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12-03 07:29:59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1

关键词:工业化;货物运输需求;需求特征;运输需求数量;运输需求质量

运输需求问题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任何有关运输方面的战略研究都是以对运输需求的分析与预测为起点的。然而,无论是运输需求理论问题研究还是运输需求数量预测,尽管客观上存在着工业化进程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问题,但除北京交通大学荣朝和教授等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外,很少有人系统探究工业化进程中货物运输需求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于货物运输业发展内在的联动关系。实际上,工业化对货物运输需求影响很大。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货物运输需求流动实体——“货物”的品类和数量不同,“空间位移”要求不同,货物运输需求的特点和内容亦有所不同。发达国家经历了完整的工业化过程,其工业化不同阶段货物运输需求特征对工业化起步较晚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未来的“十二五”乃至以后的一段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攻坚时期,对交通运输系统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运输需求是运输供给的依据,只有明确了货物运输的需求特征才能提供有效的运输供给。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工业化进程中货物运输需求变化规律的探求,来揭示未来我国货物运输的需求趋势,以期为政府运输发展政策制定及货物运输企业发展战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撑,从而解决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做好交通运输“三个服务”,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一、工业化的阶段划分及其与货物运输需求的内在关联

工业化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以及工业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并向第三产业过渡,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都超过第一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不断上升。

关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和划分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优点和局限性。例如:钱纳里等的基于人均收入水平的划分,将工业化划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即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发达经济高级阶段);库兹涅茨等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包括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将工业化阶段划分为工业化前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社会;联合国基于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比重的划分,把工业化水平分为非工业化、正在工业化、半工业化、工业化等4类。由于依据的理论和标准不同,结论往往不尽一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在《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一套综合评价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据此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并确定了不同阶段的标志。见表1。

这种划分方法较为科学,基于这种划分,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工业化的各个不同阶段,货物运输需求客观存在着的变化轨迹。由表1可见,工业化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历经“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最后到“三、二、一”的转变,其间生产力地区布局也会发生一定变化。

工业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对货物运输需求影响很大。货物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源于社会经济生活对货物空间位移方面的需要。按照运输经济学理论,货物运输需求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3个:其一,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其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其三,生产力地区布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地区布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货物运输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直接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结构。在整个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货物运输需求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都处于变化之中,这使得货物运输需求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二、工业化不同阶段的货运需求特征

目前,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步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之中,大多处于工业化中期或后期;发展中国家大都处于工业化前期,少数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实践表明,工业化不同阶段货物运输需求特征不同。见表2。

(一)前工业化阶段货物运输需求特征

各国经济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从原始部落到游牧经济、传统农业社会、手工业和后来的工场手工业阶段,一直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由于游牧业和农业的商品率很低,小手工业原材料多数在当地解决,货物运输需求较少。货物种类除去官僚机构、军队和城市人口所需粮食以及修建工程和其他方面耗用的物资外,很长时间内主要是商业贩运的盐、布匹、茶叶、皮毛、瓷器、铁器和其他金属制品以及香料之类的货物。工场手工业时期,纺织、炼铁等行业的生产规模有所扩大,棉花、木材、生铁等原料、燃料及其产品的运输需求量有所增加。总体来讲,这一时期货物运输需求量较小,运输频率低,对运输服务质量要求不高,运输可靠性较差。

(二)工业化实现阶段货物运输需求特征

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时期。每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不同,货物运输需求特征亦不同。

工业化初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50年代)以纺织、冶金原材料工业为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工作机和动力机的发明和使用,纺织业成为工业化的“先导”部门,轻纺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1783年,英国纺织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达到35.4%。在纺织产业前向联系的带动下,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冶金业、采掘业、早期制造业等产业迅速兴起并得到蓬勃发展。工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矿石、钢铁产品等大宗、远途、低值、散装货物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

工业化中期(19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是以机械加工及化学工业为主的时期,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以英国为例,1783-1924年,按净产值计算,纺织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由35.4%下降到10.8%;钢铁及机器制造业比重由6.5%上升到12.5%;化学工业的比重由1881年的0.7%上升到1924年的1.1%。货物中石油、天然气、化工原料、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的比重开始上升,水泥等建筑材料大为增加。货物运输除要求继续扩大运输能力,对运输速度和其他运输质量方面的要求相应提高,运输需求开始多样化,对管道、油轮、罐车、棚车等运输需求量增加,要求发展多种运输方式和工具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运输需求。

工业化后期(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是以高度加工工业为主的时期,制造业产品的加工程度进一步深化,工业品价值普遍很高,技术资本含量大,物质含量相对比较低。汽车、飞机、精密仪器、电器电子产品等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比初级产品大为提高,经济增长对原料的依赖减少。发达国家的煤炭工业以及石油天然气采掘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分别由1955年的2.7%和3.3%下降到1974年的0.8%和1.7%,1955-1974年煤炭工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9%,出现了负增长。这一时期,大宗散装货物运输需求增长速度减缓,加之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运输需求数量较小,运输量的增加不再是主要方面,对方便、及时、可靠、节约等质量方面的要求更为突出,小批量、特种车、专用车的运输需求增加。

(三)后工业化阶段货物运输需求特征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发达国家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经济结构转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经济增长转向更多的依赖深度加工、技术和信息。这些变化致使货物运输需求数量基本停止增长,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连续下降的现象,但对运输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货物运输融为物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物品生产方式灵活多变且批量较小,企业追求“零库存”和生产体系全球化,对小批量、集装化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和门到门一票到底的国际国内多式联运需求增加,运输速度和频率加快,要求运输服务更加及时、方便、可靠。

综上,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整个工业化进程中,货物运输需求数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不同时期增长速度不同,尤以工业化初期增长速度最快,工业化中期次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增长速度最慢甚至基本停止增长。对运输服务质量一直追求更高,需求层次越来越高。

三、未来我国货物运输需求趋势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表明,2005年开始我国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是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根据国际经验及工业化发展规律,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将由传统的以纺织、轻工为主的轻工业向汽车、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转型升级。我国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与发达国家相似,但发展环境相差很大,尤其是资源及环境约束加强,对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相应的,未来我国货物运输需求既具有与发达国家相似的特征又有所区别,突出表现在货物运输需求数量、类型及质量3个方面。

(一)运输需求数量

尽管我国整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化进程差距很大,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前期。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8个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14个处于工业化前期甚至前工业化阶段。整体完成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我国需要更长时间。重化工业发展需要强大的运输支撑,是货物运输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按产业结构划分,我国货物运输服务使用分配到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4%、71.2%、23.4%,第二产业对货物运输需求影响最大。“十五”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10%的速度稳步递增。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通道”的“爬坡”阶段,即“黄金发展阶段”。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必将带来重化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能源消耗的大幅增长,使得能源、原材料等长途大宗物资运输需求旺盛。此外,经济全球化、产品品牌化使得产品流通范围扩大,产成品运输、外贸运输等远距离运输需求旺盛,货物平均运输距离增大,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长较快。见图1。

图1显示了近几年我国货物运输量的增长情况。相比货物运输周转量的高速增长,货运量增长速度趋缓。这是因为我国重化工业发展走的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电子、医药、仪器仪表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成品类物资运输需求增长更快,在总运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未来我国货物运输需求总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货运量增速趋缓,货物运输周转量增速较快。

(二)运输需求类型

发达国家重化工业时期货物运输需求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长距离、大运量、跨区域的能源运输、基础原材料运输以及外贸运输上。我国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晚于发达国家100多年,与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处于同一时期。与发达国家当年的重化工业发展环境相比,我国处于一个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消费多样的时代,货物种类繁多,货物运输需求复杂多样,不像发达国家重化工业阶段时期那样单一。一方面,我国所处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决定了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的需求。2007年我国铁路和水运完成的货物周转量占综合运输体系的86.7%,这一比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有“世界工厂”之称,除中西部地区的大宗能源、原材料运输外,东南部地区加工产品的货运需求量也很大,尤其是已步入工业化后期甚至后工业化阶段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数量增多,小批量、多批次货运需求旺盛,零担快运、小件运输、专业运输、特种运输、综合物流服务需求增速加快。

(三)运输需求质量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期间,社会发展对货物运输服务在方便、及时、安全、经济、可靠等方面的质量性要求将大大提高。我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不同,货物品类不同,对货物运输服务质量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中西部地区对经济性要求要高一些,东部地区则对时效性、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生产、生活节奏加快,运输频率加快,货物运输需求将越发复杂多样,除在时效性、方便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外,对“异质”服务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将提出更高要求。

四、结语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才能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模式创新的转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一、人才优先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历史经验证明,较之于优先积累物力资本的国家,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的国家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一些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之所以能迅速提升,就在于人才优先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人才优先发展是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因素,其重要表征就是人才资本的优先积累。

世界各国的振兴史说明,国家的发达得益于人力与人才资本的积累并有效使用;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与人才资本的先行追赶。

实践证明,人才资本的优先积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才优先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表1所列的世界七大工业国(美、英、加、法、德、日、意)与“金砖五国”(中、俄、巴、印、南)在人力人才资本的积累(以经济活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就业人员人均GDP为指标)之间的鲜明对比,足以印证这一规律。

表1 2008年部分国家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素质相关比较表

[\&就业人员

人均GDP

(万美元/人)\&经济活动人口中

R&D人员

(人/万人)\&经济活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

人员的占比(%)\&经济活动人口中人均受教育年限

(年/人)\&美国\&9.7717\&88.71\&60.2\&16.5\&中国香港\&6.1201\&47.22\&24.3\&16.3\&英国\&8.9757\&58.75\&30.7\&15.9\&加拿大\&8.1753\&73.65\&56.2\&15.8\&法国\&11.0101\&114.45\&27.6\&15.8\&德国\&9.4305\&90.45\&26.5\&15.7\&墨西哥\&2.4756\&17.39\&16.4\&15.3\&以色列\&7.1847\&129.68\&44.5\&15.1\&澳大利亚\&9.4522\&105.44\&34.7\&14.8\&日本\&7.6888\&117.22\&40.5\&14.6\&新西兰\&5.9726\&94.62\&25.8\&14.6\&韩国\&3.9408\&84.76\&33.6\&14.4\&俄罗斯联邦\&2.2656\&72.49\&52.1\&14.1\&意大利\&9.7972\&87.23\&14.5\&9.1\&南非\&2.0183\&11.00\&13.4\&8.8\&中国\&0.5584\&14.32\&9.2\&8.5\&巴西\&1.7471\&18.26\&8.3\&7.1\&印度\&0.2941\&8.54\&6.5\&6.8\&]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10)。

二、人才优先发展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下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全球化态势导致各国竞相优先发展人才

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与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呈现的六大特征决定了人才发展的六种态势。其一,生产活动全球分工特征决定了不同国家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其二,跨国公司全球崛起特征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的“本土化”的态势,也即国内人才国际化竞争;其三,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特征决定了人才国际流动的必然性,跨国度的雇佣和被雇佣日渐常态化;其四,信息技术全球推进特征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方式的灵活化,国际人才竞争“零距离”、“网络化”成为可能;其五,自由贸易全球一体特征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在不同产业、行业的“空间扩展化”;其六,经济组织全球协调特征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格局多元化”等。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人才国际化。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资本、技术、信息等诸多要素都可以由国家掌控,各国可以用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的利益,而人才的流动是难以控制的。人才自由流动是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著名学者杜拉克曾说过:“知识社会是流动的社会,人们不再有根。”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谁优先发展人才、优先使用人才,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各国竞相优先发展人才,发达国家通过各种人才计划或战略,都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

(二)人才优先发展也是我国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率先发展。究其根源,是这些地区抢占了人才发展的先机,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人才,从而实现地区内人才——经济同向互驱的科学发展局面。

研究表明,表征人才数量的、可进行区域比较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总量”、“科技研发人员总量”和“人力与人才资本存量”三个人才总量指标与经济总量指标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且同向性显著,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具有代表性(见图1)。

三、人才优先发展支撑人才事业科学发展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最根本的是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价值理念并贯穿于人才发展的实践之中,在人才资源的开发、结构调整、投资保证、制度创新等方面切实予以体现。

(一)人才资源开发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

如果将人才优先发展分为“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两个部分,那么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才资源大国”,再到“人才强国”的转变,不仅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实现人才优先发展的“量的积累”;还要实施“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有效盘活现有人才存量,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人才的效能,提升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实现人才优先发展的“质的提升”。人才资源优先开发是人才优先发展的关键要务。

表2显示了全国各省市区人才资本“量的积累”状况。在全国各省市区中,人才资本全国占比前5名为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其中广东遥遥领先;而高级人才资本全国占比前5名为广东、江苏、北京、山东、浙江,北京替代了山东的位置,淘汰了河南;高端人才资本全国占比前5名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北京领先,上海挤入,山东出局。三类人才资本全国占比指标,显示了东部省域人才资本丰度各具优势和特色。

表3则显示了全国各省市区人才资本“质的提升”状况。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精确资料,计算得到我国各省市区2010年的人才资本贡献率(即时贡献率),并以从高到低的次序排序。同时,还将各地区人才资本在总人力资本中的占比数据也进行了排序。

由表3可见,各地区人才资本贡献率的排序与地区人才资本在总人力资本中的占比排序大致上是一致的,这为“人才资源优先开发是人才优先发展的关键要务”提供了实证的依据。

(二)人才结构调整从“低中端起步”到“高端先行”

我国现阶段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紧缺与浪费并存,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而且这些问题都比较突出。重点表现在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这已经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发展到“人才资源大国”,以“低中端”人才资本的积累为主;而我国目前从“人才资源大国”为起点建设“人才强国”的过程,就要注重“高端先行”了。因此,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是人才优先发展的现实切入点。

表4显示了全国各省市区人才资本结构状况。在“高端先行”方面,以“高端人才资本在区域总人力资本中的占比”为标准衡量,北京、上海、天津、江苏、辽宁、浙江、广东等东部省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三)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是人才优先发展的长远导向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往往比较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同时兼顾物质资本投资。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则比较注重见效快的物质资本投资,而对需要较长时间才起作用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这恰恰容易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突破此“瓶颈”的根本路径就是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其实,人力资本投入特别是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研究显示,对人的全过程投资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成才投资,时间段一般从小学入学开始,经历不同的知识获取过程,到获得某一个层次学历(中专、大专、大学乃至硕士)毕业后就业为止。此阶段的投资性质为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目标为知识积累。第一阶段的投资主体是国家、家庭或社会,是投资的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为创新投资,时间段一般从某一个学历层次(中专、大专、大学乃至硕士)毕业开始,经历自主知识创新过程(部分人才经历博士或博士后阶段),到创新成果的形成为止。此阶段的投资性质为人才创新投资,投资的目标为知识创新。第二阶段的投资主体是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是投资的中级阶段。

第三阶段为创业投资,时间段一般从创新成果的转化开始,经历企业孵化过程或小试、中试阶段,到新产品形成并具备上市规模。此阶段的投资性质为人才创业投资,投资的目标为成果转化、新产品进入市场并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第三阶段的投资主体是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是投资的高级阶段。

就一般规律而言,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效益/投资比,呈递增趋势,如图2。

从图2可见,人才投资特别是人才创新创业阶段的投资,其单位投资效益大于人力资本投资阶段(人才成才阶段)。

从图3中的2010年地区GDP总量与人力资本投资总量的相关性也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同向性,二者密切相关联。

[地区GDP总量与人力资本投资总量的相关性][GDP][人力资本投资][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京][津][冀][晋][蒙][辽][吉][黑][苏][沪][皖][浙][闽][赣][鲁][豫][湘][鄂][粤][桂][琼][渝][黔][川][滇][藏][陕][甘][青][宁][疆]

图3 地区GDP总量与人力资本投资总量的相关图

因此,在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中,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实现了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才能为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等夯实根基。

(四)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是人才优先发展的法制保障

从人才整体层面上看,人才的能量的发挥不仅取决于人才个体的能力,更取决于国家的人才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加上好的管理制度才能产生有活力的生产力。从本质上讲,人才的竞争不仅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才资源的争夺战,更是人才争夺背后的人才制度之间的较量。

目前,我国的人才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建立市场经济新型体制的要求相比,人才制度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观念,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次,要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改善人才竞争的制度环境。第三,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一套“人才优先”的福利待遇政策。第四,坚持“以用为本”的方针,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贡献才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对策

1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国基建项目的一个重点方向。大批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使得我国的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些项目很好的促进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工程相关人员的工程经济管理意识淡薄

某些工程经济管理相关人员,无形之中还是不能摆脱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没有充分理解到经济管理在整个工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造成对工程的经济管理意识淡薄。

(2)目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在如今的社会中任何有关经济的活动,都是建立在集管理和责任于一体的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对于公路工程中的经济管理也不除外。进行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及职责所在,以便在发生意外或变故时,能够进行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

(3)忽略了工程施工中的工期成本的经济问题

公路工程中的工期成本,即在工程施工期间各个阶段、各个项目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工期成本往往会被忽视,通常会盲目的对工期进行修改。无论是提前工期还是延迟工期,或是工期内的任何变故,都会导致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

(4)对于工程施工质量重视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通过实践证明质量和成本之间是一种统一辩证的关系,所以作为工程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这种关系。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切实的做到,“质量与成本两者兼顾”,不要因注重工程的质量而忽略了对工程的经济管理,亦或是一味的追求低成本而忽略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此都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

(5)缺乏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指的是审计机构、人员审查、评价被审计公路工程项目的投入及产出的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以及对社会环境产生的一些影响,评定其是否有效、合理,从而提高公路项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一种评价和独立经济监督活动。公路工程项目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再加上一些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不善,投资决策失误,重复建设等原因,造成了部分项目无法及时收回投资,难以达到有效的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大力开展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2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控制的有效措施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三大部分;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阶段。

2.1 项目决策阶段措施

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经济管理的前提,并且起着决定性性影响,因此做好工程造价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必须被重视起来。主要措施有:一、提高对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可以将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进行业绩考核,奖与罚要跟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相提并论,并且各项工程预算的执行结果要跟职工的利益相挂钩。二、提高成本管理认识。成本管理指的是通过成本核算管理来控制和计划经济活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对工程质量、进度的控制来达到降低公路工程的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三、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

除了上述思想的因素必须加强之外,必须精心搞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设地点的选择。选择合理的建设地点能够对工程造价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地点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充分考虑人力、物力以及运输等的方便性,来减少工程造价。

2.2 项目实施阶段措施

在施工阶段中造价是整个工程中投入最高的,同时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施工所需材料的价格、天气的变化以及工程计划的变更,施工所需材料的价格是由市场来控制影响的、天气变化是自然现象,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唯有减少工程计划的变更,按原计划进行才能达到有效控制施工阶段造价的目的。施工中人力、物力以及机械的造价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物资材料以及机械的加入,那么每一笔费用的有效管理都有助于对整个工程造价过程的控制。针对于劳动力尽量减少计时工资,可以采取计件工资的方法,来激发工人兴趣;对于物资材料,可以合理计算并使用,同时进行废料的有效利用,以此来避免材料的浪费;对于机械,可以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合理编制,如此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的管理控制在施工阶段的造价。

2.3 项目验收阶段措施

在项目验收阶段必须加强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在验收阶段的审计应当着重审查工程造价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工程量,合理地套用定额和取费标准,有没有采用多计算工程量,高套定额或高套取费标准等手法来进行弄虚造假;有没有采取巧立名目等方式向工程项目摊派支出或费用,挤占工程资金,人为地造成工程建设成本大量虚增等问题;审查是否有因高利息筹措资金而导致的工程利息超过预算,以提高工程成本等问题。

3 总结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重要问题之后给出了解决的措施。即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验收阶段都加强工程经济管理,降低工程的造价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旻,张庆双,邢德林.控制公路工程造价必须抓设计阶段这个关键环节[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02)

[2]洪辉,王丽娟,鲍福堂.谈如何提高公路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1)

[3]郝红.转变公路工程统计传统观念为市场经济服务[J].辽宁交通科技.2009(04)

[4]张秀钊.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探讨.中华会计网校.2011.08.

[5]章黎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百度文献.2008.05.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4

摘要: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然而,一些人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够重视,且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以致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进度缓慢,因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在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县镇及村屯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不但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充足的生源,而且还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科技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农村劳动力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左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业科技人员极为短缺,致使绝大部分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在农村无法推广,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为粗放型,生产效率低,传统农业仍是主体。另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由从事农业向从事其他产业转移,影响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许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素质低,多从事临时性和随机性很强的职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欲望和其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那些受了较高层次教育的农村人口有较强的迁移欲望。由于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他们的迁移行为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教育的功能。基于农村的劳动力现状,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实用人才,应是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未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多年来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来看,高中阶段教育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太低。1986—1998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9年以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大规模扩招上。农村的部分地区为了“普九”验收合格,已经负债累累,在国家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没有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自然不重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

2.由于经济困难,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阶段教育的动力不足

尽管农村高中教育总量供小于求,但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投资高中教育动力不足,主要是由于以下的经济原因。首先,农民收入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人大幅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由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制度效应已逐渐减弱,农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有些地区由于地方财政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村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对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以对普通高中的调查为例,在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52.1%、48.4%和50.6%的普通高中学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县城、乡镇和村屯分别有89.2%、82.9%和74.0%的普通高中生认为他们的同伴没有读高中是因为即使上了大学也交不起大学的费用,也就是说,在没有读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考虑到大学费用过高而过早放弃了读高中这一选择。其次,农村教育投资风险大而收益小。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学习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很低,而高中收取的学杂费、资料费又较多,并且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农业生产关系不大,回乡后一无所长,等于高额的教育投资得不到回报,所以说农民教育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大部分农村高中生考上的是非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毕业后去中小城市甚至乡镇,这意味着他们就业后的收入较低,农村高职学生就业后的收入更低,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收益不高。农民收入敞薄且不稳定,因而在把有限的收入作为教育投资时会考虑风险及收益,经过权衡,必然选择风险小而收益大的项目,放弃对子女的高中教育投资。

3.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

办学条件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目前我国农村高中办学条件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第一,教师数量缺口较大、质量亟待提高。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年需补充高中教师24万人,而2001年仅补充了8.3万人,相当于应补充教师的1/3。显然,在全国范围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教师严重不足。在农村,由于待遇低,生活条件差,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更加短缺,农村中学不但难以引进优秀人才,而且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的瓶颈。另外,高中阶段合格教师紧缺,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为70.7%,农村要低于这一比例。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不仅短缺,而且学历合格率更低。第二,教学设施配备水平落后。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率虽有较大提高,但职业高中达标率普遍偏低,其他如音乐、体育和美术设备配备达标学校比例都不高。第三,班额偏大,影响教学的正常运转。农村普通高中班额普遍超过60人,职业技术学校平均班额小于普通高中,但部分学校也存在班额过大的问题。

三、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对策

1.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

中国地域广大,不但城乡间发展不平衡,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可加快普及高中的速度,但要注意初中毕业生的质量;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如果生源质量能够保证,可考虑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2.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

有了充足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农村高中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可制定必要的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还应根据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收费标准,形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扩大高中阶段教育的经费来源。

3.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

我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勤工俭学、助学贷款等一系列资助政策,建议对农村贫困高中生实施类似的政策,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勤工俭学不太适用于学习紧张的普通高中生,但职业学校的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工俭学,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奖、贷、助、减、免”的资助政策也可以逐步在高中实施,其中助学贷款更为可行。通过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4.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师资队伍,大力提高教师素质

应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建设高中师资队伍。在数量上,除了扩大本科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外,还应针对农村的实际,通过提高农村高中教师的待遇等途径,吸引大学生来农村任教,防止教师流失。此外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从社会各行业中招聘合格的人员,也可有效地缓解教师短缺的局面。在质量上,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本科生,另一方面,要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学历达标率。

5.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

在农村普通高中供给小于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应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首先,要努力办好公办普通高中,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扩大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这是扩大教育供给的主渠道。其次,大力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制定宽松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民办普通高中的发展。再次,探索“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形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的重组和优化。

6.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与农村普通高中供求状况相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供大于求,许多学校已经出现生源危机,建议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办特色专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其次,在教学上,抓住“质量是生命”不放松,狠抓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得到社会的信赖。再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就业有门,升学有路。

参考文献:

[1]崔民初.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3,(7).

[2]袁桂林.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R].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3]2001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5

城镇化的直观表现是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在特定的相对狭小地域范围内的集中和积聚。从更广的视角看,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同步发生的多维结构变化中的一维。其他重要的结构变化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非农化;消费结构和理念的变化;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社会组织结构的重构;劳动关系的变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国土开发、资源利用与污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在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体系中所处地位与贸易条件的变化等。

成功迈入现代化行列的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城镇化不是一个线性匀速发展的过程,而是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相对缓慢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均快速提升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相对于先发国家而言,越是后发的经济体,这样的三阶段特征体现得越为明显。

成功实现经济追赶的国家(地区)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的三阶段特征逻辑一致地体现在其他维度的变化中。比如,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城镇化的三阶段基本上分别对应于低收入阶段的低速增长,实现经济起飞、保持高速增长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增速逐步回落并跨入高收入行列的阶段。从产业和就业结构看,城镇化的三个阶段大体上分别对应于农业和资源性产业为主、工业和建筑业为主以及服务业为主的阶段。从社会组织结构看,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农村为主的阶段,农村人口大量、快速流向城镇并和城镇原有人口融合的阶段,以城镇为主的阶段。从收入和财富分配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看,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对应于极少数富裕阶层和大量低收入农村人口并存的阶段,此时收入分别分配差距并不见得高,也没有突出的劳资冲突问题;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应于非农部门工薪阶层的成长的阶段,此时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并逐步稳定进而缩小,同时劳资冲突问题逐步凸显并从体制上得到缓解;城镇化的成熟阶段对应于中产阶级为主的橄榄形社会,收入差距在较低水平上保持大体稳定,同时形成比较和谐的劳动关系。从资源环境问题角度看,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少,属于低水平的稳态;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应于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且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产出效率快速提高的阶段;城镇化的成熟阶段对应于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少且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产出效率高的阶段。从在全球分工和价值链体系中地位的角度看,城镇化低速发展阶段对应于分工体系的最低端、贸易条件差的阶段;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应于逐步提高在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仍然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排放大量污染,贸易条件仍然较差的阶段;城镇化成熟阶段对应于分工体系的高端、两高一资行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贸易条件极大改善的阶段。

对比成功迈入现代化行列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低收入陷阱的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城镇化的水平与城镇化的质量并不是自然而然同步提升的。凡是成功地实现了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同步提升的国家(地区),现代化过程均比较顺利;而现代化进程不顺利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的质量提升跟不上水平提升的步伐,最终导致城镇化水平本身也陷入缓慢提升甚至停滞的局面。

同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最大的挑战在城镇化的第二阶段,即快速发展阶段。对于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由于第二阶段所用时间更短、城镇化推进速度更快,所以,挑战更为严峻。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矛盾的凸显期,通常也具备解决各种矛盾的物质条件。关键在于能否正视各种矛盾和问题,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及时、主动地调整体制和政策,正面应对诸如社会融合、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创造、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拉大等经济社会问题,为迈入成熟的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6

【关键词】房产开发 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

1 前言

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消防、可靠性、防噪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以科学的方法工作,同时房地产企业要以房地产需求、市场的把握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为基础,大量运用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系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加强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管理。房地产开发工[1]程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关键在于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和投资决策阶段,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正常运行,提高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尽可能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不受工程质量,利用现代房地产开发管理理念进行商业化、城市化的设计,进一步计算出现代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及管理。

2 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使得工程项目增多,人们都普遍注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因为从表象上看,工程造价控制对工程项目的合同价格形成于施工招标投标阶段,而占用大量重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主要在施工阶段。

2.1 根据市场物价信息,以及同类建设所反映的成本情况,建立一套成本低和效益好的房地产企业工程最佳方案。而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追求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价值。一个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方案是否经济可行将直接影响[2]到整个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及管理。大量的事实证明,整体的房地产开发在施工过程中,前期投资项目估算的偏差,造成房地产工程在施工成本的的投资效益地下、三超现实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失误也往往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已经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投资决策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工程成本注意资料的积累,工程前期的设计、决策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和决策服务。

2.2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得不到建筑方的重视,甚至不配备职业的技术人员,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成本控制中,给建设工程带来很大的风险。对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致力于满足房地产开发工程成本质量管理要求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材料的涨价给成本带来风险, 那么我们要根据市场规律采取相应措施,从而降低该风险的发生,投资决策阶段对房地产开发工程成本设计影响整体工程的完全质量,因此,各阶成本管理设施建设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实施,合理投资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控制,合理利用工程成本控制和管理规划。

3 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整体的房地产开发工程中,工程成本控制是在管理措施与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是一个关键和重点,因为尽管设计费在房地产开发工程全过程费用中,在明确的质量目标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的目标。由于设计人员仅仅根据常规的做法,没有对地质进行充分的计算和分析,就采用石粉回镇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实际工程实施情况看,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对工程成本控制认识不清,甚至有些工程控制和管理方面不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工程控制和管理人员只管算数不管技术方面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控制和管理。所以房地产开发工程控制质量好坏影响到整[3]体工程的质量,把经济和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格的控制设计变更,保证工程顺利和高质量的完工,使房地产工程控制及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和发展。

4 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的阶段不同,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重点也不相同,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督。房地产开发工程由于工程材料投资比例较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首先依据工程成本管理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材料分类,杜绝使用劣质施工材料;其次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对工程预算进行检查和分析。监理工程师要了解材料供应商的生产和质量;在材料进场后,监理人员要认真检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不予验收,确保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

5 结尾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确保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及管理系统的质量和可靠的安全。因此只要加强责任心,做好成本控制,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办事,密切注视工程重要部位以及质量通病易发部位,利用市场资源进行商业化、城市化的设计,提高房地产开发工程的成本控制及管理。

注释:

1.李玲玲.房地产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9(06) 69-78

2.阮艳超.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15)102 -110

3.陈诗操.房地产工程项目成本控制[J]. 科技资讯. 2010(27)59-70

参考文献

[1]李玲玲.房地产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06) 69-78

[2]阮艳超.房地产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15)1 02-110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7

【关键词】中产阶层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战略 “三维”视角。

一、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二战”以后,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和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国家, 其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在实现从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跨越后, 一直无法突破10000 美元、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种现象被世界银行称为“中等收入陷阱”。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经济体如日本、 韩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从中等收入行列跨入了高收入行列。其中,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的仅有日本和韩国,完成这个跨越,日本花了大约 12 年时间,韩国仅用了 8年时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国家,其经济发展起步甚至比韩国更早,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回顾近 30 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从贫困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是十分成功的。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0 年底,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4260 美元,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往往是矛盾与风险凸显的阶段, 将面临诸多的挑战。 林岗等(2011)认为,该阶段存在九大挑战:高储蓄率可能发生调整,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科技创新难度增大, 工业规模扩张难以持续, 外需拉动作用减弱,资源环境硬约束强化,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体制改革更加复杂。 与已经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仍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但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也在不断增多。孔泾源(2011)指出 ,目前 ,中国 “中等收入陷阱 ”风险日益凸显: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失速”风险增大;金融深化不足,风险过于集中;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公共服务总体不足,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发展严重不均;对低成本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着惯性依赖, 经济结构调整难度越来越大。 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难以回避的战略性难题。

二、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世界银行指出,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作为商品生产者,面对不断上升的工资成本,始终挣扎在大规模和低成本的生产性竞争之中, 不能有效提升价值链和以知识创新、服务为主的高成长市场。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 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是:收入分配不公;产业结构制约;对外贸易不平衡;存在金融系统风险。 中国学者高世辑、卓贤(2011)、林岗(2011)、陈湘源(2011)、孔泾源(2011)、刘伟(2010)等学者认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存在以下问题:发展战略错误(包括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宏观经济不稳定(包括金融体系脆弱, 过度依赖外资)、 要素升级迟缓(包括科技创新不足,劳动力素质提高不快)、收入分配不公(包括贫富分化加大,基尼系数过高)、制度创新滞后(包括腐败丛生,政府效率低下)等。

三、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观点评述。

部分学者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性战略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转变发展方式”(刘伟,2011),第二种观点是 “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本”(高世辑、卓贤,2011),第三种观点是“经济结构能否实现战略调整 , 社会结构能否顺利转型”(马晓河,2011)。

(一)转变发展方式观点。 转变发展方式与其说是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如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与一定时期经济社会条件相匹配的, 体现出阶段式特征。 以中国经济四个成长阶段 (低收入阶段、下中等收入阶段、上中等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为例, 从成长驱动力角度概括, 其阶段性特征表现为“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 和 “创新驱动”

(郑秉文,2011), 目前我国已经从 “市场驱动”( 低收入)、“要素驱动”(下中等收入)跨入到“效率驱动”(上中等收入)阶段。 其中,“市场驱动”、“要素驱动”和“效率驱动” 发展方式都是当时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即改革开放之初,跨越“贫困陷阱”的经济社会条件选择了“市场驱动”方式,进入下中等收入阶段,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禀赋的经济社会条件选择了“要素驱动”

方式,到了上中等收入阶段,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使“效率驱动” 成为该阶段社会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由此看来,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而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本观点。 舒尔茨(1992)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资本类型,它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程度、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状况来表示,是这些方面价值的总和。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本将取代物质资本并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这一重要作用必须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 在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的中国,人才和教育并不能立即转化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战略作为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 始终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笔者认为,在由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的特殊阶段, 任何国家都应该有更合适的重大战略,因为从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视角看,人力资本的观点并不能回答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所提出的问题。

(三)经济结构能否实现战略调整 ,社会结构能否顺利转型观点。 这一观点实际包括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两个方面的战略。由于相关学者没有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证, 且该观点忽视了从政治角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考察,因而是不完善的。

四、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维”视角的中产阶层培育与发展。

中产阶层培育、发展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中产阶层的阐述多是由社会学家在社会学层面完成的, 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极少。马晓河(2011)提出:要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培养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以促进中国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 但是该研究没有在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笔者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视角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一)“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

1.政治视角。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合适的政治体制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前提条件。 中产阶层是政治改革的温和派,一方面,其所代表的政治改良方案能够被“威权政治”所接受,另一方面,中产阶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是贫困阶层所向往的, 因而其有利于上下层纵向流动的政治改良方案能够得到贫困阶层的支持。对中国而言,中产阶层在未来将成为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人群,其政治倾向和利益诉求正好契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培育、发展中产阶层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可以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基础。

2.经济视角。

中产阶层的经济本质是人力资本的载体, 更准确地说,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集合。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最大区别在于: 物质资本可以通过集聚和集中对劳动力产生替代与排斥效应, 导致要素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即资本报酬比例上升、劳动报酬比例下降,其导致的直接社会后果是贫富分化;人力资本是分散的,他的所有权不能让渡,不会对劳动产生替代和排斥效应,相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可以实现对物质资本的替代, 使得人力资本在分配格局中的报酬占比越来越高、物质资本占比越来越低,进而逐渐缩小贫富分化差距。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在产业结构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带动转变;三是在要素投入上,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粗放式增长模式向主要依靠集约式增长模式转变。 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 中产阶层的作用是将三个方面的转变内在地统一起来,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升级三个方面,同时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中产阶层的培育、 发展对需求结构升级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产阶层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这意味着其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提高;二是中产阶层的消费倾向高于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中产阶层队伍的扩大直接推动其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提高;三是中产阶层主导的全社会消费向休闲、娱乐等服务消费转变,推动需求结构升级;四是为保持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增和人力资本质量提高, 对教育和科技等生产型服务业的需求将不断上升, 进而推动社会需求向生产型服务消费主导的结构升级。

中产阶层的培育和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应置于国际贸易格局和国内市场变化的背景下来考察。

欧美过度消费、债务危机和再工业化以及我国劳动力、资源价格上涨、 汇率上升等因素导致的成本上升以及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加剧, 使得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中国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端产品贸易和低附加值、 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品贸易两个领域将同时受到竞争的挤压,唯有科技含量较高、成本相对低廉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才有出路, 并且在国内市场替代一部分进口。目前,中国人力资本与普通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还是不高,仍然具有竞争优势。应通过培育和发展中产阶层, 让更多数量和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进入各个产业部门, 加大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替代程度,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社会视角。

通俗地说,中产阶层就是白领阶层,是设计人员、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咨询师等知识阶层和技术精英及其管理队伍。 中产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 意味着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中人力资本的比重在上升,物质资本和其他物质资源消耗在降低,生产中科技水平和人的素质在提高。 一定物质和能源消耗所生产的产品升级、质量提高和数量增加,正是微观层面经济增长从粗放模式向集约模式转变的有力证明。

中产阶层对社会稳定具有巨大作用, 而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条件。 社会动荡不安会引发人们对生活的焦虑、对未来失去信心,会引起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逃,同时加大生产、交换、消费的交易成本, 导致产品成本上升、 产品竞争力下降。社会动荡是由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严重不公酿成的。人力资本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特点,这意味着人力资本的市场价格会不断走高、 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一次分配中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随着中产阶层队伍的发展壮大,全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会越来越小。可以说,中产阶层是天然的社会稳定器。

(二)国际证据。

1.美国、日本、韩国的成功经验。

美国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中产阶层社会, 其中产阶层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70%~80%。 从 20世纪初期开始,美国“新式中产阶层”就把眼光放在了商业上,着重于追求商业利益,这种择业趋势在“二战”

以后尤其明显。 随着“二战”后高科技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美国中产阶层把眼光投向了 IT 业或与新技术相关的产业, 可以说中产阶层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美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生产型服务业的强劲增长, 促使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日本是东亚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最早跨越到高收入行列的国家。 1972 年,日本中产阶层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70%, 对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由投资、 出口带动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及日本由此迅速迈入高收入国家起到了关键作用。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韩国在 2002 年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1992 年,韩国中产阶层人数占到全国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75.2%。 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加直接推动韩国从中等收入国家跨越到高收入国家。 此外,韩国政府 20 世纪 70 年代实施的“新农村运动”以及 80 年代末实施的《最低工资法》,对缩小国民贫富差距、促进中产阶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拉美国家的教训。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 拉美国家的平均基尼系数达到 0.52,以巴西为例,巴西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1960年,该国的基尼系数达到 0.50,1995 年更是高达 0.60。1999 年 , 占全国总人口 1%的富人已经拥有全社会53%的财富, 而占全国总人口 20%的贫困人口仅拥有全社会 2.5%的财富。 由于两极分化严重,巴西中产阶层队伍一直无法壮大,严重阻碍了巴西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文献】

[1][美]C.莱特·米尔斯。周晓虹译。白领 :美 国 的 中产阶 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湘源。国外应 对“中等收入 陷阱”的经验与教训[J].当代世界,2011(12)。

[3]孔泾源。“中 等 收入 陷阱 ”的 国 际背景 、成 因举证 与中国对策[J].改革,2011(10)。

[4]高世辑,卓贤。“中 等 收入 陷阱 ”:教训 与 启示[J].广 西 经济,2011(11)。

[5]林岗等。迈过“中等收入陷阱 ”的中国 战略[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6]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的关键 在 于 转变 发展 方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1)。

[7]马晓河。“中等收入 陷阱”的国际观照和中国策略[J].改革,2011(11)。

[8]马岩。中 等 收入 陷阱 的 挑战 及对 策 :中国经 济增长 方式的国际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9]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 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10]石庆环。20 世 纪美 国中 产阶 级 的 结构变迁 及其 特 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11]世界 银 行。2010 年世界 发展 报告[M].北京 :清 华 大学出版社,2010.

[12]王 浩斌。中 产阶 级 在 中国社 会 现 代 化 进程 中 的 历 史地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3]赵 朝。我 国中 产阶 级 理论研究 经 纬 观 照[J].通 化 师范学院学报,2006(5)。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深入,我县建筑行业工程质量与其服务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直以来,我国严格贯彻与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发展方针,对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指导性贡献。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和实施新的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是涉及企业的所有成员,是企业生存、经营、发展必需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通过建立质量体系,开展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等活动,从而实现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建筑工程质量包括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广义的工程质量包括工作质量与工序质量;狭义的工程质量仅指施工质量。高效、经济地建造出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以及用户需要的质量合格的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施工企业各部门对施工各阶段、各环节采用的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手段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质量为中心,以本组织所有成员受益和让顾客满意为目的,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是建筑实体从无到有形成的过程,并且对整个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的,因此,要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就要把握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伴随着建筑工程较为复杂的施工过程,其涉及面与覆盖面较为广泛,所以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各种各样。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管理的维护和保障就显得极为重要与关键。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勘察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反映出现阶段人们的对建筑功能的需求,符合当前的技术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个阶段造成的失误,一旦施工完成,是很难在以后弥补的。因此,要加强设计单位的管理,首先,招标投标要选择资质实力强、等级高、管理先进的设计单位。其次,采取设计方案评比等方法,优选设计方案,同时反复论证、修改、审定,优中选优。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贯彻落实建筑施工许可证制度,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建设。严格实施高要求的建筑工程招标制度,不仅对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开展改进经营管理和公平竞争提供推动作用,而且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奉行的公平竞争准则,充分发挥社会注意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效地降低和减少腐败作风行为,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外部力量。

(三)建筑工程质量计划预控管理

质量预控是事先找出质量形成过程中所有阶段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从而达到质量要求,实行质量预控是提高工程质量的科学方法。一项工程的质量预控,重点是质量计划,此外还应该包括工程防护计划、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等一系列的预防手段。在实施预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制定计划和编写相关材料内容包括:问题说明、目标说明、限制和假设条件、小组指导方针、小组成员和责任、初步的项目蓝图。在章程指导下,利用“顾客反馈”评估系统进行初步评估,最后形成与项目有关的流程“蓝图”。预控措施具体为:(1)分析监理及施工合同;(2)工程项目监理机构的建立;(3)编制监理规划。

(四)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工程建设的实施者主要是施工承包方,所以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面,监理在开工前对施工承包方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检查实施过程中是否满足技术标准规定、设计要求和需方的愿望。同时对其提出准确、完整履行各自质量职能的证据,致使需方满意并增强其对工程的质量信任感的全部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这个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包括:(1)材料、构配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2)工序质量控制;(3)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提高工程质量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激发质量责任感。全面质量管理的教育活动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第一,对普通的建筑个人开展质量管理的普及化教育。依据不一样的工种与岗位来规划和制定相关的管理准则,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严格编入。第二,开展一系列学习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手段和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营经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开展针对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专门工作人员的专门化训练与培养。借助于短期培训、业余进修或脱产学习等手段。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主要表现为设计文件、工程合同、技术规范规定质量标准。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施工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两个阶段:工程验收和质量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验收是施工阶段最后工作内容,项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是指工程项目业已完成工程合同规定和项目设计图纸的全部内容,同时达到窗明地净、电通、水通等条件,完全符合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它标志项目施工任务已全面完成。该阶段的质量控制管理包括:(1)单位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定;(2)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3)保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强化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过程监理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工程施工过程监理和工程质量的监督,要提高质量监督的覆盖率,一定把建筑工程项目都纳入政府质量监督范围,通过监督检查推动施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影响着建筑工程单位的信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更加丰富,我们应根据形式的发展,把握我国建筑业的新动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07).

[2]何正正,童悦悦.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2(35).

上一篇:环境污染的问题范文 下一篇: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