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范文

时间:2023-10-05 02:29:4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1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密钥加密;存储加密

人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问题。尤其是当下,企业、个人生活等与网络融为一体,企业与个人信息安全都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因此,必须根据网络安全现状与管理需求,打造更安全、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深层次剖析

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必须对网络安全有正确的认识。网络安全主要涉及操控方法与网络管理两方面,这是保证网络正常安全运行的关键。明确网络安全范围,以有效的网络管理手段,去精准操控网络运行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工作,保护计算机运行期间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安全,尤其是对信息传输过程科学设置保密屏障,提高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网络安全保障包括逻辑方面与物理方面:逻辑方面网络安全主要任务是保证信息正常操作,并且提高计算机系统保密性;物理方面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安全性能强化,有效的物理保护搭配逻辑防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打造双重安全保障,将外部环境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在加大防御系统完善的同时,必须从多角度去完善网络安全保障环节,避免出现信息泄露、被窃取等安全事故。

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对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

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必要组成,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是必然选择,这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体现着无可替代的应用优势。从微观角度来讲,不仅可以将网络系统运行与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质量,还能够降低网络安全管理难度。从宏观角度来讲,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信息管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等息息相关。因此,必须在网络安全中提高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重视。

3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现状

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受到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研究获得更多支持,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逐渐扎实。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范围扩大,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当前数字签名技术应用最为普遍,除此之外,身份识别技术、加密处理技术等都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1]。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信息被窃取或者泄露,还能够阻隔不法分子的侵犯,将网络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保护企业与个人信息安全,尤其是进行有效的加密处理后,方便网络系统数据管理工作开展,提高数据安全性。当然,网络系统应用的持续拓展,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也提出更多要求,因此需要在当前发展基础上,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与创新[2]。

4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介绍

4.1传输加密与存储加密技术

传输加密、存储加密技术是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组成,传输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涉及两种加密处理方法,其一为端到端;其二为线路加密。端到端加密处理是在信息传输之前,发送者会对信息加密处理,并且压缩成数据包,随后传输给信息接收者,整个过程中,数据除接收者之外,其他端口是无法识别的,待加密的压缩包完成传输被接收后,系统将数据包及时解密,转换压缩形式为可识别形式。线路加密处理是借助密钥完成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整个过程中线路不会受到攻击或者影响。从信息保护方面来讲,线路加密的安全性更高,同时不会对信源造成过大冲击。存储加密同样涉及两种处理方式,其一为存取控制;其二为密文控制[3]。虽然同样是保障网络信息数据安全,但是在加密处理上存在差别。存取控制处理方式是信息保护的主要方式以登录权限控制、审查等为主,及时展开用户信息审核,保证合法性。密文控制处理方式是以加密为主,在多重加密控制下,保证信息安全。

4.2密钥加密与确定机密技术

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加密作为主要手段,密钥是主要的加密形式。密钥的具体应用媒介比较多样化,磁盘或者磁卡都是主要媒介代表。密钥加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整个流程涉到密钥产生、密钥加密分配、数据保存等。密钥加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性[4]。确定机密技术的应用,主要对象为共享范围的有效控制,信息所触及的范围,所有数据等都要进行防护,以此来预防数据信息被窃取或者篡改等。文件加密发送后,接收者打开文件,必须应用发送者公钥完成,这个过程就可以对发送身份进行确认,保证信息传输与解锁安全。

4.3网络传输加密技术

在网络安全中,作为重要的安全防护手段,网络传输加密技术根据网络信息传输路径,及时加密所有传输链条,为信息传输营造安全环境。网络信息在进行加密与传输过程中,若某个链条遭遇破坏,其他链条会调整信息传输路径,做好安全防护,确保信息安全传输。网络传输加密技术搭配协议数据单元模式,保证所有数据信息都得到加密处理,同时隐蔽信息传输中源节点还会根据信息传输要求,将目的节点隐藏,其他人无法获取信息传输的任何消息,及时将传输期间可能遇到的节点隐患问题排除。

5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的优化措施

结合上述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分析,认识到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掌握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效果不理想的症结,从以下几方面去总结优化措施,将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5.1对网络安全感知能力进行科学提高

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重视,还要从感知能力方面进行强化,提高对网络风险的抵抗力。尤其是在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突然遭遇攻击或者入侵,系统需及时发现问题,随后做好应急处理防护。紧接着对网络问题或者系统漏洞等进行信息收集,同时完成系统维护处理,迅速补充系统漏洞。在此基础上,确定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防护中存在的不足点。感知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大数据信息分析方面,加大数据监管力度,通过硬件设备、用户流量以及各种网络记录等,对出现漏洞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客观辨别网络攻击网站与正常网站,根据不同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控制、感知、识别能力共同提高,尤其是应对黑客或者病毒等,从基础感知以及运行上将网络安全预判能力强化。

5.2科学看待网络安全中的融合性

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应用期间,安全性作为根本目的,一定要从多角度提高对安全性的重视。网络运行中,大数据的运行依靠网络基础,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络系统产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中,就需要对数据信息传输安全、运行安全等科学控制,保证网络系统稳定性,能够对外界攻击有效防控。网络安全融合性还体现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虚拟介质等结合方面,在网络安全系统中,硬件、软件以及与传输路径等,所有运行都在实时监控范围之内。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网络安全的有效融合,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用发挥创造有利环境,同时为网络安全防护、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等实现提供帮助[5]。

5.3科学规避网络运行的安全风险

网络运行期间,对安全风险必须时刻关注。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中,需提高对安全风险规避的重视,利用网络运行中安全防范、隐患清除以及风险防控等优势,真正做到第一时间进行系统运行监管,制定网络攻击应对方案。以安全风险分类为基础,对安全风险防范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以安全监管与网络运行系统为辅助,及时对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修补,并且完善网络运行安全系统,将网络运行安全性强化。在此基础上,及时将风险信息发送至用户端,提醒使用者注意防范。准确将网络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反馈,对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科学规避。

5.4打造网络系统安全监控防范模式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支持下,打造全面性网络系统安全监控防范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计算机设备运行流程,从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出发,提高网络系统运行安全性。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版本展开科学划分,在做好安全监控工作的同时,采取多元化管理手段。针对恶意攻击现象的出现,及时评定危险等级,随后向系统发送报警信号。安全监控防范模式的打造,从多方面对网络安全防范能力进行增强,并且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质量。

5.5科学开展网络安全系统风险评估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网络安全管理中,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有效排查网络安全隐患,并且制定对应的预防策略。网络安全系统风险评估首先需要以鉴别的方式,对网络安全事故加以分析。其次是针对网络安全风险进行等级管理,并且根据具体的危害性去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层次。网络安全系统风险评估必须做到全面性、精准性与针对性,及时发现网络安全系统中隐藏的问题,并且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评定。分步骤对网络安全管理展开调整,这样才能保障网络安全的健康运行,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维持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工作状态。

5.6制定严谨的网络安全政策与实施法规

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系统运行与管理关注的焦点。通过对网络安全的深层次剖析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对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研究,认识网络安全管理是保证网络系统应用价值发挥,各行各业信息数据安全的必然选择。在网络安全中加大对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力度,同时不能忽视网络安全政策制定与完善。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对待网络安全政策的制定与完善,结合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明确网络安全风险排除与问题预防方向,抓住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网络安全升级关键阶段的发展契机,不断对网络安全政策的细节加以完善,确保所有安全管理政策与法规等均能够落实到地,最大程度去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越来越稳定,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渐趋成熟,面对网络安全中面临的问题梳理慢、解决方案制定不到位等不足,从多方面得到有效改善。正确认识引发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以法律条文与法规制度等方式,对网络安全管理行为强制性约束引导,同时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网络信息安全注意事项等的培训,多方面去排除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阻碍,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作用最大化。

5.7网络安全防护的其他措施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虽然渗透层次多,很多管理环节运行稳定,管理模式越来越成熟,但是作为复杂管理技术,目前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了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还包括经济学分析技术,并且在管理学应用方面也有所涉及。网络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风险与解决安全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将问题出现概率降到最低。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除了制定控制与预防方案,还会从经济学与管理学等角度出发,有效优化网络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安全防范性能,从网络安全监管全过程角度出发,引导网络安全健康、良性发展。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安全中,科学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制定更全面、系统的安全防范方案,以具体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从多角度提高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尤其是密钥加密、传输加密、存储加密等,打造安全监控防范模式,创建防范平台,实时监督网络系统安全,提高网络系统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任红.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6):156-157.

[2]张东霞,付宁.网络安全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探索[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5):126-128.

[3]周岩,杜健持.高校网络安全防护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8):241-242.

[4]张静.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3):150-152.

[5]刘金霞.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3):137-13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

当前我国处于计算机网络社会时代,网络安全是社会首要关注的计算机应用问题之一。计算机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我们带来机遇与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可以说,网络安全性如若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用户的相关信息。因此,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防范,切实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及实际效益。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展开分析、研究。

1.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其不足之处

1.1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不规范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需要企业、部门和用户的共同努力,采取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多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然而很多企业和个人目前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不够重视,常常疏于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相关调查显示,有90%左右的企业对黑客的攻击没有采取有效的准备措施,而80%左右的网站都会难以抵挡黑客的攻击,75%左右的企业都存在网上信息失窃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在管理上的缺失。此外,有的企业及个人对计算机设备的防潮、防尘、防火等工作不够重视,对存储设备的存放不规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1.2计算机网络病毒危害网络安全

网络病毒其实是一种编程,它可以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转和使用,可以自行的复制计算机的指令及代码,破坏性极强且不易发现。目前流行的网络病毒主要有木马病毒、蠕虫病毒、我爱你病毒、泡沫小子病毒等等,各种病毒都不同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1.3软件漏洞危害网络安全

计算机软件是用户常用的计算机功能之一,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一样,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更新和调整,但是漏洞也随之而来。一旦在互联网的空间里使用,就很容易被攻击,漏洞成了安全的隐患。如果不加以重视,也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4黑客攻击危害网络安全

目前,黑客经常借助非法手段,利用现成的工具或者自己编写的工具针对计算机网络的漏洞进行不正当访问和非法攻击,对计算机网络的正常使用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例如,黑客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机密、非法转移他人账户的资金等、篡改他人信息数据、传播虚假信息等,常常给计算机用户或者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相关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分析

2.1规范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切实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具体的措施如下:

2.1.1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

通过加强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逐渐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严格落实计算机网络的执法力度。另外,必须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本质上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同一些利用计算机犯罪、黑客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干扰因素相抗衡,所以,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2.1.2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安全防范

首先,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这些设施都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针对计算机的安全防护,采取物理访问控制和设置安全防护圈,来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从而避免重要数据的流失。

2.2网络病毒防范技术分析

可以说,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也是网络安全技术中较重要的一环。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可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 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2.3应用漏洞扫描技术分析

漏洞扫描采取自动检测远端或本地主机安全的技术,它查询主要服务的端口,并记录目标主机的响应,收集一些特定项目相关的有用信息。这项技术的具体实现就是安全扫描程序。由于扫描程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出现存的安全脆弱点,就可以给扫描程序开发者快速提供切实可行的攻击方法,并把它们集成到整个扫描中,扫描后以统计的格式输出,便于参考和分析。

2.4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的应用,避免受黑客入侵

2.4.1采用防火墙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

防火墙技术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首先,应该安装防火墙的位置是内部网络与外部Internet的接口处,以阻挡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其次,如果内部网络规模较大,并且设置有虚拟局域网,则应该在防火墙之下设置网关级防毒。作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防火墙本身也应该保证安全,不给外部侵入者以可乘之机。通常,防火墙的安全性问题对用户来说,保守的方法是选择一个通过多家权威认证机构测试的产品。

2.4.2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性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利用审计记录,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识别出任何不希望有的活动,从而达到限制这些活动,以保护系统的安全。在外联网络中采用入侵检测技术,最好采用混合入侵检测,在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则会构架成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2.4.3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对策,提高网络安全性

针对网络应用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将网络进行分段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网络广播风暴,同时还能实现敏感资源与非法用户的隔离,有效降低了产生非法侦听的风险。对于局域网中用户与主机间的数据通信通常采取的是通过分支集线器接入的操作,建议用交换式集线器进行替换实现数据包仅在两点之间的传送,有效的防止了非法侦听。

2.4.4访问控制安全

访问控制识别并验证用户,将用户限制在已授权的活动和资源范围之内。网络的访问控制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口令。网络安全系统的最外层防线就是网络用户的登录,在注册过程中,系统会检查用户的登录名和口令的合法性,只有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系统。

(2)网络资源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共享文件、共享打印机、网络通信设备等网络用户都有可以使用的资源。资源属主体现了不同用户对资源的从属关系,如建立者、修改者和同组成员等。资源属性表示了资源本身的存取特性,如可被谁读、写或执行等。访问权限主要体现在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可用程度上。利用指定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可以有效地在应用级控制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网络安全监视。网络监视通称为“网管”,它的作用主要是对整个网络的运行进行动态地监视并及时处理各种事件。通过网络监视可以简单明了地找出并解决网络上的安全问题,如定位网络故障点、捉住IP盗用者、控制网络访问范围等。

(4)审计和跟踪。网络的审计和跟踪包括对网络资源的使用、网络故障、系统记帐等方面的记录和分析。

2.4.5提升用户的自身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由于侵入银行系统难度较大,不法分子将黑手直接伸向网银用户。通常,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钓鱼”――即建立网上银行的假网页或假冒银行名义,通过邮件虚假信息,骗取客户银行卡卡号、密码,窃取客户资金。因此,用户一定要有的防范意识和良好的习惯,避免上当受骗。首先要核对网址,看是否与真正网址一致;其次是选妥和保管好密码,做好交易记录,对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等平台办理的转账和支付等业务做好记录,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和打印业务对账单,并管好数字证书,避免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交易系统。

最后,确保通过正确的程序登录支付网关,通过正式公布的网站进入,不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网址或其他不明网站的链接进入。

除此之外,还可以不断推进全方位网络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注意经常给系统打补丁,堵塞软件漏洞;禁止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网上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不要打开msn或者QQ上传送过来的不明文件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帐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确保全面化提升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性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言,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必须加强网络运行环境的监控,采取防火墙保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护,避免病毒、黑客等入侵,真正实现安全、放心、可靠的网络环境,使得计算机网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而便于我们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工作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白树成,王伟.浅谈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技术[J].科技信息,2011(26):67-68.

[2]张千里.网络安全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3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信息 安全技术 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广泛的运用计算机技术,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是目前行业中的困扰,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计算机行业中网络安全问题是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计算机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等多种领域,在网络硬件以及相关数据得到保护的情况下,避免受到恶意因素的影响而致使破坏、更改,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1 完整性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特征包括完整性,完整性的基本特征是确保信息在传输与存储的过程中,不发生破坏与丢失的问题,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存储与传输的正确性。

1.2 保密性

保密性强调信息资源的使用只能被授权个人所使用,按照相关规定不能将信息泄露给没有授权的那一方。

1.3 不可否认性

这种特征就是指在双方进行信息的交互时,参与者不能将自身的身份进行否认,以此来确保参与者信息的真实与可靠性,不能对自身的操作行为进行抵赖。

2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户在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导致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第二,在操作过程中网络黑客利用病毒对网络系统进行损坏,借用这种手法来获取利益等等。

2.2 自然因素

计算机网络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洪水、雷击以及地震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所带来的问题,首先对网络硬件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整个网络信息系统遭到损坏,除此之外,灰尘、温度以及湿度等原因都是造成计算机硬件设施受到损坏的主要原因。

2.3 软件漏洞

第一,陷门,主要是指计算机进行程序操作的秘密入口,它的主要作用是给操作人员进行程序的测试与升级或进行升级与更改,当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后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陷门的存在是计算机安全隐患的重要体现之一。第二,数据库存在缺陷,黑客可以通过入侵数据库而获得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将其导出,或者直接进入数据库系统,对存储器上的信息资源进行篡改。第三,IP地址的安全漏洞,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程序不断的增多,开发人员在进行测试的时候不能将所有的漏洞进行测试与分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的风险。

3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的运用。

3.1 智能防火墙技术

由于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存在着相关的缺陷性,经过不断的改良研究之后,智能防火墙技术面世,智能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借助模糊的识别技术来建立相对较为模糊的数据库,并且对这些模糊数据的识别来进行控制与访问,这种技术运用的最大优势主要能够对数据进行精确匹配。

3.2 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是目前阶段下破坏力最大的恶意程序,也是对网络信息安全危害性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网页是通过运用某种途径将信息注入计算机中,进入到计算机中之后,病毒在特定的条件下被激活,进而对计算机产生损坏,为了更好的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对病毒的查杀必须要彻底,其主要的措施如下:

3.2.1 查杀病毒的软件使用

第一,利用正版杀毒软件,这是目前运用的最为简单的方法,比较常见的防毒软件有卡巴斯基与瑞星等,在杀毒软件的选择上一定要使用正版,这也能够增强病毒防治效果。第二,对病毒库要进行及时的更新,由于计算机软件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因此潜伏在原计算机内的病毒极有可能发生变异,因此要及时的对病毒库进行更新与升级,下载最新的防毒补丁。第三,要对邮件传播的病毒进行重点的防治,在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如果收到不熟悉的电子邮件不要将其打开,而是要在这之前利用杀毒软件对其进行查杀病毒,确保电子邮件的安全性之后才能打开,除此之外,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网站,大多数病毒的来源都是在小网站上,正规网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病毒的侵入,最后,在使用存储媒介例如U盘和移动硬盘时一定要进行查杀,确保没有病毒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使用,以此来避免发生病毒的相互传染。

3.2.2 对关键性数据进行备份与恢复

对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与恢复是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补救措施,一旦发现数据受到损坏或者丢失,可以将已经备份好的数据进行恢复,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在目前阶段,比较常用的备份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逻辑备份,一种是物理备份,其中逻辑备份是物理备份的补充,物理备份就是指将重要信息直接复制到另外一个位置上,可以直接采用计算机中自带的程序进行实现,而逻辑备份主要是利用相关工具对数据进行读取,进而写到二进制的文件当中,这两者备份方式的比较来看,逻辑备份更加具有安全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加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确保其安全系统的稳定性,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去探索,以确保全面清除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

参考文献

[1]单成功.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23):225-226.

[2]黄伟波,曾华青.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探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1(09):48-51.

[3]李寒阳.浅谈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0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0-0000-02

Internet技术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在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的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但是在计算机网络普及的过程中,计算机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地显现出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急需强有力的措施加以保证。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一、网络与网络安全

网络,从校园中的局域网到遍及全球的互联网,逐渐显示其开放、互联与共享的特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更多的网络安全问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很高,安全管理是网络系统的薄弱环节,安全管理需要网络管理者对潜在的安全威胁,有提前预见性。及时针对出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安全威胁减少到最低,使公司企业网络内部信息与外部数据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化。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能够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保证保密性数据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能够得到完整地运行和正常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涉及到防病毒软件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相关的安全组件的组合,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如,防火墙技术、PKI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确保网络正常、高效、安全地运行。

网站的建设和管理,需要随时发现网络的安全问题,及时研究制订网络管理措施控制和技术。网络安全包括的基本要素有:①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进程的机密性;②只有被许可人能修改数据,辨别数据可用与否的完整可用性③信息能被控制授权范围内流向的可控性④网络安全问题具有针对性调查依据的可审查性。

二、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大因素

(一)人为窃密和破坏因素。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人为因素之一,就是内部窃密和破坏。内部人员由于故意或过失对信息进行泄露和对记录的更改,造成对信息系统的威胁。内还有一些机关和单位由于管理上的疏忽,造成非授权人员的进入没有被阻止,而造成的机密信息有意无意地被泄露。内部人员不按照要求对网络配置与信息记录的私自更改,从而破坏网络信息系统,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黑客的非法访问。未经授权的使用者进入网络资源。如,黑客进入系统进行破坏性的网络操作,当然,合法用户在未授权下也属于非法访问操作。黑客工具BO(Back Orfice2000) 是运行环境为Win98的,较常见的木马程序,Bogui . exe是它的宿主端程序,Bogui . exe程序为客户端。可监控在TCP/ IP协议下任何上网的计算机。服务器端程序通过注册表自动运行。

(三)信息完整性被破坏。信息完整性被攻击的形象如,打乱信息流序,信息的一些关键性内容被更改,使得信息不再完整,还有的是在信息中加入与之无关的内容,让接受信息的一方不能顺利接收,或者接到了信息不发识别,出现乱码。如,“茅山下”网站邮件病毒,通过“I LOVEYOU”(爱虫) 病毒自我复制和传播。收件人通过OutlookRS 打开染病毒邮件,病毒被自动激活,发送带有病毒附件的邮件,类似于蠕虫一样“蠕动”,从一台机器感染到多台机器。

(四)搭线、截收机密信息。这种方式是安全分子通过搭线截收方式,改变信息流向,对通信频度和长度参数的更改,来截获信息。这种与前一种的不同之处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为这种方式不对传输信息的内容造成破坏。攻击者截获并录制信息后,定时重发或循环发送。

(五)通过冒充左右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的攻击者,通过冒充领导,来发号施令调阅文件。通过对主机的冒充,使得合法用户被欺骗。通过对控制程序的冒充,来套改网络使用的权限口令信息,使网络设备和资源被非法使用,使得合法用户系统被欺骗,不能正常地来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访问,合法资源被非法占用。在服务和访问的时间上受到严重影响,严重的系统会被摧毁。

(六)消息发出后的否认。某条消息的内容被发信者发送后,但事后否认发送行为,或否认曾经接收过相关的消息。此外,计算机病毒、电磁泄漏、各种灾害、操作失误等也会对网络系统造成威胁。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工程较复杂,需要从技术设备与制度管理多方面进行整体把握防护。综合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制定安全方案。通过综合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使管理与技术并重并相结合,加强网络立法与执法力度打击计算机犯罪。建立备份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不给计算机病毒可乘之机。

(一)防火墙技术。由软件、硬件在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间,构成防火墙,对外界用户在内部网络访问上加以限制和约束。对于内部用户,管理外界网络的访问权限。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最基本、最有效的一道高效的屏障。

系统的安全在计算机网络接上Internet之后,在注意病毒袭击的同时,还要防止系统被非法用户入侵。当前的完成的技术手段,就是靠防火墙技术,来实现内部网络安全性能的提高。对不安全的服务进行过滤,来实现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安全方案配置的创建,将所有安全软件配置建立在防火墙中心周围。监控网络访问情况,凡是经过防火墙的访问,都能被记录下来,并形成记录日志,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防火墙发现可疑动作,则实施报警措施,提供网络受到监测和攻击的信息列表,防止内部信息外泄。内部网络,防火墙对实现对重点网段隔离,降低敏感网络安全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124

防火墙技术的种类比较多,需要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特点来选择防火墙技术,充分发挥出防火墙技术的作用。如今,防火墙技术已经进入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层次,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服务。

1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如今,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一是信息泄密。信息泄密实际上就是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被恶意窃听或者窃取。二是信息被更改。信息被更改也就是信息彻底的被破坏,信息会被人为误导,破坏性非常大。三是网络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严重的会导致网络资源被破坏。四是非法登陆网络系统,导致网络资源被大量消耗,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五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恶劣的天气下,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会损坏计算机网络。六是人为因素。如果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操作,也会导致网络信息的泄露。

2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2.1 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网络信息保护手段,可以避免信息丢失。数据加密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是链路加密,二是端端加密,三是节点加密,四是混合加密。其中,链路加密实际上就是在相邻的网络节点上加密进行网络信息数据保护。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所传输的信息都会以加密的形式显示,任何一个节点上的加密都是独立的,互不干扰,而且密码可以设置成不同形式。链路加密一般是序列密码,链路加密就可以避免网络信息被窃听,但是事实上链路加密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2.2 网络存取控制

计算机网络存取控制实际上就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避免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目前,网络存取控制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是身份识别,二是数字签名,三是存取权限控制。其中,身份识别需要验证信息传输方和接收方的身份,用户只有通过身份证明才能进入网络系统。

3 防火墙技术

目前,防火墙技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包过滤型,二是网络地址转换,三是应用型,四是状态检测型。其中,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的优点有以下几个:一是数据包可以对用户实现透明化,二是过滤器的运转速度快。但是,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只能针对过滤包内的信息采取保护对策,无法彻底的避免网络信息被破坏,而且部分协议无法应用包过滤型防火墙技术,也无法抵挡黑客的入侵。网络地址转换实际上就是更换用户的Ip,用户在使用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平台时,系统就会伪装出一个新的Ip地址,进而隐藏了用户真实的Ip地址。但是,网络地址对于用户并不是完全透明的,用户也不可以自行设置。应用型防火墙技术属于防火墙技术的最高层次,可以完全逐段网络信息的传输,属于一种特制的计算机网络程序,可以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应用型防火墙技术的安全性非常高,可以针对计算机网络每个层面的信息进行侦测,第一时间扫描到入侵的病毒。但是,应用型防火墙技术对于网络系统的性能影响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系统的管理难度。状态检测型防火墙技术需要计算机网络状态因素进行识别,状态检测型防火墙技术的灵活性比较强,但是,应用型防火墙技术的应用会导致网络出现迟滞的情况,影响网络信息的传输速度。不同的防火墙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用户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防火墙技术。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是,计算C网络问题也随之而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就必须合理应用防火墙技术。目前,安全性最高的防火墙技术是应用型防火墙技术,可以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全程监控和管理。用户可以把数据加密和防火墙技术结合在一起,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所传输的信息都会以加密的形式显示,用户身份验证通过才能进入网络系统。目前,防火墙技术的种类比较多,不同的防火墙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用户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防火墙技术。但是,无论哪种防火墙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部门还必须加大防火墙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也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违规现象的出现,更好的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刚.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1):184+187.

[2]董毅.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防火墙技术的运用探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1):163-16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6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挑战。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加强防火墙技术,从而保证网络安全。

 

1 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措施

 

1.1 用户个人的防范措施

 

对于个人用户要提升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保密措施,要学习计算机相关的安全知识,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在平时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隐藏IP地址的方式来防止黑客使用IP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可以有效地预防黑客利用其专业技术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探测后进行攻击。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常用的软件和端口要及时关闭,这样可以减少黑客进入个人计算机的路径,降低计算机的安全威胁。

 

1.2 严格的管理和来宾账户保密

 

(1)计算机管理员要做好自己相应的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管理的保密度,做好预防工作。对于管理员的账户要做好保密工作,对于管理员的账户密码首先要设置一些相对比较难破解的密码,其次是要设置多重密码,从密码本身以及密码破解的渠道来增加黑客破解密码的难度,这样就会加强管理员账户的安全性。

 

(2)对于一些暂时的来宾账户,在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删除,如果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能删除的话也要设置一个难度非常高的密码,这样可以加强账户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防止黑客趁其之便,在Guest账户中实现账户入侵,做好其他防御工作,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1.3 加强病毒防范措施和检测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使用范围的扩大,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升级,破坏性也在不断增强。所以,计算机病毒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面临的最大威胁,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使用以及整个计算机网络环境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和破坏。这就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监测,降低其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破坏度。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首先可以人为地进行病毒信息的收集整理,然后对已知的病毒信息进行防御,对一些带有不安全因素的进入信息要及时地进行拦截,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在防范过程中,可以考虑其他非技术性因素,例如身份鉴别技术,加强计算机防范的人为安全意识,使计算机防范的技术措施和非技术测试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保障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2 防火墙技术的分析

 

2.1 防火墙技术的功能

 

防火墙主要是作用和保护内部网络的,其主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能够使用内部网的人非法使用网络资源的行为进行限制;(2)能够帮助网络管理员有效地进行网络安全的监视和防控,从而降低网络安全的威胁;(3)限制别人进行内部网络,对于有一些危险因素的用户进行过滤;(4)有效地防止入侵用户接近网络防御设施,从而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5)对于一些高机密的站点进行有效的防护,只有经过管理员的允许才能进入,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监控,同时也加强了相关站点的机密性。

 

2.2 防火墙技术的种类

 

对防火墙分类的划分标准不同,最终的分类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有以下两种分类:首先,根据软件、硬件的形式可以将防火墙技术分为软件防火墙与硬件防火墙两种。其次,根据技术的差异可以将防火墙技术分为包过滤型防火墙和应用型防火墙两种。

 

2.3 应用防火墙技术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防火墙技术也是一样的,在建立防火墙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原则来开展。按照一定的步骤和原则来创建防火墙能够提升防火墙的完整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建立防火墙一般遵循两个原则,即未说明许可的是拒绝和说明拒绝的则是许可。在进行防火墙创建过程中一定要以防火墙最终的使用目的为向导进行建立。

 

2.4 防火墙的防护措施

 

成熟完善的防火墙技术是保证防火墙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保护内部网络安全性的作用,对防火墙进行安全防护的措施是非常多的。首先,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内部网络防火墙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对网络信息的关键点进行监测,能够对这些关键点进行安全与不安全的区分,从而对不安全的关键点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来保证内部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建立一套由防护、监测、相应3个部分组成的完整的安全防护系统,通过防火墙技术对进入内部网络的信息进行安全监测,然后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阻拦和通过的处理,这样能够使整个信息的防护更加完整。对整个内部网络来说,降低了不安全因素的访问也防止了一些有不安全因子甚至是非法的访问,提升整个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非常普遍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便捷生活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网络安全问题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是损失,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要积极地采取网络安全策略,提高防火墙技术,以更好地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我们相信,通过我国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使网络安全技术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7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防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网络安全的含义

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致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二、目前网络中存在的主要安全威胁种类

(一)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进而影响计算机使用的一组可复制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具有寄生性、传染性、破坏性、潜伏性和可触发性等特点。

(二)特洛伊木马

利用计算机程序漏洞侵入后窃取文件的程序被称为木马。它是一种具有隐藏性的、自发性的可被用来进行恶意行为的程序,多不会直接对电脑产生危害,而是以控制为主。

(三)逻辑炸弹

逻辑炸弹引发时的症状与某些病毒的作用结果相似,并会对社会引发连带性的灾难。与病毒相比,它强调破坏作用本身,而实施破坏的程序不具有传染性。

(四)软件漏洞

操作系统和各类软件都是人为编写和调试的,其自身的设计和结构不完善,存在缺陷或者无漏洞,而这些漏洞会被计算机病毒和恶意程序所利用,这就使计算机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三、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网络安全缺陷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TCP/IP的脆弱性。互联网基石是TCP/IP协议。但该协议对于网络的安全性考虑得并不多。第二,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性。因特网是由无数个局域网所连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当人们用一台主机和另一局域网的主机进行通信时,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互相传送的数据流要经过很多机器重重转发,如果攻击者利用一台处于用户的数据流传输路径上的主机,他就可以劫持用户的数据包。第三,易被窃听。由于因特网上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加密,因此人们很容易对网上的电子邮件、口令和传输的文件进行窃听。第四,缺乏安全意识。虽然网络中设置了许多安全保护屏障,但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从而使这些保护措施形同虚设。

四、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

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获得非法的权限,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

口令是计算机系统抵御入侵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账号和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得到该主机上的某个合法用户的账号,然后再进行合法用户口令的破译。

IP欺骗是指攻击者伪造别人的IP地址,让一台计算机假冒另一台计算机以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入侵者可以假冒被入侵主机的信任主机与被入侵主机进行连接,并对被入侵主机所信任的主机发起淹没攻击,使被信任的主机处于瘫痪状态。

域名系统(DNS)是一种用于TCP/IP应用程序的分布式数据库,它提供主机名字和IP地址之间的转换信息。DNS协议可以对对称转换或信息性的更新进行身份认证,这使得该协议被人恶意利用。当攻击者危害DNS服务器并明确地更改主机名—IP地址映射表时,DNS欺骗就会发生。

五、网络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

尽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但是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也能有效的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并加以说明以确保在策略上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

(一)技术层面上的安全防护对策

1.升级操作系统补丁

操作系统因为自身的复杂性和对网络需求的适应性,需要及时进行升级和更新,除服务器、工作站等需要操作系统升级外,各种网络设备均需要及时升级并打上最新的系统补丁,严防恶意网络工具和黑客利用漏洞进行入侵。

2.安装杀毒软件

按照正版杀毒软件,并及时通过Internet更新病毒库;强制局域网中已开机的终端及时更新杀毒软件。

3.安装网络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

安装防火墙,允许局域网用户访问Internet资源,但是严格限制Internet用户对局域网资源的访问。

4.数据保密与安装动态口令认证系统

信息安全的核心是数据保密,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密码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密码学的应用也随之扩大。数字签名、身份鉴别等都是由密码学派生出来新技术和应用。

(二)管理体制上的安全防护策略

一是要修订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制度并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二是要加强网络监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特别是要消除那些影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主观因素;三是要进行信息备份,为了防止核心服务器崩溃导致网络应用瘫痪,应根据网络情况确定完全和增量备份的时间点,定期给网络信息进行备份;四是要开发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系统,有效遏制病毒和黑客入侵。

六、总结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面临的主要危害,并针对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解决措施。文中分析认为,网络安全重点在防病毒和防攻击。为此,文中针对病毒的特点和网络攻击的特性,提出了相应措施。采用上述措施,基本能够降低网络中面临威胁风险,从而建构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

参考文献:

[1]朱理森,张守连.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2001.

[2]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

[3]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R].201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安全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防火墙

中图分类号:TP393

1 网络安全的概念以及所面临的安全威胁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很多领域所普及。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确保数据在同一网络环境下的保密性、可用性以及完整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由逻辑安全性与物理安全性两方面内容构成。逻辑安全性包含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三个方面内容。物理安全性是指保护系统设备和相关设施的物理安全,以防遭到损坏与破坏等。如今,多种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地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其中防火墙技术便是网络安全最基础、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网络主要存在计算机病毒、拒绝服务攻击以及黑客攻击三大安全威胁。(1)计算机病毒:目前已有超过14000种的计算机病毒,当网络被计算机病毒侵袭后,会破坏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无法正常进行工作,严重的话会致使整个网络瘫痪。(2)拒绝服务攻击:譬如“点在邮件炸弹”,即是用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接收到很多垃圾邮件,使业务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网络瘫痪或是系统关机。(3)黑客攻击:即是指一些用户采用非法手段进入网络非法享用网络资源。譬如利用隐蔽途径进行非法活动;利用网络监听盗取其他用户的账号与密码;通过匿名用户访问攻击网络;非法截取网络传输的数据;突破网络防火墙。具体来说,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非授权访问、身份窃取、拒绝服务、数据窃取、冒充合法用户、病毒和恶意攻击等方面。

2 网络安全的几大技术

目前相对成熟且被广泛应用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防病毒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不单单是一个制度、一个策略或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汇集了网络、硬件、软件、接口等的一个综合系统。(2)认证:即对合法用户使用认证机制,既能避免非法用户访问公司信息系统,又能避免合法用户对无权查看的信息进行访问。(3)数据加密:即是将明文改成密文,让未授权的人无法看懂。通常有公钥加密和私钥加密两种加密类型。(4)检测系统:既能实时保护误操作、外部入侵以及内部入侵等方面,还能拦截入侵以免网络系统遭受侵害。(5)防火墙技术:主要用来避免外部用户非法访问。防火墙主要采用应用网关、包过滤以及子网屏蔽等技术。(6)文件系统安全:对文件与文件夹设置权限访问控制。

3 防火墙的概念与作用

由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构成的防火墙,主要用于保护网络数据以免被篡改和窃取。防火墙是设立于计算机上的一种机制,主要用于防止内外部网之间、公共专用网之间直接进行访问。担任防火墙的计算机不仅对受保护的网络直接进行访问,还能对因特网直接进行访问。但受保护的网络不可直接访问因特网,因特网也不可直接访问受保护的网络。

防火墙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1)将不用的端口关掉,不允许某些端口流出通信;(2)过滤攻击与不安全服务;(3)将非法入侵用户与木马封锁;(4)提供监视因特网预警与安全的方便端点;(5)控制访问某些特定站点,禁止来意不明用户的所有通信。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防火墙在有很多防范功能的同时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1)对于已经被病毒感染的文件或软件的传输,防火墙无法进行防范,只能通过给所有主机安装杀毒软件来防范。(2)对于不经过防火墙而产生的攻击,防火墙无法进行防范。譬如,假如同意被保护的网络内部能无条件地向外拨号的话,某些用户能直接对因特网进行访问,这样便绕过了防火墙,留下攻击隐患。(3)对于数据驱动式的攻击,防火墙无法防范。当某些表面上无害的数据被复制或邮寄到因特网的主机上且被执行从而发动攻击时,会形成数据驱动攻击。因此,防火墙只能作为整体安全防范政策的组成部分。

4 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方式

防火墙主要有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网络级防火墙以及规则检查防火墙四种实现方式。它们各有特色,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具体要采用哪种。

4.1 网络级防火墙

它一般是根据应用协议、目的地址、源地址以及每个IP包端口来判断是否能通过。以往我们称路由器为网络级防火墙。但大多数的路由器在检查完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后,能判断是否转发所接收到的IP包,可它无法对IP包的来源和去向进行判断。而高级网络级防火墙却能做到这一点,它能利用所提供的内容信息来说明数据流和连接状态,而且将需要判断的内容与规则表做个对比。这些规则表定义了所有决定IP包是否能通过的规则,当接收到IP包时,防火墙会对比每条规则查看是否有与此IP包信息内容相符的规则。假如没有相符合的规则,那么防火墙则会选用默认规则,将此IP包丢弃。

4.2 应用级网关

作为最为安全的防火墙技术,它对访问控制相对严格些,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应用级网关能检查数据包,利用网关来复制传递的数据,避免被信任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直接连接不被信任的主机。它与网络级防火墙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也有不足。它的优势在于能对应用层的协议进行理解,从而进行复杂的访问控制,还能进行精细的审核和注册工作。它的不足在于每条协议都必须采用相应的软件,不但操作起来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效率也比网络级防火墙低很多。虽然一些常见的应用级防火墙目前已有了相对应的服务器,譬如:FTP、HTTP、Telnet、Rlogin、NNTP等。可是对于新研发的,还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服务器,只能采用一般的服务和网络防火墙。

4.3 电路级网关

它通过对被信任的客户机或服务器与不被信任的主机之间的TCP交换信息的监控来判断此会话的合法性。它是在OSI的会话层对数据包进行过滤,要与网络级防火墙相比,高出两层。事实上,电路级防火墙并不是相对独立的产品,它必须结合应用级网关一起工作。此外,电路级网关还具有服务器这一安全功能,所谓服务器其实也是一个防火墙,由于它能运行“地址转移”进程,能把所有内部的IP地址映射到安全的IP地址上,而这个地址是供防火墙使用的。然而,电路级网关也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它是工作于会话层的,以至于无法对应用层的数据包进行检查。

4.4 规则检查防火墙

它综合了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以及网络级防火墙的特点。它跟应用级网关也一样,都能在OSI模型的应用层对数据包的内容进行检查,检查这些数据包内容是否与网络定义的安全规则相符;它也跟网络级防火墙一样,都能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利用端口号和IP地址对进出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但唯一不同的是,它在对应用层数据进行分析时并不破坏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它允许被信任的客户机直接连接不被信任的主机。规则检查防火墙不需要采用与应用层相关的,而只是利用某种算法对应用层数据进行识别,这些算法则是利用已知且合法的数据包的模式对进出数据包进行比较,因此,从理论山将,它在数据包过滤方面要比应用级更加有效。相比于电路级网关,它能对SYN与ACK标记和序列数字的逻辑性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张静静.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2).

[2]陆志一.网络防火墙技术的内涵与分析[J].民营科技,2008(01).

[3]任婕.防火墙与网络安全技术[J].考试周刊,2010(29).

[4]贺贝.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0(02).

[5]胡世铸.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火墙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08).

上一篇:巩固作风建设成果范文 下一篇:固定资产管理考核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