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通信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7:37

远程通信技术

远程通信技术篇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优势;问题;应用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更加广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结构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与互联网联系更加密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数据信息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国竞争不断加剧,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也面临更多的变革,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最为传统的电子邮件到即时在线通讯工具,从固定的计算机到现在的移动通讯终端时代,远程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不断提升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水平和运营效率。重点做好计算机远程网络技术维护,依靠科技进步和应用创新,推动计算机远程网络速度提升,保证网络通信安全,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

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有着更加广阔服务空间,各发达经济体都在争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纷纷投入巨资研究相关的技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重视相关技术应用的研发,推动计算机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的有机统一。在大数据时代下,依靠先进的计算机远程网络服务大数据应用,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计算机算机,为之更好的数据分析支持,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增强数据的保密性能,强化数据传输的精准性。对通信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仅能够提前预测各种危机,还能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保障计算机远程网络稳定。

1.1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移动通讯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全面。在各种通讯信号不断强化的新环境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需要有更强的干扰性,需要保证数据传输更加高效,需要避免对其他数据传输的影响,也要有效防止其他信号对计算机网络通信信号的干扰。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加持,充分利用通信技术设备的更新和优化,更好地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抗感染能力,提升通信设备运行质量和效率,杜绝通讯信号中断,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信息的丢失问题,保证各种信息不受任何影响。这是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大数据时代,保证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应用的重要前提,更是推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向更广领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

1.2更有利于计算机应用相融合

大数据时代下,各种技术的应用越来越丰富,数据处理更加庞大;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既要注重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又要重视计算机大数据应用,实现计算机大数据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更好地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优化,确保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具有更强的兼容性,保证计算机网络通信质量。

1.3满足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多元化需求

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应用不断革新,社会经济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越来越广泛,基于计算机远程网络新兴产业不断兴起,人们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客户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同企业对通讯速度、质量需求也不相同,且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各种创新应用无时无刻不在推陈出新,这就给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时代下,依靠大数据技术为计算机网络通信多样性多元化服务数据支持,设计更多适应不同消费的需求的服务方案,为更多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应用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优势和大数据技术优势,推动通信事业发展。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通信发展非常迅速,大数据技术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当前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2.1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故障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稳定和安全非常重要,不容出现技术故障。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产生故障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造成数据发送和接收中断,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也更多绑架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旦出现技术故障,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故障主要原因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物理层面问题,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需要更多可靠的设备,计算机与交换机连接时出现故障,或者安装不牢固,运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设备无法运行,连接脱落,都会出现故障。其次,网络层次故障,基于硬件应用的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兼容,系统和各种软件的安装衔接以及网络设备中路由器运营问题等,都会造成网络故障。上网的人数过多,引发的网络拥堵等,都会造成网络通讯故障。尤其是很多人同时上网,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带拥堵,造成通讯中断。比如,每年的“双十一”都是对电商的一次重要巨大考量,更是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考量,上亿交易订单瞬间提交,给网络带来空前的负荷。又比如,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时,中小学采用网络课堂,学生一起登录直接网络瘫痪。网络层面还有其他一系列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给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带来重大威胁。

2.2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速度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向更多领域渗透,计算机远程网络在大数据的加持下,优势更加突出。人们将工作、生活都转移到计算机网络,更多经济贸易活动等都借助计算机远程网络。更多客户要求有更高的带宽,有更快的速率,有更好的应用体验,确保各种数据能够非常准确及时传输。网速过慢造成很多数据延迟或者发送失败,影响人们的体验,更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使用计算机远程网络时,如果不能有效提升网速,不能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就会造成局部网络负荷过重,影响网络传输。比如,微信这些最为重要的聊天软件,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远程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这一技术实现基于络的视频聊天、各种数据传输,微信用户非常庞大,由于受到网络通讯速度的影响,在视频聊天过程中出现卡顿、声音延迟,通讯被迫中断。2.3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覆盖面越来越宽广,计算机网络远程网络通通信在带来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为各种网络犯罪滋生提供了土壤,网络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网络诈骗,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种经济联系、贸易网络、信息交互、商业数据等都要通过网络,很多网络用户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用户在应用网络通信时没有采取的防范措施,接收了危险文件,或者登录了一些不可靠的诈骗网站,感染病毒,或者重要信息泄露,就会造成计算机网络中毒瘫痪,重要数据被盗,各种网络诈骗就会接踵而至。另外,软件安装安全保障不到位,容易造成各种数据丢失,重要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丢失,或者被人截取,会造成重大危害。

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创新

在我国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代,在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时期,推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进步,在AI技术、大数据应用创新、物联网勃发之际,注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革新,推动网络通信技术进步,更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3.1充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综合维护和保障工作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出现故障是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重要方面。注重计算机网络通信维护,做好网络检修工作,应用更为先进的计算机远程网络监测设备,构建更加稳定的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加大硬件维修和保养,及时升级各种硬件,确保计算机网络设备最优化。对路由器、电脑网卡以及各种交换机等不断升级,推动计算机网络通讯硬件产业进步,提供更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选用知名企业的高质量设备,确保计算机远程网络更加可靠。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还应更加注重网络软件维护工作,做好软件的优化升级,确保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更加稳定可靠。做好技术储备,企业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工作,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人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通讯行业人力资源有着特殊性,及时引进先进的人才是每个企业必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唯有不断引入更为新鲜的活水,才能确保行业技术长青,才能真正在应对各种技术创新,迎接各种挑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适应行业发展变化。

3.2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速率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须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速度。尤其是在5G加速到来的时代,更加注重网络通讯技术的升级改造,保障通讯网速,保障带宽。采购更加先进的基础设备,选用更为先进的软件,做好各种系统和应用的优化升级,真正提高网络通讯速度,解决信息传输、失真延迟等问题。扶植更多的计算机网络企业,推动我国通讯企业创新,引导通讯制造企业升级改造,为我国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提供更为先进的硬件设备,保障网络通讯速度。构建更加完善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生态链条,为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最大限度地提升网络通讯速度,保障网络稳定。与更多国际企业展开合作,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远程网络通讯行业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借鉴,吸收更多先进国家的技术和设备,实现优势互补,让我国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有更加可靠的通讯速度。

3.3全力打造更加可靠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安全环境

远程通信技术篇2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费也在日益增长,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能源资源的消费计量、管理层次、收费标准和自动化水平,远程抄表系统通信技术就营运而生,解决了传统抄表方式的缺陷。 1远程抄表系统通信技术概述 为了解决传统的抄表方式费用流失、管理费用庞大、数据统计和计算的工作量大、计费的精度难以保障以及人为的统计错误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等问题,实现自动抄表、自动计费,已成为新型智能小区或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的必备条件。远程智能抄表系统的问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人工抄表方式。管理部门足不出户,通过电脑网络自动抄表系统就能准确知道各级用户的水、电、气等的使用情况。可以实现自动抄表、计费、统计,以及远程通断控制功能,通过与银行数据联网可以实现自动转帐收费等功能,体现了高科技、智能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2远程抄表系统的通信应用技术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是一种不需要人员到达现场,利用特定的通信方式将用户处的智能表所记录的各种数据传送到远程控制端的计算机网络中,并由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的系统。自动抄表系统是新兴的、先进的抄表方式,融合了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并随着通信技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不断发展而更新。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项发展中的技术。原则上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方式和概念,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多种通信技术的综合使用,以达到最理想的目标。目前国内用于远程抄表的技术有很多种,以下就几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做一比较研究。 第一,RS485总线。在有线总线通信中,常见的有RS485总线方式。RS485总线是一种国际性的开放式的现场总线标准。采用双绞线差分传输方式,可连接成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通信方式,最远传输距离为1200m。差分输入范围是-7~+12V。接收器输入灵敏度为±200mV,输入阻抗大于或等于12kΩ,标准接点数为32个,即每个RS485接口芯片的驱动器能驱动32个标准RS485负载。根据规定,标准RS485接口的输入阻抗为大于或等于12kΩ,相应的标准驱动节点数为32个。为适应更多节点的通信场合,有些芯片的输入阻抗设计成1/2负载(大于或等于24kΩ)、1/4负载(大于或等于48kΩ)甚至1/8负载(大于或等于96kΩ)等,相应的节点数可增加到64,128,256个等。 RS485总线通信方式在通信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是技术成熟、简单;在通信正常情况下,通信可靠、稳定,可实现实时通信;缺点是布线工作大,通信信道易受人为损坏、易大范围损坏,损坏后故障排除困难、恢复慢,信道后续维护量大等不足。 第二,电话线通信。电话线通信主要依靠租用电话网来实现。只需在主机台变终端上分别安装调制解调器即可,但是由于线路续接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几秒到几十秒。所以,当集中器数目较多时通信效率将大幅下降。基于电话通信的自动抄表技术的应用已超过二十多年,应用广泛。 其优点是系统避免了无线电、光纤、电缆及其他系统成本高、基本建设规模大的不足;缺点是线路接通时间较长,当集中器数目较多时,集中器到控制中心的通信效率将大幅降低。另外,若租用电话线路多,其租用费也很高,因此不适合大容量系统。 第三,电力线载波通信。电力载波通信分高压电力载波通信和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配电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利用已有的配电网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所以成本低廉。但是由于用户电网的某些时变特性和突发噪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在技术上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存在着抄表“盲区”的问题。该问题一直阻碍电力线载波技术在自动集中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第四,CAN总线。控制器局域网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是重要的现场总线之一,是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电气控制系统开发的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主要用于各种过程检测及控制。它遵从OSI模型,要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CAN总线是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和多主的现场总线,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灵活的设计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CAN已逐步应用到其它工业控制中,现已成为ISOl1898国际标准。 第五,光纤通信。光纤通信自动抄表系统顾名思义采用光纤传输。光纤通信技术在近几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其优点是具有容量大、中继距离长、传输速率高、不受雷电和开关操作的影响、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缺点是投资费用太大。 第六,GSM通信。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GSM远程抄表就是利用电信部门提供的功能实现智能表数据的远传,即为利用GSM网络短信业务实现自动抄表是一个新思路。系统主要由抄表主站、GSM网络和GSM抄表终端设备三大部分组成,首先由PC机和通信模块组成的抄表主站连入GSM网络,然后利用短消息业务按照一定的规约格式向抄表终端设备发出命令。 第七,GPRS通信。GPRS是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无线IP连接,是GSMPhase2+阶段引入的内容之一。它在GSM网络中引入了分组交换能力,将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100kbit/s以上,具有无线资源利用率高、接入速度快、实时在线、数据传输量大资费低、传输可靠性高等优点,非常适合电力自动抄表系统的要求。 第八,TCP/IP网络通信。毫无疑问,TCP/IP(通常它是指传输控制协议国际协议)是发展至今最成功的通信协议,它被用于当今所构筑的最大的开放式网络系统Internet之上就是其成功的证明。TCP和IP是两个独立且紧密结合的协议。TCP负责和远程主机的连接,而IP负责寻址,使报文被送到其该去的地方。当下位机要传输电能数据报文给上位机时,负责连接下位机和上位机主机,负责在网络中寻找上位机的地址,使报文能顺利送到上位机。#p#分页标题#e#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远程抄表系统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用电及计量技术于一体,采用远程传输技术和当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将各个计费终端和管理中心联成一体,定时或实时自动读取用户的消费数据,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远程通信技术篇3

一、4G通信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随着远程医疗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远程医疗的质量和效果,要提高远程视频通信的清晰度,会诊画面的及时反馈,以及通信网络的信息安全。4G时代的到来,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远程医疗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医疗服务端。也就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单位,如医疗中心和医学研究所等。第二、服务需求端。医疗条件不足需要专业的医疗服务的地方,比如家庭患者或较偏远的医疗机构。第三、通信网络。

1.4G网络的优点

速度快。与3G网络相比速度提升明显,对于高速移动的用户来说,如在动车上的用户,可以提供2Mbps的网络速率;对一般速度的用户来说,如在一般交通工具上的用户,可以提供20Mbps的网路速率;对于正常用户来说,可以提供100Mbps的网络速率,而且每个信道占有100MHz,比3G网络高出许多。

无缝漫游。4G网络符合国际移动网络标准,各类媒体和终端都能进行网络连接,不同模式的通信网络也能进行整合,为跨地区和跨国通信提供了可能。

多网络多协议。在4G网络条件下,高低速用户都可以平滑的过度,2G用户和3G用户也都有很好的连接。对于远程医疗来说,能够在改进最少设备的情况下使用高速网络。

2.4G网络在远程医疗中的优势

高速移动网络对于远程医疗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提供了高效的通信条件,满足大容量数据高速且安全的传输。4G网络还能够为医疗资源提供共享平台,家庭监护等都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网络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护,高速反映在紧急状况下优点尤其明显。

3.4G网络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支持的项目协调工作效果很好,比如放射医学中,4G网络可以用来传送MRI和CT图像,无论是解读率还是传输速度都令人满意,同时还降低了精密医学影像传输的成本。

在家庭保健中,通过电话等设备可以将心电图或起搏器的信息传给监控中心,在电池电量低时,也可以利用通信网络在远端得知被监控者的身体状况。而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利用4G 网络对患者进行及时的自我监控提醒,是糖尿病病人的保健好助手。家庭保健病人还能利用4G网络实现与医生的实时交谈,不用到医院或监控中心,就能最快的获得饮料信息。

外科手术在远程医疗的帮助下也能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远程操作也让微创手术和腔镜手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另外,有经验的医师可以在4G网络环境下,对接受指导的医师进行实时的沟通,随着覆盖面的扩大,实时沟通变得更加重要。

二、WIFI与GPRS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1.技术综述及技术优势

WIFI是无线保真网络的缩写,可以将多种电子设备以无线的连接方式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中。对于一定范围的网络连接来说,能够提供高达11Mbps的传输速率,有效距离也比较长,兼容802.11的设备,网络技术更加成熟,设备之间的操作更加迅速。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的简称,是一种全新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式。优点在于可以通过Gi接口与外部IP网络相连,与Internet的连接更加便捷,同时还提供数据传输的应用。GPRS允许用户在端与端形成的分组中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受,省略了电路交换,节约了很大一部分网络资源。GPRS还具有广泛的信号覆盖,只要有信号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适用性很高。

2.通信技术的应用情景

患者与医院距离较近的情景。WIFI低功耗终端可以在此范围内发挥最佳作用,接入WIFI网络的终端作为数据采集点,统一上传到AP点,再由AP点将数据发送到网关,由网关将数据分类送入不同的数据处理服务器,在数据处理服务器端利用可视化的操作系统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的监控。

患者离开医院,与监控中心存在一定的距离。患者可以使用智能设备,推荐使用智能手机,在医院外的其他地点,有信号的状况下,也可以将患者需要监控的数据实时传回医院的服务器。医院端再对传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的判断病情,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也能通过GPRS网络告知患者家属和医生。

三、P2P即时网络通信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1.P2P即时通信技术的综述及优点

P2P点对点通信技术,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大有不同,在点对点的互通概念中弱化服务器的概念,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都可以请求服务,各个节点也都可以作为提供服务点进行回应,这种请求与回应不用通过服务器,点对点的信息请求与回应也类似。P2P通信技术支持大量的用户接入,拥有庞大的点对点实时通信处理的能力,由于摆脱了服务器中继,网路速度大大提升。另外,P2P通信技术对已有的网络硬件要求不高,非常适合低成本的远程医疗系统改造。远程医疗系统在ICU中使用的较多,危重病的抢救,突况的处理等,都需要实时的监控系统。P2P通信技术为ICU提供了基层与中心的远程会诊和医疗指导平台,及时的提供危重病救治指导对ICU的工作非常重要。

2.P2P通信技术的平台构建

P2P网络通信主要突出点对点的信息交互,所以在服务请求端和提供服务端配备连接高速网络的PC机,高速网络可以是医院内部的网络,更有利于基层与中心的交互,同时配备可能需要的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让远程指导更加直观,交流也更加及时。

软件方面主要需要实时通信软件,数据处理和采集采用企业级数据库软件即可。软件功能主要有会诊交流、档案管理和评分功能等。及时消息模块是P2P通信网络下远程医疗的必备模块,发送端和接受端为确保信息的时效性,点对点模式提供了更快捷的信息接收,相比电话或视频会议等,节约了大量的准备时间。实时信息模块不仅能够提供文字信息的传输,也可以进行医学影像等媒体内容的传输,为了方便使用,还可以预设一些回复内容,进一步节约了编辑的时间。

远程医疗还要提供良好的视频模块,点对点网络通信延迟相对较低,更适合与一些具体的医疗指导,方便远端指导的医生实时的查看病情,也方便接受指导的医生进行实时的操作,非常适合ICU中一些紧急状况的处理。

点对点传输在文件和信息传输方面提供了断点续传的可能,在远程医疗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或记录的信息,通过P2P网络实时处理或保存,断电续传也确保意外状况发生仍有可靠数据。

总而言之,远程医疗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科学选择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远程医疗系统的成本,提高远程医疗系统的工作效率,让远程医疗更加适合现代需要。

参考文献

[1] 彭胜华,余晓锷,赖胜圣.基于GPS和GPRS远程医疗监护报警系统的设计[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13).

[2] 高侠,李琼,滕璐灵.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及防范[J]. 西部中医药. 2011(07).

[3] 陈珏.医院信息网络设备的维护[J]. 硅谷. 2011(09).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

远程通信技术篇4

【关键词】3G通信技术;远程视频监视;可视化管理;流域管理

1.概述

建国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黄河河情十分特殊,治理难度大,治黄工作仍面临着一些难题亟待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进度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仅内蒙古河段1986年以来就发生了9次凌汛决口,黄河防凌工作已成为我国冬春季防汛工作的头等大事。2010年之前黄河凌情信息的采集主要通过人工测报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手段落后,实时性移动性差,遇到突况不能在第一时间将现场信息传回上级指挥部门,无法满足防汛期间多点实时监视的要求。

3G(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属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同时支持数据、图像、音频流、视频流等多媒体业务的高速数据传输。作为黄河通信专网的有效补充,在3G业务覆盖的地区,可以利用3G技术实现对关键河段和重点工程的远程视频监控,为可视化管理提供平台。

2010年6月黄委发出了《关于开展利用3G技术进行防汛信息传输试验的通知》,要求开展3G技术防汛应用试点工作。在前期调研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总结以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管理的经验,黄委信息中心随后开展了黄河内蒙古河段视频监视系统建设,提高了凌情预报的超前性和监测的准确性。黄河3G视频监视系统先后在内蒙、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建设13个固定监视点和6个移动监视点,与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监测相结合,初步构建起了黄河凌汛情立体监测体系。

2.黄河3G视频监视系统

黄河3G视频监视系统为满足黄河防凌防汛对关键河段的高清晰视频远程监视的需求,运用先进的3G移动通信技术和视频压缩技术,来实现对关键河段的实时监控,保障防汛视频监视数据快速、安全、可靠的传送,实现防汛监视“信息编码标准化,信息采集多样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集成化”。

无线视频监视点采集的实时信息经过传输网络传送至监视中心,实现实时监视;监视中心的各种监视指令经过传输网络下达到无线视频监视点,实现远程控制。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由无线视频监视点、传输网络和视频监视中心组成。视频监视系统采用二级监控的模式,实现水文局、防办和黄委等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

2.1 视频监视点的选择

对于视频监视点的选择应能充分反映黄河防洪防凌的特点,应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观测条件,通信条件、安全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点原则如下:

(1)视频点优先选在易形成卡冰结坝的位置。

(2)视频点优先选在靠近主河道的位置上,以观察主河道全貌。所以应优先选在大堤及大堤附近的铁塔、桥梁等视野开阔的位置上。

(3)视频点优先选取距离水文站、河道管理段较近的位置上,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2.2 传输子系统的实现

2.3 视频子系统的实现

视频子系统以黄委已建视频监视平台为基础,对原有平台进行升级。黄委已建视讯平台是基于视频服务器的网络视频监视系统,编码方式为H.264。为了保证平台的平稳升级,视讯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保持不变,仍选用网络视频监视系统。

视频压缩技术是决定传输视频的清晰度和带宽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监视系统的视频压缩技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视频压缩技术又称视频编码技术,编码技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压缩比,算法的复杂度,还要考虑到网络的动态传输环境对视频流的影响。复杂的算法可能会产生较高的压缩比,但也会带来巨大的运算开销,对系统的软硬件要求很高,进而影响监视的实时性;无线接入技术受环境影响,各种传输参数总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传输通道的稳定性较差,而基于TCP/IP的互联网传输本身就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就要求监视视频流应具有很强的流量控制和检错纠错功能。

目前,在众多视频编码算法中,H.264适用于无线环境下的网络远程监视系统,具有高压缩比的同时还拥有高质量流畅的图像。

综合考虑沿黄通信的实际情况和黄河通信专网及计算机网络的目前情况,黄河流域视频监视系统仍选用清晰度高、传输性能好、带宽占用小的H.264视频监视系统,力求以最小的带宽获得最佳的视频效果。在具体设备的选型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测试比较(在远程传输条件下)。

2.4 中心视讯平台

中心视讯平台主要通过对原防凌视频监视系统平台进行扩容和升级,实现新旧系统的兼容和系统功能的提升。配备中心管理服务系统和网络视频服务系统,完成各级用户认证、录像管理、报警联动管理,视频设备远程管理;完成视音频的接入、转发、控制、模拟视频转换及展示;开发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可以使用客户端或者通过Web浏览器访问视频管理服务器,各级按权限调用下一级中心服务器中的实时视频流和历史视频文件。实现各级平台无线监控资源管理信息的交换、远程控制、视频转发等功能。

中心视讯平台由视频管理服务器、视频解码器、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管理客户端PC、系统软件及显示单元等组成。

2.5 系统兼容方式

要实现新旧系统或是两个以上并存系统的兼容,要对系统所采用的视讯平台进行对接。以新旧系统兼容为例,对接方式是指新建平台通过已建平台实施对接,两个平台都进行对接开发工作。对接后,新平台通过已建平台管理、监控已建的视频监视点,实现两个平台的无缝连接。平台对接可以有三种方式:直接对接、网关对接和SDK对接。

(1)平台直接对接方式

平台直接对接方式需要双方平台遵循统一的标准,并且标准必须具备可操作性。

平台直接接入的方式适用于新建、有条件对平台进行升级改造的系统,其中直接对接应成为新建系统的强制性要求。

(2)平台网关对接方式

对于采用非标准协议、码流的视频图像系统,可采用视频网关进行转换,视频网关的功能是分析视频码流、联网协议,实现码流和协议的转换功能。

视频网关可以部署在前端视频接入中心,也可以部署在流域/省等中心视频管理平台。采用该方式的前提是需要开放视频图像系统所采用设备的码流格式、联网协议。

采用视频网关的优势是将视频图像整合接入标准化码流和协议,有利于行业视频管理平台的可靠性加强。

(3)平台SDK对接方式

设备相关协议采用的是非标准协议,需要已建厂商提供设备的SDK,通过在设备端进行协议码流转换,经过协议码流转换后再接入到平台中。

这种接入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已建平台的供应商提供开发工作,仅需提供设备SDK,配合新建平台开发即可。

3.推广应用情况

2010年11月,黄河首次防凌例会在郑州召开,黄河3G视频监视系统在第一时间将三湖河口和画匠营子的凌情画面传回郑州,通过硬件解码器完成在防洪大厅大屏幕的显示;监视期间,画面流畅,画质清晰,视野开阔。黄委领导充分肯定了3G视频远程监视系统在防凌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做出进一步的指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恰当选取站点,进一步开展黄河流域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

3G视频监控技术在黄河上逐步展开推广应用,内蒙河段3G信号覆盖的部分地区相继建设了7个防凌视频监视点;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等省建设了6个移动视频监视点;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等4个水库建设了5个视频监视点;在内蒙古乌海地区建设了1个视频监视点。逐步建立的视频监控体系,成为黄河凌情、汛情全天候实时监测和地面巡查的重要手段,为黄河防凌调度、防汛调度、指挥决策、防灾减灾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

2011年凌汛开河期黄委首次利用无人机技术和3G远程视频监视技术对内蒙古河段进行凌情视频监测,在三湖河口等重点河段和重点部位进行了无人直升机的3G远程视频监测工作,向黄河防总提供了开河期重点河段的监测视频。

3G通信作为黄河通信专网的有益补充,将黄河通信专网和3G通信相互结合共同应用于远程视频监视业务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为实现防洪防凌工作的可视化管理、精确扁平化指挥提供了基础条件,还可服务于水文测报、水量调度、查险报险、水政执法、工程养护等领域,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英.建设数字黄河工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

[2]张建华,王莹.WCDMA无线网络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

[3][美]杰克,杨征,等.视频技术手册(第5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

远程通信技术篇5

【关键词】 远程控制技术 通信电源 分布式监控系统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人们的生活中也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信设备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通信电源作为通信设备中的动力设备,对于通信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通信电源的工作效率,防止发生电力故障等情况,就必须加强对电源设备的监控。由于通信电源设备在应用中存在分散性,所以应当采用分布式的监控系统,又由于通信电源设备不能够完全的集中在同一机房中,所以还需要应用到远程控制技术。

一、远程控制的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简介

监控系统是对电源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计算机系统,它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计算机的特点,同时还具有本身的特点,例如实用性、实时性以及可靠性等[1]。远程控制技术的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包含了很多技术,例如多媒体技术、容错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分布式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图像、文字、声音等进行处理多媒体的处理,它改变了监控系统中的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能够充分的利用视觉、听觉等来提高监控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监控系统来说,可靠性是其基本的要求,为了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避免发生错误,另外一种是容错。对于监控系统来说,不能够保证其工作过程和结果是完全正确的,还存在误报的现象因此减少其错误发生的概率是非常有必要的,容错技术就是在发生错误之后系统仍然能够进行正常工作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模拟,从而用来解决客观世界中的问题,在通信电源的分布式监控中其监控的对象和问题往往比较复杂,不能够利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对故障进行诊断、远程控制等[2]。除此之外,分布式系统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能够实现和解决不同硬件、软件之间的可连接性和兼容性,能够实现系统的扩容性和软件的可移植性等,可以使不同层次的用户进行灵活的搭配。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各种高性能芯片的快速面世,应用标准的不同总线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等技术都为监控系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过程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控制系统不管是在性能上和结构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的关键就是现场总线技术。分布式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应用潮流,它能够实现系统内部不同节点的独立性和模块化,同时系统中的任务分布和功能分布在时间上能够相互重叠等[3]。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般应用分级分布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分布式系统的结构图:

现场监控层和监控对象之间直接进行接口,监控层以监控对象作为实时监控的目标,综合管理层能够从总体上进行调度和管理,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分工,同时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

二、远程控制的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应用与实践

通信电源系统主要由市电电源、降压变电站、电源变换设备;蓄电池、备用发电机组以及负载设备等组成,这也是电源监控的主要设备。在平时工作的时候,由一路市电电源提供电能,当这路电源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自动切换到另一路电源中,当两路市电都停电的时候则启动备用发电机组[4]。传统的供电方式其供电电源都主要集中在电力室内,不利于新增设备的应用。随着电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逐渐开始向分散供电方式转变,这种分布式的方式配置灵活,可以达到节约人力和资源的效果。由于通信电源采用了分布式的结构,所以对通信电源的监控也应当采用分布式监控系统[5]。分布式系统是组成系统的节点具有独立性和模块化的特征,系统的功能和任务在时间上具有重叠性。

为了保证对通信电源的可靠运行,就必须对电源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控制和检测,并且把各个部分的信息综合到一起,进行集中监控。通信电源的分布式监控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

监控管理中心是这个监控系统管理调度的核心,它能够及时的处理各个通信电源监控节点或者主机上传送的信息,和通信电源监控主机之间的数据库建立联系,负责对某个区域或者节点的通信电源的管理。监控是对网络上运行的通信电源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各个通信站电源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完成值班和维护人员的检测和巡视工作[6]。还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防止通信电源故障的发生。监控的最基本的级别是计算机,它能够直接的对被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同时和上一级的计算机设备保持通信,及时的传递电源运行中的各种参数和隐患。对被监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也检测设备工作的状态,还要执行上级计算机所传达的命令和配置信息,更新配置文件。节点是监控系统中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关键,它能够和各种监控设备连接,接受监控设备所传达的数据,并且在处理之后进一步的向上一级计算机传递。它具有实时查询功能,能够及时的分析节点内各个监控设备所采集的数据,按照上一级的命令传送相关的数据,主要是向上一级监控设备传递电源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警告信息[7]。对于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也是节点的一个重要的功能,节点能够根据检测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例如发出警报或者执行相关的命令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各种报警方式告知操作人员。节点还能够对历史数据、多媒体数据、设备数据等进行数据库管理,实时的显示出被监控设备的运行信息,及时的记录相关的操作数据等。同时监控设备还能够对交流配电盘的输入电压和电流等进行监控,对电源运行中的各种不正常现象如电压过高、过低,以及电流过流、开关跳闸等进行报警处理[8]。对智能开关电源的运行状态如开启、关停等进行监控,对电池的异常放电现象进行报警;对电池运行中的总电压、总电流等进行检测和控制。

为了提高监控系统的应用效率,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监控系统设备的更新和完善,及时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保证监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在日常的监控工作中还应当加强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于设备要进行良好的维护,保障其正常的工作性能[9]。在应用监控系统的过程中存在部分维护人员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往往造成通信电源故障,没有发挥监控系统应有的功能。电源作为通信网络的动力,通信企业应当加强对电源监控的认识。通信企业还应当加强对监控系统的人才建设,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提高监控人员的技术水平,使监控系统能够充分的发挥其良好的作用[10]。

三、结束语

远程通信技术篇6

1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的简要概述

1.1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的必要性

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当前自动化、机械化、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而得以实现。通过远程监控可以有效的减少电力企业对于基础机房等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远程机器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监控,可以达到时时监控,随时观察,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管理问题。远程监控涉及到对现场的监控和管理,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传回到电脑中,电力调度员可以随时观察到现场和相应数据的变化,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及时调度,较传统的监控方式更为有利和迅速。另外,当电网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的观看监控,查清问题,可及时处理电网事故。

1.2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对通信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远程监控主要是以通信技术应用为主,电网中的各种电力设备运行的情况和相关数据可以通过远动装置来完成,并将这些信息传回到调控中心,调控中心则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的变化来对远方的机器设备进行必要的调控。通信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远程监控主要有以下的内容:电网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供电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区域间电线路的连接、电压的转变等,所有的这些信息都需要完全无误通过通信技术传回到监控中心,这就对通信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同的接口也非常的多,在实践中要做好接口连接的标记,避免接口接错。同时,由于供电系统的用户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其需求也各不相同,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的系统中心要对传输的信息自动进行分类,如:继电保护、电力负荷、远动信号等等的信息,这些信息都要保证能够时时监控得到,随时可以查看使用。另外,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的通信技术必要能够时时对电网运行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灵敏可靠的反应,对相应的故障问题做出安全的应,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后续的工作。在当前的电力系统远程监控中,主要采用了电力线的载波通信技术,且光纤通信已经被运用进来,其具有大容量、宽频带、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强、传输消耗低等优势,大大提高了远程监控的灵敏性、安全性、可靠性。

2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的运用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光纤通信作为一个新兴的通信技术,在刚刚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就被引入到电力系统远程监控中来,实践中通过普通的光纤和电力特种光纤的确是为电力系统远程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比如说占空间小、光信号泄露程度比较低等等。但是,由于光纤通信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其在实践的运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下难点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科学技术研究中进一步进行解决,以利于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远程控制中普及开来。

2.1解决传输中数据容量、质量、独立工作的问题

当前光纤通信技术在解决传输容量的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光纤通信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实践中是光纤通信通过电路交换信息来进行工作的,但是电力系统的用户大多都是通过TDM连续码流的信号(DPH\DSH),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实践中分组信号传输的需求不断提高,而分组需求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的使用中必须解决分组信号和连续码流传输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保证这两个数据信号可以同时进行传输,相互不影响,也就是说不仅要保证数据传输的数量、质量,同时要保证这两个数据同时进行时要互相不干扰,独立的进行各自的工作,这个就是当前光纤通信技术在实践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2.2解决传输距离的问题

光纤通信技术虽然已经运用于电力远程监控,但是由于电网系统铺设的面非常的光,在实践中,光纤通信技术也必须要和电网一样,铺设于电网的每一个变电站中,距离长范围广,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光纤通信技术必须要保证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没有信号或信号不通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采用光纤放大器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这只是一个暂时的解决办法,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必须要解决光纤技术在传送距离和质量这个方面着手。另外,实践中还有一个情况,当前DSH是光纤通信使用的数据信号,随着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数据信息的不断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必将不断的增多,所以光纤通信的容量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当前在容量问题上,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提高到了40Gb/s,但是对于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来说还是远远不足够的。

2.3在满足客户要求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时期电网的用电户对电网供电系统提出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提出新的要求,所以,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在工作中也必须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而电力系统远程监控主要是通过光纤通信技术来进行的,为了提供更加完美的服务,光纤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必须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为客户的信息提供更加安全、保密度越高的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

3结语

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是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电力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能够更加全面的去监控电力设备,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服务。由于电力系统远程监控是电网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结果,所以其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当前使用的光纤通信技术,它的广泛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电网中的一些棘手的问题,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些就要求通信技术的相关研究人员结合电网的实际情况,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对该技术进行升级,以保障电力系统远程监控能够为电网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为供电系统的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远程通信技术篇7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 网络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媒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众对象广泛,教学资源丰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被应用到远程教育中,Web2.0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已经深入到远程教育的每个环节。

一、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应用,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又被认作是通过网络使用来为教育提供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技术。

我国的计算机使用起步于八十年代,发展在九十年代初,到了十几年前,我国的网络发展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网络普及率迅速提高,网络应用几乎遍布于每个行业,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成功事例数不胜数。八十年代,我国计算机使用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只能应用于高端实验室和几所大学中。计算机体积较大,计算能力有限,操作使用比较繁杂,因此也不具备较好的普及和使用,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刚刚处于实验阶段。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摩尔定律迅速生效,每过一年左右的硬件升级,使得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运算能力逐渐增强,使用非常方便,九十年代初开始各大高校开始发展计算机教育,机房中使用的286、386成了主流配置,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雏形已经呈现。

互联网出现在我国比较早,但是真正被人们接触到还是九十年代末,当时也主要是用于科研和商业服务,在教育行业中的使用几乎没有,屈指可数的几所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形式上也仅是电邮或者单个静态页面。互联网技术真正的应用在教学中,尤其是应用在远程教育中要从2000年开始,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首的我国第一批开展远程教育高的校开始筹建最早的通过互联网授课的远程教育平台,这就开始了典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的先例。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更新和发展,现如今,Web2.0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已经深入到远程教育的每个环节,流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无不是远程教育大发展的贡献者。

二、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开始于1979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广播电视大学开始筹建,教育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无线广播逐渐被淘汰,卫星电视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手段;教育媒体从口语、文字等传统媒体发展到广播、电视和语音室等视听媒体,形成了在广播、卫星电视环境下开展的最早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这一模式持续了大概二十年的时间一直到2000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使用,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的推广,具有信息化、多媒体和交互式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始应用于远程教育的每个环节,通过采用远程实时、非实时双向交互学习,实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信息传递,它使远程教育的教与学更加开放、灵活,并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特征。

但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十多年来也遇到了瓶颈,无论从教育形式和效果上来看,都到了一个阶段的极限。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2000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承接教育部的以开放教育为主的远程教育,电大在线公司开发了当时具有先进功能且优势明显的在线平台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步学生信息、教学计划等,同时具备非实时交互能力,它的作业系统和教学资源的提供都领先了当时刚刚开展远程教育的其他高校,无论教学形式和手段耳目一新,在我国远程教育领域起到了带头人、排头兵的作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是远程教育的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作为远程教育依赖的电大在线平台却没有任何升级与更新,对于新型的网络技术手段没有任何一种能融入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就连RSS这种能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信息推送技术都没有应用,平台处于半瘫痪状态,在各级电大的日常教学中都是一块鸡肋,问题累累出现却没有任何得当措施。

因此,如何开拓创新的引入新技术来改变如今的发展困境便成了急于解决的难题,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壮大和创新,虚拟现实、RSS推送、云计算、全媒体等新技术都将成为远程教育再崛起的有力保证。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发展的完美融合

从定义、发展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它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中,下面从三方面来说明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远程教育中。

1、在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采用的是非实时的教育,因此就必须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应用来实现和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建立起有利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新型课程体系。第一步革新这种课程体系从充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在网络上创建虚拟的学习环境,从入学、上课到作业、考试等一系列操作完全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先从形式上改变刻板、单调的态势,从兴趣入手;第二步采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平台,有效的降低远程教育成本同时鼓励教师开发形式多样的媒体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快捷的差时、异地的学习环境;第三步尽量抛弃早期使用的幻灯片、电子书等刻板的资源形式,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媒体混合制作教学资源,使用PS处理图像、使用PE处理视频、使用DW开发网页、使用Lectora整合资源形成课件,可单机、可网络发行,结合平台的形式在平台供学生体验和使用。通过这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的网络平台和资源库将是全方位、多层次、全媒体的,既能给教师提供全面的资源展示,根据自己的能力提供多种资源渠道,又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给受众对象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给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和资源开发带来强大的推进作用。

2、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远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他们的每一个需求将是远程教育提供者的工作和任务,因此在学生提出需求的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将是远程教育的重点。

参与远程教育的学生需求大都是随机的、非时时的,层次不同,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多部门、多人员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搭建远程教育平台,第一可以采用RSS技术解决学生不能及时接收校方的通知、资源的问题,这种技术是通过信息聚合的方式推送信息,它可以在平台中建立一个RSS信息页面,受众对象使用邮箱或者客户端来订阅信息的页面,只要校方有任何的信息,学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远程教育过程中信息丢失问题,避免学生因工作不能及时浏览校方网络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参与远程教育的教师可以开通自己的博客系统,所任课程资源建设、所负责的业务信息更新都可以在博客里,通过RSS技术教学双方双向订阅,这样不仅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教师推送的信息,教师也可以通过RSS反馈学生的博客系统信息变化,这样一个小型的C2C的教学网络就形成了;第二在搭建远程教育平台的时候,采用一键登录形式构建网络,放弃多系统网站群模式,就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频繁登录不同平台寻找资源等问题;第三有效解决非实时交互问题,可以采用现在流行的时时交互软件,如QQ、MSN等就是很好的工具,它们普及率高,应用简便,效果明显;另外在平台建设上,可以多采用站内信这种定向的信息发送方式,有针对性的信息,通过选择专业、选择学生来发送信息的效果会更好;第五,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提供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采用视频聊天室形式,配合课程的视频回放,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接收这些资源。总之,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能为满足学生需求、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提供帮助。

3、在远程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就管理而言,远程教育是一项大规模的工业化形态的教育方式,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展开的系列化运作模式。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开发整合的在线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提供全面的教务、考务信息,教学计划和授课时间,资源时间,整合每一名学生的学籍信息。在这方面,奥鹏中心网院已经使用类似系统,中南大学网院、中国农大网院、中国人大网院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都具有典型的推广价值。这些系统的运维大都外包给计算机公司,这样既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又能为学校提供稳定的管理系统;系统功能配备全面,需求分析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登录此系统,就能解决在远程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由此可见,像这样优质整合型的系统将是远程教育过程中的必需之作。

现代教育技术固然能提升远程教育的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新型的教育资源,就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和开发条件,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培训,让他们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上有显著的提高和飞跃,这需要时间;第二,在采用新技术搭建远程平台时候,新技术的使用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和技术人员的管理,没有开办远程教育院校的明确规划是不能完成的,这需要经济支持;第三,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如何分配合作,多部门之间如何协调运维,这需要统筹。

四、结束语

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远程教育服务,不是时间问题,而是时代任务。它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手段与技术平台的同时也为其内涵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带来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不断出现,又更进一步的推进远程教育的发展步伐,应该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育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先进的技术保障。但是真正的应用到位却需要时间、经济和全面统筹,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规划。随着国家开放大学的组建和成立,开展远程教育的高校逐渐重视和引入新技术到教学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远程教育必将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河北衡水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远程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宋健《网络与信息》 2008年08期

【2】Web3D新技术环境下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阳西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06期

【3】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整合 香慧远 《实事求是》 2010年04期

【4】多媒体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浅析 王树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9期

远程通信技术篇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575-02

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形式,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与远程医疗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则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笔者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简要地阐述了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1 远程医疗的定义

远程医疗是Telemedicine的中译名,它是一个狭义上的概念,一般是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从而完成对远地对象的检测、监护、诊断、教育、信息传递和管理等。简单地说,远程医疗就是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在异地之间进行医学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以进行医疗服务的一种医疗活动。

2 信息技术与远程医疗的关系

广义上讲,信息技术是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各种与信息处理有关的技术。由于远程医疗涉及到许多医学信息,比如图像(Images)、影像(Video)、声音(Audio)、波形(Graphics)、文本(Text)、生理参数(Physiologi-cal Data)和辅助信息的异地之间的采集、传输与处理,现代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迅猛发展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远程医疗是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的一种表现。

3 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在远程医疗活动过程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要有医学信息的获取与加工、传输和存储三方面。下面分别从这几方面就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3.1 医学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远程医疗需要获取的信息主要有:诊所或医院的实时监控数据、患者病历、医生诊断等资料;通过影像检查设备采集的影像信息;实施实时体格检查采集到的音频、视频信息。这些信息中很多是直接由医疗检测设备而来,如:患者的体温、血压、X光片、CT片、B超等。它们的采集与加工是远程医疗中一个基础性的、不可缺少而又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的精确度和完整度直接影响到远程医疗的质量。因此,如何对医学信息进行预处理,以及如何使现有的医疗设备与通讯手段方便、快捷、安全地接口都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非实时的医学信息可以采用包括滤波、压缩、编码打包、精确扫描等手段来处理。而对需要实时采集及传输的医疗影像等数据来说,可以在医疗设备直接获取。DICOM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标准便为这种技术提供了可能,可以通过医疗设备的DICOM接口来实现对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医学图像按照统一的数字化方式进行采集、加工与交换。

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贮、传送和管理的综合系统PACS悄然兴起。PACS(picture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它主要分为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贮、图像显示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及用于传输影像的局域或广域网络等5个单元。PACS采用的便是DICOM3.0协议。相信在未来的远程医疗中,医学影像资料的采集与交换,完全可以借助PACS,直接从数字化的医疗设备上采集信息,实时地、高品质地捕获各种动态或静态图像。

3.2医学信息的传输

在远程医疗中,医生的诊断质量来源于传输的医学信息质量,因此,医学信息的传输一定要保证它的不失真、稳定和安全。

医学信息通常是一些数据、文字、视频、音频和影像等。数据和文字的数据量相对比较小,对通信网的要求不高;但视频、音频和影像资料数据量很大,对通信网的带宽和传输速率有较高要求。

通信网可用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有线网络有拨号上网、ISND、ADSL、AMT等;无线网络可用卫星通信。就其传输速率而言,拨号上网、由双绞线组成的局域网等其传输速度不超过10Mb/s,可有效传输对网络带宽和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文字、数据及静态图像。光纤网、ATM等,传输速率在100Mb/s以上,可有效传输数据量较大的动态图像。基于卫星宽带网络视讯系统为主的远程医疗系统,虽然从技术上能满足远程传输和处理医学信息的要求,但费用昂贵,难于推广和使用。

目前来说,很多远程医疗系统采用的是电信部门提供的非专用程控线路,虽然费用低、使用方便,但连接不稳定,高峰期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易丢失或失真,严重影响着远程医疗的质量。并且这是个完全开放性的网络,如何避免病毒的侵害、非法数据的传输与存储、非法截取数据以及数据的丢失等,是远程医疗应用中应该注重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保证医学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3医学信息的存储与归档

远程医疗还包括资源信息存储与归档的问题。由于医学信息如影像资料等一般容量都很大,因此需要具有库类海量的存储设备及相关系统,如磁带库、光盘库等。其主要介质有:硬磁盘、MOD(Magnetic Optic Disk)、CD/DVD和DLT(DigitalLinear Tape)等。

存储介质及设备的选择涉及的因素主要有速度、可靠性和价格。需均衡3者因素最后作出选择。硬磁盘可采用磁盘阵列RAID,它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及读/写率,除RAID0外都具有容错功能,有较高的安全保障,可作为短期存储的基本选择,但价格比较昂贵。CD/DVD相对便宜,其数据存储可靠性比较高,并且采用统一的规范标准,兼容性好;缺点是单个容量不大,存储起来比较繁琐。DLT较之以往的非数字磁带类其可靠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其平均访问时间较慢,会对系统响应速度造成一定影响,可考虑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长期存储。MOD(磁光盘)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系统兼容性不足,但可以重复使用。

对于医学信息的存储来说,最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比如在PACS中,与存储相关的就有硬件、数据库、应用界面等。硬件就是如RAID等存储设备;数据库将为每个PACS检索点创建一条相应的记录,以检索到原始数据。而存储管理软件是硬件设备和数据库之间的一个关键环节,该层面的软件主要任务是在大型存储设备上构建虚拟的文件系统,让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软件可以在该层面上直接运行,而无需考虑底层硬件设备的配置与控制。好的存储系统选择对医学信息的存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4 信息技术在远程医疗应用中的展望

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实现,将改变现有的远程医疗模式,使患者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救护,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事故突发地,更需要这种系统的支持。在不远的将来,无线遥测将成为医院中的标准设施,远程医疗设备简单得像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那样,加上台式视频设备,它就可以同时提供双向视频、双向声频、重要生理参数、心脏和其他数据至医疗中心。由于数据传输速率高,它可以同时传输许多类型的医疗信息,这些对于远程医疗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

Ipv6技术的运用,可对医疗设备检测出的数据进行直接采集,可提高大数据的传输能力、减少延迟时间,还能极大地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上一篇:对新能源的看法范文 下一篇:市政管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