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独立思考范文

时间:2023-10-27 06:09:10

青少年独立思考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1

>> 对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初探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刍议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探析 关于独立学院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认识 从人本管理视角探究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析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浅析基于独立学院学生自我价值感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 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基于榆林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医学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 医学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增强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 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 北 京:学习出版社,200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 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 版社,2000.

[7]万光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8]兰德曼. 哲学学人类学[M].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9]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12-11-01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2

〔关键词〕学业竞争;同一性形成;异化;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7-0007-03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当属青少年期内最受关注的问题。同一性的确立,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1]。按照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渐进说,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大致发生在12~18岁之间。在这个阶段,学业占据了青少年大部分的思考时间。因此,他们能否在积极探索自我、整合自我,获得同一性的良好发展是关键。

学校教育原本应该是一个“成人”的过程,在促进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使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反观现实,在青少年期,升学考试、学业成绩似乎是整个学校教育更加关注的问题。教育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的导向下产生异化。而教育异化带来的影响直接转嫁到学生个体层面,则表现为学业竞争的异化问题,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很多青少年将‘学业的成功’视作他们成长中惟一重要的事;他们不断产生与同伴比较、竞争,甚至对立的潜在意识;他们会时不时怀疑自己、对未来生活缺乏清晰的期待;内心空虚、敏感而脆弱,表现出各种形式的逃避……”[2]不少学者指出,过度的学业竞争减少了青少年在自我形成期对自我该有的探索与思考。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把考试和学位当作简单的衡量标准而不停地去争夺,只会培育出一种躲避人生重大问题的心智[3]。由此可以看出,在青少年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学业竞争的异化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

一、青少年的发展任务:同一性的形成

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青少年面临的心理社会冲突是同一性整合对角色混乱。他从主观方面把同一性界定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能够从信赖的人们那里获得他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4]。这个描述包含对同一性形成的两个基本任务的强调:其一,人必须体验到内部一致性。首先它以对自我的客观、稳定认识为前提,其次在与外界社会和他人关系上才可能够保持自身存在的独特性。其二,内部一致感是跨时间连续的,即过去的行动和对将来的希望被体验为与现在的自我相关,个人生活有一种内在的、前后一致的一贯感和方向感。

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的过程中,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需要在客观的自我与主观的自我,独立的自我与依存的自我,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取得平衡,建立起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意味着同一性得以确立,个体对自身有充分了解,形成关于自己的信念、目标、价值观的内在稳定和统一的自我概念,在既定的现实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思考和探索,努力去达成自己的同一性承诺。相反,如果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失败,就有可能引起角色混乱,甚至认同了消极的同一性。这类青少年无法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和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

二、学业竞争的异化及其个体表现

提到竞争,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竞争的本义是什么?基汀(James W. Keating)认为,“竞争是从他人那里排除或者比他人更多地获得和拥有的一种尝试”[5]。但是,更多的社会学者对这种强调“排除和获得”的观点持批判态度。希门(Robert L. Simon)、齐美尔(Georg Simmel)等人把对竞争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发现自身的能力、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上[6]。罗素也承认,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竞争早己超越了“你争我夺”的生存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竞争的本义是,个体旨在通过一种社会关系的比较中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同时向着某种内在目标不断努力。

那么,学业竞争的异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用来说明一种自我的丧失,人本身的活动变成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人的自由,使人变成从属于它的工具的过程。因此,当学业竞争行为成为与竞争的本义相敌对的,束缚、控制和阻碍人的自身发展的异己力量时,异化就出现了。具体来讲,青少年学业竞争异化的个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比较的成功”是惟一的信念

有些青少年极端地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审视自身,关注的焦点在他人,因此很难关注到自己学业表现的真实情形。“我比你强”比“我强”在他们看来显得更加重要。更极端的情形是,看见他人失败比自己获得成功更加重要,即使他们自身的表现也很好。能否赶超他人是他们惟一重要的信念。

(二)以不合理的自我评估为比较前提

在比较对象的选择上,这些青少年过分沉迷于与那些根本和自己没有共同竞争目标的人进行比较。他们或者为了避免遭受失败的挫折,对自身的学业表现抱有过低的预期;或者对自身的学业表现抱有过高的预期,如果不能满足自己很高的期望,即使成功也会感到失望。

(三)参与的动机源于外在力量的驱使

如果被问,投入学业的竞争是为了什么?这些人难以直接作出回答。他们可能会说,是父母喜欢,是学校的要求,是因为我不能比他们差,等等。他们的参与多是由于外在他人的期待和迫于外在压力而被动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附会他人、极力寻求他人的认可、保持与他人期望相一致是他们的直接动机。

(四)对比较结果的非理性解读

有比较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优和差的结果。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很容易将这个客观的成绩直接地和成功者与失败者联系起来,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竞争的结果只是一个客观成绩的反映,而有时过度的解读却导致不一致。例如,一次成功经验,可以让其充满自信;相反,一次失败则使其对自己产生怀疑。

三、学业竞争的异化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同一性形成的基本诉求是自我内在一致性、连贯性和连续性的确立。前面也己经论述了形成同一性需要完成的两个基本任务。从这些内容框架出发,学业竞争的异化对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客观的自我概念认同、自我的内在独立性形成以及连续的积极自我投入。

(一)对客观的自我概念认同的影响

自我概念指人们对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的比较稳定的观念。林崇德认为,自我概念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连续感,在调节和维持他们的有意义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自我心理学者看来,对一个人的情感、行为反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是其真实自我。尽管如此,更多的研究也证实,越准确、越客观的自我认识,更有利于人们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

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认为,引导社会比较过程的,是想要获得准确的自我认识的需要。与之相反,在异化的情境中,学业表现上的比较结果是青少年简单用来界定“成功”或“失败”的工具,而不是获得关于自我信息的手段。阿特金森(J. W. Alk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追求成就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同时存在于人的动机系统中。这就可能导致青少年片面关注自己的学业表现,认为“一定要比别人好”或者“不能不如他们”。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他们倾向于为自己设立过高或过低的不现实目标,从而使得他们最容易体验到成功或减弱失败而伴随的不快体验。结果无非助长了更大偏差的自我认识,因为研究者假设,只有个体和相似的人进行比较时所获得的信息才是最可靠的。

霍妮(K.D.Horney)把由过度竞争所带来的心理冲突而导致的自我认识的冲突和偏差归结为三种情形:一是自谦、贬低自己,常有失败感、自恨、自卑;二是夸大、美化自己,有强烈的优越感、自信、好胜;三是放弃努力,逃避冲突,习惯于独处。无论是哪一种偏差,都是客观自我和主观自我之间的不一致状态,难以真实地反映“本真的我”。这种不一致状态往往也是不稳定的,容易随着比较对象的不同和自我的不同归因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异化的竞争中,个体无法限定稳定的“我”,对自我的混乱体验导致客观的自我概念认同受阻。

(二)对自我的内在独立性形成的影响

个体内在独立性的发展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特征。它意味着个体能够深入思考并探索自身的存在,保持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的价值判断,形成以自我为导向的动机中心。自我内在独立性的获得是内在自我与他人的期待、各种外界规范取得平衡,最终完成整合,形成一种找到了自己的感觉。

康德认为,完整独立的人应该是“自在的、作为目的而实存着”。卡尔·罗杰斯也指出,成熟的独立个体选择的价值判断标准是客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学业竞争的工具性价值却使得学业行为本身沦为外在于目的的实现手段,实质上是在寻求一种适应,适应他人对自我的期待,满足外界对他们的需求,在未来的生活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正如罗·洛梅所描述的,“我只不过是许多镜子的集合,反映了其他所有人期望于我的东西”。这种“以他人为导向”的意志会使青少年逐步疏离内心需求的判断过程。如果个体被选择,接受外界给其的标准,就注定他们失去自己有效的动机中心,无法按照内在力量生成自我而远离自身的存在。当“他应该具有的面目”取而代之“他的真面目”成为他们追求和实现的自我时,个体就会提前进入到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状态。这类青少年并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却过早做出了投入,他们投入学业并非自觉,而是基于父母或权威人物的期望或建议。然而为了保持自我的独立,自我也不应该脱离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是独立还是依存的决定于他人在自我中的作用。对于独立的自我,他人是社会比较和自我存在的关键,对比依存性的自我,他人成为和自我相适应的、相比较的关系或情景整体中的部分。竞争的异化导致青少年形成依存性的自我,这时他们需要通过他人来界定自己、表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虽然青少年内在独立性的丧失会使之避免选择的责任,惟一需要做的就是顺从依附,但是他们内心出现的各种内在冲突仍旧无法调和。并且这种矛盾不会因为个体对外在的规范和期待的认同而消除。当他们对于学业追求的目标和他人的要求不一致,或者自身的能力难以或无法达到外界的期许时,个体则会采取消极的同一性进行应对。各种形式的逃避,如逃学、不堪学业压力而自杀、对学业表现出极度萎缩、沉溺于网络都可能是青少年由于独立性的丧失而极端反抗的体现。

(三)对连续的积极自我投入的影响

艾里克森认为,如果青少年顺利克服同一性危机,则最终会形成“忠诚”的品质(Virtue of Loyalty)。“忠诚”意味着能够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选择了符合前进的目标和能感受到意义感的方向,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去实现自我[1]。马西亚(J. E. Marcia)、加滕厚在同一性状态的研究中将之描述为“积极的自我投入”。这种积极的自我投入形成时,他们才能够体验到一种连续性、连贯性,把过去我、现在我和未来我通过这种内在的一致性追求联系起来的。

从时间的维度上看,青少年如果没有办法把当下的学业和未来有意义的生活联系起来,即无法确认他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无法形成这种积极的自我投入。当他们仅仅角逐学业竞争结果本身时,学业意义的获得就会变得异常艰难。学业意味着什么?学业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是什么关系,其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他们也甚少有时间去质疑、去思考。他们把对学业的认识联系起来的也就限于“考试作业、成绩排名、家长的期望,上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他们基于这样的信念在重复着每天自己并不太愿意做的事情。即使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他们能非常投入这种学习。就如日本学者小此木启吾提出的勤奋感的扩散,指的是一种勤奋的感觉崩溃,要不就是无法集中于学习,要不就是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事情。但是无论哪种情形,他们都不可能是积极自觉的投入,因为这和他们未来某种有意义的追求没有太大的关联。

异化的竞争对连续的积极自我投入的影响还表现在,当青少年在面临变化和冲突的情境时,他们无法自觉地去反思、调整,无法保持同一性的追求。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次失败而瞬间崩溃,再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也可能因为生活任务出现新的变化而难以适应,感到与未来的生活失去了联系。如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不少青少年在中学阶段学业表现优异,但是却在大上学后由于生活的变化而对未来发展感到茫然,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四、结语

青少年尚处于未成熟的自我形成期,艾里克森称之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心理延缓偿付指允许那些正积极解决他们的危机但还没有成功地解决,准备好投入承诺的个体有一段拖延的时期。张日昇等人认为,在延缓期内,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思想、价值观,尝试着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因此,青少年应该在心理社会合法期内积极探索,确立清晰的自我概念,找到未来的生活方向,而不是以牺牲自我的发展去片面追求学业成就。我们知道,学业竞争不是导致异化现象的根源。只有当学业只是被当作纯粹知识的训练,仅仅当成是追求“成功”的工具、实现对他人的承诺而不可抵制地去追逐,导致竞争成为制约个体发展的异化力量时,青少年才无法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个体,终究无法“成人”。

最后,学业竞争异化现象的出路在哪?如何引导青少年回归学业竞争的本质?怎样才有助于青少年在学业生活的探索中去发现生活的全部意义,实现同一性自我?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更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日昇,陈香.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油井清光(日),单光烈,译.青少年问题与社会学[J].国外社会科学,1988(6).

[3]克里希那穆提(印),张南星译.一生的学习[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4]艾里克·H·艾里克森(美),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Keating,J.W.The ethics of cornpeti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some moral problems inathletics[C].In:Osterhoudt,R.G.(ed).The Philosophy of sport.Charles C[M].Thomas:Springfield,1973.

[6]Simon.R.L.Sport and social values[M].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85.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3

【关键词】青年研究独立学科青年学学科依据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三十多年来争议不断。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青年研究算不算一门独立的学科、存不存在“青年学”,至今也没能达成共识。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必须运用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据,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制四个维度,针对学术界关于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典型质疑,对青年研究的学科性进行审视,认为青年研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青年研究符合本原的学科含义

1.青年研究是学术的一种分类

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要从对照学科含义开始,只有明确了学科是什么,才能判断青年研究是不是一门学科。《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做出的首要界定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辞海》对学科做出的首要界定是指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可见,学科的本原含义是知识的门类、学术的分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定位。一门学科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探索某类事物、某个现象、某类人群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形成真实、有序、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学科的本意及其发展俱是以知识的分门别类为基点的”[1]。学科在近代曾进行大的分化,20世纪中叶以来又走向融合、出现交叉,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然而,“不管学科的发展变化和相互渗透多么复杂,在本质上,学科总是与知识的本质属性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认识学科最基本的起点,也是学科的本质所在。”[2]一门学科对一类事物、一种现象、一个人群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可以更新相关知识,发现新的规律,促进理论的系统化。根据学科的本原含义,青年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以青年状况为基础、青年问题为焦点、青年发展为核心,对青年群体进行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属于专门的科学研究,建构起专业的知识体系,构成学问的一种门类和学术的一种分类,因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青年研究学科的目的在于提升青年研究的专业化、系统化和一体化水平。青年研究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学科,本质上是因为青年研究是关于青年的专业的、科学的、系统的知识。青年研究存在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多年来既有相关学科对青年进行的单向度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又有跨学科的多向度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把青年研究中的基础理论部分称为青年学,辨析青年研究的学科性不局限于青年学的学科性,但青年学的学科地位是讨论的重心。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很大程度上是认可青年学的成立。罗马尼亚学者马赫列尔曾指出:“可能而且必须建立青年学,作为一门统一的青年科学和哲学,这个观点既是当代社会现实的产物,也是研究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产物。”[3]在科学门类划分越来越细的今天,社会上存在数以百计的学科,包括老年学、妇女学等针对人群的学科,而青年具有成长的快速性、发展的广阔性、利益的特殊性、社会作用的独特性,青年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青年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建立专门的以青年学为核心的青年研究学科。

2.青年研究是学科水平的一种表现

在运用学科含义衡量青年研究的学科水平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加以正确理解,切忌理想化、绝对化、片面化。例如,有人认为,“从严格学术研究的意义上讲,只有将人类发展中所最新出现的这种青年现象的一切谜底真正揭开之时,才到了青年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成熟之日。”这种说法就显得理想化了。如果把“一切谜底真正揭开”作为学科成熟的条件,那么目前存在的大多数学科都会被排除在学科之外,因为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并没有完全揭开谜底。青年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的青年具有不同的成长特点,因此,人们对青年的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上青年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对青年现象的认知永无止境。如果说须等到所有青年现象都清楚了才认可青年学的成熟,那么青年学的学科化就会遥遥无期。又比如,有人因为青年研究“无论是从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还是对学科方法论的建设,都远远没有达到一种成熟学科的要求”,就认为“青年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前学科发展时代”,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其实,学科对问题的把握和方法论建设都不是绝对的。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时间不长,在某些方面难免有些稚嫩,但不能因此就漠视青年研究的存在价值、否定青年研究学科的客观存在。青年研究目前涉及面宽、层次性强,已经比较系统,不能自认为青年研究还不够系统就否认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再比如,有人提出,“如果大学里面没有开设这样一个学科,我们很难说这个学科是成立的”。这种说法混淆了学科与科目的区别。学科指向知识的系统构建,科目指向人的专业教育,两者的指向是有区别的。学科概念的核心是科学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专业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能以青年研究没有在大学进行教学为由而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独立性。“无论是学科诞生的动因还是学科发展的历程都是基于知识谱系而言的。学校学科只是其附属产品,也许用科目来定位可能会更合适一些。”[4]青年研究需要成为科目、进入课堂,但不能把作为科目进入课堂当成界定其具有学科性的基本依据。况且,青年研究也不是完全游离在高校教学之外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学校都建立了青少年工作系,把青年研究作为教学课程。可以说,青年学作为一门学科三十年前就已经登上了高校的讲台。

二、青年研究达到了基本的学科标准

1.青年研究的学科标准具有相对性

学科标准固然是衡量一种研究是否构成一门学科的尺子,探究青年研究的学科性需要用学科标准进行比对,但是,学术界对于学科标准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存在不同的“学科标准说”。有人认为,学科标准包括“独有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理论体系”[5];或者包括“在性质上属于该学科特有的某些中心概念”、“蕴含逻辑结构的有关概念关系网”、“一些隶属于该学科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用来探讨经验和考验其独特的表达方式的特殊技术和技巧”[6];或者包括“特有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本学科独特的研究方法”、“精心营建的理论体系”、“学科创始人和代表作”和“时代的必然产物”[7];也有人认为,学科标准是“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一群人从事研究、传播或教育活动”、“相对独立的范畴、原理或定律”、“发达学科具有系统性、严密性”、“不是单纯由高层学科或相邻学科推延而来”和“能经受实践或实验的检验和否证”[8];还有人提出,学科标准是“学科的材料域”、“学科题材”、“学科有自己的方法”、“学科的理论一体化水平”、“学科的分析工具”、“学科在实验领域中的应用”和“学科的历史偶然性”[9],等等。综上,学科标准本身存在不同的说法,不是绝对的。学术界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科标准。青年研究作为一种新产生的学科,其学科标准更具有相对性。在学科标准中,流传较广的是“独有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理论体系”的说法。然而,这“三独”说更适用于近代经典学科,难以衡量不断进行分化和综合的现代学科尤其是新兴学科。“学科分化必然导致独有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独立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可能实现”,“就学科的综合而言,不同的学科的相关成分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对象、概念、方法和理论成分势必相互渗透,如此的话,保持某些概念、方法和理论的纯洁性和独家垄断性也势必不太可能。”[10]可以说,“三独”标准已落后于现代学科的新发展,我们不能再用这“三独”标准去衡量青年研究是不是一门独立学科。

2.青年研究的学科标准具有独立性

传统的学科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提出了新的学科标准:一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而非专门、独有的对象”;二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规律”[11]。借鉴这个学科标准,笔者认为,青年研究的基本学科标准有两个:一是明确的研究对象;二是适用的研究方法。青年研究要成为一门学科,必须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在《矛盾论》一文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12]青年具有发展的矛盾性,青年研究因为对青年发展的特殊矛盾进行研究而成为一门学科。在学科群中,青年研究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替代它。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只是从各自学科出发研究青年的一个方面,而青年研究是专门针对青年的全面的研究。青年是青年研究的对象,青年研究有了青年这一明确的研究对象,才能积累系统的知识以形成学科。如果把明确的研究对象作为学科标准,那么青年研究无疑是独立的学科。需要指出的是,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一定是该学科所独有。研究对象在自然科学中可以是独有的,如数学、物理、化学等,但在社会科学中往往不是独有的,尤其是对人群的研究必然涉及多学科。在近代,学科的研究对象往往是独有的,但在当代,同一类人和事可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也可同时研究同一类人和事,某一类人和事不再为单一学科所独有。这一点从老年学、妇女学的学科性也可得到印证,因为老年显然不只是老年学的研究对象,妇女也不只是妇女学的研究对象。青年研究的对象是青年,但是,青年不是青年研究的独有对象,比如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都对青年进行研究。除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青年研究学科标准的另一个方面。研究方法既包括认识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包括具体的研究手段和路径。青年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演绎方法、归纳方法、调查方法、访谈方法、统计方法、对比方法等。人们对于青年研究的多种方法是没有异议的,有异议的是这些方法需不需要是独特的。有人以没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为理由,否认青年学的学科地位。殊不知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并非泾渭分明、相互排斥。“学科成立标准需要研究方法这项指标,但无需讲究研究方法的独特性,独特的研究方法已不符合现代科学和学科发展需要。”“现代学科的交叉现象促使各种理论和方法在不同学科内交流和互用”,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再具有独特性。“独特的研究方法往往意味着单一的方法,从而只能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这不利于全面考察研究对象并探索其复杂性。”[13]“在研究方法方面,不同学科使用同一种方法和每门学科使用多种方法的现象已格外普遍,某方法不再为某学科所独有,从方法比较上亦难判断某一学科的方法的独特性。”[14]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在学科研究方法上画地为牢。不同学科可以使用同一种研究方法,一门学科也可以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不能简单地从研究方法上判断学科之不同。一种研究不能拘泥于似乎是自己的单一方法,而应该借鉴其他学科的好方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形成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群。研究方法具有共享性,这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的突出特点,也符合青年研究的实际情况。“在青年学的研究方法中,不能拘于一格而排斥多种方法的运用,更不应去刻意臆造一种所谓独特的研究方法。多年来,我们正是在吸收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逐渐确立青年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15]青年研究是一种复杂的研究,需要采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常见的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不能因为研究方法的共有就否定青年研究的学科性。

三、青年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体系

1.青年研究学科建立在知识体系之上

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独立性的基本内涵。任何学科都是建立在系统的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任何一门学科在其未成‘学’(科)之前,总是支离破碎、不成系统的,总是一些感性认识或部分理性知识的杂合,一旦成‘学’(科),它就是一个由不同的但却相互延伸并连接在一起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各个知识单元和理论模块组成的知识系统。”[16]形成知识体系是学科成立的重要标志。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17]同样,青年研究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就只会是研究者个人的偶然的心情表达,不能成为一门科学。青年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逻辑,建构自己完整的学科框架。青年研究一旦成为学科,就能够按学科体系的要求生产知识、建构理论,不断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青年研究学科体系的基础是青年研究的诸多范畴,这些范畴支撑着青年研究学科。有人因青年研究的许多范畴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借鉴和转化而来就否认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科学中许多范畴是不同学科共同使用的,如公平、正义、价值等范畴为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所共有。青年研究学科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范畴,甚至与其他学科共有一些范畴。另外,青年研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范畴。张荆在《青年学的构架与范畴》一文中提出,青年学具有25对特有范畴:青年人、青年群体、青年本质、青年社会化、青年代际、青年与社会的互动方式、青年社会问题、青年社会群体、青年群体的内部机制、青年运动、青年文化氛围、青年实践、青年的参与意识、青年的未来意识、青年的非组织群体、青年价值观、青年心理特征、青年生理机制、青年智力、青年情绪、青年自我意识、青年学研究方法、青年期、青年、青年人格。这些范畴不一定很准确,也不一定很完整,但说明青年研究存在一些独特的范畴和概念。这些范畴和概念是青年研究体系化的基础因素。在一门学科的诸多范畴中,存在一个最基本、最抽象的范畴。这个范畴包含的矛盾孕育其他范畴和学科框架,因而成为学科的逻辑起点。青年研究的逻辑起点是青年发展,因为发展是青年这个研究对象中最基本、最抽象的因素,青年发展包含的矛盾引发青年生活、学习、教育、就业和权益等其他矛盾。可以说,以青年发展为逻辑起点,可以构筑起青年研究的宏伟大厦。如何促进青年发展是青年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青年研究的理论构建应围绕青年发展这一逻辑起点展开,通过运用科学研究的多种方法,对青年发展的各方面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给予理论概括和科学解释,以形成独具学科特色的青年研究体系。

2.青年研究的学科体系已具备相应的研究内容

青年研究的学科体系包括作为基础理论部分的青年学和各个具体的青年分支学科。青年研究“学科的基本框架是以青年学为基础性学科,重在揭示青年的本质特征、身心发展、个性变化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理论。而其他一些相关的学科如青年政治思想教育学、青年组织学、青年心理学、青年人才学、青年行为学则为应用性学科,组成了一个以青年学为中心的学科群。”[18]学术界关于青年学的学科体系存在不同的看法,具体有:第一,黄志坚所著的《青年学新论》一书包括青年学在中国的发展、青年观、青年发展、青年思想教育、青年修养、青年生活方式、青年工作、青年组织、青年研究等部分。这个框架涉及青年和青年工作多个方面,既包括关于青年的基本理论,又包括青年工作的相关内容。第二,金国华主编的《青年学》把青年学分为青年学基本理论(引论、青年发生论、青年本质论)、青年的成长规律(青年生理、青年心理、青年社会化、青年的思想观念)、青年的人生发展(青年的学习与成才、青年的劳动与就业、青年的爱情婚恋与家庭、青年的生活方式)、青年的社会存在(青年群体、青年组织、青年运动、青少年问题、青年文化)等四部分。这个框架对青年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内容较全面完整,系统性强。第三,黄蓉生所著的《青年学研究》分为总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青年定义与本质、青年生理与心理、青年人生观与价值观、青年行为、青年社会化、青年群体、青年文化、青年组织、青年运动、青年教育、青年发展。这个框架阐述了青年学的一些主要内容。第四,冉祥谦在《关于科学的青年学学科体系的构想》一文中,把青年学分为导论(青年学总介、青年学的哲学基础)、青年发生理论(青年的产生、青年的本质及特征)、青年发展理论(青年个体发展理论、青年群体发展理论)和青年问题理论(青年意识问题理论、青年具体问题理论)。这个体系试图对青年研究进行逻辑分类和理论概括,阐述青年学的内在逻辑和基础理论。第五,李国平在《关于青年学的对话》一文中提出,青年学宏观上分为青年的概念、青年期意义、青年的身心发展特征、青年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青年文化、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青年学研究方法和意义,微观上分为青年心理学、青年生理学、青年社会学、青少年犯罪学、青年德育论、青年工作学、共青团工作理论(团学)、青年美育论、青运史、比较青年学、马列论青年等。这个体系既在总体上把握了青年概念、青年特点和青年研究方法,又具体阐述了青年研究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以及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理论。第六,崔建中在《关于青年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认为,青年学包括青年的本质、青年发展理论、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青年研究的历史、青年学研究的方法、青年文化、青年社会问题等。这个体系试图提炼出青年研究的一般性内容,其中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具有特色。第七,潘一在《关于青年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青年研究包括本体论、价值论和操作论。其中,本体论解决的问题是“青年是什么”,价值论解决的是“青年应该是什么”,操作论解决的是“青年如何是什么”。本体论的研究是把青年仅仅作为一种客体来研究,属于整个青年研究的基础部分。价值论研究是对青年进行价值性质的研究,不是将青年纯粹作为一种客体来研究,而是从青年价值的主客体两方面展开。操作论研究如何根据青年的特点、社会对青年的价值期待和青年的自我价值观,设计具体的青年工作模式。这个体系从哲学层面把握青年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从以上七种主张来看,青年学已具有自身的学科体系,但关于该学科体系的内容,还存在一些意见分歧。这反映出青年学的体系有待完善。完善青年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运用哲学理论和哲学方法,强化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学科体系的逻辑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青年学必须超越具体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对青年研究进行哲学概括和理论抽象,才能对认识青年现象、解决青年问题具有指导价值。青年学应区别于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等青年研究的具体学科,并成为这些学科的理论基础。青年学不是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对青年研究的简单累加,而是吸收相关学科对青年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和抽象,形成新的理论系统。

四、青年研究已具有成熟的学科建制

1.学科建制促进青年研究的学科化

青年研究的学科性反映在学科建制上,学科建制是指一种研究得以成为学科、得到正常开展、能够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学科建制是指确立学科地位和确保学科研究活动展开的制度因素,具体包括专业研究机构、研究群体、专业人员培养体系、学术刊物、学术协会和会议等。研究制度成熟促使形成学科文化。”[19]可见,学科建制是一种研究能够成为一门学科并进行学科建设的基本条件。从学科条件的角度看,学科建制也是衡量一种研究是不是合格学科的一个标准。学科化会促进学科机制的建设,反过来,完善学科机制也会提升一种研究的学科化水平。从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杂志创办开始,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已经开展了一百年。从20世纪80年代青年研究规模化开始算起,我国当代的青年研究已经开展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工作更加突出决策的科学性、服务的针对性和结果的有效性,这要求加强对青年这一青年工作对象的专门研究。目前,青年现象不断变化、青年问题不断出现,这要求我们开展的青年工作更加专业化、精准化。青年工作的科学化客观上要求青年研究成为专门的学科。近年来,青年研究机构相继建立,青年研究人员初具规模,青年研究活动蓬勃开展,这成为青年研究学科化的现实推动力。青年研究作为一种专业研究,在积累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不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机制。无论是研究平台还是研究力量,目前青年研究的学科建制已比较成熟。从学科建制的角度看,青年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青年研究学科建制的表现

第一,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这些机构大致分为四个方面:(1)全国和省两级的青少年研究中心和青少年研究所,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辽宁省青少年研究所、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2)各个团校、青年政治学院的青年教学研究机构,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青少年研究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青少年工作系、青年研究中心;(3)共青团机关的研究部门,如团中央办公厅调研处、吉林团省委研究室;(4)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的青年研究机构,如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

第二,青年研究具有专业的研究队伍。

上面提到的专门研究机构有一批专职的青年研究人员。例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受过科研训练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每年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发表多方面的青年科研成果,成为全国青年研究领域的一支国家队。许多高校教师、团干部从各自专业角度研究大学生,发表了许多关于大学生的研究成果,成为青年研究的重要力量。

第三,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学术团体。

包括全国和各省的青少年研究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会。例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和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会。这些研究会作为社会团体,聚集了一批社会各方面的青年研究人员。第四,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学术刊物。青年研究领域涌现出一些较有社会影响的学术刊物,如《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当代青年研究》和地方青年院校学报等。这些学术刊物既培育了青年研究队伍,展示了青年研究的新成果,也推动了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第五,青年研究具有专门的学术会议,包括各种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和课题论证会等。其中,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已举办了十一届,每届提出一个主题、组织一次征文、出版一本论文集,已经成为全国青年研究领域最高层次的学术会议。

综上所述,根据学科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从学科含义、学科标准、学科体系和学科建制四个维度来考察,青年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肯定青年研究学科独立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青年研究界热衷于青年问题的研究,缺乏青年基础理论的研究,在青年学的学科建设上还存在不小的分歧。这反映出青年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学科理论、学科内容和学科体系上还不十分成熟,还有待提升和完善。只有学术界认同、教育界认可青年研究的学科地位,才能推动青年研究成为更多高校而不只是青年院校的教学科目,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专职从事青年研究,改变目前青年研究领域存在的重问题、轻理论研究的状况,全面提升青年研究的整体水准,促进青年研究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宣勇凌健:《“学科”考辨》,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2]相子国:《基于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学科分类再思考》,载《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陆象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页。

[4]谢利民代建军:《回到学科之前———学科概念界定的另一种思考》,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5][11]方泽强:《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和新定位———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级学科之探讨》,载《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6]孙传远:《教师教育学学科身份判断》,载《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期。

[7]方泽强:《高等教育学学科辨析———学科标准的视角》,载《大学(学术版)》,2011年第9期。

[8]方泽强:《学科标准与高等教育研究———传统学科标准的反思与新标准的构建》,载《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第5期。

[9]《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10]黄志坚:《关于青年学再攀新台阶的思考》,载《中国青年研究》,1995年第3期。

[11]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12]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6页。

[13]洪守义:《青年学:走向自我完善的新兴学科》,载《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14]郭卉:《“学科”标准的审视与超越———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载《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4

【关键词】同辈群体;青少年;影响;对策

一、辈群体的概念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

“所谓同辈群体是指由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比较接近而形成的关系比较密切的群体。”青少年同辈群体是学生由于爱好、需求、观念等相同或相似而自由结合形成的群体,同辈群体作为一种初级、非正式群体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联系密切,彼此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自由组合的小型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

(二)同辈群体的特点

同辈群体环境不同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和社区环境,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有着自己的特点。

1. 自由性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通常在学校和社会组织中,人们的言行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青少年在学校中往往会不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些人,接触一些人。但在同辈群体中,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来自主选择交往对象,成员间交往不需要受束缚,在同辈群体里可以自由讨论,自由交流。同辈群体之间比同家长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享受到在学校和家庭中更多的自由。

2. 渗透性

同辈群体对人们的影响不同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而是潜移默化,无意中进行的,有时是不知不觉的。比如爱好钻研数学的同学形成同辈群体,那么此群体中成员会潜移默化地互相影响,都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彼此促进共同进步。反之,如果群体中很多成员打架吸烟,久而久之,即使最开始不吸烟打架的成员也会无意中受影响养成恶习。

3. 独特性,有自己的亚文化

同辈群体不同于学校和社会通常向人们传递社会公认的标准和行为规范,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标准。这种标准可能符合主导价值标准,也可能与其相反和对立。因此,如果群体中的成员是由健康、积极向上的爱好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群体会对成员产生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群体中成员是以不良目的为基础形成的同辈群体,那么这种错误的价值观会使成员发生认同,产生消极影响。

4. 一般有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在同辈群体中有成员会凭借自己卓越的才能、阅历、品德等因素获得成员的普遍认可,成为群体中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核心人物。同辈群体的核心人物依靠的不是任命和选举,依靠的是权威而非权利,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人成长发展重要的阶段,同辈群体是青少年人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

(一)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1. 提供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机会

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而很多青少年又不愿与老师和家长谈心交流,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不合群、自闭、抑郁等症状。平等的同辈群体交往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人际交往机会,使青少年的归属感得到满足,有利于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避免因情感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消极情绪。他们通过沟通来宣泄烦恼,在同辈群体交往中获得友谊,从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2. 提供青少年社会角色的承担机会

青少年最终是要步入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角色。而在同辈群体中,每个成员都会担当一定的角色,甚至还有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核心人物,同辈群体也有自己相应的规范和规则,成员为了不受到排挤,会自觉遵守这些规范。这样会使成员积累经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在一个和谐的同辈群体环境中,青少年获得了承担积极角色的机会,体会到角色的多样性,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自觉地形成独立人格和责任感,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亚文化是指包含于主流文化之中并与主流文化相区别的由某一群体所共享的价值和行为方式。青少年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直接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同辈群体文化是积极健康的,那么青少年在此群体中受这种积极文化的影响,会促进青少年个性的完善和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健康的同辈群体亚文化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同辈群体文化有积极型的也有消极型的,消极型的同辈群体文化是指同辈群体中形成了有与主流社会价值文化观念相反的群体。由于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低,认知能力不足,抵抗力低,因此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中存在一些问题。

1.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养成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极其重要的时期,此时他们的心理不够成熟,身心在不断变化,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生活的群体环境好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影响重大。但现今校园中也存在着拉帮结派、以强欺弱等不良现象,青少年缺乏理性思考,易意气用事,不良同辈群体的产生,会影响身心尚未成熟、认知能力不足的青少年走上道德堕落的道路。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同辈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地位,担当一定的角色。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自律性较差。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加之为了防止受其他成员的排挤,可能逐渐接受或认同同辈群体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并盲目效仿,进而往往会变得叛逆,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比如群体内出现逃课、吸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就会使群体成员彼此效仿,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3.导致青少年犯罪

积极的同辈群体亚文化可以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但消极的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由于青少年自律能力和辨识能力不足,容易被影响。青少年亚文化隐含着背离主流文化的潜在危险,倘若不能加以正确引导,则会造成的可能。亚文化具有极强的诱导性,对青少年群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同化功能。亚文化会给青少年带来刺激和挑战感,会使叛逆的青少年去实践亚文化中的犯罪因素,导致青少年犯罪。

三、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青少年同辈群体存在的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只有全面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教育,才能避免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营造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至关重要,而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过多重视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而忽略了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教育。学校对于青少年非正式群体关注不够,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意识浅薄。有些学校对于消极的同辈群体只是采取粗暴强制的手段,比如写检查、停课、开除等,而没有去及时积极地监督、引导、教育,这对青少年同辈群体发展极其不利。学校应重视青少年同辈群体,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使同辈群体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如今大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过度溺爱,使得孩子缺乏与人分享和集体观念。很多家长为了保护孩子,避免孩子过多与外界接触受到伤害而减少其与同伴接触交流机会,导致孩子不易融入集体生活,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这些青少年的同辈群体交往易产生盲从性,如果融入了不良群体,会使得这些青少年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对孩子关注不够,缺乏交流,没有对青少年同辈群体及时监督和引导,导致一些青少年误入消极群体且越陷越深。

(三)社会环境的熏染

“社会环境的氛围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交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青少年正确交往观念的形成。”现在社会风气总体是良好、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媒体中的暴力视频、黄色网站等会侵蚀青少年的思想,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错误的价值观,甚至引发犯罪。

四、辈群体影响下青少年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在了解同辈群体特点的基础上,正视和尊重同辈群体的存在,充分利用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只有与青少年同辈群体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进而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青少年同辈群体多交流、多沟通,及时正确地引导他们,充分发挥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教育和导向作用,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使青少年保持心理健康,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控力,规范他们的行为。另外,一些消极的同辈群体也会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熏陶下,而朝着积极同辈群体方向转化。因此我们应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作为宣传媒介,对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及时教育、引导,使校园文化环境不断积极向上发展,从而促进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健康发展。

(三)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讲座

青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社会阅历不足,身体与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等问题。青少年要克服心理问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即心理咨询和辅导。因此,开设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讲座,可保障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室要在学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任度,真正成为学生净化心灵的港湾、倾诉情感的家园。定期开展青少年同辈群体相关的心理辅导讲座,及时与青少年交流,发现其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尚未成熟,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环境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同辈群体环境的消极方面,使青少年更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皮艺军.越轨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宝方.论同辈群体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10.

[4] 张月云.论同辈群体对中职生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12).

[5] 石明兰.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J].山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5).

[6] 陈玲,李化树.独生子女同辈群体交往缺失引发的德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7(4).

[7] 陈建国.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作用[J].考试周刊,2008(34).

[8] 高中建,孙嵩.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修养分析[J].教育探索,2009(2).

[9] 孙丽华.青少年同辈群体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7).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5

关键词: 新时期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是团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各种传统方式收效甚微,以致青少年思想教育有失控的倾向。面对这种状况,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成为摆在各级团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状况与困境

(一)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和高校的扩招,学校教育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主要方式,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结束的学校教育为青少年思想教育提供样板,主要包括:初中和高中的政治课(又叫“思想政治课”)、高校的“两课教育”及党课、团课、组织生活等。

根据对目前初中、高中政治,大学两课教材的内容研究,总结出青少年思想教育主要包括的四方面内容:一是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公民教育;三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四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于2009年作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156人,把问卷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青少年学生,主要是中小学生,另一组是社会青年,主要是青年农民、工人、教师等已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学习政治理论是为了应付考试,87%的学生认为参加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培训是为了入团入党,10%的学生认为真正领会了一系列理论的内涵和实质;就社会青年群体而言,有95%的人从来不主动参加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86%的人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对工作、学习和自身发展没有帮助,在受访教师中,88%认为政治课、团课难教,真正的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在全部被调查青年中,82%认为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论教育内容空洞、语言枯燥,难以形成兴趣。同时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越对理想信念呈现漠视态度。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难度最大,收效也最不理想。我侧重于从思想教育的接受程度上加以分析、研究。

(二)目前青少年思想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1.教育者缺乏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兴趣

教育者本身对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兴趣,导致进行教育时不够认真、走形式,使思想教育流于空泛,而且往往只顾按自己的意思进行宣传、说教,很少顾及接受者和教育的效果。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育主体(比如家庭、学校、社会)之间,也存在一种混乱的现象,这表明各教育主体对于怎样进行思想教育、教什么存在困惑和疑虑。

2.思想教育内容对青少年没有吸引力

对青少年来说,当前的思想教育更多的只是体制强加给他们的东西,其实质内容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他们往往只是把授课内容作为应试必须的知识;在组织生活中做表面工作,走过场、走形式;在组织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中只是凑凑热闹,或出于强制要求才勉强参加。因而,思想教育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效果,但效果很不理想。

3.青少年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出现问题

目前青少年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青少年整体的思想品德、价值观等处于失范状态,反常现象增多,加大了教育的难度,比如信誉的缺失、道德的沦丧,等等。当代青少年在思想品德、价值观等问题上似乎失去了有迹可循的规律性和基本的原则、坚持,完全是随意的、不可预期的。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不真诚、潜规则、“现实”似乎完全成了当今社会最流行的法则,社会道德规范似乎面临可怕的状况。

二、青少年思想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价值观的转变导致人们对思想教育的忽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处于急剧变动期,我们在短短的时间里见证了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20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20多年里就基本完成了,时空压缩极为明显。这使得我们在价值观的总范式上是“以结果为中心,仅仅兼顾过程”,实用主义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只顾当下等大张其势。人们的行为更多地被结果、效益这样的价值观所指引,科学理性所引起的工具主义对投入和产出比的重视、对针对结果而言的成功的有效率的行动的重视成为这个时代主要的评价标准,对金钱的崇拜和对寻找“关系”的热心就成为时代的流行趋势。这必然引起社会普遍的对传统思想教育内容的忽视、不满和无动于衷。因而,思想教育在内容上必须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对思想教育产生影响

社会生活状况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忙”字。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空前加快,人们不仅没有时间反思和体会生活,而且无暇顾及和自己切身相关的生存意义的问题,从而形成迷狂的、甚至发泄式的“简单化”(发泄)的娱乐生活取向。因而,思想教育问题也就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人类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了一个匆匆过客”。

(三)网络和传媒的兴起对思想教育形成冲击

网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的来临,信息爆炸使得思想教育作为一种独立专门的信息受到了极大的挤压,人们面临更多的可选择性,这一状况使得多种相互竞争的价值观的接触成为可能,使得思想教育本身的缺点更容易暴露,一种价值观的教育容易受到其他同类价值观的冲击,从而加大思想教育的难度,使得思想教育变得更加复杂。

这表明人们性格之间的差异和多样化及其变化将得到空前加强,这为把人教育成某种趋向提出了空前的挑战。由于可选择的机会多,可变的机会多,人们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期,很难坚持某种单一的倾向。因此,在这种“真正无物常驻的时代里”重新去寻求某种统一性,而不是继续坚守传统社会的简单的统一性,就成为新时期思想教育的迫切任务。

(四)传统的思想教育违背独立时代的精神

对于广大新时期青少年而言,独立时代的精神是以主体性为显著特征的,它具体表现为独立自主,反对灌输、强制、说教。独立时代精神要求我们从人们的本己性,从人们的情感、现实中引出思想教育的合理内容,并使它们成为启发式的、引导式的东西。这一点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结果,它表明理性的崛起,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无论从团组织还是教育部门来看,思想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还是以“说教”为主的,其基本句式是“应该……”。它必然要表现为灌输、强制,基本上把思想教育看作是一个把外在于接受者的东西塞给他。这与独立时代的精神是相矛盾的,难以被青少年接受。

三、青少年思想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内容研究

1.变革话语体系

目前的思想教育最直观的表现是:只要有谁一提起和思想教育有关的那一套话语,人们就会轻视和抵触,而更难顾及其具体内容。因而,受欢迎的思想教育首先必须改变话语方式,解决普遍存在的话语抵触前见。新的话语形式必须是和传统对立的,基本上放弃传统话语,否则就是无效的。

2.变革内容体系

要用全新的方法重新考察问题,比如道德的起源、根据等,必须从当下的真情实感和“不可违抗的坚持”直接出发,而不是从已有的理论、习俗出发。它注重分析隐含在我们身上的本己的优良品性,注重的是疏导,而不是围堵。另外,无论就形式还是内容而言,它的总体特征都应该是启发式的、引导式的、情感性的,例如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雏鹰争章”、志愿服务、“手拉手互助行”等走访式、互动式教育活动,增强接受效果。

同时,教育内容也应该是具体的、实例式的、贴近生活的。价值观体验的最高层次正在于崇高、美和艺术,它是一种和最大的幸福联系在一起的高级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团组织应该注重通过影视、娱乐节目、体育、网络及网络游戏等导向作用巨大的媒体活动加以引导。它们不仅是目前青少年的主要娱乐方式,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其影响波及方方面面。因而,把思想教育的内容转化到这些方式中去,成为这些方式的自然的内容,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完善队伍建设

1.思想教育专职化

思想教育的难度和重要性远远超过了知识教育,因而如果真的要加强它、改变它,就必须把它交给少数有这种能力的人,这就要求使思想教育专职化。专职化是提高思想教育的效率,增强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的前提条件。就目前来看,应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制度和团组织的教育职能,使之更加专门化,并与学校教育相呼应、互为补充。

2.明确教育的重点

思想教育者应加强对教育对象具体的、实在的关怀、帮助,真正有效地进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进行日常教育。日常生活的关键就在于它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人和利益获得机制为核心构成的动态结构。我们应该使教育者成为接受者日常生活的极重要和密切的内在组成部分,以切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对青少年进行切实的关怀、帮助,这样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加强培训和考核

对教育者进行职业培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使思想教育教师本身成为思想教育改革的研究者,它能把思想教育的变革和它在教育中的实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团组织可以通过举办经常性、常规性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对团干部和辅导员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业务能力培训,引导被培训者参与研究,逐渐成为研究者,并切实加强培训、研究工作的考核、落实,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思想教育者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7.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6

[关键词] 青少年 创新能力 校外 培养途径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并且伴随着创新实践活动。青少年是思想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重要群体,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当今时代的战略意义日益凸现。

一、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1.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英文是“Innovations”,其含义,一是指前所未有的,即现在所说的创造发明;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就青少年而言,创新能力指学生能够独立地、综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2.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特征

(1)创造性

创造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活动中产生的独特新颖的思想、方法和成果等;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创造性。创造性需要青少年面对问题时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

(2)主体性

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对象化活动的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具有的本质属性。人的主体性是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与合理把握,是对客观事物的主动选择与能力适应,对现实存在的自觉超越与积极创新。创新能力的主体性特征要求积极创造创新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

(3)实践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构建而获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动机来源于实践的需要,探索过程和学习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

(4)开放性

开放性是相对于封闭性而言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需要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态度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开放的学习环境的构建。

二、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个体因素,外部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个体因素

每一个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其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有关,其创造力的发展是不均匀和不平衡的。因此,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必须以个体差异理论为基础,评价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学校因素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应试教育还是启发式的素质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模子,如果学校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异想天开”和“纵横驰骋”,那么它培养的学生就是善于观察,另辟蹊径的人才。

3.家庭因素

家庭担负着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和延伸教育。家长是否启发孩子经常去观察、思考自然社会现象,是否经常带领孩子去探索未知领域,是否经常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是否支持孩子校外参加科技、环保、语言、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课外或校外活动,不同选择的家庭培养出不同思维方式的孩子。

4.社会因素

创新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社会没有出现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创新教育的主体缺乏激励,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上就难以有大的作为。当社会制度安排强调创新时,创新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教育系统的追求,并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校外培养途径

1.立足社会需求,形成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社会氛围

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一方面,各级团委、科委要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营造全社会都关注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校外培养氛围,推动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依托青少年宫和社区教育中心等机构,设立各级创新项目,发展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校外俱乐部,交互式的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推进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社会风气。

2.建立学校、家庭、企业、社区一体化的培养机制

创新意识、创新氛围、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应当成为学校、家庭、企业与社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学校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企业要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课题与经费,积极邀请青少年参观和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水平,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社区要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提供实习基地和比赛场所,与家庭一起开展促进学生创新的实践活动。

3.建立青少年校外创新活动基地

生活实践是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我们要积极开辟青少年创新实验基地,在各地的创新工业园区为青少年开辟创新实验基地和专利应用平台,在各社区教育中心切实建立青少年科普基地,在科技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兴趣小组和实验项目,这些活动基地与学生学校内的兴趣小组呼应配合,为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创新实践。

4.加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创意教育在于把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的,教学的核心是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主要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启发他们的思路。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培养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培训,学校要推动创新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形成宽松自由的创新学术氛围、加强教师的社会实践,倡导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同时,鼓励社会上的创新型人才和科技骨干兼任中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一起辅导中小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赵达超.浅谈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理论),2009,(14).

[2]余晓丰.论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2,(3).

[3]彭社峰.浅谈创新型教师的几种基本能力[J].成功(教育),2008,(05).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7

关键词:母亲;青少年;家庭教育

一、青少年特点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是从不成熟的童年期走向成熟成年期的过渡时期。心灵在不断丰富,情绪在激烈波动是青少年的特点,但是,他们还不具备成年人的心智水平,因此,心理上处于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中,常常出现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

母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母亲在一角色的作用,首先分析青少年时期的特点。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智力发展显著、自我意识增强、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自我闭锁与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意向与依赖心理的矛盾等多个方面。在具体教育环节,要注意这些问题,顺势利导。

二、母亲角色

(1)传统上。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相夫教子被设定为女性的基本责任。母亲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母亲身上有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更能注意到孩子的发展变化。但,在传统家庭中,母亲的地位较低,做决策的是父亲,事情不管结果如何,父亲都是对的,母亲都是错的。在传统上,母亲的角色和地位,决定了孩子受母亲的影响较小,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2)后现代。改革开发以来,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得到凸显。传统教育和后现代教育在上世纪80年代几个交锋后,我国青少年教育,从传统教育直接转入了后现代教育的行列,后现代思想快速占据主流。伴随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直接转变为无法阻挡的爱,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需求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

三、母亲教育重点

(1)生活照料中的教育。在后现代家庭教育中,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母亲不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生活起居,而且承担起孩子语言、认知、感官、性格、行为习惯等等的训练和教育,生活中一切都由母亲代劳。后现代教育,生活照料太多,孩子独立性不强,而任性较强。母亲应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不要让他逃避、推卸责任。(2)行为习惯教育。在后现代家庭教育中,要注视行为习惯的养成,特别是母亲的示范效应。母亲一定要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3)情绪情感教育。母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孩子的身体成长、心理的健全离不开母爱,她滋养着孩子,安抚着孩子的灵魂。母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性格脾气,母爱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和心中的焦虑,母爱能让孩子学会宽容、忍耐和理解。

四、母亲教育特点

(1)工作细腻,有利于提高子女智商。母亲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一改传统教育的家长制和家规体系,作为女性,母亲工作普遍仔细,感情细腻,对孩子和顺,关爱倍至,投入增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接触社会机会多,认知能力显著提高,教育出的孩子智商普遍提高。(2)性格柔和,孩子暴力倾向较弱。母亲性格一般比较柔和,对孩子比较关照,很少有暴力行为的示范效果,孩子一般暴力倾向较少,子女一般比较本分,不惹是生非,相对比较文静。男孩子相对缺乏男子汉气概,女孩子相对独立。(3)热爱生活,理想目标比较现实。在母亲的带领下,子女相对更加投入具体生活,对于平静的家庭生活比较熟悉,理想抱负相对不如以前远大,目标更加接近实际。(4)过分溺爱,子女独立性相对不足。在母爱的呵护下,子女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身手,依赖性较大,独立性相对不足,有时缺乏责任感,关爱他人的能力不足。(5)观察和分析事物,正能量不足。女性相对弱势,容易从不利因素着手,在母性关怀下,看待事物更多地看到负的一面,正能量不足。面临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退缩,而积极面对,千方百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容易怕事,少魄力。(6)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不足。成长在幸福中,习惯于好吃好喝,很少从事体力劳动,一旦遇到困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足。(7)彷徨心态较重,容易成为完美主义者。在母亲的教育下,子女容易两难抉择,一方面自身动手能力不足,吃苦耐劳精神弱化。另一方面,对于外物又完美心态,其实也是彷徨的,想尽善尽美,又左右为难。

五、母亲教育改进

(1)改进方向。1)提高子女自主生活能力。在母亲教育背景下,要加强子女自主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专门安排有关活动或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一方面提高孩子独立生活,解决困难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生活和工作的差异,家庭与社会的差异,付出和获取的关系,并丰富家庭生活,提高孩子对父母培育投入的理解和执行。2)加强理想信念,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在母亲教育为主的条件下,应加强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吃苦耐劳精神培养,让子女意识到家庭关怀是一种保护和临时性的环境。3)强化责任心。在母亲百般呵护下,更要关注责任心的培养,不能因为对子女的爱,减少了孩子的责任心培养,责任心的培养也是一种关爱,一种负责人态度。4)加强自控教育。在母亲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得风得雨,万事皆备,太多的满足了自身欲望,而自控能力略显不足。要加强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切记万事有度,超越原则,得陇望楚,过分张扬必然有其反作用力。(2)改进方法。改进方法很多,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结合孩子自身情况,首先发现孩子爱好、特长和优点,做好扬长工作,发挥子女优势,让孩子找到自信,不断积累成就感,责任感和攻坚能力,提高孩子的能力和韧劲。其次,帮助孩子查找不足,尽量补短,实在难以弥补的,要让孩子避短,学会合作,通过合作实现优势集成,共赢和发现友谊的重要性。一方面培养孩子思想自由,追求平等,发扬民主,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要防止我行我素,个性十足。既要实现多元化发展,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要识大局,得人心,有原则,懂规范,做事有本有眼。青少年的培养一方面关注其生活质量,造就青少年感情细腻,处事智慧,另一方面防止形成老爷思想,小姐脾气,形成难以管理,难以担当大任的局面。提高动手能力,独立性,责任感,吃苦耐劳,自控能力。(3)改进评价方法。从效率上评价,评价青少年培养取得的成绩,获取的效果,利用多元化的目标体系,完善的标准体系,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估青少年培养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改进。从方向上评价,评价青少年培养方向与个人潜能、资源禀赋的关系,看是否充分发挥了青少年个人特长和天赋,充分发挥环境优势,造就一类人才。要多元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科学评价发展方向问题。从适应性上评价,评价青少年培养的社会适宜性,让广大青少年与社会接轨,深刻认识到社会状况和个人发展方向的关系。通过个人发展潜力和实际能力的对比,采取适宜的方法,造就适宜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宁,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现状及其改进策略,吉林教育,2015.2

青少年独立思考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共青团工作 创新机制

一、独立学院简介

独立学院是中国人利用创新的思维模式解决中国教育供求不平衡的产物。随着中国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19日,我国独立学院数量达到了295所,在校生约200万人,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培养任务,独立学院自1999年诞生,经过短短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参天大树般的百年老校相比,只有14岁左右的独立学院更像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但是就在这10几年,近两百万学生计的独立学院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被喻为高等教育“新长城”的独立学院正在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随着2008年4月1日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独立学院新一轮调整浪潮已经开始,中国独立学院正处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如何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摆在所有独立学院面前的一道必须解答的考题。

据不完全统计,独立学院的学生中95%以上都是共青团员。管理好这么多的团员,使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有序开展,繁荣校园文化,为党的事业做好后备储蓄工作,是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然而面对这些高素质的大学生,要想管理和领导好他们,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水平,这个水平还不能光靠学习母体院校的工作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凡事都照抄照搬母体院校的“拿来主义”已经不适合现在新兴独立学院的发展需求,独立学院的共青团工作必须有他们自己的管理模式。

本文从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角度,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为例,从学院共青团建设出发,对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特色创新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二、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现状

根据作者本人在独立学院团的工作岗位上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模式的调查发现,目前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不足之处甚多。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工作模式陈旧,依然按照母体院校的方式开展。大部分的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依然按照母体院校的工作模式开展,他们的工作理念几乎与母体院校保持一致,没有多少创新之处,独立学院的院团委书记学习的对象首先是母体院校的团工作的领导者,学院邀请来讲学的嘉宾也基本上是母体院校团的工作者,这个就基本上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复印了母体院校的思维模式;独立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基本沿用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或者在母体院校的管理制度上稍作改善;

2、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层出不穷。目前独立学院团的工作也正在探索之中,团的管理制度缺乏,管理中“有法不依”的现象严重。

3、团的领导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无相关工作经验,甚者有些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团工作者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

4、团工作者绩效考核制度落后,激励措施缺乏,导致团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严重,消极怠工现象时有出现,工作效率低下,抱怨声此起彼伏。

5、针对团学这块的培训机制不足;

6、院团委下辖各系分团委的领导者(分团委书记或者团总支书记)几乎全是兼职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各个系部的辅导员兼任,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团的工作效率下降。、

7、学院领导对团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团的工作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

8、财政支持不到位,经费不足,导致很多大型有意义的活动中途夭折,有些在开展后经费无法报销,出现了很多团的工作者自己“垫钱”现象,甚至有些活动出现团委学生部门或者学生干部本人“垫钱”的现象发生。这样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在团的工作上刻苦付出呢?

9、各系分团委之间信息交流不通畅,信息反馈开环模式。

三、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1、成立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小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院团委书记任副组长,各系部分团委书记为工作组成员。定期开展研讨会,谈论前期在团学工作方面的不足之处,利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等形式广泛收集大家对团学工作不足之处的反馈意见;针对反应的问题利用管理学中的因果图,找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具体操作按照管理学上面的PDCA循环理论原则执行。具体如下:

(1)P(plan)——计划。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以学生的满意度高低为考核标准,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来反馈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D(do)——执行(或实施)。按照已制定的计划和设计内容,扎扎实实地去做,以实现初始目标。

(3)C(check)——检查。对照计划和设计内容,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好的经验。

(4)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变成标准;把失败的教训也加以总结,避免下次再犯,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吸取教训;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完善共青团工作各项管理制度。笔者认为,目前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需要制定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1)《独立学院共青团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条列》;

(2)《独立学院院团委及各系分团委书记选拔任用制度》;

(3)《独立学院学生活动开展实施办法》;

(4)《独立学院学生活动经费报销办法》;

(5)《独立学院学生活动户外宣传制度》;

(6)《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值班制度》;

(7)《独立学院学生团学工作人员考核条列》;

(8)《独立学院教师团学工作人员激励晋升制度》。

3、建立健全共青团工作者学习培训机制

这个机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及新任团干部入职培训,独立学院应该在这方面多设置一些教育和培训,以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保持团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增强团学工作者的自尊心和自豪高,减轻他们的职业倦怠感。具体实施如下:

(1)对于新上任的团干部,比如说各系分团委书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好多系部的分团委书记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有些之前还没有涉及过共青团工作,针对这些要开展团的基础理论教育,另外还有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比如说OFFICE系列的WORD\\EXCEL\\PPT,视频制作类软件,如会声会影、AE等,另外在演讲与口才、主持、歌唱和舞蹈的基本功这块也要设置一定的培训课程并进行考核。入职培训结业考核通过方能作为团委领导干部的候选人。

(2)对于学历教育这方面,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的团学工作者很多都是本科学历,我们知道独立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指导老师也是这个层次那么多少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会打折,这样需要我们的学院在学历教育这块给予支持,可以给予哪些在年终考核优秀的团学工作者公费读研或者读博士的机会,在读书期间适当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3)对于非学历教育,这个可以从全球职业规划师、大学生心理指导师、就业指导师等培训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重点从哪些被评为优秀团委导师、优秀共青团工作者、红旗分团委团队中选出。

4、打造职业化、专业化的共青团工作者。这个就要求独立学院要安排专职的工作人员担任重要岗位的团学工作,比如说院团委书记和各系分团委书记,他们的考核标准要区别于普通辅导员的考核标准,调查中发现,很多学校的分团委书记都是系部的辅导员兼任,更可笑的是很多还是新来的辅导员兼任,考核的标准基本是是按照辅导员的工作标准考核的,关键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兼职的分团委书记几乎都是“义务劳动”,当然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很多能力强的辅导员不愿意担任分团委书记,在这种市场经济的年代,即使是老师也不愿意做这种“白干活”、“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再说了这个也违背了我们党和政府所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独立学院本身就是民办性质的,这点完全不能照抄照搬母体公办院校的工作模式,否则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建议专人、专职、专项经费开展工作。

5、从体制上解决“经费”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本质是属于自收自支的公益性企业,全部的资本来自于学生缴纳的学费,不像公办院校那样,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国家给予每个学生的补贴。所以困扰独立学院发展的桎梏之一就是“经费”的问题,而困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源头之一也是经费问题,平日里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因为经费不足而搁浅夭折。江苏省的独立学院学费自独立学院诞生这10几年来就没有变过,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CPI跑的是如此之快,很多物价在这10几年中翻了10倍有余而学费却一分没涨,这让这些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情何以堪,这也难怪各个学院在团的工作上经费给的不多。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独立学院的创办者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增加学费,可能很多学生会反对我的这种提法,当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但是站在学院的立场,站在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唯有此举,方能久安。

四、总结

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体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发展的和谐与活力,关系到独立校园文化的繁荣与稳定,我们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独立学院特点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共青团工作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独立学院的共青团工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乒松,梅思佳.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创新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8.

[2]彭高中.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

[3]陈海娟.创新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路径选择[J].德育与思政研究,2009,(9).

上一篇:电力交易的方式范文 下一篇:会计的基础工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