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0-19 15:57:33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益创业 心理动机 价值取向 目标选择

[作者简介]陈湘瑶(1976- ),女,湖南洞口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心理学;韦小双(1981- ),男,江苏扬州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接受美学视野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心理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8012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06-02

公益创业是近些年来一种新的创业模式,是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使命激励下采用创新方法、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创业活动。大学生是公益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未来公益创业的重要力量。就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而言,其心理动机、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影响和制约着公益创业教育的成效与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心理动机

心理动机是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原因。参与公益创业的这种内在的驱动激励高职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这种创业动机是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它激励高职学生把参与公益创业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目标,让高职学生在参与公益创业过程中寻找机会,同时把握机会,实现创业。他们的心理动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自我成长的利己动机。通过公益创业个人可以获得不断的成长和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公益创业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人格发展和能力增强。在自身参与公益创业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发现机会的能力、对风险的忍耐力、团队协作能力、企业家的特性;同时,对参与公益创业的学生而言,在创业实践中得到了他人的关心、友谊、尊重、他人的支持认可与合作,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得到情感和心理的满足。在这种自我成长的利己动机的驱动下,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活动,从活动中感受自身的价值,确认自己是被他人所需要的,这些心理需要是利己性的。

2.社会发展的利他动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贫富分化的情况日益加剧,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社会需要个人和企业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个人和组织能够更主动参与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公益创业就是在社会使命和创业精神的激发下产生的,它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解决社会问题,产生社会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公益创业,利他动机明显。由于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能力、有知识,认为自己有义务为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做贡献,他们感到帮助别人是自己的责任。公益创业追求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增加公共福利,他们的核心动机是利用机会来进行社会变革和改善。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使命感、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技术、管理技能等在内的系统教育,更强调创新性、公益性和社会使命感的培养。

3.自我与社会相结合的混合动机。创业动机是影响创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其他条件都很好的大学生,完全可能因为没有创业动机或缺乏自信心,不愿承担风险而不选择创业,或者由于创业动机的缺乏,使得对创业机会的把握、对创业形势的分析出现偏差。公益创业动机既有利他主义的激励也有利己主义的鼓舞,公益创业动机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及社会的影响。同时公益创业具有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公益创业者面对社会问题提出新方案,解决社会弊病,在公益创业活动中获得心理和技能的满足,他们乐于自我纠正、自我突破和分享荣誉,他们在获得自我成长的同时对社会产生强烈而又深远的影响。他们既有利他动机,同样具有利己动机,他们有很强的自我实现动机,发现社会需求,追求社会创业的机会,追求社会影响与制度变革,也具有很强的风险倾向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公益创业是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混合体。

二、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受到创业者主观意志的制约,由于知识、认识、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出现“三重三轻”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如下:

1.重个人本位价值取向,轻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就是从个人需要出发,对个人发展和完善的价值,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就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在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活动中,出现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倾向,他们参与公益创业的主要目的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谋求社会发展,而是自身完善,获得实践经历,增强自身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人是社会的产物,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的这种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在公益创业活动中要以社会价值为中心,通过活动和教育使个人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他们认为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于社会的意志,高职院校公益创业这种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倾向使公益创业活动陷入两难的困境。

2.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轻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活动中,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强调参与公益创业是以自我的发展、能力的增长、社会问题的解决等实际功效作为价值标准,公益创业活动的主旨在于鼓励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并且用这种知识来寻找答案,解决个人和社会的实际问题,实现实用主义的价值。而理性主义价值取向忽视公益创业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而不是职业的准备。公益创业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认为公益创业活动就是在活动中探索真理、完善人格,对知识的追求不是主要目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虽然也承认人应具有理性,但理性本身不是目的。公益创业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参加公益创业活动要提高自身发现、处理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导致在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活动中,出现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轻理性主义价值取向。

3.重科学精神价值取向,轻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活动中,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是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实践活动中认识公益创业本身,探寻公益创业的客观规律,并且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培养严谨、探索、批判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而公益创业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是高职学生在公益创业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考,公益创业完善了高职院校学生对真善美内涵的理解,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怀,还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和道德等。科学精神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是公益创业活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两者相辅相成。但是,高职院校公益创业存在重科学精神价值取向轻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现象,轻视人的情感、信仰和价值因素对创业活动的影响,这种严重的“趋利性”的取向,导致了公益创业活动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精神家园的丧失,出现了价值与信仰的冲突,从而使公益创业出现新的危机,社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目标选择

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既要立足于个人发展,又趋向于社会需要,是一种理性与实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它能促进公益创业者自我价值的实现,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他们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自觉地去认识和体验,在探索与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同时,公益创业也能促进每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传承创新精神。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的目标选择要立足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

1.构建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实现了对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整合,在高职院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中,我们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第一,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公益创业的知识和理念嵌入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职业生涯课、商务礼仪课和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第二,以项目教学为中心进行模块教学,公益创业教育应以项目为中心,通过团队合作式学习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挑战风险的毅力;第三,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公益创业”复合型师资队伍,聘请知名专家与有成功公益创业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参与公益创业教学,同时培养高职院校自己的公益创业教学团队,提升公益创业教育的指导能力与业务水平;第四,加强公益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锻炼高职院校公益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把公益创业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融合的主要阵地,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创业管理与实践,锻炼他们的毅力、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高职学生的创业生涯规划能力。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完善了个人的专业知识,培养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同时创业也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实现公益创业理性主义价值取向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的融合。

2.完善公益创业的政策、法律社会支撑机制。通过完善公益创业的政策、法律社会支撑机制,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社会与企业发挥监督和协调的职能,为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提供宽松适宜的发展环境;同时,学生在进行公益创业实践中,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个双赢的现象。完善高职院校公益创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高职院校学生公益性创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专门政策,对高职学生公益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援助,如启动资金、小额低息贷款等,同时对高职院校学生公益创业在场地费等方面实行费用减免,针对社会需要为公益创业者提供市场信息、网络关系等,帮助学生进行商业化运作,为学生公益创业提供运行良好的市场环境,细化申请程序、出台配套措施,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公益创业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让学生在公益创业活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3.发展公益创业类社团,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在公益创业活动的驱使下,公益创业类社团先后兴起。这类社团关注公益,关注各类社会问题,他们对社会诉求和热点把握准确,他们直面社会问题、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他们组织志同道合的成员,成为培养公益创业者以及公益创业团队的摇篮。同时公益创业类社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培养公益创业者严谨求实、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通过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激情、对梦想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通过共同的理想和使命,公益创业类社团以共同的价值观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来统领全局,用创业实践类提高创业能力,培养优秀的公益创业人才。公益创业类社团在实践摸索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在实践中宣传和培育公益创业文化,实现了公益创业科学精神价值与人文精神价值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动机水平调查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5(2).

[2](美)亚瑟C.布鲁克斯.社会创业:创造社会价值的现代方法[M].李华晶,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2

关 键 词 微公益;学校德育;核心素养

据相关数据表明,青少年群体中有85%以上已经开通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其中,有接近50%的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参与过微公益活动的转发、讨论等。[1]虽然青少年对微公益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真正深入参与其中的人数非常少。受传统公益诚信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只信任一些大型网站倡导的微公益活动,这说明微公益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弱,青少年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本文从微公益的内涵入手,首先,介绍微公益的特点及具体形式,增进青少年对微公益的理解并提供相应的参与途径;其次,介绍微公益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最后,提出学校开展微公益活动的对策,引导青少年正确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

一、微公益的内涵

所谓微公益即微小的公益,指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强调聚少成多的公益行为。[2]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公益的传播进一步拓展到网络世界中,微公益的内涵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从微公益的传播渠道来看,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网站、微博、微信等微媒介为传播途径,由网民发起或响应的一种新型公益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公益价值和公益理念的传播,塑造人们的公益习惯。[3]

与传统公益相比,微公益有其独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微公益的“微”特征、低门槛、快捷性和多样性。微公益的“微”特征指其依托微媒介,以微小举动传递公益爱心,具有“四微”特征,即传播渠道微、参与内容微、参与主体微、参与目标微,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公益形式。“传播渠道微”,微公益以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为主要方式,通过“微”渠道开展微公益活动,快捷传播微公益。“参与内容微”,微公益从微小的公益做起,聚少成多,将无数微小的力量凝聚成巨大的社会力量。“参与主体微”,微公益的参与主体主要指向社会普通大众,其中包括大多数热心公益的青少年,这些普通大众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奉献公益爱心,传递着公益正能量。“参与目标微”,微公益的目标小而具体,简单可实施,主要针对的是具体的人和事,因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

微公益的“低门槛”指其倡导的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从一滴水、一粒米、一条朋友圈做起,“人人皆可参与”“人人皆能奉献”;微公益的快捷性指微公益以网络为传播载体,从而使得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更加方便快捷;微公益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内容形式上更加广阔灵活,有社交网站公益、微博公益、微信息公益、开放信息平台等,内容涵盖了社团活动、知识传播、环境保护、援助他人、青年服务以及慈善等。

同时,微公益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按其组织运作模式可以分为线下微公益和线上微公益。

线下微公益主要立足于现实公益,如学校开展的爱心捐赠、爱心义卖等公益活动;还有,农夫山泉2001年实施的“一分钱工程”,每N售一瓶矿泉水从中提取一分钱支持北京奥运。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微公益的特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线上微公益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形式主要包括网站微公益、微博微公益以及微信微公益。公益网站作为一个信息载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参与平台,使得更多青少年可以多途径地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成为公益活动的一员。腾讯网是我国首个设立公益慈善基金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基金会以支持青少年教育事业为主,开展助学兴教、扶困济贫等各种公益事业。腾讯以其强大的互联网运营实力向更多青少年传递公益文化和爱心理念,使他们通过网络更便捷地参与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新浪微博是青少年使用最多的社交网站,也是青少年参与微公益的主要途径。新浪微博开设有“微拍卖”“大爱清尘”“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60多个项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免费午餐”,如沃尔沃集团通过新浪微博发起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的号召,微博用户每转发一次,公司相应地就捐赠一元钱,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开放以来,许多公益活动纷纷进入微信,利用微信公益平台传递公益信息,开展公益活动。2014年,微信公益又增加了“感同身受”式的传播形式――众筹,微信众筹平台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轻松筹”,“轻松筹”基于微信朋友圈,以熟人之间朋友圈的相传,最终达到为筹款者筹款的目的。[4]“轻松筹”公益平台的出现,使得“众筹公益”成为公益活动的另一种新形式。

二、微公益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

青少年微公益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其自身都是双向受益的。对于社会而言,青少年微公益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传播了道德真善美和社会正能量,能够产生社会正效应,改善人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益现状;对于青少年而言,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对微公益的积极作用进行阐述。

(一)增强青少年的文化基础

青少年的文化基础主要体现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个方面。

1.人文底蕴

青少年通过参与微公益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底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人文情怀的培养,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以人为本的意识,懂得尊重、维护他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切他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2.科学精神

微公益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其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同时,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形成勇于探究的品质,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二)促进青少年的自主发展

青少年的自主发展主要体现在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两个方面。

1.学会学习

通过参与微公益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如微公益活动过程中具体参与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优良品质,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树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青少年形成一种信息意识,学会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网络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

2.健康生活

青少年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发展身心,有效地规划人生,促M其健康生活。同时,通过微公益的参与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懂得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三)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主要体现在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

1.责任担当

青少年通过参与微公益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担当,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实践创新

青少年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劳动意识,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青少年问题解决能力,帮助青少年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三、学校开展微公益活动的对策

微公益作为一种新兴的公益模式,在社会中存在的时间还不够长,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还不够深,一些青少年对于微公益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应该积极拓宽微公益的宣传途径,加强对微公益活动的宣传。首先,要在课堂和校园宣传中加强对微公益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微公益活动,认识到参加微公益活动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微公益的行列中。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渠道宣传微公益活动,让青少年对微公益活动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二)发挥教师的教育功能

青少年群体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价值修养还未成熟,容易受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因此,教师在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参与微公益活动的积极作用以及方法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微公益活动;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将德育与微公益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三)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微公益活动的参与主体,因此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至关重要。青少年学生不仅要热爱学习,也要热爱生活、热心公益,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微公益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公益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对于教师开展的各种与微公益主题相关的教学工作,学生要认真配合、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学习微公益相关知识、参与微公益相关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微公益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阶段,校园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念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建设充满公益精神的校园文化显得至关重要。虽然课堂教学等外显知识对青少年有直接的教育作用,但“内在的人文精神素质比外显的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帮助学生立志铸魂,就是为学生一生打下了理想信念的底子”[5],而校报、校训、校歌等正是校园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传承,也是塑造良好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无论是外显知识还是内在精神,积极向上、健康优良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公益精神的培育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完善都有正面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国焕,李光明.微公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继续教育研究,2014(9):78-79.

[2]张兰君,何雯.微公益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影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3):19-23.

[3]冯莹娇.微公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4]穆昊杰,施延吉.“轻松筹”的微信公益众筹之路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9):342-343.

[5]伍思文.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71-174.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3

一、关注同伴,树立集体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但每个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怎样使每个幼儿的特长和智慧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呢?作为教师,一是要为幼儿创建平等、宽松、自由的互动氛围,利用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为幼儿的同伴分享和共同发展提供机会;二是要通过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组织形式,鼓励幼儿进行语言交流和合作探究,在幼儿的自主活动、矛盾冲突中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寻找教育契机;三是及时捕捉幼儿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契机并加以拓展、深化,形成有益的教育内容,促进幼儿的学习、生活和交往。

例如,在开展大班语言活动“我们是朋友”时,我播放了公益广告《手拉手团结在一起》:“我叫王冉,她叫胡玛尼亚,她是一位聋哑学生。我们俩是同桌,已经五年了。上课的时候我和她总在一块儿,她有不会的问我,我会给她讲怎么做。我们俩每天一起上学、下学,在一起吃饭,在一起学习,像亲姐妹一样。我们会手拉手永远团结在一起。”播放后,我请幼儿讨论这则广告里面的两个好姐妹是如何友好相处、互帮互助的。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相处了近三年的集体有着深厚感情,并与同伴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因此在围绕公益广告讨论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集体中自己与同伴的友谊,并拓展和深化友谊的形式和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友爱互助,用爱相处》《关注他们,把爱延续》《传递祝福,以爱为本》等公益广告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正确看待同伴交往、集体关系、集体荣誉等,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体验和领悟团结友爱、互相谦让、有事商量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关注家庭,树立家庭意识

幼儿的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感染和熏陶下形成的,但不同的幼儿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和环境,他们的行为习惯也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模拟真实的家庭物质、精神环境,创设近乎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以诚相待、互敬互爱、尊敬长辈等行为准则。通过教育活动使幼儿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共鸣,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引导,使他们将好的行为准则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道德行为,提高家庭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时,我播放了公益广告《Family》:“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爸爸遮风挡雨,温柔贤惠的妈妈相夫教子。渐渐我长大了,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长大的我渐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发现爸爸的背早已驼得不成样子,妈妈的身体也已臃肿。是时候尽一个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做父亲贴身的拐杖,给他一个依靠的肩膀;给母亲撑把庇护伞,为她遮蔽盛夏的骄阳。爸爸妈妈我爱你!家,有爱就有责任。”播放后,我请幼儿结合这则公益广告进行小组讨论:“怎样在家里才能算是一个‘小大人’?”幼儿认真地讨论起来,有的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有的说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还有的说要帮爸爸妈妈做事情……这种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幼儿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相互教育,收获了较好的活动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给妈妈洗脚》《请握住父母的手》《感恩父母》《温暖的心》《守护父母》等公益广告创设带有问题的学习情境,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提升他们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热爱家庭的情感。

三、关注社会,树立责任意识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使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渗透,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等成就为一体的公益广告,进一步创新了公民道德教育的载体,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和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使他们学会自律和尊重他人,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科学素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开展综合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时,我播放了公益广告《学雷锋之童谣篇》:“人小志气大,辛苦我不怕。日常学雷锋,平凡也伟大。叔叔把我夸,奶奶笑哈哈。大家做好事,处处传佳话……助人为乐,乐在其中。”在播放后,我引导幼儿讨论广告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学雷锋做好事的,请他们思考自己还可以怎样做。在这段公益广告中包含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学雷锋活动,他们通过交流、讨论对学雷锋的现象和实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还提高了社会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人人守法,道路通畅》《关爱老人,体贴入微》《同一片蓝天下》《关注贫困儿童之励志篇》《希望工程》等公益广告,引导幼儿认识传统文化和社会正能量的魅力,向幼儿传递真善美的理念,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

四、关注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纲要》指出,幼儿应该“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的大自然对于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幼儿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幼儿亲近自然、走近自然和融入自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已有认知基础、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幼儿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这种认识内化为环保意识,外化为环保行动。

例如,在主题活动“走进大自然”的导入环节,我播放了公益广告《秀出你的环保搭档》:“我把家里的废纸盒都收集到大桶里,爸爸说纸盒回收后可以再造纸,这个大桶就是我的环保搭档。我不用一次性筷子,因为我要保护森林,自带餐具是我的环保搭档。我的铅笔盒里只有三支环保铅笔,因为用它可以节省木材,环保铅笔就是我的环保搭档。我喜欢玩拼插玩具,少用电池,减少污染,拼插玩具是我的环保搭档。出去旅行,我不用酒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妈妈说那不环保,随身的洗漱用品就是我的环保搭档。”播放后,我引导幼儿认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环保搭档,他们纷纷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列举了奶奶的菜篮子、自己的小水壶、教师制作的环保玩具等,充分体现了他们丰富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这个交流、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公益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0-02

一、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出生,目前正在大学本科学习的学生,我们把之统称为90后在校大学生,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大众眼中这代人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也被认为是游戏的一代。可在参加的公益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发出呼声,他们同样有社会的担当,他们有责任意识,他们乐于公益。

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90后在校大学生也是其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大一时,很多学生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如去敬老院关爱失独老人,关注瓷娃娃,学雷锋,各种募捐活动等。到了大二、大三,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如拍摄微电影关注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在网上流行的微电影《七秒记忆》,就是由江苏大学大二女生庞霖欢主演的,这部微电影呼吁人们去关注孤独症儿童,而该片的制作费用全部由影片导演――大四学生王迪君支付。王迪君说:“如果这样一部微电影,能唤起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那我们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大四的大学生虽然面临着就业,但他们同样也没有忘记公益,他们中有很多人愿意去偏远地区支教扶贫,也有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没钱上学的儿童。

90后提倡快乐公益,创新公益。对于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90后在校大学生,还没有体会到事业成功的成就感。所以和步入社会的其他公益人相比,帮助人会让90后在校大学生的内心有更强烈的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活跃,创新性强。因此,他们在公益活动也表现出他们的创新性。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成立联盟,拍摄微电影,组建合唱团以筹集资金和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关注的人群不在局限于贫困儿童、失独老人,他们把视野转向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人群,如环卫工人、后勤人员、留守儿童等。和60后、70后、80后相比,90后更加注重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内心的需求。大家从这群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人身上看到公益方式的变化,也看到社会的新希望。

90后在校大学生没有封闭于校园,局限于书本,他们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快乐公益,创新公益,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活跃在公益的大舞台上。他们中确实有一股让人心潮澎湃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与善,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二、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原因

1.个人原因。公益行为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高尚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爱与善的本能的表达。首先,在校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已经比较成熟,道德觉悟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内含着希望将自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需求。其次,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身心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同样关注社会民生,他们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公益活动作为一种关爱弱势群体和奉献爱心为一体的活动恰好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再次,90后在校大学生身上的性格特征也是形成其公益行为的重要原因。90后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敢爱敢恨,所以在面对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时他表现出强烈的怜悯心,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90后有反孤独的特征。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渴望友情、珍惜友情,所以在公益活动中,他们更乐意融入公益活动这个大群体和大家庭中来。公益活动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同时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发挥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增强公益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公益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2.父母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父母的影响较大。据调查,青少年在被问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受谁的影响较多,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所占百分比为41.3%,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在被问及“在青少年公益精神的培养方面,谁的责任最大”时,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父母,可以看出父母对青少年公益行为形成的影响之大。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70后,他们出生在物质相对匮乏和精神相对封闭的年代,这一代挨过饿,受过苦,经历过社会的动荡,看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现在大都45到55岁,事业有成,财富充裕,很多人热衷于公益活动。同时1976年恢复高考,他们部分人拥有上大学的机会,接受的教育程度要比50后、40后要高,所以他们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慈善意识。因此,60后、70后的慈善公益言行深深影响着90后从事公益活动。

3.学校影响。学校被誉为教育的殿堂,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学校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其一生中重要的公共社会领域之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公益活动的开展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现在从小学开始就有学雷锋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有帮助他人的意识。中学有各种主题关于爱与善的班会,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到大学后,更有各种各样的募捐活动,献血、志愿服务、乡村支教等,各高校还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在大学也有思想道德教育,在理论课程上,教育学生奉献与爱的美丽,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虽然大部分的高校为大学生公益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很多都是停留在理论方面,让学生真正地体验的很少。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会让学生有一些反思和思考,才能让学生从对公益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慈善习惯和意识。学校的影响对于90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重视。我们看到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公益行为是相当关注的,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行为方面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实践。

4.获取公益信息的便捷性。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技术越来越发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比较集中,这为大学生通过海报、展板、传单等方式获取公益信息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校园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也为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公益信息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导向,帮助90后在校大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导。90后在校大学生通过媒体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公益人的行为,也可以寻找到需要帮助的人,进而激励自己参加公益活动。二是公益信息可以增加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行为的途径,这也是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创新性的重要原因。90后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途径去组织线上捐款,录制公益纪录片,利用腾讯、微博、QQ等进行宣传,扩大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大大地方便了90后开展公益活动,也加强了其活动的影响。

三、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对教育、时代的反思

1.发挥父母的正面引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巨大,在青少年时期,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而全面的家庭生活氛围,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成为孩子做好事的榜样。父母一定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来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模范,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时时刻刻对照父母的言行来矫正自己的言行,这种潜移默化式的作用是巨大的。

2.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公益的实践活动。学校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公益氛围,为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供机会和帮助。校园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对公益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高校可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去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高校也要大力宣传,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慈善公益意识。高校也要形成激励政策,使公益能够长久地活跃在校园中。高校的老师也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

3.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而互联网和公益活动正在一体化,所以90后在校大学生要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要利用互联网去获取公益信息,来了解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也要利用互联网去宣传自己的公益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进而呼吁人们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唤起人们心中爱与善的涟漪。

总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的建设,目前90后当代大学生活跃在公益活动中,虽然还有些问题,但我们能看到未来的一片大好趋势。父母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学校应该提供好实践机会,大众媒体也支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政策要求。这样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就能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言[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2]杨团,葛道顺.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5

在《经济生活》教材中,公民意识主要表现为公民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基本意识,具体来说可概括为“法治意识”“理性意识”“诚信意识”“敬业意识”和“担当意识”。

法治意识

现代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已成为党和政府执政治国的基本方略。因此,法治意识构成了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权威等要素的主观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与统一。公民的法治意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享有并实现广泛的权利,公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二是充分认识到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关系。法治意识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民主意识,让权力在法律的限制下运行,公共利益方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保障;法治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还体现出公平和公正,让人与人的关系、利益有规可循、有法可依,让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社会的公平度。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提升公民对法治的认同度,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丰富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时,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经济生活》教材中体现出法治意识的内容比比皆是。教材在阐述微观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时强调了法治意识,例如,在阐述“公司”的含义时突出了“依法设立”,在阐述“公司经营”时,则指出“公司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而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特别指出了“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劳动者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也要增强法治意识,要用“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合法权益。教材在阐述“市场秩序”时,也体现了法治意识。这一法治意识不仅适用于微观的市场主体,也适用于市场的监管者和宏观调控者。政府更应具有法治意识,市场监管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宏观调控要合法运用各种调控手段,实现对经济的有效调节。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与法治意识的有机结合,方能促进学生的法治意识得以真正的生长。

理性意识

现代市场经济也是理性经济,理性是人成为人的本质属性。在很大程度上,现代社会正是以社会或个体理性意识的发育水平来衡量其公民意识的发育程度。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理性逐渐形成,如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更加注重公平原则,追求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公民的理性意识首先体现在“求真”,即总是努力掌握市场信息,把握并遵循市场规律;其次,体现在“求变”,市场瞬息万变,作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要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并不断更新观念,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再次,体现在“求善”,理性的公民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定会将自己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整体考虑,有时,还要能够“高瞻远瞩”地牺牲一些自己的眼前经济利益,从而将个体利益根植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中。

《经济生活》中的理性意识主要表现为微观市场主体的经济理性,即在权衡各方因素后,选择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经济行为。以“信用卡消费”为例,信用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很多学生本身就是信用卡的拥有者,非理性刷卡消费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冲动性消费和过度性消费,容易受到商品促销的影响,并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信用卡消费的一些非理性现象进行分析,并可将“树立正确消费观” 的部分知识与之相联系、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经济生活》中的理性意识还表现为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的国家理性。例如,市场秩序和规则的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进行、国家财政收支的有效平衡等许多宏观经济行为都体现了国家的理性精神,或说是一种集体理性。我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正是理性意识最重要的体现。

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个体理性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理解集体理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体现,尤其是当两者发生冲突时,更要引导学生作出理性的选择。

诚信意识

所谓诚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在传统农业社会和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诚信是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正如《论语》所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更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灵魂,也是市场经济的法治实质,诚信的缺失将会动摇市场经济的根基。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诚信就是“经济信用”在道德方面的具体体现。在市场活动中,每一个市场主体不可能孤立存在,都要对其他市场主体保有一份“信用”或“信任”。因此,诚信意识使得人们在利益面前能够保持一份理智和克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使得人们知道市场竞争中的买卖双方、同行之间不仅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关系,甚至是依存关系,对方的存在是实现自身利益可持续的保证。可以说,诚信不仅仅是个体的道德要求,也是个体的利益要求。

诚信意识在《经济生活》中主要集中在两个内容中,一是“公司的经营”,教材在阐述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时,指出反对公司的不正当竞争以及用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二是“市场秩序”,教材指出,“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混乱,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进而指出,要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这些表述,无疑是将诚信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诚信意识养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敬业意识

敬业意识是公民意识在劳动就业中的价值体现。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依然是市场主体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分工和职业角色要求劳动主体必须依靠相互交换劳动才能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劳动成果的价值,敬业精神就成为劳动者的职业伦理,这也是成熟公民对待自己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

《经济生活》教材在阐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时,集中体现了敬业意识。例如,“树立竞争就业观”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素质,而敬业精神无疑是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体现;“树立职业平等观”则要求我们,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惟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才能有所作为。教材在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部分也讲到,“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公民的敬业意识表现为自身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意识,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能够将职业从一种谋生手段飞跃到内在的事业追求;表现在对职责的忠诚意识,一心一意、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还表现为对质量卓越追求的意识,能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品格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敬业意识、恪守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劳动者作为公民最现实、最理性的选择,也是最具公民精神的体现。

敬业意识不仅仅体现在就业方面,也体现在创业方面。在创业过程中,个体更要具有敬业意识。教材在阐述“公司的经营”时,要求经营者能够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能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等。这些都是敬业意识在自主创业、公司经营中的具体体现,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公民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业绩。

担当意识

担当意识集中体现了公民意识在权利和义务上的统一。没有权利的享有就没有义务的履行,没有义务的履行也就谈不上权利的享有。在现代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为辩证统一的关系。

公民的担当意识一方面体现为公民的依法维权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而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正是公民意识的标志,同时也是维护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体现为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每个公民都应当认识到,没有义务制约的权利和没有责任引导的权利都是危险的。实质上,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公民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是公民对于公民社会形成的义务,营建公民社会,人人有责;而公民履行义务也是享有权利的直接途径。

担当意识在《经济生活》中主要体现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上,所涉及内容也比较多。例如,教材在阐述“依法维护劳动合法权益”时,讲到“劳动者履行劳动者义务是享受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也即作为劳动者要有担当意识,只有在优质地完成自己劳动义务的前提下,才能理直气壮地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合法合规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材在阐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指出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为物质基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懂得自觉纳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同时,教材又讲到,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和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这也是担当意识的具体体现,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公民素养的养成一方面体现了一个时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强国梦的实现培育一个个有道德的个体。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践行公民意识教育,并将教育成效呈现于 “三维目标”之增量中,从而实现培育核心价值观和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6

【关键词】公共空间商业化侵袭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益性公共空间又称为纯公共空间,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展现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在之上的交流与互动,是公众开展休闲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但近些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正在被各种商业形式侵占,并导致居民休闲娱乐空间减少,福利水平下降。间接导致社会关系冷漠化,不利于公共文化的发展。

因此,本文就黄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背景,从公益性公共空间中最主要的广场、公园、街道三个方面的商业化侵袭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商业化对黄石市各城区公益性公共空间的侵袭现状,找出现存的主要矛盾,以期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促使城市和谐发展。

一、方法与过程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分为普通市民、商业化占用业主、和政府三个主体。

2、调查范围:为黄石市黄石港区、下陆区、团城山区、铁山区主要广场、街道、公园。

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问卷由小组成员一致讨论通过后,交由指导老师审阅批改,再经预调查修订而成的自编问卷“关于商业化对黄石市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侵袭的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350份,有效问卷331份,有效率94.57%。其中样本人口年龄结构如表一所示:

表一:关于黄石市居民对商业化侵袭公共空间意识调查的人口年龄样本结构

二、公共空间被商业化占用的现状

1、居民认知现状

1.1居民对公共空间包含的范围认识不全

通过针对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范围的调查发现,如图(一),87.61%的居民选择了广场,83.38%的居民选择了公园,71.30%的居民选择了社区花园空地,同时选择景点与绿地的分别有54.30%、51.96%的居民,选择如街道、图书馆、博物馆、公立剧院的人数不到一半。由此可知,黄石市居民对于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的认识不全面。 图(一)

1.2居民的对公共空间被商业化侵袭的关注度较高

根据我们对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被商业化侵袭现象关注度的调查显示,18.13%的人表示对这一现象非常关注,31.72%的人表示对这一现象比较关注,35.95%的人对这一现象比较关注,而11.78%的人对这一现象不关注,2.42%的人对这一现象无所谓。通过这一结果显示大多数的人还是比较关注这一现象的,当然这也显示这一现象在黄石市表现的比较严重,从而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

1.3 居民的维权意识比较高,但缺少行动

根据对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被商业化侵袭现象关注度的调查显示,18.13%的居民“非常关注”,31.72%的居民“比较关注”,35.95%的居民“偶尔关注”,而11.78%的居民“不关注”,2.42%的居民“无所谓”。这反映居民对公共空间被商业化侵袭的关注度较高,从侧面显示黄石市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被商业化侵袭较严重。

2、商业化表现形式多样,其中以私家车、摩托车随处停放最为严重

在黄石市公益性公共活动空间被侵袭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调查中,60.42%的居民选择了厂商在公共场所搭建宣传棚,70.09%的居民选择小摊小贩随处设点,60.73%的居民选择了私家车摩托车随处停放,56.50%的居民选择了公园等公共场所张贴小广告,摆放广告牌,还有 52.27%的居民选择公共场所改建为商业经营场所。在这其中被认为对居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私家车摩托车随处停放问题。

3、商业化侵袭的影响程度方面

3.1商业化对公共空间的影响程度比较严重

在针对商业化对公益性公共空间侵袭程度的调查中, 选择“很严重”的占13.64%,、“比较严重”的占37.88%,“一般”的占39.09%,由上可知,认为超出一般接受范围的有56.14%,可见在居民的认知里,黄石市公共活动空间被商业化侵袭的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

3.2 公益性公共空间商业化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大于正的外部效应

在各项商业化带给公共场所的影响中,如图(二),影响市容市貌和妨碍市民正常出行及休闲活动这两个的负的外部效应分别占22.55%、23.75%,远远大于其他的效应,而且负的外部效应比正的外部效应所占的比例要多27.67%,但在正的外部效应中,我们注意到,有13.07%的居民选择了有利于增加就业,10.13%的居民选择了在一定程度上给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说明公益性公共空间商业化带给社会的影响好坏均有,但该如何把握商业化的程度,以达到二者间的均衡,仍值得探讨。图(二)

3.3公共场所商业化不利于我市创办全国文明城市

如上所示,公共场所过度商业化会导致城市的脏、乱、差,而又鉴于我市正在积极筹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这势必会造成不良影响。而据调查所示,20.54%的居民认为商业化对公共空间的侵袭对我市创办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影响很大,41.39%的居民认为影响比较大。

3.4公共空间商业化能为商家带来一定的收益

商家在公共场所设点的主要原因是追求经济利益,那事实如何呢?据调查显示,17.63%的居民认为公共场所的商业化行为会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再加上由此产生的广告效应等,已能产生巨大的利益,从而能影响商家的决策。

三、商业化对公益性公共空间侵袭的原因

由于公共物品的不排他性,很容易导致过度使用,造成“公地的悲剧”,或者被私有化占用,改变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的出现和市场失灵,就需要一个集体决策组织来对公地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符和大多数居民的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而这个管理组织也应该是政府。今天公益性公共场所被商业化,居民的活动空间明显减少,福利水平下降,不可避免地要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来承担责任。

决策部门决策不民主

对公共物品的处理涉及与政府行为有关的“集体决策”,但若是出现决策不民主,或利益集团通过一定小的代价来让选民按利益集团的意愿投票,就会影响公共物品的提供和改变公共物品的性质。并且公共物品往往被作为政治产品,与官员的政绩挂钩,所以官员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干扰决策,提供一些不符合民意的公共物品。

规划部门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7

公益活动应该在实践中逐渐积淀为高校的文化品牌,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精神。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品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并最终形成品牌认可度。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通过整合公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活动空间,完全能够锤炼成为高校的校园品牌文化。好的校园品牌文化应该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引领、文化品位的格调、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不仅是体现一个高校文化格调和形象的载体,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因此,提升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服务质量,并打造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特色,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品牌建设的现状 

高校在整合公益服务资源、提升公益服务质量,拓宽公益服务空间方面做出的调整和努力,事实上就是公益实践活动走向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当前高校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总体而言存在若干问题。 

(一)实践层次浅表化 

当前,由大学生自主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目标定位层次相对较低。许多活动仅停留在爱心献血、为贫困生筹集钱物、打扫街道社区卫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等表层活动上。活动开展重视的是实践主体也即大学生群体在提供服务时的自我满足,但却忽视了受众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矫正人员、孤老残障人士等)自立自强以及自我发展的内心意愿。缺乏对服务对象内心的深层次关注,对于服务对象的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没有实质性的支持。这类活动由于实施简便,容易为其他各类公益组织复制模仿,造成活动的同质化。公益活动不应是简单的馈赠,而应关注受众的身心健康与幸福,这些帮助远比物质帮助更让人感动,实施的正向影响效果也更加长远。 

(二)指导思想不够专业 

当前,许多高校开展的活动未能较好地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打造独具自身特色的公益活动品牌,高校参与公益事业的智力优势与人才支持优势未得到展现。同时,由于高校公益社团组织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人员变动较为频繁。许多活动是“昙花一现”,对受助对象缺乏长久持续的关注。这样的实践活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飞越和提升。它固然体现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公益热情与奉献精神,但背后却折射出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缺乏专业的公益思想作为指导,零散而浅层次的活动难以形成统一的活动品牌,品牌价值更无从提炼和凝聚。 

(三)流程标准待规范 

当前高校对外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有学校层面及各二级院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也有各级各类的公益社团组织,还有学生自发的个人行为,在开展服务时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在实施前普遍缺乏研究论证,鲜有针对志愿者及以掌握服务知识为内容开展的业务培训,在对外开展公益活动时,也极少有使用统一的规范标识,以便更好地树立公益活动的品牌形象。 

诸多因素使高校大学生在开展对外服务时,既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也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由于流程和标准化意识的缺乏,因而造成公益服务的识别度不高,主观随意性很强。 

二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建设的路径 

高校的公益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半社会化的行为。公益活动的专业化过程,是从非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向专业的社会工作转型的过程。基于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现状,可以探索将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到高校的公益文化活动中,作为设计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可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专业培育实现公益层次提升 

目前高校内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的主体千差万别,缺乏统一的协调部署。而各类公益组织由于资源背景、能力素质的差异,对外提供的公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统筹全校公益事务的协调机构或中心。它应当能够指导所有的公益性社团组织,从单纯的低层次实践活动中解脱出来,转向以专业化培育为手段,发掘公益活动中潜藏的核心价值,确立高校独有的公益品牌。 

1 促进公益组织转型升级 

公益中心作为各类公益力量的协调机构,可以集中精力与优势资源,选取已经具备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公益组织,打造若干有特色的品牌化服务项目,并重点培养一批高校内的公益组织,使其成长为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引导社团组织进行公益创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创投大赛,向社会组织的方向转变。引导高校的公益服务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2 抓好公益人才队伍建设 

校级公益中心还应当承担起培育公益性人才的重要功能。对于各级各类公益组织的学生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既包括公益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公益活动组织领导的实践操作。要针对不同活动,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以提高公益活动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通过培训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同时也是为社会培育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公益性人才,有力推动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水平。 

(二)以助人自助促进公益理念升华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各高校的公益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要进行公益活动品牌化建设,实现与低层次服务活动的差异化,需要引用社会工作价值概念。“社工”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社工”工作价值观是与公益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的,它更多地致力于对受助对象的心灵支持,是帮助受助对象走向自主的过程。公益服务不仅是要强调助人,更需要帮助受助人达到“自助”的目的。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首先应从认知公益精神开始。公益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及开展,要以“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为导向进行,并在这一公益理念下,结合院校特色展示自身品牌特色。高校开展的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均应当是这一理念的外在体现,并通过不断地凝聚提炼起到强化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作用。 

(三)以规范流程强化公益品牌影响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尤其要重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这在推动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公益实践活动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在开展活动时,应当使无形的服务内容尽量转化为有形化的东西。 

就公益活动的实施者而言,在开展活动时要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化。就对外开展公益活动而言,要重视实物因素。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时,志愿者的服装、服务品牌的LOGO、办公用品的设计等应当尽量统一。将无形的服务尽量以有形的实物展示出来,从而在受众者心中树立起可识别的公益品牌形象,使活动的品牌效应得到加强。 

在服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应加大公益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要使公益服务的理念在校内外深入人心,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使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便于接受来自外界的评判,在自我施压的过程中使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提升和改进。 

三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化的意义 

公益实践活动对社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具有可复制、易模仿的特点。受众对于公益活动的判断和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品牌的塑造。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在公众面前的直接体现。因为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公开承诺。 

公益实践活动是高校为社会所提供的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知名活动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在服务产品趋同性背景下实现服务差异化,树立高校良好公益形象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凝聚受众情感,建立对于公益实践活动主体的信任感的重要手段。公益活动的受众是否有意愿接受二次服务,往往取决于与实践活动主体的初次接触。在发生初次接触时,有无活动品牌、品牌效应的强弱均会带给受众者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受众者对于公益实践的信任度,并影响着公益活动的后续深入进行。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充分认知社会、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能够使他们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自我的成长与精神满足,同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现实需要。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参与者的社会阅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磨练意志品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使其成为志愿服务精神及“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因此,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尤其要强调与育人功能的结合。良好的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强化公益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从而向社会传递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高质量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是在为社会培养深具公益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吴维东,詹美燕.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文化建设浅析[J]. 

科技咨询,2013,(21).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俊秋,夏峰德.关于发展高校公益社团的调研报 

告——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1(3). 

[4]朱毅峰.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 

对公益活动的认识篇8

保险公司公益活动总结【1】

一、江苏分公司立足自身,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活动的开展

江苏分公司在收到总公司及江苏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省中介行业协会”)转发的文件及相关要求后,省公司统筹安排,指定个人营销业务部具体负责此次活动相关工作。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在活动开始前。加入省中介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专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省公司个代部刘芳副总经理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在活动过程中。1.参加省中介行业协会组织召开的专题会议,与参会的其他保险公司就活动有关情况进行交流;2.转发省中介行业协会关于公示投票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市分公司广泛动员全体员工及营销员认真学习典型人物模范事迹,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扩大活动覆盖面。三是在活动结束后。1.向省中介行业协会报送我公司工作人员及营销团队中关注“江苏保险中介”微信的总人次,共计1967人次;2.省公司个代部通过邮件方式,进一步要求各市分公司利用晨会持续开展学习,不断提高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宣传推广阶段结束以后,省公司按照中保协的总体安排及总公司通知要求,组织辖内各单位在前期“推荐最美人物、挖掘最美事迹”的工作基础之上,积极开展“我学最美献爱心”公益活动。努力“弘扬最美精神、传递最美爱心”,发挥“最美保险营销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是展示行业风采,树立正面形象。此次“寻找最美保险营销员”主题活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广泛发动社会公众参与到投票活动当中,评选出老百姓自己心目中的“最美”形象,评选结果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可。同时,通过媒体公示,积极宣传保险行业优秀营销人员的先进事迹,展现了保险行业风采,树立了行业正面形象。二是提高服务意识,促进转型发展。保险营销员的“最美”,体现在保险营销员每一次的诚信服务中,包含在每一位优秀营销员的责任意识中。此次主题活动,为我公司保险营销队伍树立了学习榜样,传递了行业正能量,在辖内各级机构形成了学习“最美”、实践“最美”的良好环境氛围。提高了保险营销人员的服务意识,也为公司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广东分公司内外结合,将活动送到营销员及群众身边

广东分公司为以公益活动的开展为基础,发动广大保险从业人员认真学习“最美营销员”的典型事迹,激励保险从业人员在日常的营销活动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保精神。

省公司本部将营销员的事迹做成简单的PPT,进行典型事迹的宣传,传播人保正能量,调动大家乐于奉献、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人保精神的主动性,参与人员为省本部各部门同事。

为调动省司内部员工充分感受和学习“最美营销员”,形成以榜样带动新气象的学习效益,省司通过合唱协会,在省司员工自愿参与的前提下,以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安排排练合唱‘平凡的梦’,正如歌词所写:我有一个梦想,走上街头,沐浴阳光,拥有自信的力量;我有一个梦想,带上孩童,面朝大海,倾听风的回响;我有一个梦想,父母渐老,用我的努力,抚慰他们的忧伤;我平凡,但我有梦想,相信梦想的力量。

经过半个月的时间,各地市分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组织“我学最美献爱心”公益活动,湛江市分公司开展以“灾害无情,保险有情”为主题,引导更多的市民关注保险,提供市民保险意识,端正引导市民认识保险的重要性,真诚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尽自己一份小小的心意,为自己,为家人购买一份合适自己的保险,俗话讲未雨绸缪,是为了将不可预计的损失减低到最小!这也是给自己,给家人一份保障,一份爱。

以公益活动形式倡导市民关注我们身边一些潜在的危机,普及以及提高市民对保险的认知,对保险理赔流程的认识,让市民合理投保,合法索赔,爱心理赔。

三、广西分公司联系实际,将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广西分公司为了更好地提高活动的宣传效果,召集各经营单位集中开展活动宣导会,积极宣传入围选手,要求各公司在深刻领会活动主旨的基础上,随时关注中保协主题活动宣传平台,利网络和微信平台参与投票。并要求各经营单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最美营销员为榜样,将最美营销员的精神运用到工作、生活中,弘扬社会正气,传递行业正能量。

四、青岛分公司有序组织,调动社会力量,宣传最美事迹

青岛分公司积极组织辖内各分公司开展有关活动,平度支公司为贯彻落实上级公司文件要求,支公司积极响应,开展、宣传“我学最美营销员”公益活动,并制定了活动的宣传方案。

活动方案结合实际,推出一系列例如组织志愿者下基层,将保险宣传至乡、镇,增强大家对保险的认识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同时,借“客户节”之际,三农保险部经理及营销服务部主任一同走访、慰问了出险客户,通过实地查勘,了解实情后,工作人员对客户介绍了规避风险及潜在风险的方式,提高其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通过此次公益宣传活动,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保险、对营销员的了解和好感,并有效的宣传了人保公司的良好形象。

李沧支公司应区政府邀请,参加“平安李沧”政策及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方式方法的宣传活动,活动中,支公司领导不仅亲自上阵,为民讲解有关政策法规及相应保险产品,更在现场作为热情的讲解员,展示最美营销员的优秀事迹,真正做到了扎根社区、服务百姓、宣传保险理念、传播保险价值的效果。

以上4家分公司的推广方案是各分公司的一个缩影。目前,“最美营销员公益活动”正在人保财险各级机构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营销伙伴看到榜样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活动已经演变成为营销员宣传保险、推广保险的销售武器,客户认识保险、认可保险的桥梁纽带。下一步,公司将紧密关注中保协关于推广公益活动的动态,积极制定详细措施,大力完善推广机制。

保险公司公益活动总结【2】

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20XX寻找中国最美保险营销员大型主题活动的通知》中保协发[20XX]573号、中保协发[2017]231号文,有效培育和践行保险行业“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核心价值理念,增强保险营销人员的诚信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及人人学习最美事迹、人人践行最美精神,都邦保险重庆分公司涪陵支公司于5月20日上午8:30-11:00在涪陵(地址:涪陵太极大道70号远通怡景楼人行道)职场大门口旁利用我司入围“中国最美保险营销员”候选人李文贵的榜样资源,吸收广大群众、客户与我司前后线员工一起举办了都邦保险“我学最美献爱心”保险知识普及及赠送雨伞的公益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5月20日上午我司前后线联动,在职场大门口旁人流量多的人行道上开展了活动。为扩大影响及方便广大群众咨询,通过悬挂 “都邦保险“我学最美献爱心”公益活动”横幅、设立咨询台等,由团队主管协助李文贵向前来咨询的广大群众宣传、讲解常见实用的保险基础知识。活动当天,前30名群众还参与了保险知识抢问答活动,并均获得了公司赠送礼品(雨伞)。

上一篇:文物安全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人才培养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