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1 18:18:34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1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与此同时,病毒技术也广泛的运用到了战争领域,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攻击,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武器控制系统,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深入,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它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条件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计算机系统。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软件,它能自我复制并破坏其它软件的指令,从而扰乱、改变或销毁用户存贮在计算机中的信息,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通过采取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措施,计算机病毒是完全可以防范的。只要在思想上有反病毒的警惕性,依靠使用反病毒技术和管理措施,新病毒就无法逾越计算机安全保护屏障,从而不能广泛传播。

人们设计计算机的初期,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首先,硬件方面的设计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和潜在威胁。其次,对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目前尚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和系统软件的完整检验手段,因此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再者,全球万维网(www)使“地球一村化”,为计算机病毒的蔓延创造了实施的空间。第四,新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子系统中不断应用,为计算机病毒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国外专家认为,分布式数字处理、网络化通信、计算机标准化、软件标准化、标准的信息格式、标准的数据链路等都使得计算机病毒侵入成为可能。

实施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有效注入。其攻击目标是对方的各种系统,以及从计算机主机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网桥等。从国外技术研究现状来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的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病毒码,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从而进人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薄弱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

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

3.后门攻击方式

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洞口,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通过控制电磁脉冲就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系统,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除上述方式外,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注入病毒。

二、对计算机病毒攻击防范的对策和方法

1.基于工作站的防治技术

工作站防治病毒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软件防治,即定期不定期地用反病毒软件检测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软件防治可以不断提高防治能力,但需人为地经常去启动软盘防病毒软件,因而不仅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而且很有可能在病毒发作后才能检测到。二是在工作站上插防病毒卡。防病毒卡可以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但防病毒卡的升级不方便,从实际应用的效果看,对工作站的运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在网络接口卡上安装防病毒芯片。它将工作站存取控制与病毒防护合二为一,可以更加实时有效地保护工作站及通向服务器的桥梁。但这种方法同样也存在芯片上的软件版本升级不便的问题,而且对网络的传输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基于服务器的防治技术

网络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的中心,是网络的支柱。网络瘫痪的—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服务器瘫痪。网络服务器—旦被击垮,造成的损失是灾难性的、难以挽回和无法估量。目前基于服务器的防治病毒的方法大都采用防病毒可装载模块(NLM),以提供实时扫描病毒的能力。有时也结合利用在服务器上的插防毒卡等技术,目的在于保护服务器不受病毒的攻击,从而切断病毒进一步传播的途径。

3.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在网络病毒防治技术方面,基本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但管理上应该积极主动。应从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及用户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严惩从事非法活动的集体和个人。尽可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手段,建立”防杀结合、以防为主、以杀为辅、软硬互补、标本兼治”的最佳网络病毒安全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防止病毒的感染和破坏,力争将损失降到最小。

三、总结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2

在对计算机产生安全隐患的各类因素中,计算机病毒的潜在危害是十分大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大和计算机进出口贸易的开展,国际上的计算机病毒也越来越多地流入中国。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十分广泛,可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危害,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比如,计算机病毒会造成自动柜员机的混乱,使航班延误甚至出现重大事故,延误或截断警务部门的报警信号,严重危害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计算机用户应当加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要深刻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开展一系列必不可少的防范措施,以便减少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感染机会。

2加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最基本的特征,计算机病毒能够自动复制,并将所复制的病毒传播到计算机的其他程序上或者未被感染的计算机上。病毒在复制、传染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变种,导致病毒的危害力和传染速度均大大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计算机瘫痪。

2)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破坏性是计算机病毒最直接的表现,当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病毒会泄露用户信息和隐私,还会使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甚至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3)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计算机病毒的存在十分隐蔽,一般存在于计算机正常程序中,通过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可以将一部分病毒检查出来,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病毒不能被检查出来。

4)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和潜伏性。寄生和潜伏性是计算机病毒产生危害的基本保证,计算机病毒通过寄生存在于电脑程序中,并且为了尽可能地隐蔽,一般都会潜伏,在一开始感染时不会发作。

5)计算机病毒具有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不可能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否则便失去存在的意义。当病毒自我复制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或者满足某种触发机制时,就会大规模扩散,对计算机产生破坏。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计算机病毒在一开始产生时,最主要的就是软件开发商用来保护版权。软件开发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会在开发的产品中植入另外设计的程序,来防止用户非法传播自己的软件。有些计算机爱好者,他们凭借自身对软硬件的了解,编制特殊的程序,向人们炫耀和展示自己的才智。还有些怀有报复心理的人,故意制造并传播病毒,使得这种病毒比其他途径产生的病毒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此外,某些军事、政府或研究秘密项目等的组织或个人为达到特殊目的,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系统进行暗中破坏,窃取机密文件或数据。总之,计算机病毒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形式。由于它的风险比较小,却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并且不易取证,这些特点都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由于计算机病毒总是在时刻变化,会产生以前没有的新型病毒。当计算机产品软硬件本身具有不安全性和脆弱性时,也会导致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可以将它们分为依靠设备传播和依靠网络传播两大类。计算机病毒的设备传播主要是靠U盘、硬盘、光盘等进行,这些设备是计算机用户最经常使用的存储和读取设备,可以用于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在无形当中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增加了计算机感染病毒和传播病毒的机会。计算机病毒的网络传播方式是依靠互联网、局域网和无线传播三种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为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人们会进行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和下载软件等活动,通过网络下载的文件中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和其他通讯工具之间传递的信息很有可能含有计算机病毒,会引起计算机病毒的广泛传播。比如,有些网络论坛有很高的访问量,由于网络论坛缺乏必要的管理,论坛上的一些文件或者程序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在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日益泛滥,威胁系统资源,对于那些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病毒,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计算机整个网络瘫痪,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针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首先,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以预防为主、杀毒为辅。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及时备份需要的文件和升级病毒防护体系。对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使用不含有病毒的软盘启动计算机系统,可以避免受到引导性病毒的传染。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应当建立有效的病毒防护体系。有些网络病毒的传播是依靠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的,计算机用户应该定期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计算机病毒的出现和对计算机的破坏。一定要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进行升级,保证所有系统漏洞得到修补。要安装质量过关的、能够进行升级、防病毒和木马的杀毒软件。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过程中,发现病毒要立即进行杀毒,而且要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并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杀毒。其次,用户要时刻保持警惕。计算机病毒之所以能够传播,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过程中防范意识淡薄,警惕性不高,只有当自己的计算机出现问题才意识到病毒的存在,导致那些可以避免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计算机。为了将病毒拒之千里,计算机用户在日常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过程中,应当增强安全责任感,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存在侥幸心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计算机用户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做到定期查毒、杀毒;在使用光盘、U盘、硬盘等设备之前必须进行病毒扫描,确保使用的安全性;上网时要打开计算机的防火墙,不随便登录不明网页;来往的邮件要进行安全检测,不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中的附件文件;下载软件时,要通过可靠的渠道进行;不轻易共享自己的硬盘,避免感染病毒;在往外发送文件时,要仔细检查文件的安全性,确定无计算机病毒后再进行发送。只有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安全意识,才能防止由于防范不到位而出现的经济损失。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当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加强对计算机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和约束力,避免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病毒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种类,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广大的计算机用户面临日益严峻的计算机安全问题。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避免遭受病毒的侵扰已经成为计算机用户的共识。只有对计算机病毒进行合理的防范,才能使计算机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为广大计算机用户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3

计算机病毒可以利用互联网、存储设备等渠道进行快速传播,某些计算机病毒很容易被发现和杀除,而强破坏性的计算机病毒一般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杀除。计算机病毒因其具有快速传播的特征,很可能攻击和破坏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目标的不同,它们的危害性也会有所不同。或导致计算机系统的瘫痪,或窃取计算机数据信息,因此它们的隐蔽性非常高。按照计算机数据信息敏感程度的不同,在计算机数据信息遭到窃取形成危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除以上危害以外,计算机病毒还会对计算机用户的心理造成压力和阴影。

2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2.1服务器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启动均依仗于服务器,倘若服务器出现安全状况,它所造成的系统危害将无法估量。目前,针对计算机服务器的防范措施主要是采取防病毒可装载模块,即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扫描,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病毒防治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与此同时,基于病毒可装载模块,结合插防毒卡技术来提升服务器的防病毒性能,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查毒、杀毒和抑制传播具有良好的效用。

2.2工作站

工作站相当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门户,看守门户方能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和侵害。工作站防范计算机病毒主要有三种手段,即软件防范、插防病毒卡和安装防病毒芯片。软件防范病毒是定期或不定期利用反病毒软件对工作站进行检测和查杀;插防病毒卡也可达到即时检测的目的,当升级卡并不容易,且对计算机系统的启动速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安装防病毒芯片,工作站的存取监控与病毒防护合而为一,可即时防护工作站和联通服务器的桥系。

2.3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

计算机用户直接参与安全操作,也是直接的受益人和受害人。计算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是保证计算机系统具有良好防范性能的前提条件,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上网习惯是每一位计算机用户都需要注意的一方面问题,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病毒库,及时为计算机系统打补丁,保证计算机系统一直处于安全稳定的启动状态,不浏览危险网站、不接受陌生邮件、不从来源不明的网站下载应用软件和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盘查杀等等。

2.4法制管理

现代社会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犯罪活动越来越猖獗,究其原因,有关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制管理存在漏洞。显然,法律、法规是一种可以约束公民社会行为的准则,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立法。通过立法,明确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人员与终端用户的权限和义务。

3结论

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速度快和感染危害大,我们不得不面对它们寻找预防和查杀的办法。在采取一些专业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后,每一位计算机用户还需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随时关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状况,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受到病毒侵害的几率,让我们远离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4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特点 防范对策

当前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网络计算机病毒。据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协会统计,全世界每天都在产生五到七种的计算机病毒。现如今,在计算机上流行的病毒已超过五万多种,而计算机病毒给全球带来的损失更是多于两万亿美元。因此,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的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方案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课题。

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藏在计算机程序或介质里,会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与常规的计算机程序不同,它虽然是一个小程序,但却具备以下几项特点。

1.1 程序性

计算机病毒和其他合法程序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是它与其他合法程序不同,它不具有完整和独立的特性,它必须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上。正因如此,它拥有一切程序所享有的权力。病毒可以在用户未知和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隐藏在正常的程序中,在用户调用正常程序时窃取系统的控制权。

1.2 传染性

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其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使其病毒程序代码进入计算机并进行执行,一旦获得成功,它便在其中寻找符合传染条件的程序或者介质,确定后插入自身代码,实现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到未被感染计算机的扩散,从而进行自我繁衍。

1.3 潜伏性

不是所有的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后都会马上产生作用。一个制作精良的计算机病毒程序常常选择先悄无声息地藏匿于合法的文件之中,而在其进入系统后的几天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后才对其进行传染。

1.4 可触发性

病毒实施感染或者攻击有时是因为某个代码或者数值的出现而发作。

1.5 主动攻击性

病毒是主动的对系统产生攻击的。无论计算机系统采取如何严密的安保措施都不会彻底完全地阻止病毒对系统的攻击,而这种安保措施也只能被称作是一种预防病毒的手段。

1.6 针对性

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操作系统都对应着不同的计算机病毒。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病毒,也有针对IBM公司的PC机上DOS操作系统的病毒。

1.7 不可预见性

病毒的种类极其丰富,代码也千差万别,更何况病毒的制备技术也越发精良,所以病毒永远要先反病毒软件一步。

2 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策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策我们主要从工作站、服务器和用户防范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工作站方面

如果说计算机网络是一座城堡的话,那么工作站就正如这座城堡的大门。而守好这座大门对防治病毒入侵正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站防范病毒的方法有很多种。首先是软件防治。软件防治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反病毒软件对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然姐防治虽然可以提高防治能力,但是人为的去启动防治软件不仅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种负担,也有可能造成检测到的时候病毒已经发作的情况。再者是给工作站安插防病毒卡的方法。防病毒卡虽说可以解决软件防治所达不到的实时监测的问题,但是就防病毒卡的升级情况来说,很是复杂。这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工作站的工作速度显然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最后是将防病毒芯片安装在网络接口卡上的方法。它不仅能同步实现工作站的存取控制,还可以很好地达到病毒防护的效果,甚至它还能够更有力的对工作站和服务器进行保护。但是,这种方法同样会引起软件升级的不便,对工作速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2.2 服务器方面

毫无疑问,网络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这座城堡中的中心支柱。网络服务器瘫痪标志着网络的瘫痪。一旦网络服务器瘫痪,那么对整个网络系统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和不可预计的。现今,使用防止病毒可装载模块(NLM)是绝大多数服务器采用的防治病毒的方法,它能够实时的扫描检测病毒。有时会将其与在服务器上插防毒卡的方法相结合,从而使服务器不被病毒攻击,达到防治病毒传播扩散的目的。

2.3 用户防范意识方面

简单的依靠技术手段不可能绝对杜绝和防治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扩散。必须将技术手段与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一,绝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或其附件,即使文件看上去只是常用的图片格式文件。因为Windows允许用户在对文件命名的时候多加一个后缀,而许多电子邮件程序通常只会显示其第一个后缀。所以为了预防病毒通过这种渠道进行传播,绝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才是上策。第二,在使用计算机需要插入光盘、软盘等其他介质时,务必对它们进行安全扫描。第三,有些病毒是警惕欺骗性的病毒。它常常会以邮件的方式,以警告的口吻要求收到者将这封邮件发送给所有认识的人。这很可能是欺骗性的病毒,给用户提供的建议是访问防治病毒软件的网站去核实是否真是。第四,建议用户使用防火墙来保护个人隐私不被窃取。在用户使用互联网,尤其是宽带的时候,如果没有对系统设置有效的保护措施,那么就极有可能会被那些不速之客窃取隐私,个人的家庭情况、银行卡密码等都可能被盗取。第五,使用局域网的用户,往往设有完全访问权限的共享会带来病毒的进入,还有可能会已经中病毒的机器不断的进行访问,导致网络堵塞。

当今社会网络计算机病毒越来越难以分辨,对网络系统造成的危害也有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的加以防治仍是一个久攻不克的难题,而如何从根源上对其进行遏制更是难上加难。在其种类日益增长的如今,对其特点的研究与基础性的防治根本达不到对其进行控制的效果,就其防治和根治问题,我们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徐扬.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63-63.

[2]徐.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9):129-129.

作者单位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5

[关键词]网络 病毒 防范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论文破坏。同时随着网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最常使用的工具,于是它也成电子邮件型病毒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危害极大的邮件型病毒,如“LOVEYOU”病毒、“库尔尼科娃”病毒、“Homepage”病毒以及“求职信”病毒等,这些病毒主要是利用电子邮件作为传播途径,而且一般都是选择Microsoft Outlook侵入,利用Outlook的可编程特性完成发作和破纠。因此,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可得到大量繁殖,并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是一段人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段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他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3)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潜伏性的第一种表现是指,病毒程序不用专用检测程序是检查不出来的,因此病毒可以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一旦时机成熟,得到运行机会,就又要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

(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5)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6)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为了隐蔽自己,病毒必须潜伏,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必须具有可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病毒具有预定的触发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数据等。病毒运行时,触发机制检查预定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启动感染或破坏动作,使病毒进行感染或攻击;如果不满足,使病毒继续潜伏。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中最主要的软硬件实体就是服务器和工作站,所以防治计算机网络病毒应该首先考虑这两个部分,另外加强综合治理也很重要。

1.基于工作站的防治技术

工作站就像是计算机网络的大门。只有把好这道大门,才能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工作站防治病毒的方法有三种:一是软件防治,即定期不定期地用反病毒软件检测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软件防治可以不断提高防治能力,但需人为地经常去启动软盘防病毒软件,因而不仅给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而且很有可能在病毒发作后才能检测到。二是在工作站上插防病毒卡。防病毒卡可以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但防病毒卡的升级不方便,从实际应用的效果看,对工作站的运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在网络接口卡上安装防病病毒芯片。它将工作站存取控制与病毒防护合二为一,可以更加实时有效地保护工作站及通向服务器的桥梁。但这种方法同样也存在芯片上的软件版本升级不便的问题;而且对网络的传输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基于服务器的防治技术

网络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的中心,是网络的支柱。网络瘫痪的―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服务器瘫痪。网络服务器―旦被击垮,造成的损失是灾难性的、难以挽回和无法估量的。目前基于服务器的防治病毒的方法大都采用防病毒可装载模块(NLM),以提供实时扫描病毒的能力。有时也结合利用在服务器上的插防毒卡等技术,目的在于保护服务器不受病毒的攻击,从而切断病毒进一步传播的途径。

3.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治,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是不可能十分有效地杜绝和防止其蔓延的,只有把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在网络病毒防治技术方面,基本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但管理上应该积极主动。应从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使用、维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及用户加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严惩从事非法活动的集体和个人尽可能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手段,建立”防杀结合、以防为主、以杀为辅、软硬互补、标本兼治”的最佳网络病毒安全模式。

四、网络病毒防治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病毒在形式上越来越难以辨别,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已就要求网络防毒产品在技术上更先进,功能上更全面。从目前病毒的演化趋势来看,网络防病毒产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6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计算机应用的重大问题。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从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入手,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并对计算机病毒来源进行分析,最后介绍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护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特征

计算机病毒有自身的特点,对计算机破坏力较大,需要全面掌握其特点,才能有效进行防治,避免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影响使用。病毒特点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可触发性。一般情况下,病毒均会在一定时间隐蔽,达到长期潜伏的目的,轻易不出来进行动作,这种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的病毒,就对计算机不构成破坏,没有破坏力和杀伤力。如果计算机启动则病毒就会触动,病毒出现活动后,病毒就会控制计算机系统并感染计算机运行程序。二是隐蔽性。病毒不被发现,存在于计算机内,有着超强的病毒隐蔽性,正常使用计算机时,很难发现其身影,更不能轻易被使用者发现,多数是夹杂在正常程序当中运行的小程序,只有通过专业的病毒软件才能检查出来,另外一些高级病毒,即使通过专业检测也是检查不到的,@类病毒处理起来很困难,对系统破坏性更大。三是破坏性。病毒进入计算机内,由能够长期占用CPU,导致计算机内存空间不足,大大减弱计算机运用速度,造成进程堵塞,从根本上导致计算机内文件乱码,打乱屏幕显示。四是寄生性。计算机病毒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病毒的一些程序寄生在其他程序,时机成熟会繁殖、扩散,速度快、难预防,使计算机最终瘫痪,不能正常运行。

二、计算机病毒来源分析

实施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有效注入。其攻击目标是对方的各种系统,以及从计算机主机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网桥等,以使他们的计算机在要害时刻受到诱骗或崩溃,无法发挥作用。从国外技术研究现状来看,病毒注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轻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2.后门攻击方式。

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答应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98,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3.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通过无线电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

可能的途径有:①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②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注入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防范

要想保证计算运行安全,则需要加大查毒力度,通过良好科学的措施加以防范,实现计算机安全可行运行,发挥作用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预防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病毒的危害,这是所有防治方法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能从来源上切断病毒入口,是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手段,通过预防为主、杀毒为辅的方法,达到预防的目的,对重要文件做好备份,定期进行系统升级,使所使用的软件是最新的,做到时时查找病毒。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上要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实现病毒杀毒过程,确保计算机能够快速运行。二是要分清网址。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不明网址会以醒目的标题吸引注意,如果点开,则会中毒,导致计算机破坏,在打开地址时,一定要多注意网址正确性,避免进入山寨网站。计算机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一定要养成良好使用习惯,不要随意接受、打开陌生人发来电子邮件或网址,如果地址安全,那么下载数据时,也要做好附件杀毒处理,良好的使用习惯会使计算机更安全、更稳定。三是使用安全监视软件,通过软件的安装,时时防范病毒侵入,防止浏览器被异常修改,插入钩子,安装不安全恶意插件行为的发生。在安装专业杀毒软件时,也要全面监控,确保软件有效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病毒日益增多,用户选择使用杀毒软件做好防毒工作,是非常不错的经济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系统升级,否则新病毒出现后,则起不到快速查找的目的,算平顶山感染则成为必然,一定要正确使用软件,把主要监控经常打开查看,保证邮件收发、内存运行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上报,真正保障计算机运行的系统安全。四是要使用正版软件,据不完全统计,计算机中有8成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传播的,如果系统不能及时更新,则会使病毒有机可乘,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应该定期到正规网站下载安全补丁,不断更新计算机系统,做到防范未然,做好病毒预防工作。杀毒软件需要使用正版,保证更新及时,使用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自带防火墙,能够定时全盘进行病毒木马扫描,对扫描出来的病毒进行清除,使系统处于良好状态,使用移动存储器前需要在电脑进行检测,先查杀病毒后才能进行插入使用。

总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越来越多的影响系统运行,导致系统出现崩溃,各种病毒形式日益多样化、多元化,传播途径也较为普遍,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复杂,深深因为不注意,就会导致计算机病毒侵扰,所以说,合理有效预防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合理的防范计算机病毒,才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为我们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立新.计算机,病毒防治百事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7

关键词 计算机;存在问题:管理应用:研究总结:防范

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导致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计算机病毒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计算机病毒情况的分析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就是在计算机运作过程中,由于人为的程序设置,导致计算机应用模式出现问题,或者计算机功能不能完全运行的编程,这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具备一定的麻烦,从而影响了计算机日常程序的正常应用。通过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病毒并不会自发产生,自己消亡,因为它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代码,是一段可执行程序,通常情况它处于潜伏状态,当达到某些设定的促触发条件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对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或者软、硬件都产生破坏作用,计算机病毒轻则影响计算机反应速度,重则使计算机瘫痪,给用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有如下几种:①系统病毒,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是对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进行感染破坏,而且它主要是依靠文件来进行病毒传播的。②蠕虫病毒,这种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自身系统的漏洞以及网络来进行传播的,在是计算机系统中有着向外发生有害邮件,阻碍网络等特性。③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和黑客病毒都具有潜伏性这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的漏洞进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然后在通过用户远程操作、程序控制等方法,将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向外泄露,这就对人们信息数据的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目前,为了增强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性能和控制能力,一些用户也将木马病毒和黑客病毒整合在一起。

(3)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受计算机病毒自身性质的影响,会对用户造成一定影响,严重的会影响计算机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系统的运作速度降低,或者电脑不能运行。我们通过对计算机病毒分类模式的应用,来进行计算机病毒具体分析,计算机病毒分为不同的应用种类,较常见的是一种进行DOS系统攻击的病毒,还有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等,这些病毒应用于不同电脑系统,触发条件也不同,与电脑系统及其病毒种类密切相关。计算机病毒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良性病毒指它不会立即对计算机系统文件产生破坏。这类病毒会不停复制、扩散,如抢占CPU资源、争夺CPU的控制权等,导致运行缓慢、死机。这类病毒虽然不会破坏文件,但影响正常操作也是很麻烦的,不容忽视。而恶性病毒是指它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如破坏系统程序,损坏文件,甚至烧毁硬件。这类病毒很危险,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应当严加防范。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模式的优化

为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展开各个病毒防范模式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如对引导型病毒的预防,一般引导性的病毒会在计算机启动时掌握系统控制权,一些内存都会这些病毒程序占据。为防范这种情况,要进行良好的软盘启动系统应用,这样可以降低引导型病毒的传播及其预防。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要进行软盘保护体系的健全,确保软盘的保密性,这样可以避免启动型病毒的传播,由此可见硬盘保护非常重要。日常工作中,通过计算机操作体系的健全,实现操作模式优化,进行软盘的采用,进行硬盘的有效保护控制。文件型病毒的预防方法是在源程序中增加自检及清楚病毒的功能。这种方法可以使得可执行文件从一生成就具有抗病毒能力,从而保证可执行文件干净。自检清除功能部分和可执行文件的其他文件融为一体,不会和程序的其他功能冲突,也使得病毒制造者无法造出针对性的病毒来。可执行文件染不上病毒,文件型病毒就无法传播。安装专业的防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如今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治是只要的手段之一,也是经济的选择。用户首先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还需要经常升级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

为满足计算机病毒防范需要,积极展开防火墙软件的设置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促进网络黑客攻击问题及其病毒蔓延问题的影响。当下网络病毒传播模式非常多,很多病毒都是通过黑客攻击方式进行,从而影响了现实电脑数据的保护。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操作者要进行防火软件的设置,正确启动防火墙,根据需要进行计算机防火墙安全级别的设置,确保网络黑客的攻击。此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应用补丁程序的应用,实现操作系统的更新,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防护体系优化,降低由于漏洞而导致的病毒感染问题。虽然计算机的产生使各行各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保障,同时产生了很多隐患,计算机病毒是其中之一。如何做到趋利避害,有效发挥计算机有利作用,把病毒拒之门外,是今后长期研究重点。虽然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传播速度快,感染形式多,危害性大,但只要能正确认识它,不断提高和增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随时关注工作中的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就可以大大的减少计算机病毒对我们的侵害。

参考文献:

[1]付松洁.计算机病毒类型及其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 2010(05).

[2]朱峰.试析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表现、特点与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

[3]秦志光,张凤荔.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08).

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法篇8

[论文摘要]分析计算机病毒入侵微机的特点及途径,指出互联网是病毒发作酶最大载体?我们要坚持依法治毒,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并且要制定严格的病毒防治技术规范,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一、计算机病毒入侵途径

计算机病毒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等特点。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机理分析可知?只要是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介质都可能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播媒介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网络已经成为病毒入侵微机的最主要途径?此外?传统的软盘、光盘等传播方式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大致有以下四种途径?

1、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传播?这些设备通常有计算机的专用asi c芯片和硬盘等。这种病毒虽然极少?但破坏力却极强?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

2、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来传播这些设备包括软盘、磁带等。在移动存储设备中?软盘是使用最广泛移动最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温床”。一部分计算机是从这类途径感染病毒的。

3、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病毒种类和数鼍伴随网络的发展迅猛增长?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越来越强?计算机病毒对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和工作形成严重掣肘。

4、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和无线通道传播?目前?这种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广泛?但预计在未来的信息时代。这种途径很可能与网络传播途径成为病毒扩散的两大。时尚渠道”。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我国目前的病毒疫情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国外流行的网络化病毒大肆侵袭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另一种趋势是出现大量本土病毒?并且传播能力和破坏性越来越强。为了有效降低病毒的危害性?提高我们对病毒的防治能力?我们每一个计算机用户都应积极参与到病毒防治工作上来。

(一)建立计算机病毒预警系统。在我国主干网络和电子政府、金融、证券、税务等专业网络建立病毒预警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监控整个网络的病毒传播情况?发现、捕获已有的病毒和新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单位应建立病毒应急体系?并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的应急机构和国家的计算机病毒应急体系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无论谁发现病毒疫情应及时上报。同时?注意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病毒疫情?以便在爆发病毒疫情时?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病毒造成的危害。对发生的病毒事故?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病毒突破防护系统的原因?及时修改病毒防治策略?并对调整后的病毒防治策略进行重新评估。确保恢复。减少损失。一旦发生了病毒侵害?事故?启动灾难恢复计划?尽量将病毒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并尽快恢复系统正常工作。

(二)加强反病毒安全法制建设?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盗窃、盗取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现、防范和打击。2004年?利用木马、恶意网页等病毒程序窃取网上帐号和网络游戏中的装备等情况明显增多?利用木马程序窃取信息的情况也比较突出?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建议在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中?加强对此类病毒的发现、防范和侦查打击工作?在电子政务、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加强相关宣传。

(三)国内邮件服务提供商需提高自身的安全性。目前?很多计算机病毒利用电子邮件作为传播的主要渠道。尤其近两年?本土制造的病毒数量呈上升趋势。这些病毒常常利用国内邮件服务器的安全漏洞?将这些服务器作为传播病毒的跳板。因此?需要邮件服务提供商安装使用邮件防病毒系统?加强收发邮件的身份认证工作?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建立联系?发现利用邮件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及时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四)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防范措施。我们作为计算机使用者?要经常从软件供应商那边下载、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和升级杀毒软件?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之间安装使用防火墙?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新购置的计算机和新安装的系统进行系统升级?保证修补所有已知的安全漏洞?使用高强度的口令?尽量选择难于猜测的口令?对不同的账号选用不同的口令?经常备份重要数据?并且对备份进行校验?选择、安装经过公安部认证的防病毒软件?定期对整个硬盘进行病毒检测、清除等工作?以减少病毒侵害事件。

由于计算机病毒形式多样化?难于根治。并且病毒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病毒分析显示?虽然新病毒不断产生?但较早的病毒发作仍很普遍并有所发展。此外。新的病毒更善于伪装?如主题会在传播中改变?许多病毒会伪装成常用程序?用来麻痹计算机用户?因此?我们对病毒入侵防治更加要认真对待。

要增强计算机安全意识。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安全培训?急需建立一套安全培训课程?采用分级培训的方式?初级课程面向普通计算机用户?通过安全培训一方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掌握基本的病毒防治技术。中级课程面向中小企业网络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掌握对中小型网络系统的病毒防治技术。高级课程适用于大型网络的高级网络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全面了解掌握针对大型网络的病毒防治技术和管理方法。杜绝病毒?主观能动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病毒的蔓延?经常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对病毒的传播方式不够了解?病毒传播的渠道有很多种?可通过网络、物理介质等。查杀病毒?首先要知道病毒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是怎么样的?知道了病毒危害性?提高了安全意识?杜绝毒瘤的战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平时?企业要从加强安全意识着手?对日常工作中隐藏的病毒危害增加警觉性?如安装一种大众认可的网络版杀毒软件?定时更新病毒定义,对来历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每周查杀一次病毒?减少共享文件夹的数量?文件共享的时候尽量控制权限和增加密码等?都可以很好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上一篇:人才引进考核方案范文 下一篇:春季安全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