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11-15 18:34:15

肺部护理诊断

肺部护理诊断篇1

【关键词】 肺;结核;治疗;护理

本研究对顺德区入项目肺结核患者进行社会经济学问卷调查。了解该地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现况。目的是针对影响肺结核规范治疗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本地区肺结核病人的规范治疗率,从而提高本地区肺结核病的防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社会经济学问卷,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登记入顺德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全部肺结核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由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对患者进行社会经济学问卷调查,要求调查率大于90%。

1.2 评价分析指标

应用spss13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构成比、卡方检验,对本地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情况作总体描述;调查肺结核患者经济情况及就医过程;了解结核病患者就诊途径、治疗依从性等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了1550名肺结核患者,占应调查人数的98.54%。本地户籍602人,流动人口948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集中在20—60岁之间,占81.74%。其文化水平以小学至高中为主,占总体95.81%。职业主要是非农产业工人,占62.19%, 91.22%的患者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均居住面积16.67米2,人均年收入20660.65元,家庭人均年收入13548.3元。

2.2 就医途径

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第一次看病主要在“县及以上综合医院”、“县及以上结防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者占总体的95.68%,其中“县及以上结防机构”只占31.42%。他们选择上述医疗机构的原因有“技术水平高”、“设备条件好”等。最后确诊的医疗机构是“县及以上结防机构”和“县及以上综合医院”。

2.3 就诊延迟、辅助治疗检查现象

调查对象由症状出现到第一次看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9天,其中间隔长为959天,60.19%的患者属就诊延迟。他们除服用抗结核药物外,有605名患者是抗炎药、抗结核药、护肝药同时服用。在诊断前及治疗过程中,有1141名患者诊断前曾接受三种以上相关项目的检查。

2.4 肺结核病人治疗管理情况

医务人员是负责提醒或看着患者服药的主体,占78.58%,家人提醒的占18.32%,其余的为自服药。医务人员提醒肺结核患者服药,占98.35%。见表1-2。

2.5 病人完成治疗情况

调查显示,72.26%的患者能严格按医生要求服药,没有漏服药的情况。但430名患者有漏服药的情况。有漏服药的患者中,漏服3天的者最多,漏服时间最长的超过30天,平均每人的漏服药天数为6.17天,漏服7天或以上的占18.14%。患者中断服药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为“明显好转,症状减轻”的占46.28%,其次的有 “经济困难”等。间断后继续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觉得不舒服”“医务人员提醒”,占漏服患者总体的52.33%。

3 讨论

3.1 规范化治疗现状分析

(1)就诊延迟

就诊延迟是从发病到初次就诊的时间距离超过14天称为就诊延迟【1】。所有调查的患者中60.19%的患者属于就诊延迟。分析造成病人就诊延迟的原因可能与肺结核患者多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工作忙,加上经济收入不高,认为只有大病需要到医院检查等。但相关文献认为,保护意识较淡薄都是造成就诊延迟的主要因素【2】。控制病人延误主要措施是有目的地加强防痨健康教育【3】。提高广大群众对肺结核的认识,及早发现和诊断治疗肺结核,才能有效地遏止肺结核播散。

(2)肺结核病人治疗管理情况

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是负责提醒患者服药主体,可见,本地区的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接近三成的调查者表示有漏服药的情况,通过医务人员的中断治疗的追踪管理,部分患者可继续服药治疗。

3.2 当前肺结核病治疗现状下的护理对策

通过对病人的护理,最终目的是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使病人能完成全疗程,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因此,根据本地区肺结核病人具有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的特征,有漏服药的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的护理对策。

(1)指导肺结核患者及家人如何消毒与隔离

肺结核患者在强化治疗期间,不应到公共场所活动;咳嗽时用纸巾掩住口鼻,不能面对他人;严格禁止随地吐痰,痰液应吐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容器中加盖浸泡2小时后方可倒掉;病人的餐具应严格消毒;经常将病人的衣服、被褥等日常用品在阳光下曝晒;住所要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4】。

(3)教育患者及其家属,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由于肺结核患者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因此教育患者时应用通俗易懂的交流方式,耐心向患者讲解抗结核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服药注意事项等,教育患者不要随便停药或增减药量。调查发现部分患者对抗结核治疗服药后症状改善误以为病愈不再坚持服药。要让患者及家属知道必须规律用药,完成全疗程才有95%以上的治愈机会,但如果中断治疗均可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使结核菌耐药,即使应用昂贵药品,花费更长时间也难以治愈【5】。

(4)教育患者正确对待治疗期间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

目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都有副作用的,最常见的就是恶心、呕吐、药物肝损伤等。为了避免肺结核药的副作用,或将副作用将至最低,教育患者遵从医嘱用药。如发现有副作用出现,应及时就诊,告知医生有关情况,让主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治疗处理副作用,切忌盲目停药。

(5)指导病人采用有助于康复且性价比高的生活方式

肺结核病人经济收入不高,应指导病人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指导病人多食价格便宜而维生素丰富的蔬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补充足够的营养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此外,吸烟能刺激支气管粘膜,使粘膜发生炎症【4】。因此,有吸烟习惯的肺结核病人应戒烟,这些都有助治疗肺结核。

(6)加强结核病人的心理支持

由于肺结核患者属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在门诊护理中要加强家属及朋友的心理教育,使家属及朋友等给患者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有效的社会支持具有缓解压力和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作用,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升团,韩伟光,张习坦,等.1992-1996年部队结核病报告发病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1999,17(2):98-101.

[2]侯双翼,肖爱清,李国明,等.新发涂阳结核病论断延迟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67-68.

[3]陈亮.钟球.蒋莉等,广东省部分地区居民结核病主要症状知识知晓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9):508-511

[4]赵小红,乔红.肺结核病人家庭自我护理情况的调查分析[J].家庭护理.2008,7(6):1780-1781

肺部护理诊断篇2

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临床资料和临床特点。结果 呼吸内科共收治艾滋病40例,80%的患者肺部表现是毛玻璃样病变和III型肺结核改变(含肺部块影和胸腔积液),其他表现有肺部炎症和COPD。主要伴随症状有口腔溃疡及真菌感染及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和感染等症状。结论 在综合性医院的病房内HIV/AIDS的主要危险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必须杜绝病房内的血液交叉感染的发生,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与普通病人分开护理。必须从多方面加强临床护理,包括及时做好疑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内的各种肺部机会感染的医疗护理及其各种伴随症状的临床护理,指导艾滋病患者配合接受肺部感染、纠正缺氧及抗病毒治疗以提高临床对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目前,我国总体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特定人群和部分地区呈高流行趋势, 2007年以来,四川、广西病例报告数增加速度较快,部分地区的全人群艾滋病发生率超过1%,达到甚至超过了艾滋病高流行的标准[1]。四川累计已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万多例,艾滋病疫情逐步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2009年我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约40%是医疗机构在接诊时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因各种不同疾病或病症到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情况已不可避免。我院从2006年至2009年12月期间先后收治HIV/艾滋病患者133例,其中呼吸内科40例。前2年我们曾报道过综合性医院对艾滋病的护理管理体会及艾滋病的肺部表现[3,4],现将我科对收治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临床和护理要点讨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病人: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底收治的HIV/艾滋病患者133例,其中诊断艾滋病105例,均系因症就医入住我院临床各科,经临床各科医师根据病史、体征及各种检查确定各专科疾病;疑诊艾滋病的诊断均系临床各科采血首先经由本院输血科作输血前快速法检查及酶联免疫法筛选检出的HIV抗体(+)者,对我院初筛HIV阳性的病例然后再次采血送市级和省CDC作HIV(+)确诊试验,均确诊为HIV-I型病毒,其艾滋病的临床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2008《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5],其中有呼吸道症状及/或经胸部X线或CT检查有肺部病变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40例,男29例,女11例,男、女比为2.64∶1,年龄范围21-65岁,平均年龄40.83岁。

2 临床资料分析

2.1 40例艾滋病患者的肺部疾病表现见表1。

由表1可见,80%的患者肺部表现是毛玻璃样病变和III型肺结核改变(含肺部块影和胸腔积液)。其他表现有肺部炎症和COPD。

2.2 4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见表2。

由表2可见,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咳嗽、发热、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最常见。

2.3 4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伴随症状见表3。

表3 4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的主要伴随症状

由表3可见,口腔溃疡及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

3 讨论

根据我们过去4年对综合性医院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的临床观察中,呼吸内科收治艾滋病患者40例,占全院病例的30.08%,是全院各临床科室中收治艾滋病病例最多的科室;也是综合性医院防治艾滋病的重点科室;同时,我们也发现综合性医院肺疾病作为主要诊断和次要诊断的患者合计占全部病例的四分之三(75.24%)。因此,对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疾病的临床护理十分重要。

HIV入侵人体,主要是使人体的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损,肺部是一个开放的器官,易受各种外源性病菌的侵袭而发生肺部和呼吸道感染。为积极防治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必须从多方面加强临床护理。

3.1由于艾滋病是我国二类传染病,必须严格加强防控。但是,在临床上,由于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或呼吸困难被怀疑HIV感染的患者,而又未被CDC确诊实验室确诊前,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必须将此类患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如居留在单间隔离病房或进行床头隔离。从艾滋病的危险传播途径出发,在综合性医院的病房内最主要的危险传播途径是经血液传播。为避免病房内的血液交叉感染的发生,凡是拟诊艾滋病的患者其输液穿刺操作除了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外,还必须与普通病人分开进行,不得混同。

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力十分低下,容易受环境其他病菌的影响而并发感染,特别是须避免与结核病人接触,注意病房通风与交叉感染。对于床头设施的消毒,可用75%的酒精擦拭,因为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因此,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除此之外,75%的酒精也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耐受性强于高温。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

3.2及时做好疑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由于到综合性医院就医的患者,一般无感染HIV的思想准备,有的甚至在初筛结果出来后,仍否认被感染,而且认为患艾滋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病人会产生恐惧、忧虑等心情,积极地开导,提高患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府的“四免一关怀”的认知,关心患者及其家人的健康和生活防护,及时让患者配偶采血筛查感染情况,必要时提供艾滋病防护的医疗咨询,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以提高其依从性和对诊疗的配合,有利于对艾滋病的人群防治。

3.3艾滋病患者的肺部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性疾病有肺孢子虫感染、肺结核和肺部细菌性感染。肺孢子虫感染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活动后气促或呼吸困难,常有中度以上缺氧表现,也是患者到呼吸内科就医的主要原因。及时帮助患者改善缺氧症状是患者的第一需求,因此,及时的完成血气分析和给氧十分重要,一般的血气改变是I型呼吸衰竭,中度以上低氧血症,需中等浓度给氧。肺孢子虫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从痰标本中找到肺孢子虫包囊,但临床上能开展此检查医院并不普遍,需要做肺泡灌洗或作雾化吸入髙渗盐水诱导气道内的深部痰液检查,需要护理人员仔细指导和取得患者的配合。目前临床上多依据胸部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经验进行诊断性治疗,在患者做影像学检查时,可提供氧气袋帮助。肺孢子虫感染的常见X线胸片或胸部CT表现为肺部毛玻璃样改变。当患者的胸部影像学改变呈毛玻璃样改变、临床有活动后气促或呼吸困难,加上临床有低氧血症者即可拟诊为肺孢子虫感染。对于这类患者应指导患者口服复方甲基异恶唑,每日4次,每次1.0克,连续半月,并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减少复方甲基异恶唑在泌尿道的磺胺结晶,少数有肝功能受损,由于口服剂量较大,时间较长,专科护理十分重要;及时地治疗肺孢子虫感染可以纠正呼吸衰竭,使病情得以临床痊愈,否则会增加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会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6]。艾滋病患者是否合并肺结核主要依靠胸部影像学改变和痰菌检查;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下降,PPD皮肤试验多不能反应病情,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胸片提示有肺结核的影像改变者,应指导患者接受正规抗痨治疗。一旦艾滋病确诊实验结果证实HIV阳性,也应积极引导患者完成抗病毒治疗。由于抗痨治疗和高效抗病毒治疗疗程均较长,且对肝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指导患者保肝治疗,定时观察血象、了解高效抗病毒治疗对骨髓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的肺部感染者还应积极进行痰培养,积极应对艾滋病患者的肺部细菌感染,常见的格兰阴性杆菌感染较常见,及时地抗生素治疗可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

由表3可见,艾滋病患者的其他较常见的机会感染还有口腔霉菌感染和其他消化道真菌感染,如腹泻等,及时地采集口腔霉菌标本或留取大便作细菌及霉菌培养,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和抗真菌治疗及改善其他消化道症状,可有效地防止消化道真菌感染。对于其他部位的机会感染,如神经系统症状和妇科疾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可积极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和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健康报讯:国务院防艾委赴川桂宣讲艾滋病防治政策.健康报,2010年6月28日1版.

[2]刘春梅.四川艾滋病感染者3万余例 疫情向一般人扩散.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2009年11月30日.

[3]王平飞,王廷杰,周兴荣,等.综合性医院艾滋病患者肺部病变26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9,30(2):205.

[4]周兴荣.综合性医院对艾滋病人的护理管理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4:27-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3-2008《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2008-2-28.

肺部护理诊断篇3

一、目的

1、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疫情处置的规范管理;

2、及时发现SARS、人禽流感病例;

3、及时发现其它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病例定义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2006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详见附件2),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2、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三、工作内容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下简称“疾控机构”)负责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

(一)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立即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12小时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立即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县级疾控机构要将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情况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务人员在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医院应立即组织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县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不具备相应诊治条件的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诊治,由接收病例的医院进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网络直报。

各级疾控机构在日常疫情监测中,要每日主动监视和分析网上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数据,分析是否有同一时间、空间或特定职业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生。

(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

县级疾控机构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对病例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详见附件3),并及时进行密切接触者登记。调查时重点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主要包括:周围有无聚集性发病现象,有无相应的高危职业史(例如从事SARS-CoV检测、科研相关工作或可能暴露于动物和人禽流感病毒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实验室人员;饲养、贩卖、屠宰、加工家禽人员及从事禽病防治的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处置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人员;未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诊治、护理人禽流感或SARS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的医护人员等)、以及其他接触禽类或野生动物或暴露于这些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环境的情况等内容。

县级疾控机构接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组织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追踪和医学观察。

县级疾控机构应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时向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

(三)病例的会诊与排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组织县级专家组进行会诊。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应订正为已明确诊断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并报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织市(地)级专家组进行审核。县级专家组会诊后仍不能明确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的病例,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

市(地)级专家组会诊后,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应订正为明确诊断的疾病或“其它不明原因疾病”,并由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织省级专家组进行最终审核。市(地)级专家组无法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的,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省级专家组进行会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后,要立即组织本级专家组进行会诊。

各级专家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人禽流感和SARS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在会诊结束后应提出书面会诊意见,如诊断为其它疾病或“其他不明原因疾病”,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将专家组会诊意见逐级通知到原报告单位,由原报告单位订正报告。

在各级专家组会诊的基础上,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应在发病后1个月内订正报告。

(四)病例管理

县级以上医院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将病例收治入院,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治疗。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应立即将病人转至县级及以上医院。

医务人员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诊治时,要采取基本个人防护措施(如穿工作服、佩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等)。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SARS、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者,须按照卫生部相应的防治工作方案开展处置工作。

(五)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县级专家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后,仍不能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时,县级疾控机构和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密切配合,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样本,尽快送至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SARS和人禽流感病原检测。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应立即采集相关标本进行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填写标本登记表。

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分泌物、气管吸取物)和血清标本等。如病人死亡,应尽可能说服家属同意尸检,及时进行尸体解剖,采集组织(如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标本。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2~4周的恢复期血清。

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相关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应事先进行危害评估。若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根据危害评估结果应参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科教发〔2006〕15号)的要求,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进行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经省级专家组会诊不能明确诊断的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省级疾控机构要将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必要时,省级疾控机构要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将省级及以下专家组会诊后已做出明确诊断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检测。

四、相关单位的职责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职责如下。

(一)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领导辖区内的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保障工作经费,组织督导评估和监督检查。组织专家组对医疗机构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将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病例的调查资料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根据需要,对下级卫生行政部门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进行审核。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二)医疗机构

1、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治、排查工作。医务人员在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史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

2、医务人员在做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报告;医院要及时组织专家组,对医务人员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

3、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4、负责对聚集性病例所在医院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及资料上报;

5、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级专家组会诊提供相关临床资料;

6、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或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

7、协助疾控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8、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

9、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与疾控机构配合进行标本转运。

(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县(区)级疾控机构

(1)对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3)指导医疗机构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采取隔离措施,指导有关单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指导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标本采集;

(5)将采集到的病例标本及时运送到有条件的市(地)级或省级实验室;

(6)及时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反馈至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

(7)定期分析、汇总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并报告监测结果。

(8)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将其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备案。

2、市(地)级疾控机构

(1)定期分析、汇总、上报辖区内的监测数据并反馈监测结果;

(2)指导县级疾控机构对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有条件的实验室开展SARS、禽流感病毒(H5N1)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相关检测;

(4)定期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和县级疾控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

(5)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将其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控机构备案。

3、省级疾控机构

(1)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并报告、反馈实验检测结果;

(2)定期分析、汇总、上报、反馈本省的监测结果;

(3)定期对市(地)级和县级疾控中心业务人员进行培训;

(4)对全省监测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

(5)对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或明确排除SARS和人禽流感的病例,将其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备案。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组织对省级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

(2)指导、参与各省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调查和处理;

(3)对各省运送的标本或分离物进行相关检测或复核、鉴定;

(4)组织对全国监测系统的督导、检查和评价;

(5)对实验室网络进行考核和质量控制;

(6)建立、管理、维护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数据库;

(7)定期分析、汇总、反馈全国监测结果。

(四)卫生监督机构

按有关规定及本方案要求对医疗机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相关工作制度落实情况开展日常性监督检查。

五、信息收集、分析与反馈

(一)信息收集内容

监测系统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报告卡、个案调查表、会诊记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标本送检表和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表等。

(二)定期报告、反馈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应由医疗机构保存,相关资料及时录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应由县级疾控机构存档,根据需要将复印件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调查处理报告应逐级上报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医院组织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记录原件保存在病历中,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会诊记录原件作为部门工作文件归档。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会诊记录的复印件应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病例标本送检表应由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填写。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

5、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表应由县级疾控机构负责填写、汇总,并及时逐级报告至省级疾控机构。

肺部护理诊断篇4

关键词:高千伏胸片;尘肺诊断;质量控制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随着企业及劳动者个人对职业病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及维权意识的日益加强,国企煤矿中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病-职业性煤工尘肺的诊断就出现较多争议,而高千伏胸片对于煤工尘肺的诊断意义目前仍不可替代,是我国粉尘作业者健康检查的常规方法[2]。高千伏胸片在职业病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质量的胸片是准确诊断尘肺病的前提和关键。它的优点是透视力强,能够显示体层摄影无法显示的小病灶,片子肺纹理显示清晰,尤其是矽肺结节,而且曝光幅度较小,曝光条件变动较宽裕,大大降低废片率,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仍然有很多主观、客观因素影响高千伏胸片质量,主要表现于暗室技术和摄影条件的稳定性方面。一张高千伏胸片的拍摄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人为操作、机器性能、暗室温度、显影、定影液等条件,现将实际体检诊断工作中,高千伏胸片的质量对于煤工尘肺的影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仪器设备 机器:岛津RAD10TEXFX 型500 mA×光机;胶片:14×14柯胶片;胶片距离:180 cm;曝光条件的选择:时间:0.03~0.02 s,毫安:250~320 mA,125 kV:90+胸厚(cm)×2;显影液的温度控制在30℃。

1.2抽样方法 对2015年1月~2016年5月参加诊断的 526例疑似尘肺病胸片进行回顾性调查。

1.3质量标准 包含下面三个方面:

1.3.1 基本要求 ①位正:完整(两侧肺尖、肋膈角)、对称(胸锁关节)、不重叠(肩胛骨与肺野);②标识清:片序列号、日期及其他标识,清晰、整齐置于两肩上方,且与肺野无重叠;③无附加影:无漏光、伪影、污染、划痕等缺陷。

1.3.2解剖标志显示 主要包括六项内容:①纹理清晰可见、边缘清楚;②成像锐利(心缘及横膈面);③显示完好(肺尖至肋膈角);④轮廓清晰(气管、隆突、胸椎等轮廓);⑤能表征心后区肺纹理;⑥右侧膈顶高度与第十后肋相当[3]。

1.3.3光密度测量 光密度测量一般有3项要求:①上中肺野密度范围不得超出1.45~1.75;②膈下密度不得超出0.28;③直接曝光区密度在2.50以上。

1.4高千伏胸片质量评价与分级[2] 标准如下:①优片:高质量的胸片,全面符合质量标准。②良片:较好的符合质量标准,未将至差片等级。③差片:很难符合胸片质量标准:?K质量欠佳,影响诊断区域面积范围在0.5个肺区至1个肺区;?L清晰度欠佳,肺部纹理不清或局部纹理模糊,诊断影响区域面积范围在0.5~1个肺区;?M气管轮廓模糊,心后区不易识别;肺尖到肋膈角的侧胸壁显示不清;?N患者吸气量较少,右侧膈顶超出第八后肋;?O照片偏黑,光密度偏差较大,如上中肺区光密度范围1.85~1.90;照片偏白,上中肺区光密度范围1.30~1.40;灰雾度较高,膈下密度范围0.40~0.50,直接曝光区密度范围2.20-2.30。④四级片(废片):胸片质量差,无法用于尘肺病的诊断。

2 结果

本次抽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参加诊断的526 例疑似尘肺病职工高千伏胸片约1700余张,通过二级片数量的汇总,对各类缺陷技术成因进行技术分析。影响胸片质量等级因素包含: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两方面,见表1。

在参加诊断的526例疑似尘肺病职工中,已诊断为尘肺病的有343例,本次结果与以上因素相关而影响高千伏胸片质量,造成等级降低或未诊断成立的共有62例,占参加诊断人数的11.7%

3 讨论

放射技师必须熟练掌握密度、对比度、清晰度、分辨率和感光等技术参数要求,拍摄高千伏胸片的X光机设备要满足拍摄技术要求;其次,拍摄位置要合理,告清患者拍摄位置要求及勿佩戴饰品、金属物件,避免肩胛骨和肺野重叠现象;拍片条件,拍摄条件是保证胸片质量的关键要素,采用固定千伏值、固定毫安值、仅通过调节曝光时间来改变曝光量,拍摄条件过高会将尘肺病分类降低、拍摄条件过低倾向于分类偏高,所以,拍摄过程要充分根据X线光机和相应配套设施、受检者体型等条件综合考虑,肥胖者需多加注意。此外,显、定影液需定期更换,洗片机及时清洗[4]。

自2014年11月我院开始独立进行煤工尘肺诊断工作开始,至今一直延用高千伏胸片诊断职业性煤工尘肺,所以要求放射科医师和参加诊断的诊断医师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必要的质量控制分析,最大限度的提高优片率,并本着对广大矿工负责任的态度,对有疑问的高千伏胸片至少给于2次以上的集体筛查,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分析有争议的诊断结论在今后的诊断体检中重点对比标识,尽可能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从2015年年初开始,我院正式启动运用了身份证识别仪来参与到上岗前和离岗体检及职业性煤工尘肺诊断体检工作中,建立体检、诊断信息数据库,给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进行连续的健康监护,为以后的诊断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档案信息的储存、更新作用,同时避免体检人员顶替、漏诊、误诊等差错发生,从而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职业病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GBZ70-2015)[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S].北京:人民l生出版社,2014.

[3]邹伟明.尘肺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05,32(3):57

[4]谭光喜,鲁际,张晓磷.高千伏X射线胸片与CT诊断煤工尘肺的对比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09(4).

[5]李海波,孙划,杨湘山,等.高千伏技术在CR检查中对被检者吸收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0(11).

[6]韩凯.在Ⅱ期矽肺诊断中螺旋CT与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

[7]张仲萍,孟兆瑞,岳良臣,等.尘肺的CT检查与X胸片比较研究[J].使用放射学杂志,2005(07).

肺部护理诊断篇5

【摘要】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病死率很高。其特征为肺部弥漫性病变并且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临床上一般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肺炎多见。感染发生在宫内及产时者称宫内感染性肺炎,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发生在产后的感染称为生后感染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球菌。因此,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诊疗及合理科学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 肺炎 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新生儿是刚离开母体的幼小生命,它的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发育都不完善,咽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部血液丰富,其次,新生儿机体的防御功能较差。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两类:前者包括产时吸入羊水、胎粪、血液,产时阴道黏液、乳汁,新生儿口腔分泌物及胃内容物,后者包括在宫内或产时,母体有传染性疾病时由血行或淋巴系统感染,以及出生后的感染所致。

新生儿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咳嗽、不发热、阵发性青紫或苍白、呼吸困难、拒乳易呛咳,死亡率高,所以,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临床护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新生儿肺炎的康复。

一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006~2010年收治的126例新生儿肺炎,其中重症肺炎56例,合并有心衰者32例,有惊厥者21例。全部病例均经病史、体征及X线证实。

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与X线改变往往不完全相符。利用胸部X线拍片对诊断新生儿肺炎有其重要性,尤其是高质量X线照片,可为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提高重要依据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在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中:(1)以拍胸片为主要检查手段;(2)拍新生儿胸片时,要做到操作快;(3)按照、曝光条件和曝光时机要掌握准确;(4)掌握新生儿胸部拍片的特点,这些都有助于新生儿早期肺炎的诊断。

2 结果 126例患者均获临床痊愈。

二 护理方法

1 加强疾病护理的宣教:注意患儿的保暖、休息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随时更换潮湿的衣服,以免发生反复感染。必要时应让患儿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等。

2 呼吸道护理:反复吸净口咽、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引流,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每2~4小时翻身、拍背、更换,取半卧位或床头抬高30°~60°,以使肺部扩张,减轻呼吸困难,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或止咳化痰药。雾化吸入后轻扣背部,协助排痰。

3 供氧护理:供氧有低氧血症时可根据病情和血氧监测情况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等方法供氧;重症并发呼吸衰竭者,可给予正压通气治疗。如果出现面色灰白、口唇紫绀、喘憋、呼吸困难加重等表现,立即给氧。缺氧明显者宜用面罩给氧,新生儿或鼻腔分泌物较多的患儿,可用面罩、头罩、鼻塞或氧帐给氧。如果患儿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口吐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表现,应立即吸入20%~30%酒精湿化的氧气,每次吸入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4 抗生素治疗护理:金葡菌肺炎可用耐酶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或丁胺卡那霉素;革兰阴性菌或绿脓杆菌对一般抗生素耐药者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B族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选用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素治疗,3天后用大剂量青霉素,疗程10~14天;李斯特菌肺炎可用氨苄青霉素;单纯疱疹肺炎可用阿糖胞苷或无环鸟苷;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用病毒唑雾化吸入3~7天;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静脉滴注;衣原体肺炎可用红霉素,剂量为50 mg/(kg?d),共2~3周。即根据不同患儿使用不同的药物和剂量。

5 中医介入的护理:根据小儿肺炎起病急且易传变的临床特点,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客观上存在缓不济急的矛盾, 因此发挥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炎的特色优势,需重视应用现代诊疗护理技术,加强对重症肺炎患儿的监测和护理;重视中医药扶正疗法在新生儿肺炎阶段的早期介入治疗和护理。针对婴幼儿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相对较差的矛盾,普及既保持中医护理特色又具简、便、廉、验的中医外治法及煮散剂的应用,加强中药给药途径及剂型改革;针对中医特色疗法在小儿肺炎防治中的作用,开展对常用特色疗法的临床验证及技术规范研究。

6 密切观察心力衰竭的表现:新生患儿如果出现面色灰白、烦躁不安、气喘嘘嘘等症状,短期内心率加速(幼儿>160次/min,婴儿>180次/min)、肝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等表现,要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入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药物,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7 按时服药、打针: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打针痛、吃药苦等问题而忽视给孩子及时治疗,甚至有些家长虽然接受了治疗,但孩子一旦病情有点好转就停止用药,这样的迁就孩子。可结果往往是过几天病情又加重,有用药,以至于病程迁延不愈,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8 恢复期的护理 :新生婴幼儿要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睡眠,要避免使他们过度劳累比如长期的啼哭等。同时要加强营养供给,要保证高蛋白、高纤维素食高营养食物的供给。

对于新生儿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不留下任何后遗症,而且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又合并了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就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因此,要正确认识新生儿的肺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早给家长和患儿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刘世超.新生儿肺炎200例X线诊断体会.实用儿科杂志,2008.

[2] 卢升梅.儿科细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 王慕狄.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 古锐,余加林.用PowerBuilder建立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及抗菌药物变化动态监测系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

[6] 许植之.新生儿肺炎的防治[J].中国实用儿科学杂志,2007.

[7] 陈伟君,姚庆华.早产儿肺炎的X线诊断与临床意义[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

[8] 张志君,徐润华,李剑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护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9] 吕玉霞,赛琴,裴鑫.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7.

肺部护理诊断篇6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慢阻肺;真菌感染;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72-0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念珠菌感染曾经是造成白血病病人和接受干细胞或器官移植病人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现在则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更为常见,ICU病区内病种复杂,危重患者多,且多接受侵入性诊疗,其中多为老年患者,长期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易发生深部真菌感染,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更易并发真菌感染[1],现就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间82例重症监护室内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2例患者中,男56例,女26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60岁,平均69.5岁,慢阻肺病史10-30年,所有患者均经痰液、肺泡灌洗液、X线平片、血培养等检查确诊为真菌感染。

1.2诊断标准①ICU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加重,发热、呼吸急促、白细胞增加等感染加重表现;②X线平片出现沿着肺纹理走行或者坠积性片状或团块状阴影;③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病情无变化甚至恶化,用常规感染治疗无效者;④痰涂片、培养检查真菌阳性,支气管镜检查或者肺泡液灌洗液培养为同一种真菌者,念珠菌器官感染的诊断金标准是:受累组织病理学存在念珠菌菌丝,并有脓肿,培养发现念珠菌生长。血清学检查念珠菌抗原和抗体只有约1/4显示阳性[2]。

1.3治疗方法氟康唑抗菌谱广,毒性低,半衰期长,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高,特别在痰液中药物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更适合于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对大部分真菌感染有效,但由于其肾毒性而应用有一定限制,但对于毛霉菌、组织胞浆菌和某些严重的隐球菌感染有较好疗效。国外资料也认为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病例特别是真菌全身感染者应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显著。本组82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应用氟康唑治疗的过程中肺内病灶逐渐增多,而改用两性霉素B治疗后病灶逐渐吸收。

1.4效果判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肺部阴影吸收,痰培养或血培养阴性,痰液两次以上检查无菌丝及孢子生长。好转:指临床症状减轻,肺部阴影未完全吸收。恶化:临床症状加重肺部阴影增多,多次痰检及培养仍可见大量菌丝及孢子生长。

2结果

本组82例患者中经综合治疗、治愈72例,效果显著7例,总有效率96%,死亡3例。本研究显示,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基础条件差,免疫力低下、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有关,病原菌主要以念珠菌为主,早期诊断较困难,主要依靠肺泡灌洗液检查、真菌培养来综合判断。治疗首选氟康唑,对氟康唑治疗效果不明显者,选用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

3讨论

近20年来,人类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美国1990年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率是1980年的1.9倍,居各种病原体感染率上升之首位[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重要致病菌流行病学监测和真菌感染的主要传染途径真菌病的传染途径有3种:即呼吸道传染、创伤传染和接种传染,本组医院真菌感染患者基础病为慢支、慢阻肺患者且多为老年人。这些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屏障受损,呼吸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真菌在呼吸道粘膜易于定植。

3.1真菌感染的主要菌种白色念珠菌分布在口腔、肠道、等处的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能分离出磷酸脂酶A和溶血磷脂酶,前者能将机体上皮细胞切断,使真菌很容易侵入机体的细胞内进行繁殖,后者由该菌分离出来,以保护其自身的生长繁殖。本资料显示,ICU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这与白色念珠菌分布广、致病力较强有关,成为医院真菌感染中的主要菌株。

3.2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机体对真菌感染的易感性主要与宿主防御功能有关。老年人及婴幼儿由于免疫力差,易合并感染;又因其感染的相关症状、体征不典型而未能准确诊断和治疗而影响预后。抗生素的使用:临床上抗生素的不合理的应用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孢菌素类药物具有耐酶能力强、抗菌谱广,可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以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缺乏造成念珠菌的二重感染[4]。

4结论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基础条件差,免疫力低下、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主,病原菌主要以念珠菌为主,早期诊断较困难,主要依靠肺泡灌洗液检查、真菌培养,X线平片及血液检查等来综合判断。治疗首选氟康唑,对氟康唑治疗效果不明显者选用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患者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抗真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汤兵祥.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J].中国实用内科杂,2003,23(6):331-333.

[2]Shelton BK.Opportunistic fungal infections in the critically ill[J].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2000,12:3232-3401.

[3]陈亚红,姚婉贞,王建丽.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3):197-200.

肺部护理诊断篇7

关键词 胃液;泡沫试验;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其特点是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临床以肺发育未成熟尤为多。早产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少,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因而容易导致肺透明膜病(HMD),为早产儿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所以对早产儿检测其肺成熟度非常重要。我院新生儿科开展早产儿胃液泡沫试验检测早产儿肺成熟度,方法简单易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早产儿115例,胎龄25周~36周,体重700~2650 g,住院3~50天,胃液泡沫试验结果阴性者25例经胸部X线诊断为HMD例,胃液泡沫试验结果阳性者中有12例经胸部X线诊断为HMD。

1.2 方法:胎龄1/3试管周至整个试管周有一层小泡沫为(++),(+)或(++)为可疑,提示肺发育不够成熟,可疑HMD,试管上部有较厚的泡沫层为(+++),(+++)表示PS多,肺已成熟。

2 结果

早产儿胎龄越小,胃液泡沫试验阴性率越高,也就是说胎龄越小PS越少,肺越不成熟,须严密观察早产儿呼吸。本组早产儿胃液泡沫试验结果阴性27例,6~12小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行胸部X线检查有25例诊断为HMD.占阴性92.6%,可见胃液泡沫试验结果阴性者发生HMD机会极大.(+)~(++)的60例中也有12例经胸部X片诊断为HMD,占20%。临床护理时不能忽视胃液泡沫试验结果阳性者。

3 讨论

3.1 PS的来源:PS是胚胎发育第22~24周肺泡上皮细胞的Ⅱ型细胞产生,26~32周数量仍较少,34~35周Ps数量迅速增加,部分排进羊水中,胎儿期少量羊水随胎儿吞咽动作吞入胃内,在娩出过程也有适量肺液进入胃内。故刚出生新生儿胃内含有一定量羊水,短时间内未被胃酸分解,可抽取胃液间接测试PS。

3.2 泡沫试验的原理及临床意义:PS是一种磷脂一蛋白质复合物。泡沫试验原理为:PS有助于泡沫的形成和稳定,而95%乙醇则阻止泡沫的形成。泡沫越多。提示磷脂类物质越丰富,则PS含量多。胃液泡沫试验结果可推测早产儿肺的成熟度,此方法操作简单,无毒害作用,可作筛选方法中的首选措施。结果阴性者提醒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其呼吸变化,有呼吸困难症状及早行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HMD,如诊断HMD者及时与家属作好医患沟通,制定治疗方案,并迅速作好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及应用PS的准备,争取时间抢救生命,减少合并症及病死率。

3.3 护理:入院后按早产儿护理常规,如胃液泡沫试验判断结果为阴性或可疑拟诊HMD,及早采取有效的供氧方式减轻呼吸肌的耗氧,使用监护仪监测体温、呼吸、心率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如患儿6~12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供氧不能使之减轻,立即报告医生并通知放射科作床旁X光摄片明确双侧肺野透亮度减低程度。典型X线表现分Ⅰ~Ⅳ级。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按Fulham评分法作出临床预测,评分

肺部护理诊断篇8

【关键词】肺泡灌洗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3-02

Lavage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condition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Bai Fengxian Song Ailing

(Xinjiang People's Hospital Respiratory Changji, Changji 831100)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diagnostic lavage in condition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106 cases of diagnostic lavage good condition and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us assessment, 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2% lidocaine with high inhalation anesthesia, surgery for close observation and to take appropriate care measures,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so that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entire irrigation process. Material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cough and breathing, blood pressure changes, watch for bleeding, pneumothorax, pulmonary edema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occurred. Results process smoothly, only 2 cases due to inability to tolerate checks out, the remaining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lavage, the success rate of 98.11%. No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is the lavag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surgery with close observation and skilled core of technology, emphasis on work lavage after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care content.

【Keywords】lavage Care

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能直接获取肺内炎症免疫效应细胞,是探讨肺局部免疫病理过程的一种比较安全和有用的检查方法。对某些肺疾病,特别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肺泡蛋白沉积症、风湿性疾病伴肺纤维化和Langerhans 组织细胞增生症等)、肺部肿瘤以及免疫受损患者的肺部感染等,BAL已成为辅助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检测手段。具有创伤小、诊断阳性率高特点[1]。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本院呼吸科对106例患者行诊断性肺泡灌洗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6例,其中男62例、女44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7.3岁;均因有呼吸道症状或者肺部有阴影者。

排除对象:活动性大咯血、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全身情况极度衰竭、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严重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不稳定心绞痛、疑有主动脉瘤、气管严重狭窄、尿毒症、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等行支气管镜检查禁忌者[2]。

1.2 BAL方法 2%利多卡因高频雾化吸人麻醉,采用电子气管镜(OLYMPUS BF 1T160)检查,BAL灌洗部位选择: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选择右肺中叶(B4或B5)或左肺舌段,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进行BAL。

BAL 操作步骤:(1)首先在要灌洗的肺段经活检孔通过一细硅胶管注入2%利多卡因1-2ml,做灌洗肺段局部麻醉;(2)然后将纤支镜顶端紧密楔入段或亚段支气管开口处,再经活检孔通过硅胶管快速注入37℃灭菌生理盐水。每次25-50ml,总量100-250ml,一般不超过300ml;(3)立即用50-100mmHg(1mmHg=0.133kPa)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通常回收率为40%-60%;(4)将回收液体立即用双层无菌纱布过滤除去粘液,并记录总量;(5)装入硅塑瓶或涂硅灭菌玻璃容器中(减少细胞粘附),置于含有冰块的保温瓶中,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查[3]。

1.3 结果 本组106例通过BAL诊断明确62例,肺结核12例,肺部炎症13例,侵袭性曲霉病3例,哮喘5例,肺泡细胞癌9例,间质性肺炎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l5例,2例因无法耐受退出检查,检查成功率98.11%。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支持大多数患者对此项技术不了解, 存有不同程度的疑虑、恐惧和紧张等负性心理。为此, 耐心向患者及家属阐明做此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意义及其安全性, 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手术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使之有思想准备, 以便取得合作。询问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等, 了解和排除可能影响治疗的有关因素。

2.1.2 物品准备 备齐止血、升压、呼吸兴奋、激素等各种抢救药品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局麻药物及灌洗所用的器械等, 检查采集装置、吸引器; 气管镜室常规空气消毒, 操作时严格无菌技术, 以防感染。

2.1.3 患者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 出、凝血时间和心电图的检查, 常规CT 扫描, 必要时强化CT 扫描, 以明确病变位置、形态特点, 血供及病变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治疗前嘱患者禁食6 h, 禁水4 h, 防止手术中呕吐误吸, 精神过度紧张和/或分泌物过多的患者予地西泮10 mg和/或阿托品0.5 mg 治疗前30min 肌肉注射以镇静、降低迷走神经反射, 保证操作顺利进行。给患者吸氧、心电监护、体表氧饱和度监测。血压偏高(收缩压>160 mmHg 、舒张压>100 mmHg)的患者,予降压治疗后再行BAL。

2.2 术中护理配合

2.2.1 麻醉护理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高频雾化吸入麻醉[4],必须根据患者敏感性给予恰当的药物计量,吸入要充分、深吸,吸入利多卡因注射液15 min左右,询问患者是否有舌根麻木的感觉,观察有无出现恶心、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等不良情况。本组5例出现恶心、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反应,与温丽芳报道相近[5],心动过速在停止操作后很快缓解,恶心与支气管痉挛采用边麻醉边向患者解释后缓解,注意有无利多卡因过敏情况发生。

2.2.2 术中观察 用气管镜挑起会厌软骨过声门进入气管,若患者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心率明显加快,停止操作,加大氧流量,观察平稳后继续检查。在隆突处,迅速局部给予利多卡因注射液1~2 ml,减轻刺激反应;在灌洗过程中吸引器负压一般不超过100mmHg,镜头要紧卡管口,避免支气管黏膜损伤、出血,同时尽可能多回收灌洗液;若术中患者有剧烈咳嗽时,暂时停止操作,同时加大氧流量,分泌物多时给予等渗盐水冲洗再吸引,镜下有活动性出血予1:2 000肾上腺素或立止血注射液局部喷洒注入,操作结束后观察支气管腔内情况,缓慢退镜。本组2例因为氧饱和度降至70%,退出检查。

2.3 术后护理 操作结束后继续观察3~5 min,无明显不适,护送回病房;注意咳出物性状及呼吸、血压变化,观察有无术后出血、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告知患者继续禁食2 h,以免气管误吸给予痰盒继续留痰检本。

3 小结

肺泡灌洗术是呼吸科诊断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重视术前准备,术中做好麻醉护理和观察,及时配合医生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BAL术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7-40.

[2]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3);134-135.

[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技术规范(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90-391.

[4]吕从燕.诊断性肺泡灌洗术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2);141-142.

上一篇:股票投资的主要方法范文 下一篇:防疫专题会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