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5:27

科学发展的基础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1

关键词 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32

New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and Philosophy

WANG Zhixiu

(Tongji Zhejiang College,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Abstract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swered China's development,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lue level. With the practice of deepening development even more urgent, what to achieve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how to develop" problem, the need to constantly Passing the eighteenth session of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 shared development concept for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injected new meaning.

Key words development;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Materialism; people-oriented

对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深刻地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有惊喜也有忧虑。2003年对于我党是关键的一年,这一年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提出并深刻地去思考究竟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十七大,我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用简短的几句话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它却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哲学基础,本文就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展开讨论。

1 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即凡物质都是运动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那么什么是发展呢?它是指一种向前向上的运动,是新旧事物的更替。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是由低级的社会形态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是不断肯定、否定与自我否定的过程,即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是同一种社会形态中的量变。即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讲,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特指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①

2 科学发展观中最根本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最根本的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区分出社会历史观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具有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何为社会存在?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过程,即人从自然界中获取所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在人作用于自然的过程中,人可以看作为人口因素,自然可看作为地理环境。而人作用于自然的方式就是生产方式。虽然在这三个因素中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现在我们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比以往更加关注它,因为自然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中国社会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上是成功的,但所付出的环境、资源、能源的代价过大了,使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问题成为今天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也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原因。因此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从而使得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群众史观的根本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从坚持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的决定力量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因此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因为他们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素材,所以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为社会制度的变革,根本取决于民心向背,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以我党始终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提出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进一步强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并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②这都反映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4 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新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放在首位的是创新,落脚点是共享,强调的是绿色,这是衡量发展须臾不可缺少的五个要素,缺少一个,发展都是不成功的。

(1)科技创新引领各个方面的创新。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我国建国后生产力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积累的生产力。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力是被束缚的。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缺乏活力,职工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农村亦是如此。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牺牲了效率。生产力释放不出来。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但由于政策、体制进行了改革,由不合理变得合理了,结果就不一样,农村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被极大地释放出来,增添了活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又发展出了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城市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如放权让利,实行承包制,等等。这些可以看作是第二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即解放并发挥了旧的生产力。可是,当旧的生产力的潜力发挥完了,而新的生产力还没有出现时,问题就来了。例如,由于国家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不足,农业生产手段没有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出现了“三农”问题。而对国有企业改革还处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也出现了些许困境。于是在这时需要新的生产力出现。对外开放政策开始起作用,开放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通过开放政策――“引进来,走出去”,我们找到了新的生产力,就是发达国家进行的产业结构大转移,发达国家所置换下来的产业――家电产业,一跃使我国成为全球家电大国。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个阶段,靠引进找到的新的生产力。但是,这并不是国际竞争的优势,竞争力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与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与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因此我党提出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创新阶段。与此同时,要以科技创新带动各个方面的创新。

(2)共享是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十后,曾提到“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③这充分回答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发展始终依靠人民,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一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表现出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每个人都可以在中国梦的引领下,绘制自己的梦想蓝图,又都能在祖国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个人梦的成功,是国家梦实现的重要动力。反过来讲,人民感受到幸福了,必然是祖国已经强大。共享,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社会历史对人民主体性的鲜明体现。

(3)绿色是发展的价值维度。十将生态文明写入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中,使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2013年4月,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2013年12月,他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人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不断地去攫取?还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树立整体的自然观。今天的现实更加确定地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受到破坏,人也无法独善其身。发展是确定无疑的,发展所遵循的价值维度就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去遵循生态观念,实现绿色的价值理念,是一个始终思考的课题。

5 总结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看法和主张。然而,它并不是对发展的表层的认识和回答,而是有着深刻的哲学基础的。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展开,使它成为解决现实发展问题的理论武器。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必然要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创新,因而提出的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和深化,这是将普遍真理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最佳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发展,又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其在发展中满足人类的需要,不断地实现它的价值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注释

①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② 新华社南京10月14日电.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人民日报,2005-10-15.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人性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4-0009-03

总书记在2007年“6•25”讲话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七大又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大会的决议,因此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来看,把科学发展观所主张的“以人为本”仅限于对“人”作数量上的概括,或仅认为“人”包括不同的阶层和团体,这是不够的,还没有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全部。只有把科学发展观放在人性的地基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科学性”,才能真正把握其理论实质。换句话说,科学的人性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对人性的看法,是我们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的依据,因而对人性的认识必然反映在各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各种政治经济制度之中。“人性作为意义和价值基础,对人类世界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本身的创造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人必须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已说明,人们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来适应环境和生存,选择什么样文化价值系统作为自己的生活向导,本质上是和他们如何认识自己以及认识的水准相一致的。”[1]因此,科学地把握人性对人类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王海明认为,“所谓人性,说到底,也就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从词源来看,人性也是人生而固有的东西”。[2]可见,他所说的人性乃是人的天赋本性,而不是指人的社会性。因为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而形成的;它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础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表现。马克思则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以往的政治思想家就曾把人定义为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恩斯特•卡西尔则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哈贝马斯认为“人是交往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是劳动的动物”,如此等等。但不管把人设想为什么样的动物,都不能否定人的利己本性,人的本性从根本上说是利己的。相反,说“人是……动物”,只不过是对人的本性的一个方面的说明。因为无论人的社会性、交往性倾向多强,求知欲、符号化程度多高,劳动和理性的本性多彰显,其目的和内在的根本动机都是从自己出发的。也就是说,人性所表现出的人的生理的需要和欲望,乃是引发人的一切行为的最终动因。人的这种本性,马克思称之为“我性”,海德格尔称之为“本己”性。马克思说:“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玄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3]但是,从自己出发,并不一定是利己的,它也可能是利他的。如母爱,自我牺牲精神。而且,利己与利他是相对而言的,只不过是人的“本己”这一本性的表现。因此马克思在谈到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共产主义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的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要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4]可见,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从根本上说,人性是本己的。

由于利己或利他只不过是人的这种“本己”本性在现实中的表现,因为人本性的伸展,也就是人要实现本己的目的,需要各种资源,而离开了社会和他人的协助,人就无法获得他所需要的资源,甚至连自己的生存都无法满足。为此之故,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与他人合作,以期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人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也是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利己和利他在人性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有时利己表现得突出一点,有时利他表现得突出一点。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获得的食物很少,往往过着原始的共产主义生活,因而人的利己本性不太明显。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类的利己主义也不会比利他更突出。实际上,利己主义只在到了商品经济社会即资本主义才达到相当突出甚至极端地步的。因此,康德坚持说,尽管人类有大公无私的情感和行为,但利己是一切人行为的最深刻之原动力:“一切人对自身幸福的爱好都是最大最深的。”“尽管通过最无情的自我省察,除了责任的道德根据之外,我们找不出任何东西能有力量促使我们去进行这样或那样的善良活动,去忍受巨大的牺牲,但并不能由此就确有把握地断言,在那表面的理想背后没有隐藏着实际的自利动机,作为意志所固有的,起着决定作用的原因。我们总是喜欢用一种虚构的高尚动机来欺哄自己,事实上,即使通过最严格的省察,永远也不会完全弄清楚那些隐藏着的动机。”[5]这实质上是把人的“本己”本性与它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利己”混为一谈了,他所说利己主义,只不过是人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表现。可见,人的“本己”本性和人的利己或利他行为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如一个人饿了想吃东西,这是没有什么善恶的;如何去获得这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却是有善恶的,也就是说,人们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式,即人的行为,才谈得上善恶。这种人性观是马克思在批判抽象人性观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指“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6]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人性,也是现实的人性。

正是在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目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这个“现实的人”是作为复数的“人”,从数量上讲是一切人,是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个体私营业主等各行业在内的一切人,是生活在社会上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这些现实的人之间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除了社会的整体利益外,他们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即使同一个人,他的利益和需求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在为实现自我而进行的改造世界、征服自然的活动时,在利己心的驱使下,也可能对他人或人类的长远利益造成损害。因而符合人的本性的政治社会制度,在尊重人们的利益的多样性、满足人们的合理欲望、为人们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的同时,也要求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避免其破坏性的后果,以最大限度地增进人类的利益。我们知道,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在“我欲故我在”的口号下把人类从禁欲主义的牢笼里解放出来,倡导追求欲望的满足的“凡人的幸福”。这一方面促进了人的发展和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另一方面,毫无节制的追求欲望的满足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危机,如人口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等,这些危机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所以,启蒙运动没有实现其允诺给人类的幸福,“其原因除了工业制度内部的经济矛盾之外,还在于这一制度两个重要的心理前提:1.生活的目的是幸福,也就是说最大限度地随心所欲,即满足一个人所能具有的全部愿望或者说主观需求(极度享乐主义);2.自私、利己和占有欲。”[7]因此,政治关系作为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定途径,必然要以利益作为其驱动力,以人的“本己”性(“自我”性)倾向作为其理论前提。但是,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实现自身利益的方式使人成了自身欲望的奴隶。因此,所谓的现代性危机,实质上就是人性的危机,是人的欲望过度膨胀的危机。而克服这种危机,就要把人从欲望中解放出来,重新成为自身欲的主人。因此,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其实质就是要对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进行合理控制。要求人们既立足于当前的欲望的满足,又要考虑他人或社会共同体和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人的实践行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控制,使人们在满足自己利己欲望的同时,促进人的实践沿着有利于人性完善和人类整体生存与进步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在吸取了人类长期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之上提出的,它反映了我们党对政治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人与政治的关系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把握,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根据源于它的时代的内容,理论的地位和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多深层次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以及它在解决时代课题时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只有从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出发,去理解人类的政治行为,才能达到对它的科学认识。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正是以科学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首先,对人性的科学认识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一方面,人性是本己的。无论做什么事,人们都是从自己出发来思考问题。因此,我们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应立足于人性的这一现实,而不能从虚构的人性出发。另一方面,人类的这一本性并没有对错之分。人们从自己出发来考虑问题、观察社会,这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也是社会创造力发挥和人类进步的前提。因此,一个好的制度,并不在于排斥、反对甚至压制、改造人的这一本性,而是让人的这一本性通过适当的方式朝着完善化的方向获得充分发展,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人的利己性或利他性是人的本己性的两种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在人性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由于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实践中可能对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造成伤害,因而要求社会运用理性,通过一定的制度或机制对人类的实践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或引导。这就是说,人性中的欲望是可以控制的。当人的利己欲望无限膨胀,超出理性的限度时,人的本性就会异化,人就会成为自身欲望的奴隶。社会应该通过理性控制欲望或通过引导欲望的实现方式,使欲望为人性的完善服务,为人成为自身欲望的主人创造制度条件。康德说:“人具有一种自己创造自己的特性,因为他有能力根据他自己所采取的目的来使自己完善化,他因此可以作为天赋有理性能力的动物而自己把自己造成为一个理性的动物。”[10]从这方面看来,政治思想家们倡导回归古典政治哲学是有道理的,因为通过理性控制人的,过上善的生活,正是发端于古希腊的古典政治哲学的主题。

第三,人性是具体、历史的,且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制度的规范和引导对人性的完善和人类整体的利益都是必要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上,由于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现实的人性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的利己性或利他性表现的程度也会有不同。因而制度的引导对人性的完善,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必要的。一方面制度可以控制人类的自利自私带给人类整体的危害,把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造福于人类。“如果人的本性确像他所表达的那样,是自私的和无政府主义的,那么道德和政治秩序就只能通过对它的约束产生出来”。[11]另一方面,人性的可塑性及其发展的多样性表明,人性的伸展是一个系统,其表现出的多样性也使人们的多种利益能够并存并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人是一个能够向世界无限开放的X”。[12]这也为社会政治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葛晨虹.人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王海明.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8、5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7][美]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0]康德.实用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232.

[11]索利.英国哲学史[M].段得智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73.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3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传统的发展观用经济的发展来代替社会的发展,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在这种发展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惜高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社会要和谐,首先就要发展。这是因为:第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有序提供物质前提。第二,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归根到底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现在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似乎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要讲效率就要牺牲公平,而讲公平就要否定效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效率不仅包括经济效率还包括生态效率和社会效率,相应的公平也是经济公平、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统一。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保证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这也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了和谐社会内在的价值取向。第一,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谐意味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反对“物本”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信念,从而把异己的客观力量变为人自主活动的条件,和谐的实现才有可能。

第二,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所以,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和当家作主的地位。而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反对“民本”的错误观念。“民本”思想是英雄史观的体现。在“民本”观念中,人民只是客体而不是主体,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其统治而加以利用的工具,只能导致“官”和“民”的二元分化。

第三,它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归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日益分化,形成了各种利益博弈的局面。利益的分配要讲规则,而规则的确定不能单从经济效益着眼,还要考虑生态的成本和社会的成本,不能使少数人享有发展的成果,而使大多数人背负发展的成本。资源和环境都是全社会的,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有。并且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所以,发展的成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这就需要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体现社会公平,使社会安定和谐。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也正是和谐社会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就是片面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造成的。所以,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化解这些矛盾,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第一,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就是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建设造成的。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提倡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着眼于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始终注意“四位一体”的协调统一,而不能顾此失彼,搞“单打一”。

第二,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条件。目前依然存在的诸如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粗放式的发展方式等,使速度、结构和效益不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的矛盾突出。要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要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结构合理、机制顺畅、和谐平衡发展。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4

(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就明确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在回顾马克思如何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说,马克思首先发现的是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说明什么呢?那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马克思主义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力量的劳动者的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谈到理想的生产时认为“这种生产,是以满足社会以及每一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造福于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不断创造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实现这一人文关怀所必需的条件。二是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及其需要。三是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人的社会性在人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要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就必须自觉地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所以,搞好人类的制度文明或广义的“政治文明”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完整的人且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是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而存在。作为主体的同作为客体的人的统一,或者说,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人的完整性。在唯物史观中,一方面,人是一个客体化了的主体,也就是说,当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着社会历史的进程时,他们是受着客观制约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客观规定性的主体,他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这种客观规定性的范围内或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而他们的活动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另一方面来看,人又是一个主体性的客体。

马克思研究完整的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将使它的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各方面的才能。”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客观趋势”。当今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物质生产力的限制,取决于物质生产对于个人的完整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础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人文关怀思想的极大提升,也是马克思人文关怀经济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一)注重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始终占据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位置。在马克思那里,追求人本身的全面发展是人全部历史活动的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由此,马克思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继承、坚持和发展这种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就要求人们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把人看作是一切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的主体、目的、基础和希望,改变在理论及实践中存在的单纯关心经济客体状态,而忽略对经济活动的主体和目的的人的关心。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在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被无止境地放大,导致经济活动中以人为本的价值矢量被倒转,主体被客体所湮没,目的被手段所代换。人逐渐变成了经济活动的工具,物质财富的生产和聚敛成为人所争相追逐的目的。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满足的价值主旨日渐远离,甚至两相悖逆。经济活动由人是主体的价值实现过程,异化为人被当作客体和工具手段受到支配和驱使的过程。结果人的发展和人的本质实现问题淡出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把人只当作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把经济发展中的物质价值放在人的价值之上,都是发展观的偏颇。要坚持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即创造力的充分体现。从根本上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的需要。一般来说,低层次所需要的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而低层次需要,尤其是物质享受需要的满足程度,是因人的价值观而异的。只有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转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素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遏止恶性消费和恶性开发,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非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在人的深层意识上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承认人类是自然界的普遍成员,承认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财富,承认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而建立起一种既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主观需要,又符合生态环境自然客观规律要求的、现代的、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平等、和睦、协调、统一、相互尊重。这应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视角理解人类生存,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三)正确处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5

1现代聋人艺术教育的学科内容现状

(1)对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内容的宏观基本要求。现代聋人艺术教育课程是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来设定的,对于聋人的艺术课程教育目标应大体与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要尽量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帮助聋人学生掌握生存社会的一技之长,要有职业意识、执业纪律、职业习惯和安全生产习惯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或获取相应技术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最后,陶冶情操、发展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将来立足社会。

(2)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类型。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的类型主要包括艺术才能教育和艺术类职业技能教育。在艺术才能教育方面,舞蹈类、器乐类课程比较常见,旨在发展聋人学生的艺术潜力,让他们摆脱自卑,拥有精神依靠。在艺术类职业技能方面,有蛋糕制作、美容美发、面点制作、服装设计、花卉种植、电脑编程、工艺美术等,有些学校还能提供像书法、篆刻这类的艺术学科,这些艺术学科分布在体育、艺术、职教等方面,在教学生如何掌握艺术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用意志去就业、自立,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而不再是别人眼中弱小的残疾人。

2聋人和社会需求的冲突问题与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之间的关系

(1)聋人与社会需求的冲突。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是在社会需求的向导下开设的,与此同时,把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听力残疾的局限性以及对自身和社会认识的不全面,根据人才市场的具体数据来制定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而现实生活中,聋人与社会需求之间却有着很多冲突。例如,1)聋人的职业能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调查,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需大于供,而动画设计、工程维修、软件开发这些专门需要技术人员的岗位仍然有很多空缺。这些都说明有一技之长的聋人目前仍然紧缺。而其他一些技术含量低却辛苦的行业,却不是很多人愿意去的,这就造成很多有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干的例子,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需要技能人才,而“想去的地方进不去,需要人的地方没人去”,这种职业供求的不匹配加剧了聋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2)聋人与社会之间相互适应的进程发展缓慢。由于社会在对聋人思想道德层面的对待还没有达到一视同仁的状态,所以,很容易把聋人和正常人区分开来,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而对于聋人自己来说,由于跟社会接触的较少,不清楚社会的真正状况,所以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关系,或高或低的评估自己,对工作岗位不能适应或无法站稳脚跟等问题不断出现。

(2)聋人与社会冲突给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学科带来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既然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那对于聋人艺术教育来说,更是应该把艺术与职业结合起来,考虑劳动力和本地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科学规划艺术课程,特别扶助并大力发展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培养聋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聋人全面发展,实现残而不废、残而有为、自立自强,由残疾者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有经济创造能力和负责任的公民。

3现在聋人艺术教育的学科发展方向

(1)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为保证学生的基本教育,必须要保证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选修课则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程,如果说必修课是一座高楼,那选修课就是高楼的装饰物,选修课让学生的知识更加广博。

(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聋人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聋人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聋人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聋人学生自主学习,促使聋人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简单地说,把理论课和实践结合起来,就是将聋人学生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的一种训练方式。光说不练假把式,只有将自己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践操作,才能真正活学活用。

(3)加强聋人的艺术职业教育。我们必须培养聋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能力,因为是特殊群体,存在听力方面的障碍,所以要想紧跟社会的经济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对于聋人的艺术职业教育必须立足实际,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对聋人自身和社会的需求都要尽量做到满足。

(4)加强聋人艺术教育学科与社会企业机构的联系。把聋人艺术教育课程与各类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增强聋人与社会的沟通,为聋人的职业选择提供指导,让他们能顺利地走上社会。艺术教育学科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服务,欢迎您的光 临dylw.net]要进行设计,在符合聋人学习习惯的同时,不能忘记关键知识点的灌输,贴近聋人生活习惯,保证艺术教育的实际效果和聋人职业发展。

(5)加强聋人和健全人的沟通教育。因为自身的听力缺陷,聋人通常不能或者很难与健全人正常地沟通,而事实上,这两个世界的人们是不应该有隔阂的,世界的丰富多彩应该让聋人感受到的是幸福而不是胆怯。现代聋人艺术教育应该关注到这一点,在强调职业教育的同时,满足他们内心与健全人同等对待的渴求,让他们坚信“除了听,聋人能做任何事”这一观点。另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促进聋人就业的舆论环境。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提倡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加大对他们就业援助的力度,减少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隔阂。参考文献:

刘洪波,刘虹.聋人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教育与职业,2012(8).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6

论文摘要:领导干部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是决策者,决策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向与方式的科学与否。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沿着科学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

一、 领导干部科学素养的社会特征

科学素养是人们坚持科学精神,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修养和能力。科学素养决定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关系着人们工作与生活发展的优劣与成败。公民的科学素养,除了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作为国民素质的基本元素也同时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与普通公民具有不同的社会特征,作为决策者,领导干部的科学素质不仅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个体对社会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社会发展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决策的科学性上。决策的科学与否关系着发展目标的正确与否和发展方式的优劣与否,科学的决策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能够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不科学的决策则违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会使事物的发展与人们的希望背道而驰,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决策的科学与否,对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基本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素养,才能具有科学决策的意识与科学决策的能力。首先,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才能在决策过程中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其次,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才有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客观地认识环境,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形势,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确保决策这个主观行为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二、 科学精神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保障

精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灵华,领导干部的科学精神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意识保障。科学精神来自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积累和升华,它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们行为和习惯的科学性。科学精神所代表的核心内涵是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而理性精神则是各项事业沿着科学道路、按照科学方式发展的保障。

首先,创新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动力。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科学技术之所以不断发展,就在于科学研究在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大胆创新。创新精神是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开拓精神,是一种对于新问题、新方案、新途径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科学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对旧概念的修正和不断发展新的概念,它对陈旧的现实、落后的现象不满、并提出质疑,而且要求改变现状,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创新精神是由科学探究的实践升华而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寻找新发现的过程,“科学上的新发现,必然冲击原有的认识,产生新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境界”。由于新的发现变革了人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引导了人们新的行为,因此,使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事业得到新发展。所以,创新精神是变革的动力。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和思维的更新都来自于人们的创新意识。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创新精神的推动。

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不断产生。面对新环境、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领导干部如果墨守成规,仅拘泥于经验,就有可能使新的机遇丧失、使旧的情况恶化。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主动审视现实的状况,质疑制约发展的现象,自觉地变革陈旧、落后的东西,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用新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以新的目标和新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理性精神是促进各项事业沿着科学道路、按照科学方式发展的保障。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要求人们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去探索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得出事实和逻辑的必然性,而不是单凭直觉和经验。实事求是地理性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探索求知、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的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来自于人们对于科学本质的认识。科学的本质就是整理事实,从中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而不是仅仅抓住现象作出的结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必须是在观察、试验所得到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整理、分析、判断,然后经过实践的验证加以证实,这样才能将其作为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结论。因此,科学的理性精神是把握事物科学发展的保障。

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科学的方向、按照科学的方式发展,必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具有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领导干部的理性精神是科学决策的理性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精神,才能自觉地排除掉主观唯心的东西,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通过调查研究来了解发展中的问题;以事实为依据来研究、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实践作为检验结论的标准。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各项事业科学、系统、有序、稳健地发展,从而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 科学知识是认识和判断发展环境与形势的基础保障

科学知识是领导干部具有这种认识和判断能力的基础支撑。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具有正确认识和判断环境与形势的基本能力,并以此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

首先,科学知识是领导干部辨识能力的基础支撑。科学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客观的事实,它包括自然的事实、历史的事实和社会的事实。另一个是规律,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人们必须具有科学知识,才能认识和分辨各种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及其规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的发展中,领导干部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必须首先对发展环境和形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这样才能为决策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科学地辨识能力,而这种能力来自于科学知识的支撑。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识别国家政策方针和大众传媒中出现的各种相关信息,才能利用科学知识去分析和判断各种事物。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必备的科学知识,就会妨碍其对于环境和形势的客观认识与科学判断。例如,为了应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局势,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为了落实这一措施,国家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等任务和要求。但是,在我们对某市部分现任局处级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对于“标准煤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43.30%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错误的答案;11.3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二氧化硫排放主要来源的问题,有35.57%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6.70%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COD是什么?”这个问题,有22.68%的人选择了错误的答案,35.57%的人选择了“不知道”,对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仅有54.12%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而有近一半的领导干部对这一原则不够了解。由上可见,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因此,无法搞清这项措施中的相关概念。这必然影响他们对“‘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项约束性指标的客观认识;对发展“循环经济”这项“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的意义的正确理解。同时,也会妨碍他们对“节能减排”这一战略措施实施后未来发展环境与形势变化的正确判断。

第二,科学知识是提高认识效能和预见能力的支撑。科学知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寻找和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来掌握社会发展的进程,利用事物之间的促进关系、消除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提高预测和预见能力,使社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健康地向前发展。目前社会系统纷繁复杂,各个社会部门、各种社会现象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构成社会自身的矛盾运动。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依靠科学知识去再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必然联系以及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以便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制定社会的改革方案、工作计划、方针政策;及时调整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以此去改造和管理社会活动,引导和管理人的行为,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而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则会制约领导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视野和高度,影响其决策的大局性和系统性。例如,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对于“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和固定构造四种”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有40.72%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的答案,17.53%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超过五分之三的领导干部,对于我国的专利法不够清楚。对于“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生活水平越高。”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仅有43.30%被调查的领导干部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而有4.12%的人和52.58%的人,分别选择了“不知道”和错误的答案,这说明大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测量人民生活水平的常用方法不了解。对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意味着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这个判断正误的问题,仍有10.31%的人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答案。这说明,少数领导干部,缺乏基本的科学决策知识。

专利法、恩格尔系数和决策的民主化,是目前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横向知识。其中:专利法是保护创新的重要科技政策之一,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领导干部对于我国专利法的基本内容和内涵缺乏了解,说明他们还不能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对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和怎样创新有一个认真的思考。“恩格尔系数”是家庭收入中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支出金额的比,它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领导干部对此指标的含义不了解,说明他对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的差距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发展目标是什么还没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决策的民主化是科学决策的根本内涵,领导干部对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除了意味着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外,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在照顾大局的条件下,公平地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这个基本内涵都不清楚。说明他对现代社会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需求还缺乏应有的理解,对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缺乏基本的认识。

四、 科学方法是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保障

科学方法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的支撑,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思想方法与措施、手段的保障。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局势,领导干部只有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充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首先,科学方法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方法为人们有计划地管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例如、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为人们对社会的整体和部分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确立改革和管理的最佳方案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科学思维是人们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思考,获得理性认识的基本途径。当今社会已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任何个人的行为,局部的事物都与整个社会系统密不可分。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使决策环境日趋纷繁复杂。这些都给领导干部的决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决策问题复杂、规模庞大、涉及面广泛、因素繁多,决策问题变化快、动态性强是现代决策的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这种复杂的决策环境与决策需求,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代科学思维的方法,特别是系统思维的方法,则难以把握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但是,从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领导干部对于传统科学思维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较好,而对于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近代科学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比较差。调查显示:80.11%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能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测试题的正确答案。而在对系统思维方法进行的测试中,只有11.29%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能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处理测试题中的问题,而其余88.71%人,均按照传统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处理。系统思维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性,“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中综合地考察和研究问题,以达到最佳处理方案的思维方法。领导干部只有运用系统思维原理,来探究工作中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才能将自己的局部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将各个方面的关系与利益统筹、协调起来,才能有效处理好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共同发展。

第二,科学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与措施。科学方法是处理问题的方式、途径、手段、程序和技巧。科学方法是把握事物发展方向与方式的有效工具与锐利武器。领导干部运用科学方法,一方面,能够为决策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依据。另一方面,能够使主观决策更贴近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因此,充分、有效地利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是保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的科学素质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领导干部对于定量分析科学方法的运用还存在差距。调查显示:72.04%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完全理解;有56.45%被调查的领导干部对于比对实验方法完全理解。但是,在对统计方法进行的调查中,对“统计科学的总体性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质量特征。”这个正误判断题,有59.7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正确”这个错误的答案,11.34%的人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导干部,对于统计科学的总体性是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的数量特征这个概念不清楚。在对领导干部的综合数据分析能力测试中,我们给出了一组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能源消耗的比较数据,内容为:“中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404(gce/kw.h),国际先进水平为317(gce/kw.h);中国每吨钢可比能耗平均值为966kg(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656(kg标准煤);中国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为170(kg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107.5(kg标准煤);中国每公斤标准煤能耗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0.36(美元),国际先进水平为5.58(美元)”。要求被测试者根据给出的数据,对我国能源状况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结果只有44.62%被调查者选择了“我国节能潜力大”这个正确答案,而超过一半的人分别选择了“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大”两个错误的答案。这说明部分领导干部对于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对于“单位”数值与“总体”数值反映客观事实的区别认识不够清楚。

由上分析可见,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保障。要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朝着科学的方向、按照科学方式发展,关键要靠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决策的保障,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使决策成为经济社会沿着科学道路发展的动力与方向盘。

参考文献:

[1]田夫.科学与领导[M].中国科协现代管理知识讲师团编辑出版(内部限额发行),1983.

[2]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网7-06/03/content_634545.htm.

[3]中央组织部等.科学决策知识讲座[M].人民出版社,1987.

[4]刘悦伦,李江涛,廖为建.决策思维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7

[论文关键词]萌芽;探索;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两课;98方案;05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既是一门传统学科又是一门新兴学科,既是一门交叉学科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基础”课的学科建设经过多年探索、突破、改革、创新和不断完善、整合而走上今天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基础”课是2005年由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整合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立为标志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初期正式开设并命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研究开始关注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探索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新内容、新机制、新手段和新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此也进入了改革探索的新阶段。在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科学化的同时,教学研究开始关注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问题。如1980年大连工学院率先开设“思想修养”课,后来全国各高校也都以不同的形式开设了类似课程的讲座和专题如思想品德教育、人生哲理、人才成长与修养、职业道德、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道路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与此同时,有关方面的教材、著作和刊物相继出版,相关的学术讨论和论文纷纷发表,党和国家宣传、教育部门也在加大研究规划力度,不断制定、出台支撑其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方案。

1982年l0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通知》指出,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把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通知》还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由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讲课,电可请校内外其他同志讲课。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设立少量专职人员。至此.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人生观教育的重要途径。90年代中期逐步得到完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起,简称为“两课”。

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通知》除规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机构等,还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应纳入教学计划并考核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课和形势政策教育平均每周两学时,由各校根据情况统筹安排。思想品德课教学时间不得任意挤占。”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课堂讲授与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等。

1985年国家教育部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为两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教育,其中,思想教育课程包括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提出了“因校制宜地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开设五门课程:《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这五门课程的开设基本上确立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完整课程体系。

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对我国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993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提出了进一步对“两课”教学进行改革。会议报告提出:“两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改革,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目标和要求是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针对性’’“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邓小平所指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精神应成为‘两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国家教委在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四所国家教委直属院校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三所部委或地方院校作为改革试点联系学校,全国各地有近四十所院校被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各教学改革试点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充分依靠广大教师,经过充分准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进行了积极努力和艰苦探索。提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教学试点方案。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加强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和学科建设,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和理论家。

1995年10月24日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品德课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意见》提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意见》还对“两课”的主要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意见》对高校“两课”教学时数做了调整,提出了各级各类院校四年制本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数为教学计划内不少于85学时,专科不少于68学时。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应合理确定上述各门课程的学分,切实保证规定的学时。”

1995年12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保证高等学校德育有效实施,根据《教育法》制定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纲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大纲规定高校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和形势政策课程。

1996年3月在全国高校“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课”教学改革的指示,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方针,全面总结和吸取1985年以来“两课”教学改革的经验,特别是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注意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性,要对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做出统一规定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两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保证“两课”教学根本目标的实现。1997年6月第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步伐。

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正式提出了高校“两课”教学的课程体系即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八门课程的设置即所谓的“98方案”。1998年6月,、教育部联合颁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1993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基本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1999年7月在党的第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至立对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对新方案实施工作的领导。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入第一线,了解和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第二,要加强对教学中热点、难点的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感。第三,要大力坚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为贯彻会议精神,高质量地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1999年12月3日,教育部社政司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两课”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在充分肯定“两课”教师队伍整体情况较好、工作富有成效的同时,指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应改进的地方,关键是要提高“两课”教师自身的水平。为此,该通知提出:为改变“两课”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的状况,要在1999年致2004年间,使3500名左右在任“两课”专职教师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

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两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设置新方案,决定从2000年到2002年分三批进行“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评选和制作工作。2000年下半年,教育部社政司根据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决定启动教学基本要求修订工作。

2001年7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要把贯彻《讲话》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目前正在进行的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工作结合起来,同“两课”教育教学中正在进行的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两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现阶段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也对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在内的“两课”应全面地渗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新的教学研究成果全面修订“两课”教材,切实抓好“两课”教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培训。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之后,、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凋研,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可行基础和经验准备。

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意见》还指出,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2005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内容全面,要求明确,操作性强,规定了包括“基础”课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的课程设置,并且规定了本、专科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考核学分都是3学分,用学分固定学时,科学灵活,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对“基础”课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规定,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校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名师大班讲授和小班辅导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实施方案》还对“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做了规定,“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到此,“基础”课已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一门比较成熟的新兴学科。

科学发展的基础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部队;基层党组织;党员

中图分类号:D26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275-01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结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我们部队的基层党组织是党推动国防建设,服务人民的生力军,为更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部队基层党建建设,我们同样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运用到创先争优活动中。

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树立良好的军民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基层党组织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众多企业纷纷倒闭,众多农民工失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正常发展秩序,在此危难之际党中央积极出台惠及工商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政策,各级党组织帮扶地方企业、帮助失业农民工解决就业问题。在党的带领和帮扶下众多中国企业转危为安,部分农民工也得到了工作岗位。正是党在金融危机面前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使中国社会在金融危机面前依然井然有序、和谐稳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我们的部队基层党组织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搞好军民关系,为老百姓服务,如开展军民共建、慈善捐款活动等,在老百姓面前树立了人民部队的光辉形象。更在大灾大难前奋勇向前,不怕牺牲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我们部队基层党组织的真情服务,真诚奉献为我们的部队和党赢得赞誉,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部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也应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把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出发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维护在实践活动中建立的深厚的“鱼水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二、结合实际,各尽其职,保障驻地经济社会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全国基层党组织都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知识培训,为农民的增产增收出谋划策;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企业科学技术的革新,增加了企业生产效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党的基层组织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科学发展。党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党的基层组织求真务实,贯彻落实方针政策取得的丰硕成果告诉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发挥政策的作用,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部队的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社会基层组织贯彻方针政策的重要的战斗堡垒之一,部队基层党组织只有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坚决完成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才能保障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保障驻地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三、提高党员素质,促进部队基层党建建设

总书记指出为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引向深入,要在广大共产党员中深入开展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并强调优秀共产党员的“五带头”目标,共产党员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成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主体,党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共产党的整体素质,党员是否能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直接影响我们的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我们的党员要树立起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就要努力实现“五带头”的目标,在学习中发挥带头作用,勤学习、善学习、重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真心实意地为本地区谋求经济发展,为老百姓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服务人民中,诚心诚意为民办事,尽心竭力解群众难事;在遵纪守法方面,洁身自好,弘扬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在人格修养方面,党员要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拒绝金钱、美女、权力的诱惑,弘扬清风正气,反对歪风邪气。总之我们部队基层的共产党员,要借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在老百姓面前树立广大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将创先争优落到实处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因此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实到实处则有利于兑现学习实践活动中党对群众的承诺。新形势下摆在创先争优活动面前的就是落实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弄虚作假现象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党员干部习惯做表面文章,致使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因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这些问题都大大制约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抓好落实问题需要我们的部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继续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消除党员干部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观察老百姓需要我们做什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只有将创先争优这一明智的决策落实到位才能求得实在的、长远的发展,所以各部队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严抓落实,让创先争优称为“有源之水”源源不断惠及百姓和社会。

上一篇:老年人保健方法范文 下一篇:惠农工程信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