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18 16:57:20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1

创意舞台表演化妆造型舞蹈舞台化妆,就是演员和化妆师,为剧情人物角色的外貌形象特征,采用各种各样的化妆特效手段以及特有的材质油彩、羽毛、胶水黏贴、亮片、蕾丝、水钻、花瓣等用品,已达到剧情人物角色的吻合,用化妆师一双“巧手”从“形”“色”“意”的结合,服饰搭配,最后灯光舞美效果。使舞者扮演的角色在舞台表演中所产生的舞台效果更加明确。

舞蹈化妆设计一般是指为舞蹈作品、舞剧歌舞剧中的舞蹈部分等专业演出所进行的创造性艺术设计。

一、创意化妆在舞蹈舞台中的联想性表现

创意化妆的联想是在人的认识思维活动中对一件事物表现因素假设和对本质因素的异想与绘画造型设计结合,再通过化妆技法达到对其作品“神似”的统一和谐。例如,在2012年春晚杨丽萍舞蹈《雀之恋》以双人舞民族自由舞风格来演绎,在原始森林的一对孔雀,传达的爱意,其作品中在化妆造型中采用人体艺术彩绘化妆技法(油彩)和羽毛的修饰,尤其是在局部彩绘中眼部面积、部位、自由曲线的生动、面部和服饰色彩的搭配,才能把握舞蹈与自然界的融合,表达出对作品内容的意境情感。艺术设计在构思和创作中相互结合加上丰富的联想,才能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二、创意化妆在舞蹈舞台中的色彩搭配作用

创意化妆在舞蹈舞台中是以用“形”和“色”的完美融合配美。“形”是表现在舞蹈作品中演员的妆容与舞蹈动作展现立体形态效果的方式,而“色”是以明暗度色彩的选用使妆容的效果更加与角色接近。色彩同时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其色彩的表现极为丰富,其实生活离不开色彩,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色彩的各种表现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感受。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在妆容上,特别是色彩明暗度、纯度的搭配上起到一个举止轻重感、软硬感。服饰和妆容对整个舞蹈作品在舞台的效果和整体造型设计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例如,舞蹈作品《雀之恋》在2012年春节晚会上演了一段缠绵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从演员的眼妆部位选用色彩的明暗度,小面积的彩绘加上装饰品,这样的妆面色彩比较与作品内容相吻合,当然,会为整个舞蹈作品增加绚丽感,同时搭配服装设计款式色彩选用、舞美效果,使的两只美丽的孔雀,在森林中随音乐翩翩起舞,走出来让整个舞台画面效果出现了幽静、绚烂、静谧,最后孔雀的开屏瞬间更是让人的视觉感受到的震撼。

三、创意化妆在舞蹈中舞台灯光效果的影响

良好的灯光效果,可以烘托舞台气氛,舞蹈的灯光布置不应只满足一般照明,应有更高的要求,灯光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包括:灯光布局区域光和特殊效果光。电脑特效灯光使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图案设计图案的组合变化进行舞美设计,创造韵味十足。例如,上海卫视一个栏目《舞林争霸》每个舞蹈作品都是有故事有内容,如何能吸入观众的眼球和评委的眼球那就是舞台的灯光布局。在设计舞台时,舞台的灯光使用电脑特效的控制,变化不同的图案、角度、旋转色彩,才能使舞者在表演中达到淋漓至尽的效果,展现给观众视觉的享受。创意化妆造型在舞蹈形象中还要考虑舞台诸多因素形象外,主要就是一个光。化妆师不但应该有良好的色彩感觉,而且应该非常了解颜色和光的物理特性和变化规律。特别是在舞蹈晚会和大型广场表演,化妆师要对舞蹈设计空间和灯光设计处理都要十分了解和各个方面的充分沟通。在掌握总体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光色和化妆造型、服装颜色的互补效应,达到舞者对整个妆面设计到最好的体现。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对整个舞蹈作品流动路线,方位、舞蹈技巧,在灯光效果反射出来的光,刺激到观众的眼睛,再经过人视觉传递到人大脑神经,形成对整个舞蹈作品的色彩、形的印象信息表现出来了(“使舞者让舞蹈的内容活了”),能够打动观众。

同时化妆离不了色彩,同样也离不开光,不同的光源,带来的信息也不同,会使色彩发生变化。通常是在舞台的一、三维空间有演员进行第二次创造的综合表现,以视觉为主。灯光具有造型性,合理的运用可突出舞者在舞台上有肌理感、层次感,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使舞蹈动作更加优美,流畅。同时,对舞蹈的服装、化妆造型设计等有传达视觉的传递作用,会让我们在各个领域中绽放异彩。

四、造型设计与舞蹈作品中的要点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成功与否,是在服装和化妆造型、色彩搭配和特殊的结构方式上进行,以及掌握舞蹈的舞种人物动态要求来设计的。要通过舞蹈编导和服装设计师、化妆师在对整个作品分析创作别关注的一个要点。

舞蹈作品一般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从内容上分为民族舞、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国标舞现在自由舞等不同舞种的表现。就舞蹈服饰和化妆造型讲,舞蹈作品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设计特征。

1.应充分展示舞蹈演员肢体的美

因舞蹈作品编导在编排是往往强调演员动作的技巧难度、夸张的造型和动作的流动性,所以设计的服装应该根据演员自身的条件,强化舞者的肢体造型美,并能注意到舞者在动作流畅中造型,充分展现动作的自由性,尽量掩盖舞者的身体缺点。

2.强化化妆造型舞蹈作品所表达的象征性

舞蹈的作品一般时间控制在2~8分钟左右。使编导、化妆师和造型师还有舞者共同进行分析作品,从而对舞蹈特点有较深入的理解,然后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设计风格与造型设计,从而才使化妆造型中的色彩运用恰当好处。如舞蹈作品《雀之恋》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整个作品通过服装款式设计、颜色搭配、化妆技法、舞蹈的肢体语言,才把两只美丽孔雀演绎的完美。从而达到视觉艺术和空间艺术形态之美,艺术的通感。

舞台舞蹈的创意化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最终,离不开舞蹈编导、舞美设计师创编和设计,他们都需要用艺术形态来表现,其中包括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来营造出艺术的氛围。无论艺术创作灵感来自哪里,都离不开生活,需要化妆设计师不懈的追求,加工在创作中,寻求设计思路,才能到达舞蹈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君君.创意化妆造型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9.

[2]周少华.人物形象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9.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2

1、总体构思与分解设计相结合

舞台服装设计相对于时装设计而言,二者展示的方式接近,只不过一个是舞台人物个性,一个是T型台模特走秀。表面上精神风貌似乎相同,但实质上所演绎的内涵则大相径庭。可以说,一个形于外,一个秀于内,一个是靓丽潇洒的躯壳,而另一个则是错综复杂的灵魂。从而,时装设计可以不计剧情需要、时代背景、导演要求,乃至光影透视效果,只须注重时尚前卫美观,把握时代潮流;而舞台服装设计则不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工于心计”。

舞台服装,与灯光、布景组成三位一体,统称舞美。虽然它是独立的,却又紧紧依附于主体,紧紧围绕舞美这一根主轴运作,必须服从、服务于舞美的总体布局谋篇,遵循总体原则,以达到风格、样式、色调的和谐统一。

基于上述,我的服装设计大都以舞美设计的创作思维为指导,再结合导演的要求,剧情的需要,人物的需要来反复推敲,拟定方案,绘制出效果图,再投入实际制作。而制作不是简单的“裁”与“缝”,也不只是简单的要求“合体”、“美观”。我总是根据设计方案,按照导演的要求和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等加以综合考虑,仅选料一项,就要反复比对,反复检验各种不同光泽、不同色差、不同质地、不同透明度和柔韧度的服装材料在舞台灯光下可能呈现的不同艺术效果,随时加以取舍修正。

还是回到设计这个话题上来。以《旋转的钞票》服装设计为例,我首先根据舞美设计过乔的总体构思,再征求杨建娥老师、石柏林导演的意见,然后才确定方案。四者结合,优势互补。过乔拥有舞美才干和当代意识,杨老师富有传统经验,石导演统筹“全剧”,而我则擅于现代服装设计与制作,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配合默契的创作集体,这也是《旋》剧服装设计得以成功的要素。

2、乡土气息与时尚审美相结合

乍一看,二者似乎矛盾,弄不好顾此失彼。要么,乡土气息太浓、太土,太拘泥于生活;要么,当代审美太过、太洋,太高于生活。如何使之协调呢?例如《旋转的钞票》,它所展示的是典型的平民生活空间。通过讲述一个“啼笑皆非”的小故事,展现的是一群诙谐狡黠的乡村“小人物”众生相。怎样用视觉艺术的眼光去创造平民化、乡土化的艺术空间?有人说,这好办,根本不用服装设计,市场上、地摊上随手都能拈来。没错,但那是生活,不是艺术。艺术虽源于生活,却必须高于生活。我在《旋》剧中设计的人物服装,如男一号抓村长,他虽土生土长在农村,但因为头顶“八品官帽”,经常“混迹”于乡里镇里、城里市里,所以,其着装就有点“穿西装、戴瓜皮帽”的不伦不类(生活中确有其原型,当街叫卖葡萄干、羊肉串的“买买提”大叔就这穿法)。又如女一号易枝花,虽身在农村,却心在城市,她的装扮派头虽然也学着城里人套马夹、着半长裙装,脚蹬高筒皮靴,但颜色光鲜,款式媚俗,仍然属于仿冒的“水货”。

我从事舞台服装设计是半路出家,缺乏理论基础,我知道,勤能补拙。人,生来都是学而知之。因此,近些年我订阅了很多关于舞台美术、舞台服装以及现代时装方面的报刊杂志,闲下来就琢磨。同时,剧团以及上级文化部门也派我外去观摩学习,加上随剧团进京、赴省、去外省(市)演出交流的机会很多,对我的帮助很大,启发很深。我要用艺术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服饰设计水平,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满足人们对常德丝弦的欣赏需求。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3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物质和精神诉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劳动者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在创作过程中,他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就地取材、相机而生,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审美元素。而舞美设计师则是舞台美术的灵魂人物,他为晚会或者作品创造出了更深的意景,当一打开大幕,配上灯光,音效,演员还没有开口或者还没有运作,人们就能猜出个大概,时间、地点、使人为之一振。

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舞美设计手段也在不断改良和发展,于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运用传统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提高中国现代舞美设计的品位,丰富现代舞美的表现形式,确立中国现代舞美的民族品格,都具有积级的意义。因此,在舞美设计中结合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元素,使舞美设计作品在在具备时代感的同时又能彰现民族个性,这是当前舞美设计师的创新思路。

一、中国传统图形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1.中国传统图形艺术的概念

中国传统图形艺术,顾名思义,就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图案。它的概念十分宽泛。中国传统图案已有7000年的历史。

2.中国传统图形艺术的分类

分成四大类:原始社会图案、典型图案、民间和民俗图案和少数民族图案。

二、现代舞美设计的新识

舞美设计的发展经历从最初的演员化妆、服装和道具,到后来布景、灯光的逐步加入,已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说舞美设计是舞台艺术创造中的重要戏,为配合晚会或者节目的要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前在案头手绘设计图、手绘大布景、画幻灯片、手写字幕,画宣传画,已慢慢过去。只要设计出来,一切都在电脑中呈现。因为一切艺术都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人们新的审美需求。现代舞美设计当然也不例外。21世纪,各种高科技进入各个领域。例如,在布景设计中运用动漫设计、电脑三维动画、影视摄像技术与投影技术等,特别是LED的大量采用,动态十足,随着场景的变化而不断变更,都是影视技术与电脑技术的成功应用,令观众耳目一新。

三、传统图形艺术的自然性、地域性对舞美设计的影响

1.传统图形艺术的自然性对舞美设计的影响

我们常说传统图形是淳朴的、粗犷的,这是因为传统图形不是刻意营造而得来,更多的是来自自然造化,是普通人心灵的流露。就象文字一样,最初的甲骨文,都是根据人们一个个动作创造文字,刻在骨头上。图案也是如此,好多遗留下来的图都可以推断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传统图形艺术的地域性对舞美设计的影响

“不同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对传统图形的造型特色和风格样式有微妙的制约作用,不同地区的图形艺术因此就产生了差异性和多样性,甚至同一品种的工艺品在不同地区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民居而论,高原、山区、平原、沿海的建筑样式各不相同,以南北地域文化而论,艺术品在造型特点上也有明显的差异,譬如江南水乡吴侬软语培育出的桃花坞年画,其造型细腻精致、色泽艳美。”

四、传统图形艺术和现代舞美设计的融合

但是不管再高的科技、再先进的技术、再优质的材质投入到舞美设计中,但都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一切的设计都要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再加上良好的文化修养,才能出好的设计作品。尤其是舞美设计,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所以舞美设计师要不断地吸取传统图形艺术的精髓,加上现代的手段,比如灯光、音效、化妆、服饰,才能设计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舞美,才能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美,使观众一看到场景就能区分出哪个年代的,哪个地域的。

1.具象传统图形与现代舞美设计的融合

在舞美设计创意中,将具象传统图形和现代舞美设计有机融合,追求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和结构。而传统图形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艺术设计结合艺术的审美性与技术的实用性于一体为人类生活所服务。再现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弘扬我国的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日益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舞美设计过程中,借鉴具象传统图形,能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成功的设计者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背景下,我们的图形和创意资源是无穷的。如在旅游景点的舞台演出,利用当地特有的人文文化,因为这种装饰带有实用目的,其造形式散发出来的“乡土泥味”,使游客在第一时间就对当地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如舞剧《桃花坞》,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运用江南的青瓦粉墙、石板路、桃花坞的木刻年画、苏绣的屏风,加上现代的舞美手法、灯光的应用、国画与油画的结合,把苏州传统文化艺术都糅合到现代舞美设计中。从旅游产品打造来说,如是没有类似文化背景的人来看,也很直观大气,理解舞剧所表达的人文历史。

又比如常熟的白茆山歌艺术节,白茆山歌本是常熟镜内的民间艺术,以山歌形式叙事,是以前人们在田间劳作休憩时随意哼的小调,有故事情节,即性随口唱的小调,所以我们在舞美设计时运用了古老的大水车,还有丰收时的稻谷堆,还原了当时田间劳动的场景,使人们直观地知道这是哪个传统节日。

2.意象传统图形与现代舞美设计的融合

卡西尔指出,人的不同的符号活动创造了各种人类文化形式。神话、语言、地理、宗教、人文、动作等艺术形式组成了整个文化世界,人类精神就是用这几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着,描绘着。而传统的图形艺术就是作为人类精神的传播媒介,即不是单纯的对外在的动作的摹写,也不是被动地叙述着人类活动的过程,它们还有一种独立的精神力量在支配着。所以意象传统图形也是现代舞美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就是用内在涵义来美化外部条件,就是意象传统图形与现代舞美设计的融合。

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亦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的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此中国(常熟)尚湖国际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在风景如画的尚湖举行,舞台搭建于水中,四周环绕着水杉,岸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湖水波光粼粼,远处是水墨画般的虞山,纯天然的一幅优美的江南名画,舞美设计充分运用自然景色,主色调是绿色,舞台的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岸上,使湖水延伸至岸上,与岸上的背景融入在自然风景中。使人一目了然就知道这是江南的地域。当然这个舞美的造价也是较昂贵,与现在勤俭节约的主旋律相驳。

3.抽象传统图形与现代舞美设计的融合

将抽象传统图案艺术用于现代舞美设计,也是舞美设计艺术行之有效的创意之一。舞美设计的表现手法应是多样的,只用具象或意象的表现手法,就会使设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扼制住。抽象手法能使作品或者安宁静谧,或者热情奔放,我国有很多传统的图形,如用的较多的回纹,水纹,云纹、连珠纹、席纹、云雷纹、弦纹、条纹、谷纹、蒲纹等等,我不一一列举了,而这些纹理都是来自生活,而提炼于生活,有的都是一笔就能描绘出,而有的则是细细的构画,所以抽象传统图形较之具象和意象更有艺术张力。而用抽象的图形符号来设计舞台的造型,并以变形甚至写意的几何图形或符号来设计舞台,即简约不简单,给人更多的视觉冲击力。

《红楼梦》选秀终极决赛的舞美设计,运用了多种纹理,如明清时代典型的装饰图案“云纹”,既给人以年代感,又创造出如梦的意境。而另外一种“缠枝纹”的装饰,则用交叠的方式制造出柔美的场景气氛。还有“回纹”“水纹”等。整个舞台又似太极八卦图。为了让舞美迎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设计者将明清家具、环境和生活物件作为参考,用现代的眼光来品味过去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行舞美设计时,要多用以是三个手法,在抽象、具象和意象中寻找一个切合点,以便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4

一、戏曲服装结构的研究与创新

传统戏曲服装的平面结构尺寸较为固定,比例分配相对合理,具有较强的表演操作性,在结构松量的控制上不断积累经验,获得广泛的普遍性,能够轻松用于不同的表演者,对戏曲服装稳定的传承及广泛的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为传统戏曲服装结构带来新意?如何能够传承并创新已经程式化的戏曲服装造型?在实践中笔者运用“神似而形不似”的立体裁剪对传统戏曲服装进行了改良,变革的同时考虑对服装整体视觉效果的继承和保留。秦腔《赵锦棠》中女主角的服装就采用了考虑人体结构的立体裁剪方法,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注重肩部的塑造,摒弃了传统的平面结构,采用立体裁剪充分利用袖山曲线的变化来塑造肩部造型。既要合体还要利于活动,这就需要将袖山的高度和袖山的宽度调节适宜。现代审美对女性仪态更加的关注,所以在这部戏中用收省的方法来对腰部进行塑造,使得女主演的身材更为修长,表演时更容易显出体态的变化。除此之外,主演的服装采用双层设计,男女主演在舞台上一起出现时双层设计使服装在表演时多了一种表现手法,能更好的渲染舞台氛围,使轻纱曼舞的效果融入戏曲程式化的表演,使服装成为美丽的经典之作,让赵锦棠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故而创新设计获得认可。我们需要不断传承经典并融入现念,为传统戏曲服装注入当下的审美意识,使戏曲服装能够伴随时代的音符执扇起舞。

二、图案及色彩的氛围寓意创新

戏曲服装的装饰性表现在戏曲服装精美的刺绣纹样上,这些经典纹样是在传统审美习俗的框架内进行不断的艺术加工,并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形态和色彩构成,纹样和色彩都有相对固定的规范。现代设计中图案的创新一方面是图案本身设计的创新,另一方面就是加工工艺的创新。手绣机绣的互补性,平面与立体结合的创意,都是图案设计的突破口。中国传统戏曲服装色彩艳丽、刺绣图案精美、辅料考究,制作工艺精良,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服饰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服装中上五色下五色也有严格的规制,用色具有特殊的寓意,色彩是划分人物类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使色彩象征性和图案的装饰性得到发展,给人一种现代感和时尚感让更为年轻的人易于了解和接受,就要深刻理解传统色彩和图案的深层寓意,深刻理解才能更好创新,发展而不失规制。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编秦腔《再续红梅缘》中,运用柔和的浅色反光材料表现灵魂角色,相比传统的灰色的精灵形象更具有空灵感,也更具有现代感。新颖的舞台视觉冲击会吸引更年轻的观众群体,拓展新的受众就是给戏曲这个古老艺术增加活力。与时俱进的图案纹饰和色彩寓意,是需要设计师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对传统文化深度剖析,并重新解构来抒怀、渲染气氛、表现意境这将会使埋藏在设计师和戏曲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瞬间激发。

三、写意原则及意象创造的创新型设计

戏曲艺术与电影、电视等姊妹艺术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电影、电视中的服饰造型是写实的,而戏曲服装是在尊重生活的基础上又有着写意、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特征。戏曲服装承担着除了体现人物独特个性的作用外,还承担着渲染舞台气氛和体现舞台艺术风格的作用。所以在设计角色每场戏的着装时,要着重寻找能营造强烈的戏剧化的舞台氛围及塑造超凡脱俗的人物造型的元素为设计重点。设计师要在人物造型、服装设计中寻求一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极致表达。在增强服装造型美感的同时,又揭示了人物的艺术形象,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与观众达成默契,引起观众感觉上的共鸣,还要做到以点带面,轻重有序,虚实结合与舞台上风、光、景、乐的完美配合。例如传统戏曲服装中的腰包裙和长水袖的“扬眉转袖若雪飞”“皓齿善歌长袖舞”作为人物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它抒感,刻画性格,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给观众以极大的想象空间。水袖在戏曲发展中,从无到有,从短到长,从繁到简,作为戏剧性的舞蹈表演,被纳入整个戏曲表演程式范畴,传统戏曲服装其艺术特点,在写意的方面可以说近乎完美。如何在写意创新的这条路上开拓设计思路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感官愉悦,要充分发挥色彩的浓与淡,款式繁简转换,借物态化的服装去为人物传神、抒情,捕捉描写对象的神韵和本质是营造舞台写意成功的关键。在新编秦腔《再续红梅缘》中卢昭容装疯时的改良宫装只有左袖襟,飘带参差的扎在腰间,配合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的跨剧种演唱,用精致的手法创作了一个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疯癫形象,这是写意原则的艺术感染力。

四、时代元素的挖掘与应用

中国的戏曲服装款式是基于明代服装而经过装饰和美化后形成定式而来。但当现代戏、其它朝代历史剧创作不断涌现,我们的服装设计又该怎么办?清装戏应该是舞台上时代特点较为为突出的范例。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编秦腔历史剧《李十三》中人物田东升常服在袍服外面加穿外褂,官服带披肩(扇肩)、顶戴花翎、朝珠的时代元素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朝代再向前不断延伸,历史的符号会明晰的展现。夏商周时期属先秦服饰,麻布和动物皮毛制作的服装形成古朴原始的风格,衣裳制度的形成,胡服骑射的军队风格,十二章纹的时代符号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秦代服饰庄重而大气,秦皇冕服、秦军铠甲的兵服是其时代的象征。汉代确立了中国完整的服饰制度,加之制作工艺的发展推动了服装的发展,衣冠服饰日趋华丽,打扮装束日趋规范,这时期的服装已经体现等级制度。汉代强烈的刺绣纹样风格也是其时代特点的表现。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政治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这一时期服饰双轨制是其最大特点,官服遵循古法保守而封闭,民风奢华,服饰及色彩呈现多姿多彩的崭新局面。宋代服饰继承古制同时趋于朴实儒雅。辽金元时期皆为少数民族,民族融合为这一时期服饰的重要特点。中国古代各朝代服装和艺术元素应不断的融入到新的舞台作品当中,巧妙运用这些时代符号使戏曲舞台的元素更加丰富,是在新的创作中要不断挖掘的主题。戏曲服装作为戏曲舞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其艺术积淀丰厚,对于体现戏曲剧本中的情景及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渲染舞台氛围、塑造人物形象等,都发挥着直观的视觉冲击作用。戏曲服装的创新性设计,是基于戏曲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对传统戏曲服装各种定式继承性的改变。现代戏曲服装的设计要在充分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理念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审美观念及协调现代舞台风格特点而做出的设计革新,所以继承性的创新设计应该是传统戏曲服装设计的突破点。正是基于对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和深刻理解与充分尊重,正确处理戏曲服装的“程式性”,保持并发扬其“可舞性”“装饰性”等艺术特色,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新领域,才能穿越百年,重塑时代精神。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5

舞台布景装置是塑造舞台美术形象的手段之一,回顾中国戏曲舞台装置布景的历史,宋、元杂剧时已有简单的舞台装置,在竹木搭置的“勾栏”戏台上,用花布将前台与戏房分开,两边可出入演员,乐师坐在台上,舞台空间随着演唱可代表任何环境,除必要的砌末外,没有具象景物。明、清各地修建的砖木戏楼,已用隔扇式隔墙把前后台分开,隔扇有花格或雕花,墙有砖雕或彩绘,隔扇两边留有演员上下场的门。在隔板已破的戏楼上,戏班用帷幕将前后台隔开,挖有出入上下的门,并有门帘。跑高台的班社,遮堂多用布制,沿边印花,或写着班社的名称。城市茶楼与戏园设在一起,多用凸出式舞台,用绣花遮堂,门帘上的绣花与中心图案一体,或百鸟朝凤,或梅兰竹菊。堂会演出,遮堂上挂寿帐或喜帐。农村对戏,出现了高杆刀山的彩头搭置,城市戏院实验了灯彩火彩布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盛行的机关布景,腾云驾雾、波浪行舟、大雨倾盆、活龙吐水、真牛登台、彩灯闪闪,五十年代戏改时已逐渐革除,为净化舞台,开始使用衬幕、边沿幕、面幕、二幕的舞台装置。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用了写实或局部写实景,传统戏也开始装饰布景的实验。

今天的戏剧进入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代的新理念,新的技术,新的器材被不断地应用到舞台制作中来,舞台布景的制作随着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的更新,观众审美意识的提高等原因,舞台布景的制作有所改变。一些剧目的舞台布景装置,对帮助演员塑造角色,使环境、人物自成一体,形成时代风格和地方色彩起到不少的装饰作用,使舞台环境丰满起来。舞台布景装置人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从设计图上首先要注意设计内容所要求的造型特色,尤其重要的是抓住艺术感觉,并深入的理解舞美设计的创作意图。这是关系到是否能充分体现设计构思、剧目的内容、地域历史背景、文化、所处时代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装置人员要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要懂得舞台艺术中的造型规律及时代特征,要充分的掌握设计构思和具体要求,技术无非是达到艺术要求的手段,如果我们着眼于舞台上的艺术造型和艺术效果,在对设计意图掌握得比较透彻的情况下,就能不断地创造出舞台装置新的魅力。

舞台布景的制作是多样化的,有夹板和木方结合而成的,有夹板、木方和布而成的,有钢材和木方夹板而成的等。比如说,浮雕的制作――《五十二家别墅》里的房片屋顶都是浮雕,要想浮雕在舞台上轻巧便于制作,就必须用泡沫来制作,要将浮雕制作得有明暗层次,有立体感,其技术要点就在于那些“瓦片”“墙”的雕刻和贴布的技巧和娴熟的手法,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房子的瓦片是一片一片向上盖的,所以如果要达到那种视觉效果,就必须一片一片向上雕出“瓦片瓦沟” 要是没有瓦沟就没有明暗,没有立体感;房子的墙、柱子,都要根据设计图去雕刻出它的层次,因为泡沫不结实,必须得刷乳白胶将布贴上去,贴平,否则会影响上颜色,只有熟练地掌握这些技巧,才能完成那些生动逼真的浮雕。

另外,关于钢材与木方的制作,《同一个月亮》中的三层流动架子,在舞台上要流动,要结实,要稳,要装灯带,设计者提出用七公分角钢焊成三层架子的主杆,如果按设计者的方案,一个三层架重约一千二百斤,共十一个架子,累计起来将近七吨,这样的重量舞台难以承受,而且架子在演出中将无法移动。按照我以往的工作经验,我提出了我的方案,用四公分的角钢焊接主杆,八公分的与四公分角钢相连合,成为八公分的主杆,八公分的木方上推边与角钢连合,木方上再推槽装灯带,底板用四角厘的铁板,铁板下焊四个万向轮,这样一来,所有的架子重量减轻了一半以上,而且架子在舞台上灵活流动,轻巧方便,以上的制作还要考虑到尺寸、大小,以便到别的剧场演出,要进得剧场,便于拆装。所以说,钢材与木方的制作与连接如果没有丰富的舞台工作经验是难以完成的。

舞台装置具有表现舞台环境、辅助舞台表演、协助舞台调度的功能。所以说,一个新剧目的舞台美术设计师和舞台装置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是设计在先,装置在后,两者必须相互沟通,配合默契,共同营造,开拓进取,通力合作。最终将舞美设计师的作品、格调、内涵呈现在舞台上,更好的为演员表现剧情提供便利条件。让观众看到一个赏心悦目的舞台效果,为剧目成功演出提供可靠保障!责任编辑:蒋晗玉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6

《综艺》:与其他大型活动相比,春晚的舞美设计有什么独特之处?元宵晚会呢?

陈岩:春晚创作有特殊规律,按理说应该是先有节目再出舞美,但春晚的本子一直到最后都在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要知道春晚的基本模式。比如说在呈现舞台时,导演组简要说一下需要的效果就够了。过节就是过节的氛围,在春晚里,再好的艺术都要站得住脚,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艺术都大不过春节的传统文化,因为央视春晚是国家的春晚,艺术创作是国家行为。元宵晚会就变得轻松一点了,大家高高兴兴唱唱歌,也取决于演职人员在不在,时间又短,舞台设计不用复杂,沿用春晚模式,就LED的视频文件变一变。

《综艺》:今年春晚舞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陈岩:今年春晚舞美的最大变革是电视美术,不是舞台美术。改建后的1号厅拆除了观众座椅,也没有固定舞台,观演关系得到改变,现在的演播室更像演播室。过去更像大会堂,上面演下面看,11个讯道,等于11杆枪打一个点。今年大家感觉震撼,是因为舞台形成了交叉火力,现场有11个机位,上下左右前后都有,而且镜头基本没有穿帮,这很不容易。各方面成熟后才能走到这一步,成熟一是时机的成熟,一是技术的成熟。春晚的不同在于全是高精尖的人才、技术。

《综艺》:从设计、执行角度看,哪个节目难度最大?

陈岩:每个节目的设计都不难,难的是节目和节目之间的衔接。舞台要急转换,演员的上下场,演员会不会站在指定位置、会不会紧张忘词,零点之前是否会临时更换节目等等,对编程都是挑战。前期我们会有备选方案,现场我要临时做出判断,既不希望丢台型,还要在安全期进行衔接。今年最难的是LED的同时运动,需要庞大的编程程序。目前国际上同时作的方块最多是60-80块,今年春晚现场最多有180块LED同时动。理论上现场总共304块可以同时动,但考虑到电力问题,没有全部同时操作,直播不能冒这个险,而且不能为了动而动。

《综艺》:就单个节目而言,改动幅度大么?

陈岩:特别大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改变不多,都是改几句台词,同一首歌换一个人唱,或者换一首歌,歌曲的基本风格不会动。我们会做一些值班布景,就是主持人后面的背景,或者2012春节联欢晚会这些北京字幕以备不时之需。

《综艺》:《万物生》、《雀之恋》的设计复杂么?用了多长时间?

陈岩:《雀之恋》是定制节目,杨丽萍的动作小样出来后我们开始设计。这个节目需要一个意境,不需要太“动”。杨丽萍是很有说服力的,她每个关节的运动胜过舞台自己动。这个节目的设计点主要是在最后的孔雀开屏,开屏的时间、位置、机位都要非常准确。《万物生》这类舞美比较“危险”,台型变化多,后边的台型比例关系与前面不一样,需要技术数据与舞台机械的完美配合。工作周期上,从创意到制作,一个节目通常需要一个半月。

《综艺》:彩排期间曾发现哪些难题?是如何解决的?

陈岩:排练期间出现差错我都不担心,设备都有疲劳期,最可怕的是没有故障率,没有故障才有隐患。央视在做春晚时,程序系统、技术系统是非常严密的,环环相扣,是输不起的。春晚不是试验场,设备等各方面一定是最稳定的。我们不是发明科技的人,是运用科技的人,春晚所使用的技术是最千锤百炼的。春晚舞台我称之是会跳舞的舞台,其实就是最普通的升降,速度每秒40多公分,这个速度离我的要求还很远,但在春晚,安全播出是头等大事。

《综艺》:今年的舞美已经非常绚丽,以后还有哪些升级空间?

陈岩:总有人对我说,天哪,下一年怎么办,但总有办法的。首先概念要准,那些东西都是辅助的形式,有没有LED取决于我们要表达的信息量,要表达的情感。其实我们所有团队都有很大保留――春晚最后拿出的方案一定是播出安全、百姓欣赏、我们可控的方案。从具体节目来看也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因为爱情》这个节目,假如王菲与陈奕迅中间还有一颗发光树,效果会非常好,但我发现晚了,我脑子不够用了。也留点,明年用吧。

《综艺》:如何看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

陈岩:大家现在讨论技术和艺术时是分裂的,其实所有的舞台、视频都是艺术,五千年文化通过技术可以一秒钟完成,技术在慢慢侵入艺术。今天从全球来看,视觉已经进入第一阵营,成为电影、电视最重要的表达手段,你承认不承认都是这样,震撼心灵的不光是故事,《阿凡达》就是例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对我说,没有人会讨论你五千年历史,第二天报纸登的照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年沉淀的,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央视作为国家媒体,外国人评论你的制作能力,不会从小品、歌舞中判断,会从舞台判断,这是代表文化和产业的标号。技术的发展太迅速了,有些技术在当时觉得不错,过几年都会觉得可笑。

在我活着的这个时代一定是技术决定艺术,但技术不决定艺术创意,技术决定艺术实施。换句话说,技术的先进让艺术家胆子更大了,让艺术创意更宽泛,更有想象力。艺术家看技术和技工看技术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技术更有情怀,舞台也是有主题的,舞台一动就把情感表现出来了。

《综艺》:在技术不断变化的背后,哪些设计理念是延承下来的?今年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陈岩:首先,传统文化不能丢。第二,现场直播的特性不能丢。第三,无论炒什么菜不能离开这口锅,就是一号厅。在这个基础上,要改变的无非是找到一个技术和行为。我希望在空间构成上,形象是最简单的,简单的就是万能的,一个方块不新鲜,但一万个方块组合就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其次考虑的是局部创新,各方面的造型。在效果上,至少要有一两个节目可以让观众有动力参与想象、进行评判。

《综艺》:未来舞台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否有可能回归简约?

陈岩:原来只要有台子就是舞美,现在舞美的概念已经宽泛了,美术总设计涵盖了视频、虚拟、灯光、服化道等等,要对最后的艺术效果、美术呈现进行总体设计,细节上有严格的要求。一台晚会要进行舞台设计、机械设计、机械工程设计、控制系统、视频创意、视频制作、播放系统等等很多工作。舞美已经不完全是形式了,视频出现后,它的信息量会大于舞蹈,能看到太多美的东西。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7

对于现代舞台服装设计来讲,与普通的服装设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主要就体现在了实用性与展示性上,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收到了宗旨的影响,在设计舞台服装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先掌握好舞台演出的要求,这样才能从实际的角度上出发,来进行现代舞台服装的设计工作。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舞台服装设计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舞台;服装设计;继承;创新

对于舞台服装来说,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同时也活动中的景色。因此在实际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舞台服装设计之路,从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发展,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服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实际中,要加强对舞台服装进行设计,促使其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风姿。所以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做好继承与创新工作,提高我国舞台服装的设计效果。

一、继承

1、样式上的继承

我国传统舞台服饰主要以戏曲服装为主,其也展现出了典型的符号性等特点。不论是从服装的造型上还是从色彩的寓意上来讲,都富含了极强的艺术涵养。因此在样式的继承上,首先要突出民族性的特点,从造型、色彩等方面来展现出我国传统的兴趣爱好。其次是要突出独特性的符号性语言,在我国的许多戏曲服饰中,不论是从纹饰上还是从图案上来说,都有着及其深厚的意义,所以说具有了独特的形象符号。最后是要突出艺术性的特点,通过多种装饰工艺等来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所以说在现代舞台服装设计上,存在着众多的创新因素,但是同时也应当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服饰都可以进行创新,这是因为会受到表演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以传统的历史剧目来说,就必须要继承传统的形式。

2、审美观念上的继承

对于服饰来讲,通常会采用一些对比的方式来增强舞台的气氛,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以黑白为例,在过去就流传着“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的说法,不仅是在过去,现在也是一样,不论流行的颜色怎样的变化,黑白两色一直是主要的流行趋势。在《霸王别姬》中项羽以黑甲黑靠旗为主,这样也就显现出了项羽的高大威猛。而虞姬则以相对较素的绣花衣裙为主,这样也就彰显出了虞姬的纤细与柔美。通过对传统的戏曲服饰设计进行调查可以看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审美观点在色彩上有着极其独特的运用。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一些设计师对颜色的使用较为严谨,主要是怕舞台上出现了“花”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对于气氛与情感上没有掌握到位,对传统的审美观点也没有全面的理解。因此可以说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运用到现代的舞台服装设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是值得去继承与弘扬的[1]。

二、创新

1、观念上的创新

对于设计来讲,是存在多元化的,传统设计已经成为了国家设计上的一项重要依据。且民族传统艺术不仅可以展现出一个民族文化与美学上的内涵,还可以成为国家的文化形象。因此可以说,在展现自身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化艺术,同时还要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现代设计领域上开始注重了创新,但是创新也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如政治、经济与文化等。且对于创新来讲,是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的,同时也面临着成功与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审美变化与科学技术水平等。过分的沉溺于传统与随波逐流都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作品的。所以在创新中,要坚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实现民族化,一方面要实现国际化。随着各个国家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也在相互影响与渗透,这样也就冲击着本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因此在实际中,设计师不仅要利用好西方国家优秀的现代艺术设计,还要认清发展形势,将其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我国传统艺术实现现代化。如《怜香伴》中,就是运用了创新的手法来展现出了服装上的古典与现代美并存,不论是从色彩到轮廓上,还是从图案到材质上,都展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美。且在服饰上不仅保留了突出人物个性的传统服色,在款式上还结合了现代化的制作工艺通过将原始美与现代时尚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从多个角度上的创新。这样也造成了空前的影响,也为我国的古典戏服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性与观赏性。

2、在设计上进行创新

对于现代舞台服饰设计进行创新是顺应了时展的需求的,同时也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结果。且进行创新不仅受到了历史文化形式上的影响,也是实现了颠覆性的创新与继承性的创新。因此在设计上进行创新就是要保证其中既要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还要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增强现代化的时尚美感。在传统的舞台服饰设计上,主要以二维形态为主,而现如今的现代舞台服饰设计不仅包含了二维设计,也涵盖了三维设计。这样也就造成了现代舞台服饰设计在色彩的运用上比传统的更为丰富,在表现手法与材质上也有了创新,并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风中少林》不仅受到了西方人的欢迎,也受到了东方人的好评。在国外巡演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独特的东方文化,还了解了少林武术,从服饰上来讲,不仅包含了传统匀速,还对图案与面料上实现了创新[2]。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现代舞台服装设计上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就必须要做好继承与创新工作,促进其实现长远的发展。

作者:靳艳 单位:甘肃省歌剧院

参考文献

[1]陈飞.杨紫.服装•美的领地记省青年艺术周大型综合艺术展览服装部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01):86-87.

舞台美术设计方案篇8

传统舞美院校毕业生作品展出形式都是以舞台模型和舞台效果图为主,展示他们对戏剧舞台空间的处理和设计理念,以及解读剧本等方面的能力。而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美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舞台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舞台模型展示并不能充分体现同学们在本专业所学到的技能,如:舞台影视场景的制作方法,舞台绘景的各种表现形式,道具的设计和制作工艺等,以及同学们在舞台工作中协作能力的展示,是无法通过一个舞台模型设计、剧目方案等形式来呈现和了解的。他们需要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毕业创作作品和展览方式来展示同学们在舞台视觉上的表现力和高超的制作、加工技能。这样也才能吸引用人单位通过作品来了解同学们的创作过程,体会作品的制作工艺。2012级舞美专业的毕业创作就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开始创新之路。通过实际的调研和教学的调整,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拟定出一套全新的创作形式。同学们根据指导教师给出的主题舞台场景的文字描述,设计制作一系列真实的舞台场景空间进行展示。写实性舞台或非写实性舞台场景都按生活中实际大小比例制作场景和道具;场景中的浮雕镂刻、树木花草、残壁断石、桌椅板凳以及人物、服装等都真实的呈现在观者眼前。观者可以进入这个场景空间亲自去感受这个假定性舞台场景空间给他们带来的真实体念。残壁上岁月留下的痕迹,纠缠的古树风韵,山寨断石上的图腾,老檐上残留的雪迹都是可以触摸和真实感觉到。在这一场景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出同学们在场景、道具制作和舞台绘景中,还原真实效果的制作功底和表现手法。这是其它院校在舞台美术专业毕业设计创作中从未做过的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这一创新性方案的实施既能体现职业学院舞美专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又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舞台场景制作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使理论认识得以深化、知识领域得以扩展、专业技能得以延伸;在综合素质方面也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通过对舞台搭建的工作流程的了解,体会到各部门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对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12级舞美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创作呈现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是此次毕业创作成功的关键,也为附属舞美院校的舞美专业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中提供一种思路。

二、2012级舞美专业毕业作品的形式与分析

根据毕业设计方案创新形式的构想,学生利用戏剧系舞美专业教室二楼的过道和平台,把它规划成为4个主题舞台场景展示区,每个主题舞台场景制作面积控制在4mX5mX3m共20平方的空间范围里,根据《战国宫殿》《老茶馆》《羌寨》《野人谷》四个主题的文字描述,分别创意设计制作一个主题舞台场景。每一个场景设计都要求把主题内容贯穿到整个舞台场景空间的设计中,场景中的视觉符号、道具,氛围渲染都将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塑造和制作,人物服装和造型也都是根据主题舞台场景需要来进行创作设计,再把他们置入到展厅中和主题舞台场景相互映衬。这种通过对假定性主题舞台场景的逼真再现,将给观众制造出一副幻觉般的舞台场景效果。在主题舞台场景设计中学生不是把文字描述简单直译的呈现,而是经过思考体会文字里的意境,再把文字形象转化为直观、可视的物质形象。例如,在四川《老茶馆》的场景描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座茶馆、摆龙门阵、谈生意、耍朋友、偶尔还混进几个画画的,仿佛一切事情在这里都能搞定。喝茶已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生活,一种文化、一种休闲方式。这里承载作太多太多的回忆,处处都留下斑驳的痕迹和无法褪去的印记。但它任然延续着,述说着时间留给它的故事,一代代的演绎着、传承着;在茶馆里,依然是那破旧的竹椅条凳,残疾的茶碗、硕大的炉灶上锈迹斑斑任然铮亮的水壶,墙上褪了色的几句口号极为显眼;不同的乡音,熟悉的面孔,任然穿着褪了色的军绿色布衣的老人。这就是一个老茶馆给我留下的印象”。这段场景的描述,形象、生动的文字中几乎包含了舞台场景画面的一切要素。经过剖析和理解文字中潜在的视觉符号,再通过对材料的巧妙的选择、加工、组合最终呈现出文字内在情感与意境。在毕业作品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创作中,要求每个场景在设计制作中主题符号要明确,视觉表现力要强,制作工艺要到位,场景布置要合理,表面机理处理要得当,色彩艺术感染力要强,人物服装造型与场景要吻合,舞台灯光运用到位。能逼真再现主题环境的地域特征、时间特征和历史特征。在场景中还涉及不少的道具制作,例如,在《三国宫殿》中的青铜器和摆件的制作就要求学生在形象塑造、表面处理,图腾装饰等细节刻画上下功夫,要充分体现青铜器在当时的年代特征又要体现青铜器的精美的制作工艺。(图2、3)这四个实景的设计制作不但强化了学生平时在平面归纳、意象归纳、写实性归纳的训练中所学到的知识,还要运用平时掌握的多种舞台的造型表现技法和道具制作工艺,才能完成整个场景的造型。再运用多种的绘景语言,调动起色彩和形象的情感元素,采用对比、夸张、归纳等的表现手段,在主题舞台场景画面中表达出具有某种情感因素的特定意景和调子。从而启发他们对主题舞台场景历史特征的想象力,最后通过场景素材的收集、提炼,并按照形式美的视觉效果进行编排和组合场景素材。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创作不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这种类型的创作还能培养学生对不同舞台场景材料的运用与表达,从搜集素材和材料运用里获得灵感,进而提升为有创意思维的能力。

三、在毕业创作中如何运用创新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舞美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大都只是停留在观摩和学习阶段。极少的演出实践机会也只能是打打下手或是搬运道具等杂事,根本无法参与到戏剧舞台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对舞台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技术难题根本无法了解。没能起到实践教学的目的。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不但是学生创作毕业作品的过程,也是一次真正的参与到舞台实景制作的实践教学过程。

(一)项目运作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舞台美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需要靠各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共同来完成,各个因素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大型作品的创作都是需要集体的智慧和相互配合方能完成。2012级舞台美术专业的毕业创作就是一次集体创作的过程,只有发挥出每一为同学自身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在共同协助和配合下才能完成。因此在毕业创作设计中,34名学生按8-9人一组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主题舞台场景的设计和制作。各小组组长和工程监理由平时成绩和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管理和安排各自小组的工作进度和制作效果,锻炼他们的管理和组织能力,起到监督和协调各成员顺利完成创作的作用。最后再由各组组长选定各自小组的其余成员,组成一个能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又能吃苦的创作团队。为了保障各小组成员在毕业设计和场景制作过程中能按时按质顺利完成,还按项目管理流程制定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完全按市场项目来运作实施。每位同学都要承担一部分场景的设计制作任务,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通过项目管理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让每一位同学们都清楚,他与各个小组成员间的配合和纪律性将直接影响各自小组的工作进度和质量,强化了同学们对时间、集体的观念意识,让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创作与实践的结合

舞台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道具、景的绘制方法与制作技巧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掌握和不断地提升。过去在创作中不仅缺乏理论,也缺乏实际操作的体验,尤其是毕业年级的创作,没能很好的展示出他们在本专业上所学到的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的目的。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12级舞美专业的毕业创作设计与以往的毕业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同学们要根据开题内容和要求,设计制作出一个真实的舞台场景,场景中的一切物体都是按照原大来制作,不但场面巨大,制作难度高,而且工作量大,知识领域涵盖较广,对于未曾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参于实景的设计和搭建,将会有很多实际问题等待他们去发现和解决。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在实际工作的状态,逐渐建立起一整套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也是此次毕业实景创作的重要目的。1.前期准备在此次实景创作过程中,首先安排同学们制定主题舞台场景的实施计划,对实施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反复调研和论证,提出在制作过程中的各类技术和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根据各小组的制作计划,确定制作规模、制作周期和制作经费。通过此项训练,使学生了解舞台制作的工作流程,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计划、分析和预算的慨念。接下来,在实景创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在设计主题舞台场景空间造型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方案实施的前期设计工作上。因为是实景制作,所以要对场地进行实地测量计算后,绘制准确的平面图、场景制作图和道具制作图,在场景空间的处理上要求学生把空间看作是一种造型,强调主题舞台场景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的虚拟空间的呈现方式,再根据不同主题场景中的空间限定物的组合构成产生不同的视觉感知,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最后通过场景效果图、氛围图、和场景分解图的绘制来分析和布局设计方案的风格、功能乃至制作造价等方面提出实施和解决办法。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完成每一步的设计工作,避免今后在制作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2.材料准备舞台场景制作涉及的材料就极为广泛,可以是各种天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也可以是廉价的或随手可得的废旧物。因此对材料的关注、筛选、加工和运用是学生平时的基础练习。在这次的毕业创作中,要求学生对实景制作所需材料(包括结构材料、连接材料、塑形材料和表面材料等四类材料)进行采购和准备。布景制作中所需的木料、层板、细木工板、胶合板、铁钉、乳白胶、聚乙烯泡沫,毛边纸、硅胶、喷绘、PVC、豆包布、铁网、玻璃钢等材料,那些是用于布景薄壁制作,那些是用来制作平台,那些又是用于连接和塑形的材料,每样材料的性能和特质等因数都需要根据场景来采购和选用。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和认识也得到实际的运用。3.艺术造型因为是实景制作,场景中的砖墙岩壁炉灶和道具等都需要达到一定的真实性,需要进行艺术造型,要使用大量泡沫、胶合板、立德粉等造型材料,同学们要根据场景形象的特点选用不同材料来塑造,比如做残破的墙面、土坡或山壁洞窟等不规则形象,就要使用泡沫或铁网来塑形,不但价格便宜也易于形象塑造的把握,如果是比较规则的形象,如门、窗角线和宫廷中的花边等,同学们就知道使用胶合板等质地较硬的材料,这类材料棱角分明,较适合规则形象的质感要求。同时,我们也让学生在艺术造型中运用材料的象征和联想,借助各种表现手段,寻求无意识的偶然的视觉效果与情趣。例如《茶馆》中破旧墙体的竹编,学生就运用卡纸进行编制处理,随意堆砌的木料让《羌寨》有了生活的趣味。而这种材料的联想与象征会激发观众的某种情绪联想,产生的特殊审美效应,使我们的作品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艺术造型作为舞台场景塑造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这次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中的新型产物,它与其它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学生的造型基础和空间思维为核心的实践性探索,是专业基础学科与知识类综合课程的一种补充。

上一篇:高等教育哲学范文 下一篇:多媒体艺术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