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17 04:25:59

人生哲学故事

人生哲学故事篇1

给你一个人生哲学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他们让你开怀,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告诉你的朋友你多么爱他们,告诉所有你认为是朋友的人,你的行动可以从邮寄这个小小的故事开始。有一天,当这封信回到你的信箱里时。你会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朋友圈.

人生哲学故事篇2

关键词:理想哲学课;教师因素;学生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23-03

对于哲学教学,纵观多年来高校和中学教师的经验探索,大家都无非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这样的探讨意义不大。因为经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笔者对这个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自觉已经找到了这个疑惑多年的问题的答案:即哲学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所以哲学课的成功与否,主要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也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灵状态,然后才是其他因素,反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这个结论是经得起推敲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教师因素

哲学一词的本义是爱智慧,通俗地说,就是要活得明白。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所以哲学在本质上讲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体验,或者说它是来自于体验的一种学问。而喜欢哲学的必定是对生活有较强感受力和好奇心的人,对世界惊奇,对人生困惑。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自觉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世界“观”人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悟世界、悟人生。那么,如何“观”如何“悟”?从哲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这一事实来看,学习哲学即学习思考世界与人生的基本问题,最好的途径是自学、独立思考。但对于初学者来讲,入门最好有教师的指引。什么样的教师能够把学生引向哲学思考?是理论功底扎实哲学原理背得滚瓜烂熟的教师?是能很机灵地应对人情世故的教师?是讲故事生动有趣的教师?还是讲道理头头是道的教师?其实这些都不对。

哲学教师最本质的条件就是他必须是心智活泼且热爱智慧的人。唯有这样热爱真理、不断探寻规律性的东西、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和独到见解的教师,才会有开放的心灵,才能在课堂上把自己如何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如何探寻规律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头脑在思考什么问题,有些什么不同的思路,通过这样的学习,唤醒其对心中原本就存在的类似的问题的思考,从而学会如何去领悟生活的真谛。因为只有体验能够唤醒体验,唯有心灵能够触动心灵。这也是教育的一个小小奥秘。因此,哲学教师首先必须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并能把思想的乐趣传递给学生,引领他们初步领悟到哲学的魅力。他必须是一个内心丰富且有力的人,让学生接近他就相信哲学绝对不是枯燥乏味的东西;他也必须是一个淡定独立不随波逐流的人,不是记诵一些现成的原理,不是拿着别人编的现成教材来给学生上课,而是有自己的教学素材,那其中必然要贯穿他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独立思考;他的授课不一定是要让学生接受他的见解,而是在于让学生受到他的感染,思想始终处于探索的状态,开始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

那么,什么样的教师不适合上哲学课?首先是太年轻的教师。因为年轻,生活还没给他太多困惑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太多的生活体验,无法用自己的体验唤醒学生的体验,当然那些自小就会独立思考的例外。所以,跟目前许多学科呼唤创新型的年轻教师不同,哲学教学需要的正是有一定年龄、善于体验生活的教师;其次是太精明的人。这里的精明人是指善于投机取巧的人。因为哲学不只是方法论,它更重要的是对于世界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而精明人往往撇开根本问题,只是琢磨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所以精明人做事最终往往本末倒置,与哲学无缘,甚至背道而驰。大概还因为精明人对生活不感到困惑,只要对生活没有困惑,哲学就无从开始。所以越精明,其实离哲学就越远。再次,就是不会独立思考的人。哲学不是教条,无法人云亦云。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比如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原本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哲学思辨的用处,是在于让人有一个比较好的心态,而不是获得一个最终答案。哲学本来就是要教人学会思考,而不会独立思考的教师只能给学生一种教条式的、照本宣科的哲学教学,这恰恰培养了学生一个不爱思考的习惯。

二、学生因素

有了合适的教师,成功的哲学课堂还离不开一群喜欢学哲学又适合学哲学的学生。唯有这样的学生的心灵,才能与教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每个人活在世上,都需要哲学,因为生活中我们随时都面临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困难和挫折,也都有疑惑,这些时候最需要的是自己内在力量的支持。这种力量来自于哲学思考,即对人生根本道理的思考。哪个年龄的学生会喜欢学习哲学?我国学者用问卷法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体人生观的发展过程是在少年期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的青年期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阶段达到形成的高峰,并逐步走向稳定和成熟。高中阶段即高中生和中职生中的大部分人已经会经常考虑人生问题,哲学课对于他们来讲是适时的精神食粮。

那么哪类学生群体最适合学哲学?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学习哲学的可能性。自古希腊中期始,哲学家们就一直称人为理性动物,或者说,人在本质上是倾向于哲学的动物。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人在本质上是爱好哲学的。”另外因为哲学源于好奇(柏拉图曾言:哲学始于惊疑),而好奇心是人类的几乎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天性中包含着哲学的潜能,人人都适合学哲学。那么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可以开始学哲学?现代儿童心理学家们发现:青少年儿童是学习哲学的黄金时期,五至十岁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哲学思维能力,并具有强烈的哲学探究兴趣。有人对少儿的哲学探究兴趣和哲学思维能力做过专门考察(如现代美利坚哲学教授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发现孩子们哲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源于他们对万事万物的无时不有的和无处不在的好奇,因为他们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和人生,什么都要问,其中许多如“我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学习”等问题都是真正哲学性质的。但是,由于年龄尚小,初中及以前阶段的孩子,好奇心虽然强烈,理性思维的能力毕竟还弱,不适合正式学习哲学。最适宜正式开始学习哲学的是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因为他们的理性开始觉醒,生命的成长不断地让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看世界有了新的视角,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于是他们困惑,也喜欢思考。也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利欲和俗见遮蔽心智,不会那么急功近利,我们就比较容易回到本质来跟他们探讨世界与人生。但高中生为了应付考试任务,他们必须把哲学原理当做知识来学习和背诵,那是很枯燥的。因此很难领悟到真正的哲学,也无法从中享受思考的快乐。

这样看来,中职生似乎成了最适合学习哲学的群体,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印证这一点,笔者没有把哲学课的概念原理当做知识要求学生背诵,在没有考试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快乐地体验着思考和解惑的乐趣。可惜有太多的教师误解了,认为中职生年龄小,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都不够领悟哲学,于是遗憾地错过了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世界与人生真相的最佳机会,甚至挫伤了学生自发的哲学兴趣。

三、其他因素

有了合适的教与学的主体,我们才有必要讨论教学中的其他因素。首先是教学方法。现在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创新,总是在教学形式的新颖、课堂气氛的活跃上下功夫,硬是采用各种如游戏、小品表演等跟哲学学习无关的教学方法,那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哲学是教人思考的,是对世界人生根本问题和基本规律的思考,思考是心的能力,那就必须排除其他活动的干扰专门训练这颗心,即是静思。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思考?激疑。就是说,无论是哲学原理本身的解释,还是故事情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激起学生的惊疑。因为哲学始于惊疑,没有惊疑,哲学体验无法开始。只有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解惑和思考的乐趣,才真正地走向哲学。

教学实践中笔者用的比较多的激疑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许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法是有误解的,认为多提问就是启发,其实不然。在哲学教学中,笔者一般讲完概念原理之后,会设计一些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他们从刚才讲过的原理受启发,思考身边的事情,从而走向哲学思考,教学效果很好。

其次是教学内容。前面提到,教学中要设计好引起学生惊疑的故事情节,因此故事是笔者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笔者课堂的一大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故事是一种理想的艺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文学故事的目的,故故事都有哲学功能,经典的故事是作者对某一现象、事件、本质的看法在思想上的结晶和升华,它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或充满音乐美、意境美的语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清晰地向学生展示了某个哲学原理和概念,使学生在原有理解力水平的基础上,在趣味盎然、通俗易懂的讲解中,思想得以升华,情感受到激荡,观念得以转化。另外,故事也给学生一种文学美的享受,给哲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笔者常用的故事有经典寓言故事、小说、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维视角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很自然地向学生展示了文、史、哲三者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深化了素质教育。

还有就是教材。学生开始学习哲学,教师就是活的教材,可视也可听,如果教师能向学生展现思考的力量和魅力,那么这种活教材会成功把学生带进哲学之门。但无论教师这活教材合格与否,学生都必须有哲学的启蒙书即教材,这种启蒙书必须是某个作者的思想的直接展现,而不是转述别人观点的教科书。哲学家周国平说过,要真正领悟哲学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大哲学家的原著。他还说,哲学系学生的唯一教材就是哲学家的原著。哲学原著比较深奥,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孩子,不是普遍能看懂的。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哲学教材,必须是对哲学有心得的人对概念原理及其应用做一些简洁清晰的表达而整理成的通俗读本,它应该能直接表现出作者本人对马哲原理的理解并用以分析身边的事物,以心灵触碰心灵;它不应该局限于哲学学科,而是打通各个精神领域,让文、史、中西哲学、生活中的问题通通纳入学生的视野,当然最终是要突出哲学的爱智慧的魅力;它必须图文并茂,深深吸引青少年,并处处激起他们的惊疑。这样一来,如果哲学教师合格,在课堂上学得意犹未尽的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阅读教材回味哲理,如果教师不合格,无法让学生从其身上感受思考的乐趣,那么还有得补救,那就是通过阅读教材受到启蒙,一样可以慢慢地靠近哲学。

现在许多学校的哲学课教学都偏离了哲学的本质,笔者希望能通过本文澄清大家对哲学以及哲学教学的普遍误解,进而对哲学教学做一些必要的改革,恢复它之为“哲”的本来面目和“科学中的科学”的最高地位,让更广大的青年学生的人生尽早走上哲思之路。

参考文献:

人生哲学故事篇3

关键词:幼儿哲学;儿童文学;幼儿园哲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174-02

幼儿园的哲学教学要考虑到幼儿思维的独特性,哲学在幼儿园的实践之途,不应仅仅是中小学哲学教学的简单复制和再现。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哲学思维特点不同,幼儿的哲学思维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具体性,并富含童话式的幻想性。而儿童文学与幼儿哲学思维的特点正相契合,因此,幼儿园的哲学教学可借助儿童文学作为中介和桥梁。

一、儿童文学对幼儿园哲学教学的独特意义

自儿童哲学产生之日起,便与儿童文学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最普遍地表现便是儿童哲学教材的呈现。很多教师运用一些富含哲学思考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儿童哲学教学,如儿童哲学的创始人李普曼教授创作了儿童哲理小说《哈利的发现》以进行儿童哲学的实践,马修斯利用儿童文学中的幻想故事来进行儿童哲学的对话,丹麦的Mr.Per Jespersen利用丰富的丹麦童话资源进行儿童哲学的教学,我国教育工作者在选择编制教材时也大都选择以儿童文学作为儿童哲学教学的载体。究其原委,儿童文学对幼儿园哲学教学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呢?

1.儿童文学符合幼儿的哲学思维特点。相较于儿童哲学,幼儿哲学与儿童文学或具有更多契合之处,这是由幼儿的哲学思维特点决定的。幼儿总是以疑问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这种怀疑和思考是自然的、浑然天成的、原始的,这种思考不是建立在逻辑推理上的理性思考,而是一种幻想性的、诗性的思考方式。这种幻想式的趣味和诗性的人文色彩正是儿童文学所具有的特点。另外,依据心理学提供的思维发展阶段模式,3~6岁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他们尚不具备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儿童文学为幼儿构建了一个具体、直观的童话世界,这主要体现于儿童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和具体的故事情节,它们将幼儿带进了一个奇幻的、趣味性的、诗性的世界,这正与幼儿的哲学思维特点相吻合。

2.儿童文学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这也是为何儿童文学作品被大量地用作哲学教学实践的直接原因。例如,在寓言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中,往往隐含着深刻的内涵,即寓意,而寓意不是唯一的,这正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式思考。例如,《乌鸦和狐狸》,我们很难说乌鸦笨或者狐狸狡猾,乌鸦固然有其可怜之处,狐狸的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明。除了原本就包含着哲学思考的寓言性儿童文学作品,现代儿童文学的创作也更加关注哲学思考,甚至作为一种创作的题材。作者有意识地将哲学式的思考加入作品,以疑问和探索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或关于生命的思考,如《世界为何存在》、《妈妈我为什么存在》;或关于周围事物的探索,如《梦是什么》;或对于自然事实的疑问,如《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等等。利用这些富含哲学思考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哲学教学,简单易行又富有乐趣。

3.儿童文学与幼儿哲学的结合符合幼儿园教学规律。《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因此,在幼儿园进行哲学教学时,可以借助与其关系密切的另一门学科进行,儿童文学相较于哲学在幼儿园的教学而言,是一门更加成熟的学科。鉴于此,我们便可以借助儿童文学这门相对成熟而又关系密切的学科进行幼儿园哲学的教学。

二、如何借助儿童文学进行幼儿园哲学教学

幼儿园的哲学实践不但尚无较成熟的体系,而且既有的幼儿园哲学教学探索在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实施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将儿童文学引入幼儿园哲学实践,可以对幼儿园哲学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在幼儿园哲学课程的目标设定中,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儿童哲学是一种思维训练项目,其目标应是将儿童塑造成一名良好的思考者。首家哲学实验幼儿园的创始人彭琨认为“3~6岁是一个人形成思维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进行哲学教育,对其一生的思维成长会打下很好的基础。”由此可见,哲学在幼儿园的实践目标是训练幼儿的思维。然而,《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等各个方面”。除了技能性、知识性的目标,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良好态度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幼儿的哲学思考尚处于启蒙阶段,相较于思维训练的目标,培养幼儿对哲学思考的兴趣和习惯更为重要。因此,以儿童文学这一充满奇趣的媒介传达哲学思考,让幼儿在故事中体验丰富的人生哲学,并培养热爱哲学思考的习惯,应成为幼儿园哲学教学实践的首要目标。

其次,选择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选适合的不选难的。一提到哲学教学,家长和教师就会有种“高深”、“艰涩”的印象,但未必越深奥的故事、越高深的道理就越适合幼儿哲学的教学,一些经典的故事,比如《灰姑娘》、《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也可以挖掘出丰富的哲理。其次,选幼儿喜欢的故事。将故事带入幼儿哲学的现场,其初衷就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选择故事时,教师也应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参考。一个幼儿喜欢的故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以各种形式再现故事,表演、人物分析、故事创编,等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更深入的哲学思考。

最后,构建故事化的幼儿园哲学教学实施方法。在幼儿哲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借用儿童文学的文本作为中介和载体,但这种借用主要是对儿童文学具体篇章的利用。相较于儿童文学篇章的媒介作用,儿童文学的形式力量则更为强大。基兰伊根曾提出“故事的形式力量”,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参考故事的形式。“为什么幼儿甚至成人总是对故事充满了兴趣?这是因为故事中充满了奇趣的喜剧色彩,使我们或高兴或伤心或兴奋或悲伤,而这一切都源于故事中的二元对立性。”借助故事的形式力量,组织实施幼儿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课程中切身的体验一个故事,这样的课堂会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儿童文学为哲学在幼儿园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方向和路径,认识到二者的契合之处就不至于使幼儿哲学的教学陷入单纯的思维训练。对于幼儿而言,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体验思考的乐趣、让幼儿爱上思考,这远比思维能力的训练更重要。借助儿童文学这种中介让哲学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这样的幼儿哲学实践之路才更显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钱岩.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观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2]高振宇.儿童哲学诞生的哲学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8,(7).

[3]蔡桂茹.论儿童哲学教育开展中的三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

[4]张建鲲.庞学光.论儿童哲学在中国的普及[J].全球教育展望,2006,(9).

[5]吴岩.李普曼的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观及启示[J].教育评论,2005,(5).

人生哲学故事篇4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也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教学《生活与哲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哲学抽象的原理或观点”,造成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不高,甚至惧怕学习哲学。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消除哲学所谓的“神秘感”,从而感悟哲学的魅力,领悟生活的哲理呢?

一、趣味故事蕴含着生活中丰富的哲理

1.身边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思考

故事一: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启迪: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故事二: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是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启迪: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故事三: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启迪: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2.创新的意识,细致观察的结果

多年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再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设计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每一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谈论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打个大洞,不仅会把大楼弄得尘土飞扬,乱七八糟,而且还会破坏楼面。”工程师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与其这样,不如把电梯装在大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伟大的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这就是所谓的观光电梯)

这个把电梯装在楼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创新想象得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阻碍自己的思维发展,其实伟大的创新往往来自对最简单、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实——细致的观察。

3.生活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袋鼠固然能跳,也跳得比较高。但是从笼子里出来的途径,除了“跳出来”外,还可以从“笼门”从容地走出来。

这则寓言故事让我们自然地领悟到:我们想干好事情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复杂的哲理,浅显的描述。

4.普遍的联系,永恒发展的世界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

转贴于

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钉子和一个帝国看起来毫无联系,但通过一些中介,如蹄铁与战马,战马与骑士,骑士与战斗等,两者之间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而人们正是忽视了他们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才导致了“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

民谣阐述的哲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以上(寓言)故事也好,民谣也好,都在反映一个事实:生活处处有哲学。“抽象”“神秘”的哲理原来都来源于生活,又“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课堂实践证明:选择新鲜有趣的故事无疑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哲学课堂的效率,还得注意几个环节

一是故事的选择:具有代表行、典型性、趣味性。

二是故事的数量:经典即可,贪多必然会影响学生“反省”的时间,甚至抹杀了学生“感悟”的机会。

三是故事的收集: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师生共同编辑加工相结合。“加工”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领悟”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哲理和师生共同感悟哲理,也是不断完善人生观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

1.整个课堂都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悟和理解是建立长期记忆的前提,而牢固记忆又巩固了领悟的成效。

2.探索课堂上的各种可能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的就是教学方法很多,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个体也会有不同的实践方法,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很显然教学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3.构造自己的记忆参照物。尊重每个教学对象,看到共性的同时,又要发现各自的个性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寻找到自己的记忆参照物。

4.积极的个人反馈,是教学反思的内容,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建立起自己都有的知识和记忆体系。学生需要为接受课程知识做好准备,并且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拥有牢固的记忆和可靠的回忆。而这些正是有效课程(生活与哲学)设置的目的。

人生哲学故事篇5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创造性地利用新的教学方法,研究新的思维训练形式,以达到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如果能做到思维敏捷,出口成章、引经据典,那么课堂会如行云流水,妙趣横生,就可以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二、让学生明白哲学课的重要性,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在讲绪论时,学生的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好奇心和进取心,认为自己会学得更好。再加上对老师的感觉新,就很容易接受老师的观点。此时此刻,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讲讲学习哲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哲学知识有用、实用。如: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于是,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堆在屋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个学生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后,原本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方法。”这个故事的哲理不仅仅告诉我们,黑暗与光明本是对立的两个不同的事物,却又是相互统一的,更告诉我们,生活需要智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我们,有时总感到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这时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与智慧的明灯。而哲学正是这样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只要学习方法科学、勤奋学习,哲学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能学好的。

三、用形象的有趣的小故事、漫画、哲理寓言并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趣味小故事的灵活运用。

运用生活小故事帮助理解哲学原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运用“阿凡提染布的故事”告诉学生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颜色”和“星期”都是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矛盾的个性中,即存在于具体的红、蓝、绿、黄、紫、黑、橙等色和星期一至星期天的这一共性之中。

2.用漫画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漫画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往往是对某种错误的思想或行为进行辛辣而又不失幽默的讽刺和批判,从而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用漫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如:我在讲把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时,就用了“老鼠偷油”的动漫画,结合教材设计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利用成语故事。

利用成语故事可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从而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觉悟。如:“画蛇添足”指的是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刻舟求剑”指的是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守株待兔”指的是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胸有成竹”指的是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使用寓言故事。

中外寓言故事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理,而寓言故事描述的情景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寓言也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思维世界,使学生容易兴奋,激发探究欲望。如果在哲学教学中妙用寓言,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时,我运用了寓言《杀龙妙技》。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这告诉我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存在。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5.联系现实生活,运用真实事例。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真实的例子非常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很好地把所学的哲学原理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教学过程中使用鲜活的现实材料,有利于把时代精神带进哲学课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展。在联系实际时,要力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在学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既可以联系洪战辉人生的发展变化,看到一个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十一五”期间国家取得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师要用心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哲学课理论性强,若采用“满堂灌”直接讲解的教学形式,就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我们要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主动和被动的关系,相互成为主体,课堂上可以采用“辩论会”、“知识竞赛”、“调查问卷”、“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对话,在对话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激发创造力,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进行中职哲学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维芸.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积极性.文教资料,2011.

人生哲学故事篇6

[关键词]《大众哲学》;历史贡献;当代启示

《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代表,为当前理论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大众哲学》创作的背景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大众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反动派对日一方面主张“攘外必先安内”,采取不抵抗政策,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战士进行大肆“围剿”,在国统区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青年学者对前途和命运充满迷惑。“九―一八”事变,激发了艾思奇爱国情怀,他毅然放弃在日本留学的机会,返国回昆明,弃工从哲。他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改造社会制度,首先在于改造人们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人生观。其次,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重新燃起对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正确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

《大众哲学》能够在当时的历史坏境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并非偶然,这与艾思奇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教育环境、个人意志是分不开的。首先在艾思奇的个人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李日垓经常教诲他:“写文章应该像白居易那样,要通俗,务使人人能读,妇孺皆懂,要能起到启蒙作用。”艾思奇在耳濡目染下,养成了使用接地气的写作手法使大众读者普遍接受和理解他的作品;其次,艾思奇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五四精神的洗礼,被称为是“五四之子”。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引导下,他到达上海之后,就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用自然科学和辩证法相结合来分析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五四时期,社会强调民众力量,艾思奇注意秉承这一价值取向,在《大众哲学》的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最后,苏联哲学家米丁对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也曾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大众哲学》的出版也不例外。

艾思奇用通俗的手法,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写出了《大众哲学》,这与当时的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在那个年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较少,对哲学思想了解少之甚少。当时中国的许多有志青年看到十月革命的胜利,于是就想用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理论武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然而当时马克思主义著作基本上都是德文原著,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读者并不能轻易掌握这一理论,虽拥有一腔革命热情,但最终未能付诸实践。艾思奇在日本留学期间,自修德语,并深入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在这样的情况下,艾思奇自觉地投身于“没有人尝试过,甚至没有人屑于这样尝试”的哲学通俗化、大众化道路的探索。其次,当时正值统治的高压之下,写作环境异常紧张,有的话不能直接说,有的字为了避讳,只能用其他字取而代之,举例子也只能举日常生活的例子,却不能使用经济斗争方面的例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容易遭到读者的曲解。最后,考虑到每个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掌握能力,文章中的每个问题都经过重复的申说,满足了普通读者的胃口,但理论修养较高的读者对此却并不领情,并且批判这本书在文章的裁剪和布置方面不合理。由于读者在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方面存在差异,众口难调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艾思奇也称哲学通俗化这项工作“吃力不讨好”。

二、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

(一)《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

《大众哲学》之所以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因为它完美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无产阶级和广大贫苦劳动者在旧社会,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很难使人民大众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因此,要想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精神武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需要作大量通俗化、大众化的工作,这要求理论工作者一方面,揭开哲学神秘的面纱,将哲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为广大青年指明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以此来挽救危亡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革命的武器,同各种反动哲学思潮进行斗争,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二)《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系统、科学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它主要由绪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这四个部分组成,揭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内容。绪言部分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什么是哲学。在本体论中,他用“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不如意的事”来阐明观念论、二元论、物质的特点等问题。在认识论中,他以“卓别麟和希特勒”小胡子的分别、胡桃是否一定有肉等来阐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原理、实践和哲学的党派性原理等。在方法论中,他用“追论雷峰塔的倒塌”、“没有了”“笑里藏刀”等解释了唯物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以及五对基本范畴的内容。至今,辩证唯物主义的教科书都没有超越《大众哲学》的框架和内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艾思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群众,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了普通群众与哲学的距离,这就使得作者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了哲学的大众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大众哲学》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解决了当时人们迫切需要并无法解决的认识问题。

(三)《大众哲学》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艾思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应用到中国的具体问题上来,就是在中国的现实地盘上来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具体化,加以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的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大众哲学》的当代启示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追捧。如今,这种通俗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但它依然给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其中的精神,加强在理论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协调“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西方,有其独特的社会环境,如果将其全盘拿来,必然会与我国的文化产生冲突。艾思奇曾指出:“不和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行动中的盲目性和发挥自觉的能动性”。《大众哲学》所开辟的哲学通俗化、大众化道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时代的脉搏,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提供借鉴。

《大众哲学》注重理论内容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以及体系的创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活力源泉。艾思奇在他的《大众哲学》中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首先在该书中已经比较完整、基本准确地把握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其次,《大众哲学》中包含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答,从文章的内容上可以看出他把哲理和那个时代的革命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最后,他的表述形式和语言结构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大众口味,既体现时代性,又富有创造性。

(二)加强通俗读物的建设工作,让理论成果惠及群众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并非是一件易事,我们常说“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没有厚积哪来薄发,没有深入哪来浅出。目前,要加强通俗读物建设工作,让党的科学理论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然而在通俗读物编写之前,理论工作者要广泛听取人民大众的意见,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在编写过程中,要精心选好题目,能真真切切反映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用新颖的题材、新鲜的话题吸引群众的眼球,既要做到理论的严谨性,又要做到理论的生动性,切实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通俗读物普及到群众中去,得到群众的认可,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才能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度。

(三)坚持理论和群众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艾思奇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哲学从“高处不胜寒“的殿堂,融入到大众的内心。如“天晓得”、“无风不起浪”、“追论雷峰塔的倒塌”等等,标题引人人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不关注现实,不体验与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历程,只躲在象牙塔里无病,他最终将被时代所抛弃。反映现实,关注群众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众哲学之所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易于被人民群众接受,其根本原因在于艾思奇一直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艾思奇密切关注时代的信息,寻找和利用各种机会到工人、农民中间展开调查,他写的文章著作,都是时代实际的反映。

时下,理论工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学习,自觉承担起理论为群众所创造和掌握的责任;另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想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解决谁来讲的问题,在对外宣传工作中要杜绝“官味太重”、“花架子”太多的问题;其次,是要解决讲给谁听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大多集中反映精英阶层的价值诉求,而很少反映普通老百姓的诉求,所以才会给人留下不接地气和不够亲民的形象;最后,我们要拓宽讲故事的渠道、增强讲故事的效果。由于受众群体的多样性、层次性,要想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需要构建多样、分层的渠道。在偏远的山区、农村使用广播讲好中国故事,在城市媒体和电视中宣传中国形象。理论工作者要想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最好能够深入到群众中去。

人生哲学故事篇7

贯穿纽约曼哈顿的百老汇大道,是美国话剧和音乐剧演出的圣地。每年进入秋冬季节,40个有500座位及以上的百老汇剧院和70多个100座位至499座位的外百老汇剧院,便迎来演出高潮。

百老汇不仅纷纷上演新作,而且还上演经过见多识广、言辞犀利、标准苛刻的媒体批评家考验的经典旧作。2012年上演的经典旧作中,包括了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的话剧《金童》。这部作品于1996年在外百老汇“签名剧院”首演,次年荣获外百老汇的奥比奖。该剧经修改后于1998年又在百老汇首演,获得了当年美国戏剧界最高荣誉奖托尼奖的最佳话剧奖提名。

《金童》讲述了黄哲伦9岁时听外祖母告诉他的关于外曾祖父的故事:一个中国人在海外经商成功,三年后带着西方新观念回家。他不仅试图皈依基督教,而且还想实行一夫一妻制,由此引发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妻妾之间的巨大冲突。三个妻子中的两个将面临被休的结果,究竟谁将出局,引发悬念、冲突和悲剧。

出生于1957年的黄哲伦生来就有中国背景和中国故事。中国对于黄哲伦来说,曾经显得遥远、陌生和多余。他出生在洛杉矶的一个移民家庭。让他想成为剧作家的最初动机之一,是因为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亚裔形象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黄哲伦一直认为自己是亚裔美国人,但是家庭的中国情怀、中国故事、中国背景却自然而然成了他写作的核心内容。1979年,黄哲伦大学尚未毕业就创作了第一部话剧《新移民》。次年,他的这部处女作荣获外百老汇的奥比奖。接下来的两部戏,依然是以中国人的故事为主题。后来这三部作品被称为“华人美国三部曲”。

1986年,他写了话剧《富贵关系》,以他自己家庭为原型,却把所有家庭成员变成了白人。黄哲伦这次试图脱离中国人中国故事的重新定位被证明是错位。这部话剧在试演期就招来恶评如潮,没等正式首映就永远落幕了。

黄哲伦重新回到中国人中国故事的轨道上来。1988年,他的《蝴蝶君》在百老汇上演。从1988年3月13日试演到1990年1月27日演出落幕,这部话剧总共上演了777场,获得了三个托尼奖,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这是他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作品。

能够在百老汇和外百老汇剧院上演作品,是每一个剧作家的梦想,也是衡量剧作家成功与否的标准。黄哲伦长期活跃在外百老汇和百老汇,自1979年以来,黄哲伦已经写过21个话剧剧本,10个音乐歌舞剧剧本,参与剧本写作、制作拍摄或演出的有10部电视剧和电影。他是最为成功的华裔美国剧作家。

真正让黄哲伦开始认识中国、认识到自己血液和灵魂中祖传的中国情怀的,是他的两次中国之行。1993年第一次中国之行,因为文化差异,黄哲伦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后来,他父亲对中国的看法有了根本变化,从而影响了他。黄哲伦回忆他父亲时说:“他说自己从来没想到能活着看到人们尊重和仰视中国的这一天。”

2005年第二次访问中国,黄哲伦参观、讲学,讲的都是戏剧。他发现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地将他认作同出一个根的中国人。黄哲伦回忆说:“他们把我看成中国人,这让我很高兴。我是海外中国人,但我也是中国人。”这个时候他已经将自己视为中国人,完成了对自己根的认同。

在美国擅长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移民故事的高手,大多是华裔美国作家。在美国享有文学名声的中国作家,比如20世纪的林语堂和张爱玲,到如今的莫言等,都是讲中国故事的高手。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都有自己的中国背景。

在黄哲伦之前,已经有不少华裔美国作家用英语创作,并在美国文坛获得认可。水仙花(1865-1914),公认的北美亚裔文学的先驱,她虽然只有一半中国血统,却塑造出充满人性的华人形象,真实展示了一个被美国主流作家忽略并歪曲了的华裔生存世界,成为“失语”的华人群体的代言人。雷霆超(1915-1970),他的小说《吃碗茶》被认为是真实再现20世纪40年代的华裔美国社群、最具有“亚裔感性”的经典之作,出版于1961年,1979年再版。黎锦扬(1917-2002),是二战后最早以中国人题材撰写小说的华人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花鼓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且被改编为百老汇音乐剧及电影。黄玉雪(1922-2006),1950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五姑娘》,描述了她作为亚裔美国人如何保持中国传统,描述在美国保持中国传统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内心冲突。

大体与黄哲伦同时代的,有汤婷婷(出生于1940年)、谭恩美(出生于1952年)、哈金(出生于1956年)等人。汤婷婷的代表作有《女勇士》和《中国佬》,在美国颇有影响。她获得过众多大奖,《剑桥美国文学史》对她有专门研究。谭恩美根据外婆和母亲的经历,写成了小说《喜福会》。该书于1989年出版,大获成功,连续4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销量达到500万册,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一系列文学大奖,还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创下了极高的票房。哈金在1999年以《等待》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2005年的中国访问,让黄哲伦发现了一个绝好的中国题材。他在上海现代艺术中心看到了一块让他啼笑皆非的中英文标识牌,《中式英语》由此诞生。他后来自我评说:“写《中式英语》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我小时候人们觉得中国贫穷落后,现在人们觉得中国太有钱、太强大了。这两种印象其实都不一定是准确的。我需要通过写作寻找自己对她的认识。”

写完《中式英语》,黄哲伦对自己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觉得这也许与他在华人家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有关系。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深刻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比自己认为的要多得多。他说:“写这部戏,让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当了一回中国剧作家。”

人生哲学故事篇8

一、精心导入,引导学生“爱上哲学”

根据心理学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可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课堂导入如同序幕,对上好一堂精彩的哲学课是至关重要的。导入应以情生趣、借趣引智,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1.时政热点,先声夺人

时政热点导入具有新鲜、真实等特点,感染力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导入话题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图片漫画,出奇制胜

图片漫画有着极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可使枯燥、抽象的哲理变得生动、具体,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设置漫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在欣赏漫画的同时,老师趁机展示准备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实现漫画与课本观点的结合。

3.故事为媒,深入人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占到85%以上,教师可以利用此心理倾向,精选一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如成语故事、寓言、哲理故事、生活故事、名人故事等)用于导入。它可将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反思,融入课堂。

4.诗词名言,创设意境

哲学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但偏于高深;而许多诗词名言、俗语警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但却直白、浅显得多,若在导入时适当引用,既可启迪学生的智慧,又能对教学起到烘托与渲染的作用,增强感染力与艺术性。

5.艺术作引,引人入胜

教学可用的艺术作品包括歌曲、配乐朗诵、影视剧片断、电视节目等,具有适用性强,能及时抓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以恰当的艺术作品导入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活跃思维、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引导探究,培养学生“悦学哲学”

哲学被誉为“智慧之学”,和其他学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它的价值更体现在对“智慧”的追求上,在感受哲学的过程中滋生哲学的情怀,积聚人生的智慧。下面就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例子谈谈探究式教学的几种具体运用方式。

1.情境哲学,让学生“做中学”

美国有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会了解。”这充分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适时地营造一种探究知识的情境氛围,通过体验的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从而有效地解决哲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

2.问题哲学,让学生“想中学”

“哲学源于惊异”,作为一门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论辩问题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不应只是教知识、教结论,而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自己的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

3.互动哲学,让学生“辩中学”

“确立价值观取向”是达成哲学课“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中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单向地告诉他们对与错、教育他们应该如何不该如何只会让人感觉空洞乏味、毫无兴趣,教师若能结合内容,把学生爱说爱辩的胃口吊起来,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则会呈现“观点得于暴露、才情得于显示、能力得于培养、智慧得于生成”的综合效应。

三、回归生活,启迪学生“会用哲学”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学哲学如果得不到一种受用和享受,任凭千言万语,也只是空话,也只是白说。”哲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导。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喜欢学哲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的智慧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养成自觉学哲学、用哲学的习惯,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因”上真正喜欢哲学。

比如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时,我结合实际介绍了几个创新思维案例,学生非常感兴趣,接着我抛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来解决:一对夫妻需要完成三种家务,一是用吸尘器清洁房间,他们只有一个吸尘器,这项任务需要30分钟;二是用割草机修整草坪,他们只有一架割草机,这项任务也需要30分钟;三是给婴儿喂奶和洗澡,这项任务也需要30分钟。俩人如何合作,才能尽快完成任务?听完后,有的学生马上不加分析地说要一个小时,有的拿出笔来计算,最后大家一致认同的方案是让一人清洁房间15分钟后再单独完成照顾婴儿的任务(30分钟),同时,另一人开始用割草机修整草坪(30分钟),然后接着清扫房间(15分钟),最少花时45分钟。学生一旦品尝到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他们的求知欲就被激发、高涨,一些不服输的学生到了下课时间仍意犹未尽地请老师再出题。

正如真正的音乐会引起心灵的震荡,真正的哲学必定会引起思维的撞击。只要老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哲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就能使他们发现哲学其实很美。

上一篇:小学二年作文范文 下一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