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财务审计范文

时间:2023-11-13 11:18:04

税务财务审计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财务审计显得尤为重要,财政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晴雨表。然而在财务审计业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着财务审计的发展,指出了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财务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财务审计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以上三个定义,虽然对误报的界定范围有所不同,但是对审计风险基本涵义的表述是一致的,即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二、当前财政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1、财政审计在审计目标上定位不高财政状况能直接反映国家、地区的经济状况,经济运行是否良好往往能直接反映在财政运行状况上,揭示其存在及潜在的财政风险应当是财政审计的第一要务。但因为预算是不全面的,而且部分资金不能纳入财政预算,并在循环体外,根据自己的利益调节税税务机关,以及一些财务审计盲区等原因,导致财政审计难以全面、完整地反映财政状况,更难以全面揭示其存在的风险。2、市场经济活动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改组、兼并、重组等,都可能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从信息的数量上看,现在每个单位的信息存储量都在增大。差错和虚假的信息资料以及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不断地多样化、复杂化,所进行的交易也日趋复杂化。业务数量的增多,会计核算中出现记录不当的可能性亦随之增加,而且这种不当很容易被大量的其他信息所掩盖。这为审计带来了更多困难,使审计人员或多或少地增加了承担审计风险的可能。3、财政审计在内容上有所缺失财政活动包括财政资金“收”和“支”的两个方面,在现金流方面,包括资金筹集,分配,分配,管理,使用和链路的性能评估。在收入方面,根据当前系统的审计,税务审计,由地方审计机关的税务审计。因为审计力量是有限的很难覆盖所有的税务部门,而不是地方当局,在国家税务部门的一些地区造成许多年未经审计。此外,因为审计资源和审计工具有限公司审计机构财务审计的过程中也是难以达到资本运作的每一个方面。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执行,最终预算编制和审批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财务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1、建立完整的大财务审计意识财务审计的大计划要加强管理,实现财务审计的“一盘棋”局势。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审计机关审计在年初要求项目计划,到目标,内容和重点放在财务审计建设上来,有针对性地确定审计项目计划,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在预审阶段的定位必须有财务审计“一盘棋”,每个审计的部门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基础设施投资、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责任审计小组应列入财务审计内容的整体安排,建立的“龙头”地位的财务审计的综合报告将所有的审计结果进入财务审计。2、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系统的审计工作制度要强化业务培训在审计工作方法上多采取“以会代训”、“以工作代训”、“交叉工作”、“以老代新”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提高审计人员的全面工作能力,使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要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个审计人员真正树立起现代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既要正视风险,正确估量风险,认真贯彻谨慎性原则,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又要敢于避免因犹豫不决而裹足不前,丧失竞争机会;既要考虑速度和效率,又不能盲目冒险,急于求成,甚至牺牲原则、丧失职业道德;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关注意识,在遵纪守法、能力、职业谨慎、保守秘密、廉洁自律、敬业精神、风险关注、回避制度等方面应继续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以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3、正确应用审计方法和程序,保证项目质量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多种审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结合运用,合理运用专业判断,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恰当评价与估计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将检查风险降至最低点,确保审计项目质量;要改进审计方法技巧和手段,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网上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通过提高审计方法的高技术含量,遵循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才能选定适用的审计方法,才能将理论的或法定的程序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项目质量,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4、加强审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审计人员设立的审计工作,以加强能力的绩效审计,加强工程造价、评价和其他专业的培训,新概念优化该核数师的知识结构,提供绩效审计的技术支持:二是加强计算机使用技能,一种计算机审计单位,推进软件的应用,对实现审计水平上水平;三是加强审计创新,加强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政策,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更新审计,提高财务审计的能力的能力。5、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与沟通通过沟通,使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审计工作,以审计职业界的标准来衡量审计过程及审计意见,同时也使审计职业界更好地了解社会公众对审计的合理期望,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以消除社会公众与审计职业界之间的隔阂,降低整个职业界的审计风险。同时,审计职业界要加强执业检查。通过加强执业检查,督促所有审计主体严格遵守审计准则,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厉惩处违规者,清除害群之马,降低检查风险和败诉风险。同时,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来降低被诉风险,进而降低整个职业界的审计风险。总之,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快速发展,审计机关建设财务审计是大形势下的必然趋势,一些问题已成为阻碍审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资企业 反避税 审计

一 、引言

据相关部门的推算,外资企业在我国每年避税的金额可能高达400亿元。但是一些媒体推测,在我国的外资企业避税的金额远远不止这个数,可能高达1300亿元。由此可见,外资企业避税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税收。

二、外资企业的避税方法

目前为止,外资企业的避税方法高招百出,令人防不胜防,主要是以下几种:

(一)转让定价:这种方法是外资企业用来避税的主要方法。所谓的转让定价,是指那些外资企业内部人为的控制定价。这其中包含公司产品的价格,无形资产转让的价格等。这些外资企业经常使用转让定价这种避税方法是为了减少企业的赋税,获得更多的利益。具体体现在“低进高出”或者“高进低出。如:那些外资企业在进口原材料和设备时,进口的价格往往高于国际市场,而对于出口商品,出口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格,这样自然而然的会造成了这些外资企业的账目上的亏损,而实际上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我们大家知道的一个例子——耐克公司。据相关部门调查,耐克公司在国内市场每年以两位数字的增长速率增长,公司的营业额相当的高,同时由于成本很低,造成耐克公司的活动的利润也非常高,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耐克公司的账面上却是连年亏损。

(二)资本弱化。所谓资本弱化就是企业通过对外进行大量的借贷,从而减低自身资金的比例,这样可以使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方法来增加企业的利润。

(三)利用税务漏洞。由于我国的税务的相关的法律不健全,一些外企公司都钻税法的漏洞,来获得更高的利润。除此之外,外资企业也会利用我国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收协定来避税。

(四)利用”离岸绿洲“来避税。所谓“离岸绿洲”是指那些很小的国家或者是很小的岛屿因为自然匮乏,为了吸引外资,只收取少量的税收。如:格林纳达、瑙鲁等地区,据统计,全球有70万多家的公司到这些“离岸绿洲”注册,但是绝大部分公司仅仅只是在此注册,而在其它的地方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公司最后就在这些“离岸绿洲”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三、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反避税审计

加强对外资企业的财务审计,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同时也是为了我国法律法规能够有效的实施。对外资企业的反避税审计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外企的自我约束能力。下面就讨论如何加强外资企业的反避税审计。

(一)培养反避税审计人才和建立一个优秀的反避税审计单位

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税务审计人才不但需要知晓世界各国的税收协定和制度,还需要运用电子商务来掌握外资企业的商务活动的状况和规律。这样就导致了国内的反避税审计人才的匮乏。因此,对于建立反避税审计单位是十分有必要的,审计单位人员不仅要精通外语,掌握财务会计、国际金融,国际协定等知识,更要有高素质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加强我国的反避税审计和处理国际间的税务争议问题。

(二)明确规定外资企业财务审计的内容细则

只有明确了财务审计的内容细则,才能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财务审计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务审计部门要对外资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检查,检查外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同时也要对电子数据系统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知晓外资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是否可靠,如果发现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税务审计部门应该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完善措施,帮助外资企业的结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另一方面,财务审计要重点对合营财务进行审计,检查合营企业的商务活动是否真实和合法。

(三)加强税务管理的工作

只有加强税务管理的工作,做到职责分明,才能大大的提高反避税工作的效率。1、对那些大型的跨国经营的外资企业的纳税人,要求他们及时的向税务部门申报他们经营情况,包含有营业额,利润和成本等。2、我们要加强同国际反避税的协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税收协定中规定要加强各国税收信息的交换,同时各国要增大反避税的成本。3、对避税行为要加大处罚的力度。目前,我国对于那些避税企业只是进行加大税收,很少涉及到罚款,且处罚力度较轻,这样就导致了一些外企公司有侥幸心理,甚至并不在乎。而在美国,有避税行为的公司非常的少,是因为美国对反避税的处罚力度之大,让各个企业都不敢避税。因此,我国也要从法律上明文规定的避税的行为和加大避税行为的处罚力度。

四、结论

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外资企业的避税金额不断上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外企的反避税审计工作。本文针对外资企业的避税方法,提出了一些加强反避税审计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袁塞英.关于加强我国外资企业财务审计的思考[J] 中国外资.2010,(12):55-56.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江苏华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所长助理兼质量控制部主任、苏州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

随着国家对税务机关职能的强化及对税务征管要求的提高,税务部门税务征管的压力正不断地增加。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提高税务征管的工作效率,税务部门已逐渐加强利用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来协助税务征管,提供有效涉税数据。因此,很多地区的税务部门纷纷要求企业的年度审计报告兼具税务通用性,要求通过对企业年度审计报告中的涉税事项的阅读,能够全面、详细地获取到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中所需要的各种真实涉税信息。

年度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要求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要求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年度审计报告中包含了企业的相关涉税信息。然而,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对涉税事项的披露要求仍然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1.对涉税信息的披露深度不同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是报表的潜在使用者。税务部门虽然也是报告的潜在使用者,但是,年度审计报告是为所有的潜在使用者服务的,它不可能仅侧重于涉税信息的披露,而只需要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相关披露要求进行披露即可。而税务部门为了利用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为税务征管提供便利,其对审计报告的披露内容和披露深度的要求是较高的,其所强调的是要求披露完整的涉税信息。

2.对重要性标准的掌握程度不同

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报告需要合理确信会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并须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企业在报告截止日的财务状况及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审计准则对审计及审计报告的要求是关注重大方面,而非面面俱到。同时,审计过程需要达到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的平衡,这也要求注册会计师基于一定的重要性标准执行审计业务。对于低于重要性水平的审计差错,注册会计师可以基于专业判断而不作进一步的审计调整。同时,重要性标准是一个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判断过程,不同的审计对象由于其企业规模及经营管理水平千差万别,故基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而得出的重要性标准也是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在确定时虽然会被控制在企业某个经济指标的一个较小的相对值范围以内,但是,对于规模大且内控好的企业,其金额绝对值仍然可能会较大。

而从税务的角度看,由于税务部门所要维护的是国家利益,因此税务部门在执行税务征管和税务检查时不存在重要性原则,只要发现差异,无论其金额绝对值的大小,均需进行调整。

年度审计报告对涉税信息的披露与税务部门要求的协调

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与税务部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种途径:

1.保持常规年度审计报告的披露格式,同时,根据当地税务部门对所得税汇算清缴所提出的涉税事项披露要求,另行出具专项税务审计报告。

这种方案,比较容易协调好中介机构、纳税人以及税务部门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相对而言,是解决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与税务披露要求之间差异的较好途径。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满足税务部门利用中介机构协助税务监管的目的,也便于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针对不同的报告作出双向选择。其惟一的缺点是,由于需要出具常规审计报告和专项税务审计报告两份报告,故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纳税人的费用负担。目前,包括广州在内的一些南方大中型城市已较为普遍地采用了这种方法。

2.在审计报告的附件构成中增加专项涉税信息的披露内容。

此种方法由于不需要在出具年度审计报告以外另行出具专项税务审计报告,不会额外增加纳税人的经济负担,故受到纳税人的普遍欢迎。然而,专项涉税数据既然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构成,注册会计师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基于前文所述的原因,注册会计师按重要性原则执行审计业务,其在审计报告附件中所披露的专项涉税数据也是基于重要性原则而产生的。由此与税务部门的披露要求在深度上势必存在差异。从而,会在无形中增加中介机构来自税务方面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附件中增加专项涉税数据的披露内容时,最好单独设页,并对其披露的前提条件进行书面设定。例如:“上述涉税数据系基于审计重要性原则而产生,提请报告使用者注意。”否则,注册会计师必须对所有涉税内容进行详细审计并披露所有细节性数据,从而,审计的成本就会大幅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上述两种方法的具体选用与施行,必须建立在中介机构与当地税务部门取得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否则,如果在未得到税务部门的支持与认可的基础上而贸然实施,则有可能会因为税务部门的干预而导致操作的失败。在与税务部门的沟通过程中,须注意以下环节:

(1)事前沟通

中介机构应积极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各项年度汇算清缴布置会议,掌握其核心精神。同时,结合其要求,就审计报告中涉税信息的披露方式及披露的深度与税务部门进行初步沟通,以获得税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2)事中控制

建立涉税反馈的应急处理程序。中介机构对于从客户或税务部门所得到的任何涉税反馈,要及时组织研究。对于其中的合理反馈,应立即对相关审计程序及报告披露作出相应调整,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如为非合理反馈,也应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协调,以商榷解决的办法。

(3)事后总结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IPO财务审计;“企业信息”;“产品信息”;“资本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7-165

2015年我国二级证券市场(股票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牛市,但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将该牛市称为“疯牛”。笔者且不去定性当前的牛市,但要指出的却是,部分上市公司借助炒作概念和“编故事”的方式来获得丰厚的价值回报,这就构成了逆向选择下的道德风险问题。由此可见,在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环境下,需要建立起前置性风险规避机制,那就是需要认真履行IPO财务审计(下文简称财务审计)活动。

从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关于财务审计的顶层安排已基本到位,但在实务操作层面上还存在着诸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具体而言,根据具体的制度安排来实施财务审计,这或许只能依据当前要件来开展工作,但上市公司对社会的回报程度则需要从未来的预期中来把握,这就意味着,财务审计的视角需要拓展到那些形式要件之外的领域,而这也就构成了本文问题提出的逻辑起点。本文以高科技公司为例。

1 对IPO财务审计中若干问题的提出

1-1 “企业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企业信息构成了财务审计的主要内容,从当前所暴露的问题来看主要存在着这样两点:一是单纯依据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难以规避逆向选择风险,且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因缺少信息共享机制,便为财务审计带来了较大的交易成本。二是当前不少公司寻求“包装”上市,受到包装技术的影响,财务审计活动时常陷入到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中,从而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审计对象的真实信息。

1-2 “产品信息”所导致的问题

产品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研发和生产周期,以及公司相关产品的市场前景。前者决定着资金周转率问题,后者则决定着公司能对社会公众的价值回报问题。毫无疑问,这已经超越了财务审计人员的现有知识储备。具体到高科技公司,由于该类型公司的性质所决定,其产品研发风险将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而且因高科技产品存在着“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性,从而其市场前景难以从消费者偏好中来获得。

1-3 “资本结构”所导致的问题

“每股所占公司净资产价值”构成了该公司股价制定的重要参数,但这里也存在着一个问题,即高科技公司属于知识密集型公司,因此可以作价的固定资产存量极为有限,而大量存在着的却是人力资本。由此,这就为确认公司净资产率带来了诸多技术困境。

2 应对问题的思路

2-1 针对“企业信息”的应对思路设计面对“企业信息”财务审计人员属于绝对的信息弱势方,在上市逐利冲动下必然会激发起部分高科技公司的机会主义动机。针对这一问题,首要的方法便是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或许这将增大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但综合运用线上线下两类渠道来获取企业信息,并努力使其成为一个闭合的信息链,则构成了当前的应对思路。

2-2 针对“产品信息”的应对思路设计“产品信息”属于工程技术层面的知识体系,因此,高科技公司可以利用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优势来炒作概念,并以此来蛊惑社会公众。作为社会公众一员的“财务审计人员”,便需要通过调研活动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失,进而最大化的评价公司产品的市场前景。在进行调研活动时应遵循现有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模式来展开,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针对“资本结构”的应对思路设计

同样,在应对“资本结构”问题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拓展自身的信息来源,这时就需要借助多部门的信息汇总来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而言,财务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走访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来获得与资本结构有关的信息。

3 思路引导下的实施途径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IPO财务审计实施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3-1 解决“企业信息”问题的实施途径

防止高科技公司包装上市所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拓宽信息渠道来获得企业信息。渠道包括现场走访、网上搜集、历史数据分析等。在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的要求下,可以着力从互联网来挖掘高科技企业的相关信息。例如,许多高科技企业已在海外上市,因此可以通过搜集公司海外上市的股价变动、每股净资产等信息,来间接支撑现实的财务审计活动。

3-2 解决“产品信息”问题的实施途径

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在进行商业化运作时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销售渠道,但其一般都实施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为此,财务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电商平台来挖掘产品的销售量信息,以及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再者,财务审计人员还需要与线下的中间渠道商沟通来获取相关信息。在与公司中间渠道商进行沟通时,应提前掌握高科技企业的销售模式,这样才能降低选择中间渠道商和进行信息收集中的交易成本。

3-3 解决“资本结构”问题的实施途径

高科技企业的资产主要以人力资本和专利技术的形式而存在着,它们的产品生产可以寻求外包的方式,而公司内部的固定资产主要支撑产品的研发工作。另外,部分高科技公司试图通过借入固定资产来追求申报表的完美性。对此,IPO财务审计人员需要把握高科技企业的资产存量结构,并通过向工商部门、银行部门、税务部门寻求帮助,切实厘清公司资产的产权结构,严格剥离非所有权的资产内容。实践表明,银行部门因属于企业性质,因此从银行调取客户相关信息会遇到较大难度,但注册会计师可以要求银行部门提供证明材料来给予解决。

4 实证讨论

4-1 总体分析

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以避免对一些重要科目的审计程序有遗漏。

4-2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钩稽核对现金流量也是各方关注重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间的钩稽关系。

4-3 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IPO项目的内控审核可选择的资料较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参考,可以一开始就与企业约定,提供给律师及券商的除专项资料外,其余均额外复印一份给注册会计师,很多资料均可以作为内控审核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

4-4 重大合同的摘录通常情况下,在审计中可以合理安排1~2名助理人员,完成对重大采购、销售以及融资、投资合同的摘录工作,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栏次来摘录,对相关资料做好索引,并将摘录的合同条款与相关科目的测试相结合。

5 结 论

本文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思路构建后认为,可以从拓展企业信息获取来源、加强线上线下同步信息获取、采取多部门协同获取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慧-IPO公司信息披露审计存在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2015(1):64-65-

[2]陈羽桃-从IPO改革视角看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发展[J].商情,2013-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5篇

根据笔者的调研并结合主题,以下选择性的从3个方面来提炼出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核算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目前,我国具备上市的服装企业大都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在推动公司集团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下,都会根据现阶段的网络化分工形式采取业务外包模式开展生产经营。因此,在成本核算领域就会面对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两大范畴。针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核算,又会因技术的不可分性而导致重复计算;针对流通领域的成本核算,因“冰山原理”也促使成本核算面临着漏算的状况。这就在客观层面对服装业IPO财务审计带来了难题。考察服装集团公司组织资源来看,其不仅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也存有劳动密集型的特质。从而,在对资本折旧审计和劳动力成本财务审计上往往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干扰。

(二)涉税项目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随着针对成本财务审计问题的出现,就必然会带来税项目在财务审计上的问题。其中,主要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根据现有资料反馈,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在财务账面上调高成本项目的数额,以及通过增大债务的方式来压低所得税的交纳金额。从目前上市公司担保融资的业务状况来看,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借助向分公司提供担保融资的事项,来进行内部化财务技术处理来拉高总公司的成本总额。增值税作为流转税是针对产品增值部分所征收的税种,但目前对产品增值额的确定存在着争议,且上市类服装公司一般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因此品牌溢价的确定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三)资产产权存在的财务审计问题作为IPO公司都应具备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机制,但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仍存在着股东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资产所有权混为一谈的情况。这样一来,在对服装集团公司进行资产类财务审计时,便会受到两类权利混搭所造成的干扰。在抬高股价的目的驱使下,服装集团公司可以借助股东资产所有权内部转移为法人资产所有权来实现。这样一来,所折估值就会出现虚高。在对净资产这个问题上,按照目前税法,未分配利润或者盈余公积折股,视同股利分配,企业需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然而,在财务审计上却会出现直接以审计后的净资产作为可折股净资产。当然,除了上述三个主要问题外,在票据处理上也会存在着财务审计问题。但就优化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而言,需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着力破解以上三个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除了受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外,还受到现有制度环境的干扰。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影响因素。

二、应对问题的思路

从本文开篇对IPO的定义中也可以知晓,针对首次公开募集股票的公司进行财务审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因社会对该公司关注度不够高而会出现信息上缺失问题。再者,以服装类上市公司为财务审计对象,还会因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环境和特征不甚了解,而出现财务审计上的问题。由此可见,IPO财务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综合性较强的业务项目,通常项目周期很长,涉及到企业的改制以及上市申报的方方面面,尤其还要跟多方中介机构合作,因此,相关业务难度也较高。结合上文的问题分析,应对问题的思路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构建:

(一)了解行业背景我国服装行业从整体上看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类型,与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企业相比,我国服装公司仍处于品牌价值链的低端。同时,在价值转型原理下可以知晓,服装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低于高科技行业的。这是基于这些经济原因,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鲜有服装企业的存在。为此,在开展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事务之前,需要全面了解该行业的背景。包括:产成品的变现周期、技术系数、生产与流通特点等。了解行业背景的途径,可以在网络上来查询相关信息,还可以与企业方进行交流。

(二)掌握成本特点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还面临着成本核算上的难题,从而就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来调整账面上的成本项目。为了减少因此而带来的财务审计难题,注册会计师需要深入把握服装行业的成本特点。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原理,首先应将成本项目轨迹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等两大板块。然后,再分别深入把握这两大板块的成本特点。为了适应现阶段服装外包生产的现实状况,可以将外包费用作为一个独立的成本单元进行核算。

(三)规制涉税项目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工作,其中一项便是监管企业的纳税事项。在与服装公司进行利益博弈时,需要规制涉税项目的成本调整行为。如,当审计调整涉及到企业以前年度所得税时,对原始报表与申报表的差异进行列报,在发现相关差异的当期进行调整,并补征入库。针对增值税项目,除非是金额特别重大,否则没有必要调整增值税,尤其是小额的进项税额或者销项税额,调整的结果会影响税金的账面金额与纳税申报金额,给纳税情况专项审核报告带来不便。

(四)防范产权转移如果说,企业的股东是个人,那么用分红手段时得充分考虑其税收成本。但也有些操作人员认为,通过形成新的资产来隐藏旧的不良资产,在账面上会显得漂亮一些;个人并不提倡后一种作法。鉴于此,特别强调一点,审计调整不要也不能产生需要后期消化的资产,比如有些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的部分票据不合规,将其已列支的费用或者成本调减,挂其他应收款或者预付账款;但往往是事后仍然未能取得合规的票据,因此,实际上这种调整会给后续的审计带来更大的麻烦。以上从四个方面所做的应对思路仍有待商榷,但在问题导向下上述思路也是值得实践的。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但只要在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后才能为接下来的深化提供平台。

三、展望

下面再就今后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展望:展望一:改制净资产折股的税收问题。笔者在与一些券商在谈及这个处理时,他们的意见也都不一致,但不纳税的依据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两条:(1)对净资产折股的征税理解上各方存在偏差。有人认为这种净资产折股并没有带来法人实体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正常的对股东分红,让企业去承担或者股东个人去承担这块税收成本有些不合理;同时,有些企业主动积极去咨询所处地市的财政税务部门,相关地市的财政税务部门对净资产折股的征税执行上也有差别;(2)净资产折股的缴纳对象是企业的股东,企业只是代扣代缴义务人;而在已上市的企业中,当存在一些不符合"大税法"的地方特色税收优惠政策时,只要股东承诺对后续的影响可以由股东承担经济后果。因此,参照此类作法的结果是,在操作过程中,告知股东存在这方面的义务,同时由股东层面对其个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情况出具书面承诺,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展望二:审计程序的选择及底稿的要求。(1)总体分析。对于申报财务报表,当拿到报表未审数或完成审计初稿时,应关注各期、各个报表项目的结构、比例等方面的比较,同时对相关项目的变动做出充分且恰当的说明,以避免对一些重要科目的审计程序有遗漏。(2)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之间的勾稽核对。现金流量也是各方关注重点,因此在复核(或者代编)现金流量表时,尽可能做出调整分录,以清晰反映三张表之间的勾稽关系。(3)内控审核。与正常年报审计相比,IPO项目的内控审核可选择的资料较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律师的专项核查意见以及券商的工作底稿供参考,可以一开始就与企业约定,提供给律师及券商的除专项资料外,其余均额外复印一份给注册会计师,很多资料均可以作为内控审核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如员工劳动关系核查等,可以作为薪资守环测试的底稿。(4)重大合同的摘录。通常情况下,在审计中可以合理安排一至两名助理人员,完成对重大采购、销售以及融资、投资合同的摘录工作,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栏次来摘录,对相关资料做好索引,并将摘录的合同条款与相关科目的测试相结合。五、小结本文结合服装行业的现有特点进行了问题提出,其中突出了成本核算、涉税项目、资产产权等三个方面的财务审计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则包括:了解行业背景、掌握成本特点、规制涉税项目、防范产权转移等四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针对服装行业的IPO财务审计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化,但只要在解决上述现实问题后才能为接下来的深化提供平台。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6篇

一、税务督察内审的职能和意义

(一)税务督察内审的职能

税务督察内审工作的基本职能概括起来是“查错纠弊、促进管理、防范风险、服务大局”,就是要通过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内部财务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切实加强对税收执法权、财务管理权和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监督。在税务部门专门成立督察内审部门,独立行使对税收执法检查、内部财务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是将税收督察审计权从税务系统的税收决策权、执行权中分离出来,是对系统行政管理权力的分解与制约。

(二)税务督察内审的意义

1.有利于整合内部监督资源。把分散在政策法规部门、计划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税务内部监督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加强督察审计力量,强化督察审计工作;有利于强化行政监督,改进和完善税务监督体系。

2.有利于内外监督合力的发挥。相对于广大纳税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外部权力监督机关、纪检、审计部门的事后、专项、行政监督,督察内审是过程、事中和基础性的监督,作为一种内部监督机制,是其他监督形式无法替代的、有利于发挥其他监督形式作用的一种必要的监督。

3.有利于提升税务部门整体工作效能。税务系统既是行政执法部门,又是行政管理部门,督察内审作为内部综合行政、经济监督的重要形式,能够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的配置权和执行权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提高税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规范廉洁从政行为。有利于优化税务系统行政管理权力配置和组织结构,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税务系统行政管理效能和水平。

二、税务部门开展督察内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各级税务部门对督察内审工作在内部监督中的地位及其职能作用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重视不够,致使工作部署落实不力,工作开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了督察内审监督制约作用的有效发挥。

2.独立性不够强。表现在:一是内审机构不够健全、独立,导致在力量和职能履行上,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督察审计行为容易受干扰、限制。督察内审的对象是本系统、本单位及其成员,领导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单位关系等,工作中可能受面子问题、单位整体利益问题的困扰,督察内审人员往往不能独立于所审查的活动之外,审计意见难落实,其审计结论的独立性也不够强。

3.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一是综合业务素质不高。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直接影响到督察内审工作深度和广度;二是审计力量不足。目前从事督察内审的专职人员较少,审计任务重,临时抽调组建审计小组的人员专业熟练度不够,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保证督察内审工作质量;三是人员管理难度较大。现有内审人员大多兼职,现场检查工作完成后抽调人员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容易造成后续监管等工作无人接手、脱节现象;并且由于不能长期系统的检查督导,无法保证工作的延续性。

4.审计技术方法和质量不够高。一是审计技术方法不够先进。主要采取现场审计方式,手工操作,审计技术方式单一;二是风险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凭借督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和运用制度基础、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三是质量控制制度落实不够。存在重问题审查、轻处理处罚,重审计意见提出、忽视审计意见落实等现象,忽视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起不到应有惩戒作用,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

三、提高税务部门督察内审工作效能的对策与思考

1.争取领导重视,进一步发挥督审参谋决策的职能。督察审计机构作为内设机构,不具备外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要真正发挥督察内审的作用,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尤为重要。要争取领导层重视和关心督察内审工作,积极支持督察内审人员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同时,督察内审部门将工作中掌握的信息加以提炼后,能够为领导强化依法治税和从严治队决策提供参考。

2.设立独立机构,进一步加强督察内审的组织建设。对省级以下税务部门是否要设立专门的督察内审机构,笔者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很有必要。首先,从工作承接性方面考虑:总局到省局均已设立独立的督察内审机构,各设区市局和基层县局没有对应的工作机构来承接此项工作的话,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从业务量考虑:设区市局所辖基层县(区)局范围之广,需要进行督察内审的单位和领导干部之多,没有专业的督察内审队伍,无法应对。因此,建议省以下税务部门也相应成立专门的督察内审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保证机构独立,专业人员充足、独立。加强督察内审组织建设,在本部门分管领导或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保证独立性,提升权威性。可考虑设立审计委员会,督察内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负责报告工作,以实现内部审计组织上的完全独立。

3.规范建章立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督察内审的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在学习先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督察内审各项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监督有力、服务到位的督察内审体系,对督察内审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范。首先,要完善督察内审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基本管理制度;其次,要加强内部人员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审计项目负责制,明确督察内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逐步实现督察内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维护督察内审工作的严肃性。

4.充实工作队伍,进一步提升督察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队伍建设上,要打造思想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扎实、廉洁勤政的税务督察内审队伍,首先要选对人,税务督察内审工作的特殊性,强调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组织纪律性,要求从业人员熟悉财务审计、税收政策、法律、计算机等专业技能,具备查账、综合分析、组织协调能力;其次要充实并保证合理的人员数量,使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第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教育、培训和监督机制,实行任职资格制,努力提高和激活督察内审人员宏观思维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日常工作培训和查前集训,督察内审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加强学习与研究,提高消化吸收新知识、理解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5.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促进检查与被查对象的沟通。一是加大宣传,强化思想认识。通过加大督察内审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税务系统各部门能够真正认识到督察内审在维护国家税收政策和财经纪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强沟通,争取被审计单位和人员的理解支持。让我们的税务干部树立起督察审计与风险管理的理念,认识到执法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的存在,认识到对风险进行管理与治理的重要必和必要性,使其能从被关心、被爱护的角度理解审计,积极支持配合督察审计工作,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和财务管理风险。

6.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调动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各级税务局长是本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对领导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各级领导树立起财务与业务同等重要的观念,学习财经法规,重视会计工作,要求会计、出纳人员持证上岗。单位领导鼓励会计人员依法办事,搞好财务分析,事前听取会计的意见,使会计人员能运用其所学财务知识,在不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换一种处理方法,合法合情地为实现单位目标而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若无视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容易出现问题,同时也增加督察内审工作的难度。

7.创新技术方法,进一步提高督察内审的工作效率。加强对督察内审人员和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通过学习先进及工作实践的总结、提炼,开拓创新。一是不断改进督察内审工作模式,如:加强与巡视、监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开展工作;在开展合规性督察审计的同时,积极探索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和效能督察。二是创新督察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方式的科技含量。积极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将网络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疑点信息核查与执法督察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数据开展督审前的案头分析,有利于查找督察审计的重点和突破口,提高督察内审的工作效率。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7篇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制约的决定》,规范全省国税系统财务管理行为,强化监督制约,保证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正确实施,根据总局党组《关于加强国家税务局系统财务管理权监督制约的实施办法》,结合我省国税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务管理权,是指单位预算编制管理、资金分配、资金使用及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固定资产管理、大宗物品采购等财务管理行为的决策权。财务管理权监督的对象是各级国税局具有财产物资管理权的责任人及其管理行为。第三条财务管理权监督制约工作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逐级监督的原则。其日常工作,在各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第四条全省各级国税局及所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权的监督制约,均适用本办法。第二章监督制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五条预算编制管理的监督(一)各级国税局的预算编制应严格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统筹兼顾、确保重点;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及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报表格式及要求编制年度预算;(二)年度预算经本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后,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预算;(三)各级国税局应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并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第六条资金分配的监督(一)凡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管理的各项资金,包括上级拨入预算资金和单位取得的其他收入资金均应纳入资金分配范围;(二)资金分配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建立资金分配制度,制定资金分配标准和办法,杜绝资金分配的随意性;(三)上级单位在分配预算资金时,应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即在保证人员经费支出和开展正常工作必不可少开支的前提下,再安排其他支;(四)上级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分配给下级单位的经费;(五)资金分配应由财务部门提出初步方案,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七条资金使用及管理的监督(一)各级国税局不得乱发奖金和实物等,更不得向业务单位和下级单位乱拉资金为本单位职工搞福利;(二)各级国税局不得用各类资金炒股票、炒房地产、进行期货交易和投资入股,也不得为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的经营活动提供担保;(三)各级国税局应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和标准,防止多头审批和无计划开支。重大经费支出和超预算开支实行民主决策、集体审批;(四)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改变用途和额度。项目完成后,要向上级单位报送专项资金决算和使用情况报告;(五)各级国税局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预收、预付、代保管等待结算款项,应严格遵守以下原则:发生的往来款项应及时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帐;基建、大宗物品购置等暂付款项,要根据核定的预算和合同,按规定的审批手续,通过银行转帐方式办理支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各项暂付款不得用于个人借支,也不得借给无预算关系的单位;任何单位均不得向系统内同级单位借款,不得向没有预算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借款;(六)各级国税局应严格执行《国家税务局系统其他收入管理规定》,将取得的各项收入,统一归口财务部门,纳入预算管理;(七)各级国税局应严格按照《国家税务局系统银行帐户管理暂行办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在当地国有或国家控股银行开设银行帐户,并按照“下管一级”的财务管理体制履行报批手续,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确需开设银行帐户的,需经财务部门审核后,再按规定程序报批;(八)各级财务部门要以按照批准的预算或文件为依据,严格按照拨款程序及时下拨资金,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推迟拨款的,应报分管局领导批准后办理;资金的拨付应集中财务部门办理,其他部门不得向下级单位办理资金拨款。第八条基建项目管理的监督(一)严格基建立项审批手续。各级国税局的基建项目,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有关规定,先审批、后立项、再建设,不得先开工后审批、边报批边施工。建设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设计方案、预算的,应按基建管理有关规定报批,不准擅自决定实施;(二)加强对基建项目的领导。有基建项目的单位要成立由局领导、财务、监察及其他有关部门参加的基建项目领导小组,落实项目责任人;(三)加强对基建项目的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装璜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采购一律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实行工程监理制,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工程进度和工程预算拨付工程款;项目竣工后,委托中介机构对工程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对项目的财务审计,如本单位财务力量不足,可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第九条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一)各级国税局要严格按照《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认真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购置、无偿调拨、出售、报废和报损手续;(二)各级国税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完整登记入帐,资产管理与使用部门应定期进行核对,做到帐、物相符;(三)固定资产的报废和报损,要由财务、监察、资产管理及技术等部门进行鉴定,按财产处置权限进行审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四)各级国税局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原值在五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出售要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逐步实行公开拍卖;(五)撤消或合并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造册,并将处置意见报上级单位审批。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属单位所有,按有关规定登记入帐。第十条大宗物品采购的监督(一)服装制作、票证印制、大宗物品采购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总局规定的采购目录内的物资,由各单位根据需求层层汇总上报总局统一实行政府采购;省局规定的采购目录内的物资,由各单位根据需求层层汇总上报省局统一实行政府采购,总局或省局规定采购目录以外的物资由市、县局组织实施;(二)有采购权的单位要成立由财务、监察、物资管理等部门和有关人员组成的招标评标工作组,负责办理本单位政府采购招标评标事宜;(三)招标采购过程应规范运作,任何人不得干预招标工作,更不得搞假招标,工作人员不得与投标人串通,影响投标价格和评标结果;(四)各单位政府采购应遵循公正性、效益性、竞争性原则,并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第十一条会计核算的监督(一)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报表;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不得伪造、变造、涂改或毁损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二)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以及有关资料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互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相符;(三)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违反财经法规,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违规的会计事项,应当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予以纠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法违规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四)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部门法律、法规,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权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各种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拒绝、隐匿、谎报。第三章监督制约的方法第十二条日常监督(一)实行权力分解。各级国税局的财、物管理,实行管事权与管财权分离。管财部门不得直接进行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实物管理;(二)明确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各级国税局严格按照国税系统经费会计制度规定,会计、出纳分设。出纳不得兼管内部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支出帐户的登记工作;(三)各级国税局的经费分配、基建等重大问题必须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分管领导要严格按照集体讨论的决定审批执行;(四)加强财务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各级国税局要加强对本单位和下级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单位必须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内控制度、稽核制度、报销审批制度、财产清查制度。第十三条审计监督(一)充实财务审计人员。省、市国家税务局要设置专职财务审计人员,县级国家税务局要设置兼职财务审计人员,增强审计力量,加大监督力度;系统内部财务审计由各级国税局计材部门牵头,监察室参与组织实施。(二)强化内部财务审计。各级国税局必须严格按照《安徽省国家税务局系统内部财务审计实施办法》规定,对本级及所属下级单位的经费预算、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全面审计,每年审计面不得少于40%;基建工程、大宗物品采购等情况必须逐项审计,必要时可延伸审计;(三)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上级单位必须加强对下级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内部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审计工作的质量;建立上下级工作联系制度和审计问题纠正落实情况反馈制度,各级国税局必须在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前将当年的内部审计总结逐级上报。第十四条群众监督各级国税局对群众关心的重大财务、资产管理事项实行公开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一)经费分配情况公开。各级国税局应将上级单位分配的经费和分配给下级的经费及其分配标准和办法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二)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各级国税局对本系统和本级机关的经费收支情况应定期向局务会议或局长办公会议报告,重大财务支出、群众关心的热点,应向中层干部公开,必要时可向全体干部公开。基层分局财务收支情况每季度在全局公布一次;(三)审计结果公开。上级单位和审计部门对本单位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问题纠正落实情况、审计决定书等应向中层干部公开,必要时可向全体干部公开;(四)大宗物品采购情况公开。本单位大宗物品的购置、服装制作、工程服务和计算机硬件购置、软件开发及服务等采购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布的主要内容包括招标范围、标的、评标、定标情况等;(五)基建情况公开。基建项目开工前,将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概算、资金来源、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等情况在本单位公开。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工程进度、资金投入等情况每半年公布一次。遇有特殊原因,经批准调整投资规模或预算,也要在本单位公开。项目竣工审计后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六)固定资产情况公开。各级国税局必须对本单位的办公用房(包括在用、出租、闲置)、职工住房(按房改政策出售给职工的住房)、车辆、办公设备占有及变动情况每年公布一次。第四章责任追究及罚则第十五条各级国税局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按照本办法规定认真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除对单位给予一定的处罚外,还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的;(二)不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的;(三)不按规定开设银行帐户的;(四)不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的;(五)重大开支项目不按规定程序审批的;(六)报废、报损固定资产不进行鉴定或出售固定资产不经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的。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扣减预算经费;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一)预算经费未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分配的;(二)擅自改变专项经费用途的;(三)建项目不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的;(四)资金收入不归口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五)资产处置收入、利息收入或其他收入不按规定入帐的;(六)系统内同级单位之间或越级借款的;(七)截留、挪用分配给下级单位经费的。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有关规定,从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公职:(一)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违反财经法规的;(二)会计人员擅自作主或者主动策划违反财经法规的;(三)涂改、伪造、变造、毁损帐表凭证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四)阻挠检查或拒不纠正错误的。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单位违规资金,对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用单位各类资金炒股票、炒房地产、进行期货交易以及投资入股的;(二)为企事业单位、个体户的经营活动提供担保的;(三)向没有预算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借款或把各类资金借给没有预算关系的企事业单位的;(四)隐瞒收入、转移资金、私设小金库及公款私存的;(五)不按规定划拨资金,出现违纪行为的;(六)不按规定履行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手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二十条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规定行为的财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一条主管部门、监督部门及其人员应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对于滥用权力,包庇、隐瞒事实,对重大事项不及时上报,对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以及、收受贿赂的行为,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责任人,除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理、行政处分或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外,并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三条各市国税局、省局所属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执行。以前有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国税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8篇

摘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内部控制又不重视,造成税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内部审计机构在中国中小企业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部门。中小企业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的功能、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措施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1引言

根据《2015年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报告》调查显示,税收负担过重是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希望政府出台税收减免的政策呼声最高。税收负担过重而政府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当企业的人工成本、融资成本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企业是经济人,为了生存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有时会铤而走险通过非法的途径来降低成本。降低税收负担就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渠道之一。企业在涉税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规章制度,会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将给企业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管理。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通过管理如纳税筹划等来降低税务风险。罗威在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博士论文中提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但对内部审计对税务风险管理如何监督没有展开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文献较少,本文将运用内部审计的有关知识,从内部审计的角度讨论降低税务风险的措施,以此给中小企业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提供一些参考。

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COSO的风险管理定义是指企业可以有条不紊的管理风险的过程,而这种风险指的是附着在每一个战略组合之上,以实现持续盈利为目标的风险。风险是阻碍企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IIA《标准》第2120条规定:内部审计必需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并对其改善做出贡献。内部审计组织介入企业风险管理已经得到国际内部职业界的普遍认可。

2.1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中心环节,没有风险就不需要控制,税务风险是存在的,企业需要对税务风险进行分析,才能评估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而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手段的一种。根据2004年IIA颁布《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中指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核心作用。内部审计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对内部组织进行评价和监督,以保证企业管理的需要,控制和化解各种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使内部审计更加明确自身参与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决定了其能与风险控制完美结合,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涉税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审计人员在为企业把脉,审计人员要确保企业识别全部税务风险,进而企业才能管理风险。

2.2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

如果企业税务风险没有控制得当,会导致企业违反法律规章制度,影响企业声誉甚至可能导致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中小企业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从现实意义上看,目前很多企业的管控都侧重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益方面,而对税务审计有明显的忽视现象。彭喜阳对全国部分城市的中小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和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是最基本的问题,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内部审计的监督,即使少数中小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也大都没有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风险总是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对于中小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税务风险成为一项首要任务。由于审计人员和企业的管理者对税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税务风险发生以后才采取措施,但为时已晚。如果企业能够尽早意识到税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及时地让审计部门参与到税务风险管理审计中,必然会大大降低涉税风险,进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不至于让企业在蒙受损失的同时担负更多的法律责任,这样也会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给社会留下较好的口碑,中小企业将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为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2011年出台《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我国的大型企业开始逐步重视并且进行税务风险控制。但目前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并不乐观,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明显低。彭喜阳(2014)经过调查发现,几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存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日常管理,税务风险缺乏内部审计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对9287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显示,8128家占全部调查数的90.82%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法律法规的外部要求。内部审计机构成为企业可有可无的部门。很多企业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要求被动地对企业各项涉税活动进行自查,而仅仅为应对税务部门的检查而没有真正让独立的内部审计人员来担当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价工作。

3.2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功能不到位

笔者调研了福建一些中小企业,对于企业税务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企业虽然设有审计部门,但大多是对于企业采购、招标以及生产等方面进行审计,忽视了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目前企业把税务审计作为财务审计的一部分,而对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不重视。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的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经常开展的审计项目中风险审计占2.01%、国有企业占2.06%;而开展财务审计民营企业占16.7%、国有企业为23.7%。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企业的风险审计力度不够,内部审计还是集中在财务审计。

3.3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2年调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46.5%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4.0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30.61%是兼职人员、专科学历从业人员占43.53%,由此可见,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无法胜任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需要复合的知识,因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其他方面的审计有很大的区别,税务风险审计不仅仅涉及到风险的控制,更要求审计人员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财务制度有比较深入了解,因此,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但是目前企业的审计人员大多只是熟悉财务知识,对于税务风险管理没有太多的概念,一旦盲目进行税务风险审计,稍有不慎就会触及到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从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进一步增加。

4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应对措施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资源更有限,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要让企业的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税务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机遇与风险并存,只有那些练好内部控制体系与防范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4.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根据2003年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企业管理层应重视企业的内部审计建设,企业管理层应该明白内部审计的建立和健全能有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另外由于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特殊性,企业在完善审计部门的同时应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设立专门从事税务风险审计的小组和专业审计人员。要尽快落实税务风险审计部门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成立责任追究制度,中小企业可以在财务部门之下设定税收风险管理岗位,这样能够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对于工作人员而言,每个人的责任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便可追责到人。另外,应明确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参与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制定相应制度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

4.2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功能

如果企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内部审计的职能能够严格地监督和评价税务风险,但是由于企业的管理风险本身是随着企业内部环境和同领域的外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很难摸索清楚的。另外,也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有限,导致在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过程中要首先抓住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税收风险管理审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从事后审计转向事前控制,把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全过程审计。这就需要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转变观念,做好各部门的自我约束,提升管理效益。

4.2.1提升企业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税务风险审计意识

Gilmour认为,管理层把内部审计看做改善控制的资源,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兵认为内部审计发挥作用,领导的重视是主要因素。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有些是企业主或管理层的故意行为,税务机关要加大税收规章制度和企业合法经营的宣传力度,并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合法经营的气氛。相关部门(如各级审计机关和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加大内部审计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宣传力度,并切实做好政府服务工作。另外,只有企业主或企业管理层提高税务风险意识和认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才会有意识地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关注风险并积极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这样才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2.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企业的许多涉税行为是企业的整体层次行为,如果企业进行偷漏税,大部分是企业层面的舞弊行为,而企业主或管理层就不希望内部审计在此方面出具不利的审计报告。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受到企业管理层的影响或与管理层妥协,内部审计人员即使认为这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涉税风险,但一般会听从企业的安排,这使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根据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有责任提醒企业主或管理层相关的涉税风险,应与企业主或管理层沟通,明确告知涉税风险的后果。税务风险管理审计需要对税务知识、税务法律规章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账务处理了解透彻,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容易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时信心不足。财务人员有时也认为审计人员没有能力来审计涉税业务,财务人员在进行涉税账务处理时存在故意的涉税风险行为,某些涉税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但企业财务人员认为历来都是如此进行涉税处理,或者其他企业也是这样处理,而税务部门也没有提出不同的意见。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基于独立、客观的立场以及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与财会人员沟通,认真分析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4.2.3加强税务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内部协同度

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不能成为风险的管理者而应是协调者。内部审计在开展审计工作时,不但要查出错误,还要保证咨询与服务结合到位;不但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审计工作的过程,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进行协同工作,才能协调各部门共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防范风险的发生和对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企业内部审计活动的计划要充分反映出企业的风险战略。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保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并重。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要和内部审计工作达成一致,确保两项工作协同发挥作用,这也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和风险暴露的基础工作之上,合理地安排好审计计划,在具体的审计活动中,强调内部审计和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因为企业在风险评估中会涉及到企业横、纵向的广泛层次上的业务,这也需要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共同协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其团队合作的力量,共同努力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4.2.4通过合规性的审计来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落实税务岗位责任制,以制度为准绳。COSO-ERM框架提出,内部控制的各风险要素以及整个企业层面都要考虑合规性。而税务风险管理审计最终的目的是发现企业涉税过程中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风险,其本质应该是合规风险审计。内部审计应该从管理层的理念及管理风格、企业税务管理风险评估、税务控制活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对税收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内部审计的第三道防线来防范税收风险。

4.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影响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审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风险导向的审计,审计人员仅仅有审计知识是不够的,学习和创新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源泉。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既具有财会、税收、审计、管理、沟通知识又要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或者通过岗位轮换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胜任能力。一般的审计人员是不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中小企业可以和高校签订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对于那些愿意从事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优秀学生,企业可以在其未毕业时进行考查和培养,待其毕业即可快速参与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不断地给企业的审计人员注入新生力量。

5结语

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最大价值并不在于“监督”,而是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税务风险管理审计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带来严峻的挑战。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还不受重视,企业内部审计还集中在财务审计。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税务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减轻中小企业税负应多管齐下[EB/OL].

[2]罗威.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一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57-62.

[4]李乾文,李昆.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26-31.

[5]王兵,刘力云.中国内部审计需求调查与发展战略[J].会计研究,2015(2):73-79.

[6]吴敏慧.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2(12):79-81.

[7]理查德•L•莱特里夫,温特•A•华里丝,格兰恩•E•萨姆那,等.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下册)[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51-59.

[8]菲尔•格里夫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34-37.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9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由于公司的性质发生改变,要求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根据市局(公司)的财务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汇编了**集团的财务制度。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20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部就财务、审计方面的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审计方面的工作

1、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2、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公司)审计重点,我部门对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3、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制定并学习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为了更好地履行总经理赋予的职责,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稽核检查力度,规范集团财经秩序和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财务审计部特制定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大家认真地学习和讨论,积极思考,并赞同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财务方面的工作

1、增强财务服务意识20xx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科学、严格、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好务作为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2、切实加强财务管理根据集团公司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审核程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发挥职能部门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的要求,财务审计部将财务集权管理调整为财务人员试行委派制,并采用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审计部主要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各类资产的财务监督、财务分析及财务报告和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会计凭证的稽核等业务,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作用。

3、预算管理得到稳步推进

4、强力整顿财经秩序根据市局(公司)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工作的安排和财务收支自查工作方案,集团公司围绕市局“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创造和积累的财富”的工作思路,以“摸清家底、揭示隐患、促进规范、推动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局(公司)的自查要求,认真开展财务自查工作。财务审计部从严从细,自上而下对“帐外帐”、“小金库”和虚列(乱列)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实施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与加强财经秩序整顿相结合,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查出来的问题根据时间、性质等分门别类,从中查找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此次的自查,切实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5、加强资金管理的作用为了规范**集团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健康发展。集团公司从20xx年8月份起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纳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我们为了保证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能顺利、及时进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按照市局(公司)结算中心要求,对各分、子公司的年度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及财务费用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汇编。与此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强调各分、子公司要加大催收货款力度,保证集团公司正常的经济运行。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我们加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强化财务的预测、分析及筹资功能,加强对重大投资资金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20xx年是**集团公司推进行业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也是财务审计部创新思路,规范管理的一年。财务审计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行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整体工作部署和财务审计工作重点,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完成了部门职责和公司领导交办的任务,取得一定的成绩。

我们公司能够在金融危机的年度里账目一直非常良好,这也与财务审计部工作的认真努力负责有很大的关系,公司没有一笔坏账、死账,这些都归功于财务审计部的工作,所以我们要给财务审计部全体员工记一等功!

请大家能够认识到我们当前的形势,认识到我们的公司形势,在来年公司的大发展中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公司的业绩和市场决定我们要在来年中大干一场,我们一定要努力!

第二篇: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转眼间20xx已经成为昨天。在这过去的一年,对于佳茂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进行了多项设备及原(物)料改造;也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让人感慨颇多。

今年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品管部顺利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现将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向您们做一个报告,请批评指证,谢谢!

一、部门管理上运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思想规范了品管部工作流程:

今年品管部人员状况是:品管部人力:现有8人,控制范围广:包括了进料、入库、出货、生产各制程等工作。加之公司在下半年加强了品管队伍的建设,品管部同时也加强了检验人员的内部培训,同时加强了原材料和入库产品控制的力度,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在此种情况下必须加强部门管理,必须使品质管理系统化、标准化。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用日报表对当天的工作进行记录,采用周报和月报对当周或当月工作进行并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各责任人按计划行事,并做到跟踪,验证并保证总体任务的完成。

2.对品管部各个控制作业和产品标准用文件的方式予以标准化,让各检验人员严格按文件作业,规范操作。针对原来的进料、出货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不统一,检验员检验时要经常相互探讨,并制定相关缺陷样品封存,查找产品标准并亲自参与功能测试,并将其形成标准文件。

3.建全了品管部部门质量目标,包括进料和成品漏检率、品质异常跟踪处理率、出货批次合格率等,以确保品质监控的质量。

4.加强技能知识学习,学习测试和质量检查方面的知识。以便生产能力扩大在部门人力紧张时,检验人员综合质量监控能力,确保部门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体系正常运作:

09年初步展开并实现以下项目:

1.为确保体系的正常运作,于12月23号ISO9001:20xx版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年度监审顺利通过。

2.统计报表完善质量记录和质量统计,现已形成品质周报和月报统计,能直观的反映各时期质量状况,以便于各责任部门/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即时改善。

3.完善公司质量目标指标,制定了统计和纠正预防措施作业办法。通过管理评审会议,对公司质量目标,于《20xx年上半年部门质量目标》进行修改。并通过《质量月报》对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真实的统计,直观的反映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对未达标的目标指标进行跟踪,要求责任单位改善,确保目标指标的达成。

09年初步计划完成项目:。

1.拟制不良品及次品再利用,需规范对已入库成品出现质量问题的返工作业。

2.继续强化产品的入库控制力度,提升出货产合格率;

3.设定09年公司整体目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

4.对文件制定的一些看法,需要一定的可操作性,即是根据真正原因或需要而制定,同时改善的措施无有效落实,但对对策的跟进效果或对策的合理性没有根本落实验证。

三、严格质量控制,完善控制流程和检测手段:

1.进料品质控制:1).修改了《IQC进料检验作业规范》、《IQC进料品质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文件,规范了进料检验作业流程和检验标准。2).严格进料检验,9月份开始统计检验物料301批,发现8批不合格。2.成品质量控制:1).拟制了《QC成品入库检验作业规范》、《生产成品包装检验作业规范》、《QC成品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文件,规范了成品检验作业和检验标准。

2).加强了制程质量控制,设计了制程质量统计报表提供给生产部加强制程质量的统计分析。并针OQC检验到不合格项要求生产部改善,从今年的成品检验结果来看,制程交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平均成品不良率从去年的10%降到今年的2.2%,提升了近7.8个百分点。

四、09年整体工作小结:

1.回顾过去的一年,在全体品管人员的努力下,实现了品管部:作业按流程、判定按标准、基本做到工作有记录、数据有统计的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并实现质量目标。2.另一方面,从整年所出的质量问题来分析,也体现了现有品质控制手段还存在不够完善,有漏洞的问题。主要是对产品检验手段和检验技术的缺乏。这也是今年品管部检验工作做得不足和遇到最大的困难的地方。必须要重点解决检验手段和检验方法的研究和策划问题,能真正杜绝问重复产生及习惯性不良的认可。

五、20xx年品管工作规划:

时光飞逝,转眼将进入虎福之年。时值公司蕴酿突破发展和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发展之际,面对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市场的变化,品管工作任重而道远。1.过去的一年品管部人员越来越感受到公司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度加强。品管部将继续按照公司制定的总目标,将品质工作向各部门深入的指示。提升品质人员素质,即时跟进新产品、新标准。做好20xx年的品质管理策划,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在质量控制上下大力气加强对产品检验手段、项目和方法的分析研究和策划,必要时将QE工程质量机能展开将引入质量系统控制,加强质量目标的统计和品质异常的跟踪。2.品质控制机制虽然得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以20xx年初将举行的,ISO9001:20xx内审员上门或外送培训为契机,重新组建“内审员队伍”,全面开展质量体系工作。加强对各部门质量体系的监督检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对ISO9001:20xx版在5月份前需更换到ISO9001:20xx版,换版过程是:1).春节后各部门负责人需进行20xx版内审员资格培训,及时换成ISO9001:20xx版,在三月份后要运行新版本。2).在五月份CQC会进行换版的第一次审核。(如没有换版20xx版会自动失效)3).内校员资格培训,因公司比较多内校仪器,送外校费用高也不方便,需送外培训一名内校员,内校培训需在四月份前培训完成。3.推行绩效考核与5S活动:1).为更好的调动员工工作效率,响应公司薪酬改革的需要,对品管检验人员的考核工作将加强。2).需进行5S活动策划,需拟制《5S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5s工作推行实施办法》,对5S的推动组织、检查标准、各部门负责区域和责任人、奖罚办法等需全面策划讨论,预计20xx年3月份开始试验推行。4.现将20xx年品管部质量目标初步制定如下:月不良率;2%/客户投诉:一般性1件/月严重0.2件/月5.针对生产运行所出现的问题,做好各项检测工作,为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检测数据,同时加强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对于生产异常和各种波动及时反馈。

第三篇:公司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20xx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财务工作二十余年,也写了近二十份的年终总结,按说,我们每个追求进步的人,免不了会在年终岁首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作为xx集团子公司的xx公司,财务部是公司的关键部门之一,对内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应不断提升,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一年里全体财务部员工任劳任怨、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财务部的综合工作能力相比20xx年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在公司领导及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现将20xx年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今年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库存材料的核算管理,严格控制材料库存的合理储备,减少资金占用。建立了材料领用制度,改变了原来不论是否需要、不论那个部门使用、也不论购进的数量多少,都在购进之日起一次摊销到某一个部门来核算的模糊成本。2、在原来的基础上细划了成本费用的管理,加强了运输费用的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每辆车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每一辆车当期的运输成本。为运输车辆的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对财务人员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对所有成本费用按部门、项目进行归集分类,月底将共同费用进行分摊结转体现部门效益。2、国家财政部门对公司的财务等级评定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无任何前期准备的前提下,突然接受检查,但xxx财政局还是对公司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给公司的财务等级分数也是评定组有史以来,评给分的一家公司。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在集团公司的年中审计、年终预审及财政税务的检查中,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按公司要求对分公司以及营业点的收入、成本进行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营业点的核算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正确计算营业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使用新的税收申报软件,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3、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管理者,对下属充分做到“察人之长、用人之长、聚人之长、展人之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4、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税务财务审计范文第10篇

一、XX年财务审计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审核程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发挥职能部门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的要求,财务审计部将财务集权管理调整为财务人员试行委派制,并采用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审计部主要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各类资产的财务监督、财务分析及财务报告和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会计凭证的稽核等业务,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作用。

2、强力整顿财经秩序

根据市局(公司)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工作的安排和财务收支自查工作方案,集团公司围绕市局“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的工作思路,以“摸清家底、揭示隐患、促进规范、推动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局(公司)的自查要求,认真开展财务自查工作。财务审计部从严从细,自上而下对“帐外帐”、“小金库”和虚列(乱列)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实施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与加强财经秩序整顿相结合,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查出来的问题根据时间、性质等分门别类,从中查找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此次的自查,切实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3、加强资金管理的作用

为了规范**集团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健康发展。集团公司从XX年8月份起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纳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我们为了保证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能顺利、及时进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按照市局(公司)结算中心要求,对各分、子公司的年度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及财务费用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汇编。与此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强调各分、子公司要加大催收货款力度,保证集团公司正常的经济运行。

4、增强财务服务意识

XX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科学、严格、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好务作为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由于公司的性质发生改变,要求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根据市局(公司)的财务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汇编了**集团的财务制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我们加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强化财务的预测、分析及筹资功能,加强对重大投资资金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5、预算管理得到稳步推进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各分、子公司XX年及XX年明细账详细分析了收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各分、子公司的XX年全面预算奠定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方案根据各分、子公司反馈回来的意见适当调整后,经总经理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分、子公司,使各单位对本公司的预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加预算的刚性。我们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向预算委员会反馈情况,对于超预算等问题严格审批程序,对申请调整的事项,需经过专门的论证分析后,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执行。一年以来,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分、子公司的预算观念也较以前有大大的提高和增强,为做好XX年全面预算工作积累了经验。

6、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部积极办理了**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的税收减、免、缓工作,并由此取得了市国家税务局准予**物流公司、**运输公司减免XX年度企业所得税合计177.29万元、营业税29.48万元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批复以及XX年度**物流公司、**运输公司所得税减免的批复,为集团公司取得了实质性的经济收益。

(二)审计方面的工作

1、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公司)审计重点,我部门对XX年至XX年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2、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制定并学习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了更好地履行总经理赋予的职责,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稽核检查力度,规范集团财经秩序和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财务审计部特制定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大家认真地学习和讨论,积极思考,并赞同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4、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1)继续巩固推行财务管理模块,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每周必须下各核算的公司了解业务运行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为经营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这一要求作为XX年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考核。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努

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发挥专项审计工作的作用,从而降低经营风险。随着集团公司快速发展,企业的资产越来越大,效益和权益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内控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会计不能只抓核算,更重要在管理,内部管理失控,就会造成企业资产浪费,严格遵守国家和集团的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不流失;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从资产监管中要效益,实现集团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XX年,我部财会审计工作在许多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需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

二、是加强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三、是财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四、是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尚需改进。

三、XX年财务审计部工作的初步思路

XX年年是我司的关键年,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对我司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从财务审计部角度,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增强服务。一是加强对各分、子公司的服务。我司下辖分、子公司行业跨度大,员工众多,对财务要求既有统一性,又有独特性,作为财务审计部,我们将针对不同需要,开展个性化服务,逐步实现财务管理个性化。二是加强对集团公司领导服务。**集团公司作为现代企业,财务审计部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为集团公司领导服好务,发挥财务板块的重要作用,提供及时的、真实的财务审计信息,为领导决策作好保障。三是加强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服务。按照上级主观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上级部门掌握我司财务运行状况作好必要的服务。四是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收集真实信息,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二)加强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总公司制定基本制度、分子公司根据其特殊性制度相关制度,报总公司财务部审批,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二是加强对资金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必须保证对资金的有效管理,财务审计部首先就是要切实履行职责,管理好各个环节,并坚持灵活运用原则,确保在规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金时间价值。

三是加强财产管理。坚持每季度清查一次,清查结果报公司总经理审阅,对财产的购置、用途、维修和报废,统一由综合管理部门管理。实现财务审计部与综合管理部门各有一套完整的帐目,确保国有财产的不流失。

四是加强对委派会计的管理。针对委派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核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财务审计部应积极与受到委派会计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迷失委派会计能够抛开思想包袱、明确任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有效监督。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加强对预算的执行的监督,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随着各分子公司财务人员分散到相应的公司进行办公后,集团公司财务部应对其进行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确保经济运行有效、安全。首先必须制定相关的财务制度。与其他规章制度一样,一旦指定,就要确保得到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逐步形成以制度化管理,用制度管理取代以人管理,实现财务制度化。二是通过外部审计,定期对各分子公司财务进行审核,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

(四)加强控制。加强对费用的控制,控制重大生产经营方向的调整;控制对外投资和筹资;控制分配制度;加强税收筹划,利用集团优势减少税负。

(五)开拓创新。XX年年我司股本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也将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成本管理、资金预算、费用管理等也将遇见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矛盾,财务审计部将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开创工作,为公司财务管理服好务。

上一篇:化学遗传学技术范文 下一篇:行为科学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