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0-02 16:18:15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1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小学生在六年中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基于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调查,提出有效指导小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总量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积极的课外阅读态度和对课外阅读的正确认识是搞好课外阅读的动力,这一动力是由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正确认识而产生的。通过调查发现,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但在对课外阅读主要意义的认识上存在弱点与欠缺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课外阅读是“自我成长需要”的认识上,因而影响了课外阅读的方向和范围。因此,学校领导、班主任、各科教师及家长,在取得对学生必须加强“自我成长需要”教育的一致性认识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实施课外阅读是“自我成长需要”和补充,是丰富自身知识结构需要的教育,使其提高认识,获得动力,并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小学生课外阅读朝着“自我成长需要”的目标进行。

二、分学年段确定课外阅读范围

从调查中得知,由于学生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存在弱点与欠缺,课外阅读的范围不完整,带有明显的无目的性和无计划性,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建议的范围。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引导学生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和建议的阅读范围,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课外阅读意义;第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和建议的阅读范围,结合课堂知识学习内容,分年级整体规划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与量;第三,遵循由浅入深、由窄到宽、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出各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计划,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按年级、按班级、按读物开展课外阅读竞赛;一天一读活动;亲子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体会专刊等),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和技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第四,要坚持按学生课外阅读范围和计划阅读,经常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并分阶段对照计划进行考核。

三、全面课外阅读与个体特长的重点课外阅读相结合

从总体上讲,学生课外阅读一定要根据《语文n程标准》中有关课外阅读总量的规定和建议的阅读范围全面的阅读。在全面的基础上,又要发挥各自特长重点阅读。对技能学科课外阅读这一部分,同样如此,既要求学生全面阅读各技能知识读物,又要坚持提倡学生重点阅读各自专长技能知识读物。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特长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讲全面发展,绝不是指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成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包含着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教育。

四、构建“二位一体”的学生课外阅读引领与指导模式

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小学生较好的完成课外阅读的总量,并非只是学校的任务,应该是学校、家庭共同的使命。学校要构建“二位一体”的学生课外阅读引领与指导模式,只有当学校和家庭指导形成了合力,通过家校合作,全面整合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开展父母引读、亲子共读、亲子互读、师生激励、生生合作、个性化家校联系卡等多方立体互动,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就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和课外阅读的积累技术,顺利完成课外阅读的任务。

五、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与条件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2

关键词:课程背景;阅读价值;问题原因;建议对策

一、课外阅读的创生背景

高中语文阅读主要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内阅读,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指定材料的阅读。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对相关材料的阅读;这些相关材料可以是语文教材(我们俗称的语文教科书),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其他文学典籍、报纸刊物等。

阅读健康的书籍是促进个人生命成长、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对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提高民族、国家的整体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校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

马边彝族自治县中学校是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市级校风示范学校,为了了解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课题组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广泛收集了我校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信息。

此次调查问卷我们从四个大的方面的统计进行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279份问卷中,其中有21人是城区学生,其余258人都来自各乡镇。他们具有如下的特点,是学校的一道特殊的风景。

(1)渴求关爱的留守青年

我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各乡镇,家庭条件恶劣,很多家长只得离乡背井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就从留守儿童成长为留守青年。他们渴求和家人团聚,渴求亲情的滋养。

所以,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情感态度、人生观等方面更需要大力的引导。学校教育如何填补他们因缺少亲情而产生的遗憾,就成了摆在全体师生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

(2)勤奋刻苦的追梦学子

因为家境的磨炼,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都比较独立、刻苦、勤奋。尽管,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还不能和汉区相提并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是,由于他们具有刻苦勤奋的性格优点,可塑性往往比较强。如,2012级七中网校班的××××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她在高考中一举夺得“校状元”的桂冠,并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

这群追逐梦想的学子,激励并鼓舞着我们去思考学校的教育,发展学校的教育。

(3)在语文科的学习上遭遇挫折、尚未失掉信心的学生

我校66%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最好,只有34%的学生认为语文成绩现在最好,这组数据说明他们在语文科学习上遭遇了挫折。63%的学生认为语文科在各学科中的难度一般,59%的学生正在努力提高语文成绩,91%的学生对提高语文成绩抱有信心。过半数学生的努力和91%的学生信念就是我们探索语文教育的理由和基础。

2.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和途径方面

我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23%的学生每天的课余空闲时间(不包括写作业的时间)有3~5小时,55%的学生有1~3小时的课余时间。但是他们对课余时间的利用却不科学,每天能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比重很小。有35%的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到半个小时,有80%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

从阅读的材料和内容来看,75%的学生喜欢阅读纸质书籍,60%的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是同学之间交互借阅或校外书摊借阅的,只有15%的学生是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的;78%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名著、体育、新闻,有8%的学生喜欢卡通、漫画。

3.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动机、兴趣

68%的学生认为高中生课外阅读很重要;86%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是74%的学生闲暇时最喜欢做的是看电视和听音乐,仅有17%的学生选择看书,可见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一个尚未开垦的莽荒之野;23%的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67%的学生没啥兴趣。

4.课外阅读的方法、环境

56%的学生偶尔制订课外阅读计划,29%的学生从来没制订过;37%的学生课外阅读时经常读完就不管了,也有37%的偶尔做读书笔记或写旁批;63%的学生很愿意与人分享课外阅读接触到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和情感体验等,写作文时能引用的占26%;50%的学生认为读文集或单篇文章比读整本的书重要;44%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书籍的获取途径比较少;41%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是书籍太少;61%的学生写出了曾经让自己产生过共鸣的语句,座右铭一类较多,没有一个学生能写出一个语段;在完成“请你列举出你接触过的三篇课外文章和三部课外著作”这个答卷任务时,33%的学生没做。

三、综合分析主要问题与原因

1.课外阅读的时间、内容和途径方面

我校78%的学生每天的课余空闲时间(不包括写作业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超过3个小时。也就是说我校学生有较为丰富的课外阅读时间,有待师生们的珍惜、利用。

学生有了基本健康的价值观,能对图书作初步选择。虽然有8%的学生喜欢卡通、漫画,但是78%的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名著、新闻等健康读物。

课外阅读的途径方面,60%的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是同学之间相互借阅或校外书摊借阅的,只有15%的学生是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的。可见,学校图书室作为校内专门的藏书职能机构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自己购买图书的比例也很小。

2.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动机、兴趣

68%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基本上能认识到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作用;但是74%的学生闲暇时选择的是看电视和听音乐,而不是课外阅读,只有17%的学生选择看书。可见,我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动机是相当弱的。有浓厚阅读兴趣的人不到四分之一,近四分之三的人缺乏相应的阅读兴趣。

可见,做好课外阅读要有一定的学生基础,学生在主观上对课外阅读是持欢迎态度的。同时任务又是艰巨的,因为不到五分之一的学生闲暇时才偶尔选择看看书。

3.课外阅读的方法、环境

我校学生普遍缺乏相应的课外阅读方法:(1)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漫无目的的,没计划的。只有56%的学生偶尔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来没制订过。(2)学生课外阅读不注重积累,与读物、与作者很难产生共鸣,缺少精神层面的交流。(3)学生易忽视课外阅读的成果运用。37%的学生不愿意与人分享课外阅读接触到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和情感体验等;写作文时能引用的仅占26%;没能自觉运用课外阅读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来描绘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外阅读的环境方面,44%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书籍的获取途径比较少;41%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困难也是书籍太少。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重要。

四、针对我校少数民族学生阅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应对策

1.给学生的建议:厘清对课外阅读的模糊观念,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1)对语文课外阅读形成正确的认识

不会增加大家的课业负担。语文科课外阅读不会增加大家的课业负担;相反,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拓展自己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自我的探究意识和兴趣,在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知识全面发展。所以,提倡并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2)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提高课外阅读的能力

学生应该结合课内学习,主动探索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积累经验,增强课外阅读的能力。①要学会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增强课外阅读的目的性和自觉性。②要学会做读书笔记或写旁批,注重积累阅读体验,尝试和作者、文本进行精神对话,以转变、丰富和升华自己。③要学会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自觉运用课外阅读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描绘自己的生活。

2.给教师的建议:教师应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1)营造阅读氛围,打造阅读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书香氛围可以催生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我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呵护、培养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①学校领导及学校各科任课教师应认识外阅读的重要性,统一思想,不再把学生在课间自主时间看课外书作为违纪、违规来处理,使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一定的安全感。②班级集体可以统一征订优秀报刊,精选时文。如,《读者》《青年文摘》等时文报纸,建立一个固定的班级阅读书库。③建议学生随身携带优良书籍,养成随时阅的习惯。

(2)拓宽课外阅读范围,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课本中有不少文本都是长篇名著节选,教师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原著,要求学生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本名著扩展,并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来加强对局部的理解。从而立足课内,带动课外,从课内有力地向课外拓展辐射。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与文本充分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自主分析感悟能力、自主欣赏评价能力和自主吸收迁移能力。

(3)建立、完善学生课外阅读的检查、督促制度

目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投入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反馈、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积极有效的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机就不易及时得到强化,阅读的兴趣就得不到及时的肯定,阅读的成果就缺乏相应的交流分享机制。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就会大大降低。为了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时间、语言积累、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主要内容,开展评价活动。下面提供几个具体做法供参考:

资料查阅法:指导学生制订“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学月”课外阅读计划,向学生介绍做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方法。并定期查阅学生的阅读计划、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检查学生计划的合理性和计划执行的实效性。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在相应时间进行量化,及时统计得分,根据分数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等级,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成长,在成长中体验快乐。

活动评价法:一份思想与人分享就成了两份思想。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搜集的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应主动和他人分享。因此,教师应为学生的分享、交流搭建平台。可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课外阅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阅读中的收获。也可以利用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等,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经典名著知识竞赛、读书征文等活动。让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分享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渠道。

3.给学校的建议:营造优良的课外阅读环境

我们学校目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师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

(1)完善评价机制,帮助语文老师实现由“应试”往“素质”的转变,进而重视、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

(2)加大资金、人力投入,积极推进图书室的建设。目前,积极探索在中午1点至2点、下午5点40至6点40这两个时段开放图书室的可能,以期缩短图书室和学生的距离,切实发挥图书室的作用。条件成熟时,增开期刊阅览室。

(3)在经费不足、人力不够的情形下,积极探索与县文化馆的图书资源的共享流通机制。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蒋念祖,陈玲玲.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的学与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6.

[4]王建军,徐颖.语文教师课外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J].江西教育,2006(03).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3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课外阅读;现状;对策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实施建议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及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的价值曾作过这样的论断:“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1.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笔者从我镇几所小学校中、高年级选取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镇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状况是:①阅读内容单一。大多数学生的书包里除了教科书,就是教辅类书籍和作文选,也有个别学生书包里装有一些漫画书。②阅读效果不佳。82%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处于娱乐性阅读、快餐式阅读、浅表性阅读的层面。69.4%的学生仅读过《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的少数篇目,没有人读过整册书籍;而对于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仅通过影视途径有所了解,对于少儿版的《西游记》、《水浒传》,84.4%学生从未读过;对于《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格列佛游记》、《童年》,92%的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距《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尽人意。

2.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反思

笔者通过与部分教师及学生家长座谈,认为导致当前阅读现状的原因有:①教育思想功利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度未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众多老师的观念滞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其目光只局限在课本上,为考试而教,反复讲,反复练,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丧失了生机。另外,家长功利思想亦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阅读故事、小说等“闲书”肯定会耽误孩子时间,影响孩子成绩。他们全然不懂得丰富的阅读对扩大孩子视野、塑造孩子心灵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②阅读引导不得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作文选,学生也只认得教辅类书籍。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今流行的风靡校园的一些名家小说,学生根本不去买或不去想法借阅。知道郑渊洁、杨红缨、曹文轩这些当今作家姓名的同学更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日常教学中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能鼓励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仅占18%左右;多数教师很少指导或根本不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③阅读氛围未形成。由于受整体社会文化环境及家长文化程度的影响,农村成年人对读书不感兴趣,许多家长在闲暇之余,其休闲方式往往沉迷于看电视、打扑克、玩麻将上,这种行为给正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的吸引力渐渐地也被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紧紧牵引,课外读物无缘得到学生的青睐。④课外读物太匮乏。当前课外读物价格较贵,许多家长舍不得买。农村小经济条件的相对薄弱,图书室藏书较少而且陈旧,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

三、改变当前阅读现状的对策

针对当前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师应大力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走“大阅读教学”之路,引导小学生以书为友,努力使阅读成为小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加强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①借课文搭桥,向学生推介课外读物。如学习上《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课文,可鼓励学生去读一些民间故事;学习《伊索寓言》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集》、《克雷洛夫寓言集》等。关键是教师要抓住课文这个引子,打开相关链接,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②以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定期在班级里举行故事会,一人讲,大家听,轮流讲,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热情转移到读书上来;对于未讲完的故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笔者利用这种心理,每每给学生讲故事讲到精彩处便戛然而止,用“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③开展名著知识竞赛,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好胜心强,读书竞赛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学习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在班里开展《水浒传》知识竞赛活动,设必答题、抢答题,分小组进行。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必然要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名著,查阅资料。

2.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不仅要爱读课外书,而且要会读课外书——这有赖于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或书籍,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筛选等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初读感知,然后精读鉴赏,最后评议摘录。还要辅导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做好课外读物的推介工作。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选择读物:①有益于巩固课堂学习的读物。如学习《装满昆虫的衣袋》,可以让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可以向学生推荐《呼兰河传》。这样可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②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读物。可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类读物,中年级可增加科幻类读物,高年级学生可推荐名人传记、中外名著等。③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主要包括风土人情、风景名胜、地理环境、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读物,并辅以适当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4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课外的大部分时间选择现代游戏机,或者舞蹈、绘画、音乐等才艺兴趣班等。而对于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主动阅读的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课外时间极少或者完全没有语文阅读。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

2.缺乏有效阅读。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所接触的阅读方法不一定完全掌握,要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指导,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情况。

3.缺乏读书氛围。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爆炸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急剧加快、传统家庭文化缺失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身影、现代游戏、影视、娱乐让人变得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学生没有读书的氛围,缺乏课外的环境。

二、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面窄,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主动性。意识决定行动,兴趣促进主动。要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内容竞赛,文学创作交流等平台和机制来吸引学生关注课外阅读,发现阅读的乐趣所在,从而主动的安排阅读时间,增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用兴趣引导,主动学习的效果。

2.加强课外指导,提高阅读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目前教学的现状,对有限课堂时间所讲授的阅读方法要进行课外延伸和跟踪,以灵活方式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学生家长一起努力,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保证阅读的正确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一方面,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博大精深,使其能够更形象,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了解中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进行阅读,而不是党方面完成任务式的学习。

三、结语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5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造条件,改变读书的“客观条件”,从“主观条件”入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处于潜意识的学习阶段,需要大量带有图案、情节鲜明、色彩艳丽并带有拼音的书籍。但是在图书室中此类书籍屈指可数。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每人分享一本书的方式来集资图书,营造一种阅读的氛围,让学生喜欢上书籍。本人所在的地区虽然是农村,但当教师提出买书的建议时,家长纷纷响应,不到一星期,班里除了父母常年不在家的两个学生没有买书,其余学生人手一本,四十几本书,种类繁多,比教师挖苦心思在图书室找的书,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喜爱。

学校也可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国内一些一二线城市的学校联系,把他们学校过剩的图书资源与我们共享,或者在省内乃至国内发起捐书育人的倡议。

二、给孩子以阅读的机会

要想学生对课外书感兴趣,开始要给学生读的机会,每周花一节课作为学生的阅读课,并要求学生不发出声音,在心里默默地读,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认识更多的字,学到更多的知识。实施了几周的阅读课后,学生的阅读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下课后,学生手里小玩具慢慢变成了课外书,三四个学生围在一起看故事书,猜谜、说脑筋急转弯、讲故事等。从教师的要求读课外书到学生的自觉读、喜欢读。

三、设立评价机制,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在阅读课外读物方面难以坚持阅读,教师可利用学生表现欲强这一特点,设立评价机制,让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开展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学生通过小组的评选,评出优胜组,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教师每周评出阅读优胜者,在班中奖励。并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用再次购买书籍来奖励学生,做到对学生课外阅读心中有数。

在班中多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给予学生“故事大王”“识字大王”等称号,及时予以奖励,评价机制的引入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励学生继续阅读。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6

一、阅读教材,“标本”催生能力

教材中的范文是学生吸取与积累文化的重要窗口。范文从文学角度上看,构思新主题鲜明,条理清晰,各有所长;从思想上看,多以唯物写实观点,引领人积极向上,熏陶人们的品质,启导善意的行为;从积累上看,文辞优美,词汇丰富,语言规范,各类文体具备,各种修辞及技巧皆存;从学生阅读视野分析,有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有名家大作,有透显 时代气息的作品……,它们具有典范性,规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所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范文接触经典、精品,从课文的思想与审美、社会与科学、历史与地理等多个维度总体构建自己的文化,引领学生用时代的眼光来参照、选择自己所要探寻的文化,才能使学生具有鉴赏文化的能力,正确认识世界,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为学生文化构建夯实了基础。

二、阅读课外书籍,积累构建文化

文化积累不能仅仅依靠教材,还有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应做到:让学生广泛去读,“阅读教材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这里的“适合”,就是健康有意义的,能引领学生思想、行为积极向上的内容。包括天文与地理,历史与社会,科普与科幻,物理与化学,名人与名事等等。就体裁而言,小说、诗歌、剧本、童话、寓言故事等,皆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与需求去阅读。

其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读的越多,博百家之长,见识多,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就会愈加提高。

再次是重视对孩子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正如美国前总统布什夫人劳拉所说:“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可能早地为孩子读书,阅读是使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最佳途径。当孩子喜欢读书,他就喜欢学习。”作为班级和学校,可以开展古诗背诵比赛,开展读书研讨会,写读书体会以及演讲比赛等,给学生大力阅读搭建平台。这样日积月累,营造出了“经典照亮童年,书香伴我成长的育人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了自己的文化。

三、注重阅读过程,培养阅读习惯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第三点中“关于阅读”部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因此,在学生阅读和老师阅读教学过程中,都应注重文化构建问题。

明代徐渭曾作过这样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的读音不同)强调了青少年要惜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像《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的“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广泛的阅读,“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的最好办法。有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构建自己的文化

四、学会阅读方法,构建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需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坚持“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和多角度的“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语言环境,培养语言智能。在“读懂”上下功夫,以读入境,在读中探究,品味和领悟,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表达等文化能力的目的。

不同的文体对阅读的制约作用不一样,需要随不同的文体来选择阅读的方法,调整阅读的技能和策略。这里要明确的是:“精读和评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技能,略读和浏览是常用的阅读技能,默读和速读是高效的阅读技能,问读和查阅是突破性的阅读技能,美声的朗读和背诵是情境阅读,用心感悟和品味文体是悟读与赏读,应用与写作需要用读与写读。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指导,必将感染与熏陶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从而构建学生的常规思维、想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增强他们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精神。

阅读是构建文化最重要、最广发的途径,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祖国振兴与民族强盛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范本要慎重引导。注重阅读过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他们的文化能力,造就一批批社会有用之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知识经济日益竞争下的时代呼唤。历史性、时代性和前瞻性需要我们担负起这个责任。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7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有趣的童话故事,为此,我每周一下午特意安排一节阅读课。在课上,我给学生们讲述《白雪公主》《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当讲到《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小朋友扮演那位愚蠢的皇帝,他穿着子虚乌有的纱衣在热闹的大街上神气活现地游行,笑得学生们前俯后仰。孩子们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接下来,我便抛砖引玉,要求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有趣的书籍。第二天课前,我用十分钟让学生口述故事情节来回忆故事内容。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特别喜欢上阅读课,也会主动从家里带一些故事书来阅读,这就为课外阅读开了个好头。

二、推荐适合的读物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对话。”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识字量有限,可以向学生推荐篇幅短小、内容浅显的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书籍。因此,我在教学生学习新课时,课前或课后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或资料。如上二年级的《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看并阅读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资料;上完《静夜思》,要求学生背诵李白的其他诗歌;上完《卡罗纳》一文时,我布置学生利用小长假阅读《爱的教育》……在课前或课后,让学生扩充一些阅读资料或书籍,这样会对课文内容更容易理解,既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比如:三月份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我让学生阅读雷锋的故事,再查找当代的雷锋的事迹来补充学习;遇上国庆节,学校开展“迎国庆”活动,我布置学生诵读爱国的诗歌,阅读反映祖国面貌的资料;每逢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到来之时,我会要求学生查找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与其相关的故事。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学校的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也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三、指导读书方法

态度决定高度,方法决定效果。好的阅读方法能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小、理解能力欠缺,课外书则需要家长陪同阅读。有时候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有时父母是孩子的忠实“听众”,耐心地听孩子复述故事内容。到了中高年级,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思想渐渐成熟,有了独立阅读的能力。这时,教师则需依据文章的长短或体裁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我认为篇幅短小的写景或者是诗歌等文章,可以采取熟读成诵的方法。篇幅较长的小说则应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区别对待。(1)掌握读书程序。一本书先看标题、内容和序言,尤其是作者的特别观点。再查看目录,弄清书的大致情节。然后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相关的书籍,以便解读需要理解的词汇。(2)了解读书方法。培根说过:“浅尝辄止,有些书不妨囫囵吞枣。”有选择的阅读是为了把力气花在刀刃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书籍可以选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性阅读。对于那些浅显易懂、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或是长篇小说中那些穿插故事情节的一些过渡性语言,可以随便浏览一下,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二是选择性阅读。对于书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以便理解记忆。如读《百科全书》《昆虫记》,书中有许多科学知识需要学生理解,对待这类读物不可随意浏览,而是要学生重点阅读书中的科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来。三是品味性阅读。对于名家名篇或文笔优美的优秀作品则采取精读的方法。在读中细细地品味字词的运用、文本的意境等。读此类的文章时,需要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针对文中精彩的场景、生动的对话、细腻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可以建议学生用笔在书上画起来,熟读背诵;文中出现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议论等可以建议学生用特别符号做好记号,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四、展示成果来激励

课外阅读要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贵在日常坚持。而学生能否坚持取决于教师的策略。为使学生能始终保持高昂的读书热情,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举办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会利用阅读课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会开展辩论赛、诵读诗歌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每周评选最佳习作在班上朗读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通过活动给学生展示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肯定,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选好读物 营造氛围 养成习惯 定期活动

Make students step into the “realm of freedom” of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Brief talk about some ways for guiding the low grade of the elementary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hen DepingZhang Juanjuan

【Abstract】Reading of the elementary low-grade pupils is the starting period for a life reading and is like a white paper picture, which is the newest and most beautiful.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for our Chinese teachers to arouse thei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terest from the low grade, to do well the guidance work on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make them know how to select good reading matter, how to read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m develop a good reading habit in the end.

【Keywords】Extracurricular readingArousing interestSelecting good reading matterConstructing atmosphereDeveloping habitStated movement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增长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又是人生阅读的起始阶段,是“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良机。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非常有必要从低年级起,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使小学生尽可能早的热爱读书,知道怎样读书。

近来,我在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做了以下几点的尝试: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对阅读有欲望,才能主动寻找课外读物,才能渐渐培养读书的持久性,自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初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小,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我针对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一些优美的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每当这时,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这时,我又抓住儿童好奇、探究的愿望,指导他们去读带有拼音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书,告诉他们还有更多的好故事在书里面。

另外,一般儿童都具有爱看电视的特点。我就建议他们看动画故事、少儿节目、风景民俗,并告诉他们这些内容书里面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会无穷无尽。从而,引导孩子们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2.联系家长,帮助学生选好课外读物。小学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甄别能力差,很难做到自己进行读物选择。而家长在选择读物时,又往往存在着一定盲目性:不是自己愿意选什么就选什么,就是孩子愿意选什么就选什么。所以,此阶段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那么,什么样的书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呢?这个问题应该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社会的需要。②儿童自身阅读的需要。③儿童阅读能力的需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水平较低,识字较少。选择读物时,教师与家长应建立一种合作关系,保持适度的沟通。从适合儿童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儿童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有注音的童话、寓言为主,兼顾科学小故事、科学小知识的内容。

同时,教师与家长还应注意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展开交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3.课内外结合,教给读书方法。

“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

课堂上,我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

课内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读书,以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

3.1看一看,猜一猜。低年级读物上一般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读之前要仔细观察图画,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文中可能会写些什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也为后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3.2读一读。这一过程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去探究怎样借助拼音读短文,并在阅读中识字;怎样抓住重点词理解文章内容;怎样有语气的读句子;怎样边读边想象;怎样理解内容,入情入境的朗读。

3.3说一说。此阶段,对学生“说”的要求不要太高,一般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读物内容即可,以免影响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3.4抄一抄。也就是让学生多积累。让学生把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摘录下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

3.5想一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读后联想,举一反三。这一做法便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将这一理解运用到今后的实践中去。

4.营造读书氛围,养成良好读书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越小,越容易养成习惯。教师此时要舍得花费较大的精力去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校里,我想在班内创设一种浓郁的“书香”氛围,力求使学生经常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于是,我建议全班四十个孩子,每人至少捐借一本书,在班级一角设立了“小小图书角”。结合节日、纪念日,或社会、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利用教室的墙壁、公告栏和黑板报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内容,展示阅读作业。每天中午或其他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感受读书的乐趣。

放学回家,我又与家长联系,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架、小书桌。建议家长将书放在孩子随时看得到、摸得着的地方。教师还要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包括选择书籍和阅读的时间。

5.定期开展活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阅读收获。

读后交流是读、听、说的有机结合,是感情的交流,心灵的沟通,智慧的碰撞。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获取他人的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利用班会和晨会,开展“一人一故事”、“诗歌朗诵会”、评选“读书大王”等活动,让学生来交流自己爱看的课外读物,讲其中的故事,说自己的读书体会。这样做,讲者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阅读的兴趣;听者也会在享受故事带来的奇妙世界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诱惑。而且,学生为准备读书交流必须要找书、看书,这样会更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有力地推动了课外阅读的深入进行。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

上一篇:创业知识竞赛范文 下一篇:指导课外阅读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