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公益活动范文

时间:2023-10-16 17:32:57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1

关键词 公益广告 企业 主体意识 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汤劲,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衡阳421008;冯林。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衡阳421008

公益广告倡导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公益观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企业通过公益广告这种形式来表达其社会责任感,公众对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更容易产生信赖感,这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广告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85.2%的人认为“优秀的品牌企业就应该多公益广告”。44.5%的人会将“公益广告与投放公益广告的企业品牌联系在一起”;45.9%的人认为“与其他品牌相比,会更信任投放公益广告的企业”,这说明公益广告具有长远的品牌社会效益。

与以往相比,我国的企业公益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制作水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国外发达国家公益广告已占社会广告总数10%以上,美国、法国、日本等占到企业广告的40%,而我国的公益广告在广告总量中一般不足5%。广告活动的三大主体是企业、媒体和广告公司。然而,在我国公益广告活动主体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媒体和广告公司,而作为主体的重要成员――企业,却经常处在缺位状态。这种现象的背后必然有一些值得探究的原因。

一、企业在公益广告传播中主体意识缺失的表现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20多年来,媒体尤其是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导的电视媒体,对公益广告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广告公司作为公益广告活动的主体之一,也逐渐从自发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地积极参与到公益广告活动中来,创作了大量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全国获奖公益广告作品中,由广告公司制作的作品所占比例显现出它的主体地位。

与媒体和广告公司这两个公益广告活动的主体相比,企业在公益广告活动中的表现要逊色得多。公益广告成为一些企业逢重大社会焦点事件时的应景之作,每当遇到年节、重大事件、庆典、会议、赛事时,相关的公益广告就一窝蜂地出现,之后又很快地销声匿迹。有学者对1982至2008年中国公益广告的传播主体做了样本统计发现,媒体公益广告占了61.1%,企业出资13.2%,显然,企业在其中所占比例明显偏少,如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抗震救灾,许多企业也迅速反应,纷纷制作并抗震救灾主题公益广告,彰显其社会责任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赈灾主题公益广告淡出了公众视线。我国企业在公益广告活动中主体意识的缺失,可能导致的外在结果是公益广告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广泛开展,或许更深层的结果是,缺乏企业主体意识的公益广告,有可能沦为投机者披着“公益”外衣的拙劣表演。

二、企业游离于公益广告之外的原因

(一)企业作为公益广告的主体地位未获得确认

在政府主导的公益广告活动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认。首先,从普遍认同的定义表述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公益广告的理解。学者高萍认为:公益广告是为公众利益服务的非商业性广告,旨在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来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学者潘泽宏认为:公益广告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针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尚,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其他学者有关公益广告的定义基本上是在以上表述的基础上扩展和延伸。从众多公益广告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公益广告的作用和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的表现方式等。它作用的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而非某个特定的受众群体。但是,在定义中似乎看不到广告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主体――广告主。从传播学角度看,构成公益广告传播活动的要素包括信源、信息、媒介、信道、对象等,其中信源指的就是广告主。传播过程没有广告主,这显然有违传播基本规律。

我国公益广告的广告主是谁?定义中找不到并不意味不存在,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没有明示就意味大多数人能够意会和明白它的实际含义,即隐含在定义中的广告主默认指向的对象,这个被默认的对象(广告主)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政府,或代表政府意志的各个部门和团体。公益广告传播的目的――传播公益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几乎也可以被不假思索地理解为就是政府的职责和任务,而事实上政府部门长期以来也一直以此为已任。

在我国,政府或各个部门和团体,被理解为事实上的公益广告主。在公益广告的传播链中,意愿――制作――传播,整个过程只需要组织广告公司和媒体即可,企业在公益广告的作用可能仅仅是为完成某次传播提供必需的资金,这种无法体现企业自己意愿的买单行为,使企业很难情愿参与到公益广告活动中来,事实上就现阶段来看,绝大部分企业也的确如此。

公益广告在日本称为“公共广告”,《电通广告词典》将它定义为:“企业或团体表示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并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的广告”。“企业”作为广告主在定义中得到明确和强调。在美国,公益广告是“旨在增进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影响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他们的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者缓解的广告宣传”。其中有一种企业集团针对各类社会现象,阐述企业的态度的广告其实就是企业公益广告,它的广告主就是企业。从美国和日本对公益广告的理解中可以看出“企业”作为广告主在公益广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规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企业参与公益广告活动的推动也相当有限。1996年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中华好风尚”主题公益广告月活动的通知》中涉及企业的内容仅为“应动员辖区内广告量较大的广告主,积极出资制作、公益广告,树立关心公益的良好形象”,对企业只是停留在动员上,并没有实质性可操作程序。1997年中央宣传部、国家工商总局、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涉及企业的内容有:“对企业出资设计、制作、的公益广告,可以标注企业名称,但不得标注企业产品和商标标识……”多是一些限制性的规定,对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相当有限。1998年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公益广告活动的通知》依旧停留在“动员有实力的广告主……积极出资、制作、公益广告”上。1999年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广电局、新闻出版总署再次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益广告宣传的通知》均没有涉及企业的实质性内容。

政府主导的公益广告主题不可避免带有政治宣传色彩,如《关于开展2000年“树立新风尚,迈向新世纪”主题公益广告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公益广告活动的宣传要紧紧同绕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中心工作,把握时代脉搏,唱响主旋律,唱响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这种宏大的主题对企业来讲难免力有不逮。由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判断,政府主导意识的强大一方面使公益广告活动得以展开,另一方面又因忽略了企业在公益广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难以拓展并深入。

(二)企业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成熟

企业主体意识指企业自主活动的意识或主人意识,它包括以下涵义:一是企业的独立意识,它是“这一个”主体的企业区别“那一个”企业的根本,也是企业的个性存在;二是企业自主意识,它常常只从企业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去思考、去行动,它一方面使企业更具开拓性,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企业成为自我中心者;三是企业责任意识,它与自主意识的指向相反,责任意识的指向是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责任意识使企业主体明确自己的行为不应当是一种任性的行为,而应当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的行为,应当是至少不妨碍他人自由的行为,责任意识使主体明确自己应当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企业主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宣传的重点是商业广告,而对于投资公益广告却相对淡漠。很多企业缺乏长期投入的耐心与热情,错误地认为公益广告是一种应景之举,因此大部分企业缺少对公益广告投资的积极性。

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以积极的姿态来回报社会,也是企业是否能长久发展的关键。而目前就我国企业在公益广告活动中的表现来看,离主体意识自觉还有相当的距离。企业的主体意识中并不天生就具有为公众谋求利益的元素,它是在市场的培育下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只有成熟的企业才能形成为公众谋求利益的主体意识自觉。而注重公益广告是企业广告意识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三、对公益广告传播中增强企业主体意识的思考

因为种种原因,大多数企业在公益广告中的主体意识仍表现得不尽人意,为改善这一状况,从企业的主体意识这一角度出发,至少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政府在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中要为企业竞争提供一个公平的外部环境,促成企业做优良的社会公民。具有良好的环境,企业才可能在公平的竞争中培养出良好的主体意识,才可能谈得上企业应当怎样去承担社会责任。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会用公益广告的方式来提倡什么样的理念。

其次,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健康和谐的经济环境是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这种良好的经济环境不能单靠政策来提供,企业也要有自觉的主体意识去主动培育。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没有社会责任感是无法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另外,外部的力量也将促使企业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日益强大的消费者权利意识和投资者对企业的考量,都将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来自外部的压力也让企业不得不去思考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而促进中国企业主体意识的成熟。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2

关键词:青少年;公益事业;综合素质;公信力;公益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07-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各种公益活动在助学、扶贫、帮困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是社会公益事业存在的诸多缺陷,尤其是近年的“郭美美”事件、百色助学网等事件的曝光,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信力和诚信度产生了影响。

我国青少年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度普遍较低,缺乏正确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研究其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意义,得出促进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对策。

一、青少年参与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公益事业在近些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政府、企事业单位发起和主导的社会公益事业让青少年体会不到参与的满足感,青少年参与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法规、法律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提出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实现“中国梦”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但我国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较为零散,目前主要的公益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救灾捐赠管理办法》《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办法》(财综[2008] 80号)等,没有形成体系,而且限制条款较多,不利于公益事业的长足发展。

(二)监管和监督不到位

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政府部门、社会要双管齐下,这样才能确保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公益物资的使用情况,不公开,不透明,导致青少年对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产生质疑。

(三)缺乏支持

目前,很多公立和私立机构的大门,比如,社区服务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等,没有对公益活动敞开。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也还未将公益精神作为促进青少年综合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再加上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公益活动从宣传到开展都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

二、青少年参与公益事业的意义

(一)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当前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呵护和学习的压力让他们极少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仅能让他们锻炼身体,增加社会阅历,开阔眼界,还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参加公益活动,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也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能使青少年转变自我中心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促进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参与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修养和文明素质的体现,公益事业应该和工作、学习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积极参与,对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促进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大对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维护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合法权益。学校应该将培养志愿服务意识纳入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大学和中学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拓宽宣传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充分发挥网络、广播、电视、报刊的作用,进行正面宣传,在社会上弘扬正气,产生正能量,引起共鸣。同时,我们要注重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公益理念发展的重要影响,从点到面进行宣传,促使青少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三)丰富活动形式

发展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比如,微公益,它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微博、微信作为公益活动的平台,将公益活动展现在青少年面前,参与更方便,效果更好。各大公益微博,还有积极转发公益慈善项目的明星微博,都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热点公益平台。

促进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良好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同时也对促进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虽然近年来,政府号召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公益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不足之处,鼓励青少年广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李德忐.公益劳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7,(3).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公益文化 建设

大学是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还是育人的小型社会,更是为了将来给国家及社会输入人才的基地,因此大学生需要全面发展自己。校园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地方,是构成社会的重要社区,高校的公益文化对在校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高校公益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从活动中认识了解自己,培养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热爱,并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公益事业,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调查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很有必要。对此,我们对川北医学院的大学生们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川北医学院学生对高校公益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动措施,总结出我校整体学生对公益活动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益文化观念,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是以南充市川北医学院各院系同学为调查对象开展的问卷调查活动,自行设计的《关于高校公益文化建设情况问卷调查》作为调查工具。问卷包括十二道单选和三道多选,着重调查同学们参加公益活动情况、男女比例、主要原因等,并得出结论。700位同学独立完成问卷,并回收有效问卷680份,回收率达97%,符合统计学标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情况调查

由图一分析可见,有5%的同学做过交通协管员,13%的同学做过义卖和支教活动,19%的同学献过血,20%的同学义务植过树,29%的同学宣传过公益理念,44%的同学慰问过老人、残疾人,49%的同学打扫过社区街道,53%的同学捐过款物;而捐款捐物是仅有过半数的同学参加过的公益活动。

经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园里,仅有12%的同学在空余是想去做公益活动。经统计同学们参与公益活动的次数得出以下结论:6%的同学一周参加一次公益活动,9%的同学一个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37%的同学一学期参加公益活动2-3次,35%的同学一年参加公益活动一次,13%的同学表示从没参加过公益活动。这样的数据并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公益文化的领域里,大学生是个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但数据显示还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并没有被公益文化吸纳。有44%的同学甚至认为自己不算是公益爱好者,近半数的人从思想上并没有收到公益文化的鼓舞,我认为,在大学这样的教育殿堂里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向同学们宣传公益文化,推动公益文化的建设,为社会做贡献。

2.2大学生感兴趣的公益设施

由图二的数据分析可得:有约49%的同学喜欢公益图书馆,45%的同学喜欢去福利院看望小孩,41%的同学喜欢去敬老院关心老人,美术馆,博物馆,40%的同学喜欢参观科技馆。要想调动起大学生热爱公益的积极性,须得投其所好,这样的公益设施能帮助大学生们加深对公益的了解和对公益带来的社会福利感同身受。

2.3大学生接触公益的途径调查

由图三看出:有61%同学通过公益标语了解到公益,有59%的同学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更了解公益,54%的同学通过平时看到的宣传海报接触到公益文化,31%的同学通过课余时的校园广播了解到公益的讯息,有15%的同学通过关注明星商业公益活动对公益有所了解,将这些途径由人数多到少排序为:公益标语、志愿活动、宣传海报、校园广播、明星商业公益活动。

由统计数据分析可得:有26%的同学知道校园公益活动或设施,仅有3%的同学比较清楚了解其相关情况,有71%的同学不了解,可见我校对公益活动的推广宣传还不够到位;仅有不到半数(40%)的同学对我校公益活动感到满意,有25%的同学感到不满意,35%的同学不清楚校园有哪些公益活动;综合同学们给出的意见,有14%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与社会焦点并不吻合呼应,略微有些脱节,24%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太少,且商业广告太多,28%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公益活动主题缺乏创意不吸引人,34%的同学认为校园内公益活动的宣传也不新颖。因此,我们面向同学们对校园公益文化的改进进行意见征集,得出以下结论:13%的同学认为可以在文字上进行创新,17%的同学认为校园的公益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们的互动交流,以期有意想不到的点子产生,13%的同学认为校园公益活动可以在宣传方式上有所改变,47%的同学认为校园的公益文化可以有效的组织多一点的活动来加深同学们对公益文化的印象。

3调查结果小结

通过综合分析可得:大多数同学并不了解校园的公益文化,且有不少人对学校内开展的公益活动并不满意,原因如下:校园公益的主题与社会焦点脱节且不够新颖,其活动太少,植入商业广告太多,校园公益文化的宣传方式也没有创意,因此,同学们给出以下建议:文字上尽量创新,增加学生们的互动交流,宣传环节可以更有创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加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4可行性建议

由以上调查可知校园公益存在一些问题,经系统的统计分析,我们在此从两方面提出一下建议来鼓励大学生多投身于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做贡献。

(1)学生自身方面。学生应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上的特殊群体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许会花费你一些时间,也许会花费你一点财物,但对于社会上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人群来说,那一点微薄的帮助就是雪中送炭。

(2)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学校应多开展公益文化的选修课,公开课等,充分宣传公益带来的社会福利,参与公益的光荣;同时审批学生开展的公益社团活动时应严格把关,务必把每一个活动办的更有号召力,并增加公益活动的经费,以方便学生更好的举办,活动注重创意的体现;最后,应改善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奖赏制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公益事业的建设,提高学生们的公益热情,从思想上,行动上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占军.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的组织资源动员――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的案例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1): 26-29.

[2]潘翠兰.对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8(4):33-35.

[3]曾德明,汪忠,孙耀吾,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金融经济:上半月,2009(6):17-18.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4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活动 公平正义

一、处理问题的两种角度

马克思曾用“盗窃”“偷窃”“窃取”“夺取”“抢劫”“掠夺”“篡夺”“榨取”“诡计”“吸血鬼”等很多类似词汇来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并曾强烈谴责资本的贪婪本性。他强烈谴责资产阶级“用公开的、的、直接的、冷酷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蔽着的剥削。”[1]马克思认为工人的活劳动在雇佣劳动制度中的意义在于“它使对象化的死的劳动增值价值,赋予死劳动以活的灵魂,但与此同时也丧失了它自己的灵魂,结果,一方面把已创造的财富变成了他人的财富,另一方面只是把活劳动能力的贫穷留给自己。”[2]他指出资本和劳动这种关系的后果是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资本家和工人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马克思揭示了剥削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所有权在资本方面就辩证地转化为对他人的产品所拥有的权利,或者说转化为对他人劳动的所有权,转化为不支付等价物便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利,而在劳动能力方面则辩证地转化为必须把它本身的劳动或它本身的产品看作他人财产的义务。”[2]

201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话说:“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在自身经营遇到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顾大局、讲奉献,自觉坚持不裁员、不减薪,积极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用实际行动为党和政府分忧。今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更加主动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做贡献。要积极开辟就业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尤其要对高校毕业生、r民工、就业困难群众给予特别关照,为保持国家就业形势稳定作出贡献。要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及时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切实加强劳动安全保护,不断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自觉保障员工合法权益。”[3]

从实证的意义上来说,当代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属性没有变。时隔百年,马克思的经典分析和道义谴责仍然是有效的,而当今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衷心表扬和殷切希望也是适用的,但是话语体系已经发生显著转换。

为何会如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遭到一定冷遇,究其原因与它强烈的道义谴责、价值评判、价值诉求倾向有很大关系。例如,剥削的立场观点和角度,不仅资本家不喜欢听,员工也不见得欢迎讲。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只存在于学者的世界中,而没真正进入当代工人世界。而领导人选择“客观”语气也是希望政府能因此有更好的受欢迎度和传播效果。

由此,本文主要以事实分析为主,辅以价值判断――实际上摒弃和拒绝价值判断是不可能的――对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有没有公平正义、如何评价现代企业管理活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企业管理活动

在人们经济活动的表象中,人们的贫富差距很大,对待收入的看法不尽相同,工作能力各有差异,对自身遭受的公平正义对待和社会中的公平正义现象的看法更是观点不一。

从企业的来源来说,参与这种组织形式的人被称为企业(公司)人,而企业人又被分为两类:一类叫企业家,另一类叫企业员工。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这两类人又叫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工人。如果进一步细分,中间还有一类企业管理者,他们或归属企业家,或归属员工。

企业家的主要目标当然是赚钱,其他目标都是从属。因此,企业管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强烈的经济性。需要强调的是,因为原则上公有制企业实现了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统一,员工和主人的统一,产品生产和产品分配的统一,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活动的公平正义性。同时,本文所称的企业管理活动仅指企业内部管理活动。

三、公平正义理念

人类社会共同体经过长久的教训和经验之后普遍认识到:应当给予每个个体以生命权和生存权,否则将影响和威胁人类整体的延续。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毫无疑问是排在第一序列的基本权利。然而,占用生产生活资源的多寡可以表明生存权利的实现可能性和程度高低,它被用来作为划分根据,人们自动地区分为生命权、生存权的要求者和生命权、生存权的给予者。

于是,权利要求者发明了公平正义理念以向权利的给予者进行制约、博弈和规范,保障社会分裂和社会矛盾不至于超出限度。同时,权利的给予者也发明了相应的公平正义理念对权利要求者进行回击,以便实现意识形态控制。

通过以上对公平正义特征的概括描绘,笔者总结认为判断企业管理活动是否是公平正义的,可以遵循以下三个标准:

一是要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法律规范;二是要符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三是要符合当事人的主观认知和感受。

四、具体分析

企业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企业的所有者即企业家,及其人企业管理者群体。有的企业家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对于不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企业家,他所选取的人也总是可以完全充分地体现和实现他的立场、意志和利益,所以,称企业管理者也即同时包含了他背后的企业家。企业管理活动的对象和客体是企业员工,包括无任何行政职位的员工和不属于企业所有者的企业管理人员。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因此具有了双重性:他既是企业管理主体,又是企业管理客体。表面上看他实现了自由的自我管理,但他不仅是身不由己的管理主体,而且也是身不由己的管理客体;他的主体活动贯彻的是企业家的意志,他的客体活动遵从的也是企业家的意志,他被企业所有者的手笼罩着、控制着。按内容和过程来说,企业管理活动可分解为生产组织活动、利益分配活动和思想控制活动。下面对这三部分分而述之。

以管理者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活动的第一个领域是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生产劳动,实现产品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完成一个产品生命周期。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存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效率。因此,组织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以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生产力水平为核心的过程。这种对生产环节组织管理的效率追求本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契合的,人类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是以人类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那么生产力水平就是提高了,这就更能满足人类需求和促进人类利益。那么这种对效率的追求对人类整体来说就具有理所当然的公平正义性,而具体到单个的企业,它对效率的追求无疑也因此富有公平正义性。进而,企业管理者以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而制定的要求企业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沾染了公平正义性;相反,当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手段与一般社会生产效率相比没有提高反而是降低了,那这种企业管理活动对人类社会整体利益而言就不再具有公平正义性。因为它使用了社会性的生产资源,却没有给社会提供它应当提供的产品,它的生产力是低于社会平均生产力水平的。而这种导致效率降低的企业管理活动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来说不论是增加了个体利益还是遭到了损害,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讲,这种个体的得失都不再具有公平正义性;虽然你的一切生产组织管理活动都合法,相比而言你的产出少、生产力水平低,那么你的存在就是非公平正义的。当然,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如果采取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必须把劳动强度控制在员工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不能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法律规范一般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不受损害而对此进行约束,否则这种方法的使用虽然能够促进企业和社会利益,但它是以牺牲劳动者的身体机能为代价的,违反了相关法律规范,那么对企业劳动者和社会而言就都是非公平正义的。

以管理者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活动的第二个领域是利益分配活动。当企业产品完成一个周期之后,企业利益产生了。管理活动对利益是如何产生的不感兴趣,管理活动强烈感兴趣的是对利益的分配,这是企业家孜孜以求的东西。企业管理者对利益进行分配的权力来源于企业家,来源于企业家的早期投入。谁给“我”的权力“我”就要对谁负责,于是,企业管理者把大头的利益以分红的形式给了企业家,称这是资本应得的;把小头的利益以工资的形式给了企业员工,声称这是劳动应得的;把一部分利益留给了自己,他有时觉得“欺上瞒下”是可行的,声称这是管理活动应得的。企业管理者有时忘记了自己的利益立场,迷失了自己是属于企业家还是企业员工,或者两者都是,或者两者都不是,陷入了一种幻觉。他觉得自己实施的利益分配活动是最能促进企业整体最大化利益的,是中立的、客观的、公平正义的,因为其他企业也都是这样做的,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企业家对此分配结果很满意,他日益富,觉得这是公平正义的;企业员工对此分配结果不满意,他日益贫,不听企业管理者如何辩解,总觉得分得的利益太少这与付出不相称,是非公平正义的。然而,法律规范不管这两类群体主观上是喜是忧、是好是恶,它出示了自己的制约,它客观、冰冷而现实地说:凡是在我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利益分配活动,而没有违反我的相关规定,那么这种利益分配活动就是公平正义的,否则相反。

以管理者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活动的第三个领域是企业思想控制活动。管理者单靠规章制度、工时、工资等硬的一手进行企业管理是不够的,这要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效果并不见得好;管理者通常还会采取软的一手,即企业文化之类的意识形态的东西,通过例会、宣誓、唱企业之歌、绩效考核、淘汰考试等一些活动仪式,来培育员工一种热爱工作、热爱企业的积极忠诚的情感意识。一方面,这种情感意识会转化为动力和干劲,体现在员工工作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会转化为兴趣爱好,体现为员工自觉、自愿、自动地加班和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也用来做跟工作有关的事情。于是员工一天到晚都会想着工作、工作、工作,从路上到劳动场所,从吃饭到住处,员工会一直想着工作,“我”要把工作干好,“我”要把工作干得更好,“我”比别人努力,“我”要受表扬,“我”爱加班。“不计薪酬、不分昼夜”是这种企业意识形态宣传、灌输、控制的典型的、极致的口号。①管理者不但要倡导本企业的意识形态,而且还要打击反对者的意识形态,维护企业文化的一元性、纯洁性和主导性。如果哪个员工经常散播马克思主义剥削、压迫、奴役、掠夺、榨取、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等不和谐的理论观点,那么他会被视为消极分子、捣乱分子、破坏分子,早晚会遭到清除出企业员工队伍的命运。当洗脑与反洗脑的意识形态斗争明显地或隐晦地、剧烈地或轻微地呈现出来时,生产力和法律规范有时候是插不上嘴的。那么,当员工觉得自己对目前的工作和目前的企业是真爱而真的不计薪酬、不分昼夜地拼命工作劳动时,他内心里同站在旁边看着的管理者一样,一定也是充满货真价实的公平正义感的。于是,企业的这种思想控制活动也就是公平正义的。

五、进一步分析

我们需要进一步考察以判断公平正义的三个标准,以及可能面临的后续问题。思想和实践一样,不能停止和停滞不前,要顺着逻辑往前走下去。

首先,我们来考察企业管理活动中公平正义的法律规范标准。企业为赚钱的目的被企业家创办起来了,员工为获取工资的目的加入到了企业中,是各取所需,是被法律规范认可的。但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律所认可的也是全民所认可的;另一种是法律所认可的不表示其他民众也认可,仅表示法律制定者的认可。后一种情况只表明了这是法律制定者的公平正义观,如对私有财产的确认和保护,再如公司法中对公司活动的相关规定,如劳动法中对资本和劳动的权利义务的规定,这样做了就是公平正义的,不这样做就是非公平正义的。

因而,当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说要“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及时足额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等,那就表明这就是作为法律制定者的党和政府所认同的公平正义。这毕竟是一个折中调和、协商妥协的社会法律结果,这成了一个基本的公平正义的参照标准,即:如果企业家的观点不同于这个标准,低于这个标准,那就是一种倒退落后的公平正义观,是非公平正义的;如果企业员工的观点不同于这个标准,高于这个标准,那就是一种过分要求的、不切实际的公平正义观,同样也被认为是非公平正义的。说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观点可能是非公平正义的,是相对于党和国家的法律标准比较而言的,如果参照标准发生变化,评判结果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当我们讨论“企I管理活动中有没有公平正义”时,一个首要的前提必须明确:主体是谁?我们是从谁的立场、谁的观点出发的?如果企业管理活动一切都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那么这种管理活动具有的主要是一种党和政府主张主导的公平正义。虽然这种公平正义里面也有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各自认可的成分,但这不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意志的充分表达和体现。党和政府相对而言略显进步的中庸式的立场和态度就具有了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它可以被企业员工拿来当作向企业家争取合法利益的武器;另一方面,它又成了企业员工谋求更多权利和利益的枷锁和铁链。因此,企业家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企业员工的某些要求。由此,这种法律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自己证明了自己存在的公平正义性和合理性。

其次,我们来考察企业管理活动中公平正义的生产力水平标准。企业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背景中进行的。我们要探讨的、举例的是诸如此类的日常问题:企业员工说,我的工资很长时间都买不起一辆汽车,企业给我的工资报酬不公平正义。企业管理者说: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没有车,企业给你的工资是公平正义的,买不起是生产力有问题。如果进行评析,这里至少存在三点困难:一是如果我们把生产力水平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整体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一类是个体意义上的企业生产力水平,那么二者之间存在三种关系:高于、低于和等于,其中相等的情况并不会在全部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二是如果我们直接以企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标准来衡量企业管理活动的公平正义性,那么这种企业生产力水平的认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种物力、人力的动态投入消耗以及产品动态产出水平的统计和核算要花费一定的劳动,一般的企业员工不但没有这种认定能力,而且也没有认定条件;如果交由企业管理者进行认定,那么他做出的认定一定会倾向于证明自己管理活动的公平正义性,那么这种认定的信度和效度就都要打折扣,它对公平正义的参考价值就值得怀疑。如果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企业管理者因为从中不能获取利益反而有受到损害的可能并不见得会同意和配合,而且还涉及评估费用,这不是企业员工一厢情愿就能单方决定的事。三是即使我们认定了企业生产力水平,对各种投入、产出、利润、积累、消费等状况都掌握清楚了,当我们考察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利益分配活动时,企业家、管理者、员工各分多少,即使参考了企业生产力水平标准也还是现实的难解问题。秉持劳动价值论的企业员工和秉持资本价值论、企业家价值论的企业家仍然会在利益分配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在思想理论上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在现实和事实上,企业家靠权势“说服”了企业员工接受他的分配方案。四是如果我们参照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概念,提出一个“社会分配水平”的概念来表明企业总体上进行的社会分配活动中各生产要素获取不同利益回报的程度,因此,可以观察到在企业利益的社会总体意义上,资本要素取得了多少回报、占了利益的多大份额,劳动要素取得了多少回报、占了利益的多大份额,管理要素取得了多少回报、占了利益的多大份额,以及其他要素等。但这表明的是社会企业分配的平均水平,事实上不论是社会分配水平还是企业分配水平,都不能证明其自身的公平正义性,不能证明企业管理活动及其利益分配活动的公平正义性,否则就是循环论证,不是一个有效论证和可靠论证。

最后,我们来考察企业管理活动中公平正义的主观认知评价标准。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它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存在形式:一是社会层面的存在形式;二是个体层面的存在形式。它面临的矛盾颇具张力:客观性和主观性,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层面的公平正义理念产生于客观存在的,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物质生产方式。个体层面的公平正义理念是具有不同性格、思想、观点的现实的特殊的人对自身经济社会地位和生产生活状况的反映和要求。这种理念要求在现实中可以被权力和制度所压制,但在思想中它不能被抹杀和取消,也不能被别人恶意地代表和歪曲。具体到企业管理活动领域,作为一类群体的企业员工因为相同的立场处境因而具有相似的公平正义观点;作为一类群体的企业管理者因为相同的立场处境同样也具有相似的公平正义观点。

企业员工和管理者总是与其所属的群体保持着较为一致的公平正义观点,但分析和关怀有时需要从群体落实到个人身上,所以也不排除和限制个人因素具有较为不同的公平正义观点。个人体验、观点和未来发展他人不可替代。但如果他“跳槽”了,新单位的月工资有时发2500元,有时发2000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工资收入水平从客观上来说就不是公平正义的。在这里我们作为对比依据的是整个行业企业总体的企业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客观化的、普遍化的平均工资水平,但这种平均工资水平对公平正义的认定只具有相对的参照意义而不具有绝对的参照意义。因为任何客观的外在于人的东西都替代和剥夺不了具体的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当马克思怀着强烈的道德义愤和学者情怀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雇佣劳动制度等进行了一系列的道德批判和经济批判时,那是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的立场观点。但在中国的语境下,一些人往往背离了马克思的方法,即滥用道德批判,并且不遵守实事求是的经济批判。

具体到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现实,具体到我们刚才举例的养殖企业及其员工,如果他对企业早餐、工资待遇以及企业管理活动等很多方面感到满意,他认为这是公平正义的,那表明他见过和遇到过的现实中有比这更落后的。他之前在家乡或者在别的企业的生活条件比这更差,能达到眼前这样的程度相比而言是提高了,所以就是公平正义的了,这是他的立场观点。而作为外人的我们不能从外部强行评价。我们应当把发言权和评价权还给当事人自己。再如,某个猪场技术员拿到了4000元的工资,如果他是农业院校的硕士毕业生,他可能仍然会主观地觉得这个收入与其自身能力是不相称的,这个企业给他的工资低了,是不公平正义的。某个猪场技术员拿到了2500元或者2000元的工资,如果他是西部偏远落后欠发达地区过来的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工,他可能会主观地觉得这与“我”的付出是相称的、应得的,这个企业给他支付了正常的工资水平,是公平正义的。

同样作为企业员工,还应当倡导和高扬当事人享有的主观评价的权利。这样三类评判标准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对企业管理活动的科学而中肯的评价,才能真正实现对公平正义的外部性认定和内部性认定的统一。尽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结论显得有些复杂,但仍需这样去做、去分析,因为分析对象的客观实际和现实状况就是这样。

六、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企业管理活动中有没有公平正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通过考察企业管理活动和分析公平正义理念,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看法:

第一,研究和评判企业管理活动中有没有公平正义应当坚持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的统一。

第二,当企业管理活动的一切行为都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而不违法,那么这种活动对法律制定者来说就具有法律形式上的公平正义。

第三,当企业管理活动的效率追求和实现在一定水平之上,这种活动对社会来说就是公平正义的;当企业管理活动的效率追求和实现在一定水平之下,它对社会来说就是非公平正义的。

第四,现阶段,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利益分配活动对有权作出决策并实施利益分配活动的企业管理者来说一定是公平正义的;对企业员工来说,有的员工认为它是公平正义的,有的员工认为它是非公平正义的。

第五,现阶段,企业管理活动中的思想控制活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一定是公平正义的;对企业员工来说,当他选择接受时它是公平正义的,当他反对和拒绝时它是非公平正义的。

第六,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各方当事人和参与者均有权发表他个人对这种活动是否是公平正义的看法;这种发言权和评价权是一种争取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和途径。

注释:①摘自某农业养殖企业墙上的员工宣誓词。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3.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3,450.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5

一、主要内容

(一)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服务活动

1、组织开展维护稳定、反邪教、禁毒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

2、组织开展防灾避险、消防安全演示、疏散安置、急救技能演示、防范自救等方面宣传或演练。

3、组织开展保护环境、节约用水用电、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活动。

(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学校周边进行环境卫生清扫,倡导垃圾分类,清除卫生死角,整治“脏乱差”现象,服务市容环境整治,创造优美怡人的生活环境。

二、活动特点

1、准备较充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多方面的积极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如在活动中,学生会各部门及各班负责人推选参加活动的人员。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少先队负责人就已经将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

4、活动影响范围大在校内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达到了此次公益活动的最终目的。

三、活动结果及意义

1、活动虽然小,却含义深远,反响良好。让学生们动起来,体验生活的良好效果得以彰显。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6

关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

活动条例(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条例(草案)》的必要性

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是近年来中央倡导实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的重要载体,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2017年,、中央文明办在我州奇台县召开践行核心价值,开展全民公益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了全国学习奇台经验的号召。为不断推进此项活动上水平、上台阶,有必要将我州开展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实践经验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依法引领、促进和保障公益活动广泛、深入、健康发展,为实现昌吉州稳定当表率,发展先行者的目标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2017年3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我州可行使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在此背景下,以地方性法规的方式提升和固化我州公益活动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公益活动开展中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公益活动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益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避免和防止在公益活动中产生法律纠纷,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同时,条例的成功制定将是全国在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唯一率先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仅具有独创性,同时将为全国公益活动方面的立法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二、《条例(草案)》起草过程和主要依据

今年年初,州党委将制定《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工作列入《州党委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并将任务分解由州人大常委会牵头完成。州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条例》纳入《自治州十三五立法规划》和《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将此立法项目作为自治区人大确定我州可以行使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后的首部法规加以推进,成立了以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索跃为组长,由州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文明办、民政局等单位组成的条例起草小组。对于全民公益活动进行立法是一项创新性工作,目前并无直接的上位法作为立法依据,在法条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为立法依据;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为体例参照;以我州公益活动实践和各省市志愿服务立法经验为基础内容,学习借鉴了北京、上海、福州等省市志愿服务工作条例,特别是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6月29日颁布的《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的经验和做法,《条例(草案)》前后修改8稿,并于11月初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将《条例(草案)》及起草情况向州党委专题报告。按照州党委常委会决定要求:鉴于《条例(草案)》内容涉及政府职责和职能部门较多,州人大常委会将《条例(草案)》转交州人民政府进行修改完善。州人民政府将此项工作交州政府法制办具体办理,州政府法制办于2017年11月8日23日通过书面致函、西部庭州网站征求意见公告等形式向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州直各群团组织、部分驻州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公开征集意见,并于11月25日邀请自治区、州十位专家召开了《条例(草案)》立法专家论证咨询会,对《条例(草案)》管理实践与立法技术上的疑难问题法学专家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征集到的修改意见及专家论证会提出的近六十余条意见和建议,州政府法制办专门召开三次主任办公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消化和吸收,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12月21日《条例(草案)》顺利通过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五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现以议案的方式提交州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条例(草案)》的主要修改内容

州政府法制办重点从合法性、合理性、操作性、逻辑性、表意性等五个方面对《条例(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主要修改内容:

1. 规范和明确了公益活动的参与主体,《条例(草案)》第十二条规定:公益活动参与者包括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公益活动参加者。此条表述高度概括了能够参与公益活动的全部主体范围,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这一内涵。

2. 对《条例(草案)》第十四条公益活动参与者的义务,从逻辑性和表意性方面进行了归纳修改。将《条例(草案)》中对公益活动参与者的要求,如:安排公益活动,应当考虑参与者的年龄、身体、知识技能等条件与公益活动所要求相适应,并根据需要开展相关培训;安排未成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应当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相适应,并征得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参与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公益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许可证书;公益活动组织者安排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公益活动前,应当为公益活动参与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内容统一并入公益活动参与者义务,第十四条由原来的六项修改为九项。

3. 对《条例(草案)》第十六条公益活动协议内容进行了归纳整合,由原来九项修改为六项。

4. 从合理性与逻辑性上对《条例(草案)》第三章保障与激励章节中的保障措施、表彰奖励、协调指导、考核评价、服务与管理、鼓励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合。如,将散见于本章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协调指导职责归纳为一条,即第二十三条,明确了自治州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的协调指导职责是:自治州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协调指导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受益者建立需求对接、资格审核、服务记录、嘉许回馈等制度,提高公益活动效果。

5. 按照合法性原则对《条例(草案)》第四章法律责任进行了重新梳理。

6. 对《条例(草案)》中多处词语表述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意图从表意性上更加清晰明确。

四、《条例(草案)》的结构框架。

《条例(草案)》力求做到法理立得住,内容精准实,效果管长远,操作有抓手,执行有依据,共五章三十三条。

第一章总则共十一条。重点明确了公益活动的定义、范围、原则、工作格局和管理职责等内容,明确公益活动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引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实施、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规定了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日为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各县市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每月确定一天为各县市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

第二章公益活动参与者权利和义务共八条。明确了公益活动参与主体、公益活动参与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应当签订公益活动书面协议情形和协议主要内容以及开展公益活动的禁止性条款。

第三章保障与激励共十条。围绕公益活动保障鼓励措施、表彰奖励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就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支持、保障以及社会责任作出了规定:鼓励公民个人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公益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公众人物和其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加入公益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应当将其工作人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作为其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公益活动参加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的信息纳入其诚信档案。公民个人参加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经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认定,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第四章法律责任共三条。明确对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参加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相关情形的由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整改期间不得参加各级各类评优选先;逾期不改正的,在本行政区域内予以通报,建议取消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或文明单位创建资格,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相应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借用公益活动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由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公益活动组织者、参加者、受益者在公益活动期间发生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7

关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

活动条例(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条例(草案)》的必要性

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是近年来中央倡导实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的重要载体,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2017年,、中央文明办在我州奇台县召开践行核心价值,开展全民公益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了全国学习奇台经验的号召。为不断推进此项活动上水平、上台阶,有必要将我州开展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实践经验和有效做法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依法引领、促进和保障公益活动广泛、深入、健康发展,为实现昌吉州稳定当表率,发展先行者的目标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2017年3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确定我州可行使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在此背景下,以地方性法规的方式提升和固化我州公益活动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各行政、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公益活动开展中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公益活动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益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避免和防止在公益活动中产生法律纠纷,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同时,条例的成功制定将是全国在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唯一率先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仅具有独创性,同时将为全国公益活动方面的立法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二、《条例(草案)》起草过程和主要依据

今年年初,州党委将制定《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工作列入《州党委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并将任务分解由州人大常委会牵头完成。州人大常委会将制定《条例》纳入《自治州十三五立法规划》和《自治州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将此立法项目作为自治区人大确定我州可以行使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后的首部法规加以推进,成立了以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索跃为组长,由州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文明办、民政局等单位组成的条例起草小组。对于全民公益活动进行立法是一项创新性工作,目前并无直接的上位法作为立法依据,在法条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方面,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为立法依据;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为体例参照;以我州公益活动实践和各省市志愿服务立法经验为基础内容,学习借鉴了北京、上海、福州等省市志愿服务工作条例,特别是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6月29日颁布的《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的经验和做法,《条例(草案)》前后修改8稿,并于11月初州人大常委会党组将《条例(草案)》及起草情况向州党委专题报告。按照州党委常委会决定要求:鉴于《条例(草案)》内容涉及政府职责和职能部门较多,州人大常委会将《条例(草案)》转交州人民政府进行修改完善。州人民政府将此项工作交州政府法制办具体办理,州政府法制办于2017年11月8日23日通过书面致函、西部庭州网站征求意见公告等形式向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州直各群团组织、部分驻州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广泛公开征集意见,并于11月25日邀请自治区、州十位专家召开了《条例(草案)》立法专家论证咨询会,对《条例(草案)》管理实践与立法技术上的疑难问题法学专家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征集到的修改意见及专家论证会提出的近六十余条意见和建议,州政府法制办专门召开三次主任办公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消化和吸收,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12月21日《条例(草案)》顺利通过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五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现以议案的方式提交州人大常委会审议。

三、《条例(草案)》的主要修改内容

州政府法制办重点从合法性、合理性、操作性、逻辑性、表意性等五个方面对《条例(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主要修改内容:

1. 规范和明确了公益活动的参与主体,《条例(草案)》第十二条规定:公益活动参与者包括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公益活动参加者。此条表述高度概括了能够参与公益活动的全部主体范围,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这一内涵。

2. 对《条例(草案)》第十四条公益活动参与者的义务,从逻辑性和表意性方面进行了归纳修改。将《条例(草案)》中对公益活动参与者的要求,如:安排公益活动,应当考虑参与者的年龄、身体、知识技能等条件与公益活动所要求相适应,并根据需要开展相关培训;安排未成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应当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相适应,并征得未成年人监护人同意;参与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的公益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职业许可证书;公益活动组织者安排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公益活动前,应当为公益活动参与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内容统一并入公益活动参与者义务,第十四条由原来的六项修改为九项。

3. 对《条例(草案)》第十六条公益活动协议内容进行了归纳整合,由原来九项修改为六项。

4. 从合理性与逻辑性上对《条例(草案)》第三章保障与激励章节中的保障措施、表彰奖励、协调指导、考核评价、服务与管理、鼓励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合。如,将散见于本章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协调指导职责归纳为一条,即第二十三条,明确了自治州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的协调指导职责是:自治州各级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协调指导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受益者建立需求对接、资格审核、服务记录、嘉许回馈等制度,提高公益活动效果。

5. 按照合法性原则对《条例(草案)》第四章法律责任进行了重新梳理。

6. 对《条例(草案)》中多处词语表述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意图从表意性上更加清晰明确。

四、《条例(草案)》的结构框架。

《条例(草案)》力求做到法理立得住,内容精准实,效果管长远,操作有抓手,执行有依据,共五章三十三条。

第一章总则共十一条。重点明确了公益活动的定义、范围、原则、工作格局和管理职责等内容,明确公益活动实行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引导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实施、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规定了每年五月第一个星期日为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各县市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每月确定一天为各县市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日。

第二章公益活动参与者权利和义务共八条。明确了公益活动参与主体、公益活动参与者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应当签订公益活动书面协议情形和协议主要内容以及开展公益活动的禁止性条款。

第三章保障与激励共十条。围绕公益活动保障鼓励措施、表彰奖励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就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支持、保障以及社会责任作出了规定:鼓励公民个人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公益活动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公众人物和其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加入公益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应当将其工作人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作为其考核、晋升的重要参考。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公益活动参加者。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的信息纳入其诚信档案。公民个人参加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经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认定,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方面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第四章法律责任共三条。明确对公益活动组织者和参加者违反本条例规定相关情形的由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整改期间不得参加各级各类评优选先;逾期不改正的,在本行政区域内予以通报,建议取消精神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或文明单位创建资格,同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相应责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借用公益活动名义进行营利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由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公益活动组织者、参加者、受益者在公益活动期间发生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篇8

一、公益广告的产生和发展

(一)公益广告的含义

自公益广告在中国诞生以来,其定义一直是业界专家探讨的焦点。

“公益广告,是指经媒体、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它旨在传播某种公益观念,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公益行为,进而促进某些公益事业的发展。”[1]

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有以下几点不同:(1)商业广告所宣传的内容多为有形的产品和劳务,而公益广告所传播以及倡导的主要是对社会公众有益的观念和行为;(2)商业广告的诉求是加强人们现有的行为模式,说服人们去购买某种品牌的商品,并促使其产生偏爱;公益广告的诉求则是为了试图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鼓励人们为整个社会或个人的长远利益去停止某种不良行为,改而采取积极的、有利于社会愿望的行为。所以,商业广告是说服性的,公益广告是提倡性的。(3)商业广告是以广告主营利为目的,公益广告则是谋求社会性、公共性效果,要使每个人和整个社会都受益。

近几年学界提出了“大公益广告”的概念,将公益广告分为三类:一是无商业动机的公益广告。二是准公益广告,即冠以赞助者名称的公益广告。三是较有争议的样式,指带有公益成分的商业广告。

(二)公益广告的发展和现状

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道德在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人类的生活中一定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使人类生活得以可能,这些规则称为道德规则。

在国外,公益广告是从伦理学角度反观社会发展的产物。1941年美国为呼吁人们承担战时的社会责任而成立了广告理事会组织,并催生出了“公益广告”这种独特的道德教育形式,公益广告也凸显其伦理价值。

公益广告在国外最早见于美国、法国等全国性大电视网。随后欧美一些跨国企业开始制作公益广告。现在欧美的公益广告大多是由一些国际性或全国性组织的,如国际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一些大公司在公益广告的上也显现了其地位,他们在注重商业广告的同时,看到了公益广告在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方面的积极意义。

在我国,公益广告经历了由社会政治导向性向公众服务导向性转变,在内容、形式上由单一性到多元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地方媒体零星一些公益广告,内容大多是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友爱互助等传统伦理和美德。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是以1986年的电视广告“节约用水”为标志。自199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全社会的公益广告进行统筹规划。发展到现在,各大城市的公共汽车、道路、公共场所的公益广告已十分常见。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在媒体中电视广告发展是最快的。现在,全国几乎所有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留出了公益广告的播出时间。

二、从罗斯的义务论角度看公益广告的规范伦理价值

公益广告以倡导或警示等方式传播某种公益观念,帮助人们认识规范,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促使人们以合乎公众利益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规范伦理学目的是为人类提供行为规范和生活指南。它的任务在于说明人们遵从何种道德标准,才是道德上的善。在元伦理学出现以前,规范伦理学一直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形式。在规范伦理学中,义务论与后果主义相对应。义务论又分为以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一元论和以罗斯为代表的多元论。罗斯之前的伦理学理论如康德主义和后果主义所提出的道德标准都是一元的。然而,无论康德的绝对义务论,还是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准则,都有无法解决的例外。

义务论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行为义务论,一种是规则义务论。大多数的义务论者采纳规则义务论的理论,规则义务论者认为人们在作出道德判断时利用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罗斯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直观来发现及应用道德规则。道德规则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这些道德规则是无法证明的,但只要通过反思,任何正常人就能发现这些道德规则是自明的。二是道德规则不能被归纳为一个原则,是“多元的”,即它具有不可还原性。道德生活中统一不出一个最高的原则。罗斯认为,“在原则上讲,没有理由预期,任何成为我们义务的行动都是出于同一种理由的。”“而如果经过反思,我发现这两种理由都不可还原成对方。”[2]

罗斯提出的多元义务包括诚信的义务、赔偿的义务、感恩的义务、公正的义务、行善的义务、自我完善的义务、不伤害的义务。罗斯的这七种“显见义务”并不是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的,也无法通过逻辑论证得出,而是靠某种类似直觉的领悟,是建立在人们的反思以及理性的基础上的。“显见义务”指的是人们日常中的普通的常识性义务。罗斯是从这些普通的常识性义务中归纳出这七种不可被还原的“显见义务”。在实际生活中,哪种显见义务或哪几种显见义务成为我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即“实际义务”,靠的是实际情形。而公益广告正是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贴近人们生活的形式培养人们的常识性义务,让人们明晰常识性的道德规则,从而践行规则。

公益广告所宣扬的道德准则及规范并不是唯一的、一元的,也不可能是唯一的。如公益广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心在一起》《真诚沟通——献血生命的延续》所诉求的道德观念是行善的初始义务。在广告《心在一起》中,一连串的助人行为带来人们温暖的感受。罗斯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人,能使他人变得更加善良、更加高兴时,我们就有一个显见的理由去帮助他人。如公益广告《诚信恒久远,国富伴民安》《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守着的是一份诚信》倡导诚信,凸显诚信的这一显见义务。罗斯认为如果人们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出了某个承诺,那就有义务去遵守这个承诺。再如一些倡导廉洁的公益广告词“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突出了人们有公正这一显见义务。罗斯认为“如果某人获得了他所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而我处于可以纠正这种不公正的情况,那我就有一个初始义务去行动。或者说,如果我有能力去防止不公正的利益的分配,那我就有这样一个初始义务去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一般,政府官员、立法等机构可以防止不公正的利益分配,因此,公正这一显见义务可以给他们提供行为的初始理由。”[3]

而这些“显见义务”并不能统一为一个最高原则,如功利主义的效用原则。相比起一元论,多元的显见义务反而更能贴近现实的道德生活,会起到更显著的现实作用。公益广告所宣扬或倡导的观念不是一元的,更接近罗斯最初提出的多元初始义务。

三、从斯密的同情理论看公益广告的规范伦理价值

在规范伦理学涉及的各种问题中,“是”与“应当”的关系无疑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该问题最初是由休谟提出的。道德问题上的理性主义者,如苏格拉底和洛克等人,都认为人的理性天生就有辨别对错的能力。斯密认为,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人们何以有德,以及为何赞同一类行为和品质或反对另一类行为和品质,其根源在于人性中的同情的特质。他认为,某个人无论怎么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存在关心别人的本性,尽管他看到别人幸福只感到高兴以外,别无所得。斯密认为这种本性就是同情。斯密的同情指的是旁观者在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当事人的立场,考虑他会产生的情绪。斯密后来又说到,他所说的“同情”确切来说,是用来表示人们对任何一种激情的同感。斯密认为,同情或同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把人们同感的感情是否一致作为评价行为是否合宜的标准。道德原则是一种“共同的感觉”,这种感觉经过后天习惯的强化而逐渐成为一种规范,被人们所认可。“我们对他人行为不断的观察会不知不觉地引导我们为自己订立关于什么事情适宜和应该做或什么事情不适宜或不应该做的某些一般准则。”[4]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人们会意识到,有些行为会引起愤怒,看到其他人也有憎恶和不满的情绪,会强化这种感觉,就会自然把这些行为归类为被禁止的行为。另一方面,一些行为引起我们的赞同,同时也受到其他人的称赞,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巩固认为是正确的行为。我们也因此而订立一条规则,这类行为是正确的。

公益广告《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中演绎了一个小女孩在获得奖状后热切地希望爸爸回来和爸爸一起分享,这将唤起父母的共情,能想象得到孩子希望父母多陪陪他们的心情。在公益广告《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中通过共同升旗这一行为将大家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引起共鸣。在《观影关闭手机》的公益广告中一位看电影时打电话的男士遭到周围人不满的评价,广告最后打出广告语:“每一位看电影时关闭手机的人,你们都太酷了。”观影时打电话这一行为引起周围人不满的情绪,这一情绪强化了观看该公益广告人们的感觉,人们自然会将该行为归类为禁止的行为。在《关心别人 快乐自己》的公益广告中一男士在跑步锻炼的路上不断地帮助别人,受到周围人的赞许与肯定。观看这一广告的受众通过同感自然能感觉出助人的行为是正确的。

公益广告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规范,使人们更确信何种行为是善的,何种行为是恶的。培养人们正确的规则意识,从而更自觉的践行社会规范。公益广告在引导个人行为规范和宣传公共生活规则方面具有明显的意义。

个体行为中包括规范与失范两种行为,对于个体而言有时很难作出明确判断,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规范的,什么样的行为是符合社会公德的。公益广告以一定的媒介方式为受众示范正确的行为方式,为更好地达到引导个体行为规范的目的。如公益广告词:“保护知识产权,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争当文明驶者, 莫做违章醉人”等。在公益广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中,马大姐介绍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并举例了北京一年通过可回收分类能节约的纸张,相当于560万棵大树,该广告通过正确的行为示范引导人们在今后垃圾倾倒时要注意分类。

社会公共生活规则,也叫社会公德,公益广告如《跳跳蛙公益广告》系列篇宣传在公共场合不占用消防急行道、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文明用餐、旅游地不随意攀爬等社会公德。公益广告《请勿占道堆放杂物——麦兜篇》宣传公共用地勿站道堆放杂物。公益广告《遵守规则 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团圆中国》《请您在开车时放下手机》等倡导遵守交通规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系列篇宣传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不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公益广告《预防甲流公益广告兔子篇》《预防甲流公益广告甲流篇》《预防甲流公益广告饮食篇》等,宣传在公共场所如何做到不传播甲流病毒的行为常识。

将公益广告纳入规范伦理的视角,从规范认知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人们认识规范,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从而自觉践行规范。

【参考文献】

[1]苏士梅.广告伦理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戴维?罗斯(著),林南(译).正当与善[M].上海译文出版,2008.

[3]Stephen Darwall.Philosophical Ethics[M].Westview Press,1998.

上一篇:工程造价的岗位认知范文 下一篇:纺织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