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范文

时间:2023-11-11 05:25:26

人生在世篇1

在宇宙中,我们人类是一个渺小的存在,如沧海一粟般存在于浩淼的星辰中,就像一只蚂蚁那样弱小。但同时,我觉得我们人类又是十分强大的,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无数的奇迹,无数的精彩。

人生在世,这条路漫漫,我们走的又凄苦又迷茫,中间挫折无,数中间困难重重,但是每一个存活的人,我相信都会无比渴望成功,都会无比渴望轰轰烈烈,即使渴望平凡,也会渴望在细水长流中体验人生的乐趣。

那我人生在世,我们一定要拿出足够的资本去为自己拼搏,去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样才在人近黄昏之时,不会为自己年轻时所做出的选择而感到后悔与无奈。

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更没有理由绝望,人生在世本身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活出精彩,活出灿烂的一片,明天。

人生在世篇2

“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同志在谈领导干部要读书的问题时专门讲到,“年老的时候,时间充裕,阅历丰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在读书世界里感悟人生,乐以忘忧。”

人到老年,有太多的阅历,太多的对比,太多的感触,一生中历尽了风风雨雨,尝遍了酸甜苦辣,尝够了春花秋月,饱经了升降沉浮,感受了人生百态。

人到老年,退出了政坛,回归到了自然,头上没有了官帽,手中没有了权力,身边没有了随从,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人到老年,卸下了工作的重担,不再成天的紧张忙碌。时间充裕,生活清闲,一身轻松,无所事事,往往喜欢回忆往事。

人老怀旧,这是人的一种天性。问题在于人不能老是生活在回忆里。如果老是生活在回忆里,就会被一些陈年往事所纠缠,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忧之中,自寻烦恼;就会感到现在与过去反差太大,心理不平衡,产生失落感,郁郁寡欢;就会忽视现在,看不到未来,仿佛天塌地陷,世界的末日到了,心灰意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延长了。“人活七十古来稀”已成为过去,现在活九十、百岁的人多的是。因此,人虽然进入了老年,但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一位西方高龄政治家在离开自己曾多年工作的官邸时说过:“生命始于今日”。进入老年,只是人生进入了一个新起点,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明天的阳光依然灿烂。若想老年生活过得愉快,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窃以为不妨像同志所说的那样,静下心来,多读点书,走进读书的世界。在轻松的阅读中,去寻找一些新鲜的感觉,去享受阅读的愉悦,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在学习中通达人生,感悟人生,享受人生。使自己远离失落,远离烦恼,远离郁结。活得自在,活得潇洒,活得快乐,活得延年益寿。

世界上的书,汇成了浩瀚的知识海洋。如将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藏书书名打印成名单,其长度可排2千万公里,约绕地球5200万圈。书海茫茫,人的精力、时间、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都去读,要有选择地去读,读一些适合老年人阅读的书籍。

老年人不妨读点历史书籍。读历史书籍,可以观赏历史的波澜壮阔,考察朝代的兴盛衰亡,品味人生的升降沉浮,感受历史的风云变幻。特别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众多的历史人物,如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稍逊的唐宗宋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他们都曾金戈铁马,叱咤风云,驰骋万里,都是天之骄子,但现在都成了过眼烟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尼克松有句名言,“从不回忆过去,永远面向未来。”过去了的无法改变。人生是条单行线,不可能回过头来再走一遍。人生不像写文章,不能把写错了的地方删除掉。人生苦短,不能老是想过去怎么样,而应该珍惜现在,钟情于未来。从历史长卷中我们不难感悟到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不管是伟人、是英雄,还是凡夫俗子,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弹指一挥间”,谁也不能主宰世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众多的风云人物都成了历史,但“青山依旧在”,地球照样运转,江水照样东流,旭日照样东升,夕阳照样西下。大可不必“独怆然而泪下”。老年人一定要走出过去,走进现在,走向未来。做点自己所喜欢做的事,做点自己过去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

老年人不妨读点人生哲理书籍。哲学向来关注人生,人的一生充满了哲理,哲学与人生相伴。正所谓人生哲学,哲学人生。只要用心去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两两相对的东西。得与失、喜与忧、多与少、大与小、进与退、上与下、真与假、好与坏、利与弊、福与祸、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成与败、长与短……这些既是相互对立的,又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长,就看不出短;没有好,就分辨不出坏;没有多,就比较不出少。人生是道算术题,有加有减,有得有失,此消彼长。“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有人得到了权力,却高处不胜寒;有人得到了财富,却穷得成了精神乞丐;有人得到了名誉,却往往为名所累。“世间哪有扬州鹤,”不可能让一个人把好事占尽。

相对的东西往往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康熙大帝玄烨3岁时出过天花,九死一生,留下一脸麻子,这是人之大不幸。但就是这一不幸,却因祸得福,后来继承了皇位。因为人出过一次天花,便可终身免疫,没有了生命的危险,有利于朝廷的政局稳定。而顺治皇帝的另外四个皇子,虽然没有遭此一劫,却因此与皇位无缘。

同时,有些相对的东西只是人的一种感觉。比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痛苦,谁也说不清楚,全凭自身的感觉。有个高官厚禄、锦衣玉食的人感到自己很痛苦,便去寻找幸福的人。最后在乡间田埂上找到了一个坦胸露背、呼呼大睡的农夫。农夫 饿了吃,困了睡,醒了干活,成天乐呵呵的,从不知痛苦为何物。现实生活中,蹬三轮车的人腰躬背驼,汗流浃背地满街跑,嘴里却哼着小调。而有的人带着小秘,开着私家宝马车还经常发牢骚。谁幸福,谁痛苦?

用哲学的思维去感悟人生,可以使人超凡脱俗,走出偏见,进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把烦恼扔给世界,把快乐留给自己。

关于人生哲理方面的书籍很多。近些年《光明日报》原总编辑袁志发所著的《快乐老年》、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所著的《人生漫步》和《人生宝典》、文化部原部长王蒙所著的《我的人生哲学》,都是有关人生哲理方面的专著。这几位作者都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官,且都是现代很有影响的大文豪。他们有的从大漠风尘中走来,有的曾被下放到漠北塞外。他们用自己丰富的政治阅历和人生经历,用冼炼的文笔和深邃的哲理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透析。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书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阅读时醍醐灌顶,读后使人茅塞顿开,如梦方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只要“心儿不曾老”,夕阳无限好。

老年人不妨读点古典诗词。中国是诗词之邦,古典诗词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枝绚丽奇葩。中国诗词始于春秋,盛于唐宋,延续至今,留下了无数壮丽的诗篇。仅唐朝就保存了五万多首。孙沫把唐诗中脍炙人口的诗作挑选出来,编成了《唐诗三百首》。龙榆生著述了《唐宋名家词选》,共选录了唐、五代、两宋词人的词作708篇。这些诗词有的言志、有的咏怀、有的抒情、有的状物、有的明理,汇集了大量的人生阅历和经验。老年人常读这些优美感人的诗词,可以把人引进一个轻松愉快的审美意境,使人产生忘却一切纷扰的感觉,从而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神情开朗。王蒙的座右铭就是“笑向夕阳觅古诗”。

且看,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把大漠塞北写成了千古壮观。王勃的“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把江南秋景写成了千古绝唱。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把四幅独立成画的意境溶入诗篇,令人遐思万里。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人仿佛进入一种水乡泽国的图画之中。呤诵这些诗词可以使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壮美。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诗词既是写境,更是明理,给人以许多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思辨。

陆游“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亡告乃翁”、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辛弃疾“梦里挑灯看剑”等壮丽诗篇,读后令人热血沸腾,激起人们满腔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丹肝两昆仑”、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抒发了作者为了人生的信仰和追求,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宽广胸怀。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真实情感与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震憾着读者的心灵。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抒发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春蚕”、“蜡炬”后来成了形容人的品格的一种象征。

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表现出诗人一种乐观自信、豁达浪漫的豪放性格。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夫喜作黄昏颂,满日黄山夕照明”等诗句,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老而志坚、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博襟。

宋朝大文豪坡被朝廷一贬再贬的人生际遇,使他写出的诗词更是充满人生的感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好一个“人间如梦”,给人以多少回味与遐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与亲人离别,虽有感伤,却又豁达;既表真情,又含哲理,被后人广为传诵。

更有一代伟人的诗词,不仅在当代诗人中独领,而且历代诗人都无与伦比。他的诗词意境高远,气势恢弘,激情四射,卓然超群。“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现出一代伟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气势磅礴,彰显出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和革命家的万丈豪情。读后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

人生在世篇3

如今,见你高声阔谈你所谓的“追求者”,我的心也淡了,只是我强颜欢笑罢了。也许爱对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遥远了,我们已是豆蔻年华,情窦初开,有爱慕之情也不足为奇。不过我未折蟾宫桂,难伴玉瓶花。因为我深知,想藏娇,你无金屋怎么办?虽有意,却同沙地种芝兰,倘真心,君应要,分道扬镳各就班。只要腹有诗书,不愁春风不度玉门关。今日我担凳,君骑马,他日相逢君为下,今日我虽卑微,君风流,可若干年后,却不知又是一番怎样景象。到时落得一身破絮,两鬓风霜,三餐白粥,四面空墙,五经扫地,六亲不谅,七颠八倒,九曲回肠,十分凄凉,到时才悔当初,便为时已晚。也许,将来我的《一曲凤求凰》,便足以抵得你当年的多少情歌骇浪。

我最不喜欢庸脂俗粉的奴颜媚骨,我觉得那是一种做作。这样的人,连古代的歌妓,也难以相提并论。柳如是,董小宛,卓文君,霍小玉……哪一个不是满腹才华?她们虽身为歌妓,却个个才思如云,懂得对爱情的一种忠贞不渝之志,身为卑贱,却同样赢得世人的称羡。

思绪凄然,人生已是风前絮乱。欢也堪怜,悲也堪怜。当年不是错,好花月,何用天公遣?但饮恨,默默同谁言?天亦老,情难断。愁罢愁,已是付流川……当年伯牙早把琴弦断,知音永逝再难逢,今日我无心断琴弦,不料只剩得冷泪抚冰弦,人心已变,覆水未许再收,偷偷顾影泪暗涓。只愿你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今日我文思大发,这也是我叹了一晚的结果,写将出来玩弄玩弄罢了,若真有读懂者,也算是我高山流水遇知音咯。人生在世,千金难买知音人,纵便有万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只有仰天长叹,学古人抖落一身风尘,独自开始我平平淡淡的生活,对此,我只能付之一声,君子之交淡如水,过了的,就让它过吧,它始终都会过的,只求我心如日月,酒入豪肠,便也排解了俗世的喧嚣,我心的爱恨情仇。

人生在世篇4

前路再长 长不过行走的脚步

1935年一个寻常的日子里,王世俊出生在山西晋中一个不寻常的家庭。父亲王振是抗战时期的地下党员,做事谨慎小心却又不惧艰苦。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的大胡子,那是从二十岁就开始蓄起的,缘由是一次生病误服了大剂量的药物,满口的牙齿在一夜之间脱落,胡子也猛长起来。从此以后,“大胡子”、“没牙巴”(当地方言,意为没牙齿)在那个敏感时期成了父亲的代称,真实名字却鲜有人提起,这让王世俊很是费解。随着一天天长大,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家庭,读懂了父亲。后来,随着一次轰动当地的事件发生,王世俊的生活轨迹被扭转了。

这源于他父亲接到的一个任务。在当时的山西省太谷县小常村,擅长易容术的父亲,乔装打扮成一个乞丐,假装向出来放风的日本军官乞讨。在说时迟那时快的瞬间,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藏在身后的手枪,将敌人一枪击毙。在当地,这仿佛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击起了千层浪花。这一枪为父亲带来了升迁,也打乱了王世俊的生活。随着父亲的职位调动,王世俊也开始了走南闯北的人生。

1949年,太原解放前夕,王世俊离开了家乡,加入中国人民,进入第18兵团文工团当文艺兵,在锣鼓队学习打击乐。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训练,技艺迅速精进。那时候,在全国连战连捷,文工团在祝捷仪式、入城仪式等许多个欢庆活动中,都有精彩的演出,锣鼓队便是开路先锋。欢快而震天的锣鼓人振奋不已,也更坚定了王世俊学习音乐的信念。

后来,他先后加入川北文工团、重庆工人文工团。在这期间,王世俊刻苦学习打鼓,并获得“南充第一鼓”的美誉。在重庆,他又开始学习小提琴并逐渐闻名全国,即使在乐队中占了一席之地并成了乐队首席小提琴手后,他依然不忘刻苦训练。盛夏的重庆恍若蒸笼,亲朋纷纷逃进深山避暑,王世俊却觉着这是个难得的清静之时,是练琴的绝佳环境。于是他光着膀子拉琴,实在熬不住酷热时,就用脸盆装满凉水,浇在背上来给自己降温。“哗哗”的水声、悠扬婉转的提琴声,交相辉映。如此往复,数十载春秋悄然逝去。

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他的勤奋终得开花结果。1956年,王世俊被调到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管弦乐队,任首席小提琴手。那会儿的全国总工会刚成立不久,由当时的重庆市工人文工团、成都市工人文工团、自贡市工人文工团、中国人民陆军第18兵团政治部文工团等陆续合并而成。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大家庭里,王世俊开拓了视野,才艺也得以充分施展,熠熠生辉。

天生的灵气加上不懈的努力,为王世俊铺开了广阔的音乐之路。他的创作开始像雨后春笋一般,一颗颗萌芽、生长。他创作了《草原牧民》、《白毛女》等协奏曲。其中,最为轰动的当数《云雀》,震烁乐坛,名噪一方。在那个年代,用板胡来演奏外国名曲,还是很罕见的。后来创作的《穿上绿军装》也在当时传遍大江南北,引起很大的反响。

纵观他职业生涯,我们发现,坎坷和磨难是主旋律,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这是颠仆不灭的事实。时代的潮水汹涌猛烈,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王世俊心中秉持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他经受的是那个时代独有的艰苦考验,但他始终坚守初心,将青春献给了音乐事业。

“事业与家庭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荣誉到来的,还有他的爱情和家庭。如今看来,这个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简直堪称“冠军之家”,因为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大儿子王晋出生后,王世俊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儿子的小提琴演奏表现不俗,将小提琴拉得潇洒自如,令人沉醉。现如今,王晋是澳大利亚交响乐团的主要演奏员,也是当地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

二儿子王涛在1967年出生。3岁生日时,王世俊为儿子精心做了一把乒乓球拍。王涛高举着拍子欢呼:“这是一个小宝贝”,小小的娃并没有意识到,从此,他就要开始自己的“乒乓生涯”。在父亲王世俊的陪练下,王涛的球技越来越好,不管是加速度,还是声东击西等技巧,王涛都很少失误。

1979年底,中国人民基建工程兵成立乒乓球队,13岁的王涛被球队领队看中,成为一名专业乒乓球手。从那时起,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比赛,皆取得不菲的成绩。这些比赛为以后王涛夺得冠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上,王涛获得乒乓球男子双打冠军。从此,他的获奖之路铺展开来,国外国内诸多赛事的桂冠频频被他摘取。

三儿子王成则是自由音乐人,经常自己作词、谱曲、演唱,在音乐圈内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较深的造诣。

孩子们的成就,是王世俊老年生活里最大的欣慰。 沉浸在音乐世界里的王世俊

至今,82岁高龄的王世俊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这缘于退休后的他养生有方。他热爱音乐,在抑扬顿挫的节奏里疏泄压力、寄托情感,摒弃世俗负能量,他还热爱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能激发人进取向上,是力量与健美的奇妙组合。因此,他时常锻炼,练就健康体魄,将疾病拒之门外。这一“精神与体制”相结合的同步养生让八十多岁的他仍然过着“热气腾腾”的生活。

如今,他时常感慨,“走到今天,我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深入思考的结果。这种深入思考,保证了我日后生活中每一秒的勤奋,都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帮助我实现自己的目标。”

结语:

人生在世篇5

我被分到了六连一排四班,给我们训练的是一位年纪只有21岁,当兵才一年的新兵。他很是爱笑,但那张稚气未脱的脸上却写满了严肃和认真。同时给我们训练的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兵,同样二十几岁的年龄,已经当上了排长,据说马上要升为连长了。她也很爱笑,特别爱和我们开玩笑。但是教官们训练的时候,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如果同学们的动作不到位,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给我们示范,让我们一遍遍的重复。教官们说:“穿上军装就是一名军人,就要用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一直记着这句话,虽然自己有不少家人都是军人,但这是我第一次与军队生活亲密接触。

身披象征生命与希望的绿色,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对军训充满了好奇。可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伴随着站军姿、转法、敬军礼、齐步走,跑步走、正步走、蹲坐……等一系列的动作,我们一遍遍的重复着这枯燥的动作。唱歌喊口令,我们用全身的力气吼叫,却总不能让教官满意。腰酸了,必须撑着;背疼了,还要挺直;喊哑了嗓子,喉咙还依然忍痛嘶叫。无论是滂沱的大雨,还是火热的烈日,我们的训练依旧;不管是流汗还是流泪,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止。我们始终铭记着我们的誓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通过紧张、严格、艰苦的军训,我们迎来了五天之后的汇报表演,此时的我已经是一名合格兵了。闭营上式,我们军姿纹丝不动,步伐整齐有力,口号声音洪亮,我们用心体会军人的英武成熟,军人的一丝不苟。“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是军人的标准,同时它也将成为我的目标,我虽不是一名军人,但我会努力做到这些。

同时在家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在军训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在艰苦的军训中寻找快乐。无天的军训结束了,同宿舍的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告别,,我们即将分别,回到各自的班级,我不禁留下了泪水,但这眼泪不是悲伤而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高中生活的期待,这个夏天我发现我长大了。

高中的第一堂课——军训,在五天后的27日的闭营式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了。回想起这些日子,我感慨良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出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军训的结果。军训期间,我们还请了国防大学的教授给我们讲课,并组织了联欢晚会,(我还是宣传员),这些让我们充分了解了军营生活的丰富多彩,现代军事的飞速发展。军训的感悟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它教会了我们对别人的关爱,它加深了我们理解保卫祖国的责任,它告诉了我们面对困难应有的态度。我们至少是我不再是娇滴滴的孩子,不再是好

哭的小姑娘,我知道面对高峰,我们须自己去搭造阶梯;遇到山崖,我们要自己去连结绳索。我们的命运在自己的手中,只是看是否去把握!  

    五天,在漫漫的人生中只不过是匆匆的一瞬间。但在军营中度过的五天,绝对是不平凡的五天。“阳光走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我们必须去努力,我们必须去拼搏,谁笑到最后,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生在世篇6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以对世界的理解理解人,是本体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并未真正地进入世界。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去理解世界,是认识论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此时人开始走进世界,但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人、世界,二者的关系最终走向了分裂。德国古典哲学试图统一二者,但由于没有发现人与世界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所以他们实现的仅仅是抽象的统一,而真正的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人是融身于世界的人,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现实性,但同时也被二重化了,人具有了自然性和超越性,世界具有了自然性和属人的性质。通过否定性的实践活动,完成了人对世界的生成和世界对人的生成,二者达到了真实的统一,实践既是人与世界分化的基础也是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以人的实践活动规范着对人与世界的理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理解的主要特点。

(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是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不同的哲学以其不同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上。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阐述。

(二)

从泰勒斯把世界归于水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这是从本体论视角展开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一条线。在这条线上的哲学家试图从自然存在的某种经验事物中去寻找统一的本源。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巴门尼德的存在一直到柏拉图的理念,这是从本体论视角展开追问的另一条线。在这条线上的哲学家没有从经验的事物中去寻找世界统一的本原而是认为世界统一于人们无法经验到的本体,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创造了数、存在、理念,然后再用这些来统摄万物以达到统一。

在这一阶段上,人不是哲学思考的中心和主题,人们把目光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以解决世界的统一性为主要内容。这说明此时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还不是作为问题而存在的,而只是包含在人对世界的理解的前提中,以对世界的理解来理解人,是这一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追问的主要特点。人并未真正地进入世界,而只是在世界之外可以观到世界的一个存在物。人以“想象力”规范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人的想象力是什么样子,世界就被构造成了什么样子。

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1)这一阶段的哲学由于离开了人去断言世界,因此很难真正地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不具有现实性,人被融化于世界之中,也失去了自主性,最终失落了人,瓦解了人的现实世界。

到了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在这一转向中,对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追问可分为两条基本的思路。从培根、洛克、贝克莱到休谟,他们坚持经验论的立场,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经验的感性内容。贝克莱否认了物质世界,物质实体的客观存在。休谟则只承认知觉是唯一的实在,超出知觉一切都不可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则坚持唯理论的立场,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把人理解为一个“思维着的东西”,并从中推出了万物的存在。黑格尔这样评价笛卡尔:“中世纪的哲理神学没有把自身出发的思维当作原则,这种思维现在却是原则了。”(2)由于经验论从个别出发,所以他们认为一切事实的指示只能来自感觉经验,由于唯理论从一般出发,所以他们认为只有导源于人的理智方面的知识才是可靠的。而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由对外部世界的探讨转向了对人自身认识能力的考察。从人的认识能力出发去理解世界,使这一阶段对人与世界关系理解的主要特点。世界不是与人无关的存在,而是由人的认识能力去把握的。人被等同于思维,因此人与世界的关系在这一阶段最终被表征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样,思维与存在怎样统一,怎样发生作用等问题就进入了人们思考的的范围,思存关系在这一阶段也获得了自身的意义。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可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哲学由于没有把人看作是以实践方式存在的现实的人,因此很难真正去解决思存问题,只有把目光到现实世界,这一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版权所有)

(三)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试图克服主客、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以新的方式去开创哲学道路,康德首先做了这个工作。他认为“作为我们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些物本身可能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们的现象,也就是当它们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之内所产生的表象。”(4)他把认识看作是一种主观形式参与的能动过程,认为关于对象的知识的可能条件存在于主体中的。康德在现象界实现了统一,而物自体作为人的认识的消极界线是人的认识无法达到的。

康德的真实意义在于证明了无论是主客还是思存的统一都不能用简单的还原法,人的认识只能是成立于二者的统一。而这一点也是以后的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的方向。

黑格尔则认为人的思维是可以达到对物自体的认识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他把人归结为理性,以概念为中介统一了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概念是自在的客观世界对自为的主观世界的生成及外部世界转化为思维规定,同时也是自为的主观世界对自在的客观世界的生成,即以观念的形态构成思维中的客观世界。

对黑格尔以“无人身的理性”所实现的统一,马克思做出了批评,认为“黑格尔把人变成自我意识的人而不是把自我意识变成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的自我意识,黑格尔把世界头足倒置起来,因此,他也就能够在头脑中消灭一切界限;可是对于坏的感性来说,对于现实的人来说,这当然丝毫不妨碍这些界限仍然继续存在。”(5)恩格斯则认为黑格尔是“从思想中,从世界形成之前就永恒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的模式、方案或范畴中,来构造现实世界。”(6)在他们看来,黑格尔仍然只是在思维中实现了人与世界的统一,而这一统一并没有真正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种用概念的逻辑推论表达的所谓纯粹原理,其实只是结果,而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从感性的人出发统一人与世界,把人与世界归结于自然。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认为:“他把人之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7),“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8),所以实现的仍然是人与世界的抽象统一。以人类的历史、人的感性活动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四)

人类的历史,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9)的活动过程,因而“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能通过实践的途径,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的力量,才是可能的”。(10)因此,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看成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世界”以“现实的感性活动”为中介而发生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一方面面向着客观世界,依赖于它,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另一方面人又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世界,以它的活动改造外部世界,消灭它的规定性,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人与世界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以往的哲学虽然也说二者的统一,但只是一种外在的统一,世界被看成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者,主体被看成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这样,就需要去解释人与世界也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马克思则把人理解为融身与世界之中,依附世界之中的人。世界乃是由于人的“在此”而对人揭示、展示自己。人首先是通过活动作用于万物,而不是首先被认识,即世界不是首先作为外在于人的现成的东西而被人凝视、认识,而是首先作为与人打交道、起作用的东西而展示出来,人在认识世界万物之先,早已与世界融为一体,世界只是人活动于其中的世界。

在实践活动中具体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看到人与世界在实践活动中都获得了现实性。就世界而言,在进入人的视野之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11),只是一种单纯的客观性,对人毫无意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属人的性质之后,世界自身才获得了现实的品格。就人而言,仅仅是自然的属性,还无法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也无法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生活,因此只能成为生存,人则按两种尺度生活,一个是“任何物种的尺度”,一个是“内在固有的尺度”,(12)所以人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但“动物是和他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之间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了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13)人的本质无法通过自身表现出来,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对象化给对象,才能获得现实性。

在人与世界获得现实性的同时,人与世界也被二重化了。世界就其“本原”的意义上讲,即使在实践活动发生后,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都是自然的存在,仍得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但同时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客体还是中介,都是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有了属人的性质,开始遵循人的活动规律。这并不是实践活动产生了两个实体世界,而只是说这个现实世界具有了两重属性,即自然的性质和属人的性质。人在本原的意义上也是属于物质世界的,作为自在的存在,人与自然界服从同一规律,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以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个体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它们与自然界的关系”(14),而人作为自为的存在,又具有超越的本性,他不满足于现有的存在,而要按照他的理想去创造他所要求的世界。这样,人的世界就具有了三重述性,一重是自然世界、一重是生活世界、一重是理想世界,而现实的人则存在于生活世界中。“不是处于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5)

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己提升为主体,而把世界变为“为我存在”的客体。人不满足于现有的世界,而要以自己的活动让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他要把自己的要求转化为观念世界,在其中注入主体的知识、情感、意志、想象等目的性和创造性内容,使之成为理想的世界,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活动把理想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这一方面否定了世界的自在存在,使其二次生成,具有了属人的性质,一方面又否定了人的理想世界,使其成为现实的存在。正是在这种否定的过程中,人与世界重新达到了统一。世界对人来说不仅仅是人生活的物质基础,而且还是一个满足人需要的对象世界,价值世界。

否定的过程也就是统一的过程,在实践中实现了世界对人的生成即由自在的世界转化为自为的世界,由客观的世界转化为主观的世界和人对世界的生成即自为的世界转化为自在的世界,主观的世界转化为客观的世界。

由实践活动去看人与世界的关系可知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不是人,也不是世界,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以人的实践活动规范人和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特点。实践活动生成了现实的生活世界,把人与世界统一在其中。“人的现实世界不是给予的世界,而是经人自己的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在这种活动中,人以物的方式从事活动,换来的则是物以人的方式的存在。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的活动,也创造了人的生活世界和对象世界。”(16)人在自身之外必定有一个“他者”并需要这个“他者”,自然界越来越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世界本来就是互为对象的无数存在着的聚集,人通过使自己的生命力量“对象化”使对象“人化”从而获得“类属性”,从而人与世界共生为一个体现着人的本质的生活世界。而这个生活世界还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人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对象性,人还能够在观念中有“对象性”达到“非对象性”,形成理想世界,在把对象世界改造为符合人要求的生活世界,实现人与世界的不断统一。所以实践活动既是人与世界不断分化的基础,也是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

注释:

(1)、(3)、(7)、(8)、(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16页、78页、58页、24页、31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0页。

(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45页。

(6)恩格斯《反杜林论》,第3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10)、(11)、(12)、(1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0页、131页、51页、50页。

人生在世篇7

关键词:胡塞尔;生存危机;生活世界

一、科学危机与哲学危机

“生活世界”问题是胡塞尔晚年探讨的核心问题,他对“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源于欧洲深刻的科学危机、哲学危机和人性的危机。胡塞尔指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欧洲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归根到底是由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怀疑论等错误的哲学思潮引起的,这些思潮排挤了欧洲传统的理性主义,造成了科学和哲学的危机,进而造成了欧洲的人性危机。

胡塞尔认为,作为欧洲人的根本的生活危机的表现就是科学的危机和哲学的危机。科学危机就是指“包括纯数学和精确地自然科学在内的实证科学的危机”,即科学的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危机的后果就是其丧失了“生活意义”。这场危机对于哲学来说就是“哲学……有屈从于怀疑论、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危险”。这种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实证科学支配了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并开始受实证科学所造成的虚假繁荣所迷惑。胡塞尔指出:“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的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实证科学对我们什么也没说。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讨整个人生有无意义。”胡塞尔认为,这种实证科学归根到底涉及的就是“人在与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的可能性中理性的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人的历史性领域中研究人的精神科学,由于受严格的实证科学的支配,其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排出了一切价值判断的因素,排除了对于作为精神科学研究对象的人及其文化构造是理性或非理性的追问。如果世界变成这样,那么整个世界及其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存在将变得没有任何的意义.人只能生活在“其历史无非为虚幻的繁荣和苦涩的失望的不尽锁链的世界中”。总而言之,在胡塞尔看来,科学的危机造成直接的后果就是其把人的意义问题排除在外。他认为,人无论是在伦理方面、整个周围世界以及政治和社会方面都需要从理性、从普遍的哲学观点出发加以重新的塑造。

在胡塞尔的观念里,哲学和科学本应是统一的、连接在一起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概念包含着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存有的问题。对于作为具有最高和最终问题的形而上学而言,它应享有的荣耀是作为科学皇后的地位,因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和科学的结合可以解决一切可以设想的问题,包括事实合理性的问题、暂时和永恒的问题。然而,近代以来,科学逐渐失去了对人生意义的主导的地位,实证主义对科学思想的限制导致了这一点。实证主义作为一个“残缺不全的概念”,它丢弃了包括最高和最终问题的形而上学概念中的问题,同时,实证科学也排除了与科学具有不可分割统一性的理性,其中包括价值、伦理、意义和自由问题等哲学问题。在胡塞尔看来,实证主义科学扼杀了哲学,它的胜利使人们丧失了对哲学的信仰,造成了形而上学的一再失败,科学的这种危机在胡塞尔看来不仅仅是哲学本身、科学本身的危机,而且更是一种文化的危机和人性本身的危机,是人在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的危机,是理性的危机。

胡塞尔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危机“不只关系到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的问题……哲学的危机意味着作为哲学总体的分支的一切新时代的科学的危机,它是一种开始隐藏着,然后日渐显露出来的欧洲人性本身的危机,这表现在欧洲人的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表现在他们的总体的‘存在’(‘Existenz’)上”。如果人失去了对哲学的信仰,实际上则意味着失去了对理性的信仰,理性赋予“存有者”以意义,如果人们失去了对理性的信仰,则意味着失去了对历史的意义、人的意义、自由以及赋予理性意义的个别的和一般的人的能力的信仰,同时也失去了对自己和自己真正存有的信仰。

二、生活世界问题

胡塞尔指出,欧洲科学危机、哲学危机或称人性危机与文化危机的根源就在于科学的世界遗忘了作为其基础的生活世界,因此,要摆脱这场文化危机,哲学的反思必须自觉的回归生活世界,重建人与世界的统一,重塑人的目的、意义与价值。近代哲学的根本任务和命运就是“完全从头开始探索哲学的根本理想、哲学的真正课题、哲学的真正方法,从头去发现这个真正的世界之谜,并把它引上最终解决的轨道上去”。这个问题在胡塞尔看来就是从现在的科学世界返回到前科学的生活世界。前科学的生活世界是超验的世界,是科学的客观世界的基础,它同时也是一种主体性的世界,是一种超验形式的主观主义。这种超验主义认为“现有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就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科学的世界,是在较高层次上的构成物,是用前科学的经验和思想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它的对意义和存有的认定的成果为基础的”。任何科学的和哲学的问题都应该在这种超验的世界观中得到解决,即超验主义一直都,试图解决哲学和科学之间的矛盾。在胡塞尔看来,这种矛盾的解决就是朝着现象学的方向前进,是生活世界朝着现象学的方向前进。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生活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它是“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换句话说,这种生活世界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同时也是一个超验的世界,是一个意义域,这种超验的生活世界是不证自明的,它是不需要逻辑和反思而仅靠直观就能够发现的世界,一切真理性的东西都必须回归到这个生活世界当中才能获得意义,从而被理解,科学真理亦是如此,脱离和背叛了生活世界,必然变得残缺不全;再次,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来说,生活世界具有奠基性。生活世界是哲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统一的世界。哲学若对科学进行反思和批判,必然要追溯科学的起源和开端,这种开端在胡塞尔看来就是“作为源泉和滋养技术意义形成的、前于科学的和外于科学的生活世界”。

可见,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并不单纯意义上的主观的世界,还是具有一种客观性的世界,所以,他指出:“如果我们的直观的生活世界完全是主观的,那么整个前科学的和科学以外的涉及日常存有的真理的意义就被贬低了。”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的世界,生活世界本身并不排斥经验的世界,它是包含经验世界的,但是生活世界却是不能被经验的世界所证明的。在生活世界当中包含着人的目的、意义与价值,在生活世界当中,人获得自身的意义。因而,生活世界体现的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和世界的统一。

三、如何回归生活世界

前面指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是其为摆脱人的生存危机提出的救世方案,是为摆脱科学危机从而为科学寻找前提,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重新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重新确立人的目的、意义、自由与价值。然而,应如何才能重新确立科学的基础,重新找回被科学遗忘了的前提和可靠的开端,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够回归生活世界呢?胡塞尔认为,要通过终止判断的方式。终止判断是一种哲学的反思活动,它只是在寻求科学的开端问题过程中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只剩下纯粹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悬置的过程,即对“通常意义上 的经验、感性的经验,以及它的相关的世界本身”加以质疑,“把一切形式上的、包括在直接的世界经验的形式上的、关于世界的知识悬置起来”。“不让它在我们的哲学思考中发生作用。因此我的经验的活动、思想的活动、估价的活动等的整个活动的生活被保留下来,并且继续发挥作用,作为世界、作为对于我来说存有的和有效的东西,现在仅仅被当作‘现象’”。因此,通过终止判断,“我深入这样一个存有的领域中去,这个存有的领域在原则上先于一切认为对于我来说存有的东西和它们的存有的领域,因为它是它们的绝对必真的前提”,而且通过把经验的东西“回溯到那种唯一绝对根本的自明性(如果统一的哲学是可能的话,一切科学的知识必须从这种自明性中导出)中去,这些东西的虚假的可能性才能被排除,它们对必真性的要求才得以兑现”。

胡塞尔指出,这种终止判断的哲学反思活动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意向性活动。意向性活动是排除意识的具体内容只保留意识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意向性活动是指向某种对象的,它赋予对象意义,从而建立一个意义的世界。胡塞尔也正是通过这种终止判断回归生活世界,从而建立起一种超验的哲学,这是他理论的最终目的,而且这种超验哲学是不证自明的。这就是胡塞尔的超验现象学。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所要解决的是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的问题。他认为,交互主体性问题对于现象学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只有回答了交互主体性的问题,现象学才能避免失败,走向成功。现象学作为一种先验哲学,是以反思的方法为依据的,交互主体性是在经过现象学还原的领域中构造的。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启发了阿尔弗雷德,许茨,他进一步在社会生活的领域内解释了生活世界,并借此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的理论难题给予了回答。

人生在世篇8

    关键词:胡塞尔;生存危机;生活世界

    一、科学危机与哲学危机

    “生活世界”问题是胡塞尔晚年探讨的核心问题,他对“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源于欧洲深刻的科学危机、哲学危机和人性的危机。胡塞尔指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欧洲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这种危机归根到底是由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怀疑论等错误的哲学思潮引起的,这些思潮排挤了欧洲传统的理性主义,造成了科学和哲学的危机,进而造成了欧洲的人性危机。

    胡塞尔认为,作为欧洲人的根本的生活危机的表现就是科学的危机和哲学的危机。科学危机就是指“包括纯数学和精确地自然科学在内的实证科学的危机”,即科学的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危机的后果就是其丧失了“生活意义”。这场危机对于哲学来说就是“哲学……有屈从于怀疑论、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危险”。这种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到了19世纪后半叶,实证科学支配了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并开始受实证科学所造成的虚假繁荣所迷惑。胡塞尔指出:“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的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在人生的根本问题上,实证科学对我们什么也没说。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作出回答的问题:探讨整个人生有无意义。”胡塞尔认为,这种实证科学归根到底涉及的就是“人在与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否自由地在他的众多的可能性中理性的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人的历史性领域中研究人的精神科学,由于受严格的实证科学的支配,其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排出了一切价值判断的因素,排除了对于作为精神科学研究对象的人及其文化构造是理性或非理性的追问。如果世界变成这样,那么整个世界及其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存在将变得没有任何的意义.人只能生活在“其历史无非为虚幻的繁荣和苦涩的失望的不尽锁链的世界中”。总而言之,在胡塞尔看来,科学的危机造成直接的后果就是其把人的意义问题排除在外。他认为,人无论是在伦理方面、整个周围世界以及政治和社会方面都需要从理性、从普遍的哲学观点出发加以重新的塑造。

    在胡塞尔的观念里,哲学和科学本应是统一的、连接在一起的。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概念包含着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存有的问题。对于作为具有最高和最终问题的形而上学而言,它应享有的荣耀是作为科学皇后的地位,因为,形而上学的哲学和科学的结合可以解决一切可以设想的问题,包括事实合理性的问题、暂时和永恒的问题。然而,近代以来,科学逐渐失去了对人生意义的主导的地位,实证主义对科学思想的限制导致了这一点。实证主义作为一个“残缺不全的概念”,它丢弃了包括最高和最终问题的形而上学概念中的问题,同时,实证科学也排除了与科学具有不可分割统一性的理性,其中包括价值、伦理、意义和自由问题等哲学问题。在胡塞尔看来,实证主义科学扼杀了哲学,它的胜利使人们丧失了对哲学的信仰,造成了形而上学的一再失败,科学的这种危机在胡塞尔看来不仅仅是哲学本身、科学本身的危机,而且更是一种文化的危机和人性本身的危机,是人在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的危机,是理性的危机。

    胡塞尔指出,哲学和科学的危机“不只关系到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的问题……哲学的危机意味着作为哲学总体的分支的一切新时代的科学的危机,它是一种开始隐藏着,然后日渐显露出来的欧洲人性本身的危机,这表现在欧洲人的文化生活的总体意义上,表现在他们的总体的‘存在’(‘Existenz’)上”。如果人失去了对哲学的信仰,实际上则意味着失去了对理性的信仰,理性赋予“存有者”以意义,如果人们失去了对理性的信仰,则意味着失去了对历史的意义、人的意义、自由以及赋予理性意义的个别的和一般的人的能力的信仰,同时也失去了对自己和自己真正存有的信仰。

    二、生活世界问题

    胡塞尔指出,欧洲科学危机、哲学危机或称人性危机与文化危机的根源就在于科学的世界遗忘了作为其基础的生活世界,因此,要摆脱这场文化危机,哲学的反思必须自觉的回归生活世界,重建人与世界的统一,重塑人的目的、意义与价值。近代哲学的根本任务和命运就是“完全从头开始探索哲学的根本理想、哲学的真正课题、哲学的真正方法,从头去发现这个真正的世界之谜,并把它引上最终解决的轨道上去”。这个问题在胡塞尔看来就是从现在的科学世界返回到前科学的生活世界。前科学的生活世界是超验的世界,是科学的客观世界的基础,它同时也是一种主体性的世界,是一种超验形式的主观主义。这种超验主义认为“现有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构造,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就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科学的世界,是在较高层次上的构成物,是用前科学的经验和思想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它的对意义和存有的认定的成果为基础的”。任何科学的和哲学的问题都应该在这种超验的世界观中得到解决,即超验主义一直都,试图解决哲学和科学之间的矛盾。在胡塞尔看来,这种矛盾的解决就是朝着现象学的方向前进,是生活世界朝着现象学的方向前进。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生活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它是“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换句话说,这种生活世界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同时也是一个超验的世界,是一个意义域,这种超验的生活世界是不证自明的,它是不需要逻辑和反思而仅靠直观就能够发现的世界,一切真理性的东西都必须回归到这个生活世界当中才能获得意义,从而被理解,科学真理亦是如此,脱离和背叛了生活世界,必然变得残缺不全;再次,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科学世界和哲学世界来说,生活世界具有奠基性。生活世界是哲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统一的世界。哲学若对科学进行反思和批判,必然要追溯科学的起源和开端,这种开端在胡塞尔看来就是“作为源泉和滋养技术意义形成的、前于科学的和外于科学的生活世界”。

    可见,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并不单纯意义上的主观的世界,还是具有一种客观性的世界,所以,他指出:“如果我们的直观的生活世界完全是主观的,那么整个前科学的和科学以外的涉及日常存有的真理的意义就被贬低了。”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的世界,生活世界本身并不排斥经验的世界,它是包含经验世界的,但是生活世界却是不能被经验的世界所证明的。在生活世界当中包含着人的目的、意义与价值,在生活世界当中,人获得自身的意义。因而,生活世界体现的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和世界的统一。

    三、如何回归生活世界

    前面指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是其为摆脱人的生存危机提出的救世方案,是为摆脱科学危机从而为科学寻找前提,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重新确立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重新确立人的目的、意义、自由与价值。然而,应如何才能重新确立科学的基础,重新找回被科学遗忘了的前提和可靠的开端,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够回归生活世界呢?胡塞尔认为,要通过终止判断的方式。终止判断是一种哲学的反思活动,它只是在寻求科学的开端问题过程中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只剩下纯粹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种悬置的过程,即对“通常意义上的经验、感性的经验,以及它的相关的世界本身”加以质疑,“把一切形式上的、包括在直接的世界经验的形式上的、关于世界的知识悬置起来”。“不让它在我们的哲学思考中发生作用。因此我的经验的活动、思想的活动、估价的活动等的整个活动的生活被保留下来,并且继续发挥作用,作为世界、作为对于我来说存有的和有效的东西,现在仅仅被当作‘现象’”。因此,通过终止判断,“我深入这样一个存有的领域中去,这个存有的领域在原则上先于一切认为对于我来说存有的东西和它们的存有的领域,因为它是它们的绝对必真的前提”,而且通过把经验的东西“回溯到那种唯一绝对根本的自明性(如果统一的哲学是可能的话,一切科学的知识必须从这种自明性中导出)中去,这些东西的虚假的可能性才能被排除,它们对必真性的要求才得以兑现”。

    胡塞尔指出,这种终止判断的哲学反思活动还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意向性活动。意向性活动是排除意识的具体内容只保留意识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意向性活动是指向某种对象的,它赋予对象意义,从而建立一个意义的世界。胡塞尔也正是通过这种终止判断回归生活世界,从而建立起一种超验的哲学,这是他理论的最终目的,而且这种超验哲学是不证自明的。这就是胡塞尔的超验现象学。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所要解决的是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性的问题。他认为,交互主体性问题对于现象学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只有回答了交互主体性的问题,现象学才能避免失败,走向成功。现象学作为一种先验哲学,是以反思的方法为依据的,交互主体性是在经过现象学还原的领域中构造的。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启发了阿尔弗雷德,许茨,他进一步在社会生活的领域内解释了生活世界,并借此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的理论难题给予了回答。

上一篇:凤凰读书范文 下一篇:汽车修理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