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寓言范文

时间:2023-11-25 10:38:40

人生寓言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引导教学 寓言故事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程度的枯燥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动力不足。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灵活应用教学策略,致力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一、重视新课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语文教师可利用趣味性的语言等,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讲授《乌鸦喝水》一课前,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种鸟?喜欢哪种鸟,其特点是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喜欢啄木鸟,是因为它有一个长长的嘴,可以啄出害虫,为树木治病;有的学生喜欢百灵鸟,是因为它的叫声特别好听;有的喜欢鹦鹉,是因为它们会模仿人类说话,等等。我问:“有没有喜欢乌鸦的?乌鸦有什么特点?”其实,很少会有人喜欢乌鸦,但大都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俗语。我顺势引入新课:“乌鸦是一种又黑又丑的鸟,但实际上,乌鸦也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如乌鸦反哺的故事就是孝敬老人这一传统美德的体现。而在《乌鸦喝水》这节寓言课的教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聪明、智慧的乌鸦形象。”

这样,在学生踊跃发言的同时,顺势引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带着好奇心继续学习,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强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更好地突出这个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知识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并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引导学生逐步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如:小乌鸦非常口渴,千辛万苦地终于找到半瓶水后的他,心情如何呢?学生阅读课文会知道:小乌鸦心花怒放、欣喜若狂。这时,问题又来了――水只有半瓶,小乌鸦没有手,嘴伸到瓶子里又够不到水,怎么办呢?提问:如果你是小乌鸦,你有什么好办法么?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最后看一看小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这样,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探究问题;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会让他们在文章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探究,不断拓宽视野,锻炼动手能力,最后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生能够坚持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为兴趣的激发和热情的保持。因此,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合理、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情境之中,激发兴趣与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例如:我事先准备一些小道具:未装满水的小瓶子和一些玻璃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乌鸦,如何用已有的经验化解这个未知的困难;引导其体验投入“一颗一颗”的“小石块”和放入水中后水位“渐渐升高”的因果关系,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困难的克服需要智慧、意志和耐心等认识,从而深化本节语文课程教学的意义。

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其进行反思

知识来源于生活,终将为生活服务。当代教育所要培养的是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高端人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与反思,最终从寓言故事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或者得到一些生活感悟。《乌鸦喝水》这个寓言故事讲完了,但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结束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要将教学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领域,培养学生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价值观。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抽象的概括凝练成寓意,是寓言故事的一大特点,这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引导其从文章中获取一定的生活经验与感悟。例如:学习了《乌鸦喝水》这个寓言故事,应让学生感受到小乌鸦不辞辛劳地寻找水源的形象,体会小乌鸦求之而不得、受挫而不馁的情感变化,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实际生活中不怕辛苦、不轻易放弃。

总而言之,应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从而在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并从中获取人生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娓.小学语文课运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法的初步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5):20-21.

人生寓言篇2

摘 要: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当代中国各地区的城市流动者的人际关系变得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和陌生化。现代社会成了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隔膜越来越深,连亲人、恋人之间也变得陌生起来,最后甚至连自己也成了陌生人。在陌生的世界中,人们挣扎着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探索存在的意义,追寻陌生的根源,寻求和谐休闲的生活理念。

关键词:陌生 多元化 和谐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群流动性的加强,以及商业化、网络化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侵略”,使得人际关系日趋多元化,以往的亲情社会正一步步地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大众媒介(网络、广播、电视等)填充到现代人的生活之中,传统的人际交往被排挤到边缘。人人都在忙碌,忙碌到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和邻居打个招呼,也没有时间和亲友吃饭、谈心。“陌生”的浓雾,笼罩着我们生存着的这个世界。古代的“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陈述了阶级门户的局限,而在我们进入到21世纪的时代,“陌生”的迷雾已经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陌生:冷漠和孤独

法国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他的著作《存在与虚无》中,对于人与他人的具体关系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走路的时候,“别人,就是在路上走过的那些形式,我几乎没有注意到他们,我就像是独自一个人在世界上那样行动;我擦着‘人们’就像我擦着墙一样……我甚至没有想象到他们能注视我。……我怡然自得,我并不为我本身而感到窘迫,因为我不是外在,我没感到自己被异化。这种盲目状态能长时间地延续下去,由于合乎我基本的自欺的愿望,它可能延伸许多年,甚至整个一生:有些人到死都没有感到别人是什么”①。萨特把这种对他人的态度定义为对他人的冷漠、陌生。而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冷漠的注视,人们关注的仅仅是自己。不管是别人摔倒的呻吟,还是在车轮下带着鲜血的挣扎,换来的只是无情的路过。

个人利益的驱使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日渐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不断加深,“坦诚”成为城市市民生活的奢侈品,这在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我们生活的城市世界“几乎被陌生人所充斥”,看起来像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中”;对他人而言,“我们本身也是陌生人”。②这样的具体实例比比皆是,在与外人的交往中,人们早就习惯了陌生。“原来大城市都存在着这样的人,好陌生,没有找到人与人的感觉。就算在深圳有了家,有了家的感觉,却失去了人与人的感觉。”而家庭内部也变得越来越陌生,城市离婚率的飙升就是很好的证明,“在中国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广州,总体离婚率已经超过20%,居全国第三。目前国内城市离婚率居高不下,有关统计显示,城市离婚率是4比1,城市中心地带达到3比1的比率,就是说三四个家庭里就有一对夫妇离婚”③。这些情况表明:陌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

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人类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因而反映人与人之间异化的陌生关系的文学作品近年来有很多。如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拍成电影后,其中的一些语言特别能打动人心,“那儿真叫人活不下去:陌生、陌生,一切全都陌生,我们躺在那儿的那些人,互不相识,孤独苦寂,互相仇视,只是被穷困、被同样的苦痛驱赶到这间抑郁沉闷的、充满了哥罗仿和鲜血的气味、充满了喊叫和呻唤的病房里来”。另外,陈染、林白等人的小说,还有电视剧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都有涉及“陌生”的主题。

发表在《收获》杂志2007年第1期上的吴玄的长篇小说《陌生人》,文如其名,更加直接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的陌生关系。小说里的几个人物之间几乎始终都处于一种陌生的关系当中,特别是男主人公何开来,他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价值立场。但是陌生的现实促使他不断探寻的同时,也不断摧毁着他,最后他发现,探寻无果的绝望最终使他连自己都变得陌生了。

二、陌生:寻找和远离

《陌生人》是走南派风格路线的作品。评论家王干认为吴玄的作品与其他南派作家一样,他们要表现的是“生活在边缘的人物身上自然的人性。所谓自然的人性,便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状态”;徐则臣认为,吴玄“说的事都不大,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率性而轻灵。吴玄和南派作家一样,语言是湿漉漉的,不乏忧伤和叹息,正如孟繁华所说,很像‘一个苍凉的手势’,那里既有无可奈何的咏叹,也有挽歌式的伤感”④。在《陌生人》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这种写作心境及其营造的气氛。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妹妹何燕来之口,用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家庭中,陌生的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妹、姐妹、恋人关系的故事。主人公何开来是生活中的一个边缘人物,他自然而然地活着,“像死人一样活着”。何开来曾经是何家的希望,从小读书好,中学毕业考上了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回到箫市(家),分在市府办公室当秘书。他的选择与父亲的期望相冲突,两人慢慢地陌生起来,在一次争吵中,父亲“好像突然间不认识他的儿子了”。家中的父母、妹妹,对于何开来来说,只不过都是这个陌生世界中的陌生人,与他没多大关系。

李少白的出现是何开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个人给他的感觉,就如他给李少白的表白信中所言:“我只是个游魂,我无所事事,整日在自己的心灵内部游荡,我在寻找故乡。我所谓的故乡,不是指地理意义上的,不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从来不认为这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只能是某位女孩,某位将遇未遇的女孩,今天,我终于遇上了,我看见我的故乡了。”这些文字,不仅让我们知道了李少白在何开来心中的位置,还让我们知道了何开来的内心世界――他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整日在寻找自己的故乡,也就是在寻找他的精神家园。人,必须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或者体现特殊理想的目标,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因为精神家园的缺失,何开来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活着要干什么,他找不到自己生存的理由和目标,因此他无法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

作品中,李少白与何开来虽然是恋人,但二人之间却陌生得令人惊诧。李少白是一个医生,她无法理解何开来的行为,“他脑子里究竟想些什么,我也不知道。他有些古怪的行为,他看电视,通常不看电视屏幕,而是盯着天花板看,这段时间,就更怪异了,经常坐在抽水马桶上,有时一坐就是几小时……我们之间好像是有隔膜的,也不知道隔着什么。有时,他看我的眼神是陌生的,他那样看我,我也会觉得他是陌生的,其实,他离我很远。”何燕来也说:“他就那眼神,在家里,他看我,看我母亲,看我父亲,也经常是陌生的……”连何开来自己都说:“我也不知道该怎样理解自己,我对自己也很陌生……”

何开来一直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家庭中寻找与探索。他找不到生活的目标,也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价值。何开来认为自己“一直在心灵内部寻找什么东西,当初他毕业选择回家,也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但是,故乡是陌生的,他以为爱情就是故乡,他爱我,他经历过爱情,但是,他发现爱情也是陌生的,我也是陌生的,就连他自己,他也是陌生的”,“在这个过程(寻找)中,我感到我介入的是一个失去了意义的探索――我本希望赋予探索以意义,而为此我做的一切努力的结果,事实上只是使它更多地失去意义并且引起我的惊奇和不安”。何开来最后之所以感到他自己也是陌生的,正是陷入了因探索失败而带来的惊奇、不安以及绝望当中。

何雨来是何燕来的双胞胎妹妹,她是一个另类,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上初二的时候,她就开始恋爱,并且怀孕了。喝酒、玩乐、吸毒、贩毒,一步步地断送自己的美好前途,与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她来说,“这个家也不过就是个睡觉的地方”。生活中的一切人与事,在何雨来看来都与她那么格格不入,无法靠近,她对于自己的家是陌生的,家人对她来说也是陌生的。

连小说中最“正常”的人物何燕来,也处处透露着陌生的信息,她与哥哥何开来以及妹妹何雨来之间的陌生关系,她从来就没有试图去改善,而且以一种十分正常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关系,在她的冷漠叙述中,处处给人一种陌生的气氛,她似乎不是在讲述自己的家人,而是在说一些从不谋面的陌生人。在文章中,她说:“我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世界的旁观者。我不知道我在活什么,我渴望什么。”如果说何开来和何雨来因为寻找精神家园而活得另类的话,那么,何燕来,连寻找都没有尝试过,她对自己一无所知,直到最后,都不曾找寻自己的目标,相比之下,她更显悲哀。

陌生,不仅仅是与外人之间的隔阂,它是因社会发展而来的产物,它已经延伸到人世的每一个角落。《陌生人》赤裸裸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陌生关系,主人公心中虽然明白这种陌生,而且也做出了尝试,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作品最终没能给我们这些处于陌生的世界中的陌生人指一条出路,这条路或许至今仍然没有,还得靠我们去找寻、去开垦。

三、陌生:缺失和治疗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是萨特对于世界和人生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接近佛教“众生皆苦”的观点。萨特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荒谬和痛苦,既然是本质,那么任何人都是无法改变的,无论你生来就是达官贵人,还是无名小卒,“其实都是荒谬的世界和痛苦的人生中的匆匆过客”⑤。由客观的现实和《陌生人》所描述的陌生人际关系,我们不禁发问:我们为什么陌生?我们为什么不认识自己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世界、对他人的陌生,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社会环境和人们自身的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金钱与利益至上,因此人们在交往中就难免不受其影响。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自我防卫状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人们交往的基本准则。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人们不可能对每一个遇见的人都做出反应,更何况不知底细的陌生人在很多情况下还意味着巨大的威胁和危险。因此,住在同一个小区的人,虽然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人,“永远有多远,对门就有多远”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我们一方面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却又本能地拒绝着别人的关怀。我们既不会主动与别人打招呼,也不会主动帮助别人,甚至是在别人求助时,也不愿意伸出援手。这就从自我保护意识上升到了自我封闭,进一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关系。

对自己陌生,并不是无来由的,何开来这个精神流浪汉不能理解自己为何也是陌生的,那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原因。何开来对他人的陌生感来自于精神家园的缺失,而他对自己的陌生正来自寻找精神家园过程中的失望与迷茫。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必然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他不可能脱离家庭、社会而存在,因此他有其为社会人应该有的行动和身份。但是,他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如愿地生存,他探寻出路,在勉强维持他社会人身份的同时,他的思维和行动、身体和心灵发生了分离,它们无法协调一致。从表面看来,何开来行尸走肉般地活着,或者像何燕来所说的,“他像死人一样活着”,他的探索之路无人能够理解,他孤独地寻找着自己的故乡。他的行动和身体是世俗的,处于荒诞的社会之中,他的思维和心灵是属于他的,当属于他的思维和心灵不被荒诞的社会所接纳时,他成了另类,是所有“正常人”眼中的陌生人。而当他自己也陷入探索的困境中时,因为无法解释和明白这种陌生与困惑,就连他自己也是陌生的了。因此,思维与行动的分离,身体与心灵的分离,是人对自己陌生的根源。

如果说,个体和环境是现代人陌生的直接原因,而多元价值则是造成陌生困境的社会性、文化性根源。现代人热衷于追求个体价值最大化、追求多元价值立场,每个人都希冀自成世界。在个体的价值世界和精神世界中,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感受去建立规则,并依照自己的价值观念来面对、处理外部世界。但是,当人人都有自己的规则时,恰恰忽略或者排斥了他人的规则,在坚持自己的一元世界时,也对他人的世界构成了敌意和威胁。而人们又无法远离彼此,现代社会的复杂使得人际关系也交错芜杂,因此在父子、夫妻、兄妹、邻居、同事等人际关系中,不同的个体价值之间非常容易发生冲突和碰撞,多元的个体价值之间缺乏和谐与稳定。

解决个体、社会之间的多元价值的冲突,是一个社会性、时代性的问题。文学家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无法给出一个答案,他们自身也沦陷在一个陌生而多元复杂的世界中,挣扎求存。这种多元价值和多元生活理念的冲突,不仅在生活层面,也代表着各自的价值取向、审美多元、民族情感、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等之间的碰撞和交锋,要想通过简单途径一次性解决是不可能的。所以,以宽容的文化心态,以积极对话的方式,以坚忍的毅力,建设一个和谐、包容、休闲的社会文化环境,使人们在多元的社会中,在坚持自己的一元价值时,尊重他人和社会的立场与取向,这样即便无法彻底解决矛盾,至少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化解陌生,寻求和解,减少直接敌对。

所以,萨特才要求“在这个世界中,我和别人一起以对等的和互相关联的结构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法脱离,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因此我们需要和谐、协商、对话和包容。我们揭露真相,寻求病因,探索人际关系的治疗方案,都是为了更好地存在,而不是为了陷入疾病和痛苦之中。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关系是我们进入21世纪真正的主题。

①⑥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66-467页,第510页。

② [英]齐格蒙特・鲍曼:《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高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③ 汪国华:《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城市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透视》,《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99-104页。

④ 王干:《面对灵魂,我们黯然神伤――吴玄中篇小说集序》,吴玄:《谁的身体》,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⑤ 詹志和:《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文学化阐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4页。

作 者:赵玲玲,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传播。

人生寓言篇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军歌的词作者公木先生,在季羡林、陈伯吹、严文井等几位先生的襄助下,提议并组建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并涌现出了像金江、黄瑞云、湛卢、彭文席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寓言作家。《小马过河》《小猫钓鱼》《乌鸦兄弟》《陶罐和铁罐》等多篇寓言作品被选入语文教材,影响了几代人。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中国寓言文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无论是创作题材、表现形式,还是作品风格、语言,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从寓言的题材来看,不少作者都在努力走出伊索、拉・封丹的影子,力图表现新的主题。黄瑞云的《两堵柏林墙》、吴广孝的《龙王和柏林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为隔离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白子捷的《天堂和地狱》表达了作者对人口问题的忧患。“东北十人寓言组”的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过去。凡夫的“不平静的荒原”系列寓言和吕金华的《死在兔岛上的狼》等,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和平和生态平衡等重大问题的忧思。随着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管理寓言和职场寓言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这些题材,都是过去的作家鲜为涉及的。

21世纪的中国寓言创作,在注意向外拓展的同时,更注意向人的内心拓进。面对五彩缤纷的市场经济和五花八门的新思潮,寓言作家比其它文体的作家,显得要更为冷静,更为清醒,更为理智。他们在用寓言故事传递一些新的观念、新的信息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固守和传承。比如 “好习惯系列寓言故事”、“《论语》寓言故事”、“《孟子》寓言故事”、“《老子》寓言故事”、“《庄子》寓言故事”,以及“佛学寓言故事”等等,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普及,使人们在喧嚣中得到安定,在浮躁中得到平静,在迷茫中得到澄清,在污染中得到净化,对社会的和谐建设、人心的和谐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寓言的角色看,21世纪人物寓言多起来。中国先秦寓言大多是以人物为主角的,这是中国寓言的一个特色。也许是伊索的影响太大了,后来的中国寓言,主要角色渐渐都变成了动物。直到明清笑话出现,人物寓言才又开始多了起来。然而,笑话毕竟抵挡不住伊索的影响,到了现当代,动物寓言逐渐又占了上风。21世纪的寓言创作,随着人们对文学作品贴近性要求的增强,人物寓言的比例明显增大,王蒙、韶华、樊发稼、陈必铮、侯建忠、凡夫的不少寓言,人物成了主角。王蒙的寓言很有明清笔记小说的遗韵,诙谐幽默,充满智慧,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而又回味无穷。陈必铮的《新聊斋系列》和韶华的《阿Q新传》,承继了蒲松龄和鲁迅遗风,以近乎荒诞的笔法和犀利的语言,揭露了世间的种种荒唐。樊发稼的《呆子的故事》系列,借用民间故事外壳,巧妙寓理,读来轻松有趣又引人思索。侯建忠的《水浒人物寓言》《三国人物寓言》《刘姥姥系列寓言》,借助古典名著的人物形象,另辟蹊径,翻出发人深省的新意。

有位文学评论家曾说,寓言是小型的戏剧。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真正把寓言当成戏剧来写,古人并没有实践过。20世纪80年代,曾有寓言作家用短剧形式写过寓言,那仅仅是作为一种尝试,偶尔为之。进入21世纪,戏剧寓言才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寓言品种,出现了张鹤鸣、洪善新等专门从事戏剧寓言创作的作家。张鹤鸣的戏剧寓言不仅结集为《海国公主》一书出版,而且许多剧目都被搬上舞台,多次在戏剧或小品大赛中获奖。此外,有些寓言作家也尝试从优秀的漫画和有意味的摄影图片中寻找灵感,进行二度创作,产生了“漫画寓言”和“摄影寓言”。

从寓言的形式看,不少作者力图走出传统寓言的写作模式,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使寓言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云弓的《垂钓人生》突破了传统寓言一个故事一个寓意的模式,用故事的多元结构来表达思维的多元化。马长山寓言借鉴相声和小品艺术的写作手法,用对话取代故事情节铺排,使寓言的语言张力更大。肖显志寓言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让日常生活成为寓言的主要内容,让“我”成为寓言的主角,使寓言更具当下性、贴近性。青夫在致力于民间寓言收集和整理的同时,注意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李绵绪尝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体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趣。孙三周的汉字寓言,对中国的传统汉字进行寓言式演绎,读来别有一番情趣。林玉椿的《网络时代》把网络语言融入寓言,为寓言文学吹来一缕青春的气息。一些作者创作的手机寓言,不仅在篇幅上,而且在语言上,也都有别于传统的寓言。传统寓言大都以单篇为主,很少系列寓言。上世纪虽然有少量的系列寓言,但超过十篇的很少,单独成书的更少。到了21世纪,系列寓言的规模明显增大,数量明显增多,以获得2006年“冰心儿童图书奖”的《感动5-9岁儿童的365个寓言故事》为例,六个小动物作为六本寓言集的主角,贯穿全书,从而使这套丛书形成了一个人物互相联系、故事互相补充的有机整体。

到目前为止,尽管在国家公布的文学奖项中,还没有寓言的一席之地,在各种文学评论中,寓言也很少得到关注,但寓言文学这朵“蒲公英”却以自己强大的生命力,管自潇潇洒洒地开放着,传播着。进入21世纪,已有十多位寓言作家的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走进书店,那些“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启悟”“影响孩子一生的……”“改变人一生的……”等畅销书,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寓言。每年全国和各省市的高考题,都少不了寓言类题目。至于语文扩展读物、语言练习题等,引用当代寓言的就更不计其数了。但是,当代寓言创作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平庸之作太多。有的寓言作者太热衷于追求作品数量,动辄上千篇,要从中选出一两篇像样的却很困难。

人生寓言篇4

摘要:寓言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蕴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学习寓言的创作方法,挖掘寓言故事的教育功能,探索揭示寓意的基本方法,对学生学习寓言及自我教育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关键词:寓言;创作;教育;方法

寓言是一种讽喻或寄托的故事,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优秀的寓言故事里有丰富的容量,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寓言王国里,狐狸和狼、青蛙和小鸟不再是一种动物,而是人格化了的“人”。那么,如何在小学寓言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寓言,使寓言对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呢?

一、学习小学寓言教训的创作方法

每册教科书都有几篇寓言故事,他们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大致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寓言借助比喻的故事,对作为某种抽象道理进行说明或是对现实生活某些现象进行讽刺,都是通过假托的小故事显示出来的,因此寓意十分明确。例如《刻舟求剑》就是比喻做任何事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如果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否则就会犯错误。

(二)具有强烈的夸张性和讽刺性。

我们教材中每个寓言故事大都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社会上某一类人的特征,深刻的揭示他们的本质。《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就是借那个偷铃人的言行讽刺社会上那些自己欺骗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的人。

(三)简短有趣,耐人寻味。

在现行教材中,绝大多数寓言故事都是简短的,因为它只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给人一个教训。例如《守株待兔。中的主人公,就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在树上的野兔,于是他就认为,以后天天都会捡到撞树的野兔,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必然了。这就教育我们要正确对待巧合,克服学习上类似的毛病。

二、挖掘寓言故事的教育功能

(一)陶治学生的道德情操。

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自然物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从而来陶治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受到了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的思想教育。

(二)启迪学生的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寓言故事里所蕴涵的哲理有助于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思考、归纳,认识人生哲理,因此在学习寓言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在学生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启发引导,而后由学生展开讨论、思考和归纳,最终揭示寓意。

(三)树立形象的榜样作用。

寓言故事以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特别是正面的英雄人物形象、传统美德形象、道德规范形象的神勇无敌、机智聪颖时刻警醒和激励着学生学做善人、智人。

三、探索揭示寓意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核心。由于寓言是一种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短小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特征鲜明,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感受寓言中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形象当作真实的形象来认识,能够使学生对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对寓意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为现实生活中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为社会人的过程,所以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分析:

(一)分析人物语言揭示寓意。

例如《坐井观天》这篇寓言故事中有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分析青蛙的语言以及小鸟的话语,便可得出做任何事情如果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坚持错误,那么必然受到嘲笑的道理。

(二)分析故事情节揭示寓意。

《狐狸和乌鸦》这篇寓言通过一只狐狸怎样用奉承话骗取乌鸦嘴里叼着的一片肉,让我们对狐狸和乌鸦这两种动物有了解,并且明白不要被好听话所诱惑的道理。又例如《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通过对“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很后悔没有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等句子的理解,使我们知道一个人有了错,只要及时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三)分析事物特点或发展规律揭示寓意。

《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通过对禾苗生长规律的揭示,以及对这位农夫违反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驳斥,从而让学生懂得事物发展都有客观规律,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人生寓言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教版;寓言;道德;反思

语文学科蕴含巨大的德育潜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是道德信息负荷较大的一种载体形式,它以故事性、趣味性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在故事与寓意相联系的过程中,渗透出明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引

导学生明晰寓言故事中的德育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影响和建构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智慧。

一、寓言故事对小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性剖析

1.寓言故事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相融性

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故事由故事(喻体)和寓意(本体)相结合,表现出形象思维与理性的逻辑思维相连接的特性,因而,寓言故事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寓言故事体现了诗性的智慧和理性的逻辑,它是对人类知识的想象性表达,其故事性、趣味性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教师要通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诗性智慧,并提倡“泛灵化”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的阅读,理解“人化”的狐狸、乌鸦、风、太阳等的寓意。

2.揭开寓言故事中的道德提升内涵,引领小学生的道德思考

寓言故事以其“理性的诗歌”形态展现在小学生面前,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生活真谛和人生真理进行感悟,要由简短精练的寓言故事升华到蕴意深刻的哲理层面,引导学生进行寓言的道德思考。如:由《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明白骄傲与谦逊;由《蚂蚁和蝈蝈》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勤劳与懒惰;由《狐狸和乌鸦》的寓言让学生明白虚荣与狡猾等等,小学生在寓言故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着进行对外部世界的触摸,琢磨自我与世界的处境,用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阐述寓言故事中“明理”的内涵。

3.拓展寓言故事之中的思维张力

寓言故事由表面的轻松与活泼到内在的严肃与深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文本解读,要允许学生拥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对寓言故事理解的过程中,联系和贯穿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在反复地理解、反思、咀嚼过程中,折射出自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观念,建构学生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教师要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张力的过程中,营造多元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多元解读和“另类”解读,提供学生自主的、新的思考方向。

二、苏教版小学语文的寓言故事的道德解读与审视

1.凸显角色对比,传递道德价值观念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的寓言故事中,通过对角色的突出对比形式,显现出寓言故事的道德价值观,向学生传递正面的道德能量。例如,在《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寓言故事中,小松树居然向大松树炫耀自己高,大松树没有正面反驳它,而是借助“年长的风伯伯”之口,向小松树讲述和教育,通过鲜明的角色对比,显现出大松树的谦逊和小松树的骄傲,使学生在小松树“惭愧地低下了头”的阅读中,感受到谦逊道德的无形力量和品质。又如,在《蚂蚁和蝈蝈》的寓言故事中,也采用了鲜明的角色对比,将夏天里的蚂蚁“个个满头大汗”与蝈蝈“个个自由自在”相对比,再将冬天里的蚂蚁在洞里“温暖地过冬”而蝈蝈却“又冷又饿,再也无法神气了”相对比,使学生体悟到勤劳与懒惰在生活中的不同情境,并联系自我,进行自我道德的反思和审视。

2.注重寓言的明理教学,寻求道德求异中的平衡

小学语文的寓言故事要剖开趣味故事的“外衣”,引导学生领悟寓言之中的精神内涵,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寓理的规范性表达,要使学生在对寓言的道理进行规范、正确的表达过程中豁然开

朗。例如,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表达种田人为什么愚蠢、他的愚蠢体现在什么地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关键词语的引导,使学生在规范寓意的表达中明白道德内涵。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在道德求异之中的平衡教学,由于学生可能会对寓言文本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解读,教师要进行道德求异的平衡。例如:在《学棋》的寓言故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拓思维,但是还不能脱离文本的主旨,告诉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同时,还要认识到与课文主旨的联系。

在小学语文的寓言故事教学中,由于这些不同的寓言故事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精神,教师要结合文本要旨,引导学生进行寓言的道德内涵与生活的结合,指导学生在趣味性寓言学习的过程中,体悟其中的道德内涵。

参考文献:

[1]李亚.“儿童故事”的教育价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人生寓言篇6

关键词:儿童视角;小学语文;寓言;成长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其内容具有哲理性、故事性以及讽喻性等特点。通过寓言教学,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启迪,拓展学生的思想深度、广度,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寓言,与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审美能力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鉴于此,本课题基于儿童视角,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情况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基本情况分析

只有了解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的基本情况,才能为改编提供有效依据,创作出更加精美、更加有深度、更加受学生喜爱的作品,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数据分析。据相关数据显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寓言选文所占比重为8.1%。所选寓言中,改编过的占78.3%,其中,改编过的寓言绝大多数为童话式寓言。在小学低阶段中,改编过的童话式寓言比重最大。对于小学高阶段来说,所选取的寓言绝大多数来源于文言文。另外,所选取的寓言,来自外国翻译作品的较少。从中可知,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取的寓言,童话式寓言占了主导地位。

(2)改编情况。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文―白”寓言主要源于先秦寓言。这些寓言作品在创作的时候,作者往往并不是只针对儿童进行创作。这些寓言故事在选入教科书之前,编者必须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教材体系为依据,仔细分析考虑,再对这些选入的寓言作品进行改编,例如翻译成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与欣赏的白话文。由此可见,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寓言作品,无论是在形式方面,还是内容的转化方面,其改编特点均表现为“先秦文言文白话文”的转化过程。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实现有效性,针对学生兴趣、特点进行改编,便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寓言作品,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进一步实现优化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如下:

(1)有效改编――由“难”向“易”转变。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如果寓言作品的学习难度过大的话,学习起来便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特别是对小学低阶段的学生来说,难懂的寓言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使寓言作品由“难”向“易”转变,便显得极为重要。例如:《揠苗助长》,原文出自于《孟子・公孙丑》。原文是由“农人拔苗”的情节与评论组合而成的,原文直接引入小学语文教科书显然不具合理性。因此,必须对原文适当地进行改编,精心地改编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样,不但使学生更容易阅读,而且还学到《揠苗助长》当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有效改编――编写《寓言读本》,起到弥补课文缺陷的作用。有教材编者认识到,有些寓言非常经典,如果进行改编的话便会失去原文的“味道”,但直接引入小学语文教材又不太切合实际。因此,为了起到弥补课文缺陷的作用,编写《寓言读本》便显得极为重要。这样,教师在寓言作品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借助《寓言读本》,让学生对其中的寓言作品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进行解读,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寓言读本》,选择符合自己阅读能力及阅读兴趣的作品进行阅读,从而使语文课内与课外学习更具有效性。

(3)以儿童视角,进行教学设计。显然,改编寓言作品的目的便是使语文教科书更能被学生所接纳。换言之,寓言作品的改编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对于寓言作品教学,教师从儿童视角出发进行精心设计,便显得非常重要。传统寓言作品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讲故事、背寓言内容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一般比较枯燥无味,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寓言作品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让学生细心体会到寓言作品当中的深刻含义。所以,设计寓言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有效设计,并结合寓言作品本身的特点,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4)对儿童的特殊审美能力进行正确认识。为了编写出更符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寓言作品,就应该深入了解儿童的特殊审美能力。比如说,儿童是如何解读寓言的,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每个人都有审美能力,儿童也不例外,并且儿童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审美意识的典型特点是结合他们自身的经验来感知及欣赏,而对于其中的艺术语言,他们了解程度还不够深。改编人员应该深入校园,多与教师、学生进行沟通及交流,了解小学生阅读寓言文本的基本情况。通过与教师或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寻找编写寓言作品的灵感,为今后的编写提供依据。除此之外,编写人员还需要对学生在阅读寓言文本时的倾向及情感有深刻了解,创作出更加符合儿童兴趣、特点的寓言作品。

结语: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到改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因此,合理地进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改编内容要由难向易转变、编写《寓言读本》供师生选用、正确认识儿童的特殊审美能力等。相信做好以上这些,小学语文教科书寓言改编将更具有效性,从而使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寓言故事更贴近儿童,并能够给儿童深刻的启发,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崔峦.回顾・总结・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十年小学语文教

材编写历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2]徐薇.儿童视角:引领儿童语文课堂提问的原点与归宿――对一

节语文课儿童提问的深度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4(1).

人生寓言篇7

一、寓言故事寓意现实化的教学策略

之所以称之为寓言故事,是因为其寓意。但是中国古代的很多寓言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很难被幼儿理解,对幼儿不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挖掘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使其寓意现实化是寓言故事教学的重点。比如,《拔苗助长》原本的寓意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然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班幼儿来说却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重点放在做事“不要着急”上,这对中班幼儿来说就相对简单多了。

二、寓言故事情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有了现实化的寓意之后,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内化吸收是寓言故事的教育价值所在。比如,在寓言故事《拔苗助长》中,当幼儿了解了做事不能太着急后,我就将《拔苗助长》的故事情节进行情境迁移。在幼儿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事情是因为着急了而做不好的。比如,穿裤子太着急了就容易把裤子前后穿反。又如,说话太着急了,说得太快了别人就听不懂。这些经常会发生在幼儿身上的着急事件会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中当幼儿着急的时候。教师不妨用“拔苗助长”暗示一下,幼儿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发挥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三、寓言故事语言原汁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的原因在于其语言的简单精炼,一件事情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是现代汉语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幼儿理解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我们要尊重原创,让幼儿感受原汁原味的寓言故事的语言文化的优美,从而为后续自主阅读寓言故事奠定基础。比如,《掩耳盗铃》《郑人买履》等寓言故事用语对仗工整、平仄有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解释这些字、词的具体含义使幼儿理解。但不要刻意修改寓言故事的名字和其中的内容。使幼儿失去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机会。

四、寓言故事内容画面化的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虽然精炼短小,但是画面感却往往非常丰富。很多寓言故事只要一说名字,一幅灵动的画面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比如寓言故事《画蛇添足》,一条有足的蛇就立刻会飞舞起来;又如寓言故事《买椟还珠》,一个精美的装着珍珠的盒子就会马上闪现在脑海里。因此。把寓言故事画面化是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当然。画面呈现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可以用水墨画、蜡笔画以及其他画面呈现方式。画面的数量可以是单幅,也可以是多幅,以能够有效帮助幼儿理解寓言故事为宜。

人生寓言篇8

【关键词】寓言 幼儿教育 道德启蒙 美感培养 认同感培养

寓言是民间文学中历史悠久而生命力强大,并且影响广泛的一种文体。从公元前三千年的苏美尔寓言算起,寓言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其产生的时间仅仅晚于神话与原始歌谣。寓言将哲理寄托在一个形象的、劝谕或讽刺性的故事里,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伊索寓言》 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中国古代寓言早期多是一些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豪壮情怀的知识分子阐释自己的主张、施展自己的抱负的最佳“武器”。但不管是西方的《伊索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这种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拥有短小精悍的语言、清晰深刻的寓意,实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因此,将寓言运用到幼儿教育中,也是不可不做的。

一、深刻的寓意――道德启蒙

幼儿期是人的成长历程的关键时期,幼儿的价值观和认同感都处于尚未形成的阶段,是容易塑造的时期。道德寓言是一种反映群体道德观,对违反道德的现象进行劝诫的小故事。由于寓言篇幅短小、完整连贯,与幼儿的欣赏适应能力相适应,因此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其实寓言的启蒙作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在雅典,《伊索寓言》是儿童故事的主要来源。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从中学习民间的智慧,而高年级的学生利用它们进行修辞训练。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昆提利安在自己提出的教育计划里,将《伊索寓言》列为儿童入学后首要接触的读物。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在理性思维还不够发达的古代,使用寓言说理是一种大智能。清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认为:“古代的笑话专尚风趣,内容缺少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只能用来助酒。伊索之书,则既可使儿童得到乐趣,又能使他们逐渐领悟物理之心,于发蒙大为有益。”

幼儿阶段是发展理性的重要阶段,因此,借用寓言这种含有隐喻或者暗示的方式,可以对儿童进行早期的启蒙教育。如《伊索寓言》中《狼来了》的故事,让孩子形象地感受到什么是诚实以及为什么要诚实,从小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学会诚实守信的做人道理。以龙为民族象征的中国,《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中的叶公并不是真正地喜爱龙,降落人间的真龙把他吓得魂飞魄散,这就告诉幼儿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要虚情假意。另外,中国人喜欢用麒麟、凤凰这两种代表吉祥的动物来说明某些道理。冯梦龙《笑府》中的《蝙蝠不至》,便是利用凤凰、麒麟、蝙蝠三者的故事清晰地刻画了蝙蝠处世滑头的心理,借以讽刺那些爱耍两面派的人,告诉幼儿不要自私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人、对事、对物。

二、故事的表述――美感培养

寓言的表述是简洁、凝练的,它使用极其简洁的警句式的语言,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因此,寓言具有语言美的特点。寓言故事形象生动,精细简练,简洁质朴,它极少有臃肿的结构、烦琐的描绘、冗长的议论,而是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一个可感生动的形象来。另外,寓言中含有大量的文学表达手法。夸张,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也塑造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典型形象,比如狡猾的狐狸、懒惰的兔子;拟人化,能增强乐趣,丰富情节,使所有事物都变成会说话的生命体。当然,我们在给儿童讲寓言、读寓言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到寓言中文字的表述,可能孩子们也不会理解这些手法,但是先前的接触能够让儿童有足够的文学阅读经验,从而发展他的文学阅读理性,发展对美好文学语言的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寓言也是一种对幼儿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手段。

中国有众多的成语都是由寓言提炼加工而成的,如“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守株待兔”,这多半是因为寓言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概括力,故事的叙述本身就非常简洁明了。而寓言中,精炼的、浪漫的、质朴的语言特点,也充分体现了文学中的艺术表达特色,因此,借助寓言可以让幼儿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形象美、结构美,发展对美好事物的了解与认知。精简的语言让幼儿知道并不是复杂的事物才最吸引人,简单有时也是另一种美;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让幼儿知道在不失真的基础上,怪诞的形象可以让人眼前一亮。

三、民族的内容――认同感培养

民族认同一直是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关于民族认同的含义,以往一些研究将民族认同的界定局限于种族划分和国家归属。但是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民族认同的内涵也在逐步拓宽,更关注成员对民族文化的接纳,或者更强调对本民族价值和态度的共享。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把民族认同等同于种族认同。的确,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我们也要看到两者的区别,比如种族认同更多是从体貌特征、基因、肤色等生理维度来界定,而民族认同更关注的是社会维度、文化维度。因此,民族认同强调的是本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信念的认同。我国较早研究民族一体化问题的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从本民族实际情况出发,民族认同感指的是对由众多民族集合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一体感。国外研究发现,儿童在5岁以后就会产生民族分类意识,并产生内群偏爱,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是必要的。

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认同感产生的源头和认同的基本内涵。寓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一个民族常常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进行自我识别和认同。因此,寓言教学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真谛。而民族文化的熏陶,会让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渗透并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本民族的认知与认同。例如,《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墨守成规是不可取的。《亡羊补牢》告诉我们知道错了,能够及时悔改也是不晚的,其中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忧患意识。

综上所述,寓言在幼儿教育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寓言不可避免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有的甚至是必须淘汰的糟粕。因此,不加分辨、不加选择地“拿来主义”、照抄照搬是不合理的,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取舍地加以选择,争取做到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王舸.《韩非子》寓言的批判性研究[J].学理论,2015(02).

[2]周蓉.动物寓言式讽喻小说创作手法之比较――以《动物庄园》与《猫城记》为例 [J].名作欣赏,2015(01).

[3]罗念生,王焕文等译.伊索寓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上一篇:酒店考勤制度范文 下一篇:回乡见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