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信息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29 14:45:59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1

为了确保我局计算机局域网和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和减少各种紧急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损失,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标:

在我局的计算机网络发生紧急事件时,采取应急处置方案,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二、应急技术处置组织:

成立分局计算机网络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分局政策法规科,电话:,联系人:,紧急事件响应小组负责及时、快速地协调、处理各种紧急事件或者事故;及时响应、处置全局预警和问题通报。

组 长:

成 员:

监控联络员:

职责划分:

组长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

成员负责处理和排除故障,并向市局汇报;

监控联络员负责监控各单位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正常运行,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向紧急事件响应小组报告紧急情况的状态及危害,并在能力许可的条件下组织排除简单的故障。

三、 应急处置预案

1、向紧急事件响应小组汇报情况及危害;

2、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响应;

3、报告市局信息中心;

4、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5、问题反馈。

四、紧急情况描述

在数据采集和上线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系统或软件部分或完全不能正常使用。

1、网络故障造成全市地税系统全部或者部分应用系统不能正常使用,表现为网络系统部分或大面积不通,不能满足业务系统的正常传输需要。

判断方法:分局网站、市局网站、省局数据采集系统或征管软件全部无法打开。

2、征管业务系统的数据库或中间件故障造成征管软件不能正常使用,表现为网络无故障,但征管软件部分或大面积不能正常登录,或者因数据库连接等原因业务操作无法完成等。

判断方法:分局网站、市局网站能正常打开,而省局数据采集系统或征管软件无法打开。

3、征管软件故障造成全部或部分功能不能使用或使用不正常,表现为在网络正常,能够正常登录,但部分或全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操作耗时过长等。

判断方法:分局网站、市局网站、省局数据采集系统或征管软件全部能正常打开,但是在操作时出现部分或全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操作耗时过长或提示错误信息等。

4、核心硬件系统故障造成全部或部分功能不能使用或使用不正常或使用速度过慢,表现为部分硬件不能正常运行、服务器宕机等。

判断方法:分局网站。市局网站。省局数据采集系统或征管软件有些可以打开界面,而有些无法打开,在操作时出现部分或全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操作耗时过长或提示错误信息等。

5、其它软、硬件或网络故障造成的软件系统不能使用或使用不正常,表现为如病毒大面积扩散、停电等。

判断方法:各别计算机出现不能启动、不能打开网站或系统界面、无法打印等现象。而其他计算机却能正常工作。

五、应急处理措施

1、各单位应该严格计算机管理和操作规定,严禁自行安装游戏软件或其他与办公无关的工具及软件,特别是浏览器的插件。对新购或其他新用的计算机在安装系统时,必须安装win操作系统,严禁安装winp操作系统。在没有进行双网隔离时,严禁上互联网。

2、办公计算机应该对办公文件和资料及时进行备份,备份文件尽量保存在系统盘以外的磁盘,同时及时安装分局要求的瑞星杀毒软件网络版,并及时升级和定期查杀病毒。严禁使用来历不名的软盘、优盘、光盘、硬盘,如确需使用,必须先查病毒,然后再使用。

3、全局所有人员均应在发现紧急情况发生或即将发生时详细记录故障现象并及时向本单位监控联络员和单位负责人报告情况。

4、各单位监控联络员应在收到报告或发现紧急情况出现时判断故障影响范围,记录故障详细现象,并向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和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尽最大能力组织故障排除工作。

5、紧急事件响应小组接到报告后,应详细记录故障情况(包括报告人、报告人单位、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现象、故障影响范围等),并对故障影响范围、影响工作程度、本级是否能够及时快速解决等进行判断,同时及时向市局信息中心报告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组织排除故障,如在本局力量难以排除,应及时向市局信息中心或计算机公司救援,力求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6、对于造成影响比较严重的重大故障,及时向局党组报告,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内根据影响面、影响程度等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减小损失。全局范围的由局党组确定和制定措施及时处理。

7、故障处理后,紧急事件响应小组应尽快向受影响单位或个人反馈处理情况,并对故障情况进行定期汇总整理和分析判断,采取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检查和对发现的潜在故障因素进行解决。

8、定期根据故障汇总分析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对税务所可解决的故障下发故障现象及对应解决方法汇总资料,培训和指导税务所监控联络员或系统维护员掌握相关技术。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2

一、__网站建设的指导思想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快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普及应用,人们传统的行为、观念和管理模式正在经受着强烈的冲击。面对信息多元化、网络化浪潮的挑战,我们感到__国税旧的网络站点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交流需求和对高效率网络化办公体系的需要。此时,我们提出重新建设__市国家税务局网站的设想,力图通过构建一个高技术含量、美观实用的全新网站及时、有力地推动__市国税局的信息化进程。在省局网站办和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局从信息中心抽调人员,成立与省局网站办相对应的网站管理办公室,以建设一流政府门户网站为目标,以充分发挥网站的税收宣传作用、方便纳税人网上办税和税务系统日常办公为目的,对市局内外网站进行了全面改版。二、__网站建设的目标__市国税局网站是__国税对内对外宣传、交流的窗口,网站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网站建设成为“宣传的窗口、工作的助手、办税的场所”。内网网站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为系统内部进行税务信息的,提供有关政府政策、法规、新闻、政务公开等政务方面的信息,以及税务职能部门机构设置、机构职能和系统内部服务管理等;二是实现税务人员网上业务查询、办理涉税业务及网上处理日常工作的功能。外网网站主要提供税务职能部门机构设置、服务项目、办税程序、相关政策、税事活动等内容,使社会各界更方便、更全面地了解政府职能;税务部门的采购、招标信息;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丰富的行业和经济信息,提供办税公告及办理各项税收业务的登陆;提供办税查询和咨询;介绍办税流程,税收文书和申报资料下载等。三、__网站建设基本情况(一)网站设计网站栏目的设置网站首页界面如上图所示。网站预定设置十二个一级栏目,各一级栏目下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二级栏目。1、首页频道:包括子栏目——头条新闻、时事报道、市局动态、公文速递、县区税讯、滚动快讯、市局通知、天气预报,其中市局动态和县区税讯内容从工作动态中对应栏目提取,天气预报内容每日更新;2、国税概况:包括子栏目——领导致辞、局情介绍、市局领导、机构设置、办公电话;3、工作动态:包括子栏目——国税公告、国税信息、市局动态、县区税讯;4、国税风采:包括子栏目——市局荣誉、县区风采、税官风采、国税文化;5、政务公开:包括子栏目——市局政务、县区政务、财务公开、人事动态、招标公告;6、党的建设:包括子栏目——作风建设、群团活动、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员教育;7、新闻快递:包括子栏目——国际新闻、国内新闻、财经新闻、文体新闻。8、税收研究:包括子栏目——工作调研、他山之石、理论探讨9、在线教育:包括子栏目——在线图书、考试加油站、视频课件10、走进__:包括子栏目——__概况、城市风采、风景名胜、__史话11、机关服务:包括子栏目——健康与卫生、幽你一默、每周菜谱、实用查询12、廉政经纬:是省局监查室委托__国税进行开发设计的栏目,是__市国家税务局网站的一个重要频道,共设置12个子栏目,另设专门频道举报电话等监督信息:(1)子栏目内容:廉政动态:内容反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纪委、监察部、省市委、省市纪委及省国税局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的动态信息;全省各市廉政建设工作动态信息;政风建设:其它部门或单位政风建设工作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省局、各市县局的政风建设和政风评议工作情况;两权监督: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方面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加强两权监督的要求,两权监督的工作经验介绍等;勤廉风采:勤政廉政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全省国税系统树立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方面的情况;案件聚焦:介绍司法部门、纪委监察部门查处的一些腐败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税务系统典型腐败案例;警钟长鸣:报道国税部门或其它部门一些贪污受贿、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例;党纪条规:纪检监察法规,党纪政纪条例,廉政规定文件;领导论述:国家领导、中纪委、监察部领导关于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理 论文章;纪检论坛:推荐一些系统内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工作研究、调研报告;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动态、文学作品、纪实报告文学、书刊文摘;读书思廉: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知识问答和相关测试练习;警言漫画:内容包括一些反腐倡廉漫画、警句、格言。(2)举报监督举报电话:公开省、市、县国税部门纪检监察举报电话、邮政编码、通讯地址。方便纳税人选择使用电话方式或者信件方式举报或对廉政纪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举报指南:《条例》相关内容和举报方面的常识和注意事项。(3)内容维护与更新为提高《廉政经纬》的可读性和保证较高的点击率,必须对《廉政经纬》的内容做到及时更新。市局监察室全面负责网页的维护和及时更新,原则上,各栏目内容的一个星期更新不少于一次。更新频率可以根据各栏目的性质加以时间上的区分:如廉政动态、案件聚焦、警钟长鸣等栏目更新频率要相对较高;党纪条规、两权监督等则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办法的更新来更新。《廉政经纬》的内容的来源:上级的有关文件规定、本系统的有关文章或图片、从报刊杂志、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下载一些栏目的相关内容。(二)站点的美工设计站点的整体美工设计力求体现__及__国税特色,我局收集并整理大量相关的图片作为素材,站点中恰当应用flash设计,实现整个版面优美流畅的动态效果。每个一级频道均设计有自己独立的美工设计模板,同一个一级频道下的二级频道共用一个概览模板。(三)特定频道的IP控制访问功能网站中政务公开频道只能被局域网内指定的IP段用户所访问,我们使用Jsp语言设计出具有IP控制访问功能的功能页,嵌入模板并调试成功。例如:政务公开中财务公开栏目只有__市局的79.32.16.*及79.32.17.*和省局的79.16.16.*及79.16.17.*地址段可以查看,其他地市不能浏览。(四)网站的权限系统网站的权限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网站的内容权限为基于TRSWCM系统所提供的用户权限系统;另外,我们又针对网上办公系统单独开发了一套权限系统,对所有使用网上办公系统的用户按照不同级别的权限进行分组管理。四、建立健全网站信息机制(一)信息员制度__国税网站信息按“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安全保密、各有特色”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办公室负责网站信息的综合管理,信息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应指定一名信息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相关信息的,由市局信息中心统一赋予不同的权限,信息员要求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信息员在信息的同时,将信息上报市局信息中心备案。(二)信息内容的分级管理办法建立上网信息审批制度,对信息实行分类管理。网站信息按内容区分为一般性信息、综合性信息和外部网站信息。一般性信息的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把关,综合性信息由办公室审核,重要信息的由市局主要负责人或由市局主要负责人委托分管领导审批。对是否涉及保密事项的问题,必须经市局保密委员会确认未后,才能上网,涉及人事、财务等内容的,严格按有关人事、财务制度办理。涉及国税机关领导和全市国税系统等综合信息应放在公告信息栏目。程序为: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提供信息初稿,市局办公室初审,由分管领导复审,市局主要领导审批后。涉及日常办公、业务指导、税收政策、涉税辅导、省局网站“在线咨询”等内容的一般性信息。程序为: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提供信息内容,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主要负责人审批后,由提供信息的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自行。外部网站相关栏目信息程序: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提供,市局办公室初审,上报市局主要领导或由主要领导委托分管领导审批后,由信息中心统一对外。对转载内容、一般介绍和表达个人观点和学习情况交流等内容的信息。程序:由县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或作者个人自行在内网,市局信息中心负责监控。五、拓展网站应用功能(一)设置政务公开专门频道、强化公开功能该频道分别设置了市局政务、县区政务、财务公开、人事动态、招标公告5个栏目,其中的市局政务、县区政务、人事动态三个栏目列表显示,招标公告栏目滚动显示,具体内容为:市局政务——是将每周市局局长办公会的会议纪要进行及时的公开;县区政务——主要由各县区局将所属单位的政务信息进行公开;财务公开——包括“市局财务公开”和“县区局财务公开”两个子栏目,是将全局各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定期公开;人事动态——是将局属各单位的人事变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公开;招标公告——是将全局纳入政府采购的招标信息进行及时的公开。以上各项公开的内容均做到完全、准确、及时,将我局的政务透明化,接受各单位广大干部的监督!(二)完善局长信箱功能在省局网站办的指导下,我们将省局局长信箱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了一套可以推广到所有市局应用的功能更加完备的局长信箱。我们将单一的市局局长信箱改造成为市局每位局领导具有各自的信箱。留言者可以在留言时选择是所有浏览者都可以查看还是只有局长可以浏览,即选择是在公开信箱或是在非公开信箱留言。(三)车辆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界面如上图所示。市局各科室、中心需要用车办理公务时,登陆此系统,进入车辆申请,填写申请理由并提交后,由分管局领导进行车辆安排,车辆安排结束之后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员具体派车。各科室、中心均可通过车辆查询来查询派车情况。(四)会议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界面如上图所示。市局各科室、中心以及县区局有议题需要提交市局局长办公会审议时,登陆此系统,进入议题申请,填写议题及具体申请内容;确认之后由科室负责人登陆并进入申请提交,将议题提交分管领导审核,分管领导同意后,市局办公室将此议题交由局长办公会研究。议题研究结束后,要求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员填写会议纪要 并将议题及纪要存档,市局各科室、中心人员可以在会议查询中查询到已经结束的会议内容。(五)报表查询系统市局各科室及县区局登陆报表查询系统,将需要上报或提交局领导查阅的报表进行上传,上传时可以选择哪些人员有权限查看,然后由局领导及相关人员根据自己的权限登陆进行报表的查看,无相关权限人员登陆之后无法查看。将税务系统所有上报报表进行集中分类管理和备份,解决了以往各类报表上传混乱,查询不便等问题。(六)电子申报实时查询系统电子申报实时查询界面如上图所示。仅限申报期内查询。此系统中可以进行纳税人基础信息、已申报信息、已申报未划款信息及未申报信息的实时查询。方便各县、区局在申报期内及时掌握纳税人申报信息,强化催报催缴工作。(七)电子申报导入导出失败查询系统通过该查询,可以反映出月底导出到电子申报平台失败的纳税人基础信息,也可以在申报期查询到每天导入CTAIS失败的纳税人信息。可以帮助税务管理人员更好的监控纳税人的申报纳税情况,解决以前税务管理人员对导入导出纳税人电子申报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八)网上业务系统文书和在线咨询提示为方便税干及时有效地获知网上办税及纳税人在线咨询等信息,进入__市局网站后,在首页弹出在线系统提示。该提示分“网上业务系统文书提示”和“在线咨询系统提醒”两个部分。在网上业务系统数据库的相关表中按检索出纳税人提交__国税的未处理涉税文书,并将检索结果按分局统计。将统计结果,即各县区局有多少文书未审批记录在网站上给出提示,便于县区局及时对网上业务系统的文书进行处理,并转入CTAIS进行流转审批,从而使纳税人及时得到回馈信息,提高税务部门的办事效率。在线咨询系统数据库的相关表中检索出所有纳税人提交__国税的未解答问题,并在首页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醒,便于市局相关科室及时进行解答,提高了我局广大税干的工作效率。六、__网站的未来发展规划__网站的建设需要省局网站办的大力支持和兄弟市局的协同互助,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力量,我们计划完善和拓展以下功能:(一)完善网站应用功能。根据实际需求,修改和完善现在网上办公中的“网上会议系统”、“网上派车管理”、“网上报表管理系统”和“财务公开系统”的程序设计,确保这些系统能顺利运用于我局的实际工作。结合我局工作的实际需求,对网上办公系统进行拓展开发,在依托现有网站功能的同时,充分挖掘现有网站的潜力。(二)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利用网站为依托,建立对外部门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地税部门、公安部门等实现最大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包括新办工商注册登记户、技术监督局发放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地税新办纳税人信息、身份证号码等,在信息交换平台基础工作做好后,实现信息比对、统计等应用,为进一步做好税源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实现可以与相关部门通过专线在税务内部网站建立交换平台,或在外部网站建立与外部门交换渠道。(三)增设视频播放系统。在线教育频道建立在线视频播放系统,将系统内部重要会议、培训、文体活动等视频文件放在网站上,供广大税干在线点播;建立在线考试系统,通过建立题库等方式,使广大税干通过该系统学习法律、计算机、税收业务等知识,同时可以将对分局的相关培训迁移到网上,利用在线讲解的模式,替换以前传统的需要集中人员进行培训的方式。(四)创建影像资料档案系统。建立资料影像档案查询系统,将业务和行政方面的资料,如征管资料、固定资产、外单位交换文件、各类报表等通过数码摄像等采集方式,在网站进行分类编号存储,通过资料影像档案查询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检索查阅,解决现在档案资料查询不便,不宜长时间保存等问题。(五)整合纳税人网上申报系统。在省局集中电子申报平台基础上,与__地税局协调合作,整合纳税人网上申报系统,实现__市纳税人网上一次登陆可以同时进行国税和地税的网上申报纳税,为下一步实现国地税信息共享打下基础。七、加强管理促进网站健康发展(一)继续完善。网站的初期建设已基本结束,今后,我们进一步完善__市国家税务局内网的网站建设,落实网站信息办法,确保内网模板的维护和内容的更新工作顺利进行,充实并完善内外网内容,力争在内外部网站更多实用的信息,为树立国税形象,加强内部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为纳税人提供更及时的信息来源等方面做好服务。(二)加强培训。鉴于省局目前各项业务系统均向网络化转移,我局将在新的一年里,加强内部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操作培训,使所有基层人员能够更加快捷有效的使用浏览器处理各项业务。(三)强化管理。要建设成为一流的税务网站并将其推广应用,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成熟的网站建设和管理经验,培养一批网站建设和管理的人才队伍。同时加大对广大税干的网站普及教育,使大家认识到,网站建设不光是网站部门的人员来建设和维护,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网站办的更好,真正成为税务部门的宣传阵地,工作平台,与纳税人交流的快速通道。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3

局按照市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年。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扩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深化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时限和形式,加大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力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扎实开展。现将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保障

高度重视。信息公开条例》和实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举措,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的重要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制度基础。为此,局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开设网上学习专栏和开展政务公开征文活动等途径和形式,认真组织系统内干部职工学习《信息公开条例》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信息公开条例》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市地税系统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维护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将其作为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密切征纳关系、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税收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税务系统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二)明确职责。局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税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和布置,成立了市地税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规划、部署、监督全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区县局也按市局和当地政府的要求,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三)强化保障。局建立了市地方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市地方税务局12366纳税服务热线管理办法》和《市地方税务局互联网站运行维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法,加强考核。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的责任追究条款,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把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通报。将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保障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搭建平台,完善制度。全程公开

一)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全系统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局制定了关于贯彻《信息公开条例》意见及五个配套制度。保障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涉税信息得到依法及时公开。

并将六大类信息包括的内容制成目录索引。明确市地税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方式主要有市地税局互联网站、地方税收政策法规汇编》12366税务服务热线语音信息、新闻会等,一是编制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将全市地税系统信息分为机构职能类、政策法规类、行政决策(执法)类、工作动态类、社会服务类和其他类等六大类信息。从而为社会公众方便快捷地查询、申请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了方法指导,也为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提供了依据。

明确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办理程序和时限要求,二是制定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对全市地税系统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进行全面规范。有效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全部纳入保密审查范围。按照既保守国家秘密又便利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原则进行保密审查,三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局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并着重明确保密审查的重点、应考虑的因素和保密审查的程序及时限规定,切实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发挥政府信息服务纳税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确保及时准确政府信息,四是制定税收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重点明确我局税收新闻的内容、形式、程序和要求。增强税收工作透明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动自觉地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

二)拓宽途径,搭建平台。

局重点加强了对互联网站、12366服务热线和办税服务厅的建设,年。充分发挥“一站一线一厅”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同时借助市政府网站、阳光等宣传平台,拓宽政府信息公开途径,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增设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窗口,一是打造“地税”精品网站。改版升级互联网站。增加英文网页。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设置40个栏目,增设区县局频道,组织开展在线访谈等活动,及时将六大类主动公开信息公之于众。年我局互联网站工作成绩突出,被市政府评为“市政府部门公众信息网站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年,局通过互联网站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000多条次;受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申请2人次,已按相关规定处理完毕,申请人均对答复结果表示满意。

设立远程英语坐席服务,该热线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拨打“12366获取相关涉税信息和处理涉税事宜。年,该热线共受理各项业务11.5万人次,人工即时答复率90%以上,已拥有637户大中型企业和1,二是塑造“12366税收服务品牌。通过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人工座席服务。023户小型企业、个体户等固定“客户”依托该热线建立的发票举报案件现场处理机制”现场查处了97起发票违章举报案件;帮助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1,116次,顺利进行网上申报382次,解决涉税难题137个。

公开个体纳税定额、不达起征点优惠政策,三是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地税部门办税服务厅设立包括纳税人定额、缴税、欠税、停歇业、税务处罚、税务稽查等内容的公示板或电子触摸屏。公开减免税审批、税款缓缴、税务行政处罚程序等热点问题,让纳税人交明白税、放心税和满意税,使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作业”监督之下。

参加“阳光直播,四是借助其他社会平台。通过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及时最新税收政策解读。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现场答疑释惑,解决纳税人及公众关心的问题;召开改革开放30年情况通报会,向26家中央驻渝媒体和市级媒体通报相关工作情况。

三)全程公开,优质服务。

执法为民”工作宗旨,局始终坚持“聚财为国。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载体,树立“主动服务、人人服务、优质服务”理念,通过改进纳税服务方式,实现税收工作的全公开。

充分运用“一窗式”管理基本原理,一是征管环节。归并办税窗口设置,前移涉税审批受理环节,形成以“政策咨询”纳税管理”发票管理”其它服务”为主的窗口服务模式;大力开展欠税大户谈话、纳税提醒、纳税辅导等制度;全面实施计算机评税,公开“双定户”定税情况,防止“暗箱操作”减少了征纳矛盾,杜绝了收“人情税”关系税”现象。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4

关键词:税收征管;征管模式;纳税信息;哈尔滨市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23-02

2012年全国税务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积极借鉴国际成功做法,不断开创税收征管改革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成本率高达5%―6%,而发达国家的税收征管成本率一般在1%―2%之间,美国只有0.6%,日本只有0.8%。因此,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介绍哈尔滨市地税局税收征管的现状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一、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现状

自2008年的机构改革之后,哈尔滨市地税局开展了强化“一户式”档案户籍管理,规范征管基础建设;推进信息管税;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哈尔滨市地税局税收征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简要介绍一下其发展现状。

第一,税收征管流程管理。从整体上来看,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采用的征收管理流程仍然是传统的税收征管业务流程。传统的税收征管流程体系基本是从满足各征管环节职能需要的角度来划分、设计的。在税收的征收管理过程中,大家遵循的都是在工作中长期形成的业务流程管理,以工作习惯作为税收执法的原则。征管流程管理追求对征管活动目标达成和质量、效率状态的控制,尤为突出对质量状态地控制。而目前的哈尔滨市地税局的整个税收征管流程只是机械地完成税收的征管任务,在质量控制方面基本上没有体现,同时在有些注重业务流程质量的项目上忽视了对征管质量的分析和评价。

第二,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方面。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简单的公文处理开始,逐步应用到税收业务处理,建设现代化办税服务厅,构建市、县(区)二级广域网络,推广税收征管软件等系列管理软件,开展网上纳税服务;建立“一户式”纸质和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了征管档案;推行多元化申报、先申报后缴税的申报征收方式;出台《纳税人户籍管理办法》,规范了纳税人户籍管理。哈尔滨市地税局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工作方面向全局全方位、从单一的小规模手工模拟功能操作开始的,发展到现今的信息化三大体系,即面向纳税人的服务体系、面向内部的办公服务体系和同外部各部门协同办公体系。

第三,税收征管决策管理方面。近几年来,哈尔滨市地税局在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准确定位、依法治税、科学管理、和谐服务”的新要求,结合全市地税工作实际,把深入落实省局“一条主线、三项任务”新时期治局思想、“巩固、扩展、提高”六字方针和十项重点工作的成果,体现在紧紧抓住组织收入这个中心和更加突出强化管理这条主线、牢牢把握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上。“十二五”时期哈尔滨地税局税收预期:税收增幅不低于同期全市GDP增长速度;宏观税负率每年平均提高0.3个百分点,至“十二五”末期达到6%以上;税收弹性保持在1.5左右;税收规模到“十二五”末期再翻一番。

第四,税收征管纳税监控方面。哈尔滨市地税局围绕省局确定的实现“三个最大限度”的目标和“强化管理、信息整合、执法监督”的工作方针,在“十一五”开局之年,进行全市稽查人员重组,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新的岗责体系。通过理顺管理机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了“征收、管理、稽查”三分离,有效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哈尔滨市地税局在1994年成立了稽查局,是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的直属机构,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同时兼具市局处室职能,主要负责全市稽查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和全市地方税收专项检查的组织和部署。

二、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的分析中就能看出哈尔滨市地税局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税收征管流程设计不合理。主要包括:一是流程设计原理不科学。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目前采取的税收征管模式仍然存在着传统的税收征管业务体系的制度,这种体系是面向职能的业务划分,导致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之间呈多点接触。二是存在大量的非增值活动,以职能为前提,使设计业务时产生一种倾向,即因管理需要调整业务活动时,总是不断累加,造成了很多无意义的核批环节。三是缺乏对税收征管风险的控制。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的税收征管流程设计过分强调效率和质量,从而忽视了对税收征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征管风险。

第二,税收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包括:一是领导干部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有些地税干部信息化意识不够强,仍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税收信息化观念还未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二是流程和数据层面质量不高,哈尔滨地税系统中现有系统业务流程模拟手工操作模式的痕迹依然浓重,当前的征管流程和岗责体系未能与税务管理模式形成良性互动和调节机制。

第三,税收征管决策系统不健全。主要包括:一是缺少科学的税收征管决策系统。哈尔滨市地税局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税收征管决策支持系统,缺少科学的税收征管决策系统的组织机构。二是税收征管决策的支持系统不完善。从目前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纳税征管决策系统的建设情况来看,数据管理和纳税服务系统建设还不完善,模型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还没有建设成型。

第四,纳税监控体系不完善。主要包括:一是税收征管监控力度不够。目前哈尔滨市地税局内设稽查局,负责税收征管的监控,但是税务稽查人员编制少、管理区域大、任务较繁重。同时,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二是纳税监控选案及监控工具缺乏科学性,税务稽查实施以选案为起点,传统稽查依赖人工选案,随意性较大。三是税源监控不到位。目前哈尔滨市地税局税务人员和办税地点相对集中,对税源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纳税人所提供资料的静态信息上,税源的动态性变化无从监控。

三、提高哈尔滨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税收征管模式和流程

第一,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模式。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服务,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包括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和组织机构的优化(重组)。目前对哈尔滨地税系统的征管模式实施彻底的流程再造难度很大,实施征管模式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改进则相对容易实现,同时也切合实际情况。建立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模式实质,就是根据税收业务和信息化内在规律,以流程为导向,对整个税收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整合、简化优化。

第二,税收征管机构的优化。主要包括:一是完善税收征管内部机制,在社会环境日益改善,纳税人素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支撑逐步到位,流程化的税收征管业务日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中,面向流程的机构重组将使税收征管组织的整体架构趋向“简明化”。二是纳税服务机构的设立与创新,应该重点建设网上办税服务大厅,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加方便纳税人进行税务咨询和税收知识的查询。三是扩宽纳税服务渠道,建立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的双轨模式,将一部分服务职能让注册税务师事务所这样的中介机构来完成。

(二)完善纳税信息管理体系

第一,加快电子税收局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完善三大支撑体系,做好电子税收局的建设,应该着重建设三大支撑体系即技术支撑、外部支撑、管理支撑;二是构筑坚实的信息基础设施,要包括:信息网络(局域网、互联网、广域网)、信息装备(计算机软硬件和各种终端设备、数据仓库、安全防范)、应用信息系统(为税收管理服务的各类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储存在各种媒体中的信息)、人员等。

第二,加强纳税信息系统的配套建设。主要包括:一是硬件方面,主要是应该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税收征管方面。目前,哈尔滨地税系统金税三期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加快金税三期工程的建设。二是在纳税信息系统的配套软件建设方面,主要是指服务人员的素质与计算机能力的培训。在众多影响税收征管的因素中,税务人员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良好的税务人员素质有利于保证征纳双方的沟通和信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

(三)健全税收征管决策系统

第一,实行顶层的税收征管决策。目前哈尔滨地税局根本就没有成型的顶层决策系统,因此应该顺应经济改革的大趋势,尽快建立起税收征管决策系统。应成立决策小组,小组成员可包括税务局的领导阶层,还应包括税务方面的特邀专家。该小组主要负责研究税收政策变动、税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关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现实情况的政策制度和相关的处理方法。

第二,完善管理层税收征管决策。主要包括:一是划定管理层税收征管决策的范围。二是建立信息系统。地方税务局的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现代化的信息处理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来进行税收征管决策,使决策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规范操作层税收征管决策。操作层的税收执法人员要加强执法方式和手段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这样才能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突发性事件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随机因素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为使随机性因素造成的危机降低至最低水平,决策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关键性的决策和应对措施。因此,要对操作层的税收征管决策进行规范,在规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

(四)构建现代纳税监控体系

第一,建立分税种监控体系。实现税种的精细化管理是纳税监控体系的一项重点,特别是对流转税、所得税及地方税种等主体税种,从税源的确定、监测、控制等方面采取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哈尔滨市地税征管的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转税纳税监控、财产税纳税监控、行为目的税纳税监控、所得税纳税监控和资源税纳税监控。此税种的划分依据是根据课税对象的属性不同。根据不同的税种建立分税种的监控体系,将具有同一性质的税种划分为一类,进行统一的纳税监控,这种监控方法有利于提高纳税监控的效率和科学性。

第二,完善分行业监控体系。实施不同行业的纳税监控并不是把所有的行业都分类进行纳税监控,而是选择税款征收难度较大,纳税监控艰难的行业建立有针对性的行业纳税监控体系。结合哈尔滨市的税收和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应该有必要对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城区房屋出租业及私营企业的纳税监控。

第三,构建现代稽查体系。哈尔滨市地税构建现代税收稽查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要建立科学、严密的稽查法律体系。“依法治税”体现到税务稽查中,应建立有关税务稽查的专门法规、制度和规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稽查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稽查业务等级体系。三是实现税务稽查技术现代化,从稽查方法和稽查手段两方面着手,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税务机关要尽快完善税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永刚.论我国税收征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J].企业研究,2013,(4):153-154.

[2] 武靖州,武靖国.治道变革理论与税收征管改革[J].商业研究,2013,(1):115-120.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5

一、关于税务机关职能的基本定位。

新《征管法》的颁布执行,对税务机关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新《征管法》有关规定,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能可以表述为“执行国家税法,实施有效征管,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发展”。其中,省级以下税务地税机关主要工作职责是征收管理和检查稽查。按此要求,*市地方税务局的主要职能应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税收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在为纳税人提供公开、透明、高效服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所辖区内19种税费的应收尽收。基于此项职能,地税机关纵向设置为市局、区县局、税务所,局内横向设置为征收、管理、检查三种不同职能的处(科)室。这种纵横交叉的机构设置主要是为税款的征收服务的。其中,征收主要是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纳税服务工作,在税务工作的前台,直接面对纳税人,为纳税人服务。管理、检查主要是税源监控和税务检查工作,在税务工作的后台,最终目的也是为纳税人服务,保证国家税款的应收尽收。为做好征收工作,地税机关首先要做好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各税种的管理、纳税咨询、统计分析等纳税服务工作,各区县局、分局按照属地征收原则把税款征收上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和检查。没有税款征收就没有税源监控、税务检查稽查、统计分析等工作。此外,地税机关的工作对象是全体纳税人,这些纳税人分布于社会各个层面,数量之多,交税频率之高,是其它政府部门无法比拟的。如何与纳税人建立一种安全、简捷、高效、方便的联系方式,使征纳双方插上科技和信息化的翅膀,是税收征收成本与效率高低的关键所在。

从我局职能基本定位分析中可以看出,今后税收征管的发展方向导入集约化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最小投入求得最大的产出。也就是说应集中为纳税人服务、集中税源监控和税务检查。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实施信息化建设是唯一的出路,用“一化”带“三化”。就*地税而言,如何把地税工作实际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信息网络手段,加强征管,大幅度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是实现*地税的跨越式发展,依法履行为纳税人服务,实现税款应收尽收职能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此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到集全局智慧,合全局之力,搞好信息化建设。

二、关于*地税信息化建设近期的总体构想。

*地税信息化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建成“四网一库”,通过用信息化统领、覆盖、服务、支撑*地税各项工作,实现由封闭的传统金字塔型管理向职能信息化、功能网络化、管理自动化的开放服务型转变。其实现标志是:税收业务流程集约高效;内部管理办公自动化;互联网上交互式办公;与政府各部门紧密协同合作。“四网一库”即建好地税机关内部网络系统;加强外网建设,逐步建成“网上地税局”;建设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建立与政府各部门的数据交换网络系统;建成核心数据仓库。具体如下;

(一)建好地税机关内部网络系统。主要思路是按纳税户、纳税人、以及征管的业务流程开发软件,把每一名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包括咨询服务)、申报缴纳、税源监控、检查稽查、统计分析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这项工作是我局内部信息化建设的主线,也是区县局工作的主体。内网建成后,将形成市局机关内部业务局域网和市局、区县局、税务所三级广域网,将成为全局5000多名税务干部征收管理的工作基础。在内部网络系统中,纳税人唯一的标识是税务登记号,无论在哪一个区县局、税务所,纳税人的身份都是唯一的。通过税务登记、申报缴纳、税源监控、检查稽查、统计分析,把每一纳税户的纳税流程汇总起来,就可以产生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情况,进而反映出*市地方税收的总体缴纳情况。同时,也将大大方便地税机关抽查统计每一税种的缴纳情况。要通过集中改造内网,切实解决目前信息互相分割、多级重复存储、纳税流程不通畅、申报缴纳环节脱节、手工重复录入等问题,实现地税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系统。

(二)加强外网建设,逐步建成“网上地税局”。外网建设主要目的是运用互联网方便纳税人,充分发挥税务机关服务功能,为全市数十万纳税人提供更加规范、热情、周到的服务。外网是面向全市纳税人的外部工作网,也叫电子税务。今年5月23日,我局在互联网上向全社会正式开通了“tax861”网站,标志着我局外网建设已初具雏形。当前,我们要通过逐步建立网上办税、网上政务公开、网上纳税咨询查询、投诉服务、网上信息交换中心,最终建成“网上地税局”,实现与纳税人的零距离接触。外网建设重点要实现五方面的功能:第一,实现政务公开。即在网上把所有税法、纳税的最新规定、政策的全部公开,所有没有密级的信息全部,使得地税机关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为纳税人工作。特别是通过税务公开使纳税人对自己应履行的纳税义务一目了然。这就尤其需要办好纳税服务中心的网页,规范、准确、亲切的回答纳税人的各种问题,使纳税人的知悉权、知情权得到充分保证。第二,实现信息互动。纳税人可在网上对涉税问题进行咨询,可进行税务、投诉举报,可随时在获取税务部门信息的同时向税务部门反馈信息(信箱服务)。第三,实现网上办公。即在网上开发完成登记、变更、申报、交纳这一功能。纳税人在网上可直接填写报表,然后网上连通银行交纳税款。地税机关与银行联网后,则由税务数据库在网上将纳税人相关信息传给银行,银行从纳税人帐户上直接划转税款(即银行—国库—税务),这样纳税人可足不出户就完成税款的缴纳。目前,我局正在把现在的一税一票改成一票多税,表票合一,届时纳税人应有三种方法选择纳税:一是网上申报,二是邮寄申报,三是去地税机关上门申报。另外,外网建设上还有一项大的工程,即开发运行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这样考虑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外网直接服务于广大纳税人,便于纳税人使用;二是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主要以收入较高、有多处收入的个人申报为主,其识别方式应以居民身份证作为唯一的标识(加密码防伪)。而在内网上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单位识别标识为企业税务登记号,将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系统置于外网,做好身份安全和数据传送安全,可在方便纳税人的同时,充分保证系统安全。第四,实现网上监管。外网建成后,可提供各种服务和查询;可从网上查询纳税人是否有纳税不良记录,是否被吊销,是否是非正常户,是否是一个诚信的纳税户;纳税人发票号码、税控机号码、发票的真伪性等等。同时,纳税人可随时进行网上举报和投诉。第五,实现网上互联互通。通过地税局网站,可查询纳税人在工商、房管、公安、交管、海关、银行等相关部门是否有不良记录,并可通过外网访问国家税务总局、市政府及外省市税务部门网站。

(三)建设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发票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凭证。发票管理是税收征收工作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是加强征管、堵塞漏洞的重要手段。只有把发票的计划、印制、发售、查询、注销各个环节规范完善了,才能达到以票控税、以票收税、以票查税的目的。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即是运用信息网络手段,把发票管理系统的建立税控装置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对发票的计划、印制、发售、查询、注销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每一名纳税人所用的税控装置必须经过地税部门加密,以防止仿造、模仿税控装置。而且通过计算机可以轻松掌握纳税人所用的税控装置及发票号。发票的印刷采用有奖定额发票形式,公开一个号码,同时用计算机以数字形式随机在打印一密码,并封盖印刷,以切实达到防伪的目的。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一是发票管理系统,具体包括发票的计划、印制、发售、查询、注销等工作;二是税控装置管理系统,具体包括税控机的制作、发售、检查等工作。这两个子系统都与纳税登记根库有着密切的联系,既连通内网又连通外网。

(四)建立与政府各部门的数据网络交换系统。指地税机关要积极建立与实现与政府各有关部门网络的互通互联。税务机关是政府依法征收税款的唯一机构,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核心部门。税收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国防、外交、环保、教育、公共开支都要依靠税收。是否依法纳税,是衡量一个人、一个企业和一个单位最重要的信誉标准。任何偷、漏、逃、骗税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遣责。目前,税收法律已明确政府各部门向税务机关公开涉税信息,并且协助税务机关做好税收工作。市政府也已下文,要求工商、公安、交通、海关、技术监督局、司法部门、房管等部门要与税务机关搞好涉税情报交换,一是将自己掌握的的信息依法向税务部门无条件提供;二是接收税务机关提供的不良纳税记录,协助税务机关对必要的纳税户进行管理和监控。由此可见,建立数据网络交换系统是当务之急的大事,这不仅仅是地税机关内部工作的需要,而且是建立社会信誉体系最基本、最实际、最有效的举措,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准确掌握纳税人身份。

(五)建立核心数据仓库。上述四个网建设,都有自己集中的硬件环境。因此,在积极建立四个网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能供四个网同时使用的核心数据仓库,通过核心数据仓库,对各类数据进行集中储存、集中管理,并实现数据使用共享。当在各个网上使用所需数据时,可直接从核心数据仓库中提取。要以核心数据仓库为基础平台,支持地税机关所有网络工作。

三、“四网一库”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形成后的模式框架。

建设“四网一库”是*地税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地税各项工作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四网一库”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托,相互联系。“四网一库”的设备、硬件、软件开发物理上分别有单独的系统,并且相关数据互为备份(一个数据两存就可以,不需要四存),以保证各系统的安全。同时,各系统之间互相衔接,数据使用、系统功能高度共享,以保证整个网络整体效用的发挥。“四网一库”集成起来,共同构成*地税信息化建设近期的总体框架。具体来看,建成后的“四网一库”之间应存在以下关系:

(一)“内网”是*地税内部工作的基础,涵盖地税机关内部全部业务工作,包括征收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决策支持、统计分析、文档管理、案件处罚决定等,主要供全局5000余名干部使用。其中“内网”的申报信息必须与银行联网完成缴纳。“内网”分别与“外网”、发票税控管理系统、数据网络交换系统、核心数据仓库互相衔接,并且与“外网”上的重要数据互为备份。根据权限,系统内人员可使用“内网”上的各类数据和功能。

(二)“外网”即“网上地税局”,主要为全市数十万纳税人服务,纳税人通过“外网”可实现与地税机关的信息互动和完成各种涉税事宜。“外网”与“内网”、发票税控管理系统、核心数据仓库互相衔接,并且与“内网”上的重要数据互为备份,定时交换。

(三)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主要是对发票和税控装置实施有效管理,切实加强征管,堵塞漏洞,实现以票控税的目的。该系统与“内网”、“外网”及核心数据仓库互相衔接。纳税人在“外网”上可查询发票的真伪,地税机关通过“内网”可实现对发票的查询、审核以及稽查。

(四)网络数据交换系统主要帮助地税机关获取政府各部门的有关信息,在提高税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促进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该系统与“内网”和核心数据仓库互相衔接,同时把共享数据清分到各个区县及有关分局,便于他们使用,同时把我们的不良户传过去。

(五)核心数据仓库主要为上述“四网”提供数据平台和存储空间,对各类数据进行集中储存和管理。该库与“四网”分别互相衔接,平时各网通过硬件软件,分别热存一部分基础性、最常用数据,其余数据全部存储于核心数据仓库中,供各网共享使用(核心数据仓库主要解决查询使用1—2年以上数据能快速调过来)。

四、关于系统的安全问题。

我主要讲三点:一是关于身份安全,要做到唯一、不可抵赖,CA认证和数字密码认证任选;二是关于数据安全,要防篡改,加强监控管理、多备份权限管理、并实施加密信箱;三是网络安全,要防堵,防外网与内网混同。

五、*地税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和步骤。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建设绝不仅仅是硬件的配备和软件的开发,而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具备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十分复杂和庞大,单靠地税机关自己是不可能完成的。总结世界发达国家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局应采取外包为主,信息中心为辅的开发运作方式,按照“四网、四平台、一核心数据仓库”的思想为总体规划,并根据具体需要强化集成,即走政府花钱买服务的路子。而且要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引入几家公司,谁的价格低,谁的技术好,有时效保证就用谁,绝不能只单独依靠一家公司,以切实保证系统开发时间和质量。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综合性技术,是通讯传输技术、软硬件技术及应用技术的集合体,只要总体规划明确,具体需要准确,多家公司共同开发是完全可以的。因此,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改造领导小组应根据我刚才提出的我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构想,会同本次中标单位,完成一份总体规划,统一标准,并进一步完善系统需求,然后找几家公司分包,另外也可促成开发软件公司的合作,组成一个强强联合的“舰队”,在旗舰(需求方和几名专家组成)带领下,搞好实施工作。目前,我局信息化建设中的“外网”已委托博士山公司开发,发票税控管理网络系统中的发票税控装置已委托山东浪潮等几家公司开发,剩余的系统开发也要走这样的路子。联想数码、清华同方、长天电子三家招标企业已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任务,我们要付出一定的报酬,下一步请中标的企业和已受委托的企业,在我们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改造领导小组的带领下,转入详细设计开发工作,分轻重缓急推进“四网一库”建设。在我局信息化建设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公司开发的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帮助我局开发出最好的程序和软件。这里再强调一下,简单、好用是最重要的,要把网络化的改造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6

摘要: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省级及以上税务机关成立了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部门,市(州)及以下税务机关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实现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机构法定化和职能化。省级国地税金税三期系统完成并库,积极探索实践电子税务局云化建设,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与税收业务高度融合,税收数据资产越来越大。如何依托税收大数据资产构建全流程、高效率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是税务机关优化执法方式的重要措施。本文在总结税务系统运用大数据赋能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基础上,结合当前基层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推动大数据赋能基层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作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 税收 风险管理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正在成为组织机构长远发展的重要资产。大数据时代下的税收领域,纳税人、税务机关、以及三方涉税部门和机构,每时每刻都在通过电子税务局、金税三期工程等信息化系统,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涉税事项、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行为等实体场景抽象化、数字化,形成大量的税收数据资产[1],并纳入税务机关管理。挖掘、分析这些数据资产,构建全方位、分层级的“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基层税务机关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税收管理问题,防范和化解纳税人税收遵从风险。

一、税务系统运用大数据赋能基层税收风险管理的实践

(一)持续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起全天候、全覆盖的税收数据生产系统

自1994年实施“金税工程”以来,经过20多年税收信息化建设铺垫,全国统一的金税三期工程、自然人税收管理、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已经建成,各省级税务机关也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自行开发了各种应用系统。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后,各省级税务机关正按照最新的《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全国税收征管规范》,组织建设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有的还已经试点开展税收业务运化探索实践,积极推动税务工作从前台到后台的全面数字化。从XX情况看,省税务局集中的信息系统有XX个,通过这些信息系统,省局可以集中管理纳税人从登记到注销的整个纳税活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为大数据赋能基层税收风险管理储备大量数据资产。

(二)持续推进税收征管方式转变,逐步构建起职能化、专业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从2002年首次在税收征管中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以来,征管方式已经从“34字”模式[2],逐步向以大数据云平台为支撑,以动态“信用+风险”管理为基础,从依靠事前审批、审核校验向信用评价、监控预警、风险应对的全流程管理转变。“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税收征管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征管体制改革后,省级及以上税务机关成立了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部门,市县两级税务机关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实现了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机构法定化、人员专业化,并逐步建立起大数据和风险管理“数据风险部门归口管理、其他部门协同配合”的横向互动机制,“数据管理总局、省局两级集中,省市县局分级采集、全方位应用”和“风险分析总局、省局为主,市局为辅;风险应对省局、市局、县局为主,分局为辅”的纵向联动机制。

(三)持续优化数据分析应用工具,逐步构建起多维度、全流程的税收风险管理支撑体系

近年来,总局、省局积极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强化风险识别和数据分析功能,积极推进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别是金三系统和增值税发票电子底账系统上线以后,逐步构建起了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风险识别、任务、风险应对过程监控为一体的风险管理支撑体系。从XX情况看,先后使用了税收监控分析系统、风险评估及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作为不同时期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支撑平台。征管体制改革后,总局在金税三期征管系统中,建成了全国统一的风险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纳税人从登记到注销的全流程、多维度税收遵从风险筛选识别。当前,基层风险管理部门宏观上可以通过大数据归集和比对,分行业、分税种、分行为对纳税人申报数据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排序;微观上也可以通过纳税评估软件和总局大数据平台,勾勒出纳税人一系列具体的“风险画像”,如虚开发票风险分析、虚假申报风险分析、成本扣除异常等等。

二、大数据视域下基层税收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理念有些滞后

由于风险管理部门成立时间短,部分基层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对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管理方法缺乏掌握和了解,工作中仍然采用基于传统治税理念的无差别统一管理方式管控税收风险,没有真正形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分类管理理念。加之税收征管系统更新升级加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税收业务深度融合,部分基层税务人员知识储备不够,既不能熟练使用新的税收征管系统,也不能理解新的工作流程和风险分析指标模型。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时两极分化现象突出,有的人员会对照风险疑点,调取纳税人账簿资料,全税种、全流程辅导纳税人消除涉税风险;有的人员不对风险分析指标进行验证,不对纳税人实际经营和核算情况进行核查,只是反馈已通知纳税人自行更正,简单应付了事。这既可能造成大量税收征管资源浪费,又可能使税收管理人员疲于应付,影响税收征管工作质效,降低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

(二)数据资产难以高效盘活

大数据“量大、种类多、时效性强”的特征,让盘活数据资产成为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大数据时代》的著者说过,大数据中只有5%的数据是结构化且能适用于传统数据库的,并且这5%的数据的存储情况也是泥沙俱下,如果算上剩下95%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本身所产生的噪声信息几乎无法估量[3]。从税收内部数据看,还存在数据分散、难以整合的问题,虽然电子税务实现了单点登录和前台界面整合,但后台仍然是几十个系统独立运行,业务壁垒和数据孤岛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关联分析困难;还存在数据标准不一,难以清洗的问题,受制于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数据格式与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各类系统后台数据无法直接汇聚使用,且存在业务相同但数据口径不一的现象,使得分析人员在使用时陷入判断相似数据准确性的困惑中,影响数据的深度分析使用质量。从外部涉税数据看,还存在顶层设计欠缺、前瞻性差的问题,不论是金三系统还是电子税务局,在顶层设计和开放性方面较为欠缺,未能统筹考虑各层级和各要素建立数据交互、外部系统关联的规则规范和机制保障。基层税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数据和信息的互换共享缺乏征管保障,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口径不一,税务人员对涉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也相对有限,难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第三方信息防控税收风险,对涉税信息数据的挖掘和使用效率亟待提升。据统计,在总局推送的新办企业风险评价信息中,约3%的时效性差(纳税人已经注销或转非)、约80%的精准性差(基层难以理解指标含义及风险分值构成,且与纳税人实际经营情况不符),在推送的减税降费风险信息中,经核实有效的仅占4%。

(三)机制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当前,税务系统在大数据管理与税收管理在职能设置上呈现“倒置”状态,一定程度上存在衔接协调不畅的问题,容易造成工作“梗阻”,使得基层税收风险管理难以获得大数据技术支持。即:数据资产管理(好比“财权”)职能逐级向上收缩,总局、省局集中管理税收数据,建立分析指标模型、识别税收风险、推送风险信息;风险管理职能(好比“事权”)逐级向下扩展,市县两级税务机关分级承担税源管理职责,主要是风险指标分析验证、开展风险应对。在这种情况下,省局、市局作为承上启下的环节,应做到“财权”与“事权”相适应,发挥出支撑作用。但是,目前省局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取得税收数据管理权限,市州局也只获得部分后台分发数据资源,还不足以支撑起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征管工作。基层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人工+智能”,主要以人工为主,普遍存在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此外,虽然税务系统自上至下成立了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部门,但风险管理工作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更没有配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流程、文书资料等内容,基层税收风险管理自身的执法风险还比较大。

三、发达国家“大数据”赋能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大数据”技术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法律体系比较健全

美国政府部门是拥有“大数据”占用权的大主户,为了确保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税收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合法化,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法国《税收诉讼法典》详细规定了涉税信息报告的责任人、报送方式、报送条件以及未履行职责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德国政府在《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协助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税收行政协助的高度法制化使得税务部门及相关的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得到了法律层次上的明确和规范,使得税源监控的多部门协作能够顺利启动,相关争议能够顺利解决,税源监控多部门协作极具效率。英国、瑞典等国相继将大数据技术投入土地财产登记、房产交易登记等领域,从而实现税收行政管理质量与纳税遵从度的双提升。从这些国家的举措来看,通过立法形式保障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纳税数据合法、及时、全面地采集,是对税企双方涉税权益的法律保护。

(二)信息系统成熟稳定

在税收征管系统建设上,部分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在税收征管领域的运用。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建立了全国统一联网的计算机技术监管体系,并迅速应用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追缴、涉税监测、税务审计及稽查选案等方面,与税收征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意大利建立了欧盟成员国中最成功和最大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球化、实时化、专业化的税源监控,为地方提供信息存储和决策支持保障。在涉税情报系统建设上,多数发达国家的税收风险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由国家进行统一调配,税务机关与商务、外汇、海关、保险、银行等部门的各种涉税信息互为传输、共享数据、交叉比对,实现了跨州区、跨机构的系统联网,形成了完整发达的情报系统。如美国、澳大利亚税务部门都建立了专业化数据情报体系,同第三方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银行、保险、企业)间都建设有畅通的信息共享通道,使得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自动化程度高。同时,税务机关可定期获得纳税人的资金流信息,并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挖掘”、“纳税评估模型分析”等手段,把纳税人内外部商业数据进行全方位交叉对比,精确定位、跟踪、筛选逾期纳税或未纳税的经营者,实现了税源的实时、全方位监管。

(三)组织机构与队伍完善

许多国家的税务机关都有专门应对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美国国内收入局(IRS)1998年制定的《联邦税务重构与改革法》中明确,组织机构要设置层级,以方便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分别下设办公室、规划评估和风险分析处、研究处、数据管理处、政策和电子研究处、所得统计处 6 个处室。而英国皇家税务与海关总署(HMRC)成立了数据分析部门,专职负责涉税数据的管理工作。澳大利亚税务局(ATO)建立了情报信息采集机构,将税收、法律、财务、统计、计算机、经济等相关行业专家进行集中管理,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专司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德国的税收信息处理高度统一,仅在一州内设置一个信息处理中心,州下属各级政府设置信息站,负责涉税信息传递,这一设置使得信息共享更具效率。应当讲,上述各国税务机关在强大的税收风险管理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税收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数据库和专业的人才库,以保障在税收监管中能有效识别和筛选风险,确保及时处理税收风险,其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四、“大数据”赋能基层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一)促进数据与风险管理权责匹配

1.不断强化信息管税理念。基层税务机关要强化“以数治税”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将大数据时代的税收风险管理理念融入税收征管改革和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培养基层税务人员的大数据思维,帮助基层税务人员运用大数据技术查找涉税风险疑点、开展税收风险排查,营造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税收风险管理氛围。

2.逐渐理顺数据管理职责。一是总局层面尽快出台立足当前、规划中期、着眼长远的税收数据管理运用制度办法,尽快解决系统壁垒、数据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尽快建立起用户体验度高的大数据平台,完善数据管理应用功能,为基层风险管理提供强大“动力”。二是要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省级数据集中管理。搭建以省级层面为标准的大数据仓库,完善省级大数据云平台,加强数据管税基础工作,加强省级层面数据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以数据服务和数据分析为导向,为基层税收风险管理提供精准“导航”。三是要适度扩展基层风险管理部门数据查询权限,总局省局要不断丰富数据供给手段,完善数据服务应用功能,逐步建立数据下载、数据分发、远程加载、应用开发等数据服务业务规范,让大数据在基层转化为“看得见、用得上”的具体工具,为基层税收风险管理储备更多“弹药”。

3.优化税收征管服务流程。以金三系统为支撑,以数据流为中心,按照基础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政策业务支撑和风险应对四大板块,全面梳理规范税收业务工作网络流程。着重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和办税流程,对税政业务和征管业务事项重新梳理和整合,建立职责明确、分工精细的工作流程。深度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创新成果,以信息流程网络化为导向,通过流程挂接业务、合并同类项设计,解决过去按每一项业务设计流程带来的系统分离、环节重复、业务交叉问题,减少不必要的业务流转和审批环节,形成全局通畅的工作流程,解决税务人多头上系统、重复劳动等问题,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等问题。

(二)促进数据与风险管理深度融合

1.提升数据采集与应用能力。一是不断提高涉税数据的采集能力。以建设云化电子税务局为契机,不断拓宽采集渠道和信息采集范围,积极鼓励纳税人实现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的电子化和自动化,推动传统财务税收管理转向智能化处理,并努力促成实现纳税人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与税务机关的税务管理电子化无缝衔接。二是加快推进跨区域、跨部门涉税信息实时共享。基层税务机关之间、基层税务机关与三方部门之间,应当尽快实现涉税信息实时共享,对多地经营的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实现交流互通,通过对涉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升税收管理工作质效。三是不断提高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支持手段高度统一,管理模块、网络主机等应用技术相互匹配的基础上,以“去技术化”维度规划设计数据资产管理,绘制涉税数据基因图谱和纳税人“用户画像”,让基层税收风险管理岗位干部能够直观的接触数据、了解数据、使用数据,实现系统、业务、个性化三个维度的数据资产全量、全景展示,便于各层级风险分析人员使用,为有效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提供精准方向和靶子。

2.健全税收风险管理支撑体系。一是强化数据平台建设。以总局金税三期决策二包风险管理系统为基础,打通其与核心征管、增值税发票管理、自然人税收管理等系统之间的物理壁垒,在税收风险分析识别环节建立有机统一的应用系统生态集群,有效提升风险分析的针对性、指向性,全面推进大数据体系化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应用对基层税收风险管理的“乘数”效应。二是明确风险管理工作规则。横向上要厘清风险管理部门与基础税源管理、大企业管理、税务稽查、税政管理等部门职责边界,纵向上要理清“总省市县”四级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分工,构建“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作运转”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到让基层税收风险管理就是进行任务扎口管理,根据风险任务等级高低,针对性采取提示提醒、风险核查、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方式开展应对,不再承担具体的风险分析和指标重复建设工作。三是健全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从顶层设计上明确风险管理法律地位,从操作实践上规范风险管理文书使用、运转流程和质量管理等,在控制税收流失风险的同时,防范产生税收执法风险。同时,要优化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减少考核基层风险管理部门的数据管理、风险分析、跨区域协作、任务制发等工作。

(三)培养数据与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1.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随着税收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税收风险管理逐步渗入税收征管、税政、分析、稽查等各个领域,对税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一方面,基层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掌握大数据规律,同时精通税收业务、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会计与数理统计等知识独立完成涉税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税收风险管理人才智库,为税收风险管理出谋划策。另一方面,基层税收风险管理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牢固树立大数据的思维方式,养成持续学习、深入学习的好习惯,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遇到问题善于从大数据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税收工作的本领,提高对大数据解析、使用的能力,增强税收风险防控意识。

2.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一方面,基层税务机关应当结合“数字人事”和个人绩效管理,将管、考、训、用有效统一 , 围绕打造风险管理专业团队的目标加强业务培训,面向风险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税收法规、财务会计等专业能力和执法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打造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税收风险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税收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基层税务机关要积极资源整合,的专业性、复合性,客观承认我们在人才保障方面的不足,要把现有的人才汇聚起来,把外部的人才吸引进来,把未来的人才培养出来。要制订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税收信息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重点培养具有税收和信息化双重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实用型专业人才,要在大数据人才上作好前瞻性布局。

[1]数据资产,一方面包括纳税人登记、开票、申报、缴税、以及办理其他业务产生的基础信息、发票、财务以及涉税行为等数据;另一方面包括税务机关日常管理、调查、评估、稽查等形成的记录、文字、报表等数据。

[2]“34”字税收征管模式: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7

一、以税费收入又好又快为目标,依法征收,均衡入库,实现高幅增长。

全市地税部门始终依据税源下计划,不惟计划 二、以信息标准化建设为主线,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税费征管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按照省局信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以数据清理和大集中为突破口,整合信息资源,规范信息标准,加强信息利用,取得明显成效。 (二)信息比对在配合中全面落实。对省局下发的35025户工商登记信息,按照“比对一户、填写一户,查找一户、审核一户,修改一户、确认一户”的要求,全市共采集企业年度《利润表》4047份,《资产负债表》4050份,录入企业资料36887户,其中有效登记企业信息8700多户。 (四)新增税费在科学管理中逐步理顺。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调整,坚持全面普查,详细测算,分户核定,强化征收,全年共入库12366万元,同比增长90.28%;车船税注重完善控管机制,严格纪律,强化管理责任,优化政策服务,对12家保险机构进行政策培训,建立了国税、财政、交警、地税部门交换信息制度,共征收入库1330万元,增长48.27%;水资源费和排污费实行“税式”管理,水资源费由2006年的510万元增加到2393万元,排污费也实现了顺利接管。

三、以“三项整顿八项清理”为载体,强化责任,严格追究,各项工作在清理整顿中较好落实。

全市地税系统从实际出发,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和清税票、清账户、清发票、清网络数据、清欠税、清社保费、清基建项目手续、清各项制度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整顿八项清理工作,坚持在清理中整顿,在整顿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基本达到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管理漏洞明显减少,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税收环境明显改善的目的。 (二)坚持以查促管,规范了税费征管。通过对建安房地产行业的重点稽查,查明了税收管理及税收流失的原因;通过对饮食行业盯摊,查明饮食行业税收征管基本上靠放票、卖票来收税的通病;通过对金融保险行业、学校等单位的重点稽查,发现了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等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征管漏洞和薄弱环节,分行业研究了7个方面的措施,促进和规范了税费征管。

(三)坚持以查问责,强化了执法责任。清理整顿共查出“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方面问题59条,提出整改建议73条,提交《征管质量报告》83份和《税务稽查建议书》97份,查明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纳税申报审核不严格、《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税源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等七大方面的问题54个。针对清查出来的问题,逐项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分清阶段、类别和性质,全市对280多人进行责任追究,市局对第一批21名

干部分别给予了批评教育至责令待岗六个月等执法责任追究,受追究人数多、力度大,在全市反响强烈。

四、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服务地方经济,感恩纳税人,地税社会地位和形象大幅度提升。

全市地税部门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建立责任地税、诚信地税、阳光地税、和谐地税的重要职责,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履行税收职能的重要保证,几经拼搏,赢得社会好评。

(一)全力推进个税申报。2009年,全市地税部门以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工作为突破口,在组织实施上保持统一性,在宣传培训上注重广泛性,在纳税辅导上体现灵活性,在督办措施上强调严肃性,在《襄樊日报》、政府网站等媒体上及时发表了题为《立信立德 (二)大力优化纳税服务。按照“设备完善、功能完备、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环境整洁”的要求,重新改建了东风办税厅和襄城办税厅,统一设置了办税厅服务岗位和办税流程,并在各办税服务厅安装了刷卡机,印制了包括税收政策、登记申报、行政许可等7个方面的《纳税服务手册》,绘制了包括市区办税网点、联系方式和交通路线等6大内容的《襄樊市区地税机构分布图》,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通过短信提示、纳税提醒、送政策上门等方式,使纳税人免受或降低了处罚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先后为3000多名纳税人发送短信1万多条;通过开展“五心服务”创建活动,全市评选出纳税服务明星86名,其中省级百佳服务明星9名,形成了层层重视服务、事事体现服务、人人贴心服务的服务为上、服务为荣的良好风气。《襄樊日报》08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就在头版头条报道了全市地税部门“服务为主”的经验,引起了强烈反响。 (四)强力推进政务公开。内部政务公开,采取在内网开设“政务公开”专栏、定时召开会议等形式,将机关最敏感、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如工作动态、经费使用、招待费管理等及时公开,增强了干部职工参政守位、管家理财的意识。向社会政务公开,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以襄樊地税外网为平台,完善了5万多字的政务公开指南,设置了网上公示、政策公告、欠税公告等20多个栏目,政务信息1000多条;建立了网上办税服务体系,实行了企业税务登记在线办理;依托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和新闻会的形式,公开涉税事项110余次,增强了税收政策的透明度,极大地保护了纳税人的知情权。 (六)尽力做好扶贫工作。坚持政治上带、智力上扶、技术上引、资金上帮,市局扶贫工作队为扶贫点—保康县寺坪镇寺坪村做了大量工作,市局领导也多次深入扶贫点访贫问苦,真帮实扶,全年投入扶贫资金15万多元,新建水塔2个,解决了54户200多人畜饮水的困难,建沼气20多户,新修公路2.3公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五、以和谐地税建设为重点,以人为本,科学治局,队伍活力和凝聚力极大增强。

全市地税系统立足实际,以和谐地税建设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锐意创新,从严治队,科学治局,队伍活力充分发挥,干部素质全面提高,保持了文明、稳健、团结向上的好势头。 (二)机构改革步伐稳健。按照“征管业务流程化、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方式集约化”的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对市直原第三、四分局进行了合并,组建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并对内设机构及职能予以调整,撤销了原有的6个内设科室和6个税务所,重新设置了9个科室,实现了税收执法权的上收、分解、制约和规范,精简了内设机构,压缩了管理层级,简化了办税环节。

(三)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团队、实干型集体、廉洁型班子,进一步激发了士气;通过开展向南漳县地税局离休干部冯俊夫同志学习,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通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举办理论培训班、专题讲座、开展理论课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通过建设机关文化屋和图书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队伍的锐气、机关的正气和干部的朝气得到了很好地引导和发挥,市局也再次被评为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五)机关管理科学有序。通过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全市地税拥有各类资产28286万元,依法调减固定资产11148万元,盘盈资产630万元,上报待核销历史债权债务414万元,共拍摄固定资产照片2580张,制作登记卡片4140张,实现了固定资产电子化管理;充分利用地税内网,实行网上发文、网上受理,提高了

办事效率;严格印信管理制度、签报制度、会议制度以及机关管理制度,确保了机关工作高效运转;“三本书”基本形成,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地税13年奋斗历程;专题片《乘风破浪写忠诚》清晰地反映了地税二次创业历程;按照档案管理省特级的要求,全市共整理各类档案80877卷;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单位为重点,得到市综治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五五普法”全面实施,还有工、青、妇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纵观2009年地税工作,迭现亮点,成绩显著,我们倍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宝贵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领会和长期坚持。 第二,强化执法责任,是规避执法风险的一剂良药。2009年,襄樊地税大事多、难事多、急事多,特别是上半年出现的保康严玉琢、宜城龚锡轩因贪污税款被开除公职,7月份又查出襄阳毛继桂“两费”重大贪污案。看到干部纷纷落马,痛定思痛,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于是,在8月份,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和清税票、清账户、清发票、清网络数据、清欠税、清社保费、清基建项目手续、清各项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的“三项整顿八项清理”工作,指派一名副局长主抓,从全市抽调80多名同志,会同稽查局组成强有力的工作专班,历经3个多月,不仅查补审增税费10232万元,入库6069万元,并对全市280多人进行责任追究,市局对第一批21名干部分别给予了批评教育至责令待岗六个月等责任追究,受追究的人数、力度是空前的,效果也是空前的。全市地税干部不仅责任性极大增强,不少干部通过清理整顿,规范了执法行为。从实际意义上讲,通过清理整顿有效地保护了一大批干部职工,也为我们今后带好队、收好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税务局信息化建设篇8

三年来,在省地税局的坚强领导和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六盘水市地税局按照“审慎推进、优化服务、效能建设、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科学调整机构、合理设置岗责、分类管理税源、科学配比人力资源、建立运行机制、强化信息支撑、再造工作流程等主要改革内容,确定“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纳税人申报真实性、合法性核查为切入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的改革思路,通过改革初步达到“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的目标,为全市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理清改革思路

探索有效模式

为加快征管改革步伐,六盘水市地税部门进一步理清改革思路,探索有效改革模式。

建立有效税收风险指向分析监控机构。监控机构按照征管改革的要求理顺了职能、职责及其相互关系,从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和征纳成本的角度,建立了科学、有效、可行的工作机制。

实施机构改革和税收征管改革。通过改革,税源管理全面实现属地化基础上的专业化,通过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进一步优化、岗位职责调整基本完成。

实施办税服务外包。通过实施办税服务外包、所有涉税事项全部由前台受理,提高了纳税服务水平;通过推广网络申报、电子申报和网络发票开具等方式,有效解决集中申报拥堵难题;通过实施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提升了全市地税系统纳税服务规范化水平。

机关职能实体化转变和目标绩效管理。通过职能转变和绩效管理,六盘水市地税局干部职工已经适应风险事务应对。征收服务人员能够通过应对风险事务提高工作责任心,提高涉税事务办理准确性;评估人员能够按照风险识别、排序、推送及应对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做到了管大、控中、不放小;税收管理员能够按照风险提醒,及时完成一般税源管理事务。

大力深化信息管税。在信息采集、获取、标准和分析利用上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外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运用,信息管税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推进信息化建设

转变服务观念

为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六盘水市地税部门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高税收征管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重点把握税源的信息监控。充分运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税企信息互换平台”的优势,加强对经济税源的监控、预测,提升数据分析、处理和运用能力,提高信息数据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益。

进一步强化风险指标模型构建和维护。实时跟踪、筛选、比对、分析纳税人涉税数据信息,科学评估涉税指标,防止偷、逃纳税行为的发生,形成信息化的防范机制。

利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换,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作用。逐步规范和完善“税企信息互换平台”和“第三方信息交换平台”,扩大信息数据采集来源,加强与国税、工商、银行、财政、国土等22家单位的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收征管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与协税护税网络的沟通。将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势与人工信息收集处理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税收征管资料更准确,税收征管的基础更加坚实。

以计算机考核为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手段,进而实现由集中考核向日常考核的转变,由手工考核向计算机考核转变,由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利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进行工作“晾晒”,将全市地税系统可量化的事务办理情况在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中进行集中、广泛“晾晒”,内容包括前台开票数量、税源管理事务的办理数量、纳税评估应对处理数量和其他事务的处理情况。进一步细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平台考核模块考核指标,对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征、评、管、查”四个环节进行执法责任制考核。在全省地税系统首次实现税收执法行为的计算机自动考核监督,完善了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考核工作体系。

与此同时,六盘水市地税部门在构建税收服务体系中,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优化服务的关系。切实转变观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服务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依托信息化技术,搭建服务新平台。在12366纳税服务热线、地税微博、地税子网站、QQ群的基础上,开通了六盘水地税微信和六盘水地税网上纳税人学校,为纳税人提供更新型、更多样的服务渠道,实现智能化、实时化、互动性的纳税咨询、宣传服务。

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新突破。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如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提醒服务、错时服务、绿色通道、送政策上门等。

拓宽服务内涵。实现纳税服务内容的新突破,简化办税流程、办税环节、审批程序,深入推进“一站式”、“一次性告知”、“免填单”等服务,以网上申报和网络发票为重要节点,进一步完善同城通办和自助办税,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努力促发展

改革见成效

六盘水市地税局税收征管改革的成果得到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地税局及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

2013年,国家税务总局征科司下发了关于六盘水地税局征管改革相关工作的情况反映,总局大企业管理司指定六盘水地税局汇报在征管改革过程中对大企业的服务与管理经验,中国税务报、《当代贵州》、六盘水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相关报道50余篇。

2013年11月6至7日,贵州省地税局组织全省各市、州、贵安新区地税局领导到六盘水召开对六盘水地税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工作的评估验收会。会上,与会领导高度评价该局的改革经验和做法,试点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

2014年1月,贵州省地税局在六盘水组织召开深化征管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和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动员会,决定从2014年2月起,在全省地税系统全面推广六盘水地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先进经验。

上一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范文 下一篇: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