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见的护理问题范文

时间:2023-10-20 09:47:26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1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分层次岗位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力量与先进仪器设备,对急、危、重症患者集中进行连续的、动态的、定性和定量的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的护理单元[1]icu的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复杂变化快,患者及家属期望值高,要求护士具备较高的各专科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2]。这就为icu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icu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icu护士的综合素质。本文将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共有护士12名,中专学历3名,大专7名,本科2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护士4名,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3岁。

1.2 方法

1.2.1 分层次安排日常工作:根据职称学历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将护理人员分为高、中、低年资护士,每个班次按高、中、低年资相互搭配,形成a、b、c组合,每一组合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高年资护士负责指挥协调,负责观察分析患者病情变化,较高年资护士负责执行复杂的操作和重要的抢救措施,低年资护士负责准备抢救用物、取药、配液、照顾同病室其他患者。

1.2.2 分层次安排护理人员的培训:对icu护理人员根据参加工作年限的不同,分为岗前培训(进入icu工作前)、初级培训(参加icu工作1~2年内)、中级培训(参加icu工作3~5年内)、高级培训(参加icu工作5~10年内)。

1.2.3 培训方法:①岗前培训:在外科系统轮转2年以上,经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综合评价符合icu岗前培训条件方可进入岗前培训队伍,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心电监护技术、心肺复苏技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配合技术、吸痰技术、留置胃管尿管护理技术,为期3个月。3个月后经科护士长、护士长逐项一对一考试合格后方能由高一级icu护士带班上岗,并参加icu初级培训。②初级培训:年轻护士临床综合思考判断能力,临床急救技能欠缺[3]所以这一时期的培训很重要。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并亲自授课,内容包括:沟通技术、病情观察及护理技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护理、呼吸机应用技术、除颤技术、异常心电图识别、异常化验分析;输液泵、降温仪等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常见报警原因的处理,对学习内容首先由带班组长或护士长跟班现场检查,再利用晨会交班时随机提问,然后每月组织一次理论知识、急救技能考试,公布成绩,对不合格者在规定时间补考。③中级培训:icu工作3~5年的护士年富力强,是icu的中坚力量,这一梯队人员的培训很重要,重点进行了: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常用急救技术;病情动态观察及评估;icu最新护理技术;常见意外情况的处理;icu应急预案;“五衰”抢救程序;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使用剂量;危重患者鼻饲管置管及保留技术;中心静脉压检测技术等培训。通过临床典型病例的护理问题,开展预见性提问,制定应急状态下的护理措施,以培养护士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和多方协调的管理能力。④高级培训:在icu工作5~10年的护士,经过了icu初级、中级培训,熟悉了icu的各项工作,理论水平、技术操作能力都较强。在业务培训方面,我们注重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有目的的让她们参加一些国内、省内的学习班和学术会仪,了解更多的护理新信息和新理念,不断充实完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急救技能。根据icu特点,由他们制定重症患者抢救流程、特殊仪器操作流程、icu工作流程,对新开展业务,组织制定相关护理常规,负责教学科研,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及会诊。

2 结果

经过初级培训使年轻护士掌握了icu基本操作及技能,中级培训使有工作经历的护士掌握了icu综合抢救技能及监护工作经验,高级培训使有一定工作经验的icu护士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层面,对icu护理工作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

3 讨论

icu是展示医疗护理工作的平台,老、中、青、高、中、低年资护理工作者相互配合,组成了icu抢救工作整体。各取所长,能力互补才能保证icu监护质量。不同层面的护理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不同:

3.1 基本素质要求

icu是危重患者聚集地,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病痛的折磨再加上icu特殊的治疗环境要求icu护士具有爱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3.2 基本技能要求

在icu临床护理中,无论仪器多先进,人的基本诊治技能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icu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应放在首位,而临床各项技术操作技能是icu专科护士必备的基本功。icu病房内汇集了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治疗护理手段。所以icu护士必须在短期内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及常见监护、治疗、护理方法并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应对复杂多变的抢救工作及患者的病情变化。

3.3 应急应变能力的要求

患者的每项检测指标的变化都可能预示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所以应善于培养护士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提问、解答、纠错、评价等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增加icu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而对急救流程、急救技术组织培训和演练,则大大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岗位责任要求

科室内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各班岗位职责,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和应达到的标准做到心中有数,由护士长、科护士长定期检查评析,不合格者降级使用。

3.5 团队协作要求

中年护士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是icu工作的主力,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从危重病理论及临床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预见性思维能力,使大家把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主动权。高年资护士是icu护理工作的领头人,是重症监护质量的保证,利用他们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特长,发挥传帮带作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icu专科护士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对icu护理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使icu各年资护理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面的提高,按档次培养,分层次管理使各项工作有重点有计划的完成,必将有利于icu各项工作的展开,最终使icu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蓝蕙兰,黄慧根,李秋屏,等.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1129.

2 杨书奎,唐义兰,张广英.icu护理带教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1?102.

3 张剑霞.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2634.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结合我院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可行的应对措施的及时制定[4]。结合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该期间不安全现象相对应患者90例,男女患者分别为50例、40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51±3.51)岁。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良好,依从性也比较高,可以与护理人员工作保持紧密的配合。1.2 方法对90例急诊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定期随访医护人员。通过ICU护理科、医学专家开展讨论会[5],为深入分析和讨论该期间患者出现的不安全现象提供一定的渠道,这其中也包括讨论和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在分析出具体问题以后,及时采取可行的应对办法。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其中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例数为40例,其占比为44.44%,操作能力差例数为30例,其占比为33.33%,应变能力差例数为20例,其占比为22.22%。见表1。表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n(%)]2.2 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情况回顾性分析ICU护士的护理过程,在采取措施之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有待提升,护士的满意度为72.22%(65/90)。在采取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护士满意度为94.44%(85/90)。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措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存在问题3.1 知识掌握不足在病房护理中,临床理论和护理知识是重中之重,其中骨科、妇科、外科等是ICU重症监护室接受病例较多的相关科室,所以对于急诊ICU护士而言,必须要加强专业医学知识的掌握[6],但是一些急诊ICU护士的知识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护理人员,失误现象难以避免,从而加剧不安全事件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了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2 操作水平有限急诊ICU重症患者,其机体处于比较虚弱的水平,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测,在监护室中,借助气管插管、微量注射器等相关仪器进行辅助治疗[7]。因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练操作各种仪器。3.3 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待提升急诊ICU重症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出现突发状况和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8],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升上来,给予护理质量一定的保障。现阶段,在临床上,一些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没有及时采取质量治疗,并且判断也出现失误。

4 解决措施4.1 提高ICU护士选拔标准首先,要想将护士人员素质标准提升上来,应提高对相关选拔标准的高度重视。首先,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应大于2年,而且在入选之前,应加强理论知识考核,如果考核顺利通过,可持证上岗。其次,在上岗期间,应将护理人员定期培训落实到位,对重症监护内容进行深入学习[9],并采取可行的急救手段。此外,加强完善的考核制度的构建,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考核通过者,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反之,应继续进行学习,如果出现严重失误问题,应予以扣分处理,进行适度惩处。4.2 加强护士操作技能培训首先,如果护理人员刚刚入科室,要想防止仪器操作失误现象的出现,应加强以老带新方式的应用,也就是对于经验丰富的在岗护士,负责带领和教授新入职护士,将临床操作失误现象的发生降至最低,并将新人学习水平提升上来。其次,科室应将仪器操作培训落实到位,及时总结和分析临床上存在的操作失误现象,详细讲解更新的设备。最后,每月定期安排护士进行省级医院进行交流学习,给予更多的接触机会,这也是提高护理人员操作能力和护理经验的重要方法。4.3 进行阶段性学习在每年年初,全体护士应进行脱产学习,在巩固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急救药物使用和新技能的学习。定期安排一部分护士深入省级医院监护室进行进修学习,时间保持在3个月即可[10]。并积极参与省级短期急救技术培训班,基于全局视角,将ICU护士素质予以提升。4.4提高护士心理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首先,通过专家的演讲,使其掌握调控紧张情绪与自我减压方法。其次,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应定期观察护士的动态,帮助护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日常护理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应做到沉着冷静,促使护士应变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心理疏导,面对护士存在的错误现象,及时给予指导,旨在将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冷静处理事务的能力提升上来。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3

近年来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层及护理已经在全国各大医院实行,它是一种护理管理、护理组织结构、护理服务改革的一种尝试,将责任制护理与小组护理结合在一起,集合了护理层级管理、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和原有功能制护理的优点,提高了护理人员科学有效配置的效率。下面就我院在ICU实行层级护理模式谈一些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ICU护士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位以及工作年限等,按个人分别统计好作为参考。

1.2 层级设置及排班

我院按照护理人员的能力在层级设置方面有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3个岗位,每个岗位的职责依据《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4版》划分。然后按照A(8:00-15:00)、P(15:00-22:00)、N(21:30-9:30)的形式进行连续排班,每班都设有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等岗位以保证护理质量。

1.3 层级培训

根据护士级别的差异,培训不同的内容。(1)责任组长的培训[1]:主要是提高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并且对护士进行考核与评估。(2)责任护士的培训[2]:初级责任护士培训内容:按护士毕业后规范化训练内容进行培训,包括形象塑造及礼仪知识、常见疾病及其护理、常见治疗检查、常见药物、常见护理技术、常见病人护理问题、护理记录、常见法律、伦理与护理问题分析与处理、文献查证与阅读、案例分析、品质管理(护理品质概念介绍并参与活动);(3)助理护士的培训[1]:以进行基础护理、安全技能基本知识培训为主,包括医院及病区的规章制度、患者及护士的消毒隔离技术、鼻饲饮食的要点、注意事项、记录患者一昼夜出人量等。

1.4 层及护理的评价

1.4.1 ICU护理质量的评价

目前我院ICU有一张护理质量指标,要求护士每天根据实际情况登记,有相关负责人每月进行统计考核、评价。

1.4.2 患者满意度的评价

由于ICU患者康复直接出院的病例不多,多数患者转科,所以我们采取电话回访,把患者的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2结果

层及护理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而且ICU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也得到了改善。

3 讨论

3.1 ICU实行层及护理模式的的目的

由于ICU在我国各大医院建设中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短缺,护理水平也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目的性更为明确,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其潜能的挖掘,进而推动护理人员的成长,提高护理质量[3]。

3.2 ICU实行层级护理模式的意义

3.2.1 实行层级不理模式有效缓解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ICU病房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故抢救工作相对其他科室较多,特别是在夜班,护理人员既要保证患者安全又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心里难免会高度紧张,身心俱疲。护理人员不足、护理强度大,流程复杂,工作时没人指导又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4]。

3.2.2 实行层及护理模式提高了服务满意度

层级管理模式的实行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有序地进行,使ICU病人得到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服务(1)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的准确性,主治医师与护士之间能够有效交流,提高了医师对服务的满意度。(2)加强了与病人,病人家属以及主治医师之间的交流,保证了对病人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质量,缓解了家属对ICU病区不设陪护的担忧,提高了家属及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3)在交接班时,责任组长对各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沟通,对转入和转出的病人严格把关并做好相关记录,继而提高了合作科室的满意度。

3.2.3 层及护理模式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层级护理模式中把安全纳入到了分层管理中,各级护士之间根据职责,加强了关键环节以及薄弱环节的管理,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3.2.4 层及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士长可根据ICU科室的具体情况,对各级护士实行层级培训以及业务考核,这样不仅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专业素养以及基本技能,也大大提高了责任护士的业务水平,使ICU科室的护理能够有效、科学、合理、规范地进行,提高护理效率。

3.2.5 层及护理模式提高了ICU患者的护理质量

我院要求护理人员每天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记录,责任组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估,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与指导,这样不仅加大了管理制度而且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中的诸多弊端,使得基础护理以及护理措施有效地落实到患者身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4小结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4

关键词:ICU仪器设备管理;项目管理模式;异常情况

ICU仪器在医院设备中数量较多,且大部分为先进设备,具有操作繁杂、价格昂贵等特点,若是在日常维护和使用仪器中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或标准进行,不仅会使仪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监测数据不准确情况,还可能会导致仪器损坏。而ICU病房患者多是危急重症,若是延误患者最佳的治疗时机,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ICU仪器设备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及管理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有研究认为,在设备日常管理中采用项目管理模式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促使设备管理不断趋于标准化、制度化,还可规范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使用行为[2]。鉴于此,本次研究对ICU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模式的效果展开相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100台ICU仪器设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2018年1月~2018年9月为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前,2018年10月~2019年6月则为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后,同时选择本院实施前后同期的医护人员50名参与研究,其中男23名,女37名,年龄22~47岁,平均(32.14±1.56)岁。

1.2方法

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方法如下:启动项目过程:项目启动前需详细的划分工作内容,包括召开团队临时会议与团队建设工作,团队人员由专科医生与职称护士长等共同组成,需要求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综合素养,并主动参与活动;在摆放仪器设备时,工作人员需对其进行操作,团队共同讨论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对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使用问卷调查法予以评价与考核。项目计划过程:完成问卷调查后,需分析与讨论其中所涵盖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应用鱼骨图模板展示问卷调查结果,并依据岗位职责及需求的不同实施分层培训,对于骨干人员需采用专业定制化培训,全体人员则实施整体化培训,当活动及时后,项目小组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对仪器设备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操作人员实践技能及理论知识,确保仪器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并规范护理服务工作。项目过程施行:①完善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医院相关部门不仅需要重视到仪器设备的管理,还需要加强设备监督,在工作中监督操作人员的行为,同时设立ICU管理、仪器维护保养及操作培训等方面的制度,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来使用仪器,并在仪器上贴上中英文对照指标和操作事项。②分类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时需依据采购价格高低分类,例如分为一般仪器和贵重仪器等,同时依照其功能实施分类管理模式,包括抢救类、治疗类及检查类等[3]。对于已经分类号的设备需定期检查其功能,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功能是否损坏等,若仪器设备的功能正常需做好维护和保养,对于已经损坏的及其进行维修,必要情况下予以报废和更换,并停止该设备的应用,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③做好检修和维护记录:由于ICU设备的种类较多,大部分仪器设备编号和保养记录有所缺失,会增加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难度,使得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下降,因此需将其分类后,放置相应的标志牌,依据相关要求填写维护和检修记录,相关人员维修和保养设备之后,需将设备的运行情况、性能及耗损度做好记录,便于清除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和频率。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详细记录实施前后ICU仪器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百分制,分值越高掌握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前后ICU仪器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

实施后在使用过程中仪器异常、予以维修、不良事件以及登记遗漏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详情数据见表1。

2.2对比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后医护人员对ICU仪器设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施后的医护人员在ICU仪器设备的基础知识评分和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详情数据见表2。

3.讨论

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在有限资源基础上,采用相关理论和科学管理方式,对其实施安全有效的管理方案,进而实现管理目标,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模式[4]。目前也有医院将其应用在管理体系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能够纠正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管理模式落实到各个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医院管理不断创新与发展,医疗资源也逐渐丰富起来,而在ICU设备管理上有所缺失,使得在操作中出现一系列不良情况,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时项目管理模式后ICU仪器设备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且医护人员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可见该模式能够降低仪器设备发生异常时间,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术水平。通过参考科学理论知识对ICU仪器设备制定管理监督制度,能够将有限资源与人员进行组织,使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同时加强设备日常的维修和保养,使其不断趋于规范、标准及制度化[5]。做好相关记录,能够确保仪器设备使用效果,在遇到紧急事件时也能够及时得到有效处理,进而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予以培训,可使其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方法,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设备出现异常。从各方面来规范化ICU仪器设备操作行为,以此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在ICU仪器设备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玉梅,周青山.品管圈在国内ICU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8):778-781.

[2]吴玉芳,臧巍.项目化管理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2):139-140.

[3]陈淑贤,张赞,桑彤,等.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控制[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1):72-75.

[4]李云玲,曾令梅,叶秋容,等.ICU仪器设备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7):189-191,222.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5

【关键词】ICU;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通过分析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继而寻求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最终减少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ICU多为危重或大手术后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自理能力差,属于高风险科室。因此,在ICU科实施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1.1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

科内业务培训滞后,护士缺少常规化、系统化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低;急救仪器的操作不熟练、仪器保养维修不善;抢救药物不熟悉;护理记录不及时、不仔细;各种管道处置不合理;新药的不断出现;危重患者转运存在风险;抢救物资设施管理不善,神志不清时意外坠床;特殊的外出检查或转运时心跳、呼吸的停止;抢救、躁动给予约束带固定或是被动形成的压疮;院内感染;护患沟通不当等不安全因素使护理风险加大。

1.2 信任危机的风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社会舆论与医疗机构服务的特殊性宣传不够,也有医疗卫生行业中发生的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部分人的心理,使他们在看病、治疗中对医护人员持有怀疑态度,不信任护理人员,个别人甚至故意制造纠纷,想索取巨额赔偿金。

1.3 医患沟通不当的风险

患者的病情特殊性(患者由于意识不清或人工气道的建立),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医护沟通的难度;护理人员不注意交谈方式泄漏患者病情及隐私,给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带来负面影响。

2 ICU护理工作风险管理与对策

健全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各级人员学习风险管理制度、责任心教育、法律法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学习。

2.1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管理者要有预警计划,在人力安排和医护协同服务等方面协调管理。发生缺陷及时查找原因,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每月护理部各科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与科内自查的问题,组织科内护理人员一起讨论和调查分析,确认存在问题,做到全员参与,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集体制定防范措施。

2.2 注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环节管理

如转运前必须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并及时汇报、记录;需通知所到科室及时接待;转运中的机械、物品必须备齐备足;电梯等后勤

保障应准备到位;防范转运途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如管道扭曲、移位等。这些细小的环节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发医患纠纷,使护士成为责任人。

2.3 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的护士、新护士、实习护士等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强检查、督促、指导。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快速制定简易操作的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检查下级护士对科内制定的制度措施落实执行情况。同时利用晨间大交班的时间,了解各危重患者的病情,对潜在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指出并提出防范措施。

2.4 讲究科学沟通,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

ICU病房是危重患者抢救与治疗监护的封闭式病房,无家属陪护,患者家属难免会担心患者是否会得到及时的救治和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在患者入住ICU时,应详细向清醒患者、家属介绍病房的环境特点及管理制度。重视家属探视机会,利用此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由于ICU患者病情重、变化快、有时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必须使用药物镇静或者约束带约束。家属会不理解我们的做法,往往会提出异议,这就需要做好沟通工作,取得理解与配合。

3 效果评价

我科自对ICU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以来,取得病员和护士互利的效果。各级护士风险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责任心加强了,病情观察到位了,医疗纠纷发生率也下降了;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有创操作时均能事先告知家属或患者该操作的危险性,并记录在病历上;在岗的护理人员对ICU仪器操作和检测熟练;交接班制度落实到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也提高了。

4 讨论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我们应尽早尽快预见、识别风险,鉴定、评估风险。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医疗事故、医疗风险,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明确ICU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监测,注重强化护士工作的流程,落实护理安全工作,才能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6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时期,其不仅仅是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初级阶段,也是紧密联系并结合临床实践的关键枢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刚刚走向社会的护生们是一个挑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观和工作观。现在的实习护生大多是90后,他们刚从学校出来,虽然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在临床工作中还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缺乏去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careunite,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是医院中危重患者比较集中的地方,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而复杂,还有老年患者比较多、基础病变多、病种复杂等特点。危重患者通常需要昼夜护理和治疗,需从多个方面进行严密观察和护理,且各种仪器和设备多精密而复杂。因此ICU是培养实习护生能力的最佳场所,这就对ICU科的实习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其对实习护生的要求和普通科室不太一样。我们在护理临床带教中针对90后这一特殊群体采取因材施教,灵活带教,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1年7月,在我科临床实习护生共80人,其中男3人、女77人,年龄17岁~24岁。大专生30人,中专生50人。12名带教教师均为我科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学历层次较高的护理人员,年龄27岁~35岁,工作年限6年~15年,学历:本科11人,专科1人,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8人。 1.2方法 1.2.1选拔合适的带教老师 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综合素质较高,是保证临床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基础,是高质量临床教学的根本保障,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实习护生都会产生影响。我院ICU带教教师均由临床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学历层次较高,且在ICU工作5年以上、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士担任。 1.2.2中心明确,制定合理教学计划 医院统一组织安排,带教老师要参加医院及科室的岗前培训,明确带教的目标,学会制订教学计划,如何编写教学提纲,做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教学重点,熟悉带教的基本方法、原则。针对ICU科室特点、医院对实习护生学习任务的要求及针对90后实习护生学习能力强的特点,与护生共同制订与此相适应的、切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带教计划。 1.2.3尽快消除护生的恐惧和陌生,明确目标 根据实纲要求,由ICU科护士长或带教教学组长介绍科室情况,使实习护生心中有数,对ICU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例如ICU科室相关规章制度,ICU科室的环境布局,ICU科室的常见病种,ICU科室的人员组织构成。这样可以尽快消除实习护生对特殊新环境的恐惧和陌生感,减轻焦虑,尽快进入状态投入到既定的实习目标中。 1.2.4一对一教学 根据实纲要求,并针对ICU科室的特殊环境,我们制订了明确的带教职责和教学目标。首先统一并定期示范目标阶段内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术操作规程,由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将书本上的知识以多形式的、灵活的方式与实践相联系。然后1位带教老师负责辅佐1位实习护生完成在本科室的全部实习任务,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将知识“授之以渔”。同时针对90后的实习护生较易自满且实践少视野不够开阔的特点,要求实习护生每日都做实习笔记,记录带教过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要点,也记录实习期间的学习收获,并留些思考题,引导实习护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每一阶段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查看教学效果和实习护生的接受能力,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难点、重点部分,对护生进行逐项讲解和着重强调。 1.2.5个体化教学 90后实习护生书本知识丰富、纯真可爱、充满自信、接受新事物快,但他们毕竟接触社会少,社会实践不够,视野不够开阔,应变能力差,又比较脆弱,更加渴望得到关注和帮助。我们针对学生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实施个体化教学,在带教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变化,尽量避免增加心理压力,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适时适当地沟通和交流,尽全力多方位帮助他们解疑答惑,顺利度过护理实习这个特殊的阶段。 1.2.6问题教学 90后实习护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仅仅局限于书本表面,思考问题的范围也比较有限,我们通过和学生共同分析现存的问题,诱导、发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渐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在临床护理实习中,我们定期组织护理查房,要求每个实习护生都参加,并提前做好护理查房所涉及到问题的准备,在查房中展开小组讨论,让他们从实践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探索,去解决,有目标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此外,90后实习护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少,随意性强,一旦在护理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容易逃避,通常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时带教老师一定要仔细分析真实原因,在充分肯定护生的基础上,和学生促膝谈心,同时带教老师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他们,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 1.2.7增强法律意识,伦理观念,为安全保驾护航 90后实习护生由于各种实践经验都缺乏,因此我们特别要增强其在护理实习过程中法律、伦理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学习。比如进行核心重点规章制度的教育,要让实习护生对危重患者抢救制度“、三查七对”、护士的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熟悉了解,使实习护生明白什么是自己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使其有法可依,依法工作,规范自己的言行,造就安全的医疗环境,并在实习过程中注意伦理方面的问题,提高警惕。同时可以通过对临床上一些医疗纠纷进行分析,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意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p#分页标题#e# 1.2.8医院感染知识的普及 针对ICU科室是医院感染高发区的特点,对于90后的实习护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必须让他们明白医院感染防护的重要性,必须加强对他们职业暴露的管理,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特别强化手卫生的培训,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2.9考核 在ICU科室实习结束前我们对实习护生进行出科考核,由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2人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共性部分和专科理论知识。如成人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各种微量泵的操作流程,监护仪的使用,有创呼吸机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及各种仪器常见报警的处理等,在操作技能现场进行点评,并将考核成绩、考核评分要点、考勤等记录在科室实习生带教本上,同时由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进行实习结束评语,记录到实习护士的实习手册上。实习结束后统一上交护理部及科教科管理。 2结果 通过发放问卷(百分制)调查,实习护生大多数认为自己达到了实习的预期目标,通过对80名实习护生的带教意见进行统计调查,满意度在96%以上。 3讨论 ICU是培养实习护生能力的最佳场所,临床带教老师综合素质较高,是保证临床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基础,是高质量临床教学的根本保障。针对90后实习护生,我们更应该注重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注重交流和沟通,注意满足各层次实习护生知识结构的需要。采取一对一教学、个体化教学、问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工作观,充实顺利地度过自己的实习生活。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7

【摘要】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由于神经外科ICU(ICU)是以抢救各种神经外科重症为主的治疗体系,病人病情危急且变化快,而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了解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产生的特点,对提高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病人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我院收治562例ICU病人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发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及潜在的护理风险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562例ICU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出血275例,占48.93%;脑挫伤83例,占14.76%;头部外伤74例,占13.17%;脑肿瘤37例,占6.56%;颅骨骨折23例,占4.10%;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占3.92%;硬膜下血肿20例,占3.56%;硬膜外血肿18例,占3.20%;脑脓肿5例,占0.89%;脑血管畸形4例,占0.71%;颈髓高位损伤1例,占0.18%。平均住ICU时间为3.75天。

二、ICU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

2.1非计划性拔管ICU病人的监护仪器多,身上管道多,在翻身或做各种治疗时各种管道可能出现意外脱管或者患者自行拔管,本组562例患者中,有4例自拔气管插管,6例自拔胃管,3例自拔脑室及创腔引流管,4例自拔导尿管,1例自拔静脉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占3.20%。在气管插管、胃管、静脉插管、导尿管、引流管中,以气管脱落至体外或自动拔除的风险性最大,气管导管滑脱的严重后果应不容忽视,由于导管滑落后情况紧急,加上大部分病人需要再次插管,并有缺氧烦躁表现,在此情况下气管插管难度加大,造成气道的损伤;病人自行拔管时因为肿胀的气囊,以及导管前端斜面的刺激,100%的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气道损伤,若伤及较大血管引起出血,对病人又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再次插管的后续问题,增加医疗费用,加重并发症等将会给病人带来不便。

2.2ICU护士应急能力低或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有的ICU护士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低下。如脑挫伤的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冷汗淋漓、嗜睡或意识朦胧,应考虑为脑疝的早期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经CT检查确诊后及早手术治疗,若等到出现瞳孔不等大时才发现病情变化,手术疗效就不如前者了。如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尿量增多,每小时300ml以上,护士应及早报告医生是否有尿崩的可能,及早应用垂体后叶素,防止加重尿崩,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2.3口头医嘱多ICU内抢救患者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如微泵注射升压药或降压药用完后,叫医生起床开医嘱,但医生叫护士按照原医嘱执行,等明晨才补开医嘱,这是违反规章制度的。

2.4院内感染危重患者全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或方法不妥,消毒隔离设施不合理或用品缺乏等,造成患者院内感染。在562例患者中,4例出现颅内感染,16例出现肺部感染,8例出现尿路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98%。

2.5窒息ICU病人大多数为昏迷病人,无力咳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呕吐物误吸等均有可能引起窒息。在562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气管插管半堵塞,经加强湿化及吸痰,未造成窒息。

三、预防措施

3.1减少和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对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应耐心讲解人工气道的正常不适反应、气道处理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对于烦躁、不合作、意识恍惚的病人进行适当约束。我科针对此类病人自制一种手袜式约束带约束双上肢,防止病人乱抓乱拔,取得较好效果,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在为病人治疗、护理及翻身时,防止管道滑脱,操作完毕均要检查各导管是否固定在位。

3.2加强ICU护士的责任心及专业知识培训对于ICU护士应教育她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认真做好各项治疗及护理,使病人渡过危险阶段。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她们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在病人病情危急需迅速抢救时,护士能够以娴熟的技术实施急救以精湛的技术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取得他们的信任。

3.3正确执行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经2人复核,对有疑问的医嘱要询问医生确认无误后才执行,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一次治疗都要经2人查对,在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要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非抢救时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3.4防止院内感染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时要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如:每位病人用过的呼吸机、雾化器、湿化瓶都应消毒后再给另一位病人使用;每次操作前都应洗手,每给一位病人治疗后应洗手再给另一位病人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3.5防止窒息发生患者呕吐时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床边备好吸引器及吸引用物,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要充分湿化气道,防止痰液结痂,翻身时给予叩背,使痰液松动易吸出。

四、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处于不稳定状态,应通过监护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作相应的处理,使病人渡过危险阶段。因此,护士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还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护理差错,引发纠纷。

4.1与侵犯病人合法权益有关的潜在问题病人就医时享有知情权,如果医务工作者不顾及病人的合法权益,不认真执行“知情同意”原则,就会引起一系列矛盾。例如护士在给病人抽血时,应向病人或家属告知抽血的目的,取得病人或家属同意后,才可以给病人抽血,如不向病人或家属告知,侵犯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这是法律不允许的。

4.2与特护记录有关的潜在法律问题特护记录是病人在ICU病情变化最准确、最宝贵的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在抢救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护理措施要及时、准确、详细记录。如果记录不当将会引发护理纠纷。例如病人血压突然下降抢救时不仅要写清几点几分发生病情变化,如何抢救,还应写清几点几分医生、主任到场,并写清医生、主任的全名,以免抢救无效因护理记录不全而被卷入法律纠纷之中。

4.3与执行医嘱有关的潜在法律问题医嘱是护士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唯一依据,护士随意篡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均属于违规行为。但是,ICU的病人病情变化快,在执行长期医嘱遇到疑问时护士应随时向医生反映病情,以便给予合理的治疗。例如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时给予降压药将血压降至正常,如还有长期医嘱的口服降压药,应请示医生是否调整口服药,以免将血压降得过低,引起病情变化。

4.4与护士配置有关的问题在ICU里,夜班多,加班多,病人病情重、变化快,年轻护士经验少,有时忙于1位重病人,对另外的病人可能疏于照顾或因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由此带来法律问题。因此,合理的人员配置十分重要。

五、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工作是知识、技能、责任与爱心的结合。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同时也要遵照、依靠和运用法律进行工作。

5.1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法律既保护病人又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在为病人作操作时,应考虑到病人的知情权,明确告知病人所有检查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对实验性的操作应执行告知签字制度。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依靠法律维护医院正当权利。我们通过典型事例的学习,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5.2以客观记录为依据,提高特护记录的法律性特护记录是否客观、真实、准确,直接反映了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体现护理质量。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即刻记录、客观记录、如实记录。不仅重视病情观察,而且使护理文书更具有法律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如遇到护理纠纷时,护理记录在举证时更具有说服力。

5.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操作技能良好的护理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和保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护理新知识、新技能,充实和更新知识内容,扩展知识面,有针对性的进行业务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在观察病情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病情为医生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医生所开医嘱起到监督作用,对有疑问的医嘱一定要问清楚再执行。

5.4加强管理,合理安排在ICU里,根据护士职业身份分清职责,实习护士、见习护士不具备执业资格,只能在带教老师的严密监督和指导下为病人做简单无创操作,如雾化吸入、叩背排痰等。病情危重的由高年资护师以上人员监护,曾有调查报道:78%的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繁忙、超负荷劳动与护理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适当分配工作量,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确保护理安全。

六、小结

根据ICU特点,病人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而ICU护士处于临床第一线,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临床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因此了解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常见种类,风险事件产生的特点,对提高ICU护士风险防范意识,保障病人医疗、护理的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特殊的服务对象,救死扶伤的工作特性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因此,通过深入、反复的培训学习,使护士认清执行法律、规章、常规,执行“三查七对”,就是在守法;认清高度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工作的疏忽或因不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造成的后果,可能触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护士正确评估病人潜在风险的基础上,能够提醒护士哪些是高风险的重点病人,促使护士加强对病人的观察、护理,督促护士落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观察病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惠.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

[2]钱淑清.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2005,19(3):69-70.

[3]金燕.重症监护病人气管导管滑脱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3):532-533.

[4]祝敏芳.浅谈新形式下护士的自我保护[J].护理研究,2003,17(3):301-302.

[5]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5):40.

[6]王丽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10(3):258-259.

[7]秦静.康复护理实践中风险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04,11(2):43-44.

icu常见的护理问题篇8

1 临床资料

依据安徽省卫生厅XX年8月颁发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核心才能》,结合我院icu的实际情况,我科制定了五类护理流程:各类物品清洁消毒流程, icu护士核心技能操作流程,icu常见疾病监护流程,icu应急预案流程和icu接收、转出患者的流程。我科于XX—XX年新入护士6名,其中大专毕业5名,中专毕业1名。科室内确定带教老师,每位带教老师指导一名新入护士,充分运用上述5类护理流程进行带教并考核,6个月后6名新入护士均可以独立分管床位。

2 带教方法

2.1 基础带教阶段 此阶段要求6位新入护士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类物品清洁消毒流程和icu护士核心技能操作流程,为期2个月。由带教老师讲解并演示各流程的基本步骤,新入护士反复训练,直至熟练掌握。各类物品清洁消毒流程的学习使新入护士掌握了icu的消毒隔离制度、物品管理制度及仪器维护管理制度;icu护士核心技能操作流程的学习使新入护士掌握了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如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鼻肠管放置保留术等)和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如呼吸机的使用、注射泵的使用等)。该阶段掌握的护理流程帮助新入护士熟悉了科室的规章制度,环境和各种基本操作技能,为进行专科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专科带教阶段 此阶段中新入护士的班次和带教老师一致,前期主要是运用各系统的监护流程对患者进行各系统的监测,掌握各系统的监测重点和程序,后期是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和理论,根据各种疾病的监护流程对icu收治的典型病例进行综合护理,为期3个月。在前期带教中,要求新入护士根据流程掌握循环、呼吸、神经、泌尿等系统的监护;后期带教中根据临床病例及相应病例的监护流程掌握ards、dic、急性重症胰腺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等等患者的护理,要求新入护士在监护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进行护理文书的书写。专科带教阶段是整个带教体系中的重点,通过该阶段的带教,可以使新入护士将分散的基本操作技能、各系统的监护串联起来对重症患者进行多方位的、整体的护理,也可培养新入护士理论、操作、人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需要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在该阶段的带教中,护理流程的运用可以使新入护士的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出现工作忙乱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带教效果。

上一篇:城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范文 下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