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范文

时间:2023-10-16 03:07:42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1

【关键词】税务筹划;风险;规避

一、企业税务筹划及税务筹划风险概述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纳税主体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所涉及的现行法规,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以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所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实现的非违法的谋划与对策。因此,企业税务筹划活动的本质是企业纳税主体利用税法规定中的间隙,通过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统筹安排实现税负的最小化。

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可能使企业遭受更大的危害与损失。

税务筹划风险规避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前或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可预测的风险制定风险规避策略而从优化税收筹划企业外部环境、规范企业内在税收筹划条件、加强自身税收政策理论的认识和学习避免不利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分析

(一)税务筹划的外在风险分析

1.税收政策风险

税务筹划是利用国家政策合理、合法的节税,在此过程中,若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或者企业对税收法律法规运用不合理,就可能导致税务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由此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政策性风险。企业的税务筹划政策性风险包括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政策选择风险是指企业自认采取的税务筹划行为符合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政策要求,但实际上自身的行为却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此会给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造成一定的损失与危害。政策变化风险是指政府旧政策的不断取消和新政策的不断推出而给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政府一些政策往往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政策的这种不定期性或时效性使得企业的税务筹划活动产生一定的风险。

2.税务工作执行风险

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和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理解初衷可能出现偏离;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企业税收筹划人员的实施尺度可能出现偏差;为此企业可能要承担税务筹划失败的风险,而此时企业税务筹划的成败取决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执行过程。产生这种税务筹划风险的原因很多,第一,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有高有低,法制观念有强有弱,亲民(企业)程度有远有近。这使得税务工作人员与企业税收筹划人员在政策理解初衷上可能出现偏离。第二,由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对具体的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税务机关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主裁量权,这种裁量权税务工作人员和我们企业的尺度是有偏差的。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实施环节,存在一些非政策、非程序的人为因素,更是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面临一些不可预见的风险。

(二)税务筹划的内在风险

税务筹划的内在风险是指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包括对税收政策的认识与判断、对税务筹划条件的认识与判断等造成的风险。如果纳税人的业务素质较高,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的了解,并且对其掌握程度也较高,那么其税务筹划成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高。反之,若纳税人业务素质较低,对税务、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没有经过深入系统的学习,那么其税务筹划失败的可能性就会较高。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纳税人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相关政策与业务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其税务筹划的风险也相对较大。企业的税收筹划内在风险还包括企业领导层的风险意识,严格的说要有纯正的筹划目的,而不是投机取巧。否则将不是风险的问题,而是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

三、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规避

(一)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

企业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变动,做到深入、透彻、全面了解。只有融会贯通企业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保证自身采取的税务筹划行为真正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应该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切记侥幸心理,更不能铤而走险。

(二)加强企业与税务机关的联系与沟通

企业税务筹划行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节税,而节税目标的最终实现还取决于税务机关的认可,只有得到了税务机关的认同,并遵循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税务筹划实践才会转变为企业的实际利益。鉴于企业的很多筹划活动都是在法律的边界运作,同时有些问题在概念的界定上有较为模糊,致使税务筹划人员很难准确把握。那么加强与税务机关的交流与沟通,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同和指导,无疑是企业的税务筹划所必备。

(三)提高企业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和借助外力

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税收、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专业业务素质。同时,还要注意沟通协作能力和经济预测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在税务筹划工作中运用自如,在各部门人员的交流游刃有余。

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税务事项工作部门,加强对企业涉税事项的研究,加强税收政策和理论的探讨。在完成日常涉税事项工作的前提下做好税收筹划。一般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可以借助外力,比如税务师事务所等一些中介或咨询机构。因为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常年战斗在涉税工作的前沿,对政策的理解、尺度的把握、实际的经验上都会优于我们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税收筹划的风险。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2

关键词:税务筹划 绩效评价 风险控制

一、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估

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估是对影响税收筹划的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及检查,从而确保税收筹划方案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其主有决策、计划与控制三个环节,通过指挥、组织、监控与协调协等手段对税收筹划活动进行管理。会计人员在运用税收筹划策略的过程中,既要对设计的筹划方案进行考核及预测,同时也要对经济发展及修正等相关情况加以密切关注。另一方面,企业税务筹划时也要防止一些不可控制因素的变化而对筹划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价意义

企业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价,可以及时的纠正税收筹划效果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税收筹划轨道合法运行;同时在税收筹划方案的执行方面,对今后的税收筹划的决策或者计划等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能有效的对企业纳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管及规范有序的动作,从而提高企业税收筹划收益水平。

三、税务筹划的绩效评估方法

财务税收筹划的绩效评价是一项重要的企业财务管理部分,所以需要建立的规范的税收筹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税收筹划的绩效评价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合理的税收筹划绩效评价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

企业税收筹划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是,其税收筹划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以及财务管理的各项经营规划影响等。企业税收筹划的财务评价指标包括税务筹划净收益、成本收益率、风险净收益、无风险净收益率率等。税收筹划绩效评价的最终基点,就在于税收筹划绩效是否实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其中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变化率需要参考杜邦分析法逐层分析影响权益资本收益率变化的因素,同时要考核其影响程度,这是考察评价税收筹划绩效评估实施时,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成本收益分析

企业成本所谓税收筹划的成本,是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而支付的代价;税收筹划的成本收益是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时,其税务筹划前后企业所得的绝对收益值。成本收益的方法是根据成本收益的原则对税收筹划绩效进行评估,在进行税收筹划绩效评估前需要明确税收筹划成本与税收筹划收益的内涵,同时计算出相应的成本和收益,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做最优的决策选择。

税收筹划收益是企业获取的经济利益,从数量上可分为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 ,通过税收筹划产生的节税金额可以直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另外还可以有效的减少税务行政处罚而出现的额外收益,又能避免企业采用偷税、漏税等行为而受到税务机智的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促成企业长期稳定的良性发展。

图1为税收筹划方案的选择区间示意。E点表示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收益相等;45度即OB线表示税收筹划的收益与成本相等;D线表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获得的收益额;超过E点的部分即ED和EB表示税收筹划收益已经超过成本,这是纳税人获得的净收益。

四、税务筹划的风险控制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绩效评估需要充分的考虑税收筹划风险,否则有可能会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导致企业造成损失。这是由于市场环境或其他考虑因素带来的。税务筹划的风险主要是涉及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等,以及是涉及企业的设立、筹资、经营、生产、销售等方面。税务筹划的风险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技术性风险控制与非技术性风险控制两个方面:

(一)技术性风险控制

税务筹划绩效评估中的技术性风险控制要考虑时间、政策变动、机会成本经营变化因素。首先时间因素是由于企业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其价值含量不相等,在企业税收筹划期间,所产生的全部收益额以及成本额应该按市场利率进行现值折算。其次在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节税方案设计时往往容易出现选择不确定或者滞后等因素,这样就违反了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由于国家的税务法律法规会随着经济结构及经济形势的发展作出相应的变更,不断对其进行补充与修订,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设计方案时,要防止一些不可控因素出现;另外在成本因素往往容易被忽略,所以应该考虑到企业各种费用的开支,例如注册费、管理费等其他相关费用;所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动对税收筹划的实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对项目预期经济活动的判断失误,就无法减少税务的目的,税收筹划也会由合法变为非法。

(二)非技术性风险控制

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性财务活动,它具有强制性与固定性的特点。由于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况并不是很清楚,也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考虑会有着一定的防范心理与抵触情绪,判定的时候可能会增加税收筹划的风险。财务人员应与税务部门保持必要的联系,这样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税收政策、及变动更新的信息;同时能够有效的调整企业的涉税处理与税收筹划方案。由于我国税收立法体制层次较多,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一些冲突,其税收的征收管理方式和要求会有一定的差距,这或许会给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带来一定的操作风险,税收筹划方案与主管税务机关的征管要求不相符时,且有可能会导致税收筹划方案得不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会增加税收筹划风险,所以还需充分了解当地的税务征管特点和要求,关注和了解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使税收筹划方案适应当地税务部门的具体征管要求。

参考文献:

[1]孙纬.有效控制房地产税务筹划风险的措施浅谈[J].经营管理者,2015(03)

[2]贾海霞.试析税收筹划风险和控制[J].时代经贸,2008(s2)

[3]黄丽.试论企业涉税岗位税收筹划风险及防范[J].商业会计,2012(24)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3

关键词:税收改革;税务风险;税务统筹;问题分析

前言

为了使国家的税收制度进一步的得到完善,满足当前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实行了营业税增收的政策。增税营业税简单来说就是解决当前对商品价格与劳动质量不平衡的矛盾,增强国家的经济收入。此项政策的执行能够促进企业生产链条的合理性,促进部分企业进行规划转型。但是于此同时,它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一、营改后的税务风险分析

(一)企业的纳税方式不能与改革后的税收政策相适应

就拿最明显的增值税发票来说,改革后的要求规定:增值税的抵扣规则只能与相关商品进行连接,就是说要在同一类经济商品中进行互相抵扣,对于那些不具有相关性的产品,经营者不能实施随意的抵扣活动,而增值税发票要按照产品的实际价格进行有效核算。但是纳税者在进行经济交易的同时往往故意忽略这一制度的存在,产生随意使用发票的情况。而对于税收部门而言,他们通常对发票的分发管理也不是十分严格,在对纳税人身份没有进行有效认证的时候就采取发放政策。目前,经国家审查机构调查表明,一些地区都在抵扣的环节存在以下情况:第一,在经营过程中,税务管理者为纳税人开具一些凭空捏造的税收抵扣凭证,这些凭证都不是真实存在的,经营者也并没有此种产品的进项盈利,他们只是想以此来逃避一些税收费用。第二,经营者以为顾客发放福利等手段将税收抵消。主要表现形式为如某经营区是一家酒店,在客户吃过饭后经营者往往以送酒水或者减免一定费用的形式来达到顾客不要收据的目的。第三,一些经营者通过商品转出的形式逃避税收,比如他们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些实际上的服务来进行增值税抵扣。

(二)经营者对税收改革政策进行故意误解

增值税改革之后,我国许多地点都处在试用阶段,并不具有相对的规模性。所以一些经营者钻制度的漏洞对增收税进行误导。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很多经营者以电脑输入的方法对税务进行扣除,他们以扫描故障为由,产生漏扫、错扫等现象,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避税务的增收。也有一些营业者故意对产品进行错报,来骗取国家的优惠政策。甚至一些经营者伪造残疾人身份,钻税收监控不严的漏洞,想要享受国家的补贴。这些增改后的问题需要国家进行重视,也需要经营者提高自觉性,对税收政策进行严格的遵守。

二、对增改后税务统筹问题的分析

(一)缺乏相应的税务统筹管理制度

对于税务风险的管理与保障应该是协调同步发展的。第一,我国改革后的税收政策应该与各企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保持一致。因为不同地区都会有不同的适用风险,比如,对于一些发展相对迟缓的经营地区,政府应该加大补助力度来促进其进步程度,而不是实行税收“一刀切”的手段。而对于经济发展状况比较突出的地区,国家应该对税收漏洞进行严格把控,以防一些商家钻制度的空缺。第二,政策变动对税收统筹产生的危险。我们都知道税收政策要随着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变动,而这种变动的出现对统筹工作有很大的不利。主要表现形式为税收变动信息的传达脚步跟不上政策的发展变动,一些企业经营者已经形成了地理区域统筹性,他很难随着政府计划进行改变。

(二)经营者对统筹理解的偏差性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税收缴纳模式,他们不能对税收统筹进行正确的理解。比如,国家税收增收之后的缴纳比例为百分之四十,未改革之前的征税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国家要求企业按照整改以后的规则进行,但是许多企业财务人员在统筹之中都会忘记正确的换算原则,仍然采取未整改之前的方式进行缴纳,而产生模糊不清的情况,这导致了经营者的理解与税收统筹者的理解相违背,进而出现错误的纳税手段。再如,企业在与消费者进行等值交换的时候,不同的货物一般都会有不同的税收比例,经营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对经济商品进行统一的价格收取,没有将不同的货物进行税收比例区分,这样少出来的税收差价就要经营者去弥补,同时也产生了经济亏损的风险。

(三)税收统筹者对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

对税务政策进行统筹是完善我国税收形式的重要手段,其中税收统筹者在中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当前的社会发展下,一些税收统筹工作者不能与时俱进,与国家的税收变革相适应,一味的沉浸在旧的经济体之中。其具体表现为:一些税收统筹人员没有对信息变动做出适当的调整。如,增值税改革后明确规定“光租业务”与“干租业务”之间要进行严格的区分,要采用不同的税收缴纳比例来运算。但是许多税收统筹者自己都意识模糊,更不用提及向经营者进行正确传达。这要求国家对税收统筹人员的身份进行严格规范,培养高素质的税收统计人员。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税收改革在各企业的转型进步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企业想要在增改制度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当前政策的调整,及时对本企业做出规范措施,避免偷税、漏税情况的出现。而国家也应该不断对增改政策进行完善,从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提高税收工作人员能力,促进我国制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聪聪.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梁文鑫.营改增"背景下FL汽车租赁公司增值税税务筹划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廖海燕.营改增"后移动通信行业的税务风险与筹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333,335.

[4]邹华玲.通信行业营改增后的风险控制及税收筹划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5,18:158,160.16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4

关键词:税务筹划;税务筹划风险;利益最大化

一、税务筹划与税务筹划风险基本理论探讨

(一)税务筹划的主要内容

税务筹划是一项事前行为,具有一定的预见性、长期性及合法性等特点,其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那么税务筹划是节税,抑或是避税?

节税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税收政策导向,制定最优的纳税方案,进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通常意义上,凡是遵循税法立法精神而实现减轻税负的行为都属于节税。故而,节税是税务筹划的另一种委婉表达。

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疏漏之处投机取巧,期望减少应纳税额。避税行为并没有完全遵循相关税收政策,但其本身属非违法行为,并且筹划者可以通过关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变动,随着税法漏洞的填补重新制定避税方案,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因此,避税也在税务筹划的范畴之内。

综上,税务筹划是企业在纳税行为发生前且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及兼并重组等涉税事项做出合理的筹划和安排,达到少缴税或递延纳税的目的。

(二)税务筹划风险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由于税收法规具有时效性,伴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变化,使整个税务筹划充满了不确定性。税务筹划风险指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筹划方案无法有效实施,使筹划收益偏离企业预期结果。

税务筹划风险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纳税人对有关税收政策理解不透彻、有偏差,削弱了企业利用税务筹划进行节税的目的;第二,征纳双方对整个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存在认定差异,给纳税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第三,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缺乏真实可靠性或进行虚假的会计核算,形成一定的税务筹划风险。

二、税务筹划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风险与不确定性相联系,不确定性是风险产生的条件。因此,随着经济环境、国家政策、企业经营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变化,给筹划方案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促使了税务筹划风险的形成。

(一)企业相关人员的主观性风险及成因

由于纳税人税务筹划意识不强,未能对筹划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控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筹划风险。同时,存在企业负责人授意筹划人员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使税务筹划方案在确定与实施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风险,直接影响纳税筹划方案的合理性。

例如,2005年3月,财政部驻安徽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派调查组奔赴亳州,对古井集团旗下的知名上市公司――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井贡”)的财务问题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古井贡的财务人员在没有取得国税总局批准的情况下,将销售公司和母公司汇总缴纳所得税,以期望减少分设的销售公司(古井贡全资子公司)缴纳的所得税。有关证据表明,这种消费税环节“分”,所得税环节“合”的做法,造成古井贡2002、2003年度分别抵减其销售公司应缴企业所得税3900多万元和5900多万元,累计“偷税”金额近1亿元。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国税发【1998】127号文件规定,构成偷税行为,给古井贡带来极大的税务风险。

(二)税务筹划方案的时效性风险及成因

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都是在一定的时间、法律环境及税收政策下制定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政策会不断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会随着相关因素的变动而变化,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会给税务筹划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带来较大的时效性风险。

(三)税务筹划的成本性风险及成因

税务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目标是实现企业所有者利益最大化,但筹划方案在给纳税企业带来税收收益的同时,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成本。若企业在实际的筹划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低纳税成本,导致成本增加超过筹划取得的收益,就会违背成本效益原则,由此带来的成本性风险预示着税务筹划的失败。

(四)征纳双方认定差异性风险及成因

我国的税务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税务筹划方案是否符合税法规定,能否给企业带来税收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筹划方案的裁定。若企业盲目地实施自以为正确的筹划方案,税务机关可能会视其为偷逃税,给企业带来筹划风险。

三、规避税务筹划风险的措施

税务筹划过程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筹划人员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规避措施,提高筹划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一)加强协调税企联系,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

税务筹划方案制定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的要求及当地税务机关的特点,加强税企之间的联系。只有税务机关确定企业税务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同时企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才能降低税务筹划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

(二)建立健全的税务筹划风险防范体系

纳税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税务筹划风险预警与监控体系,筹划部门可采用定期报告的形式监控筹划方案的实施情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税务筹划专项审计,检查筹划活动是否合法、合理,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三)强化知识和政策的学习,提升筹划人员的总体水平

税务筹划集财务会计、经济法律、税收政策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是企业对其自身涉税行为的一种优化。税务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文化素养,还要根据税收政策及相关法律的变动及时调整筹划方案,为企业谋取真正的利益最大化。

(四)真实进行会计核算,诚信履行纳税义务

税务筹方案的确定与实施是以纳税人的会计核算为基础,若企业利用虚假的财务数据进行税务筹划,就无法保证筹划的合法性及方案的有效实施。因此,纳税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为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真实可靠的核算基础,保证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

总之,税务筹划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把双刃剑,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会带来许多不确定的筹划风险。企业要在保证会计核算真实性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并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尽可能降低税务筹划的风险,以达到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赵霞.现代企业税务筹划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9-251)

[2] 熊英,段玲卉.浅谈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知识经济,2013,(153-154)

[3] 李红梅.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当代会计,2015,(22-23)

[4] 吴秋红.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23)

[5] 杨清华.浅析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3-65)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5

一、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税务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而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所谓税务筹划风险,是指税务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从税务筹划风险成因来看,税务筹划主要包括以下风险: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税务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活动以达到减轻税赋目的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总体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

第一,政策选择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即错误选择政策的风险。企业自认为筹划决策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或法规,但实际上会由于政策的差异或认识的偏差受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由于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因此税务筹划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好尺度。

第二,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时效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并不是说政策变化就一定有风险,如果政策变化没有超出预测的范围和程度,税务筹划还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2.经济环境变化风险。企业的纳税事宜与税收政策及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施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制定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和投资,这时,企业的税赋相对较轻或稳定;反之,企业的税赋可能加重或不稳定。另外,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地区,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不同产品或行业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使得税收政策常处于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应时性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种税收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筹划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带来较大的风险,所以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3.税务行政执法力度导致的风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国家对税收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断加强。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地方各级税务机关,都不断出台新的规范税务检查工作的文件和政策。这就意味着纳税人在规范纳税操作方面的工作必须相应加强,否则纳税人由于对税务机关执法力度的决心、程序与步骤的忽视或不熟悉,往往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大。

4.筹划人员的纳税意识风险。企业纳税人员的纳税意识与企业的税务风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很强,税务筹划的目的明确,那么只要筹划人员依法严格按照规程精心筹划,风险一般不高。

5.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税务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其对风险的判断和筹划事项的最终完成果。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减少成本,会要求筹划人员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伪造、变造、隐匿记账凭证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税务上的风险。

6.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水平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既影响可供筹划的涉税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易导致筹划人员筹划方案的失误。如果筹划方案是依据虚假的涉税资料做出的,就很可能产生失误,风险极大。

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

企业在税务筹划方案确定之前应通盘考虑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的产生动因,从源头抑制风险,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说,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筹划人员素质。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能力,为降低和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评估税收筹划风险,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评估税收筹划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还应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目的就是要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5.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税务筹划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使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无论是由企业内部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税务筹划,还是由企业聘请外部专门从事税务筹划工作的人员,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可能完全是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而非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所以,纳税筹划与其他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税务筹划方案的收益大于支出时,该项税务筹划才是正确的、成功的。

6.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上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现实中企业进行的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特别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税收处理要能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6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税务筹划者利用国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活动以达到减轻税赋目的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总体看,政策风险可分为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变化风险。

第一,政策选择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即错误选择政策的风险。企业自认为筹划决策符合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政策或法规,但实际上会由于政策的差异或认识的偏差受到相关的限制或打击。由于税务筹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具有明显的时空特点,因此税务筹划人员首先必须了解和把握好尺度。

第二,政策变化风险。国家政策不仅具有时空性,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时效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并不是说政策变化就一定有风险,如果政策变化没有超出预测的范围和程度,税务筹划还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的。

2.经济环境变化风险。企业的纳税事宜与税收政策及所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会施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制定减免税或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和投资,这时,企业的税赋相对较轻或稳定;反之,企业的税赋可能加重或不稳定。另外,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或地区,运用税收杠杆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针对不同产品或行业实行差别性税收政策,使得税收政策常处于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的税收政策总是具有应时性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种税收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筹划人员开展税务筹划(特别是中长期筹划)带来较大的风险,所以任何企业的税务筹划都将面临经济环境变化所引致的风险。

3.税务行政执法力度导致的风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国家对税收检查和处罚的力度不断加强。从国家税务总局到地方各级税务机关,都不断出台新的规范税务检查工作的文件和政策。这就意味着纳税人在规范纳税操作方面的工作必须相应加强,否则纳税人由于对税务机关执法力度的决心、程序与步骤的忽视或不熟悉,往往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大。

4.筹划人员的纳税意识风险。企业纳税人员的纳税意识与企业的税务风险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企业依法纳税意识很强,税务筹划的目的明确,那么只要筹划人员依法严格按照规程精心筹划,风险一般不高。

5.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税务筹划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影响其对风险的判断和筹划事项的最终完成结果。有的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利润,减少成本,会要求筹划人员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如伪造、变造、隐匿记账凭证等;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等,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税务上的风险。

6.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会计核算水平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既影响可供筹划的涉税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易导致筹划人员筹划方案的失误。如果筹划方案是依据虚假的涉税资料做出的,就很可能产生失误,风险极大。二、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

企业在税务筹划方案确定之前应通盘考虑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的产生动因,从源头抑制风险,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说,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筹划人员素质。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能力,为降低和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评估税收筹划风险,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评估税收筹划风险就是企业对具体经营行为涉及的纳税风险进行识别并明确责任人,这是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理清自己有哪些具体经营行为,哪些经营行为涉及纳税问题,这些岗位的相关责任人是谁,谁将对控制措施的实施负责等。还应定期进行纳税健康检查,目的就是要消除隐藏在过去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5.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税务筹划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使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无论是由企业内部设立专门部门进行税务筹划,还是由企业聘请外部专门从事税务筹划工作的人员,都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这些可能完全是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而非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所以,纳税筹划与其他管理决策一样,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税务筹划方案的收益大于支出时,该项税务筹划才是正确的、成功的。

6.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某些税收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弹性空间,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上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现实中企业进行的税务筹划的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特别需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税收处理要能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随着税务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税务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只要企业有税务筹划活动,就存在税务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务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范忠由.企业税务风险与化解.

[2]李淑萍.控制税务风险构建防范机制

【摘要】税务筹划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税务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本文在分析税务筹划风险产生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措施。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7

关键词:税务筹划 税务风险 特别纳税调整 合理商业目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发展,企业的交易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我国税收法规和政策体系也越来越复杂,税务征管力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的涉税风险也越来越显性化,并已经成为企业众多风险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税务筹划当中,以合理合法为原则,以企业整体财务目标为导向,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及其变化,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力争使涉税风险最小化。

一、税务筹划风险概念的提出

税务筹划是指通过对涉税业务的税前安排,从而达到节税目的一种税务谋划。具体而言,它是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规定,对企业组建、经营、投融资活动等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以减轻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的原则,企业在取得税务筹划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税务筹划风险。税务筹划风险是指由于税务筹划方案违反税法或者偏离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使纳税人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包括罚款、滞纳金,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等。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分散或规避风险,避免落入税务筹划陷阱。

二、企业所得税筹划风险分析

由于涉税业务的多样性、税法的复杂性,以及税务筹划方案法律依据的不确定性,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因素很多,主要有税收政策变化风险、税务行政执法风险、税务筹划方案风险和企业财务风险等。例如,,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引入了“特别纳税调整”条款不,加大了反避税力度,企业面临的税务筹划风险陡然增加。还有“税前扣除合理性”概念的提出,使税务筹划方案合法性与非法性之间界限更加模糊,也进一步加大了税务风险。

(一)税收政策变动风险

税收政策变动风险是税务筹划诸多风险当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一种风险,它是指因税法变动使原来已经确定的所得税筹划方案偏离预期目标的不确定性,该风险由税务筹划对税收政策的依赖性所引起。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一方面要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根据一定的政策目的,对经济环境施加一定的影响。因此,税收政策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变动性才是绝对的。这说要求税收政策经常地做一些调整。与税收政策的易变性相比,税务筹划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计划安排,每一个税务筹划方案从最初的立项到方案的最终确定,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那么便有可能使按照原来税收政策设计的税务方案,由合法变得不合法,或者由合理变得不合理,税务筹划风险便由此而生。

(二)判断事项风险

支出税前扣除的合理性是指纳税人可扣除费用必须是正常的和必要的,其计算和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但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并未对税前支出的合理性这一原则规定予以具体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讲,“合理性”依赖以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主观判断,这也就决定了有关税前支出的税务安排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合理性尺度的把握常常存在分歧,纳税人认为合理的支出,但是从税务机关角度看,可能是不合理的支出。

(三)特别纳税调整风险

根据国际税收惯例,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有关“特别纳税调整”一章,首次从实体法的角度,对反避税条款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首次明确提出了转让定价的核心原则——“独立交易原则”、受控外国企业资本弱化原则、以及税务机关必要的反避税处置权和加收利息条款。反避税措施的加强,加大了税务筹划方案的风险;加收利息条款,避税非零成本的观念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常规的避税方法,如把利润转移到低税区、提高债权性投资占权益性投资的比重、在低税地虚设机构、建立信托关系、滥用税收协议等将会接受严厉的反避税调查,其中潜在的税务风险是不言自明的。

(四)税务机关认定风险

税务机关认定风险险是指纳税人设计和实施的税务筹划方案因不能被税务机关认同而遭受税务处罚的不确定性。例如,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纳税人基于不合理商业目的交易的税务安排,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的方法予以调整。合理商业目的也是一种职业判断,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其理解和运用难免存在差异,因此,认定风险也是企业面临的主要筹划风险之一。

(五)财务风险

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税收筹划活动是只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实现财务目标的支持性活动,是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的,而不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案背离生产经营目标,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和财务秩序,将招致企业更大的风险和损失。例如,在税务筹划中忽视机会成本,为了享受免税期的税收优惠政策,违背生产经营规律和企业整体经营战略,人为加大成本费用,推迟盈利年度,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必将招致企业整体利益受损,从而使税务筹划得不偿失。

三、企业所得税筹划风险的防控

税务筹划风险是企业众多风险中的一种特别风险,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和可控性,只要企业加以重视,并认真予以应对,是完全可以防控的。

(一)加强风险管理,全面控制涉税事项

根据涉税事项的复杂性和风险的大小,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对涉税事项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企业还应当建立和健全基础的税务管理制度,如发票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程序,如税务筹划流程和纳税申报流程,规范涉税业务活动。

(二)建立税收政策信息库,及时把握税收政策变化

为了应对税务政策变动风险,企业应建立税收政策信息库,税务筹划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税务政策变化信息,并根据税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使税务筹划始终处于合法状态。

(三)建立税务风险库,及时监控涉税风险

在企业涉税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识别风险,并建立风险数据库,及时观测和监控各风险点及其变化。同时,针对各风险点,企业还必须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一旦出现风险,以便可以自如地予以应对。

(四)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降低税务认定风险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存在比较大的弹性,如前面所说的对税前支出“合理性”的认定,就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税务机关便因此拥有了比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不仅如此,税务筹划往往是在法律的边界地带进行运作,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对税务筹划方案依据的税务政策的理解自然会出现差异,但是其合法与非法性的界限最终都是要由税务机关认定的,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通过沟通消除或者减少双方的分歧。企业在与税务机关沟通时,要注意收集证据,尽可能取得税务机关下达的正式认可文书,以免受税务行政执法人员个人对税收政策理解偏差和人员变动等原因,出现不应当出现的涉税风险。

(五)实行税务筹划外包,分散涉税风险

近年来,业务外包已经为众多企业所接受。税务筹划外包是企业众多外包业务中的一种。它可以利用涉税中介的专业化服务,提高筹划效率,分散筹划风险。为了转移筹划风险,纳税人应在与涉税中介机构订立的有关合同中注明发生损失后责任分担方式,以明确双方的责任。

(六)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应对风险

建立预警指标,进行预警分析,如果出现危险信号,应及时进行诊断,查出原因,及时调整税务筹划方案,以降低涉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企业应通过快速的反应机制,以积极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进行改正,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争取税务机关的理解,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损失。

(七)特别纳税调整"及应对措施

企业所得税法有关“特别纳税调整”的新规,不但缩小了纳税人常规的避税方法的运用空间,并加大了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为此,企业要加强学习,吃透税法精神,认真评估所得税筹划方案的合法性,深刻理解“商业目的”和“独立交易原则”等的实质以及立法背景,尽可能采用“预约定价”等事前解决税务争端的机制,将税务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饶慧珍.关于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政策风险的思考.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

[2]黄亦奇.纳税筹划的意义以及风险规避.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税务筹划与税务风险篇8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

一、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收负担最小,这也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上。

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应良好的具备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

二、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

在一般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理所当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以上文瑞都国际一期项目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操作为例,纳税筹划方案整体设计(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财务部门完成,提交给公司管理层的专题研究通过后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由公司领导统一协调,工程、营销、财务等部门密切配合。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三、纳税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纳税筹划风险指企业纳税筹划活动受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失败的可能性。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依法纳税的风险。即由于对有关税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准,造成事实上的偷税,从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二是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三是在纳税筹划过程中对税收政策的整体性把握不够,形成税收筹划风险。例如在企业改制、兼并、分设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涉及多种税收优惠,如果不能系统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现筹划失败的风险;四是筹划成果与筹划成本得不偿失的风险。针对纳税筹划可能的风险,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1.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企业纳税筹划人员通过学习税收政策,可以准确把握税收法律政策。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税收法律政策中对计税依据、纳税人、税率等的不同规定,那么对相关税法全面了解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全面了解,才能预测出不同纳税方案的风险,并进行比较,优化选择,进而作出对企业最有利的税收决策。反之,如果对有关政策、法规不了解,就无法预测多种纳税方案,纳税筹划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2.提高纳税筹划人员素质。纳税筹划是一项高层次的理财活动,是集法律、税收、会计、财务、金融等各方面专业知识为一体的组织策划活动。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素质,还要具备经济前景预测能力、项目统筹谋划能力以及与各部门合作配合的办作能力等素质,否则就难以胜任该项工作。

3.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十纳税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4.保持筹划方案适度灵活。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国家的税制、税法、相关政策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不断地调整或改变,这就要求企业的纳税筹划方案必须保持适度的灵活性,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重新审查和评估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筹划内容,评价税务筹划的风险,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转嫁风险,比较风险与收益,使纳税筹划在动态调整中为企业带来收益。

5.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由于税法规定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区间,加之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纳税筹划人员对此很难准确把握。这就要求一方面,纳税筹划人员正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正确应用财会知识,另一方面,随时关注当地税务机关税收征管的特点和具体方法,经常与税务机关保持友好联系,使纳税筹划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使纳税筹划方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纳税筹划风险,取得应有的收益。

随着纳税筹划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价值的体现,纳税筹划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企业只要有纳税筹划活动,就存在纳税筹划的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防范措施,为纳税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

上一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会计行业的最新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