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条件范文

时间:2023-10-23 16:02:11

哲学的基本条件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1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内涵

对“生活”的反思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始终,总结马克思对生活的理解,他主要在三个方面揭示了生活哲学的意蕴:第一,对生活的存在本性即生活“是什么”进行了深刻揭示,这构成了生活本体论;第二,对“异化”、“物化”生活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方向,这构成生活哲学价值论;第三,看到了意识的生活属性和意识活动的实践本质,从而对认识的本质作了科学的解释,这构成了生活哲学认识论。第一,生活本体论。马克思从多个方面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内涵,赋予生活以本体论的意义。首先,在马克思看来,生活就是人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条件,具有现实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作为人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条件,生活是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生存的前提。“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②“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③“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④因此,人们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过程和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产生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⑤因此,现实的生活是人的整体存在方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精神生活是一个整体。其次,马克思认为生产是生活的本质,生活是生产的目的,生产与生活互为条件、前提,它们的统一构成人最根本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生活是人自身的创造物,“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⑥“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⑦所谓生产也就是“革命的实践活动”。生产决定生活,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自己的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①因此,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在传统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是一体的。在分工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职业决定着人的生活活动范围和交往范围。生活是生产的目的与现实条件。一方面,人进行生产、进行创造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没有生活,生产便失去了价值、目的与意义。在此意义上,生产本身也就是一种生活,“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②一种根本性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的生产、创造只能在既有的生活条件下进行。没有既有生活条件,生产无法进行,每一代“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③总之,生活与生产的历史关联在于,生产的创造展开为生活,而生活又成为进一步生产的条件。生活与生产的根本历史统一关系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④因此,生产、实践和生活是本质和现实的统一,生产、实践造就了生活,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生活,而生活则是生产和实践的现实展开。因此,马克思哲学既是真正的实践哲学,也是真正的生活哲学。再次,马克思认为,生活的内容是全面的,多种多样的,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诸多方面的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人的现实也是多种多样的”。⑥从个体看,生活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人的潜能的全面发展、人的官能的全面满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生活是对象化的,生活是人对自然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改造,是人与自然的不断“交往”过程,这个交往过程既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也是人的自然过程。“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自身。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⑧从人与人的关系看,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最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呈现,“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⑨因此,生活是全面的、具体的,具有现实性、对象性和历史性的特点。第二,生活哲学价值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价值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现实人的异化的批判,二是人的解放的发展方向。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理想生活出发,对资本文明条件下生活的“异化”本质进行了深刻批判。在马克思看来,理想生活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类生活”与“个人生活”的和谐统一,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但在现实中,生活往往充满问题与矛盾,在资本文明条件下,以“异化劳动”为“生长点”,异化生活全面呈现。具体而言,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在双重维度上为人提供生活资料,一是作为“劳动的对象”,“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二是“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劳动者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⑩然而,在资本条件下,劳动与资本对立,“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瑏瑡使劳动者在这双重维度的生活资料意义上都远离自然。其次,异化生活是人全面本质的片面化,人的某种机能的片面发展。私有制条件下,人只能片面地发展某一种机能,沦为为资本创造财富的工具、奴隶。再次,异化生活是人的异化状态、人与人的对立状态。“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瑏瑢在资本文明条件下,人与人的对立表现为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第四,异化是人的生产劳动这种“生命活动”、“本质性生活”沦为动物性活动的状态。“结果,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瑏瑣因此,资本“物化”生活的真正受害者是作为生活创造者的劳动者,劳动者的生活时间也被全面剥夺,“工人的生活时间变成劳动时间”。瑏瑤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现实制度的批判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分析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生活史”,才使得这种批判不是仅仅是道德的、理论的批判,而是现实的批判,不是单纯的批判,而是建设性的批判。批判的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的发展寻找变革的路径,而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和寻求人的解放路经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个过程就是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解放为宗旨。马克思认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①“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②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并不是未来的一种理想,而是批判现实、改变现实的一种运动。“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实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③在共产主义的生活状态下,分工不再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它是自愿选择的,人本身的活动成为人自身可以驾驭的力量。“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是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本身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互适应的。”④这就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状态,也是人的本质的体现的状态,人的“价值的实现存在于对人的本质的确证之中”。⑤第三,生活哲学认识论。这里的生活哲学认识论特指生活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同时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首先,现实生活是认识的根本出发点,正确的理论“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着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⑧因此,认识以现实生活作为出发点,并且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其次,现实生活是评价、衡量认识真理性的重要尺度。“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⑨“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⑩“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瑏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从现实生活关系”出发的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瑏瑢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为归宿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重要特点。再次,从现实生活出发也是获得真正知识的根本前提。“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瑏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归宿。“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瑏瑤同样,现实生活的进程决定意识的进程,现实生活样态的转换决定意识样态的转换。“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瑏瑥因为意识是对人自身生活的一种反思和对新生活在头脑中的再创造,对生活的再创造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能显示它的价值和意义。总之,源于生活、认识生活、创造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特点与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揭示了生活的创造本性、实践本质,也揭示了生活的全面整体的内容,唯物史观也就是真正的生活哲学。

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如何生活才有意义,这是每个时代都在探索的哲学话题。但是,在被普遍物化的现代社会探索好的生活以及生活的意义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内涵对我们构建有意义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从生活哲学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原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实践的。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发生了教条化、主观化的倾向,实际上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生活哲学的原初含义,马克思主义本身成为高高在上的与实际生活和物质生活过程脱节的抽象理论,马克思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强大的改造力量被消解掉,变成了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教条或“原理”,变成了对现存事物进行简单、粗糙“辩护”的工具,成了被马克思批判的“黑格尔哲学”。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失去了指导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便失去了生命力。从生活哲学的视角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就是要复原它原初的含义和生命力,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的实践,用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反思,只有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才能发现生活中最根本的东西。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不仅从根本上转换了哲学的主题、性质,而且改变了哲学的存在样式,它不再以“存在”、“本质”等这些为我们所熟悉的哲学范畴来表述自身,而是真正地研究现实生活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存在样式,从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的高度切入其生活概念,展现其真实意蕴。生活哲学的意图就是要唤醒人们思考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并借助哲学探索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第二,回归现实生活,直面生活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断创新的源头活水。脱离了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纯粹的抽象理论,成了书斋里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它改造现实的功能,实际上失去了指导现实的话语权,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宗旨———无产阶级解放的工具。脱离现实生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就丧失了创新和发展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生活哲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唯物辩证法。所谓唯物辩证法,就是从人的生命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考察生活世界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它要求哲学研究要面向生活,回到生活中来,让世界以其原初面貌向我们呈现,并展示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它要求从否定的方面审视现实生活,寻找超越现实的力量、方式和路径,使生活世界在不断的改变中向人的存在与发展敞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就是回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的实践,用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就当代人存在状态而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主体性的凸显,使得重新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世界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人的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就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的发展状态而言,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在主体性、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在思维方式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主体的创造对于改造世界的意义;在发展动力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生产方式的变革、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于人的发展的最根本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交往的普遍化,“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①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生是实然和应然相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个从人的实然向应然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化就是人在生活中的自我塑造、自我实践。②因此,应该从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中认识到生活的创造价值和创造、改变生活的人生价值。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理解,发掘人们在全面生活过程中的生命价值,不但要从全面生活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化,用哲学指导生活,用生活丰富哲学,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根本意蕴。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2

一、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德育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的走势

所谓德育哲学的切近基础,就是指现代大德育的时空拓展,需求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总结和概括,因而德育哲学应运而生。

现代大德育的基础性问题,是德育的社会化,是德育社会化的内在趋势和必然走向。这集中表现在:一方面,德育概念的涵量更为丰富和广阔。另一方面,德育运动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

人类社会的德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及发展,规定了德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德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涵量。就内容而言,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就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德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德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德育作用,等等,都是德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涵量的基本体现。

随着德育涵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德育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其一,德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德育的社会化,德育亦将成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德性修养的基本形式,从而实现由国家主体向社会主体的回归。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但这种德育本真化的走势正在逐步变为现实。比如,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加强、社区建设的兴起与功能强化等,都突出表现了这一点。其二,德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党的十五大报告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它将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意味着文化建设将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随着德育社会化的推进,德育的本质存在方式也是如此。其三,德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建设人本身回归。德育要为政治服务,要为国家服务,要为社会服务,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德育的本质规定之一。问题在于,德育的本真目的任务是建设人本身。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要求以建设人本身为出发点,这势必推进“主导”者的逐步回归,但这与德育的工具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因为以建设人本身为主导,将从更为根本、更为长远的层面上发挥出德育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将把德育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工具理性置放于更为坚实的基础上。其四,德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因为德育社会化本身无论内容、形式,还是载体运作过程,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普遍性和社会性。特别是在当今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德性修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仅有过去那种一对一的德育单向运作方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展的需求。

总之,德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显然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毫无疑问,德育“领域的发展”,确需德育哲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探索和确证。

二、德育哲学的边界、对象和任务

德育哲学思想的实际存在是渊远流长的,但德育哲学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提出,却首见于1996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指南;而作为一个门新兴学科建构,目前仍然处于探索、研究和创作的过程中。

从哲学的视野看,任何事物包括理论学科要获得相对独立的生存权,其基本条件是具有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因此,探索德育哲学的学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定它的边界。

第一,学科界定。一般说来,学科界定总是与研究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其特定视角、特殊层面和内涵应然性的特殊价值指向。黑格尔说,“一个定义和它的必然证明只存在于它的发展里。这就是说,定义只是从发展过程里产生出来的结果”④据此,德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所蕴涵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作为理论形态,德育观是关于德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德育哲学研究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层面上,但却不是局限于德育观本身,而是探索研究德育观的前提性问题,即追问反思德育(包括其理论和行为实践)运动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一般方法论依据、条件及其应然性形式。另一方面,哲学有两个主要视角:一是真理性认知,即追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二是价值性把握,即求索事物运动发展的评价性确证。哲学思维的这种方法论原则,运用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研究,德育哲学的对象便获得了真理观与价值观及其相统一的意义。所以总结起来说,笔者以为,德育哲学是否可以这样界定:德育哲学是关于德育观及其行为实践的哲学前提性问题的理论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的有机契合,开展对于德育观及其实践运动的哲学研究,揭示人的德性修养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揭示德育观形成、运演、发展的历史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揭示德育运动规律的前提性根据和条件及其实现形式,等等。

第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主要是与德育学、哲学、教育哲学的关系。在笔者看来,“德育”概念在通常语义上有三种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二是德育学科;三是德性培育状态的直接现实。但无论在何种意义上,作为理论它原本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中剥离出来而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实际是标示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价值。“哲学”通常有三重意义:一是所谓“元哲学”,即哲学的基本原理;二是部门哲学(包括各种应用哲学);三是指某个领域、某类事物的最高理念或信条。德育哲学作为德育学与哲学的结合体,本质上是以哲学思维解读和创新德育理论与实践,开发其哲学价值和效能。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德育哲学虽然与德育学、哲学等双重“母体”的联系是极为密切的,但三者之间的“边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它毕竟要有个学科归类的话,毋宁说它是教育哲学的一个层次,即相对独立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当然,两者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楚的。转贴于

第三,设定德育哲学的边界,还应从辩证思维中得到深入一步的说明。从这方面看,德育哲学主要不是去建立新的具体的德育范式,而是着重考察已有范式的依据、条件性、特性、表达方式以及范式更迭转换的可能性空间;它不是要描述德育过程本身,而是要规范人们在德育活动中的选择、定位和行为理性;它不是要作出德育学层面的结论和成果,而是要探讨、评价德育学结论和成果中超出德育学层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不是去揭示德育运行的特殊规律,而是要探求反思人们揭示规律的思路、能力和方式;它主要不是去规范和给出德育研究的具体方法,而是要评价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能性,等等。总之,德育哲学植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又超越于这些问题而探索其前提性的哲学底蕴,这实际也就是德育哲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三、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

德育哲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其发生的根源,说到底,在于当今时代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亟需哲学的介入和哲学方法论的统摄。反过来说,即:对于德育理论与实践从哲学视角作出多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对于德育的前提条件、基本理念、结构体系、实践范式以及重要的德育现象做出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深层次确证,这就是德育哲学的价值现实。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看,德育哲学的价值实现,是整个德育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那么,德育哲学具有哪些价值呢?

第一,解读性价值。从泛意上讲,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是一种社会性解读。解读与解释意义相近,它们都是直接面对思想和实践的现实的,但解读更接近于操作实践层面。就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而论,其独特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注入了理想性追求。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主要不在于对德育现象的映像式、模本式的解释和说明,而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以一定理想性追求为参照,反思、解悟和权衡其得失成败,从而发掘和拓展出新的“历史可能性”。二是注入了穷根究底式的思维原则。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不断追索事物、现象的深层次本质,以期不断获得极度而适度的认识成果,因为被解读的“文本”本身就是多层次的。哲学思维表明:“人对事物、现象、过程等等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⑤所以德育哲学的解读性价值,并不满足于德育理论的一般解说,更不是停留在德育现象的表层理解,而是不断追问德育现象背后的“更深刻的本质”。

第二,批判性价值。哲学思维的又一显著特征是它的批判性。在哲学视野中,“批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它的核心思想是否定现状和追求未来,其真谛是“扬弃”和创新。“批判”具有物质实践和精神文化两种基本形态。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主要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它价值归宿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批判。所谓“前提”,从逻辑上讲,是指推理过程的确定依据。逻辑结论若要正确,首要条件是逻辑前提必须正确。从行为实践上看,“前提”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决条件。德育前提性批判的重要价值,就是以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变动为背景材料,以哲学思维和德育本真走势为凭籍,不断重新审视德育既成既有的出发点、根据、真理性标准、价值性尺度,不断重新鉴别、选择、取舍和筛定其前提性认知和价值取向,以推动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当然,这种前提性批判又是辩证性质的。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批判就是一种否定。但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内部生发的新质要素克服了旧的质的规定性;同时,恰恰又是由于新事物吸收、联合了旧事物的合理成分,才能真正克服旧事物,实现发展。所以辩证性质的批判,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科恩“主张以认同、继承传统为特征的‘收敛式思维’与以批判、超越传统为特征的‘发散式思维’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这一影响深远的见解对于我们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⑥因此,德育哲学的批判性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前提性批判,而且还在于它是一种辩证性质的批判,由此便孕育了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德育的前提性创新,必然带来德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变革,促进人的德性修养的更新。这便真正实现了德育的前提性批判的价值。

第三,导向性价值。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是指向未来的。它的特点是前瞻性、超前性和预示性,这与价值本身的内涵是直接同一的。价值概念回答的问题主要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应当如何”。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在绝对的意义上都是为或远或近的将来“准备着”,亦即面对未来“应当如何”。这样,“导向性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导向即导引方向,实质是事物发展中内部诸要素的历史性趋势性的必然联系。德育的导向性价值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指向:一是德育实践活动,其导向价值的观照和实现在于作用于人的认知和心理层面。二是德育学科理论的教学活动,其导向价值的体现和作用在于德育对象的理性和理论层面。三是德育哲学层面,它的直接对象主要是德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其导向价值在于通过德育的前提性问题研究,革新德育理论,创新德育活动,导引德育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就有一系列前提性问题亟待研究。比如,既要坚持德育的一元化导向,又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样化社会生活,发展人的个性品质,两者统一的现实倾向性、历史合理性及未来走势的人性根据、实现条件、理想模式是怎样的,它对德育体系革新具有何种价值?又如,德育的功能作用与人的精神世界自主自组织之间应当建构怎样的合理性尺度?因为有个性需要就意味着有选择,而有选择就意味着至少对部分德育预期效应的否定,所以如何培养和造就人的德育需求理性自觉,便成为德育创新的立足点和前提性问题了,等等。总之,德育哲学的导向性价值,生发于较深层次,关乎于德育宏观走向,意义深远而重大。

第四,方法论价值。抽象地讲,上述解读性价值、批判性价值、导向性价值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因为方法的实质是理论自身实现过程的“反哺”形式,换言之,拿了理论去运用、去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就转化为方法了。所以理论与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就更为接近实践的方面看,方法论应当是理论在认识上的深化层次。德育哲学的方法论不同于德育的具体方法论,而是一种宏大而深邃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价值。扼要地讲,其一,它对德育一般方法论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其二,它是德育工作者实际工作的最切近的理论基础。其三,它为人们的德性修养提供深刻的哲理性视野。其四,它是德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指导原则,等等。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②转引自《科学学基础》,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3页。

④转引自《哲学动态》1991年第7期第12页。

⑤《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战略思想;政治哲学;经济哲学

中图分类号:B27;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84―05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笔者认为,如果用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化自然”的世界全体与战略的视角来理解同志的论述,就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哲学视域看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思想,就不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轨迹及价值,更可以深刻地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的历史演变

战略概念产生于军事领域,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笔者认为,战略主要存在于世俗化的人们的活动域界或实践中,即马克思所说的“客观”或实践领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理论,为确立客观性指向实践视域奠定了无可争辩的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这样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活动是有范围的,人们的交往只能在活动范围内形成,所谓“自然界”必须转化、外化为可以感知的环境存在才有实际意义,思想也只能在这些被抽象出来的“现实”、“历史条件”中存在,才有意义。马克思、恩格斯还把共产主义与世界普遍交往相联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实践的战略视野、战略思维。

列宁在指导十月革命的实践中,提出了将俄国革命实践中遇到的实践问题同世界革命的全局联系起来。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略就是研究全局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逻辑,提出了俄国特殊国情与世界一般或全局的关系,创立了战略思维理论。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列宁站在帝国主义时代战略全局的高度,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社会主义需要几个文明国家工人阶级同时行动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的理论。

列宁在指导十月革命的实践中,同样是立足战略层面的。他在“四月提纲”的重要文献《远方来信》中,把帝国主义战争称之为革命的“万能的‘导演”。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策略应建立在对这种战争现实的认识上面;后来,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必然性、合法性的客观依据。

由上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实践的战略平台上进行的。此后,从到邓小平的理论创新,同样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这种实践的战略层次的“路径依赖”。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首先弘扬了列宁指导实践立足于战略思想层次的传统,这是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社会矛盾及结构与世界矛盾联系起来分析,这就是立足世界全局看中国。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从世界矛盾与中国矛盾格局的战略高度,分析了井冈山道路的正确性。后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论著,都反映了指导实践的战略立足点与战略思维,正基于此,思想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立足点仍然是发展的战略全局。邓小平及时洞察了世界时代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发展的时代变迁,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环境条件,他还站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与逻辑全局,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无不是对中国与发展全局即战略的新认识的产物。

区别实践的全局层次,不仅是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同时也是理论发挥实践指导性的主要“域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为实践中战略层次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想或思维方式。所以,所谓“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主要是指战略性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理论不能越俎代庖,要依靠操作性的“工具”或技术去解决。从这个角度看,理论是有用的,但也不是万能的。

二、在战略思维平台上可以兼容马克思主义不同时代的哲学形态

如果把整个哲学的基础与视野置于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那么,实践不仅存在横向的战略、战役、战斗的层次划分,也存在纵向的因实践问题变化的时代性的区别。变化了的时代的实践问题仍然聚焦于战略平台,对变化了的时代的实践问题的认识与解决仍然取决于是否能从战略上认识与解决。

从战略上提出认识与解决时代的实践问题办法或“线索”是与哲学形态的嬗变相联系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实践中存在夺取政权、变革旧的基本制度与实现现代化及其共同富裕的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也应该存在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向经济哲学的嬗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的不同时期,既存在学术形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经济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存在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这样的实践一行动哲学。可以说,思想与邓小平理论这样的实践一行动哲学,比“教科书哲学”更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面貌及其在实践中生成和与时俱进的态势。

的革命哲学思想不仅反映在《实践论》、《矛盾论》中,更主要体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军事斗争中。只有认真研究军事思想,才能真正理解“两论”。如果再联系“新民主主义论”则更可以看到,的哲学智慧,不仅具体化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反映为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实现条件与进程的战略智慧。

建国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构想框架总体是正确的,具体体现为关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确定,“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以及维护民族独立同时又利用国际环境举措等。建国后的失误仍是战略性的,关键是指导思想的“理论硬核”未能从阶级斗争转化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因此,从哲学形态上看,的哲学成就的类型仍属于以阶级斗争理论硬核为基础的政治哲学。

邓小平不仅在实践上推动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转变,而且还围绕共产党执政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时代新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虽然未专门写下哲学专著,但根据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 标准,有理论硬核就有一个理论(今天经济学界凭一个理论硬核建构起一个理论、获诺贝尔奖的人比比皆是)。用这种标准看问题,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就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理论硬核的经济哲学。

正因为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就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理论硬核的经济哲学,所以,邓小平才能从战略层面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将它们对立起来,炮制了“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谬论。邓小平坚决将社会主义命运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著名论述。其二,现代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党内一些“左”的思想严重的人,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专利,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观点。其三,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问题。世界现代化始于欧洲并且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这个过程呈发展与两极分化的悖论态势。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而且能够将发展与共同富裕统一起来。其四,现代化的成功不仅表现为微观经济的高效率,也表现为战略部骤正确与战略布局的协调。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三步走”、若干“两手都要硬”的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邓小平的经济哲学范式,从战略层面进一步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化建设在战略层面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战略思维平台上既可以兼容的以阶级斗争理论硬核为基础的政治哲学,也可以兼容邓小平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理论硬核的经济哲学。

三、“时代变局”催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的嬗变

所谓“政治哲学”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针对“教科书哲学”实践指向与理论精髓的一种学术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管“教科书哲学”怎样宣称自己的理论概括力在空间上囊括了整个宇宙世界,在时间上是永远不需要作理论框架与理论硬核修正的永恒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形态,但是,它的理论精髓实际上只能从世界一般的对立到新的统一的否定性即革命性视野、为作为革命党的共产党以旧的社会基本制度的实践提供哲学“合法性”。“教科书哲学”在社会视域中通过逻辑排除法在多因素的社会存在中析出社会基本矛盾、并把它定格为阶级斗争的直接动力的理论硬核,为共产党群众运动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实践提供了哲学武器。把这种哲学的实践指向与理论精髓加以哲学概括的代表人物是列宁。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是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文中,用“归结于”的逻辑方法,阐述了作为革命党人的实践视域应该聚焦于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讲哲学唯物主义时并没有讲阶级斗争,只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内容时讲到了阶级关系。此后,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把“阶级斗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单列了出来。再后来,更是明确提出凡是用阶级斗争观点看待历史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以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标识,其实践指向与理论精髓与布尔什维克没有执政以前相比却发生了根本改变。以1921年4月《论粮食税》为标志,俄国布尔什维克在执政后的,实践聚焦在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解决这个问题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之间进行选择。从1917年至1921年的所谓“战时共产主义”,就是计划到“每一块面包,每一磅牛奶”的计划经济。其结果是饥饿与短缺像阴霾一样挥之不去,粮食产量还不及沙皇时代。所谓“新经济政策”,实质是构建以多种所有制并存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体制。其结果是经济困难局面迅速改观,列宁1924年逝世时,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已呈健康发展态势。

为什么在十月革命前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是变革社会基本制度与强调阶级斗争理论,而在提出“新经济政策”时却主张选择市场经济体制而洋溢出经济哲学的智慧?对此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讲得非常清楚。列宁说,历史会发生转变的,历史的转变会导致历史任务的转变,为了解决变化了的历史即时代的新任务,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不同方面分别提到首要地位。

列宁在共产党执政后,为解决发展生产力进行的以构建发展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智慧,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第一次式样化。因为,虽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创立了经济哲学研究范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实践问题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式样创新却是始于列宁。

遗憾的是,因过早逝世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历史不长且经济哲学理论成果尚未自觉概括。其后,斯大林担任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后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权宜之计”,从而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回到高度集权的“政府命令”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直到苏联解体,这个高度集权的“政府命令”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未从根本上改革,这也是导致苏联迅速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共产党执政7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共产党执政后关键是要实现哲学思维从变革旧的社会基本制度转向发展生产力,与之相联系的是也要实现哲学形态从政治哲学嬗变为经济哲学。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力量、性质、道路等重大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形成了思想理论成果。同样,建国后也始终想把中国经济搞上去,但是,因未能实现实践指导的理论硬核从阶级斗争为纲向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转变、未能实现从苏联舶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再加上“”错误,逝世时中国经济濒于崩溃边缘。为什么未能实现共产党执政后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未能像领导革命那样,全面站在世界、国家的战略高度,不因社会突发事变干扰去审视时代与任务变迁,从而适时创新理论与实践。

把实践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而推动了哲学思维方式与理论式样从政治哲学向经济哲学转变的是邓小平。在实现这种转变的过程中,邓小平借助了战略思维方式与平台。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方针等,不仅审视了国际战略格局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这一时代变迁,同时他的经济建设的理论视野也是具有战略全局和战略高度的。邓小平说过,经济上他是“外行”,也讲了一些“从政治角度讲的话”。在中国,“政治角度”就是全局、就是战略。

四、作为战略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凸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 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中心又是经济建设、现代化或发展。可以这样理解: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或发展问题的认识与解决从战略上提供了指导思想。因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或发展问题是以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法制环境驱动下的世界现代化的中国化。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遇到的问题是世界现代化的普遍性问题的中国化,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从战略上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价值给予了充分体现。

首先,科学发展观把继续并且日益科学化的发展作为解决过去或现实发展中问题的办法,这是从战略思想上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的创新。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同志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以发展为逻辑起点,理论与实践创新意蕴是十分明显的。在以剥削制度为基础的时代,发展中的问题难以在既有的基本制度框架内解决,其后果是经济社会问题累积为社会政治问题,通过激烈的阶级冲突乃至战争,以巨大代价摧毁现行社会基本制度。简单说来,剥削制度下的发展问题不能通过继续发展来解决,只能通过革命来解决。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现代化,改革开放30年也的确积累了各种不可避免或可以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只能通过进一步发展、更加科学地发展来解决。所以,任何企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发展问题通过“上纲上线”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并且借口问题企图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倒车的言行都是行不通的。

其次,科学发展观从战略思想的高度对发展与人的悖论性实践格局进行拨乱反正。市场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世界以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为基础的现代化过程更强化了这种特殊条件、特定阶段的实践格局。马克思主义对发展与人的悖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异化”的哲学武器对被资本主义基本制度强化了的“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进行了批判;此后,马克思在《1857年至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视角揭示了发展与人的悖论存在的条件,提出了用革命手段变革社会基本制度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战略思路。中国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上搞市场经济,进行发展,但是,“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比如,污染环境式的发展、恶意拖欠工资、违背《劳动法》的各种现象。原因在于市场经济驱动下的现代化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是难以避免的。我们的优势不在于能够做到在中国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上搞经济建设、现代化或发展,可以不出现“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的实践格局,而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不强化这种实践格局,为改变它创造条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也即是关于发展世界观的主要内容,就是自觉狙击、并改变这种“人对物的依赖”或“强资本、弱劳动”实践格局的战略理论。

再次,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体制的架构进行了战略创新。人们都知道,发展是依靠体制直接驱动的,但是,体制的存在只能在战略层面,或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把握,也必须运用战略思维。著名经济学者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交易场所,而是指任何地区的全部。现实的发展问题产生、存在总是与某种体制相联系的,因此,要从根源上认识与解决发展问题,必须运用战略思维对现行体制进行分析与创新。比如。中国20世纪80年代曾经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所谓“官倒”、“皮包公司”,就是与“双轨制”体制相关的,随着发展使计划经济的老、大、难“短缺”问题不复存在时,双轨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而退出历史舞台,“官倒”、“皮包公司”也如朝露见阳光而灰飞烟灭。在今天,无论是世界或中国都面临着因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的“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不是说明了发展是一种“不该发生的事情”或“发展已经到极限”,而是说明了已有的发展体制需要创新,指导发展的理论需要创新。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体制的战略构想。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体制?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体制的特征是协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与环节的协调,协调发展的动态化式样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论断的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一家独大”下的发展效率优势是明显的,所以,《共产党宣言》指出资本主义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文明时代的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同时,也使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包括人自己产生了过去一切时代都没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共同特征是“不协调”,最后出现“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既从理论上指出了发展问题的体制根源,又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战略思想。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4

诸如此类根本性问题,就是哲学的问题。哲学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由此可知,哲学关注的不是一般性问题,而是关于世界、自然、人类、人生等根本性的问题。哲学是一个时代之精华,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意无意地受它支配着,不管你意识或没有意识到。哲学对于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意义重大。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哲学观指导的社会或个人,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或个人。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简要说明:(哲学)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这一公式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国家、民族都是通用的。

然而,哲学这一人类思想的女皇,无论什么人都或深或浅、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她统治着、影响着,但她绝不随便倾心于什么人的,她是高贵而典雅的,她只青睐于对她毫无私心杂念的绝对忠诚于她的人,也就是说:哲学只青睐于自由之心灵。

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曾经指出:“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的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哲学既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欲望驱走了,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我们才能思维那些普遍性的对象。”

这位哲学家的话是颇具道理的,不摆脱生存的困扰和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不摆脱为现实利益而斗争状况,不把精神世界从太忙碌的现实转向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很难做个真正哲人的。笔者就从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掬起几朵浪花,折射出这一思想的深刻真理性。纵观古今,大凡留名青史的哲学家都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哲学的人。根据他们生存状况,我们大体可以将之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的人。

第一,出生的家庭条件就特别优越,毫无生活之忧地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哲学的人。这样的人有,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柏拉图,其家族都是雅典显要的贵族世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他有条件把整个心灵献给哲学,毫无生活之忧。

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曾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二世的邀请,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一直到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登基为止。此后,亚里士多德又得到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力援助,创办吕克昂学园。他亲自主持学园13年。由于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学生在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学、伦理学问题,所以,后人称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逍遥学派”。

第二,出生的家庭一般,但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了宽裕的生活条件之后,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哲学的人。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有美国大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费希特等。

杜威出生于一个小杂货商家庭,但他特别聪明好学,善于思考,后来拿到哲学博士学位,当上了大学教授,获得了很有利的潜心于哲学研究的条件。

费希特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家庭,他家庭兄弟姐妹有多,他自小就给人放羊自谋生路,但他天资聪慧,有发愤图强,得到了一个贵族的赏识,支持他上学,以后他成绩斐然,当上了大学教授,柏林大学校长,也得到了很有利的潜心于哲学研究的条件。

第三,是出生的家庭条件不好或出生条件还可以,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处在贫困状态之中,但他们在基本能维持生存的条件下,把整个身心几乎都献给了哲学的人。这样的例子有: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荷兰唯理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德国哲学家马克思,等等。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个雕刻匠,他的母亲是个接生婆。他博学多才,被称为雅典最聪明的人,他从30岁起开始招徒讲学一直到为真理而献身的那一年,他从不收学生的学费,他是以制作草鞋勉强生的。但是苏格拉底热爱真理胜过自己的生命,真正把整个身心都献给哲学这个高贵的女皇。

斯宾诺莎出生于荷兰犹太商人的家庭,家庭条件很可以,但后来由于他对神学教条产生怀疑,因被视为异端邪说,犹太教会用尽了各种手段也不能使他屈服,于是在1656年他24岁受到最极端的“大开除”的处罚,他以后就隐居乡村,靠磨制光学镜片为生,终身未娶,潜心为哲学这个高贵女皇服务。

我们都熟知的马克思出生于一个有名律师家庭,他本来是学法律的,但在大学里他对哲学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他发誓要为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奋斗终生,从此一心投入哲学女皇的怀抱。以马克思那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极高的天资,随便干什么工作,在物质上都会生活得非常自在。但他崇高的理想和哲学这无上的魅力决定了他选择艰苦卓绝的人生道路,他以写作的版面费和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的援助勉强维持一家的生存,他的两个女儿都因为家庭穷困而死亡。伟大的马克思真正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哲学。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5

论文摘要: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特征,这主要基于两个层次的理由:其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这是人学研究兴起的深层动因;其二,实践唯物主义与人学的研究领域有着共同的支点,即现实活动中的人:现实活动中的人是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的主要体现之处。

新近召开的世界哲学大会已经把对人进行哲学的研究作为当前一段时期哲学研究的主题,人学研究的兴起是世界哲学的主潮、虽然它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甫一兴起,就已受到国内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已成蓬勃之势,学者们采用全新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仍处于建设中,任何一种理论的建立都需要很多人很长时间的努力探索才能完成;理论又是开放性的,它需要汲取各学科的优秀成果完善自身,但理论又是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就有理由成为相关领域的典型代表而起作用、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艺是时代精神的结晶,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因此,在人文学科领域内它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建设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仍然是一个必项受重视的前提性的间题,也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设必须注重它的实践唯物主义品格,以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作为人学建设的指导,

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1$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有过重要的论述,马克思是以实践为基础去批判旧唯物主义,建立新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又被称为实践唯物主义,是相对旧唯物主义而言的,这新就新在它是实践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提纲,开头就批评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指出它们的主要缺点是不把事实、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在人对自然界的关系的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哲学仅靠感性的直观不可能了解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达到人和自然界的真正统一。真正实现这种统一的是人的感性的客观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首要的内容)。因此,作为哲学范畴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首要的和基本的内容,便是表现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概念的提出才使马克思决定性地超出了费尔巴哈、他不仅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且根据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了他的辩证法,从而积极地扬弃和克服了黑格尔哲学:讨于马克思来说,实践概念决不是从“人的本质”或“人的特性”中引仲出来的人本主义概念,而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中概括出来的历史观概念。实践所表明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既受自然制约也受社会制约的主体的能动性。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范畴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形式下实现的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能动的生活过程。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又构成了现存世界中的基本关系,实践是人在现存世界的生活过程中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人是在实践过程中的人: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视着现存世界,它蕴含着现存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人类所面临的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存世界的根本点在于.从物质实践出发去把握现存世界,把物质生产活动所引起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现存世界的基础,由此看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定义,它所表明的不是一种要把理论付诸行动的哲学态度,而是指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共同点—现实活动中的人

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对象和中.C"内容,国内学术界分歧较大二黄楠森等主编的老人学词典》认为:人学是“关于作为整体的人及其本质的科学。它不同于人的科学(Enc. of man),也不同于人类学( anthropology ),也不同于人的哲学。人学是一门基础科学。韩庆祥认为:“人学研究的对象,是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孙鼎国、李中华主编的《人学大辞典》认为、本辞典所使用的人学实际是指“卜哲学人学”。季羡林在该辞典的《序》中亦说得明白:“人学”必须解决三个间题:人本身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间题,人与大白然之间的间题。这三个间题的中心环节是“卜人”。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规定了人学研究的范围。而我们认为,人学研究的第一要点应是现实的人及人的实践活动”。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自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人)这个“一定条件”既包括自然条件也包括社会条件,这些构成当时的现实条件。这种“人”也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些话虽然是针对当时德国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直观唯心主义而说的,实际上却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处于现实活动中的个人无疑是人学存在的前提,人性、人的本质、能力、个性、需要、权利、自由、解放、价值、全面发展,个人与群体、社会等研究范围必须以此作为基础。而且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恰恰最精当地体现出了时代的要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推动者又是受动者.处于历史洪流中的个人永远是个变量。而通过这种种变量所折射的,就是五彩斑斓的现实的生活世界。

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无疑就是人的本质:人作为人而存在,有着他自己的本质规定,这是一种内在的规定,但正如、对事物、现实、感性的本质不能从它自身的直观中获得一样,对人的本质也不是一经获得便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野里,人不是自然界进化的直接产物,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是人白己劳动的结果,无论是人之为人本质规定的获得,还是人的本质的历史发展,都是以人的劳动或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是人的实践及其历史发展的结果。劳动、实践,既是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生成与展开的方式。人以何种方式展开自己的活动,人也就以何种方式展现自己塑造自己与表现自己。因此,研究人及其发展唯一的途径是研究人的实践行动的发展以及在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基础上所生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旷亭现实、感性”。

实践活动中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人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如前所述,处于实践活动中的人不是个抽象物,而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具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才能开始其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人面对世界首先展开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人对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实践决不是从“人的本质”或“人的特性”中引伸出来的人本主义的概念,而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即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概念二它内在包含着人对自然界以及人对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实践活动首先是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偏离了这一点,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历史要求。

所以,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即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我们必须把人理解为从事实际活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人的活动特别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出发,才能理解人的现实的存在和人的现实的特性和本质。由于人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人在历史中的行动,它们是历史性的,又是历史地变化的发展的,因而人的存在‘人的特性和本质,都不是固定不变、始终如一的,而是随着人的历史性的活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学研究与实践的唯物主义有着共同的支点—现实的人的活动,正是这种活动联结了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视域,使得人学以实践唯物主义的视界去研究人,研究人的现实生产生活活动,研究人的本质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等关于人的学问。在二者的关系上,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要求更具基础性、优先性,这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关系的分析人手。

人学与哲学的关系的看法在学术界也有分歧:黄楠森认为:“哲学可以包括人学,但决不可等同于人学。”因为“人学研究人,而不是人的世界。高清海持相反看法:人是宇宙精华的结晶,人创造了自己的第二生命,属于类的存在,运用种的认识方法难以把握人的本性,只有具备有关世界各种学科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彻底认识人。“这样理解的人学,从根本上说来必然同时也就是世界观理论,即哲学。”韩庆祥认为:“哲学既不是人学,人学也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的当代形态主要是人学。这三种观点是争论中富有代表性的观点,对于我们关于人学与哲学的关系的认识有着启示性的作用,完全绝对地说哲学是人学或把哲学与人的关系完全割裂开来都是有失中肯的。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全部哲学发展史上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本身看,人学都属于哲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人学可以说是哲学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问题城,它是哲学的自我意识觉悟、对哲学进行自我反思的学问,它更能促进哲学对人的自我理解与自我评价,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产生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推进。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容着马克思主义人学。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看,无论如何,人作为它考察的客体,人是全部“事物、现实、感性”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把握和对理解的总体性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针对的是对人本身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把握与理解的根本革命。人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哲学的,人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哲学对于思维方式的确立。因此人学是哲学,哲学离不开人学这个有机组成部分。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6

学习哲学的目的:

对于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说,学哲学本身就是学哲学的目的。即为哲学而哲学。生存就是为了哲学研究。人生的一切意义就在于哲学研究。

对于非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人而言,学哲学的目的是:挖掘、构造、强化和改造人的思想(自我的和他/她人的);规范和批判人的思维方法,进而养成高效的思维习惯;指导、反思和检验人的具体思考和实践行为,进而达到个体和社会的自我否定、主客统一,实现个人的有效实践、人类自身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

学习哲学的三个必要前提:

一、明确哲学的意义——哲学是人生的意义之源,学哲学能让人懂得人生的来龙去脉;系统地学哲学,人的智慧就能呈几何级数增长;能在哲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必然青史留名,并往往长寿。

二、拥有自我批评、闻过则喜、知错能改、纳谏如流的操养、勇气和习惯。

三、有一定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积累。一般高中文化是基础。

学习哲学的方法:简言之,就是用兴趣引导阅读,用思辨形成体系,用实践检验学习。

一、培养兴趣。长期、间断性地刺激对哲学的爱好之情——说白了就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并为此感到喜悦。

二、反复阅读。阅读原著、评论、总论等各种哲学类书籍,可以从哲学故事、哲学史、哲学人物传记等大众读物读起,这样利于兴趣的积累,先凭兴趣翻阅,然后由翻阅扩展为泛读,再然后是精读感兴趣的某类哲学著作和该哲学的哲学史,最后是全面系统地阅读各流派哲学著作和哲学史。阅读中肯定会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要立刻解决(有些也不用解决),要保持这种发问的心态——这是不断、反复阅读的内在动力。

三、思辨。先试着自己回答问题,再参看书中的回答,在比较中不断修正结论。这时你已经有了一定哲学基础,就有必要寻找志同道合的哲学爱好者和专业哲学研究者——大学里哲学系的学生、老师,向他/她们请教问题、互相探讨。一定要本着求知的态度友好地交流,展开不针对个人人格的讨论和辩论,放弃狭隘的立场,取而代之的是求真知、求真理的态度。这一阶段一定要思辨,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复习已有知识、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不断地重新肯定自我。有条件的话去上哲学专业课,系统地学习某一流派哲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7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哲学的复兴,国内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热烈地讨论着政治哲学的基本范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也不甘落后,主动、积极地介入政治哲学讨论当中,他们逐渐地意识到需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便有效地与西方政治哲学展开对话,并对西方政治哲学的政治价值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政治哲学?如果它是政治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有没有一个政治哲学的分支?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察: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哲学。列奥?施特劳斯在《什么是政治哲学》中指出,政治哲学是对获得美好生活和健全社会的知识这一目的性的追求,是试图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性质以及正确或完善的政治制度这两方面的知识,是对政治现象进行哲学的或科学的探讨。从施特劳斯对政治哲学的界定来看,他似乎把以哲学的方式处理政治问题看作政治哲学的核心,但在他的《论僭主》中又提出以政治的方式处理哲学问题,这是不是会与他前面的观点发生抵触呢?其实,在施特劳斯那儿,哲学地处理政治问题与政治地处理哲学问题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哲学地处理政治问题体现了政治哲学的现实性,而政治地处理哲学问题则体现了政治哲学的理想性。[1]这样,学界形成了关于规范性与事实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政治哲学话语。

    从政治与哲学的关系来看,政治是需要哲学的。哲学能够为政治共同体提供政治价值(善、正义、德行),使当权者依据政治价值制定出良好的法律,维持社会秩序,让人民过上稳定的、秩序井然的生活。相应地,哲学也是需要政治的。哲学不仅探究政治事物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知识,而且需要政治为哲学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辩护,需要在政治上为把哲学理念转化为现实提供条件。这进一步说明,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

    苏格拉底死于雅典民主制的事件教育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识到,古希腊城邦政治应该坚守政治地处理哲学问题的方式,这使他们的政治哲学走上一种规范性和理想性的政治哲学之路。自马基雅维里以来,政治与道德的分离,启蒙运动的兴起,商业经济的逐步发展,霍布斯和洛克等人持守的哲学地处理政治问题的方式走上一条事实性和现实性的政治哲学道路。由于他们都没有能够处理好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致使古希腊政治哲学走向乌托邦;而近代以来的政治哲学通过马基雅维里掀起第一次现代性浪潮,卢梭掀起第二次现代性浪潮,再到尼采掀起第三次现代性浪潮,最终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难怪施特劳斯说西方的现代性危机实质就是“政治哲学的危机”。那么,如何解救这场危机呢?

    我们只有回到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上,从政治与哲学的内在关系入手,去寻找走出政治哲学困境之路。可以说,政治存在是有限度的,无法论证自身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它的正当性论证还需要哲学。哲学是从人类追求的伦理目的和政治内在终极价值来思考政治的,它可以弥补政治的缺陷,使政治趋向完善,使政治哲学所讲的美好生活成为可能。因此,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应该是规范性与事实性、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只有这样的政治哲学才可以克服当前“政治哲学的危机”。

    列奥?施特劳斯在面对西方政治哲学的危机时,回到了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政治哲学,试图通过恢复古典政治哲学来克服现代政治哲学的危机,但却走上了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之路,并没有使现代政治哲学为之改观。罗尔斯通过恢复社会契约的方式重新激活了政治哲学,但复兴的政治哲学内部却矛盾重重。随之,无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还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挖掘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以此回应当代政治哲学提出的问题。

    研读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可以发现,马克思辩证地处理了政治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它既清楚地阐明政治斗争的使命和终极目的,又哲学地为政治斗争指明方向,即人类彻底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它既指明哲学实现的物质力量,即无产阶级,又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即哲学。因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2]15-16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把规范性与事实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有机统一起来,是探究人类最终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终极目的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秉承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又超越和克服了传统政治哲学的缺陷。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准确地把握了现代性的病因,指出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是导致现代性危机的缘由,从而开启了颠覆形而上学、消灭资本、走出西方现代性危机即政治哲学危机之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不是对本体论的探究,也不是对认识论的研究;既不是要着力阐释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要发展实践唯物主义,而是关切人的美好生活何以可能,进而阐释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联合体问题,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成为可能的逻辑前提。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存在不变的事物和对象的观点称为形而上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受变化和关系的影响,要把握事物性质和特征就得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这种规律来自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自身的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和思想发展是由生产制度中的阶级冲突和矛盾所推动,这种冲突和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最终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消灭阶级统治和压迫,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因此,“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历史的重建,目的是为了证明历史实际上是受唯物主义辩证法支配的。根据这种重建,每个时代都继承一种生产方式和一套复杂的、与该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方式最终将发生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该生产方式本身所造成的需要的变化,但更直接的是由那些需要所促成的重要发现或发明。新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而人们的关系仍然是由旧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那些关系。现存社会关系与新的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即旧的统治阶级与新崛起的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是‘历史上一切冲突’的源泉。”[3]936这种“冲突”的终结意味着私有制的废除、压迫的消灭、强制的消失,阶级和国家随之消亡,自由人联合体成为人生存的样态,这些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关切的主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政治哲学

    当人们提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时,自然想到的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而当人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却并没有将它视为“政治哲学”,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经济学”并不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微观经济学。从对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再到《资本论》的研究来看,马克思试图通过研究异化劳动、雇用劳动、劳动力、资本、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等范畴进一步剖析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是怎样被异化而丧失自由的,以及他们又是怎样遭受剥削的。虽然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历史正当性,他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大”[2]277,但是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的魔鬼了”[2]278。这就意味着,资产阶级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无法驾驭自己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生产力的提高,它所释放出的能量资产阶级是无法吸纳的,最后只好被自己锻造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方式,在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激烈冲突层面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用劳动。雇用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由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284马克思从宏观经济学出发,以政治的方式处理经济问题,通过挖掘经济现象产生的深层政治原因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受剥削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样,马克思从经济研究走向政治研究。

    马克思对经济与政治内在关系的研究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要变革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加深,资本支配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以物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人被严重地物化或异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国家政治权力)却竭力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这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它存在的合理性。既然如此,无产阶级应该承担起历史使命,发动社会革命,埋葬资本主义制度,打碎旧的枷锁,使人获得自由和解放,消除物化或异化状态。于是,我们就把这种研究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以及由其经济关系决定和构成的人与人、集体和集体、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学说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而,一旦人们提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认为这种经济学就是指政治经济学,就不难理解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不能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阐述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关系;另一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条件篇8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生活

(1)实践决定哲学: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方法论。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

(1)区别: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或否认哲学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备考提示】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要注意识别的常见错误观点有:“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的观点正确)、“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认为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可知论;凡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就是不可知论。

2.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备考提示】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要注意区分以下几对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哲学的两大派别(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等于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两个对子”。

(三)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典型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②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④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⑤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备考提示】本考点经常以古代哲学命题为素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对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常见错误观点有,“唯物主义观点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观点都是错误的”。

(四)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典型观点

①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②客观唯心主义: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备考提示】本考点常以古代哲学命题为素材,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区分。

(五)哲学与时代

1.时代产生哲学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指导时代

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备考提示】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要深刻理解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上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不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反映自己当时的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哲学也是真正的哲学。

(六)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备考提示】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要重点理解“三个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思想: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思想的活的灵魂。

(2)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典例1: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之一保尔·拉法格在谈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给予他的影响时说:“一天晚上,马克思以他特有的那种丰富的旁征博引和见解向我讲述了他那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理论,就像在我眼前揭开了一道帷幕一样,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并且能够找到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表面上如此矛盾的共同的物质原因。”

(1)拉法格谈到的马克思“那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理论”指的是什么?

(2)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的哲学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知识。第(1)问,由题干中“人类社会发展”这一关键信息可得出答案。解答第(2)问,主要从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1)指的是唯物史观。

(2)①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所以,无论是主观唯心主义,还是客观唯心主义,都不能正确地把握“世界历史的逻辑”。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同时,它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不能正确揭示“世界历史的逻辑”。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所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

二、辩证唯物论:认识世界的本质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3.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②物质具有可知性,即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③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备考提示】从题型看,本部分内容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在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这一考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复习中要注意运用这一考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对物质概念的考查是高考的冷点,2008年高考广东政治卷B第39题以辨析题形式进行了考查。要注意区分以下几对概念:“客观存在”不等于“客观实在”、“哲学的物质概念”不等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物质的唯一特性”不等于“物质的根本属性”。注意不能将物质的唯一特性理解为物质只有一个特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这要求我们既要坚持辩证法的运动观,反对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又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反对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②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备考提示】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要注意区分物质和运动关系中的不同层面,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内在联系。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的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备考提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高考的重点,从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要注意理解以下观点:①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它是否起作用及作用的表现形式都与客观条件紧密相连。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才决定了人们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但决不是改变或创造规律本身。③规律是变化的,不能认为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四)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备考提示】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常见错误观点有:“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五)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它使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备考提示】意识能动作用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从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一般和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弘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民族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环保意识等。这一内容在主观性试题中经常会和其他哲学观点综合起来进行考查。要注意区分一些常见易混易错观点,如“意识能反映物质”不等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前者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后者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六)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么办: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典例2:2012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我国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适时适度调整了货币政策,在两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又连续两次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做法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把握问题的知识指向是辩证唯物论;二是准确全面了解该部分的道理;三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做到材料与知识的统一。

参考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2)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观创造性。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政府科学决策,调整货币政策体现了这一点。(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政府科学决策,调整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增长,既尊重了客观规律,又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追求真理无止境

(一)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首先,构成实践的三个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其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又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备考提示】本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侧重考查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和对其基本特征的区分。常见错误观点有:“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等。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特征。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备考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从题型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要注意区分试题是从来源,还是动力,或者目的,或者标准的角度进行考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闻不如一见”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注意辨别的观点:如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等。

(三)真理

1.真理的绝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这是因为,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2)真理的唯一性(一元性)。认识会有差异性,如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其本来面目只有一个,因此与之相一致的主观反映也只能有一个,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因权力、地位而改变。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唯一性。

2.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里的特定过程是从时间上讲的,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

(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里的条件和范围是从空间上讲的,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四)认识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原因:从认识的对象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从认识的主体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从认识的基础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要求: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典例3: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人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先后向火星发射了无数个各种探测器,只有1/3的探测器成功完成任务,帮助人们扩大了对火星的认识。目前人们已经初步解开火星的一些秘密,确定火星上存在水和能源。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继续探索这颗红色星球上是否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道理说明人类探索火星的历程。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从认识论的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特征等角度分析说明。

上一篇: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范文 下一篇:法律援助的性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