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3:45

地质学基本知识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1

对社会所需的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结构做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完成本课程知识点的研讨与拆分。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以掌握工程地质条件为主线,以工程地质勘察为手段,以提高处理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岩土类型和工程性质、岩土试验、地质构造与地貌和不良地质现象防治四大模块,每一个教学模块再进一步划分学习单元和学习任务。通过知识点的拆分,我们把整门课程划分成了若干个小的知识点,为后期的教学微视频的录制做好准备。2.2知识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然后整理、修改文字稿。再根据文字稿,收集各种资源,如图片、flash动画、视频、音频等,以文字稿和收集的资源为基础,根据教学过程设计制作知识点多媒体课件。

以土的压实性知识点为例介绍教学过程设计,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三部分内容。播放某公路土基压实施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工地现场是如何进行路基压实的,然后动画演示击实试验的过程,最后,进一步分析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进而掌握如何控制路基压实的质量。通过视频、动画及教师的讲解,由浅到深、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充分的学习和掌握。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本课程所有的知识点按照上述的思路和模式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过程设计。2.3知识点脚本设计和制作

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点的内容,设计讲解内容的呈现方式(PPT、教师、视频、动画、学生、实物模型、板书)和具体时间。以土的压实性知识点为例介绍脚本设计和制作。2.4教学视频录制与修改完善

根据已制作知识点教学课件和脚本,进行教学视频录制。每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短小的微视频。视频录制包括三个部分:前期准备、视频录制和后期编辑制作。前期准备工作是保障教学视频录制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熟练记忆所讲解的内容,并且在录制前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试讲,以保证录制视频的最佳效果;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要展现最真实的讲课状态,让学习者如身临其境,感受到与老师的交流;视频录制完成后,需要专业教师参与后期编辑、剪辑、修改、制作。3《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资源的研究方法3.1资料分析

慕课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潮流和趋势,很多国内外高校都成功的应用与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通过资料查询国内外“慕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结合本专业发展趋势以及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高职高专特包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3.2定期研讨

本课程组的教师们定期进行研讨,比如课程知识点的拆分、教学过程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风格、讲解内容的呈现方式(PPT、教师、视频、实物、动画、板书)和时间等方面,及时交流,解决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3经验总结

借鉴国内外高校慕课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及课程组教师多年教学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成功的应用于本课程资源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积累经验,把知识点拆分的更加合理详尽,把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更加精致美观,把教学视频录制的更加贴近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丰富和完善的学习资源。4《工程地质与土质》课程资源的研究的目标4.1 带动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以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为方向,不仅仅是内容选择、内容执行的次序、内容纵深发展的连续性等都将促使我们在研究课程开发的同时去更深入研究本课程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布局、教学方法的运用等,为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了条件。4.2将带动新教师的成长

在职教新理念下,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面会越来越大,参与的教师会越来越多,教师由于实实在在的参与本门课程资源建设而将逐步建立起自身课改理念。通过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新老教师在一起其同研讨,带动了新教师的成长。在新教学理念支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特长和能动性,拓宽思路,并敢于尝试新的模式、方法、内容。4.3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基础条件 基于慕课建设我们将进行的本课程资源研究,为实施“慕课”教学模式提供基础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组织,规范教学管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规范教学评价考核。

本课程资源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教室中,学生不必面对教师才能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扩展为网络空间,有精美的图片和非常丰富的视频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资源获取知识。随时随地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4将提高课程组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根据教学过程,课程组教师们将一起研讨课程知识点的拆分、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设计,进一步制作教学课件,形成知识点脚本,还需要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相互交流和沟通,使教师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5结束语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2

关键词:学科与专业 教学与科研 知识与能力 质量与规模

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从发展基础上讲,应该规划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从高校职能上讲,应该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人才培养上讲,应该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办学效益上讲,应该解决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一、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与专业是高等院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和支撑,学科专业建设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核心作用。学科与专业虽有着诸多区别,但两者又相互联系。一般认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一个学科支撑一个或几个专业,一个专业又以一个或几个学科为基础。学科与专业是主从关系,没有学科支撑就无从谈起专业。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也有相通之处,一方面,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专业建设的水平;另一方面,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学科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学科体系,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也要注重不同学科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相互支撑与渗透,发挥学科群的系统功能。133229.COm因此,学科建设是一个学科优势积累的过程,高水平的学科尤其需要长时间的建设和积累。相比而言,学科建设的过程比专业建设更长,因此,在实践中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的主从关系,单纯强调学科的优先发展,对学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而言是不现实的。地方院校应紧密结合地方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先行、学科后划”的思路适当设置地方需要量大的专业,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地方院校设置专业,在考虑学科基础的同时,应更加侧重适应社会需要,开设一些紧缺专业,将专业按照学科性质进行归类并不断加以完善,以学科理论完善专业内涵,这样既加固了专业基础又提升了学科水平,达到学科专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要以地方需求为导向,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的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在专业结构与布局上,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在巩固发展基础专业、确保基础专业的基础和优势地位的同时,加快发展市场急需专业,灵活设置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努力形成与地方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专业特色。

学科与专业的结合通过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出来,因此,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加强基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学科与专业研究的最新动态,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别,满足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二、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的主要活动,也是大学的存在方式和实现服务社会职能的主要途径。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科研是教学的提升和发展,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 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从大学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与基础教育的教学不同,大学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性教学。大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智能和研究能力,在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讲清知识、原理、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来龙去脉,讲授的内容应有所创新,立足学科的前沿。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更新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在客观上为教师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从大学教学特点上讲,大学教学工作与大学科研工作具有依赖关系,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大学教学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无不体现出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和依存。从课程建设角度来看,大学课程追求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以及可操作性,强调以最新的综合化专业知识充实与完善课程内容,以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因此,大学教学需要以科研作支撑,科研可以带动教学的创新,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使教学活动与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同步。

2 以科研实现创新,以创新带动发展。高校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科

研创新,以最新科研成果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尤其需要构建教学与科研一体的管理体系,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从根本上打破教学与科研分立的局面。在重视与加强人才培养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学型大学应以提高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为己任,积极推进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内容创新,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要依托大学创新的品格,提炼创新大学精神并促进其转化为社会的文化意识,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全方位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教学与科研的成效都通过服务社会体现出来,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在于服务地方。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作为高校三大职能,教学与科研是基础和前提,服务地方是归宿与目的。教学主要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科研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二者殊途同归,共同作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这个目的。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以及组织,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没有能力,知识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深刻理解和创新。

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征是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在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的学科专业结构、应用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的教师队伍,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环节上,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立足学生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要实现考试制度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学业评价方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操作能力,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突出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应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组合,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知识主要在于“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考虑,仅有“双基”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主要指一门学科教学内容的主线或诠释架构与原理架构,具备学科专业的基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整个知识体系的架构,以此构建学生理解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的活动及其过程。学生只有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活动中才能形成智慧,同时,让学生亲身感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思想和方法,才可以逐渐形成正确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在于“双能”,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从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能力来看,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已知,而发现与提出问题是未知,因此,发现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发现问题通常是指个体借助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发现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提出问题的关键是认清问题、概括问题,因此,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自我组织,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

四、质量与规模的关系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质量是一个远比数量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的问题,质量是“本”,数量是“末”,本末绝不可以倒置。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在办学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高。在确定发展规模和招生数量时,必须使之与学校的资源承受能力相适应,在充分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谋求数量的增长,寻求最佳的规模效益。

1 保证师资资源的充足性。高等学校应确定科学合理的生师比并按该比例配置教师,确保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2 确保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水平与能力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与不断完善的过程,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应该逐渐走向成熟,不能因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水平的停滞或下降。&nbs

p;

3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课程水平。课程是教学的依据,只有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才具备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应成为制约课程建设水平的因素。

4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丰富科研成果。科研与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科研也是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的必要手段,办学规模的变化往往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冲击科研水平与能力的提高。

5 不断增强服务地方能力。地方院校应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通过教学、科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规模应该在确保高校服务地方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加以调整。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3

论文关键词:采矿工程;本科教学;改革

世界上科技、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采矿高等教育均采用重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教学中体现培养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迎接世界知识经井的到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应进行彻底改革。

一、我国有美高校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改革情况

目前,孢国大多数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其专业设置、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中南工业大学,原采矿系经调整、改造后.现为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包括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及土木工程等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本科1999年招生30名,其中1/3在湖南省单考单招,2/3在全国统考生中招收。学校对采矿、选矿、地质及测绘等四个艰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奖学金评定上实行优惠政策凡学科各科考试合格的学生都可评为A类奖学金,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岩土工程有关内容,重点是地下工程、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添加会计、金融等经济类的选修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仍设采矿工程系及本科教学中的采矿工程专业。1999年采矿工程专业奉科招收四个班,计划1~3年级合为大班教学,4年级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即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通风与安全及工业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在校期问均获专业奖学金,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矿山进行。重庆大学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发展起来舶矿山工程物理专业和矿山环保专业现已分别发展成为土术工程专业和珂=保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新设岩土工程及检涮技术方向.单考单捂,年招收25名本科生.教学内窖增加爆破、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等有关岩土工程知识。北京科技大学原采矿系现改为资源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改为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石油等方面。教学改革目标是拓展专业面.由金属矿开采改为以金属矿开采为主,同时包括石油、煤矿、非金属矿开采及海洋采矿。学生在校期闻加强CAD教学、计算机绘图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及部分岩土工程方面的课程。1999年该专业本科招生33人。武汉工业大学为原武汉建材学院,其采矿工程专业现改为矿物资源加工工程。1999年本科招生一个班。教学非金属矿开采为主.增加化学化工、矿物资源深加工及利用方面的内容。

采矿工程本科教育进行了较大改革的高校还包括东北工业大学、山东矿业学院、湘潭工业学院(原湘潭矿业学院)等高等院校。

前述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謦课改革后涉及的课程门效达150门,涉及的专业实习、实验及设计等实践性环节16个。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门数减少或合并,学时减少。在校生所授课门散增加较多。总之,各有关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基础和人才需求特点,均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专业范围,在学生招收、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较大改革。

二、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

采矿工程、地下工程及地面岩土工程等均属“工程”类学科,处理的对象同为岩土.有非常接近的专业特点,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或相近.且实践性强困此,了解这些相关专业的教学情况.有助于采矿工程的教学改革。

我国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长沙交通学院等高校的土术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及地下建筑工程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教学改革也各有择重。倒如.清华大学课程门数少,每门课择重基础知识教育;中南工业大学课程门数多,内容细.着重地下工程及地面工程有关知识的教学;长沙铁道学院重点在于隧道、桥粱与道路方面的教学。

课程设置中.前述诸高校开设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课程有碧恂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掩工、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道路工程、地下结构设计与掩工、路基与路面工程、工程勘测、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基加固与处理、地下铁道、地下空间利用、掩工组轵与概预算及防灾硪灾导论等课程及相应的实删生环节。

三、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特点

多年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数学力学知识较多,还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采矿业的主导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校时需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的数学力学知识,及大学物理学、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矿山提升运辅及压气排水机械等相关领域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可适当减少这些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识的学时数。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地球概况、矿物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矿井水、岩落塌陷、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勘探等地质方面的知识,矿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联系测量、井巷贯通测量及施工测量等测量方面的知识,及凿岩爆破、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均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地面及地下的岩土工程中。

第三,专业课程门数多.专业知识划分太细。在70年代以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分为露天开采专业、地下开采专业及矿山安全与通风专业等,因而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内容更细,导致毕业生专业适应面更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谭程及其内容的调整、综合,在近几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造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数。

第四,本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盘工实习、电子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机械零件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毕业设计等许多工程设计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今后,可对现有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作适当调整增加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实习设计。

总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国民经跻建设发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之上,还有进一步调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纪对采矿工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学科知识渗透日益显见,学科领域日益扩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另外.当前许多矿山企业严重不景气,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生产成本高.经济状况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减步,对岩土、机械、化工、电子及环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也应摒弃过去专业划分太细、专业面太窄的局隈,以适应世界经跻发展竞争和国民经济鸯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1世纪对采矿工程本科教育的总要求: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应与地下工程、地面岩土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达到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应切实落实以下四点

第一.生源质量和特殊政策相结合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高素质毕业生的重要条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有高素质的学生.即该专业的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对采矿工程等艰苦专业应有优惠政策,如学费减免、奖学盘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撮性,也有利于吸纳高质量的学生。

第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拓展到岩土工程领域。目前,在国家对矿山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各有关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增加有关岩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社舍适应能力。

第三,加强计算机应用船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计算机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应注意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的学习和对外交流。在加强基础外语学习的同时,应增加专业外语及专业课程外语教学的比重.逐步提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外语教学的门数.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

三、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特点

多年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数学力学知识较多,还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采矿业的主导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校时需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的数学力学知识,及大学物理学、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矿山提升运辅及压气排水机械等相关领域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可适当减少这些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识的学时数。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地球概况、矿物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矿井水、岩落塌陷、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勘探等地质方面的知识,矿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联系测量、井巷贯通测量及施工测量等测量方面的知识,及凿岩爆破、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均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地面及地下的岩土工程中。

第三,专业课程门数多.专业知识划分太细。在70年代以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分为露天开采专业、地下开采专业及矿山安全与通风专业等,因而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内容更细,导致毕业生专业适应面更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谭程及其内容的调整、综合,在近几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造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数。

第四,本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盘工实习、电子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机械零件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毕业设计等许多工程设计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今后,可对现有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作适当调整增加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实习设计。

总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国民经跻建设发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之上,还有进一步调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纪对采矿工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学科知识渗透日益显见,学科领域日益扩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另外.当前许多矿山企业严重不景气,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生产成本高.经济状况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减步,对岩土、机械、化工、电子及环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也应摒弃过去专业划分太细、专业面太窄的局隈,以适应世界经跻发展竞争和国民经济鸯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1世纪对采矿工程本科教育的总要求: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应与地下工程、地面岩土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达到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应切实落实以下四点

第一.生源质量和特殊政策相结合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高素质毕业生的重要条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有高素质的学生.即该专业的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对采矿工程等艰苦专业应有优惠政策,如学费减免、奖学盘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撮性,也有利于吸纳高质量的学生。

第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拓展到岩土工程领域。目前,在国家对矿山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各有关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增加有关岩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社舍适应能力。

第三,加强计算机应用船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计算机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应注意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4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其含义有两点:

一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是强调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而是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例如,“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很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教师在讲解时,如不讲细、讲透,学生在应用时就会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应讲清如下三点:(1)三角形的高是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因此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2)求三角形面积时,公式中的高是指公式中的底边上的高。(3)有的三角形的高在底边的延长线上,(如图)清楚了这三点,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概念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了,因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思维就会活跃,解题的能力也会提高。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的。而基本概念必须由教师透彻讲解,经学生消化理解,再经过实际应用中反复实践,才能在头脑中正确形成。概念不清,基础不牢,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就调动不了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也就形成不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思维能力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矗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和在讲述时“设疑”等一些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对学生来说,这些方法还是外因,是积极思维的起点。因为使兴趣上升为志趣和志向,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这个内因就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条件。有了深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知识和习惯的关系,是知与行的关系。我国古书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问思辨归结到“行”上,是说明“行”对于“知”的重要。也就是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正确知识的前提。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可使学生扎实记忆、深刻理解基础知识,从而引导和训练了他们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他们注重基储全面发展的学习目的,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矗在课堂教学中,甚至整个学校阶段的教学(包括大学)中,学生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只是数学基础知识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及理论,要等到他们走出校门后,独立地继续学习和研究。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着眼于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指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已知推未知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或提高,总是建立在牢固地掌握、深刻地理解、灵活地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和基本技能之上的。 “”版权所有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5

 

1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分为3种类型,即“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主要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型的技术技能性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本质上属于应用型专业,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应用型知识的获取以及具体专业技能的训练,目的在于通过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创造性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应用型教育思想强调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而实现教育思想指导和服务实践的功能[2]。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懂经济、专管理、擅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专业分析、决策和管理才能,在各行业中面向基层、企业实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贯彻4个方面原则。

 

1.1以应用为导向原则

 

应用型人才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向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应付未来知识性、信息性、全球性的商业环境,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规格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既是实用性的、切实的社会和道德层面的行为教育,又是专业教育行为,是“一种具备教育性的职业训练”[3]。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应考虑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以应用为导向,培养职业转换能力为主线,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1.2以学生为本原则

 

应用型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包括2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为基础,即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结合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第二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目的,重点放在学生基础能力的形成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1.3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原则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其服务的地域范围不同,地方高校因为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作为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直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补充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建设应依据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1.4以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原则

 

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知识的集成转化及综合应用[4]。国家教育部文件提出人才培养要遵循“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精神。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知识是基础,外化表现为能力,内化形成素质。培养方案的总体构型既要考虑学生应获得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又要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通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最终为社会提供宽厚基础、专通兼备的合格人才。

 

2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的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为特征基础,其知识结构应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宽口径”就是加强通识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不仅要具备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等,使学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宽广的就业前景;“厚基础”就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给学生一个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形成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适应能力。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3块:理论知识、通用知识和职业知识。理论知识是基础,通用知识是保障,职业知识是依托。

 

2.1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具有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块。学科知识是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知识包含与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共通的。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性核心课程,即本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真正体现专业的独特性,只有掌握核心知识,才能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除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等共通知识外,还包括各专业自身的核心知识。

 

2.2通用知识

 

通用知识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非专业工作能力。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通用知识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和工具技能知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理论课和身心健康教育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语文、艺术文体、社交礼仪、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法律知识包括经济法、经济合同法、国际商法等知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商管理活动必备的法律知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工具技能知识包括外语、数理、计算机等应用性知识。

 

2.3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围绕理论知识在具体职业岗位运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职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职业知识主要通过模拟企业实战环境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和综合实训,以及到各类企业的实地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所学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模拟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等。

 

3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每个人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发展相应的能力[5]。能力结构的构建与知识结构紧密相关,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必须考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岗位的竞争与拓展迁移。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分析基础上,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通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

 

3.1通用技术能力

 

通用技术能力主要反映学生在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强调适应性和规范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通用技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已经发生并归档的信息和正在进行采集、制作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和数据记录等进行科学分类、分析、整理和设计,以满足实际需求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能够用词准确,结构妥贴,逻辑清晰表述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3.2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紧密相关,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具有的专业业务能力,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控制能力等。决策能力指对具体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既定目标认识现状,预测未来,决定最优行动方案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计划控制能力指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进行谋划和安排,并通过信息反馈对计划执行过程监督和检查,运用各种措施纠正偏差,保证计划正常进行的能力。

 

3.3社会发展能力

 

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强调迁移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指面对职业变动和岗位转换所具备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学习能力指运用科学和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和钻研与职业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创新能力指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能力。

 

4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结构

 

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里所指的“教育”,即在教育中养成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素质”。素质在知识的积累中形成,并在知识的创造中体现出来[6]。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结构同样是基于其知识结构而构建,具体包含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4.1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指在所从事的职业或承担的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本质属性是职业性。对学生而言,指将来成为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创新潜能等。专业素质是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重点在如何去“做事”。

 

4.2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它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础。身体素质指人的体格和精力的统称,对学生而言,指具备健康的体格,充沛的精力,对日常工作压力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对学生而言,指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乐观稳定的情绪,勇于探索的精神,能够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善于与人交往等。

 

4.3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即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包括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等。与专业素质不同,人文素质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即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主义,重点在如何去“做人”。

 

5结语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6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 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2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本理论

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理解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础。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主要有3个:(1)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影响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5个基本主题为例,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及其转化”,因此“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就自然成为2个基本的主题。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活动是科学探究,因此“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主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从问题性质来说,既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规律,又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规律。从方法论上来说,为了对复杂的物质及其转化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化学学科采取了独特的认识视角———元素视角。物质按照元素组成可以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在认识具体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金属、酸、碱、盐等类别物质的性质相似性。为了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存在的基础上建构了相关的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化学课程中就需要安排“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前4个主题是围绕化学科学本身的理解设定的,“化学与社会”主题是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设定的。如果教师对于化学科学没有很好的理解,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5个主题及其基本关系。其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及其选修课程的结构就是围绕这样的基本理解形成螺旋递进的认识阶梯。(2)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思维方式。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是以学科的标准和目标为依据的,这是教学的内在永恒法则。教学活动的本质任务就是知识传承和理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实现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理解具体化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达到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活动就是将自己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化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就必须思考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是什么?教科书对于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些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这些内容学习对于学生的化学理解有什么意义?怎样判断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这个课题,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教科书有哪些可利用的的教学表征资源等等。(3)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制约着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有2条重要的原理:第一,学习需要原理。学生的学习是在产生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学习需要往往是通过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来激发的。学习任务设计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不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目的。第二,有意义学习原理。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要义是,当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在原有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时候,能够发生知识间的有意义联系。按照学习需要原理,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任务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有意义学习原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将新的学习活动发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这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活动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活动”类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从知识性质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指向教学实践的。从知识的构成要素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既包含有理论性认识要素,又包含有实践性知识要素。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建构而形成的。根据建构主义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6]。因此,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建构的。第三,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如前所述,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知识是在理解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3化学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策略

3.1理解化学科学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7]。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影响着教师化学课程知识的发展。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形成较为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包括3个维度:(1)化学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2)化学认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化学学科特征和化学科学认识方法论的理解。(3)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主要有元素观、能量观和科学本质观。化学教师要积极发展和建构化学知识结构。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化学科学。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化学科学的独特视角、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以及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形成基本的理解。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基本的理解,才能在认识论层面上搞清楚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化学科学,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其次,要深化对具体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WWHW的认识论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深化理解知识内容[8]。第三,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于具体化学内容的意义学习具有“回归性”作用,将似乎“无关”的内容很好地联系起来。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

3.2理解化学课程结构首先,要理解化学课程的宏观结构。模块化和主题化是高中化学课程宏观结构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宏观上理解化学课程,就是要理解化学模块和内容主题的宏观组织结构。高中化学课程有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是由几个主题构成的。2个必修模块中的6个内容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内容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其次,要理解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价值取向。现行的高中6个选修模块从性质与功能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化学学科核心领域的发展相联系的模块,如“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这类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学核心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第二类是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模块,即“实验化学”。该模块采用以实验活动为主的课程设计取向,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学习化学核心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认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第三类是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取向的模块,如“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这类模块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能源开发 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要理解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一级主题的提升,2者是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6个选修模块与2个必修模块的一级主题存在着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主题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实验化学”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化学实验基础”的发展,“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物质类别知识扩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物质结构基础”的深化发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深化发展,“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扩展。

3.3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对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把握程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题、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理解化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围绕5个基本主题分12个单元进行编排。5个基本主题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12个单元依次是:(1)走进化学世界;(2)我们周围的空气;(3)自然界的水;(4)物质构成的奥秘;(5)化学方程式;(6)碳和碳的氧化物;(7)燃料及其利用;(8)金属和金属材料;(9)溶液;(10)酸和碱;(11)盐、化肥;(12)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主题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分单元2、3、6、8、9、10、11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集中在单元4。“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以集中(单元1和单元5)和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各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化学与社会”采取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和集中(单元12)的方式进行编排。

3.4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目的为参照的。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的“效标”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只有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明确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具体课程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涉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习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3.5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既是教师角色的根本体现,也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水平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教师可以从4个方面提高其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1)关注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确定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既要关注具体的学习内容,又要关注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及其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2)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和新的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难度适宜、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挑战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3)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主要包括知识内容和方法经验。教师应认真研究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分析与新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将新内容的学习与已有经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4)关注学生的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转化”式加工,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表征,以促进学生的有效理解。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7

关键词:煤地质学;课程融合;知识体系;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71-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进展,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地质工作的发展急需培养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型综合地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2]。当代社会学科交叉是推动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大学生顺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3],众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了多学科一体化的教学思想,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4-9]。“煤地质学”课程作为我校地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对本课程体系结构及教学内容组织等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煤地质学”课程为例,探讨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升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内容

煤是由古代植物死亡、堆积、埋藏、后期成岩及变质作用后演化而来,这一过程有古植物、古气候、古构造与古地理等因素共同参与而成。因此《煤地质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见图1):(1)成煤作用过程,主要研究由植物转变成煤的这一复杂的作用过程,以及不同成煤阶段的特征、条件、影响因素及演化过程,理解煤的形成演变原因,这是煤地质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2)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学特征,采用岩石学和化学研究方法及手段研究煤的宏微观属性,为煤炭资源的工业利用提供基础。(3)成煤沉积体系的划分,分析成煤盆地水动力机制及不同成煤沉积体系演化对煤的物质组成、煤层、煤系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是煤炭资源预测的理论依据。(4)聚煤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其中起主导作用大地构造因素是重点探讨的内容,包括聚煤盆地的特征及类型与大地构造之间的关系,通过盆地构造演化的分析预测煤层的赋存变化。(5)煤的聚积与分布规律,此部分内容需要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煤盆地分析方法和原理,研究煤在特定地壳中的聚积和分布规律,为煤田地质勘探提供理论指导[10]。

从《煤地质学》五大块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出,这门课程的讲解与其他多门地质课程紧密相关,讲解过程中需要有先修《古生物地史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等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内容。

三、先修基础课程与后继扩展课程之间的关系

1.《煤地质学》先修基础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前,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地学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要先修《岩石学》课程,《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煤地质学》课程才能顺利开展。《煤地质学》课程是地质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门先修的课程的学习都是《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讲解的基础。

例如先修的《岩石学》课程要求掌握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本课程的煤岩特征分析一章就借用了岩石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显微镜分析技术,识别煤的微观显微组分特征,进而可以判断成煤的原始物质来源。此时先修的《古生物地史学》已经学习过各地史时期,古生物的种属分类及繁盛程度,特别是古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演化等知识为本课程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提供帮助。在岩石学中沉积岩石学的内容对《煤地质学》课程中的成煤过程的讲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煤层顶底板均为沉积岩层,煤层就是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演化发展的。因此煤层和顶底板岩层同样经受过各种各样的沉积作用。但煤层作为有机物质来源又与顶底板的无机物质在沉积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特征,煤的变质作用就是鲜明的例子。含煤岩系在经受相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煤经受变质作用转变成变质程度不同的煤级,而其他无机岩组并没有经过变质作用过程而转变成变质岩,这也表现出煤的特殊性。

先修的《构造地质学》课程要求掌握基本的构造类型及在地质体中的表现形式,在本课程的聚煤盆地一章就需要利用构造地质理论知识讲解盆地在形成之前、演化过程中发生的构造活动对聚煤过程的控制作用,这类构造称为同沉积构造[10],对煤层形态及厚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断层两侧煤岩层难以对接,因此断层属性的正确判断对分析煤层的赋存环境及后期的正确开采具有重要意;而聚煤作用之后的构造形迹会严重改造煤层的赋存状态,对煤层的后期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后期构造带的查明有助于解释煤层现今分布规律,可指导矿井实际生产问题。因此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煤地质学》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先修的《岩相古地理学》是研究古地理面貌的学科,通过沉积物及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沉积体在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沉积环境变迁。而成煤作用过程中从泥炭沼泽的发育到聚煤盆地的演化,每一阶段都离不开沉积环境的控制,因此《岩相古地理学》教学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泥炭沼泽的演化与发展、泥炭的堆积理论以及含煤沉积环境类型及沉积体系等内容,是解释煤层富集规律的理论基础。

2.《煤地质学》后继扩展课程。《煤地质学》课程在讲授之后,有兴趣和有需要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本课程相关的后继专业课程,如《石油地质学》、《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煤田地质勘探方法》等。

后继开设的《石油地质学》是学习石油资源的成因、成藏与分布等相关理论知识,其中成因问题分析石油的原始质料以低等生物为主,而煤以高等植物为主,但二者的演化过程具有相似性,通过《煤地质学》课程中学到的煤的成因演化阶段,可以帮助理解石油资源的成因问题。

后继开设的《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学习均需要有一定的《煤地质学》基础知识,其中学习的煤化作用讲述了煤化跃变各阶段均有大量气体释放出来,这正解释了煤成气的来源,其中有一部分气体保存在煤层里面,也是就煤层气,有一部分运移出煤层就构成了天然气的组成部分。而《煤地质学》课程介绍的煤中元素及煤的工艺性质内容也构成了《煤化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因此《煤地质学》课程的学习为《煤成气地质学》、《煤化学》的课程开设铺垫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另外《煤田地质勘探方法》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分析、探测煤矿床,正确评价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要想准确地得出评价结果需要了解勘探区煤层的富集规律,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聚煤盆地演化特征及煤层富集规律等知识点在煤田地质勘探内容中得到了应用。

四、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精神,因此在高校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理念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煤地质学》作为地质专业高年级的基础课,采取以《煤地质学》为核心的多门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手段,是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前提条件。该体系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见图2)。

1.多门课程基础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煤地质学》为核心,先修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同时将先修课程的部分内容融入到《煤地质学》课的讲解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2.多门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煤作为一种特殊的沉积矿产,与普通沉积岩有共性特征;煤作为有机能源之一,与其他有机能源具有相似成因方式,因此《煤地质学》课程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与《沉积岩石学》、《煤层气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交叉课程可以很好地进行结合。

3.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地质相关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因此本课程是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紧紧围绕“煤地质学”课程内容贯穿多门地质学课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完成任务。

五、结语

“煤地质学”课程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煤矿企业单位、煤田地质局等与之相关的生产或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地质人才的基础课,本课程开设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质基础知识,本课程讲述的煤田地质理论和方法在煤炭资源勘探和开采过程中可以得出实践的检验,因此本文围绕“煤地质学”课程主要内容阐述了与先修基础课程,如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内容的有机融合,同时关联与“煤地质学”相关的扩展课程,如煤化学、煤成气地质学、油气地质学、煤田勘探方法等,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兴趣,实践了本课程的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余际从,段怡春,赵连荣,等.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13.

[2]倪师军,邓斌,李明路,等.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0,(4):17-22.

[3]李佳敏.学科交叉视域下的高等教育转型[J].江海学刊,2012,(6):228-233.

[4]吕大炜,王东东,李增学,等.“多学科一体化”地质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岩相古地理”教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4,(4):112-117.

[5]李增学,刘海燕,刘莹,等.“煤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9,69(1):114-117.

[6]左琼华,朱婉明,杨加庆,等.实施理实一体化情境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以“岩石肉眼鉴定”课程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2,(2):76-78.

[7]徐艳.多学科融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62-64.

[8]刘海燕,李增学,吕大炜.探讨“煤地质学”课程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J].山东煤炭科技,2011,(1):141-142.

[9]刘海燕,李增学,吕大炜.“煤地质学”课程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3,(1):159-160.

地质学基本知识篇8

关键词: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多样化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广泛,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然而,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深化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十二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扎实推进高等学校的各项建设,把高等教育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质量这一生命线,乃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根本任务。

作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研制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于规范我国本科专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质性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一、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2013年7月17日的《关于理学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框架说明》通知的精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乃是该专业类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适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设置专业的参考。各高等院校增设新专业时,应对照“标准”来评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是否达到专业的基本要求。二是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指导性规范。学校要以“标准”为基础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三是作为质量评价的参考。因此,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的原则是:(1)把握好标准的定位。将“标准”作为各类本科专业设置、建设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依据。(2)统筹考虑标准内容的集成。将“标准”作为专业准入的门槛,指导高校制订和实施本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3)按照参考框架进行研制。“标准”应严格符合教育部的统一格式,对于我国各类本科专业具有良好的普适性。(4)科学合理确定标准内容。“标准”内容要尽可能体现专业类的共性要求。(5)注重相关标准的衔接。“标准”要注重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标准、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等的衔接,工科专业类国家标准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衔接。(6)广泛征求意见。“标准”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不同类型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意见,达成基本共识。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实际存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过程中还必须关注以下重要事实:(1)正视高校多样性现实。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分工,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重点与特色,彼此不可替代。不同高校办学历史、学科基础、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服务面向等存在较大差异。制定统一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应该尽可能避免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同质化,甚至导致一些高校失去自己特色。应该在大类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分类学科的质量标准,使之更有针对性。(2)要充分注重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及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多重需求。(3)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分层次,充分容纳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4)允许专业类的特色培养目标。即不同高校可以在符合“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定位制定自己的进一步细化、量化的质量标准。从而鼓励各高等学校决策者根据自身的类型定位,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办出特色,有效规避“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

二、地质学专业特色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其研究的尺度大到全球甚至整个宇宙,研究的时间长达数十亿年,其中有高等生命出现的时间也长达5~6亿年,无法用实验的方法重现。与其他经典自然科学相比,地质学对大部分问题只能用定性的方式表述,用将今论古推理的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岩石、矿物、化石的鉴定,逻辑推理,以及将今论古的类比法等。因此在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上地质学及地质教育与其他学科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地质学是“推理和历史的科学”。地质事实往往是对地质作用结果的描述而不是作用过程的描述,地质作用历史的漫长性和地质客体的巨大性及其演化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主体不能亲身历验地质作用过程及作用范围,地质实验也只能反映一种极为理想的边界条件下的情形。因此它的教学和研究手段必须建立在倒推性思维(对过去事件的预测和推断)、宏观尺度思维和综合大量不完备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并且由于地质学的推论常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造成了地质学理论的普遍假说化倾向,为基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2)地质学在整体系统科学思维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地球自身就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地核、地幔、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社会等构成的统一巨系统,因此在地质教学中必须注重整体性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3)地质学的很多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大尺度、长时间、大空间的框架下。因此,地质学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长尺度时间的理解能力。

(4)地质学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地质学所研究的客体――地球在空间上的巨大性、非均衡性、复杂性,使得地质学事实普遍存在不完整性。

地质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一般的地质研究以及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通过一定比重的野外实际调查,配合相应的室内研究。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构成一次观察、记录(包括制图)采样、初步综合、试验分析、总结提高以至复查验证的完整的地质研究过程。因此,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从简单的观察记录到高水平的分析综合能力。

地质学学科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性与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对地质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客观现实的综合考虑。

三、目前我国地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与国外地学领域各高等院校相比,我国的地质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理科地学的一些专业,除了专业知识面偏窄之外,其专业技能训练有余,科学思维训练不足。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解应用题”的能力。这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无法把握隐藏于各种现象之后的内在联系,“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因而难以在理论探索过程中有大作为。中国地质界曾经创立了多个地质学理论,涌现出李四光、黄汲清、陈国达、张文佑、张伯声等一大批著名地质学家。但近年来,研究人员的学位层次越来越高,研究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科学理论的研究却未见有显著突破。虽然其内在的原因不少,但理科地质学的教育理念和着重点显然需要思考和界定。

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科研意识、科学素质、科研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一个人的科研意识、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是很难通过某一门专门的课程来培养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在教学中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以加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可以增设选修课和一些不计学分的任意选修课。不把教学活动囿于教室课堂,而要扩展到整个校园以至于校园之外。要努力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教育的个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环节上则主要表现在: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注入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实践教学环节滞后,突出认识与方法的训练,实践课程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启发学生自主思维不足,训练方法传统落后。特别是课程的“自我封闭”和传统教学思想方法的束缚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性教学环节尚未构建起既科学合理,又有新技术新方法参与、多学科交叉综合,激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完整教学体系,缺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主要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以考试分数确定学生的优劣,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在制定“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等进行全面的革新,建立以现代地质学理论为主导、新技术为手段,引导学生接触学科前沿的课程体系。系统改革实践教学构架,构建在教学上循序渐进,内容上密切协调,地域上相互关联,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教学、课程实践、野外实践新的内涵。

四、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地质学专业(专业类代码:070901;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获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对地质学的需要,适应未来学科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重,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突出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潜力,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按照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地球科学学科服务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地质学专业的涵盖面也在横向、纵向上不断拓展延伸,并形成一些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地质学人才培养上各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或职业型等多种办学类型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培养规格。各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类型的不同制订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所制订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学校的基本定位,应开展人才需求的广泛深入调研;对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可达成;各校应根据人才需求和培养效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自我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

2.素质结构要求

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面、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如对文学、历史学、地理学、书画、音乐、艺术、美学、世界经济、国情等知识都有所了解,而且还应具有现代意识和较好的语言表达与人际交流能力。

3.能力结构要求

在本科教育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存力,也是人在社会中产生直接作用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而言,主要的能力包括:

(1)获取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自学能力,应体现在更新原有专业知识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交与表达能力,指能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交往中清晰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信息处理能力,即具有辨别、判断各种信息、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与归纳决策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书本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能力。主要应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计算能力,撰写科研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发明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应用能力。

(3)创新能力。只有开拓创新,才会有突破和发展。在教育中要注意培养以抽象逻辑思维为特征、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水平,提倡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等。

4.知识结构要求

(1)坚实的工具性知识。大学生应较好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备初步的外语写作和语言交流能力。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熟练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科技写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程、文化素质课程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的学习,了解文化、艺术、历史、哲学、政治学、思想道德、法律、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培养科学人文素质。

(3)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应具备系统扎实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4)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较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较为广博的综合交叉学科知识。通过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架构,了解地质科学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地质学研究的最新理论。大学生知识结构应以本学科专业为基础,并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选择,努力做到基础知识要广,专业知识要新,理论知识要深,应用知识要多,跨学科知识要宽。

5.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本专业课程的主讲老师应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主要课程的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

根据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等学校类型不同,建议生/师比例为8:1~16:1之间,最高不超过18:1。

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应有合理的比例。建议比例关系为1:2:4:1,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高于该比例关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应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以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

重视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优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缘交叉,改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

师资队伍中以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为主体,严格控制硕士以下学历的教师数量和比例。应大力支持教师出国进修,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结构。

适应地质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断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新进教师原则上要有至少一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形成能够满足实验教学需求、队伍稳定、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

本专业所在校/院(系)应拥有爱岗敬业的专职教辅/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队伍稳定、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素质高、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强。教辅人员应具有学士及学士以上学历。

6.教师背景和教师发展环境要求

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制度,落实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和明确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要求和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价,不断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本专业所在院/校原则上应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对新进教师实施岗前培训,并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岗位资格。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教学发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所在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

7.教学条件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具备基本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室等各类功能教室,能够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各种教室的利用率高,普通教室和部分多媒体教室原则上应向学生开放。

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价制度。教材选用要符合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大纲,主干课程选用同行公认的正式出版的优秀教材,尽可能做到使用近10年内出版的新教材,专业课程应有符合教学大纲的讲义。

学校和院系公共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图书、中外文期刊、各类资料、数字化资源和具有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查阅和借用的需要。

基础课程实验室要能满足教学要求,普通实验仪器要做到每个学生人手一台,贵重的或特别的实验仪器也要有让学生观摩甚至操作的机会。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指单价高于800元的设备仪器)固定资产总额应达到一定金额以上,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要求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设置若干个实验,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并有实验员管理和辅助教学实验工作。鼓励教学实验室和部分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

本专业要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应能满足地质学教学实习和其他教学活动的要求。各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因地制宜,在校内外建设实习基地。

本专业所在院/校应依托校园网,对教学、管理、科研、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整合。基本具备从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体系。

8.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要求

学校应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实施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教学管理队伍稳定、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科学、合理,运行有效。

(1)管理决策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由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和院(系)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构成的管理决策体系,负责决策重大教学工作并审议重要教学文件。

(2)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本专业所在院/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及教学规章制度构成。学校就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训练、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考核等主要教学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教务处及教学单位负责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上一篇:电脑硬件发展史范文 下一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