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03:57:16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

与传统财务审计不同的是,绩效审计没有严格的审计准则可供遵循。绩效审计吸收了管理咨询中专业分析的合理成分,同时严格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绩效审计沿用了一部分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比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盘点法、抽样法等,但也有自身独特的方法。绩效审计在收集审计资料和评价审计事项过程中,除运用财务审计中广泛使用的审阅、观察、计算、分析等技术和方法以外,更主要地运用了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技术。除了常规的财务审计方法对绩效审计同样适用外,绩效审计还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对此,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审计的方法包括三个部分。如竹德操等(1997)认为,其方法体系包括审计方法基础(含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和数学基础)、一般方法或绩效审计模式(即收集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作出审计评价,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以及审计技术方法(有审阅法等传统审计方法,因素分析法等经济活动分析法,网络图法等图表审计方法,回归分析法等数学分析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其他技术方法等)。另一种观点认为绩效审计的方法包括四大类。如李敦嘉(1996)认为,绩效审计方法包括四类:第一类是核实的方法,如审阅法;第二类是对比的方法,包括实绩与计划比;第三类是分析的方法,包括因素分析法等;第四类是评价的方法,包括现值法等。也有人认为绩效审计的方法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审计工作组织方法、审计查证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及审计评价方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绩效审计的方法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然后再行细分。如任月君等(1999)认为,绩效审计方法包括财务审计方法(审阅法等)和其它方法(如指标对比法、比率分析法等)。由于绩效审计对象范围广泛,审计项目实施中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也无法固定,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经济数学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几乎都能适用于绩效审计。事实上,绩效审计工作本身就很复杂,审计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方法交叉使用或同时使用,各种方法很难完全分开。而且,不同的审计项目,其所采用的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从原则上说,凡是有利于绩效审计开展的方法都应归入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当然,随着时间、地点及审计项目的不同,绩效审计方法会有所不同或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基本可归为两类,即传统审计的方法与专门用于绩效审计的方法。为了推动绩效审计方法的研究,本文对绩效审计分析方法和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作一探索和分析。

一、绩效审计分析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分析成本和效益(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每单位效益(效果)所消耗的成本来评价项目效益(效果)。针对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及所付出的成本,通过比较分析,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数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即对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运用抽样技术对抽样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将影响投入(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计算投入产出比,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方法。即查找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四)层次分析(AHP)法

层次分析(AHP)法,基本原理是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准则)、约束条件及部门等来分析方案,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出各方案各自的权重(优先程度),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五)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是对两类或多类经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相应回归方程,然后以此回归方程来推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法的实质是从观察数据中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经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统计分析方法相对于调查来说,不易操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和能力,但准确性强,结论相对可靠。回归分析可以同时检验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与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相比,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料。这种方法需要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可以利用专门的统计软件来进行复杂的回归分析,使审计人员更容易应用这一方法。

(六)数据包络分析(DEA)法

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即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以凸分析和线性规划为工具,应用数学规划模型计算比较,来评价多输入和多输出的“部门”(称为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DEA方法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非参数的经济估计方法,实质是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从而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DEA方法根据一组关于“输入—输出”的观察值来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

(七)分析程序法

分析程序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重要金额、比率、结构或者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发现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的审计方法。分析程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比较分析。就是将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若干个可比数据(包括某一相关数据、经济数据、经营数据、非经济数据、预算或计划、多期数据、行业数据等)进行对比,找出同一时期、同一性质的若干数量之间的差异,从而对公共资金筹集、管理或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合理评价。比较分析法是对绝对数所做的比较。例如,将被审计单位当期的营业收入总额与预算营业收入总额这两个绝对数进行比较。二是比率分析。就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来分解、剖析被审计项目绩效。比率分析法是对各种比率的比较。如常见的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以及其他各种技术指标。三是结构分析。所谓结构分析法,是指对某项信息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进行分析。例如,对企业的各类产品占生产总量的比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各个货种的盈利能力,也可以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当期的经营是否符合组织的发展战略。四是趋势分析。就是将与被审计项目有关的若干期财务或者非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或发现异常变动。趋势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计算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以及变动幅度,包括绝对数趋势分析和相对数趋势分析。

(八)数理统计方法

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主成分分析法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划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锥处理技术;因子分析法是从指标的独立性角度筛选指标,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来挑选指标,留下载荷较大者;聚类分析法是从指标的代表性角度筛选指标,先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指标聚为一定数目的类别,然后选择每一类中的代表指标作为入选指标,以每类中平均相关系数较大而类间平均相关系数较小的指标为代表指标;判别分析法是预先根据理论与实践确定等级序列的因子标准,再将待分析的变量指标安排到序列的合理位置上的方法。

(九)调查法

调查法,即凭借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如访谈、问卷调查),对某种或者某几种现象、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方法。访谈是指通过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之间的交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访谈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电话、面对面、信函访谈,访谈形式可以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进行,访谈对象可以是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和单位外的相关人员,如人大代表、研究人员、社会专家、长期关注某一事项的人员等。但应注意的是,访谈获取的证据一般不能作为事实性证据的惟一证据,就是说,访谈获取的证据还需要经过审计人员的进一步证实。当涉及的人员或单位很多、以致无法进行必要访谈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关键的环节是设计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表格,要求所有内容采用问答方式,这些问题应该非常明确,切忌模棱两可或带有某种诱导性。对于受益面比较广的资金支出,特别是具体到某一类公众个体的资金,比较适合这种方法,比如扶贫资金、三峡移民资金等。

(十)专题讨论会

专题讨论会,即通过召集相关管理人员就经营管理活动特定项目或者业务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的方法。

二、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一)目标评价法

目标评价法,是将当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水平与其预定目标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它分析所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支出绩效。此方法既可用于对部门和单位的评价,也可用于周期性较长项目的评价,还可用于规模及结构效益方面的评价。

(二)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在多种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值,依据综合评价值对公共支出项目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法是我国目前绩效评价使用最多的方法。我国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多采用这种方法,评价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等方面较复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该方法可综合成本效益法、最低成本法、专家意见法、生产函数法等各方法的优点,适用项目支出、单位支出、部门支出和财政总体支出等各层次的绩效评价。

(三)360度反馈评价法

360度反馈评价法,是一种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评价方法,也称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评价法。它由审计对象的上级、同级、下级以及客户综合评价同时结合自我评价综合而成。所谓360度反馈评价,就是指帮助一个组织的成员(主要是管理人员)从与自己发生工作关系的所有主体那里获得关于本人绩效信息的反馈过程,这些信息来自包括上级、下属、平级同事、本人及客户和供应商等。360度反馈评价方位全、角度多、误差小;实行匿名方式,比较客观;有助于促进组织成员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评价成本大、评价时间长、评价工作难度大等问题,同时,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分析,往往需要一些外部专业的咨询公司来指导完成。

(四)公众评议法

公众评议法,即通过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获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证据信息,来评价目标实现程度的方法。它是指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采取问卷统计、测评等方式向公众进行该公共支出项目实施效益情况的调查,以评判其效益高低。该方法适合于对公共管理部门和财政投资兴建的公共设施进行评价,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的特点。

(五)沃尔评分法

沃尔评分法,把若干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以评价企业的信用水平。沃尔选择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自有资金周转率等7项指标,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评价。沃尔评分法也可用于对经营者的绩效评价,其缺陷在于所选定的指标不够科学全面,另外,当某项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总评分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六)综合指数评分法

综合指数评分法,是在沃尔评分法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而来的。综合指数评分法增加了盈利指标和成长指标,使指标体系较为完善;在给每个指标评分时,分别规定了上限和下限,从而减少了个别指标异常对总分的不合理影响,但其全部指标为财务指标,可能会使经营者忽视非财务指标;由于评分时有标准分值作基础,某一指标即使为负值,其得分也可能为正值,不甚合理。

(七)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BSC),是一种全面、系统、有效地考察和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体系的方法。它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设计测评指标,从财务、流程、客户和创新学习能力四个不同的维度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绩效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测量和评价。

(八)关键绩效指标(KPI)法

关键绩效指标(KPI)法,是指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做出比较的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关键指标必须符合SMART原则:具体性(Specific)、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和时限性(Time-based)。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标准比较鲜明,易于做出评估。缺点是对简单的工作制定标准难度较大,缺乏一定的定量性;绩效指标只是一些关键的指标,对于其他内容缺少一定的评估。关键绩效指标设计流程:设计企业级关键业绩指标;设计部门级关键业绩指标;设计岗位级关键业绩指标;制定评分要素和评估标准;确定指标权重;对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特性与属性测试;构建指标逻辑;建立指标辞典。操作流程分为三步: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关键绩效目标体系的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的评估与调整。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应注意的事项:不同岗位应该有不同的关键业绩指标组合;关键业绩指标与绩效目标的衡量,可量化的量化,难以量化的细化,但评估手段要量化、可操作;激励指标与控制指标相结合。

(九)目标管理(MBO)法

目标管理(MBO)法,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管理方法,是一种以建立目标体系为基础的考核方法,它特别强调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设定具体的又确实能客观衡量工作业绩的目标。MBO将组织整体目标逐层转化为各阶层与各单位的子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同时,以预定的目标作为激励员工的工具,定期回馈上级共同讨论进行绩效评估,是一种完整的规划与控制程序。

(十)标杆管理法

标杆管理法,即对经营管理活动状况进行观察和检查,通过与组织内外部相同或者相似经营管理活动的最佳实务进行比较,来考核和评价绩效的方法。它定义为“一个将产品、服务和实践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是行业领导者相比较的持续流程”。标杆管理活动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有3个步骤。一是计划阶段:确认对哪个流程进行标杆管理;确定用作比较的公司;决定收集资料的方法并收集资料。二是分析阶段:确定自己目前的做法与最好的做法之间的绩效差异,拟定未来的绩效水准。三是整合阶段:就标杆管理过程中的发现进行交流并获得认同,确立部门目标。四是行动阶段:制订行动计划;实施明确的行动并监测进展情况。五是完成阶段:处于领先地位;全面整合各种活动;重新调校标杆。标杆管理分为四类:内部标杆管理、竞争标杆管理、职能标杆管理和流程标杆管理。

(十一)历史动态比较法

历史动态比较法,是将某一类支出或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历史上的变化及效益波动情况。它既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也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分析其效益差异的成因及改进方向。该方法适用于项目支出、单位支出和部门支出的绩效评价。

(十二)费用职能比较法费用职能比较法,是将公共管理部门及单位担负的社会职能与相关费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评估其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公共管理部门及单位职能定位明确的情况下,行使某一项职能所需的资金应有一定的数量约束,只要数量约束是严格的,评估就会有比较充分的依据,部门和单位社会职能行使情况及行政效率的高低就可能被评估出来。但职能具有扩展性及不确定性,会相应增加评价的难度。

(十三)经济增加值(EVA)法

经济增加值(EVA)法,是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的评价制度。从算术角度来说,经济增加值是从税后利润提取包括股东和债权人的所有资金成本后的经济利润,是公司业绩衡量的指标,衡量企业创造的股东财富的多少。

(十四)最低成本法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或最低投入法,适用于那些不易观测或计算公共支出效益大小的情况。该方法通过分析比较项目的投入,评价和选择费用或成本最低为最优,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对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十五)生产函数法

生产函数法,即通过生产函数的确定,明确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借以说明投入产出水平即经济效益水平的一种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Y=f(A,K,L…),其中Y为产出量,A、K、L等表示技术、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生产函数法不仅可以准确评价综合经济效益,而且对评价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都有重要作用,但函数关系的确定较为复杂。该方法更适合项目的绩效评价。

(十六)“本量效”分析法

“本量效”分析,是指将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中所涉及的项目投入、项目产出与项目效果这三大类指标分别赋予“本量效”的内涵。即将“项目投入”与“项目成本”相对应,“项目产出”与“项目所涉及业务的数量”相对应,而“项目的最终结果”与“项目的绩效”相对应。对公共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可采用“本量效”分析方法,并将该分析方法贯穿于公共支出项目的决策、实施和完成的全过程评价之中。

(十七)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将所要考虑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不同分类和分档的对应标准值,通过功效系数转化为可以度量记分的方法。综合分析判断法则是指综合考虑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者业绩的各种潜在的或非计量的因素,参照评议参考标准,对评议指标进行影响比较分析判断。根据《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的规定,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32项指标构成,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是定量指标,评议指标为定性指标。功效系数法从理论上来说也属于综合指数法,它的改进之处在于在绩效评价中所起的功效不同。将指标分为三个层次,更主要的是增加了非财务指标,因而更加科学、完善。它的不足之处是:盈利指标所占权重较高,达42%,而盈利指标较容易人为调节,从而诱使经营者粉饰或片面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修正指标也仅仅是对基本指标额进一步说明,并没有修正基本指标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法测算起来过于复杂,指标体系也不尽全面。

(十八)模糊数学法

模糊数学法,是采用模糊数学建立模型,对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其将模糊的、难以进行比较判断的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计算,从而明确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该方法适用于经济效益能准确计量的财政支出评价,项目支出和单位支出的绩效评价均可采用。

(十九)目标成果法

目标成果法,即根据实际产出成果评价被审计单位或者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将产出成果与事先确定的目标和需求进行对比,来确定目标实现程度的方法。

(二十)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是指通过邀请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若干专家,对项目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后,汇总分析专家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在绩效审计中,衡量项目绩效优劣与否,既取决于内容的科学性和绩效标准的合理性,也取决于是否找到合适的衡量、评价方法。由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往往是公共部门、公共管理活动、公共服务行为及公共产品,因此无法完全套用对工商企业的一些评价方法来评估政府机构的活动,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寻求衡量政府部门绩效的专门技术和系统方法。当然,在政府绩效审计中并不排斥己被传统审计所证明了的有效的审计技术,只是在某些方面出于特殊的需求,政府绩效审计需要有更多的专门技术可供审计人员选择应用。在各种审计方法中,每一种审计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政府绩效审计过程中,必须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绩效审计采取何种方法,应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审计事项的性质来确定。绩效审计方法分类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方法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审计环节使用,同一审计项目可以结合多种方法一起使用。除了上述方法,为了应对时展的挑战,审计人员还应当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世界审计组织绩效审计指南》指出:“最高审计机关应该用各种最新审计方法武装自己,包括以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技术、分析性复核方法、统计抽样、对自动化信息系统的审计,等等。”在实施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不论审计人员决定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目前国有企业依然存在着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行为失控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而推动国企改革的顺利进行。正确认识国有企业改革与内部审计的形势,健全国企内部审计制度,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审计法》规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可以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企业内部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及下属全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下属单位及部门领导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企业和个人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等方面。

不同于西方的内部审计产生于公司多层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我国内部审计的建立多是行政干预的结果,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烙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部审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前,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能够抓住企业改革的机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企业中有地位、有威信;而有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却出现了严重的“滑坡”,机构被撤并,人员被分流,还有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人员偏少,没地位、没作为,虽有若无,不起作用。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两极”分化严重。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从内部审计的理论、组织、方法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深化国企改革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内部审计理论滞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内部审计实践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理论滞后问题较为突出。在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方面,如,内审的目标、职能、原则等尚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理论体系;而实务理论方面,如,经济效益审计、企业集团审计、比价审计的有关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以致理论落后于实践,指导意义被淡化。此外,国家对内部审计的立法也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也陆续颁布一些与内部审计有关的政策法规,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但独立的法律还是空白。同时这些政策法规内容不完善,如,对其他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没有作出明确要求,没有惩罚性措施,形不成足够的威慑力等。

(二)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属强制性制度变迁,受行政干预严重。成熟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是由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自发产生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国内部审计是1984年在政府的推动下首先在一些具有骨干作用的大型国营企业中建立起来的。其建立的初衷是把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国家对企业审计监督的补充手段,旨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利益,而不是出于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的需要。1995年7月审计署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再次明确了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及内部审计的职权、审计领域等。在我国内部审计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干预。而作为非完全独立主体的国有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安排只能被动地接受。

(三)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在通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帮助下,企业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在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上也必须不断完善。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还普遍存在着事后审计、静态审计和现场审计单一的落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发达国家,内部审计是一种很专业的职业,有专门的职业团体,推行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授证制度。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是经过严格的选拔后任用的,提供培训的机会,建立业绩评价制度,同时内部审计部门除了内部审计师外,还包括了为数不少的其他领域的专家,如,电子计算机专家、律师等人才。相比较而言,我国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基本上都是财会专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欠缺。有调查显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中71%以上是财务会计和审计专业,法律、统计、金融及企业管理专业的占14%,机械制造和建筑专业的各占4%。

二、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与以往改革不同的时代特点:国有企业改革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是“共担成本”的改革,是总体性改革,是大规模的重组改革,是规范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是完善激励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加快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内部审计必定要顺应这一趋势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并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业务经营大规模、复杂化。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加大,审计人员承担的审计风险就相应地增大。有时候虽然能搜集到很多有力的审计证据,但仍难以证明其经济业务的实质。在此种情形下,往往要冒很大的审计风险。

(二)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日益频繁。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越来越多,有剥离、收购或两者混合等多种形式。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有可能产生很多问题。如,股权变更的标志,如何确定重组购买日,重组相关公司的有效资产与不良资产的计价标准是否一致,资产置换、注入有效资产、剥离不良资产、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和公允,被购并方的债权债务是否真实等。最关键的是,国有资产在重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保值增值,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三)国有企业股权转让活跃。国企改革过程中,股权转让事宜也是值得审计人员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有的企业或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进行股权转让时不按规定执行或采用各种貌似合规的手段,将国有股权低价转让或以高价接受非国有股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

(四)竞争导致国有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经营风险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审计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将不能只是对过去的既定事项进行审查,而要借助于各种信息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

三、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对策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内部审计则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需要。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内部审计制度运行的首要条件,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必须是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独立的法人财产的基础上营运。二是产权界定清晰,即要明确投资者对企业的法人财产的股权。对国有企业而言,产权改革的目标是由单一的国家所有逐渐向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所有演进,这应根据企业不同的经营情况和性质逐步进行。三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即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此外,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还需要有发达的资本市场支持。我国目前主要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制尚不能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因此应发展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机制,包括规范和完善股票债券市场,培育分层次的市场交易体系,允许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等,促进企业行为的规范化。同时还要培育相应的经理人市场、企业并购市场、中介服务市场等市场体系。

(二)协调统一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近些年,作为完善与发展内部审计规制的重要举措,国家审计署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相继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20余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此外,相关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但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这些规制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急需在实践中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紧密结合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建立、内部审计标准的制定,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的监督等问题,寻求各法律法规的协调与统一,以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通过具体规制强化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责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模式按隶属关系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监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总经理领导的组织模式、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笔者认为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因为在董事会领导的组织模式下,内部审计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权威性。由于董事会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制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正常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由执行董事和内审人员组成,内审机构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三)改进内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以往落后的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新的形势要求企业内部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审计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虽然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决定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但在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也在不断生成。因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利率的最终决定还得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波动幅度会不断加大,利率波动频率也会不断加快,由于利率波动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利率风险可能会使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造成资本亏损、降低预期收益。而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利率风险一般采取缺口管理、平均期限管理、动态模拟分析等传统管理手段,近年也开始利用内部审计手段对利率风险进行深入管理,如设置专门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审计频率、尝试设置相关标准、制定审计流程、改善审计质量等等。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在操作上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国内银行在利率风险内部审计的一些具体问题和方法观念上仍存在着认识不清的现状,下面就是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看法。

一、关于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

1.利率风险审计一般采取非现场审计

就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而言,现场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进行实地审计检查,这是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其目的是为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直接的审计证据。当前,商业银行的总账可以集中到总行或一级分行,会计报表等数据的输出也由上级行直接打印,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质询被审计单位,审计的时效性得以极大地提高。这使得利用总账传输系统及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实质性的非现场审计成为可能,非现场审计借助计算机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持,通过对审计对象相关业务数据和资料的连续调集、整理和分析查找经营管理存在的疑点和问题,评价经营管理现状和风险程度。为现场审计提供线索和资料,为制订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资源提供支持。就整个审计体系而言,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都是审计监督方式,二者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弥补各自局限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二者互为补充,统一于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督之中。非现场审计帮助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提供审计线索;现场审计保证审计计划的有效执行。非现场审计广泛的覆盖面与现场审计有针对性的审计点结合形成审计监督网,两者共同促进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

但是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是一项较为专业化的、比较独特的审计活动。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其大多数大额存贷款都集中在一级分行甚至总行,而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同业拆借等等市场业务一般都是由总行操作,故此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一般都是在一级分行以及总行来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在商业银行的这些层次来进行。在相关工作中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评价,主要是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缺口、期限缺口进行研究、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各级机构的资产、负债报表,而这些报表往往不需要到实地进行查阅,因为这些资料都会被上交到一级分行及总行。因此,在经营管理比较成熟、高效的西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及其内部审计基本上都是非现场审计。

(2)利率风险审计是否需要现场审计

这个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经营管理的现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主要也是进行非现场审计,但在一些方面,现场审计仍然不可或缺甚至尤为重要。

比如,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的制定上,可以一定幅度下浮,无限上浮,这是鼓励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要更多的考虑贷款风险以及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但其实际制定的贷款利率能否体现上述因素,会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息收入的减少,这在报表资料上都是无法显示的,必须现场获取、查阅相关凭证才能够进行实际的风险评价。

再比如存款利率,当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没有下限,不能上浮,虽然央行在国内的一些信用社正在开展利率上浮的试点,但全面的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适度上浮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个别的商业银行或分支机构,为了更多的吸收存款,不惜采取各种高息揽存的违法手段,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而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利率风险,同样在其报表上是不会显示出来的,也需要对一些原始凭证进行严密审计。

二、关于计算机审计

1.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主要依靠计算机审计。

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开展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计算机审计的应用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对利率风险的认识、评价需要大量使用计算机审计手段。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中小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基本都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基层银行的业务数据都会通过银行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传输到上级机构,直至传输到总行。利率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活动所需的数据信息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获得。利率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来自资产、负债项目,这些都是下级行向上级行报送的基本业务数据,完全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获取。

而且,在对利率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的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计算机分析系统来辅助审计。由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利率越来越复杂多变,其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如何、相关风险管理是否有效,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测试。目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正在进行与内部审计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如2004年建行总行审计部下属的非现场审计处和IT审计处,已经共同开发出审计信息管理系统,这在国内银行业中抢了先。一旦相关信息今后便捷、完备的录入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后,审计部门就能对各项业务及其风险进行随时监控。

(2)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是否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审计

无论将来利率风险内部审计手段如何发展变化,但就目前来看,利率风险内部审计在某些方面还是要对一些原始资料、凭证进行审计。这一点的原因和前面论及的"利率风险审计是否需要现场审计"的原因是一样的。实际上,对于利率风险审计来说,非现场审计与计算机审计大体上是一致的,但也不尽然,如即便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依靠商业银行汇总到的各级机构的资产负债资料,仍然可以"非现场性"的完成绝大部分利率风险审计工作。同时,现场审计和实物审计也不尽相同,但二者对于利率风险内部审计不可或缺的原因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美)保罗•J•索贝尔,《审计人员风险管理指南》,中信出版社,2004年.

[2]张建友,《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3]赵志宏,《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

[4]万静芳,《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金融论坛》2004年第11期.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4篇

朱元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首席教授,三江学院商学院院长,中国财务学年会顾问。曾兼任各种学术组织职务、多所院校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以及担任过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大型企业集团的顾问。

1962年秋考入吉林财贸学院会计统计系会计学专业就读,毕业后即在学校不间断地从事会计、财务和审计的教学与研究,迄今已逾50年。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讲授过各种层次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类课程,教学风格严谨轻松,对学生认真负责,深受学生推崇和爱戴,桃李遍布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

在《会计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南京大学学报》等期刊上数十篇,主要学术专著有《财务控制》、《企业集团财务理论探索》、《企业集团财务实证研究》、《财务会计通论——改革中的理论与实务》以及其他公开出版的著作10余部。其中,专著《财务会计通论》和《企业集团财务理论探索》曾两获江苏省人民政府奖励。研究报告《加入WTO对我国审计环境的影响和政府审计对策研究》获2002年国家审计署优秀科研成果奖。曾获南京大学每五年一次的数千名研究生导师的最高荣誉奖第六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奖。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其研究风格为注重理论与企业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朱元午教授认为,传统财务体系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理财主体的缺位、理念不够先进和缺少基本方法论这样三个方面,而这些缺陷共同导致传统财务体系很难成为整体最优的控制系统,当然也使财务管理或控制的效果难以达到最优化。他指出摒弃单纯财务观点,更新财务控制理念。朱元午教授提出了一个财务控制系统的三维结构,财务控制系统是由控制主体、指导理念和基本方法这三维构成。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风险资本提供者,企业所有者没有任何理由不介入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的经营者和其利益相关者也没有任何理由排斥他们的进入。在控制主体中加进了企业所有者,既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控制,又可以加强对经营者财务行为的控制。企业可以通过设置“财务与预算委员会”这一决策机构使所有者成为理财主体并发挥实际作用的。鉴于管理效率递减规律的普遍存在和经常发生负面效应,企业及其财务控制应以自组织和自适应系统作为追求的目标,朱元午教授尝试将物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融进财务管理,他主张将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构建财务控制系统的指导性理念,这样做对单纯财务观点和更新财务控制理念,构建更加科学有用的财务控制系统还是十分有益的。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企业及其财务管理者认识管理效率递减规律,运用这一理论自觉地使企业及其财务管理成为一个自组织和自适应的系统,还可以帮助企业及其财务管理者找到增加负嫡的基本途径。朱元午教授认为,对传统财务系统的改进和完善需要以博弈论作为最基本的方法论。由于财务控制双方或各方在要不要进行控制这一问题上通常是没有否定选择的,它们之间具备合作博弈和监督博弈的前提因而财务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过程必须着眼于“团体理性”,更加强调效率、公正和公平,然而,要想达到“纳什均衡”,也即实现所有参与者的最优策略组成的战略组合,在给定他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个参与者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而试图打破这种均衡,需要多次的重复博弈。也就是说,一个效果最佳的财务控制系统只有自觉地以博弈论为正确的方法论才有可能最终建立起来。

在我国会计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面临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关系的正确处理问题。朱元午教授认为,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最重要条件是会计国家化,也即各国会计的充分发展,而失去国家特征的会计将不会真正有助于会计的国际趋同。对于会计研究方法,朱元午教授指出,不能把实证研究看成是会计研究唯一的科学方法。作为一门基本上不是理论学科的会计学,其规定性远远大于其理论性,其以会计政策选择为核心的职业判断能力的“艺术性”又实际上大于科学性。这就从本质上导致会计学是以商业判断为主的一门朴实的学科,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了实务界会更欢迎那些会计研究的成果。朱元午教授认为,学者们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多生产对实际工作有用的或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少生产难以被实务界看懂和不太受实际工作关注的特别是有可能误解误导股市和决策者思想及行为的东西。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5篇

一、荷兰的会计史研究

Camfferman(1997)提供了接近200本文献书目,是很综合的资料。除此之外,还应该提到的几本书有:deWaal(1927)和tenHave(1933)17、18世纪复式记账教育有关的书。Kraayenhofen(1955)———荷兰著名的审计师,对财务报告也有一些影响,他写了会计职业调查。还有大量的关于Limperg和荷兰会计学派的研究,如Sevente(r1969,1975,1996)的三本关于过去会计事件的书,还有关于TheodoreLimperg本人的专著。之前更早关于Limperg的书是法语和英语的(Camfferman和Zeff1994;Camfferman2005)。还有其他专著,如Bouma(1966)关于公司目标,Bouma和Feenstra(1975)的从1970到1973年荷兰公司的个性政策的变化,Klaassen和Schreude(r1984)关于荷兰的会计研究发展,Hoogendoorn和Bijl(1992)20世纪90年代的财务报告选集,Limperg之后的Bouma(1992)的管理会计专著。两个澳洲学者Clark和Dean(1992)作了Limperg和Schmidt的重置成本理论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Enthoven(1982)及Brink(1992)研究了Philips(可能是荷兰最著名的公司)的会计政策与实务。Zef(f1993)研究了财务报告的历史发展,Camfferman(1996)荷兰会计历史;Camfferman和Cooke(2001)在日本(1605–1850)合著的荷兰会计的回顾。

二、芬兰会计研究综述

(一)早期的芬兰会计研究和会计教育

(1)Kovero的文献与影响。19世纪著名的芬兰学者Kovero(1877-?)不仅用芬兰语(如1905,1907-16,1910,1911b,1926,1931,1932,1935),还用德语(1911a,1938)和英语(1933,1959),他关于重置成本、未实现利得的作品,还有估价与税收的关系的论文,分别在日本和德国引起巨大关注,但是在讲英语的国家没有得到重视。(2)芬兰工业化(1860-1917)时期的商学院。Lilius(1862)单式计账的教材是芬兰的第一本簿记教材,在芬兰工业化的早期出现了好几个商学院:奥卢的商学院(用芬兰语和瑞典语教学),芬兰商业协会的商学院(1898),和瑞典商业高等学校(1909年成立,后来转到大学水平的瑞典经济学院的名下,现在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瓦萨)。赫尔辛基的帝国亚历山大大学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了簿记教学,真正的大学会计教育是随着1911赫尔辛基的经济学院成立开始的。1927年,土尔库经济学院,赫尔辛基的瑞典经济学院,还有土尔库的经济专科学校都处于芬兰会计和商科教育的前沿地位。二战后,更高级别的商学院成立,1950年,土尔库和瓦萨经济学院(现在是瓦萨大学)成立。坦佩雷(Tampere)和于韦斯屈来(Jyv覿skyl覿)大学都保留了商学研究部。(3)1911到1938年主要受德国的影响较大。尽管英语文献对芬兰的会计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Lukka等人(1984:17–18)认为从1911到1938年芬兰的会计研究主要受德国的影响,Kovero在德国柏林的博士论文,I.V.Kaitilia(1921a),Brommels(1928)和Nurmilhati(1937)的著名论文都受德国影响较大。S.N覿si和J.N覿si(1997:203)认为最初的课堂文献如Calmes,Lehmann,Penndorf,Schmalenbach,Schubitz,Tremponau等主要是德国人的,I.V.Kaitilia(1921a,1921b,1928,1940)的一系列从账簿、财务会计到成本会计的论文基本都受到德国的巨大影响。德国影响力的另一表现是将会计视为企业经济学的分支。(4)早期的芬兰会计研究士论文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Kovero(1911a),I.V.Kaitilia(1921a),Brommels(1928),Nurmiahti(1937),Virkkunen(1951),J覿gerhorn(1965),Jaaskel覿inen(1966),K.Virtanen(1979)等博士论文都呈现较高的水平,他们在财务会计、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估计和折旧问题等领域有很突出的偏好,其次是对工厂会计的兴趣,40年代后才开始成本会计方面的研究,真正的学科研究从二战后Virkkunen(1951,1954,1961)才开始出现。

(二)芬兰的第二代学者及其影响

芬兰的第二代学者MarttiSaario通过Schmalenbach创立了“芬兰”模式,并被E.Artto和J.Lethovouri发扬光大。随着MarttiSaario、EsaKaitilia、UntoVirtanen和HenryVirkkunen的大量著作问世,芬兰学者在管理会计、行为会计、会计伦理等领域中声名鹊起。另一个著名的芬兰会计学家是JaakkoHonko,他提倡投资导向和现值分析。目前活跃于学术界的知名人士有:Laitinen、Lehtonen、KariLukka、Majala、M覿kinen、JuhaN覿si、SalmiN覿si、Neilimo、Philanto、Reponen、Riistama、Salmi、Tamminen、Vehmanen、Wallenius、Wallin等,他们的研究领域宽广且方法多样,从方法论的分析性哲学观、经验性实证观,到具体方法的决策导向观、行为导向观。会计史和管理会计领域的成果有:RiistamaandJyrkki觟的一本深受欢迎的教材;AlaluusuaandLukka在预算方面的研究;Kasanan、Lukka和Siitonen颇有影响的成本研究,被译成英文;还有Lumij覿rvi、Kasanen和Malmi、Granlund等(以Lukka和Granlund的成就最为瞩目)。受Schmalenbach的影响,Saario(1945,1949,1959,1965)的研究兴趣从资产负债表转向利润表,奠定了芬兰会计的学科和法律基础,不过眼下的会计发展趋势与Saario的部分观念相矛盾。在下半世纪,Artto(1968)应用Saario的“优先成本模型”融资理论和对称原理,检验了芬兰公司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比较了不同行业利润分配活动。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晚期,Lethovouri(1969,1972)延续了Saario的研究,奠定了现代芬兰会计的理论基础(Lukka等1984)。其他同时期有影响的博士论文成果有:Grandell(1944)的会计史研究,E.Kaitila(1940,1945)的成本会计和量本利理论分析以及U.Virtanen(1949)关于芬兰产业成本结构的论文。二战后Virtanen(1959)专注于行为会计事项的研究并强调商业道德。Virkkunen(1954),Kaitila(1940),其中Saario(1949),Virtanen(1949)和Virkkunen(1951)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Saario提出的成本不是按比率由收入补偿,而应该有更“理想”的优先顺序,对芬兰的会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观念和后进先出的原则合并一起,就是“产量越少,成本顺序越优先”(Lukka等1984)。

(三)芬兰的第三代学者及其国际影响

(1)20世纪50年代Honko主要贡献与地位。芬兰另一位著名的会计学家JaakkoHonko(1955,1959,1963)的研究明显超出芬兰的国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投资问题,和收入确认计量中的现值方法。Lukka等(1984)认为Honko的贡献是把累计收益看成是对固定资产的补偿和可供分配的利润,避免了折旧问题。(2)20世纪60年代芬兰会计研究的国际影响开始显现。Jagerhorn(1965)关于年度报告的信息内容比美国该方面的研究还要早,尽管这篇论文侧重于审计和实验方面。其他研究包括:Kettunen(1974)有关芬兰公司的盈利能力的,用数学的方法计划J覿覿skel覿inen(1966)和Meyer(1971)计算税收,计算增长和产量模型Ruuhela(1972),还有相似的计算投资、生产和市场份额Lindstr觟m(1972)等。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下半叶和80年代早期的通货膨胀时期,一系列有关通胀调整和相关计量问题的文献涌现,如:Riistama(1971,1978),J覿gerhorn(1975)和Aho(1981a,1981b)。在Lehtovuori(1973)和Kettunen(1974,1980)的研究中,方法论和科学性方面成为研究主流。(3)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和80年代的几种方法论。根据N覿si(1997),芬兰的学术主要有四种方法:第一、“概念法”,可能回应英美的广义“哲学分析”方法,出现在Pihlanto(1978),Majala(1974,1987,1992)和N覿si(1980a,1980b,1981)的财务会计领域和Virtanen(1979)和Vehmanen(1992,1994)和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中。第二“、数学的”(或实证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芬兰至今仍占主流地位,早期有Prihti(1975)、Majala(1987,1992)、Neilimo(1975)、Tamminen(1976,1992,1993)、Laitinen(1980)、M覿kinen(1980)、Neilimo和N覿si(1980)等人的论文,和Lehtonen(1976)和M覿kinen(1976)在管理会计领域的文献。第三、“决策导向的”方法,或多或少回应美国的决策有用的方法,在财务会计领域Salmi(1975)andRiistama(1978)使用,在管理会计领域Wallenius(1975),Reponen(1977)和Wallin(1978)使用。第四、“行为导向法”,与英国的“批判———诠释主义”哲学观有关,出现在Philanto(1978,1988a,1988b,1992,1994)、Majala(1982)和Lukka(1991)等人的论文中,90年展较快,在年青一代广受欢迎。行为导向强调了哲学方面(Lukka1990宣称所有的现实仅仅只是人的建设,Mattessich2003)。芬兰会计学者似乎对哲学反映和社会学会计研究有特殊的偏好。还应提到的文献有:Neilimo(1981)和Majala(1982)的公司社会会计研究;N覿s(i1995)、Niskala和N覿si(1995)的“利益相关人理论”的讨论;Kovero(1959)和Pitk覿nen(1969)的公共管理;Virtanen(1959)和Brunsson(1981)的道德问题;Paasio(1981)的会计作为控制和信息系统理论。上世纪90年代晚期《欧洲会计评论》中芬兰的一系列PE相关的财务研究论文。

(四)芬兰的会计史研究与成本、管理会计文献

(1)芬兰的会计史研究。芬兰会计史方面的主要成果有:Grandell(1944)的芬兰旧会计模型研究;Virrankoski(1975)的芬兰经济史研究;Salm(i1976,1978)回顾芬兰的会计和N覿s(i1993)回顾商业的论文;Rasila(1982)关于芬兰的经济历史和工业化研究;Tainio等(1982)关于芬兰的商业经济的历史回顾;Kettunen(1984,1986)的两篇探索芬兰商业发展起源的研究;Lukka等(1984)的芬兰会计史研究;N覿siandN覿si(1985,1997)20世纪40年代后的会计史博士论文和芬兰会计商业经济传统;N覿si(1990)从上世纪中期到80年代晚期的会计发展研究。PihlantoandLukka(1993)的关于MarttiSaario和他的遗著研究。N覿s(i1990,1994)的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会计思想发展,和他的19世纪初到60年代芬兰成本会计演进的研究。(2)芬兰的成本与管理会计。RiistamaandJyrkki觟(1970)的管理会计教材达到12版之多。Alaluusua(1982)和Lukka(1988)的预算方面研究,90年代一系列有趣的成本研究发源于芬兰:Kasanan等(1991,1993的英文版)提出管理会计的“建设方法”研究;Lumij覿rv(i1993a,1993b)分别有一本书和一篇论文讨论了芬兰的作业成本会计和管理;Kasanen和Malmi(1994)的著作比较了传统的成本会计和作业成本会计;Granlund(1994)研究了管理会计与公司危机之间的关系;Virtanen等(1996)研究了成本会计的驱动因素。尤其要提到的是,Lukka和Granlund(1996)的芬兰成本会计实务研究,证实了劳动力成本比重不断下降、不断变化的战略和营运环境趋势,还发现尽管芬兰工业相对先进,但作业成本法没有预期使用多。

三、北欧其他国家会计研究综述

斯堪地纳维亚国家的会计研究始于瑞典学者OskarSillén,其最为知名的作品是以德语发表的瑞典估价理论历史一文。瑞典另一位早期的杰出学者是AlbertterVehn,主要研究成本会计。

(一)北欧国家的早期发展

北欧国家产生了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早期有2个全球著名的经济学家。一个是OskarSillén[1885–1965],斯德哥尔摩的商业经济学院1913到1950经济系主任,也是1923到1941特许审计师协会的主席。他关于瑞典历史成本理论(Sillén1929)的论文得到全世界的尊敬。他还出版了一本德语审计著作(Sillén1926)和几本瑞典语著作。Sillén的著作主要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方向,实务和理论都很完善,他的成就得到Wallerstedt(1988)的称赞。另外一个是AlbertterVehn[1900–1997],他1926至1967任哥森堡经济学院主任。他的德语著作从会计理论发展到德国商业法律(terVehn1929),瑞典语著作完全成本标准化(terVehn1936)影响力都非常广泛。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成本与管理会计和会计图表的建设(在欧洲大陆盛行)。另两个经济学家分别是IngvarOhlsson(1953)和Aukrust(1955)。

(二)1950后北欧国家的管理会计研究

20世纪下半叶,北欧国家对预算会计各方面产生了特别的兴趣。这个现象在丹麦很突出,Madsen(1959,1970)的两篇规范和一片理论著作刺激了随后预算方面的实证调查研究;Polesie(1976a,1976b)的两篇论文分别研究了“目的预算(goal-budgeting)”和目标预算(budgetingbyobjectives)。Madsen和Polesie(1981)进一步研究了预算的行为元素,明显比其他研究的范围要广。瑞典Samuelson(1973)和Magnusson(1974)关于预算控制的著作,Gavatin(1975)预算激励方面的著作。觟stman(1984)指出“:尽管这些项目都包括经验数据和应用问题分析,也要特别强调观念问题”。北欧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研究兴趣发生了很大转移:Riise(1969)关于决策和控制的成本计算;Arvidsson(1971,1973)的转移价格的两个研究;Jennergren的(1971,1980)斯坦福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分散资源分配的数学理论和另外一篇关于会计对利润影响的论文;Provstgaard的(1972,1976)会计的利润功能分析;觟stman’s(1977,1980)关于管理控制的会计计量的实证研究和行为会计研究;Ljungkvist(1982)的价格变化和管理控制;Ask和Ax(1992)的分析瑞典制造业产品成本发展的英文调查;Frenckner和Samuelson(1984)关于行业产品成本;J觟nsson(1996a)关于会计作为普遍提高方式的研究;觟stman(1977)以会计计量作为控制的方式;Samuelson(1989,1990)的论文和著作分别是关于瑞典的管理控制方式和会计信息系统的,Ask等(1996)关于瑞典的成本管理。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除了关注成本设计和相关的报告的研究(HedbergandJ觟nsson1978),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也有讨论、试验和直接应用边际成本(Freckner和Samuelson1984;J觟nsson1991)。Ask和Ax(1992)研究发现瑞典大约40%工业企业用边际成本和完全成本或者吸收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会计受到行为学和计算机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Polesie1976a,1976b;觟stman1973,1977;Gr觟nlundandJ觟nsson1990;J觟nsson1996a,1996b)。一个相关的研究是公共部门管理会计研究(Oson1983;J觟nsson1982;Brunsson1989)。Engwall和Gunnarsson(1994)出了一本文集《管理会计的学术背景研究》。

(三)北欧各国的财务和社会责任会计

在财务会计和会计理论领域,北欧各国的主要有以下研究文献:PalleHansen(1962)的著名代表作,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利润的会计概念。Sven-ErikJohansson(1965)的瑞典投资准备系统的著作———这个主题实际是财务理论的领域。Kinserdal的挪威行业年报中包含的信息分析;觟stman’s(1973)的会计报告使用和设计的实证研究;Eriksson(1974)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包含的信息研究的著作;Kedner(1975)的破产问题研究;J觟nsson(1988,1991,1994)的几个主题的著作:会计规范和主要结构,政府监督时的会计角色;在强势政府背景下不断变化的会计规范的构成。在70年代财务会计的几个特殊分支中,有一个分支主要研究20世纪70年代的通胀会计,如魦kerblom(1975)的通胀时代的商业公司;Wideb覿ck(1976)的通胀会计和预算;Br觟oms和Rundfelt(1979)的通胀会计和养老金会计年报的价格调整方法。觟stman(1980)的通胀会计概念研究。关于公共服务会计,必须提及的有Oson(1983)关于市政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使用的著作;J觟nsson(1982)地方政府预算行为案例研究的英文文献(觟stman1984);J觟nsson-Lundmark(1976)的养老金会计。社会会计方面,觟stman(1984)只列出了Gr觟jer和Stark(1978)的研究,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导向性研究著作,应用于两个瑞典的公司。北欧国家的会计研究对英语国家的会计研究有深远影响,最著名的是挪威裔美国学者JamesA.Ohlson大量开创性的著作(如1987,1988,1995)“干净盈余”净化理论,FroysteinGjesda(l1981)关于会计的论文。丹麦学者关于透视会计信息的论文也值得关注:J.A.Christensen和Demski(2003)合作的;P.O.Christensen和Feltham(2003,2005)合作的两卷著作。Skaerbaek(1998)的论文《丹麦中央政府的会计技术政治》和Tornquist(1999)的实证会计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四)北欧国家的会计史研究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方面研究外,北欧国家的会计史研究列示如下:Carlson(1986)关于瑞典大型企业高管研究;另一个是Engwall(1992)关于瑞典的商业经济和主要代表人物研究;Gunnarsson(1994)关于瑞典经济学家的奠基人AndersBerch的著作研究。另两篇英语论文:觟stman,L.(1984)的关于北欧国家的会计研究以及J觟nsson(1996b)的关于瑞典的会计和商业经济传统的著作。提到瑞典的会计历史,不能不提到金融天才IvarKreuger,他的工业王国和他的破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它不仅影响到瑞典的审计行业,还有随后的法律,而且影响了这个小国的政治前途。这种崩溃甚至让纽交所震惊,影响到了美国的会计立法。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20世纪; 会计理论研究; 文献概览

20世纪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现代会计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给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也使会计理论与实务界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会计界的共同努力下,会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会计科学在整个人类科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试据有关资料,对中外取得的主要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概括,以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初步线索①。

一、西方有影响的会计理论文献

有关20世纪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西方会计理论文献问题,国内学者曾经作过一些不同角度的归纳与介绍,并列出了主要篇目②。笔者经整理与综合分析,试将20世纪西方会计理论主要领域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会计理论文献分为10类共100份(其中书籍78部,论文21篇与1份专辑),其具体篇目列示如下③。

(一)会计史学论著

研究会计历史发展规律方面的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的《1900年前的会计发展》(Accounting Evolution to 1900,1933);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和贝斯尔・S.亚梅(Basil S. Yamey)合作主编出版的《会计史论文集》(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Accounting,1956);迈克尔・查特菲尔德(Michael Chatfield)的《会计思想史》(A History of Accounting Thought,1974);欧・腾・海渥(O.Ten Have)的《会计史》(The History of Accountancy,1976);Я.B.索科洛夫(Я. В. СОКОДОБ)的《会计发展史》(История Развития Вухтадтерского Уиета,Финанс

ы И Статистка,1985)④;加里・约翰・普雷维茨(Cary John Previst)和巴巴拉・达比斯・莫里诺(Barbars Dubis Merino)合著的《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A History of Account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Accounting,1998);塞缪尔・保罗・加纳(Samuel Paul Garner)的《1925年前成本会计的演进》(Evolution of Cost Accounting to 1925,1954);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史》(Accounting Theory and Accounting History,2009)。

(二)簿记理论论著

研究簿记原理方面的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的《簿记论》(见《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Summa de Artithmetica,Geometeia,Proportioni et Proportionalita,1494)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计算与记录详论》(Tractatus 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⑤;查尔斯・以斯拉・斯普拉格(Charles Ezra Sprague)的《账户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Accounts,1907,或译《账户哲理》)⑥;井尻雄士(Yuji Ijiri)的《三式记帐法的结构和原理》(1982―1987)⑦。

(三)规范会计理论论著

20世纪,西方学术界运用规范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较多且范围较广,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亨利・兰德・哈特菲尔德(Henry Rand Hatfield)的《近(现)代会计学》(Modern Accounting,1909)⑧;威廉・安德鲁・佩顿(William Andrew Paton)的《会计理论――兼论公司会计的一些特殊问题》(Accounting Theor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Corporate Enterprise,1922);约翰・班纳特・坎宁(John Bennet Canning)的《会计学中的经济学》(The Economic of Accountancy,1929);亨利・惠特科姆・斯威尼(Henry Whitcomb Sweeney)的《稳定会计》(Stabilized Accounting,1936,或译《稳定币值会计》);托马斯・亨利・桑德斯(Thomas Henry Sanders)、亨利・兰德・哈特菲尔德(Henry Rand Hatfield)和昂德希尔・莫尔(Underhill Moore,又译U.穆尔)合著的《会计原则的研究报告》(A Statements of Accounting Principles,1938,又译《论会计原则》);肯尼斯・麦克尼尔(Kenneth Macneal)的《会计中的真实》(Truth in Accounting,1939,或译《会计中的真实性》);斯蒂文・吉尔曼(Stephen Gilman)的《利润的会计概念》(Accounting Concepts of Profit,1939);威廉・安德鲁・佩顿(William Andrew Paton)和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的《公司会计准则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1940);西德尼・斯图尔特・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的《动态经济中的收益计量》(Income Measure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1950,又译《动态中的收益计量》)⑨;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的《会计理论结构》(Structure of Accounting Theory,1953);莫瑞斯・莫立茨(Maurice Moonitz,又译穆尼茨)的《论会计基本假设》(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1961);埃德加・O.爱德华兹(Edgar O.Edwards)与菲利普・W.贝尔(Philip W.Bell)合著的《企业收益的理论与计量》(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Income,1961,又译《企业收益的计量与理论》);罗伯特・T.斯普罗斯(Robert T. Sprouse,又译斯普劳斯)和莫瑞斯・莫立茨(Maurice Moonitz,又译穆尼茨)的《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 Tentative Set of Broad Accounting Principle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1962,又译《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原则初探》);阿纳尼亚斯・查尔斯・利特尔顿(Ananias Charles Littleton)和弗农・K.齐默尔曼(Vernon K. Zimmerman)的《会计理论:连续性与变化》(Accounting Theory:Continuity and Change,1962);诺顿・莫尔・贝德福德(Norton Moore Bedford)的《收益计量理论:会计的基本构架》(Incone Determination Theory:An Accounting Framework,1965);罗蒙德・约翰・钱伯斯(Raymond John Chambers)的《会计、估价和经济行为》(Accounting,Evaluation and Economic Behavior,1966);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的《基本会计理论》(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ASOBAT,1966,又译《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报告》);井尻雄士(Yuji Ijiri)的《会计计量基础――基于数学、经济学及行为学的探究》(The Foundations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A Mathematical,Economic,and Behavioral Inquiry,1967);西德尼・戴维森(Sidney Davidson)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Handbook of Modern Accounting,1970);罗伯特・雷蒙德・斯特林(Robert Raymond Sterling)的《企业收益计量理论》(Theory of the Measurement of Enterprise Income,1970)和《资产计价与收益计量》(Asset Valuation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1971);井尻雄士(Yuji Ijiri)的《会计计量理论》(Theory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1975);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简称AAA)的《会计理论与理论认可报告》(A Statement on Accounting Theory and Theory Acceptance,SOATATA,1977,又译《会计理论与公认的理论说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的第1―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s,1978―2000);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1989);联合国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简称ISAR)的《财务报表的目标与概念》(Objectives and Concept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1989);夏恩・桑德(Shyam Sunder)的《会计与控制理论》(Theory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1997);罗伯特・牛顿・安东尼(Robert Newton Anthony)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反思:审视其是否有助于提供合理财务报告》(Rethinking the Rule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Examining the Rules for Proper Reporting,2003);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Study Pursuant to Section 108(d)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on the Adop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Financial Reporting System of a Principles-Based Accounting System,2003);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会计准则制定理论与实践》(Accounting Standards Sett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5);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依据国会“2008年紧急稳定经济法案”第133节的研究报告与建议:关于调整到市价会计的研究》(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2008)。

此外,在21世纪初期,有两篇论文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规律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且影响较大,即井尻雄士(Yuji Ijiri)在《会计准则季刊》(Quarterly Update on Accounting Standards)2003年第3期上发表的“美国会计准则及其环境:75 年发展历史的二元研究”(U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Their Environment: A Dualistic Study of Their 75-years of Transition,2003)和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在《纽约注册会计师杂志》(The CPA Journal)2005年第1期上发表的“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演进:职业准则背后的政治力量”(The Evolution of U.S. GAAP: The Political Forces Behi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2005)。

(四)实证会计理论论著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实证研究方法开始运用于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性的成果。经过三十多年努力,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实证会计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五类。

1.初期的开创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的开创性论文是1篇论文与1份专辑,即:尼古拉斯・道普齐(Nicholas Dopuch)和David F. Drake的论文“交易价格问题的数学方法解析”(Accounting Implications of 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the Transfer Price Problem,1964);《会计研究杂志》(JAR)1966年增刊――《会计中的经验研究:论文选》(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Selected Studies,共收8篇论文)。

2.早期的奠基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发展早期的奠基性论文主要有6篇,即:雷・鲍尔(Ray .Ball)和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Accounting Income Numbers,1968);威廉・亨利・比弗(William Henry Beaver)的“年度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1968);迈克尔・C.简森(Michael C. Jensen)的 “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和会计管制的思考”(Reflections on the State of Accounting Research and the Regulation of Accounting,1976);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关于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Towards a Positiv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ccounting Standards,1978);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 “‘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会计报告对决策的影响也许是70年代最具挑战性的会计问题”(The Rise “Economic Consequences”: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Reports on Decision Making May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Accounting Issue of the 1970s,1978);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会计理论的供给与需求:理论解释”(The Demand for and Supple of Accounting Theories:Market for Excuses,1979)。

3.中期的方法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发展中期的方法性论文主要有两篇,即:查尔斯・克里斯坦森(Charles Christenson)的“实证会计方法”(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Accounting,1983)和威廉・R.坎里(William R. Kinney)的“经验会计研究型博士论文的设计”(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 Design for Ph. D. Students,1986)。

4.近期的综述性论文。实证会计研究近期的综述性论文主要有10篇,即:罗斯・L.瓦茨(Ross L.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的十年回顾”(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A Ten Year Perspective,1990);《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简称JAE)2001年9月(第31卷)与12月(第32卷)上发表的“价值相关性文献对财务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性研究”(The Relevance of the Value-Relevance Literature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会计领域的资本市场研究”(Capital Markets Research in Accounting Pages)、“会计选择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on Accounting Choice)、“会计领域中的经验税务研究”(Empirical Tax Rresearch in Accounting)、“信息不对称,公司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有关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文献回顾”(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契约理论与会计”(Contracting Theory and Accounting)、“论信息披露”(Essays on Disclosure)、“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评价管理会计经验研究:一个基于价值的管理视角”(Assess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Managerial Accounting: A Value-Based Management Perspective)等9篇综述性论文⑩。

5.重要理论论著(6部)。实证会计理论影响较大的著作主要有以下6部,即:威廉・亨利・比弗(William Henry Beaver)的《财务呈报:会计革命》(Financial Reporting:An Accounting Revolution,1981);罗斯・L.瓦茨(Ross L. Watts)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1986);威廉姆・R.斯科特(William R. Scott)的《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1999);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资本市场会计研究导论》(Capital Markets-Based Research In Acounting: An Introduction,2000);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Jerold L. Zimmerman)的《决策与控制会计》(Accounting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Control,2000);约翰・A.克里斯滕森(John A. Christensen)和乔尔・S.德姆斯基(Jcel S. Demski)的《会计理论:一种信息含量视角的分析》(Accounting Theory:An Information Content Perspective,2003)。

(五)会计报告理论论著

会计报告类的理论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简称AICPA)特别委员会的《改进企业报告――顾客导向: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需求》(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 - A Customer Focus. Meeting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 Comprehensive Report of the Special Committee on Financial Reporting,1994);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企业报告研究计划”专门研究小组的系列报告――《网络时代的企业报告》(Busniss Reporting in Network Times,2000―2001){11};保罗・B.W.米勒(Paul B. W. Miller)和保罗・R.班森(Paul R. Bahnson)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一场重要的变革》(Quality Financial Reporting :An Important Transform,2004);尼克西亚国际审计事务所编的《国际财务报告》(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Financial Reporting ,2000);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高新技术特别工作组”(High Tech Task Force)的专门研究报告――《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Financial Reporting Markup Language,XFRML,1999);迈克尔・杰宾斯和阿里斯特・K.梅森的《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ement in Financial Reporting,1988);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onfederation of Asian and Pacific Accountants ,简称CAPA)所的《亚太地区财务报告的系列研究报告》(Financial Reporting in the Pacific Asia Region,1997―2003){12}。

(六)综合性会计理论论著

综合性会计理论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 S.Hendriksen)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65);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 Riahi-Belkaoui)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2004);肯尼斯・S.莫斯特(Kenneth S.Most)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1982);斯蒂芬・亚当・泽夫(Stephen Addam Zeff)的《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Reading & Note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1998);亨利・I.沃尔克(Harry I. Wolk)、詹姆斯・L.多德(James L. Dodd)、米歇・G.迪尔尼(Michael G. Tearney)的《会计理论:政治与经济环境下的观念问题》(Accounting Theory:Conceptual Issues in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s Environment,2004);杰恩・戈弗雷、阿伦・霍奇森、斯科特・霍姆斯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 Theory,2004);托马斯・G.埃菲斯(Thomas G. Evans)的《会计理论:当代会计问题》(Accounting Theory:Contemporary Accounting Issues,2003)等。

(七)国际会计研究论著

国际会计类研究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克里斯托夫・W. 诺比斯(Christopher Nobes)和罗伯特・亨利・帕克(Robert Henry Parker)的《比较国际会计》(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1981,2010年第11版);弗雷德里克・D.S.乔伊(Frederick D.S.Choi)、卡罗尔・安・福罗斯特(C.A.Frost)和加利・K.米克(J.K.Meek)的《国际会计学》(International Accounting,1984,2010年第7版);戴维・亚历山大和西蒙・阿彻(David Alexander & Simon Archer)的《欧洲会计指南》(Miller European Accounting Guide,1999);“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系列丛书(Wiley 2009版,《US GAAP-2009》和《IFSR-2009》){13}。

(八)会计研究方法论著

会计研究方法类的论著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第一类是基础性的研究方法论著,主要有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1953){14}和马科斯・韦伯(Max Weber)的《社会科学方法论》(Gesammelte Aufsatze zur Wissenschaftslehre,1904―1917);第二类是会计研究类的方法论著,主要有鲍普・瑞安(Bob Ryan)、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 W.Scapens)和迈克尔・西奥博尔德(Michael Theobald)的《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Resea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02),以及马尔科斯・史密斯(Malcolm Smith)的《会计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Accounting,2003)。此外,还有乔治・H.索特(George H. Sorter)在《会计评论》(AR)1969年第1期上发表的著名论文“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An “Events”Approach to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九)其他会计理论论著

其他会计理论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托马斯・H.约翰逊(Thomas H. Johnson)和罗伯特・塞缪尔・卡普兰(Robert Samuel Kaplan)的《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Relevance Lost: The Rise and Fal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1987);迈克尔・布拉米奇(Michael Bromwich)和阿勒罗・比姆尼(Alnoor Bhimani)的《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Management Accounting: Pathways to Progress,1994);汉弗莱・H.纳什(Humphrey H. Nash)的《未来会计:一种规范的增值会计方法》(Accounting for the Future:A Disciplined Approach to Value-added Accounting,1998);史迪芬・肖特嘉(Stefan Schaltegger)与罗杰・布里特(Roger Burritt)的《现代环境会计:问题、概念与实务》(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ssues Concepts and Practice,2000);罗伯・格瑞(Rob Gray)和简・贝宾顿(Jan Bebbington)的《环境会计与管理》(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al,2001)。

(十)主要审计理论论著

审计理论类论著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罗伯特・库恩・莫茨(Robert Kuhn Mautz)和侯赛因・阿米尔・夏拉夫(Hussein Amer Sharaf)的《审计理论结构》(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1961){15};C.W.尚德尔(C.W.Schandl)的《审计理论:测定、调查与判断》(Theory of Auditing:Evaluation,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1978){16};文森特・M.奥赖利(Vincent M.Oreilly)等所修订的《蒙哥马利审计学》(Montgomery's Auditing,2005){17};阿尔文・A.阿伦斯(Alvin A. Arens)、兰德尔・J.埃尔德(Randal J.Elder)和玛克・S.比斯利(Mark S.Beasley)的《审计与保证服务――整合法》(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An Integrated Approach,2003);道格拉斯・R.卡迈克尔(D. R. Carmichael)、约翰・J.威林翰(John J. Willingham)和卡罗・A.沙勒等的《审计概念与方法――现行理论与实务指南》(Auditing Concepts and Methods:A Guide to Current Theory and Practice,1998);加拿大会计师协会(Canad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ing ,简称CICA)的《审计中的职业判断》(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the Auditor,1995)。

二、中国有影响的会计理论文献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会计类书籍大多是对会计记录技术的介绍,真正可称之为会计理论书籍的较少。20世纪50―70年代,会计界也曾经出版了部分会计理论的书籍,但涉及的理论范围一般比较窄。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计理论研究的论著开始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伴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以及会计学博士教育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以及不同高校对会计学科建设的重视,以不同形式出版的会计理论论著大量推出,从而带来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前所未有的繁荣。据有关资料的初步综合整理与分析,20世纪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中国会计理论文献大致可分为六大类共约七十余部(套、种),其基本情况如下{18}。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学术文献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较多,特别是中华民国时期,所出版的会计、审计书籍就有300多种{19},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刘岳云的《光绪会计表》(教育世界社刊行,1901年);蔡锡勇的《连环账谱》(湖北官书局刊行,1905年);谢霖和孟森著《银行簿记学》(系《商业银行学总编》第三册,日本东京出版,1907年);孙德全的《理财考镜》(1910年);潘序伦的《簿记及会计学》(英文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25年);潘序伦的《公司理财》(英文版,立信会计出版社,1925年);杨汝梅的《无形资产论》(Goodwill and Other Intangibles,1926年完成,1927年英文出版,中文译本由施仁夫等译后商务印书馆印行,1936年);徐永祚的《改良中式簿记概说》(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1933年);潘序伦的“会计学发达史”(载《立信会计季刊》第2卷,1934年);陆善炽所译“巴舒里之‘计算与记录要论’汉译”(载《会计杂志》第3卷第4期,1935年);李觉鸣的《理论簿记学》(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4年)。

(二)20世纪50―70年代末期的主要学术文献

20世纪50―70年代末期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潘序伦的《基本会计学》(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0年);潘序伦的《初级成本会计》(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1年);潘序伦与俞文青合著的《国营企业会计概要》(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52年){20};潘序伦和徐可南译《前苏联会计述要》(上海立信出版社,1952年);弗・哥・马卡洛夫著的《簿记核算原理》(中国人民大学簿记核算教研室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2年);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会计核算原理教研组编的《会计核算原理》(财政出版社,1958年);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编的《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21};厦门大学经济系编的《会计基础知识》(葛家澍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4年);厦门大学经济系财会教研室编的《会计基础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三)20世纪80年代期间的主要学术文献

20世纪80年代期间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赵锡禹的《资本主义会计专题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顾准的《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郭道扬的《中国会计史稿》(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郭道扬的《会计发展史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阎达五的《会计理论专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易庭源的《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葛家澍的《会计的基本概念》(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葛家澍与吴水澎主编的《会计学原理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葛家澍主编的《会计学导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8年);陈今池编著的《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年,立信会计出版社){22}。

(四)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主要学术文献

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会计理论学术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葛家澍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23};郭道扬的论文“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1992)”{24};周忠惠的《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葛家澍主笔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杨时展的《杨时展论文集》(沈如琛选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于玉林的《现代会计方法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杨时展的《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葛家澍和刘峰的《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郭道扬的系列论文“20世纪会计大事评说”(1999年《财会通讯》第1―12期,共12篇);易庭源的《资金运动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张朝宓、苏文兵编著的《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葛家澍和刘峰的《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于玉林的《大会计学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于玉林的《现代会计哲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洪剑峭、李志文(Chi-Wen Jevons Lee)的《会计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的革命性突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郭道扬的《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一至三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008年出版)。

(五)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综合性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综合性文献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葛家澍、吴水澎主编的《建国以来会计基本理论文章摘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陈今池编译的《简明英汉财务与会计词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龚清浩、徐政旦主编的《会计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25};娄尔行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与审计(Accounting and Auditing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美国德克萨斯达拉斯大学出版,1987年);杨纪琬主编的《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项怀诚主编的《新中国会计五十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葛家澍、余绪缨、侯文铿、陈荣凯主编的《会计大典(共十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该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型丛书分设会计理论、会计史、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非企业会计、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理财学和审计学等;中国会计学会编的《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1979―1999)(共七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该丛书分设有基础理论卷、财务会计卷、财务管理卷、成本与管理会计卷、审计卷和特殊业务与会计新领域等卷;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的《会计准则研究文库(共十册)》(大连出版社,2005年),该套书分设有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与财务报告、石油天然气会计与农业会计、资产减值会计、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所得税会计、金融工具会计与保险会计、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和关联方交易与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等专题;中国会计学会编《中国会计学论文选》(共18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2009年){2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编《中国会计年鉴》(1996―2009年,共13本,中国财政杂志社,1997―2010年){27}。

(六)会计理论研究丛书类

我国出版的会计理论研究丛书较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1927年始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发行的“立信会计丛书”,总量达150余种{28};由葛家澍、裘宗舜主编的“会计信息丛书”(第1―5辑),1993―2003年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共涉及52个专题会计问题,其包括的专业领域非常广泛,每一专题阐述得均较翔实;财政部会计司主编的“会计准则丛书”(第1―11辑),1992―2001年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共涉及《改革与借鉴(1992)》、《国际会计准则(1992)》、《论财务会计概念(199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1993)》、《日本会计法规(1994)》、《美国会计准则的解释与运用(1995)》、《完善与发展(1995)》、《国际会计准则(1993修订)(1996)》、《论改进企业报告(1998)》、《日本会计实务指南(2000)》和《非营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的解释与应用(2001)》等问题;由葛家澍、毛伯林主编的“会计理论探索丛书”,1989年始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2年转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至2009年2月已经出版32本;1996年始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友会计论丛”,主要以会计学博士论文为主,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九辑共75本;2001年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博士丛书”(葛家澍总序),2008年底已经出版33本;2002年始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会计新视野丛书”(阎达五总序),2008年底已经出版13本;2002年始由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外会计审计准则研究与比较丛书”,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14本。

(七)会计理论研究译丛类

20世纪的西方会计文献较为丰富,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文献更是汗牛充栋。我国为了广泛地借鉴与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引进国外会计理论与实务论著方面,大致经过了20世纪30―40年代的单本引进介绍阶段、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分类引进介绍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系统引进与改写阶段。其引进形式主要有:一是引进原版的外文图书及港台新版会计书籍;二是组织翻译出版国外著名会计审计理论著作;三是自由选题翻译出版的国外会计理论著作,这类译著中不乏上乘佳作,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有陆善炽的“巴舒里之‘计算与记录要论’汉译”(载《会计杂志》第3卷第4期,1935年)、潘序伦组织翻译的《劳氏成本会计》与《陀氏成本会计》、威廉・A.佩顿主编《会计师手册》(Accountants’Handbook)中之《无形资产》部分、威廉・A.佩顿著《决算表之分析与解释》和《收益之决定》等;四是编译或编著的介绍国外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五是简编导读类的会计理论普及性书籍,如《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曾选辑了22本会计理论书籍的作者及其基本内容作了系统介绍,为读者在短期内了解其基本内容提供了一个指南,共涉及会计思想及发展的文献3本、基本会计理论的文献6本、财务会计理论的文献4本、国际会计理论的文献3本、会计核算理论的文献2本、研究方法理论的文献1本和审计理论的文献3本{29}。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各出版机构亦相应组织推出了会计理论书籍及教科书方面的各种译丛,但目前较有影响的会计理论研究译丛主要有以下七类:文硕主编的“世界审计会计名著译丛”(共10本),1990年5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文硕主编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共7本),1991年10月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文硕、汤云为总主编的“会计审计知识更新丛书”(共8本),1992年5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始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友会计名著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21本;2001年始由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现代财务会计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3本;2000年始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校会计学教材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8本;2006年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组织出版的“会计经典译丛”,至2008年底已经出版6本。

注解:

①因笔者阅读文献与掌握资料的限制,文中所列文献难免挂一漏万,仅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兴趣者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初步线索。

②陈今池编著:《现代会计理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413页。

③本部分相关资料主要截至2009年底。

④该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亦是涉及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故将其列入。

⑤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该书早期的国外有影响的译本主要有:德文由Ernst Ludwing Jager教授译出(Stuttgart,1876);现代意大利文由Vincmzo Gitti教授译出(Thrino,1878)俄文由E.G. Waldenter译出(St.Petersburg,1893);波希米亚文由Karl Peter Kheil教授译出(Prab,1896);荷兰文由J.G.Ch Volmer教授译出(Rotterdam,1895);英文由John B.Geijsbeek(Denver,1914)及Peter Crivelli(London,1924)两人前后译出;日文由平井泰太郎1920年译出。该书目前在国内有四个中文译本:第一个译本是1935年由陆善炽先生据日本会计学家平井泰太郎1920年的日文译本编译并载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主办的《会计杂志》第6卷(1933年创刊,每年编序2卷)第4―6期的《巴舒里之“计算与记录要论”汉译》(第4期第31―62页,第5期第37―65页,第6期第51―92页);第二个译本是1988年由林志军、李若山和李松玉据R.戈里・布朗(R.Gene Brown)和肯里斯・斯坦顿・约翰斯顿(Kennety Stanton Johnston)1963年著的书所译,并由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出版《巴其阿勒会计论》(Pacioli on Accounting);第三个译本是2004年由邬杏川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英译本翻译为中文,经赖永添校、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会计账簿及记录》――摘自《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第四个译本是2010年5月立信会计出版社将《巴其阿勒会计论》的1988年译本以《簿记论》为名纳入“会计经典丛书”出版。另据陆善炽(1935)先生在其译本序言中提及,当时天津南开大学的丁佶先生亦已将该书John B.Geijsbeek的英文版直接译出,但笔者自国内古旧书搜集,未见此藏书,据此推测,也许由于此后抗日战争爆发或者其他原因,此译本最终未能出书。此外,就该书的详细出处与具体章次数,在不同的文献中有六种说法:(1)张文贤(2002)指出,《数学大全》由五个部分所构成,第三部分“簿记”是关于会计方面的,共36章;(2)林志军(1988)等译的《巴其阿勒会计论》的第27―28页中指出,《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三部分为“簿记”,由于“簿记论”的标题是“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可以翻译为“计算与记录的详论”;(3)葛家澍(1998)指出,《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第三部分论述簿记,称为《簿记论》,共包括37章和两个简短的附录;(4)文硕(1987)指出,《数学大全》由五部分组成,第三部分是簿记,其中论述复式簿记的是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计算与记录详论》(Tractatus 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5)邬杏川(2004)指出,该书可分为三个部分,共39章;(6)郭道扬、叶青等(1999)的《会计史》、郭道扬(1984)的《会计发展史纲》和郭道扬(2008)的《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第三卷)均指出,《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第三部分论述簿记,其中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论述,列于该书第九部,第十一篇,题为《计算与记录要论》(Particularis de Computis et Scripturis),该书分为三十六章。

⑥笔者认为,此书译为《账户哲理》可能会更加贴切一些。

⑦Yuji Ijiri. Triple-Entry Bookkeeping and Income Momentum.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Studies in Accounting Research 18, 1982;Yuji Ijiri. A Framework for Triple-Entry Bookkeeping.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ccounting Review, Oct. ,1986;Yuji Ijiri. Three Postulates of Momentum Accounting.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ccounting Horizons, Mar.1987;中文译本见娄尔行译:《三式记账法的结构与原理》,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9年版。

⑧该书于1927年修订后以《会计学:原理和问题》(Accounting:Its Principles and Problems)为名出版。

⑨该于1948年完成,1950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汇编成册,1973年再版。

⑩参见《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1年9月和12月出版的两期综述专辑。中文译本见S.P.科塔里等主编,支晓强等译:《当代会计研究:综述与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参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企业报告研究计划”委员会,宋小明、王世勤编译:《网络时代的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该报告系由三份报告所组成,即:《企业报告信息的电子》(Electronic Distribution of Business Reporting Information,2000-01-31),《改进企业报告:洞悉加强自愿性披露的内情》(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g:Insights into Enhancing Voluntary Disclosures,2001-01-29),《公认会计原则与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披露要求》(GAAP-SEC Disclosures Requirement,2001-03-06)。

{12}该报告由《职业会计团体的主要构成――一个指导》(1998年4月)、《会计人员的能力指导》(1998年4月)、《会计教育的改进》(亚太会计师联合会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项目,1998年4月)、《会计披露在东亚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缺陷:对所吸取教训的评价》(2003年4月)、《差别报告框架――对ISAR中小企业会计和财务报告指南的回应》(2003年6月)、《亚太地区审计委员会的结构》(2003年9月)和《职业会计人员的能力和对职业会计组织的挑战――一个案例研究》(2004年11月)七个报告所组成,国内已经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翻译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13}该丛书自20世纪90年代初即开始出版,定期更新。

{1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著,武玉宁译:“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1953)”,载:《弗里德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或译《审计哲理》。

{16}Schandl, C.W.Theory of Auditing-Eval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 Scholars Book Co., 1978.

{17}该书于1912出版第1版,到2005年,所出第12版由刘霄仑等译并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18}本部分相关资料主要截至2008年底。

{19}郭道扬编著:《中国会计史稿(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355页,第633页。

{20}此处部分书目源于2007年11月17日参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图书馆所设潘序伦先生作品陈列室,因时间与其他原因,现存世较少。

{21}高等财经院校会计教材编写组:《会计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原书为赵玉珉、娄尔行、葛家澍、吴诚之编著,1979年再版,杨纪琬教授参与了组织工作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修订工作。该书是我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精品教材之一,在粉碎“”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记载,该书自1963年问世以后,因其畅销不衰而先后16次印刷,1998年出最后1版,总发行量达到了120多万册,创造了我国单部会计教科书发行的记录。参见:杨纪琬:《中国现代会计手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22}该书先后修订出版了三次:1992年以《现代会计理论概论》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1998年以《现代会计理论》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07年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第2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23}该书后修订出版两次:一是由葛家澍、林志军编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2001年,厦门大学出版社);二是葛家澍主笔的研究生教材《财务会计理论研究》(2006年,厦门大学出版社)。

{24}此文为郭道扬教授为迎接1992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七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而写作的,由于篇幅过长在会议上只向各国学者宣讲了有关会计教育部分的内容,其他部分于1993年也仅由《湖北财政研究》以摘登的形式连载,台湾管理会计学会主办的《管理会计》杂志亦曾摘登。全文正式发表于《会计论坛》2003年第1期、第2期和2004年第1期。

{25}该书于1991年曾再版。

{26}该丛书1979―1987年合编一本,1988―2008年每年编一本。

{27}《中国会计年鉴》于1996年开始由中国财政杂志社编辑出版,1996年卷为1995年前的有关资料,此后即每年一本,均为前一年的资料。

{28}《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潘序伦回忆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宋丽智:《民国会计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7篇

1.立论准确。审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总理在视察国家审计署时,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温总理的这四句话指明了审计人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努力方向,也是构筑新时期审计文化的核心。该书充分体现了温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着重研究并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这是研究审计文化的总纲。该书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把审计机关建设成学习型机关、如何把审计人员造就成学习型干部等问题。二是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工作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的关系。该书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与审计文化关系的研究,回答了审计监督如何参与社会矛盾的协调、审计机关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完成审计任务与审计文化建设如何协调发展等问题。

2.观点新颖。10多年来,我国学者对会计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发表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论文、专著,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深入发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对审计文化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论文(论著)不多、质量也不高。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没有一个明确的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审计文化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存在很大关系。该书在深入分析审计文化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将审计文化目标确定为审计文化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并以此为基点构筑的审计文化理论基本框架,可以说填补了我国审计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

3.操作性强。近年来,中外频繁爆发财务造假丑闻,在人人喊打“财务造假”的同时,也对审计的可靠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打击“审计造假”之声不绝于耳。如何遏制审计造假?李金华审计长提出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人、法、技”指导思想,明确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矫正了传统审计学侧重从物质和制度方面找原因、寻对策,而忽视对人的精神研究的做法。在审计工作中如何贯彻“人、法、技”思想?首要的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理论。该书探讨了审计文化的结构、内容、来源、功能、环境及其建设等诸多问题,并充实了审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把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深入审计文化理论研究,有利于切实指导审计部门以“人、法、技”建设为中心,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4.方法科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是达到目的的基本路径,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正确进行课题研究的前提。当代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越来越注意研究方法的系统性移植。这就要求审计文化研究必须打破原有的体系,不仅要特别关注影响和支撑审计文化发展的诸多新因素的研究,更要把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进审计文化研究之中。因此,重视相关学科的渗透、交叉、融合,对于实现审计文化理论创新和审计文化实践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书从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内在联系出发,不仅把创新作为支撑审计文化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来研究,而且把创新作为锐利的方法论武器引入审计文化理论研究,无疑显示出作者具有勇敢的开拓精神。同时,该书重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审计文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更反映出作者良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研究方法;比较研究

一、序言

博士学位是学位制度中最高级别的学位,获得博士学位标志着受到了最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在国际上,博士教育源远流长,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美国的会计学博士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今已经有许多大学具有会计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中国的学位制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1982年厦门大学葛家澍教授招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会计学博士研究生,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了会计学博士教育。从1982年到2001年,中国先后有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科研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学院、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暨南大学等12所大学及科研机构获得会计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会计学博士生的招生人数和获得学位人数逐年增加,表明中国会计学博士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博士教育制度是由课程教育、科学研究和博士论文三个核心环节构成,而撰写博士论文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论文选题是非常关键的步骤。选题的恰当与否事关论文质量。一篇好的博士论文,其选题必定是新颖的、开拓性的、富有创新的。好的选题才能使论文建立在高的起点上,加上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才能保证论文有高的质量。因此,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往往成为博士生非常关注、也煞费苦心的问题。本文拟对中国与美国会计学专业博士论文选题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会计学博士教育提供借鉴,促进中国会计学博士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样本说明、样本分类及标准

(一)样本说明

由于美国授予会计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较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更多,无法得到博士论文的全面统计资料,故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1939年至2001年已获得博士学位的327篇会计学博士论文为美国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研究的样本。

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于1867年,1921年开始招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a.c.littleton教授开设了第一门研究生课程,标志着该校会计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1938年a.c.littleton教授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会计学博士点,从此开始了该校历史悠久、成绩卓著的会计学博士教育。截止2001年,该校已经培养了327名会计学博士,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全美乃至全球第一。伊利诺伊大学会计系以其在会计教育方面的奠基之功和创新之举、会计理论方面的开拓精神和卓著成就、浓郁的研究气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饮誉全球,被认为是美国乃至世界杰出会计学家的摇篮,连年在美国大学会计教育排名中名列前茅。分析研究该校的会计学博士教育,特别是博士论文的选题,对提高中国的会计学博士教育的水平有重要意义。

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样本则由1985—2001年已有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全部9家会计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的306篇博士论文构成。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见表1):

以上共计633篇中美会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构成了本文比较分析的样本。

(二)样本分类及标准

本文对会计学博士论文的分类及标准是:

1.按照中国学术界对会计学科外延的一般认识,将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三大领域纳入会计学科的范围。这与国外普遍将税务研究作为会计学研究的一个领域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本文将税务研究及除上述领域以外的研究归于其他类别。

2.由于会计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也最高,故为研究需要,进一步将会计学领域的论文划分为会计理论、财务会计、财务报告、税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与比较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证券市场及会计、信息系统与网络会计、会计史、会计新领域(诸如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新兴会计研究领域)等12个类别。

3.从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情况看,以财务会计居多,涉及财务报告和证券市场会计方面的论文也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但本文考虑到633篇样本中涉及财务报告的较多,故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再者,以证券市场为对象进行学术研究,是当代会计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学派的主流,而且这类论文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因此也将其单独列为一类进行分析。

4.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会计的论文虽然较少,但考虑到21世纪信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会计学的理论、方法、报告手段等正在或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预料信息系统与网络会计将是21世纪会计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也将其单独列为一类。

5.有些论文不能被会计、财务、审计领域所包容,还有论文难以判断其应当归属的类别,均将其列为其他类。

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为便于分析,以下首先将不同年代的会计学博士论文按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其他共四个领域进行分类(见表2),然后再就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会计学领域作重点分析。

由表2资料及相关分析计算可见,会计学领域的论文共253篇,占77.37%,处于主导地位,故可将其作为重点加以分析。根据样本分类及标准的有关说明,将会计学领域的博士论文选题划分为以下12个方面(见表3)。

从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1.在会计、财务、审计、其他四个领域中,会计学研究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占到全部论文的3/4强,审计方面的论文占到将近13%,而财务管理方面的仅接近6%,其他方面不到4%.这反映了会计学是一个大的学科领域,而审计学只是隶属于会计学的学科方向,财务管理与会计学也有很高的关联性。从美国大学系科设置的情况看,一般都是设置会计学系或会计与财务系,通常没有单独设置财务系或审计系,这种情况与中国是类似的。另外,美国大学的财务学科很多是划归到金融学科或与金融学科融合在一起,这也是统计资料中财务学领域选题较少的一个原因。

2.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会计学专业博士论文中尚没有财务管理方面的选题,但6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本市场的扩张,财务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随着资本结构理论(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等财务学理论与方法在经济理论文献中日益受到重视,有关财务管理的选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特别是在80年代,财务管理领域的论文有很大的增长,达到了13篇,反映出财务管理已成为会计学专业博士论文选题的重要领域。

3.有关审计方面的论文在60-80年代处于高峰,分别有11篇、9篇、9篇,此时期前后则相对较少。这也可以映射出该时期美国公共会计师事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4.在会计学领域的论文选题中,关于会计基本理论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比如会计概念、会计计量、会计准则、会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等等。在327篇论文中,按照本文划分的标准,有73篇属于会计理论方面的,达到29%.说明基本会计理论研究始终是会计学专业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博士生教育来说,基本会计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有关财务报告、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等领域的选题分别达到11%、12%、7.5%,说明美国博士生的研究领域教为广泛,也说明这些领域仍然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

6.美国博士生论文选题比较具体,研究的问题针对性强、研究范围明确,主题突出。很多论文从题目即可看出作者拟研究什么样的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会计证据的客观性及相关性、影响公共会计服务范围的因素、会计在政府金融监管中的职能、资本盈余的含义、资产的本质、收入和利润的经济学概念在会计中的作用、关于会计师的数学知识程度的调查研究、配比原则在会计中的一个批评性检验、对财务会计中负债本质的分析、会计作为一门语言——语言学研究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等等。这说明美国博士论文的选题注重较为具体的问题,敢于“小题大做”。

四、中国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对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的分析,采用与上述美国会计博士论文选题分析同样的方法,即首先将不同年代的会计学博士论文按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其他共四个领域进行分类(见表4),然后再就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会计学领域作重点分析。

由表4资料及相关分析计算可见,会计学领域的论文共有192篇,占62.75%,故以下将重点分析会计学领域的博士论文选题情况(见表5)。

从样本统计结果看,中国会计学专业博士论文选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会计学领域的选题最多,占到将近63%,财务管理和审计领域的选题各约15%,其他方面7%左右。这一比例与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是相符的。

2.在会计领域选题中,会计理论方面的选题最多,达到26%,依次是证券市场及会计19%强、会计新领域约11%、财务会计约8%、财务报告7%、国际会计与比较会计7%、成本会计约6%、管理会计5%.选题较少的领域有信息系统与网络会计、会计史、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3.基本会计理论的研究始终是博士论文选题的热门领域,从17年的情况看,除1986(无获得学位者)1988、1995三年无会计理论方面的选题外,这方面的选题一直比较稳定,数量也比较多。总量上达到了26%,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29%的比例较为接近。

4.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快速发展,证券市场的会计规范、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与市场效率等问题日益重要,加之这一时期资本市场的国际化问题凸现,围绕证券市场监管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成为国际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此这一方面的选题所占比例较高,仅次于会计理论,接近20%.尤其应该强调的是,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国内证券市场会计研究中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其博士论文选题中,有很多属于这一方面。

5.财务管理方面的选题呈逐年上升趋势,总数达到了46篇,占全部论文的15%,反映出在中国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科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也说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公司治理等问题的日益重要,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中国会计学科理论研究的热点领域。

6.审计学作为隶属于会计学、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在中国职业会计师队伍建立、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值得理论界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因此这方面的选题达到了46篇,占全部论文的15%.可以预计,随着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力度加大,对会计职业界独立性、诚信、自律等要求的提高,有关审计方面的选题还会进一步增加。

7.个别领域的选题较少,且不够稳定,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计算机会计、税务会计、会计史等,有些年间甚至没有一篇这些方面的选题。

总之,随着中国会计学博士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博士论文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了一批有较高水准的博士论文,某些论文已经具有了国际水平,充分反映了中国会计学博士教育所取得的成就。

五、中美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与所体现的研究方法比较

(一)选题方面

由于中国博士学位制度起步晚,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也比较少,目前已获得学位人数仅仅达到300多人,不及美国伊利诺伊一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但目前的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每年获得博士学位人数大幅增长。在博士论文选题上,有不少优秀的论文,其选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紧密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扩张的经济现实,从会计信息含量、市场效率、市场规范与监管、审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水平,对完善中国证券市场、促进证券市场规范运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是紧跟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对转型时期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税务改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步伐。

再次,是围绕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会计国际化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基本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制定、会计信息披露、财务会计实务、财务报告等问题进行的研究,对加速中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最后,是在诸如人力资源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环境会计等会计新领域有大量的研究,使中国会计研究在某些领域能够跟上国际上会计研究的前沿。

但是,与美国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进行比较,中国的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选题面集中度较高,涉及范围不够广泛,有些领域乏人问津。如涉及基本会计理论、会计新领域等方面的选题较多,而涉及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领域的选题偏少。特别是象信息技术会计方面仅有7篇,会计史仅有5篇,税务会计仅有4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仅有3篇,会计教育仅1篇,会计研究方法仅1篇。在美国,税收与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等领域是会计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伊利诺伊大学税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选题达到30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领域的选题达到19篇,远比中国在这些领域的选题为多。

第二,选题总体上来说比较大,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很多论文都是泛泛地讨论一种理论或实务,而没有特定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论文不能开门见山地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如何?本文将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去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等,而是海阔天空地从有关基本理论、国内外环境因素、社会背景等讲起,涉及面过于宽泛。很多论文从题目上难以看出作者在论文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有一些论文企图构建一套理论体系,实际上这是很不现实的,也是难以达到的。

第三,选题重复现象比较严重。据粗略统计,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中,有关商誉会计的3篇,会计控制系统的3篇,环境会计的2篇,金融工具会计的6篇,环境管理会计的2篇,经理人股票期权的3篇,全面收益会计的2篇。有些论文题目甚至完全雷同。再如有关资本结构、股利政策、审计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选题也具有较高的重复度。而伊利诺伊大学的327篇博士论文选题中无一重复。

第四,缺乏适当的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不够先进。大部分论文没有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国际流行的研究方法看,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比例还比较低。

(二)研究方法

由于无法获得全部样本的原始论文,因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但根据笔者掌握的部分已出版论文和论文打印稿,以及根据论文题目进行推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博士论文选题看,其研究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伊利诺伊大学博士论文除了采用传统的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大类研究方法外(可从题目中直接观察出),许多论文采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会计行为和会计现象。比如“产权概念及其在会计理论中的应用”、“收入和利润的经济学概念在会计中的作用”、“会计的制度性研究”、“信息论框架中的管理会计”、“信息论在会计过程分析中的应用”、“纳税诉讼、解决方案和纳税报告间的博弈”等,在这些论文中,产权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学科交叉研究也是伊利诺伊大学会计学博士论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这些学科包括哲学、逻辑学、心理学和法学等。这不但反映了作为社会科学的会计学和其他学科相互间的交叉影响,也体现了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深厚、广博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为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如“经济交易的逻辑分析”、“净收益的法律和会计概念的比较研究”、“资产概念的心理学及哲学渊源的研究”、“会计作为一门语言:语言学研究方法在会计中的应用”等。

个案分析法也是伊利诺伊大学博士论文研究方法的一大特点,而且多运用在成本会计、审计学领域,如“会计与鲁宾逊——帕特曼法案的协调”、“关于会计——客户关系中沟通本质的一个批评检验”、“关于历史成本报告—历史成本调节和财务报表中单一项目成本数据替换的可行性分析:一个案例研究”、“对墨西哥政府公路和灌溉项目的会计分析和经济评价”、“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和财务会计变更对公用事业收益和税率设定的影响”等。

在所运用的比较研究法中,既有横向比较研究,也有纵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以时间排序,大多是以美国一段历史时期内,某一经济现象、某一法规等对会计政策和实务产生的影响或以一段时期内会计理论或实务自身的历史演进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美国国内会计自身的发展规律。纵向比较研究的选题如“关于1896年至194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法的研究”、“1933年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关于会计方面的一种历史性观点”、“应计制会计50年发展:1886~1936”、“美国会计报表鉴证的历史性发展”、“对1900年至1950年资本公积金用途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研究”、“对美国会计准则的本质及发展的研究”、“关于从1939—1954年联邦政府所得税的发展及其对会计理论和实务影响的历史评价”、“美国损益表的发展”等。横向比较研究的选题如“国际会计计价多样化的影响:在英国的检验”、“英国、加拿大和法国会计的协调化”、“美国和加拿大保险公司的财务报表”、“州际间公司所得税的批判性观点”、“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审计准则比较研究”等。

虽然横向比较研究较少,但基于美国大学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开放的教育和较多的国际学生,使得博士论文中研究其他国家会计及有关问题的选题也占了不小的比例。比如“反映在统一体系中法国会计思想的演进”、“拉美会计的性质及发展阶段”、“中国政府会计:特别关于宋朝的研究”、“关于会计原则在日本的发展和本质的分析”、“政府会计对泰国发展的一项批判性研究”、“会计在英国1500-1750年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纳发达的会计的起源:现存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等。这些选题一方面源于美国开放的教育体制,另一方面源于其国际学生在学校所占的较高比重。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法、实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博士论文选题中及研究中也有体现。虽然所占比例不高,却反映出美国博士论文务实的研究风格。尤其是实验分析法的使用,使会计研究的结论富有理性,而且实验研究容易剔除影响会计活动的其它不重要因素,更易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本质,捕捉到主要变量和会计行为或会计结果的相关关系。比如“管理审计概念的一个调查”、“关于外部会计沟通的语意问题的调查分析:一个对调查技巧的相对研究”、“收入平均和投资决策:一项实验室检验”、“参与预算环境下,领导者地位和信息对集团决策制定的影响:一项实验室实验”、“市政府报告的要求对市政府办公室固定资产取得决策的影响:一项实验室研究”、“从属性、公正性和审计人员决策过程:一个理论性框架和两个实验”等。

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所反映的研究方法比较,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更多地采用了传统的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虽然这种研究方法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是必要的,但总体上研究方法比较单调,特别是不能与国际上流行的研究方法相比较。仅从论文题目来看,大部分论文难以反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近年来,也有不少论文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上海财大在这方面走在前列。上海财大的实证研究系列论文,在中国博士论文中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导向效应。另外,比较研究在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中也有广泛的运用,如“中西财务会计比较研究”、“香港创意性会计的比较研究”、“中外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规范的比较研究”、“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国际比较”、“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海峡两岸会计准则比较研究”、“中美会计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特征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兼论中韩会计制度比较”、“中英美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等。

六、结论、局限性与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会计学博士论文选题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但在很多方面差异也比较明显。在选题的领域方面,中国的博士论文较集中,甚至出现重复现象,而美国的博士论文选题比较分散,涉及面更广;在研究范围方面,中国博士论文的选题较大,一般论述的论文较多,针对性强的论文较少,而美国的博士论文选题较具体,针对性较强;在实用性方面,中国的博士论文纯粹理论阐述的较多,解决现实问题的较少,而美国的博士论文从现实出发的较多,能够运用理论研究现实的经济问题和会计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中国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美国的博士论文研究方法多样化,符合国际上会计学术研究的潮流。但是,近年来,中国会计学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已经表现出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不断增多、选题的科学性不断提高的趋势。

本文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本文所采用的美国样本的时间跨度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而中国样本仅系近十七年来的,其比较基础并非完全一致,可能导致结论的偏差。其二,中国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人文环境、社会背景、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模式及教育水准等方面与美国相比也有较大差异,亦可能产生可比性方面的不足。其三,会计学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在不同阶段会计学博士论文关注的热点也会不同,可能导致某些领域和问题广受重视,而某些领域和问题受到冷落的现象。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9篇

蒋尧明教授,男,1965年6月出生,浙江上虞人,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高校中青年会计学学科带头人,并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蒋尧明教授任教以来,一直从事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审计理论与方法。共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其中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9篇,CSSCI刊物60多篇,被《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20多篇;出版专著6部,主持部级、省部级重点课题及一般课题10余项,曾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会计学会优秀成果奖等。近几年来,一直在跟踪研究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监管问题,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1.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民事责任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本研究方向把会计学与法学这两大学科有机地融合起来,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问题――如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虚假陈述的界定,财务预测信息的民事责任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曾先后在《会计研究》上发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研究”(该文获2004年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等论文。同时,还主持了财政部2003年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并出版专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研究》。

2. 对质量会计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质量会计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应用性边缘学科,在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今天,质量会计学理论对提高企业质量经济效益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同时,质量会计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理论特别是成本理论在许多方面有借鉴意义。蒋尧明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潜心研究该问题,对质量损失、质量收入、质量损益、质量会计分析、质量会计报告、质量会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共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有8篇论文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专著《质量会计学》是目前国内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质量会计学理论的著作,2000年获江西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3. 致力于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蒋尧明教授共同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财会问题研究》(2000年5月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江西省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国有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研究》(2001年11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以及发表的相关论文,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及未来改革方向,准确、分析把握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能真正满足国有企业现实及未来发展需要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对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特别是价值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管理会计学科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4. 着力于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系统研究。2004年获江西社会科学研究文库出版基金资助,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对会计学的理论属性、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特征、会计信息的商品本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失真、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等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理论的新观点、新思维,为丰富会计理论作出了贡献。

审计方法论文范文第10篇

罗斯·l·瓦茨(ross l.watts,1945-,)是一位国际著名的会计学家和杰出的会计教育家。因其于1986年与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而在当今世界会计领域里享有盛名。

一、个人生平简介

1966年,瓦茨大学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分别于1968年和197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60年~1966年间,瓦茨论文联盟曾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的福赛思公司任助理查账员,后任执业会计师。但瓦茨在1966年被聘为纽卡斯尔大学的会计兼职教师后,即将主要精力用于从事会计教育工作:1969年~1970年,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讲师;1971年开始到罗切斯特大学威廉·西蒙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任教,1971~1978年任助理教授,1978年~1984任副教授,1984后任教授。在此期间,瓦茨还曾先后出任罗切斯特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西蒙商学院院长遴选委员会主席、金融研究与政策项目主任和院长顾问等职。

此外,瓦茨还到多个学校访问讲学或出任客座教授:1981年与1984年,两次前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财务会计系任特派讲师与客座教授;1984年,曾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管理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95年曾到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j.l.凯洛格管理研究生院任访问学者;1995年受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受聘担任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瓦茨也曾多次出席美国会计学会的年会和世界各地召开的会计学术会议。 此外,还受聘担任许多著名会计学专业期刊的编委及审稿人:1978年至今,一直担任《会计与经济学杂志》的创刊联合编辑之一; 1972年~1978年, 任《会计研究杂志》副主编;1983年~1985年, 任《当代会计研究》编委会成员; 1995年~1997年, 任其发起建立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简称ssrn)和《会计研究网络》的主编等。

瓦茨因其学术成就而多次获奖:他与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教授合作发表在《会计评论》1978年第1期和1979年第2期上的《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与《会计理论的供给与需求:理论解释》两篇论文,连续获得1999年、200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发的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1985年,他与齐默尔曼教授因《实证会计理论》一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获得当年的alpha kappa psi会计奖;1996年5月,获罗切斯特大学威廉·西蒙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授予其杰出教授称号;2000年,美国会计学会授予其美国杰出会计教育奖;2004年,他与齐默尔曼教授合作的著名论文——《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获得美国会计学会(aaa)自1986年开始设立的一个特殊奖项——会计学术文献重大贡献奖。

二、理论与实务主要贡献

几十年来,瓦茨的著述颇丰,曾在《会计评论》、《会计与经济学杂志》、《财务经济学》、《会计研究杂志》、《亚太会计杂志》和《英国会计评论》等著名专业学术期刊上独撰或与人合撰了近60篇论文。当然,最著名的则是他与齐默尔曼合作的《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和《会计理论的需求与供给:市场解释》两文,以及两人于1986年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

三、主要论著简析

(一)《实证会计理论》(1986) 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经济学和理财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简称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进行大量经验性检验的影响和启发,以及当时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开创的实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影响,美国一些年轻会计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开始尝试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早期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年轻学者,多数来自实证经济学和财务学研究较强的芝加哥大学,这其中就包括雷蒙德·约翰·鲍尔、迈克尔·c·詹森、威廉·亨利·比弗、罗斯·l·瓦茨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等人,都是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86年,瓦茨和齐默尔曼合著并公开出版了《实证会计理论》一书,该书不仅全面、系统、深入地回顾、总结和评价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经典文献,而且提出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初步研究框架,为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详尽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此外,还就信息披露的管制理论、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应用、会计研究的作用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实证会计理论》一书共分为四大部分,设15章,各章大致内容如下:

第1章为“会计理论的作用”。作者明确指出,会计理论概念具有一套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方法,这套方法是注重实际经验的研究人员在多年理论研究探索中经验累积的结果。会计理论概念不仅范围较广,而且与财务会计教科书中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构成了日益增多的以经验为依据的会计文献的基础。该书是为了增进人们对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验性会计文献中重要理论与方法的认识,而增进这种认识的关键是掌握方法论对会计理论演变的影响。

第2章为“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资产计价模型”。该章主要解释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以及如何影响会计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和由它引发的对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有相关性,以及会计程序的变化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研究;解释了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以及它如何促使会计研究者,提出会计数

转贴于论文联盟

据能够提供与计价模型的变量有关的信息;在没有税收效应的条件下,会计程序的变化不会影响股票价格;以及我们能够限定会计盈利和论文联盟股票价格的特殊关系等假设

第3章至第7章,主要是分析介绍研究人员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有关文献,其内容分别为“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竞争性假说的辨识”、“会计数据、破产与风险”、“盈利预测”和“信息揭示管制理论的演变:一种新理论的开端”等。

第8章至第13章,主要介绍在试图解释和预测会计在实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其内容分别为“订约程序”、“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与会计程序”、“会计与政治活动”、“会计选择的经验检验”、“股票价格的检验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应用”等。

第14章为“会计研究的作用”,作者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在于解释和预测广义上的会计实务。因此,理论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解释现实世界的运行方式,以及理论对使用者利益进行预测的影响。

第15章为“实证会计理论:总结、评价与前景”。作者认为,该书研究思路提供了三方面的重要发现:盈利报告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其他会计数据也反映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中的变量(如风险),并且能够提供有关未上市证券的信息;年度盈利呈随机游动状态而季度盈利则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作者指出,当时实证会计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三个方面的的主要局限性:利用替代变量来表示契约成本与政治成本;限定的线性模型缺乏依据;在契约变量之间存在着共线性。作者认为,实证会计理论的最重要学术贡献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研究了会计数据的潜力,检验了会计信息(主要是盈利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证明了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推动资本有效运转的要素之一;提出并检验了分红假设、契约假设和规模假设,解释了会计数据在制定和执行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实证会计理论》:全面回顾了会计学中大量的、与日俱增的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验性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需要理论进行解释和检验的必要性;指出了按现行观点来解释研究结果的经验性研究的不足;力图阐明各种文献所采用的方法论;注重将单期间的资本资产计价模型(capm)作为一种计价模型贯穿于全书;提出理论研究的发展源自于需求的推动(即理论研究的供求关系是信息需求、教学需求和政策服务需求);指出社会对实证研究的需求会始终存在,会计研究人员的声誉和论述技巧越高,成就越可能受到实务工作者、管理者和其他学术界人士的重视,更多的学生和资金就会流向他所在的大学;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实证会计研究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该书序言中,作者写到:“一些学生喜欢了解‘末行数字’。遗憾的是,这种简明扼要的‘末行数字’目前还不存在。我们所接触的中介研究领域里的流沙。我们的目的不是为提供流沙的地图,而是为了增进学生对流沙的了解,并向他们提供绘制这种地图的工具,以使他们为未来的研究作出贡献。”这段暂短的表白,正是对该书写作宗旨的精确表达。

《实证会计理论》自1986年正式出版以来,成为美国广大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生的必读著作,推动了实证研究在会计学术界的普及。《实证会计理论》首次中译本于1989年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经原译著中部分译者修订后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再次出版,2004年收入《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一书中,2008年《实证会计理论》的英文版亦由东北财经大学引入中国市场。

(二)其他重要文献观点简介 具体包括:(1)论文《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该文目的是要创设一种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以有助于公众理解“民间”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所承受的压力,以及为何各种团体乐于花费资源来努力影响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提出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的非一致性是研究会计准则制定实证理论的前提,而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管理层在决定会计准则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而构建出管理层对准则制定游说的理论模型假设;以1974年fasbgpla准则的企业意见反馈为例,进行理论测试和判别式分析来验证该假设,从而得出管理层对gpla投票行为最重要的单个因素是公司规模,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规模较大的公司更可能赞成gpla(如果盈余下降);验证了所构建管理层对准则制定游说理论假设的显著性和适用性。(2)论文《会计理论的需求与供给:市场解释》。本文明确提出为什么绝大多数会计理论都是规范性和为什么没有单一可广泛接受的会计理论;验证了自由经济条件下和管制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需求的本质;指出政府管制刺激了个人对会计程序的院外游说活动,以及会计理论在院外游说活动中作为辩解手段的意义;提出政府干涉产生了对会计理论多样性的需求;提出会计理论之所以是规范的,是因为他们被用来作为政治行动的借口,即政治程序产生了对理论的需求,该理论研究的是世界应当是什么而不是研究世界是什么的问题。(3)其他重要学术文献。有学者对瓦茨1982~2003年的主要文献进行了全面回顾,认为其除了上述学术贡献外,其核心学术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数学模型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问题(1982);股票价格与高管层的变动问题(1988);审计责任与信息披露问题(1988);实证会计理论十年的发展问题(1990);会计选择理论与基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问题(1992);投资机会与公司筹资政策、股利政策和报酬政策问题(1992);经济决定因素与收入变化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问题(1993);有关审计诉讼问题(1994);基于市场的任意获利模型的评估问题(1996)收入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剖问题(1998);价值相关性文献与财务会计准则框架设置的相关性(2001);等。

上一篇:审计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政府审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