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14 03:13:51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1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所导致的灾害,大部分是由于两者综合作用导致的,从而引起地球表面的部分岩土层出现移动。地质灾害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命财产安全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性。不仅仅是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如何降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同时对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成为了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需要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相结合,建立科学高效的防治利用体系。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地利用地质环境。

1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1.1 我国目前地质灾害现状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边界线较长,与此同时也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从灾害的规模、强度和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受灾程度看,在世界范围内都相对严重。西南等山区地区常因暴雨等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严重损害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通信设备。制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综合发展。为此,政府不断加强山区建设,尽力减少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目前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十分重要,其包含调查区划、监测预警、搬迁治理、应急处置和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体系建设。

1.2 调查区划建设

建设调查区划体系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是为了对频发区域做出准确科学的调查判断。通过调查地质情况和周边情况,预测其危险程度,进行危险等级区域划分。确定各个地区地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提供相应的解决预警方案和理论依据,配合相关部门作出第一时间的预警应急。

1.3 监测预警建设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是直观反映地质灾害防治成效的一个指标。构建监测预警体系要在技术和管理上重点投入。在监测区域发生异动变化时,通过实时的技术监测对其进行灾害信息收集和反馈,第一时间做出灾害预警。争取最短时间内发现灾害,从而赢取宝贵的救援避险时间。

1.4 搬迁治理工程建设

如果监测系统发出了报警提示,要对相应的区域进行灾情分析。一旦发现其灾害波及程度较广,危害较为严重,就需要采取搬迁以及其他的避险措施。搬迁等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不必要的人员损失和伤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灾害的治理和灾后的恢复等因素考虑在内,将环境与重建相结合。

1.5 应急处理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在重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后,建立相应完善的科学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做出回应,安排相应人员和部门到达现场,进行必要的前期和后期救援处理准备。尽量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减小灾害波及范围。

1.6 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完善

针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构建高效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需要加强科学技术研究能力作为其技术支撑保障手段。无论是监测预警系统的开发,应急处理的实况模拟、灾害成因分析,还是后期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环境恢复重建都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保障。

2 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首要的任务,而地质安全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到生存安全。为了保障地质安全性,就需要加强对于地质环境安全性和变化性的了解。

2.1 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要考虑其自身特点。其本身具有公益、基础和服务等特性,在地质勘查和环境调查中利用不同方式方法,分析判断其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了解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利用情况,并对其实施分类建设,充分利用其地质环境。加强地质环境的利用可以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在开展区域环境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其评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可行性。在充分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控制监控任务后,还要实现当地的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对其进行环境评价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固定思维的研究视野,勇于探求不同的新思路。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体系建设基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工程功能区域划分;地质环境工程容量评价;灾害防治调控。依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和对象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和对策选择。

2.2 工程地质环境安全建设

工程的地质环境安全问题包括环境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区域内外等因素以及存在的相关的可能性和风险性。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价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规划避免工程带来的地质灾害风险。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利用地质环境的思想观念。在构建体系和利用地质环境中,时刻注意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将人类自身行为与顺应和改造自然相结合。不仅限于对工程和地质进行评价体系建设,要充分以可持续利用的眼光来发展保护地质环境的利用。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提炼出建设工程地质安全评价分析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建立健全的工程地质环境安全体系。规范化建设,促进地质环境的规范化开发利用。

3 结语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05):1469-1476.

[2]张朝月.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问题研究[J].科技展望,2015(06):129.

[3]陈奇.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优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01):402-404+401.

[4]李粮纲,徐玉胜,江辉煌,刘晓朋.深圳地区地质环境特征与地质灾害防治[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04):28-31.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2

关键词: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工业及民用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工程建设及矿产开发过程中,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淡化环境保护意识,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尤其是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以其造成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且具有群发性、突发性、多发性和影响持久等特点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据突出地位。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恶化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行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工作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现阶段该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的探讨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地质环境调查与地质灾害评估

1.1地质环境调查

地质环境调查是以收集和分析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为基础,以野外综合调查为主要手段,调查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种类、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及与工程的关系。野外工作采用路线调查方法,利用手持GPS结合实际地形地物确定点位,采用相机拍摄和编录相结合,实录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问题。

①气象水文:气象一节应明确阐述气候特征、极值天气时间、平均降水量、最大降水量、蒸发量、冻土厚度等。水文一节应描述与评估区有关的地表水体,水文要素要齐全。上述要素描述将成为评估依据,如(泥石流--降水量)、(冻融灾害―冻土深度、地表水体、极值温度等)

②地形地貌:调查矿区所处地貌单元的位置,地形微地貌形态特征,特别是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微地貌特征。

③地层岩性及岩浆岩:调查评估区地层岩性和岩浆岩、变质岩的分布;地层层序、厚度、岩性、产状、相互接触关系;岩浆岩的种类、产状、规模和分布范围。

④地质构造:主要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评估区区域地质构造位置、特征及基本构造形态,重点是活动断裂。调查区域内历史地震情况及破坏情况,给出区域地壳稳定性结论。

⑤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野外调查或搜集建设场地及附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查明建设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为评估是否存在工程地质类地质灾害(砂土液化、黄土湿陷、岩溶塌陷等)提供依据。

⑥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划分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对含水层厚度、特征、分布及埋藏条件、水质、富水性、水力性质、补径排条件等 进行描述。

⑦人类工程活动:对评估区及周围各种工程建设而破坏地质环境条件的活动(包括采矿、抽排地下水、工业或民用工程建设等)进行阐述。

1.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分为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三部分。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查明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及特征,分析其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危害范围及程度进行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①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类型、规模的调查与分析,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影响建设场地本身及建设场地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对象及危险性进行评估。

②通过对前述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对建设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危害对象及危险性大小进行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是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给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结论。

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与问题

2.1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①基础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2000年以来,各省市、地区均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通过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区划,对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危害特征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②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正在完善:初步建立了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一些地质灾害危险区(点)的监测预防工作,通过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已逐步落实到位,同时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支撑体系的建设。

③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逐步开展: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国范围内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

①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程度不高: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程度不高,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防治工程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的全面开展。

②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体系建设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群测群防网络有效覆盖面积小,专业监测设备简陋,监测手段单一,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站点布局不够科学,尚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监测网络。

③地质灾害防灾意识不强:由于防灾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地方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视还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只重救灾,不重防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广大群众也缺乏必要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和依赖政府统包统揽的思想。

3 结论

地质灾害涉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存环境,人命关天,责任重大。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工作非常重视,总理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他强调,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应作为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过对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意义、目的的论述,希望能够做到对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工作思想重视、目的明确;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技术路线及技术要求进行了探讨,包括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评估等内容,希望能够做到调查资料翔实、评估结论正确;最后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肖桂珍.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及方法研究 [J] .西北地质,2003,(36):增刊.

[2] 刘志刚,刘传正等.《2008年度河北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培训班培训材料》。石家庄.2008年.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3

关键词: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的特征及其灾害防治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

1.村镇建筑工程的特征。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为落后,我国村镇的建筑工程总体的灾害防治能力较差。就我国村镇房屋建筑的结构特点来讲,村镇的房屋建筑多为木结构、石材结构、生土(木)结构以及砌砖体结构等,房屋建筑容易受到暴风雪灾害、白蚁灾害的侵袭,防震能力较差。村镇房屋建筑的结构限制了村镇建筑工程的抗灾害性能。另外,我国村镇地区经济水平较低,房屋建筑多数都是请当地的建筑工匠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所建。建筑工匠由于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房屋建造过程中抗震防灾技术都鲜少使用,导致了多数的村镇建筑造价都比较低廉、结构比较简单,且防灾害水平低。

2.影响村镇建筑工程防灾的因素。我国村镇的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受地域分布情况以及村镇的经济建设水平、各聚居区的建筑形式与风俗习惯的影响,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能力差异显著。同时,不同的村镇地区,各类灾害的类型与特点,以及灾害产生的影响与效应都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各村镇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防灾技术措施也存在差异。村镇的规模较小,各种可利用的防灾资源有限,因此,在村镇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以及防灾管理。此外,在村镇的建筑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防灾减灾意识,且村镇中专门从事建筑工程防灾减灾技术服务与管理的企业严重缺乏,从而导致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水平低下。

(二)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面临的难题

首先,我国农村城镇的建筑工程在规划建设时,科学的防灾减灾指导严重缺乏。村镇房屋建筑在建设时缺乏合理的功能布局以及建筑用地选择。多数村镇的房屋建筑受风俗习惯影响,直接选在比较危险的地段建造房屋,使房屋建筑在建设的前期,忽略了必须的建筑土地的安全评价,从而使房屋建筑长期受到各种灾害的威胁。例如,在三峡移民区村镇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村镇大批的建筑工程都选建在滑坡堆积体或泥石流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使这些建筑工程长期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威胁。因此,村镇建筑工程建设前期的土地评价必不可少。其次,相较于城镇而言,村镇的民房与旧房的数量庞大,这些建筑普遍都忽视了防灾水平的提高,且建筑的质量非常差,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相当差。再次,村镇的建筑缺乏统筹安排,且安全重视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村镇建筑工程在灾害面前更显脆弱。

二、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的构建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考虑,构建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的标准体系,要立足于建筑工程的综合防灾规划以及防灾减灾技术的要求,从规划建筑设计、合理选择建筑用地等方面提升村镇建筑工程的综合灾害防治技术,并有效结合其他灾害防治技术,构建一套适合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特征的灾害防治标准体系。

(一)村镇房屋建筑工程标准体系的构成

为了减少在发生暴风雪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火灾以洪水灾害等各类灾害的时候产生的建筑工程的损坏,而导致的重大损失,小城镇与农村地区在土地利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城镇规划等一系列建筑活动中采取各种措施防治灾害的活动被称为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而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的标准体系主要是指按照村镇建筑工程涉及的各种灾害防治标准的内在逻辑联系,将各类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标准进行梳理、归类、配套,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灾害防治标准体系,建立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的科学秩序。一套比较完整的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体系,主要包括了通用标准、基础标准、专用标准以及综合标准四个层次。为满足以后的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的需求,可根据建筑工程的防灾规划、建筑工程用地规划以及工程设施防灾等多各方面,构建村镇建筑工程的灾害防治标准体系,其具体框架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

(二)村镇房屋建筑工程标准体系的主要内容

1.通用标准。适用的领域:对村镇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以及扩建中所利用的土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领域、村镇建筑工程建设选址领域、城镇规划领域、村镇建筑工程供排水系统以及燃气热力系统的抗灾设计、抗震设防区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领域等。主要内容:明确村镇建筑工程的空间布局方法、防灾规划的具体技术要求,并提出了相应区域之内建筑工程防灾的基础设施布局。同时仔细勘察建筑工程用地潜在的危害以及用地的稳定性,并针对建筑用地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灾策略。此外,还对城乡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人为灾害等各种灾害类型进行具体的灾害防治分类、村镇建筑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土地利用要求进行具体规划。结合村镇建筑工程的特点,对其给排水系统、燃气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热力管网工程进行科学的防灾规划,综合评估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并制定有效的抗震策略。

2.基础标准。适用领域:对可能发生的人为与自然灾害的村镇综合防灾减灾领域、基础设施防震减灾领域、建筑工程结构抗灾设计与管理等领域。主要内容:比较全面地规定抗洪抗火灾害、抗震灾害、抗地质灾害与抗风雪灾害等门类的灾害的程度与防御规划的基本术语。(如灾害分级术语、灾害程度术语等)。同时,全面规定了各种基础设施抵抗各类灾害的基本术语与防灾符号,以及防灾减灾规划的图例等。

3.专用标准。适用领域:村镇各类建筑工程的选址用地的安全性评估领域、工业用地规划领域、活动断层的探测领域以及可能发生人为与自然灾害的城镇规划、防灾规划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建筑工程的用地的安全性评价以及规定防灾技术要求与方法、规定工业区用地与选址的防灾技术。同时,还综合评价了易发灾害的规模效应以及破坏范围,规定了村镇的长期疏散场地与避灾路径等。

4.综合标准。适用领域:村镇地区防灾勘察与管理等领域、村镇地区建筑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设计与施工等领域以及村镇地区灾害规划、种类划分以及预防目标管理等领域。主要内容:比较全面地规定了事故灾害、自然灾害以及突发安全事件的安全强制目标及其所需技术管理要求等。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大致构建了我国村镇建筑工程灾害防治标准体系。但在标准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各标准层内容分析上还不够全面,望各位同行积极指出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卜长明.村镇建筑简易消能减震技术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杜建良.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D].浙江工业大学,2011.

[3]侯晓斌,陈凯.试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方案选择及工程布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46-47.

[4]聂忠华.试析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措施[J].华章,2012,(32):334-335.

[5]朱思诚,吕金燕.村镇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对策[J].城市与减灾,2011,(04):14-17.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4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灾害会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民损失,我国相当数量的地区处于地震威胁之中,有一半的城市处于地震烈度Ⅳ度和Ⅳ度以上,一半以上的处于基本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存在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同时我国有多个省直辖市发生地面沉降,,地面陷落和地裂缝。

一、地质灾害的成因

1.地质基础和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内因。地质灾害的产生是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其中还包括愈来愈强烈的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既人为地质作用。地质基础和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内因。一是地壳的稳定性,凡是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二是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性。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和断层面、节理面、裂隙面发育的岩体容易发生崩解破碎,为滑坡、崩塌、泥石流提供了物源。三是山地、丘陵和岗地坡度大,由于重力作用,物质容易发生崩塌和滑移。水文和气象条件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地表径流的发育程度对岩层、土层的结构影响很大,山地丘陵区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加大了地形高差和坡度,使岩土体的下滑力增大,平原区流水的堆积作用突出,泥沙淤积;地下水会削弱岩土体的抗滑力,降低稳定性;气温的剧烈变化会加快岩石崩解破碎;连续性降水和暴雨能够增加岩土体的自重,降低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子。

2.人为地质作用力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外因。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为地质作用力愈加强大,特别是由平面开发转向空间开发,工程建筑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目前地质灾害频发的重要外因。在修建高楼大厦、铁路、公路、河道、地下洞室、地下管网以及在周边地区进行采石、采矿、修路架桥、挖渠建库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场地的稳定状态,导致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降低,从而诱发斜坡地质灾害或地面塌陷。人类在坡地边缘堆积的碎石、渣土和各种废弃物,增加斜坡的负荷,并成为崩滑流的物源,加快了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废弃物堆积地带和垃圾掩埋场如果不加防渗处理,有害物质会造成地质化学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大,用水量剧增,如果过度抽取地下水,势必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层压缩,地面沉降。植被具有削弱降水强度、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固土壤、拦蓄泥沙下泄的作用,在植被缺乏或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降水的蓄渗和产流时间短,径流流速加大,侵蚀作用强,加快了斜坡地质灾害和洪水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灾害的活动强度,减少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应将防治地质灾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制定全面的防治规划,确定主要灾害和次要灾害,有重点地组织防治,确保安全。

3.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规划与指挥、监测、预报、防灾、抗灾、灾害评估、救灾、灾后恢复与重建、立法与教育、保险与基金、减灾科学技术等,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实现预防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

4.科学化和最优化。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理论研究,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减灾,推进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科学化;同时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多种防治方案的比较,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三、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优化策略

1.做好地质填图基础性工作。

组织开展地质调查,形成详细的地质图件,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的依据,开展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的、全面而系统的地质调查,查清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逐步建立起地学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地质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一方面要对地质条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编制专题或综合地质灾害风险图,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南;另一方面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地质条件的变化,建立动态变化模型,识别现展可能造成的致灾因子和数值,为地质环境监测提供指导。

2.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

地质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应同步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在大型工程建设中要做好前期地质调查,尽量避开地下活动断层,在斜坡地带施工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合理利用地质资源,防止滥采滥挖和过度抽取地下水,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降低“三废”排放量,提高绿化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防治地球化学环境污染。

3.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灾害体和承灾体,二者的结合决定了成灾程度。因此,防治地质灾害一是要控制灾害源,消除或减弱灾害体的活动能量,减少灾害威胁。二是对受灾体采取防护或避让等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或增强对灾害的抗御能力。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等灾害源,首先要查清灾害体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和活动情况,然后科学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防治工程规模,以取得最优的减灾效果。由于自然的原因,像地震等一些地质灾害要完全制止是不可能的,因而人类必须立足于增强受灾体的抗御能力。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工程选址时,要尽可能地避开潜在的地质灾害发生区;工程建设要根据本地区的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施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防灾能力;开展对老城区旧房屋抗震性能的普查工作,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在铺设电力、燃气管线时,设置灾害发生时自控或人控减灾技术设备,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4.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应建立长期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时捕捉地质灾害临近爆发的特征信息,预测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抗灾减灾做好准备。在加强灾害监测的基础上作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抗灾救灾准备,一旦灾害临近,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向公众预警信息,疏散人员,组织抢险。

5.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灾害发生时的各项准备工作。

地质灾害评估是抗灾救灾的重要依据,对减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灾害评估是对灾害规模及灾害破坏程度的估测与评定,主要从经济社会的易损性和破坏损失两方面来进行,可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时跟踪评估和灾后评估。平时要做好灾害发生时的抢险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够根据预案迅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开放灾民安置场所和应急通道,实施治安管理,保障信息畅通和能源供应。经过短期的紧急抢救之后,还要及时转入各项恢复重建活动,修复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逐渐趋于正常。为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应积极推行灾害保险,设立减灾基金,及时向受灾人群和单位提供资金援助。

6.大力开展地质灾害宣传教育。

抗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社会减灾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民众对地质灾害普遍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够,更谈不上防御避险。有关部门应通过媒体宣传、举办主题宣传活动日、咨询服务、课堂教育和专门培训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有关地质灾害的成因、灾前征兆、避险自救、防灾救灾的各种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使人们掌握避险逃生和救灾的方法,提高对灾害谣言的识别能力,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积极参与到抗灾救灾的斗争中去。

7.落实和完善抗灾减灾法规。

利用法律、法规对地质灾害进行管理,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和规范减灾活动,以一定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在抗灾减灾过程中的行为,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进行,以实现既定的抗灾减灾目标,为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营造一种社会舆论氛围。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根据抗灾减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规文件,为抗灾减灾提供法律保障。

8.强化地质灾害管理机构的职能。地质灾害管理在抗灾减灾事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互补互助,从总体上提高减灾效益。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勘察管理、监测预报管理、灾情评估管理、防治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制定抗灾减灾规划与法规、推行抗灾减灾技术、管理和合理使用减灾资金等。建议尽快成立由地震、气象、水利、消防、卫生、劳动安全、民政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灾害管理常设机构,强化职能,全面负责抗灾减灾工作。常设机构平时侧重于灾害目标、抗灾减灾过程和项目管理,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宣传教育、应急准备、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地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有条不紊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和平,潘芳喜.地质灾害与防御【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2]潘悉,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5

【关键字】地质灾害,工程,设计,治理

地质灾害工程具有一定的实在性,具有自身的防治战略以及相应的勘查内容和评价办法。在地质灾害工程中,实施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工程的性质、地点、规模、方式以及终结的时间都是取决于具体发生的灾害。了解了地质体的设计与治理将能够使地质灾害工程正常进行。

一、地质灾害工程的设计

地质灾害工程中设计很重要,要深入的了解自然结构,研究它的成因机理以及灾害发生的条件。在一些重大的地质灾害工程中,要求立足于实际问题中,用成熟的理论将问题解决。认真探索新理论和新工艺,在全面分析地质灾害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地质灾害发生的全程模式。

(一)地质灾害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地质灾害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概念设计,这样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进一步完善整体设计。因此建立一种源于成因机制分析的地质灾害工程的概念设计体制,在设计中应该完全适应地质体的自然态势,对自然结构进行充分的利用,进一步增强自然的稳定性,不能将其随意的进行改造,应尽量的适应自然地质的具体环境和特征。对于一些重大地质灾害的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将设计和工艺优化,按照设计人员的具体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时要做好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灾害体,保护好对象。在开工之后,要综合的听取建设,监理和施工方面的意见,将原设计进一步优化,整体提高工程的质量。

(二)地质灾害治理施工设计的基本要求

1、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总体设计

根据地质保护对象的工程等级确定工程的设计标准,结合设计的技术规程、规定等技术文件,制定出有效控制灾害工程治理的设计思路。在施工过程中,比如挖基坑、边坡等施工时,作出施工安全的检测设计;对主体工程进行工程效果作出检测设计。

2、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分项设计

根据地质灾害体,列出本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如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施工的质量要求。对于主体受力的桩、锚等进行质量检测,列出具体的检测标准、方法和数量;针对辅助工程设计的堆渣场挡土墙等作出分项设计并纳入预算中。

(三)地质灾害施工设计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的设计作业中存在很多设计步骤。比如现场的设计,反馈设计,分析设计,监理设计,代偿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下面分别对这些设计进行介绍(1)初始的反馈设计。在进行地质勘查和研究之后,才能够进行现场设计。其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判断,拟定初始的方案,主要包括对方式的选择,施工的具体方式和要求。这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于设计的各个层次中。(2)计算机分析设计。在初始反馈设计的基础上,下一步该进行计算机分析设计了,这种设计能够有效的将初始反馈的资料量化,提供出更为准确的工程施工方案。此种设计有一定的缺点,由于计算精度有一定的限制以及设计对象的不确定,计算的结果会出现定性使用的现状。(3)系统设计。对于地质灾害工程特点进行综合的分析,能够更广泛的把握实质性的问题,防止在原则上的失误。(4)代偿设计。要求施工人员针对关键地段施工时,添加的一项施工措施,可以加强安全储备,增加对地段施工中的安全系数。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代偿设计在指导施工中的程序、强度和步骤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控制施工中地质体变形,减少灾害。(5)二次反馈设计。主要进行工程开挖和造孔的施工中,能够检测到之前未能够想到的一些意外状况,根据相应的反馈设计,能够更精细的对整体进行设计。(6)可靠性设计。地质灾害工程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中,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主要的不确定来自防治对象自身存在的设计参数有较强的离散性。因此,计算模型也和实际的工程中有一定的不同,在概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就是在对各种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之下,选定可靠度或可靠指标当作设计准则。这样就可以在各方面都稳定的状态下计算出失效概率,判断工程的可靠性。(7)计算机辅助设计。这种设计的操作性非常强,对设计工程师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大大提高工程作业的效率。虽然说设计的各种观念有所重复,但是这些总是在不断的优化。

二、 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

地质灾害工程的治理目的是为了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都属于地质灾害。其连续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现状,尽量排除在地质灾害工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地质灾害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理工程,在治理时,涉及的知识面广,要求专业性强,要按照治理工程相关行业的设计规范进行治理。依据所治理的地质灾害特征、环境,拟定防治的工程方案,不同的地质灾害有不同的防治工程类别。如:对滑坡的治理,常用的工程治理措施有支挡、加固和排水;对泥石流的治理采取拦截、疏导和保护等措施;不同的工程类别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治理过程中要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而采取优选的治理方案。一般的治理工程方案选择单一的工程类型或者结构工程类型,还有的选择不同种工程类型进行,总之根据防治效果选择不同的防治类型。此外,还要想到工程的累积效果,保证维护后的长期使用;还要根据特殊的地质灾害设计专门的工程施工。根据地质灾害的工程位置使防治的强度要达到防治的目标要求。

三、结束语

经过深入的调查地质灾害的发生有过半的因素是人为的。所以要减轻灾害的发生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利用相关的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并建立相关的国家财政的投入。对于灾害防治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要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使得地质灾害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向红;闫媛;;荥阳宋沟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护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2] 巨能攀;向喜琼;黄润秋;;滑坡治理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陈国章;黄尚宁;唐之棱;;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灾演练――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危岩地质灾害应急演练[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7期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6

[关键词]辽宁宽甸;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防灾;减灾;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TP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050-01

一 引言

宽甸县地处辽宁省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丹东市。全县22个乡镇,共255个村,总人口约46万人,全境总面积约6193km2。该县山清水秀,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利,矿藏丰富,经济繁荣。但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和人类工程的加剧,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已发生和潜在的各种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构成威胁,并在局部地区造成巨大损失。

二 资料来源与整理

数据库中可调用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一)行政区划:包括城市规划(居民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社会经济概况(工农业经济、人口、国民总产值等)、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及开采情况、人类工程活动、植被覆盖率等资料。

(二)区域地质:包括研究区的地层岩性、产状、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特征、软弱夹层岩性等方面的基础地质资料。

(三)气象:包括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降雨、降水等气象资料。

(四)水文地质:包括河流的水文观测资料、地下水类型及水位随季节的变化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过程中水的优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五)地质灾害:包括研究区内发生的各种地质灾害的灾害点个数、发生时间、规模、程度、损失价值估算、形态、估算面积、体积、范围、地质灾害体演化机理的分析、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以及防治建议等。

(六)综合分析:包括风化残坡积层、厚度、坡度、坡向、地层倾向与斜坡坡向的组合关系、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防治规划、防灾预案、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表等。

(七)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库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等。

(八)其它资料:包括县行政管理基本情况、规划等。

将以上资料按照全国统一的规范格式进行数据整理、筛选,并填写地质灾害专业图层属性卡等。将以上数据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图形和图像数据(空间数据,有相应的固定格式),第二类是描述图形和图像属性的数据(非空间数据,有相应的固定格式),也称作属性数据或特征编码。将这两类数据分别进行数据输入,并作好配准联接,为下一步数据库信息动态查询准备好数据源。

三 空间数据库建设

(一)数据库结构的建立及数据记录的输入

根据宽甸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全县22个乡镇共定地质灾害点255个,主要地灾类型有泥石流、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等。依据这些基本情况,将图层划分为基本地理图层、基础地质图层、工程地质图层、地质灾害图层、专题图层共五大类。图层名称编码采用大类代码+子类代码+行政区划压缩代码的规则。子类代码由首码和尾码组成,首码为同一大类中不同内容的编码,尾码根据图元类型确定:点图元为0;线图元为1;面图元为2。

将基础图形资料扫描成光栅文件,经MAPGIS软件矢量化,并作好误差校正和投影变换,根据图层的划分原则进行分层。图中的地质灾害点全部是GPS卫星定位系统定点突测,再利用MAPGIS软件的投影变换功能投影获得。

将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等表格制作成属性表,用FoxPro数据库软件建立数据库结构并输入记录,MAPGIS软件的属性联接功能实现图元与属性的关联与调用。

(二)用数据库完成任意条件的信息动态查询

野外调查成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在直接分析的基础上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成果,比如可以针对数据库字段实现单个字段或组合字段的查询,并且这些查询可以按设定的条件动态进行,将多种动态查询的结果形成包括地质灾害点的位置、成因、类型、规模、易发程度、防治规划、监测网络等信息。宽甸县包括5类地质灾害,分别是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地面采空塌陷和地面岩溶塌陷、泥石流,按不同地点及程度等可编制出不同的综合分析成果。这部分可形成的基础图件是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际材料图。

四 空间数据库在地质灾害预警及防治中的应用

其应用主要可从几类图件上来反映,比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地质灾害群防网络图等。其中可以细化的体现行政管理信息、监测级别、监测方式、预防明白卡、监测责任人信息等。

另外,还可以获得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它是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求取评价单元的潜在地质灾害强度指数与现状地质灾害强度指数,分级赋值进行换算叠加,获得评价单元的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将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用1,2,3,4,5数值表示,用Surf软件自动生成等值线图,定量化地综合反映宽甸县地质灾害的现状,其中,等值线大于等于3.5的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特别是大于等于6的地区地质灾害强度最高;等值线为3.5~2.5的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等值线2.5~1.5的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以上成果对宽甸县的地灾防治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合理利用地质矿产资源,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一定能够实现防灾减灾预灾,使宽甸县的地方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S],2001.

[2]殷坤龙、朱良峰,滑坡灾害空间区划与GIS应用研究[J],地学前缘,2001?(8).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7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2-02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

近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各种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重庆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为重庆市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

1 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1.1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 重庆市逐步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实行了属地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3]。目前,重庆市已编制《“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38个区县都已成立救灾综合协调机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基本落实,各村社至少配备了一名防灾减灾信息员。

1.2 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重庆市直辖以来在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对重要交通干线、主城区重点滑坡、危岩以及三峡库区新城的高陡边坡等一些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加固设防。大力实施“长治工程”和“长防工程”,兴建了各种防护林体系。

1.3 非工程减灾措施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设立各级防灾减灾机构,加强水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系统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完成了灾害信息收集、传输和交换的电信系统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市、区县两级灾害信息实时传输与共享机制,增强了防灾减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确度。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防灾减灾技术与人员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防灾减灾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尤其是对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汛前排查、汛期检查、汛后核查以及旱情预报等防灾减灾工作的大量开展,各区县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难以适应新时期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时常由于技术落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导致防灾减灾“力不从心”,技术与人员的质量亟待提高。

2.2 防灾减灾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重庆市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防灾减灾体系表现出其滞后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防灾减灾工程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重庆市的灾害监测系统基本形成体系,但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致使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有待加强和完善。

2.4 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不健全 重庆市目前已实施一些防灾减灾的地方法规,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当灾难发生、灾害救助以及在灾后重建时,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3 重庆市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灾害损失都在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的专家学者也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独特的见解[4-7],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3.1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根据重庆市灾害的实际情况和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制定综合防灾减灾的地方性法规体系。目前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重庆市自然灾害救助条例》、《重庆市防灾减灾资金和物资管理条例》、《重庆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条例》等法规。

3.2 完善综合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 重庆市已形成市政府统一决策,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要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组织领导,完善高效联动的协调机制,使各种防灾减灾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协作、快速联动(如图1)。

3.3 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综合防灾减灾的关键所在。首先,按照固定监测与流动监测相结合、传统监测与现代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与业余监测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对重庆市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主要灾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测;其次,采用现代新技术新理论对灾害进行精确预报,提前灾害发生的预警时间;再次,广泛采用各种媒介将预警信息以最快的速度给广大人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3.4 加强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 根据存在的灾害隐患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的动态更新与演练,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指导抗灾救灾。设立完善的人员、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在灾害发生时对人员、物资和设备进行及时调配。设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平台由专业救援指挥人员组成,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理论统一指挥救援工作。

3.5 加强灾情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由专门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本级灾情评估工作,负责各阶段灾情评估工作,并将结果报有关部门,为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等提供依据;各级政府应常设主管灾后重建的机构,负责各种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它与规划、环保、财政等部门同属一个级别,与规划部门协作将灾后重建切实纳入发展规划,与环保部门协作确保灾后环境质量,与财政部门协作,保证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资金。

3.6 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 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与灾害逃生演习,提高人民群众灾害应急能力。宣传保护环境与防治灾害的相互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防灾意识。将重庆市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纳入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由专业老师进行知识讲授,并定期进行防灾演练,从整体上提高重庆市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能力。

3.7 加强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政府应充分负起防灾减灾投入主体的责任,将防灾减灾工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计划。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大力宣传防灾减灾对当地群众及企业自身的重要性。其次,加强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防灾减灾队伍建设。按照“足额足数、相对稳定、精干高效”的要求,组建市、县(区)两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升志愿者的防灾减灾技能和水平。此外,加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政府定期投入资金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针对重庆市主要灾害进行科学研究,研发适合重庆市灾害特点的防灾减灾新技术新方法。

4 结语

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重庆市的长远发展,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研究和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全面提高对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烈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95.

[2]马力.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重庆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7.

[3]方佳军.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4]郭军赞.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初探[J].城市,2009,10:71-76.

[5]许新峰.发达国家如何建立防灾救灾管理体系[J].林业劳动安全,2011(2):45-48.

[6]尚春明.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王绍玉.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篇8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 山洪灾害; 防治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the Loess Plateau Gully Region Selection Tian Jingchuan County Ditch as pilot watershed, put small watershe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explore the ways of preventing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disaster area.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aster area, the main measures are also small rivers and mountain torrents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rivers.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mall watershed;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山洪灾害是由强降雨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主要形成于坡降大,治理程度差、汇流速度快,洪水陡涨陡落的流域。主要特点是多发生在汛期,季节性强,而且洪水形成快(迅)过程的陡涨陡落(猛),具有历时短、突发性强的特点。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地貌类型一般由塬、坡、沟三部分组成,大部分流域地形破碎,坡降大,治理程度差,每年汛期是山洪灾害的高发期,一遇暴雨形成山洪灾害除了自身造成的危害外,常常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甘肃省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甘肃省黄河流域山洪泥石流易发和潜在危害大的沟道1299条,其中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454条,占35%。本文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泾川县田家沟作为示范流域,以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探索易灾地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的途径,对该区域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1.田家沟流域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

田家沟流域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北部,属泾河水系一级支流,地处东经107°15′—107°23′,北纬35°21′—35°27′之间,流域总面积56.30km2,整个流域形状呈柳叶状,海拔高度1027.9—1374.1m,相对高差346.2m。辖三个乡(镇)的15个村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02人,人口密度316人/km2。

1.2气象水文

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0℃,年日照时数达2315.4小时,≥10℃有效年积温3320℃,无霜期17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53.4mm,最大年降水量792.2mm,最小年降水量252.9mm,降水60—70%集中于7—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23万m3,年均径流深60mm~90mm。

1.3地质地貌

田家沟流域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质结构受贺兰山褶皱带与六盘山旋回褶皱带复合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层、地质构造,东北部为中、新生代盆地,上层为第四纪黄土所覆盖。由于长期土壤侵蚀,地貌被分割成梁峁、梁坡、沟谷。塬面地势较平坦,塬边破碎、塬间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74.1%,沟壑密度1.64km/km2,“V”字型冲沟十分发育,沟边陡峭,溯源侵蚀强烈,沟谷下切较深,干沟长度17.3km,主沟道平均比降为2%。

1.4水土流失及山洪灾害

流域内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伴有因水力侵蚀而诱发的重力侵蚀。在塬面以层状面蚀和细沟状面蚀为主,侵蚀程度为轻度侵蚀,分布于塬边的重力侵蚀主要表现形式为悬崖、陡坡沟头、沟边沟道等地貌,其发展形势以沟头前进、沟岸扩张为主,是径流的主要策源地;塬坡以沟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把坡面侵蚀成细沟,进而蚕食耕地,是主要的产沙区,侵蚀程度为中度侵蚀、强度侵蚀和剧烈侵蚀;沟道以沟头溯源、沟底下切、沟岸扩张为主的重力侵蚀和溯源侵蚀频繁发生,是主要的产沙区,侵蚀程度为剧烈侵蚀。流域内总面积5630hm2,水土流失面积5630hm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2205.03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17%;中度侵蚀面积1703.62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0.26%;强度侵蚀面积1106.77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9.66%,极强度侵蚀面积614.58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0.92%,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000t/km2·a。

山洪灾害是和水土流失伴生的,从田家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分析,田家沟流域内无天然林地,人工林地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水土流失严重,沟头溯源侵蚀严重,沟道下切厉害,使大面积塬面良田逐步演变成沟壑,汇流历时短,行洪安全存在隐患。降水集中是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形陡峭、沟道比降大成为发生山洪灾害的潜在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山洪灾害的危害加剧。田家沟历史上是一条害沟,山洪频发,滑坡泥流严重,严重危害着流域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建设

从1992年开始,泾川县就针对田家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山洪灾害频繁的实际,通过全面规划,多方面筹集资金,全方位的开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采取修建坡改梯、水平沟、水窖、坡面水系、谷坊、治沟骨干工程等工程措施,乔冠草相结合的植物措施,将流域作为一个整体,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对位配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从塬面到坡脚、从沟头到沟口、从支沟到干沟、从上游到下游,建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防治体系。

2.1塬面建立以条田林网为主体工程的防治体系

上一篇:公司运营体系构建范文 下一篇:促销策略优化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