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0-30 11:27:19

网络传播的途径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1

【关键词】网络舆情 途径 特点 规律 监测

信息传播经历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过渡到电子传播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将信息传播推向了更高层次。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达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最主要空间。网民的言论不可预见地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影响着现实社会稳定团结的局面。因此,对网络舆情传播途径特点规律及监测作一梳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测已成为重要工作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且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不断建立和继续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被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表明网络舆情研究作为舆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更是备受重视。在政府的推动下,网络舆情监测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开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将显得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面对我国网络管理体制“九龙治水”的管理格局,2013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力度。目前,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已成为政府一项基本工作内容,各级政府都在开展。现实工作中存在机遇的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就给网络舆情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加强此方面工作的研究,可推动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特点、规律

国内网络重点舆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选取的数据来自天涯社区、凯迪社区、强国社区,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人人网和开心网。可见这三个社区(BBS)、两个微博网站、两个社交网站,极具代表性。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的《2011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指出,2011年网络舆情引爆能力排行榜中,新华社(网)、新京报、京华时报、新浪微博名列前四。另一个进入网络舆情引爆能力前15名的为天涯论坛。综上,监测舆区主要包括国内知名的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博客、所关注的境外网站以及辖区内的一些有影响力的网站,还有互联网各大搜索引擎。具体讲包括:新华社(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广网、新京报网、京华网、百度新闻网(贴吧)、腾讯网(微博)、新浪网(微博)、凤凰网、搜狐、网易、财经网、一财网、天涯论坛、凯迪论坛等。

网络舆情主要传播途径,按传播源不同分为三类。

一是新闻网站舆情传播。基本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的新的发声器。主要由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和新闻跟帖构成。如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新京报网、京华网等。二是“意见领袖”舆情传播,主要有意见领袖的博客、微博、个人网站、学术网站。如《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意见领袖”在舆论场发挥重要作用,300名“意见领袖”影响互联网议程设置,社会转型期,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意的代言人,对政府陈情,施加舆论压力。三是网民舆情传播。社会精英分子和自觉分子可作为代言人,所有组织和个人均可参加。主要包括微博,社群网站(论坛)、QQ群、MSN群。①

国内舆区舆情信息传播特点。学者王慧军认为,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交互式传播、跨时空传播、多媒体传播、虚拟性传播,以及传播人员广泛性的特点。②武汉大学学者邱均平认为,网络信息传播是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具有传播模式复合性、传播途径多样性、传播内容丰富性、传播速度即时性、传播操作交互性、传播人员广泛性的特点。③尤其要指出的是,微博搅动传统传播格局,其“裂变式”传播使网络舆情信息强扩散。微博成为各级政府监测的重点。“意见领袖”左右着热点的传播方向和内容,“网络推手”作用不可小视。《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据统计,全国103家微博客网站的用户账号总数已达12亿个,其中新浪微博用户账号5.36亿个,腾讯微博用户账号5.4亿个。随着微博客用户群体的迅速扩大,产生了一批粉丝数超过10万人的“大V”账号。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常常超过媒体和政府在微博中的传播力。据统计研究显示,平时有大约300名全国性的“意见领袖”影响着互联网的议程设置,也影响着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

学者刘瑞华认为,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包括信息相对价值规律(信息对人有不同的价值)、信息梯度转移规律(传播中有信息势差存在)、信息循环规律(信息守恒,信息保持不变)。④综述学者观点,网络信息传播路径、形态、过程、结果分别具有如下规律。从传播路径看,首先是特定事件刺激个体形成个体议程,舆情信息产生;然后,个体议题成为网络社群热议的议题,进入社群层面,是舆情信息传播的关键一环。之后,网络舆情信息再次发酵将成为强大舆论。传播形态趋于多元化、复杂化。传播形态不仅是文字形式,还有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传播过程中线上线下互动频繁。网络信息生于现实社会,并在网络引起热议,再次促使现实事件的发展,通过信息的不断更新,实现线上线下交互影响。传播结果遵循“合力论”。网上各方力量相互制约影响,最终合力决定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我们发现,社群在舆情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高宪春指出,社群是舆情事件生成、扩散的关键环节,对这个环节的积极干预,对释放社会紧张情绪、降低舆情事件的负向效应有重要作用。

三、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从信息内容上把握要监测的网络舆情的特征。

第一,负面性。我们承认党和政府在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不可否认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加上网络的匿名性,网民可以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怨恨都发泄在网络上,把社会中的阴暗面展示到网络上。此外,人们对正面信息的关注度不高,而负面信息的关注度较高,也使得负面信息在网络上有巨大市场,导致网络上负面舆情信息占据绝对优势。

第二,模糊性。模糊性,即真假难辨。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及网络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任何人可以注册账号,在论坛、博客等上发言。有些网民为了私利,就一些虚假信息,骗取钱财或其他目的。可见,网络舆情信息真假难辨,有时可以假乱真,有时真的可能被认为是假的。

第三,突变性。目前,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人民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尤其是弱势群体对自己权益的要求和保护,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条件下,一个小的网络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发酵,加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推进,极有可能出现“蝴蝶效应”,导致个别问题扩大化、单一问题复杂化、一般问题政治化。

第四,集中性。网络舆情虽具有多元化,但主要集中在民生和反腐两个方面。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受到危害时,舆论矛头就指向了党和政府,爆料和指出党和政府的体制、等问题。这四个特征,要求我们在网络舆情监测时,要注意把握,提高发现重要舆情的准确率和分析判断舆情信息的能力。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舆情监测软件有时难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信息,出现偏差的现象。对此,有必要对市场现有的舆情监测软件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舆情信息级别的判断还主要停留在定性的评判上,缺少定性的指标量化。要尝试提出网络舆情信息监测指标体系,尝试从舆情者、舆情要素、舆情受众、舆情传播、地方区域和谐等方面构建舆情信息监测指标体系。使得舆情信息监测工作更有针对性,更精准化,更有成效。针对各相关单位在舆情监测处置上协作不密切、对接不及时,没有形成常态化和长效化的问题,尝试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构建互助机制,打通网上之间,及网下实体单位间的壁垒。

【本文系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专题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的建设方法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燕道成:《中的网络舆情研究》[M].新华出版社,2013

②王慧军,《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及其导向研究》[D].南昌大学,2012

③邱均平,《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8(5)

④刘瑞华 等,《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及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2010(1)

(作者:苗国厚,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讲师;李净、谢霄男,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2

关键词:自媒体 网络舆论 舆论引导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大W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378216

在自媒体时代下,舆论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随着个人用户对网络的深度使用,以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对自媒体研究具有长远意义。在网络舆论研究方面,将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进行对比,并对网络舆论的性质进行新的定义,从网络舆论特性的视角出发,解释网络舆论不易掌控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传播媒体的不断更新,网络舆论的力量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一方面公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社会事务,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中也存在虚假、谣言部分,为舆论管理增加难度。本文着眼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传播,在阐述自媒体概念和网络舆论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分析网络舆论的传播行为,探究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并据此说明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自媒体与网络舆论的概念内涵

随着Web 2.0技术的推广普及,各种网络个人应用方兴未艾,互联网上个人化的信息传播行为正在改变网络传播的秩序,并且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发展中,博客、论坛已经显示出其深远的影响,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的权威性被消除,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得到重视。除此之外,微博、微信、BBS等网络社区等都已经体现出新兴个人媒体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它们与博客、论坛具有相类似的传播特征,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即网络自媒体的形成。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Shayne Bowman与Chris Wills联合提出的“We Media”研究报告,指出“自媒体是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和全球知识体系连接之后,一种开始理解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以及他们自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是指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者,通过现代化手段向特定的个人,或不特定的大多数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与传统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不同,自媒体是由普通民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从“由点到面”的传播形式转化为“由点到点”的传播形式。

自媒体的产生使网络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各种低俗的、虚假的、不负责任的内容也随之出现,造成不实的网络舆论导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舆论是公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所表达出的一种趋于一致的态度、意见等。作为公众舆论的一种新形态,网络舆论充分展现了普通民众的阶层立场,自由表达了个体的意见和看法,及时迅速地形成舆论压力,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成为反映中国社会舆情的重要指标。

二、自媒体与网络舆论的传播行为

从自媒体诞生、发展、繁盛的过程来看,它与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传播方式迥然不同,双向交互传播的特征使其具有独特的信息生产方式。自媒体的信息生产者主要由业余人士组成,面向模糊的多数,由个人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生产,有很大的随意性。自媒体的主要目的是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实现与他人的信息共享,通常是非营利性的。在自媒体运行的过程中,传播的主体与客体同为一个群体,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这使得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加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可以随时动态更新,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

互联网的发展与自媒体的兴起,使网络舆论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逐渐成为社会舆论中的主流声音。互联网具有范围广阔、自由开放、数字虚拟、互动共享等特点,网络媒体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特征对网络舆论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网络舆论的主体和网络舆论的客体以及网络舆论的本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由现实生活社会中有着共同利益和目的的群体组成,也可以由不同背景、不同愿望的群体因对某个事物持有相同或相近的看法组成。据此可知,网络舆论的主体可以具有两种身份,可以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现实人,同时也是网络关系中的虚拟人。网络舆论主体的双重身份有时候并不完全一致,目前,网络媒体还无需网民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身份的隐匿性和言论的自由性使得网络舆论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网络舆论的客体是指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并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网络舆论客体不是为了个人组织的利益,而是追求社会共同利益。不同立场的网络民众往往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由于不同的认知、不同的思想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在对待同样的舆论客体时,网络民众往往具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舆论以意见的形式存在,是舆论主体对于舆论事件所表达的意见的总和,它构成了舆论意识的本体,即舆论的核心――民意。网络舆论作为网络民众的意见形态,是社会态度的一种语言表达,它们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形成干预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

三、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行使自己的权利,诸如:向政府献言献策、监督政府权力、表达民意诉求等。网络舆论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便捷的渠道,是反映民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的空间。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隐蔽性、交互性等特点,使得话语的主导权和控制权不再掌握在传统传播者手中,普通民众也可以成为舆论的主体,每个人在作为受众的同时也可以是传播者,可以利用网络自由交流、发表意见。网络舆论能有效地推进政治民主,促进政府工作向着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社会监督。现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群众反映意见的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渐渐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来源。在两会召开期间,许多民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呼声,为推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做了不小的贡献。

网络舆论的传播使公众拥有更多的舆论空间,公众的言论自由得以实现,但同时网络舆论的弊端也渐渐显现。首先,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缺乏管理的具体措施,部分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违背主流价值观的言论,容易对社会风气产生不利影响,而少数人提供的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信息也会对社会治安产生危害。其次,网络舆论传播者的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素质不高的网民有时会随意谩骂他人、散播谣言甚至危言耸听,使得一些“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仅不利于网络和谐环境的建立,对于舆论监督的推进也毫无意义。最后,网络媒介传播的广泛便捷容易导致新闻操作上的失真,新闻报道的偏颇扩大了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不利于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

四、网络舆论的引导途径

伴随着大众媒介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张,网络舆论变得空前繁荣,各类热点事件频发,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和自媒体,从而科学合理地引导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的持久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建设舆论宣传的重点网站,及时权威信息,抢占舆情的主动权。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重视官方网站的运营与维护,善于利用官方网络平台政府工作的相关信息,确保民众建言诉求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要主动积极地去了解主流媒体网站,随时掌握网络舆论动态,注意相关舆论资讯,为做好政府工作积累经验。

其次,注重媒体网站的舆论引导,着力培养“意见领袖”。网络媒体的兴盛使得网络信息日益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当网络上出现虚假信息或是极端言论的时候,普通民众往往会不知所措,这时就需要“意见领袖”来解惑释疑。“意见领袖”指的是在人际传播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信息,并且对他人施以影响的积极活跃分子。在“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网络言论由非理性向理性发展,有利于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

最后,完善互联网法律体系,利用法律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确立网络舆论的法制规则,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综合整理现有的法律资源,与其他法律法规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做到依法治网。

参考文献

[1] Chris Wills, Shayne Bowman.We Media.The Media Center,2003(7).

[2] 罗斌.网络自媒体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25-32.

[3] 宋全成.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3):112-113.

[4] 卫君.基于网络热点事件的网络舆论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2012:27-33.

[5] 席伟航.转型社会中的我国网络舆论研究[J].新闻学论集,2010:78-79.

[6] 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控分析[J].现代传播,2010(1):40-42.

[7] 郭明飞.网络舆论的消极难控现状及其引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5):194-195.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3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政策传播;政府传播

新常态下互联网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力。指出,要将互联网信息建设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以实现互联网在新常态下的“大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在借助互联网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发展外,更关键的是依托互联网持续国家创新治理的探索,加速实施科技强国战略。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改变着人类政治生活的方式和获取政治话语权的新型渠道。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科学技术与政府机构密不可分,国家必须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科学技术的方法、策略为国家制定计划,采取措施,以及改进和提高科学方法提供了合理的方法。[1]互联网作为现下及未来的国家发展重点战略,以“融合、协作、分享”的精神和先进的技术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公共政策的传播带来新契机、新要求、新动能、新挑战。学界对于传播的定义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包含人类一切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根据不同角度,传播被分为五种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公共政策传播是公共管理学与传播学的结合,其传播类型涵盖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信息仅限于人际间和组织内。本文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如何从政策主体端的政府传播到政策客体端的公众,不属于内部传播形式。大众传播指传播主体借助传播工具进行广泛传播的传播活动,政府在传播政策的过程中必定要借助传播媒介将政策传播至公众,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因而将公共政策传播归于大众传播的一种。现代社会的传播行为基本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但由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性,政策传播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征:一是政府作为管理国家的唯一社会组织,具有远超于一般传播主体的独特性和权威性;二是政策传播作为政府执行国家政策的重要环节,相比一般传播活动具有高度的强制性;三是政策信息区别于一般的传播信息,政策内容受到政策主体的严格控制。公共政策传播是政策成功施行的保障,传播的高效能为政策的成功奠定基础,[2]因此,公共政策传播成为政府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诺伯特•维纳据其控制论思想提出,信息及其传播作为有机联结社会的重要“黏合剂”、“动力源”,一个社会中具有主要影响力的传播格局及手段的改变,直接决定着此社会未来的组织方式、构造逻辑和运作法则。[3]政策信息及政策信息的传播,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的信息传递及发展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建设符合未来国家发展趋势的政策信息传播格局,正确的精神导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必不可少。将互联网与公共政策传播进行融合,以新思维、新技术加快公共政策传播的更新与改造,是突破传统政策传播困境的新诉求,也是规范发展现代政策传播、提升政策执行力的有效路径。探求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是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最终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义所在。

一、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的演化态势

传统公共政策传播,因时代背景的特点和技术约束,传播模式多注重于控制和宣传,政府作为政策传播主体,具有高度主导性和强制性。这一时期的政策传播性质偏向于政策宣传,因此多以“直线型”传播为主要方式,具有单向性。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普及的广泛性,创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生态。[4]公共政策的传播,从控制和宣传演变为协商和互动,由“直线”、单向改为多方式、双向的政策传播形式,经历着从信息封闭、垄断转为全面开放、网络共享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形式、速度的极度丰富和全面提升,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信息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演化阶段。

(一)政策传播的途径拓展

传统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中,政策从政策主体到达政策客体间的途径是单一的。单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传播途径的单一性。传统的公共政策传播采用“直线型”传播方式,是与政府部门的科层制特征紧密联系的。这种体制性的传播途径多以文件为载体,按照政府的层级机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级传递。众多的环节和狭长的渠道导致政策信息传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超过规定处理时间的政策信息滞留,还会致使随后的政策信息堆积阻塞,降低政策传播效率。单一性的另一方面是传统政策传播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由于“直线型”的政策传播方式,单向上行和单向下行的政策传播途径都无法实现政策信息的反向回馈,形成政策传播的宣传性特征。公众能够接收政府的政策信息,却不能反馈意见,不仅降低政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政策的科学施行。互联网背景下,政策传播形成了多方式双向的传播方式。相比传统“直线型”政策传播,互联网的应用使政策传播拥有更多方式。政府信息的网络化建设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政策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被公众以多种方式获取,政策信息由“直线型”传递方式转变为“水波型”扩散方式,公众不再局限于处在“直线末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能借助互联网主动、多方式的获取政策,消除因下发过程中政策阻滞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互联网改变了政策传播的单向性。互联网共享、交流的特征实现了政策传播途径的双向可交流性和可反馈性。美国未来学家P•萨福认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工具,也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经济、便利的公共沟通渠道。[5]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重新定义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双向可交流的政策传播反馈途径,满足公众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的要求,畅通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渠道,是实现公民话语权和人民当家作利,也是保证公共政策民主、科学的重要实现方式。政策传播的目标群体除去作为政策信息的接受者,还可能借助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政策信息反馈者、加工者、再决策者,提升了政策运作中的互动性,极大改善了政策传播效果。

(二)政策传播的效果优化

J•克拉帕等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以单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和影响通常是有限的。[6]传统政策传播模式下,传播途径集中于广播、报纸等手段,层层下发的文件到达政策客体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着政策传播的时效性和传播效果。此外,传统政策传播模式下的政策传播还具有易逝性,由于技术限制,政策信息没有匹配的备份储存库,经信道传递后即消失,政策信息的储存难度大。除却收集报刊外,公众没有其它有效途径获取已的政策信息,给政策传播和政策实施带来不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互联网技术引入后,政策传播由线下逐步向线上发展,极大地提升着政策传播的效果。一是信息传递速度的突破正优化着政策传播效果。网络作为一种数字化传媒,其“超时空性”可以使信息实现存储和实时传播,不受限于时间和地域。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能够突破传统政策传播所需要经历的重重关卡,打破速度限制,政策信息从网络途径散布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比传统政策文件下发,网络资源和共享平台对于政府公共政策传播而言的改变,是抛弃了层级制和单线性的途径短板,使政策传播的速度由慢向极速突破,以此实现政策传播效率的提升。二是政策信息的可存储化优化着政策传播效果。互联网技术下,政策信息的同时,所有数据便自动收集、上传至网络后台,加之云技术服务将所存数据需要的空间拓展至网络虚拟空间上,不再占用物理空间,实现数据在线永久保存。政策受众可在政策后的任意时间通过网络调取、查阅政策信息,不再受政策信息时间的限制,避免因错过政策而承受损失。政策信息的可储存延长了政策的生命力,同时提升了政策传播的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存问题

(一)政策传播存在“形式主义”,信息更新不及时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政策传播发展的初期,为响应国家政策发展网上政务,部分政府并未清晰界定互联网的概念,匆忙创办政府网站,盲目开通政务微信、微博,只在表面形式上符合互联网的要求,却缺乏实际的互联网运作,导致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部分政府表面设立政府网站,创办若干政务微信、微博,但实际却疏于运作,导致网站长期得不到更新,政策信息滞后,内容不完整,公众无法及时查询和知晓相关政策内容,存在典型的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却没有体现互联网内涵的形式主义。此外,互联网要求更加注重政策传播过程中多个途径间的分享与联合,但部分政府的政策传播途径建设却依旧浮于表面。表面创办政府网站、开通政务微信、微博,单以政府连网的举措滥竽充数,实际上并未以互联网精神和技术更新实质内涵,多种政策传播途径尚未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表面工程”与“形式主义”导致数字鸿沟继续扩大,造成公共政策传播效果未及预期要求。

(二)政策传播监管乏力,难以回应公众诉求

技术升级使传播行为的成本缩减,公共政策的传播变得更便捷,但网络开放的特征使得不规范、不法途径也随之增多,给政府监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政策传播过程监管乏力,缺乏公众的互动参与,难以体现互联网时代的共享与互通价值。目前国家仅颁发了150张网站新闻许可证,按照规定没有许可证的网站不具备刊发相关政策信息的资格。但实际中政策新闻经合法途径后,同一信息能够轻易地从不同来源获取,一些并未获得国家新闻转载授权资格的网站,也向公众传播着同样的信息。部分微信、微博等传播途径同样没有官方传播的授权,却在广泛地肆意传播。以“网约车新政”为例,在官方部门政策后,除了具有传播资格的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站转载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智能交通网、本地宝等不具备传播资格的网站转发了政策的全文信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提高阅读量,部分以此牟利的商业媒介会在转载中更改标题,攥写夸大、恶意的评论,给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极大地损害。因此,政府急需对散布不实政策信息的政策传播途径实施有效监管,利用网络技术监管政策信息传播的全过程,避免因不良政策信息的传播给政府、社会、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政策传播反馈阻滞,缺乏公众互动参与

参与模式理论强调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对政策施加影响的方式和机会,提高公众在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7]政策的反馈途径作为政府获取民意的有效途径,是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基本方式。传统的政府政策传播以自上而下、单向输出为主,提供给公众能够反馈建议的渠道不够畅通。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政策反馈途径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整体看来依旧进度缓慢。部分政府的政策传播反馈渠道未能打通,导致政策传播反馈严重滞后。2016年国务院抽查全国政府的网站建设情况,有14.7%的网站不达标,缺乏在线互动功能,即公民缺少与政府交流的有效途径,公众的政策诉求难以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合理的政策建议也难以得到采纳和回应。一些政府的官方微博账号,在有不少网民关注、享有深远传播影响力的情况下,却禁止网民发表评论。就目前情况看,互联网背景下政策反馈途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政务微信、微博与网民的交流次数远小于其粉丝数量,政务网站、公众号等功能还是注重“一对N”的宣传,而非互动与交流,政策反馈途径的建设明显力度不够,导致双向交互的沟通途径发展滞后,政策传播还未真正脱离政策宣传阶段。

(四)政策传播途径间互动不足,联动建设欠缺

互联网对政府公共政策传播提出的创新要求,不仅限于在传播形式上创新,更注重众多政策传播途径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新要求下部分政府部门在政府网站、政务微信与微博、客户端等多点布局,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分发政策信息,力图构建政策传播途径间的互动机制,以互联网融合的内涵打造联动的公共政策传播生态系统。但实际运作效果显示,由于各政策传播途径的传播对象不同,传播目标存在差异,导致传播途径各有特点,因而政策传播途径间难以形成高效的互动模式。虽然政策信息传播的出发点相同,实质上众多政策传播途径各自为营,传播路径依旧受限于各自擅长的传播领域,传播途径间缺乏交集和互动,并未形成预期的政策传播网络。此外,政府间“信息孤岛”的存在加剧了政策信息共享与传播的难度,政府的政策传播途径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实现联动作用。因此,如何兼顾众多政策传播途径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糅合各传播途径的长处,打破“信息孤岛”,融合众多的政策传播途径,是互联网对政府政策传播创新建设提出的新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块跨越国界的“在线空间”,互联网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已经到了一个无阻碍的、崭新的阶段,技术手段的进步更新政策传播的理念、创新政策传播的内容、丰富政策传播途径的形式、升级政策传播的工具,进而提高政府机构的行政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理念,避免政策传播的形式主义

党的十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作为今后发展的五大理念。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需要以五大理念为引领,重塑政府政策传播新理念,强化和重塑政策传播途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等新理念新思维。目前,部分政府部门对互联网政务管理模式还缺乏客观、深入的认识,依旧默守传统的管理模式,奉行政策强制宣传的工作主旨,消极对待互联网治理方式,造成“形式主义”盛行。技术政治理论认为应在技术政治化的过程中,借助政治强有力的社会调节手段,指引技术向人类期望的方向发展。[8]互联网的前缀,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政务服务上网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施政思路的整体改变。如果政府无法及时调整治理理念,从根本上求新求变,依然滞留在简单的“政府上网”层面,办事方式简单叠加,反而会给公民增加麻烦。因此,政府要通过政治过程引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率先垂范引入互联网精神重塑治理理念。用辩证眼光看待互联网给公共政策传播带来的影响,在管理理念上吸纳互联网共享、融合、人性化等精神,在数据开放、政策传送、社会互动式管理方面展开创新,促进政策协调,政策信息公开促进共享和开放,进而促进思想、信息、数据的更大范围、更快速度流动,通过构建传播网络的创新体系来助力“互联网政府”的建设。

(二)以人性化为主旨创新政策传播内容,加强政策传播监管政策信息

作为国家制定的大政纲领,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政策内容也多以严肃、官方的文字或语言为表现形式,刻板的政策宣传成为政策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因时代变化,政策受众对于政策内容的偏好发生着变化,现代社会中人们趋向于追求新鲜事物,传统、严肃的政策内容难以吸引公众的注意,降低政策传播效果。此外,政策内容过于专业、语气严肃,解读政策的困难和被动大大降低了公众获取政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创新公共政策的传播,提升公共政策的执行力,政府需对政策内容进行适度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在政策内容上进行平民化阐释,将官方语言转化为易懂的大众语言,并辅以生动、拟人的图表视频等表现形式,使政策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引人注目。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创新政策内容,能够降低受众的政策解读难度,提高受众的阅读意愿,同时也能拉近政民距离,利于政府亲民形象的树立。网络时代信息的数量无法以单位衡量,不实、虚假的政策信息威胁着政府的管理和公信力,因而政策传播内容的创新同样需要监管的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应从技术上寻找突破口,利用数据挖掘和云计算对政策信息的传播进行严格地审查和筛选,对不具备新闻传播资格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虚假政策内容的网站或微信、微博等采取惩治措施。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来规范政府对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是保证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良好发展的前提,也是树立政府易沟通、竭力服务形象的有效路径。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加大反馈建设力度

社会发展下人们步入分众时代,即因为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分众时代的特征,在公共政策的传播中,根据不同区域以及政策受众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传播方式,对政策传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乡村中政策的传播以广播、宣传手册为主;城市中政策的传播则以报刊、移动媒体为主。因此,政策传播应创新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把握传播规律,提升政策的传播效率。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成为多元化政策传播方式的代表,政府部门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大政府网站、“两微一端”等政策传播新方式的建设,满足分众时代下公众的不同需求。长沙市的政府官方门户网站将“政民互动”作为四大板块之一,包含在线交流、市长信箱等功能,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并针对年轻群体开设微博账号“中国-长沙”和微信公众号“中国长沙”,与公众展开交流;此外,长沙市政府还开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APP应用程序供公众下载,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创造新平台。网络时代的政府政策传播以协商和互动为主要特征,因此创新公共政策传播同样需要促进政策传播反馈途径的建设。政府作为政策信息的方,要不断完善政府网站自身的互动交流功能,将政民互动、政民对话作为网站的基本服务功能之一进行建设。对于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政策传播途径,要发挥交流互动的功能,听取公众的意见,安排新媒体营运人员对公众提出的疑问做出回复。对没有或者更新缓慢的政府网站、停止更新或关闭评论区的政务微信微博等勒令整改,畅通公众与政府的交流渠道,确保公共政策传播反馈途径的高效建设,为构建公民的网络化参与机制提供助力。

(四)以“互联网+”为前景创新政策传播技术,形成政策传播途径的联动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途径得到拓展,但各传播途径间并未形成联动机制,导致政府传播尚未达到系统化、最优化的效果。因此公共政策传播途径创新还应符合互联网融合、协作的精神,推进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技术促进众多政策传播途径间的互动与融合,形成政府政策传播的联动机制,实现“1+1>2”的政策传播效应。“互联网+”是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为技术核心,融合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新生态。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纸媒、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政策传播的途径归集,形成多元维度结构支撑的政策传播途径。2015年两会报道中,光明日报的《炫融特刊》是融合性政策传播途径的成功尝试,通过将音频、图片和网友评论等功能融入报道中,实现了众多传播途径间的“打通、共融”。此类“融媒体”打通众多智能终端,完成由纸媒到移动媒体的传播三级跨越,促进着报网一体化、传播途径立体化与传播过程生态化。[9]政府可借鉴光明日报的技术路径,借助技术融合政府网站、报刊杂志、政务微媒体等众多政策传播途径,以众多政策传播途径间的协作,形成政府政策传播途径的联动机制。此外,还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GBCP(政府-企业-公众与社区-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三角模型,以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为中心,政企社协作尽快完成“云+网+端”的设施布局,以基础硬件的升级创新政策的传播技术,增强政策传播的影响力,打造立体多维的政府公共政策信息传播格局。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政策传播创新,是利用技术手段和内涵对公共政策传播进行的创新。技术对传统政策传播的持续改造,极大地拓展了政策传播途径的形式,优化了政策传播的效果。联动、融合、互动、规范的创新政策传播发展,促生新的公共政策传播生态系统。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将成为发展多维立体的政府传播格局、促进政府治理进步、推动政府现代化治理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张付.我国公共政策传播渠道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11).

[3]喻国明.用“互联网+”新常态构造传播新景观——兼论内容产品从“两要素模式”向“四要素模式”的转型升级[J].新闻与写作,2015(6).

[4]马小虎.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政策创新研究——基于信息传播变革的视角[J].理论观察,2016(4)

[5]卢山冰,黄孟芳.传播学理论百年回眸[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3).

[7]刘熙瑞.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8]刘同舫.技术与政治的双向互动[J].学术论坛,2005(8).

[9]魏岳江.“互联网+”风口上的“两会”传播[J].信息化建设,2015(4).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4

[关键词]传统新闻传播;互联网;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87-01

借助着互联网普及的东风,传统的新闻传播机构应该加大利用互联改革传播模式的步伐和近几年新崛起了网络新闻平台进行抗衡,提高新闻传播效果。

一、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现状

(一)传播的滞后

互联网时代为人们带来的最大福利便是方便快捷,又不失实时性。传统的新闻传播依赖于纸质媒介和电视新闻,因此这就将新闻传播局限在了一个狭窄的空间内,获取信息的途径相对来说单一,传播的速度也较为缓慢。而互联网又有存在传统新闻传播不存在的优势,不仅传播速度快、内容具备实时性,同时还能随时随地的满足人们的新闻阅读需求。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无法脱离利用互联网途径传播的新闻。传统的新闻传播更新速度缓慢,根本无法跟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新事件的现实生活步伐,很多在网上已经出现过的新闻,报纸和电视上才迟钝的有所反应,这致使读者对纸质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越来越缺乏新鲜感,从而使大量的读者流失。

(二)传播形式不具备多样性

由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速度本来就滞后,并且传统报纸的纸质面积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很多报纸上登载的内容以及电视新闻都局限在社会重点现象。并不像网络新闻一样趣味十足、内容涵盖的范围也极其广阔,而且传统的新闻报纸“平面化”不仅仅局限在形式上,也包括读者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可供读者进行自由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传统报纸只能为读者提供“阅读”,观众不能参与新闻内容的互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凡是阅读传统报纸的人,年龄偏大的占多数,但人们的日常生活愈发依赖互联网、网络新闻的多元性传统报纸中年纪偏大的阅读群体规模也在进一步缩减。

二、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新闻传播的改革途径

(一)转变新闻传播的旧观念

传统的报社新闻传播、电视新闻鞑ヒ蛭具备着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网站新闻媒体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发展起来,这些网络平台的发展致使人们获取的第一手信息多是来源于网络,作为新闻报社不能总是秉持着过去的理念,不做任何变通。就像当年的福特轿车为了突出自己品牌的鲜明特色,坚持所有的轿车一律只采用黑色的漆料,导致福特在过去的那一段时间市场占有率直线下降。从各行各业的失败中吸取经验,务必改变过去的单一传播模式,使新闻的传播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创立新闻传播研发团队,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可遏止的趋势,作为传统的新闻报社行业、电视新闻栏目应该对自己所处的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将不合理的、无法满足时代需求的传播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基于不能将传统的纸质新闻驱逐出市场的现实状况,应该实现线下和线上的共同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是造成传统新闻传播的障碍,但“有弊必有利”,传统新闻报社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成立自己的新闻研发团队。对新媒体新闻进行危机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比方说传统的报社新闻已经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声望占据了新闻市场的领导地位,虽然在互联网新闻的攻击下,但报社新闻、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新闻不可比拟的。应该利用人们对传统新闻报社的认识,借助这样的品牌发展线上工作。人们越来越喜欢利用微博,微博除了能够分享个人生活日常还具备着获取各种信息的作用,并且由于微博的开放性,人们可以分享或评论信息,因此这为传统新闻报社利用微博提供各类新闻信息提供了可能性。

(三)开发新闻APP

报社和电视新闻栏目对于新闻准确性和实时性的把握有目共睹,基于过去的时间积淀,报社已经有了广阔的群体基础,它的公平公正特性能够真实的反应各层次的新闻事件。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借助互联网传播新闻有着明显的优势。并且已经成为了新闻传播领域最大主体,相比于过去传统新闻报社占据了主导传播地位所吸引的读者群体多局限于年龄偏大的人群,借助互联网模式的新闻传播更是吸引了许多的80、90出生的年轻人。因此传统新闻报社应该大刀阔斧的进行创新改革,开发属于自己的新闻APP,吸引更多的阅读、观看群体,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满足获取新闻信息的需求。

三、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传播新闻的优势

(一)互动性强

传统的获取新闻途径是单向、闭塞的,新闻接受者只能获取新闻信息却无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价或者分享,无法通过他人对于新闻现象发表的观点扩宽自己理解的范围。但是借助了互联网(微博、公众号、APP等)情况就会大有所改观,新闻接受者能自由的发表个人观点,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也到新闻的内容,使本来严肃的新闻多了一种吸引人的魅力。

(二)全时性好

全时的新闻报道在固定的时间段出版,在固定的时间播出,人们不能随时通过电视新闻、报纸新闻获取新闻信息,若借助互联网,只要有网、有手机就能及时满足获取新闻的需求。

(三)新闻内容丰富

在互联网时代,除却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分享、与人交流、学习知识、打游戏的时间,还有大量时间上的空白需要填充,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网络的新闻量会如此丰富。由于使用网络的人多,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也在增大,所以为了使新闻量跟上人们的需求。因此网络上除了有重大的新闻还有其他五花八门的新闻种类,但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必互联网传播途径便捷,因此占据报纸绝大篇幅的、电视新闻绝大多数时间都是重点新闻,并不能满足广大群体的喜好。

(四)时效性高

传统的新闻传播途径,例如印刷报纸、播出电视新闻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这就导致现实中新闻现象发生的时间和出现在报纸上、电视上的新闻事件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但是借助互联网的途径,就几乎是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发生的同时就能传递向广大群体,人们对完全可以做到跟随记者的脚步跟踪新闻的后续发展。

结束语

针对传统新闻传播的现状,传统新闻传播主体应该转变新闻传播的旧观念;创立新闻传播研发团队,实现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开发新闻APP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这样必将会在互联网新闻平台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 邱志伟.媒介化社会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转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4.

[2] 魏江.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新闻媒体生态研究[D].渤海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普及计划;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28-04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实施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及计划的重要环节,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计划实施途径有助于从整体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为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载体和方法研究”课题组对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途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实施途径。

一、理论宣传教育途径

理论宣传途径是指通过集中系统的理论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系统的科学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不可能在实践中自发产生,而必须经过理论家的创造和提升,进行系统化的工作。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2]同样,作为一种理论体系的传播和普及工作,也不可能简单通过零星的、间接渗透的自发的方式就能够完成。系统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为广大民众打下了坚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依然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途径中最集中、最稳定、最普遍的实施途径,在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近些年来,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宣传途径:

一是理论宣讲活动。在党的重要会议召开和重要理论创新思想提出以后,全党和全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以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创新理论为主要任务的各级各类讲师团,各级各类的理论宣讲活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导和示范作用。

二是理论大众化活动。及时出版党的文献、理论读物和理论学习宣传资料等,通过出版理论读物来开展理论宣传普及活动。近几年来,一些理论读物,如《理论热点面对面》、《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理论读物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在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理论培训。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班等,通过系统理论讲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的理论学习活动,对广大学员系统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系统理论教育作用。

四是系统课程教育。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纳入学校课程,进入学校教材,通过系统正规的教学活动,进行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如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系统、集中方式开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进行全面、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也渗透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形成了系统的课程教育活动。

五是理论学会、社团活动。通过理论学会、社团等组织开展理论研讨、理论论坛活动,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而且也发挥了理论宣传和普及的功能。

六是自发、自觉地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活动。理论宣传普及活动的最终结果都需要普及对象的积极参与,都离不开普及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自觉开展的理论学习活动,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中最为广泛和普遍的普及途径,等等。以上途径,都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理论宣传途径对人们全面系统了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长久的优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居于主导性作用,但理论宣传途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是难以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二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对时间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较长时间的宣传教育活动,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这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时间的分配。三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对场所和基本条件保障有较高要求,没有一定的场所和条件经费保障,是无法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的。四是理论宣传教育活动对宣传教育工作者人员要求较高,需要专业化、高水平的理论宣传工作人员等等。这些都说明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局限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还需要其他途径共同完成。

二、实践活动途径

实践途径是指通过日常工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和体会,进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成果,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下形成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构想的主要根源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主要根源也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离不开实践活动途径,实践活动途径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感性认识,加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活动艰难性和过程性的理解,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理论的威力、实现理论体系内在价值的重要场所。实践活动途径是深化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必要方式。

与理论性普及活动相比,实践途径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特点:

一是以实践活动者为主体。与理论普及活动相比,实践活动途径并不是着眼于某一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观点,而是以实践活动者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实践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体会和感悟等获得经验与知识的增长,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活动途径。

二是以活动者直接经验为内容。理论途径比较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的学习运用、掌握,特别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而实践途径重视的是直接经验的学习,强调实践者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强调实践者的参与性。

三是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实践活动途径虽然重视实践者在理论教育中的内在体验,但其主要载体是各种外部活动,如日常实际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文体活动、公益性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包括实践者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偶发开展的实践活动。

四是综合经验性。相对于从理论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实践活动途径中获得的经验更为丰富和多元,实践者在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经验,有些经验虽然不能通过理论方式表述出来,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潜在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普及活动的实践活动途径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途径:

一是由党和政府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活动是一种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迈进的伟大实践活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动体现,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目标和价值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最集中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党的十报告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生动体现。

二是党组织开展的集中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最近几年开展的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三是宣传思想部门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专门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在整个理论普及中具有引导性、示范性和辐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践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参与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个体所参与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个体对整个社会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个体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感性基础。但这种个人实践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厂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3]同样,一个人的感性认识也不可能自发地上升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认识上,因此,个体需要突破个人感性认识基础,形成对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体认识。

实践活动途径尽管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局限。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毕竟是一种理论体系的普及活动,在实践活动途径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实践活动方式应以理论宣传教育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应将理论宣传教育奠定的知识基础进行深化。二是实践活动途径是理论宣传教育途径的有益补充,实践活动途径的最终目的是深化理论体系的了解,而不能用实践活动代替理论成果。

三、典型人物途径

典型人物途径是指通过能够体现、阐释和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的人物作为载体,通过一些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的形象,来增加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升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涌现了十分丰富的宣传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途径进行理论普及活动,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有效途径。

典型人物途径十分丰富多样,以下几种典型人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价值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广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升者,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希望与信任,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党的领导干部中出现的腐败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损伤更为致命。

三是广大思想理论工作者,他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讲者,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者,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评价、研究和讲授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典型人物途径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开展,及时推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要求,体现时代精神风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作为一种符号和标记,通过符号化的楷模、偶像和典型人物,来引导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践行。

四、大众传播途径

大众传播途径是通过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宣传传播的途径。大众传播在思想理论武装途径中具有广泛性、快捷性和便利性的特点,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者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建立了广泛的信息联系,这样就在受众意识领域营造了一种媒介环境,这种媒介环境有助于个体形成某种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倾向。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大众传播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的重要阵地,大众传播媒体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传播提供了公共的平台,回应了广大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相关思想理论问题的渴求,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众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平面媒体和多媒体两类。平面媒体主要是指以报纸、书籍等传统印刷品为主要载体的媒体,平面媒体具有传统的快捷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用好党报、党刊和其他各种报刊,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是指通过声音、图像、符号等音频系统、数字系统、符号系统及集合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宣传的路径。比如广播、电视、电影、动画、游戏等,就是多媒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最近几年,一些影视片、政论片,如《百年小平》、《航标》、《旗帜》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众传播途径中,还有一种特殊的传播媒介即互联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关注。互联网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除了具有普通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共性与多样性特点以外,还具有互联网络所特有的虚拟性、双向互动性和即时性的特点。所谓虚拟性是指网络参与者一般可以通过匿名方式进入网络空间而隐退自己的身份,网络中身份的隐退容易诱使个体从事一些在身份明确条件下不容易出现的行为。双向互动性是指网络的参与者可以通过参加网络的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以主体的身份进入到网络空间,而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中受众处于相对被动相比,在网络中网络参与者更为积极主动,在网络中发生着更为积极主动的双向互动关系。而即时性是指网络的信息是随时随地及时发生的信息,它可以通过网络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观点及时进行传播。把网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传播途径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特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途径向网络延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网络只是网络载体的较低层面的实施途径,而充分发挥网络中意见领袖和网络主体作用,主动利用网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是网络途径较高层面的要求。

五、群众性理论活动途径

群众性理论活动途径是指通过基层人民群众广泛开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途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在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不断汲取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过程中形成的途径、载体和方法,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和推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的目标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具有天然的联系,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加过程,而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是人民群众自己的理论与自身实践活动的结合的过程。正如所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实现大众化,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中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需求,因此,应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实施途径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及活动实施的需要,也反映了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有效的实施途径与科学理论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活动。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readnews.asp?id=312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 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优化;网络环境监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要考虑到传播途径、传播内容、传播的主体对象以及监管机制,需要符合时展的主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效果现状

(一)传播途径陈旧,与网络时代的发展节奏脱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官方主流媒体以及部分报刊,这些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权威性。但是,权威性不意味着有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依靠官方主流媒体进行传播,难以得到群众的高度关注。简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过于陈旧,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节奏,没能够回应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期待。

(二)传播内容乏善可陈,缺少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内容应当与时俱进。目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内容缺少实际意义,不能满足群众的期盼。在传播内容上缺乏创新思维是网络传播的大忌,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缺乏生命力。

(三)网络传播的主体对象单一,宣传力度和效率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主体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大部分高校将在网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传播效率和宣传力度有待商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主体对象单一,限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发展空间,不能够达到预想的宣传力度和效率。为此,要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

(四)缺少监管机制,传播质量参差不齐针对网络环境的监管问题,国家已经安排相关部门开展净网活动,促进网络环境的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是提高群众的思想品质,在网络传播方面需要监管到位,保证传播的内容不被不良风气误导。目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网络传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着力点

(一)发展多样化传播途径网络时代,新兴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层出不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多样化传播途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宣传主力,也是联结社会各个群体的纽带,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想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自媒体。

(二)创新传播内容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网络传播,就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尝试多种传播形式。例如,诠释中国近展一系列重要事情的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一经推出便受到好评,不仅弘扬了正能量,也让很多观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主观印象上的改变,让他们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可以充满趣味性。因此,要通过创新传播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信息时代的风尚。

(三)提高群众参与度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多方互动。要让群众感觉到自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上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给群众提供更多的展现自己的平台,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四)强化监管制度成熟的网络环境监管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有力保障。因此,要构建独立的网络监管机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做到透明化、公开化。监管制度除了要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质量外,还要对网络上的不当言论加强监管,确保群众的传播体验不受影响。除此之外,监管制度还要采纳群众的意见,进行及时的调整或改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效果增进机制构建

(一)构建传播认同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认同机制的目的是让群众有更好的体验。首先,可以在进行网络传播之前推出预告,观察群众的反应,以便推出更加优质的网络传播内容。其次,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栏目,进行人气投票,根据热度选择传播内容,让群众得到更好的传播体验。最后,可以进行回访,了解群众对传播内容的观感,并根据群众的意愿对网络传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二)构建制度监管机制制度监管机制包括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线上监管的主体对象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媒体,主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制作、发布等,要体现全面性和及时性。线下监管要善于采纳群众的意见,根据群众的反馈对监管制度的成效进行总结,对恶意言论要予以追责。

(三)构建执行落实机制要根据制度监管机制的反馈,构建执行落实机制。执行落实机制应当结合官方力量和民间力量。官方力量要收集群众的意见并作出相应决策,并向群众透露执行方式以及进度,取得群众的信任,树立监督机制的权威性。

(四)构建网络传播环境优化机制网络传播环境优化机制的构建可以参考国家净网活动来规划。国家净网活动是分阶段进行的,并且有专门的工作小组人员进行内容筛选、检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可以设置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网络环境监管,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让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除此之外,网络传播环境优化机制还可以与群众进行适当的互动,取得群众的信任。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效果优化路径

(一)与群众产生情感共鸣“知行合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终目标。所以,要找到群众情感上的敏感带,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新冠疫情防治工作来说,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坚定不移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自发组织参与防疫抗疫工作。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效应。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工作的深入开展,群众会将这样的思想觉悟视作思维常态,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重内容与时展主题的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内容要与时展接轨,时刻考虑群众的关心和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内容既要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相互结合,又要紧扣社会时事,如教育、科学成就以及医学发展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应该体现多元化特点,提升群众的思想品质和眼界,让群众观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带来的改变,让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三)发动网络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助力网络主流媒体以及自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主要力量。网络主流媒体早就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队伍,设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栏目。自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可以依靠的潜在力量,目前这部分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关注度不髙,需要多加鼓励。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助力。

(四)支持民间监管机制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是个庞大的工程,民间力量的加入可以让监管机制更加完善,提高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参与度。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融入网络是时代趋势,我们要尽可能地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因素联结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效果得到优化。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环境监管机制,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内容的质量。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7

关键词:网络音乐 传播 媒介 受众 发展瓶颈

一、网络音乐的定义

顾名思义是指网络上传播的音乐,网络的定义在传统意义上有三种:1、广播电视网;2、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3、电话电信网。网络音乐通常的定义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和电话电信网(尤其是移动通信网)传播的音乐。

网络音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音乐,是指在网络上传播的各种音乐,它既包括新闻媒体所说的网络音乐(通俗歌曲),还包括在网络上传播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欧洲古典音乐、欧美和中国的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类型。狭义的网络音乐,是近年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共同对在网络上传播的通俗歌曲的称谓,它们是对音乐有兴趣的网民自制上传,并且不经过唱片公司就得到传播并且成名的音乐。如《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猪之歌》、《丁香花》等流行歌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5年4月3日,“楚天都市之夜,中国网络歌手劲爆江城演唱会”在武汉洪山体育馆隆重推出,“这是我国首台网络歌手演唱会。”[1]这台演唱会表明网络虚拟世界的歌曲,由“网上”走到“网下”得到现实社会的认可,“网络音乐”一词便在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约定俗成。

二、网络音乐的特征

我们所说的网络音乐的特征,并不是网络音乐超越已经出现的音乐形式的特征,而是其传播方式和内容区别于一般音乐的特征。网络音乐也不是新的音乐艺术,而是音乐的传播方式在技术革命中的特定产物。其本质内容还是来源于,如RAP、R&B、POP等传统音乐形式,只是比传统的唱片业发行的音乐更具有广泛接受性。网络音乐一般有即时性、受众的广泛性、娱乐性、民族性和本土化、随意性、多样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

1、即时性,网络音乐的即时性是指网民可以随时制作、在线视听和下载自己喜欢的网络音乐。使音乐传播的时间效率达到了最大化。

2、受众的广泛性,传统的唱片业受众程度非常有限,比如在历史上,一张专辑的销售业绩从来没有超越1000万张(盘)。而就依托互连网的优势,仅《老鼠爱大米》一首单曲借助于网络的传播,2005年下载点击率就达8000万次[2]。

3、娱乐性,据有关数据显示,人们上网的目的性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而大部分人欣赏或直接制作网络音乐,娱乐也是主要目的,而且网络音乐的这种娱乐性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

4、民族性和本土化,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音乐特点,网络音乐作为特定的民族和地域产物,必然带有民族性的特点。

5、随意性,网络音乐的随意性是指网络歌手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创作歌曲,甚至是个人情感的直接宣泄,但是其受流行的程度取决于公众对其作品的感情共鸣程度和接纳程度。

6、多样性,网络音乐的下载和视听让人们不用通过电视、广播和唱片就可以欣赏到中国古典音乐、中国流行音乐、欧美古典音乐、欧美流行音乐等类型。

7、便捷性,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搜索自己喜欢的歌曲,并最快程度地获取新歌信息。这与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有着质的区别。人们通过下载音乐,可以将其存放在MP3、MP4、手机等数码产品中,从而为人们欣赏音乐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捷。

8、互动性,网络音乐产生的互动性是指网民通过视听和下载网络音乐,即时在网络上发表对音乐的看法和意见,达到音乐的产出于反馈的最快互动。

三、网络音乐对传统唱片音乐的冲击

从音乐内容来分,网络上传播的音乐实际上分为三类:一、传统的唱片公司制作的音乐;二、通俗原创的网络流行音乐;三、借助无线网络传播的音乐,如彩铃。

网络音乐在过去的几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到了36亿人民币,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市场的销售规模。2005年,《老鼠爱大米》的彩铃单月下载量创下600万次的记录,其一个月1200万元的收入相当于传统唱片70万张的销量收入,这首歌已经挤进iTunes全球下载排行榜。2005年,网络环境催生了大量网络原创歌曲和歌手。2005年,被称为中国数字音乐元年。2006―2010年的数字音乐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随着数字音乐市场发展的规范以及新技术对市场的促进(如3G的应用),预计2005年至2008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47.4%,预计2006年将达到41亿,2008年将有望突破81.4亿,2010年将增长到127亿元。相反,中国传统音像业却面临重大挑战。2004年,中国音像产品发行金额为25.1亿元,发行数量为4.17亿盘。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了8.9%和8.6%。实际的销售收入应该更低一些。2005年,发行数量为4.14亿盘,销量和收入都进一步下降[3]。

网络音乐对传统唱片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的简化和成本的降低。传统唱片业通过网罗艺术精英,形成创作团队,在拥有优质的制作设备,通过对歌手的包装、专辑的制作、出让版权和宣传推广,形成庞大的发行体系和销售系统。而网络音乐的传播方式却简化了整个流程,打破了传统唱片业中少数人才可以成为歌手的机会。网络歌手只要有创作的才能和想法,就可以制作网络音乐,达到传播的目的。这种传播途径简化了成本,也为歌手的成功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捷。如果所传播的网络音乐足够优秀,网民的点击率增高,就可以让歌手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出让著作权,卖给无线运营商,就可以取代物化载体才能传播的内容,而仅仅依靠无形的数据流就可以完成销售内容。与传统音乐策划相比,网络音乐策划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传统的创作与传播流程的复杂性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其程序是:创作者乐谱唱奏制作发行播放受众。而网络音乐的创作与传播方式如下:创作者电脑音乐制作(乐谱――唱奏――制作)网络传播(发行――播放) 受众。它将制作与发行的程序大大简化,另外在传播、宣传的过程中也无须租用平台的费用及广告的费用,同时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成本达到最小化。

手机“彩铃”的出现给网络音乐增添新的形式,使网络音乐的外延得到进一步延伸。由于中国的手机用户比计算机用户数量要大得多,中国电信网络资源具有极强的垄断性,于是电信网络的“彩铃”一跃而成为网络音乐的新贵。通过“彩铃”形式传播的音乐作品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成为一些歌星发行自己专辑的新渠道,如:“2006年6月15日,徐静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举行了其入行来的首支单曲《梦想照进现实》数字发行暨无线首发新闻会,也通过中国移动“无线首发”实现了无线增值领域的同步上线推广。”[4]。

四、网络音乐发展的瓶颈问题

1、避免文化导向的庸俗化,我们知道的网络歌曲大部分是情感的宣泄,其中绝大多数是积极健康的。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音乐仍然鱼目混珠,大量庸俗的作品充斥其中,甚至经常出现灰色、颓废的作品。如果大量的庸俗甚至低俗的音乐充斥网络,那么必将阻碍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也可能影响大众的文化导向。

2、网络音乐的制作水准问题,网络音乐大部分是未经过训练的业余歌手创造的,他们的演唱水平、制作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目前在大量的网络音乐作品中,仅有很少一部分优秀的原创作品,创作是音乐发展的源泉,但是目前的网络音乐创作和制作水平难以真正促进音乐的发展。

3、版权问题,网络音乐的无限复制特征,可以让已经得到既有资源的用户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再次传播。盗版依然是网络音乐发展的巨大障碍。互联网的版权机制尚未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也并未健全和落实。如何保障网络音乐创造者的版权,如何保障网络音乐制作商的权利,仍然是法律和技术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4、网络音乐尚未建立产业链,目前,网络音乐仍然未建立“投入”――“产出”――“销售”――“再投入”的循环产业链。大部分网络音乐仍然是网民自发创作的,缺乏系统的管理和规范,没有产业链的推动,也很难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五、网络音乐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规范

1、唱片公司与互联网运营商、无线运营商的密切合作,建立完整的网络音乐产业链。首先,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进行文化创意,通过吸纳歌手(包括网络歌手和一般签约歌手),通过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互联网运营商和无线运营商)出卖著作权,再由服务提供商通过网站付费下载、移动手机铃声、手机彩铃、手机音乐等形式提供给消费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CP与SP的双赢局面。经济的有机联系,产业链的循环是维持网络音乐长期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2、网络付费音乐和手机彩铃可能是解决网络音乐版权问题的有效途径。网络华友世纪最早将庞龙的《两只蝴蝶》首发网上,给华友世纪带来了200万人民币的收入,华友世纪与雅虎中国联手中国超女季军张靓颖首张数字EP唱片《Jane爱》。网络彩铃:“CRBT(Coloring Ring Back Tone)是一项有被叫用户定制,为主叫用户提供一段悦耳的音乐或一句问候语来代替普通回铃音的业务。上海移动在中国率先推出彩铃业务,从2003年5月17日开始免费试用,到2003年10月1日开始收费,用户以每天数以千计的速度增长,异常火爆。[5]。

3、与唱片公司的精诚合作是网络歌手发展的归宿,也是提高网络音乐水准的有效途径。网络歌手的自发性虽然可以让少部分网络歌手迅速成名,但是网络音乐创作水平和质量仍然很低。唱片公司所具有的创作优势、制作优势和发行经验如果和网络音乐结合起来,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唱片公司所遇到的市场活力不足的影响可通过网络音乐的发行平台――SP来实现。唱片公司也可以通过网络,发现有才华、有潜力、的网络歌手,并吸纳起进入自身管理轨道,通过对歌手的培训、包装和推广,产生更直接的效益。这种振兴创作源头,发挥CP内容优势的发展思路与时代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网络音乐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网络音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途径。

4、健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音乐发展。目前,网络音乐仍然存在着版权和管理持续混乱的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行业法规,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形成保护和促进网络音乐发展的体系。一边通过发展无线下载阻断和减弱盗版的根源,同时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保证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

总之,当一种新生事物进入人们的生活的时候,或许是怀疑的。但是网络音乐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契机,也看到了音乐发展的又一次革命――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的革命。网络平台为网络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它为实现音乐的群众价值提供了新的方式,这本身也是音乐作为艺术的基础目的。当我们在作网络音乐前瞻性思考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探讨音乐发展的方向。如何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如何繁荣我们的文化,如何实现艺术的本质,网络音乐带来的革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楚天都市报》2005.4.4版.

[2]《2005中国移动年鉴》2005版.

[3]《中国音像》2008.9.

[4]《音乐生活报》2006.6.19第16版.

网络传播的途径篇8

关键词:新闻判定;媒介权重模型;染色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046-03

1 任务目标

我们的任务是分析速度/信息流与信息内在价值的关系,考虑五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报纸由火车散发,故事靠电报传播;20世纪20年代,收音机是更常见的家用品;20世纪70年代,电视出现在大多数家庭;20世纪90年代,家庭连到早期的互联网;在21世纪前10年,我们可以靠手机连接世界。基于这五个时期,我们应该建立和发展一个数学模型来过滤或找到哪些是新闻。 建立模型使其能够预测今天的信息沟通情况,并且用过去的数据与今天的现实作比较。 此外,我们将尽力预测2050年左右的通信网络的关系和能力。使用信息对网络影响的理论和概念,建模研究如何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中,让公共利益和观点通过信息网络得到改变。

2 符号定义

3 基础模型

在本节中,我们将基本模型划分为两个部分:信息传播和新闻的判断。 首先,我们分析了在特定时期下六种传播媒介的不同权重。计算六种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的加权平均时间,以此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信息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最后,考虑到网络相对信息其他传播途径传播速率数量级大,我们分别从前四个时期和第五个时期两种角度对新闻的判定进行讨论。

3.1 相邻节点染色

Step 1: 分析六种传播媒介在不同时期所占的比重

结合实际,我们只考虑六种信息传播的方式:交谈、电视、电报、报纸、广播和网络。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信息传播途径,我们得出:1870-1920期间,信息传播方式是交谈、报纸和电报;1920-1970期间,信息传播方式是电报、报纸、交谈、广播。197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的兴起,人与人之间通过“交谈”传递信息的比重逐渐下降,所以,1970年后不再考虑交谈这种途径。1970-1990期间:信息传播途径为收音机、报纸、电视,1990-2010期间:信息传播方式为电视、报纸、收音机和广播;2010年至今是电视、报纸和网络。

进一步分析,我们用来分别代表电报、报纸、交谈、广播、电视和网络。我们用% 来表示电报在特定时期下所有信息传播途径中所占的比重,依次类推剩余的五种信息传播方式。

Step2: 数据归一化

在这里,我们考虑了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获取途径,同时人们还可能以其他的方式再次了解到这一信息。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流中信息传播途径在信息传播中所占的比例之和并非是单位1,而是远远大于1的数字,进行归一化处理如下:

Step3: 定义新闻的判定标准

我们先来讨论前四个时期。我们用 代表访问信息所需要的时间,命名为“一个周期”因此我们得到以下的公式:

通过分析在特定时期下六种信息传播媒介所占的权重,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值,用来表示信息传播达到饱和所需的时间。 对于新闻的判定,我们认为应从信息的筛选过滤两个方面来分析。当一条信息传递给每一个接收方时,接收方需要估计信息继续传播的方向,这个取决于当前社会对这些信息的接受度。

根据信息传播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对数函数来描述这个过程。我们设T表示时间,表示信息饱和所需要的时间。在信息达到饱和之前,我们定义了新闻的判定标准:当接收信息所需的时间小于时间周期T的40%,判定不是新闻;当接收信息所需的时间大于周期T的40%,判定为普通新闻;当接收信息所需的时间大于周期T的70%,判定为重大新闻。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第五个时期。由于网络出现在第五时期,我们把这一时期进行单独分析。网络的传播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五类传播媒介,与其余五类传播媒介的传播速度根本不在同一数量级上。

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社会化网络服务(SNS),这是一个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六度连接性(即两个陌生人之间至多可通过六个人联系起来)的网络模型。在社交网络中,我们的信息可能被朋友注意到,进而有可能进行分享,传播。同时,如果他们对于这则信息不感兴趣,将会呈现“免疫”现象,则消息不会传播。我们定义节点来表示SNS的用户,可用节点与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人与人之前的关系,信息只沿边线进行传播。

根据信息在社交网络的传播规则,网络节点可以分为四类:通信节点、未感染节点、免疫节点和消极节点。通信节点表示它们接受来自相邻节点的信息并具有传播信息的能力;未感染节点还未从相邻节点接受信息,但它具有传播信息的能力,即它们有被感染的可能性;免疫节点表示已经接受了来自相邻节点的信息,但并不进行传播该信息;消极节点表示它们接受来自相邻节点的信息并具有传播反面信息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描述,我们假设“p”代表在收到传播的可能性, “q”表示接收后不传播的可能性,“r”呈现在收到相反传播的可能性。 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创建了表2显示详细信息传输的详细过程。 例如,我们考虑这种情况,黑色节点向白色节点传递信息。 因为白色节点表示未感染的,它会有三个处理黑色节点传达的信息的可能性。 其他情况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情况如下:

S: 源节点 N:相邻节点

4 回归预测模型

4.1 由过去预测现在

由上可知,根据对基本模型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公式::

通过查阅每个时期的重大历史传播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传播方式所占的比例,例如1870年的南北战争、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1922年的苏联成立、1970年美国侵略越南战争、1990年曼德拉被释放、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等等,并结合BBC网站上的往年数据,给出每一种信息传播途径在特定时期的传播信息所需要的时间见表3。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计算在每个时期信息传输的平均周期,例如: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在前四个时期内信息传播的平均速度,用“d”表示一天。1870时期,信息传播所需时间为17.7d;1920时期,信息传播所需时间为9.05d;1970时期,信息传播所需时间为3.5d;1990时期,信息传播所需时间为1.58d;2010时期信息传播所需时间为0.20d。

马丁・路德・金死于1968年4月4日,美国总统宣布全国哀悼在4月7日。 我们可以推测出这则消息用了三天时间传遍了美国。与我们模型中的数据相比较,在1970年代新闻传播的速度是3.5天,可以验证模型是正确的。

4.2 从现在预测2050年

任务要求我们预测2050年左右的通信网络的关系和能力我们根据表6得到的前四个时期的信息传播速度,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因为原数据的计算复杂,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简化数据:把1870年的数据设置为最初值1,每10年增加1.例如,我们把1880年设置为2。通过SPSS进行回归分析,我们为方便计算,对以年份为横坐标的数据做缩小倍数的处理,得到回归分析的方程为

我们预测2050,即令 ,带入回归方程。我们可以求得 ,表明到2050年信息传播的速度较之前依旧有明显的提高,社会的通讯网络尚未饱和。

5 相邻节点染色模型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徜徉在信息的海洋里,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认知。在与世界密切联系的今天,公众的兴趣和观点可以被信息网络改变。在这一节,我们提供一个模型来分析这一现象。

5.1 数据归一化

我们在上面提到过这样一个模型:有三色节点。黑色代表接收信息后传播此信息,灰色代表接收信息后不传播信息,蓝色代表在接受信息后传播负面信息。我们在这里需要考虑的是网络上信息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会考虑灰色节点。

此时,黑和蓝表示对一种事件的不同的看法,而且看法是相互对立不兼容的.但是和第一个模型不同的是,新闻是一件本身让人信服的消息,所以p的取值较大,趋近于1(上个模型取值0.99)。而社会网络对某件事情会产生影响时,则这件事情的本质和新闻不同,所以在该模型中p的取值应当趋近于0.5,两种看法在人工网络中都应该考虑到。

我们列出数据归一化的方程,如下所示:

5.2 观点改变的过程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一个人对于信息的最终评价不仅与自己的最初判断有关,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如果我是一个消极的节点,即接收信息后传播负面的信息,周围都是代表接收消息并传播的黑色节点,我可能会改变我的观点从而传播原本的信息。图1显示了以上过程。

这里,我们设定一个参数k(A、B表示两种不同的态度,可能是黑白蓝三色中的任一色):

如果,中心节点可能变为A;

如果,中心节点可能变成B;

本节的模型依然是依据一个由LFR建立的一个虚拟的人工网络,传播的方法类似于第一个的模型,只是传播方向变成了两种,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节点的邻居进行统计,当该节点的邻近节点的一种看法是另一种看法的一定的倍数时,无论该节点是什么看法,该节点会因为邻近的影响,而持有和多数人一样的看法。

6 模型评价

优点: 对于前四个时期,取六大主流信息传播媒介,确定各自在不同的时期中在传播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以最简单可行的方式表现出信息传播的大致过程,由传播速度和信息覆盖面积的比重确定了新闻的标准。对于第五个时期,我们考虑到由于网络发展的迅速和信息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的快速性,忽略其他传播媒介,将信息传播看成网络传播,用MATLAB仿真模拟出该种传播,以图形的形式表现出传播的特性,形象直观。

缺点: 数据的缺少导致确定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时的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并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新闻的滤除,因此会在筛选出的新闻中掺杂着并不符合新闻特征的信息。仿真模拟与现实中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还是有区别的,没有考虑到实际中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变化,实际信息的传播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时可能性是无法估定的。

参考文献:

[1] http://news.bbc.co.uk/2/hi/technology/8552410.stm

[2] Chao Wang,Xuying Yang,Ke Xu,Jianfeng Ma.SEIR-Based Model for the information Spreading over SNS[M]. Electronic Journals,2014(11).

上一篇:网络信息传播特点范文 下一篇: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