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对联范文

时间:2023-12-03 01:34:02

有意思的对联

有意思的对联篇1

【有意思的中秋节对联大全】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

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

窗含明月十分圆。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虎踞迎风爽,

溪流印月清。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星。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有意思的对联篇2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苏联模式 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认为他们的社会主义观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社会主义观是从批判苏联模式开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上是有很大变化的,经历了一个从同情、支持、批判再到更加严厉的批判的过程。特别是苏共二十大后,打破了思想上的束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苏联模式的批判更加严厉。各种流派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批判,其中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模式的批判较为突出,影响也较为深远。

一、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对苏联模式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苏联模式提出批判,始于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论著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成员克尔希海默在193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的独裁和无产阶级的组织》中,把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统治看作是具有独裁倾向的统治,认为苏联把党和官僚式的管家管理等同起来,党内缺乏民主,严重的脱离了群众,并强调苏联统治的恐怖性。1940年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发表了《独裁主义国家》,他仍然认为苏联是独裁主义的国家。并把法西斯德国、实行新政的美国与社会主义的苏联相提并论。霍克海默指出了独裁主义的国家队的特征,他认为,这些国家的主要特征就是放弃了市场经济而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变成了总体资本家,而剥削却在继续着,预期的破产和革命却没有发生。独裁主义国家消灭了市场,却给了资本主义统治新的保养地,而使自己摆脱了对私人资本主义的任何依赖。认为发展最充分的独裁国家是国家社会主义。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模式的批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苏联模式的弊端,特别是对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批判是合理的。但是他们把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看作是独裁主义的国家,将苏联和法西斯德国和美国相提并论是不合理的。

二、马尔库塞对苏联模式的更加系统的批判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模式的批判缺乏系统的“总体性”的批判,只是针对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相应的批判。马尔库塞在1958年出版的《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一书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了系统的批判。这种批判还同论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非马克思主义性紧密相连。

马尔库塞认为,苏联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统治集团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统治的意识形态,变成了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并为其制度的合法性辩护。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也不是马克思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苏联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是在与资本主义相互竞争中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尤其是斯大林以及斯大林之后的苏联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的社会,生产和生产方式具有资本相同的操作和压抑人性的性质。马尔库塞曾指出:“这个研究试图以‘内在的批判’方法评价苏联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主要趋势,也就是说,它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出发,逐步展开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和社会学的推论,并且更具这些推论重新考察前提。”

马尔库塞论证了苏联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苏联马克思主义是论证苏联政策合理性的一种意识形态,并且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苏联发展的现实。苏联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那种“历史必然性”还被错误的认为是一种“统一的趋势和潮流”。

第一,马尔库塞认为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社会制度的建立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实际证明。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向社会主义过渡受客观历史规律和条件的制约,但是历史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必然规律。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并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因此苏联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为苏联政策的合理性进行辩护,为其制度寻找合理的解释的意识形态。

第二,马尔库塞认为苏联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这个研究中用‘社会主义’一词指称苏联社会,丝毫不意味着这个社会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假定,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最初意图和目的曾经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但是马尔库塞不承认这种假设,认为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附加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认为苏联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马尔库塞评判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而是根据人性标准,具体讲就是在生产过程中要遵守快乐原则。

第三,马尔库塞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全面批判。马尔库塞对苏联从十月革命到斯大林逝世后的整个苏联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进行了批判。他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涉及各个层面,包括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直到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马尔库塞认为尽管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苏联是与资本主义类型不同的国家,所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苏联,统治者已经成了与人民利益分裂、具有自己特殊利益的官僚阶层。苏联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民主的、官僚体制的国家。

三、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模式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特别是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的分析,对于分析和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模式的大肆攻击和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否则是不合理的,更加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需要正确的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模式的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批判,有其合理性,但是全面的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则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必须正确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苏联模式的批判,全面客观的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苏联模式,是我们对待历史的必然态度。这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建设有十分重大意义。

马尔库塞:《苏联的马克思主义》,1958年纽约版,第一页。

马尔库塞:《苏联的马克思主义》,1958年纽约版,第30页

有意思的对联篇3

“互联网思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刘奇葆指出:“要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借力发展意识,发扬攻坚破难精神,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观念,强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已经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共识,为此,领导干部要把互联网思维思潮转化为提升为领导力的重要驱动源。

互联网思维科学涵义及主要特征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思维就是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全面审视、系统化的一种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有如下特征:

1.互联网思维追求不断探索创新和改善

互联网运营的特点是一头聚集着引领企业创新的客户需求,另一头是实现这些需求的解决办法。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企业产生很多新的模式、新的产品、新的形态、新的传播方式、新的消费观念、新的体验、新的价值等。这个改善从人们思维意识、思考方式、行为习惯、营销方法上都有体现。如在海尔的空调实验室,技术人员不断探讨研究新型空调及有关设备。近年在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里,有关部门每天都有技术改善讨论会,研究用户提出的五花八门的新想法。比如手机丢了,怎么帮我找回;在黑暗中,手机如何直接变成手电筒等。数以千万计的小米用户成了小米研发的外援团,每天大量对手机的需求、意见、建议,都会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的渠道传递给小米,根据不同需求,小米手机的系统每周都会更新,每次更新都会几个甚至十几个功能,这其中有三分之一就是由用户提供的。小米公司这种不厌其烦地时刻追求技术改善、产品卓越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就是互联网思维不断追求探索创新的行为方式。

2.互联网思维追求用户的信任(口碑粉丝)

从苹果到小米,因为粉丝的拥趸,造就了一个个神话。传统企业讲消费者、用户,时下讲粉丝,三种群体看似是一类人,却有不同。消费者是购买者,这类人或许会成为使用者,即最终用户。但也有些人不是用户,如粉丝未必是购买者,但也对产品产生情感,有忠诚度,并愿意与人分享这个品牌。口碑的真谛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粉丝的力量及对产品忠诚度的热情不可小觑,他或许乐于与企业紧密沟通,愿意参与到企业产品创新、营销中来。某种程度上讲,粉丝对产品的这种信任度为企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带来巨大正能量。

3.互联网思维追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互联网思维,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背景下思考企业发展、产品创新、营销推广,将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圈。很多企业羡慕小米的发展,但是传统企业都是用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路径前行,企业内部是不是协作、开放、分享,内部的沟通、流程是不是冗长繁琐,等级分明、大而全是否反而制约了发展,对用户和对员工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还是制度化的例行公事?这些是成为一个互联网思维企业要思考的。一个网状结构的互联网,没有中心节点,不是一个层级结构。虽然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没有一个点是绝对权威。所以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平等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4.互联网思维追求知识共享信息互动

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这些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这些思维得以集中爆发。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本质是让互动变得高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人机交互。互联网思维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想。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互联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真正找到用户的痛点和普遍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

5.互联网思维追求注重人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与厚度决定的。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价值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不开放,就无法获得更多的连接。所以,互联网商业模式必然是建立在平等、开放基础之上,互联网思维也必然体现着平等、开放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经济是真正以人为本的经济,提倡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互联网思维给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启迪

1.要转变旧执政理念,不断探索创新领导方式方法

互联网思维强调“不断追求创新”,及时“改善技术与提升服务”,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生存的重要法宝之一。同样,领导干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新领导方式是应对适应新形势新局面新挑战的重要前提与途径。指出:“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转变传统施政观念积极探索领导方式方法与工作思路是各级领导干部活力源泉和立身之魂。领导干部要以互联网思维方式审视自己的工作价值观,要有文化自觉意识,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是干什么”作为新的常态来践行。做好以下转变:一是变官本位为民本位观念,由管理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二是由原来替民众做主、强加于人转变为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智于民、与民众协商;三是由单向政策宣传动员转变为与民众互动交流、获得民众的理解支持;四是由面对问题回避转变为与民众坦诚沟通、共度难关;五是由“暗箱”式决策执政转变为公开、透明、科学决策执政。

2.要把“以人为本”表态文化内化为实际执政行为

互联网思维导引下的“用户至上”,讲究尊重用户、尊重粉丝,提倡交流协商、强调公开透明、民主互动。领导干部要秉持以科学发展为引领,把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真正落实在执政的每个环节,做到五个升华:由单纯重视货币资本的意识向重视人力资本的意识升华,从以物为中心回到以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由“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向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公益心等升华,使政绩建立在道德层面上;片面追求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向建设生态文明回归升华,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伦理精神有机统一意识;由集权管理向科学、尊重民意、扩大民主参与增量升华,从权力官僚至上的管制思想,向法治德治并举的科学善治的思维模式转变,达到政府治理向善治迈进;由简单以GDP论英雄的绩效考评模式向着重塑造公信力及政府质量升华。

3.发挥善于担当与团队协同精神并举

有意思的对联篇4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认同;苏联模式

中图分类号:D3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4-0080-05

苏联解体是上个世纪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历史事件之一。苏联解体当然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将之归咎于单一因素总难脱盲人摸象之嫌,但从某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仍属必要。

在浩如烟海的论述中,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是官方意识形态的瓦解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诚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从逻辑上讲,一种意识形态瓦解的直接后果可以是另一种意识形态取而代之,并不必然导致一个国家的覆亡。事实上,很多国家也曾经历意识形态的剧烈变迁,如从独裁专制向民主制度的转型,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覆灭,反而经济发展更迅速、政治发展更巩固。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呢?由于在苏联国家合法性的确立与巩固过程中,意识形态占据着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地位,意识形态的削弱乃至变异,导致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削弱和丧失,苏联作为一个国家才难以为继。可以说,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与变异的过程,同时成为苏联民众国家认同感形成、巩固与丧失的过程,以及国家建立、巩固与解体的过程。

一、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

现代国家的合法性,一方面通过宪法、等法律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从国民的认同中获得。国家认同,是公民对其所属政治共同体主动的认同,由此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积极为共同生活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1]。公民或者出于客观的血缘纽带或主观认定的族裔身份,或者与一群人共有历史文化传统和集体记忆,或者基于对特定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价值赞同而产生对特定群体的一体感或归属感。国家认同因此可以在概念上化约为三个主要层面来讨论:族群认同、文化认同与制度认同。事实上,这三个层面通常汇合在一起,但可能以某个层面为主要依据,再辅之以其他层面的支持[2]。

从以上三个层面来考察苏联,可以发现,苏联国家认同的建构显然不是以族群或者文化为主要依据。首先,与早期西方民族国家建立时拥有相对单一的外部环境以及能够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号召不同,苏联并不具备将国家建基于民族或族群认同的环境和基础。十月革命后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同时也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大海中的一个社会主义孤岛,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资产阶级、敌对势力反抗和颠覆的威胁。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苏维埃政府必须建立起尽可能广泛的社会同盟,为此便要向民族、宗教等各种传统力量做适当妥协。而且,由于加盟苏联的众多民族在文化、传统、语言、宗教上差异过大,占总人口40%的俄罗斯人不足以将千百万非俄罗斯人融入俄罗斯民族。因此,苏联成立时,每个加盟共和国及共和国中的自治共和国都是基于地域性民族原则组建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对各民族的民族性事实上予以承认,并没有将境内所有民族整合成一个“苏联民族”。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是一个国家概念,而不是一个民族概念。

其次,苏联成立时境内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巨大,缺乏共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集体记忆。各加盟共和国在加入苏联时大多已拥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形成了迥异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方式。俄罗斯帝国在建立与扩张的过程中,斯拉夫文化始终没能化解境内的中亚地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历代政治家和知识精英都试图以斯拉夫文明来构筑一种统辖全俄的精神,事实上都没有成功。更重要的是,在苏联这一政治共同体中占据主要位置的俄罗斯,其文化优势并不突出,既不如乌克兰那样久远,也弱于波罗的海各民族。由于这些民族拥有对自己辉煌历史的集体记忆,加上苏联成立时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使得苏共很难建立起涵盖全境的统一文化。

因此,正如“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个名字所显示的那样,苏联将境内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最大纽带就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又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早在十月革命前,人们通过广泛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参与政治革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选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胜利以及苏联成立后,苏共运用政治权力,通过学校、传媒等各种政治社会化工具,长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苏共通过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以及斯大林模式所创造的奇迹,逐步将这一意识形态的成果通过社会主义实践展现出来,使之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霍布斯鲍姆曾就此感叹到:“对数以百万计出生村野的人来说,即使在当年最艰苦的年代,苏联的发展之路也意味着新视野的开启,代表着由无知的昏昧走向光明先进的城市。”[3]这样,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苏联人民心中的主要政治思想,一种超越民族、地域、宗教等传统地方性认同的官方意识形态逐渐形成。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苏联社会取得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苏联境内集体主义、平均主义等传统“俄罗斯思想”的影响。伯林认为,在俄国人看来,“一切公道的首要基本原则,就是平等;任何社会,人与人之间若无最大程度的平等,就不是公正的社会”[4]。尼・别尔嘉耶夫也指出,社会主义与俄罗斯文化有天然的亲和力,“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所有俄罗斯式的思想体系始终是集权主义、神权政体或社会主义的”[5]。俄罗斯村社制度则是孕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厚土壤,它使苏共可以“利用历史上已形成的人民生活的组织形式来一方面唤起农民进行革命,另一方面保持村社内存在的平均主义原则,直到革命后实行新的、社会主义的原则”[6]。

从根本上说,苏联建立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苏维埃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苏联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基础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而不断深化,还是受教条主义影响而不断削弱,会给苏联人民的国家认同带来深刻影响。

二、官方意识形态的削弱与变异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发生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最终扩展到一切文明国家。但历史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测发展,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尽管在政治权力的帮助下,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社会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苏联不断变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苏共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与后期的背离马克思主义,导致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逐渐削弱并最终发生变异。

苏联意识形态的削弱始于斯大林时期。苏联建国初期,苏共内部在以什么方式实现国家工业化问题上发生激烈争论,结果以斯大林为代表的中央主流派“高速度的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主张占据上风。斯大林希望用苏联的社会主义取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并通过政治力量和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主义实践巩固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然而,苏共领导人将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等同于社会主义。由于它过于强调与资本主义的对抗和斗争,一味排斥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使社会主义信仰遭到了严重扭曲,并造成社会主义国家长期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的状况。苏联人对社会主义的接受就是在这样一种极端的封闭状态下形成的,封闭局面的打破则动摇了人们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既有看法。人们通过30年代的、大清洗逐渐了解了国内政治生活的全貌,并看到了苏联与西方生活水平的差距,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马克思主义遭到某种程度的质疑而有所削弱。

面对斯大林模式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巨大伤害,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批判。从改革和完善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意义重大,但这种全面否定历史人物的做法,使苏联社会陷入了严重的思想混乱。长期以来,斯大林一直被宣传和认为是苏联和社会主义的象征,现在否定斯大林就意味着否定社会主义和苏联。“赫鲁晓夫的报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运动方向,也改变了每个人的精神状态”[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大揭露出来的斯大林的错误完全超出了人们的心理承受力,原有的信仰基础开始坍塌。

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在苏联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表层下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对传统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加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仰仍是苏共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但由于党内缺乏民主机制,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掩盖了苏联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尽管苏共大谈特谈“社会主义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相适合”等口号,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思想之间存在太大差距。这种差距意识使得社会主义价值、苏联爱国主义、社会正义等曾经在社会整合中起到突出作用的思想和价值,现在已不再被视为当然与崇高,加上西方和平演变渗透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到勃列日涅夫后期,苏联意识形态危机的严重性日益显露。

客观地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以前累积下来的一系列体制问题已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阻碍,改革势在必行。然而,由于改革初期加速发展战略的失败,戈尔巴乔夫把苏联经济改革陷于停滞状态归因于党的“官僚机构”的阻力,在改革的方向和指导思想上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以前的社会主义是斯大林模式的“极权的、专横的社会主义”,现在要构建的社会主义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崭新状态”。戈尔巴乔夫的“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偷偷置换了苏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遭到精英阶层的怀疑、公开诬蔑甚至抛弃,并由此导致民众思想的混乱和变化。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成为了压垮官方意识形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大卫・科茨(David Kotz)教授指出,1991年6月,一个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对苏联精英分子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研究,高达76.17%的精英分子转而支持资本主义。他分析说:“据我研究,70年代的苏共领导集团还是由理想主义的革命者组成的,到80年代就完全不同了,占据苏联党政机关要职的‘精英’们开始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之以典型的物质主义、实用主义。”[8]到苏联解体前夕,官方意识形态影响的削弱在苏联全境都可以感受得到,尤其是在莫斯科,莫斯科逐渐成为了改革理念传播的中心,而且成为了部分上流阶层犬儒主义传播的中心,这种犬儒主义最终导致了下层民众的思想矛盾[9]。

回顾苏联意识形态演变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可以列举很多客观原因来解释苏联的解体,如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种种严重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等等,但内在的一些缺陷并不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的毁灭,意识形态上的教条主义和错误的改革方向才导致了整个体系的崩溃。

三、苏联的国家认同危机

任何一个国家,其政治合法性的取得和维护,不仅需要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暴力机器,更需要公民的心理认同,国家建立和巩固的过程就是该国人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与巩固的过程。随着苏联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各族人民在苏联的整个领土内共同生活和工作,接受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并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取得了关系到“苏维埃国家生死存亡”的卫国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连同20世纪50年代后期斯大林的恐怖政治被消灭,以及在60年代物质状况有所改善,的确在人们心中产生了身为超级强国一分子的骄傲。尽管仍有广泛的犬儒与消极态度,但对平等与人类的大结合的理想观念在苏联公民心中开始扎根,因而,一个新的苏联认同感逐渐形成[10]。

然而,国家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面临各种挑战,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忠诚感因此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影响。对苏联来说,意识形态的削弱可以说是维护国家认同的条件变得恶化的表现。根据逻辑推理,一种意识形态削弱乃至崩溃的直接结果应该是另一种意识形态取而代之,因此官方意识形态的削弱乃至变异与苏联解体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由于在苏联国家合法性的确立与巩固过程中,意识形态占据着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地位,“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首先是从无产阶级政党思想上的胜利开始的”[1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国家赖以持续存在的基础首先来自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向往和信仰,其他因素如经济绩效的取得等都是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不管这种政绩是否真正是共产主义的成就。因此,在苏联广袤的地域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虽然曾经是人们确定政治归属时的最大公分母,但它一旦遭到质疑,苏联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存在危机就会接踵而至。

正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不断削弱乃至最终变异,导致了人民对苏联国家合法性的质疑。从斯大林、赫鲁晓夫一直到戈尔巴乔夫,都曾试图发展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改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存在和累积的问题。但问题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都只有“破”而没有“立”。从逻辑上讲,苏联后来社会危机的根源在于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或国家本身,人们的思想危机应该是体制性危机而不应该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和对国家的否定。但是,由于在人们的思想中,早已形成了“斯大林模式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等于苏联”的观念,一旦发生体制危机必然同社会制度进而同国家联系起来。而且,斯大林模式是在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特殊的,本身并不适合在和平建设时期使用,因而在国家认同塑造中的作用也是不健全的。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引起了苏共和普通民众思想上的混乱,把斯大林模式中仅有的一点能够提供国家认同的基础也松动了。勃列日涅夫和安德罗波夫时期进行的改革在解决经济和政治问题方面仅仅做出了很多承诺,到戈尔巴乔夫时,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内部改革”的轨道,而导向社会主义的根本改变[12]。戈尔巴乔夫在实施“新思维”的过程中,在削弱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的同时,没有能通过成功的经济改革及良好的经济绩效等途径建立起替代性的认同基础。

此外,苏联成立时对人民的个别国籍和民族特性是予以承认的,因此地域和民族事实上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发挥着潜在的重要影响力。而且,现代的人们和过去一样,以各种方式认同自己,陷入众多权威网络之中,并在其间分配资源[13]。特定个人或群体通常怀有多重认同,认同可以在比国家更大和更小的范围内同时发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人社会身份的不同层面难免会存在冲突,人们一般会对其加以协调。但是,人们在认可现代国家的过程中,首先得接受这样一种信仰,即国家是政治的首要单位。当涉及到国家这一认同对象时,人们必须在他们的多重认同中确立国家认同的优先次序,赋予其高于其他对象的地位。但是,在戈尔巴乔夫推行全盘西化的改革,造成共产主义价值体系危机后,苏联认同的最高地位遭到质疑,民族主义等其他思想乘机填补进来,地域和民族逐渐取代苏联成为人们新的政治认同对象,从而置换了原有国家认同与地域、民族认同的地位。这样,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各共和国的民族精英们轻易地把自己名义上的国家变成了独立的国家。

英国学者沃克指出,所有社会都需要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缺少这种共识,就会很快分崩离析[14]。由于苏共最后作为一个整体抛弃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苏联这个国家的合法性将不复存在,苏联社会制度的剧变和国家的解体便不可避免。

四、结论

本文的论证逻辑是:

1.苏联国家认同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基础,在斯大林时代,这种意识形态等同于斯大林主义。

2.苏联在宣称改革并放弃斯大林主义的同时,不但未能很好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而最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

3.由以上两个原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削弱并最终被放弃,挖掉了苏联国家认同的最大根基,而苏联的改革者们尚未能有效建立起替代性的认同基础,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就丧失了最大的合法性――国家认同,其崩溃就在情理之中。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我们对苏联解体历史过程的考察,可以得出一些对当代的社会主义改革可资借鉴的经验:

1.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通常在国家认同构建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问题,也就是说,要正确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通过改革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强化人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

2.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基础上构建国家认同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其他因素,还要通过民族融合、社会整合、经济改革等卓有成效的方式,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江宜桦,李强.华人世界的现代国家结构[M].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132.

[2]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1998:15.

[3]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下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574.

[4]以赛亚・伯林.俄罗斯思想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63.

[5]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M].北京:三联书店,1995:242.

[6]李永全.俄国政党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24.

[7]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9-30.

[8]大卫・科兹,弗雷德・威尔.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1.

[9]T.I.Zaslavskaia,Contemporary Russian Society:Problems and Prospects[J],Sociological Research,July-August 2006,Vol.45,(4):6-53.

[10]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3.

[11]潘德礼.论苏联剧变的思想政治根源[J].东欧中亚研究,2001,(5):3.

[12]Roger Keeran,Thomas Kenny,Debating the Soviet Demise:A Rejoinder[J].Sicence and Society,January 2007,Vol.71,(1):103-110.

[13]约瑟夫・拉比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克维尔.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52.

[14]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58.

Ideology,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Soviet Union Collapse

GUO Yan

(Institute for Taiwan Studies,Beijing United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Quite a few scholars believe that ideological collapse lead to the fall of the Soviet Union,but in fact they don’t have a direct causality.Due to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Soviet Union mainly based on Marxist ideology,the early Marxist dogmatism and late deviation from Marxism made the official ideology become weak continuously and changed at last,leading to the people losing their ident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oviet Union as a country difficult to keep on.

有意思的对联篇5

关键词:意识形态;信仰危机;多元化;多党制

中图分类号:K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7-0030-02

作者简介:杜莉娟(1990.2—),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意识形态研究。

一、党内领导层的信仰危机

前苏联意识形态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激变是由党内领导层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和背叛引发的。

戈尔巴乔夫担任党中央总书记后,在11个月内,一共调换了14名党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成员,更换15名国家和政府领导人。他逐步将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梅德韦杰夫、巴卡京等和他同立场的一些人提拔为政治局成员,从而实现了对中央政治局的掌控。1985年4月,戈尔巴乔夫在主持苏共中央全会时提出要进行经济改革,随后,又推行“民主化”、“公开性”和“新思维”。

说起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就不得不谈到一个人,就是雅科夫列夫。雅科夫列夫在1985-1988年担任苏共中央意识形态书记,是“新思维”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之父”。他深得戈尔巴乔夫的信任,是戈氏阵营中足智多谋的智囊。他曾经是马克思主义阵营的主力,却也是戈尔巴乔夫时期反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积极分子。雅科夫列夫宣扬“共产主义空想论”,认为共产主义具有不现实性。他对共产主义全盘否定,甚至恶意歪曲马克思主义思想。雅科夫列夫在书中曾写道:“马克思主义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打着科学幌子的新宗教,它只是从科学那里借用了一些名词术语”;“我们已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我们的宗教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的耶稣是假造的”。①1991年8月16日他甚至声明退出前苏联共产党。除了雅科夫列夫之外,叶利钦、谢瓦尔德纳泽等也是极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者。

戈尔巴乔夫、雅科夫列夫、叶利钦这些颇具威望的党员本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赖以生存的领袖基础,然而恰恰就是这些原本的最坚定的共产主义宣传者和组织者背弃了共产主义,向共产主义泼了硫酸。这些具有多年党龄、位高权重的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动摇和背叛,给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致命的一击。正如瓦·博尔金所说,“无论是世界大战,革命,还是两大阵营的军事、经济对抗,都没能摧毁和肢解这个伟大的国家。前苏联是被人从内部攻破的,是被一小撮有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葬送的,是被反动派搞垮的。”②这些反马克思主义者利用手中的权力,一步步改变着苏联民众心中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企图彻底摧毁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二、“否定一切”的社会思潮

戈尔巴乔夫对前苏联历史的态度不再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小心谨慎的反思,他采取的是更为大胆的全盘否定。这场“否定一切”的思潮从对斯大林的否定开始。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对待斯大林问题显得比较小心谨慎,他采取“冷处理”,对有关斯大林的是非问题没有过多的谈论。在1987年的《真理报》中,他对斯大林的看法较为客观:“我们要是站在历史真实的立场上,就应既看到斯大林在争取社会主义、捍卫其成果方面的无可怀疑的贡献,也看到他和他周围的人所犯的政治错误和专横行为”。然而他真正的看法并不是如他上台之初所说的那样,认为“不能陷入昔日的纠纷”,相反,正是戈尔巴乔夫带领苏联社会陷入了对“昔日的纠纷”中。通过戈尔巴乔夫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他不是对斯大林没有意见,也不是褒贬掺半,而是意见很大,甚至可以说到了仇视的程度。戈尔巴乔夫之所以没有在上台后立刻表明自身立场,是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以目前情况来看,斯大林的威望是刚上任的自己所遥不可及的。他要想撼动斯大林在群众中的地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可能会遭到群众的反抗,甚至影响自己的领导地位。因此戈尔巴乔夫暂时没有表达自己对斯大林的真实态度,而是找一个传播媒介,借用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这就是文艺作品。用虚构的文学说真话,用假戏映射历史,以此来混淆视听,渗透给群众关于苏共的不利言论。

戈尔巴乔夫打着“民主化”、“公开性“的旗号,号召“让我们的言论多样化一些吧,让全社会都参加,让社会主义的多元化充满每一种刊物”,③于是文艺作品掀起“解禁潮”。杜金采夫的《白衣》、贝克的《新的使命》、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等小说,田吉兹·阿布拉泽的电影《忏悔》等纷纷解禁。这些解禁作品中,以斯大林时期的镇压运动为创作背景的雷巴科夫的小说《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最具有典型性。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是一部彻底否定斯大林的小说,讲的是斯大林肃反活动前后的故事。在这部小说里面,斯大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份荡然无存,他对列宁口是心非,对基洛夫暗下毒手,全然是个狡猾阴险、残酷无情的阴谋家和独裁者。戈尔巴乔夫看完这篇小说的内容后,并没有批评其不真实性,却在言谈中透露出对小说披露个人崇拜问题的支持。于是,苏联社会涌现出大量的以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为题材的作品,报纸、杂志、电台也纷纷出现批判斯大林时期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苏联社会的“文学炸弹”越来越多,苏联社会也逐渐从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扩大到对列宁等苏共领袖人物的否定,苏共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几乎都未幸免。

这场“否定一切”的思潮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发展到对前苏联历史的否定。戈尔巴乔夫提出“历史不能有空白点”,于是苏联社会掀起了以追求历史真相为目的的“否定历史”思潮,大量打着“揭秘前苏联历史真相”旗号的节目、文章、回忆录出现,诋毁苏共的恶语甚嚣尘上。1988年6月前苏联取消了中小学历史课考试,这意味着苏联政府默认了社会舆论对历史真相的改写。1991年8月《我们的祖国》作为新教科书涌入前苏联学校,该书批判了列宁以来的苏共历史,还积极评价了沙皇的历史作用,彻底地颠覆了人们脑海中的前苏联历史,前苏联历史由红变黑。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大解放”

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起初是针对苏联社会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民主使苏联群众摆脱思想禁锢,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加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改革中,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总结来说,戈尔巴乔夫实行民主的目的是“活跃人的因素”、调节社会氛围、为改革添动力。

戈尔巴乔夫所说的“公开性”,最初是指民众对国家的监督,强调的是让民众享有知情权。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生活领域的公开性应该让人们既知道好的,也知道坏的,为的是好上加好,而同坏的要进行斗争,他认为应该“把公开性视为实现人民的社会主义自治和实现公民的宪法权力、自由和职责的必要条件”。

我们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实行“民主化”和“公开性”的思路是正确的,是顺应民意、符合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的国家性质决定着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在于戈尔巴乔夫无法掌控民主和公开的良性发展态势,使“公开性”的内容囿在对“坏”的批判,忽视了对“好”的赞颂,“民主化”也陷入无尺度无底线的误区。对于“民主化”和“公开性”的分寸和维度的失当把握,使苏联社会这滩原本封闭的“死水”一下子变成不受控制的“洪水”,苏联社会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社会陷入一片混乱。非马克思主义主义意识形态趁机抬头,言论甚嚣尘上。面对已经失控的局面,戈尔巴乔夫根本招架不住,只能顺势将“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来附和着无尺度的“民主化”和“公开性”。

“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 宣扬“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全人类的价值至高无上”,认为应该放弃一种意识形态在党内的垄断地位,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这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混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线,是极其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目的就是为了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990年苏共二十的纲领中宣布“我们坚决摒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教条主义和不容忍态度”,这其实就是要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用“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取代苏联社会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

四、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

戈尔巴乔夫对言论的一再支持和纵容,使反马列主义成为前苏联意识形态的主流,势力猖狂膨胀。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很快从意识形态领域延伸到政治方向上,由意识形态多元化发展到了政治体制上的多党制。

到1990年,苏联社会已经有9万多个非正式组织,其中有500个旨在、社会主义的政党。这些政党无道德底线地诋毁苏共的公众形象,并且提出要修改宪法,取消苏共领导权。在1989年5月前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激进派代表萨哈罗夫正式提出取消关于苏共领导地位的前苏联宪法第六条。同年12月,在前苏联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萨哈罗夫再次提出修宪,要求“反对共产党垄断政权”。在强大的压力下,1990年3月前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关于设立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将原第六条修改为:“苏联共产党、其他政党以及工会、共青团、其他社会团体和群众运动通过自己选入人民代表苏维埃的代表并以其他形式参加制定苏维埃国家的政策,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至此,前苏联确认了多党制,苏共丧失了执政党地位。

戈尔巴乔夫主导的修宪取消了前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此后的前苏联不再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前苏联丧失了共产党这个最强有力的主心骨。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党内出现的信仰危机对苏联解体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号召力的共产党员变成了反马克思阵营的组织者,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推波助澜。正如美国一名政论家所说,“如果说以前对事实的歪曲来自外国的反动势力,那么现在则是由前苏联的主要报纸杂志和往往是知名党员通过前苏联电视台向前苏联人民提供的”。④戈尔巴乔夫身为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最高领导人,其自身对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的背叛更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起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确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然而,戈尔巴乔夫却企图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这是极其错误的右倾思想。意识形态在一定的社会里,虽然存在阶级本质不同的多元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占统治地位的却只能是统治阶级的一元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实行意识形态多元化是行不通的。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裸的背叛,正如瓦·博尔金在《戈尔巴乔夫沉浮录》中所说,“党确实忠于他,而他却背叛和抛弃了党。”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能够创造性地回答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前苏联,领导者的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就在于主体选择绝对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社会意识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规律,必然对前苏联社会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最终导致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正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不变的坚持,才铸就了中国今日的辉煌。

注释:

①(俄)A·雅科夫列夫:《序言、崩塌、结束语》莫斯科,1992:127.

② (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李永全等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

③参见《苏联七年改革纪实》,第56页

④ (美)米克尔·达维多:《剖析苏联出现的现象》,徐锦栋译[J].苏联东欧问题译丛,1991,(4):64.

参考文献:

[1]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8.

[3](俄).雅科夫列夫.序言、崩塌、结束语. 1992.

[4](俄)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李永全等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5.

有意思的对联篇6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22-02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阵地。因此,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互联网+”构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新战场

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形成以互联网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活动。网络给我们教学带来方便,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

(一)“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状况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目前,网民还是主要以青年为主,高校学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加上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接受的能力,容易受到错误思想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据报道,目前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社会和西方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也受到冲击,甚至还有淡化的倾向。

(二)“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的建构方式, “意识形态的传播从来就是媒体传播,自然也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1]。网络呈现出了新的传播属性和传播方式,使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展现出新的特点。

互联网打破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单一性,成为最新、最快、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汤普森说:“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2]从这个层面来说,互联网确实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成为意识形态建构与传播的重要载体。

“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场所具有了自由性、开放性和扩大性的特点,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更加开放的平台。互联网也使得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任何国家、组织、个人的观点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阐述,所以互联网便是这些思想和言论的聚集地。

(三)“互联网+”条件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意义

同志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权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3]所以,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关系到整个国家和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安定团结。

首先,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社会主义是高校必须坚持的方向。当今,为了了解世界、开阔视野,高校不再是封闭办学,而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然而,一些敌对势力便会利用这一条件对我国高校的师生灌输西方文化。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巩固思想防线,才能促进高校的深化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次,加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质量的有力保证。高校是人和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只有在高校中对人进行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培养,使其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仰,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互联网+”条件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挑战

(一)互联网强烈冲击了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人们自由地发表言论、接受信息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同时,各种有害信息也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使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受到了威胁。“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对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引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4],以往的书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易于控制,信息需要审核才能被传播,确保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而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兼容性使得各种信息都在网上肆意泛滥。大学生的心智和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对网络信息和言论的辨别能力,这些因素造成了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受到严重的冲击。

(二)互联网使东西方文化思想冲突更为明显,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抵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志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只有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才能有效地防止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意识形态,这样必然会造成冲突,西方敌对势力则利用互联网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思想上的侵略,对高校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三、“互联网+”条件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意识形态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信仰和统治合理性的理论依据,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功能”[6]。所以要加强和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制定出相应的对策,确保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一)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完善高校的领导机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在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必须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能力,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注重高校里领导班子以及干部队伍的建设,全面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培育出大批优秀的思想工作者。严格管理校园网络,构建高校安全的网络运行机制。高校各个部门在党委的带领下,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在互联网这种“世界视野”下,维护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

(二)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面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各国的思想不断融合交流,文化呈现出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我国必须有坚定的思想信仰防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的整体凝聚力。所以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除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外,还要抓好思想文化建设。首先,要正确对待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挖掘其包含的意识形态资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正内化于心。最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保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指导地位。

(三)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管理

网络是获取信息、引导舆论和宣传意识形态的新途径,所以高校必须主动占据互联网这个阵地,掌握主动权。建立一支既思想觉悟高,又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人才队伍,在网络上加大高校主流意识的宣传力度。第一,认识到在高校中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重要性,抢占制高点,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第二,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网络上的教育和宣传,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网络化,用科学理论引导网络意识形态的建设。第三,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监管工作,实施建设和管理并行的原则。杜绝危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事件发生。第四,对网络的舆论加以引导,对信息加以辨别,发现一些有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消灭,保证网络意识形态的纯洁性。

四、结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西方强国利用互联网推行“数字霸权”和r值观渗透,我们面临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7]。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重要的一部分,是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引导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确保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 (1).

[2][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葛晨光.网络发展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1).

[5].把思想宣传工作做得更好[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田改伟.试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5(1).

有意思的对联篇7

[关键词]企业;互联网;用户思维;应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互联网不仅在人民的生活中应用日益广泛,而且在企业应用中也越来越普及和深入。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改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规则,为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时代下的用户思维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用户思维为核心的企业生产和经营运用模式,为此,企业要树立用户思维理念,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利用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价值,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价值,得到其满意和青睐。另一方面,加强营销手段创新,实施动态的适应用户需求,赋予用户极大自和主动性,使用户参与到产品价值创新中,形成经营用户理念。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打造自身品牌,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的区别

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互联网思维是人脑根据互联网特性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方法,它是一种思考工具;而互联网是人们进行信息获得、传递、交互、存储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信息工具。不能说使用了这个工具,就具备了互联网思维,具备了互联网思维的也不一定就在使用此工具。从事互联网的企业未必就具备了互联网思维,而在传统企业里不能说就没有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点:1、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中最核心首要的,就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文化,进行深刻理解和满足用户需求,才能生产出适合用户的产品。2、简约思维: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用户缺乏耐心,企业就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需求,使用简约思维。3、极致思维:就是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超越用户预期。4、迭代思维: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经过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在持续迭代中完善产品。5、流量思维:流量意味着数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销量,通过流量载体获得利润。6、社会化思维;社会化商业的核心是网,网是利用关系链和传播链进行营销和传递信息的媒体。

不难看出:互联网思维特点内容中用户思维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和核心。企业利用关系链和传播链媒体进行营销,通过树立用户思维、强调倾听消费者心声,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以打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疆界;通过简约思维,强调从产品到服务,力求专注与简单;通过迭代思维,突出快速响应、及时满足消费者多变需求而快速开发;加强与用户对接,注重提供满意服务和非凡用户体验;利用社会化思维,以社交媒体为平台,进行透明而直观呈现等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实施,把企业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

三、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在企业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用户思维渗透到生产、营销、管理、商业模式等环节中,因为企业生产、营销、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企业的利润买单的是用户消费者。即:企业生产和营销的核心是全心全意地为用户消费服务的,可以说企业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让用户买单,不仅要让用户买单,还要让用户买后感觉舒心,而且使用产品后留下美好印象产生依恋,甚至向亲戚朋友赞赏或推荐。企业营销时的互联网思维,体现用户服务和体验,以达到最优的用户服务质量及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为目的,使产品多元化,依靠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支持,消费信息趋于对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出现了转变,用户形成,用户变被动为主动,可随时通过互联网了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使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形成以用户思维为理念。同时,企业建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号召广大职工不断探索和深度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服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让大家认识到:只有用户认同,企业才有合同。企业的产品才会转为商品,产生利润。可见:企业的目的是赢得用户和“满足”用户,且建立与用户牢固的关系,是企业经营的使命和宗旨。

(一)建立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思维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产业平台来实现和满足用户思维的目的,利用跨越各种实体设备的网络将互联网产业与“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并融合到各类实体产业中去。把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做到最佳,利于企业在互联网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社会化思维对企业组织和设计新产品发挥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便于企业用户思维文化转达企业职工中,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可汇集用户需求和建议反馈到企业生产环节中,利于产品研发和更新,从而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二)用户思维在企业营销中应用

用户是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要树立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关系营销”观念,就要与用户形成更亲密的关系。珍惜每一次交易,至诚用户。企业要建立关系营销用户数据库。对目光长远、转换成本高的用户,实行专人负责制,制定联络沟通计划,彼此畅通信息,互通有无,满足用户所求。让用户意识到:保持关系双方受益,中断关系双方受损。

1、用户至上

企业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要把“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落实到经营销售全过程。在建立与用户良好的关系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满意度来生产产品,还要组织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体验,深入了解用户的真实想法和内在需求,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以前企业强调的“用户是上帝”已被互联网思维的“谁用我的产品,谁就是上帝”所代替。因此,企业只有符合用户优质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达到用户的满足。

2、体验为伴

以前传统的经营模式是销售者和用户是信息不对称的,买的没有卖的精明。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用户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销售模式要跟上时展的潮流,就必须创新。目前,很多的用户在买产品之前都会在网上做一个价格比较。可见,现在的主动权都掌握在了用户手上,用户的体验是企业产品销售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秉持体验为准为上,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赢得用户的支持,创造产品良好的口碑。如今,大部分用户喜欢体验感受,比如,苹果公司每次在出售新手机之前,先让用户体验,使得新手机拥有更多的用户。

(三)用户思维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

生产过程中的用户思维主要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系统思维,整个系统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人力资源、销售方式、资金、原材料、品牌和知识产权、创新力等,能够形成为用户提供他人无法仿制而必须购买的产品和服务,使其具有不能被人复制的特点。就是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满意产品,提供有超值或科技含量很高的技术服务。可见,创新生产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只有创新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才能长足发展。企业思维的创新在价值上体现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思维的创新是整个企业价值形成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如何落实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思维

(一)时刻具有危机意识

企业要想发挥互联网用户思维,就必须时刻具有危机意识。第一,通常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容易骄傲,从而使得企业人员不思进取、出现停滞不前等问题;第二,当今社会时刻都在变化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也变得愈演愈烈,所以一个企业短暂的成功并不代表着永远成功。因此,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强烈的危机感,居安思危。要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不断的更新自身经营模式。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成功企业不仅是领导居安思危,而且所有的员工都充满了危机意识,能够时刻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针对自身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并制定应对措施,创新企业用户思维系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拥有了创新精神,才会促使企业整体发展。欲想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就得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想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要体现在技术、营销模式以及用户模式的创新。为此,企业工作人员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和技术方面,还要体现在商业模式上,不盲信过去的经验,大胆创新,确保更多的用户消费,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三)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品牌,是互联网思维下商业模式的重要策略,企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大量的宣传自身产品,结合实际情况,打造自身产品的卖点。要重视媒体作用,通过媒体营销让产品成为市场的焦点,提高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另外,还要进行产品升级,不断优化产品品牌,让用户看到自己拥有的产品在不断更新,提高整体产品价值,保证自身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四)迅速地革新

现代企业发展的明显特征是快,主要表现在决策、应变、革新等方面。企业要定期对市场做整体的调查,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创造出适应市场氛围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由于市场随时在变,优势瞬间很难预测。企业要与时(市场)俱进,快速做出市场反应,生产出适合市场(用户)需求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迅速革新,走在同类企业最前端。例如,腾讯的微信之所以得到很多用户的信赖并获得成功,得益于微信顺应市场发展需求更新换代,不断满足用户的需要,才会使其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意思的对联篇8

关键词 : 创意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图形创意思维的发掘

(1)思维的切入

从时空的关系切入

由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切入。利用事物间在时空上的接近关系,唤起观者与此相近的想象。

从事物的形、义类比切入。

利用人对某一事物感知时,会引起与这一事物在性质上、形态上或其他方面相似或者含义相近的事物的回忆的特点,实现形义转换,创造图形

从质和特点的关系切入

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所构成的关系必然有其相反面,切入构形时利用事物在某一种共同特性中存在的较大差异,寻求创新

二、创意思维的基础

1、思维特征

(1) 求异性:创意思维的求异性特征是因形象思维造成的。设计师从反逻辑的角度出发,在客观世界的事物中寻找形象的变异、质的变异。

(2) 跳跃性:创意思维的跳跃性特征是指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非连续式的,导致思维发展的突变和逻辑的中断。表现为形象的反常,表面上不相干的物形却蕴涵着本质上的关联

(3)辨证性:创意思维的辨证性特征指设计师的思维过程总是在寻找与发现之间进行,在求同和求异之间展开。

(4)综合性:创造不是靠苦想就可以得到的,它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秩序和意义的分析上,建立在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思维点的交叉和整合上,由此形成了从常规思维到逆向思维、反常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方法。

(5)原创性:创意思维的原创性特征是指其成果的新颖和唯一性。

(6)能动性:创意思维的能动性特征是指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的、被动的反映。

2、思维方法

(1)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应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路进行。常规思维即是逻辑思维。

(2)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由结果向原因的推演,是因果关系的倒置。

(3)反常思维:反常思维具有偶然性的思维质变。这种思维方法是从事物的相反方面提出假设,依据事物间的对立关系而构成联想,把问题异化,用超出常理的构思去获取新的视觉形象。

(4)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把问题“点”引向问题“面”。由原创意点引出另一个或数个二次创意点,再以这些二次创意点为原点引出更多的创意点。循着向四周辐射的各种路线思考。

3、思维的表达(方法):

(1)寓意和象征

寓意:借其它事物来寄托本意。寓意的表达主要依靠借题发挥的手法。

象征:通过某种具体可以感知的形象或符号,用以表现某一事物的本质或涵义以及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象征的表达主要依靠哲理和暗示性。

(2)想象和联想

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联想:是从一事物的观念推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有人称之为“观念的联合”。视觉设计创意思维中运用最多的就是联想思维。如: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功能的联想(玻璃杯的用途联想)

4、创意思维推演

(1)逻辑推演

①功能推演。

由拟表述的内容找出与之功能相联系的形象,用这一形象的组织来表述功能。

②词义推演。

由主题词义推演出相关词义的表达,并形成形象。

③求证推演。

根据表述内容,确定一个概念或观念,用能代表本质的形象去证明和表达这个概念或观念

(2)联想推演

①形象推演。

用形象近似或外形相近以及某一角度或某种状态近似的形象去替代原形象,引发想象的延伸。

②概念推演。由一个概念推演出相关物,由物推演出相关事,由相关事推演出用途、作用等内容。

③内涵推演。由一个物形的表象特征,推演出它的内涵

④情节推演。由假想的情节推演出戏剧化的场景和结果。

⑤色彩推演。由色彩的感情和色彩的象征意义,抛开色彩的表象,引出它所能表达的主题,再根据所述主题确定图形形象。

上一篇:化缘校长范文 下一篇:李白与杨贵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