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课程体系范文

时间:2023-11-24 13:19:32

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1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确立21世纪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条件。

大学理念是我们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改革的基本指导方针。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科学的大学教育理念是大学教育的灵魂。世界着名大学都十分重视现代大学理念及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研究。现代大学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具有广博而高深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能为社会服务的完整的人。依据这一理念,在设计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做到:通识”与“专业”并行,“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并举,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用现代大学理念指导大学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江苏大学环境工程本科教育以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环境工程复合型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要有“两个重大转变”为指导思想,坚持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以创新求进步,以特色创品牌以质量求生存,以学科助发展;确立以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认真研究21世纪中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最新发展内容融合到新的课程体系中,精炼传统内容,整合系列课程,确保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按照新时期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整体优化并系统构建具有江苏大学特色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夯实基础的原则

应树立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观念,贯彻本科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原则。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通过设立通识教育平台和学科(专业)基础平台,构建融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基础、相邻专业学科基础(如安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一体的大基础教育体系。强化基础,使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基本素质。

学生只有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对某个学科领域产生兴趣,才有创造的激情。学校的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作好准备,最终目的是无论学生选择哪个职业,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专业基础学科范围,体现学科交叉融合,淡化专业方向。

(二)全面发展的原则

全面发展是教育之精髓。高等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即能真挚爱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自主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整体优化的原则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体系,探索理工、医教、经管、文法等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有效途径,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努力増加学科(专业)前沿新课程的设置,在保证培养计划总学时数相对稳定的同时,总结和吸收近年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努力形成面向21世纪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学地处理各教学环节之优化的课程体系。在基础性和非基础性上,强调基础性内容;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更强调实践教学;在局部和整体上,强调整体优化;适当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所占比重。同时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増加课堂信息量。

(四)面向工程的原则

工科学生应具有面向生产、面向工业化建设、面向经济建设实际的工程素质。工科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与应有的实践能力,包括必要的操作技能,即生产技能与实验技能12。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到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各类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精心设置好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注重提高学生外语和计算机的综合应用技能,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五)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修读、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等方面,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和对教学的不同要求,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框架,开展分层次、分类型教学。适度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放开学科内专业方向的选择増加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多样化,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个性和特长。

(六)强化特色的原则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学校在努力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的同时,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江苏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针对生源质量、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及毕业生服务面向等实际情况,以2006年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为契机,开展科研促教学,并以特色求创新,努力将江苏大学环境工程学科优势和特色反映在课程体系之中。

三、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改革着重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培养模式中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三类基础课构筑平台,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把专业理论与解决工程的实际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据此,将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果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独立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是传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长效性作用的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文献检索、体育、军事理论等;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艺术类、人文科学类、科学技术类、经济管理类、身心健康类课程等。

学科或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与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一起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试验设计方法、微机原理及应用、环境科学基础、化工工艺、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课程。其中生物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化学、环境生态毒理学、环境地质学等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特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而环境工程原理则替代了原来的化工原理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是建立在前两个模块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同样也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二)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建立多样化的培养规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因此,一般至少由一个以上的专业方向组成。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全国高校的并轨制及大学生毕业分配的市场化,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将严重影响本专业的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去向。依据江苏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构建了“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等专业方向课程。每个课程群由3门以上课程组成,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课程整合科学合理,综合性强,有效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并将近年来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融入至教学内容中,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课程群的构建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学实践效果。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同时,江苏大学十分重视课程内涵建设,如物理污染控制工程课融入了噪声、振动控制和辐射防护等知识;环境管理体系课则结合环境法规来介绍K3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绿色氧化技术课在原来臭氧技术及应用的基础上,増加了光催化氧化技术、等离子体技术等内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课则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的“重大危险源”管理理论,介绍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技术。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战略指导思想。

(三)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与课程教学同步进行的实验教学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以及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包括:入学教育及军事训练、金工实习(冷加工、热加工)、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机械设计基础、环境工程原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等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实践教学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的消化、吸收、验证和专业技能培养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构建和强化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组织和落实力度,是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教学更新实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内容,増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树立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与在用人单位的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将来的工作。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要求设计类课题不得少于75%。同时,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有了可靠保障。

此外,在人才培养中,结合学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工作,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特别是绿色氧化和水处理远程控制等多套自制仪器设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强电离放电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强电离放电资源化脱硫实验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汽车尾气中(N)X的研究”、“强电离放电产生臭氧技术研究”、“臭氧化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等绿色氧化技术项目的研究,并取得良好效果。自2002年江苏大学开展大学生科研立项以来,江苏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己获科研立项共计38项,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根据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不断探索“学科(专业谨础模块”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课程群建设,同时注重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2

关键词 ERP信息化工程师;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18-02

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步伐的迈进,中国的中小型企业也逐步进入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普及应用时代,需要大量的ERP应用专业人才。近年来职业院校已经开设ERP信息化工程师及其相关专业,以培养企业在ERP规划、实施、部署、运维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专业人才。笔者所在学校从2009年开设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以来,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已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仅供参考。

1 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IT行业、ERP行业以及各企业单位培养ERP信息化工程师新型高级实用人才,基于目标行业、目标企业、目标岗位的岗位胜任力模型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出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行业典型企业运营、胜任目标岗位能力要求、熟练使用主流ERP信息化软件、掌握基础ERP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学生,并逐步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ERP行业、煤化工行业、装备制造业未来IT精英的人才摇篮和示范专业(表1)。

专业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ERP软件基本原理,能熟练运用ERP软件,具有较强的应用和维护ERP软件的能力,具有安装和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能力,能够进行IT产品的营销和系统维护工作,能胜任ERP软件参与规划、实施、维护工作,或从事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计算机应用岗位工作。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ERP软件维护能力:具有ERP软件的前、后台维护及操作系统、外部设备和网络的维护与维修能力;协助解决客户财务处理方面的具体问题,解答用户软件操作问题和功能需求问题的能力;能够分析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进行项目实施;能够对客户进行产品应用培训和使用辅导;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项目实施的能力,并能够针对项目进行规划、实施和验收编制相关报告等文档的能力。

2 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联合多方有利于办学的资源,在专业建设方案、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模式、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搭建崭新的职业教育平台。基于此,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及其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同时提升了高度。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能力要求包括基础知识及能力、行业知识、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项目管理能力、项目规划及解决方案设计能力等。

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在深入广泛地进行社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的办学特色,教师团队与企业专家、ERP行业专家、ERP实施顾问一起多次召开ERP信息工程师专业规划座谈会,商议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建设的方案,对专业建设进行周详的规划。

经过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将专业命名为“ERP信息化工程师”专业,将此专业建设成为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以ERP行业为业务领域、以企业管理为实训平台的复合型专业,培养学生既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又掌握经济业务领域知识,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 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321”模式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在大量企业与外聘兼职教师的支持与合作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321”模式。

第一、二、三学期:职业基础课程。

第四、五学期:工学交替的职业技能课程,一学期在校内学习,一学期到企业实训。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和预就业。

重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 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由五大块构成。

1)职业素养课程。在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增加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包括阳光心态、团队合作、有效沟通、高EQ与职业发展、职业生涯发展。

2)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SQL Server开发与管理、动态网站开发与应用、VB编程与应用。

3)业务领域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企业应用软件原理、装备制造行业认知、IT规划及项目文档写作。

4)企业实训课程,包括UAP设计及运行平台原理、生产制造执行系统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维护、实施方法论。

5)顶岗实习、预就业。

4 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教师团队的保障 会计和财务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实训指导。

实训保障体系

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校企融通工作。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成长护照”,采取“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名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班级管理采取“双系统”管理,既有一套班委,同时还将班级模拟成一个小型的企业单位,设有董事会、行政部、市场部、规划部、财务部等,由企业导师帮助规范组织架构。开展“企业导师见面会”“企业管理层竞聘”、到企业一线做岗位认知、寒暑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等活动。

2)企业专家进课堂。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ERP信息化工程师班的专业课程有60%都是聘请企业一线的专家来讲授的,企业专家不仅将工作一线的真实案例、行业经验带到了课堂,而且创新了实践教学方法,有些课时直接将学生带到企业的车间进行实地讲授。

3)实施工学交替,将课堂延伸到企业。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安排为工学交替的职业技能课程,即第四学期在校内学习职业技能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学期进行),第五学期将课堂延伸到企业,对第四学期学习过的职业技能课程进行企业实训。

第四学期的学习安排为专业实训和实习工作,首先是为期两个月的校内实训,为校外实习做好准备。实训课程设置安排为:沙盘+ERP原理(软件操作)+沙盘企业信息化实战+项目管理+实施方法论。课程进行完毕后转入校外实训阶段,由企业负责实施。

第五学期转入校外实训阶段后,制定周详的实习计划和严格的实训管理制度。学生安排在实训基地企业的各个岗位上进行实习,主要的实习岗位包括运维、实施、ERP信息工程师和一些正在上线的中小型项目,由总经理或项目经理作为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他们对学生的业务素质、职业素养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在第五学期的校外实训结束后,会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严格的考核,并组织实训成果展示会,每位学生对实训成果进行讲述和呈现,同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进行考核评定。

5 结语

以上所介绍的ERP信息化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等均已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在培养过程中教学过程良好,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非常好。学生毕业后有60%从事ERP行业工作,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已成为ERP行业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新玲.ERP沙盘企业信息化综合实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3

    一、纺织服装企业的问题

    服装企业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价格优势,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少、人才短缺、销售及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阻扰着企业的发展。加工型企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装服装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这样,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三个创新能力,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和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因素。应根据企业具体生产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专业生产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一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应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如图2-1)。

    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构体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提高课程内涵和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二,关于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的学科相关性组成的课程结构,按实际生产中单元技术的类别重构课程单元;单元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加以选择,单元结构以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实训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工作要素,又要具有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三,关于教学标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特别是要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适应,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实践教学特色,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其四,关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安排,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合理平衡。为此,加大投入建设功能和管理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融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就业和技术研[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发为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这将是贯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搭建起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二)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直以来专业实训教材未能得到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常常以理论教材代替实训课程教材。为了满足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注重实践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的专用教材。通过典型实例从单元实训项目过渡到综合实训项目,各项目应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引入原理、操作要点和步骤,从简到难地先由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再到逐步由学生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4

关键词:现代职教;中职;会计;课程体系;构建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重要议题,为如何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做出了部署。自2013年起我校与徐州财经高职校实施会计专业“3+3”分段培养试点工作,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提高了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吸引力,给中职学校学生拓宽了学习与就业通道。但我校会计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最突出的是专业课程体系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必须合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一、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遇到的问题

与会计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会计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方面都显得比较落后,难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会计专业课程目标设定不准确,部分专业课程内容重复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初级会计技能人才,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文化课课时偏多,甚至与普通高中的课程安排相近,导致学生不重视技能课学习,另外专业课程又与高职校的课程安排相似,部分课程直接使用高职校的教材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基础会计与企业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交叉较多,重复学习的部分很多,管理会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课程也有重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导致不利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2.会计主干课程所占比重过大

在会计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学管理部门尽可能多地安排主干课程,把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重中之重,而与会计相关的课程知识偏少,如财政、金融、税收、法律等,导致教师、学生都跳不出会计、财务的框框,致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应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宏观和微观经济知识,难以适应未来对会计工作的要求。3.会计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单一中职学校一般以财政部统编或本校自编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这些课程存在的缺点主要有:一是专业课程只要求学生学什么,而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学,缺乏发展性;二是缺少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案例课程,大部门是从理论到理论,课程形式固定单一;三是课程知识难度大,会计专业课程多数是沿用原来普通中专课程标准,没有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弱、专业课程课时相对偏少等原因,造成专业课学习难度相对过大;四是专业知识陈旧,有的专业课知识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催生的新技能;五是专业知识面广而全,专业课的教学目标不考虑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实际需求情况,部分内容与岗位技能要求没有联系。4.会计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课程偏少目前中职校专业课实践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设2—3门模拟实验课,二是让学生自找实习单位外出实习,放任自流。这种单一的组织方式当然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简单地把实践教学开设几门模拟实验课,也不能把它看成是走上岗位前的能力检验,而应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校内与校外、课堂内与课堂外、日常教学活动与课程测试等。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课程为主体,实践操作课程成了辅助,而且课时数偏少,导致实践课程安排随意性大。

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做法

1.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课程设置要构建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就要细致编制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可分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围绕文化素质进行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服务于职业技能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学生对口升学和就业多种需求。文化素质课程中的文化课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应用文、计算机应用,素质课程主要是德育、音乐、体育、美术、写字、说话、普通话等,还要根据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需要,选择性地开设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电子商务、社交礼仪等可以提高素质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自选课程。课程设置时,恰当合理融合文化课与专业课相关内容,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职业技能课程主要有两类,一是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训练学生必备的会计基本知识,熟悉国家相关法律、会计行业的规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掌握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与职责,为后续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做好准备。专业基础课程中可以设定2—3个专业方向,为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必要的选择。二是专业技能课程,本类课程的教学项目有基本技能训练、综合项目训练、从业资格考核、岗位见习与顶岗实习等,基本技能训练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穿插实施,综合训练项目训练学生掌握多种知识点融合的专项技能。专业技能课程是以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为核心的教学模块,所以中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机会,及时考取从业资格证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不能只追求逻辑严密,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出发点,坚决改变原有的“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三段式教学,而应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授课内容与职业标准、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机制,落实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2.建立“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融合的一体化基础

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系统性建立“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融合的一体化基础课程体系,为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可能,融合后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课程设置的“学科化”“系统化”的模式框架,强调理论知识“实用、适度”原则,强调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例如:我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师恰当融合本课程中的理论与操作内容,创设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完成软件操作,让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技能。案例编写通常是以企业一个月的任务进行设定,设有单人操作、岗操作方式,单人完成时给出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建账、初始化、日常业务及报表处理的整个流程,完成后提交规定的实训报告。岗操作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4—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内的学生按照会计岗位合理分工,承担相应的会计角色,明确个人职责与权限,完成业务处理,小组共同提交实训报告。融合后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一体化课程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课堂教学内容更接近行业岗位标准,体现“教、学、做”一体教学理念。

3.建立融合职业标准考评、会计从业资格考核与技能

大赛的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层次性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有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有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关联,职业资格认证的考核标准直接反映社会对会计岗位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考试为导向,以考试认证促进教学和专业技能的提高,达到既让学生熟悉专业知识,又为学生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的目的。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可以对会计专业理论课进行有效的调整。如《会计电算化》课程,以财政部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主要内容组织教学和实训,将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判断。随着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相关调整,不断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要注意设定与其他会计资格考试内容融合的空间,保证中职毕业生的终身可持续学习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还要注意《税收基础》、《经济法基础》等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并保证课时数。同时结合会计专业技能大赛项目实施方案,把方案中的重点项目融合到相应的课程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专业教师要及时调整、更新、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技能大赛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楣.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6).

[2]张慧.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途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

[3]谢铮.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的新思考[J].职教论坛,2004,(6).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5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独立的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相关学科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因此,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与合理安排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的一项课题。财务管理学科与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等学科长期交融,造成财务管理学科界限模糊,所以,正确确定财务管理学科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是进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环节。然而正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与相关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我国目前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不太明确,专业特色不明显。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无论是从专业发展、政府相关规定以及从其工作性质来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会计学。

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设置为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并明确提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国内各高校应该在参照教育部规定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当前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制定适合于本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迈向了普及的大众教育,大学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延续,对本科大学生的培养教育,目前已经由精英人才的培养转化为一般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由于在大学本科的学习任务内,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都是比较有限的,并且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经验也相对匮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各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笔者认为,不应该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定位对于大众化的本科教育显然过高,不切实际,而应定位为培养一般专业人员,相对比较合理;并且就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多数同学的就业去向面对的是中小型的企业。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备经济、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财等方面综合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部门、金融机构、财务服务机构或者政府或非营利机构从事金融与财务工作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培养的相关规定,以及上述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当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广博相关知识面的通用复合型人才。鉴于此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考虑并有利于该类人才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使之能够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考虑上述因素进行设置。构建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在此基础上,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将公共基础课作为铺垫、专业基础课为基础、专业主干课为重点、专业选修课为补充,于此同时强化专业实验实践技能课开设,提高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实践性,科学的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要以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全面基础的社会人文素质培养为出发点的。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主要包括: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经济数学、计算机基础、体育等。通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该专业同学的社会人文的基本素质和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公共基础课程在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设置相对稳定,但也要随当前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有所更新变动。

(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各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课进行奠基的。要想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扎实全面的能力,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以及金融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主要包括:经济学(宏观和微观部分)、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经济法、税法、财务软件、证券投资、等。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三)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并具备从事本专业所需的实践工作能力。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原理、公司财务、高级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审计学等。专业主干课的开设学时在时间上要有充分的保证,它构成课程体系的主干部分。通过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体系完善的财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四)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与教学特色来确定的。开设选修课程时尽量做到门类广泛,来以满足专业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财务制度设计、税收筹划、国际金融学、项目融资、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等。

(五)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应用型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实践课程的开设,如果不能够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就谈不上应用型高校。专业实践课程成主要包括:会计手工核算实训、财务会计案例分析实训、成本核算实训、纳税申报实务实训、财务管理案例实训、年报审计业务操作实训、财务软件(用友、金蝶)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投资模拟实训等。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开始,培养学生专业实务操作能力,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张颖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再探[J].财会月刊,2011,(9).

[2]邱婷.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定位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12).

[3]邵军.论应用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J].学科教育,2010,(24).

[4]董恒英.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5]李红安.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4).

[6]陈育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问题探讨[J].科技与产业,2001,(8).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6

关键词:信息安全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我国的信息安全教育刚刚兴起,发展空间很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电力、电信等关键部门急需大量信息安全人才。如何有效地推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进程,加强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建设,逐步形成我国信息安全人才阵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将其视为需要长期关注和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工程,它也是我们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工作者当下的首要任务。

在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开设在各大高校不同一级学科下面,各学校信息安全专业定位和特色各不相同,导致课程设置大相径庭。为确保全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用指导性专业规范对本科教学质量加以保证。2008年10月,“第二届中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给出了信息安全类专业知识体系第二次讨论稿,并作为各大高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稿中所列举出的相关内容是国家信息安全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主要规定本科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不同层次的学校在这个最低要求基础上增加本校的要求,制定本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现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各大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明确信息安全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在专业特色方向的基础上,参照指导性规范完善课程体系。

1国外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情况与课程设置调研

在“第一届中国信息安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宏莉老师给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信息安全专业负责人做了题为“国外信息安全教学情况调研总结”的汇报,针对20余所美、英等知名高校做了调研,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各高校已的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

199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委任CMU成立信息安全学术人才中心,以提高高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能力;至2003年9月,有50多所教育机构被认定为这种中心,包括44所高等院校和4所国防院校,如CMU,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 George Mason University;4所学校设立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专业,13所学校设立以信息安全为主的本科专业;在10所学校设立信息安全硕士专业,30所学校设立信息安全研究方向;半数以上学校开设课程与NSTISSI的CNSS4011水平相当,20所学校开展了NSTISSI的CNSS4011-4-15认证;有代表性的大学Purdue University信息安全渗透到很多已有学科,University of London已开设10门课程,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始于2000,教学质量高,Oxford University已设置了计算机安全课程体系等。

国外办学的主要特色,从办学思路方面来看,信息安全科研活跃的高校设立相关课程,但体系性不强;信息安全知识渗透到已有各个专业;信息安全课程讲解细致、事例丰富;低年级涉及专业的目的意义,并通过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高年级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开办讲座,研究方向研讨会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课程开设了计算机安全、密码、网络安全、安全管理、数据库安全、计算机/网络取证;特色课程开设了人员安全、安全编程(PU)、无线网络安全(PU)、PROJECT、信息犯罪、网络协议安全性分析、讲座/专题、网络攻防(NYU)。在成绩评分方式上:平时作业(30~50%)、工程实践(30~50%)、期中期末考试(30~40%)、出勤(5%左右)等。在教学方式方面,网络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相关信息在网上都查得到,包括每学期各专业的开课情况、课程介绍、任课教师、参考书目、教师要求、评分方式、教师的讲义等。聘请外校专家讲授课程或课程的部分章节。多名教师共同教授同一门课,各有分工。布置学生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并讨论,设置一定的交流讨论课时。

2国内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调研

信息安全属于国家优先发展、人才紧缺的行业,在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开设在不同一级学科下面,各个学校信息安全专业定位和特色有所不同,课程设置差别很大。

理工类院校技术基础扎实,具备了开设信息安全专业良好的理论基础与交叉技术学科的支持。有的院校将信息安全专业定位为通信工程之上的专业,因此,课程设置中包含了“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和“信息网络基础”等科目,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的特色方向有的倾向于密码学和通信安全等方面。

综合性大学学科分布广、交叉学科跨越文理工商多方面,这个特点明显地体现在信息安全课程的设置上。有的综合性大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将信息安全专业定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上,一方面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嵌人式系统”、“智能卡技术”、“Linux分析与应用”和“Windows分析与应用”等;另一方面在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上深入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的特色方向有的倾向于网络安全,有的倾向于系统安全或软硬件安全等方向。同时还开设了政治、德育、法律和数学方面的课程,如“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和政治思想课等。有的综合性大学则主要以擅长的计算机和通信基础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开设许多交叉学科设计的内容。

总之,信息安全专业特色方向与各高校优势学科方向和院校的科研特色有密切关系,信息安全专业与各高校优势学科相互促进,共谋发展。

3我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思路与措施

重庆邮电大学的建设目标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信息通信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服务定位是“立足信息行业,扎根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依据我校的定位,根据国家和地区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我校的信息安全专业定位为应用型信息安全专业――侧重于为社会提供信息安全的应用与服务人才。结合我校的特色及优势,我校信息安全专业拟设置3个特色方向: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工程、应用安全服务。

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不但要符合专业规范,还必须突出信息安全专业3个特色方向,并随着社会和专业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做到需求为首,与时俱进。对现开设课程做了系统调研、分析后,我们认为原课程体系需要加以调整。以信息安全类专业知识体系第二次讨论稿为基础,以专业3个特色方向为依据,将课程体系设置为3个模块。必修课适当浓缩,转移到专业方向选修课中,引导学生在专业特色方向上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3个专业特色方向(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工程、应用安全服务)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并明确对应课程群,有针对性地修订现有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2) 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对课程体系和对应课程群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等加以评定并不断修订、完善,确保与时俱进。

(3) 重新梳理课程间的关系,课程内容涉及交叉、重复的部分,做好详略取舍。

(4) 课程设置上,必修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最小集合),即是本专业的最基本要求,选修课程充分体现专业特色方向。课程设置参照了《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项目组的《信息安全类专业知识体系 (讨论稿)》以及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大等的课程设置方案。我校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初步设置如图1所示。

在专业知识体系中,将整个信息安全专业核心课程归类为信息科学课程、基础知识课、主干知识课和应用知识课等。如信息科学基础知识领域,主要包括离散结构、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织与结构、网络及其计算等;信息安全基础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安全法律基础和信息安全管理基础等。信息系统安全知识领域涉及物理安全、可靠性技术、访问控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软件安全等,针对专业特色方向为系统安全工程的,课程群中就可以对一些选修知识点加以拓展介绍,例如主流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分析、主流数据库的安全机制分析等;网络安全知识领域涉及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护、VPN、网络安全防护等,针对网络安全管理专业特色方向,可开设如无线网络安全等选修课程;针对应用安全服务专业特色方向可开设电子政务安全、计算机取证、信息隐藏等选修课程。

4总结

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优化,是实施本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明确信息安全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以专业类型定位和专业特色方向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设置的专业课程群不但要符合专业规范,还必须突出信息安全专业特色方向,并随着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和专业技术更新作适时的调整,做到需求为首,与时俱进。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希望国内同仁能多多交流,共同促进国内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义先. 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建设-体会与案例[J]. 计算机教育,2007(19):9-10.

[2] 李晖,马建峰. 结合学校特色加强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几点体会[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01):7-8.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7

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依赖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作为支撑。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的背景下,交通法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始终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中心。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明晰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合理配置课程体系的内容,完善课程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交通法学;课程体系;法学教育;构建

1法学教育的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

在法学专业经过近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渐陷“困顿”之际,重新思考和定位该专业的发展也实属必要。如果说在上世纪90年代末扩招“东风”的带动下,部分院校解决了法学专业的“有无”问题,那么,时下所要回答的则是该专业的“新旧”问题,即如何实现传统法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然而,要解决法学教育的“新旧”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法学教育的定位。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法学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偏重注释法学教育,法学教育从知识型为中心逐步演变为以职业型为导向。[1]职业化法律人才的培养是未来法学发展的趋势。交通法学专业的开设也正是缘于法律职业化与人才特色化的驱动。要完成交通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培养目标中所预设的对受教育者理论掌握、知识运用、思维锻炼等方面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交通法学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作为知识传递的载体,课程承担着维系大学生命的关键角色。“事实上,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从而标明了这种课程最关注哪些方面。”[2]1课程却是一个广泛使用且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限于语境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在课程内涵和外延的框定上,不同学者的表述难言一致。也正是基定义的多元化,导致了课程理论流派的形成。在历史上,就先后出现了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百科全书主义课程理论、实用主义课程理论等。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多元课程定义和多样课程理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反映了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的需求。所以,“任何一种课程理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可能概括或解释全部的课程现象、课程问题。课程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亦不可高估,由于理论的不完善性,其作用的发挥是有限的。”

[4]在课程及相关理论的选择应用上,一是,坚持“本土化”,强调理论之于自身实践的意义。既有的西方课程理论是总结自身教育基础的产物,并非普遍真理,不具有无条件的通用性。二是,夯实“政策性”,重视课程政策的研究。三是,提升“实践力”,培养课程实施者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由原本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程理论的直觉、信念以及执行力。与课程理论侧重于“形而上”的抽象理论的概述不同,有关课程体系的论述就显得“形而下”。“课程体系,又称‘课程结构’,它是课程设置及其进程的总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模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层次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二是“形式构成”,即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程。[4]97-98课程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体系就是指课程结构,是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和配合。广义的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层次:一指宏观的专业设置,涉及高等教育的学科及专业;二指中观的课程体系,涉及某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问题;三是指微观的教材体系,是某专业内某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5]23在本文中,笔者采取广义课程体系中“中观课程体系”的观点。具体来说,根据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以及这些课程如何组织,这既包括理论课程与实践的搭配,也涵盖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的协调,以达到课程的整体优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标准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课程体系标准的设置,离不开课程体系内容的规制。以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为切入点,设计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具体标准的设定上,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体系的目标上,明晰“应用型”的内涵所在。恰如布鲁贝克所说,“虽然英才主义是高等教育的必然产物,但在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转向社会中心时,当相应地有更多的青年人认识到如果他们要去从事各种可以获得的令人激动的新职业,有必要接收中学后教育时,英才主义开始变得站不住脚了。”[6]76对于时下而言,伴随“升格热”和“扩招热”的降温,大学在完成了“量”的积累之后,开始谋求“质”的提升。于是,服务地方、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经常被某些地方院校挂在嘴边,到处“宣扬”。对于这些学校来说,厘清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关键所在。“应用型教育吸取普通高校办学的基本经验,以学科建设为基本逻辑,借鉴高职高专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以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中心灵活设置专业,培养知识、技术与工作能力紧密结合的高级人才。”[7]这种人才应当兼备知识型与应用型。“知识型”要求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型”要求熟练运用知识,侧重对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过程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与实践技能的提升,目标侧重的是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创造力的培养。由于培养目标各有侧重于是,应用型人才可以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和创造应用型人才。[8]前者要求能够熟练地进行技术或技能操作,比较容易达到岗位的要求。这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任务。中者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院校来培养。这种人才的标准为理论知识比较深厚,技术技能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开发能力。后者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技术技能之外,还要具备创造力和创新力。这既是知识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树立自主品牌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课程体系首先应当明确的就是,所培养的到底是上述三种应用型人才中的哪一种。这是完成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预设。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直接导致课程体系的“不伦不类”。所以,明晰应用型人才中“应用型”的含义,找准院校所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实践和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第二,在课程体系的内容上,坚持“立体化”的构建策略。课程体系内容的选择取决于“适切性”[6]103的标准。具体而言,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当坚持什么样的设计原则。“课程设计一般有两个基本的方面:第一,它不得不与这个文件(即前述指导原则或‘适切性’,笔者注)的总体、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安排相关。……第二是课程各个部分,尤其是文化内容编制的模式,这两个方面都限制在从属的部分。”[9]100

目前,在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上,“模块化”形式成为主流。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从形式上看,这种课程体系构建方式采取的是,将课程横向分割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一目了然的使实践者清楚体系的内容,对课程性质的归属做到心中有数,但是也“无情的”割裂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所以,“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就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个问题。“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主要包含两个层次,即整体性和层次性。所谓整体性,主要有三点,将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策略一以贯之和减少课程的重复、交叉。具体而言,其一,公共基础课“专业化”。克服公共基础课内容空泛的弊端,以“应用”为原则调整公共课课程的设置。其二,专业基础课“职业化”。实现课程理念由“知识传授”向“职业培养”的转变,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预设。在课程传授的方式上,要摒弃传统的“为知识而知识”的模式,增加法学课程的实用性。其三,专业课的“法学化”。专业课的设置往往以其“专业”而著称,如港口法、城市公共交通法等。不过,太过“专业”往往就失去了法学的滋味。有可能演变成,法条的简单介绍或者是地理知识的讲授。这就需要拉近专业课与法学课程之间的距离,增加专业课的法学属性,进而凸显应用型法学人才的特色。所谓层次性,就是指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对课程的放置要按照“多少”得当、“深浅”合理、“结构”匀称的原则排列。其一,在每学期课程设置的数量上,做到“多少”搭配得当。其二,在课程难易度的分配上,做到“深浅”适中。其三,在课程结构的配置上,做到“简单”与“复合”的结合。第三,在课程体系的运行上,践行“整体性”的保障体系。“整体性”意味着,从师资力量、教学过程、评价反馈三个层面来“掌控”课程体系内容的落实,而这三个层面都需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指导理念。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和主要责任者,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当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专业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技能。正如《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探索建立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支持法律实务部门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鼓励支持高校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这就要求,改变现行的以“教学”或“科研”为主导的绩效考评方式,将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效果纳入评价机制之中。通过“前有引导”、“后有评价”双重机制,督促教师革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资源的再分配和再投入,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在教学过程的驾驭方式上,要构建“三位一体”的传授模式。所谓“三位一体”,是将理论讲授、案例讨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知识传授模式。在这三者中,案例分析是“引子”,理论讲授是“主导”,实践操作是“落脚点”。在成绩的评定上,建构校内外“联手”的考评机制,且各有侧重。在这种评价体系中,评价权的行使不能仅局限在校内任课教师,还应当包括校外法律实务部门的专业人士,形成多维的、交互的评价体系。该体系要突出实践性、可操作性。在这里体系中,校内教师主要承担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各类课程设计的评价,校外实务部门则更多从职业能力、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3交通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与举措

第一,注重理论创新和提升,实现课程体系的目标由“摇摆”走向“坚定”。交通法学课程体系目标的设置,应定位在“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所培养的求学生,不仅具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要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若要实现课程体系目标的“坚定”,应当加强交通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提升。夯实交通法学基础理论,才能使“知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再流于形式。而对于刚刚踏上法学之途的交通法学来讲,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主要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立交通法学基础理论体系。时下的交通法学研究呈现为:实践应用性研究多于理论问题的基础性研究;将现有民刑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学研究成果介绍进交通法学领域的研究较多,对交通法自身所特有的理论研究较少,等等。因此,应从基本理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特征等基础性问题为出发点,构建交通法学理论体系。其二,构建交通法学学科体系。交通法学学科体系主要完成的是该学科在法学二级学科中的“户籍登记”。不过,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没有基础理论的研究,学科体系的建设就如无根之水。缺少学科体系的建设,交通法学不能作为“专业”而被学习。第二,摒除“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完成课程体系的内容由“分裂”走向“整合”。现有的交通法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是简单地将几门略带交通特色的课程镶嵌在课程体系之中。这种既强调“特色”又难以体现“特色”的课程设置,造成了原本一体的交通法学成为了“交通+法学”的“两张皮”的窘状。要做到课程体系在内容上由“分裂”走向“融合”,需要做到:首先,明晰交通法学课程设置的原则。这是课程设置时所应遵循的思路和准则。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交通法学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交通法学既要继承传统法学的基因,保持其理论性,同时也不能忘却自身的“使命”,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然是新兴学科,交通法学兼具发展时间短,但是内容更新快的特点。这是“现实与前瞻兼顾”的要求。还是由于“交叉学科”的缘故,交通法学要时刻不忘“入法学主流”,而后“倡与交通交叉”。其次,知晓交通法学课程群的组成内容。交通法学课程群应当包括,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的交通法学、比较交通法、交通法制史,强调实践应用的公路法、水上交通法、航空法等。在课程的组成上,要避免走进前面所提到的“陷阱”。再次,“打乱”原有课程设置模式。“原有课程设置模式”,采取的是“模块化”方式,沿用大一、二年级学习法学核心课程,大三、四年级学习专业课程的形式。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打乱”,则是在学生刚接触法学时,就适当安排交通法学类课程。每一学期都有交通法学课程的身影。“之所以作这种安排,并不是不要或弱化理论,而首先是因为民、刑法和诉讼法实际是一切法律的基础理论。这些课程中的主要概念、命题和内容在其他课程中都将不断出现。”再者,也“只有在对实际的法律运作有所了解并发现其中问题时,才会激发学生对理论的追求,学习理论才有动力,才有成果,才会促进理论教师回答实践中的问题。”[10]

最后,勿忘交通法学教材建设。教材是大学阶段学生学习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授课材料。教材质量往往也决定着交通法学的教学质量。“法学教育水准的提高,也有赖于一批在知识、原理、体系等各方面居于学科研究前沿并有着明显特色的教材最为支撑。”[11]在交通法学教材的编写上,要做到:一是用“核心概念”来支撑交通法学教材。要明确交通法学教材建设的核心问题,形成自己的核心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逻辑性不强、学术性较弱的问题。二是将学科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结合在一起。既然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那么,交通法学的“实践性”就不容忽视。所以,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三是,所用语言的专业平实。除了少数专业语言外,要做到以日常语言来拉近法学与实践的关系。摆脱教材仅是某些学者在书斋里进行“无生命”的概念和逻辑演绎的“畸形状态”。第三,完善教学模式的配套措施,实现课程体系的运行保障由“单一”走向“多质”。课程体系的运行,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运行模式,二是效果评价模式。首先,充实教学运行模式。教学运行模式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途径、手段和方式。对于教学运行模式,按照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理论讲授模式、师生互动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之于交通法学教学,要做到:其一,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根据课程的性质或目的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不能罔顾课程的性质。那种主张,即只要是法学课程均可采取以学生为“主导”的讲授模式,是不可取的。但是,又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于是,有甄别的对待课程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必须的。其二,在教学模式的使用上,教师要摒弃为“案例”而“案例”的做法。通过笔者的实践和走访了解到,对于案例,学生往往只是关注案例所记述故事的情节。所以,越是生动的案例,上课时打瞌睡的学生越少。于是,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讨得”高的评教率,在案例的生动性上下足了功夫,忽视了例举案例的本原意义。其三,理论教学不可偏废。要想做到让交通法的理念“深入人心”,必须让学生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理论素养。所以,理论教学并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阻碍,反而有助于这种人才的培养。其次,改善效果评价模式。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在已有的学生、同行、督导或行政领导形成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进校外专业领域的力量,来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在引进校外专业力量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强调专业对口,管理方面的专家不能评价法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要有理论界的学者,也要有来自基层实践的专家。这样以来,校外专家的意见给现已运行的评价模式注入了新鲜的力量,有助于克服这种“内循环”评价模式的弊端。当然,也不能完全、绝对地将校外专家的评价比重设置的过高。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采取分数的形式。对于理论教学来说,考试的确能够发挥它的优势。不过,对于实践教学,不但考试失去了“用武之地”,就连“分数”好像也“失灵”了。为此,改革考试的方式,减轻分数的“压力”,以适应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从考试的方式来说,改变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将开卷、论文撰写、口试纳入到考核评价模式之中。不过,开卷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闭卷的“开放”。在内容的设计、时间的安排上,开卷都有着不同于闭卷的地方。因此,避免将开卷“升级”为闭卷的翻版。从考官的组成来说,除了校内的专业教师外,还应包括校外的同行专家。这在实践教学的考查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采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校内教师的意见,只是衡量所培养学生是否为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方面。从结果的反馈来看,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行政领导,调整或修饰交通法学课程体系,避免再次走进前述的“误区”,形成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结果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冀祥德.对中国法学教育全面反思与展望[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4):50-58.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汪霞.怎样理解课程理论的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9(4):6-9.

[4]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5]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2004.

[6][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7]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8]刘健,王春,李奎山.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26-128.

[9][美]比彻姆.课程理论[M].黄明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0]苏力.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J].比较法研究,1996(2):145-167.

[11]胡玉鸿.试论法学教材的编写目的[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3):3-16.

专业的课程体系篇8

关键词: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结构发生着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为质量的竞争,传统的泰勒劳动组织方式已向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以精简化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体系为突出代表的后福特主义过渡。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产品日益增多,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在劳动界,靠熟练动作创造价值的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械所替代,监测和维修等复杂工作岗位和以心智技能为主的劳动越来越多。现代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跨越,即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由动作技能向心智技能和由蓝领劳动者向白领劳动者的跨越。这就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属于不同岗位、甚至多种职业的技能和知识。各个级别职工的工作任务、职权范围等均有逐步复杂和扩大的趋势。这种改变了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工作任务对企业职工的能力要求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要求职工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安排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相互合作的品质等。为了实现上述变化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依靠传统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必然寻求新的课程体系来满足对职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高职教育现状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企业界抱怨学生培养效果与企业要求不相符合。学生难学,是因为高职院校学生不擅长学习抽象知识,但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好。教师难教,是因为面对难学的学生还没有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企业界抱怨,是因为学生的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太差。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设置,都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体系设置成中职课程模式的扩展版本,或普通本科课程的压缩版本,不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二是课程体系总体上仍然重知识,轻技能;三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脱节。课程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是学生获取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工具。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高职教育品质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2009年开始,围绕培养适应宜宾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质量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在借鉴德国先进成功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近几年来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践,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努力尝试构建一个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新体系。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该专业如何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二、学习领域课程的概念

目前企业对职业院校不满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所需人才来说仅仅是个半成品。要想让企业对教育质量满意,职业院校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基本工作经验,其前提是在校期间系统化地完成过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因此,工学结合课程的核心不再是传授事实性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专业课程也只能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的用于学习的“学习领域”,即来源于工作实际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因此,这种课程体系不再划分理论课和实践课,取而代之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领域课程中,学科体系知识的系统性被打破,学生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的完整性角度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职业能力。学习领域的课程很好地解决了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符合高质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程序见图1。

(一)职业领域分析

在职业领域分析阶段,主要任务是找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在宜宾机械行业的核心就业岗位,包括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和毕业5-8年后的拓展岗位。

宜宾企业实地调研情况:宜宾地处长江上游川滇结合部,工业化发展很快,其工业类型主要包括以普什集团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五粮液集团为代表的酿酒业,以天原集团为代表的化学工业和以丝丽雅集团为代表的纺织业等。普什集团主要生产液压挖掘机、液压泵、汽车发动机曲轴、冲压模具、金属切削刀具等机械产品,因此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的是机械加工方面。由于宜宾是著名的“酒都”,酿酒企业遍地开花,全市及周边地区有各类大小酒厂上百家,需用到大量的酿酒存储容器。另外,宜宾还是西部重要的化工基地,特种压力容器用量颇多,对焊接方面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调研结果是目前宜宾地区机械行业需求量较大的岗位方向是机械加工和焊接。

本文职业领域分析主要采用企业实地调研、毕业生反馈的方法进行。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出本专业的核心就业岗位,见表1。

表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核心就业岗位

(二)行动领域分析

在总结出核心就业岗位的基础上,进行行动领域分析,主要任务是对核心就业岗位所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总结,采用的主要途径是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与行业专家研讨会。通过认真调研和反复研讨,归纳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三个就业方向的核心岗位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26个。将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的14个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行动领域见图2。

(三)学习领域课程构建

总结出行动领域之后就可以进行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了。在构建学习领域时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培养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并结合学校的具体软硬件条件,通过教学论的加工将14个行动领域转化为11个学习领域,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见图3。这11个学习领域就构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然后必须将这些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序,确定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课时数。

四、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在此课程体系中找不到纯理论性的课程和纯实践性的课程,每个学习领域课程都是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对项目的准备和完成让学生既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学习到相应的实践技能。

(二)每门学习领域课程至少涵盖职业岗位的一项工作

学习领域课程一般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门课程都至少可以涵盖职业岗位中的一项工作。例如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课程,它主要学习数控加工中数车、数铣的工艺知识、编程知识和操作技术,学生学习这门课后可以完成数控车削、数控铣削两个工种的任务。实际上学生学完这一门课程相当于可以胜任两项工作。

(三)学习领域课程中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

由于本专业课程主要以项目为载体,所以在课程中的知识一般是为项目所服务的,许多知识不具有学科完整性。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车铣钳三个工种的操作和刀具与夹具、材料与热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课程中所学到的刀具和材料的内容不再是系统化的完整知识,而只是相关项目所涉及到的部分知识。

五、结 语

根据现阶段高职教育的改革重点,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实际和宜宾产业的特点,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进行了成功构建并付诸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架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陈旧教学观,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探索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 刘波,李子峰,高明珠.高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向导,2011,(9).

[2] 杜家熙.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2).

[3] 牛全峰,陈玉平,杨学智,丁泉清.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

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2):

63-65.

[4] 朱敏红,闫红蕾,刘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

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74-81.

[5] 赵志群,王炜波.德国职业教育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研

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2):62-64.

[6] 逯长春.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探析[J].高

等职业教育,2010,(10):21-24.

[7] 王芸.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职业岗位分析[J].企

业导报,2011,(12):267.

[8]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

上一篇:抓作风建设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抓好能力作风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