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基本要求范文

时间:2023-10-20 18:06:54

审计的基本要求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审计学;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传统本科教育的同质化体系已逐步分化,本科教育已形成学术型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两种模式,面向人才市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然与人才能力化趋势的规格特征和社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特点相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而变革。应用型本科不是学术型本科的低层版,也不是高职高专的加强版,而是与学术型本科属于同一层次的两个类型,与高职高专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层次。

一、审计人才需求及高校审计学专业现状

1.审计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事业也相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审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也突显出来,根据调研和相关媒体调查,我国5~10年中大约需500万名审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审计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达318万,其中,政府审计人才需求缺口12万,内部审计人员需求缺口290万人,注册会计师人才需求缺口16万人。

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尤其是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审计的职能和审计工作领域有了较大的拓展,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网站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网对全国2010年度本科主要专业就业率的统计调查显示,审计专业的就业率排在了第16位,而毕业后半年就业率达到95.9%,说明审计专业人才需求较大。

近几年高校审计学专业学生在逐年增加,但审计学专业的就业率却在下降,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网站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网对全国2014年度本科主要专业就业率的统计调查显示,审计专业的就业率排在了第31位,毕业后半年就业率达到93.3%(2013年第16位,达到了94.6%)显下降趋势,下降非市场需求数量下降因素。分析显示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

通过对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研,会计事务所合伙人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是,能考试,但不会做业务。在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就业之前,这些学生均通过注册会计师若干科的考试,(应届毕业生出证明可参加),他们的基础理论功底相对强,但实务能力却不行。对企业进行调研时,负责人也表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做会计业务比审计专业毕业生做审计业务的能力上要强多,这也是近年会计专业就业率领先于审计工作专业的原因。这说明高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审计人才市场岗位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2.高校审计学专业现状

从2014 年开设审计学专业的60所高校来看:211 工程高校2 所,独立学院14 所,财经院校(包括下属独立学院)38所,理工大学2所,工业大学1 所,外语外贸大学2所,其他学院1所。

据统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需求本科人才约占65%,国家审计对审计本科人才的需求占91%。目前我国培养审计本科人才的专业(或方向)包括普通审计学专业(66 所高校)、会计学(审计学)专业中开设CPA 方向(19 所高校)、ACCA 方向(64 所高校)、CGA 方向(20 所高校)及IAEP 方向(1 所高校)。通过对若干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开设审计学专业高校对审计学人才规格的定位学术性人才占的一定的比例。可见,高等学校培养的审计人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课程体系是指构成某一学科、专业的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大学的课程从内容的设计、模式设计、组织与实施的设计、资源与配置的设计、课程评价的设计五个方面实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后,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征来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标杆。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本科教育的专业性与就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按照一线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要求具有必要本科底蕴、职业适应与应变能力,是为就业准备的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是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的教育,通过实践能力的培育及综合素质的拓展,达到审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具体而言,审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素质要求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学会做人。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第二,学会做事。具备基础能力,具备一定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的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解决、预测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学、理财学、管理学知识,掌握金融学和经济学、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审计实践打下深厚的基础。能够综合运用审计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具有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审计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时事的发展作出应变。第三,未来发展能力。具有探索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业务途径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对管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够独立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

三、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人才能力需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且课程体系以专业领域为导向,强调“优化基础,口径适当”,其课程体系为“I”型或者“Y”型。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为专业纵深型结构,其特点是在一定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以“I ”型为基础,渗透“Y”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的“I”型课程结构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专业课程三位并举。应用型本科的“Y”型课程结构是以“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素质结构模型课程体系。

1.通识课程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教育部规范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具体可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体育、大学生英语、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其主要对应的能力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具备一定的评议以及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基础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设置,应体现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技术理论――技术知识――实践 ”的特征。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技术理论课程与一部分技术知识课程。一般可开设基础会计学、审计学基础、会计信息化、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计算机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对应的能力为熟练掌握会计学、理财学、管理学知识,掌握金融学和经济学、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审计实践打下深厚的基础。

3.专业课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的专业课主要是实践课程。一般可开设财务报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审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课程对应的能力目标是能够综合运用审计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具有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审计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时事的发展作出应变。

4.素质拓展课程

应用型本科的素质拓展课程,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组,包括内修与外修,内修包括德行、品行、知行,外修主要是行为能力(社会交往、工作能力)及身体素质。

内修素质拓展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为隐含课程,在一些通知课程中隐含,另一种必修课程,通过校内或校外社会活动进行。外修可专设相应的单元课程来完成,形式可以为作业、竞赛、达标等专门项目。

四、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的实施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学校主导、多元协同的培养模式,注重学做结合、项目载体的教学方法,形成能力为导向、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的课程实施以校内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同时引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共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平台,第一至第二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假期可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短期见习,第三学年开始,安排若干实训周与校外实训基地联合组织实践性的教学(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较多,需要大量助理审计员的时候较为适宜),实践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中的某个单元,也可以是某专设实训课程,这样逐步加大实训的内容,将已经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与具体化,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撰写作前期准备。第四学年以实践教学为主,校内的教学为数不多的实践应用课程,如,社会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审计综合实训,这部分的教学多为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第四学年主要是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一学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应是外松内紧型的,学生的自主空间较大,但容易流于形式,学校应有具体的实践实施方案与细则,让学生有实践接收单位,有实践的内容,有实践的标准,有实践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人才的培养不应搬抄学术型大学的传统模式,失去类型特征,也不能全部按高职高专岗位化,脱离本科属性,应形成贴近实际、校企共建的培养环境,构建指向明确、体现综合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东辉,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商思争,李学岗,周 雯.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分析――苏浙沪2011年审计人才需求调查[J].财会月刊,2012(17).

[3]阚京华.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02).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2

审计成果及其运用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本文结合实践,提出了国有企业基于“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对其内涵、特征及主要做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成果运用;模式

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其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价值所在,是衡量审计工作实施的质量高低的体现。因此,研究审计成果运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乎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

1审计成果运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从外部来看,国有企业系统面临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已形成了对国有企业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就内部而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从严治企已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要求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自我约束体系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审计成果运用体系,积极落实内部审计整改,最大限度的从内部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干部员工平安、经济平安。

2“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创建概述

2.1内涵以公司各层级的审计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多样化的审计报告作为载体,以务实的工作会议作为平台,以有效的机制建设作为保障,根据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在优先满足公司领导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审计成果在管理部室和基层单位的及时共享,使审计成果能更广泛、有效地满足公司各层级管理需要,推动公司依法治企建设和平安建设。

2.2特征①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审计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变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审计成果运用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和“自愿接受”,提高审计工作成效。②以服务为宗旨。树立审计服务理念,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即服务于公司领导决策,服务于公司绩效考核,服务于业务部门改善管理,服务于人事董事部门及监察部门的干部管理与廉政监督管理,服务于基层单位经营管理提升。③以机制作保障。建立内审要情专报、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等五种工作机制,优化审计服务流程,畅通审计成果运用路径,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

3主要思路与做法

3.1主要思路本模式主要思路是以三个层面(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审计需求为审计工作的立足点,以五项重点工作(公司领导决策、公司绩效考核、业务部室改善管理、人事监察部门干部与廉政管理、基层单位经营管理)为审计服务的主要方向,通过搭建两个平台(本部审计委员会和公司审计工作会议),建立五项工作机制(内审要情专报、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全力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水平,全面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3.2主要做法①根据需求编制审计工作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审计服务。年初审计部门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召开审计需求座谈会、上门访谈等多种方式,向公司领导、管理部室及基层单位调查了解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主要风险和重大漏洞,了解他们对当年审计工作的要求或需求。审计部门根据公司领导、管理部室及基层单位提出的审计需求,或提示审计关注的重点,编制审计需求清单。再根据需求的重要程度,形成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对于没有直接安排专项审计的需求,作为任期审计、经营审计等综合项目的重要内容,予以重点关注。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完成后,再定向反馈需求的审计情况,实现审计需求的闭环管理。②重大风险或问题,直接编制“内审要情专报”呈报公司主要领导。审计组在实施审计项目过程中,就其发现的被审计单位或公司系统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重大舞弊、重大风险,直接以“内审要情专报”形式,并经审计部门业务会讨论定稿,向公司主要领导呈报。公司主要领导签发的整改意见,第一时间向被审计单位反馈,督促其及时整改。③开展综合分析,实现成果分享,向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项目结束后,审计部门及时召开业务分析会,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综合分析,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此外,还及时总结项目经验,编制、编写审计案例或论文等,作为提升审计人员素质的重要资料予以保存,以备交流或参加点评。④采取措施,及时整改,改善基层单位经营管理。根据公司主要领导在“内审要情专报”上批示的整改意见,以及下发的审计意见或建议,被审计单位及时采取具体措施,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及时整改,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对于能及时整改的个性化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审计组即与被审计单位及时沟通,提供咨询服务,鼓励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对于其审计需求的审计情况,及时予以反馈,提示风险,提供管理建议。⑤开展后续审计,及时督办,强化考核,实现审计整改闭环管理。一般采取送达方式开展后续审计。被审计单位在收到正式审计意见书的一个月内,就将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以公文形式向审计部反馈,三个月内就将审计建议的采纳执行情况以公文形式向审计部反馈,同时上报相关支撑材料。再由该项目组主审对基层单位上报的审计整改资料,予以审核。并将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公司审计工作考核范畴,作为审计工作评比和各单位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依据。⑥及时跟进,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审计成果综合运用水平。一是本部业务部室根据审计提供的审计分层报告或管理建议书,深入分析重复发生、共性或重大苗头性问题,在省公司层面切实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二是绩效考核部室根据审计审定的指标兑现对基层单位及其领导班子的绩效,并由主管部门发文通报;三是监察部门对审计成果的运用情况,在每月召开的监审联席会议上及时予以反馈;四是由审计部门及时总结项目经验,编写审计案例或审计论文,开展评比或点评等交流活动,供广大审计人员相互学习。⑦搭建两个会议平台,定期汇报或通报审计情况,全面提高审计影响力。对当年审计情况,开展综合审计分析。再经审计部门业务会讨论,形成年度审计综合报告,提交本部审计委员会审议。各专业部门就涉及本部门业务管理范围内审计发现的重复发生的、共性或重大苗头性问题,所采取管理措施及成效,以及绩效部门对审计成果的运用情况等,也都专门向本部审计委员会汇报。次年第一季度,再召开公司系统的审计工作会议,审计部门在会上专题通报上一年度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并对涉及问题的相关基层单位和问题整改不彻底的单位予以点名通报。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3

[关键词] 风险基础审计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检查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是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所推动的审计方法的新发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来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进行取证,其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它与制度基础导向审计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现代风险基础审计适应了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大为增加,经营风险相应增大。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风险基础审计正是适应了公众对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以满足公众的要求。

2.现代风险基础审计符合现代审计目标多样化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的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为此,风险基础审计强调审计战略,要求制定适合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审计计划;要求不仅应检查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因素,而且应检查企业内外各种环境因素,风险基础审计将被审计单位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各种因素,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经营目标、战略规划到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等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植入到本身的风险评价中去,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从而在审计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审计风险的评估上,并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

3.风险基础审计是对原有的审计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对一些风险因素比较大的环节多投入一些,而对风险比较小的环节缩减审计资源。当事务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之后,实质性测试就可以减少,追加的审计成本也会相应减少,并且风险基础审计还会为审计客户带来增值服务。风险基础审计转变了传统审计思维定式,主动控制审计风险。

通过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以做出相应的审计策略,将风险评估与审计程序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能据此将审计资源恰当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不过,我们还应看到实施风险基础审计需要更多的风险评估和职业判断,对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有经验的高级审计人员参与。因此,会导致人员成本的上升,使审计成本提高。但是,风险基础审计并不是无所不包,并不是处处平均用力,更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大大增加审计成本。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促进风险基础审计的实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这方面的差距。

一、完善我国风险基础审计的建议

风险基础审计是在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对审计风险问题的全新的审计模式,它的实施需要一套具体的程序作指导,同时,在实践中必须有相应的审计规范,统一的审计标准以及具体的审计方法作配套措施,而且对于审计人员个体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如何降低审计风险,实务操作中必须有一个规范性的、原则性的技术指导。

首先,我国应在借鉴国际审计与鉴正准则理事会修订和起草的审计风险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有关审计风险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为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运用提供指导。

其次,针对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发现的法规政策不一致、行政执法和监管不力以及会计主体经营管理活动不规范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促使其改善经常与司法界、政策界和实务界联合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及其执业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由于低法律风险较易导致低审计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应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法律责任及加大其违规成本。这需要从我国整体环境上提高相应的法律风险水平,包括对举证责任的修正、赔偿风险的提高以及诉讼条件的放宽等。

第四,风险基础审计的实施,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更高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以及提升注册会计师谨慎的执业专业判断能力,完善制定执业后续教育准则的具体准则,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培训,不断在后续培训中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综合能力。

二、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未来发展

通过以上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运用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可以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将审计资源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的领域合理分配,能够有效地利用审计资源,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尚处在转轨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建立得较晚,尚不成熟。因此,我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推行风险基础审计的条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地推进风险基础审计。

1.采用混合审计模式阶段。在我国现阶段,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两种混合审计模式:一是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混合审计模式。这种模式常常用在上市公司、跨国公司、企业集团中。由于这些公司的资产、资本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经营范围比较广,组织结构庞大,所以这种公司不是靠一个或几个管理者来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的一种比较健全的管理理念和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采用制度基础审计可以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混合审计模式。主要适用于小企业,通常其资产、资本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业务流程简单,经营范围单一,管理层次很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形同虚设,不适宜采用制度基础审计。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审计模式,都应该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理念。

2.全面推行风险基础审计阶段。随着混合审计模式的实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会逐步增强,审计人员的素质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我国的法律环境也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也会逐步加大。这一切使得开展风险基础审计的主客观条件逐步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出台风险基础审计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风险基础审计。从而提高我国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推行风险基础审计应用的展望

1.提升风险基础审计准则在我国审计行业中的地位。目前,我国事务所审计能力较差,审计技术落后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多数国内事务所还停留在账项审计阶段。由于实施风险基础审计准则会增加审计成本,国内事务所很难有实施新准则的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全面研究风险基础审计准则,逐渐推广实施风险基础审计准则,提升我国会计师的职业能力。

2.风险评估是一把双刃剑。风险评估是否得当决定了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风险基础审计的审计起点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适当,审计工作成功;风险评估不当则会导致整个审计工作失败。风险基础审计十分注重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去把握、评估企业所面临的整体风险,其内在逻辑是大部分经营风险最终都具有财务后果,从而影响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考虑经营风险是否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误。这对审计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风险基础审计准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从根本上说,风险基础审计如同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传统风险基础审计一样,都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划分,不能把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寄望于风险基础审计准则。忽略其他问题,单纯把治理资本市场舞弊和审计失败的全部希望置于风险基础审计会陷入“工具主义”的泥潭。

参考文献:

[1]贾新宇:浅议我国的风险基础审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6)

[4]谢 荣 吴建友:现代风险基础审计基本内涵分析[J].审计研究,2003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4

(一)审计成果体现在反映审计结果的外行审计文书之中

《北京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执行情况反馈办法》列示,审计结果包括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协助执行审计决定通知书等审计法律文书确定的。

上述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文书所确定的内容,不是一般的审计工作结果,而是通过规范具体行为,对、法制建设起到了明确的推动作用。因此,审计结果的外行审计文书一经发生法律效力,所反映的内容即形成审计成果。

(二)审计成果体现在向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政府报送的各种上行审计文书以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书面材料之中

反映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审计成果的上行文书,是下级审计机关向上级审计机关或者向本级政府汇报和反映工作情况使用的审计文书,大致包括专题报告、情况反映、审计信息、审计结果报告以及按《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的规定,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所使用的公告等新闻体裁的书面材料等等。

依据《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五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必须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批准;涉及重大事项的,应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的规定,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属于政府行政。本文将按照一定组织程序向社会公布审计事项,使用的消息、公告等新闻体裁的审计文书,定位于 “上行文书”之列一并考虑。

上述报告、信息、公告不具备强制功能,是通过反映的事实、披露的情况以及提炼的观点看法,来服务政府、人大,导向社会舆论,达到规范和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的目的。这类文稿一经使用者采用,所反映的内容以及文稿本身,即形成审计成果。

因为,专题报告、情况反映、审计信息不是照搬照抄审计事实、结果,而是对事实、结果的选择、挖掘、深化。所以,一旦文章内容成为审计成果,文章本身的劳动价值就体现出来,一并成为审计成果。

(三)审计成果体现在不涉及重大事项的消息、通讯、案例故事、等体裁的稿件之中

所谓“不涉及重大事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新闻稿件;二是以经过组织程序向社会公布的审计事项为素材,进行的纵深报道;三是通过归纳具体审计事项或者对审计事项所涉及的经济、法律等方面有待完善之处进行探讨、形成看法观点,写成的文稿。

这类文稿没有特定的读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起着推动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作用。稿件一经面世,所反映的内容以及文稿本身即形成审计成果。

(四)审计成果体现在向社会或者向相关单位介绍审计工作成绩、经验的各种稿件、之中

工作成绩是经过一定程序和标准确认的各类审计成果,工作经验是指导工作取得成绩或者从成绩中提炼、具有性的思想观点、程序。

因为,这类文稿反映的是已被确认的成果和创造成果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告知性。所以,其主要作用是宣传成果、介绍经验、扩大。文稿一经面世或者得到相关单位认可,便形成衍生性审计成果。

以上四类以文字形式反映的审计成果,构成了审计成果的一般外延。据此,可以归纳审计成果的特征。

二、审计成果的特征

特征,是事物的存在反映。把握审计成果的特征,可以正确地分析认识审计成果。通过对上述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审计成果进行归纳比较,本文认为,审计成果具有规范性、创新性、效益性和依附性四个基本特征。

(一)规范性 规范性是由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决定的。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决,要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必须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规范履行审计职责,严格按照审计准则以及操作规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实施审计项目、取得审计资料、书写审计文书。

确认审计成果规范性特征,可以按照基本审计准则、审计作业规程等规范性要求,制定审计成果的评价标准,使审计成果与业务工作紧密相关。

(二)创新性

创新性是由前进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决定的,是成果区别于结果的显著标志。审计成果应当在审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技术与方法、意见与建议等方面,有所建树、有所突破、有所深化,而不应是因循守旧、重复模仿。

确认审计成果创新性特征,可以激励审计人员的上进心,促使审计人员保持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使审计成果优质化建设与审计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三)效益性

效益,通常由效率、效果、经济三方面因素构成。效益情况,是衡量一项审计工作结果是否成为审计成果以及成果是否优异的标准。

在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够提前完成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以及本单位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任务;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披露、研究发现的问题,反映审计工作的情况、经验,研究总结审计工作的方法、规律等等。

在效果方面,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完成的审计项目、从事的具体工作,应当实现预期目标;报出的文字材料,应当得到决策部门或者使用单位的重视与采纳,对社会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建设或者对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等等。

在经济节约方面,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当制定的审计预算,合理调配、使用审计资源,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使用价值,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工作成绩等等。

确认审计成果效益性特征,可以明确审计成果质量的价值标准,把审计工作和科学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四)依附性 审计成果依赖于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诸如再生性、衍生性的审计成果,其文字材料的形成过程,就是审计成果的产生过程。因此,依附于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是审计成果的重要特征。

确认审计成果依附性特征,目的在于强调优化审计成果,必须优化表现与负载审计成果的诸如机操作以及相关文体制作的技术水平。

三、审计成果优质化的一般要求以及现状评价

审计成果具有以上四个基本特征,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就要在工作中满足这四个特征的规定性要求。因为,优化审计成果是审计机关一向致力实现的工作目标。所以,从实际工作中就可以看到我们在优化审计成果的进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看到有待努力的地方。

(一)规范性方面 规范性在审计工作中转化为制度化。制度化要求一切与审计工作有关的行为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兵马未动,制度先行”。

北京市审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制度建设作为至关基础、至关全局、至关发展的大事来抓,三年以来修正、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审计业务、行政、人事、信息以及财务后勤等六个方面150多项管理制度规定,营造了持续发展北京市审计事业、创造优质审计成果的制度环境。

在审计业务管理方面,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审计机关审计作业规程》、《北京市审计局审计项目执法责任制度》以及《北京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等20多项制度规定。对审计方案编制与审批,审计日记、证据、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对审计报告的编审以及复合直至审计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到位的规范。明确了审计人员、组长、科长、处长乃至主管局长的审计执法权和相应的责任,完成了审计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不仅如此, 2004年北京市审计局还出台了《北京市审计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试行)》。这个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审计人员基本行为的制度规定,不但完善了制度体系,还以制度建设的方式,明确了审计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把道德的自律与制度的他律结合在一起,在先进的政治思想统领下,初步形成了以“思想政治为先导、道德建设为基础、制度保障做后盾”的发展态势,提出了解决机关思想道德建设易流于形式的有效办法。

(二)创新性方面 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要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发现、认识、运用规律,不断形成新的思想观点、推出新的办法措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等等。

近年来,北京市审计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在审计工作组织管理、廉政建设、提高凝聚力、调动积极性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措施,形成了协调发展审计事业,优化审计成果的运行机制。

过去,分层次、分行业审计管理体制使市局与区县分局、分局与分局甚至分局业务科室之间在审计业务的组织与管理上,存在着计划不统一、步调不协调、信息难以共享、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不能满足市场化进程加快,决策部门需要相应的社会化信息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

市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突破传统束缚,创造性地用“审计工作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审计资源,安排实施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方案的全市性审计项目。胜利完成了非典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失业保险基金、综合环保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等大型审计项目,充分发挥了审计系统管理与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出审计成果的规模效应,扭转了体制性的被动局面,推动了北京市审计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廉政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调动积极性等方面,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一体化管理,解决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的普遍性问题;同时,还提出人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事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事工作的核心职责和最终目标,并把人的能力提高和强化作为实现审计目标的第一保证;在工作中贯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励成材、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整合方针,把“以人为本”做到了实处。

这些办法措施与制度规范联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优化审计成果质量、推动北京市全面发展审计事业的运行机制。

(三)效益性方面 在现阶段,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要求项目审计结果满足《北京市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在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法、证据、工作底稿、审计日记、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决定、审计工作的行业禁忌、揭露问题或者提供线索以及审计过程、结果等方面有关效率、效果、经济节约的具体要求。

从过程管理的角度看,审计成果的效益性(也包括依附性),建立在规范性和创新性之上。也就是说,只要规范体系合理有效、体现出创新价值,就可以提高操作速度、降低失误概率和投入比重,效益性就会表现出来。还要强调指出,完整的规范体系不是单一的制度(即法律)规范,还包括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

近年以来,北京市审计机关从夯实制度基础、不搞暗箱操作,到规范基本行为、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审计业务工作一体化,经历了一个用制度建设保证公平竞争、用思想道德建设带动业务工作的过程,焕发出广大审计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价值的工作热情。从各类报告、信息越来越频繁地得到上级单位重视,各类宣传稿件刊载数量越来越多以及市、区两级审计机关的威望越来越高等不争的事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规范性、创新性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充分地从效益性上反映出来。

(四)依附性方面 优化审计成果,要求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机操作技术以及各种审计作业文书和专用文体的制作要求,保证审计成果顺利产生。

现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已经普遍使用,审计项目也已经实现全过程的“准则加模版”式的步骤化管理,除去提取谈话记录、 现场情况记录等少数证据形式需要笔记外,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审计。作业过程规范化,大大降低了技术性失误概率,为实现审计目标和优化成果提供了保证。

另一方面,从近年《北京审计通讯》、《北京审计宣传文选》以及《北京市审计局优秀调研报告专辑》等集合审计成果的书籍、刊物,可以看到审计人员在把握特点、整理组织素材、进行、提炼观点看法等方面,已经普遍超出了撰写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的技术层次,基本上可以应对优化审计成果必须优化相关文体制作技术的要求。

四、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思考

审计成果优质化,是一个前进与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当前水平为基准,相对于审计工作的一般结果而言的。因此,实现审计成果的优质化,是一项不断进取开拓、不断超越一般,树立新目标、取得新成就的动态工程。

(一)强调自我约束,发展规范成果,

所有规范的基础,是自我规范(即自我约束、自律等等)。自我规范,是道德规范的主要形式。计划体制时期,道德品质从属于思想,不用专门开展道德建设。现在,怎样行之有效地开展机关单位的道德建设,还是个悬而未决的普遍性问题。但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工作效率、效果,实现审计成果的优质化。有效开展道德建设,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在已经取得的规范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地把道德建设——这一机关建设中的“弱项”抓起来。用建章建制规范道德建设;通过制度执行,维护道德环境;逐渐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形成健康有序以及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所必需的基本环境,巩固和发展我们来之不易的规范成果。

1、完善《工作人员基本行为规范》及其配套措施。以制度建设的形式,细致、到位地明确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特别是公共道德,在业务、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从而使审计人员了解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标准,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约束。

需要强调指出,自律,是基本行为规范。在审计工作中,自律就是自觉——自觉尊重或者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自觉遵守廉政纪律、自觉完成交办任务等等。自律还不是拼搏进取、还不是开拓创新。因此,光靠自律,还不能超出一般,也不能实现审计成果的优质化。但是,自律形成的工作环境、工作秩序,却是审计成果优质化所必需的。

2、严格制度管理,用制度建设推动和保证道德建设。制度规范可使审计人员在知晓各项行为准则之上,逐渐形成廉洁自律、勤奋工作、秉直公正、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制度规范也能够制止、威慑损人利己等伤害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清洁工作环境、维护工作秩序。

3、建立《思想品德考核制度》,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审计业务工作一体化”思想。把品德操守即自律,作为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谈更高的精神和物质的追求。从根本上治理 “道德品质和政治表现脱节”等对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具有深层次消极影响的社会性问题。

(二)坚持自我比较,不断创新创优

优质的审计成果,要比审计工作的一般结果甚至一般成果更进一步。因此,在实现自律的基础上,可以把“创新与创优”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建立、不断实现具体的目标,把审计工作的成果不断的推向优化。同时,各级审计组织也应引导、鼓励、支持审计人员创新与创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精神或者物质追求目标,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的问题。

1、克服成就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与创优”目标。优化审计成果,客观上要求多多益善地创造工作成就。但成就越多,越容易自满、懒惰,影响新一轮创优。因此,要不断克服成就观念、放下成就包袱,从自己的条件和环境出发,不断的制定并且实现创优与创新目标。

首先,正确认识创新,讲求成果价值。对于自己来说,做没做过的、想没想过的事,都属于创新。但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需要的创新,要同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紧密相关,既不靠兴趣爱好、也不是心血来潮。因此,制定创新与创优目标,要满足切实可行和价值可取两方面要求。

切实可行,是创新创优应在自己本职、熟悉、有积累的业务、事项范围内进行;价值可取,是创新创优应考虑取得的成果是否有助于查处大案要案、确认大是大非,是否直取现行制度规定不足、针对机制体缺陷,是否可以解决组织管理、技术业务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是否可以开拓思路、经验、扩大影响等等。

第二,树立拼搏精神,贵在自强不息。既然是新,就不是重复、照抄。任何人的任何创新创优,都不是信手拈来都要经过拼搏努力。最原始的“创新创优”,当属前人的钻木取火。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因为木柴不被挤压摩擦到暴碎的那一瞬间,是不会迸出火花的。我们形成有创意的思想观点、选择做成有创意的项目、写成有创意的信息报告等等,都要经过“挤压摩擦”这个过程、都是积累与拼搏的结果。

第三,寻求组织支持,避免孤军奋战。理由有三,一是拓展思路、提高成果层次;二是有必要得到领导和组织的支持与认可;三是可以促进形成研究问题、交流探讨的好风气。

还要特别指出,一项审计结果转化成审计成果,有时还需要专职或者兼职的内部传媒人员或者有关资料、情况的管理人员积极、无私的配合。因此,各级审计组织应当选择公共服务精神强、品德正派的人在这些关键岗位工作,以提高审计成果产生的概率。

2、各级组织应当关注、倡导审计人员在完成规定任务——即自律基础上的创新创优活动,创造健康有序、积极生动的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工作环境。

一是继续贯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励成材、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整合方针,提高队伍的自律——即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规定任务的水平。

二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关注、引导、支持创新创优活动。在完成规定项目或者任务基础上,组成“副产品研制小组”发掘基础素材,形成审计成果。

三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确认、推广先进人物和事迹。创造一个积极健康、高水平的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工作环境。

3、跟进考核管理,把创新与创优成果作为业绩的考核内容。肯定审计人员创新创优的成果,把“政治”、“工作业务”、“廉政勤政”等方面各分成两个考核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属于自律范畴的诸如做好本职工作、执行廉政纪律等应知、应作的工作、事项进行评价验收,确认是否合格、称职等等。

第二层次,是把创新与创优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其他诸如无报酬加班加点、助人为乐等超出自律的工作表现,作为“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确认是否良好、优秀等等。

由此,创造一个自律基础上的健康、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审计人员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不断的推进审计成果优质化进程。

(三)强化继续,讲求培训效果

近年,培训投入不断加大,但培训效果受下列因素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受到场地等条件限制,直接参加培训人数较少。其次,参加“初始培训”的人员较少再做“内部传达”,造成队伍把握、了解知识信息不均衡,也影响培训效果。最后,许多培训不进行考核验收,参加人员压力不大。鉴于以上影响培训效果和优化审计成果质量的情况,建议:

1、每次培训,都应进行相应的考核。针对应知、应会的内容和参加培训人员的具体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并将考试结果作为审计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

2、各级组织应当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参加初始培训的人员传达培训内容,把学到的东西传达给每一个审计人员;也可以利用音像录制等传媒,使每一个审计人员都了解必要的知识信息。

3、将上述办法、措施制度化,适应法制化管理和优化审计成果质量的要求

(四)完善效益评价指标,确定优质成果等级

现在,审计预算刚刚起步,审计项目评价还难以形成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对于一项审计结果是否构成成果,以及成果的优异程度,还不能从效益的角度予以量化的评判。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5

一、表现审计成果的主要书面形式

(一)审计成果体现在反映审计结果的外行审计法律文书之中

《北京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执行情况反馈办法》列示,审计结果包括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协助执行审计决定通知书等审计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

上述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文书所确定的内容,不是一般的审计工作结果,而是通过规范具体行为,对社会经济、法制建设起到了明确的推动作用。因此,审计结果的外行审计文书一经发生法律效力,所反映的内容即形成审计成果。

(二)审计成果体现在向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政府报送的各种上行审计文书以及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的书面材料之中

反映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审计成果的上行文书,是下级审计机关向上级审计机关或者向本级政府汇报和反映工作情况使用的审计文书,大致包括专题报告、情况反映、审计信息、审计结果报告以及按《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的规定,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所使用的公告等新闻体裁的书面材料等等。

依据《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第五条“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必须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批准;涉及重大事项的,应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的规定,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属于政府行政。本文将按照一定组织程序向社会公布审计事项,使用的消息、公告等新闻体裁的审计文书,定位于 “上行文书”之列一并考虑。

上述报告、信息、公告不具备强制功能,是通过反映的事实、披露的情况以及提炼的观点看法,来服务政府、人大,导向社会舆论,达到规范和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这类文稿一经使用者采用,所反映的内容以及文稿本身,即形成审计成果。

因为,专题报告、情况反映、审计信息不是照搬照抄审计事实、结果,而是对事实、结果的选择、挖掘、深化。所以,一旦文章内容成为审计成果,文章本身的劳动价值就体现出来,一并成为审计成果。

(三)审计成果体现在不涉及重大事项的消息、通讯、案例故事、问题研究等体裁的稿件之中

所谓“不涉及重大事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新闻稿件;二是以经过组织程序向社会公布的审计事项为素材,进行的纵深报道;三是通过总结归纳具体审计事项或者对审计事项所涉及的经济、法律等方面有待完善之处进行分析探讨、形成看法观点,写成的文稿。

这类文稿没有特定的读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起着推动民主化、法制化建设的作用。稿件一经面世,所反映的内容以及文稿本身即形成审计成果。

(四)审计成果体现在向社会或者向相关单位介绍审计工作成绩、经验的各种稿件、文献之中

工作成绩是经过一定程序和标准确认的各类审计成果,工作经验是指导工作取得成绩或者从成绩中提炼、具有规律性的思想观点、方法程序。

因为,这类文稿反映的是已被确认的成果和创造成果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告知性。所以,其主要作用是宣传成果、介绍经验、扩大影响。文稿一经面世或者得到相关单位认可,便形成衍生性审计成果。

以上四类以文字形式反映的审计成果,构成了审计成果的一般外延。据此,可以归纳审计成果的特征。

二、审计成果的特征

特征,是事物的存在反映。把握审计成果的特征,可以正确地分析认识审计成果。通过对上述以书面形式表现的审计成果进行归纳比较,本文认为,审计成果具有规范性、创新性、效益性和依附性四个基本特征。

(一)规范性 规范性是由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决定的。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决,要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必须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规范履行审计职责,严格按照审计准则以及操作规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实施审计项目、取得审计资料、书写审计文书。

确认审计成果规范性特征,可以按照基本审计准则、审计作业规程等规范性要求,制定审计成果的评价标准,使审计成果与业务工作紧密相关。

(二)创新性

创新性是由前进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决定的,是成果区别于结果的显著标志。审计成果应当在审计工作的管理与组织、技术与方法、意见与建议等方面,有所建树、有所突破、有所深化,而不应是因循守旧、重复模仿。

确认审计成果创新性特征,可以激励审计人员的上进心,促使审计人员保持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使审计成果优质化建设与审计事业发展紧密相连。

(三)效益性

效益,通常由效率、效果、经济三方面因素构成。效益情况,是衡量一项审计工作结果是否成为审计成果以及成果是否优异的标准。

在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够提前完成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以及本单位审计工作计划和审计实施方案规定的工作任务;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披露、研究发现的问题,反映审计工作的情况、经验,研究总结审计工作的方法、规律等等。

在效果方面,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完成的审计项目、从事的具体工作,应当实现预期目标;报出的文字材料,应当得到决策部门或者使用单位的重视与采纳,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建设或者对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等等。

在经济节约方面,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应当制定科学的审计预算,合理调配、使用审计资源,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使用价值,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工作成绩等等。

确认审计成果效益性特征,可以明确审计成果质量的价值标准,把审计工作和科学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四)依附性 审计成果依赖于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诸如再生性、衍生性的审计成果,其文字材料的形成过程,就是审计成果的产生过程。因此,依附于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是审计成果的重要特征。

确认审计成果依附性特征,目的在于强调优化审计成果,必须优化表现与负载审计成果的诸如计算机操作以及相关文体制作的技术水平。

三、审计成果优质化的一般要求以及现状评价

审计成果具有以上四个基本特征,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就要在工作中满足这四个特征的规定性要求。因为,优化审计成果是审计机关一向致力实现的工作目标。所以,从实际工作中就可以看到我们在优化审计成果的进程中已经取得的成就,也可以看到有待努力的地方。

(一)规范性方面 规范性在审计工作中转化为制度化。制度化要求一切与审计工作有关的行为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兵马未动,制度先行”。

北京市审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把制度建设作为至关基础、至关全局、至关发展的大事来抓,三年以来修正、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审计业务、行政、人事、信息以及财务后勤等六个方面150多项管理制度规定,营造了持续发展北京市审计事业、创造优质审计成果的制度环境。

在审计业务管理方面,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审计机关审计作业规程》、《北京市审计局审计项目执法责任制度》以及《北京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等20多项制度规定。对审计方案编制与审批,审计日记、证据、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对审计报告的编审以及复合直至审计档案管理的业务工作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到位的规范。明确了审计人员、组长、科长、处长乃至主管局长的审计执法权和相应的责任,完成了审计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不仅如此, 2004年北京市审计局还出台了《北京市审计局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试行)》。这个用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规范审计人员基本行为的制度规定,不但完善了制度体系,还以制度建设的方式,明确了审计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把道德的自律与制度的他律结合在一起,在先进的政治思想统领下,初步形成了以“思想政治为先导、道德建设为基础、制度保障做后盾”的发展态势,提出了解决机关思想道德建设易流于形式的有效办法。

(二)创新性方面 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要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发现、认识、运用规律,不断形成新的思想观点、推出新的办法措施,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等等。

近年来,北京市审计局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在审计工作组织管理、廉政建设、提高凝聚力、调动积极性等方面,不断推出新的思想观点、方法措施,形成了协调发展审计事业,优化审计成果的运行机制。

过去,分层次、分行业审计管理体制使市局与区县分局、分局与分局甚至分局业务科室之间在审计业务的组织与管理上,存在着计划不统一、步调不协调、信息难以共享、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不能满足市场化进程加快,决策部门需要相应的社会化信息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

市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突破传统束缚,创造性地用“审计工作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审计资源,安排实施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方案的全市性审计项目。胜利完成了非典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失业保险基金、综合环保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等大型审计项目,充分发挥了审计系统管理与组织的功能,充分发挥出审计成果的规模效应,扭转了体制性的被动局面,推动了北京市审计事业的协调发展。

在廉政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调动积极性等方面,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一体化管理,解决了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的普遍性问题;同时,还提出人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事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事工作的核心职责和最终目标,并把人的能力提高和强化作为实现审计目标的第一保证;在工作中贯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励成材、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整合方针,把“以人为本”做到了实处。

这些办法措施与制度规范联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优化审计成果质量、推动北京市全面发展审计事业的运行机制。

(三)效益性方面 在现阶段,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要求项目审计结果满足《北京市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在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法、证据、工作底稿、审计日记、审计报告、审计意见和决定、审计工作的行业禁忌、揭露问题或者提供线索以及审计过程、结果等方面有关效率、效果、经济节约的具体要求。

从过程管理的角度看,审计成果的效益性(也包括依附性),建立在规范性和创新性之上。也就是说,只要规范体系合理有效、体现出创新价值,就可以提高操作速度、降低失误概率和投入比重,效益性就会表现出来。还要强调指出,完整的规范体系不是单一的制度(即法律)规范,还包括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

近年以来,北京市审计机关从夯实制度基础、不搞暗箱操作,到规范基本行为、实现党风廉政建设和审计业务工作一体化,经历了一个用制度建设保证公平竞争、用思想道德建设带动业务工作的发展过程,焕发出广大审计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价值的工作热情。从各类报告、信息越来越频繁地得到上级单位重视,各类宣传稿件刊载数量越来越多以及市、区两级审计机关的社会威望越来越高等不争的事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规范性、创新性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充分地从效益性上反映出来。

(四)依附性方面 优化审计成果,要求审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各种审计作业文书和专用文体的制作要求,保证审计成果顺利产生。

现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已经普遍使用,审计项目也已经实现全过程的“准则加模版”式的步骤化管理,除去提取谈话记录、 现场情况记录等少数证据形式需要笔记外,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审计。作业过程规范化,大大降低了技术性失误概率,为实现审计目标和优化成果提供了保证。

另一方面,从近年《北京审计通讯》、《北京审计宣传文选》以及《北京市审计局优秀调研报告专辑》等集合审计成果的书籍、刊物,可以看到审计人员在把握问题特点、整理组织素材、进行分析研究、提炼观点看法等方面,已经普遍超出了撰写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的技术层次,基本上可以应对优化审计成果必须优化相关文体制作技术的要求。

四、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思考

审计成果优质化,是一个前进与发展的概念。它是以当前水平为基准,相对于审计工作的一般结果而言的。因此,实现审计成果的优质化,是一项不断进取开拓、不断超越一般,树立新目标、取得新成就的动态工程。

(一)强调自我约束,发展规范成果,

所有规范的基础,是自我规范(即自我约束、自律等等)。自我规范,是道德规范的主要形式。计划体制时期,道德品质从属于思想政治,不用专门开展道德建设。现在,怎样行之有效地开展机关单位的道德建设,还是个悬而未决的普遍性问题。但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工作效率、效果,影响实现审计成果的优质化。有效开展道德建设,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在已经取得的规范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地把道德建设——这一机关建设中的“弱项”抓起来。用建章建制规范道德建设内容;通过制度执行,维护道德环境;逐渐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形成健康有序以及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所必需的基本环境,巩固和发展我们来之不易的规范成果。

1、完善《工作人员基本行为规范》及其配套措施。以制度建设的形式,细致、到位地明确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特别是公共道德,在业务、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从而使审计人员了解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标准,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约束。

需要强调指出,自律,是基本行为规范。在审计工作中,自律就是自觉——自觉尊重或者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自觉遵守廉政纪律、自觉完成交办任务等等。自律还不是拼搏进取、还不是开拓创新。因此,光靠自律,还不能超出一般,也不能实现审计成果的优质化。但是,自律形成的工作环境、工作秩序,却是审计成果优质化所必需的。

2、严格制度管理,用制度建设推动和保证道德建设。制度规范可使审计人员在知晓各项行为准则之上,逐渐形成廉洁自律、勤奋工作、秉直公正、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制度规范也能够制止、威慑损人利己等伤害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清洁工作环境、维护工作秩序。

3、建立《思想品德考核制度》,贯彻“党风廉政建设和审计业务工作一体化”思想。把品德操守即自律,作为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谈更高的精神和物质的追求。从根本上治理 “道德品质和政治表现脱节”等对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具有深层次消极影响的社会性问题。

(二)坚持自我比较,不断创新创优

优质的审计成果,要比审计工作的一般结果甚至一般成果更进一步。因此,在实现自律的基础上,可以把“创新与创优”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建立、不断实现具体的目标,把审计工作的成果不断的推向优化。同时,各级审计组织也应引导、鼓励、支持审计人员创新与创优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精神或者物质追求目标,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的问题。

1、克服成就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与创优”目标。优化审计成果,客观上要求多多益善地创造工作成就。但成就越多,越容易自满、懒惰,影响新一轮创优。因此,要不断克服成就观念、放下成就包袱,从自己的条件和环境出发,不断的制定并且实现创优与创新目标。

首先,正确认识创新,讲求成果价值。对于自己来说,做没做过的、想没想过的事,都属于创新。但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需要的创新,要同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紧密相关,既不靠兴趣爱好、也不是心血来潮。因此,制定创新与创优目标,要满足切实可行和价值可取两方面要求。

切实可行,是创新创优应在自己本职、熟悉、有积累的业务、事项范围内进行;价值可取,是创新创优应考虑取得的成果是否有助于查处大案要案、确认大是大非,是否直取现行制度规定不足、针对机制体缺陷,是否可以解决组织管理、技术业务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是否可以开拓思路、总结经验、扩大影响等等。

第二,树立拼搏精神,贵在自强不息。既然是新,就不是重复、照抄。任何人的任何创新创优,都不是信手拈来都要经过拼搏努力。最原始的“创新创优”,当属前人的钻木取火。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因为木柴不被挤压摩擦到暴碎的那一瞬间,是不会迸出火花的。我们形成有创意的思想观点、选择做成有创意的项目、写成有创意的信息报告等等,都要经过“挤压摩擦”这个过程、都是积累与拼搏的结果。

第三,寻求组织支持,避免孤军奋战。理由有三,一是拓展思路、提高成果层次;二是有必要得到领导和组织的支持与认可;三是可以促进形成研究问题、交流探讨的好风气。

还要特别指出,一项审计结果转化成审计成果,有时还需要专职或者兼职的内部传媒人员或者有关资料、情况的管理人员积极、无私的配合。因此,各级审计组织应当选择公共服务精神强、品德正派的人在这些关键岗位工作,以提高审计成果产生的概率。

2、各级组织应当关注、倡导审计人员在完成规定任务——即自律基础上的创新创优活动,创造健康有序、积极生动的实现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工作环境。

一是继续贯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鼓励成材、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整合方针,提高队伍的自律——即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规定任务的水平。

二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关注、引导、支持创新创优活动。在完成规定项目或者任务基础上,组成“副产品研制小组”发掘基础素材,形成审计成果。

三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确认、推广先进人物和事迹。创造一个积极健康、高水平的审计成果优质化的工作环境。

3、跟进考核管理,把创新与创优成果作为业绩的考核内容。肯定审计人员创新创优的成果,把“政治学习”、“工作业务”、“廉政勤政”等方面各分成两个考核层次。

第一层次,是对属于自律范畴的诸如做好本职工作、执行廉政纪律等应知、应作的工作、事项进行评价验收,确认是否合格、称职等等。

第二层次,是把创新与创优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其他诸如无报酬加班加点、助人为乐等超出自律的工作表现,作为“业绩”进行考核评价,确认是否良好、优秀等等。

由此,创造一个自律基础上的健康、有序、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审计人员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不断的推进审计成果优质化进程。

(三)强化继续教育,讲求培训效果

近年,培训投入不断加大,但培训效果受下列因素影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受到场地等条件限制,直接参加培训人数较少。其次,参加“初始培训”的人员较少再做“内部传达”,造成队伍把握、了解知识信息不均衡,也影响培训效果。最后,许多培训不进行考核验收,参加人员压力不大。鉴于以上影响培训效果和优化审计成果质量的情况,建议:

1、每次培训,都应进行相应的考核。针对应知、应会的内容和参加培训人员的具体情况,组织不同形式的考试,并将考试结果作为审计人员年度考核的内容。

2、各级组织应当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参加初始培训的人员传达培训内容,把学到的东西传达给每一个审计人员;也可以利用音像录制等传媒方法,使每一个审计人员都了解必要的知识信息。

3、将上述办法、措施制度化,适应法制化管理和优化审计成果质量的要求

(四)完善效益评价指标,确定优质成果等级

现在,审计预算刚刚起步,审计项目评价还难以形成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对于一项审计结果是否构成成果,以及成果的优异程度,还不能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予以量化的评判。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6

一、高职院校会计与审计专业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目标缺乏指导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会审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市场对会计、审计岗位的需求,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审计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中,由于审计实训教学素材少、难度大,效果差等原因,明显存在突出会计,弱化审计实训教学安排,实训计划不合理等现象,致使会审专业与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在实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会审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没有细化,没有特色,使实训教学目标的指导性作用被弱化。

(二)实训建设体系构建不均衡

会审专业实训建设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大部分,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这两部分建设不均衡现象。硬件建设中高职高专更为关注可直接购买或引进的实训工具建设和挂图及模型建设,而忽视教材建设,特别是参考较少需要自主编制的实践教材,如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实训教材。软件建设中高职高专更为关注易于实施的教师实践能力建设,而忽视了实训教学方法建设,特别是对案例教学、教学软件运用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对“合作制”“仿真制”实训模式盲目引入。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高职高专会审专业实训课程设置是借鉴会计专业、审计专业实训课程设计的,只是简单对等安排,缺乏专业特色分析。其次,会计、审计各专业主干实训课程之间联系密切,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但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只关注课程知识结构上的先后关系,忽略了课程知识体系上的互补性,没有充分整合课内实训和单列实训课程,将会计和审计的实训融合寄托在综合实训上,浪费了有限的实训资源和时间,降低了课内实践和单列实践课程的效果。

(四)实训教学素材单一

目前会审专业实训教学素材存在会计实训素材一边倒。审计实训素材匮乏、单一的现象。大多数高职高专审计实训多以审计过程的单项实训项目设计为主,缺乏系统性。从仿真实训上看,审计实训软件匮乏,主要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如《审计实训教材软件》、《审易465审计模拟教学软件》,没有涉及内部审计的实训软件,无法满足内部控制时代的岗位需求。且审计教学软件提供的案例跨越时间短,经济业务变化少,训练类型单一,多为差错舞弊的账项审计类型,无法提供对被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等重要审计环节训练,与实际审计存在很多差异。

(五)实训教学资源分配不科学

会审专业会计、审计实训虽然在实训课时安排上相当,但从实训资源应用及效果上看,审计实训差很多。从教学师资分配上看,没有合理分配和运用实践型教师资源。课内实训大多由理论课教师教授,主要是针对理论要点的理解和训练,缺乏实训指导性。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要求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也要教授理论课程。造成单设实训课在实训课程比例逐渐增大的教改趋势下,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师担任,实训课程效果参差不齐。

(六)教师队伍实训能力不足

目前各高职高专都很关注“双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实践锻炼时间短或不连续,财务、审计部门涉密等问题,老师很难真正深入系统的参与企业的账务核算、财务管理,甚至对会计流程基本的十大岗位都没有全部体验。审计实践也顶多完整参与一两项审计业务,对审计职业判断培养、审计方法的运用、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审计沟通技巧等的理解不够透彻。其三,大多数专职教师对会计、审计领域改革热点和政策走向不了解,不熟悉,知识陈旧,不能适应实践岗位发展需要,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效果。

二、高职高专会审专业实训建设措施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会审专业是“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教育,专业具有开阔的就业范围。即可从事会计工作、又可从事审计工作。基于设立初衷,专业培养定位应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于培养地区中小企业的骨干会计人员、基层会计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和理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方向,应针对会计、审计两种岗位要求,重点提升学生会计、审计岗位的职业判断、专业基本实践技术、管理理念、软件应用能力、内部控制、资产评估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建立完整的专业实训建设体系

注重专业实训建设体系的均衡发展。以专业为分界,课程为核心,实训为基础进行系统构建。硬件建设中除继续加强实训工具建设和挂图及模型建设外,应加大实训教材建设。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两者并重,后者优先的指导下,加强实训素材组织实例化和模拟课程的制作。根据专业标准化管理的需要,规定每门课程素材的基本标准,建立课程实训教材开发制度,纳入各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现既符合课程的内涵要求,又利于课程间的协调。软件建设方面,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实训教学方法研究,建立研究团队,推行案例教学和教学软件运用教学,科学引入“合作制”和“仿真制”实训模式。

(三)科学安排实训课程

课程安排是实训教学建设的基础,应依据专业知识体系特点,结合行业需求,科学组合。单列实训课程以专业必备实训课程为主。适当考虑会计和审计中运用广泛的实践技能。必备课程包括会计基础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纳税实务实训、审计学原理实训、社会审计实训,增设课程是内部会计控制实训和会计报表实训,它们不仅是会计、审计岗位中广泛运用的技能需求,也是内控时代的必备技能需求。课内实训主要以补充单列实训的课程为主。如设立成本会计课内实训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综合实训打下基础:设立会计电算化课内实训培养学生常见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完善会计基本技能作补充:设立内部审计课内实训、资产评估课内实训培养学生内部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审计实训技能作补充。综合性实训课程则包括理财之道软件实训、ERP沙盘模拟演练、会计实务模拟实训、审计软件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管理、审计分析等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四)优化实训教学资源

首先,应该充分挖掘课内实训和单列实训课程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实训顺序,节约实训资源和时间成本。大一下学期为基本技能学习期,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实训)等,主要针对会计基本技能的掌握,重点是学生对手工做帐各环节实际操作的掌握和理解。大二上学期是会计基本技能巩固期。开设中级财务会计(以下简称中财)一阶段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实训等,主要锻炼会计岗位实操技能,重点是在中财实训中增加会计流程实训内容。大二下学期是会计与审计基本技能互补关键期,开始引入审计基本技能。大三上学期是会计与审计专业技能融合期,主要侧重会计综合实训、各类审计实训。会计实训结果可作为审计实训素材。大三下学期是专业综合技能巩固期,该阶段主要是专业实习,同时以导师制方式安排审计综合实训,作为毕业考核,进而实现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的实践锻炼。

其次,分阶段、合理进行不同教师角色的分工和配合,注重教学过程的标准化。在教师队伍实践能力较弱阶段,实践课程尽量安排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为主导教师。理论课老师为助教。既能保证实践课授课效果。又为理论课老师积累实践经验提供了一种途径。在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均衡阶段,则可将理论课和课内实训交由同一老师教授,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上单列实训或综合实训课。

(五)丰富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向的要求进行补充。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包括基本素养、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创新技能。基本素养除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等外,应补充专业沟通能力:专业基本技能除会计和审计软件应用、会计基础规范要求的基本技能(如凭证编制、发票识别、账簿登记等)、会计和审计的基本职业判断等外,应补充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考取从业资格证。专业技能除了对会计、审计循环各岗位职责和岗位专业技能的把握,会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综合分析外、还应增加不同类别审计步骤中的专业应用文写作、专业分析方法与沟通能力的综合运用。

(六)优化实训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方法的使用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知识体系、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认真分析各实训教学方法的优劣,阶段化地推进和优化教学方法。首先,高职高专应充分挖掘案例教学、教学软件运用教学的优势,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上广泛推行。将高职高专及下属实体的财务、内部审计实例编入案例或实训教材。提升教材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其次。有效组合“合作制”和“仿真制”。由于会计和审计涉密性。“合作制”不适合进行大批量学生的实训,故应本着双赢的原则,实行订单式培养,为合作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提供企业的后续教育或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合作单位为高职高专提供老师实习岗位,提供实践素材,提供高级专业人员的专题讲座等。“仿真制”能为学生提供和实际工作一致的实践锻炼,但受会计种类单一性、业务特殊性和制作成本高的局限。故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培养目标面对的就业主体。选择对应会计种类的仿真模拟案例,并将其放在会计、审计综合实训中,而将仿真案例中的特殊业务作为相关专业教学的案例素材。

(七)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这是会审专业硬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受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限制,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而定,最好选择校企合作方向,可跨区域引进。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建立理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前厂后校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以模拟实训室为主,除常见的会计、审计模拟实训室外,还应建立模拟银行、模拟纳税实训室,以完善岗位及环境模拟实践。

(八)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7

本文旨在说明风险基础审计的意义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应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改进目前的审计实践提出建议。

一、风险基础审计的意义与特征

风险基础审计(risk-based auditing)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搜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内控风险X分析性测试风险X细节测试风险

所有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在重大误报和财务报表表达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企业及各类经济业务、账户余额,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内控风险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分析性测试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实施分析性测试但未能发现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细节测试风险是指审计实施细节测试但未能发现已存在重大差错或问题的可能性。

风险基础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是以项目的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首先研究理解企业经营及所从事经济活动、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然后,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及里地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关系,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审计全过程所搜集到的证据、信息,构成审计意见的合理保证。

风险基础审计是在账项(交易)基础审计(transaction-based arditing ),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ing)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账项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对账项、交易的具体检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即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会计账簿、凭证及其有关资料的检查,故审计又被称之为查账。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对客户内部控制的研究、评价,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在审计过程上划人为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两大阶段,但在审计的着眼点,仍集中在具体类别的经济业务或帐户记录及余额。在审计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两种审计方法都曾占据过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其内在局限性,难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本世纪70年代起,风险基础审计产生并迅速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相比、风险基础审计具有下述特征:

(1)风险基础审计属于开放式模型,审计人员在开始一项审计项目时,必须首先评估审计风险,并把它作为审计质量要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作为过程控制的依据。而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必须研究谁使用审计报告,用途是什么,即研究社会和客户的需要(期望)。注册会计师与社会、客户这方面的沟通,是合理确定审计目标的前提。而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均忽略了这一点,忽略了审计目的与手段之间内在联系,因而难免出现过度审计或审计不足的问题。

(2)风险基础审计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审计过程是审计人员不断加深对被审计单位的认识过程。审计人员从某种假定出发(如企业财务报表可以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证据,从各个角度逐步地验证假定,最终以合理地保证确认假定是否正确,形成审计意见。客观地讲,审计人员的认识过程应该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风险基础审计模型合理地体现了这个过程。而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则往往使审计人员只注意局部而忘记了整体,除非审计人员具备把握重点的超常能力,否则审计质量难以得到可靠保障。

(3)风险基础审计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中,对客户的了解,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分析性测试(复核)均属于效率较高的审计手续,可以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并有效地减少效率较低的细节测试工作。而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中,分析性测试均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利用。

(4)风险基础审计能够满足审计目标不断演变的需要。如前所述,风险基础审计属于开放式模型,这不仅体现在具体单个项目上与客户的相互沟通,而且从更高层次上讲,还反映在宏观上审计目标的不断演变方面。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误报(misstatement)违法舞弊(fraud)经营失败(business failure)。依据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组织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地兼顾这三个方面,而采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则很难有效地规避这些风险。

二、在我国应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必要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践中应该遵循的专业规范,其中已经体现了风险基础审计的要求,然而在实践中多数审计人员基本上仍然是按照账项基础审计模式操作,即把审计的主要精力效在具体交易事项或期末余额的细节测试;有些审计人员注意了对客户内部控制的调查、测试与评价,但所投入的精力有限,也未能将内控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的细节测试有机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思路基本上没有在实践中得到体现。研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这一现代审计模式的认识不够。我认为:在我国的审计准则中体现这一模式的要求,不仅是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更主要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客观要求。

首先,从社会需要看。考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目标,一方面,国家保持一定的行政手段指导国民经济运行,并愈来愈多地依靠法律规范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依法建立法治经济;与此同时,企业被推向市场,从社会取得需要的各种资源,独立地进行经营与管理,求得生存与发展。各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与发展完善,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适应新的经济架构的内在要求,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提出了三方面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1)财务报表(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2)持续经营能力(3)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和舞弊,实施检查,发表意见。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提高企业向社会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创造通过市场进行社会资源有效最优分配的基本条件;及时提醒利益相关人可能出现的企业失败,发挥微观预警作用;促使企业遵纪守法,保障国家对国民经济稳定运 行的有效控制。依靠帐项基础审计或制度基础审计,难以保障上三方面目标的实现。

其次,从审计对象看。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现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企业的规模迅速膨涨,经济业务更加复杂,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多元利益方关系多元化、电脑及网络技术应用迅速普及,这一切给注册会计师在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中合理把握质量规避风险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许多审计人员完成一个项目后,却对该客户的整体情况知之甚少,真所谓"糊涂进去,糊涂出来"。而这正是帐项基础审计或制度基础审计往往难以避免的结,运用风险基础审计,则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迎接这种挑战。

最后,从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看,"脱钩改制"工作的全面展开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运作机制的重大转变,强化了会计师事务所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同时,在新的利益机制推动下,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审计的效率,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恰恰可以同时兼顾审计质量和效率,帮助注册会计师充分运用各种高效率的审计技术。

在我国运用风险基础审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运用这一模式,关键在于审计思路的调整,以及将各种审计人员已非常熟悉的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其中并没有涉及高深数学和复杂的计算。

当然,需要通过培训使注册会计师理解这一模式,通过探索总结,找到具体实施这一模型最佳的具体审计工作过程,但这一切不应成为我们应用这一模式的障碍。

三、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及审计实践的完善

结合我国审计实践的状况,我认为应用风险基础审计,审计实践应着重以下五方面的调整与完善。

1. 充分重视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扩展审计证据范围

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是每个审计项目都要涉及的工作内容之一,然而,注册会计师很少将这项工作看成是搜集审计证据的有机组成部分。风险基础审计的应用,要求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作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形成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的评价。这种评价从企业整体讲包括它的环境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这些风险的评估,是注册会计师确定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确定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的重要依据。固有风险的评估,还涉及对各类经济业务(循环)及其相应的数据,信息转换系统(会计系统)的了解与分析,是我们确定特定企业内部控制理想模式的基础。因此,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应该是系统的结构化,需要安排足够的审计资源。了解的结果及相应的风险评估,应该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此类证据的可靠性,注册会计师应该以书面形式将对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沟通。

2. 有效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合理选择测试性质、时间与范围

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必要性已得到愈来愈多注册会计师的认可,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将内部控制的评价写入了本所应遵循的审计规范。然而,真正地作到利用内控评价提高审计效率并在审计程序、审计工作中予以体现的,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中却是凤毛鳞角。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经验,在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基础上,可以考虑根据内控风险水平的不同对有关的会计记录及相应的经济业务:(1)只进行分析性测试,不进行细节测试;(2)将细节测试的时间安排在年终前的某一时间;(3)减少细节测试的样本数量和覆盖面。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亦可以根据固有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进行符合性测试或不进行符合性测试;对决定不进行符合性测试的,亦可以根据业务性质及数据转换特点,确定不同的内控风险水平。这样做的好处十分明显,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可以平衡淡、旺季超负荷工作,难以把握审计质量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完成项目所需的总工作量水平。

3.充分利用分析性测试,科学地把握审计质量

我国的审计人员对于各种分析技术十分熟悉,在审计实践中时有应用。但是,由于观念上认为分析性测试结果直接作为审计证据,其客观性、可靠性容易令人怀疑,因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也很少见到分析方法的应用及其结果。应该看到,分析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审计质量至关重要。从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某些发表了无保留意见的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重大差错,注册会计师却没有发现而让其公诸于众,间接地说明注册会计师未能充分利用表达。另外,分析方法的应用可以减少细节测试数量,提高抽样检查的针对性。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在审计计划阶段、报告阶段充分运用分析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所审计财务,报表质量,同时,在各类经济业务(循环)及账户余额的检查中,也应尽可能运用分析方法取得相应的审计证据,为在保证审计质量前提下减少细节测试工作奠定更可靠的基础。

4. 合理确定细节测试的性质、范围、时间和抽样方法,改善证据的客观性

我国审计实践中,对各类经济业务、事项和账户余额的具体测试所收集证据,构成审计意见的重要基础,所投入的审计资源比重最大,然而,在检查覆盖范围、抽查数量与方法上却存在很大随意性,要求的细节测试覆盖面很高,但实际操作缺乏可行性,存货盘点工作即是一例。另外 ,从抽样方法讲,大多使用随意抽样法,抽到的样本若不易检查,通常是改抽新的样本,抽样的根据缺乏客观性。在这种状况下,一旦出现诉讼或其他问题,注册会计师很难解除自身的责任。因此,合理的细节测试策略,应该是建立在综合考虑固有风险评估,内控风险评估、审计计划的分析性测试,以及需进行100%检查的关键性项目诸项因素基础之上。细节测试中样本的选定,应尽能采用统计抽样方法(认为统计抽样方法一定非常复杂,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抽样检查不能有意地回避或放弃某些项目,以提高抽样检查结果的客观性。

5. 积极运用电脑技术,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电脑技术的应用主要在管理领域,应用风险基础审计,要求我们在专业领域更充分利用电脑技术。首先,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的评估,要求我们建立内容广泛的数据资料库,其中不仅要包括有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应包括行业发展的状况,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各种经济统计数据,市场有关价格信息等。其次,进行内控风险的评估,需要首先确定理想内控的模型,这种理想模型既要反映目前优秀企业的实务,还要根据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完善,运用电脑技术,可以使内控风险的评估工作及其文件化变得更为容易。再次,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分析性测试,其速度和准确性都会大大超过人工操作,而且电脑分析的范围和方法也会大大扩展。最后,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抽样,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特别是可以方便地利用客户已实现电脑处理数据的存储媒介,弥补人工操作方式下抽样检查的不足之处。 从整体上讲,运用电脑技术,可以更方便地将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中各项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根据实际评估结果调整审计作业计划,保证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的基本要求篇8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应用型;审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233-03

总书记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要求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基础设施等,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面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所呈现的基础薄弱、缺乏专业发展动力以及所对应行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需要按照高起点、开放性、国际化、现代化的思想改变审计专业的建设面貌。面对教育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环节、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哈尔滨金融学院于2012年9月招收第一届审计学专业本科生。审计学专业确定了建设精品专业方向,在师资、课程、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学科发展方面做出许多改革举措。总结哈尔滨金融学院审计学专业发展和改革历程,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启示。

一、用面向教育现代化需要来影响带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改革是可行的

总书记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要求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基础设施等,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面向教育现代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环节、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适应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是将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内容的有机结合。在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指引和影响下,国内许多高校包括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有许多先进和富有实效的尝试,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和手段创新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的建设改革也在改善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进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教育现代化在各地区各类高校的实现过程具有多样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条件,合理规划“专业群”建设,突出那些易出效果的小而精专业建设,打造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二、确立面向教育现代化办学思路,有利于迅速改变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建设现存问题,开拓崭新的工作局面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学专业存在的基础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及跟不行业发展速度等问题,迫切需要从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制度、方法上加以促动和改变。

关于基础薄弱是审计学专业特有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教育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合并相近专业,将审计专业作为会计专业的近似专业取消掉了。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演进,会计、审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社会上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起开始逐步在全部财经院校恢复设立审计专业,此后国内开设审计本科专业的高校日益增多。因此,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审计专业都属于新建专业,专业自身呈现出人员少、经验少、设备少等状况。

关于专业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特别是师资支撑值得关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审计专业大多是以会计专业为基础组建或是从会计专业中独立出来的,所以,大多数审计专业的教师是原从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缺少具有较强审计实务能力的审计专任教师,具有审计执业资格或能力的师资匮乏。另外,审计类课程内容复杂,与相关专业知识关联紧密,教学难度大,学生的学习难度高,又因其主要面向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就业面有限,从而削弱了审计专业发展的动力。

不适应对应行业的发展速度是易被忽略的问题,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所面对的行业情况看,具有行业规则发展变化快、国际化程度较高、对“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迫切等特征。行业规则发展变化与会计准则变化、国家和行业监管政策及企业舞弊特征关联紧密,国际化程度与经济全球化及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等效密切相关,需要审计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扎实的法律、管理、工程、计算机及外语知识,才能胜任审计工作要求,这些情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办学导向为我们提供了绵绵不尽的动力,打开了工作空间,促进了校际学习和交流,使许多原来不敢想、没机会尝试的事情,现在都变成可以想甚至可以做到的事情,这必将大大拓宽工作视野和思路,促进我们以改革创新的思想安排专业建设工作。面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所呈现的基础薄弱、缺乏专业发展动力以及对应行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需要按照高起点、开放性、国际化、现代化的思想改进审计专业的建设面貌。

三、对小而精的审计学专业定位高一点,理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审计学专业面对的是复杂高效和充满竞争的行业,行业就业特征决定了这种专业人数较少,同时标准也比较高,所谓“船小好调头”,这样的小而精的专业能够建成怎样的专业,很大部分取决于建设思路的先进性,思路决定出路,相对而言,过程和成本问题不应是主要问题。

审计专业建设在思路形成上,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必须充分利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总体要求是“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为此,我们要按照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面向教育现代化需要,结合审计行业职业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深入的时代背景,充分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优势条件,按照“高起点、育精品、出特色”的原则,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条件、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方面科学规划专业建设内容与方法,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的“极品”形象。

二是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职业化取向。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日渐趋同直至等效,各国的会计、审计民间实务交流也日益加强,从而大大提升了各类审计人才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培养审计人才不再是为自己本国本地区培养,而是服务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应用型本科专业审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职业化取向,以满足“一专多能”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

四、必须紧紧依托教学改革平台,打造富有特色的“一专多能”型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教学改革应适应审计事业发展变化对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这一条是专业建设诸多方面工作中的核心和主线。

审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计办法、审计工具和基本思路,针对不同类型的审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如可以设置作为主干课程的《审计学原理》,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的《财务审计》,以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和风险审计为核心的《内部审计》,以合法性、舞弊和任期责任为主的《国家审计》,以造价咨询中介机构为主的《投资审计》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适合审计需要的复合性人才,也可为学生打开不同的就业窗口。

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遵循“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原则,课程内容应适应审计专业特色,注重业务流程。教学实施中打破章节的限制,运用“案例”解析实现以点带面,增加学生对流程、审计程序等的具体认识。对某些实务色彩较浓的课程可以按照“案例”或“专题”进行设计,并与实习基地相结合,让学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企业集团在亲历审计过程中去破解预设的问题。

专业教材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任教师与具有丰富审计实务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深人员合作编写,将专业性与实务性有机结合。

为营造促进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发展环境,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教学管理应树立人文关怀的指导思想,重视文化内涵建设和现代大学制度构建,通过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强化办学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带头人制度,选择科研水平高、审计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作为审计专业或所属学科的带头人,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发展;创新管理理念,改进教学评优和考核制度,按照“目标管理”理念构建教学管理方式,要将学生评教和督导评教结果与所在教学团队的社会声誉结合起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业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条件更新教学管理手段,依托校园网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五、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特征至关重要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们的先进性和利用程度,直接决定学生的应用技能水平。审计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应着力强化综合性实验所依托的实验室环境建设,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审计职业所需要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达到锻炼系统审计思维和方法训练的目的。为此,应强化审计对象相关会计、财务和业务资料建设,努力与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组织合作开发审计实验解决方案和设施;创造条件将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请到课堂,建设计算机辅助审计实验室,开设相应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使学生了解在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现实中,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如何影响和改变传统审计理念和方法;大力扩展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深度合作,在原有大多以会计师事务所为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大型企业集团、金融企业、审计机关等实习基地,以适应审计职业方向多元化的特征。

六、必须高度重视科研与学科建设对教育现代化的助推作用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建设应确立正确的科研方向,使审计专业的科研成果能够服务于专业建设和发展,直接助力于当地审计事业发展,如扩大审计机关审计成果,提升当地社会审计水平,使当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貌发生积极改变等等。应从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发展中汲取审计专业发展所需要的“营养”,夯实专业发展的基础。本着联合共建原则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发展对外联系与合作,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学历教育合作、学术会议交流、学者访学、调研学习等形式,切实加强学科发展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规划,包括中长期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建立相应的运行制度,实现有制度、有内容、有考核。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审计专业建设必须紧跟现代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本专业所呈现的基础薄弱、缺乏专业发展动力以及不适应行业发展变化快等特点,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总体要求,满足“一专多能”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深化审计专业教学改革,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体系,依据切实可行的建设改革规划,助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

[2] 赵海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审计学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7).

[3] 刘东辉,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上一篇:净资产审计专项审计范文 下一篇: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