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时间:2023-10-15 08:11:27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1

【关键词】脑室引流;术后;观察及护理

脑室引流术术后护理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有关观察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我科行脑室引流术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37~83岁,平均住院天数14天,引流时间为3~7天。均未见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

2 术后观察及护理

2.1 严密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引流后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1],注意有否意识障碍、瞳孔异常、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意识、瞳孔的变化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变化[2],意识障碍加重说明颅内压增高明显,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最早期最常见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常在改变时出现典型的喷射状呕吐[3]。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观察瞳孔变化,并0.5~1h记录一次,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2.2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是造成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多因消毒不严格或脑室持续外引流时间过久,使细菌沿管道侵入脑室引起。因此,创口敷料被血液、渗出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无菌纱布。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穿刺部位每天用碘酒、酒精消毒,更换无菌敷料1次,更换引流袋1次。严防逆行感染,搬动病人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保持病室清洁,紫外灯照射30min/d,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引流时间最多不超过7天。

2.3 妥善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管脱出,保持引流通畅,认真做好床边交接班。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引流管内的脑脊液平面随心脏跳动而上下波动,如不通畅,液面即静止不动。如引流管内平面无波动,仔细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折叠等,如考虑管腔阻塞,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转移患者时防止牵拉,需先关闭引流管系统,以预防颅压波动过大、积气或引流液返流入颅内,安置妥当后,重新调节后开放。引流装置最高点距离脑室15~20cm。

2.4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是无色、清亮、透明的。一般情况下,24h引流量约为200~400ml。若脑室内出血或正常脑室手术后,脑脊液可呈血性,但此颜色应逐渐变浅,至清亮。若引流液的血性程度突然增高,且速度明显加快,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可能为脑室内再出血,此刻在保持引流通畅的同时,应尽早行CT检查以查清病因。如引流液混浊有絮状物应考虑脑室内感染,应送引流液细菌培养。

2.5 加强基础护理,杜绝并发症:绝对卧床休息,可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交替更换(即翻身)。清醒患者应做好心理护理,交待注意事项;躁动患者应适当约束,限制头部活动;昏迷患者应做好口腔、皮肤、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护理。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

2.6 拔管的护理:拔管前先夹引流管24h,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拔管时应夹紧引流管,防止管内液体倒流入颅内引起逆行性感染,拔管后应观察创口敷料情况。

3 护理体会

脑室引流患者,大部分病情比较危重,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认真落实各项必要的护理措施,对保证引流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关宪生编译.颅脑外科术后引流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5.

[2]陈代丽,卢敏,彭缓缓.开颅术后患者的监护.护士进修杂志.1997,12(5):25.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2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骨修补术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60例,行强化围手术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前后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格拉斯哥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修补术中行强化颅骨修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5.025

近年来,随着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增多,临床上颅骨缺损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研究指出[1],患者出现颅骨缺损后,往往会伴随头昏、不安、易激怒、记忆力下降、怕震动等症状。颅骨修补术是临床治疗颅骨缺损的理想方案,可通过修复缺损颅骨,改善颅内血液循环异常症状,降低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现将颅脑创伤去骨瓣患者颅骨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2~59岁,平均(39.62±3.87)岁。受伤至修补时间24~73 d,平均(52.36±2.28)d。颅骨缺损部位:颞枕部28例,额颞部11例,额部13例,颞顶部8例,均为单侧颅骨缺损。其中超早期33例,择期27例。排除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颅骨缺损面积低于8 cm×10 cm、颅内感染、颅内活动出血者。患者均有单侧额颞部颅骨凹陷畸形,凹陷面积为7.8 cm×9.7 cm~10.3 cm×24.6 cm。患者有头痛、头昏43例,记忆力减退44例,不同程度精神障碍24例,不

作者单位:518035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吴丹丹:女,大专,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项目(201203051)

同程度偏瘫21例,失语3例,癫痫发作6例,视力减退2例,共济障碍4例。

2方法

2.1手术要点对于头皮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头皮较厚且血供丰富的患者尽量采用原切口入路。如果骨切除范围超出原切口缘(一般多见于颞顶部,系术中因后方显露不足扩大骨切除所致),可在超出最宽处和原切口垂直向后方发际内做直切口,向外牵开皮瓣,便于暴露骨缘和固定钛网。皮瓣和颞肌游离时,要了解原减压手术是否修补或扩充缝合硬脑膜,如果已缝合,皮瓣和颞肌可从上而下顺硬膜界面游离,直至完全显露缺损区;如果未缝合硬膜,将皮、肌瓣分别游离,暴露颞肌在颞底部的前后缘,将颞肌从颞骨底部完全分离。将塑形好的三维钛网置入骨窗,吻合满意后用钛钉固定,皮瓣下置1条引流管,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治疗,24 h后拔出引流管。

2.2围手术期护理

2.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受到颅骨损伤的影响,颅腔内正常生理平衡会受到破坏,患者可能担心对未来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易产生抑郁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观察其面部神情变化,了解动态心理,并分析消极的诱发原因。向患者介绍颅骨修补术流程、麻醉方式、手术医师等,增加其对颅骨修补术的了解。告知患者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尽量少使用专业术语,若患者存在疑问,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提高其对手术治疗的认知度。(2)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清洁人员每天用消毒水清洁病房内陈列物品,定期更换床单,经常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洁净度。(3)术前评估。手术治疗前应加强对患者骨张力的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若伴随骨张力过高,需及时告知医师,调整手术治疗时间。加强对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了解其是否存在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减少对手术治疗的影响。

2.2.2术后护理

2.2.2.1体位护理手术治疗后,全麻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将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避免出现导管弯折、堵塞的现象。清醒后调整床位角度至30°左右,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2.2.2.2疼痛护理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后,颅骨修补材料可能刺激头皮诱发疼痛症状,未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会导致机体处于持续应激状态,造成颅内压升高,影响术后治疗。因此,当患者主诉存在疼痛症状后,可采用肢体抚摸、语言交流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若患者伴随严重疼痛症状,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治疗,观察用药后患者是否存在恶心、疼痛症状,并及时告知医师。

2.3引流管护理行颅骨修补术后需常规留置引流管,因此术后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将引流管固定在低于头颅的位置,定时观察引流量、引流液颜色、性质等。告知患者术后引流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预防脱管。

2.4术后并发症护理(1)恶心呕吐护理。术后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了解其是否出现呕吐症状。颅内压升高患者往往会伴随呕吐症状。若患者伴随呕吐、疼痛症状时,应及时分析症状的诱发原因,测量血压,并及时告知医师行针对性治疗。(2)癫痫预防。受到不良情绪、骨窗修复、手术刺激等,脑组织会出现受压现象,进而刺激大脑皮质层,导致患者出现癫痫症状。行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在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基础上,了解其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若存在异常情况,及时配合医师治疗。

2.3观察指标(1)采用格拉斯哥评分标准(GCS)评估护理前后昏迷程度,分值为1~5分,分值越低提示昏迷程度越重。(2)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分值为0~45分,分值越高提示受损程度越严重。

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表1)

4讨论

正常生理状态下,颅骨是脑组织的屏障,可避免脑组织出现受压现象。然而,当颅骨组织缺损直径超过3 cm时,对颅内组织的保护作用减弱,甚至可能造成头部内塌,对面容美观造成影响[3]。有研究指出,颅骨组织缺损可能造成颅内血管的解剖位置变化,诱发头部疼痛、听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4]。目前,临床常采用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取得满意效果。

有文献指出,颅骨修补术手术效果与患者情绪、颅内压、基础疾病、术后护理质量等存在直接关系[5-6]。因此,临床必须重视对行颅骨修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行手术治疗前,评估患者的动态心理,了解消极心理的诱发因素,并及时行针对性干预治疗[7]。每天观察患者减压窗的张力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若出现异常升高症状,则应及时告知医师。加强对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治疗,待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再行手术治疗。术后加强对患者的体位护理,未清醒患者则将头部偏向一侧,清醒者将床头抬高至30°左右。将引流管固定于头部以下位置,预防感染[8-9]。疼痛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状,若患者伴随轻度疼痛,可采用聊天、肢体接触等方式转移注意力;若患者伴随重度疼痛,则遵医嘱取药物治疗,并加强用药后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斯奕等[10]指出,加强循证护理在修补术围手术中的应用,能够降低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研究中对照组择期手术和超早期手术生活质量评分存在差异,可能与患者担心病情发展有关。

综上所述,颅骨修补术治疗期间行强化围手术护理,能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晓晖,陈慕媛,陈志华,等.颅骨缺损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693-694.

[2]潘承云.认知行为干预对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4):2279-2281.

[3]张艳红,罗桥芳,张彦萍,等.双侧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45-46.

[4]顾德云,董志凤.数字化钛网颅骨修补术病人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8):59-60.

[5]李继红,宋明浩.颅骨修补患者术前焦虑综合征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34-1235.

[6]高爱华.EH颅骨瓣联合颅骨锁行颅骨修补术32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107-108.

[7]高丽华.颅骨缺损钛板修补术后并发严重感染1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45-6045.

[8]余辉.临床护理路径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9(2):138-139.

[9]张莉.循证护理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9):3523-3525.

[10]张斯奕,刘学英.循证护理在局麻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护理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2):210-212.

(收稿日期:2014-12-12)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3

【关键词】 颅脑外伤; 复合伤; 护理; 风险事件

Risk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bined with Compound Wound Care/WU Su-we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16):114-11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bined with risk accident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mpound injury.Method:78 patients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ith complex trauma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isk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with 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with complex injuries were assessed,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a comprehensive care measures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Result:Before nursing,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AMD score and ADL scor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nursing,study group’s ADL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HAMD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ound injury; Nursing; Risk accid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ning,Guangning 526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6.042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是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具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1]。为进一步改善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死亡率,本院对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风险事件的护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本院研究所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脑科中心收治的78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2例车祸伤,18例高空坠落摔伤,13例重物砸伤,5例爆炸伤。其中包括重度颅脑外伤35例,中度颅脑外伤24例,轻度颅脑损伤19例。复合伤包括多发性肋骨骨折、四肢骨折、血气胸56例,肾挫伤血尿、后腹膜血肿13例,肝破裂和肠穿孔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2~71岁,平均(43.3±1.6)岁。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5~68岁,平均(42.1±1.4)岁。两组患者在病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早期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对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的伤情程度不同制定。患者术前需连续观察的指标有呼吸功能、意识变化、血压、血容量、尿量等。颅脑手术主要指脑挫裂伤病灶清除、血肿清除以及去骨瓣减压术,多发伤手术主要指脾切除、肝脾破裂修补术及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合并休克的治疗主要指输血、快速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对于颅脑损伤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在全麻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最后采用白蛋白或甘露醇进行降颅压并进行止血、抗炎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脑科中心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行相关检查,做好术前、术中护理配合,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机体锻炼等指导[2]。研究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综合护理措施。

1.3.1 呼吸道护理 临床研究发现呼吸道障碍是导致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发生窒息的原因多数是由事故发生后血凝块、分泌物和呕吐物阻塞所致[3]。因此对患者实施急救时,应及时用手或吸引器清除患者口腔内、鼻腔内、呼吸道内的异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对于出现舌后坠的患者,使用舌钳将患者的舌拉出,并向前托起下颔,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误吸[4]。给予患者面罩吸氧缓解患者呼吸不畅状态。如上述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仍然存在通气障碍,可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

1.3.2 心理护理 多数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于该类患者不应该长时间给予精神镇定药物,而是应对其实施心理护理[5]。当患者发生过激行为时,护理人员切记不应指责患者,应耐心的对患者家属讲解患者发生过激行为的原因,嘱咐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患者心理护理计划的制定,与患者家属共同帮助患者排解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6]。

1.3.3 生命体征监测 在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同时还要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肢体运动等状况[7]。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意识状况的改变可反应出患者病情的变化。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对于意识状态发生变化的患者应提高警惕,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观察患者瞳孔状况可了解患者颅内压情况,肢体运动的观察可提示患者复合伤部位是否发生异常症状,继而为临床治疗争取时间[8]。

1.3.4 术后并发症预防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生并发症的倾向[9]。出现异常症状后,应立即进行临床检查并实施干预治疗。

1.3.5 安全护理 部分患者由于重病久治不愈,对临床治疗丧失信心,多会产生烦躁、易怒的情绪,导致发生意外脱管、跌倒、窒息等护理风险事件[10]。对于该类患者在给予心理护理的同时,医院还应做好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制定预防措施。如调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床栏高度,在患者的床头放置高危标识牌,提示该例患者应加强监护等[11]。为避免患者跌倒,应保证病房内设施安全、地面防滑、走道内无障碍物,走廊、卫生间设置扶手,便于患者行走,同时在卫生间内设置紧急呼叫设置,便于患者需要帮助时使用。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由于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很可能出现压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皮肤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及时为患者翻身、擦拭身体,防止患者发生压疮[12]。对于发生皮肤问题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使用频谱、微波等方法进行治疗,治疗时注意对温度的掌控,避免烫伤患者[13]。加强病房巡视,夜间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症状,避免患者发生窒息。

此外,在护理过程中,实时关注患者的病况以及心理变化,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采取心理暗示,定时帮助患者采用音乐疗法、聊天、深呼吸或者静坐冥想等方式,营造轻松、自由、和谐、舒适的治疗环境,适时调整治疗方式以及病针对性的引导患者树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AD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重度抑郁:评分>24分;中度抑郁:评分17~24分;轻度抑郁:评分8~16分。无抑郁:评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 本院脑科中心通过回顾分析早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该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事故主要包括呼吸道问题(呼吸障碍、呼吸道感染等)、心理问题(抑郁、焦虑、暴躁等)、生命体征变化(血压、脉搏、心率等)、并发症问题(手术切口感染、出血等)和安全问题(意外脱管、跌倒、坠床等)。

2.2 两组HAMD评分、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ADL评分比较(x±s) 分

组别 HAMD评分 ADL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n=39) 27.1±4.9 10.1±2.5* 56.2±7.3 86.4±9.1*

对照组(n=39) 26.9±5.1 17.9±3.3 55.9±7.5 71.4±8.1

*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研究共向两组患者家属发放78份满意度调查问卷,回收78份,回收率为100%。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4%,对照组患者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739,,P

2.4 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3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9.064,P

表2 两组患者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

例(%) 满意

例(%) 一般

例(%) 不满意

例(%) 总满意度(%)

研究组(n=39) 21(53.8) 15(38.5) 2(5.1) 1(2.6) 92.3

对照组(n=39) 15(38.5) 14(35.9) 2(5.1) 8(20.5) 74.4

3 讨论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是临床常见急重症,由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病变部位较为特殊,导致该类患者的病情多变,死亡率居高不下[14]。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和建设工程领域作业量的不断增多,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多,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也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5]。

为有效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院脑科中心通过回顾分析早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类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了评估[16]。在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27.1±4.9)分、(26.9±5.1)分,ADL评分分别为(56.2±7.3)分、(55.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10.1±2.5)分、(17.9±3.3)分,ADL评分分别为(86.4±9.1)分、(71.4±8.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此同时,针对这些护理风险问题,本院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而在这里对于患者的护理就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护士同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正面交流,将医院的环境、责任医生以及相关人员的姓名,还包括医疗服务相关模式以及医疗制度等告知患者及与其相关的人,这样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告知相关情况的同事,医院相关人员还应该向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知识教育,让其了解到配合治疗的技巧以及同自身保健相关的知识,能够让其体会到治疗之后取得疗效所带来的快乐,以全面而主动的医疗教育模式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现有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或者消除。最终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进而使得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当然,护理人员的其他准备工作也需要同一时间准备好,具体如下:(1)完善病患入科接待,即在患者初次被接待进入治疗科时,护理人员表现出热情、真诚的态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对本科室的相关情况进行告知,介绍护理人员给其认识,让患者初次入住就能够消除陌生感,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2)术前健康指导,刚进入科室的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的病症很多都不怎么了解,尤其是病症的治疗、预防、调理等了解的程度更少,所以在安顿好患者的病床之后,应当及时对其进行术前的一些注意事项,讲解同病症相关的一些知识,多教授一些自我应对的技巧,比如功能锻炼、饮食禁忌等。(3)做好术前访视,患有此类病症的患者,一般来说都会承受着很大的身心压力,而且手术所需要花费的费用也是其较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愈加增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实时关注患者的情况,多进行访视,同患者以及其家属多进行沟通,采用个性化的疏导方式,从实际上解决患者面临的困难,继而提升自身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遵医依从性。

本次研究对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后,研究组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明显升高,对本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该研究结果表明对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金珊珊,徐美勤,韦素芹.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0,53(1):88-89.

[2]王立华.13例重症颅脑外伤合并腹部闭合伤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15):2341-2342.

[3]石要红,王少敏,叶爱红,等.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2):54-56.

[4]王光辉,蔡可胜.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复合性外伤77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8(6):330.

[5]朱茂芳.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的救治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3(18):4029.

[6]王育胜,黄正华,蔡少明,等.高渗盐溶液及高渗盐复合液在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6):21.

[7]王婷.颅脑外伤合并低钠血症的循证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7):95-96.

[8]张清群,李晶.1例颅脑外伤合并颌面部严重损伤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7):2587.

[9]谢菲.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意外事件的风险管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2):222-224.

[10]赵秀霞.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性复合伤的急救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319.

[11]林青.急救护理流程在重型颅脑创伤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33-134.

[12]舒宗建,田友春.颅脑外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2051-2052.

[13]张尧明.重型颅脑损伤伴休克患者早期急救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13):144-145.

[14]徐亚英.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患者的早期急救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4,21(1):80-82.

[15]刘静.胸外伤合并颅脑外伤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8):141.

[16]付斌.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4,21(5):46-47.

[17]李蕊,须俊滟,夏兰,等.1例重度颅脑外伤合并重度胸部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24-126.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4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护理1临床资料

颅脑外伤对患者的影响极其严重,伤势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1]。现将本科2009年7月~2014年2月收治17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男102例,女70例;年龄6~78岁,平均43岁。除 20例因为我院条件有限,患者及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因伤势过重在科上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149例患者均病情稳定转入手术室治疗,抢救成功率为86.6%。

2急救措施

2.1正确过床,保持合适为了使患者在病床上能够保持正常的静脉回流,促进其心血量的传输,保证期重要器官能够有血液供应,必须将患者的卧床姿势调整好,最好是使其下肢提升30°,这样就能够使患者的意识保持在清醒状态。

2.2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了保证患者有较高浓度的氧气吸入,必须清楚口腔、气管中的众多分泌物,用较为可靠的手段进行清除,避免出现伤害感染的现象出现。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就需要对其进行辅助呼吸,一般使用插导管的方法来完成此工作[2]。

2.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入院后立即开通静脉通道,必要时行浅静脉置管,病情危重者遵医嘱开通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治疗方法 以上患者采用有效的途中运送抢救进行各项治疗护理,纠正休克维持生命体液平衡,维持血容量时间,避免再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再出血,做好术前一切准备,护送患者到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脑疝、脑脊液漏情况,注意合并伤处理。

3急救与护理工作讨论

3.1止血患者被送到医院之后,医生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止血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头部外出血倘若不及时止住,有可能造成脑部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用棉圈作为伤口周围的"保护层",然后进行快速、合理的包扎,快速足量补液,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3.2防止感染为了防止颅内出现感染的现象,患者需要平躺,患侧向下,这样血液能够顺利流出来。这里要提到的是,用棉布堵住耳、鼻将会使颅内的血液出现逆流的现象,一旦血液逆流,就会使颅内产生感染。同样抗生素的使用也是造成颅内感染的原因之一,避免这些细节事项的出现,可以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3.3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颅脑外伤的患者多数行开颅探查术或手术治疗后需要放置引流管,因此,术后需要对硬膜外或者硬脑膜下的引流管进行密切的观察,包括每天需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观察引流管是否保持畅通,不可受压、扭曲、成角、重叠;还应注意引流速度及量,每日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为宜,如果发现切口的位置出现较多的渗出液,但引流的量相对较少,就应及时检查有无发生引流不畅的现象。对于留置了导尿管的患者需要遵医嘱注意每天进行膀胱冲洗,每天更换引流袋,并教会家属定时开关尿管,以利于训练膀胱的功能,针对在尿道发生有分泌物的患者,需要留取分泌物样本送细菌培养及其药敏试验,以早期发现并发症或合并症,早期对症治疗[3]。

3.4加强对呼吸道的护理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其呼吸道的护理重点体现在注意预防继发肺部感染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所以为了更好地避免分泌物等杂质被吸入到器官当中,可以使用切开器官进行辅助呼吸的方式来调节,还可以进行雾化吸入庆大霉素、盐酸氨溴索、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选择的药物品种、药物量及次数遵医嘱,期间吸入的气体湿度通常保持在45~65%,温度通常保持在32~34℃。清理呼吸道、口腔中的杂质,将口、鼻中的血液、分泌物都清除干净之后,用导管深入辅助呼吸完成吸痰处理工作[4]。

3.5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由于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术中大多需要使用电凝止血,因此,术后由于护理不到位皆可能引起颅内压的骤然增高,止血的部位再次发生出血。护理人员必须时刻观察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前兆",时刻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出血过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伤害。

3.6急性期护理 急性期指的是受伤后的脑组织的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水肿、出血或者是肿胀和坏死,其护理关键点是维护平稳的生命体征。患者一旦有内脏损伤的现象,就会出现低血压,低血压可以用仪器测出来,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做好处理工作;呼吸道感染或者出现其他病变,都有可能导致脑部病症的出现,瞳孔的变化更是脑部受损的一种外表体现,护士一旦发现患者瞳孔对光的反射消失,应该及时进行深入检查,观察期颅内外伤状况到底如何,判定其发生病状的总原因,如果是脑部病情加重,应该做更详细的诊断与处理。

3.7意识恢复期的护理对意识恢复期阶段实施优质的基础护理,是尽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手段。此阶段中,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受压部位的局部按摩,以促进其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发生。并应每天使用温水为患者擦洗,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个人卫生。一旦出现体温明显升高的表现,可先使用冰袋外敷、酒精擦浴,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冰帽降温等可靠的物理降温方法进行处理;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或控制感染,对于需要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患者,必须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预防发生呼吸道的混合感染,并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帮助叩背1次,轻轻吐痰,避免呼吸道粘膜受到损害。为了确保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确保患者有充足、饱满的精神存在。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严重昏迷的状态,需要让患者摄入一定的鼻饲营养品,摄入之前要进行有效消毒,以免出现感染的现象。同时,营养的摄入量也要受到控制,清淡食物的摄入更能让患者保持清醒的意识,当患者厌倦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外,护士应该督促其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这样更可以均衡调节营养成分,使患者身体能够快速恢复[5]。

3.8心理护理用暗示的手段,给患者的心理注入"安抚剂",也让他们能够为自己加油打气,树立信心;用沟通的手段调节患者的情绪,帮助他们去除不安的烦躁感,给他们以愉快、放松的心情对待治疗工作与康复过程,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当然,还是要以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为主,只有将护理技术提升上来,才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岳芳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1.01.

[2]高云,贾红兵,刘娜,等.探讨一站式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01.

[3]钱丽娟,严莉亚,周金芳,等.一站式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8.

[4]曾文君.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5

【摘要】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

颅脑术后常用的引流有4种,即脑室引流、创腔引流、囊腔引流及硬脑膜下引流。而术后的引流成功影响着整个治疗过程,引流的护理则是成功的关键。通过临床的实践,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病例中,男87例,女45例,硬脑膜下引流72例,创腔引流39例,脑室引流93例,囊腔引流11例。好转出院122例,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8例,死亡2例,无一例出现引流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病人回房后,首先了解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免造成不应有的错误引流,如脑室引流,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前角10~15cm,过高达不到目的,过低会引起脑脊液引流过多过快,导致头疼、呕吐,严重者可诱发颅内出血或血肿形成。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感染:整个引流系统应保持密闭、无菌。每日更换引流袋,记录引流量及性状,定期检查,引流每日用碘伏以离心或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及引流管外壁消毒长度大于4cm,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无菌纱布覆盖。保持清洁、干燥,如搬运病人时应先将引流管夹闭,待移动后根据头部位置调节引流管,放置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

2.3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不可扭曲、受压。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其标准如下:①有无自流现象;②有无腺搏性搏动;③有无呼吸性搏动。引流管的不畅及排除法:①如引流管扭曲要轻轻纠正;②引流管附在脑室壁,可将管旋轻离开脑室壁;③血块堵塞,通知医生,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2.4 病人的:因咳嗽、呕吐、躁动均有导致引流管位置的改变及颅内压的改变。因此动作要轻柔,病人要舒适,头部不可过仰过屈,护士搬运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保持颅内压急剧变动而发生意外。

2.5 避免引流管的脱出:引流管脱出有以下问题:①引流管固定不牢;②病人烦躁,自己拔管;③翻身不慎脱出。针对以上原因,做好相应护理措施。如病人躁动了解躁动原因,可根据医嘱给予小剂量镇定剂或约束带护理,确保病人的安全。

2.6 对意识清、合作病人,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及手术的重要性、引流管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给予病人安慰及鼓励,使病人减轻对对引流管的恐惧与焦虑。

2.7 拔管一般术后24~72h:引流通畅情况下,颅内压无异常,拔管后应注意观察体温,颅内压及头部敷料情况,如有颅内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小结

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治疗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笔者体会到: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6

    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0例颅咽管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52岁,平均33.8岁;临床表现:头痛为主30例,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为主11例,多饮多尿为主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2.1.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术前易对手术产生恐惧、疑问,因此医护人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的医护经验。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配合治疗。此外,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工作,就病情的变化及医护方案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1.2.1.2 术前准备:协助医师完善血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心肺功能、下肢深静脉彩超等理化检查,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此外,还应协助医生做好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工作,术前备血及器械、药品等,术前备皮。

    1.2.1.3 密切观察病情:应密切头痛等阳性体征有无变化。若头痛次数增多,程度加重,呕吐次数增加,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2.2 术后护理

    1.2.2.1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遵医嘱予以低流量吸氧,经鼻蝶入路手术患者麻醉清醒后平卧3 d,开颅手术者待血压平稳后采取头部抬高位卧床3 d。

    1.2.2.2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开始时1次/30 min,至稳定后改为1次/2 h。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1.2.2.3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加之清醒后看到引流管、导尿管、静脉输液及各种监护仪器,加重了患者恐惧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时的给予安慰、疏导,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安全感。

    1.2.2.4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如有渗液或渗血应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并配合医生进行换药,更换敷料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引流管应妥善固定,确保引流管通畅,无脱落、扭曲,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色、量,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并配合处理。

    1.2.2.5 饮食护理:术后第2天生命体征平稳后进易消化流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2.2.6 并发症护理:①尿崩症:准确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以及每小时尿量,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皮肤有无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②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术后严密监测血钾、钠、氯,1次/d,以防低钾、低氯、低钠血症的发生[2];③意识障碍:术后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反应灵敏程度及肢体活动等情况,做好专科观察和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④视力视野障碍:当视力视野发生突然性的变化,比术前以及术后前1 d有所下降,就要考虑颅内是否出现了变化,如出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3-4];⑤发热:术后严密观察热型及持续时间,术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可给予头枕及全身人动脉冰敷、醇浴、冰帽或全身冰毯、持续肛温监测,迅速控制体温。

    1.2.2.7 出院指导: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复,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遵医嘱按时服用激素类药物,定期门诊复查。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积极治疗,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0%。发生并发症1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00%,其中尿崩症5例,占12.50%;电解质紊乱5例,占12.50%;高热2例,占5.00%;垂体功能不足3例,占7.50%;癫痫发作2例,占5.00%。经过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

    3 小结

    颅咽管瘤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术后易发生尿崩症、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高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针对颅咽管瘤患者的发病情况给予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体位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过程,为临床合理及时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鲜继淑,苗新英,杜小琴,等.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4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2):21.

    [2] 刘卫东,黄光富,袁利民,等.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3(6):507.

    [3] 崔庆柯,孙金龙,陈样涛,等.颅咽管瘤切除术后高钠血癌的预防与处理[J].山东医药,2006,46(15):3031.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7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度颅脑损伤; 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为外科常见且严重的急性病症,常由工伤、交通事故、跌伤等暴力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多病情危急,损伤性强,并发症多,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护理知识。护理时需要密切观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发现病情恶化的前驱症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预防、合理处理并发症,配合康复护理,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我国临床护理人员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方面拥有许多宝贵经验,已取得一定成绩,现将神经外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病情的观察

1.1 意识和瞳孔 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多为全身麻醉,术后采用冬眠疗法,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意识和瞳孔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护士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的大小和形状的改变,以评估其病情的好转或恶化[1]。

1.2 生命体征 护士应在患者术后每隔0.5 h,对其进行1次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测量,绘制动态变化图,分析术后生命体征的改变。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呼吸慢而深,警惕颅内血肿形成,及时报告,采取预防措施。

1.3 其他 除应观察以上3项指标外,护士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素质,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血糖及电解质检测、颅内压监测等,密切注意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全面记录患者的动态变化,出现病情恶化时应及时做出反应。

2 护理措施

2.1 呼吸道护理 患者术后多吞咽功能下降,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排出,医护人员应及时清除其口、鼻的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顺畅[2]。观察患者咳嗽的颜色、量及黏稠度,需要时进行雾化治疗。如观察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及时协助医生行气管切开手术[3],实施抢救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4]。

2.2 、皮肤、营养护理 患者休克时应采取仰卧位;深度昏迷时应采用侧卧位;无休克及昏迷时可将床头适当抬高15°~30°,确保静脉回流通畅[5]。应该为患者经常性地翻身和皮肤清洁,避免褥疮的发生。保证术后患者营养充足以及电解质平衡等,精心护理患者,帮助其早日康复。

2.3 引流管护理 术后引流管留置,凝血块或结扎过紧可能导致引流不畅,严重时阻塞引流管,脑脊液回流,引发颅内感染,护士应经常性地检查引流是否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6]。同时,护士需要通过对患者脑脊液量、颜色的观察,判断颅内有无感染及出血。定期按照无菌操作的相关规定,更换穿刺部位敷料,及时发现有无感染征象。

2.4 并发症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颅内高压等几率大,应该针对并发症,积极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7]。(1)应激性溃疡。患者出现持续性呃逆,红细胞、血红蛋白压积下降,或者原因不明性血压下降,多提示并发应激性溃疡[8]。应该及时吸出胃内容物,灌注碱性高渗糖液入胃[9],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发生出血时,配合医生抢救。(2)肺部感染。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多发坠积性肺炎。护士应及时帮助患者吸出痰液,必要时给予雾化治疗[10]。病情稳定后,定时拍背、翻身,帮助咳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3)高钠血症。术后血清钠浓度升高,主要与使用利尿药物有关。应该及时关注、监测患者血钠浓度,1周内持续高于150 mmol/L时,应停用利尿药,积极对症治疗,使其尽快恢复为正常[11]。(4)颅内高压。将冰袋等置于患者头部,将病床适当抬高,根据病情应用减少脑耗氧量的药物,以降低颅内压。(5)脱水。严密监测患者电解质、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发现脱水及时报告医生,静脉滴注甘露醇、地塞米松与静脉注射呋塞米交替治疗,及时纠正脱水,认真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6)泌尿系统感染。术后留置导尿管,护士应每日对导尿口进行消毒处理,每周更换1次尿管和尿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12],预防泌尿系感染。并发感染时,与医生沟通,及时治疗。(7)癫痫。术后并发癫痫,可以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大,加重患者的脑损伤。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如遇癫痫发作,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加大吸氧浓度,保持呼吸道清洁,立即注射抗癫痫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总之,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术后,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对症治疗,精心护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3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

国外研究表明,康复介入治疗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的总体功能,且介入越早,疗效越好[13]。肢体功能障碍多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后遗症,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降低生活质量,所以恢复期的康复护理应该及早进行。第一,尽量使患者肢体保持功能位,避免关节变形或肢体萎缩。第二,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坚定战胜疾病的决心,主动配合,多进行活动。第三,在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及时开始对其肢体进行按摩。第四,教患者和家属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鼓励出院后坚持家庭康复治疗[14,15]。

重度颅脑损伤因其发病急,病情重,危害大,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已经引起临床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医院及医护人员针对此病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吸取教训,总结护理体会,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多成果,为今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高丽娟.护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进展.临床医学,2008,21(6):992-994.

[2] 黄胜柳.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道护理.临床护理,2010,16(9):633-634.

[3] 顾媛媛,杨德云.重度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现代护理,2010,16(18):142.

[4] 简清,麦燕萍.神经外科ICU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49-150.

[5] 黄珊.浅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吉林医学,2010,31(30):5454.

[6] 黄海云.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华夏医学,2010,12(5):537-538.

[7] 毛英华,马学雷.重度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6):24-25.

[8] 邵秀娇,黄艳红,李苑伟.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37例的临床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10,16(21):102.

[9] 李珍秀.重症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护理研究,2003,17(1):151-152.

[10] 罗丹,余丹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体会.护理研究,2009,16(13):114.

[11] 徐雅娟.重度颅脑损伤高钠血症患者的护理.现代护理,2010,16(25):162-163.

[12] 方雪娥,倪美红,杨慧,等.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514-515.

[13] Teasel RW, Kalra L. Whats new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Baek to basis. Stroke,2005,36:215-217.

[14] 宦红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肢体的康复治疗.实用医药杂志,2009,26(7):62.

[15] 杨小燕,宋明浩.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监护护理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11,6(6):94-95.

开颅手术护理注意事项篇8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随着现代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绝大多数的颅内动脉瘤都能经血管内途径栓塞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自2007年11月至今我科采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116例颅内动脉瘤,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患者中,男75例,女41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56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其中后交通动脉瘤48个,前交通动脉瘤26个,颈内动脉瘤18个,大脑中动脉14个,大脑前动脉瘤10个,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23例急诊栓塞,其余均为择期手术。

1.2方法 在神经安定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在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放置6F导引管,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然后沿微导管向动脉瘤内放大小合适的GDC,充填空隙,电解脱完毕后造影复查(动脉瘤体完全不显影者为100%栓塞),栓塞完全满意时, 轻轻缓慢地撤除导管,不中和肝素,留置导管鞘,手术结束。至术后6h再拔除导管鞘,局部压迫止血15分钟,加压包扎。同侧下肢禁止屈曲动作,制动24小时。

2 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病人准备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释,讲解介入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优越性。告之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不会开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以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和配合手术。(2)测量体重,完善相关检查。

(3)术前一天常规行手术区皮肤准备,自脐平线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部,并更换清洁衣物;术前禁食禁水6h,及去手术室前留置尿管,以免术中误伤膀胱。

2.1.2物品准备 (1)介入材料:动脉鞘、6F导引管、造影管、导丝、高压连接管、Y阀接头和三通开关等,准备好各型号的GDC及微导管、微导丝、电解器。(2)常规物品:介入手术包,压力输液袋4个,输液器4套,软包装生理盐水多袋,5ml和10ml注射器各1个,水蒸汽壶一个。(3)麻醉机及监护仪,吸氧装置,电动吸引器。(4)药品准备:造影剂、急救药品、肝素、鱼精蛋白及尼莫同等。

2.2术中护理配合

2.2.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麻醉成功后,充分暴露手术区。

2.2.2在术者穿刺前 (1)打开无菌介入手术包,将术中所需物品按顺序摆好,准备好肝素及造影剂;(2)在术者对侧,通常为左下肢,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术中临时及急救用药,也便于术者手术操作;(3)连接好三项监护仪;(4)接好输液泵,尼莫同3~5ml/h,持续静脉泵入,预防和治疗血管痉挛。

2.2.3当医师铺好无菌手术台面后,准备压力输液装置,注意保持滴壶以下输液器的无菌,要反复检查气体是否排尽,将压力袋加压至300mmHg,并在手术过程中一直保持此压力在300mmHg左右。

2.2.4当医师行股动脉穿刺并放置导管鞘成功后,护士应根据病人体重准确计算肝素用量,使病人全身肝素化。

2.2.5在插入微导管前,需要对微导管头端进行塑形;手术过程中,护士要熟悉整个过程,及时准备好蒸汽壶,以备随时应用。

2.2.6在整个栓塞过程中,动脉瘤都有可能破裂出血,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需要护理人员迅速静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以及调整因反应性增高的血压水平,在这样“争分夺秒”的抢救中,护理人员对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常用剂量以及操作熟练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2.7在通电解脱GDC时,护士应非常默契地配合医师进行电解操作,并记录每次使用GDC的规格和电解解脱时间。

上一篇:文化产业与管理范文 下一篇:航空航天的成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