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9:34:24

贫困大学生论文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每年九月,一封封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往全国各地,莘莘学子十几载寒窗苦读、梦寐以求的梦想如愿以偿。当他们手里攥着厚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喜悦之时,父母及全家的心却沉了下来,面对一笔数额的学费而愁眉不展。这笔学杂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有的人甚至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学杂费成了他们跨入大学校门的最大难题。据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8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西部地区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更高。大学生贫困问题已经影响到许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难以深造成才,明显地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成为构筑和谐社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不协调音符,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二、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原因

高校贫困大学生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负担过重,缺泛经济来源。大多数贫困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负担过重,缺乏经济来源。如孤儿或单亲家庭、家庭突遭天灾人祸或家人长期患有重病人员的学生;文化水平不高、多子女、无谋生特长家庭的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同时下岗家庭的学生;单一从事传统耕种的农村家庭的学生等。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来源十分有限或不稳定,尽管举家节衣缩食,但还是难以缴付上学费用。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较低。学生居住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如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西部及内陆相对落后地区等。这些地区与东部及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相比,收入偏低且差距太大。另外,城乡间经济差异也是客观因素之一。

3.其他原因。尽管国家加大了教育投入以帮助贫困大学生,但高等教育经费不足和国家财力困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另外,各种考证、就业费用繁多,加上物价上涨、消费支出增加等,也使贫困大学生雪上加霜。

三、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及对策

调查表明,大多数在校贫困大学生都能正确面对贫困所带来的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们不屈服、不气馁,以惊人毅力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承受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毫不讳言,他们在改变自己处境的同时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困惑、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负担。

1.生活困扰与应对措施。当贫困学生克服困难,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学杂费,终于走进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反而陷入一种新的痛苦和无奈。他们缺少经济来源,连基本的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继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笔者目睹湖南怀化的一位贫困学生,他每天早晨只能喝5角钱一碗的稀饭,中午和晚餐各吃1元钱的饭菜。看到这种场景,一种难以言表的辛酸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这些学生在发奋学习的同时还须忍受生计的煎熬,连吃饭也要精打细算。寒冷的冬天,由于缺少冬衣,时常可见他们在寒风中发抖的身影。对此,国家非常重视,正逐步落实和完善贫困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及助学贷款制度;社会各界也积极开展爱心捐赠、资助活动;高校内部则组织学生勤工俭学,采取特困生减免学杂费等政策帮助他们。但是,这些对庞大的贫困学生群体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各级政府应面对现实,加大教育投入,增加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额度。教育主管部门应联系社会各界积极捐助。贫困生更要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

2.学习处境尴尬及解决对策。大学贫困学子在长期艰难的生活中一路走到今天,大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学习刻苦、勤奋。有调查显示,高校获奖学金的学生中,贫困生所占比例比其他学生高。但是,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这些贫困学生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辅助用品,所以,他们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要比其他学生多。对较高层次的学术活动、集体活动等,也因难付费用无法参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学校对成绩优异、勤奋好学而生活困难的学生要给予物资表彰。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更应为他们免费提供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科研室,支助必要文具等学习用品,减免部分学杂费和其它费用,使他们能安心学习。

3.心理健康状况与改善方法。一部分贫困生自信心较强,好强、好胜、不甘落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急需改善:有的心理负担较重、性格孤僻、独来独往、闭关自守、不愿与外界交往、人缘关系紧张、没有知心朋友;有的自尊心强,同时也易产生自卑情绪,做事缺乏自信,遇到困难很容易退缩;有的心胸狭窄,容易产生过激和逆反心理,把社会和生活中存在的不公现象归结为自己贫困产生的原因,用逆反心理看待周围的事物和社会,甚至走极端;还有个别学生,一方面忌妒和愤恨物质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另一方面为改变贫困现象甚至不惜做出丧失道德和人格的事情。据调查,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且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由于贫困造成的过重心理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困惑,学校和老师要理解、关爱他们。特别是辅导员老师要经常、细致地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生活中的困难,做到勤沟通、早发现,并及时给予解决;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重新认识自已、挑战自我;要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学术等集体活动,进行心理咨询和讲座,及时解决学生心理的困惑和冲突。超级秘书网

四、结论与建议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德育价值

一、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包括个人和人类的和谐发展、个人和集体的和谐发展、个人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自身内部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指高校贫困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自身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自由而协调发展。内在结构的和谐主要指内在各要素如心理、意识等的丰富、平衡、有序,以达到孕育最佳功能的发展。也就是指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交往、学习、创造等能力都可以得到和谐发展。从外在关系上,指贫困学生不断适应教育环境,并充分利用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天关系。

其具体要求是:在心理维度上,具有和谐的心境。即具有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状态,并能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能客观、正确地估价自己的能力,并依其能力现状承担相应的任务;较好的心理适应性,对大学的学习、生活能积极应对,无过度焦虑感,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困境并能主动应对等。在人与人的关系维度上,具有和谐的交往。能乐于并积极与人交往,能理解和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与人沟通,寻求理解与支持,并能建立起诚信负责、与人为善、互利合作、公平正直、亲亲善善、人际和谐的关系。在人与社会的维度,具有和谐的道德行为。能形成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能按照《大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努力培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能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具有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理想崇高、敢于创造的品质。在人与自然的维度,具有和谐的共处意识。能树立较好的环境意识、生态道德,自觉爱护和积极适应环境,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善待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以自我为中心,爱护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努力学习,提高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本领。

二、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价值

近年来,高校贫困学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在老师的教育下,他们勤于学习,刻苦钻研,理想崇高,健康成长。但是,在少数贫困学生中也表现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和谐发展。一是心理上的自卑与焦虑。他们常常愁眉不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给学习生活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二是人与人关系上的冷漠孤僻与自负。一些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为了不在众人面前暴露弱点,不愿坦诚地与人交往,把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还有一些贫困生,表现为一种过分的自负。三是人生价值取向上的利己与排他性。由于贫困学生大都来自于偏远农村、破产企业或特殊境遇的家庭,生存的窘迫和人生的艰辛与失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一些贫困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利益的满足,对集体的事业漠不关心,认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家庭的面貌”,甚至还有些贫困学生置社会道德而不顾,急于发展,于是“傍大款”、“陪游”等现象也应运而生。

因此,正确把握贫困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努力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对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成才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是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里提出的“合格”与“可靠”主要是从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来说的,也就是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来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发展的主人,人是主体,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都是能动自觉的。因此,人类发展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靠教育,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目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发展。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自身发展受到诸多影响。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如何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合理可信的德育活动,使贫困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等,是德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2、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又是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视野内的第一个层次要求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又是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贫困学生由于承受的压力不同,他们身心素质是否和谐,他们的情感与品德是否和谐,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关注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没有和谐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

3、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要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进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社会和谐首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产品,首先应该是一个自身和谐发展的个体,即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在全国大学生中,接近20%的贫困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业与就业压力,如不妥善处理和解决好高校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就会造成大量的矛盾,就会危及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切实加强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公平的竞争与保障机制,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三、实现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途径

1、建立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奠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和谐发展首先依赖于它所需要的现实物质基础,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解决他们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说,我国现已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确保贫困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提供充分的保证。教育部也明确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当前,要着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奖、助学金评选办法。近年来,国家和省级政府已加大了贫困学生的奖励与资助力度,各高校要公开、公平、公正地将这项民心工程落到贫困学生身上。二是要按照社会化运作,加大勤工助学的力度。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是大学生进行“自助”与“自教”的最好形式。各高校要按照“事业化管理,社会化运作,法制化监督”的模式办好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主动走向社会,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岗位。三是要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一方面,学校要按照国家政策,主动与相关银行联系,做好贫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生源地助学贷款,使学生就近就便得到资助。同时,也要加大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促进诚信贷款。四是要发挥民间组织在扶助贫困学生中的作用。从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民间组织具有创新性、灵活性、时效性和贴进弱势群体的优势。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关爱人的文化,促进民间组织主动关爱贫困学生。五是建立职业收入预支制度,可推行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提前与优秀贫困学生建立有限服务制度。这样,既可增强贫困学生的责任感,又可以增强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

2、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铸造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人是要有精神支撑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自己的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物质是基础,而如何激发其内部世界蕴涵着的一种超越性力量,即精神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1)要加强思想教育。思想建设是和谐发展主体的精神支柱。思想建设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信念等,理想和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凝聚成思想意识的内核,成为动员和团结人们的强大精神支柱,它就可以焕发和谐发展主体的巨大的求知热情和成才愿望,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贫困大学生中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坚定对人生和未来的信心和科学追求。

(2)要加强道德教育。道德建设是和谐发展主体行为的力量源泉。实践告诉我们:人们思想行为规范不仅需要法律的制约,而且也需要道德的教化。因此,要在贫困学生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暂时所处的环境,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人相处。

(3)要加强心理教育。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贫困生是心理疾病等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要特别重视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

3、创新观念与制度,优化促进贫困大学生和谐发展的环境。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优化育人环境,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1)要创新和谐教育的观念与方法。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贫困学生置于客观环境中,在他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积极为贫困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

(2)要完善社会政策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利益主体已经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化解群体利益冲突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在社会政策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及时掌握他们的需要和心理,切实维护和实现他们的利益问题。比如,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就业,就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5)提供心理教育和咨询。高校应积极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预防和控制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加重。第一,应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普及心理学知识,开设心理学课程或讲座,通过教学和自学让贫困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自信;第二,在入学初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两种档案交叉并用,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干预和跟踪治疗。第三,完善心理咨询体系,正规、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预防心理疾病产生。第四,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配备心理医生,以便对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及时治疗。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1.国家政策导向使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引入发展型救助是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积极探索,是奠定国家人力资源基础的具体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健全国家资助体系、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2.教育的特性呼唤发展型救助。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符合发展型救助的理念。人力资本就是“人们对自身投资所获得的,能够增加个人未来收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与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对人力资源开发进行投资而形成并积累的资本”。发展型救助理念支持教育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教育资本的投入为途径,获得相对于简单的物质交换更高的收益,并提供未来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不仅使其自身综合能力获得长足进步,无疑也是给国家和企业自身在创造价值。

3.能极大地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缓解就业困难。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同时受到经济困扰与个人综合能力双重困难的限制,面对就业问题更为艰难。针对各个年级的高校贫困大学生,发展型救助注重对其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从就业的上游做好积极的预防帮助措施,包括对其专业学习、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环境适应、个人技能等多方面的多元化的帮助,早早地打好就业综合素质的基础,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提升就业能力的需求。引入发展型救助符合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需求的特征,与发展型教育救助“助困、育人、成才”的目标相一致。不仅仅在经济上给予及时的帮助,更教会他们怎么就业、怎么生存的关键问题,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因一时的贫困而一世的贫困,更充满自信地走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引入发展型救助的对策建议

1.转变救助观念,强化发展型教育救助(1)完善勤工助学机制,大力发展智力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将以往简单的勤工助学推向高层次的发展。利用政府、学校、社会的优势资源努力开发勤工助学智力型助教、助研等高层次的救助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增加岗位的科技含量,提高活动档次,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专业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经验,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2)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搭建“发展型救助”为主的能力塑造平台。热心资助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除了经济救助外,更可以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免费或低价提供素质拓展和能力培训的平台,搭建“发展型救助”为主的能力塑造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欧莱雅开展的“发展型救助”活动,针对贫困大学生先集中进行业务素质和销售技巧的能力培训,再去工作实践,并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以培训经费,保证基金来源,使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更提升了自己的综合技能,拓展了视野与人脉,多重获益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发展型救助”的能力塑造平台,为学生提供对口实践机会,以此增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的发展型教育救助机制。(3)加强心理引导,建立经济救助与精神救助相结合的模式。高校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心理更敏感脆弱。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心理引导,使经济救助和精神救助有机结合。首先,学校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定期进行沟通座谈,帮助其树立起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课程,帮助他们解决棘手的心理问题和调整心态,摆脱自卑。精神救助应把握在精神上,以自信、自强、自立为内容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以感恩回报、服务社会的意识教育学生的原则。

2.创新救助方式,增设“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是指以发展型救助为理念指导,注重救助的过程为导向,以高校贫困大学生四年整体的成才成长为培养大局,以各类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项目为载体的运作模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实施侧重不同的培养计划。具体来说,大一可发展重点培养兴趣的项目;大二则考虑兼顾学习与科研兴趣的培养,如学术大讲堂、创新科技大赛等项目;大三大四则侧重个人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就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开展学术探索计划、职业规划大赛等项目。“项目式”教育救助模式由受助的贫困大学生申请立项,实现了传统的经济救助与创新的发展型救助的完美结合,使贫困大学生既得到相应的经济救助,又获得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综合技能、心理素质充分、全面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3.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就业扶助随着高校贫困生比例不断上升和救助资金短缺的多重压力下,构建多渠道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拓宽教育救助途径就显得尤为紧迫。在发展型教育救助的视角下,预分配方式就是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和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并提前支付学费生活费,企业吸引到优秀人才,困难学生获助,达到双赢的目的。各高校可大力倡议企业、社会团体等积极主动地与学校建立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对口支援”社会支持系统,使人才培养与就业扶助相结合,推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面对资金保障不足的问题,政府应积极引导、广泛动员,通过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吸引社会力量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同时制定相应激励措施,通过市场化运营获得一定的社会救助资金来源。例如成立职业装租赁公司,低成本地租给高校贫困大学生可享受税收优惠,在其就业过程中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解决最实际的就业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多元主体的通力协作与支持,尽最大可能减少其后顾之忧。

4.完善制度设计,健全贫困生认定和监督机制贫困大学生认定过程可综合采取定量与定性的界定方式,定性为区分其贫困程度,定量为考察其在学校的生活消费金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采取一票否决制,发现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当年的救助,并直接关联其学业奖励的资格,加强贫困界定工作的严肃性。2.救助对象的标准涵盖全部需救助贫困大学生,逐渐弱化以学业成绩优劣为主导的选择标准,防止成绩优秀的贫困生多重受助的情况发生,给予其他高校贫困大学生充分的、及时的关爱,并做好心理疏导,积极引导。3.建立责任追究监督机制。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除了要追究当事学生的责任外,还要追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的负责人的责任。建立贫困大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库,定期进行动态更新,保证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发奋图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考取理想的学府,变成了贫困的大学生。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贫困大学生身上。高校通过思想教育课程,大学阶段个人视野、个人品德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大学生不要盲目沉浸在物质生活世界中,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校园环境。大学生之间应该相互有爱,和平共处,不要因为自己是城里人就有良好的优越感,不要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就有自卑感,努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培养珍视同窗情。高校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讲座,对心理自卑的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梳理和开导,消除因自身家庭贫困,自己穿得土里土气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感,培养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挫折调整能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性的心理教育对他们效果不明显,加之他们又非常敏感,所以必须对他们施以特殊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2)完善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制度。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存在心里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家政府为了缩小贫富间的差距,高度重视农村大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向大学生提供了无偿贷款,大学生工作四年内可以还清贷款。贷款对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是贫困大学生开启人生新航程的引路者。但是,国家贷款每年为6000元,刚好够高校的学费。贫困生的生活费仍然需要家庭和自己支出。由于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学校在短期内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实际家庭状况,但是由于大学生众多,高校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排查,自尊心特别强的贫困生不愿意说自己贫穷,反而家庭相对可以的大学生得到了助学金,高校需要及时更新了解学生生活动态,解决监督漏洞。一般贫困大学生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学校直接给相对贫困的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容易引起周围同学的不满和激起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高校一般通过提供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得的报酬,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但是目前高校提供的助学岗位,一般都是比较简单机械的,希望高校可以多提供一些具有组织性的岗位,让贫困大学生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逐渐走出自卑抑郁的阴霾。同时也锻炼了贫困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桂林高校 贫困体育生 体育消费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制度,体育类大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体育类的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广西区内的学生,也有很大是来自农村家庭和偏远地区。有很大部分学生家庭是相对比较贫困的,而他们在大学的整体体育消费观是不容忽视的。本论文阐述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贫困类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概况,通过调查并分析广西师大体育教育贫困类学生体育消费的不足与制约因素,结合广西师范大体育教育贫困类学生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促进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和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与参考。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把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主要有从大一到大四的通过学校贫困认定的体育贫困大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需要,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人工查阅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法,查阅相关体育类学生体育消费的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了解体育贫困学生的基本概况,为撰写本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2.2.2问卷调查法

运用周末例会形式向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当场指导填写并回收,提高回收率,共发放问卷160份,每个年级调查40人,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46 份,有效率为91%。

2.2.3访谈法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广西师范大学的部分在校体育贫困大学生进行访谈,具体了解他们的体育消费的实际情况,从而检测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情况的真实和可信度。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

3.1.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贫困大学生的生源分布情况

被调查的体育贫困大学生中生源地为地级城市的有32人,占调查总数的21.9%,生源地为县级城市的有2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7.1%,生源地为乡镇的有2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4.4%,生源地为农村的有6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6.6%。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大学生有一半来自县城和农村,来自城市和乡镇的体育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少。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来自农村的体育大学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的生活费用受到家庭收入的限制,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的家庭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的家庭收入比较有限,当他们解决了基本学习生活问题之后才可能有剩余的费用来进行体育消费,因此,在体育消费上,来自城市和县城的体育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更加积极。

3.1.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基本情况

据本研究问卷调查显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家长的资助,在本次调查中,生活费由家长给予的体育大学生人数为12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3.3%,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在生活费方面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大,经济独立程度较小,这都制约着体育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购买能力。

3.1.3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情况调查与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V西师范大学体育大学生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为慢跑、羽毛球、篮球和排球。大多数女生较喜欢气排球运动,而硬排由于球速快、难度大,对弹跳、身高和技术等要求高,很少有女生选择硬排。男生则喜欢对抗性运动如硬排,篮球。

3.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资金的数量反映了体育消费的水平。在调查对象中,每学期体育消费支出在100以下126人,占总数的87.5%;100-200元16人,占总数的11.1%;200-300元2人,占总数的1.4%;每学期体育消费支出在300―400元及400元以上的为0人。由此可以看出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整体还比较低,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用非常有限,每月除了饮食费用的支出,还有用于书籍、网络、通讯等支出。当他们经过合理预算后,如有资金剩余才可能进行体育消费支出,而且不会过多投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广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贫困大学生的总体体育消费水平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费用主要依赖于家庭,生源地为城市的体育消费总体上比乡镇的高,生源地域经济差异制约着她们的经济能力,限制了她们体育消费水平。

(2)广西师范大学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整体还比较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高低与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用非常有限。

4.2建议

(1)学校应注重培养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观,增强他们的消费意识,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在保持实物消费的同时,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转变,使体育类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合理发展。

(2)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可以提供体育专业类的勤工俭学平台,提高体育贫困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进一步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和提高学校学习生活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高福等.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水平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4):34-35.

[2] 韩雪.论体育消费心理文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20-21.

[3] 林娟.广西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J].广西体育科技,2006,27(3):48-52.

[4] 汪现义.广西高校体育消费行为现状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7.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7篇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the Poor Undergraduate

【中文摘要】 贫困大学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国贫困人口的基数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所淘汰,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成才方式。改革开放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呼唤使高校学子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新的要求,更加主动地做出调整和适应,更加注重对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意识到成才的条件,不仅仅需要他们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坚强的意志,创新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赢得竞争的胜利,同时,更加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是具备优良素质的基本要求。可是,对于那些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学生,每一步都是一个新起点,不良的心理状态是阻碍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的,认识到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弱点,就会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多一分阻碍和损失。因而,主动地使贫困的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要求。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高校的发展与稳定。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大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高校在经济帮助的前提下,也要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要增加激励措施,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扶贫有效结合的原则。在进行“缓、补、减、免、保”的同时不断加大“奖、勤”的力度,使贫困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养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给贫困生以关爱,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环境和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他们一般学习都很刻苦,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显得呆板。我们在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更多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有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另外,要帮助贫困生确立合适目标。“态度决定一切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对待贫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贫困学子在确立自己的期望水平时要注意从自己的智力状况和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程度为调整目标,最后将目标梯度化、体系化。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健康辅导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点。加紧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研究,探索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工作方案。

【英文摘要】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also the successor of the socialist career. The poor population base figure in our country is big, so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is important to not only their personal growth bu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quality. With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replaceed by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gradually. Multi-mode of becoming person with ability is offered by education which is on diversification. Composite model talent is called by the reform andopening-up society., so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is faced with drastic social competition and new requirement. To become a useful person , university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one's own overall quality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strong physique, abundant knowledge but also long-range ideal, correct values view, strong will, the ability to create, wholesome personality and upatanding social adaptive capacity. Only the all-round developing person could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win the victory of competition. They tha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own psychological health , think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the basic demand with fine quality.However, each one-step is new jumping-off point to those students coming from the poor country . So the ill psychological state is the greatest obstacle of hindering their studying, living, working. Yes, realizing one weakness at one person’s psychological health is one hinder and loss to one's 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mak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accep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becom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big prevalent sociality problem which i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by the government ,society, paterfamilias of students, university, poor students self .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present university have even influenced by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question . Economical heavy load often result in enormous spiritual pressure in psychologically. A kind of setback sense must been produced in soul deep of poor undergraduate by their difficulty. Thus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obstacle that includes feeling self-humiliation, blues, anxiety, unsociability and self-denial is resulted in. Some students become poor students which both economy and mind are poor. The university should help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get rid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n the premise of financial help. Effective integrate of material help and spiritual poverty alleviation principle should be insisted . The spirit that they would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 and become self-sustaining and the duty sense to return the society should be cultivated while they accept economic help from society. The correct psychology guid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love should be bestowed to the poor student to open up the spirit that they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to become stronger.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 is mainly caused by home environment and their special experience of life. They usually study very diligently, but because of incorrect learning method ,their study looks stiff. We carry on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setback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forms whil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inner world. We should develop rich and colorful campus campaign to offer more chances and stages that classmates promote the contacts. In addition, we should help the poor student to establish the suitable goal. " attitude determine all " , help poor student adopt a correct attitude to poverty and change passivity to initiative and really realize the rational surpassing to the poverty and setback. Poor students should think over their own intelligence state and diligent intensity that can been paid out to establishi expectation level and adjust the goal. So the goal can finally been ladderlike and systematism.The spiritual health direction work to the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which is a special colony in university should been strengthened and been as a new focal point in university's student's educational work at present. We should organize special strength to carry on researching this question , and form effectual psychological work scheme which has strong pertinence to the poor . university students.

【中文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英文关键词】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9

一、引言 10-13

(一) 问题的提出 10

(二) 文献综述 10-12

(三) 研究的意义 12-13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3-17

(一) 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 15

(二) 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15-16

(三) 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其成长成才的要求 16-17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17-32

(一)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起源分析 17-20

(二)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0-23

(三)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3-30

(四) 贫困与心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 30-32

(五) 贫困生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性 32

四、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具体救助措施 32-43

(一) 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展开具体救助 32-37

(二) 切实落实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扶持政策 37-39

(三) 高校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部门 ,统一负责组织本校学生的贷款工作,充分发挥能动作用提高贫困生能力 39-40

(四)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40

(五) 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实践,自尊自强 40-41

(六)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41

(七)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维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1-43

结语 43-44

注释 44-46

主要参考文献 46-49

后记 49-50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高校贫困大学生 激励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03-01

1 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无法支付学费、生活费等情况,而面向他们发放的一种财政贴息贷款方式,其属于国家为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国家助学贷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公平受到教育的问题,这种方式使得大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去上学的机会。

在保障贫困大学生上学中,国家、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方面,都对此做出不断的努力。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颁布与实施,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在坚持以科教兴国为战略,加速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保障贫困优秀青年能够继续学习和深造,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属于国家对高等教学体制不断深化改革,所采用的一种金融手段,同时,也是促使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迅速发展的举措。其中凡是全日制本、专科、研究生以及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这些普通高更学校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皆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些贫困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开销。

2 国家助学贷款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情况来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他们自强不息,还有较强的独立能力,相比普通的同学来说,这些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能力。这其实与他们较早形成的借贷观念有着极大的关系。国家助学贷款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经济头脑,并树立自强不息、坚强独立的观念,让他们更加勤奋的学习,积极上进。总而言之,国家助学贷款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特别是体现在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

以下几方面是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对高校贫困大学生所起激励作用的具体介绍。

2.1 国家助学贷款有效的减轻了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路上的负担

通常情况下,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需高校贫困大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一般贫困大学生每年可得到约6000元的助学贷款。财政部门为了减轻大学生的还贷负担,还针对高校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给出了相应的还款利息的补贴。

国家的这种扶持政策不仅帮助贫困大学生圆了上大学的梦想,而且还有效的减轻了他们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负担。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生来说,国家助学贷款缓解了他们的压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2.2 国家助学贷款有效的提高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诚信意识

近几年时间里,从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来看,高校大学生凡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后,在学习与生活中相对那些未曾贷款的学生而言要更努力。他们也更乐于参加利于班级集体的活动,在众多的勤工俭学活动中都能够看到他们积极参与。他们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得学习成绩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甚至有的学生还开始利用课外时间做兼职,促销、家教等都是他们在业余时间来锻炼自己的不错选择。

国家助学贷款在贫困大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使得他们将生活压力变成了学习的动力,而且国家助学贷款还进一步增加了大学生的诚信品德。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张中各项诚信体系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在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们对诚信意识的认识更为深刻。他们在接受贷款的同时意识到人格的信誉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资产,值得每个人都珍惜和拥有。

2.3 国家助学贷款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

当前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大部分贫困大学生,他们在毕业之后选择了从基层开始,支教、支农甚至扶贫等工作。他们如此选择不仅是感谢国家多年来对他们的栽培和教导,而且还是他们想要从基层做起,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锻炼与提升。在高校贫困大学来看,是国家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因而他们也愿意学有所成来报效国家和社会。

3 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建议

3.1 对国家助学贷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知度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各个职能部门要不断的提高认识,并对相继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贯彻和落实,同时也需要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方法进行完善。特别是金融、教育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等,要面向高校大学生以及全社会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让每个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不仅了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内容及政策,而且还能够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与管理等工作,并在大学生毕业后对贷款的回收做好跟踪。

3.2 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提供方便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各个金融机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要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色,不仅方便贫困大学生办理贷款,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分布情况快速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助学贷款的相关需求。此外,国家政府还要出席相关的政策,针对贷款的金融机构所开班的业务增加相应的成本支出,做出一定的弥补。

3.3 对贫困大学生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国家政府给出的优惠政策要起到缓、减及免的作用,政策制度的内容要明确,程序要规范,政策机构严密,政策的可操作性要强。此外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还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以及可升级性等特点。

3.4 对助学贷款建立举报查处制度,及政府救助制度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在各级政府部门要设立统一的电话,以便于群众对违规国家助学贷款的人与事进行监督和查处。同时,还可以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实施政府的救助。

4 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意义及现状的详细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建议,有利于国家政府部门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最终保证了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师文.新编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审核、发放操作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2] 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J].青年研究,2002(2):1-4.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的通知[Z].2004.

[4] 张敏,黄娅.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激励作用浅析[J].商情,2008(4).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 青年弱势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贫困大学生,和其它青年弱势群体不同的是大学生的贫困是阶段性的,这种贫困现象主要发生在大学生就读期间,随着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贫困状况会得到缓解和消除。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更好地解决教育机会公平问题,保证大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继续深造的重大决策;是国家为了利用金融手段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对象是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发放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日常生活费。

二、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大学生的激励作用

从这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看,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他们普遍自强不息,有较强的责任感,独立能力强,较一般同学有更强的独当一面的能力。这得益于他们借贷的观念较早的形成,有较强的经济头脑。国家助学贷款帮助他们树立了自立自强观念,促使他们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应该说,国家助学贷款不论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还是在其交际能力培养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

1.国家助学贷款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的求学负担

一般情况下,贫困大学生只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每年都可以得到大约为6000元的助学贷款(学生贷款金额=所在学校收取的学费+所在学校的住宿费+所在城市规定的基本生活费)。为减轻学生还贷负担,财政部门对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给予还款利息补贴。这不仅让那些来自边远山区的贫困大学生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求学希望,还给他们贫困的家庭减轻了物质和精神上的负担。这对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子女来说,压抑在他们头上的经济压力终于可以释放了,不用再会为没有书学费而担心上不了学了。

2.国家助学贷款激发了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据这几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看,申请过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比没有贷款的学生更加努力。他们普遍愿意参加只要是有利于集体利益的事,不少与勤工助学有关的活动场所都有他们的身影,自修室内,去得早的是他们,走得最晚的也是他们,他们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可观,有的甚至从刚开始入学的最后几名提升到前几名,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做促销、当家教等兼职。这应该归因于国家助学贷款在他们最为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们帮助,让他们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变生活压力为学习动力。

3.国家助学贷款有利于增进贫困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项诚信体系的完善,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受益者的大学生对诚信意识的感触是很深的。他们大都对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信用中国论坛”上的话印象深刻:“助学信用贷款将成为你们跨入社会的第一份信用记录,这张经济身份证将使你们终身受益。作为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国家助学贷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凭借自己的信用申请的贷款。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使用信用贷款完成学业,国家助学贷款这种形式使不少贫困学生学会了感恩和更讲诚信。

4.国家助学贷款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

受国家助学贷款资助的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选择了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工作。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报效祖国对他们多年的细心栽培和教导;另一方面,便是为了能在基层更好地锤炼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他们认为,是国家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安心学习,找到了做人的自信,所以有机会就一定要回报国家和社会。

5.受国家助学贷款使贫困大学生自强不息

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贫困补助却有着质的差别。助学贷款是指为了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它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这项政策重燃了不少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求学梦,被称为“贫困大学生的福音”。它不仅在于能够促进贫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取得相应报酬,这是对广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完成在校学业的一种资助办法。

三、对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

各职能部门要充分提高对受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认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方式方法。金融、教育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向学生和全社会作好政策宣传工作,让每位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都能了解助学贷款的相关内容和相关政策。教育部门应督促学生、家长配合金融部门做好助学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做好毕业后贷款的收回跟踪工作。

2.金融机构应为大学生助学贷款提供方便

各个贷款金融机构办理助学贷款业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贷款金融机构要点多面广,方便贫困学生贷款,根据贫困学生分布状况,能更近更快地解决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需求。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贷款金融机构开办此项业务增加的成本支出,给予一定方式的弥补。

3.对确实有困难者应实施缓、减、免政策优惠

制度设计力求做到内容具体明确,程序规范、结构严密,可操作性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后续可升级性。对家境确实有困难者实施缓、减、免收贷款利息的政策。

4.建立助学贷款举报查处制度和政府救助制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统一设立举报电话,对有举报经查实违规国家助学贷款的人和事要坚决查处。并对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实行政府救助,政府应设立助学救助基金,每年经特别程序核定一批特殊贫困学生,由基金代其偿还部分助学贷款本金利息。对情况不符合事实者应给以法律处分。

参考文献:

[1]师文.新编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审核、发放操作手册.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

[2]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及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

[3]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的思考.青年研究,2002,2.

贫困大学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95后;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255-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每年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学生占高校录取人数的大部分。近些年来,高校的频频扩招,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现在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普及教育阶段。同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孩子的教育平等,为有效帮扶农村地区的孩子有到大城市读书的机会,教育部连续三年出台高考招生相关的“农村专项” “高校专项”等计划。如2016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2016年安排招生规模6万人;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农村学生,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各地省属重点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同时,通知中明确规定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农村学生,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此外,2016年的《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大幅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的招生比例超过60%。

农村籍大学生是相对城市大学生而言的,农村籍大学生主要指从小在农村长大,父母长期从事农业劳动或者父母虽在城市务工但其户籍仍在农村,从小到大的生活学习环境一直是在农村的大学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调查公布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2 625.3万人,其中应届大学毕业生765万,2016年9月新招收大学生737.8万人,因此,根据目前农村籍大学生的招生比例粗略统计得出目前在校的农村籍大学生预计1 299.1f人。

一、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和服务型和谐社会的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型的高级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人才培养建设非常重要。在现代社会的大学生专业能力技能提升的同时,更需要培养正确的思想,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培养和塑造是高校提高育人质量、全面提高育人素质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内容。其中,农村籍大学生,源自农村,深知村镇建设的需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后更容易激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关系到社会向前发展的速度,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尽早实现。

二、“95后”农村籍大学生的特性

目前,高等教育受众者中的学生主体以“95后”为主,“95后”的出生与成长处于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但“95后”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较80、90后存在较大的变化(如独生子女、多辈宠爱、物质生活丰富),使得他们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模式产生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说,“95后”农村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特性:(1)生活质朴、吃苦耐劳,同时自卑感强、不善言谈,容易违规犯错;(2)个性独立且维权意识强,有着更为强烈的成长诉求和就业发展需求,普遍向往高收入职业,有着强烈的职业发展期望;(3)网络行为与网络观念较强,非常依赖网络搭建的“虚拟世界”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麻烦,相对自我封闭;(4)创新能力强但认识能力不足,敢于突破传统定向思维,知识面窄导致对个别事物存在偏见,易走极端;(4)团队意识相对薄弱且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与同学、老师、家长的交流,敏感多疑、忧郁焦虑,适应环境较慢;(5)情商智商较高但逆商较低,一旦受挫易产生焦虑、自卑、悲观等不良情绪,嫉妒心强,心理能够承受能力有限。

三、国内外有关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研究

截至2016年6月2日,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思想状况”为主题进行模糊查询2010年以来的相关论文发现:共有论文1 254篇,其中期刊论文1 124篇,硕士论文130篇;而通过以主题为“农村籍大学生思想”进行模糊查询2010年以来的相关论文发现,2010年以来发表相关论文仅58篇。通过具体分类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大学生关注度较高,但是选择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群体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比较少,学术界对农村籍学生的思想、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针对性、系统性研究还比较缺乏。

目前已有文献对农村籍大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这些学科方向,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实生活方面,如2015年刘浩天的《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转户后的思想冲突及教育对策》;(2)择业就业方面,如2015年索文斌等《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3)心理健康层面,如2016年张迪的《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迁(2006―2013年)》。这些研究成果基本上涉及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各个方面,但从检索的文献来看,针对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文章和专著还较少,更缺乏与城市学生的对比分析,且不同年代出生的学生专有性格特征有所区别,因此,对“95后”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整体解读并分析其与城镇籍大学生相比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四、探讨“95后”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高校校园学生相关的暴力恶劣性事件如“林森浩投毒案” “马加爵事件”等等,发生在农村籍大学生身上的情况较多,种种事件虽有偶然因素,但在各种偶然因素深处均隐藏着必然因素,从暴力恶性事件的表面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籍大学生从农村到城市后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无法适应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而进一步产生了心理落差,但本质原因在于农村籍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经济、地域、社会地位等相对弱势的农村,因此在入学后经常面临巨大的社会发展反差、庞杂的人际关系、高额学费的压力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4],思想状况容易出现偏颇。他们的思想状况一时尚未调整好而难以化解他们面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他们心理上出现种种偏差,个别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进而逐渐演变成人格扭曲,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问题”农村籍大学生。

只有充分认知“95后”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状况,通过系统性调研后对“95后”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整体解读,进而准确把握他们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及时探析其形成原因,才能从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发展形势和发展环境来审视目前现有的教育形态,进而根据农村籍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开展“95后”大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有效实现“95后”农村籍大学生关怀、关注和教育,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不仅仅是关系到农村籍大学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高效享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问题,还关系到农村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社会发展问题,对高校更好地实现教育平等具有非常必要的实践意义。此外,此项研究对引导他们快速成长,顺利培养成具有崇高理想、远大志向、较高的道德素质与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乃至毕业后返乡支持家乡建设,最终能够完成国家与社会所赋予其的重要社会责任有着举足轻重、意义深远的理论价值。

五、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状况研究的思路初步探索

从城市与农村社会发展差距这个视角下来分析“95后”农村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对农村籍大学生和城镇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及内在的原因;对农村籍学生优秀的一面予以表彰和鼓励,对其思想不成熟或错误的一面进行纠偏和引导,主要体现在抓住农村籍大学生独有的性格特点,分析使用何种方式、哪种手段才能有效引导他们的思想健康、正确的发展。此研究有别于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一刀切”的泛泛而谈,对农村籍和城镇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使得针对农村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建议也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从高校教育层面,我们应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现实生活、角色转化、心理健康、择业就业四个层面提出缓解及矫正的对策,从价值观层面科学引导农村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从政府层面加强有利于农村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制度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层面合力构建农村籍大学生道德培养的良好氛围;从同学自身层面,要做好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

参考文献:

[1]佚名.教育部多措并举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5(4):43-43.

[2]谢钢,张雨.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2).

[3]刘浩天.农村籍在校大学生转户后的思想冲突及教育对策――以重庆市转户大学生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5(5):98-102.

[4]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 2015(3):4-7.

上一篇:会计毕业前景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