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工程信息范文

时间:2023-10-24 17:35:27

惠农工程信息

惠农工程信息篇1

科普惠农服务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汇集全市科普惠农资源,形成以中心站和分站为实体的科技服务网络,分别组建相应层次的专家服务队伍,以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常熟市科普惠农服务将以省委1号文件为指导纲领,积极引导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发展种子种苗供应、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营销、农业休闲观光、农村金融保险等农业服务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管理等环节的规范引导,重点扶持“服务全过程、内容全覆盖”的“保姆式”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由政府向其购买公共服务。推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基地+科普惠农服务”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包装、冷藏、连锁销售服务一体化。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连锁超市、农超对接、专卖直销、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模式。

二、构建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创新科普惠农服务模式

科普惠农服务体系在技术结构上,以专家、教授为核心,辅以科协技术服务人员、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和田间地头的土专家为主的技术服务主体,形成覆盖全市的所有乡镇的梯级科普惠农技术服务体系。构建从组织服务、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信息查询、服务应答、上门服务,再到信息使用和信息反馈的全流程、互动式的农业科普信息服务网络。除做好常规的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成果示范、信息查询、农产品信息外,还加强农资新产品代销、病虫情报诊断等服务。

三、构建完善的科普惠农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与高等院校合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构建以网站、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一体机、“农信通”短信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惠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云计算技术纳入技术规划,预留相应的服务接口以便将来系统与外部云建立对接。通过网络技术,保障惠农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靠性。将提供系统管理员、技术支持人员、普通用户以及惠农工作监督员等四个主要系统使用角色。其中,技术支持人员主要由农业技术员来担当;系统管理员由网站提供方的技术支持人员担当;普通用户指惠农工作中的直接受益人(农业生产者);惠农工作监督员指各中心站、分站的负责人以及惠农项目负责人。

四、建立节目库,逐步实现科教节目点播服务

通过财政购买方式引入省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或农业发达国家的最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解决本地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五、延伸内涵,提升科普惠农服务“三农”的张力

通过企事业单位、基地和合作社联合协作的方式建立起一批拥有统一标示、统一管理规程和统一基本建设章程要求的服务站。服务站应具有正常的办公及培训场所,基地应具有一定规模田地。邀请省内外知名教授、专家讲授高效农业种植技术,延伸科普惠农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技术培训、过程解难,推进农产品产业链向纵、精、深发展。

六、科普惠农服务体系的技术保障

惠农工程信息篇2

“三惠”档案是指以村为单位建立的、全面反映本村村民个人和村民家庭享受惠农政策信息的一种专门档案。主要包括惠农政策汇编;惠农台账;农民家庭信息及其享受优惠政策情况信息卡(简称惠农信息)三种不同形式。

一、惠农政策汇编范围:1、粮食直补;2、农资综合补贴;3、良种补贴;4、农机具购置补贴;5、退耕还林补贴;6、家电下乡补贴;7、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8、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9、农村沼气补助;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等。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政策解释,实施办法也应列入汇编范围。

二、惠农台账:是记录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一项登记簿,便于管理和查找。明细记录近年来的农民享受优惠政策情况。可根据各村享受惠农政策情况不同建立相应不同的惠农台账。建立惠农台账的范围应与惠农政策汇编范围一致。

三、农民家庭信息及其享受优惠政策情况信息卡内容:1、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2、该户享受惠农政策、社会保障等情况。

四、2012年前出台至今还在执行惠农政策可多年汇编成一册,可从档案中复印或者从其他渠道进行收集,从2012年起,原则上要分年度进行汇编,汇编资料须有目录,张页号,建议用棉线进行装订,也可用不锈钢钉或不锈钢卡进行装订。惠农台账以村为单位建立,可建立综合性惠农统计台账,也可根据本村惠农政策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单项惠农统计台账。要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尽可能详细,全面反映本村惠农方面的信息,应整理成册成本,可供一年或者几年连续登记使用。农民家庭信息和享受优惠政策情况信息以每个农户为单位建立信息卡,要能全面反映每个农户的基本情况和该户享受优惠政策情况。每年需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更新,各村农民家庭信息及其享受优惠政策情况信息卡根据需要进行装订或不装订,信息卡需编制目录,排列方法应分组按当地自然习惯进行排列。

五、“三惠”档案的装具采用档案集装盒。按惠农政策、惠农台账、惠农信息分别编制分类目录。

惠农工程信息篇3

农交会现场的参观者,无一不能感受到“中国惠农网”这股势在必得的架势。那么,这家“中国最专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到底是什么来路?

湘军发力农村电子商务

“我们是湖南首个面向全国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受到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的大力支持。”终于来到推出“中国惠农网”的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展位负责人袁聪智开门见山地说。

原来,“中国惠农网”属于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三大部分之一,该平台另外还包括“手机惠农宝”、“惠农码”两大主体内容。据袁聪智介绍,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以“智慧乡村”概念为核心的全国性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力争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中国惠农网手机端 ‘手机惠农宝’是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亲自题词的。”袁聪智自豪地说。“中国惠农网在今年9月1日正式上线。农村电子商务是一项新兴的产业,我们虽然上线时间短,但得到了政府、学界的广泛支持,具备多方优势资源,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推广成绩,用户量、交易额也在快速上涨。”的确,在农交会现场,“中国惠农网”推广的力度,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仅有宣传是不够的。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是否真的“专业”,又能为农民、农企带来什么实惠?

中国惠农网

中国惠农网是中国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B2B(商户对商户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平台,由农业信息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食品安全体系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组成,意在构建集农业、农村、农产品贸易、农业资讯信息流通与农业物流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网站主要内容有种植果蔬、养殖水产、园林园艺、副食特产、农机供应、农资供应六大类目,合计766个单品分类。“目前我们的苗木类目的经营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袁聪智说,“中国惠农网上线不多久,就有湖南省邵阳市的一位老板,在我们网站完成了一笔金额约20万元的苗木生意,还特地发来消息向我们表示谢意。”

手机惠农宝

手机惠农宝是惠农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国农业商企及个人客户打造的移动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是“智慧乡村”的重点服务项目,已经覆盖湖南全省2200家网点。

据悉,2012年7月16日,湖南省首个“国家农村移动电子商务示范项目”示范点在邵阳市成功推广,当地农民可免费领用“惠农宝”一键式智能手机,通过手机可以一键发送农业和生产供求信息,实现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咨询农业生产技术等功能,享受到“惠农宝”智能手机快速、便捷的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农民成为信息平台的最大受益者。

“商机不离手,手机惠农宝。”在惠农科技有限公司的宣传册内这样写道。“下载手机惠农宝APP应用,能够让用户实时供求信息,帮助农企和个人用户销售产品、拓展市场;同时,手机惠农宝应用还会实行推送最新行业信息,让用户充分享受信息化的便利。”

“我们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了惠农宝定制手机,内置惠农宝应用。”袁聪智向参观者介绍。在会展现场,最吸引农民朋友的,是惠农宝推出的一款“三防”手机。“这款手机防水、防尘、防摔,能够适应农村较为复杂的环境,让农民朋友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此时,惠农宝的展台工作人员将手机丢到鱼缸里,然后再捞出来对手机进行操作,惠农宝手机丝毫没有收到影响。在场的农民朋友纷纷称赞,表示对这款手机十分感兴趣。“以后在水田里干活,也能带上手机了。而且里面的惠农宝很方便,一点就能进去。”在现场参观的一位农民大哥说道。

惠农码

惠农码是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溯源防伪认证系统。惠农码以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基础,覆盖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生产管理信息,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追溯产品源头,从而确保食品安全,还能提升企业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惠农网统一物流包装上的二维码,获知产品产地、物流、加工、检测及销售方面的信息。目前该系统正处在开发完善阶段。

为农民带来真正实惠

袁聪智告诉记者,公司董事长姜仕是一名地道的湖湘子弟,也是一名从山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深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决心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走上快速发展的致富之路。创办惠农科技有限公司,构建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正是出于姜仕董事长的农民情节。

“我们组建了以湖南省农业厅专家为主的技术支持团队,包括高级工程师、农艺师、研究员等各方面专家,为我们的会员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据介绍,农民朋友可以登录手机惠农宝客户端,免费咨询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我们为农民、农企搭建的不仅是销售渠道,还有农产品增产增量的信息服务。这么做,则是源于姜仕董事长想为中国农民真正做点事情的真诚愿望。”

此外,针对很多农企、合作社并不擅长电子商务运营的现状,中国惠农网提供量身定制的“托管模式”增值服务,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会员打理网上店铺,协助产品,优化产品信息,提高产品曝光率,促进成交。

“我们还推出了行业首创的‘敢赔模式’。”据袁聪智介绍,“敢赔模式”是由中国惠农网提出的敢赔服务计划,会员周期推广无效,中国惠农网全额退还会费,为广大会员,尤其是农民个体会员消除营销顾虑。

“之所以敢提出‘敢赔模式’,是因为我们全情投入,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袁聪智向记者透露,目前,中国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一方面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开发新的功能,完善自身体系。“我们正开发属于自己电子商务支付工具、商务沟通软件,同时,还在努力整合物流力量,打造强有力的物流团队。中国惠农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所追求的,是打造一个商业闭环体系,能够让用户在平成整个交易过程。”

“你们这个网站是个搞莫子的,我家种的菜薹能放到你们网上卖吗?”面对络绎不绝的人流,袁聪智又转过身去忙着解答现场的咨询者。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中国惠农网的宣传片。“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响亮的口号不时在会场响起。

我们拭目以待。

惠农工程信息篇4

关键词: 惠州 电子信息产业 现状 分析 发展建议

惠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是广东省珠三角重点发展地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外向带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先后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6家,培育出一大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TCL、德赛、华阳、侨兴四家集团跨进中国电子信息企业500强,广东制造业50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一枝独秀,强力推动了惠州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惠州成为首批“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构成了惠州现代产业体系。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进程中,确定了10大电子信息重点发展领域,不久的将来,惠州将建成辐射粤东、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信息产业发展高地。惠州企业未来的发展,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打造,是加快推进电子信息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后,惠州看准电子信息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实施“上规模、创名牌、抓拳头、搞集团、建网络、增效益”的战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建造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航空母舰。经过30多年的发展,惠州由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落后地区一跃成为南粤大地上的新兴工业城市。

1.基本状况。

(1)企业规模。全市有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个,部级专业生产园区(惠州视听产品产业园)1个,部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2家,省级研发中心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国外研发中心5家,上市公司(TCL、德赛、侨兴、纳伟仕)4家,有4家企业连续4年入选中国电子百强企业。从产值规模看,至2010年止,惠州拥有电子信息企业1000多家,有工业产值超亿元以上的电子企业126家,其中超10亿元的16家。

(2)主要产品。主要产品涉及彩电、手机、电话、DVD、电池、激光头、组合音响(含汽车音响)等。2009年,惠州生产彩色电视机1170.64万台(其中液晶电视机766.09万台),手机8543.5万台,电话单机2743.6万台,激光视盘机2702.2万部,机芯8923万部,激光头10827万套,组合音响793.75万台,产品70%外销,形成了以兴办中外合资企业为主的“惠州模式”。惠州市成为广东新兴的电子工业城市,分别获“广东省(惠州)手机生产基地”和“广东省液晶电视制造基地”称号。

(3)生产总值。近几年来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情况表中的数据表明,2009年,惠州电子工业总产值1578.2亿元,占惠州工业总产值的51.3%,增加值为258亿元,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惠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占惠州经济半壁江山。电子工业产值、出口产值、出口外汇额居全省同行前列,电子工业总产值居惠州工业总产值第一位。

(4)从业情况。惠州全市电子工业从业人数为290441人,为惠州各产业吸收消化劳动力之首,其从业人数分布如下表。

惠州市各县区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数一览表

(5)区域影响。惠州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的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不仅为国企改革,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通过资本运作走向国际化提供了经验和借鉴,而且主动承接港澳和国际产业的转移,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大量品质过硬的电子产品,成为拉动惠州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惠州跨越式地发展成为连续10年名列全省前2位,全国前5位的电子信息工业生产基地,珠三角的支柱产业,其从业情况也将会对惠州电子信息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产业工人的自身素质,劳动力的资源配置,以及性别年龄结构的变化,将会给企业提出新的用工课题。

2.发展趋势

我省将规划沿广州、东莞、惠州、深圳一线,建设一条电子信息走廊。目前,这一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未来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将呈强劲的发展趋势。

(1)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基地建设。惠州将以数码工业园和仲恺高新区为载体,重点抓好两大产业建设,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惠奥大道电子信息产业带和惠州――陈江电子信息产业带,力争到2015年,增加3―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以品牌优势实现产业的资源整合。TCL品牌是全国甚至国际知名品牌,目前已引进日本的东芝、住友、香港的金山、南太和PENTEL等五大战略投资者,实现资源互外,强强联合,向世界级企业迈进了一大步。惠州将坚持“与世界级企业联手,培植世界级企业”的战略思路,要求其他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品牌,以实现资源的整合,提高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千方百计开拓人才资源市场。惠州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引导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专业技术人才的交往及联系,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储蓄,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通过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吸引、留住人才,为做大做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作保障。

二、对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的分析

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是惠州的用工大户,全市从业人员高达290441人,其中TCL、德赛、华阳三大集团合计从业人员达71792人。最近,我对某企业集团三家电子信息企业中的2135名产业工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统计如下表。

从上表分析来看,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从表(一)对2153名产业工人的问卷调查得知,16岁以上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14%,中职学历(含高中毕业生)占12.26%,受过高等教育的大专学历占2.6%。有研究表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级别愈高,经济社会对教育依存度就愈大。如农业社会对从业者的文化程度要求是小学毕业,工业化初期对从业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是初中毕业,工业化中后期对从业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是高中(阶段)毕业。惠州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即从业者起码要达到高中(阶段)以上的水平。据统计,如今25岁以上的劳动人口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是8.1年,由于劳动者能力和素质差,很多从业人员已远远不能适应惠州产业的升级换代的需要。表(二)问卷调查的2153人中,从业者有技能资格占有率初级工占5.89%,中级工占2.83%,没获得劳动技能资格证的占91.27%。由此可知绝大部分劳动者都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的培训。目前,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技工严重不足,有些企业已经面临高素质劳动者青黄不接的局面。

2.新产品研发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到目前为止,惠州共组建7家省级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都进入了广东省计划建立的50家重点开发中心行列。2010年TCL移动通信公司把年销售额的近10%用在新产品开发,宝石、钻石等系列手机新品的推出为企业叩开了市场大门。华阳集团通过拥有DVD激光二极管核心技术,进而生产出光头,使激光视盘机的生产方兴未艾。但从整个产业的新产品研发的现有状况看,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存在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业集聚度和产业链关联不高,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等缺陷。惠州新产品研发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产业可持续发展缺乏新技术的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随着新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工具的革新,要求从业者具备更高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职业规划的引导,以适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惠州产业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高级人才,包括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制约着产业可持续发展。在职业规划方面,从表(一)从业人员中发现,受过职业教育者不足15%。老一代普工有些初中、小学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以攒钱回家养家糊口为主,从来没接受过职业规划教育。这表明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均达不到发展要求,职业规划教育明显滞后。由于多数从业人员没有职业规划教育的经历,盲从跟风的就业观念在劳动者人群中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有的人认为经济发达的地方好就业,就一拥而上,结果出现堵车现象。有的人认为哪个地方有老乡就业期间有依靠,不会吃亏,就奔向哪里就业,结果造成区域人群间冲突隐患上升,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许多麻烦。还有的人把事情理想化,一味追求高薪择业,不注重个人职业成长空间,结果因频频跳槽而一事无成。这些都是缺乏职业规划教育造成的不良后果。

4.目前电子信息企业管理比较落后。

惠州电子信息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够完善,与世界先进的500强企业的管理有比较大的差别,如从业者的就业观念、技术能力,企业的现代设备的不足与更新绶慢,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一是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二是缺乏对扩大生产投入的发展规划;三是职业规划指导在企业内部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包括对从业人员的招聘、培训,职业心理调适等方面。因此,加强企业管理,开展优质就业服务,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从上述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用工现状总的分析来看,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从业人员素质滞后形成明显的落差。惠州的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制约了核心技术的开发。可见,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尽快走出人力资源危机,是适应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适应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职业指导措施与建议

支撑起“惠州制造”市场全球化的关键是人才。当前,惠州进入加快转型、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市上下全力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纲要》,并以此为动力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有关资料预计,到2012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400亿元,到2015年将达到3300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7500亿元以上,增加值将达到1500亿元。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加强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人力资源的职业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搭建职业指导平台,我就有关拓宽劳动力来源渠道,加快职业教育培训,加强职业规划指导,提高就业服务质量等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拓宽劳动力来源渠道,适应用工市场需求。

即使以从业岗位设计产能的70%用工要求推算,到2015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用工量至少要达到41万人,比目前的29万人相差12万人。如何拓宽劳动力来源渠道,更好地适应用工市场的需求。我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开拓新成长劳动力劳动市场。新成长劳动力是指从没有就业经历的,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各类学校毕业生,主要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及大学以上毕业生。企业通过与大中专院校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定单培训专业人才,打造现代技术工人队伍,为企业做好人才储蓄准备,将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引向企业劳动市场。另一方面,主动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突破区域限制,到劳力资源丰富的外省市当地直接招工。如2011年初春招工,为了争夺劳动力,上海的企业安排了近400辆长途大巴奔向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到劳动力输出大省去接农民工到上海打工。上海能做到的,惠州同样可以做到。2011年春惠州市启动“春风行动”,把企业招聘会移到乡下,将岗位送到乡下,送到农民家中,让广大劳动者共享惠州的改革成果,就是一种拓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只要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个方面的劳动力来源渠道畅通了,就能改善惠州企业的用工需求。

2.加快岗位技能培训,以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

经过30多年奋力拼搏,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从一般加工业到高科技产业,一路高歌,飞速发展。在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今天,初中以下的水平已不适应惠州高端产品生产的需要。产业升级,产品研发,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农民工就业前的培训。开展企业内部的岗位技能培训,是普遍提高在岗人员技能的重要措施,也是在岗人员掌握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途径。对一些有一专之长的技术人员,企业还可以通过技能等级培训,使他们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给个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样,获证书者会更安心、更努力地为本企业服务,职工的稳定率自然得到了提高农民工就业前的培训,就是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村。农民工这一就业群体有着吃苦耐劳、朴实憨厚等一些宝贵的品质,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素质偏低、职业技能不足的弱点。通过建立社会再教育机制,组织引导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把农村富有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移到企业中来。正是有了在岗职工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才能使企业经久不衰地向前发展。

3.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开发劳动力的资源潜力。

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为方便起见,本文将职业指导的对象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加以论述。

(1)新成长劳动力。这里主要是指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有数字显示,毕业生在成长劳动力中所占比例最大。多年来学校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如教育结构不合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能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多技能的人才;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毕业时所学非所用;学生知识与智能结构不合理,重知识、轻技能,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克服教育与社会脱节的弊病,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开发新教材,配备专职教师,设置必修课程等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目标,提高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适应社会,使学生从自然人转变成职业人。

(2)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一般是指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相对减少而产生的富余人员。这是一支庞大的就业群体,目前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村务工人员总量大约在1.5亿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数量大、年纪轻、素质差、观念旧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政府相当重视农民的培训工作,这表明了形势的需要,也反映出这方面的工作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要重点完成的任务。农民工要能顺利地实现初次就业,稳定就业,以至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无疑,开展对农民的职业规划指导必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在职人员。这主要指那些已经完成初次就业,正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他们年龄不一,所从事的职业及职业环境也各有不同。这些人群在自己的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职业适应性问题和职业发展问题。若通过企业职业规划的引导,职工就有了职业规划目标,就会找到技能转换和提升的突破口,就能激发自身的技能学习动力,从而驱动个人走上事业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样,不但实现了劳动者的个人价值,而且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人与企业的双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是指具有城镇户口,与原单位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工作关系),以及其他没有职业,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具有求职愿望并进行了下岗登记或者失业登记的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可以说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相对弱势的群众,是目前就业问题的主要焦点。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重点是通过有关部门,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转换,实现再就业。实现再就业的关键环节是再就业培训,主要有三种:一是一般技能培训。培训后从事的工种和职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能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尽快实现再就业。二是较高技能培训。即有一定难度的职业技能培训,如家电维修、电工、机修工,等等。培训结束后进入劳动力市场,能较快实现就业。三是职业资格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再进入市场竞争就业。

4.改革户籍制度,让更多产业劳动力流入惠州。

解决“用工荒”,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农民市民化的身份转换,促进农民工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要求保证他们能和市民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而且要求农民工在城市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客观上就成为本地永久性的劳动力资源了。

5.引导企业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让产业工人工作与生活更有尊严。

2011年来,农民工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10年民工返回原地就业流通的迹象明显。而2011年春节以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民工向中西部回流已呈现明显的态势。频繁出现的“用工荒”,不仅与回流有关,而且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当地相关部门要对企业的最低工资、社保缴纳等严格把关,企业要善待员工,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只有真正提高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让农民工真正实现体面劳动,更有尊严,才能更好地破解当前“用工荒”的难题。

总之,尽管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惠州工业的航空母舰,但要达到总产值3300亿元的规模,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关键的一环,加强职业指导是重要的工作保证。因此,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拓宽人才资源市场,提高产业工人劳动技能,才能使惠州实至名归地成为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惠州年鉴(2006年―2010年).中国文史出版社.

[2]惠州统计年鉴(2000年―201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3]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惠农工程信息篇5

【关键词】金融惠民 创新

2011年,禄劝县、镇源县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金惠工程”试点县。“金惠工程”项目实施3年来,禄劝支行立足贫困县的实际,抢抓国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机遇,以实施“金惠工程”试点为契机,大胆先行先试,通过3年多来的持续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普惠金融“禄劝模式”。2014年6月,禄劝县“金惠工程”通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现场评估验收,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

一、取得的成效

(一)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金惠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新时期中央惠农政策与普惠金融的有效对接,助推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帮助了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三年来,禄劝县通过实施“金惠工程”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使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率达94.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10元,比2010年增长68.8%。农户存款余额由2010年的21.6亿元,增加到40.2亿元,增长86%;农户贷款余额由2010年的11.4亿,增加到15.3亿,增长34.2%。贫困人口减少26,100人,下降24.1%。

(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全面改善

在全县建成179个惠农支付服务点,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布放ATM机数量由2010年的11台增加到2013年的65台,增长490.9%,POS机数量由2010年的9885台,增加到2013年的21983台,增长122.4%;农村银行卡发卡数由2010年的97640张,增加到2013年的22057张,增长125.9%。惠农支付服务业务被禄劝县委政府列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拨款10万元加以推进。禄劝支行2012年度被人总行评为“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先进集体”。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全县建成88,227户农户电子信用档案,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比为80%,其中:农户贷款余额占比为36%,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农户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的2.75%下降到2013年的1.31%,下降了1.44个百分点。

(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继续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

目前禄劝共有银行业机构5家,保险6家,小贷公司3家,融资担保公司1家,金融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农户参保人数为例,2010年为12.99万人,2013年达27.87万人,增长114.4%。涉农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红色信贷、三权三证抵押贷款、贷免扶补贷款、工资薪金保障消费贷款以及小微企业的“公司十基地十农户”贷款等,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资金需要,为带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金融风险意识进一步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3年来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普及,特别是在全县广泛的开展人民币反假、支付结算、征信、反洗钱、金融诈骗、金融知识宣传周(月)、送金融知识下乡、进农村、进学校、进集市等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意识,金融消费者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3年来,共直接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6起,挽回经济损失9.8万元,其中征信异议处理、银行卡诈骗案、金融机构投诉等三件被作为典型案例上报上级行,得到了总行征信中心的采用及充分肯定。

二、有效做法

(一)建立金惠工程志愿队伍,发挥志愿者的辐射作用

3年来,禄劝县成立了金惠工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发展、培养了来自各金融机构的一级志愿者6名,二级志愿者31名,通过二级志愿者将“金惠工程”教育宣传光碟发放到全县194个村委会,为深入开展金惠工程奠定了人才基础。组织各金融机构及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志愿者服务特别是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广泛参与,成为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学金融、懂金融、推广运用金融的干部职工队伍。志愿者们用爱心和时间传播金融知识,依托普惠金融教育改变农民贫穷命运。

(二)以金惠工程实施为平台,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反假货币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培训。按照反假货币宣传工作要求,禄劝人行在全县16个乡镇设立了反假货币宣传站,在全县194个村委会设立了反假货币宣传员,“金惠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借助这一平台,组织各乡镇信用社及志愿者每年召集各乡镇反假货币宣传员进行金融知识的培训,并组织他们对本村农户进行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是利用农村惠农支付点平台,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培训。2011年至2013年间,为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力度,由农行和信用社在各乡镇及行政村增设惠农支付点179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收单机构及志愿者利用这一平台,向支付点附近村民宣传培训反假、支付、征信、用卡、存贷款业务流程等金融知识,提高了金融知识普及力度。

三是利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户基础信用信息采集之机,对农民广泛宣传金融知识。禄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自2011年启动,至2013年末已完成了6个试点乡镇农户的信息采集,共采集农户信息3.5万户。在采集之前,我们对采集人员进行了采集表和相关金融知识宣传培训,要求信息采集人员在走村串户采集信息的同时,面对面的向农民群众宣传金融知识,在完成信息采集任务的同时,又宣传了金融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利用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将各种相关金融知识送到农民手中。2011年至2014年,由金惠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将人民银行、银监办、各金融机构自编教材及各种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群众手中,同时进行面对面讲解培训,效果较为理想。

五是利用中小学校集中教育平台,在校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培训。2011年至2013年三年中,我们选择了两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对全校师生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培训,由志愿者进行现场讲课和播放光盘、发放宣传资料等,深受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培训效果相当理想,达到教会一个学生金融知识,相当于教会了一家人掌握金融知识的效果。

六是借助媒体和文化传播渠道,对广大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知识宣传。协调小组每年协调安排各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金融知识宣传。农业银行与禄劝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合作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涉及信用、存款、贷款、反假人民币、支付结算、惠农卡知识等,把金融知识送到了千家万户;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广场电影幻灯片进行了多次宣传活动,使金惠工程为更广泛的民众所知晓;农村信用社借助其基层营业机构平台,在民众中作了影碟播放和志愿者现场宣传。通过宣传,广大群体反映良好,农民群众说:“以前不认识银行的人一般不敢去借贷款,听了这些才知道怎么样去借贷款。存款是有钱人的,贷款是借给没有钱的人的,只需有能力还、讲信用,任何人都可以贷款”。

三、建议

一是将金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系列建立长效机制。金惠工程作为中国农村泛围最广、受益最多、时间最长的农村金融教育项目,但也由于它自身的社会性、公益性、义务性较强,限制了金惠工程的推广难度,建议将金融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依法普及,特别要纳入中学的普及教育。

二是制定农村金融教育规划,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普及的合力。(1)整合人行、银监、证券、保险之间的金融教育资源,形成统一组织、领导、指挥的合力;(2)整合金融机构内部人事、教育、宣传及业务部门的资源,形成内部合力;(3)整合金融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教育资源,形成社会资源合力。

三是“一创两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开展金惠工程搭建了平台,同时金惠工程为“一创两建”开通了通道,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金融惠民的本意,希望得到广泛的运用推广。

四是金惠工程在禄劝县的成功实施,为该工程的推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开展金惠工程,普及农村金融知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对普及金融教育、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消费者保护、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在贫困县以外的广大农村全面推广。

签发:袁 冬

审核:程 慧

惠农工程信息篇6

“文化惠民工程”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近年来,文化惠民工程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学术界,研究内容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状况研究;二是对农村文化惠民效益的研究;三是单项内容的研究,如图书文化惠民,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研究;四是文化惠民的一些好的经验的研究。但上述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问题:对农村文化惠民的针对性问题强调不够;研究内容上,多从宏观层面泛泛而谈,而从微观层面与保障机制联系起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力度明显不足,因此本课题从实地走访调研入手,了解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现状和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情况,力求把农村文化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有效缩小城乡文化鸿沟,为实现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与政府供给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参考。

一、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现状分析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网络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农村居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层次也越来越高,但是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与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仍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呈现出自身的新的特点。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课题组在石家庄市发放《农村居民文化需求调研问卷》500份,回收率88.5%,有效率89.4%。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群众文化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

1.农民的文化需求更倾向于“被动接受型”需求,具有“易于得到、易于欣赏”的特点

从调研数据看,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说“您最喜欢的文化休闲活动”,在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文艺演出,摄影、摄像等选项中,农村居民首选看电视,需求比例达到38.7%,其次是看文艺表演达32.7%,读书看报达到26.5%,而这三项内容的总和占了需求总量的76.4%。而城市居民首选读书看报,占需求比例的21.2%,其次是看电视17.2%,再次是看文艺表演占12.5%,这三项内容占总量的51.3%。而对 “摄影、摄像、参加群众文艺表演……”等选项,农村居民的需求比例为0.03%;城市居民喜欢的比例为36.2%。在 “欣赏交响乐、现代派画展”等选项,农村居民的选择为0,而城市居民达到12.6%。

从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 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更倾向于“被动接受型”需求,而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类型更倾向与“主动参与型”需求。从调查中也发现,对高雅艺术的欣赏,农村居民为0,城市居民却达到了12.6%。在假日旅游中,农村居民往往喜欢到大城市,领略现代都市风情,而大城市的居民却更倾向于去探寻原生态的边远山区,探寻自然生态之美。

2.文化需求层次较低

从调查结果看,农民更多的选择最根本、最基础、具有共性的文化需,比如说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等。这些基本文化需求,不需要有专业的文化知识与较高的艺术修养,也不需要做出相应的互动性回应,属于“文化温饱”层次的需求。而对于以彰显其情感追求、审美情趣,道德理想为主要目的的个性化特征较强的中级文化需求相对较少,例如,书法、绘画、摄影等。对于欣赏和参与话剧,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高雅音乐表演;欣赏和制作抽象派绘画艺术作等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美学知识、艺术理论知识的高级文化需求几乎为0。

3.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具有易于满足的特点,但是渴求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国家权威机构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满足度要比城市居民高出10个百分点[1],这也显示出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具有,易于满足的特点。但是从调研数据看,半数的农民非常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认为可有可无的人只占到不到4%。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文化活动设施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家渴望但是也很无奈,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

4.对于文化惠民工程具有很高的期待

从走访中发现,农民对于文化惠民工程给予很高的肯定,农家书屋成了大家常去的地方,村边的健身器材是深受老人孩子喜欢的娱乐设施,但是也期待着农村文化场所,文化设施更加完善、齐全。大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建议我们多播放一些适合农村老人儿童需求的电影或戏剧,多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的因素,尤其是教育儿女要孝敬老人的一些传统文化作品;多建一些文化活动场所;对于农家书屋,多配备适合农村生活题材的读物,多订阅一些适合农民生活的报刊;多组织一些戏曲、歌舞、娱乐演出,多组织一些针对农村居民的培训活动。

二、河北省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探索

从调研情况看,河北省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完成情况和运行情况都非常良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都顺利完成,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目标。

但是农村文化惠民工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调查中发现农民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期待很高,迫切希望建设相关的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但是实际上农民的活动场所非常有限,到文化站去的人远远不如去网吧聊天玩游戏,或者去室,麻将室的人多。同时农民也希望能有适合农民的活动项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的利用率还不高,农村文化活动种类偏少,针对性不强。一些文化站举办文体活动较少,举办的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导致农民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我们更多的强调了各地项目建设的完成情况,但对于建成后的后期管理和惠民作用的发挥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成了摆设,没有真正发挥惠民的功能??????

因此,提高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效益,要避免形式主义,避免陷入“形象工程”,切实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最终目标,使之成为富有成效、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

三、如何形成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1.建立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调研反馈机制,准确及时掌握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保障为农民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地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功能定位。

2.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后续经费和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形成科学的绩效的评价标准体系。一个是解决后续经费保障问题,确保后续工作的持续性;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对相关文化活动团体的扶持;定期为农民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和慰问演出等。另外,根据农民的特点,做到以“送”为主,坚持送书送报、送电影、送演出、送培训、送致富信息等。同时要让农民唱主角,为农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建立并完善农民文化队伍,积极推动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惠农工程信息篇7

[关键词] 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一、普惠金融发展的国际趋势及情况

在国际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服务的规模性和标准化成为了可能,面临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金融机构大多采用简化程序、取消服务网点、降低经营成本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普惠这个概念是由联合国于2005年提出的,即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金融体系更有效率的服务。2012年,世界银行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普惠金融数据库,从金融、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来衡量全球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在我国,农村金融的普惠金融可持续服务永远是研究的中心,谢平(2001)指出,产权改革,多样化,综合考虑竞争和盈利能力,规模经济和体制机制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重点。李江华,石文珀(2013)指出,政府加大农业信贷地区不平衡,过分干涉,而不是一系列数量化工具的信用调整。郭星平(2010)指出,电子银行服务渠道的创新是建立普惠农村金融体系重大突破点。

综合观察上述观点并不矛盾,考虑到公共物品属性对普惠金融服务,以保证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本文所讲的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这一概念是从一地区或一个整体出发,对农村金融体系各机构的专业优势、激励机制、组织管理、交易流程和服务方式等方面,通过系统优化的方式来保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持续供给。

二、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政策背景

我国普惠金融研究成果逐年增多,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其实在我国从农村信用社的1996年改革涉及到农村金融,1998、1999农村信用社改革,直到2004政府重新出台了文件,但之后大家对农村金融、小额信贷、小额金融,包括普惠金融的关注度不高。

2013年11月,党决定在第八十届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普惠金融发展”。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发展普惠金融,让市场上所有主体都能享受金融服务的“雨露”。

2015年11月的十三五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重点加强对小微企业、农村和贫困地区等金融服务。

201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这是未来15年规划,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共同起草的。主要描绘了未来15年国家如何发展普惠金融的具体路径。

三、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农村金融机构较少的网络布局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矛盾,也就是农村金融机构所具有“三性”特征与商业银行追求的“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在我国改革的起始阶段,设置在农村乡镇的一些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受到利润趋势影响,各大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战略收缩。近些年,农村金融机构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还有近几年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等,网点大多设在乡镇等地,这对支持“三农”金融功能的作用就大打折扣。金融机构网点的缺乏和金融竞争度的薄弱,必然会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失、服务质量低下、服务价格偏高等实际问题,从而大大限制了农村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金融机构中金融产品的货币供应不够

1.缺乏信贷供给能力。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严重缺口将导致农村资金不能被有效的聚集。商业银行资金往往会引起农村资金持续外流而进一步扩大农村资金缺口,因为农村资金持续外流,会导致自身的经济负担加重,所以往往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现象----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没办法完全满足农村小企业,个体私营户和农民,以及特色农业等领域的农村信贷需求。

2.金融业务品种相对短缺。农村金融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会因为所在的地区、所处行业、所处的阶段等的不同而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农村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地域性要求农村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储蓄存款是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的金融产品,很难满足农村金融各式各样的需求。农民和农村涉农企业是农村金融需求的主要对象,这种金融需求具有贷款额度较小、客户分布分散和缺乏抵押品等特征。但是传统的比较单一的融资业务品种和相对严格的贷款条件,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需要。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普遍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硬件设施水平低,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不足,以及一些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普惠金融的良好发展。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高,风险大

当前的社会风险补偿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就很难充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相关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比较滞后的发展。规模较小的自有资金的农村居民,目前巨灾风险、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较弱的抗风险能力,信贷资金的安全很难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农业生产之间缺乏合理的匹配,隐含的风险是不可预知的。信贷潜在风险无法监控。

缺乏信用信息的透明度,融资难以完成。由于农村信用体系和中介市场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比较强,所以很难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个人的经济档案。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生产资金需求比较复杂,农业企业治理结构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金融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金融机构难以对客户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及风险识别等方面有比较全面的判断。

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力量较弱,贷后的管理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少、信贷力量薄弱与不断增加的业务量的矛盾日渐突出。农业贷款的单笔额度小,贷款环节较为复杂,客户较为分散,客观上增加了贷款管理难度和成本。此业务高风险和经营成本过高,削弱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积极性,而资金需求相对旺盛,致使金融资源稀缺走上了恶性循环的道路。

(四)农村经济信用档案尚未完善,缺乏信用状况

普惠农村金融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和涉农小企业。农民居住分散,人口流动性较强使信息获取难,查证、建档和维护比较困难,适应普惠金融需求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必然导致农村信贷申请、审批的道德风险和偿还的逆向选择,从而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客观阻碍了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限制了金融机构和业务扩展的功能创新。

(五)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不明确,参与主体不足

由于农村金融业的高风险和低收入,农村普惠金融自身的经营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自身利润不高。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不明确,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民、农业企业、农村相互合作关系基本上不存在。自2003年以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快速发展,为“三农”做出很大的贡献。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实行独立管理并进一步向商业银行倾斜。在2012年8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文明确支持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改组后的农村商业银行逐渐呈现偏离与农村居民、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的互助合作关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类型,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正处于起步阶段,基金规模有限,不能充分发挥服务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此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市场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管理机制,抗风险能力弱,安全隐患较大,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参与不足。

四、政策建议

(一)健全政策扶持体系,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发展须依赖对应的法治体系的建立。营造一个让金融机构实现可持续的政策环境,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税收政策方面,对农户和小微型企业等贷款,给予税收优惠,优惠税率可因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别。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对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和小微型企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对设立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服务当地的地方金融机构,实施差别的监管政策,支持其稳健发展;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给予再贷款支持。

(二)鼓励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

一是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满足各阶层社会消费者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不同金融服务需求,为规范创新和发展提供空间。二是从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相关金融活动的主体合法权益两个方面出发,切实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特别是要注重技术安全、信息不对称及流动性管理方面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监管。三是加快推广建立信用档案制度,由政府主导建立完善个人与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发展普惠金融奠定基础。

(三)完善相关金融配套措施

一是除省政府出台相关地方政策法规措施外,还要引导各地市政府积极优化改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与重要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条件。二是运用好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政策,引导地方财政实行进一步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扩大定向补贴、政策优惠的受益面,引导金融服务向空白地区、薄弱领域延伸发展。三是给予小额信贷以自主定价权,以利率降解风险,促进小额贷款机构财务的可续性,逐步降低对小额贷款机构的行政干预,推动小额贷款机构走商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自我造血功能。

(四)努力探索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金融机构需要积极参与普惠金融业务,但仍需要继续探索普惠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一呼唤普惠金融,各家银行便都搞普惠金融,大银行、中银行、小银行都在搞。这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更加重视农村和农村地区的利益与损失的平衡。二是在城市地区要注意信息之间的对称性。

(五)加强农民金融知识教育和消费权益保护

培育农村金融消费者是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银行应深入推动金惠工程,让金融知识进入学校、乡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户提供服务时,要充分发挥教育辅导作用,让农户更好管理自身资产,避免过度负债。同时,农户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遭受侵权时,可以通过金融消费保护机构得到及时保护。

[参 考 文 献]

[1]马先标.城市化稳健快速推进的战略模式构建――个制度分析范式下的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2009(11):64-73

[2]马先标.稳健推进城市化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2(11):14-16

[3]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1-13

[4]谢平,徐忠.公共财政、金融支农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贵州省及其样本县的调查分析[J].金融研究,2006(4):106-113

[5]吴晓灵.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13(5):4-11

[6]International A,Center for Financial Inclusion,FinancialInclusion Glossary.In http:///Page.aspx?pid=1941.,2009

惠农工程信息篇8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完善

1.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做法

1.1小额信贷模式

孟加拉国是近代小额信贷的发源地,非政府组织的格莱珉银行是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功典范,贷款对象为最贫困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妇女,运行框架采用无抵押担保、小组联保、分批贷放、分期偿还的方式。马来西亚小额信贷的特点是依靠财政支持(政府提供大量的无息贷款),信贷的对象也是最贫困农村人口。

1.2银行模式

巴西将非银行机构,如药店、邮局等为银行机构,通过将银行功能分解外包给机构,向农村提供广泛金融服务,如开立和管理存款账户、开展贷前调查等。同时,出台系列综合政策,使得其运营成本更低,能够大范围、多形式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1.3手机银行模式

2007年,英国移动运营集团沃达丰在肯尼亚推出手机支付产品M-Pesa,开创了手机银行服务先河,2007年6月,该产品拥有17.5万用户、577家服务商。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无需使用现金即可互相交易。而该年全国平均每十万人才拥有1.5家银行机构服务和1台ATM机。

1.4政府推动模式

墨西哥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广泛普及金融知识以及推动金融机构的透明化作为主要手段。2005年以来,它出台了《2007-2012年国家发展规划》和《2008-2012年国家发展融资计划》,推动银行改革,使非金融机构(银行商)可以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允许银行根据差别监管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将小型储蓄和信用机构纳入正规的吸收存款机构管理并帮助其发展。

2.我国部分金融机构和地区开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做法

2.1农业银行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

一金融服务进农村,在农村的各场所设立服务点,布放智付通、POS、自助服务终端等电子机具,满足农民查询、取款、转账、缴费等需求。二综合各项民生金融服务,与新农保、新农合及涉农补贴等民生工程对接,实现农民“养老、看病、补贴钱”发放和管理。三高效服务农业企业,以农业生产流通环节上的企业和农户为重点,围绕产业链、物流链、资金链及供应链,为其提供结算、融资、理财等全方位服务。

2.2农信社(农商行)紧围“农”字做文章

一是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如江西赣州农信社推出金融便民服务三覆盖,将物理网点、自助服务、现代金融服务推广到全市每个乡镇、行政村。二是小额贷款服务种类多,如山东寿光农商行推出“春雨工程”小额信用贷款,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还送服务、送信息,让客户经理和骨干人员与特困农户结对子,定期上门走访,保证“支持一个,成功一个”。该行还推出乡村“2+1”贷款产品,即在村委和农户结成大联保体的基础上,简化手续,将农民最高授信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利率优惠30%。三是新型服务不断推广,如寿光农商行积极向农民推广理财服务,帮助有需求的农户制定全年资金收支计划,建立服务档案,确定资金需求情况和资金闲置时间,为其量身定做实物黄金、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等理财规划。

2.3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涉农小额贷款

海南省政府大力发展小额贷款等惠农金融服务,将小额贷款列入省政府民生项目。该省财政设立农民小额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对10万元以下的农民小额贷款给予贴息,对橡胶、水稻等14个农产品提供保险补贴。贴息率上,全省定为不低于5%,有能力的市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上调。贴息贷款的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贴息贷款用途从生产领域拓展到自建住房贷款等生活领域,省政府还对农民小额贷款发放金融机构按贷款额的0.5%给予财政奖励。

3.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建议

虽然我国部分金融机构和地区在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引进普惠金融概念时间相对较晚、普惠理念尚未树立,加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欠缺、金融基础设施落后、法规政策支持不足、经营管理方式滞后等原因,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整体水平还不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端正态度、明确目标,努力使农村地区的居民和企业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普及、便利、优惠、可持续的工作目标,让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享受到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

3.1农村普惠金融要有法可依

成立其领导小组,出台法律法规,建立金融供给体系,制定其发展战略。健全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优化税收扶持政策,改进财政补贴方式,减免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贷款所得税。优化支农再贷款投放,适当降低农信社、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等调动涉农信贷投放的内在积极性。

3.2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全覆盖

建立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网络,鼓励其适度竞争。商业银行增加网点,发展村镇银行和民营银行,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积极应用金融创新产品,使农民足不出村取现、账户转账和信息查询等服务,满足其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3.3树立“普惠”理念,引导金融机构真心为农服务

普惠金融不是政府扶贫,它不同于政策性金融,也有别于普遍服务,而是要求金融机构在遵循商业原则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给予“三农”金融支持。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满足农村居民和农村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在不放松风险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研发适合农民特点和农业实际的金融产品,提高与农户、农业企业的金融需求匹配度,使金融服务惠及农民、农业和农村,提升普惠金融体系的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3.4多管齐下构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为形成资金向农村地区聚集的“洼地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消除金融机构的顾虑,努力构建新型的政、银、企关系,在农村营造“守信光荣”的社会氛围。

3.5推进金融知识普及,保护农村消费者权益

上一篇:科学发展的基础范文 下一篇:电信工程就业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