一心时统一喷洒玉黄金控旺药剂,每667m2用玉黄金1500倍液,喷洒30kg;人工辅助授粉:在刚抽雄时2人分别站到畦背上用竹竿拉绳子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穗粒数,防止玉米秃尖;适时晚收;全程机械化:播种、浇水、施肥、统防统治、收获都实行机械化,减少人工投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2.3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力度是保证玉米机械化收获迅速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当重视从技术、经济、政策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使用玉米机械化收获设备的扶持力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机械化玉米收获氛围,充分调动农民使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积极性。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并重点加强技术培训;还应当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积极引进农业部建立的“补贴政策拉动、农机农艺互动、社会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的发展机制。积极指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订单作业,提高玉米机收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玉米机收市场规模,保障作业质量。

3 总结

农学专业的收获篇8

制定政策 采取措施 科技优势更明显

河北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103年历史的高校,现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拥有24个学院、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66个本科专业,有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体,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为两翼,始终以提高学校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的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

“十五”以来,为吸引和稳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学校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博士、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9816”科技工程计划;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意见》、《河北农业大学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科研发展基金实施办法》:该基金包含了高水平论文与专利成果科研后补助基金,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基金(国家和省基金项目配套基金),“9816”二期计划,非生命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发展基金等,实现了特色突出、系统配套的校内人才培养和基金资助体系,仅2005年学校就拿出913.6万元用于科技发展。以上政策体系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学校科技的创新式发展。目前全校参加科学研究的教师已达到908人,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742人的专兼职科研队伍。

为了加快科研梯队建设步伐,学校于2004年制定了《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将帅选拔培养计划》,目前已培养不同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11名,骨干专家25名。实践证明,这些骨干已成为承担部级重大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和争创省部级以上科技平台的核心力量。同时,学校还出台了《河北农业大学非行政兼职拔尖科技人员享受特别津贴管理办法》,以充分调动广大非行政兼职拔尖科技人员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争创高水平成果的积极性。

加大产出 促进转化 服务地方经济

“十五”以来,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3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省长特别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省部级二等奖26项,市(厅)级奖励221项。学校获省部级奖励等级、数量和获奖率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高校前两名。学校已获鉴定的科技成果145余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上的成果112项,占77.2%;一级学报以上数量由2001年的40篇增加到2004年的108篇(其中三大索引论文29篇);出版科技著作155部;2005年的专利申请达43项,同年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学校将成熟的成果与企业联合进行开发转化,建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运作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该校研发的白杨杂种741杨是于70年代进行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树干通直、树形美观等优良特性。90年代初,郑均宝教授带领课题组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利用国家“863”科技成果,经近10年的研究,成功地将部分改造的Bt Cry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转化了741杨(该项目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品种在已有优良白杨品种741杨基础上,增加了对主要磷翅目害虫的抗虫性,具有高抗性,可避免或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减轻对人、畜和野生动物的危害,减轻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同时可控制美国白蛾等主要危险性害虫的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学校就“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的推广与开发与北京国宗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河北、天津、山东、河南、陕西建立了10个育苗基地和环境释放点,在山东荷泽建立了转基因741杨速生丰产林基地,共育苗741杨2000万株,其中1000万株苗木已应用于造林。

蔡西村是献县最贫困村之一,全村有489户2000多人口,耕地面积3678亩,多数为沙性土壤,较瘠薄。农业结构以小麦,玉米为主,生产水平较低。1998年前全村人均收入仅400元~500元。针对该村实际,学校计划把蔡西村发展为蜜瓜生产专业村。经过多次动员和反复讨论与论证,各户多方筹集资金,1998年12月该村建起97个高效日光温室,全部栽种伊丽莎白蜜瓜。从设施规划、品种选择、到栽培管理技术,马德伟教授全程跟踪服务,使每个温室产量达到4000公斤左右,蜜瓜一项全村收入94万元。1999年全村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增建日光温室99个,同时又引进滴灌系统、CO2施肥、设施嫁接栽培、反光幕、叶面肥等新技术,蜜瓜的产量和品质又进一步提高,同时还注册了”沙龙”牌商标。到2005年全村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人均年收入提高了四倍,广大农民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蜜瓜节水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献县蔡西村由穷困迈向小康,在省内、国内树立了榜样。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光明日报》、《沧州日报》等多次报道。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科技兴村”先进称号。现在,蔡西村正积极提高栽培和管理水平,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红富士苹果引入我国之后存在果肉变绵、变粗、口感不良、品质退化、农药残留量过高,食用不安全等缺点。李保国教授带领课题组,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内丘县岗底村,从优质和无公害两个方面研究着手,采用生态控制的方法,对树体进行科学管理、肥水管理,综合运用生物、物理、生态等措施,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控制,从授粉品种、套袋时期、树形、肥料、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培育出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内著名”富岗”苹果品牌,使好果率达到89%以上,优质果达到85%以上,平均亩产达8000元。该村年产苹果200多万公斤,果品产值600多万元,人均果品收入2600元,占家庭收入的83%。现该技术已经在河北省的赞皇、临城、内丘、邢台、沙河、武安、遵化、承德,河南省的济源,山西省的昔阳、辽宁省的凌海等地推广应用4万余亩,大大提高了果农的收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骨质疏松骨折治疗方法范文 下一篇:教学帮扶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