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家庭经济状况范文

时间:2023-10-30 17:52:08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1

摘要: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高校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贫困生认定是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标准和方法,分析了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方式的建议,借此推动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认定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由于多种原因,其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增加较快,椐统计,经济困难大学生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20%,其别困难的占8%―10%。贫困生问题成为了高等教育和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确保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因此对此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救困的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的助学体系。这些政策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高校贫困生的认定、资助及管理等工作,它关系到国家助学政策功效的发挥。并且高校的认定工作涉及学生人数多,程序复杂,工作量大,没有一套统一的、客观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贫困生认定已成为困扰各高校贫困生工作的一道难题。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制度,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显得非常重要紧迫。

一、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以及方法

(一)认定标准

一般高校的贫困生的认定主要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在校的消费行为等进行综合考虑而定的,高校主要采用以下标准:

(1)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2)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属于较低水平,如边远山区的农村贫困家庭,城市双亲下岗等;

(3)单亲家庭,且家长下岗或者失去劳动能力;

(4)孤儿,父母双亡,无其它亲属给予固定的经济支持;

(5)其它,包括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认定标准可设置为一般困难、困难和特殊困难等。

(二)认定方法

高校目前采用的贫困生认定的一般程序包括学生自己凭有效贫困证明申请,班级民主评议推荐,辅导员考虑在校消费情况确定,最后学校审批。具体的认定方法为:

(1)贫困生自我认定

学生填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提供生源地民政局、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开具的县乡村三级证明,相关困难证件(《特困证》、《最低生活保障证》、《社会扶助证》等)从而作为贫困程度的依据,以此作为享有贫困资助的资格和权利。

(2)家庭户口与生源地分析

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此外,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东西部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生源地也可以作为判断学生经济状况的一个影响因素。将家庭户口与生源地结合起来分析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这对于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3)民主评议与辅导员判断

本方式是班级同学都参与,依据学生日常真实的生活状况,如实反映,相互监督。班级成立认定工作小组,采用开班会,座谈,走访,评议,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贫困生的认定。辅导员可根据民主评议的情况与自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观察,对学生的经济情况进行判断。

(4)学生消费情况

对在校消费情况的核查一般采用“横向比较认定法”、“月消费水平认定法”、“月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认定法”等认定方法。至少一学期或是一年后,学校抽取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生学费交纳情况等方面,在学生中进行横向比较,根据学校学生贫困水平线来确定贫困生。高校贫困生线可按以下公式计算:PL = X/ 2,其中PL表示贫困线,X表示大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大学生用于大学生活、学习、发展消费的平均值)。X值可通过随机抽取不低于全校学生数的10%的数据(问卷、校园卡等形式)统计获得,也即得出本校认定贫困生的量化指标(PL)。根据PL值,可计算贫困率(PR),亦即贫困线以下学生占总学生的比率。

二、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认定方法的缺陷

(一)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

贫困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材料,对大一的新生来说更为重要,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重要途径。但如果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态度极其不负责,对贫困证明的审查不够严密,或者学生弄虚作假,非贫困生也开出来相应的贫困证明,学生管理相关人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觉察的。虚假贫困证明直接影响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使认定结果不客观真实。

(二)贫困生认定标准绝对化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有不平衡性,同一地区的城乡差距不平衡性也普遍存在,学生家庭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对贫困家庭认定的标准必然不统一。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难度。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贫困生的认定中还出现了许多很难界定的情况,比如拥有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是否成为界定贫困生的一个条件,或者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或增加收入是否会影响贫困生认定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贫困标准带来了极大的争议。同时,高校中也存在评定标准不合理的情况,某些助学管理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和经济资助的关系模糊不清,将奖励与资助混淆,例如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不能被认定为贫困生。

(三)操作过程不规范、不科学

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一般采取“学生申请一辅导员判断一学校审批”这一固定模式。学生随意夸大自己的贫困程度也无从考证,认定人员若责任心不强,受个人偏好影响,则在不了解情况不按规定程序办事的前提下,会随意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然也会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客观性。同时评定不能及时反映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结果通常是静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缺少根据变化对档案的实时更新。

(四)学生隐私和诚信问题

有的班级通过“选举”的方式来确定贫困生的名额,贫困生上台讲述自身的家庭贫困程度,在同学面前公开自己的秘密;或者有些学校把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和受助情况公示出来,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并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有些贫困生因此宁可选择不要资助,致使有的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或者在接受受助后,心理上无法与同学平等相处,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有少部分学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获得资助,虚报家庭收入,提供假证明,或者拉关系等方式,冒充贫困生,使得辅导员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变得十分的被动,给贫困生认定增加了人力困难。一旦拿到贫困资助后,这些学生生活铺张浪费,购买高档手机、电脑,或在外租房住,或出去旅游,这些都严重违背了国家资助的政策,在学生中造成极坏影响。

三、贫困生资助工作改进的建议

针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改进的建议:

(一)保证认定工作的信息的准确性

首先,学校不应完全依赖生源地所开具的贫困证明,做好对家庭情况的审查工作,重点放在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各类收入,财产,特殊情况(如失业、病残等);其次也可以对税收、保险、贷款情况进行了解。具体的方式可以是邮件、电话、实地走访等,并定期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复查。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包括贫困生生源地、具体家庭困难情况、父母职业、月收入、贫困证明、受资助情况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动态贫困生数据库,并针对贫困生贫困程度的变化和贫困生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相关信息的调整,实施动态管理模式,形成一个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平台。逐步建立起学校、政府、社会可以部分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这一数据库平台主要对贫困生资助工作者开放,使得资助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能利用贫困生资助信息库及时调整资助工作。

(二)构建了系统的评价体系

首先,认定的过程中应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结合。在定量方面,应考虑贫困生的家庭收入与支出关系,家庭成员的职业现状和家庭的人数,以及在校消费情况等指标;在定性方面,同时要结合贫困生提交的贫困证明,辅导员与贫困生谈话记录,贫困生的生活情况及平时综合表现等加以定性认定。并在实际操作中,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现在一些高校已经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数学模型引入到贫困生评价体系,其主要分析思路是对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分别进行无量纲化,然后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该方式还在初步实践阶段,能否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还需更广泛和长期的运用。

(三)加强诚信教育和加大对贫困生认定后的监督力度

首先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特别是诚信教育工作,帮助正视贫困、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诚信意识、学会感恩等几个方面对贫困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团结、互助、礼让、关爱的文明新风。其次加强后期的监督,要健全、畅通学生意见反馈渠道,对于不符合贫困生条件的假贫困生要及时停止资助并且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同时,学校管理部门也应该定期对贫困学生进行抽查监督,辅导员应该加强和贫困生的沟通,及时掌握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监督好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

(四)扩展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内涵

贫困生除了家庭经济困难之外,能力、素质、心理方面、社会资源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注意收集这些方面的信息,了解和区分何种资助方式对学生的帮助最大,最有意义,以此使资助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也要求高校必须丰富资助模式,例如,开辟更多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资助与学生个人小型创业相结合;实施项目化的贫困生能力提升资助项目,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生“无偿”的资助模式,建立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有偿资助模式。同时,利用多种途径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和心理教育,使贫困生能够实现自我调整、自力更生的良好局面。

总之,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这就要求老师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同时不断反思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只有做好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才能有效地分配资助资金,确保资助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解决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问题。(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成,薛全会,张亚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

[2]张民选.理想与抉择――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5-125

[3]余冲.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8(5):13

[4]2007 年 6 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2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 甄别 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了大学,通过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学费的压力,从而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为了能够使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念,国家和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助学的力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以及学校的助学岗位,如何能够将这些钱利用的有理有据,用到实处,在这一点上就和我们如何能够准确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是息息相关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类别

首先,孤儿家庭。尤其是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由于没有家庭主要劳动力,经济困难程度偏重,因此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这类学生一般在小学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受到资助。其次,单亲家庭。处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因此会造成经济困难。通过调查,单亲家庭中父亲缺失比母亲缺失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偏重。但是其中也有个别情况,有的家庭当中可能是经商或者是在世父母有正规职业的这些家庭,家庭经济情况有可能受影响不大;同时还有一类单亲家庭属于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的破碎可能并没有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这些情况需要仔细甄别。再次,因病致贫。有的学生家里虽然父母双全但是由于家里有重病患者,常年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这一类学生经济困难情况也很严重。又次,突发事件致贫。有的学生家中本来的经济是相当好的,但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车祸等等的因素而造成家庭经济苦难的学生。最后,多子女家庭。有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较多,而且都在读书,高额的学费给家庭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甄别的方法

首先,可以在新生报到时通过留意学生的穿戴情况来初步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讲,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穿戴与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的穿戴会有明显的不同。其次,可以通过翻看学生以往档案的情况来甄别。以前已经受过资助的这部分学生应该格外关注,这说明这部分学生之前就比较困难。再次,通过学生的自述来酌情的了解学生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慎重,难免其中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额的助学金而弄虚作假。最后,通过与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交谈中,来侧面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的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比较困难,因此处处的掩饰自己家庭困难的现状,这也给老师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次,有的屡次受到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不好好的珍惜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金,经常的挥霍,而学习成绩却屡屡下降,丧失了资助金原来的意义。同时,由于资助金的额度和资助学生名额的限制,曾经受过资助的学生,把接受资助金当做了自己的特权和理所当然,而失去了分享的爱心。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界限比较难把握。现在学校的很多大学生都有手机和电脑,但是有手机和电脑的学生并不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苦难情况受到很多同学的质疑,把资助金发给这些学生会引起很多其他同学的不满和怨言。最后,学校对经济困难认定的方式单一也是认定不准确的一个原因。现在高校中认定基本上是采取辅导员宣讲,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认定小组根据困难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认定的程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需要学生所在地的村和镇上的民政部门开具相应的证明,据了解,这些证明有的也是弄虚作假,这给学校老师和班级认定小组的认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认定小组的成员可能存在个人的主观臆断等因素也会使着认定工作不能够准确到位。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对策

首先,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观念。国家向贫困大学生分发的贫困资助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有书读,同时读好书,所以受到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也应该有分享意识,毕竟困难学生的数量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困难中应该学会自强,在允许的范围内,将这份资助能够让给其他更加需要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份资助中完成学业,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资助诚信教育,在资助认定的过程中,提供有利依据,不弄虚作假。使自己从原来的“物质资助”转向“精神资助”,从“资金式”向“能力式”拓展,做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其次,学校建立动态学生档案,制定合理的认定机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时(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下流行的网络资源建立贫困生档案库,对贫困生进行实时监控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来分析学生在校园中的消费情况和一些消费习惯,来辅助学校对贫困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认定。对于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学校在一定时间内将名单在学校里进行公示,请全校师生进行监督和纠正,设立专门的信箱和网站,接纳师生对贫困生评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的不文明和隐瞒虚报行为的举报。

5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意义

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甄别和认定能够更有利的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发放给需要的学生,能够更大意义的发挥资助金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正确的认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片诚信友善和分享的天地,净化学生的纯洁心灵,让学生时刻有一颗友爱的心。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87);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3JXYJ32)。

作者简介:柳丽平(1983-),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3

一、我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所谓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及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贫困生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普遍性原因,如低收入家庭等;又有特殊性原因,如多子女、单亲、本人及家人患重病或家庭变故等。就我校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农业院校的贫困生中,有近50%生源来自农村,还有一些来自偏远落后的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少或几乎无固定收入。再就是东西部差距问题,在所有贫困生中,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总体较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差。(2)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使得不少城市职工下岗,未能及时再就业或者没有充分就业,最低保障和以往积蓄只能维持家庭日常开支,从而造成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高校费用,这也是贫困生比例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在贫困生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有的学生兄弟姐妹多,并且大多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上学,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双亲不全或父母双亡,无固定经济来源,靠亲朋的周济度日;有的学生家庭常年有病人需要医治等情况。(4)由于我们国家近年遭受了较多的自然灾害,尤其是“5.12大地震”,使得很多地方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高校就读的学生省内生源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因而使得这三省高校贫困生比例增大,同时也导致全国高校贫困生比例有所上升。

二、对贫困生的确认与管理

要做好贫困生工作,首先要对贫困生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定。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包括奖学金、开展勤工助学取得的收入和各种补贴)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对于一些家庭在支付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费用上虽感吃力但大体上还能过得去的学生,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生;家庭遭临时变故,一时手头拮据,应变一下就可以度过难关,这也不算贫困生,只有那些从总体上分析其家庭收入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都不能改善的学生才可能列为贫困生的筛选对象。此外,对于下岗失业等城市家庭情况需要动态掌握。要准确定位贫困生,单凭学生本人的陈述和申请是不够的,这需要当地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协助,出具较为详细的证明材料,作为学校的重要参考依据。

很多高校对贫困生档案认定的具体做法是:新生入校后,通过同寝室的同学反映,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逐一摸底,并对其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通过谈心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其家庭经济能力。然后通过本人申请,并附有其所在乡镇开具的三级证明材料,上交院里建立贫困生档案。对于贫困生档案的建立,我们应该采取较为严格的审核方式,有的学生自报贫困,同时也开具了相关证明,但实际生活花销很高,这对我们帮扶真正的贫困生造成了很大干扰。贫困生需填写学生处统一印制的的表格,建立档案,用以存查。由于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年一审的办法。实际上,“贫困生”不会一成不变,“贫困生”是一个动态概念,只有一些贫困生中的特困生(因父母双亡或父母双双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或本人系残疾而经济困难者),一般经济来源不会有什么较大变化,对这部分学生就不必一年一审。

贫困生确定之后,必须通过严格管理让扶贫资金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管理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料管理,即贫困生档案里的申请书,确定后填写的表格,有关证明材料等,由学院将它们录入计算机中,可根据学生的经济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改。管理的第二方面是思想教育。在贫困生中,有一部分由于生活压力所致,自卑心较重,没有勇气正视现实,导致精力分散,学习成绩差。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热情地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四川农业大学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处设有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科,同时,各个学院的学生会也成立了专门的勤工助学与贷款管理部,这对贫困生的帮扶工作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动物科技学院还成立了以“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为宗旨的“励志大本营”,以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贫困生,使他们走出自卑、孤僻,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同时也帮助他们认识到“贫困生”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激励词;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它能让人体味到生活的艰辛,更加懂得珍惜和利用好美好时光。

三、贫困生心理状况分析

贫困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与其他同学一样的思想和感情,但由于生活境况的窘迫,他们思想上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特征。[1](1)自信乐观型。有的贫困生认为经济上的缺憾可以用精神来弥补,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把贫寒作为动力,发愤学习,并尽量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报酬以改善生活。在参加某一班级的贫困生认定的班会时,同学们对待自己及家庭状况的表现反应不一。有一位来自西北农村的同学父亲早逝,但他却很乐观,能够坦然面对贫困和家庭的变故,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的社团活动,生活积极向上,从他平时表现中没人能看出他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贫困生。(2)自卑脆弱型。逆境可以催人奋进,但也可能压垮人。在同一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同样来自西北农村,年龄在班内相对偏大,家庭又遭受了地震灾害,他的思想表现很压抑,自卑心理强,这种状况对他造成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学习。(3)消极依赖型。有少数的贫困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的各种补助上,认为自己家境困难领取困难补助是理所当然的,感恩与感激之情淡漠;还有的学生认为贫困是父母的事,与自己无关,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任何勤工助学劳动。这种不积极面对困难、只图不劳而获的消极依赖心理是贫困生心态的一大误区。另一些贫困生,他们却热衷于各种勤工助学工作,虽一时解决了生活的后顾之忧,但荒废了学业,这也是贫困生对待贫困问题产生的困扰之一。

四、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力度在逐年提高,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金额也随之加大。对于贫困生工作,各高校均通过多种渠道为贫困生提供帮助,已逐步形成了以困难补助、缓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社会资助等为主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2]

以特困补助为主要资助形式,切实在经济上帮助贫困生。每学年开展一次特困补助评定,按一定比例由班级推荐,学院审核、学生处审批的程序评定贫困生,分三个等级按月发放补助金。对部分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尤其对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国家、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减免他们的学费,生活上大力扶持,消除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学习。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以贫困生为主要参与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坚持“以校内为主,解决贫困生为主”的原则,把勤工助学作为更广泛的贫困生自助活动,尽量为贫困生提供一定数量、相对稳定、报酬合理、安全便利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宿舍值班、资料整理、图书馆阅览室值班等,既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解决在校学习期间的费用问题,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了一定的人力问题。

五、关于进一步做好我校贫困生工作的几点思考

由于近些年国家、社会、学校等对贫困生的资助金额增多、资助面扩大,使得一些非贫困生也争相建立贫困档案,获取一定的资助。如何使有限的经费有效地应用在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帮助他们度过大学时光,这是一个“双重解困”的问题,即在做好“经济解困”的同时,还要做好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因此,我们还需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贫困生的脆弱心理是长期形成的,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深入细致,校院级领导,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关心贫困生的思想状况以及他们的具体困难,一方面为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教育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上的困难,满怀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要注重对贫困生加强艰苦创业教育。艰苦创业精神也是党中央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时期高校更应加强贫困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培养,如有些高校学生成立的“二手市场”,既解决了学生的经济问题,又让他们克服了消极依赖的思想,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增强了劳动观念和自强意识,在接受他人、社会和国家关怀的同时,树立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进而通过艰苦奋斗、不断进取。

对贫困生的资助还需要包括对他们进行如何正确使用资助金的教育,要将钱物用在急需的生活费和学习资料上,绝不能随意挥霍。这个教育不只是如何使用资助金问题,也是一种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勤俭操持、善于计划的品德。教育他们认识到资助金来之不易,应当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刻苦学习。可以通过建立学年小结制度,在一个学年结束时,每个享受资助的贫困生都应写出一份书面小结,总结这一学年的进步与存在问题,汇报所得资助费的主要用途以及对今后扶贫工作的建议。这样就避免以往在扶贫资金上只管发放不问效果的弊端,让贫困生珍惜每一分钱,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从学生的“小结”中发现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志恒.大学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3).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4

论文摘 要:在大学生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资助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目前,在认定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难点,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和解决。本文对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疑点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准确地认定贫困生,保证高校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同时,也为相关人员做好资助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大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存在以及不同的复杂家庭状况,给高校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首要前提。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解决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和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事关和谐校园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为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难度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各高校合理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的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消费情况,并参考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确定贫困档次。目前的界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学校从学生的学习生活费用支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学费缴纳情况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在学生中进行横向比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调查的项目数值越低,说明此学生贫困程度越深。此方法简单易行,但不足之处是辅导员经常根据工作经验或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来判断该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参考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居民每月最低生活保障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为特别困难的学生,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基本持平的为一般贫困学生。显而易见,进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合理、科学的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资助工作的首要难题之一。

2.认定程序出现“选举”怪现象。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师生配备比较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极其烦琐,通常情况下,很少能把大量的精力集中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上,这使得投票选举贫困学生的做法时有发生。这种做法使一些平时注重搞好人际关系的学生上了“贫困榜”,而家庭真正困难、不善交际且性格内向的学生却没有享受到国家的资助。这种做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学生对“贫困”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不良后果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存在自卑情绪、抑郁倾向,不愿意向辅导员及同学透露其困难的实际情况。相反的,一些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条件的学生,为了达到某些经济目的,想方设法让自己变成“贫困学生”,申请困难补助。这两种做法不仅不能真正有效得解决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还对资助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缺乏动态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际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个动态认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一经建立就基本成型,很难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如此一来,掌握信息的不准确,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最开始的良好愿望也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显现。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难点的对策综合以上认定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怎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第一,合理、科学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与学生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具有强大的优势,更能了解学生的贫困情况。辅导员应对所有在校学生的生活状况经常定期予以调查,使调查资料更具准确性、真实性。辅导员还要充分利用与学生联系紧密的优势,进行座谈会,了解学生在校生活状况。各年级认定评议小组进行综合分析并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再由各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组具体负责组织和审核本学院的认定工作。各认定小组中的成员要求品质优秀、诚实可靠、责任心强,这样能够从源头控制认定工作的正确性。

第二,明确认定基本程序,消除“选举”现象学院要在审查核实等方面增加资金和精力的投入,建立“与其花钱在资助一个假贫困生,不如用在认定真正的贫困生上”的观念。首先,由学生本人填写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应如实、详细地提供家庭经济来源、申请资助的原因等。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材料应包含当地乡、镇(或街道居委会)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并加盖相关部门的公章。第二,组织年级民主评议。由辅导员、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综合审查各班级经过民主评议后建议的名单,确定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的学生名单。第三,学院要对年级考核结果进行监督和复查,随机访谈学生,并联合学生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等部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审查。到财务处了解该生的缴费情况,到学校后勤集团了解学生伙食等生活费用情况等。第四,将初步名单在学院内进行公示并接受学生提出的异议与申诉。若有异议,确定该生是否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并将审查结果提出异议并向提议的学生反馈。第五,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电子档案。各学院和贫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档案,按困难程度登记注册,作为实施资助的重要依据。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团结、互助、礼让、关爱的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意识的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人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在这时得到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7.

[2]钟央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认定机制的再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8.

[3]刘燕杰.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难点和对策.高教高职研究.2008.

[4]李少荣.建立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制度的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

[5]李永富.浅析高校高校辅导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界定中的作用.2006.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困难学生;对策研究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认定现状与问题

(一)生源地差异,认定标准不一

中国地域广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与消费水平存在差异,贫困标准不一致。不一样的经济发展程度导致各地的贫困生认定出现“你富,你贫;我穷,我富”的现象,经济水平高地区的人拿着贫困证明,享受着政府优待政策,而低收入者却无法得到政府给予的资助,从而影响了贫困资助的认定公平性、合理性。

(二)高校性质差异,评判尺度不明确

高校性质不同,学费标准不同,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对困难生界定的标准也不一样。例如独立学院收费门槛较高,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优越,而公立大学的学费低,大部分的贫困生贫困程度高,不一样的“贫困”标准,导致了不一样的评判尺度,让认定体系遗留了一个漏洞。

(三)认证材料失真,缺乏证明真实度

依据我院实地数据报告研究分析,得出贫困生认定的统计信息存在缺乏真实性的问题。而出现材料失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从客观上看,高校往往对拥有生源地政府证明的学生来者不拒,而将一些真实贫困,却拿不到政府直接证明的学子拒之门外,忽略了对其真实生活状况的考察。此外审核时注重政府部门的印章,生源地民政部门或父母所在单位的贫困证明,而不实际反映生活状况,导致材料失真。

从主观上看,由于缺乏主观的诚信教育,申报人诚信缺失,申请目的不纯,当国家资助力度加大时,一些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到其中“好处”,想尽一切办法加入贫困生行列,从而出现“假贫困生盛行,真贫困生消逝”的现象。

(四)缺乏动态依据,注重形式化

依据数据统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缺乏动态跟进的问题,即贫困生在随时间的推移中,他的性质和贫困程度在发生变化。贫困生的家庭状况在发生变化,贫困程度也在随之改变,针对不同贫困等级的贫困生,应采取不同程度的帮扶力度,否则将导致认证体系缺乏时效性。

二、独立学院处理贫困生认定问题对策

(一)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测评体系

1、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学生首先要进行自评,依托信息化系统,填写家庭经济情况等指标。然后进行他评,学校的辅导员对学生的综合行为进行测评,同学对其消费反馈进行民主评议。三方面的测评后根据测评体系,得出申请者的量化测评分数,进行贫困等级的认定。

2、依据信息化系统。量化的测评体系,必须建立信息化系统来处理搜集的数据,科学的管理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这样才能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客观、科学、合理地认定,提高工作的准确度。做到“因人而助”将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到实处。

(二)建立约束监督机制,严格资格审核

在学生方面,注重诚信教育,建立学生的信用档案,并对此进行动态管理,将学生信用等级同毕业优选相连,提高申报信息的真实性。

在学校方面,我院采取了奥蓝系统测评,了解贫困生详细的经济条件,家庭背景;通过民主测评,辅导员及系部审核,更进一步的确保信息的严谨,审核的严格。

政府方面,要建立举证问责机制,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政府要做到在盖印前准确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做到‘谁举证谁负责’严把材料审核的门。

(三)创建学生资助团队

以我院为例,为了深入贫困生的生活,成立了一支“小资菌”学生团队。在认定工作中“小资菌”成员实地深入宿舍,了解贫困生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对贫困生进行动态跟踪,了解学生的经济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更真实全面的掌握学生经济情况,进一步核实贫困生认定,为学院做好精准资助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辅助。针对认定中的“诚信度”问题,“小资菌”团队集中开展了学生资助诚信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培养“有事业心、有敬业精神、有职业素养、有专业品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体系,推动资助工作持续发展。

(四)创新资助工作机制,增强认定标准的综合性

针对不同情况,在经济和精神中展开针对性帮扶。例如贫困生评定指标既要与居民月收入水平和学生月基本消费量相连,也要兼顾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三方面,同时考虑城乡生源地的差距,做到分层次分专业的相对统一标准。在传统的“经济”认定中应加入“精神”贫困认定,重视心理扶贫,增加勤工俭学等方式来避免其消极心理。跟踪贫困生的生活日常,及时变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建党等级,对弄虚作假或产生变动的学生增加或取消其资助资格,增加认证的准确性,减少虚假信息的产生。

国家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独立学院学生受益其中,独立学院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正是体现了教育公平性,而独立学院又有其特殊性,许多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针对具体工作研究制定新的体系。公平的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是资助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确保真正贫困需要帮助的学生们得到资助。采用新的量化测评指标体系,有助于保证贫困生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有助于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战胜困难,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源泉,徐伟.SWOT分析法的民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探析[J]《江苏资助育人研究》第4版,2013:082-088.

[2]K素娇.关于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问题及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6-17.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6

关键词:大学生 经济状况 学习行为

1999年我国开始扩大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以来,1998至2011年的13年间,中国大学生招生年人数激增六倍多,从108.4万增加到681.5万,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08.5万①。伴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差异也日趋扩大,由此而带来的学习行为差异,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3500余份河南省高校“大学生经济状况与经济行为”调查问卷的分析,剖析在校大学生不同经济状况对学习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力求对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客观评价。

1 研究背景及调查的组织实施

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活动,笔者在2012年9月组建了由12名在校大学生所组成的调研小组。调研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当今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本研究主题设计了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经济状况,学习行为,以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等内容。2012年10月至11月间,针对同样内容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网络电子调查问卷与纸质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以配额抽样的方法获取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9所大学在校学生经济状况与学习行为的有关信息。调查问卷回收3512余份,有效问卷3092份,有效率88%,符合统计要求。

2 河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经济状况

2.1 大学生经济状况分组 为了对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的经济行为差异进行分析,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类,富裕大学生。界定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为富裕大学生。第二类,贫困大学生。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贫困大学生认定标准,参考洛阳市所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过平均家庭人数的换算,我们界定年均家庭总收入减去年家庭最低生活成本小于5200元(河南各高校平均学生缴纳的费用)为贫困大学生。第三类,一般大学生。我们将介于富裕大学生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界定为一般大学生。

2.2 大学生经济来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省在校大学生每年的总支出平均为10580元,其中富裕学生人均15393元,一般学生人均10598元,贫困生人均8362元。我们采用大学生在学校每年的总支出与家庭的平均年总收入的比例(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来表征家庭负担情况,平均高等教育投入家庭负担比为0.74,其中富裕、一般、贫困学生家庭负担比分别为0.11、0.51和2.01(图1),支持子女上大学成为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沉重负担。

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父母,而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明显呈现多元化,除了来自父母的支持,还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等。

2012年一般家庭和贫困大学生人均借贷分别为1339.7元和3774.3元。目前,河南省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基本上可以解决贫困学生的贷款需求,受访贫困大学生中48.6%的主要借款渠道为国家助学贷款,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问题。但是,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能够贷款的同学中有一小部分不是真正需要贷款的学生,至少有12.3%的富裕学生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

为了开源节流,贫困大学生中有约60.8%的人做过兼职,可以看出更多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展自己的经济来源,希望靠自己的力量为家里减轻负担。而富裕大学生做兼职的比例相对低一些,但也有约44.7%的学生也做过兼职。

2.3 大学生经济状况差距 本文用基尼系数测算大学生的收入状况,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很多,鉴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数据特点,我们采用基尼系数的协方差计算方法(习明,洪兴建;2007)。其原理如下:

3 大学生经济状况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3.1 学习动力与动机 我们对不同分组大学生学习努力程度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了“两极趋同”的特征(表1),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整体较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更为努力。

在对未来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未来的看法与其个人家庭经济情况有明显关系,总体看,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对未来表现比较乐观,这一点也与他们的自身经济条件有关,毕竟他们较少忧虑当前生活,这也使得他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因此在学习上普遍表现出有比较强的动力。相对贫困的大学生他们中则有更多的会对未来感到渺茫,认为前途暗淡。但是为了改变生活现状,他们也有更强的学习动力。

我们对大学大学生意志品质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的自制及自理能力是高过其他两个级别的同学的,表明贫困的家庭环境能够更好的促进一个人学会独立生活。家庭收入低的学生有56.9%的人非常关心集体,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分组,表明贫困大学生更多关心集体,更有责任心,这是生活的历练形成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更加端正,学习积极性更强。并且,在大学期间,他们对自身的行为的约束力也较强,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从家庭富裕的同学中看,尽管大多数自认为自理、自制能力还行,但较贫困学生还有一定差距,富裕的学生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影响了对学校学习的专注。

3.2 学习成绩与成效 对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成绩问题我们进行了重点调查,在统计结果中,我们按照“优、良、中、差”的等级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依然是各类学生中最努力的,获得“优”的学生比例在各类学生中也是最高的,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整体看成绩也是较好的。在对是否获得过奖学金问题的调查中,仍然出现了“两极趋同”的现象,较之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富裕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整体成绩和获得奖学金的情况都较好,显然与前文所述的学习努力程度是匹配的。

4 结论与启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总体贫富差距较大,贫困大学生存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往往通过自己勤工俭学和助学贷款再加之在消费上有计划的节制、节约来解决。综合来看,大学生的经济状态对学习行为是有影响的,呈现出“两极趋同”的特征,富裕大学生具有较好学习条件,有利于获得好的学习成效,而贫困大学生意志品质受到生活磨练,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4.1 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状况 “贫困”在合理引导下会成为一个人奋斗的动力,而在错误感知中又会打击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社会各界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从而影响正常生活的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一方面,要从生活上给以帮助,通过提供多渠道的勤工助学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解决由于经济状况对学生心理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

4.2 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树立与自身、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生观,倡导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效;培养大学生协调好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精神追求,树立远大目标。同时,学校应针对不同经济条件的群体给予相应的指导。比如对于来自山区、经济贫困家庭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努力发展自己,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通过自强自立提高自信。对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应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②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便很容易引起社会动荡。

参考文献:

[1]黄安.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与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7).

[2]孟祥伟.新时期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 2011(3).

[3]翟成羽.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8).

[4]周志东.大学生学习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经济视角,2011(9).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贸易利益分配与中国对外贸易失衡机制及对策研究”(12YJA790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7

1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对许多贫困家庭而言,不仅要面临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就是求职过程中的花费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这主要包括报名与培训的费用、制作精美简历的费用、个人形象包装的费用、交通通信费等,这些俨然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与其他学生相比,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更高,他们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改变自己家庭贫困的局面。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日就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以偿还助学贷款、回报家庭,但就业难的现实,使就业成本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较大的求职花费等经济因素,错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其贫困的特征,特别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能力不足、社会资源匮乏、心理因素、社会偏见等多种原因,与一般毕业生相比,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相对更难就业。

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群体特点。困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无法摆脱经济窘困给学习、心理、价值观等思想状况带来的影响。

2.1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锻炼自己的机会,影响各种技能的培养,就业能力的不足,使他们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进而陷入新的贫困循环。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业易受贫困家境的影响,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普遍不高。造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习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善于充分地利用学习资源。家庭经济困难,或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种种制约,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也通常没有足够的经费去获取学习资料,还需要面临交付巨额学费、生活费的压力。第二,家庭的贫困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由于出身贫寒,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在学业上出人头地,获取丰厚的奖学金,因而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学习上;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勤工俭学,自己赚取学费、生活费,以补贴家用,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难以摆脱经济贫困对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第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缺乏实践锻炼,因而不利于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在与周围同学的接触中,更易产生自卑情绪,并且往往会刻意回避会让他们感到自卑的社交场合,从而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缺少与外界的沟通,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与人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大学的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在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往往因为做兼职、勤工俭学等时间因素,不得不放弃诸如学生会、读书会等社团活动;而譬如话剧社、摄影协会、网球社、登山协会等社团活动,则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往往缺乏特长的培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参与高校校园的各种实践活动,这易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足。

2.2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更易产生敏感、自卑、孤僻、焦虑等心理问题。长期共同的学习生活,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比会使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他们下意识地回避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的社交场合,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愿意和他人竞争比较。对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家庭而言,承担高等教育所需的费用和应对城市消费水平产生的高昂生活费是一笔要耗尽家庭积蓄的开支,甚至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在校贫困大学生对于自己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现实感到负罪,这种负罪感会在他们遭遇考试失利、竞选失败、面试遇挫等高校常见挫折的时候,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压力。长期在这样的负罪感下学习生活,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因此伴随着他们的就是因为各种生活琐事和挫折带来的沉闷、压抑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凸显。

2.3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等思想状况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进而也影响到了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经济上的困窘,往往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受灰色的处世观、拜金主义的金钱观、贫富的荣辱观等消极观念的影响。如若面对生活贫困的态度是消极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悲观情绪导致其不求上进,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去主动争取更好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同学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过于依赖他人而丧失独立,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而是寄希望于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有的学生因为经济原因屡遭挫折,在社会现实面前内心滋生不良情绪,不是合理归因遇挫的缘由,而是归咎于父母无能、社会不公,甚至进而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不能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就业期望,不能主动积极地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贫困大学生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3.1源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贫困大学生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入学后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学费、生活费上。有些人通过赢得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但过分在意奖学金使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产生了偏差,完全热衷于学习,很少或不参加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群体社交活动的缺失,使他们的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实践创新等各方面能力都受到影响。另一部分人通过贷款和勤助解决学费生活费,相应的大量时间都花在了高校普遍的勤助岗位———劳务型工作上,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有限不说,甚至有些学生本末倒置因此荒废了学业。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削减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其次,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此对钱看得很重,往往缺乏投资和包装意识。在大部分高校学生热衷于考各种证书为将来就业拓宽道路的时候,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却往往因为高昂的培训、报名考试费,或者课余培训时间和打工时间相冲突而放弃了给自己增加就业筹码的机会。在求职过程中,大量的环节需要经济投入:简历制作、服装置办、通信费用、交通住宿等。这些就业成本对于还未踏上社会获得稳定收入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负担。为了节省费用,他们不得不选择成本低廉的求职方式,从而限制了他们择业的范围。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自信心不足,由于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不擅与人交际,总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在大环境下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多害怕竞争,既不敢挑战高薪的工作,也不自信自己能胜任未知的工作,不去参加招聘会和企业面试,在遇到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差,易产生悲观情绪,不能主动积极地去争取理想的工作岗位,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靠助学贷款完成的学业,他们急需在毕业后找到高薪的工作,以及时清还贷款和利息,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压力。而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支付高昂的学费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迫切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补贴家用,不愿再回到艰苦的地区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里劳动力剩余,使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3.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匮乏

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贫困的家庭也缺少各种社会关系,很难对其就业提供帮助;又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比较封闭,缺少人脉关系,只能靠自己努力。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缺少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对工作岗位的分析也不够全面,这些都会延长就业周期,错失一些就业机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重负,迫切希望找到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工作,以改变家境贫困的局面,较高的就业期望,使得他们刚一毕业就把目标锁定在薪酬较高的企事业单位。然而这种做法人为地缩小了就业范围,并且这类工作的要求普遍较高,每年能够提供的岗位也十分有限,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处于弱势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言,顺利就业的几率更低。

3.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师资匮乏,就业指导多是短期行为,缺乏长期培训,导致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多盲目乐观,对现实就业的指导意义不大。由于缺乏就业指导,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不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不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校期间很少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缺乏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毕业后准备不充分,仓促就业。综上所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背景的原因,导致文化、心理、获取信息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与社会的脱节,造成综合素质的不足而引起就业竞争力短缺,这会进一步导致未来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而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尽量在高校里弥补这些差距,最起码在知识、技能等教育可影响的方面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就业时能和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本文通过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群体特点,着力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作者:蒋家宁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高磊.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思考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2]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3]潘军明.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成才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4]湖南理工学院《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5]刘一荻.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与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

[7]花军,张晓燕,胡海青.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5).

贫困家庭经济状况篇8

[关键词]女性贫困;贫困代际传递;增长

一、引言

发展经济学对贫困问题的长期研究揭示出,在极端贫困家庭中女性(或女童)是家庭资源分配中最终的“牺牲者”或“受害者”――世界贫困人口中有三分之二贫困者是女性(包括女童)。该数据展示的严峻事实是,贫困人口并非均质的而是存在性别不平等,女性常常是贫困群体中的最贫困者。虽然现代社会中女性在某些领域享有与男性同等权利,但各种制度排斥、社会习俗等障碍使女性处于财产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边缘。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女性贫困问题就引起女性学、发展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视,也成为政府研究机构及妇联等社会群众团体较为关注的问题。学术界对女性贫困的研究主要是从女性主义、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等角度来探讨女性贫困指标和内容、女性贫困的测度以及反贫困方法等。针对女性贫困问题,学术界和发展研究机构提出了一系列消除妇女贫困的方法,如反贫困方法、平等和福利方法、效率方法等。

从代际传承角度审视长期贫困的复杂性、持久性,是近年来经济学研究贫困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它增强了经济学对家庭贫困与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动摇了长期以来治标不治本的扶贫返贫战略的有效性。虽然不同经济学家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定义有所差别,有的认为贫困的代际传递是贫穷父母将其贫困和不利因素传给子女的过程(E.Carroll);有的直接定义长期贫困为贫困的代际传递(K.Moore);)联合国2005年世界青少年报告正式定义贫困代际传递是贫困在几代人之间的转移,既包括个人也包含公共范围。时至今日,人们对贫困代际传递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家庭贫困状态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再次传递给后代的循环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鉴于女性在抚育后代、家庭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使我们必须认识到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性别差异存在很强的关联度,在这个代际传递链条中作为母亲的女性角色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贫困女性欠缺足够的营养健康、医疗保障和完整教育,削弱了她们乐观开朗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自信能力,弱化了她们对子女的早期喂养能力与早期教育能力,限制了子女成年后社会竞争力和自我提升能力,抑制了子女未来创造财富的能力发挥,甚至使子女辈产生对社会的仇视情绪和失衡心理,进而可能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增长。

二、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代际传递

科尔曼(Coleman,1966)关于家庭背景是孩子获取良好教育首要因素的论述,使得“如何使子女获得成功教育的问题”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科氏论证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孩子未来获得更多的收入,高的收入进而可以支撑后代能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反之,贫困的家庭不能够为后代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那么在后代成年后其收入水平将处于较低状态,不足以为其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此反复。

20世纪60年代的“布劳一邓肯模型”是最早反映父母的教育和职业地位如何影响子女取得社会地位的模型。该模型通过复杂而严谨的递归模型分析,计算出各种先赋性因素和后致性因素对被调查对象职业地位的影响程度。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财富状况同孩子的入学年龄、学习成绩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程度一直都是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明显的差异,但在通常情况下,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孩子的受教育程度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关联。

在一份有关菲律宾农村地区的研究中,Quisumbing(2007)就祖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亲近关系和财富状况对子孙辈的受教育程度和土地分配情况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父母与孩子受教育状况之间的关联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发挥作用,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这些渠道和方式也很少被人们深入研究和完全理解。同样地,教育成就和相关因素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在社会经济动态中得到反映和体现。Yaqub(2000)的研究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动态的影响是负面的、消极的和不明确的。受过教育的父母可能更倾向于希望孩子也接受教育,能够理解教育的潜在利益,并能够帮助孩子进行学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同样也可能反映和代表父母的财富状况,受过教育的父母能够提供更多的学费和教育资源、营养食品以及更加舒适的家庭环境,不太可能强迫他们的孩子做童工,在经济萧条时期,也不太可能被迫让他们的孩子退学。

在Janet Currie(2008)的论证中,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以父母的健康、教育、财富和职业地位作为衡量标准的,它们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水平。当孩子的健康成为家庭生产函数中的产出时,父母期望效用最大化函数公式是Ut=U(Qt,Ct,Lt,;Xt,ul,slt),这里:Q是孩子的健康存量,c是其他物品的消费,L是闲暇,x是外生的口味转移向量,u是单个人特定的口味转移向量,ε是对偏好的冲击。对孩子的健康投入能够影响父母的效用水平,由此,当富裕家庭拥有较高的预算约束线时,可以为孩子支付昂贵的医疗护理、购买符合环保标准的高价玩具以及没有被污染的食品等。Janet Currie的动态模型揭示出与Quisumbing一致的观点,即孩子今日的健康存量取决于父母往日的投资水平,孩子的健康与父母的教育水平以及由教育所决定的职业、地位、收入等密切相关,它不仅仅对孩子自身很重要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子女后代。

Gordon B.Dabl(2005)以法定婚龄、辍学年龄和参加工作年龄作为变量,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寻找女性贫困与女性早婚、提前辍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结果是:一个少时早婚的女性将来年长时长期陷入贫困状态的概率是31%,同样,提前辍学的女性将来生活窘迫的可能性是11%。

三、女性社会权益与地位的代际传递

贫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低层次性是她们在家庭中从属性的自然延伸和必然渗透。这种低层次性表现为:社会权利和言论的不被重视;社会、文化舆论对贫困女性的蔑视;人际交往对象的低层次性以及自我价值实现困难重重。现代社会中女性占有发展资源和机会的缺乏以及社会分工中男女两性的不平等成为女性贫困的直接催化剂。

2008年的Chronic Poverty Research Center研究报告指出,男性与女性(或男童

与女童)在贫困中的遭遇是完全不同的,女性或女童权利的被剥夺较之于男性或男童更为严重,她们面临的生活境遇更为脆弱。经济上的窘迫、家庭中的从属性和社会生活中的低层次性都在不同程度地摧毁贫困女性的心理自卫防线,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的低下,理智或正确地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差,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状态的能力较弱,并在抚育子女过程中将这种脆弱性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子女特别是女童。女性在养育后代、照顾家庭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职责使女性贫困成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一个非常关键链条,有利于女性摆脱贫困的公共措施往往具有显著的政策溢出效应。

在中国农村低收入地区女性通常比男性从事更长时间的劳动,然而与男性相比,她们在低收入的农业劳动和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在收入相对较高的家庭私营活动和挣工资活动上比男性花费的时间少。由于这种不利于女性的劳动分工结构的存在,使女性的消费水平和在家庭中的决策权远远低于男性。联合国曾经有一个估计,女性干了世界上67%的活儿,但只得到了全世界10%的收入。P.Bhargava,K.Mathur和S.Rajagopal(2005)收集有关家庭与孩子的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家庭贫困与环境资源退化、人均土地、家庭欠债、疾病、儿童教育等关系,指出社会不公平、妇女地位低下使女性贫困在跨代传递中尤其突出,要打破贫困的传递,必须建立起能给贫困女性提供脱离代际贫困或生命历程贫困的潜在机会和政策环境。

照顾幼儿和老人等家庭责任对女性从事高收入的劳动、参加挣工资活动和私营活动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男性没有显著影响。Hilary Hoynes(2005)等人对美国贫困家庭的研究发现,家庭结构与贫困有很强的关联性,特别是女性户主家庭(或单亲母亲家庭)处于贫困状态的数量明显在增加。各种社会制度因素和价值观的转变导致美国的家庭结构发生变迁,离婚家庭或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使得美国社会的家庭贫困率由1967年的13%上升到2003年的17%。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多种减缓贫困的政策计划,但收入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机会等方面,女性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女性为户主并携有未成年子女的贫困家庭所体现出的政策效应相当微小,这意味着宏观经济决策与贫困的女性户主家庭基本没有关联性,政策对于贫困家庭获取更多的社会福利几乎没有任何帮助。经济的增长并不一定是贫困的减少,而当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力度供给量明显增加时,贫困家庭的数量才会出现下降。

当大多数学者在与男性的比较中关注贫困女性社会地位和权益时,Jeffrey R.Kling,Jeffrey B.Liebman,LawrenceF.Katz(2005)等人以独特视角发现邻居之间的和睦相处(或社区环境)能够有效缓解贫困特别是女性贫困。Jeffrey R.Kling等对美国5个城市贫困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虽然邻里之间不融洽并不能够显著地恶化社会经济产出,但友好的邻居或社区关系可以塑造未成年人的性格,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品行,能够赋予女性足够的尊严和健康的心态,进而影响到她们在未来社会中的心智能力和创造产出的竞争力,因此友好的邻居关系比所谓的减贫政策更能够有效地缓解女性的贫困。

四、女性营养健康的代际传递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缺乏安全饮用水源,医疗卫生环境相当贫瘠,繁重的家务和生产劳动使得这些女性的生活格外劳苦,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以及发病率较高在这些女性身上相当普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农村地区妇女分娩率只有71.6%,城市地区这一数据是89.4%,农村92%的女性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我国西部地区女性健康人口比重为92.1%,比男性低1.7个百分点,患病女性多表现为慢性病和体弱多病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中的患病人口也急剧增加。不良的健康环境和习惯不仅困顿了家庭致富的征途而且严重威胁着这些地区女性和儿童的生存。

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水平限制,贫困女性缺乏如何选择健康行为和主动预防疾病的卫生知识,可遗传、可传染的疾病和残疾在贫困跨代传导中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在越来越多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和地区中,母婴传播艾滋病目前是导致婴儿死亡的最大致因。在非洲约15%-20%的婴儿感染HIW,赞比亚、马拉威的孕妇中HIV感染率超过了25%,在博茨瓦纳的弗郎西斯镇和津巴布韦的哈拉雷,产科医院里孕妇HIV感染率已高达40%。像其他疾病一样,母婴传染型HIV除了造成孩子的不健康和死亡之外,还会使贫困家庭的贫困状况和程度恶化,因为这些家庭必须花费时间和金钱来治病和看护,失去劳动力并影响家庭其他成员的福利。ShariIaBegum和Binayak Sen(2005)从产妇健康与儿童健康、儿童可能摆脱长期贫困之间的内在关系展开,论证女性健康与资产一样是传递贫困的主要渠道之一,保障妇女的基本健康不仅可以使下一代免受疾病的困扰,而且能够使后代特别是女孩拥有良好的体魄和精神状态。

Sandra E.Black(2005)以挪威婴儿出生时的不同体重数据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系列比较研究后发现,出生时体重过低的婴儿在一岁以内的死亡率明显比体重达标的孩子要高,而且在长大成人后的身高、智商或情商、教育程度与收入等都与出生时的体重相关,低体重的婴儿未来的教育(智力)水平、收入水平也明显偏低。贫困地区女性消费水平和在家庭中决策权远远低于男性的现实,使得贫困家庭女性的生活比男性更为艰难,在家庭有限支出和有限食品首先满足男性需求的社会模式中,女性生活质量、营养健康水平被降低到最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子女(胎儿)的发育和健康。

孩童时期的营养对于孩子的长期健康和受教育状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营养不良对孩子的身体、智力、精神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女孩糟糕的身体发展会对她们将来的孩子健康造成负面的和消极的影响。Guo和Harris(2000)明确阐述了5种非遗传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平衡和调节了家庭贫困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包括孩子认知能力的激发、抚养和培养的方式、自然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以及孩子在出生和孩童时期的不健康等。R.Black-man和R.Litehfield(2001),L.Chrisfiaensen和H.Alderman(2004)的研究证明母亲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儿童营养情况有很大关系,母亲自身的营养不良导致其贫困状态传递给下一代,提高妇女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知识水平对打破贫困在跨代之间的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五、消除女性贫困、促进和谐增长

贫困女性生存空间的性质和特点、获得营养食物的能力,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都在按照某种模式传递给她们的下一代,如果解决了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贫困问题,那么整个社会的贫困也就得到很大的缓解。但是来自历史经验、思想观念、

经济结构、文化认同、社会习惯等多方因素,约束了短期内消除女性贫困的可能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女性贫困是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一种长期性现象,是不可能通过紧急动员方式可以解决的。只有政府、社会机构、妇女组织等合力做出相应的制度性选择,才能促进贫困女性收入和福利的增长,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为下一代提供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增长。

(一)赋予贫困女性教育平等机会

正如美国学者Alike Wessols(2004)所说:“我们不承认越来越贫困和弱势是做母亲不可避免的结果,而是考察了男性中心的观念如何被用来剥夺母亲获取经济稳定的机会,并说明要使母亲免遭经济上的无保障,先要改变这些社会建构”。“如果妇女既要成为尽心的母亲又要成为经济行为人,她们就造成了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断裂。因此,贫困妇女做了母亲开始承担照看孩子的工作以后,即使她们人还在工作岗位,现行的规则和限制也使她们失去了平等进入劳动市场的机会。因此,政府目前的任务,是制定经济政策,而不是强化提供经济成功机会的男性中心的观念”。

鉴于母亲教育程度高低对儿童完成中学教育的可能性有重大影响这一事实,赋予所有女性(女童)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机会是解决女性贫困的第一步,加强母亲教育尤其是加强女童教育的投入尤为迫切和重要。有研究显示,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或增加她们的营养知识对儿童营养改善的效果要比收入提高而带来的影响更大更快速。进一步而言,贫困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改善了,将来贫困家庭获取财富和社会资源的步伐也就更快更容易。在中国除了认真实施救助失学女童重返学校的“春蕾计划”外,还应制定和实施教育成年妇女的“母亲计划”,以及促进性别平等的相关制度改革。有人言,作为贫困地区资源财力支柱的勤劳女性,“你给她一个机会她肯定给你一个奇迹”。

(二)创造女性社会资本平等的机会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支持性的网络关系,可以减少人们实现目标的成本。贫困女性在寻求工作或寻求帮助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更多的支持性关系,将会减少成本并增加成功率。现实生活当中,作为社会性别实践的男性对政治、经济及社会资源的控制,形成男性对权利、资源分配的控制。女性被视为“无权”的群体,无法与男性一样控制资源,这导致女性在受教育程度、财富、地位和权力以及与个体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人们所拥有的财富、地位以及社会关系方面均弱于男性。因此,缺少资源的女性无力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实现互惠,也就难以保证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持续互动和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当互惠原则不能得到坚持,女性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和支持力度就势必弱化,甚至出现社会网络的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要建立起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网络就更为困难。相比于男性来说,在形成社会资本这一链条上,女性一开始就是“断裂”的,女性走向贫困的初始条件明显比男性更为充分。

贫困女性要挣脱贫困代际传递链条,必须通过发展工会、协会、商会及各种互助协作组织尤其是妇女组织等民间组织,将分散的贫困女性个体组织起来,突破狭隘的家族观念培养其参与意识,形成一张女性横向社会互助支持网络。通过这张网络给贫困女性提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信任的机会,从而增强贫困女性的自信能力,不断发掘女性自身潜力的机会与条件,提高她们的集体决策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自身的反贫困能力。

(三)增强贫困女性就业平等机会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对男女两性的权利义务规定都是相同的,看不出对女性有任何歧视。但如果从社会性别平等角度来审视,某些对男女同样规定并同样适用的法律制度,其施行的结果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例如中国的《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事业单位女性因为生育孩子等原因而失去工作或元法就业。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贫困女性的社会地位更为边缘化,生存和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的负面感受较突出,普遍处于一种相对紧张或危机的心理状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努力扩大妇女就业领域的同时,应该重视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利益和女性职业发展问题,把对贫困女性的支持超越于简单的物质施舍和恩惠,给予她们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赋予女性自主选择权,激励她们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上一篇:地方财税政策范文 下一篇: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