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监督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12 06:25:34

考核监督办法篇1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干部工作作风,解决干部工作中监督难的问题,不断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根据《公务员暂行实施条例》和《郊区工委干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全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镇各单位、部门的干部。

第三条 为了加强考核的领导,设立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组长一名,有镇人大主席担任,成员6名,由各代表小组组长担任,主要任务是按照考核办法,组织实施考核内容,汇总考核结果,为党委、政府年终考核干部提供准确的第一资料。

第四条 考核内容为:干部依法办事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情况;清正廉洁的情况;为民办实事的情况以及群众反映问题、意见等五个方面。

第五条 考核时间:每年二次,6个月进行一次。

第六条 考核的方法:镇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考核内容制定代表一线考核镇干部工作监督表,各代表小组组织镇级人大代表(含市人大代表)进行测评,由村党支部书记或代表小组组长签字,核对后交镇人大办公室,镇人大监督考核领导小组将依照代表所填的“监督表”对干部进行细化、量化考评,考评结果分95分以上的为“优秀”、85分以上的为“称职”、75分以上的为“基本称职”、65分以下的为“不称职”四个档次。

第七条 奖惩:凡被评为优秀、称职的干部职工,将如数享受年终奖金考评结果将作为年终评优表彰的依据,被评定为基本称职的实行戒免谈话,连续两次评定为基本称职的,由有关部门通报批评,并处以年终奖金50%的罚款,被评定为不称职的处于年终奖金50%的罚款,并通报批评,连续两次评定为不称职的,取消年终奖金,待岗处理。

第八条 本办法由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考核监督办法篇2

    目前,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监督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散监督,二是集中监督。随着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集中监督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模式。2010年11月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办法》(以下简称监督办法),在监督理念、定位、目标、程序等方面均做了重大修改,使会计核算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具体操作流程或实施细则,使监督工作出现很多难点和问题。

    (一)缴存款考核监督缺位

    现阶段,基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缴存款考核包括财政性缴存款考核和一般性缴存款考核。国有商业银行一般性缴存款准备金由总行统一进行考核,基层人民银行主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财政性缴存款和农村信用社的一般性缴存款准备金进行考核。一方面,现行基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考核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依据商业银行、信用社每旬报送的日计表、业务状况表考核,且当前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社所报送的报表仍是手工填制而成,大大降低了报表的可信度。有些商业银行、信用社为了增加其日常可用资金,有意降低日计表各科目余额,或设立二级科目,从而达到向人民银行少缴、漏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对商业银行、信用社的日计表缴存科目余额,事后监督部门难以保证其准确性、真实性,只能照表行事,监督乏力。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事后监督子系统对农村信用社缴存款考核存在缺陷。农村信用社一般性缴存款不足时,事后监督子系统没有一般性缴存款准备金不足提示,营业部门将缴存款不足情况反馈给信贷部门,由农村信用社依据缴存款准备金不足金额和罚息率填制一般性罚没款票据入账后,事后监督部门才能发现一般性缴存款准备金不足问题,造成被动监督局面。如果核算部门或信贷部门存在漏罚问题,事后监督部门无据可查,造成监督缺位。

    (二)监督子系统存在功能缺陷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日常会计核算数据备份量较大,须定期由会计、科技和营业部门进行维护——删除前期已刻录的备份数据。一旦发生此项操作时,事后监督子系统在日常监督网点柜和联行柜重要空白凭证上便会出现上一工作日已监督过的重要空白凭证数据,与当日重要空白凭证发生额不符,需事后监督人员人为干预,再次监督上一工作日发生的重要空白凭证数据,造成了事后监督情况报告表中重要空白凭证监督项发生业务笔数与当日实际发生笔数不符现象,事后监督工作人员只能手工制表说明情况,逐柜组标注上日核销重要空白凭证号段,监督主管签字确认,并附在监督情况报告表后注明监督情况。这一方式一旦形成规律,将产生对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监督审核不严或监督不到位问题。

    (三)电子对账系统制度跟进滞后

    2009年下半年,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在全国银行间已经全面运行,实现了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电算化对账管理,并相应出台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但从两年来的监督情况来看,《办法》存在一些制度缺陷。一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与《办法》要求上存在不明确事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电子对账系统》在信息查询、申请维护等模块中提供了输入打印功能,但目前《办法》没有规定事后监督部门每日应打印的报表种类,一旦对账出现某种问题以及监督超期、对账不一致等情况,备查资料将无法可查(内部网上对账无法备份);二是《办法》中未明确对账问题处罚部门。《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开户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暂停办理其会计核算业务”。而目前上级行没有明确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制度跟进措施比较滞后,导致对账出现问题时部门之间出现推诿,使部分对账制度难以执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银行的公信力。

    二、加强对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监督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监督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建立健全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监督体系,重点规范会计核算监督考核行为,使会计核算监督步入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一)建立较为完善的缴存款考核体系

    一是针对商业银行财政性缴存款和信用社一般性缴存款准备金考核缺位情况,建议总行尽快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财政性存款法律保护,并统一规范财政性缴存款科目,加强对商业银行财政性缴存款科目管理,同时要不定期对商业银行财政性缴存款行为进行检查,对出现迟缴、漏缴或不缴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以确保国家债权人利益以及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二是建议农村信用社上报日计表考核存款准备金时废弃现行的手工汇表方式,统一使用核算系统打印的报表,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少缴、漏缴等差错。

    (二)研发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实时综合监督系统,理顺监督时差和监督无力问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会计核算系统的发展需求,建立与国际会计体系接轨的长效监督机制。总行应结合公允价值的参考条件,尽早研发出综合监督系统,既满足即将上线运行的《中央银行会计数据集中监督管理系统》会计核算业务要求的实时监督内容,同时又能符合监督检查部门业务监督需求内容,保证实时监督与业务发生同步、监督信息调阅便捷、监督共享机制管理顺畅。

    (三)建立完善制度跟进管理办法,适应基层会计核算监督的需要

考核监督办法篇3

我镇行政执法工作,在县法制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修改完善行政执法方案,确保了全镇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落实。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此项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全镇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正常进行

一是进一步深入宣传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切实提高全体行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并认真落实学习制度,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执法干部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县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追偿办法》及《**县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等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使全体执法干部在具体操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问题, 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 同时,配合县法制局搞好行政执法干部岗前培训和验证法律知识考试 ,努力提高全体行政执法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是调整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成立内部监督考核组织、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组织,逐级落实行政执法领导责任制 ,为有效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结合工作实际, 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梳理行政法规 、分解执法任务、明确执法主体、落实执法责任、确定考核目标。 坚持做到执法责任、监督机制和评议考核“三到位”, 努力创建主体明确、权责统一、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新机制。

二、严格执法程序 公开执法内容,提高执法质量

一是坚持实行“办、审、定 ”三分离制度,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准负责 ”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责权, 落实责任。二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要求各执法业务站所严格依照执法程序办事。在执法时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干部共同执法, 要事先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 并按规定向当事人事先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在办理登记、许可审核、审批等环节上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 在办理行政案件时 ,要认真调查取证,仔细制作并正确使用法律文书,规范文书管理制度 ,真正做到一案一卷 ,集中保管、专人负责 。三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公开工作。采取口头答复或书面公开等有效形式, 认真落实“六公开”制度, 即:公开法律依据, 让广大人民群众清楚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公开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 把办事条件、标准、要求和办事时限—一公开 使前来办事的人明白各项要求, 一次性把事情办好;公开收费和罚没标准 ,便于服务对象和社会监督; 公开案件办理结果, 避免办人情案或循私枉法;公开文书档案资料, 允许相关人员的查证质询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包括群众投诉办法及对不践诺、假公开、敷衍了事不认真履行职责等行为的追究措施, 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 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

三、加强考核,严格监督,加大过错责任追究力度

考核监督办法篇4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全镇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正常进行

一是进一步深入宣传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切实提高全体行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并认真落实学习制度,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执法干部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县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追偿办法》及《县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等行政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使全体执法干部在具体操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决问题,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同时,配合县法制局搞好行政执法干部岗前培训和验证法律知识考试,努力提高全体行政执法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调整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成立内部监督考核组织、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组织,逐级落实行政执法领导责任制,为有效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全镇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梳理行政法规、分解执法任务、明确执法主体、落实执法责任、确定考核目标。坚持做到执法责任、监督机制和评议考核“三到位”,努力创建主体明确、权责统一、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新机制。

二、严格执法程序公开执法内容,提高执法质量

一是坚持实行“办、审、定”三分离制度,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准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责权,落实责任。二是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要求各执法业务站所严格依照执法程序办事。在执法时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干部共同执法,要事先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表明身份并按规定向当事人事先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在办理登记、许可审核、审批等环节上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在办理行政案件时,要认真调查取证,仔细制作并正确使用法律文书,规范文书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一案一卷,集中保管、专人负责。三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公开工作。采取口头答复或书面公开等有效形式,认真落实“六公开”制度,即:公开法律依据,让广大人民群众清楚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公开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把办事条件、标准、要求和办事时限—一公开使前来办事的人明白各项要求,一次性把事情办好;公开收费和罚没标准,便于服务对象和社会监督;公开案件办理结果,避免办人情案或循私枉法;公开文书档案资料,允许相关人员的查证质询,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公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包括群众投诉办法及对不践诺、假公开、敷衍了事不认真履行职责等行为的追究措施,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群众监确保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

三、加强考核,严格监督,加大过错责任追究力度

考核监督办法篇5

为加强对农村卫生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群众健康利益的行为,保障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和社会关心的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以及医疗卫生安全,解决执法监督频率低和监督空白点等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卫生局根据《卫生监督检查员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制订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管理实施方案。

该方案明确了“按照转变职能、优化资源、精简机构、健全网络、提高效率的要求,建立农村卫生执法监督网络,聘任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建立健全乡镇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农村卫生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侵害群众利益,危害群众健康的行为,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区卫生局建立了以区卫生局局长任领导组组长区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实施工作领导组,负责制定方案、组织协调、会议动员、督查考核调研等工作;下设工作办公室推行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培训、资格考试、检查员聘任考核等具体事务。

实施方案对乡镇(街道)卫生监督检查员的聘任范围、聘任条件、聘任程序、聘任期限、聘任步骤及综合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在各乡镇卫生院、街道卫办在职在岗卫生人员,符合身体健康、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具备卫生相关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或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的聘任条件,可聘任卫生监督检查员。由各乡镇卫生院、卫办推荐,所在地乡镇(办事处)审查,经区卫生监督所审查核实后报卫生局审批,并对拟聘人员进行卫生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区卫生局聘任,发给聘任证书。卫生监督检查员实行聘任制,聘任期限为三年,期满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继续聘任;聘任机关对卫生监督检查员进行聘任周期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或不符合卫生监督检查员基本条件者,予以解除聘任。宣州区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将于9月底全面完成聘任工作。

方案明确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工作职责:一是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二是协助卫生执法机构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协助检查任务区内管理相对人的本底资料档案;协助卫生执法机构收集、核实和上报卫生监督信息;三是协助卫生执法机构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四是对卫生许可申请人进行指导;五是对管理相对人不符合卫生规范的行为及时提醒其纠正;及时报告并协助卫生执法机构调查处理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六是承办卫生行政机关及卫生执法机构指定或交办的工作任务。

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实行区卫生监督所和卫生院双重管理,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由卫生监督所统一指导管理;区卫生监督所建立本级卫生监督检查员信息库,实行卫生监督检查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每年至少一次以上。卫生监督检查员必须遵守卫生监督执法六条行为规范和八条禁令,必须接受同级和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和卫生执法机构对其履行卫生监督协助检查职责的稽查。区卫生监督所与卫生监督检查员签订卫生监督责任书,对该辖区内的卫生监督工作实行年终考核制度。对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的卫生监督检查员报区卫生局给予表彰;对于工作消极、失职渎职、甚至违法违纪的卫生监督检查员,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报卫生局予以解聘,追究责任。

考核监督办法篇6

然而,当前检察机关工作中,由于个别检察干警、贪赃枉法、刑讯逼供导致了个别冤假错案的发生。这些个别现象影响了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对上述行为没有发现或不能及时发现,说明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本文就是通过界定内部监督机制概念,分析现状,提出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检察机关;监督机制;完善

一、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概念、机制

内部监督是指检察机关内部不同机构之间在行使检察权能时进行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它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由检察机关内设的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对干警执法执纪情况的检查,来监督检察干警的行为,以达到监督执法行为目的;另一种是检察机关内部业务部门根据办案流程,由上而下或由后至前的监督。

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检察机关据以执行或制定的各级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相互监督制约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整个制度体系,它是检察工作机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二、当前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缺陷评析

检察机关现有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机制的缺陷

1.监督表面化

从监督范围看,由于纪检组长是检察长提请地方党委部门任命、监察部门主任是检察长直接任命的,导致纪检监察部门无法对本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

从监督内容看,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分发表格等材料让被督察对象自己填写“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礼品登记”等进行监督,而由于缺少核查制度及相应措施,被督察对象是否如实反映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并不了解。

从监督时间上,纪检监察部门对检察干警违法违纪的介入,一般是在外部举报的情况下才进行实质性调查,此时社会影响已经发生。由于是外部信息来源,也无从体现内部监督的优越性。

所以,当前纪检监察监督只是停留对干警工作作风、工作纪律等表面问题进行检查的检容风纪督察上,这种监督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涉及执法行为是否违纪违法等实质问题。

2.监督滞后严重

当前由纪检检察部门召集兼职纪检监察员对已经办结的不捕、不诉等疑难、复杂案件进行复查,这种监督方法具有局限性和被动性,是事后监督行为,对办案过程中有无、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行为,难以发现。

(二)内部业务部门的监督机制

1.对主诉检察官制度中的监督缺失

主诉检察官制度规定,案件在承办检察官办结后由主诉检察官签发即可提起公诉,案件只需在科长处备案。其结果是,如果公安机关在案件中有漏捕、漏诉或者刑讯逼供,主诉检察官则可以放水。而从制度上检察长、科长很难监督主诉检察官的这种违法行为。

2.抗干扰能力较弱

由于检察机关的财政经费、人事任免、上下级关系等因素受外部制约,检察机关办案难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另外检察机关案件承办人在办案时还会受到内部上级领导干扰。导致检察机关以及检察官对抗内外干扰能力较弱。

3.相互监督缺失

当前检察机关内部侦、诉部门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侦查部门将犯罪事实作最大化认定而部门对犯罪事实作最小化认定;另一种是侦查部门认定多少事实,部门就认定多少事实。这两种模式均不符合检察内部监督的要求。

4.反向监督缺失

当前对案件的监督表现为(以职务犯罪案件为例):控申部门受理举报-侦查部门搜集证据-侦查监督部门批准逮捕-公诉部门审查-监所部门监督等。各个程序环环相扣,每一个后置程序都存在对前一程序的监督,这种监督机制是一种正向的线性监督模式。但这种正向的线性流程,使得检察系统内部的程序具有不可回流性,案件一旦进入下一程序就脱离了前置程序的监管。因此,前一个环节对后一个环节往往出现监督乏力的情况。

三、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建议

当前监督中存在的监督滞后、监督表面化及监督缺失等问题,只能通过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加以解决。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当立足以人为本,以警示教育和延伸教育为主导,构建以制度管理体系为保障,以机关、家庭和社会监督为防线,将检察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涵盖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共同构建单位、家庭、社会相互联动的监督网络。

(一)构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他律为威慑”的监督机制

1.强化纪检监察机构能力

在职务任命方面,建议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直接由上级检察机关任命,并直接向上级检察机关负责;在人员方面,要配备检察业务能力强的检察员到纪检监察岗位上来,以提高纪检监察的业务水平;在物质保障方面,要提供充足的经费、设备、车辆等以便顺利开展监察工作;在权力设置方面,要赋予纪检监察部门对本级班子成员越级上报权和对一般干警有全面、随时介入的独立调查权。

2.构筑育人工作机制

以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检察院”创建活动为契机,一方面通过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廉洁自律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岗位练兵,加强法律业务学习。实际操作中,要建立学习考核奖惩机制,把学习的成果通过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考核,如果考核成绩优秀,则予以奖励,如果成绩不合格,则予以待岗。

3.构筑“八小时以内”监督管理防范机制

加强对检察机关内部执法活动的监督,实行案中教育、执法检查、走访评议,使内部监督贯穿于整个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防止滞后监督的现象。一是在实践办案中,遇到上下级对案件处理有异议,监察部门随时介入监督,发现问题,避免执法不公正现象发生。同时要实施专人负责,纪检监察部门应当指派精干的干警进行专门监督,确保监督成效;二是对主诉检察官制度案件监督力度的缺失,应建立科长认可权机制,由科长对主诉检察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科长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4.构筑“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防范机制

实行检查考核、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举报、聘请人民监督员、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全方位多网络监督格局,能够及时掌控干警“八小时以外”的行为和思想动态。一要建立社会公开制度,如向酒店发放写有检察官身份、职务等信息的卡片,向检察官所在的社区提供检察官生日等信息,以便群众举报检察官八小时外的违法违纪行为,如果举报属实,则予以一定物质奖励。

5.构筑申报核查制度

要求干警如实申报其财产、收入情况,防止干警不当收入甚至非法收入。申报可采取立即申报和年度申报两种方式,以便纪检监察部门随时掌握干警财产、收入情况。如发现有迹象表明申报登记情况不实,纪检监察部门可对其进行核查,如有大宗不实,如虚报房产等,则予以停职,调离工作岗位。

6.建立完善科学考核机制

健全完善目标量化管理考核体系,要把上述第3-5项的机制落实情况和考核机制结合起来,考核结果与干警的评优、评先、奖励相挂钩,强化责任心,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活力。

(二)构建“人案合一,以保障案件质量为中心”的层级监督模式

1.纪检监察部门要成为独立的、精通检察业务的、有权威的内部监督机构。机构负责人应担任院党组成员、检察委员会委员,解决检察机关内部机构只能监督干警不能监督领导的弊端。

在监督职权上,赋予其对各类案件的监督权、检查权和调查权。督查范围应当涵盖整个检察业务工作。具体主要包括:一是对贪污、贿赂、渎职罪案侦查终结前的及时复审,二是对批捕、公诉案件的定期复查,三是对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质量的跟踪检查等;

在监督内容上,机构负责对办案过程的检查督促,负责对办案人员办案质量的考核评定。

在监督模式上,采取信息技术手段,由承办检察官把案件主要信息,包括证据和案件事实等录入案件管理系统,纪检监察机构可以凭密码随时查阅,同时,对办案期限及相关程序,案件管理系统设置警示,有一项程序没有完成或者案件超期,案件管理系统就会发送信息提示,主管人员对错误和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这种监督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人为干扰因素,保证监督的准确和客观公正。

2.构建反向监督机制,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以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侦查监督部门、审查部门三大业务部门为例,一个职务犯罪案件,如果最终到了审查部门,审查部门决定诉与不诉或者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要在文书报批主管领导审批前,告知侦查部门和侦查监督部门,如果侦查部门或侦监部门对案件有异议,可以向各自主管检察长汇报并提出异议书。异议双方在纪检监察部门的主持下阐述各自理由,纪检监察部门对整个办案过程实施监督,如果侦查部门或侦监部门认定的事实是正确的,则要查明原因,如果是审查部门承办人执法水平问题,则要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如果是渎职问题,则追究其责任并调离检察机关;反之,审查部门执法正确,则取消侦查部门因办理本案获得的奖励。尽管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构想,但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案件回流机制,增加一道反向监督程序,无疑会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为案件错误及时被发现又加了一道安全阀。

3.加强信息监督,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督。 现在计算机普遍应用,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对办案流程进行监督。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督表现为:在业务部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一般存在着具体承办人-主诉(主办)检察官-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的案件流转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按照流转方向,越向上能力越强,办案经验越丰富。缺点在于上级的意见会对下级意见产生影响,减少了案件经办人的独立性。本人认为要做好业务监督,一要让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及时准确掌握案件信息和案件进展情况,二要充分发挥经办人的业务所长。笔者建议:应当采用科技手段进行内部监督,即承办检察官把案件主要证据、事实等主要信息录入案件管理系统,让在线性模式中的所有上层人员一目了然,随时查阅。同时,所有文书必须经层层报批后才能打印出来,如果未经过审核,诉讼文书不能从系统中调出。此外,对办案期限及相关程序等案件管理系统也有警示,有一项程序没有完成或者案件超期,案件管理系统就会一直提示,上层人员对错误也一目了然。

考核监督办法篇7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方针,紧紧围绕“收好税,带好队”中心工作,以规范税收执法为重点,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大执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一流执法”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大力推进我市税收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实施内容

(一)组织机构

市局成立税收执法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钟毅民局长担任,副组长为戴德来副局长、林怡会纪检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监察、人教、征管、税政、法规、规费、计财、稽查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法规科,人员由以上有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税收执法监督工作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各县(区)要参照市局做法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加强对税收执法监督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监督对象

税收执法监督以内部执法监督为主,重点是对各级地税机关和工作人员实施的税收稽查检查、征管等执法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

(三)监督范围

1.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备案备查及清理情况;

2.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纳税核定、发票管理等执行情况;

3.重大税务案件的审理和执行情况;

4.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稽查案件及移送司法机关情况;

5.税收减、免、缓税审批等情况;

6.税收执法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

7.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行情况;

8.执行税务行政处罚、听证及复议制度情况;

9.上级交办的或纪检、监察、公、检、法等部门转办协办的重大税收违法举报案件的查处情况;

10.审计、财监等部门检查发现的重大涉税违规问题以及以前年度税收执法检查查出重大违规问题的整改情况;

11.地方党政人大政协部门关注的或社会影响面较大的涉税事项的办理情况;

12.其他需要监督的税收执法行为。

(四)监督内容

1.各级税务机关单独或与其它机关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内容、程序是否合法;

2.执法行为主体是否合法;

3.执法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4.执法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的职责和权限;

5.具体税务行政行为是否正确适用国家税法;

6.执法文书是否规范;

7.是否有其它违反国家税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五)监督方式

1.日常动态执法监督

根据“一流的执法”动态管理要求,坚持组织开展日常动态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1)各单位自查自纠:各县(区)局、市局稽查局要按照市局《关于印发<“六个一流”考核标准及评分表>的通知》(惠地税发[*]141号)中《一流的执法考核标准和评分表》(分征管和稽查部门)规定的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本地区、本单位的税收执法自查自纠工作,并根据自查自纠情况按季填制《*市地税系统“一流的执法”动态管理报告表》,于每季终了后10天内向市局法规科报送。

(2)市局日常执法检查:市局组织法规科、监察室、人教科、征管科、税政科、稽查局等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日常执法检查小组,每季度不定期抽查有关的基层单位,实施明查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日常税收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年度考核评议:年度终了,市局组织检查工作组按照市局《“一流的执法”考核标准及评分表》的规定对各单位的税收执法和落实日常动态执法监督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逐项检查,结合市局日常执法检查所掌握到的情况,对各单位执法工作进行综合评议。

2.专项税收执法检查

针对当前税收法制工作实际,市局将开展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情况的专项检查、重大税务案件审理交叉检查、全市稽查案件复查等三个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3.税收综合执法大检查

*年的税收综合执法检查将在11月开展,将继续采取执法检查与执法监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重点执法检查。在检查方式上,加强对执法行为各环节细微部分的检查,力求检查具体,避免走过场,争取查深、查细、查透。检查内容上,紧紧围绕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内容,重点检查税收政策执行、税款征收、税收票证管理制度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等方面情况,同时结合外部监督如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结果进行跟踪检查。

4.市局决定采取的其他方式。

(六)处理及责任追究

1.法规部门要定期向市局党组书面报告税收执法及监督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按规定下发《税收执法检查处理决定书》或《执法监督处理决定书》,要加大整改力度,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

(1)对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机关制定的违规涉税文件,责令停止执行,并纠正已经执行的违规行为;

(2)对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的执法行为,责令纠正或决定撤消;

(3)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执法行为,责令纠正或决定撤消;

(4)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地方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责令限期作出行政行为;

(5)对执法违法、执法不当的,责令纠正或决定撤消。

2.对市局作出的执法监督决定,被监督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并于执行完毕10日内向市局法规科报告执行结果。

3.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市进行通报。

4.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执法过错行为、违纪行为,由法规部门协同监察部门查处。

5.拒绝、阻碍执法监督检查,拒不执行执法监督决定或者无故拖延执行的,应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税收执法监督,是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实施全程监督和自动预警,可以对执法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是一项“自我保护工程”。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领导,做到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执法监督工作涉及的内容广、部门多,各级、各单位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大局意识,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征管、税政、稽查部门要及时将本年度开展的征管质量考核、发票检查、企业所得税汇缴、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及政策清理情况、稽查案件复查等等执法情况及时反馈到法规部门,以便于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各考核单位的各项税收执法情况,提高效率和质量。

考核监督办法篇8

关键词:公安机关法制执法监督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一、引言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指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本级公安机关对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各项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各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是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本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执法监督工作”。完善公安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效能,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公安机关在实现依法治国之路上的一项根本性措施。近年来,我市法制执法监督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提高执法主体素质,加大执法责任追究力度,拓展执法监督职能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了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和队伍整体素质。但是,由于公安体制和执法监督机制尚在不断完善和改革之中,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工作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试就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工作现状作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系列对策和建议。

二、当前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在执法质量考评和查处一些涉法、民警违纪案件中,发现一些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贪赃枉法、索贿受贿、刑讯逼供、钱权交易等不作为、乱作为情形,甚至直接或间接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充当黑恶势力和“黄、赌、毒”活动保护伞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个人素质问题和教育不扎实外,最重要的还是内部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不到位,责任未落实。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干警对法制执法监督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支持。

1、领导重视不够。有的公安机关领导对法制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视还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致使监督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导致监督无力,监督无果。如少数领导认为法制部门对案件的审核监督制约了案件的侦破和处理,影响了破案率,总是以本部门利益出发,不愿意听取法制部门的审核意见和建议,以行政命令替代执法,领导的错误认识使部分执法人员直接产生了轻视执法监督工作的思想。如一些办理专案的民警,由于专案组的特殊性,对执法监督有恃无恐,致使专案组的案件经常发生执法过错。

2、对法制监督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突出表现在部分单位和民警对执法监督的消极对待和不合作的对抗情绪,片面认为只要法制部门不监督,案件就能过关,执法就没有问题,法制部门的监督是与本单位或者本人过不去。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和民警认为执法监督是法制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没有认识到公安执法活动贯穿整个公安工作,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更没有意识到离开监督的权利必将滋生腐败乃至徇私枉法。

(二)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法制监督部门积极性受挫。

1、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近几年,我市公安队伍从公务员序列招收了大批的新警,他们因法律业务基础差,一时难以适应公安执法岗位。而老民警对当前频繁交替、更新的法律、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网上办案应用等执法新技能跟不上,加上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执法责任追究日趋严格,规范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基层民警普遍产生了办案有责任、难办案,不想办案、不敢办案的想法,不愿留在执法办案岗位,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要调到不办案的部门。公安队伍总体执法水平提高不快,自我监督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一些执法监督部门人员调动频繁,警力配置不到位,法制专业培训跟不上,监督水平不高。以上各种因素造成公安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执法能力不高,致使在执法中适用法律错误、程序违法、取证不到位、忽视当事人权利保障等执法过错经常发生,给法制执法监督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2、法制监督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监督与被监督本来就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法制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执法民警的切身利益,使法制部门与执法单位陷于对立状况。有些执法监督部门怕得罪同事和领导,怕搞坏上下级或者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顾虑重重,监督积极性不高。加上有些公安机关引导不正确,导致执法监督部门与执法单位的矛盾加剧,使基层法制监督部门成为众矢之的。年终测评,监督部门的成绩往往不理想,甚至是最差。2007年某县在全市全省获得执法质量优胜单位,而该县的法制部门在考核时却被评为最后一名。如此的考核机制极大挫伤了执法监督部门的民警对执法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产生对发现的问题不敢纠正、不敢追究执法责任的不良后果。

(三)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职能不明确。

1、法制部门机构和职能设置与执法形势不适应。一是我市公安机关法制监督部门机构名称和职能不统一。目前,我市法制部门有“执法监督大队”、“执法监察大队”、“执法监督指导大队”、“法制预审大队”、“法制科”等不同的名称。名称不同承担的职能也不同,在全市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除了法制部门应有职能外,有的还承担甚至刑事预审办案职能。有法制预审合并的,也有单设预审部门的。下级法制部门有的职能,上级法制部门没有,上级法制部门承担的职能,下级法制部门没有,从而减弱了层级监督的效能。二是法制部门职能与其他监督部门交叉、重复。当前,我市公安机关具备执法监督职能的部门有法制、纪委督察、政工、等部门,法制部门的执法检查、案件审核、法律培训等职能与公安机关督察部门的现场督察、部门的受理控告申诉、政工部门队伍素质培训职能交叉重复,加上这些部门由几个局领导分管,使这些具有执法监督职能的部门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互相配合不到位,造成推委扯皮,影响执法监督工作效率。如法制部门对办案部门案件进行日常考核,督察部门也对办案部门案件进行日常的执法检查,形成重复劳动。又如在查处相关影响重大的申诉控告案件时,往往不通知其他监督部门介入,而是在办理中需要时才通知,以致拖延办案时间,效果不佳,影响结果处理。三是法制部门职责不清,监督职能有弱化趋势。2003年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工作以来,基层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部门承担的压力越来越重,具体执法任务越来越多。许多地方错误地认为只要与考评工作有关的执法工作,都是法制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有的地方把五类监管、接处警,甚至刑事案件预审、移送等工作都集中到法制部门,法制部门参与具体执法的现实,使其从监督部门演变成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并有侧重具体办案的倾向,从而减弱了执法监督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监督的力度。同时,法制部门在公安机关内部只能归为综合部门,受警力配置和习惯思维的影响,法制部门的实际警力越来越难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市公安机关法制监督部门的警力不足180人,占全市总警力(8000人左右)的2.3%,而每年要承担着5万多宗行政案件和3万多宗刑事案件的审核、评判。按每一个案件一审一评计的话,就达16万多宗次,平均每人每年要审核案件近800宗次。还有5000多件劳少教、国家赔偿、行政复议、诉讼等案件的办理,部分县市还承担刑事案件的预审工作。警力不足,超负荷运转,又导致许多地方的案件审核评判流于形式,影响了执法监督工作的效果。

2、法制部门的职级和待遇与承担的执法任务不相称。近几年,我市公安机关内部的刑侦、治安、纪委督察等业务部门和派出所,随着形势发展,都已机构升格,职级高套,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制,派出所主要领导进当地党委,交警和部分县市区的刑侦、治安部门的主要领导进同级领导班子。而法制部门,承担的业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福利待遇方面却是“涛声依旧”,重视法制建设的政策没有实质性的贯彻落实。一些地方在法制部门人员配备、经费安排、装备配置方面,与实际工作需要仍有差距。在人员安排上,只顾数量,不顾质量;在保障机制上,只讲奉献,不讲条件;在政治待遇上,只求平衡,不求倾斜。如法制部门承担与一线单位同样繁重的执法任务,24小时值班,却不能享受一线单位的待遇。全市11个县市区的基层法制部门全部是股级配置,其职级福利待遇均低于被监督的业务部门,造成法制民警工作底气不足,监督乏力的尴尬局面。在有些地方,法制部门的监督作用成为一句空话,甚至有些业务部门领导提拔到公安机关领导岗位后,为法制部门的工作设置障碍,使法制民警有苦难言。同时,也使许多优秀的法制民警失去了发展的空间,使法制部门留不住优秀人才。

(四)法制执法监督制度不完善,机制不科学。

1、法制执法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一是执法责任追究力度不够。一些地方对执法责任追究重视不够,制度只停留在文字上。虽然省厅出台了《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但实践中形同虚设,部分领导和办案部门根本不去学习了解该办法。如在案件审核上,部分领导和办案单位还是这样认为:只要案件经法制部门审核,即使发生执法过错,也是法制部门把关不严,法制部门应负全部执法过错责任,办案单位没有责任。不少部门和单位的领导怕影响本部门、本单位的声誉,不愿对执法过错和错案进行追究。还有一些部门碍于情面不敢得罪人,只纠正过错和错案,而不对有过错的人员进行追究。二是执法责任追究在客观上产生责任认定难、处理执行难、处理效果差的现状。如区分执法过错案件审批人、审核人、办案人、鉴定人的具体责任,没有较明确规定,难于区别责任大小。一些较为严重的执法过错责任按当前“捆绑”式的追究方法,直接影响班子主要领导政绩,甚至可能追究领导责任,不利于主要领导主动追究其责任。从一个过错案件被追究到做出具体处理决定,往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不利于警示他人。此外,法制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做法,使追究责任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2、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工作尚有盲区。一是部分执法部门和民警尚未真正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范畴,如市局机关办案部门及办案民警、市交警支队各办案部门及办案民警的执法情况未纳入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监督体系。二是治安、户籍、交通、出入境、网络监察、消防等各类公安行政管理中的执法情况,特别是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尚未纳入执法质量考评。三是法制部门对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发现能力不够、监督不到位。法制部门的监督主要放在审查书面材料上,对于一些未从书面材料反映出来的难点敏感问题或个案就监督不了。如我市某局经侦大队曾发生的违规办案案件,就是因没有书面材料可审核而未能进入监督范围。四是执法监督与上级其他部门考核标准相脱节,存在一定矛盾。如立案问题,政府部门和上级公安机关考核指标要求:“案件逐年下降,破案率逐年提高”。而现实中的情况却不尽人意,为了考核,很多单位就从立案上做文章,不破不立、多案少立、破案多立等各种违背公正执法的手段都用上。面对关系公安机关考核名誉的问题,法制监督部门无所适从,只能听之任之,从而造成当事人投诉,甚至检察部门立案监督。

3、当前运行的执法监督机制不科学。一是法制部门事前、事中监督不足。目前,法制部门主要以执法质量考评和案件审核评判等方式进行事后监督,对容易导致执法问题发生的事前、事中环节难以掌控,使发现和纠正执法问题的难度和成本均加大;事后的案件评判扣分、记分手段加剧了法制部门和执法单位的矛盾;同时也增加了执法办案单位对法制部门的依赖性,弱化了其自身的监督作用。二是当前执行的执法考评导向有偏差。一些执法考评标准制定不合理,过于注重程序、过程,不重视实体和结果。如,检察院对公安监督不管有无理由,公安考评时都要扣分,不但达不到考核效果,还挫伤民警的执法积极性;再如本级公安机关自行监督的案件,超出比例的也要扣分,这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同级执法监督部门的积极性。三是执法监督方式不科学、不规范。法制部门对监督工作计划不足,发现、纠正问题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的任意性,用老办法、老套路分析新问题,尚未规范化、制度化和充分运用网络技术,难以适应执法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改进我市公安法制执法监督的对策措施

上述执法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削弱了公安机关法制执法监督的制约作用,影响了执法的权威与尊严。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到公安工作中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热心、历史欠账”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各项执法制度得到正确执行,树立公安执法权威。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从制度上加强对公安执法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职责、权力、监督、法律责任的互相衔接和协调一致,确保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增强监督力度和效果,实现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势在必行。结合我市法制执法监督实际,本人认为可采取如下措施予以改进:

(一)加强执法监督教育,提高执法主体素质。

1、强化教育,统一干警对执法监督的认识。“公安执法监督是解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长远发展最具有根本性、基础性、保障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没有监督必然导致权利的滥用”。执法监督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高低。各级公安机关必须明确“一把手”是执法监督的责任人,负责对本级和下级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组织实施监督。把抓业务、抓执法责任、抓队伍建设三项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其他业务分管领导要形成支持重视法制执法监督共识,决不能把自己分管的部门看成是自己的领地,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要从改善执法活动、维护公安机关形象的大局出发,积极为法制部门撑腰壮胆,倡导广大民警接受监督和自我监督的意识,树立法制执法监督的权威,努力为法制部门执法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监督环境。同时要提高广大民警对监督工作的认识,要组织广大民警认真学习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要牢固树立监督是保障,监督是爱护,监督是树立形象的观念,使各级领导和全体公安民警充分认识到执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把广大民警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法制建设的精神上来。

2、加强培训,提高公安民警执法水平。一支具备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做好执法监督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做好执法监督工作,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关键是要提高公安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当前,各地公安机关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要严把进人关。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把优秀人才引进公安执法队伍,保证新进人员质量;二要加强在职民警的执法培训。开展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法律业务培训,把全面培训和有针对性培训结合起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三要提高执法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公安队伍中业务精,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执法监督岗位,在强调政治素质的同时,促使执法监督人员具备深厚的、扎实的法律知识,使执法监督队伍成为一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敢监督,善监督,擅指导的综合执法队伍。

(二)建立统一的执法监督机构,提高执法队伍地位。

1、整合机构,增强过错责任追究合力。针对当前公安机关内部多个部门负责执法监督工作,却不能形成监督合力的状况,应当及早进行适当调整,严格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法制建设的决定》《2004—2008年全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纲要》的有关要求和及时整合内部监督力量的有关规定,县级公安机关要成立法制、政工、纪检、督察、控申部门人员组成的执法责任追究部门(可称执法监督委员会),部门直属局长领导,职级规格应予以高配或平配,便于加强同级职能部门的监督。对执法监督机构、人员的经费、装备的配备应予适当倾斜,树立该部门“法定”权威。该部门应有对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实行实时检查和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有研究、定性、解决和查处的权力,从调查到处理一律由该部门进行,改变现时不同阶段由不同部门负责的监督局面,使法制部门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这一尴尬角色分离出来。

2、提高地位,增强执法人员自我监督动能。要加快公安队伍的体制改革步伐,打破公安队伍“大锅饭”的局面,引进企业岗位竞争、晋升体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勤务体系,建立办案民警责任和等级管理机制,把执法岗位与其他非执法岗位区别开来,突出执法岗位的地位。根据工作年限、办案数量、质量,确定主办民警资格和等级,并把等级同物质奖励、年度评先及干部的选拔任用相挂钩,明确规定除特殊专业岗位外,无主办民警资格一律不得提拔使用,从而激励民警多办案、办好案,积极向更高等级的主办民警资格努力。让执法岗位成为公安人员羡慕的岗位,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该项工作,从而达到执法人员主动提高自己执法技能和自我监督能力,从源头上解决执法监督的目的。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增强执法监督实效。

1、狠抓落实,明确公安法制执法监督责任。公安机关要建立办案单位、法制部门、局党委“三级”执法监督工作责任制,完善案件主办人、鉴定人、审核人、审批人的监督职责。首先要落实“一把手”责任。如果说公安法制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哪么执法监督就是一把手抓法制建设的主体工程。实践证明,一个单位的领导重视执法工作,各项执法措施就能落到实处,否则再完整的执法监督链条也会因某个环节的脱落导致瘫痪。其次要落实监督部门职责。将公安执法监督的日常工作全部归口到执法监督部门,对一把手负责,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保障执法监督工作有序规范开展。再者要落实执法办案单位和民警的职责。执法单位是公安机关的主力军,加强中层领导对本单位和民警的监督职责,是落实执法监督责任的重点。从而在党委和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和执法单位,执法单位和民警之间层层落实执法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环扣一环,落实到人,真正把执法责任落实到各基层单位和民警身上,从而达到强化监督的目的

2、拓宽范围,完善公安法制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一要完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尽快研究制定公安机关组织监督和个案监督程序,修改《温州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评判记分办法》,明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程序、标准及结果应用。推行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对因执法过错造成严重影响的,予以严肃查处并依法追究责任。二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标准。切实把各项业务工作全面纳入执法质量考评范围之内,真正形成全方位执法监督的态势。对该立案不立案、该查处不查处、该办证不办证等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把年度考评与日常考评、专项执法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单位考评结果作为各部门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能否胜任现职的主要依据,使基层领导更加关注、重视执法工作,民警更加重视严格执法。三要完善同级公安机关层级监督机制。变法制部门为主监督的事后监督为执法办案单位领导为主监督的事前、事中监督。建立健全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员队伍,执法监督员由教导员兼任,直接对执法监督部门和局长负责,实行办理行政案件“单轨制”,和办理刑事案件部分“单轨制”,把案件审核的职能前移到办案单位执法监督员和审签意见领导,使执法问题解决在执法前和执法过程中。

3、讲究实效,推进执法监督规范化建设。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执法监督工作规则和操作程序,使执法监督的启动方式法律化、制度化,个案监督、过错调查核实、责任追究法定化和规范化,并执行严格的结果公开和申诉复议制度。二要注重调动广大民警的执法积极性。执法监督的目的是要提高广大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公安机关的整体素质,因此要避免那种以少量先进人物、案件和少数典型违法人员、案件的出现作为奖惩目标的做法,讲究执法监督实效和方法,既起到教育和警示广大执法人员的作用,又要注意调动广大民警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案件主办人奖励制度,加大办案奖励的力度,使更多的民警热爱执法办案工作。三要实行法制执法监督工作科技化、网络化。利用我们现有的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整合执法监督的相关内容,开发和应用刑事办案期限和强制措施到期提前自动报警提醒、案件评判记分系统、执法监督报表自动生成,电子卷宗自动生成等功能,形成具有涵盖各项执法监督功能的多层次、开放式的法制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对执法监督的动态管理。四要加大对执法单位的检查指导。法制监督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加大对基层办案单位的法律指导和法律服务,采取分片包干定时定人指导的模式开展日常的执法检查、现场指导,进一步调和法制监督部门和办案单位的对立矛盾,共同提高执法水平。

综上所述,各级公安机关只要按照二十公关于“建立统一规范的法律审核制度和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把执法监督贯穿于执法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发挥公安法制部门执法监督主动性和积极性,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制约有效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就能推动我市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稳步提高。

上一篇:护理满意度调查汇总范文 下一篇:财务工作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