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护理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1 16:55:30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1

【关键词】皮肤病;患者;舒适护理;满意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3-01

皮肤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大多皮肤病并不会危害生命,但多瘙痒难忍,久后不愈,并且会反复性发作,令患者痛不欲生,药物治疗是关键,但良好的临床护理亦不可忽视。我院自引入“舒适护理”模式两年以来,已取得初步成效,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现将舒适护理在皮肤科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160例皮肤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7例,女73例;年龄9~82岁,平均(51.23±9.25)岁。皮肤病类型有瘙痒症36例,银屑病34例,天疱疹及类天疱疹28例,红斑狼疮21例,荨麻疹型药疹14例,其他27例。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皮肤病患者在性别、年龄、皮肤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①由我院护理部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住院环境”三个指标,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②设计皮肤病健康知识题库,共10个问题(10分),答对一个得1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效果越好,出院前统计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1.3 舒适护理具体措施

1.3.1 舒适的住院环境

良好温馨的环境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应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和流通,温湿度适宜,周围的设施和配置应干净整洁、摆放整齐。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病房环境,能够使患者感觉舒适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3.2 注重患者心理

皮肤病患者由于皮肤瘙痒,抓挠引起的溃烂化脓,常出现自卑、烦躁、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工作中应多向患者讲些治愈案例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绝望,帮其找回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护理人员应注意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真诚对待患者并保护其隐私,不随意议论和泄露患者的隐私,最大限度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使患者感觉心理舒适,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

1.3.3局部炎症护理

为了减轻局部炎症发作引起的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首先应注意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清洗患部,创面换药,同时保护好患者不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不小心接触后应立即用温水冲洗,对于年轻女患者要叮嘱其停止涂用化妆品等。其次,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做好间歇性的冷湿敷,用4~6层纱布浸药液,按范围大小贴皮损区,每日4~6次,每次1~2小时。

1.3.4其他舒适护理

皮肤病多数是瘙痒难忍,患者难以忍受不用手抓,为了减轻这种瘙痒引起的不适感和夜晚失眠,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服用抗组胺和镇静药以分散其注意力,并为患者涂抹止痒药水,尿素膏和乳霜等减轻其瘙痒感。此外,由于外界刺激会加重皮肤病发部位病情,所以护理中应严格控制外界刺激,如抓挠、热水烫洗及碱性肥皂的接触等。最后还要注意饮食合理,皮肤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吃辛辣食物和鱼虾牛肉等致敏原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1.3.5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含以下6各方面:①使病人了解自己所患皮肤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缓解压力促进睡眠。②告知患者忌食致敏原和刺激辛辣等食物。③告知患者保持皮肤干净清洁并经常换洗棉衣裤。④叮嘱皮肤瘙痒患者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热水烫洗、肥皂液刺激皮肤。⑤护理人员耐心介绍各种药物的作用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局部涂药必须彻底,方法要正确。⑥向患者讲授“保护皮肤防再发病知识”。

1.4 数据处理

4讨论

我院将舒适护理运用到皮肤科患者的护理中,不仅提升了我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舒适的护理服务。通过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观察组80例皮肤科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住院环境”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获取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表明,将舒适护理应用到皮肤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华,黄秀红. 皮肤科住院患者52例舒适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7):62-63.

[2]董茜. 皮肤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2,9(33): 79-80.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2

按传统步骤护理工作模式执行,即不指定培训护理人员对患者全程负责实施,而由护理人员按照日常护理工作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不做统一规定。满意度评定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评定实施整体护理后皮肤科门诊患者的满意度。用0~10的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满意标准,0为十分满意,1~3为满意,4~6为一般,7~10为不满意,实施后患者根据护理后自身的满意程度标出1个最能代表处理效果程度的数字。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传统护理和整体护理实施后,患者根据VAS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整体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提高皮肤科门诊医护人员的自身修养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是患者满意的基础[8],表2数据显示观察组十分满意49例,而对照组仅有40例。皮肤科门诊成员保持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热情的工作态度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9]。根据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理论,尽量优先满足患者的基础需求。通过整体护理的学习,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逐步提升:我院同时通过继续教育、定期举行皮肤科知识讲座和护理心得、小知识,以及演讲比赛、读书笔记、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扩充整体护理的文化内涵,培养“高情感、高技术、高学识”的新型护理工作者,以此全面提升护理人员形象,更好地诠释整体护理的内涵,重视生活护理研究显示,生活护理是患者产生不满意并投诉的主要方面[10]。数据显示对照组有4例患者不满意的主要也是生活护理部分。皮肤科就诊患者生活护理尤为重要,注意观察并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卫生,加强门诊期间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告知患者保持床单柔软、干燥、清洁和平整等。②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因其病理改变以浸润性炎症为主,瘙痒比较剧烈,告知患者如何减轻瘙痒的方法,如减少衣被、局部冷敷降温,以降低神经对痒的敏感性,还可安排一些分散患者对瘙痒注意力的活动,如读书、看报、听音乐、聊天等。可遵医嘱给予外用止痒剂、抗组织胺药及镇静安眠药。③告知患者应穿柔软宽松棉织类内衣内裤,常剪指甲,皮肤干燥者少洗澡,油性皮肤者可常洗澡,禁用碱性大的肥皂沐浴。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在皮肤科门诊中,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病程长而复杂、顽固,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导致患者出现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拟定心理护理方案:①告知患者人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心理活动对皮肤科相关疾病的影响[11]。②放松训练:指导患者学习放松的方法,放松程序包括想象放松、深呼吸、肌肉渐进性放松,每次20~30min,每天1次或2次[12]。③向患者和其家属详细介绍不同皮肤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包括不同病程阶段的症状特点,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应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期的心理波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皮肤科门诊的用药包括内服和外用药,口服药要告知患者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及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抗组胺类药物,服用时与食物或牛奶同服,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但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辆船只等,以免发生危险。外用药有些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皮肤有破溃的地方有些药物不能使用等。

小结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3

关键词:皮肤科;心理特点;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移,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逐渐提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皮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因皮肤病种类繁杂,且都是发于内而形于外,和机体内部脏器在功能上常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有些病变广泛而又严重的皮肤病,病程慢而目前尚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造成患者康复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心理上的压抑和精神上的痛苦。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

1皮肤科患者心理特点

1.1自卑、恐惧 皮肤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发生在颜面部或暴露在体表的皮肤病,如白癜风病,表现为皮肤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虽然不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但由于影响美观,使患者的形象受损,给患者的社会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天疱疮、硬皮病等患者由于病程长和长期激素的应用,导致患者色素沉着,造成满月脸、水牛背等,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使患者羞于与人交往,因害怕传染给家人和遗传给下一代而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1.2抑郁、烦躁 如银屑病患者由于皮疹呈多种形态,鳞屑厚积,头发呈束状,造成患者自我形象紊乱,因病情反复和长期的疾病折磨,造成患者经济上的拮据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由于患者对疾病过程不了解、治疗方案不清楚以及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而产生郁闷、烦躁。

1.3羞怯、懊悔 多见于性病患者,其大都因不健康性生活而感染发病,对自己的病情难以启齿,羞于就医,害怕无法治愈及病情反复、担心被发现以及传染给家人和担心费用过高等等,其来自社会、家庭及疾病本身等各方面的因素都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在心理上表现为恐惧、懊悔。

2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取得患者配合治疗及护理的重要前提。护理人员以文雅的举止、娴熟的操作技术来取得患者的信赖,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和理解患者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对不同患者在患病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消除各种消极因素,纠正其对疾病的不正确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

2.2心理状态的重视 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性病患者因不同的文化层次、社会环境及个体差异所产生的反应不同。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护理,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性病患者因患病易产生报复心理及暴力倾向,严重影响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态度温和,语言诚恳,不歧视、厌恶,给患者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以便协助诊治;同时为患者保密,给予患者自我思想改造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健康意识,减轻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免去患者的后顾之忧。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鼓励患者积极接受,并给予心理支持,安慰患者外形的改变是因药物及皮损引起的,是暂时的,病愈后可恢复正常,打消患者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白癜风患者家属的情绪很容易波及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是为患者提供支持的前提,护理人员应合理和有效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安定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2.3良好的职业素质 由于皮肤病种类很多,各种人群均可发病,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护士要做到主动、热情、细心、周到,以患者为中心,在一体化治疗基础上提供个体化服务,用爱心去善待每一位患者。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急能力。

2.3.1沟通能力 皮肤科护士面对的是一些特殊人群,患者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疾病的认识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全,护士除了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外,还应有较好的沟通能力,针对不同患者给予通俗易懂的卫生宣教,并求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帮助。

2.3.2应急能力 皮肤科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且伴随多种疾病,如: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等系统疾病,这就要求皮肤科护士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护理技能,善于观察和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而复杂,护士需具备熟练的应急能力,有效的做好急救工作,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

2.4健康指导 采用通俗易懂、普及的疾病知识为教育内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等分析发病原因,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及对致病的危险因素的认识来进行指导,如银屑病患者嘱其一定要保持精神愉快,睡眠充足,减少复发次数,让患者了解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增强患者防病意识[2]。如: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告诫患者勿用碱性化妆品,药量增减需遵医嘱,如有异常及时复诊等。

3结果

通过对8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96%的患者能够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达到预期的效果。对40例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94%的患者能配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4结论

通过对常见皮肤病、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淡化不良情绪,调整心态,既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又促进了皮肤病的痊愈,不仅减少了其交叉感染的机率,又避免了疾病的广泛传播,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不同的疾病,心理护理方式和程度虽然不同,但其结果都说明运用心理护理技巧能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促进康复。可见心理护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心理护理它既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又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高淑勇.女性性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8):120-125.

[2]M arcia Grant, Betty Ferrell, Grace Dean, et al.Revision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ity of Hope Quality of Life-Ostomy Questionnaire[J].Quality of Life Reaserch,2004,13(8):1445-1457.

[3]G emmill R, Sun V, Frrell B, et al. Going with the flow quality-of-Life outcomes of cancer survivors urinary diversion[J].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1):65-72.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4

【关键词】肠造口袋;粘贴时间;因素;护理措施

63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98-02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我国每年约有10万余人因低位直肠癌而行人工(或称肠造口)手术,累计造口患者约100万人。肠造口患者需长期佩戴造口袋,一般一件式造口袋使用时间3-5天,不超过7天。而各种原因造成的造口袋粘贴时间的减少,不但容易引起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痛苦,影响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分析影响造口袋粘贴时间的因素,解决肠造口袋粘贴时间过短的问题,我科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入院的60名患者逐一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影响肠造口袋粘贴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4.5岁;结肠造口51例,回肠造口2例,造口周围皮肤有凹陷2例,造口周围皮肤炎11例,最短粘贴时间3-4小时,最长14天。均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一件式造口袋。

1.2方法自行设计问卷,住院后由患者或家属进行填写,问卷内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造口开放时间;造口位置;饮食情况;大便情况(稀便,成型);造口周围皮肤情况(瘙痒、发红、疼痛、水疱、破损,凹陷);造口袋粘贴时间(粘贴最短时间及原因,粘贴最长时间);是否进行过造口护理知识的培训及培训次数。

2影响肠造口袋粘贴时间因素分析

2.1造口周围皮肤因素造口周围皮肤是否完整是影响粘贴时间的最主要的因素。本组60例病人中,造口周围皮肤完整者,造口袋均能按要求佩戴3-5天,而造口周围皮肤伴皮疹、水疱、造口周围皮肤凹陷者,佩戴时间缩短至2-6个小时。原因为周围皮肤伴皮疹、水疱者,一方面,由于皮肤不平整,会造成粘贴时的不严密,致使粪便会延缝隙渗出。另一方面,伴水疱者,水疱破溃引起的渗液会引起造口袋底盘与皮肤的分离,从而缩短了造口袋的佩戴时间。而造口周围皮肤凹陷者,由于粘贴时造口袋与皮肤之间易存在缝隙,即使填塞了防漏膏,在防漏膏干燥后,也易与皮肤分离,造成了粘贴时间的缩短。

2.2季节因素据统计本组60例病人,冬季造口袋的粘贴时间明显高于夏季。正常情况下,一般均能粘贴7天左右,最多可粘贴14天,而长时间的粘贴后并无肉眼可见的皮肤损害发生。而夏季一般粘贴时间均在3-4天左右。原因为夏季患者出汗较多,而汗液不易自底盘排出,从而引起皮肤的不适及底盘的脱落。

2.3更换造口袋时是否进食是否进食对于稀便的患者影响较大,由于大便不成形,所以,如在患者进食后更换造口袋,会存在边换造口袋边排便的情况,不但延长了更换造口袋的时间,同时,因为排泄物附着在皮肤上,很易引起皮肤的损害及粘贴时间的缩短。

2.4患者及其家属对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造口袋的佩戴时间成正比、与参加造口知识培训的次数成正比。掌握相关知识越多,造口袋佩戴时间越长,反之,则佩戴时间缩短。经观察,经过系统的造口护理知识教育的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和参与性更高,从而能更快的掌握相关的护理技术,同时能够根据发生的问题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3护理对策

3.1正确的处理造口周围皮肤皮炎评定按照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的程度分级:0度:无变化;Ⅰ度:轻度红斑;Ⅱ度: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Ⅲ度:融合性皮炎,凹陷性水肿;Ⅳ度:溃疡及出血。对于Ⅰ-Ⅱ度皮炎,首先要保证皮肤有一个足够的暴露的过程,方法:温水擦净皮肤,涂上造口护肤粉后充分暴露,经观察一般2个小时即会转为正常皮肤,而对于Ⅲ-Ⅳ度的皮肤除经以上处理外,还应涂抹皮肤保护膜,对于破损处的皮肤还应重复以上处理2-3次后,再粘贴造口袋。

3.2适宜的粘贴方法

3.2.1如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平整无褶皱,指导患者粘贴造口袋时,应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粘贴时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平整与干燥。

3.2.2对于坐位位于凹陷处的造口,一般此类患者在平卧位时,常在3点与9点的位置存在皮肤凹陷的情况,对于此类造口一般的处理方法是使用防漏膏或防漏条来填充造口周围的凹陷,然后再粘贴造口袋。

3.3适宜的粘贴时间及合理饮食更换造口袋时宜选择晨起未进食时,因为此时无大便排出,更利于造口袋的粘贴。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在饮食允许的情况下,可适量进食粗纤维饮食,如绿叶蔬菜,粗粮等,以使粪便易于成形,达到减少粪便量的目的。从而延长了造口袋的粘贴时间。同时夏季,保持所处环境的通风,凉爽也是延长造口袋粘贴时间的重要因素。

4小结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影响造口袋粘贴时间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了造口袋粘贴过短的问题,减少了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喻德洪.我国肠造口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

志,2005,40(6):415-417.

[2]黄漫容,郭少云,彭利芬.肠造口术后造口袋的选择技巧[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0,3:25-26.

[3]徐洪莲,王汉涛.造口周围粪性皮肤炎的治疗[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1):14-15.

[4]周宁宁.二种皮肤保护方法用于肛周刺激性皮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4):303-304.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5

【关键词】 品管圈; 提高; 高危皮肤; 识别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4-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14.045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1-3]。笔者所在医院“安全圈”,以“提高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为题,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改进,大大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成立安全圈,由4名副主任护师、7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共12名护理人员组成,调查对象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240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患者240例作为试验组。试验组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并集中培训,展开品管圈管理程流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3年7月-2014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安全圈,推举圈长一名(副主任护师)指导工作,圈员各有分工。每月进行1~2次圈员活动,每次4 h。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管理重点、存在问题和困惑,确立安全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选题理由:(1)三甲评审要求中提到有压疮的风险评估与制度,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的风险评估率100%,并有预防压疮的措施。(2)压疮发生率持续不降:我国一般医院2.5%~8.8%;老年住院患者10%~25%;脊髓损伤25%~85%,且8%与死亡有关。

1.3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随机抽查2013年7月-2014年1月的临床病房护士150名,病房患者500例。发现病房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能力较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减压用具不足或使用不当,皮肤评估量表未个体化,患者病情及文化程度,家属对病情了解及陪护情况等,具体见图1。

图1 高危皮肤的识别能力较低原因分析

1.4 目标设定

目标值的设定为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员能力),对分析出的四大主要原因分别进行目标值设定,其中患者入院时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95%。

根据评估的风险程度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或减少因压疮带给患者的危害。发生可避免压疮≤5例/年[4]。压疮的发生率纳入季度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1.5 2013年7月开始实行品管圈PDCA管理具体措施

(1)由于护士对高危皮肤识别认识程度不同,存在压疮风险量表使用不当的主观判断。2013年7月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圈长对规范压疮评估量表的使用进行全体护理人员的培训,解除大家对使用压疮风险量表的困惑,并规范评估时机。责任到人,科室组长随机抽查。护理人员之间加强交流与相互监督,提高评估的准确率。(2)全体圈员共同参与讨论,圈长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能力,圈员积极发表个人意见,通过个案演示院内减压用具的使用,并到各临床科室面对面地督导,使管床护士切合实际应用减压用具。(3)重视护患沟通技巧,护士的自身素质,技术水平是第一位的。平时学习多学科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提升专科内涵。护士还可根据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及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沟通方式,言传身教,如翻身技巧,也可引导家属及陪护一起参与,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及配合,也可提高护士工作的责任感与主动性[5-6]。(4)随着病房老年、危重病号增加,初、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患者及高危部位也存在差异性,故圈员们到各科室随机抽查病房护士对高危皮肤的患者及高危部位的识别的准确率,通过现场提问、到病区巡视、理论考核等方式提高准确率。

1.6 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的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缺陷率、压疮发生率及压疮预防依从性。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实施品管圈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试验组护理人员实施品管圈后对压疮风险量表的应用准确率、对减压用具使用得当率、对压疮知识的了解率、对高危皮肤识别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降低了压疮发生率及缺陷率,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皮肤识别的准确率,有研究显示,压疮危险因素中护理人员因素大约占40%,那么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在护士繁忙的工作中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安全隐患,保证患者的安全[7-10]。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人员对高危皮肤的识别流程得到标准化:识别高危患者及部位正确使用压疮评估量表落实相关的预防措施护士向家属及患者本人进行理论知识的宣教以得到配合与理解做好实时记录。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从而看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安全圈”活动历时6个月,汇集了全体圈员的智慧与精华。在问题的矛盾点上反复推敲,多次讨论,确定重点,逐步完成,活动后效果良好。每个人员都收获了有形成果;住院压疮发生率降低,也收获了无形成果。活动过程中,各圈员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工明确,提高了个人工作责任感;同时也融洽了集体关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激发了圈员的创新力与积极性,提高了个人信心。圈员在活动中对品管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家属及护理人员对压疮知识的了解,增加了家属对压疮预防的依从性,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家属不了解什么是压疮及压疮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对患者照料过程中注意事项都不了解,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了解了压疮的危害及预防,能够配合护理人员,有效地降低压疮发生率。

综上所述,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对高危皮肤的识别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红霞.建立压疮评估报告制度规范压疮管理流程[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2):221-222.

[2]蒋琪霞,刘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58-62.

[3]王惠琴.品质管理中的护理文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3-4.

[4]杨群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在护理工作中的实施[J].护理杂志,2012,29(6):64-65,74.

[5]朱亚,黄莹,曹杰,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杂志,2011,28(23):47-49.

[6]黄芳.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8,22(增刊2):59-60.

[7]王丽.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8,22(30):2797.

[8]高振辉,刘实.绩效评价在临床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19):54-55,63.

[9]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10]高明丽,王立锐.ICU危重患者常见皮肤问题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47-1048.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6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皮肤瘙痒;原因;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因肾脏萎缩,难以维持正常功能,其直接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同时也威胁着其生命安全。由于此疾病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常见治疗方法有肾移植手术、血液透析。皮肤瘙痒为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根据临床实践可知,透析时间越长,瘙痒症状越严重,不仅降低了患者配合度,还增加了其身心负担,一旦未能及时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则可能诱发皮肤感染[1-2]。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其成因,经对照分析,证实了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了88例患者,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45~84岁,平均(65.3±4.3)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均行血液透析治疗。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急性肾功能衰竭者;③伴有精神疾病者。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流量约250 ml/min,透析液流量约500 ml/min。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常规宣教与疏导、饮食及用药指导等。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环境管理,护理人员定时通风、换气与消毒,为患者营造舒适、卫生与安全的透析环境,湿度控制在55%左右,温度在22℃左右;②透析护理,护理人员检查透析仪器,确保其可正常运作,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则及时告知医师,以便于有效处理;了解患者过敏史,尽量控制治疗中可能出现的过敏源,降低因过敏反应而引起的皮肤瘙痒;③心理疏导,患者受基A疾病、皮肤瘙痒等因素,极易出现暴躁、烦躁、恐慌及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负面心理直接影响着透析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针对性疏导,如:介绍成功病例、讲解皮肤瘙痒成因、注意力分散法等,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并调动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积极性,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同时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使其掌握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痒等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经系统宣教,减轻其恐惧心理;④饮食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患者饮食习惯,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并告知其治疗中的饮食禁忌,以此控制皮肤瘙痒发生几率。

1.3观察指标 观察皮肤瘙痒各影响因素所占比重、护理满意率、皮肤瘙痒改善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心理障碍评分[3]。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软件处理资料,其中计量资料表示(x±s),计数资料表示(n)与(%),组间用t、χ2检验,P

2 结果

2.1原因 本组88例患者,皮肤瘙痒影响因素:电解质代谢障碍占61.36%(54/88)、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占22.73%(20/88)、过敏反应占13.64%(12/88)。

2.2护理效果

2.2.1护理满意率、皮肤瘙痒改善率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皮肤瘙痒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评分指标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障碍评分分别为(98.6±1.2)分、(23.4±1.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8.6±6.3)分、(34.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合的治疗方法,在先进医学技术与设备支持下,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但治疗期间极易出现皮肤瘙痒,其影响着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影响了医护患关系。因此,临床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是必要的。

本文以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分析发现,皮肤瘙痒的原因有3种,其中电解质代谢障碍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氮质代谢产物潴留,最低为过敏反应。通过对照研究证实,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皮肤瘙痒改善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经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推广。

国内学者[4]经回顾分析发现,皮肤瘙痒发生率偏高,经单因素分析发现,过敏组的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刺激及过敏反应所占比重高于非过敏组,差异显著。同时护理干预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高于未干预组,护理满意度、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优于未干预组,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均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病程较长、血液透析治疗费用偏高,使其机体素质较差,常伴有不良情绪,随之增加了并发症发生几率。因此,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性并发症的成因,特别强调皮肤瘙痒的危害,预防等,如果出现皮肤瘙痒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包括透析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及病房管理等,从而打造安全与卫生的透析环境,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机体素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5]。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发生与代谢障碍、氮质代谢产物潴留、过敏反应等有关,在明确其影响因素基础上,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减轻了患者身心负担,利于其早日康复。但本研究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日后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及长随访研究,以此明确针对性护理的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春柳,刘璇.3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3(03):145-146.

[2]曲晓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皮肤瘙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08):272-273.

[3]武婷.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3(08):103-104.

[4]江海超.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42例皮肤瘙痒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2(07):2386-2387.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规范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pressure sore risk factors to regulate pressure so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Use the breaden meter and presses the sore to monitor the record,carries on the appraisal to 2007 in our hospital all 29 467 hospitalized patients for the patient who presses the sore high-risk factor carried on to screening monitors and takes th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Results:In the 72 cases reported in pressure sores,the cure rate was 36%,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2%.Couclusion:To presses the sore high-risk patient to fill in a form prompthy the meter,give skin nursing and the system constant pressure sore the individ clation prevention plan,thedissgusstion prenvents presses the s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enable the foundation nursing quality toobtain the improvement and enhancement.

Key wordspressure sore;dangerous factor;standard managenment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入住的所有住院病人29 467例,重点是病危病人、昏迷瘫痪病人、脊髓损伤病人。

方法: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量表、压疮监控记录),以压疮发生机理为依据,适用性广,应用和研究丰富,预测效果好,得分越高,压疮风险越小;压疮监控记录表从病员的年龄、体重、、伴随疾病等方面进行监控,预测内容全面,有较好的指导性,分值越高,压疮风险越大[1]。2007年上报的72例病例中Braden量表最低4分,≤12分者68例(94%);压疮监控记录最高57分,≥15分者66例(92%)。72例中有57例入院时已发生压疮。

结 果

使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未规范压疮管理前,压疮上报较差,存在未如实上报的情况,院内发生数的上报率更低。见表1。

使用压疮评估表后院前与院内发生压疮情况比较:不管院前或院内发生,压疮的死亡率均很高,达到12%,而痊愈率仅36%,压疮一旦发生,给病人及家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压疮显得格外重要。

讨 论

对压疮发生率认识的误区:认为压疮完全可以预防的观点在国内占统治地位,使大家不敢上报、隐瞒不报,致使大量的压疮病人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护理。近年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引进国外护理观点,认为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部分病人如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病人神经科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和循环不良,难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美国住院病人压疮发生率为3%~6%,一般医院为2.5%~11.6%[2]。但从调查表上看出,本组发生率仅为0.24%,差距如此巨大,而中国的护士比例远远低于美国。有隐瞒不报之嫌。

使用评估表后压疮发生率上升的原因:①住院病人中昏瘫病人逐年增加,2004年820例,2005年998例,2006年1130例,2007年1547例。②昏瘫病人中脊髓损伤病人占11.8%,增加了压疮预防的难度,压疮发生率增加。③将压疮的管理纳入护理质量考评中,对于发生压疮隐瞒不报者,加倍扣护理质量考评分,所扣分值按全科奖金的百分点计算,并追究护士长责任。④护理人员对压疮认识能力的提升。

对策:①改变压疮管理流程:②规范压疮管理的内容: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Braden量表、压疮监控记录),规范上报流程(医院工作制度中规定上报时间48小时)。③通过护理部或科室的讲座,对全院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及对压疮相关知识的认识。④对于压疮的高发人群,要加强评估,根据所得分值预警,做好压疮的预防工作。a.对可能发生压疮的病人,全身皮肤检查1次/日,尤其是骨突出处,并记录检查结果。b.定期清洁病人皮肤或按皮肤情况进行清洁时,水温勿过热,勿过分摩擦皮肤,使用温和的清洁剂。c.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皮肤干燥,对干燥皮肤要进行滋润。d.避免在骨突出处进行按摩,临床研究表明按摩后,骨突出处组织血流量下降,组织活检显示该处组织水肿,分离[3]。e.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伤口渗出液和汗液,如这些潮湿源头无法控制,用吸收敷料尽快保持皮肤干爽。f.通过对病人正确的安置,搬动和翻身,将因摩擦力和剪切力造成的皮肤损伤降到最低限。⑤对于已经发生压疮的病人,应利用量表动态评估病人的情况,积极治疗,促进压疮的愈合。⑥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掌握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预防压疮的护理活动。

总之,对压疮高危患者及时评估、上报,并给予皮肤护理和压疮个体化预防方案,是提高基础护理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3.

2 郑小伟,应菊素,李银雪.对压疮实施实时监控管理.中国护理管理,2006,6(11):51-52.

皮肤护理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骨科卧床病人;压疮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7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80-02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医护工作者把“以病人为中心”放在的了医疗服务的首位。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本质是“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责任制护理”。人性化护理服务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变以前的旧观念,走出以前等待医生下医嘱而后护士执行的情况,护士主动了解病人的需求,评估病人的病情,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压疮以预防为主,根据病人的病情,避免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减少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我们运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骨科卧床病人预防压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148例卧床病人采用人性化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其中男性96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为9-72岁,平均年龄为36.5岁;下肢骨折50例,骨盆骨折23例,股骨粗隆骨折36例,股骨颈骨折33例,其它骨折6例;住院时间为3-24天,平均住院日数为13.2天。

1.2方法入院后给予病人braden压疮评分表进行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应用人性化护理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2结果

148例患者中无一例压疮发生。3护理措施

3.1人性化护理培训

3.1.1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人性化护理服务知识和理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我院开展时,先进行了人员的理论知识培训与考核。因为,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开展和深化人性化护理工作根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必须较全面的掌握医学、护理学、人文学、心理学、交际学和社会学等知识,才能按照科学道理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3.1.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要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必须配备良好的人国资源。为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加大了护士人才的投入,选择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大学护理专业的新毕业的学性理论知识充足,但临床经验不够,临床经验好的护士与病人的沟通广大欠缺。所以,我们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责任组长,共同分管病人,保证病人整体、连续的责任制护理。我们还完善了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2braden压疮评分表的应用

3.2.1braden压疮评分表是判断压疮发生危险性的一种重要评估方法,评估的具体方法包括:感知能力(完全受限计1分;大部分受限计2分;轻度受限计3分;无损害计4分)、潮湿程度(持续潮湿计1分;常常潮湿计2分;偶尔潮湿计3分;罕见潮湿计4分)、活动能力(卧床计1分;坐椅子计2分;偶尔步行计3分;经常步行计4分)、移动能力(完全不能移动计1分;非常受限计2分;轻微受限计3分;不受限计4分)、摩擦力和剪切力(存在问题计1分;潜在问题计2分;不存在问题计3分)、营养摄取(非常差计1分;可能不足计2分;充足计3分;丰富计4分)六个部分。分数小于11分为高危者,12-14分中都危险,15-17分低危险,大于或等于18分无危险。

3.2.2入院后对病人进行评分,填写评分表,高危的病人及时上报护理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高危病人每三天评估一次,直到解除高危。[1]

3.3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

3.3.1评估病人心理需求,满足病人心理需要: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做为护理工作者,我们要了解病人需求,评估病人的心理,以病人为中心,及时沟通,多关心病人,给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配合治疗。同时,可以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病室内,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全身皮肤擦浴,按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增加抵抗力,预防感染。

3.3.2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3.3.2.1减轻压力,解除压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我们要避免患者的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对易发部位垫以海锦垫等特制垫枕,使其不直接接触床面,减轻身体压力,临床上常用气垫床减轻压力。同时,要给病人勤翻身,协助卧床病人2-4小时翻一次身,以减轻对某一部位的固定压迫,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2]翻身后应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增大身体着力面积,减轻突出部位的压力。

3.3.2.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骨科许多卧床的病人,其引流液、尿液及便渍均可导致皮肤潮湿或不清洁,我们在手术后及时给病人铺治疗巾,避免病人潮湿。及时更换床褥,用温湿的毛巾和柔软干毛巾依次擦拭皮肤,动作轻柔,并可用赛肤润、维生素E、护臀膏、麻油涂于皮肤表面,能够在皮肤上形成保护层,防止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保护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同时,我们还用美皮康压疮贴保护两侧髋部及骶尾部等骨突出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3.3.2.3改善营养状况对骨科住院病人要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对营养不良者进行原发病的治疗给予蛋白质、高能量饮食,静脉高营养等,不能进食的患者应尽早采用鼻饲,增加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根据病情尽量应用胃肠内营养,应予胃肠功能调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钙、锌等的饮食。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要时,增加静脉营养,必要时输注血浆和白蛋白,保证全身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3.3.3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为病人做细致的心理护理,进行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抚摸、社会支持可使病人应急情绪的消极影响减弱。同时向家属及患者讲解如何减少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其他发生压疮的各种高危因素,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4小结

人性化护理是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实践,在临床护理应用中,不仅转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整体形象,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性化护理是救治患者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使患者增强了预防压疮的主动性,主动更换并能互相交流预防方法而家属则有意识按时协助患者翻身,对护理的定时翻身给予主动的配合,使压疮发生较以往明显降低。[3]参考文献

[1]李小青,李俊辉,罗俊.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新进展[J].华西医学,2008,2(3):54-55.

[2]郑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4):63-64.

上一篇:宏观经济分析与政策范文 下一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