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07 01:18:09

经济学的问题

经济学的问题篇1

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上月落幕,曲终人散,遗憾多多。不过我对这次会议的期望不高,结果也在意料中,故而失望不算大。这样说,并非我有先知先觉,而是此结果实在容易推断出。想想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而参会代表各为其主,利益不同,坐在一起怎免得了唇枪舌战?争论本来没什么,无所谓,可问题大家都是当事人,谁也没有足够的权威站出来主持公道。相持不下,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 坦率地讲,对“气候何以变暖”我所知不多,应是高深的学问吧!前几天国家环保总局一位专家在中央党校讲“气候”,慕名而去,可谁知人家上说天文,下说地理,名词术语多而专,闻所未闻,听得我如坠云雾,似懂非懂。不过有一点我倒清楚,气候变暖原因虽多,但主要还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所致,若想遏制气候变暖,人类必须自律,尽量减少碳排放,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据专家说,气候变暖,不仅会使海平面上升,而且会令降雨、降雪的数量和样式发生改变。而这些变动又会引起连锁反应:使极端天气事件更强更频繁,譬如洪水、旱灾、热浪、飓风和龙卷风。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后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农产量、冰河撤退、夏天河流流量减少、物种消失及疾病肆虐等。由此看,气候变暖是地球的灾难,人类当联手应对才是,可让人不解的是,灾难当前人类怎会如此不理智呢? 其实,这就是经济学说的典型的“公地悲剧”。照理,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保持生态和谐乃各国共同的职责,义不容辞。然而问题就在这里,既然地球是大家的地球,而一国所追求的则是本国利益最大化,只要工业能发展,国家能富裕,往往会对碳排放听之任之。而所以会如此,原因简单,因为碳排放的后果并非由排放国独自承担,而是全人类一起买单。 于是这就引出了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即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为便于理解,我举一家工厂的例子来说。假如某炼钢厂预算的年经营成本为5亿元,而可收益6亿元,对企业主来说,利润率是20%。有利可图,那么该项目就有可能上马投资。但要指出的是,企业所谓的经营成本,实际只是内部的“私人成本”,炼钢污染(碳排放)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即社会成本)并未计算在内,若社会成本是2亿元,这样两项成本加在一起看,该项目则是得不偿失。 是的,这正是经济“负外部性”带来的困扰。一家工厂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是。对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经济学早期的设想是“庇古方案”,即由政府向钢厂征税(2亿元),然后再补偿给受害者。这样处理,当然能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也公平;但论效率却未必可取。第一,政府事先不对“碳排”设限而事后征税,说穿了是先污染、后治理;第二,从成本看,若政府先限定排放标准,企业也许花一亿元改造工艺就能达标,这样,也就用不着交2亿元的税。 事实上,所谓“污染问题”,在我看来实质就是产权界定问题。说明白些,只要政府明确界定企业是否具有碳排权,污染就不难解决。这方面,科斯教授的研究应对我们有启发。科斯定理说,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界定清晰,产权分配不影响经济的效率。这是说:若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界定重要,但产权给谁不重要;反之若交易成本不为零,产权界定重要,产权给谁也重要。推论是,产权界定应以交易费用为依归。 还是举例说吧。某钢厂每天冒黑烟,令附近5户居民晒衣服受到了损失,若每户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假定现在有两个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每户准备一台50元的烘干机,总费用为250元;二是在工厂安除尘器,费用为150元。两相比较,显然安除尘器合算,问题是怎样才能让人选择此方案呢?科斯说关键在产权界定。比如,如果政府明确钢厂有冒烟权,那么居民会出资给工厂安除尘器;若政府说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则工厂自己会安除尘器,否则买烘干机成本会更高。 当然,以上是假设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形,若交易费用不为零,产权界定给谁就变得敏感了。我观察过,但凡工厂排烟给居民造成污染,此时若把产权界定给工厂,居民通常就会寻衅滋事。多年前我在襄樊曾目睹过居民围堵某化纤厂,原因是工厂排烟,邻近居民生病认为是工厂排烟的缘故,因而要求给报销医药费。当地政府多次斡旋协调,交易成本奇高,可结果还是麻烦不断。于是我想,要是当初政府把产权界定给居民,让工厂自行解决污染,纠纷也许就不会发生。 写到这里,让我们再来讨论地球变暖问题。哥本哈根会议最后不了了之,依我看,关键的原因是忽视了碳排权(产权)的界定。换句话说,是各国政府没有

经济学的问题篇2

关键词:网购;信息不对称;“柠檬”现象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大力普及应用,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1.48亿人,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4980.0亿元。随着网购的迅速普及和发展,消费者在享受这种便利与快捷的同时,网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网购加以控制和规范。

一、 网购的兴起

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者普遍认为,在网购中可以得到追求时尚,节约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不必亲临卖场,以及所购商品本身所带来的效用等方面的满足。此外,由于网购的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必然增加对网购商品的购买。

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库存压力较小、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限制,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会减小,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垄断势力,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网上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市场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及时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整个市场经济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广的层面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二、 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柠檬”现象

首先,在交易市场上,当消费者不知其将要购买产品的确切质量时, 往往通过对整个市场的整体数据做出某些判断。在此情况下, 假如卖方清楚知道每件产品的质量, 就有动机提供低质量的产品, 而买方只愿意以平均质量的价格付款。这时,质量高于平均质量的卖主就会退出交易, 导致市场上产品的平均质量下降, 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随之下降。结果又有一部分卖主退出交易,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下去, 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 最终导致市场完全瓦解, 或交易只能在最差质量水平上成交。“柠檬”问题本质原因在于卖主和买主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是逆向选择的必然结果。

其次, 交易虚拟化,买方无法接触到实物,看到的仅仅是商家提供商品的文字介绍或者图片展示,文字的真实性无从考证,甚至附带的图片有时也是经卖方处理过的。而卖方则拥有所售商品的所有信息,处于绝对的信息优势。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商家提供给买方的均是有关商品正面的信息,很少会有商家公布商品的负面信息,如功能缺陷和质量问题。因此,商家拥有商品的所有的正负面信息,而买家只能获得正面信息,双方的信息亦是严重不对称的。

最后,网络交易中,网络虚拟性与资源广泛性导致了交易关系稳定性差、重复交易频繁度低,商家的一次性博弈心理将会加重。网络的普及使网络消费者的数量增多、转换频率加快,商家所拥有的市场扩大,商家抱着与消费者一次交易的心理, 以欺骗策略为主导策略,加大了其隐瞒真实信息的可能性。虚拟性使交易双方无法深入地交流与沟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商家更有可能选择放弃守信, 选择欺骗。除了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外,网络的虚拟性使卖家身份的不确定也成为导致“柠檬问题”出现的因素,最终导致仿货水货充斥市场。

(二)诚信缺失

我国的网购相关体系还不是很成熟,因此,掩盖在廉价商品背后的网络诈骗也层出不穷,不少骗子利用买家贪便宜的心理进行诈骗,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网购的秩序。此外,交货延迟,不履行服,在没有得到消费者同意或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出于网站商业目的或恶意将消费者个人资料传播或公开,这些都是诚信缺失的表现。

(三)投诉或者要求退换货的成本过高

投诉或要求退换货程序过于复杂,买方在拿到商品后发现有问题,要经过繁琐的程序,而且要同时和网站和卖家之间沟通,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过多,消费者可能会放弃投诉或者退换货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消费者选择投诉或者退换货的成本可能会大于收益,大多数的消费者选择放弃投诉或者退换货。此外,在电子商务中,除非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否则商家是不予退货的。

(四)工商部门以及网站对于商家的监管基本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

在商家关于商品的信息的真实性没有监管,也无从核对。只有在消费者购买到商品以后才会发现与商家的信息不一致。此时,如果再选择调换商品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选择放弃退货,或者放弃投诉。

三、 针对消费者网购中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

进行信用评价时应对产品交易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在产品交易前,顾客可以根据卖家对询问商品的服务态度、商品描述是否详细以及卖家的发货速度等进行评价;产品交易中,顾客根据卖家所发商品的包装、产品质量、物流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产品交易后,顾客可根据卖家的承诺的售后服务兑现、态度等方面评价。另外利用双方互评信用,减少恶意评价的可能性,各大电子商务网站根据消费者及商家的评价进行严格的惩罚。

(二)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

建立一个认证中心,是确保交易活动的安全性,以及经销商身份的合法性的有效措施,把那些没有销售资格的经销商拒之门外,让他们不能进行网络销售,从而确保客户的利益不受到侵害。同时,加大诚信建设和教育,提高全民诚信素质,必要时对一切欺诈交易行为进行披露和揭发,这样才能增强全社会的资信观念,营造出一种诚信氛围。此外,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明确参与电子商务各方的法律责任,遏制交易商和服务商的不良行为和不法行为,使得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最后,不断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优良好的物流体系才能为商家准时送货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降低退换货的交易成本

为了维护双方的利益可适当引入物流保险。对于不能提供免费退换货服务的卖家来说,引入保险制度可以减少卖家或顾客的损失,一旦发生退换货,来回的运费将由保险公司承担。同时,简化退款流程也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比如商家在退款时给予消费者多种选择,可由消费者选择将货款退还到账号还是银行卡。杜绝商家故意或者恶意拖延退款的时间,对恶意拖欠消费者退款的商家由电子商务网站给予处罚。

(四)大力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建立企业、个人信用评价监管机制,明确交易双方的主体、电子商务网站、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等参与者的责任,及时处理消费者的质疑与投诉。

四、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成为一大潮流,会有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网购大军当中。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这迫切需要电子商务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能够结合网购市场的发展进行更为科学的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蒋丽艳,邵云峰. 网络信息产品交易中的“柠檬”问题及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6) .

[2 ]崔晓利.C2C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以淘宝网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

[3] 刘亚.论我国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J].文化建设,2007.

[4] 郑贤铭.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分析[J].电子商务,2010.

经济学的问题篇3

关键词: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就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功跻身于世界的强国之列。虽然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强大,但就全球经济来看,我国还存在一些发展的问题,就拿人力资源问题来说,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起步晚,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上不如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数量,但是质量和效率低,因此企业的发展需要加紧在人力资源的问题上多应用经济师经济学的知识,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问题。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问题,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人力资源的挖掘、培养,但是现实情况是现在我国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上的问题已经成功的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让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很多,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推陈出新。

二、对人力资源问题的认识

现在我国企业中所说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的范围进行可扩展,站在企业的发展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成功的将人力资源的问题变成企业发展中的中坚力量。而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以企业的发展目标作为前提,以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基础,结合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改善,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所以企业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其协调性,确保人力资源部门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控制其他的系统,因此一个科学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显得异常的重要,它起到平衡的关系,也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也是更好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效果。

1.企业缺乏健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员工在企业工作最基本的就应该是听话,听领导者的指挥,对领导者忠诚,所以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就形同虚设,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部门的作用也是没有发挥出来,因为在录用人才的时候也大多看的是领导者的意思办事,而领导者也没有客观的按照规矩录用人才,这就造成大量的人才被企业错过。而人力资源部门的制度不健全,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也是困难重重,对员工的日常工作也就没有约束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跳槽现象严重,这给企业的管理造成很多困扰,这种不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阻碍着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还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不要说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能否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奖惩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激励制度,以此来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挖掘人力资源自身的价值,为企业服务。但是现实情况是很多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人力资源的建设中也没有一个健全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一些企业意识到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限,企业留不住人才,企业的自身能力不够,因为经济学经济师人力资源是具有市场洞察力和敏锐观察力,能运用经济学知识来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因此这需要一定的激励政策,但是由于企业的激励政策不健全,企业的员工积极性不高,高素质人才留不住;同时企业的惩罚制度在制定的时候也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经济师的意见,因此漏洞很大,问题很多,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会出现很多大家不满的地方,奖惩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影响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3.缺乏科学的竞争环境和考核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自然需要重视人才的能力,在一个企业中,人才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企业也需要去衡量人才的能力以便把人才放在属于自己能力的地方工作,更加方便发挥其作用,所以企业就应该有一个健全的考核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在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于人才的考核一般都是重视思想政治的忠诚度,在能力上却要求不高,这就给一些有能力不会造成影响,他们的能力发挥不出作用,自然工作积极性下降,这很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而经济师的人力资源又是需要不断的吸纳新能力新知识的员工,一旦他们缺少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恶意竞争会阻碍他们的工作,再加上企业没有合理的监督部门,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建设。

4.人力资源管理没有长期的规划目标

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完善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很多企业只做表面的理解然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也只是表面文章,只适用于人才的招聘和辞退中,在真正的企业工作中却没有应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内容。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长期的规划造成的,因为没有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是没有压力和秩序,管理形式简单,在管理中没有依据公司的需求和条件综合自身的发展阶段分配员工工作,对企业人员不够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分配,缺人的岗位无法及时地补充人员,种种因素都会成为阻碍企业的管理的因素。

三、如何加紧经济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作用,管理工作的保障基础也是制度的健全,要想人力资源问题的减少或者避免,企业就应该首先考虑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是企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要让员工明确企业的发展规划,把自己的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制定员工奖惩制度,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依据完善的战略目标,挖掘人才,留用人才,巩固企业的发展。

2.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已经逐渐意识到对人才的需求,认为人才是创造企业财富最有利的因素,也是能够开发科技的有力力量,因此大家争相聘用高素质的人才,这个时候作为代表的经济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管理中,要培养人才的竞争意识,经济师是参与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中的人才,因此可以借助竞争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经济师人才也可以依据企业的管理体制不断的设立自己的目标,以此来为企业服务。

3.针对企业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计划

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经济师人才的参与,因为这种人才是非常了解市场经济的动态,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的人,所以企业需要做的就是让经济师人才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才方便经济师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所以企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培养一批属于自己的经济师人才来为自己所用,对待所有员工要公平,公正,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观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留住人才,合理的安排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因为人才的补充才能成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有能力和有经验的管理者能够把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为企业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就自然变成企业的人力资本,资本的强大更加有利于企业的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结合理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现如今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经济师的重要作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需要企业经济师对其合理的把握,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要求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尽可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有效、经济的管理。虽然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发现以后要做出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增加人力资本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施建平.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J].中国外资,2012,(18).

[2]金晖.企业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5,(16).

[3]齐现波.浅谈人力资源经济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

经济学的问题篇4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

作为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国民经济学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在利用国民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便为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水平的国民经济学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当前在对国民经济学学科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尚未理清楚,因而造成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加强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的认识,理清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快速发展。

1.国民经济学学科概述

1.1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

要想认识与理解国民经济学,那么首先就必须认识国民经济,所谓的国民经济,就是国民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影响、相互联系的经济地区、部门、层次以及环节等所组成的。现今,国民经济并不单单是指国家各个经济部门的组成总称,从内涵上而言,国民经济极大地扩大了社会经济活动的范畴与领域,其包含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经济环节,包含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包含了国内众多经济区域和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区域,其对国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概述。

国民经济学,其是一门对国家范畴内部社会再生产环节和环节间的循环和衔接,各个生产与资源要素间的组合和配置,以及不同产业部门间互相联系等进行研究的学科;因而,该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国民经济的运行规律与管理规律,其中包含社会发展规划与战略、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以及国民经济等等[2]。与此同时,其还牵涉到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例如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政府经济管理体系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等等。

1.2国民经济学学科特点

其一宏观性,即虽然经济总量的基础是经济个量,然而总量并非只是单纯的个量之和;

其二综合性,虽然在宏观抑或者是次于宏观管理上的问题比较多,但依然必须将综合性的问题视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其三战略性,该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社会经济战略方面的人才;

另外,还有两个特点为前瞻性与对策性。

2.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虽然我国对国民经济学学科进行了若干年的建设,但是其建设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因为在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还未理清,因而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2.1和其他经济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归类上,我国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将其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类中,其原因有两点,第一,依据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定学科性质,因而将国民经济学划入应用经济学类中,而并非是理论经济学一类;第二,可能是在学科转型过程中,依旧采取了原计划经济学学科的划分。因为国民经济学科具有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特点,因而要求在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和一些理论经济学科(如宏观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对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应用经济学(如区域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予以处理。要想更好地转变当前国民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分工不明晰的情况,那么就必须对有关内容予以明确的分工,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梳理。针对都是经济类的学习,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重复或交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同的学科其在研究的对象、理论体系以及框架结构等方面,都是较为明确、规范的。

2.2国民经济学不同学习阶段教学和研究之间的关系

国民经济学学科在我国经济学领域当中,往往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在本科教学中,“国民经济学”叫做“国民经济管理”,对其名称进行分解与分析,可发现其似乎处于管理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在经济学二级学科目录内,硕士与博士教学所采用的名称是“国民经济学”,隶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另外,对于“国民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划分,也有不一样的意见,有学者认为该学科应属于管理学,还有学者认为其应当归为经济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的范围。笔者认为,应当把“国民经济管理”学和硕博培养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互相协调发展,即统一叫做“国民经济学”。在调整本科经济学目录的过程中,用“国民经济学”来代替“国民经济管理”,且将其从“目录外”转入“目录内”,这不但有助于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进步,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本科和硕博点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在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对此,应当理清其中所存在的关系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速我国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林木西.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6(1):4-11

[2]高昊.对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3):100-101

[3]乔传福,王端.国民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30-231

作者简介:

经济学的问题篇5

【关键词】经济学,双语教学,师资水平,教材建设

近年来,为了响应教育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号召,许多高校逐渐在课堂上引入双语教学。经济学由于与国际接轨比较紧密,也被许多高校列为双语教学的骨干课程。随着双语课程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经济学》本科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经济学进行双语教学,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原因:

(一)提高我国经济学教学和学术研究的需要。现代经济学发端于西方。我国由于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搞计划经济,中断了现代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因此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为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有必要在有条件的高校里,从本科阶段就与国际接轨,采用原版教材,培养一批掌握专业术语,能看懂和消化国外文献的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双语教学。

(二)国际交流的需要。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学生毕业后工作往往面临全球竞争,为全球客户服务,因此必须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本科双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国际交流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锻炼学生英语能力的需要。我国目前的公共英语教学,往往是以考试为导向的,而没有真正把英语当作一个学习或者交流的工具。因此学生考试能力强,而运用能力差。而双语教学则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通过英语这个工具,来掌握一门新的课程。这样可以让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目前经济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经济学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现在大部分高校里经济学教师的英语水平表现为英语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但是英语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相对较弱。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流利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接受过英语专业培训一年以上或者具有出国留学一年以上经历的经济学教师严重不足。当然高校里公共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不错,但他们由于没有经济学专业的知识背景,无法胜任经济学的双语教学。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挑战较大,对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从来没有双语学习的经验,听说能力相对薄弱,听英语授课非常吃力。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并且有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兴趣,愿意努力学习,听懂并掌握专业知识,而也有部分学生对双语学习没有兴趣,平时上课不认真,期末考试时通过死记硬背才勉强过关。

(三)教材建设落后

经济学原版教材较多,初级教材口碑较好的有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级教材有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这些教材都是经典教材,国外名牌大学也都采用,但缺点有二:一是价格普遍较高,造成学生的经济负担较重;二是这些原版教学虽然原汁原味,对英语特别好的同学来说,学习没有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对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短短的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要既要掌握专业英语,又要掌握经济学专业知识,无疑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很难到达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出版社也出版了这些原版教材的改编版,价格相对合理。但是由于没有完全针对双语教学的特点进行教材的开发,因此离双语教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双语教学的特点,开发出符合要求的经济学双语教学教材。

三、对策

(一)加大学校投入力度,提高师资水平。学校应该加大投入,从多方面帮助教师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比如学校可以资助教师在国内进修,或者出国做访问学者(尽管目前老师可以向国家出国留学基金委员会申请公派出国留学,但是毕竟名额有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己出一部分资金,资助教师出国留学)。支持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双语教学研讨会,提高双语教学的课时费系数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高校利用已有的外籍教师资源,让外籍教师给本校老师做英语的听说能力培训,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学生分班,分别进行中文和双语教学。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不强求所有学生一律选择双语教学。而是通过学生自愿提出申请,由学校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的学生方能进行双语学习。其他同学跟原来一样,进行中文教学。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兴趣,又考虑的学生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

(三)依据双语教学特点,开发出符合要求的经济学双语教材。考虑到原版经济学教材的经典性,双语教材应该以原版教材为依据,进行适当开发。很多高校的双语经济学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此时学生入学并不久,英语水平也并不高,因此可以对原版教材的专业词汇,难词难句进行解释,每一章或节后面应该有一个中文的小结,对该章或者该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另外也要开发出相应的相应的习题库,供学生课后复习以及教师进行期末考核。

(四)教师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授课。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可以全英语授课,或者半英文授课。或者学期刚开始中文授课比例大一些,随着学生进入状态,逐渐增加英文授课的比例。教师制作双语教学的PPT,可以全英文,也可以一半英文,一半中文,中英互相对照,便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学习。

四、结语。相对于传统的中文教学,经济学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挑战。相信通过师生的努力,一定可以让经济学双语课程变成一个教师爱教、学生爱上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高迎春.高校双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与对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陈敏.《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之利弊分析.职业时空,2011(10)

经济学的问题篇6

关键词:经济学;学科建设;顶层设计;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7—088—03

大学作为世界性的知识组织,一刻也不能离开学术,学术是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从学术的视野来看,大学是一个以各门学科专业为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知识组织,其功能的实现取决于知识和知识活动。知识的组合方式和知识活动的规划、设计、组织与协调,就是大学的学科建设,也就是大学的学术生长机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科建设是大学的社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实力的试金石和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经济学科日益成为各个大学的主打学科,因此,搞好经济学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就必须做好以下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有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

同志指出,任何工作,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一切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科学研究水平是学科水平的核心中的核心。因此,科研工作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工作是个纲,纲举目张。顶层设计就是要抓好科研工作这个纲。顶层设计是大工程,因此,需要大智慧、大气魄、怀。要有像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讲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气势和胸怀。科学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科学系统内部各要素是按照等级而有机地组织起来的,因而表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层状态,构成一个复杂系统。层次性是一切系统具有的普遍特性之一。系统各要素在系统结构中具有的层次性表现了系统本身的规定性,即反映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层次不同,其属性、结构、功能、行为等均不同;层次越高,则越复杂。站在系统尖端的则最具决定性。在社会组织系统中,处在系统塔尖的要素结构就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方向、是旗帜、是行动指南。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设计。在系统科学里面,战略被表述为在巨大空间和长时间尺度上对事理系统(事理活动组成的系统,由物、人和信息三要素构成的特定的组合)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谋略,即对事理系统进行全局性和长期性的谋划。而把策略表述为在局域空间和短暂时间尺度上对事理系统进行系统性和灵活性的一种运筹。顶层设计包括战略思想设计、战略目标设计、战略重点设计、战略措施设计和实施步骤等诸多方面。系统科学而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是成功的一半。顶层设计若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其结果就可能与预期目标南辕北辙。顶层设计站位一定要高,思路一定要开阔,目标一定要清晰。顶层设计的水平有多高,学科水平就有多高;顶层设计的空间有多大,学科建设的舞台就有多大。顶层设计一定要注意选题的重大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常言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这里,我要特别地说明,选题的重大性并不是指选题的宏大,而是指选题要选前人没有涉足而我们又可能走得通并可以持续走下去的路。顶层设计要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一点,是经济学工作者应做的,也是可以做好。

二、要选好学科带头人

学科优势的形成和保持需要有一支良好的科研梯队,学科梯队的稳定需要强劲的凝聚力,凝聚力的产生需要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来引导和培育。同志指出,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因此,学科带头人的选用就成为学科建设工作的关键。自古以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古人云:“为政之本,在于任贤。”清代诗人顾嗣协讲:“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改变万马齐喑的局面,就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领导科学中有一个定律:管理者是一次性出生的,领导者是二次出生的。也就是说,领导者必须在竞争中产生。用对一个人,激励一大片。为什么学科带头人要在竞争产生?道理很简单。因为阿斗是扶不起来的。我个人认为,学科带头人必须是胸中有大格局且能在不张扬中做大事的人。学科带头人要能站在高端上思考问题,要具有创新动力和创新能量,要有远见、判断力和执行力。

学科带头人为什么最关键?因为整个科研攻关工作的组织、协调,特别是科研课题的选择主要要由学科带头人来完成。科研课题的选择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处于什么位置?每个做过较大项目的同志都十分清楚。选题应当是最重要的。因为科研系统所有的优秀、努力和闪光,只有通过课题才能表现出来,就像土地和种子一样,再好的土地,没有种子,还是土地,甚至是“撂荒”的土地,那些条件很好,却出不了成果的科研单位,就是“撂荒”了的土地。所以,基础、系统、经费、后勤等科研条件具备之后,学科带头人的注意力,就要瞄准在科研选题上,可以说,选题是决定或者体现学科带头人科研能力最重要的标志。寻找到优秀的选题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完成好选题的写作是成功的另一半。

学科带头人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这一点很重要。“问题意识是一切深入而严谨的学术研究的灵魂。只要研究不是随意的或盲目的,那么,它一定是在一个明确的问题意识的指引下所进行的研究,这个研究起于某种特殊的现实关怀,它以研究的方式楔入到它所关怀的现实中去,而正是在这里它是受到针对于现实的明确的问题意识的引导的。而这个问题意识越是明确,也就意味着它对现实的楔入越是深刻,同时,这样的楔入也就立即展现为一个范围明确的问题域。显然,只是在明确的问题域中我们才能展开同他人思想的明确的对话。”海明威在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只有科学帅才才能透过那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看得见那深藏于水下的那八分之七所蕴藏的宝藏。海明威的那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就是问题意识的问题域的端倪。古人云:智者知于未萌。选题就在问题域中。只有在问题域中才可能发掘出那八分之七中所蕴藏的宝藏。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

选题要独具慧眼。慧眼是智慧之光,慧就慧在看到无形,想到无形,写道无形。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算不上科研成功,充其量是发现了有价值的现象,还没有进入研究这些信息、解决这些难题的阶段。还必须继续努力,进行探索,找到有形的东西,去解决现实的问题,去推动现实的发展、演变和提高。这才是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在有形的现实中看到无形序的存在,在无形序的发现中实现有形序的出生。独具慧眼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创意力。大体要经过温故知新——研究当今——探索空白一开掘内核等几个阶段,是一个长时期的思维、体悟和追求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境界,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东西。

选题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持续性。就像顾炎武先生所讲的“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最近,我在读《国富论》时,突然问产生了一个猜想,也可能是一个怪念头:那就是在“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中间是否有一个一半看得见,一半看不见的时隐时现的“手”的那样的机制——权且称作“双刃手机制”。它可以两边都帮助,也可以两边都损害。如果有,那问题是,它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用什么名义去全力以赴地帮助一方,又竭尽全力地打击另一方。如果真的存在,那这个东西是比较可怕的。因此,我们就要研究它是否存在和它活动的规律,利用它,或者提防它,从而使我们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愚以为所以,发现和确定科研选题是非常重要的。这要求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敏锐的前瞻眼光,而且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更应有勇于提出重大问题,并致力于从理论上解决疑难问题的探索精神。由此可见,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三、科学研究要组织“特种部队"

经济学的问题篇7

经济法学在中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注:马洪:《十年来经济法学基本理论问题争鸣述评》, 《财经研究》1989年第12期;谢次昌:《经济法学的十年及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国法学》1989年第3期,等等 )作为法学领域里的一个新兴学科,它随着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立法的变化和发展,亦相应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历程中是充满了波折和艰辛的,就如同整个经济改革历尽曲折一样。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从事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学习经济法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真可谓“为学者日益”,从而使整个经济法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这是学界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回顾和总结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仍不难看到,在经济法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经济法学发展中的问题,对此已有一些学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及。由于这些问题关系到经济法学在未来能否得到持续的、良性的发展,故在此略作撮要,希与学界探讨。

一、经济法的定位问题

对经济法的地位应如何确定,是许多人非常关注的问题。由于经济法是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因而其定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法学的定位和发展。对此,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法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有其自身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是其他部门法不能替代的。但与此同时,经济法也仅仅只是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它同样也不能代替其他部门法。因此,对其地位要有适当的定位,既不能过分低估,也不能过分高估。事实上,能否对经济法予以正确定位,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体系、适用范围等等问题的认识,从而会影响到经济法方面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经济法学的未来发展。

恰如其分地估价经济法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些经济关系在总体上需要各类法律的综合调整,因此仅靠任何一个部门法都不足以实现法律体系的调整目标,必须由经济法同其他相关的部门法配合,才能共同实现法律体系的输出功能。对待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必须本着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而不能出于偏狭的门户之见。这是经济法学者和其他相关部门法学者应注意的。

二、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稳定与发展问题

国家和社会有一个稳定与发展的问题,经济法与经济法学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济法学虽然在总体上发展较为迅猛,但其发展很不稳定,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现实的经济法研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经济立法贴得太近,而经济政策与经济立法又变化太快,致使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只能亦步亦趋地相应变化。同时,经济法研究人员在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总体上的不成熟可能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应当承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并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同时,也不应把它们作为判断学术研究真伪的唯一依据。学术上的评判标准是应与政策和法律的成文规定相区别的,否则也就失去了学术研究的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都需要随着现实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断作出调整以使之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更应注意这一点。

由于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提法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注:依据“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精神,国家立法机关非常重视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了大量的经济法方面的法律规范。九届人大仍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此外,国务院机构的改革的原则也是要重视和强化宏观调控部门的作用。为此,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有利于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发展)因此,我国的经济立法速度是相当快的。这样的立法一方面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端,对此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意见。(注:可参见李静冰:《盛行的经济立法观在法理学上的检讨》, 《法律科学》1995年第1期; 以及苏力等人的相关论文)上述情况也说明,经济立法(其中包括经济法方面的立法)的发展是应该的,但也应适当地保持其稳定性,这不仅对保障法律本身的安定性和可预知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保障法律的实效,保障真正的法律秩序的有效形成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如此,从附带的意义上说,在某些学者特别重视成文法研究的情况下,经济立法的稳定也能为经济法学提供较为稳定的研究对象,从而有助于人们在某些基本问题上形成一些必要的共识,这也是经济法学的稳定发展所需要的。

经济法的研究应当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否则经济法就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就不可能向深度和广度掘进和拓展。但是,经济法的研究同样要注意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的研究,没有部门法的深入、广泛的研究,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可见,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部门法研究应有良性的循环,但目前这种循环尚未充分实现。此外,在研究部门法时往往会存在仅仅重视具体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由此存在对现行政策和法律依附过重的问题。在此仍需强调说明的是,成文的经济法律、法规等等固然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那些现实生活中正在起作用的非官方的规则、惯例等等同样也是值得研究的,它们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目标、法律的预期目标等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关系到成文的经济法的制定者、执行者、受规制者之间的博弈活动,因而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法的运作过程和实际效果。这些也都是经济法学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经济法学的发展还需要经济法教学和科研队伍的稳定,还需要学术规范的稳定。在经济法学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对经济法认识的起伏不定,经济法的研究队伍也有一些伸缩变动。当然,从学者个人而言,学术选 向是自由的,但一个学科的发展确实需要一批有志于此的高水平的人们。我国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往往是显得有一定的规模的,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并不少见,有些人并不是在进行学术研究,其研究工作并非本于学术的兴趣或忠诚,因而他们只会制造学术对话的噪音,而很难出学术精品。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由于中国的经济法学仅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且整个法学研究都较为缺少应有的一些学术规范和学术传统,因而在经济法学方面就更需要建立和健全应有的学术规范,并在稳定的学术规范中展开学术的交流。经济法学的发展需要经济法学者乃至其他领域的学者展开广泛的对话,通过百家争鸣、真正的学术批评来促进经济法学的发展,并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一定的学术传统。唯有如此,才能有助于改变目前某些经济法研究中存在的自言自语、各说各话、无的放矢、自以为是的状况,也有助于改变某些不尊重他人着作权的信手拈来、据为己有的状况,或不知他人早有研究且已成通说,还自以为是提出了“新思维”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学术共同体或学术团体,等等。

三、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

经济法学的路径依赖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注:对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着名经济学家诺斯有精深的研究,他尤其认为“路径依赖”是指今天的选择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参见《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依据诺斯的理论,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起着制约的作用,因而经济法的变化和发展同样会受其影响,从而也会影响到经济法学。由于一国的经济法学必然会受到既有的各种特定因素的影响,因而会体现出其特殊性)。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因其依托于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经济法律制度和特定的学者群体,因而必然会显现出自己的特色。基于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立法、法律运作的环境以及学者本身长期形成的研究习惯,都会构成经济法学的赖以存续和发展的路径。路径依赖的存在,使得中国的经济法同样属于一种“地方性的知识”,它必然不同于体现了“地方性知识”的他国经济法,而这样的经济法正是我国经济法的研究对象,我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研究经济法。应当看到,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各国的经济法往往名称虽然相同,但其实可能相去甚远。有鉴于此,经济法学的研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既有体现共性的、外向的国际化问题,又有体现个性的、内省的本土化问题。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四、经济法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经济法学研究应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尤其应注意吸收和借鉴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经济学领域曾长期探讨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尤其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究竟应调整何种经济关系(如俗称的纵向经济关系或横向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与民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之间是如何此消彼长的,等等。可见,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调整范围、体系以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学者还很重视法律的经济分析,尤其是在经济法领域,法律经济学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这些应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此外,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在经济法领域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不仅如此,社会学、政治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其他的一些相关理论,对于经济法学的深化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经济法学同法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更是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能从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中吸取大量的营养。例如,法理学近年发展迅速,其中有很多成果是值得经济法学借鉴的。又如,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而一国的经济和法律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国外的经济和法律的发展,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已开始重视把国内经济法同国际经济法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加强“科际整合”研究的有益尝试。经济法学的研究视野必须开阔,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现实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具体问题时还应打破僵化固守“部门法细分”的藩篱,以使问题的分析较为全面,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不是在一些大家都已有共识的问题上继续进行喋喋不休的“同义反复”。

在加强经济法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打通的同时,也应看到,同一些相关部门法学相类似,经济法学在以往的某些研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深受概念法学和注释法学影响的问题,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绝对主义的影响是甚为深广的。由于现实的世界和经济关系是非常复杂和丰富多采的,因而在经济法研究中有必要多视角地、非直线地、非绝对地去分析和研究一些问题。这对于改善经济法研究也许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经济学的问题篇8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蔓延;城市经济;经济学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许多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但城市化发展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出现急剧变化现象,造成城市发展并没有表面上的发达程度,而是过度依赖城市增长的速度,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从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建设局面来看,很多城市都在面临着城市蔓延问题。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中,应针对城市蔓延问题采取相关治理措施。

一、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蔓延问题

(一)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经济学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城市生产、发展、建设、规划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以城市内外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和城市发展问题,探究城市经济活动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十世纪末世界各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而这些变化有利有弊,给很多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制约了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希望通过对城市经济的研究,探索问题根源,寻求解决方法,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八十年代,城市经济学在中国兴起和传播,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导向。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求,对于很多城市发展问题的分析还不全面、不透彻、不深入,造成我国城市发展社会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是城市经济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毫无疑问城市蔓延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是城市无序发展的结果,其具体表示是:城市规模增长过快,发展规划中以粗放式和外延式土地利用模式为主,造成城市人口密度下降,土地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人均服务设施成本增加,同时导致了耕地和湿地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城市蔓延现象,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七十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郊迁现象,造成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张。二十年代后,甚至美国政府税收都在外迁,城市化出现失控扩展与蔓延现象。由于城市形态密度低,呈现分散发展趋势,城市发展对汽车交通依赖性较大,城市交通拥堵,过度开发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城市发展中应提高对城市蔓延的重视,加强城市蔓延防治。

二、城市蔓延现象的经济危害

造成城市蔓延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来自:经济、政治、社会等三个方面。从经济角度来看,城市蔓延都与市场经济离不开可分,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从政治角度来看,在经济为先导的影响下,政府政策也追随经济,对城市蔓延推波助澜。且相关规划与开发政策的不合理、不科学,也是导致城市蔓延现象的主要原因。例如:交通外迁、远郊开发等等。从社会原因来看,城市已逐渐成为人类、工业、交通、建筑的集中地,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与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城市污染排放量是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渴望自然,向往郊区的社会文化氛围。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拥有汽车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使得中产阶级追求市郊舒适的生活环境的想法变为可能,导致城市蔓延现象被再次加剧。这一系列原因造成城市密度低,对汽车依赖性强,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造成农田面积和绿化空间减少,水与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恶化,当地特色人文风貌逐渐消失,郊区转变为城市化生活,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面积过大,形态分散,导致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不断下降,闲置率提高,而建设成本却出现增加,基础设施未能充分被利用,产生了大量社会资源浪费。显然这加剧了城市中心区衰败,造成了工作岗位和产业的扩散迁徙,中心区税收出现降低,就业机会减少,出现人口分布与就业岗位分布不匹配,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扩大了贫富差距,公共活动空间减少,出现阶层隔离性,社交机会减少。城市蔓延导致城市发展出现无序形态,城市发展政策与实际情况不配套,违反了城市发展规律,难以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发展。

三、城市蔓延的对策研究分析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城市蔓延现象严重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并不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应提高对城市蔓延现象的重视,深入分析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治理城市蔓延问题。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城市蔓延的对策:

(一)建立城市发展约束机制

想要治理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经济良性循环,应尽快建立城市发展约束机制。通过城市发展约束机制避免城市的无序扩大,防止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对接管理。另外,应强化城市发展的环保条款,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开发行为,明确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考虑到城市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自然资源利用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减少城市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只有保持生态的平衡,实现城市经济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二)调整城市发展方针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发展方针的不科学是造成城市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很多城市发展定位存在问题,发展方针缺乏科学性,导致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发展方针是城市发展建设的标杆,合理设计和挑战城市发展方针,使城市能够有序发展是治理城市蔓延现象的关键。在发展方针制定中,应基于城市经济,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使城市发展方针趋于合理。另外,为确保城市发展方针的落实,要加强城市发展建设监督和发展方针实施监控,从而规范和督促城市发展实,利用发展方针,促进城市有序发展。

(三)科学调整城市规模标准

就目前来看,我国城市规模标准尚不严谨,这也是造成城市无序扩大的原因之一。因此,我国应积极制定相关标准,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模标准调整,为城市发展提供导向,使城市发展建设更符合国情,符合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在城市规模标准调整中,应立足于资源环境承受范围内,以城市公共设施和人口比重作为基本划分条件,适当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防止城市蔓延,对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进行适当制约。另一方面,要控制城市蔓延框架,从而为城市规模标准和城市蔓延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具体手段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供给”层面入手,消除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通过提高限定开发权限,收取开发费用的方式将外部问题内化。而从内部控制城市蔓延,难度则会大大降低,城市蔓延治理效果也会更好,更快。

四、结束语

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但我国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对城市蔓延现象考虑却非常不充分,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房屋建筑成本高,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环境破坏严重,非常不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调整城市发展战略,规范城市发展方针,促进城市有序发展,治理城市蔓延现象,保障城市经济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城市蔓延过程中的村庄演变规律及其改造探讨――以玉溪市城区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经济管理学院,2014,13(11):119-124

[2]李志搏.城市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城市――卡斯特《城市问题》研究[J].浙江经济管理学院,2015,19(14):132-136

[3]王慧丽.基于国内外比较视角下城市蔓延概念与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海南科学技术学院,2014,16(07):119-123

[4]田丽芳.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决定的经济学分析――以我国一线城市为例[J].江苏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1,15(03):116-151

[5]赵黄伟.广州城市边缘区规划管理研究――以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01):113-121

上一篇:高中地理历史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专业能源化学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