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监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3-10-24 09:53:54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1

成立于1998年上海浦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建委获准成立的政府投资项目工程管理公司中唯一区属企业。2000年初,公司率先通过了上海市建设管理行业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目前业务经营范围涉及绿化、市政基础建设、轨道交通、公共建筑、环保环卫及水务等诸多领域。公司自成立立伊始,在市绿化局及新区环保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多年浦东开发的锻炼,公司在绿化项目建设管理中积聚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并先后获得1999—2000及2001-2002年度“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的称号。承担建设管理的绿化工程项目多次获得区、市级行业奖项,其中3次荣获上海市市政金奖,5次荣获上海市“园林杯”优质工程。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司累积承担绿化建设项目88项,绿化面积达791万平方米,投资额达47460多万元。

1999年,南干线绿化工程是当时浦东绿化建设史上线路最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绿化项目,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的首个重大绿化项目。公司在没有任何现有绿化项目管理模式套用的情况下,从抓内部规范管理、抓监理管理、抓施工管理入手,做到科学、严格、规范。先后出台了《绿化监理工作管理办法》、《绿化监理工作考核细则》、《绿化工程阶段质量评定细则》等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克服了土壤质量差、夏季高温、台风和暴雨等不利因素,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

2000年罗山路延长线开工,该工程北起龙阳路,南接环南一大道,全长7.066公里,绿化总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2432万元。在该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公司尝试着在景观和特色道路绿化上下工夫,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和多次修改,采用了12个竹类品种,总计40万余枝,成为浦东继世纪大道之后的又一条景观特色道路——竹林之路。同时,大胆地运用天然卵石制作桥铭牌,使功能与景观巧妙地结合,与竹相配成为一景。此外,出台了《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办法》,细化了苗木养护技术规范,真正做到了“三分种、七分养”。

同年施工的张家浜整治一期工程的建设拉开了浦东新区河道综合整治的序幕。一期绿化面积9.95万平方米,绿化总投资782.82万元。公司首次提出了建设景观河道的目标,将景观与河道整治结合起来,形成了集绿化、防汛、休闲、航运、娱乐、水环境建设为一体的河道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荣获全国市政金奖和人类居住环境范例奖。

2000年竣工的金科北路绿化工程,作为东郊宾馆配套项目,尽管规模不大(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造价223万元),但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在该项目的建设管理中,我们对大规格雪松、香樟的种植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从苗木选择、树穴的处理到种植后的修剪、绑扎、养护等环节均进行了全过程监控,全线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9%。

2001年-2002年作为市政府2号重大工程的外环线(浦东段)二期道路绿化工程再次刷新浦东道路绿化建设之最。该工程全长33公里,绿化总面积204.4万平方米,绿化总投资1.18亿元。公司根据外环线的功能与外环林带的关系将该条道路绿化设计主题确定为“森林之路”,并首次在道路绿化中引入雕塑、水车、景石等园林小品,为道路景观增加了野趣。同时中央分隔带的大量香樟和桂花的种植,更点名了“森林之路”的主题。在该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除了规范和强化公司已有的管理措施之外,加强了对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的管理力度,同时在绿化工程首次试行了网络化管理,为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科技手段的创新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3年被喻为浦东第二条景观大道的东方路建设工程北起其昌栈码头,至南龙阳路,全程长5.17公里,绿化面积45425平方米,投资1222万元。在设计中将东方文化底蕴和内涵纳入其中,将交通、休闲和景观融为一体,通过雕塑和小品手法,将设计主题得以很好的体现。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花境植物,体现了景观道路的丰富多彩。

同期实施的罗山路——龙阳路立交项目是浦东最大的立交项目,该工程绿化面积236568平方米,投资1755万元,通过对地形、水体、小品、景石、植物的灵活布置和周边环境的巧妙融合,体现了立交高尚、现代的绿化景观特色。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绿化管理模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立功竞赛及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只有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最终的管理目的。

我公司从1998年成立至今,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过程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详细,逐步形成了一套大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操作模式。

1、从自身抓起,做好建设单位的管理规范。

建设单位作为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管”,其管理层的结构,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的素质、思路将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在绿化项目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摆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素质,理顺管理者的思路,统一管理者的思想,树立管理者的威信。项目的管理实际是一种对人的管理,而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只有从自身着手,形成规矩,方可形成规范榜样,使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

(2)明确规范章程,建立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据可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绿化项目的工程管理,建设单位应从一开始就明确有关要求和制度,如付款方式,奖罚方式等,并严格执行,做到以理服人。

(3)分清职责,逐级考核,为各级管理者创造发挥的空间。作为建设单位的管理者,应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避免越俎代庖现象,调动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管理者的积极性。

2、发挥设计者的潜力,强化现场服务和操作流程。

一份好的设计图纸是一个优质工程的先决条件,设计是否有新意、绿化配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设计方面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潜力。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制图,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应具备一定的主题和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手法加以体现。因此,在作好沟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计者的的潜力,避免瞎指挥的现象。

(2)责任到位,强化现场服务。使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图纸,真正做到“化蓝图为现实”。

(3)严格图纸会审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4)设计变更有依有据。为作好投资控制,强调设计变更依据,确立相应的操作流程,避免变动图纸的随意性。

(5)共同参与质量检查,及时作好沟通。通过对现场的了解,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日后得以改进。

3、加强监理的选择和管理,提高监理积极性。

监理单位作为在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监理组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投控等诸多方面,因此在监理的管理上力求作到以下几点:

(1)注重总监和现场监理的考核与选择。总监到位率必须在80%以上,在人员上保证监理工作的管理质量。

(2)制定切合实际的监理考核办法和细则。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以此作为今后项目选择监理的重要依据。

(3)将监理纳入立功竞赛的考核范围。通过竞赛,增加监理的竞争意识,促进监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4、提高施工单位素质,规范施工单位行为。

施工单位作为绿化项目的具体操作者,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建设单位服务的对象。

(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使施工单位的认识统一到工程管理中来。

①组织培训。由于施工单位的素质不一,特别是项目经理的层次差异较大,建设单位通过培训的方式,如内业资料培训、施工技术培训等使参建人员素质得以提高。

②明确施工要求和计划。通过交底、例会、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明确建设方的要求和计划,使施工单位能跟上建设单位的节奏,作到步令统一。

③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和办法。通过制定对人员、设备、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工作、植保工作、防台防汛、成活率、景观效果、文明施工、技术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科学规范。

④建立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工程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给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促动。

(2)注重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源头控制问题的发生。

①对土方采取一票否决制,建立土方监督员制度,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处理,确保土方质量。

②建立苗木质量的三抽检制度。从苗源地开始把关,确保苗木质量。

③拟订苗木的种植及相关技术措施细则。通过制定《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特殊苗木种植技术要求》等,确保苗木在采购、运输、种植、养护、绑扎等方面的规范运作,确保种植后的景观效果。

④拟订养护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度。使施工单位认清养护的重要性,加强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

⑤制定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制度。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早期,避免大规模病虫害发生带来的损失。

⑥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工序。做好与市政、管线等单位的配合协调工作,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三、围绕创新,提升绿化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

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使绿化项目的管理的模式更具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1、设计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前提。

任何优质的项目,首先要在设计上下工夫,作为项目实施的技术前期工作之一,设计方案的确立需通过设计方、建设方以及专家和领导的修改和论证,而一旦方案主题确立后,施工图的设计更应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制宜地落实设计意图,设计是否能夺人眼目是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罗山路延长线在设计时考虑两侧绿带较窄,且有大量的地下管线,不适宜种植大乔木,为达到两侧绿荫的效果,通过数次修改而选择了种植根系较浅的竹类品种。又如外环线,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快速道路中大量种植成型灌木,既需要大量的修剪人力,又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中隔带和3米路肩上以大香樟、大桂花、大合欢及大雪松等乔木为骨架,形成了“森林之路”的雏形。又如张家浜一期工程,在设计中围绕水体做文章,利用自然河道,将绿化、休闲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河道绿化的景观特色。

2、管理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基础。

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从立项到竣工、移交直至审计的全过程,其管理的观念和方法至关重要。首先应从管理的思路上进行创新。实践证明拘泥于一种一成不变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时代在变,对管理的要求也不断在变。思路创新则来源于多年的管理总结,来源于对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学习和提炼。其次,管理的方式也应进行创新。从被动到主动、从简单到规范、从松散到科学。只有将管理的方式更具适应性,才能将管理者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此外,由于社会新科技产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管理的手段中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如网络化的运用,由于其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英特网上可随时随地查阅和处理文件、信息和指令,使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向无纸化管理迈进。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参建方相互制约和监督,避免了主观愿意的影响,创造了全新的工作方法。

3、技术创新是建设管理中的保障。

绿化项目的实施不是简单“种地种菜”,建设单位应指导和鼓励施工单位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来改善施工过程中的工艺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如公司针对种植土中出现淤泥、深层土、垃圾土、盐碱土等普遍现象,在绿化工程建设管理中,积极推行土壤检测、开样洞,根据检测结果和不同植物的要求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土壤改良、开沟等措施,以改善根系周边的土壤环境。又如在大树移植方面,公司根据不同道路的现场特点、土质情况、苗源地情况、苗木特性等诸多因素,制订了不同的实施细则,使之更加科学、规范,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尽早达到要求的景观效果。对于一些特殊种类的植物品种如竹类等,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指导施工单位从选苗开始把关,包括运输、修剪、绑扎,土壤改良、种植方式、密度控制、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层层控制。同时,还通过组织培训、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增加各方的理性和感性认识,推广好的经验,吸取差的教训,提高大家对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认识。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2

关键词:园林绿化;特点;监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前言

我国的监理行业发展于八十年代,但园林监理行业相对工民建、房屋监理而言,起步却是比较晚的,虽然其起步比较晚,可是其发展的速度却是很快。随着国家倡导园林城市和环保城市建设的增多,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绿化工程建设监理应运而生。绿化工程虽不像建筑工程那样“人命关天”,但如果运作不规范,极有可能出现设计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不少地方政府已意识到绿化工程监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规范的绿化工程监理细则,也未设立专门的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的考核制度,而绿化工程又以栽种植物为主要内容,十分注重感观效果和生态效应,因此绿化工程监理是其他工程监理所无法替代的。

一、绿化工程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是多样而且复杂的,规模也演变的越来越大,另外,其和其他项目的相关性也较强。园林绿化工程和土建工程项目,也有其相似的一面。这里所说的相似,是指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亭、廊、园路、栏杆、景墙、铺装、景桥、驳岸等所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料、砂、石子方面的建筑材料相同,及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相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园林绿化工程中包含着土建部份。然而,园林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营造建设的艺术性

对于建筑物而言,其讲究的是美观,但是对于园林绿化而言,其追求的直观的景观效果,施工过程涉及美学、艺术、文学等相关领域,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艺术内涵。因此,在材料选择和配置、绿化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均比较考究,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堆叠假山、石砌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创造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视觉感受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监理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2施工对象的活体性

园林绿化工程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材料,因此必须了解植物材料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习性,通过对各种色彩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与搭配,因地制宜、科学搭配和养护,从而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

3施工时段的有限性

与其他工程的施工不同,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内容包括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和花卉,它们的生长、发育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正是因为施工对象具有活体性特点,容易受到季节性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因而应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内进行合理施工。因此,绿化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尤为重要。

4养护管理的长期性

通过各种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与搭配,色彩、季相构图的组织,创造出优美的植物景观效果。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植是短暂性的,而管理是长期性的。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这就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

5绿化工程控制目标的不确定性

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材料,其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大,绿化苗木的数量和质量难以准确把握;其栽植劳动定额,国家目前也无统一的标准规定,且各地的计算法也很不一致,无形中加大了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方面的难度。另外,由于园林绿化工程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操作过程的不规范性,对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很大。

二、做好绿化工程监理的对策

1深刻领会设计意图

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监理人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熟悉图纸,我们要能够根据图纸,同时也必须根据工程情况,了解与掌握在某些设计领域难以深化的部位,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督促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部位制订详细的施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认真监督把好艺术关,力求达到最好的环境艺术效果。

2把好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关

园林绿化工程强调追求工程的艺术美,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移步换景”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部位仅凭设计可能难以体现要达到效果,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假山堆叠、黄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要求工程监理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所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的审查,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3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

在园林绿化施工的过程当中,会大量地抽入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以及机械设备等等,如果当投入材料的质量不能够符合要求,那么我们的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

4重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监理

园林绿化工程和其他的一些工程是一样其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的方法会直接地构成工程质量基础的优劣,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监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理与控制的关键。

5督促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

不断地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工作,也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监理以及控制的重要步骤。目前,一般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期不超过半年,但园林绿化工程合同规定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移交需两年,即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两个生长季节,目的就是确保绿化苗木成活,长势良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是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必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3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监理工程监理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

中图分类号:P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337-01

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但是,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问题是不能避免。近几年,水土流失问题大幅度的增长伴随着油田的大强度的开发,这一问题大大引起了党中央和当地的政府部门。[1]然而,很多的工作项目受到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影响。因此,水土保持的工作从目标的治理和实现途径上要借助系统的防治,考虑细节的角度和方式来解决。

一、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指导思想的思考

水土保持在开发建设油气田的过程中,显得必不可少。要立足于党的十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真正的做到“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举措能为人民谋福利,也是更加系统。但是,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秉持着对环境尊重,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致力于将中国建设的更加雄伟与美丽,内外兼修。[2]同时也要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一齐带动。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立足于党的十精神,要借鉴成功油气田建设的优秀典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油气田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做到井井有条,协调统一,迎接油气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机制工作方针和原则思考

在油气田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抗战,因为地形与水资源分布的不同,我们要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但首要准则是以预防为主,优先保护,通过对于各个地形、地区的开发模式,规划的程度,要结合每一个出现的实际问题,加以提出各个缓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水土保持工作取决于问题出现的各个角度,需要付出长期的关注,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重心、工作原则、具体实施这些工作流程是一个使得油气田开发机制成功的良好开端。明确责任,细化工作责任,使得每个人都承担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责任,身体力行。同时要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出发点。并且把每个在油气田开发的全过程中,都做到免流失的全方面控制管理。尽量做到从被动的先破坏后管理过渡到事前的预防控制,杜绝边建设变破坏的现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3]要坚持工程主体的前提下,设计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施工的管理、对于资金的保障等要一视同仁,紧密结合,与油气田生产建设和安全运营相结合。在宏观管理上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宏观考虑,要有明确的系统设计,协调推进的原则。水土保持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系统设计,综合,资源,技术,经济,合理的合理分配;预防,保护,监督,控制和修复的管理,技术和监管的综合运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严格的,科学的预防和水土保持机理控制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获益。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确立工作原则,才能真正形成好的工作机制,也才能确保防治工作良性运转。

三、关于水土流失防治机制的目标思考

要实现工作及时展开和有效推进的进程,一个符合工作目标的实现是首要前提。在开发油气田的进程中,要认真的调研水土保持工作,做到宏观考虑,实时改变工作方向。我认为首先要有建立一个愿景的大方向,即将“建设美丽油田,实现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油田开发建设的长期愿景,落实到全面机制的过程中,使得工作责任细化得以明确,将每个机制的责任实时提出,实现“三同时”制度落实,减轻油气开发区原生水土流失现象,使得油气开发生产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的大幅度改善。根据远景目标和责任,按照分工具体目标的研究,制定和确立了责任主体,从而形成目标体系,指导治理的全面工作。

四、关于开发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机制构建的思考

油气田开发建设水土保持防治机制是一个包括工作管理、工作技术与监督、工作考核的总体。其中管理系统、技术措施系统、监督保障系统、考核评估系统构成了构建的机制。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油田产能建设、油气生产、油气与管理工作协调的水土流失防治等。技术措施系统的主要功能应按照优秀的建设模式[4],如长庆的“四化”模式,要明确防治技术,要做到工作责任的紧密联系,利用相应的法律与经济手段,协调油气田开发建设的与水土保持的出现的矛盾,让开发与防治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相互联系,相互保障,实现油田开发中水土保持的伟大工作目标。

五、关于开发建设水土防治机制的思考

防治机制系统过程的运行要分阶段、借助于载体的思路不断推进,借助近些年来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地制宜,要解决难题、循序渐进的整体目标的推进。油气田开发建设与水土保持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5],作为工作机制也需要坚持实时改进,步步紧跟的原则,明确工作原则,工作重心和指导思想,不断跟进问题出现的要点,从实处落实工作责任的细节,完善防治工作机制,使得将企业愿景更快更好地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晓军.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提升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J].中国水利.2011(12)19-21.

[2] 王存峰.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企业导报,2011(14)32-46.

[3] 宋玉景,吕晶,高淑清.浅析城市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作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5)22-51.

[4] 郭改娥,原彩萍.城市水土保持技术体系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2010(01)15-36.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4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24-02

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等医学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和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何结合学分制的教学要求,构建具有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所谓学分制,就是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它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对于学生来说,学分制教学给了学生广泛的自由空间;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基于这一思考,本文拟对学分制背景下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展开研究。

一、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

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目标。确立了正确的目标,才能够有效指导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二)坚持以人为本

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在这里指的是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确保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

在整个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做到评价指标客观科学、评价主体广泛、评价过程透明、评价结果公开。

(四)充分发挥教学部门的主体作用

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各个环节中,教学部门是主体。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出教学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自己的本职力量,才能构建科学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医学院校教学部门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工作方法,比如充分听取学生、专家的意见,确保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客观有效。

二、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设计

在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具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分制的教学特点和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不断扩大评价主体,完善原有的优秀经验,确保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真正科学,发挥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应有的教学质量监控功能。

(一)坚持学生评价的基础地位,创新学生评价的方式

学生作为受教育对象,其对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课程内容。学生评价的方式也要因此而有所改变,这样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也才能真正的确保评价的效果。

首先,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有调查问卷、网上评价等。实际上,传统的评价方式只能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分制背景下,需要创新评价方式。比如在坚持网上评价的优秀经验的同时,扩大网络评价的权限、延长网上评价的时间,确保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评价。

其次,积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由于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比较自由,所以,要想把学生组织起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评价就非常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医学院校就需要采取各种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比如对学生加强教育和管理,让学生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养成自主评价教学质量的良好习惯。或者也可以把评价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等。总之,高校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为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实基础。

第三,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在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教学信息反馈,对教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不定期地向教学督导及教学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反馈、咨询等,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

(二)扩大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评价权限,制定详细的评价细则

二级学院的教学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主体地位。对此,要在学分制背景下科学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需要二级学院教学部门发挥出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一方面,要扩大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评价权限。从以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看,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教学评价都是依照高校制定的标准进行的,或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处于次要地位,仅仅是配合高校的评价工作。在学分制背景下,二级学院教学部门以往的评价权限和评价地位已经不能适应学分制的要求。对此,医学院校要不断放宽二级学院教学部门的评价权限,比如允许二级学院教学部门依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或者开设课程的基本情况自主制定评价细则,让二级学院教学部门充分实施教学评价。二级学院教学部门权限的扩大,主体地位的加强,对于科学构建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二级教学部门也要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细则。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二级学院教学部门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评价细则是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比如可以把同一科目的教师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评价,也可以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评价中去,制定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际的评价细则,同时上报高校教务部门备案。

此外,二级教学部门还要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保证学院的各项教学改革和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推进学科、学风和专业建设,加强对教学及其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指导,从而达到对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

(三)创新专家评价方式,达到监控与指导的目的

传统的专家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专家听课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督导和评价。在学分制背景下,专家评价依然是一个需要坚持的选择,但仅仅采取专家听课的评价方式是完全不够的。因此,要创新专家评价方式,达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指导的目的。

第一,创新专家评价方式。一方面,要创新专家来源。传统的专家大部分是来自本校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但是在学分制背景下,还需要不断扩大专家来源。比如可以通过邀请外校专家来校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另一方面,要创新评价内容。传统的评价内容主要有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艺术等。在学分制背景下,必须细化每一项评价指标,或者请专家提供一些优秀的经验,使得评价内容更加符合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需要。

第二,切实发挥专家的监督与指导功能。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每一次评价完成之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学分制背景下,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与进步。由于专家拥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行业的佼佼者,因此,要充分发挥出专家对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监督与指导功能。一方面,通过专家评价,切实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一方面,通过专家评价,可以从专家那里学习到更加优秀的教学经验,接受专家的指导。

学分制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逐步走向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朝红,徐光兴.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2]刘蒙壮.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的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3]郑葵阳等. 加强教学质量意识 构建长效监控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

[4]穆敬雯,国伦书.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7).

[5]李雪梅等.浅析医学院校教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6).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5

关键字:景观绿化工程;土建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多年的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实践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景观绿化工程究竟与一般土建工程项目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想要弄清异同点,首先弄清景观绿化有几部分组成。综合景观项目一般由土建(古建)、市政、绿化、水电安装、广告等五部分。景观绿化有人把景观绿化工程混同于土建工程项目,也有人把景观绿化工程视为完全独立的工程项目,其结果,都不利于景观绿化工程监理的开展。因此,搞清楚这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景观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基于一般的常识,应当说,景观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项目有其相似的一面。这里所说的相似,指景观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亭、廊、园路、栏杆、景墙、铺装、景桥、驳岸等所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料、砂、石子方面的建筑原材料相同,及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相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景观绿化工程中包含着土建和市政部分。对于如何实现景观绿化工程土建部份的质量把关,作为工程监理,毫无疑问必须熟悉与掌握土建部份的施工规范,对于一些综合性强且较大的景观绿化建设项目,必须相应配备土建、市政、水电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然而,景观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景观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景观绿化工程的绿化部分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色彩丰富且季向变化的乔灌木、花卉、地被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它是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2、景观绿化工程中绿化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是动态的,需要随时掌握现场信息,动态管理。绿化工程中原材料是植物自然生长的,施工讲究因地制宜,这就决定了所有的原材料不可能100%完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三分种七分管”,而且,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这就决定了,景观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

3、追求工程的艺术美。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景观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假山堆叠、黄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监理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4、除大的公园建设项目外,一般来说,景观绿化工程均作为建筑配套附属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而且工程量分散不便于监督管理。处于这样的情况,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是少数业主认为景观绿化工程不会出大乱子,大不了死几棵树,把投资控制到不合理的程度,主张谁的标低谁中标。这无意中迎合了社会上一段时间所刮的“投低标”风,给工程质量监管留下了严重隐患,更使监理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二是因为工程量小分散、战线长,往往使工程监理顾此失彼,容易使一些素质较低的施工单位乘虚而入,钻空子,做手脚,极难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上述现象对业主来说可能无所谓,可是对景观绿化工程监理来说却增加了很大压力,从目前看是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

5、景观绿化工程的植物材料,其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大,难以准确把握;其栽植劳动定额,国家目前沿无统一的标准规定,各地的计算法也不很一致。有人认为景观绿化工程利润丰厚、风险不大,于是出现了“挂靠”现象。其结果是,一旦中标,付给出面招投标单位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便由他们自行组织管理施工。工程开工后,现场管理“五大员”迟迟不到位,有的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试想,这样的施工,哪能确保实现景观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再一种情况是,极少数施工企业,中标后为了图省事,以收取一定的比例费用,干脆将工程转包他人施工,这就是景观绿化工程的“剥皮”现象。这种现象同样会给景观绿化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造成较大的危害。

二、景观绿化工程监理的特殊性

景观绿化工程的特殊性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特定要求。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企业,要适应景观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

1、协助业主选好施工单位。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企业,一旦建设单位确定其委托监理后,就应当介入施工招投标等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对施工单位真实情况的抽查摸底,主动交换平时所掌握的一些施工单位的资质与实力情况,切实贯彻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协助建设单位尽可能选择素质好、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五大员的技术经验、责任心对本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制订现场管理的一些特定办法,如“五大员”考勤制、书面通报,制订处罚条款等等,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这既是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应尽的义务,也是搞好景观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

2、深刻领会设计意图。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人员,不能仅停留于一般的熟悉图纸,按图施工,还必须根据工程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一起了解与掌握在某些设计领域难以深化的部位,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并督促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部位制订详细的施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认真监督把好艺术关和关键点,力求达到最好的环境艺术效果。

3、认真实施监理规范。2001年5月1日实施的GB50319-2000国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是搞好工程监理的总纲。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企业,毫无疑问的应当全面认真地贯彻实施,但是目前在对该《规范》的认识与执行上情况千差万别。有的以为《规范》束缚了手脚,工作不痛快,尤其是在对监理资料的整理上感到劳师费事。有的在具体运作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意应付,马虎了事。因此,必须加强对《规范》重要意义的宣传;举办对《规范》内容的学习培训;结合实际进行重点指导。以求从根本上提高对《规范》执行的自觉性,力促景观绿化工程监理行为的规范化。

三、培养高素质的监理队伍

工程监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培养一支事业心强、专业技术过硬、不怕艰苦的监理队伍,是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原则。守法、诚信是监理的前提;科学是监理的手段,即实事求是的方法;公正是遵循这一监理原则的核心。对于工程监理来说,始终坚持公正的立场,这是由监理的特定使命与所处位置决定的。监理既不能强调维护甲方的利益而置乙方的利益于不顾,也不能丧失原则立场,与乙方窜通一气,来损害甲方的利益。

2、坚持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公司要进一步规范员工的监理行为而制订的一整套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工作守则、岗位职责、分配制度、考核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对于统一思想认识、约束随意行为、监督监理成效、增强凝聚力无疑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坚持树立牢固的服务宗旨。监理是企业行为,它必须走出去,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有否强烈的服务意识,是监理市场竞争能力的一大标志。这里的服务,指公司的信誉度、外部形象、也指一定的宣传公关能力。

4、坚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由于监理人员来自于社会各个不同的层次,他们的监理专业知识水平及年龄不尽相同,尤其对那些刚出校门的专业人才,他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开展经常性的专业知识培训,相互交流监理实践经验,尤其显得重要。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6

关键词:园林绿化;监理;投资控制

现阶段,我国园林监理大多只涉及到施工阶段,监理人员也多由土建工程人员担任,实际上,要想取得好的景观效果,园林监理工作应由专业人才负责,并且监理工作应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绿化工程虽不像建筑工程那样“人命关天”,但如果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力,不能统筹安排,合理施工,精心养护,极有可能出现设计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逐渐意识到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规范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细则,也未设立专门的园林绿化监理工程考核制度,而绿化工程又以栽种植物为主要内容,十分重视感官效果和生态效应。因此绿化工程建设监理是其他监理工程师无法替代的。笔者多年来的经验认为,要想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监理,突出园林绿化效果,节约资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高园林绿化监理水平

1.1 重视专业人才

社会上懂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胜任绿化工程监理职责的人却很少。园林绿化监理应该具备园林绿化或风景园林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等管理经验。另外,国家也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成立专业的园林监理公司,设立园林专业监理工程师注册制度,使更多的专业人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作用,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和档次,使园林绿化工程真正成为投资少、见效快的城市景观工程。

1.2 积极全程参与

1.2.1 设计阶段应确认设计方案是否贯彻了“适地适树”的原则。不能盲目引进树种,造成水土不服;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应选择抗性强的树种;在沟渠附近,应选择耐水湿的树种;儿童集中的地方,应选择无毛无毒无刺的树种。除了满足“适地适树”的要求外,还要看设计的深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例如乔木除了标明胸径,还应说明分支点高度;小灌木除了说明几年生外,还应说明具体规格等,这样完工后才能达到应有的景观效果,同时能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避免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增加投资成本。

1.2.2 招标阶段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植物材料的规格标准、工程竣工验收标准、缺陷责任期等要求。尽可能避免在施工中和进行竣工决算时引起争议和工程投资的增加。到目前为止,只有建设部出台了一个行业标准《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而此规范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1.2.3 施工阶段应严把材料质量、施工程序及其质量。大多园林工程往往是在整个建筑工程基本完成后才开始实施,前期工程的建设对绿化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比如预留绿地内种植土能否获得有效保护,尽量避免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堆放建筑垃圾。施工阶段要防止大叶女贞、银杏、水杉等阳性树种种在背阴处,导致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栽植过程最易被人们忽视,如树穴过大容易积水,过小则影响植物根系正常生长,栽植过深空气不易进入根部,如再积水,轻则生长不良,重则会因烂根而导致死亡。此外,苗木的规格、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病虫害,是否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苗木的土球、胸径、地径、蓬径、分支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选苗和施工,努力避免返工返修,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2.4 养护阶段的监理也应高度重视。目前很多工程只在施工阶段有监理,而养护阶段则放任自流,施工单位只知浇水、除草就算完成任务。常言说,三分种七分管,养护得好,则病虫害少,株型美观,枝繁叶茂;养护得不好,则一片荒凉,辛辛苦苦的绿化成果毁于一旦,不仅造成施工单位成本的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景观效果。

2 做好工程投资控制

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除了在设计、招标、施工、养护等方面应发挥其专业特长,严格按照设计、合同和规范标准实施专业监理,控制好工程质量、进度,为人们奉献一个个景观效果好、品位高的园林景观外,还应该严格监督,控制好工程投资。

2.1 严格工序报验制度

栽植前的场地整理、种植穴的大小、种植的苗木以及栽植过程均需要监理人员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行业规范进行逐项检查验收,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签发质量验收合格单,上一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避免重复施工,返工返修,增加工程投资。

2.2 重视工程变更

绿化工程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主观因素和现场具体情况影响较大,常发生工程变更。发生变更就要求建设、施工和监理三方及时商定变更事宜,确定工程变更理由、方案以及造价,填写变更通知书,三方签字盖章各留1份,以备日后核查及竣工结算。

2.3 积极跟踪监督

绿化工程监理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另一区别是责任期限不同。建筑工程只限于施工阶段,而绿化工程不仅有施工前、施工中,同时还包括缺陷责任期内的监理。栽植苗木只完成全部工程量的一部分,最终能否达到绿化效果,更关键的还要看接下来的养护管理。这就要求监理人员继续对工程进行督查、考核,直至最后竣工验收。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修剪、治虫、除草、浇水、松土、施肥、扶正等工作。可依据各省、市制定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要求,采取百分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最终工程造价挂钩。

2.4 认真进行决算

绿化工程缺陷责任期满进行竣工验收,依据为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各地相关的行业规定。乔灌木、花草按株计量;草坪按覆盖面积计量。审定工程造价时,监理工程师必须与建设方共同依据工程竣工图、中标单价分析表、工程变更通知书、质量验收合格单、现场签证以及现场核验的数量进行审核,确定最终工程造价。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整改措施

前言

风景园林建设有效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因此管理好施工质量对园林建筑来讲意义非常重大。这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掌握充足理论知识,把控具体施工操作,才能使得工程工期、质量、成本均满足施工目标,取得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

1 风景园林技术管理不足之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意识也在沁入人心,各个城区的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建筑热情也积极高涨,并呈现出大型化、生态化以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弊端也正不断的凸显出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认为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弊端主要有:

(1)大多数缺乏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许多企业在风景园林技术施工方面,以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施工前往往没有聘请专业的设计机构,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设计,加上与施工方的设计方往往是缺乏沟通,所构造出来的景观设计理念和整体效果随机性太强,造成工程监理人员无法进行有效监理,从而出现各式各样的设计变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选择缺乏环境适应性的园林植物。大多数园林植物对生活环境有一定要求。若所要求的气候特征难以和生存需求相融合,就一定会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影响生长。此外,植物栽培土壤难以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在进度和成本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景观建设业务及其他因素支配不当,造成园林植物在土壤中的生长是很难满足的相关技术要求,难以满足园艺植物生产的需要从而出现植物长势不旺的现象,主要根源是在种植前期没有对土质进行科学规范的处理。很多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而忽视了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例如本应支撑不支撑或支撑不及时不合理,难以起到支撑作用,导致植物倾斜甚至倒伏,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植物的成活率;又如种耕除杂不及时,使得杂草丛生,从而增加养护本等等。

(3)细节把握不够。在园林建设项目中,每一个细节都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风景园林的具体设计中,在具体的栽培、种植、养护过程中,没有对一些细节施工进行技术上的掌握,造成园林植被的损害和存活率降低,譬如,没有进行及时的浇透,造成土球与树木周边植被的土质缺少粘结,从而造成园林施工的重复性;还有,在栽种前没有对苗木树冠、根系进行一定修剪整理,对树干的草绳包扎也没有进行重新整理和加强,没有拆除带土球苗木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等一些施工细节,都会造成整体的影响。

2 针对不足提出措施

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实际施工操控过程中。不仅要全面掌握项目施工原理,还需必备现场施工指导以及许多其他多方面的技能常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更好的将艺术,技术,科学与风景园林有效相结合,筑造出实用、经济且美感十足的风景园林。

(1)工程监理机制的实施,增强对施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应该实施项目监理机制。对景观园林项目施工而言,实施监理机制不仅可以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企业通过引进监理机制,以公平,诚信和职业道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项目的质量。其次,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设项目的景观质量和数量能够按时完成,且选择与施工人员的项目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景观施工工艺复杂,专业,及施工人员的选拔也很严格,即要求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选择更高水平的专业监督人员,以科技为主导,建筑工人,建筑工人,并按照功能分配一个合理的工作。只有提高建筑施工管理队伍的水平根本,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以更好地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景观工程的水平。

(2)现场施工项目部的设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项目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单位的施工项目部,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设立部门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更好的项目管理服务,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效率。对于小型景观项目,可以使用管理组织的“直线式”的形式,就是在由上往下垂直领导对整个组织结构进行统一指挥,项目部由下属分公司组建而成,项目主管则是分公司经理来担任。对于大型综合性景观项目,应选择“矩阵式”管理模式,在各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业人员组成施工项目部,促使各职能部门与项目有机结合。

(3)加强后期景观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在正常情况下,管理后期景观保护项目包括拔除杂草,虫害防治,浇水或施肥,花和树冠的修剪,卫生清洁,草坪维护和管理等方面。风景园林工程作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附属项目,企业要在主体工程验收前对风景园林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以有效地防止在主体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园林建设区域变为荒地,以确保施工景观项目质量。

3 总结

总体而言,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不足之处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但我们需要改进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良好的推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提高质量管理。为了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铺张浪费,有必要对风景园林工程实施严把质量关,这是在中国风景园林艺术水平提升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 郑善华. 浅析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措施[J]. 华章. 2010(09)

景观工程监理细则篇8

关键词:九寨沟景区;生态旅游管理;多元化主体;精细化管理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因沟内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海拔在2 000米以上,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当完整,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和大片原始森林,不但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等绝佳的风景,还拥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资源。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寨沟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沟,今天却以“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美誉蜚声中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人;景区年经营收入从100多万元提高到现在的6亿多元,九寨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地开发。但是,与其他一些景区的过度开发以至旅游资源衰竭的情况不同,九寨沟坚持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理念,努力保护自然环境的秀丽和纯净。九寨沟景区的管理者,坚持以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为出发点,全力向中外游客展现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这里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幽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圣地。九寨沟旅游开发的巨大成功,是与景区有效的生态旅游管理息息相关的。

一、景区管理理念的生态转型

旅游资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鸟兽虫鱼、奇石绝景等为载体。因此,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便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九寨沟景区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始终坚持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强力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为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弃生态保护的长远目标,为中外游客保存了一个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从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为了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九寨沟成功地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从2001年4月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2003—2004年,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景区城市化现象,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景区每年拨专款836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生活保障费,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致富,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

九寨沟景区引入国际标准化管理,确立“绿色旅游”的新理念。九寨沟的“绿色旅游”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主要表现在:科学测定环境承载量,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严格控制日进沟游客数量;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拆除景区内的所有旱厕,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从而实现了景区内污染物零排放;景区内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以旅游咨询、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开发以绿色为主题的原始森林旅游路线等。九寨沟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优秀文化精髓的传播,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的整体。

九寨沟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使其生态旅游管理进一步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其举措包括:每年外派专业人士出国考察,不断吸纳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景区员工的素养提升,以改善景区服务质量;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就环境工程、环境教育和森林生态学等内容进行科研合作;与四川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优山美地国家公园合作,成立“九寨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配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九寨沟开展实地调研,并与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共同合作开展“中国世界遗产地生物多样性项目”研究。正是由于景区采取了科学、生态的管理方式,保持了九寨沟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将自然的韵味与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才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而来。

二、多元化的环境保护主体

在全国的其他一些地区,自然景区内往往存在着景区内居民与景区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些景区管理局为了保护环境,往往限制或取缔景区内的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业活动;而居民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也时常置景区的生态保护于不顾,二者由此形成了紧张对峙的关系。

九寨沟景区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了重要举措扭转这种常见的问题。九寨沟管理局认为,景区内居民是景区保护的动力,九寨沟人既然始终坚持“以旅游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理念,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将景区内居民纳入到环境保护的体系之中,使之成为监督、批评和参与的重要力量。为此,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模式。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主人翁观念和忧患意识,变被动的、强制的环保为居民自觉主动的参与;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为了杜绝日常生活垃圾的污染,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为了实现多位一体的环境监管目标,九寨沟景区管理局还以沟内居民为骨干,组建120余人的“3队10站”:护林防火专职消防队、环境卫生队、保护区道路养护队,长海、日则、诺日朗等七个保护站、生物病虫害监测站、环境监测站、泥石流监测站,从而使保护任务落到实处。九寨沟这种以保护为前提和维护居民利益相一致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的行政手段、开放的经济手段和严格的法律手段及当地居民的高度自觉,显示出了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三、精细化的景区管理举措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九寨沟景区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003年3月,九寨沟管理局出台了一项新举措——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景区员工做到“六精”(精神、精华、精髓、精品、精密、精通)和“五细”(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分每一个管理、细化程序和环节、细化成本控制),立足于细,扎根于实。通过具体的细节,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会到一流景区的人性化服务,增加对九寨沟的满意度、信誉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让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人员、每一个景区居民乃至每一个游客都树立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六精”中的“精华”体现了生态理念的内涵。“精华”是指有效地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九寨沟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管理文化)、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全面掌握本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使其具有处于领先行业地位的核心技术,有力促进景区的全面、快速、健康的发展。这种创造、运用、输出景区先进文化精华的理念,在九寨沟管理文化的实践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九寨沟景区一方面是运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生态旅游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总结和传播自己的生态旅游管理举措,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文化氛围。

“五细”之中则包括:细分组织机构中的职能和岗位、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系,使责权利明确,并落实到位;细分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采取层层目标管理,使之落实到人;细化全局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控制、检查、激励等程序、环节,做到制度到位。在生态旅游管理实践中,九寨沟景区管理者真正地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九寨沟旅游的全过程之中,使游客不仅是生态旅游的消费者和主体,而且也逐渐转变成为生态保护和景区环境工作的监督者、批评者,以此构建一个管理者与游客相互监督的新局面。为了帮助游客建立生态观念、强化生态旅游中的教育功能,九寨沟生态旅游景区设计了一些专门用来提高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旅游项目及辅助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起从管理者、工作人员、景区居民到普通游客的多位一体的生态保护机制。

同时,九寨沟景区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景区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管理、维护、调查、观测、监测、研究,遇到有损于生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保护的理念细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九寨沟景区被誉为“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参考文献:

[1]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5,(3):16-19.

[2]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3):9-l2.

上一篇:三下乡活动实践报告范文 下一篇:安全生产思想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