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9 08:50:22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1

食品安全是一种典型的“后验商品”,只有在消费者实现消费之后才能知道食品是否具有安全性,甚至在某些时候即使消费之后也不知道。食品的质量特性、安全特性无法从其外表看出,购买时,消费者只能凭借经验作出判断和选择。由于食品的生产供应者与消费者之间广泛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质量责任的不可追溯性,以及政府监管的分段模式,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这就需要政府和第三方作为公共经济主体参与食品安全,始终坚持以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安全水平和基层监管能力为目标,建立覆盖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整体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二、政府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模式

(一)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1.规范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政府作为经济主体,要鼓励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引导各标准化生产基地认真落实规范技术规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要建立健全生产记录,严格控制农牧渔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高毒、高残留农兽药等,确保生产产品的优质安全。2.稳步推进品牌化建设。加强品牌认证工作,健全扶持政策措施,扩大产品认证覆盖率。同时,切实加强对认证企业和认证产品的动态监管,获得品牌认证的产品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包装上市,坚决维护好认证品牌的良好形象和社会信誉。

(二)强化投入品监管工作

1.健全投入品控制体系。对允许使用的投入品、添加剂及其生产企业实行备案管理,清理整顿投入品、添加剂的销售渠道,对有关药物实行专营专供。监管部门负责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台帐,严格记录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情况。建立农业化学品专业配送体系,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体制,保证无禁用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2.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和登记备案管理制度,强化对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源头控制,制定相关化学投入品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农药经营告知和高毒农药实名购买制度,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平台,保证农药销售可追溯。

(三)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环节、各关键点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并实现逆向查询,逐步建立起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追溯体系;对食品、种植养殖全过程、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包装等各环节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四)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1.健全完善食品质量例行检测体系。通过对农贸市场、各个超市、蔬菜基地、畜产基地、水产基地、林果加工厂等食品企业进行样品抽检,建立不合格产品问责和追溯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根据政府制定检测要求,抽检样品交由具有监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区检验监测中心进行检测。监测中心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检测结果交由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结果对外通报。2.建立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推进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农业、畜牧、林业、水务、食药监、质监、工商部门要重点针对生产和经营两个领域,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对产品质量安全作出公开承诺,完善、整合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专人记录、及时更新。

三、政府加大食品安全政策支持

(一)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扶持,将食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可通过加大对食品企业建设、质量认证、产地检测室建设、监管员补助等投入,提高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品牌奖补等措施,鼓励企业提高安全意识,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等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普及食品质量安全常识,提高全社会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农产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制订培训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宣讲,强力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三)建立责任倒查及追究制度

为保障各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相关质量安全监管职责,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实行责任倒查及追究制度。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食品;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管理

1 食品的安全形势

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已经严重的威胁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食品卫生问题,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问题相辅相成,二者相互关联。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更关注食品卫生问题,不卫生的食品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危害,在食用的过程中,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国际食品安全委员会提出的食品卫生是指食物链中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食用性符合卫生条件,不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尤其是二十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技术,使得食品更加多样化,一些转基因食品不断出现,在食品种类不断丰富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卫生问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食品加工商为了自身的利益,使用不合格的、被污染的原材料进行食品加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造成食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列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涌现,例如禽流感、苏丹红等食品安全问题,使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极大地挑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将食品安全问题放在了国家问题的重要位置上。

2 食品中的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现阶段,食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威胁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尤其是在食品中的潜在的不良影响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引起人类的疾病、伤害人类的身体,这些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主要给食品带来危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自身原因。这主要是指食品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质,例如,鱼翅、河豚等本身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处理的不合格,同样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2)外部因素。这主要是指食品在运输、贮存、加工、销售的过程中,受到一些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食品发生变质,产生食品污染。下面对威胁食品安全的各项因素加以分析:

2.1 生物性危害

生物危害是源头性的危害,一般情况下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一般情况下,食品危害的大部分都是生物性危害。如何对生物性危害进行控制是一个长久的课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生物性的危害:这些方法包括加热和冷冻,对食物进行充分的加热可以杀死食物中的大部分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对食物冷冻可以使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保持在最低水平,一些生腌或冷藏技术能够快的杀菌,切断污染源,提升食物的安全性。

2.2 化学性危害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是指在食物的种植与养殖的过程中或者是食物的加工与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化学原料、农药化肥等和化学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残留超标,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食品的化学性危害是引起人类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被化学污染的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很难被去除,因此,面对食品的化学危害,一定要从根源做起,在食品的种植与饲养的过程中,不要使用化学物质超标的化肥农药以及饲料,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要保障食品的生产中不使用超标的化学物质,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2.3 物理性危害

食品的物理性危害一般存在于食品的加工、运输与销售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导致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受到外部的污染,从而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安全可靠的食品加工原料以及器皿,严格按照加工程序进行食品加工,在运输以及销售的过程中,要保障其安全性,以免食品在运输以及销售的过程中被污染。

3 构建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控制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保障食品的卫生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尤其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食品的销量与储量一直居世界前列,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尤为迫切。

3.1 对食品危害进行风险分析

要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对食品的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科学有效的分析食品中存在的危害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风险分析系统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风险信息交流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能够科学有效的对食品危害的风险进行分析,有利于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3.2 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构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重要的一部分是根据市场需求,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宗旨,贯彻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政策,在食品流入市场前,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不合格的产品禁止流入市场,进行食品加工的生产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卫生生产规定进行食品的生产与加工,保障食品卫生,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可以进行食品加工与生产,食品在加工之后,需由卫生和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地防止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有利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3.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切实提高应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问题的能力

要想构建科学合理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就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这样能够切实的提高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在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根据问题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以免危害进一步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毒奶粉、地沟油事件的频发,使得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急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缩小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生产黑心食品的加工商严惩不贷,取缔他们的生产资格,减少不合格的食品在市场的流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4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认证制度,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食品认真制度的建立有利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这种制度也是责任制的一种体现,食品加工企业的经营者在这种制度下成为了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事物的质量与安全把关,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责任制,响应市场准入制度,健全食品认证体系,从根源上减少食品危害,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汤天曙,薛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

[2]陈锡进.中国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分析框架及其治理体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9-36.

[3]吴志伟.浅谈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J].中国检验检疫,2010(3).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水利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仍存在诸如:组织结构设置不统一,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本文在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对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各参于建设主体和各管理主体在相关法规约束下,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利工程的生产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组织模式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将过去投资领域以政府投资为主、指令性投资计划为基础的政府直接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企业投资为主、政府宏观调控引导的模式,逐步形成以投资主体决策自主、风险自负为基础的市场调节资本配置的机伟。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已得到全面实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逐渐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和以流域性公司负责的多项目开发管理格局。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多具有建设规模和投资巨大、工期长、涉及专业多、牵涉范围广、参建单位多等特点,在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建设管理模式下,对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从政府全面行政管理,到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管理政府督察结合,最后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的政府监督的三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现状是:现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是

1997年就已的,相对于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其内容显得尤为落后,甚至存在种种问题,这就使得国家法制法规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缺少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乃至可操作性的法律。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因为我国在水利工程基本建设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各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也正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统一,最终仍然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机构难以实行统一领导。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其关键之处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规制度的执行,然而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却存在着执行困难的问题。例如,在水利部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正式更名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总站后,国家管理部门虽然相应地增加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生产监督的职责,却未能相应的增加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与其对应的费用,甚至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监督工作规范准则,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影响了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

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规范项目法人的建设管理行为,国内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中,可有效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以完善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针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实施严格行政许可制度。

调查显示,为完善市场管理,发达国家采取在管理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对专业组织和专业人才实施注册许可制度,并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的申报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检查检测、质量认证、安全检查制度,进而实现政府对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全面管理。例如,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要求政府应对所有水利工程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并根据保证质量是否合格决定是否颁发“工程投入使用许可证”,并保证任何工程在得到政府相应部门的使用许可之前,均不得投入使用。

二、大力健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不难得知,只有以严格、完善、统一的法制为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例如,可以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法律为依据,对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实施程序及细节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法律条款,大力建全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法规体系,从而更有力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实施。

三、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便是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与我国水利工程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健全水利工程法规体系;理顺政府在工程中与施工方的管理关系;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四、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分析国外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一点就是:加强专业人士和行业协会的作用。这些专业人士和行业机构可以是经过国家认可并以专业人士为核心的非政府安全监督组织,他们的加入,无疑对加大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方面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从而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有进一步的保证。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加深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进一步进行对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戴金水,徐海升,毕元章,著《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

[2]彭立前,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3] 石庆尧,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理论与实践指南》[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4] 中国水利工程协会组织,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5] 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务》,中国计划,2005年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4

目前我国大多数白酒生产企业已建立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2],目的在于保证其产品的品质,“塑化剂”事件对我国白酒的质量安全问题又提出了疑问,同时该事件也给白酒生产企业造成了重创。酱香型白酒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酒类,深受大家的追捧,其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作为白酒生产企业改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非常重要[4]。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着重从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如何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论述,从而有效的保证酱香型白酒的品质,同时也为其它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3]的白酒企业提供依据。

2.企业内部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小组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图1的质量安全管理框架进行资源的配置[5],包括人力、物力等方面资源。首先明确一名质量管理体系小组组长,然后从八个部门各抽调一位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小组兼职成员。质量管理体系成员要定期对质量体系进行审核和管理评审。

2.1内审

对于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内审人员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在质量安全体系审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要给予警告,不予扣罚。但是不按时整改和整改无效的则要给予处罚。这样可以减轻内审员的压力,同时也防止受审部门和个人弄虚作假,以及不愿放映和暴露真实问题等问题的发生。

2.2管理评审

在管理评审过程中要严格按步骤实施。

2.2.1分解议题

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应将评审的议题加以交叉分发给各个责任部门相应的兼职人员。

2.2.2展开议题

对在内审和外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不合格项,应及时反映给相关责任部门,并做出处理的意见。对整改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追踪,对于整改不利和不整改的部门,按照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考核方案进行处罚,并勒令限期整改。

2.2.3做出评价

质量管理小组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形成评价报告。每一个评价项目都必须作简单描述和结论。对质量安全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对产品品质是否稳定和不断提高进行总结。从而纠正、改进、防范酱香型白酒生产、销售全过程中发生、可能发生的安全性。

2.2.3跟踪实施

对于在管理评审中提出改进的项目,应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日期,并由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跟踪验证。以保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目的[6-7]是把企业每个部门、各环节生产经营活动密切地组织起来。指定、规定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在白酒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建立酱香型白酒质量安全管理体系[8-9],应吸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体系框架和过程方法,同时建立良好的操作规范(GMP)和科学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平台,更重要的是要用HACCP手段对酱香白酒生产、加工、销售的环境、人员、设备整个过程加以管理。

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引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GMP[10]、SSOP、HACCP,有利于提高白酒企业质量安全及质量安全管理。ISO9000是科学、系统、严密的关于质量管理、质量安全的文件。而GMP、SSOP、HACCP[11]是三个从不同方面规范食品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三者相互独立且又各有侧重。GMP是针对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进行书面规定的具体操作方法。SSOP是GMP的中心内容,其强调的是食品生产车间、环境、人员及与食品有接触的器具、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防以及清洁的措施,而作为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生产要经过几个中间产品,甚至跨越不同企业,很难确保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从原辅料到成品,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安全。HACCP[12-13]体系正好弥补酱香型生产白酒生产、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物、物理、化学危害的缺陷。

4.全面管理体系的实施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明确人事部、财务部、物资部、工程中心、生产部、质量部、销售部的质量目标和责任分工制定相应的标准性文件。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过程作业指导书、记录文件以及质量管理考核措施等。

4.1 人事部

人事行政部在实施质量管理时应贯彻全面管理和全员参与的理念。

4.1.1本部应根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并组织、收集各种与产品过程和质量安全体系有关的数据,对于公司全体员工进行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麸曲酱香型生产工艺、操作规范、卫生标准、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

4.1.2 在全公司推广质量管理方法及员工性质量管理活动,树立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理论贯穿每个员工、每道工序、每一个管理环节。

4.1.3每年对公司的全体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4.1.4 监督全公司员工进入厂区后的纪律和卫生要求。

4.1.5做好本公司人事、生产管理等相关资料的管理、收集、更新工作。

4.2 财务部

公司财务部根据质量成本管理手册,运用财务用语对公司质量成本进行有效评价和监控。使公司的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4.3 物资部

根据全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物资部对生产过程中所有的需要采购的物资进行源头把关。

4.3.1酱香型白酒生产主要原辅料有高粱、小麦、糠壳等。采购人员必须对原辅料进行初步的感官检验。要求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等条件。

4.3.2对所有灌装器具、包装箱、标签的大小及规格进行源头把关。

4.3.3建立原辅料、器具、包装箱、半成品、成品运输管理制度以及仓库的卫生、堆放管理制度,堆放要求离、离地。并对仓库进行防潮、防虫、防鼠处理。

4.3.4对所有的供应商要求其提供该公司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4.4 工程中心

工程中心工艺和技术水平是保证企业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或措施,同时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4.4.1必须保证加工设备、检测仪器、勾兑仪器的科技投入。

4.4.2根据生产、销售反馈的信息及时对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和麸曲酱香型型工艺改进和优化。

4.4.3用液相色谱仪、分光光度计、水分测定仪等仪器对酱香型白酒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理化检测,根据《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对其进行品质的检证。

4.4.4加强对于大曲、麸曲曲种的培养和优化。

4.4.5勾兑中心按照生活用水标准定期对勾兑用水进行检测。

4.4.6强化品评和勾兑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保证酱香型白酒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风格特点。

4.5生产部

生产部是整个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重中之重。作为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其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加曲及堆积发酵,七次取酒,三年陈酿,五年出厂,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完全不同于其他香型白酒,其经过高温制曲、高温蒸馏、高温发酵、高温堆积、长期贮存以及精心勾兑。因此,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根据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特点。对每一个控制要点,每一个操作特点,进行严格把控和操作,从而保证进入下一流程酒的质量,最终保证成品白酒的品质与安全。

4.5.1传统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作为传统酱香型白酒生产,大曲的制作也尤为重要,其质量直接影响酒体特点。酱香型白酒制曲流程为:小麦 100 %润料粉碎粗麦粉拌料(曲母、水)踩曲曲坯堆积培养翻曲出房贮存成品曲。为保证曲坯的质量拌料水量应为粗麦粉重量的37~40%左右,制曲温度应控制在 60-65℃。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过程作业指导书进行。

4.5.2原粮的粉碎、润粮与蒸粮

酱香型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原料要经过反复发酵,所以原料比较粗,要求整粒与碎粒之比,下沙为80%比20%,糙沙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别占投料总量的50%。为了保证酒质的纯净基本上不加辅料,其疏松作用主要靠高粱原料粉碎的粗细来调节。而大曲粉碎要越细越好,有利于糖化发酵。粉碎后高粱的泼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热水(称发粮水),泼水时边泼边拌,使原料吸水均匀。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蒸粮(蒸生沙) 先在甑蓖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1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出甑后再泼上80℃的热水(量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

4.5.3摊凉拌曲

将糊化的酒醅均匀摊在车间晾堂上降温,温度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时应低撒扬匀。1-7轮此蒸酒后的酒醅,按此操作进行摊凉拌曲。

4.5.4堆积和入窖发酵

当酒醅的品温降到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拌和后收堆,品温为30℃左右,堆要圆、匀,冬季较高,夏季堆矮,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可用手插入堆内,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入窖发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撒上一层薄稻壳,最后用泥封窖4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4.5.5开窖起糟蒸馏取酒

开窖蒸酒(烤酒)。因窖容较大,在多次蒸馏才能把窖内酒醅全部蒸完。为了减少酒分和香味物质的挥发损失,必需随起随蒸,蒸酒时应轻撒匀上,见汽上甑,缓汽蒸馏,量质摘酒。当起到窖内最后一甑酒醅(也称香醅)时,应及时备好需回窖发酵并已堆集好的酒醅,待最后一甑香醅出窖后立即将堆集酒醅入窖发酵。

4.5.6入库贮存、精心勾兑

蒸馏所得的各种类型的原酒,要分开贮存容器中,贮存的容器必须采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陶坛或不锈钢罐。不得直接使用塑料制品密封,其次厂区所有的泵、管道及阀门都必须采用不锈钢制品。经三年陈化在进行勾兑,勾兑时先勾兑出小样,后放大调合,加浆用水符合GB5747标准,酒精符合GB10343标准,添加剂符合GB2760标准。再贮存一年,经化学检测和品评合格后,才能包装。

4.5.7过滤、灌装

在包装车间,灌装机和包装器具要定时进行消毒、清洗及维护。所有的物流必须通过物流通道进行运输,以防止互相惨混和交叉污染。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产品的标签、标尺、日期及规格。

4.5.8生产车间人员及场地卫生管理

所有员工必须着装上岗,工作期间不得私自离岗,不得佩戴首饰及涂抹化妆品。各工序段必须使用本工序段的专用工具,完成当日生产任务后按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整理完所有器具和场地卫生,最后认真、如实填写生产记录本。

4.5.9按照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制定过程作业指导书,以及其备案工作。收集各种关于酱香型白酒生产、管理的资料。

4.6质量部

4.6.1现场质检人员对进入车间的生产人员、原辅料、各包装用品、工艺器具及生产的各种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直接的清洁和质量监控。

4.6.2质量部对生产车间所有设备、场地卫生进行清洁监控。

4.6.3主持制定公司全面质量工作的长远规划和标准,负责对不合格出具质量异常报告,注明以处理意见,报送主管领导批示后,送质量管理体系组长备案,并对公司质量进行考核、验收工作。

4.6.4按照生产工艺及产品特点制定设备、半成品、成品、原辅料的检测方式、方法及检验标准。

4.6.5按照企业卫生管理要求,对厂区内的防虫、灭鼠以及废弃物的处置建立卫生控制程序。

4.6.6加强有毒化合物的标记、贮存和使用管理。对化学品仓库、使用部门和人员建立监控程序。

4.6.7积极配合质量管理小组对全面管理体系的实施及维稳工作。

4.6.8做好各种原辅料、成品、包装器具的送检及出厂检验记录。

4.7设备部

4.7.1定期对厂区所以设备进行检修和日常维护,保证水、电、气正常、安全的运行。

4.7.2如实记录设备的运行及年检情况,到期的各种仪表,要及时送检。

4.8销售部

白酒是否有市场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工作性的试金石,作为销售部门应该:

4.8.1采集各种关于酱香型白酒的销售情况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以便建立更完善的销售体系和方案。

4.8.2做好顾客满意反馈记录,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分析顾客对于本公司生产的酱香型白酒的满意度,对效果不满意,则证明对策不得当,应重新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同时报质量管理体系组长级公司的质量部门。其后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然后再予以平价,直到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对于效果满意的改进措施,将其固定下来,使之标准化和规范化。

4.8.3做好每批产品的销售信息记录工作,以保证产品可追溯性。

4.8.4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和处理情况,以便其他部门对生产工艺或生产技术的改进。

4.8.5做好本公司各类酱香型白酒品牌的管理,只有树立自己的品牌[14]。公司才能在酱香型白酒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5.小结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策略

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为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但是,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涉及到的施工程序比较复杂,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整体的施工环境也比较复杂,很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加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1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现状

1.1公路桥梁施工管理意识不够

在当前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直都是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施工管理不够重视,而且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还有一些施工单位虽然设立了管理机构,但是管理机构只是虚设的,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且管理部门的职责分配不够明确,部门的定位也比较模糊,导致整体的施工管理工作比较混乱,在发生问题之后,不能进行有效解决,导致同样的问题会重复发生,也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较慢。另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不能从施工管理的全方位角度进行考虑,相关的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应用,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不能有效把控,导致很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不能落实到位,施工管理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不能得到保障。

1.2公路桥梁施工管理流程没有细化

从目前公路桥梁施工管理的现状来看,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先开工,后报告”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传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在进行工程施工之前也没有开具施工报告就进行施工,违背了工程施工的基本原则。另外,在实际的现场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施工监督不到位,缺乏责任性,使得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对公路不路基的填筑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吗,导致质量检测方面存在不合格的现象,工程施工安全性也不能有效保障。

2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要点分析

2.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能够借鉴之前的一些施工经验和技术,对每一个项目的特点和施工内容进行整理,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相对应的质量管理机制。例如,在进行项目施工之前,需要管理人员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做好对图纸的审核和施工现场的考察工作,同时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然后编制出可行的工程施工方案,同时工程施工方案需要经由各个层级进行审批,在审批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作业,其中路基需要进行试验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这样能够有效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另外,整个公路桥梁工程会分包给不同的包工头,需要各部分项目负责人做好质量的交底工作,明确各自的工程任务和施工工艺并进行签字确认,同时需要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小组进行对各部分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及时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需要引进质量事故报告机制,在发生重大的质量事故需要24小时内进行报告,建设主管部门及时进入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有效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2.2加强质量监测工作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监测,需要建立相关的监测机制,明确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等,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需要经由各个部门审核和批准。一是强化检测手段,质量检测手段的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准确性,各施工单位和公路部门需要做好抽验工作,确保质量符合标准;二是要重视质量信息,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需要通过数据指导施工,及时报送施工中能够应用到的各种资料,同时根据施工现场掌握相关的质量数据报告,能够有效分析施工质量情况。

2.3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公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需要以国家和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作为参考,签订工程合同技术规范,在实际的施工中能够有效约束双方的责任。同时设置质量目标,能够对施工中各个部分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确保能够达到施工质量标准,以此能够防止工程质量事故风险,也能够减少质量问题,确保达到优质工程的目标。另外,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后,各个部门需要划分各自的施工范围和相应的职能,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全面分析,了解施工特点,确保工程项目各个部分能够有效完成,通过选择适宜的施工作业方式,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3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还需要重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符合一定的施工标准。

3.1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公路桥梁工程为了能够有效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施工单位能够重视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之前,自检安全资质条件是否达到标准,同时审查施工设备和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选择专业性强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施工作业队伍,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安全问题。关于施工材料,需要在未入场之前,检查出厂合格证,保证是合格的工厂提供的材料,在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另外,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引进安全检查机制,要对安全检查进行定时和定措施的规定,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做好有关检查和处理方面的记录工作。

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立足于工程项目施工特点,例如,根据工程的施工周期,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明确施工操作流程,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确保都能各尽其责,防止影响到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另外,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需要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改变自己的理念,贯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个人素质。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有关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施工人员进行协同施工,有效确保施工的进度。施工单位通过组建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就需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养,有效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效率。

3.3明确工程施工各方的职责

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各个施工方和管理部门协同管理,充分加强监督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和技术管理工作,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充分做好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贯彻落实各项管理机制。例如,在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划分责任,严格规范管理流程,根据事故造成的后果,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要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意识到各自的问题,有效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3.4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安全存放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重视对施工材料的安全存放,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对现场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需要提前调试好应用,日常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有效维护和检修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另外,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有关机械设备的操作,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与施工人员进行协同施工,有效确保施工的进度。机械操作人员需要具备操作的专业性,服从项目施工进度安排,操作中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减少违规操作,要对操作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判断和决策,确保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现场的施工中,还有一些特殊作业岗位人员,这些操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运输危险物品时需要有押运人员随同,这样h还能够保证工作中互相照应。在施工现场的各部分区域,需要始终有充足照明,相关的电气设备要做好接地装置,在施工现场放置警示牌等,有效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防止有意外事故的发生。

4结语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市政工程 质量管理 特点 问题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62-01

1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1.1 施工场所多变且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既包含立交等高空施工项目,又包括城市地铁轨道等地下施工项目;其既有一次性的工程作业,也具有城市建筑改造、整治等维护性作业……这些工程的施工场所一般都不尽相同,这给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再者,市政工程的露天作业情况较为频繁,所以工程施工受天气与温度的影响较大,而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常常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复杂的施工作业环境也给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以及质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2 高处施工难度大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高架桥、桥梁建设等高空施工项目繁多,而在这些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桥下两侧的道路上往往人来人往。如果工程的脚手架、高空吊装等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其中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极为严重的威胁,一旦发生任何事故,也将会在社会中产生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

1.3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当前,在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大量的一线施工人员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其大都缺乏基本的市政工程的施工经验,特别是,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对于自身不良行为的控制能力也较弱,这些都制约着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2 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制违背市场经济规则

对于实际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我们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着许多违规操作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比如,市政工程的招标不公正、不透明,许多建筑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明招暗定现象。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工程招标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其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2.2 市政工程监理不规范

现今,对于我国工程的监理机构来说,存在着明显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的现象,甚至某些地区根本就没有市政工程的监理人力资源。再者,某些监理机构受利益驱使,用民用建筑的监理人员来担任市政工程的监理工程师。但是,民用建筑专业与市政工程专业的内容相差甚大,专业不同的监理人员是难以对市政工程安全施工进行监管的,所以,这些监理机构的行为将会使得工程监理工作严重缺失,从而影响工程的施工管理安全与质量保证。

2.3 工程安全教育形式单一

现今,尽管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教育的意义以及必要性,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大部分企业在工程施工之前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大都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再者,企业对于施工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培养与专业素质培训,从而使得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这些都严重降低了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4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部分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且没有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大量漏签、代签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建立与实施。

2.5 分包管理存在漏洞

在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存在着不少分包情况,而这些分包单位往往在实际施工时仅仅分派几个技术人员到施工现场配合管理。同时,这些技术人员的专业性也较差,配置也不合格,从而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切实落实企业的责任制度,从而影响了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

3 建立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 保障市政工程管理质量

3.1 建立与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要切实保障市政工程的管理质量,我们必须建立与完善工程的管理体系,确保从工程立项到完工之间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标准、规范的控制与管理。所以,首先,我们要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相应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其次,我们还要完善市政工程招投标的管理机制,从而切实规范工程投标程序。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对建立机构等的严格的监督与考核办法,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

3.2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在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建筑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与特点,来切实调整与确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成立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安全责任管理领导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成员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从而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规范与落实。

再者,建筑企业还可以使用安全管理责任与经济挂钩的管理办法,利用奖金来督促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管与控制,对于任何违章违纪行为都有严格查处,而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人员也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只有贯彻落实对建筑企业以及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我们才能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从而保障工程的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保证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是有效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我们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之前,首先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培训,从而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再者,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较为特殊的岗位,我们要特别加强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当前建筑工艺的发展与进步。

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新到岗的施工人员,我们还需在其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对其进行实际施工技能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的培训,从而保证其在上岗之前能够熟悉掌握该岗位的操作注意事项。

3.4 建立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

对于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我们应以预防为主,但是,为了切实降低事故发生时所造成的经济以及其他损失,我们必须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及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从而确保在事故发生时,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工作,在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基础上,将工程损伤降到最小。

4 结语

市政工程的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直接反映了政府的施政力量与态度,而市政工程的质量也是我国人民评判政府工作的最佳依据。因此,为了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保证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对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向着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具体措施来建立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以切实消除制约工程建设安全与施工质量的因素,保证市政工程的管理质量,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柳,张岩.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体系分析[J].中国学术研究,2013(1).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整合

前 言:当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为提高自身的管理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引入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很多企业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一个企业开展两个或以上的管理体系认证的已为数不少。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将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个体系整合在一起运作并开展认证,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一、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很多企业在不同时间或是不同认证机构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各自独立运作实施内审、外审时对各生产工序和审核力量而言有重复性之赘和资源上的浪费。因此,三体系整合在一起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个体系虽然在关注的焦点、解决的问题和目的这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但是这三体系建立所依据的标准的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方法是相同的。从运行模式上来看,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管理体系标准基于“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 的运行模式,其兼容性极强,使三体系整合在一起成为可能。因此将三个体系整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管理和认证,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企业的整体有效性,大大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二、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整合的模式

1.体系要素模式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立脚点都在于每一个过程之中。大家在每一个过程中都要考虑三个问题,即: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质量)、存在哪些危险及如何避免(安全健康)、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及如何控制(环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出发点,就是先进行“过程识别”,从原燃材料、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中要经过哪些工序或活动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这些工序或活动基本上涉及到企业的整个管理系统。因此,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整合宜以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为主线。也就是说,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活动)的基础上,增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要求。三个体系的过程或要素可划分公共过程(要素)和专业过程(要素)两大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体系整合时,体系要素(过程)的组成应根据不同体系结构模式、企业生产流程的性质和特点来设置。一般先确定三个体系所需的公共要素和所需的组织机构,然后在这个框架下确定每一个体系的专业要素。为了使三个体系的组成要素更加精简,凡涉及人、机、料、法、环五大类管理的要素宜整合在一起。

2.体系文件结构模式

企业一般可以根据自身的组织规模、结构和体系文件化的成熟程度等因素来选择和决定整合模式。如果企业的三个体系是新建立的,应一步到位实行“一体化”模式整合,把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三合为一:即一本管理手册、一套程序文件、一套作业文件;如果企业的三个体系是分别于不同时间建立的,宜采用“综合”模式进行整合,此时仍然保留三本管理手册,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则实行“三合为一”。若采用“综合”模式进行整合时,程序文件的数量还是应满足不同管理体系认证的需要,该有的要素、条款还是得齐全,不可漏缺。对于质量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和环境管理三体系中的专业要素或核心要素还应单独编制程序文件。

三、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1.三体系整合的方法

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体系整合的方法一般分为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的“自我整合法”和寻求外部专业支持的“咨询顾问整合法”,或是在寻求外部专业支持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的自我整合。企业具体选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三个体系的文件化程度、运作时间长短以及员工熟识程度等情况决定。

2.三体系整合的步骤

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整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统一协调,一般宜采取以下步骤:

(1)公司领导层统一思想并做出决策。

(2)成立相应的整合工作机构。整合工作机构一般包括由管理者代表亲自挂帅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骨干人员组成的“整合工作小组”。

(3)制订整合工作计划,明确整合工作任务、思路、要求。整合工作时间不宜定得太长或太短,一般以半年左右为宜。

(4)分层次进行教育培训,重新学习理解三个体系标准要求。使参加整合工作的所有人员对三体系所依据的标准有进一步的了解,重点理解三体系共通的地方和各自的特点,并且需进行相关标准及文件编写的培训。

(5)开展三体系运作情况调查和摸底。首先要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识别并评价环境因素和安全风险因素;深入了解三体系在可操作性、有效性上还存在哪些问题,重点了解三体系之间哪些过程、文件和记录表格可以进行合并和精简。

(6)根据法律法规和顾客、相关方、社会、员工的要求、组织的宗旨和管理现状制定组织整合型管理方针;根据管理方针,制定管理目标和指标。

(7)进行三体系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职能分配、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公共要素和专业要素的确定,体系文件结构模式等。

(8)编写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的编写应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编写属于本部门条款的内容。文件的编写顺序宜采用先编程序文件后编作业文件的方式。

(9)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和审批。体系文件的审查应分层次、分阶段进行。文件审查的重点应放在三体系整合后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

(10)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运行。在文件后应做好文件运行的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组织文件的宣讲学习等。

(11)整合型管理体系文件试运行半年左右,需要对新体系文件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12)实施培训并聘任满足整合型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审员。

(13)进行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这三个体系标准、覆盖全部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内部审核。

(14)跟踪评审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15)召开管理评审会、评价整合型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持续改进方向。

(16)实施改进,保持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四、结语

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三个体系整合,可便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管理的规律性,更科学的调配人力资源,优化组织机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篇8

 

一、当前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遵守施工管理程序 

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的现象。某些施工单位习惯于传统的做法,工程开工前不打开工报告或边施工边打开工报告,或是提交开工报告后未经批准便施工,严重违反了施工监理程序。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先检验而后有检验申请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有些监理责任心不强、监督管理不严,没有预先提出质检申请,监理却做了质检工作,违反了施工监理的正常程序。另外,还存在不按规定频率检验的情况。在路堤及“三背”(墙背、桥背、涵背)的填筑过程中,按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填筑分层厚度和压实度,每填筑完一层,必须自检该层压实度并报监理抽检,压实度合格后才能填筑上一层。但有的却一味强调施工进度,未按规定频率进行自检,监理不按规定频率进行抽检,这显然有悖于施工监理程序。 

2、管理意识淡薄且管理者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在工程建设中,人们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管理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虽然通常各个施工单位都建立了各自的管理机构,但其管理者定位模糊,往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由于找不准问题的根源,类似的问题以后还会出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试想,一个项目管理者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上运筹帷幄,这个项目怎么搞得好?更有人认为,抓管理是“面子工程”,是给别人看。所以管理意识的淡薄是造成生产管理混乱的首要因素,倘若不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要想搞好工程建设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 

3、企业自检环节薄弱 

企业自检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关键性环节。凡是没经自检以及自检不合格的工序,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质检签字认可。但有些质量保证体系并不健全,自检人员配备不足,自检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建立严密的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公路施工的开展首要条件,因此不仅要建立政府监督、施工监理和企业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1、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的实现。 

(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 

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要及时发放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 

(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把仪具配置齐全。 

(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 

通过检测定期报送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采取应急措施。 

(4)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和健全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联质奖惩制。 

(5)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利用施工现场举办工程质量研讨会,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2、加强质量控制 

在公路施工中,首先“以人为本”,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的原则,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从落实责任制开始,层层深入、步步落实。 

(1)材料进场控制 

在备料阶段,根据设计文件对于基层。面层及其他部位材料的级配要求,严格制定备料计划,尽快确定各层次目标配合比来指导备料工作;深入材料生产厂家,本着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原则选择优质材料;通过实验验证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要坚决抵制,严把质量关。 

(2)施工方案控制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开碰头,集思广益,共献良策,制定几种方案,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按照方案制定各个工序的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生产前对责任人交底,并将各项要求传达到每个施工岗位上。做到责任到人、层层监督。 

(3)测量水准点、中线控制点的确认及施工放线的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中施工放线是公路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制约着施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的质量、进度,是施工准备阶段的重中之重。 

3、严格质量检验 

(1)明确严格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 

检验标准主要是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即达到规范化、规程化、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对内部成品、各部件和结构整体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灭在施工中。 

(2)检验的组织形式 

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检验相结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察。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 

平时检查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该返工的一定返工,该停工的一定停工,不能迁就。建立科学的、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级管理人员严格履行职责是保证质量的首要前提。 

三、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策略 

保证公路施工安全,强化责任意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责任制原则,推行安全系统工程以提高安全管理层次,使安全施工一开始便从生产系统全局出发,对施工各个阶段全面规划。其次,公路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的一线操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再三强调相关人员在经过了一系列安全知识教育的培训后能够尽可能做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之后确保安全技术教育普及、惠及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一线的施工人员。第三,提前制定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尽一切可能消除掉人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辨别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隐患,制定出全面、有效、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 

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是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制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管理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保证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认真贯彻执行;另外,还要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同时,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施工要服从安全的需要,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失职和造成事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领导和有关责任者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在操作规程上的教育和培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的规定,公路施工企业应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依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制订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等指导性安全管理文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3、做好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的检查管理工作 

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条件进行检查,审查安全技术措施和设备,并确保施工企业队伍中有专门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另外,要加强施工机械和材料的检查工作,检测、检验其出厂合格证和施工牌证,确保其各项安全措施检验合格,如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测、检验、验收、备案以及未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的,不得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 

4、做好公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公路施工项目部要做好周密安排,搞好机械设备组织工作,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调配,且在施工中,要配备具有机械操作牌照的专业操作手,操作手要服从项目安排,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但对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则应严格按照机械的操作规程,并随时观察机械设备的动态,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 

5、开展施工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管理的预防工作 

公路施工企业应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做到定时间、定人、定措施,明确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在检查过程中,要检查安全生产投入是否有效实施,安全设施、安全技术装备是否能正常发挥作用,检查安全施工状况是否正常等,并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且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 

坚持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因此,要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危害,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处理事故,更重要的是在项目活动中针对项目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对公路施工项目中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及时控制,将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 考 文 献 

[1]刘伊生.建筑工程进度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田金信.建设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傅森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问题探讨[j].建筑技术,2005. 

上一篇: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范文 下一篇:常用审计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