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能源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7:37

对新能源的看法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1

如今,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国内外目前都在潜心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开拓新能源产业,打造一个绿色的低碳生态环境。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探讨低碳环境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策略以及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策略

一、引言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新时期的重要问题,成为国际国内重点研究的话题。伴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快,大家越来越关注新能源的发展问题,进而改善环境问题。而如今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为了实现低损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态环保社会的构建,大家纷纷开始寻找开发新能源的方法以及措施,但是子啊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不能够被有效地改善以及解决,将严重影响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发展。由此可见,探讨低碳经济下中国新能源发展措施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缺乏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

新能源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毅力与不断探索的精神,但是就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大都是采用一些国际的案例或者是借助于一些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来实现的,缺乏自主研究能力以及不断进行创新的能力,只是一味的沿用已经成熟的科技和手段,这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很严重的抑制作用,这会导致新能源的发展抑制停留在现在的基础上,抑制不前,发展速度更是会逐渐减慢。

2、缺少健全的制度

环境新能源作为一项新的低碳经济发展计划,已经作为一项全新的发展战略被部署给各个行业,但是就目前相关的法律机制来看,针对于这一方面的法律机制却很少,没有健全的法律环境的维护,会导致很多的政策或者是发展措施受到严重的阻碍作用,进而抑制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另外,由于相关的法律机制不是很完善,也给了很多人“钻空子”的机会,打着新能源的旗号“招摇撞骗”,却并没有实质性的行为。

3、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欠缺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其发展的股哟城中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存在严重的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且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政府针对于资金的投入量也是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各个地区针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存在很严重的差异性。我们都知道,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较北方地区经济而燕妮要更发达一些,因此南方地区政府针对于新能源发展的资金的投入也肯定要比北方地区更多一些,这样一来,南方地区新能源的发展便远远超过北方地区,导致发展存在不均衡性,抑制了整体的发展水平的提升。

三、低碳环境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策略

常言道“有问题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针对于上文所阐述的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如下几种解决措施: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二,完善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三,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的投入。

1、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从目前来看,技术限制仍然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在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沿用先人的经验以及一些相对来讲已经比较纯熟的技术,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因此,若想实现我国新能源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实现技术力度的创新与提升,针对于这一点,其实也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对应的激励措施,针对于研究出新的技术的相关人员或者是单位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而提升大家的积极性,同时针对于实现新技术的创新的企业也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方面的支持以及相关的政策的支持,例如,降低税收等等,这样也可以提升企业针对于技术的开发以及创新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创新技术的探索以及提升。

2、完善相对应的法律法规

若想实现新能源的发展,除了要创建新的技术以外,还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实现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市场发展的规范性,针对于低碳产品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标准来执行,针对于新能源产品的售卖,也必须有正规的渠道且必须保证产品一定是满足相关的售卖标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绿色产品与环保系统的科学认证,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设立,同时也可以控制一些低等水平能源生产企业的介入,进而实现市场的规范性,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以及提升。

3、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的投入

光依靠政府的资金的投入与并不能满足新能源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因此,我们应该设法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资金的融入以及提升。例如,可以选择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融入,针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不是单单依靠企业肚子大额力量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相关的科研机构的配合以及帮助,因此,企业可以寻找一些这样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进而实现资金的融集,同时也可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除此之外,还可以发动社会的力量,实现资金的融集,或者是利用公益广告的力量来实现资金的融集,进而促进我国新能源的发展以及提升。四、结语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低碳型经济,其发展具有十分光明的前景,然而,就目前我过新能源的发展现状来看,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相信在一系列的解决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进而促进我国低碳环境下新能源的发展以及提升。

参考文献:

[1]闫世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国新能源国际合作[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05:82-94.

[2]甄晓非,孟凡生.低碳经济驱动下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115-119.

[3]马明娟,赵晓丽.低碳经济下中国的新能源之路[J].改革与战略,2010,08:30-32.

[4]于凤玲.低碳经济下中国农村新能源发展研究[J].发展研究,2015,11:61-65.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2

新闻侵权责任主体的范围

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是新闻侵权行为的实施者。导致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直接原因是新闻传播媒介刊播了含有侵害他人(公民或法人)合法权益的新闻作品。众所周知,一件新闻作品与广大受众见面,是一个复杂而连续性的传播过程。一件新闻作品的发表,一般要经过事实――新闻源――记者、通讯员或一般撰稿人的采访写作――编辑的加工处理――审稿部门的审查确定――新闻出版媒体的发行传播等多个环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在传播中的每个环节上都有一个或多个主体,每个主体的主观状态和身份都不一样,所享有权利和义务也各不相同,所以,一旦新闻构成侵权,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某个甚至几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过错,它们都可能成为新闻侵权的主体。由此可见,新闻侵权主体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因此,笔者认为,新闻侵权责任主体是指因故意或过失实施了新闻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公民或法人。在新闻实践中,常见的新闻侵权民事责任主体有以下几种:发表侵权作品的新闻媒体、作者、消息来源和转载侵权作品的新闻媒体。

新闻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目前在法律界和新闻界有种种议论和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执笔说,即以侵权新闻的撰稿人作为被告;二是起因说,谁为侵权文章提供原始新闻素材、资料,谁就是被告;三是控告说,即根据原告的告诉来确认被告;四是权力说,即有权签发文章的人是被告;五是实现说,即以传播侵权文章(节目)的新闻媒体作为被告。应该说,这几种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由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一个连续性的复杂的过程,所以在确定新闻侵权责任主体时,既要立足于有关法律的基本原则,也要考虑新闻工作的特殊性。

发表侵权作品的新闻媒体和作者。在新闻侵权事件中,首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新闻侵权的两个联系密切的责任主体:新闻媒体和新闻作品的作者。

所谓新闻媒体,是指通过合法程序成立的新闻机构。如报社、期刊杂志社、通讯社、电视台、广播电台、新闻图片社以及互联网站等。非法成立的机构因其不能从事新闻活动,其侵权行为只能视为一般侵权行为而不能作为新闻侵权。发表侵权作品的新闻媒体,是在新闻媒介上首次刊登、播出侵权新闻作品的上述新闻机构。这些新闻媒体刊登、播出的新闻作品侵害他人人格权应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新闻侵权责任主体中最明显的一种。

撰写侵权新闻作品的作者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新闻单位所属工作人员,如记者;另一种是新闻单位以外的作者,如通讯员、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等。作者应对作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社会效果负责。如作品的内容有侵害他人权利之处,由作者承担侵权责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如果二者实施了共同侵权行为,他们的责任该如何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11月15日给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侵害名誉权案件有关报刊应否列为被告和如何适用管辖问题的批复》中指出:“报刊社对要发表的稿件,应负责审查核定。发表后侵害公民的名誉权,作者和报刊社都有责任,可将报刊社和作者列为共同被告。”该批复明确了新闻媒体与作者对侵权作品的发表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但对“作者”的具体含义没有明确。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中又进一步指出:“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均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这一规定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下,新闻媒体的作者因履行职务所形成的作品侵害他人人格权的,受害人只能要求新闻媒体承担民事责任。

笔者对于上述规定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在《解答》中对新闻侵权责任主体所做的规定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笔者认为,如果作者与新闻单位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并且侵权作品是履行职务而产生的,新闻记者与其所在的新闻出版单位对共同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其主要理由是:其一,从权利和义务统一性来看。新闻记者的职务行为有别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法人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新闻记者从事新闻活动的职务行为,在采编新闻活动中带有一定创造性且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鉴于在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因此新闻记者对与其相关的新闻侵权行为要负责。其二,从新闻媒体的职能来看。其职能核心之处在于传播而非在于审核事实。记者作为新闻作品的第一位“把关人”负有重要责任。其三,从举证的角度分析,记者作为新闻作品的创作者无疑是最为知情人员,列记者为被告有利于法庭的调查取证,有利于记者加强自律。

消息来源。所谓消息来源,是向新闻作品的作者提供新闻材料的个人和单位。如果新闻侵权的成立主要归因于信息提供者提供的新闻材料失实,那么作为信息提供者是否构成侵权?应不应该承担侵权责任?1998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是这样规定的: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权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一、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二、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从中可以看出,《解释》对消息来源进行了主动消息来源与被动消息来源的区分,主动消息来源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动消息来源除同意或者默许以外,一般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但是笔者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对消息来源做以上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作为消息来源一般不应该承担侵权责任。理由如下:其一,“主动”和“被动”具有很强的相对性,一般来说,采访是一个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完全意义上的消极是不可能的;其二,消息来源并非新闻作品形成的唯一决定因素,一般来讲,不可能消息来源提供什么素材、资料,新闻机构就刊播什么,新闻作品的最终形成并发表决定于作者;其三,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料是新闻作品素材的重要来源,从鼓励、保护消息来源的角度考虑,应对消息来源予以免责;其四,新闻源作为侵权主体也较难归责,由于新闻源提供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时,往往随意性较大,作为接受新闻来源的记者则很难掌握法律上认可的证据,难以在法庭上举证。

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新闻源作为新闻侵权责任主体是难以成立的。不过消息来源也并非绝对免责,对于特殊的消息来源应当做特殊的分析。比如,如果是国家机关授权发表或提供的新闻事实发生侵权,新闻源应作为侵权主体而承担法律责任,而某些公民或法人出于某种不良动机,故意捏造事实,经新闻媒体传播后发生侵权的,新闻源也应负有侵权的责任。

新闻侵权作品的转载媒体。转载媒体就是转载发表媒体所发表的新闻作品的媒体。如果某新闻机构首次发表的新闻中有侵权内容,那么重复传播者就自然而然地使侵权新闻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传播。也就是说转载侵权作品的媒体构成侵权,那么转载媒体是否要承担侵权责任?《解释》中第三条规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从中可以得出,转载侵权作品一般构成侵权行为,但是否承担民事责任要看受害人是否对其提出,并且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与转载行为的情节有关。

笔者认为,重复传播其他新闻媒体上已经发表的侵权新闻,如果重复传播者没有侵权的主观恶意,且其已经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限于对被重复传播的新闻进行“表面”审查),就可以主张自己没有过错而要求免责,而对于该重复传播行为所致的扩大的侵害应由原载新闻机构承担侵权责任。其理由如下:其一,转载者一般难以对其他新闻媒介的原载作品进行审查核实。实践中,转载者甚至对原载作品的作者都无法联系,要求转载者对转载作品进行审查核实,实际上很难操作。其二,对于原载新闻机构而言,他人的重复传播行为是完全可以合理预测的,这本身就说明原载新闻机构对新闻的进一步扩散在主观上至少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而在有偿使用的情况下,作为获得报酬的原载新闻媒体,更应当对其提供的“产品”承担责任。

但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转载单位都不承担责任。对下列情况,转载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1.明知该新闻为侵权新闻作品而仍予以转载或转播的;2.通过对新闻的内容进行表面审查,明显可以获悉其失实或构成侵权行为而仍予以转载或转播的;3.新闻作品侵害他人人格权,重复传播者拒不进行连续报道或采取补救措施的;4.法律规定重复传播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情形。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法学院)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3

1 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

1.1 审计监督面窄

根据审计署的规划策略来看,要求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和省级单位机关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环境审计调查并将审计报告做好交到有关部门,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差的城市来说环境审计报告可不必一年实施一次,做到适当审计即可。但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级地区仍然要每年至少做到一次环境审计。随着技术的创新逐渐将环境审计推广到更远的地区和领域,逐步实现环境审计的多元化。从这些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对环境审计的力度依然不够,没有将环境审计的工作做到普及化,审查力度并不够,所以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环境审查和监督力度。

1.2 审计内容基本上仍局限于资金财务

起初都是一些财务审计、工程项目造价审计,环境审计是即这些审计项目之后的又一类相对独特的审计项目。目前我国工程师都是针对一些财务收支的角度来进行审计,好多审计人员只是认为审计工作主要是进行资金的审计,确保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成正常的比例即可,但是其忽略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对环境的污染、损坏、破坏程度进行实地考察的审计,仅停留在了审计项目的表面,并没有将审计工作做到追根述源的审计,要将监督工作放到首位。

1.3 审计方法沿用传统的方法体系

由于环境审计项目是近些年来刚刚出台的新项目体系,所以很多从事审计的工作人员都对新形势下的环境审计工作没有实质性的理解,认为和以往的财务会计没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财务审计工作是对一项工程的账目做出明细的审查和统计,而环境审计工作是对自然环境的所受的污染程度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科技需要创新,时代需要进步,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停在原有的时代,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环境审计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

2 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

2.1 传统审计方法

在我国传统的审计方法主要分为六个重要步骤,其中包括:检查和记录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重新执行、分析程序,这六部审计方法是传统方法当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就是在现在的状况条件下对已有的资产进行统计和归类,主要检查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设施是否完好以及运转状况。观察:就是有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对环境资源的状况进行审计,看其是否良好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也会对工作人员在环境审计工作问题中做出的对策做出分析,调查看其是否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影响,有益于环境的保护与审计工作的实施。询问:这一调查方法比较适合小范围的调查,例如对长期生活在某一地区的居民进行实地调查,询问当地的环境情况,这种情况下的调查结果更具有权威性,是根据实地考察才得出的审计结果,这样就会更加的贴近生活实际。重新执行:在目前的资源环境审计当中,这一方法适用的较为普遍,此方法就是将准备要调查的资源环境再次的经过审计人员实地的调查,例如对某地区的水体进行检测,在做此项检测之前不仅要依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参考数据,为了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应该让审计人员再次对该地水样实施实地检测,经过最终的检测结果才是符合审计的标准。分析程序: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的审计领域已经普遍得到运用,有关部门会提供一些审计的数据供审计人员使用,例如提供一些资金的结算、账目的支出、能源消费、环保统计预算等数据,从事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可以依据此类数据展开研究,为资源环境审计做出进一步的评价,此类方法还可以检测出原审计信息与新审计信息的偏差之处。

2.2 创新式审计方法

新式审计方法与传统的审计方法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审计方法可以更好的适合资源环境的取证,而新式的审计方法则比较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新式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从当前的情形看应主要推行机会成本法、资产价值法、人力资本法、回复费用法、防护费用法、调查评价法、决策和风险分析法等几种方法。

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是新式审计方法当中的一种,是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下尽最大的可能实现资源使用的一种方法,做到不浪费一寸土地和水资源,尽最大的女里谋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换用西方经济学的语言就是使边际效用最大化。

资产价值法:不同的环境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地价或是宅价,资产价值法比较适用于审计人员对于某一地区环境的调查,通过审计可以计算出资源环境为经济效益提高了多少的百分点。

人力资本法:专门适用于一些环境较差的地区,审计人员通过评估环境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例如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等一些费用。此类费用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差而导致人类身体受到危害所花费的,简称人力资本费,此种计量方法更加实用与一些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企业,例如炼钢厂、白灰厂等漂浮污染物较多的工厂。

恢复费用法:由于环境资源一旦被破坏其经济效益就会下滑,此类方法适用于计算改善环境条件所花费的资金数目,经调查研究来看此方法更适用于环境中废水的治理或是消除烟尘等环保项目。

防护费用法:在新的审计方法中防护费用是有史以来提出的最新的审计方法,此方法主要被应用于防治噪音或是光污染的花费上,做到尽量的消除或是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如今应用于较多的领域是施工地或是建筑区域等噪音污染较严重的地区。

调查评价法:本方法是审计人员通过咨询专家了解目前环境的供给量和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人们愿意支付的金额,此类方法一般用于评估洪水或是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于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4

论文摘要:为适应新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中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制度理念需要系统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职能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特征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理念的创新。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正在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正在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经营转型,科学发展、民主发展、和谐发展,尽快建成创新型国家已经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发展模式需要有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作保障。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是适应传统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适应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要求、适应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要求建立的。既然现在发展转型了,制度也需要转型,转型意味着创新。

虽然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一种制度的惯性,它的创新必定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长期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创新起点看,为了顺利启动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创新,国民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必要的思想前提必须先行创新,在旧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改变,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还没有确立之前,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系统创新难以起步。

一、从本质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的理念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理念的创新。在传统工业经济发展中,国民经济管理的职能是促使微观主体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财富,达到宏观层面物质财富供给与物质财富需求的均衡。为了达到这种均衡,国民经济管理在劳动力供求均衡、生产资料供求均衡、消费资料供求均衡、进出口供求均衡等要素均衡中进行宏观调控。这种以社会物质财富供给满足物质财富需求为职能的国民经济管理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会造成严重的管理缺位,因为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生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表明人们的经济需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需求层次上升到了社会和精神需求层次。合格的国民经济管理,就不能只是关注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在物质产品供给与物质产品需求均衡公式的基础上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去建立社会与精神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公式,要像了解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了解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像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物质需求一样,引导和开掘人民的社会和精神需求,需求管理比传统工业经济时期具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嵌入性。

从供给角度看,因为要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将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理念转化为现代经济产业和产品成为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传统工业经济时期不被列入国民经济供给管理的闲暇、娱乐、学习、健康、运动、咨询、时尚、创意、安全、满意、幸福、和谐等社会和精神产业逐渐被国民经济供给管理所关注。主动而有序地创造满足新的需求的新产业、新产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更多地具有了社会和文化内涵,甚至文化创意本身就成为主导产业。当然,在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中除了满足人们社会和精神需求的产业外,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农业、制造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还是大量存在,还要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但是,即便是农业和制造业等各种传统产业,也必定通过信息化、知识化、生态化、自动化改造,被新型产业主导、连接、提升到一个新的运作水平,传统产业因此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传统产业想固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止步不前就会失去生存的可能。在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以目前中国传统产业依然存在、依然落后为理由,否认我国国民经济管理制度职能创新的必要性。产品从原材料和资金的投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其最钟情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为了GDP的增长,各级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致力于抓投资,搞引资,上项目,扩规模,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绩以GDP的多少来衡量,GDP增长得快,得到上级政府的表扬,干部的提升也快;GDP增长得慢,受到上级政府的批评,干部的升迁也慢。这种国民经济管理评价理念必须创新。

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特征理念的创新。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鲜明的行政特征,国民经济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行政等级管理系统。宏观行政主体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行政上下级关系构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主要关系,国民经济管理多半是上级对下级的行政调控,行政指令成为宏观调控最常用也最好用的手段。这种行政惯性在我国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既和我国传统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粗放式经营相吻合,又与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转型,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惯性特征。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集约经营模式,现代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需要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等级型特征转变到法治契约型特征。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不是行政管理而是法治管理,不是等级管理而是契约管理,这并不是说新的国民经济管理没有行政管理,而是指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行政管理只能是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是依法行政管理。所以在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中,立法、执法、司法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主体。在宏观管理特征变化的同时,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也发生根本的变化,宏观管理主体不再简单地用上级的行政权威控制下级的经济行为,而是在尊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权利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谈判协商程序,微观主体权利与宏观主体意图在协商谈判中达成统一,形成契约,用法律规范微观主体行为。也就是说,宏观主体对于微观主体的权威首先来自于法律而不是来自于行政,法律权威先于行政权威,法律权威导致行政权威。过去基本上靠行政权威进行的宏观调控不再简单地是行政调控,而是依法调控,所谓依法调控,指国民经济管理中的调控行为一定是通过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进行,是以法治为依据的调控,即便是紧急情况下的行政干预,也一定是通过立法特别授权的。

国民经济管理的法治特征的更深层的含义是,宏观管理主体的权力是微观主体宪法意义上的授权,微观主体当然是宏观主体的管理对象,但是由于宏观主体是国家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是受人民委托的人的宪法内容,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的关系从人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看,有一个委托人与人的法律授权关系,微观主体作为社会民众对宏观主体具有委托人意义上的监控权利。过去以为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关系只是行政等级关系,现在则要在行政层面上再进一步看到宪法层面上的关系,宏观主体是为全体人民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一来,宏观管理包括政府行政管理在内本质上是宪法意义上的服务型管理,是市场经济平等竞争条件下的有限管理,是社会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管理。鉴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权特性,我国当前阶段尤其要强调微观主体可以监控宏观主体,宏观主体的行为首先受到法律的约束,微观主体对宏观主体有监督的权利。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行政单向关系变成法治双向关系。宏观主体必须依法办事,宏观主体违法必究,这样一来,国民经济管理自然构成新时期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体制的改革实践也证明,如果只强调宏观管理主体的绝对权力,忽视微观主体的权利,极有可能出现宏观主体对微观主体的侵权,过多的行政审批、过多的收费罚款扰乱微观主体正常的经济活动。更严重的是,在有利可图时,宏观主体直接把持经济领域形成的行政垄断,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等竞争形成阻碍。目前中国出现的房地产热、投资热,垄断中体现的,以及愈演愈烈的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些政府部门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成为经济活动的谋利主体。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如此普遍的政府谋利行为呢?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只把国民经济管理当作行政问题看待,严重忽视了法治层面的特征,忽视了全体人民对于政府职能、政府行为的监控,造成目前的调控困境。既然问题的根源出在法治层面,光靠中央政府用行政强制控制地方政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民经济管理是全体人民都依法参与的管理,是全体人民授权政府的管理,人民有权管官,有具体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程序保障人民及时校正政府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民争利的问题,这是目前将国民经济管理从行政化特征转到法治化特征的关键。

二、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习以为常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以物质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为主线,从宏观上掌握全国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开采,全国物质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全国货币资金的存贷总量与结构、全国资本市场的流量与存量,致力于如何调动物质资源,如何进行货币投放。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一般是围绕物质资源和货币资金的投入产出而配置,劳动力是作为与物质资源和货币资源同样的生产要素对待的。这种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物流和资金流为主线。在传统产业结构运作中,在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中,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主的物质财富生产中,这种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可厚非。但是,在以知识和信息的投入产出为主线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中,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不再是主要的生产要素,主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过去考虑的是如何开采自然资源,将现有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转化为产品,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开采人们的思想,开采人们的知识和潜能,如何将人们的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用符合人力资本投入产出要求的制度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能量,围绕人力资本的创造潜能配置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主线。国民经济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我国有多少物质资源,多少货币资源,而是我国有多少人才资源,有多少具有创新潜能的知识资源,从这条主线出发,对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的运作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

人力资本成为国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要把国民经济管理的着力点从物资流、货币流转变到知识流、信息流。围绕知识流、信息流组织物资流、货币流,必须从宏观上改变产业结构的原有排序。从物质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医疗并不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是属于社会管理的内容。但是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教育应该列入国民经济管理的范围。因为教育是否能够生产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运行的起点,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前提,所以教育构成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知识型国民经济的基本建设;同样,从物质资源的管理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也不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因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构成的新的技术周期对旧的技术周期有替代作用,而企业一般是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形成物质资源的投入产出,从直接的物资流看产业结构,就无法容纳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但是从人力资本管理的角度看,科技研发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因为科技研发是将人力资本的知识转化为社会财富,人力资本的知识和创新潜能在科技研发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离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潜在状态下,无法转化为现实获利。过去我们只是把科技转化当作科技部门的事情,在知识经济的运行中,通过科技研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成果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内在工序,所以科技研发和转化中介也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此外,直接用社会和文化元素生产服务以满足人的社会和精神需求的软产业构成新的主导产业,如创意产业、广告业、休闲业等。所以,看一个产业是否具有主导性,不再看它投入的物质和资金的多少,而是看它投入的人力资本的知识的多少,人力资本投入越多从而创造价值越多的产业,越能成为主导产业。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排序。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是依附在人身上的生产要素,进行人力资本为内容的国民经济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人的管理,如何用高效的制度系统,将人身上处于潜在状态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人力资本,就是国民经济管理内容的核心层面。那种把钱看得比人重的国民经济管理观念必须抛弃。国民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包括人力资本的财产权、人力资本的竞争权、人力资本的交易权、人力资本的组织权、人力资本的创业权、人力资本的创新权、人力资本的流动权。国民经济管理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的权利的管理。围绕人尽其才,关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财产权落实没有,是否有平等竞争的机会,是否可以与货币资本所有者谈判交易,是否可以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创业创新,是否有与人力资本能力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经济效率与公平是否统一,收入增长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否统一,那种单纯以GDP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管理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的管理,以人力资本投入产出为主线的国民经济管理,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视野理念的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视野包括国民经济管理的空间视野和国民经济管理的时间视野。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视野从空间状态看,是以国内范围为主;从时间状态看,是以现在时态为主,视野还是比较狭窄的。从空间状态看,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虽然也有进出口贸易,但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还大多在国内从事经济活动,主要是在国内自我循环的生产销售运作。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中虽然也有国际关系,但高度集权的行政指令性计划主要是国内的制度运作。但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和外国公民大批进入中国,而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也大批走出国境。经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初步具备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经济网络中。中国进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也使中国的经济制度运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进入了国际市场体系。产业的开放度和体制的开放度决定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开放度。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本身就是国与国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能力的较量,从事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必须从单纯的国内视野扩展到国际视野,将国民经济的运作放在全球背景综合规划,目标定位在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国际创新力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思考国民经济的管理,如何提高科学技术的原创性,如何创建国际品牌,如何打造胜任国际竞争的企业,如何与世界各国形成和谐的具有民族自尊的国际经济关系。

从时间状态看,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对传统产业结构的运作的管理,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传统产业结构的体制运作效率也落后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管理或者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物质货币循环,或者是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改良,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时态模式上处于跟进式、引进式。新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具有了空间状态的全球化视野后,在时间状态上应具有未来时态视野。就是国民经济管理不是仅仅着眼于现在的技术状态,现在的资源状态,现在的品质状态,现在的制度状态,而是着眼于开发未来的技术状态,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进行原始性创新,争取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寻找未来的资源状态,就是不单纯地看到现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更要通过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再生出新型的经济资源,更要将人力资本的知识和潜能当作财富生产的首要经济资源,从而创造在传统模式中不可思议的生产力;创造未来的品质状态,改变给外国品牌打工、贴牌生产的状态,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用自有品牌去占领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探索未来的制度状态,着眼于从成为世界创新型强国的要求构建制度系统,将不利于创新的制度改造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将动态地提供鼓励打破常规、鼓励创新的制度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工作,宏观管理主体是创新引导型而不是固守传统型。不是简单地用战略规划,用长期计划,框住微观主体的活动,而是规划计划本身对于微观主体的创新具有弹性和包容性,承认规划本身的非规划性、非预见性。微观主体的创新能够不断被宏观主体认可扶持,宏观主体的规划计划本身就包括对创新的预见、对创新的激励,宏观主体能够在微观主体充分参与基础上创新战略,这是新国民经济管理的特点。

三、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一是政府组织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另一种特点是政企分开,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与经济组织的适度分离,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要退位、正位、到位。退位,就是政府组织从直接经济活动领域退出,让民营企业最大限度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竞争,为民众创业、创新在组织上扫除障碍,提供方便。特别是政府组织的一把手通过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打破行政垄断。国民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政府组织到位。当政府过多地在经济领域活动,甚至与民争利时,国民经济围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职能没法尽到,退出民众可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进入需要政府直接扶持的经济领域,创建政府的社会公共经济组织,比如扶持公共消费的公立组织如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公园,扶持公共创业平台的公立生产组织,例如,中小企业扶持基金、基本建设的引导投资、战略产业的前期起步投资。

二是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模式是行政组织系统,从企业到各级政府基本上形成行政等级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便于中央政府从上到下的行政指令的下达,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粗放型发展时期比较适合。知识经济的人力资本的集约经营需要的组织结构不是行政等级型,而是横向合作的自治契约型。国民经济管理致力于在企业组织和国家组织之间,建立大量的行业协会、行业商会、法律社团、文化社团等非营利的第三部门为自组织网络,承担建立法治经济秩序的责任。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宏观秩序责任可以交由非政府的第三部门承担,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扩大了经济和政治民主,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一定要有社会自组织系统。企业与国家机构之间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依法进行国民经济管理的组织保障。新型国民经济管理组织注重的不单是上级对下级的领导,更注重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微观主体在国民经济管理中不再只是被动的棋子,组织结构不只是为了贯彻上级的意图,而是为了微观与宏观主体的聚合能量的最大化。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5

新闻媒体不能简单视为社会现实的“镜子”。媒体“把关人”也不是中国的“土特产”,大众传播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请看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的《新闻,该把的关要把好》。

现代人应当怎样对待媒体的信息?农村大众报副总编辑赵宗符认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应是读媒体而又不唯媒体,能够独立思考,始终对媒体保持警惕。请看《现代公民对媒体要有独立判断》。

丁时照先生的《新闻魔鬼定律》又有新篇,其广见博识及思路的开拓创新,让人敬佩。期待着他继续提供佳作。

前不久,重庆新闻界因为关于中国作协开“豪华会”的虚假报道打响了“新闻打假”战,提出要正本清源确保新闻真实性。近年来,虚假新闻屡屡出现,虽然从媒体到社会都对此深恶痛绝,但却屡禁不止,而且大有花样翻新愈演愈烈的趋势,对媒体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应对这种局面,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从专业的角度讲,则需要我们的采编人员较深层次地理解新闻真实的含义,对新闻失实的主观原因加以重视。

为此,《青年记者》杂志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史论教研部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全国新闻学研究会秘书长杨保军就有关问题做了解答。

事实与真相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青年记者》:杨教授,您好!在讨论新闻的真实性时,我注意到有这样的观点:“只有主观故意,而且完全捏造事实,才是假新闻。只是部分失实的报道,算不得假新闻。”而在有些研究文章中,有“假新闻”、“失实新闻”等不同的提法出现。您认为,部分失实的新闻是不是假新闻?

杨保军:从区分意义上说,部分失实的新闻属于失实新闻,但不属于假新闻。

假新闻是指没有客观事实根据的“新闻”;失实新闻是指新闻有客观事实根据,但新闻没有能够准确反映客观事实的真实面目。部分失实、完全失实是对失实程度的一种描述,如果完全失实,那就变成了假新闻,因为完全失实与没有事实根据本质上已经没有了差别。

《青年记者》:从媒体采鳊人员的原创新闻看,主观有意地炮制假新闻的情况很少,大部分应该都是属于失实新闻。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实操作中,新闻事实和真相之间总是有一段距离,不可能完全将事实原原本本地呈现,就像新闻教科书里说的那样,“新闻真实是有限度的真实”。新闻事实总是难以完全反映真相的原因何在?

杨保军: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传播态的新闻是对事实的反映或陈述。记者或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比如客观事实自身的复杂性,记者对事实的认识能力,截稿时间的要求,新闻源主体、控制主体、影响主体、收受主体等对新闻报道的可能影响等,所有这些因素的各种可能作用,决定了新闻报道所达到的真实必然是有限度的真实,不可能实现绝对真实。

事实与真相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事实呈现出来的现象往往有真相、有假象,记者在报道事实时,如果不能区分真相和假象,就会导致新闻失实。这里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事实本身的复杂性;二是记者正确认识事实的能力;三是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比如,有时新闻源主体会有意遮蔽事实的真相,控制主体会限制记者对事实的全面了解,等等。

记者不要把对一定事实的完整的真实呈现寄望于最后一次报道

《青年记者》:2002年到2003年初,美国《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朱迪・米勒(Judith Miller)依据白宫提供的消息,多次报道伊拉克拥有所谓“大杀伤力武器”,后来被证明都是虚假消息,受到责难,米勒感觉自己很委屈。现实中,我们不少记者也认为,信源的不真实,尤其是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不真实造成的失实报道,失职的板子不应该打在媒体和记者身上,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杨保军:对于这类失实新闻甚至虚假新闻,我们确实很难在道德上谴责记者,更多的应该谴责新闻源主体。

记者不是上帝,人间不是天堂。要求记者看透一切实在是过分要求。但是,作为职业媒体、职业记者,对任何新闻源主体提供的信息都要质疑,这样,至少可以减少这类失实新闻或虚假新闻。

如果条件允许,对那些无法证实的消息最好提供多源报道,给受众提供独立判断、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如果新闻源是单一的,消息又无法证实,也要告诉受众这是没有得到证实的消息,或者向受众说明这只是某个新闻源的说法,是否存在相关的客观事实,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

另外,一旦发现新闻源主体提供了虚假信息,应尽快报道真相。

从社会角度说,对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新闻源主体,不仅要进行道德谴责,如果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还要依法使其承担法律责任。

《青年记者》;与之相关的一个观点认为,“新闻真实本身就是过程性真实”,很多的事件,囿于各种因素,只能靠一个个阶段性的报道来不断地揭示出真相,这其中或许会有某段时期的报道出现失实的信息。这种观点对吗?我们该怎么理解“过程性”真实?

杨保军:对于一些复杂新闻事实的报道,其真实性只能在过程中实现,真相只能通过展示过程的方式一步一步揭露。这既是由客观事实自身的演变过程决定的,也是由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任何媒体、任何记者都不可能超越。在认识论视野中,新闻活动不过是人类认识客观事实的一种方式,新闻不过是对客观存在的、发生的新闻事实认识的结果。因此,在动态的、进行式的新闻报道中,由于一些事实的事项、细节等可能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即时报道的新闻只能报道呈现出来的事实部分,这样,与一定事实的整体面貌相比,就难免一些不准确信息的出现。

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不能把这种“不可超越性”当做借口或者挡箭牌,以为可以不负责任、任意出错,相反,要努力追求过程报道中每次报道的真实性,即努力实现“到目前为止”的真实性,不要把对一定事实的完整的真实呈现寄望于最后一次报道。完整的真实是通过每一次具体的真实实现的。

在连续性和进行式报道中,后续报道要随时修正先前报道中包含的错误。

媒体或记者不要把成功的报道寄望于社会的宽容或容忍,而是要寄望于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落实于自身专业化的行为

《青年记者》:2008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曾对海龙毛巾厂诉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播出的题为“都是染料惹的祸”的节目内容失实侵害名誉权案,做出过一个在业内引起强烈争议的“容忍判决”,判定央

视胜诉。这个判定在业内引起了强烈争议。支持判决比较典型的观点是,容忍媒体苛刻批评实质是善待社会、失实报道也要有“呼吸的空间”、媒体“出错”被免责是为舆论监督壮行等;质疑法院判决的观点有,法律面前不能搞“三六九等”、不能把媒体的批评权等同于“出错权”、舆论监督权并不高于名誉权等等。您怎么看待这种因涉及公众利益,在报道中出现的部分失实现象?我们应该容忍还是苛责?

杨保军:对你提到的这个具体报道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我不是很清楚前因后果,不便进行评论。

在普遍意义上说,维护公共利益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而维护公共利益的基本手段是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因此,媒体或记者怎样运用新闻手段才是正当的,乃是问题的关键。这里,仅就你所提到的媒体或记者“出错”问题,谈点一般性看法。

第一,绝对真实、绝对客观对记者或媒体来说,只能是、也应该是新闻报道追求的目标,但要完全实现,不大可能,第二,面对复杂的事实,特别是那些丑恶的、见不得阳光的复杂事实,记者往往难以将真相细节完全、准确、彻底地揭露出来,因为,总有人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掩盖真相,设置障碍甚至销毁证据。因此,媒体或记者的报道难免出现一些错误。

面对媒体或记者的某些错误,社会应该“容忍”或者说给“出错”以“呼吸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新闻监督的顺利展开,有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出错的必然性是容忍有些错误的客观根据,容忍有些错误的根本理由是保障新闻自由的实现,没有一定限度的新闻自由,以新闻方式维护公共利益便是空话。

但是,正如新闻自由是有条件的、有边界的、不能滥用一样,这种“容忍”也是有条件的、有边界的,底线就是不能超越法律规范。首先,媒体或记者的新闻报道,应该出于善意,而非恶意,即出于真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动机,而不是把公共利益当做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幌子。其次,新闻报道必须严格遵守职业新闻报道的规则,职业新闻人必须达到职业工作的水准,并且按照职业方式实现职业行为,比如,对相关事实的多源证实,不能随意猜想、推测某些事实的存在,对重要事项、细节要反复、多方核实等。第三,媒体或记者的新闻报道,一旦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损害了报道对象主体的正当权益,就应该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或法律责任。这也就是说,出错可以容忍,但并不是什么样的错误都可以容忍。少出错、不出错才是目标。

媒体或记者不要把成功的报道寄希望于社会的宽容或容忍,而是要寄希望于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落实于自身专业化的行为。无意中出错、无意中失实也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至于故意出错,则应该在道德上受到谴责,如果超越了法律界限,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青年记者》:《南方都市报》关于邓玉娇案的报道,通常被我们拿来分析民意对媒体直接而又深刻的影响。此事引发我思考的问题是,在媒体可以用选择事实来实现某种倾向性的报道时,如何才能避免造成失实的效果?

杨保军:新闻报道中,事实选择是必然的,但事实选择也充满了失实的风险。事实选择应该以真实呈现事实面目为目的,不应该以表达传播者倾向为目的。这样做才是公正的,公正的报道必然产生正义的结果。

为了表达倾向而扭曲事实,用主观逻辑改变事实的客观逻辑,既不合乎新闻逻辑,也不符合新闻道德。

“让新闻事实说话”,是最好的“为新闻事实说话”的方式。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新闻永恒的力量所在。

《青年记者》:有人觉得批评性新闻或自面新闻的失实所造成损害比较明显,而正面报道如有失实就似乎可以原谅。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中某报发表的“母爱短信”新闻,既无时间、地点、人名、也无作者、目击者、消息来源,但是仍然有人认为这个故事情节感人,可以起到激励人们救灾热情的效果。这种观点的危害在哪里?

杨保军:新闻就是新闻,新闻不是文学。新闻是对事实的陈述,不是对想象的塑造。

违反新闻内在规律、背离新闻专业精神的任何做法,在道德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从原则上说,用不合理、不正当的手段做“好事”,是在鼓励恶,而不是在张扬善。

如何在采访环节减少或避免失实信息

《青年记者》:从以上分析看,您能否建议一下,记者在采访中为避免传播失实信息,要着重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杨保军:采访是新闻报道的起始环节,采访是成功报道的基础和保证,同样也是真实报道的基础和保证。新闻采访过程中,坚守什么样的原则和要求,才能确保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坚守什么样的原则和规范,才能确保对报道对象(一定的新闻事实)的了解是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可以说,整个新闻采访学,核心就在讨论这个问题。

直接来看,采访环节的核心矛盾是记者与新闻源主体的关系。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记者要处理好与事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与当事人、目击者、知情者的关系。尽管这两个方面在现实中大多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但分开说的时候,后者更为重要。因为,采访说到底是采访人,是在与人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证实信息的过程。

如何在这一环节减少或避免失实信息,核心是做好这样几方面的准备:

首先,是态度问题。尽管我们不能说“态度决定一切”,但没有一种职业工作的态度,没有一种职业责任精神,很难实现高质量的采访。

其次,是能力问题。观察能力、认知能力、交流能力等等,是实现高质量采访的主观条件,缺乏这些素质,也只能是“有心无力”。“有心无力”必败无疑。

以上两条是一般的、普遍的要求。如果具体一点说,有几点应该特别加以注意。我想提供两个比较权威性的看法,供记者们参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院名誉教授梅尔文・门彻先生在他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提出成功采访的四大原则:1、细心准备,让自己熟悉尽可能多的背景。2、与消息来源建立起有利于获得信息的关系。3、提与消息来源相关的问题,引导消息来源开口讲话。4、认真倾听并观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结合中国新闻传播实际,提出了新闻采访的原则、方式和方法。如果作一个概括,大致包括:做好采前准备,如明确采访目的、熟悉采访对象、学习有关政策、充实必要的知识、准备一些问题、设计采访方案等,还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注意访谈规程,如分清访问类型、选准采访对象、研究受访者的心理、遵守时间、讲究礼貌、信守诺言、营造融洽的谈话氛围、掌握良好的提问技巧等;善于细致观察,如善于观察被访对象的体态表现、环境情况,在观察过程中,思路要敏锐,视角要独特,眼光要准确,能够抓住观察对象的要害、特点等。

除了这些之外,我还想特别提醒记者朋友们,在采访过程中,不能轻易许诺新闻源主体的匿名要求,而是要争取公开新闻源。一旦公开,新闻源主体就不得不承担公开的压力和责任,其提供失实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当然,这可能会带来记者难以获得重要信息的风险,但这属于另一个问题,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总的来说,采访环节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专业性的调查研究工作,能够严格按照上述诸多原则、要求进行采访是一个相当劳心费力的过程。但只有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实施采访,才能确保所获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才能为后继新阔报道的真实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这些话基本上是老生常谈。但这些老生常谈,确实需要常常谈,更重要的是需要时时刻刻落实在具体的采访活动中。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6

论文关键词:卫星教学资源 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整合应用

论文摘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实施“六步教学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的素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贫乏,手段单一、陈旧,教育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2003年9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4年9月,我校安装了远程教育站。从此,我校开始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探索。我校重点对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整合及应用进行了探索,探索出了“教师研讨、分类整合、提出问题、学生观看、交流答疑、辅导反思”六步教学法。

1 六步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1.1教师研讨

由专任教师定期按时下载卫星教学资源的“空中课堂”内容与配套光盘内容存储到电脑中。然后定期组织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观看,观看时要求教师眼、耳、手、脑并用,针对卫星教学资源内容的优点、缺点提出自己的建议,指定专人记录,由教研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1.2分类整合

通过研讨后,对卫星教学资源的内容进行分类。对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直接应用到教学中;不适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运用媒体手段,进行有效地加工、整合。

1.3提出问题

对直接应用到教学中的内容,教师要根据研讨的建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对整合后的内容要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根据要完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反复思考推敲,然后设计出教案和学案。

1.4学生观看

组织学生观看时,首先要出示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以便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然后,导入新知,提出在观看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观看时,任课教师要随时巡回进行指导;学生要聚精会神,仔细看、认真听、用脑想、动手写,把不明白的问题记录下来。保证观看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5交流答疑

新授知识播放完后,学生进行分组互动,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进行巡视,随时指导。通过互动交流、主动合作、亲身体验来提高对新知识的巩固效果。交流时学要随时记录同学共同的疑问,交流结束时提交给老师,由老师解答。

1.6辅导反思

教师对作业要进行辅导,并运用检测、提问等形式进行知识的反馈,检查学生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写出课后反思。经过反思,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并在反思中改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运用卫星教学资源的“六步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运用卫星教学资源的“六步教学法”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六步教学法”在课堂的有效应用,促进了农村小学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方法,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位数学教师谈了对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后的感受:“以前上课时总怕学生学不会,多讲,恐怕有讲不到的地方,到最后学生还是掌握不了。通过观看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学生上课积极、主动提出问题,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2.2运用卫星教学资源的“六步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2.2.1运用卫星教学资源的“六步教学法”,创设探究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入境动情,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时,整合后的“空中课堂”内容把课本上插图变成实景、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率提高了。

2.2.2化静为动,学生感知知识形成过程

整合后的“空中课堂”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都能清晰而形象的显示出来,能直观生动展示图形的变化,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圆柱的体积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是由长方体体积转化而来的,整合后卫星教学资源运用动画先将圆柱体等分成许多小块,然后又将这些小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从而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2.2.3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发展了学生思维

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能充分展现多样、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情景,有利于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变抽象为具体,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用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l”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发展了学生思维。

2.3运用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教学。创设教学情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景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整合后的卫星教学资源提供了用三角板量各种角的方法,小房子平移的过程等动画过程。这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展了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7

导读: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新一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资源、环境、就业、产业的压力都要求循环经济迅速发展。循环经济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路径,在企业、产业、区域和社会四个层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着力于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从政策法规、空间布局、技术支持、产业调整、评价体系和就业安置方面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

一、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背景内涵

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新一轮的重大战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而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更是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从城镇化的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年均增长1.02%,大幅领先于世界平均人口城镇化率增长率0.41%。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和环境破坏同样显著。以城市空气污染为例,全国仅有1/3的城市PM2.5浓度达标,华北地区雾霾天气依然让人触目惊心。这些传统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急需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和完善。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他将地球看作是类似宇宙飞船一样孤立无援的系统,延长系统运转寿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效率。韩宝平等(2003)认为,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尽管不同学界的学者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定义不同,但减量化、再使用、再生化的3R原则取得了大家的共识,如何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效率,切实有效地提高投入产出比,是摆在循环经济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落实,也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提出,近年来先后在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13个不同类型的产业园区开展了试点工作,涉及10个省份的资源型或资源匮乏型城市。2013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循环经济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二)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城市建设在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四点:

1.资源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城市

我国虽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低。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大量资源支撑,而我国仅占世界1.8%的石油总量、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和不足5%的铜矿难以满足城镇化的要求。传统城镇化建设模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或效率十分低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紧缺的办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节约和高效是一切规划、政策的核心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布局,用最小的资源代价实现发展的循环经济城市模式必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基础。

2.环境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城市

我国70%的江河湖泊被污染,超过56.5%的城市出现酸雨,40%以上土壤耕地退化,环境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触即发。事实已经表明,我国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应该充分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加大循环经济城市建设力度以缓解环境压力,进而保证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3.就业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城市

传统城镇化虽然从身份上将“农民”变成了“市民”,但并没有对其进行实际上的安置。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没有其他技能,尽管有部分拆迁费作为补偿,从长期来看仍是不稳定因素。循环经济城市的建设不仅能够创造大量岗位,还有助于粗放发展情况严重的不发达地区(如中西部)尽快转型,有助于缩小三大差距。

4.产业压力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城市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问题,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现象已极大制约产业发展,产业同构现象也使得产业发展受到束缚。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城市,将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式,科学有效的重新规划、布局也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二、循环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情况见表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均提升了10%以上。但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建设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一些落后省份。从微观、次观、中观和宏观来看,可以分四个层面阐述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微观层面――企业角度

在循环经济城市中探讨的微观层面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目前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或污染较大的厂商,另一类是专门处理、回收、再利用废旧资源的厂商。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是需要有经济效益,也就是说企业在改良技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减少污染上面的成本减去能够得到的补贴要小于资源本身的成本,以及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要小于资源本身的成本。而这一点由于自然资源的公共属性,导致其实际上并不遵循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因为个人无法代表自然与企业进行交换,而政府的监管和处罚又很难面面俱到。单纯的增加税费惩罚对企业节约资源或降低污染作用并不明显,很多企业与执法部门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检查时排污指标都合格,日常生产时排污指标都超标。除了成本之外,规模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由于研发成本较高,企业需要大规模的生产或回收资源才能降低平均成本,这不仅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与新一轮城镇化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也有着天然的矛盾,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鲜见大型企业总部设在中小城市的案例。倘若贸然实施严格的监管执法,只会使得目前已经生存艰难的中小企业加速破产倒闭,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下降。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企业自发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

(二)次观层面――产业角度

循环经济城市需要产业内合理规划,产业间协调配合。然而我国产业升级之路漫漫,这已成为大多数企业家和学者的共识,在城镇化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地方政府的政绩以GDP为导向,每个城市都在不停地上马大项目,加大投资,根本不考虑市场供给和需求因素,产业同构和产能过剩的现象十分严重。建好的新城没有人居住,建好的产业园区没有企业入驻,这种资源浪费是城镇化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从产业转移的角度看,中西部大多简单承接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并未从生态的角度加以改良和创新,导致的结果是将产业发展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问题原原本本地复制到了新地方。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政府推动的往往是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值的工业项目,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产业结构就好比人的身体,只重视躯干而忽略四肢锻炼,自然无法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从产业合作的角度来看,产业园区本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可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加严重的问题。有些地级市下面就建设了十余个县级产业园区,根本吸引不到大量企业,许多产业园区实际处于半废置状态。循环经济城市建设想要真正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如何构建产业间循环型的生产方式和流通方式,仍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中观层面――区域角度

近年来,作为循环经济建设的空间载体,区域问题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区域间的角度来看,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各地政府各自为战,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国家统一宏观调控。一方面表现在各地争相吸引大企业、大项目,甚至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甚少考虑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地方政府不顾客观现实,不考虑区位资源禀赋而盲目招商引资或搞城市建设。譬如在城市水系上游开设化工厂,或超标开采地下水等,短期来看的确提高了政府政绩,但长期来看发展代价过高,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也制约了循环经济发展,如果从行政区划角度观察,省级发展水平有差异,省内发展水平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在循环经济体系下各参与方地位并不平等,降低了循环经济的效率。从区域内的角度来看,循环型的生产和消费体系尚未构建完成。理想的循环经济应该是区域内(城市内)形成小循环,区域间(城市间)形成大循环,充分利用流动空间的推动力和拉动力,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系统。目前来看,循环经济系统的构建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外,西部一些省份虽然资源禀赋较高,但走的仍是粗放式道路,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售为主。须知资源是有限的,不搞深加工和集约式发展,当资源开采殆尽的时候就是城市衰落之时。

(四)宏观层面――社会角度

从社会层面来看,循环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受理念制约。从日常生活来看,绿色消费理念尚未得到普遍认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被普遍接受。从企业生产来看,生产者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其缺乏绿色生产动力。从研发技术来看,已有的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资源回收利用的关键技术普及还不够大。从政策法规来看,循环经济促进的配套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监管部门执法时往往缺少抓手,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金融等政策还不够完善。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制约了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自然也缺乏明确的方向指引。

三、促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我国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循环经济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十二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见表2)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重点仍是提高主要资源产出率,许多城镇生活指标(如城镇污水处理、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将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在促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经济政策和法规制定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价格和收费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等经济政策,鼓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充。健全循环经济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出台具体的、可量化的奖励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鼓励企业走集约型道路,对自主进行资源节约、节能减排或排污处理改造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和补贴,另一方面要为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有困难的企业给予帮助,搭建平台,帮助其尽快走上循环经济轨道。对于屡教不改的排污企业给予坚决取缔或关停。

(二)加强统筹协调和空间布局

如何合理选择100个城市是创建工作的关键之处。一来创建城市需要有自身的资源和技术基础,这需要地方政府整合内部资源,合理规划空间布局以增强比较优势;二来发挥区位优势,基于经济圈层考虑使这100个城市形成区域合力、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这要求中央政府审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时需要加强论证调研,与地方政府加强沟通,在全国范围内落实规划,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城市间的循环经济,更要充分发挥流动空间的推动力和拉动力,为区域间大循环战略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业化程度高、污染大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发展循环经济效果明显,可予以考虑。此外,对于区域内产业园区,严格控制增量,充分利用存量,对于意义不强、效果不明显的产业园区一律不得新建,充分调动已有产业园区,根据实际情况升级或重新规划其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建设,保证产业园区之间实现交通优势,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三)落实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

中央和地方近年来已经开展了一批共性技术开发科技计划(专项),在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过程中要重点落实技术保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应用技术。应吸纳企业科技人员进入研发团队,以问题为导向重点研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结合区域规划,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重点扶持一批企业专门从事循环经济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政府应给予企业完善的服务保障,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对已有技术成果进行推广,并通过交流会、展销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循环经济技术进入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中的企业里,邀请专家为企业规划绿色生产经营模式。

(四)调整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

利用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对产能过剩、能耗过高、污染过大的企业采取合并、重组或关停等措施,促进其与绿色低碳产业有机融合。转变产业增长方式,加快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速度,严格控制原材料或初级产品销售业规模。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区位教育资源优势,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根据市场需求推动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对于有能力的企业,鼓励其出口循环经济技术与产品,提升我国产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五)明确建设目标和评价体系

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必须摆脱传统以GDP为导向的评价模式,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中央统一部署,地方政府根据情况合理分解,将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建设目标,也就是提高资源产出率落到实处。此外,统计部门要做好相关指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及时数据,这不仅有助于纵向比较循环经济城市的建设成果,还能够横向比较不同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异同,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六)安排居民就业与居民安置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农民征地、拆迁的问题。应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合理安置农民就业。地方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在循环经济产业内寻找就业机会。政府可根据产业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专项教育投入,定点培养循环经济需要的人才,提高农民劳动能力和技术水平,让其真正变为“市民”而非住在楼里的“农民”。

说明: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JY04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韩宝平,孙晓菲,白向玉,魏颖.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8~64.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3-11-03.

[3]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145~154.

[5]蔡洪滨.新型城镇化应是改革战略[N].人民日报,2013-05-13.

对新能源的看法篇8

[摘 要] 循环经济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它 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控制等职能。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推进器,政府必须处 于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宣传、立法、制度、政策法规及自我行为等方面发挥关键 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政府作用;创新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模式,它对政府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有的管理、控制等职能,而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推进器,政府必须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主体地位

循环经济的三个重要环节:资源开发、清洁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无一例外都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对于利益的无限追求,普遍存在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问题。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由于“外部不经济”而引发“市场失灵”的现象,是对循环经济的严峻考验。政府是公共理性的代表,是政策法规的制定者,也是解决市场运行机制缺陷的主体,所以政府理所应当地要担当起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的责任。

(一)政府是循环经济的主导者。政府不仅是经济活动环境的管理者,而且是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引导者的责任。第一,作为自然资源的产权所有人,应调整自然资源价格构成,将资源的生态成本、使用者成本包含在资源价格中,通过资源价格的调整引导经济主体用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的使用;第二,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第三,通过绿色采购,绿色消费行为,把企业、个人的生产生活引导到循环经济的轨道上来。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追求经济增长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追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原有的市场体系、市场关系、市场要素都会有所变化,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倡导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政府是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主体。首先,政府是制度创新的直接承担者,因为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而且,政府供给也是最有效的。其次,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具有制度创新的组织者、推广者和维护者三重角色,而这些都与个人和集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政府的行为是个人和集团选择的重要参数和条件。再者,从循环经济本身的涵义和特征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在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中,除了个人和团体的利益蒙受损失之外,整个社会的短期利益也可能受影响,这必然需要由政府强制执行。最后,作为循环经济核心内涵之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其效益和成本都具有非常显著的跨区域流动性和外部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泡沫,消除新的结构危机,不是市场和企业能够做到的,而必须是政府作为。

(三)政府是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主体。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科技创新应当由政府与企业共同驱动,并且企业应当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主体仍是政府,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从科技投入来看,我国科技投入仍以政府为主,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占总产值的比重过低,投资多元化的体制还没形成。其次,从科技资源配置上看,我国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企业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主体。据统计,我国科技人员分布在企业、政府部门所属科研机构、大学中的比率分别为 25%、45%、27%。最后,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作为我国企业中坚力量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风险承担能力小,技术人才缺乏,这就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实施科技创新,发挥主体作用。

二、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由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社会成员都能够理解并主动付诸实践的。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可能自然形成,发达国家实行循环经济无一不是依靠制度和法律来保障实施的,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直接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间接的习惯与意识约束,以及完备的监督、实施机制的保障。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在宣传、立法、制度、政策法规及自我行为等方面发挥关键性、导向性的重要作用。

(一)宣传教育作用。循环经济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宣传教育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极为重要的手段。把循环经济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进行绿色教育。政府首先要发挥宣传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普及循环经济知识;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日、节水节能周、循环社会月等活动,加强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和资源节约型产品,摒弃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积极开展绿色教育,把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型社会等知识编入各级普通教育教材,加大循环经济教育培训,培养各级各类的专门人才、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总之,政府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全社会成员的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循环经济意识,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资源循环、节约利用活动,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全社会成员的认可和支持,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立法保障作用。循环经济必须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借助于法律手段来约束企业与社会成员的行为,杜绝过度浪费而耗竭资源的短期行为,以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环境的急功近利行为。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先后制定了《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要求,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足,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缺乏基本法、综合法与专项法三个层面的整体联动,立法体系不够完备;另一方面已有的一些法律法规比较原则笼统,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标准等技术法规,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法律之间存在不够协调、有关的配套措施不到位;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机制,往往过多照顾部门的意见,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效果评估机制。此外,现行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中的一些制度,其着力点仍是末端治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源头防污控污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因此,政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当致力于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构建,要抓紧研究制定《循环型社会基本法》,与现有的诸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综合性法律相配套的、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如加紧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三位一体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法律支持。

转贴于

(三)制度强化作用。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经济制度。首先,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具有指导性和长远性,因此,把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各阶段分步实施计划,提出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编制节水、节能、节电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专项规划,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次,要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不可否认,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极为重要的指标,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这个指标最大的缺陷在于,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的资源环境成本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得不到反映,资源环境债务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也得不到反映。正是这种缺陷的存在,使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资源环境代价,造成资源极大丰富、环境容量无限的错觉,而盲目追求GDP增长,最终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对资源过度使用,对环境大肆破坏,引发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因此,政府必须加快建立、实施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充分考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摒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再次,要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仍过于强调GDP增长率、财政收入等硬经济指标。政绩衡量导向的偏差,导致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为达到短期内的政绩效果,大上项目、大搞开发,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比拼GDP增长率,在客观上加剧了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恶性循环,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改革现有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一套能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考核标准,新的政绩考核导向机制,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政策引导作用。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要通过有关经济政策、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方式进行间接地宏观指导与调控,以达到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就目前而言,政府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政策激励。有专家指出,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推出一些激励政策或补偿手段更有效。从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经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外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都无一例外地在税收、收费、贷款以及资金补贴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予以激励。从目前来看,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政府必须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抑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行为。如运用有效的价格、收费、许可证等多种经济手段,建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标志制度、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消费者责任制度等激励制度。

二是产业引导。主要是要求用“3R”原则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使之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健康生活的目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实施必要的产业引导。首先,发展生态农业。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低耗,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其次,发展生态工业。按照循环经济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结构的变工业废料为原料的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的新型工业系统,是循环经济发展和实践的支柱和主体。第三,发展生态服务业。生态服务业是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清洁交通运输系统、绿色科技教育服务、绿色商业服务和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生态服务业是整个循环经济正常运转的纽带和保障。

三是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没有技术上的可行性,或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资源的成本很高,就没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就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必须支持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搭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平台;完善创新机制,创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环境,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如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奖励环保做得好的企业和个人,激励社会各界投入到发展循环经济中来;以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为主要方向,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政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共享体系,加快循环经济知识与技术的交流,确保不同企业、产业间信息交流的灵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带头示范作用。适当的政府行为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政府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把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地方政府的年度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将资源回收利用率纳入政府负责人的任期考核目标中,以提高各级政府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如果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势必会强有力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表率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采购来实现,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的产品,采购有节能标志的办公用品,通过采购行为拉动循环经济的需求,引导公众绿色消费,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政府在日常事务中要做到节水、节电、节能,用品反复使用和主动回收,始终做到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府通过示范表率作用,能够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循环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黄雅新.循环经济中的政府作用[J].甘肃农业,2005,(11).

[2]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战略:优先领域与政策体系[J].经济纵横, 2006,(2).

[3]王德平,等.论推进循环经济的政府规制[J].经济体制改革,2006 ,(2).

[4]白露.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

[5]董碧英.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管理, 2006, (2).

[6]王华.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6,(2).

[7]牛桂敏.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5, (7).

[8]黄燕.政府职能创新的新视角[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

上一篇:对文物保护的建议范文 下一篇:远程通信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