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乡村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34

美丽新乡村

美丽新乡村篇1

一、研究背景

(一)“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

“美丽乡村”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政治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国家的执政理念,时任国家主席的在十报告中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美丽中国”首次被纳入到“十三五”规划中,由此“美丽乡村”这一概念得到扩充和发展。

(二)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需求的新热点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4年乡村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高于20%。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550万户农民受益。“十二五”时期游客接待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均超10%。乡村旅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帮助农村脱贫致富。

二、浙江南洞艺谷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一)抢抓时代机遇,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4〕42号)》。同年,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旅游局印发关于《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浙发改规划〔2014〕1130号》,旨在实现浙江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舟山市政府顺应时展潮流,编制《新建生态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年,舟山市国土资源局起草制订《新建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兴业富民、文化惠民、服务优化五大工程,以三十八个具体项目为抓手,加快完善生态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新型旅游业态,全方位提升生态村旅游品质,将新建社区打造成为美丽乡村样本。

(二)深入细分客源市场,科学制定乡村旅游规划

浙江南洞艺谷位于浙江东部沿海,毗邻上海,江苏,宁波,杭州,温州等发达省市,市场前景广阔。沿海发达城市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加之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压力大,环境日益恶化,他们有意愿在节假日前往距离较近的环境清新的乡村地区进行休闲度假,放松心情。成立乡村旅游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社区发展规划、景区景点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协调安排旅游、文体、住建、水利和农林等部门,成立管理委员会负责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设。

(三)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引导多元资本进入乡村旅游开发

当地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和共享性。

1、加大乡村主通道建设,扩大和完善环形道路及疏散道路建设。

2、以大型停车场及小型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生态停车场。

3、加强盥洗室建设,参考星级厕所建设的同时,突出乡村旅游特点,打造200米内盥洗室服务圈。

4、将火车东西广场建设成为游客休憩集结地,为火车车厢业主的配套获得提供支持,满足基础设施需求。当地政府以公开招租的形式吸引市内外文创类个人艺术家、协会或公司(包括各类非遗项目)入驻南洞,积极引导多元资本进入南洞艺谷开发环节。

(四)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乡村旅游核心吸引物

深入挖掘南洞艺谷现有的资源,依托海洋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群众艺术创作中心、渔人码头、群岛美术馆、民俗壁画村等集创作、研发、展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加强与国内大专院校的合作,建设大学生采风基地,促进优质文化创意活动进入南洞艺谷;开展规模性的壁画大赛,展现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传统文化等优秀文化元素,给乡村旅游注入新时代的文化信息,提高南洞艺谷乡村旅游吸引力,打造南洞艺谷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南洞艺谷住宿特色鲜明,依据徽派建筑向江南海岛演变的特性,结合海岛石头房的建筑特点,充分考虑海洋文化特色的建筑语言,一户一品,一品一味,清新亮丽,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样式。

(五)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增强社区参与能力

当地政府通过聘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高俊创办群众艺术创作中心,组织喜好绘画的村民参加渔民画、刻纸、手工布艺、石头画等技艺培训。通过这种途径一方面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力,提高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情。另一方面,村民通过创作渔民画,获得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开辟了一条南洞村民致富的新路径。

(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乡村环境承载力

南洞政府一直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依托社区生态环境原生性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保护和开发,同时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大力实施“两美干览”、“四边三化”、“双清”等专项行动,健全环境污染监管制度,提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七)增强宣传营销能力,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近年来,南洞艺谷积极开展“徒步中国・神行定海山”、国庆大型游园会、火车派对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定海区委宣传部联合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项外宣活动,邀请国内知名真人秀、综艺节目等主流媒体走进南洞艺谷,积极联系各大卫视将南洞艺谷作为外景拍摄地,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乡村旅游资源、产品的宣传营销,提升南洞艺谷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还利用微信、同程、携程、途牛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销售,通过统一整合乡村旅游产品、统一包装形象、统一拓展市场,实现利益共享,扩大南洞艺谷在全域范围内的知名度。

三、关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考

如何实现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配合共同解决的问题。政府作为协助者需要给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经济、技术支持,统筹协调,制定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政策。专家团队作为智囊团需要对地区开发乡村旅游提供科学的前瞻性指导。村民作为乡村旅游的主体,需要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大力推动社区参与,提高村民对乡村自然生态、生产活动、遗产建筑、民俗文化的价值认识,激发内生动力。

各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挖掘特色乡村旅游产品

1、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性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生态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生态品位,营造独特的乡村生态意境,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目标。

2、保持乡土文化的多样性

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将其有机渗透到乡村现代生产与生活之中,通过旅游发展唤醒文化记忆,推动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表达与适度活化乡村文化,让文化变得轻松和可以解读,促进乡村文化传承。

3、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

各地区应注重对乡村本色的保护,创造适宜本土文化、乡土环境的乡土建筑。在风貌建设中,尽量地保护村庄原有格局、空间尺度、场所环境,保护乡愁回忆。

(二)深入细分乡村旅游市场,优化产业体系

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旅游者向往自然和乡土亲情的需求,开发出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化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旅游项目,通过不同产品的差异来吸引旅游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竞争力。同时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全方位、全产业链地审视乡村旅游的产品业态布局,选择或创造合适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形成产业集群规模效应,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充分了解利益主体的需求和意见,尊重和关心社区居民的利益,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目标,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益,互相约束、共同监督,保障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四)引导多元资本进入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发展到现阶段,已经是2.0或者3.0时代了,必须把乡村旅游放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环境中。运用多元化、专业化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鼓励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积极探索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旅游开发新格局,以专业化的手段打造核心旅游产品,形成强烈的品牌效应。

(五)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各领域专业人才进入到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和创新创造等活动中,以此来弥补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层次。

(六)增强线上线下营销宣传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和“互联网+”思维,树立旅游地形象,传播旅游信息,促进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专业的旅游媒体,促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旅游资源信息的共享,有效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借助媒体事件进行营销,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促成营销手段和方式。加强与信息部门的合作,建设乡村旅游信息网络。

美丽新乡村篇2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考虑,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已经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美丽乡村”概念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密切的关系,“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在内的多项惠农措施,极大地刺激了农村经济市场的活跃性。农村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包括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两大方面,由于长期“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分离状态,导致两方面建设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这无疑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桎梏。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乡村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本因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改善农村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相应地,在“美丽乡村”概念下所改良的农村经济必然将形成一种“新形态”。

 

“美丽乡村”与农村经济“新形态”概述

 

“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涵。“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要求,在没有融入“美丽中国”执政理念之前,主要用来规范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社会问题,在《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五项要求,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很显然,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重点突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性,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两项是以实现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为目的,促使农村人口从温饱迈入小康生活水平。 “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重点反映在农村社会风貌的改良上,这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普及科学、民主、法制,改良落后、愚昧、迷信的农村社会。

 

关于“村容整洁”的要求解读,笔者参考了十七大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意见,本质上说是从社会公共服务角度,缩小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差距。

 

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社会建设理念,不仅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概括其中,还将其视为一个重点工作领域。“美丽中国”的理念并非是单纯的改革发展范围扩大,而是从更高的理论层面入手,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造的着力点;这其中,“生态文明”被置于突出地位,在“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毫无疑问,“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针对现有的农村社会环境进行重构,尤其是要积极引导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生态文明的建设;“美丽乡村”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观上,还要美在可持续性发展层面,也可以说这种美不是人为生产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农村人口的必然需求。

 

迈入“十三五”之后,“美丽乡村”的概念得到了升华,不应该再简单地理解为“美丽的村庄”,根据党的十八大对“美丽中国”的相关描述,强调在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富起来的同时美起来;由此可见,美丽乡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简单地说,无论是经济收入增加而破坏环境,或生态环境优美但人民依旧贫困,都不能够称之为“美丽乡村”;只有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层面的统一进步,才能称之为是中国“美丽乡村”。

 

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泛指人类在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所创造出的物质、精神价值的综合,而这一观点的提出,恰恰是针对长期以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言的。

 

农村经济“新形态”的内涵。广义的“经济形态”指的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研究中将经济视为一个社会整体,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济形态”研究为“商品经济形态社会”。那么基于我国农村经济范畴来说,其形态进化的过程与宏观经济存在密切联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千百年来孕育了深厚的农耕文化,特别是在农村经济领域存在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快速恢复国内经济秩序、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向工业领域倾斜,造成长期缺乏对农业生产及农村市场的扶持。

 

事实上,在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力量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城乡二元化”以及户籍制度的弊端逐渐凸显,从农民工进城到当前的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心,农村经济从依附实现了独立,尤其在“十一五”期间针对农村市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产品市场价值的提升,农村经济逐渐活跃,并呈现出全新的形态。“十二五”至今,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丰富,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瓦解了传统农村经济渠道,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新的农村经济形态再次萌生。

 

根据文章的研究范畴分析,笔者按照农村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经济形态的划分(1949~2015年),大致存在三种类型:

 

第一,劳动力经济形态。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种全会期间,我国主要是劳动力经济形态。这一时期国家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多、产值低,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势创造经济利润,农业税是农村经济形态中的主要因素;以公粮为例,数据显示,1949~2000年间,中国农民缴纳的粮食作物超过7000 亿公斤,是社会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很显然,由于经济体制、市场条件和生产环境等限制,劳动力在这一经济形态中发挥的作用最大。

 

第二,产品经济形态。改革开放到“十一五”期间(2006年),需要区分的是,此处的“产品”是相对农村经济而言的,与《资本论》中关于产品经济形态(共产主义社会)不属于同一范畴。这一时期农村市场开始活跃,与市场经济的对接逐步深入,同时在现代化农业背景下,粮食作物产量提高,农业税压力减小,市场进一步开放,个体经营比例增加,劳动力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减小,并逐步开始向城市经济体系蔓延,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打工妹”、近年来的“农民工”等;人力资源的流动,直接导致了物流的加速,社会物资匮乏的现象开始逐步得到解决,因此这一时期农村经济中体现经济价值的主要是产品。

 

第三,资源经济形态。从2010年至今,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呈现独立,即“互联网经济”,它泛指通过互联网产生的各种经济活动综合。互联网技术的强大渗透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各行业、各领域不可或缺的应用。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规划,“互联网+农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事实上,在互联网经济影响下,农村市场“触网”的时间可以追溯到电子商务初期阶段,产品交易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不断扩大范围,传统市场的吸引力开始减退。基于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原本被闲置的大量农村市场资源开始升值,如特色农业、土地资源等。

 

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经济“新形态”干预

 

农村经济“新形态”是一个相对性变量,“新”必然有“旧”预知对应。事实上,经济形态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从我国宏观经济角度来说,某一个时期特定的环境、政策、局势等因素影响,必然形成经济形态的突出特征。这种特征会在一段时期内相对稳定,但必然会随着新的干预手段出现而彻底改变;“新”代替“旧”是一种进步,而现阶段的“新”必然也会变成“旧”。在限定“美丽乡村”这一背景下展开研究,农村经济新形态指一个较为稳定的特征出现时期,即资源经济形态。

 

从理论上分析,“美丽乡村”的系统性体现在生活、生产、生态三个方面,在建设活动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都不足以支撑“美丽乡村”的整体架构,并进一步使农村市场经济的形态发展方向偏离。例如,单纯地重视生态环境美化,集中资金和社会力量改造农村生活环境,但却忽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长期维持较低状态。这样即便实现了“美丽乡村”的外部建设,也会由于经济水平的不适应性,而无法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效果,一段时期后,片面的建设成果就会消失。总体而言,“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经济形态的适应性,尊重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利用合理手段展开干预。

 

结合现状来说,广大农村市场直接向社会提供丰富资源,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主要补充,通过对资源经济形态的有效干预,可以促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更加突出。

 

生活干预。构建美丽乡村需要政府各级部门、社会机构、农村经济主体等共同参与,农村人口是主要的动因,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前期的政府财政主要用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水电、交通、饮水工程、文化广场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市场体系制度方面的引导,帮助农村市场构建完善的政策体制。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生活干预对象主要为基础生存条件改善,如危房改造、基础医疗、扶危救困等,这些是农村经济“新常态”实现步伐一致性的具体工作。

 

在实践的过程中,农村经济新形态的生活干预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区域对 “美丽乡村”的公益性抱有不满,原因是政府提出的大量建设项目往往缺乏资金,经济个体投入收益较小,反而增加了自身的经济负担。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差、发展缓慢的地区,一方面希望通过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来改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另一方面则受到村级管理层的抵触,因债务问题引起纷争。

 

农村经济环境中的组织结构松散是一个典型问题,小农意识影响下人们习惯性的“自扫门前雪”,对公共事业的建设缺乏收益信心,这就导致现阶段农村经济“新形态”优势表现的个别性以及劣势表现的普遍性,与农村经济整体走势不符。

 

生产干预。资源经济形态的形成基础是农业生产的成熟性,包括农业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加工现代化、营销网络化等,改变传统的农作物经营模式,提高其市场附加值,进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但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资源被政府管理或接收,直接影响到了资源经济形态所具备的优势,如土地资源。“美丽乡村”建设中建设内容,如景观、广场、绿地、文化中心等,土地资源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干扰,包括土地商品化、无偿强行占有等,农民无法享有到“美丽乡村”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之前,自身的权益也无法保障,因此造成较大的矛盾。又例如,在农村道路交通方面的建设,农业生产中利用的现代化机械设备越来越多,道路损坏程度也不断扩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经济新形态的构成因子,进一步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生态干预。构建“美丽乡村”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文明,根据十八大的相关总结,生态文明是贯穿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设的系统性内容;同时,“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进步性,它把人类从工业文明以来造成的社会发展偏离进行了纠正,让人们认识到生态是影响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石。

 

狭义的说,生态干预是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部分,也是经济形态最突出的表现。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相比,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基本实现了水电供应,人们独立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界限更明显。同时,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说,也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生态干预,包括化肥、农药等大量应用,畜牧业养殖所形成的污水、粪便排放,农作物秸秆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等,这些行为都是当前农村经济“新形态”的具体表现。

 

以雾霾引发的罪魁祸首之一—秸秆焚烧为例,一方面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影响很大,高温浓烟对大气、土壤都会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反映了当前资源经济形态下的因素价值转变。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秸秆是重要的价值物资,可以用来作为农村牲畜饲料、肥料、取暖材料甚至建筑材料,而在农村经济形态进入当前时期,经济价值衡量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导致资源处理的方式产生差异,而这对生态干预的影响是很大的。

 

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对中国经济的作用

 

优化农村市场经济结构。“美丽乡村”的基础任务是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将生态文明与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农村经济长期存在的组织结构松散、竞争力不强的弊端,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联系。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性的对比不难看出,社会行动意识依赖于社会构建形态。通过“美丽乡村”的理念改变乡村自然环境,实现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寻求更多的利益增长点。

 

另一方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经济收入渠道。充分了解农村经济“新形态”便于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发展策略,对“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有机采摘及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扩展了农村旅游市场的开拓,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维持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瓶颈期,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整体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但不可否认通过工业经济的发展,我国迅速摆脱了贫困的事实。同时,另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摆在全社会面前,即国民经济呈现的增长动力不足问题。 “十二五”期间的2012年、2013年年、2014年三年中,我国GDP增速维持在7.5%左右,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增速平均值为10%。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国民经济收入标准,2012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6100美元,这一标准已经排入了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队列,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很有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之后,呈现出社会财富容量较大,货币流动性差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寻求到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和改良方式,经济资源就会陷入死局,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因此被称为是“中等收入陷阱”,结合我国当前的形势来说,亟待一种长期投入、长期收益的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也是基于当前农村经济“新形态”发展的重要方式。

 

美丽新乡村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支撑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20-03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面对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广大农村的实际,为使全国十亿农民同享改革红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举措,为广大农村描绘了一幅更加美丽、更加幸福、更加和谐的崭新图景。

如何建设升级版的美丽新农村,除了要靠政策、靠外力扶持之外,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靠能够全面催生内生动力的因素――科技创新,这是最为重要的动力源泉。

一、中国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状况

美丽乡村建设从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抓示范、出精品,抓投入、促成效,一大批精品示范村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精品示范村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备一定的产业支撑,依据其特有的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村民普遍受益,具备较好的建新村的物质基础;二是村两委班子能力强,会干事,能干事,在能人的带动下村民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建新村雷厉风行,从而干出一番崭新模样;三是村庄易于规划,实施统一的拆旧建新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因而较易成为精品村;四是政府高度重视,借助政府外力启动新村建设,在规划设计、资金投入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出样板村;五是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旅游区、风景区周边,在旅游服务等产业的带动下,按照美丽乡村要求,打造出精品名片。除了着力打造精品示范村之外,各地还进一步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新一轮的更大范围的美丽乡村建设,试图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也存在着比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在视察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时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的讲话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全国各地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涂脂抹粉”、“大拆大建”等行为,说明一些地方、一些政府部门不惜花大价钱,塑造政绩工程,打肿面子充胖子的思想,不注重如何挖掘内生动力,不注重内在品质上的提升。要做好以上这些,需要各级各部门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深入调研,从实际出发,依据各地的特色,协调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别要重视科技创新对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提供的强大支撑。

二、科技创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按照讲话的指示要求,结合各地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许多总体要求,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总体上必须从“五个美”出发,为广大农民打造高品质、高幸福指数的新生活。“五个美”是:规划布局科学有序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产业发展高效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心灵美、宜居长寿体质美。“五个美”要美在生活品质,老百姓能够真正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在衣食住行乐等各个方面全面提升,村庄秀美、村民和谐、身心愉悦。这些高品质的美,不能只靠砸钱,“涂脂抹粉”,要寻找出最为有效的催生内在动力的办法,其中必然要依靠科技创新,靠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达到内在的、可持续的、整体协调的美。

首先,做到规划布局科学有序布局美,要有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我们强调乡村规划要高起点,放眼未来,不但领导要有足够的眼界,还要是全体村民放宽视野,这个眼界和视野从何而来,关键要有科学的理念,许多地方村庄规划为什么做得不够好,主要是科学的思维理念没有深入人心,因此布局规划问题首先是理念问题,即做到,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有了这样一种科学理念,破解许多诸如征地难、拆迁难、互相扯皮等问题就能轻易多了。教育广大村民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必然能提高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习俗,摈弃不文明的、狭隘的思维和习俗。村庄规划同时也要有创新的理念,从事规划设计工作者要把最新的创新成果惠及村民,不断推陈出新,描绘出独具特色、最新、最美的美丽乡村画卷。

其次,村容整洁环境美也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及成果的支撑。众所周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本身属于多学科领域的融合与协同攻关的综合性高科技。如何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一项综合性的高科技项目,环境产业、绿色产业旨在提高经济技术档次,这也是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环境技术涉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各个方面的技术,农村环境整治不能只是简单的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要有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理念,把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农村环境整治中。如发展养殖业,应大力推广立体养殖,用循环经济、综合治理的办法把生物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发展种植业,也应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植,其中可供选择和应用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非常多;在垃圾处理方面,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涉及垃圾分类、处理、回收等各个环节,要把垃圾无害化处理、回收综合利用等高科技应用推广到农村,才能使我们的村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晰,真正宜居、宜乐和宜游。

第三,要实现产业发展高效增收生活美,更是需要高科技及其创新成果。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在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的地位,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产供销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在生产方面必须依靠生物科技和农业机械化装备,生物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创新成果为农业的高效、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最为先进有效的手段,先进的育种技术,高效无毒、无害的化肥、农药,科学的耕作以及施肥发式,有着广阔的前景,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品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装备,在农业机械化科研人员的不断革新、不断创造下,各种新型、实用、高效的农器具不断推陈出新,为农业生产省工、省时,解放劳动力,让农民也能享受悠闲、快乐的美好生活。在供应和销售方面,农村数字化建设使农民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农民随时随地了解各种供应与销售信息,农副产品能够及时快捷销往各地,还能以订单销售形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使广大农民真正增产能增收。此外,科技创新还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解决农业人口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利用科技创新及成果,农业生产一方面对于土地、农作物、牲畜等生产要素进行精准分析,推行“精确农业”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农村的信息化将使许多农业人口转移到从事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等,他们从农业生产中剥离出来,更多人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小城镇建设将使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农民,他们更多地从事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随着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民增收渠道的不断拓宽,他们的生活必定是更加丰富、美好和灿烂。

第四,实现乡风文明心灵美,同样需要科技支撑。对于中国广大农村的农民来讲,由于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还很不到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精神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当前,用科学精神所隐含的人文的关怀,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塑造美好心灵刻不容缓。一是几千年的封建残余,加上国家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相对薄弱,广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我们看到,在农村,封建迷信,以至于一些旧恶势力较为猖獗,如赌博、欺诈之风较为盛行,法制观念淡薄,愚昧、落后的现象时有发生,“”赌博甚为猖獗,有的农民输了又赌,赌了又输,以至于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村级组织建设是农村民主化管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有些地方却时常引发宗族房派斗争或是贿选等现象。二是培养农民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也不容忽视。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极为关键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一个用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就会自觉地爱护环境,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是用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必然有正确的世界观,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群众,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科学精神的新型农民才会有求实求是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四是用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型农民将更加讲秩序,守法、守纪,文明礼让。

第五,实现宜居长寿体质美依赖于科技创新也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医疗保障水平比较低,农村因病致贫的人口占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送到广大农村这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所在。另外,农村地域广阔、保持空气清新,推广科学养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摈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打造宜居之乡、长寿之乡,无疑也美丽新农村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三、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涉及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面既有物质层面的东西,也有精神层面的东西,让科技创新渗透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层面,才能够使之更有活力,更加和谐有序,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异彩。

第一,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不但要在经济总量上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使经济系统结构有序,可持续发展。这种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并不以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它以科技为第一动力,知识(信息)为重要资源,一是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为科技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第一动力,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困扰着人类,人类依靠科技创新有能力解决这一发展中的烦恼;二是高科技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以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为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在这里发挥着神奇的而且巨大的作用。

第二,科技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增长或膨胀,它还会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内部层次结构更加有序。因为产业的更新换代,经济系统有序度的提高,其中必然要有高科技作为强有力的支柱。在高技术领域,每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将有许多新兴的产业出现,如信息技术引领了众多的对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处理等一大批新兴的产业,甚至引发了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全新变革。

第三,科技创新还促进现代化管理创新,管理科学技术也是现代高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高科技向新农村建设全面渗透,必然带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在人们的思维理念,精神层面上,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安定有序,再加上让全体村民树立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这是中国农村和谐有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美丽新乡村篇4

一、创设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

《指南》指出:“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建构知识的情境,这种情境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一个鼓励自我导向学习、体验、问题解决和社会互动的环境。我园只有一栋教学楼,园所整体空间有限。

1.游戏区域延伸到走廊、墙面

我园走廊较宽,可以用来创设固定的游戏区域,老师们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积极地行动起来。小班走廊创设感官总动员,中一班走廊创设玩泥区,中二班走廊创设玩沙区,大一班走廊创设玩水区。我们还在一楼走廊安装了9块操作墙,在广播室旁边的墙面上安装了一组哈哈镜。

2. 对公共区域进行改造

(1)对原有功能重叠的公共区域进行改造

如一楼旁的百味休闲吧原来定位于供亲子进行阅读,但幼儿、家长因时间问题很少有空光顾,我们就将其改造为乡土创意工作室。二楼的科学探索屋里,很多材料与班级区域重叠,我们发现幼儿比较喜欢玩木工游戏,我们开始积极寻找社会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幼儿园附近的面筋厂里,每天要烧大量的木材,我们看到那么多堆在路边的木头,感觉不用实在可惜,就把探索屋改造为木趣工作室。

(2)对原有专用室进行改造

我园美术、科学、图书等专用室配套齐全,我们感觉专用室就应有其专业性,提供的材料是班级没有的,以拓展幼儿学习经验。我们先从科学发现室入手,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辅以电线、电珠等,制作成很多科技小玩具,如自制电风扇、电力小车等。

3.解决环境中的短板问题

虞永平教授倡导“自觉的、以问题为导向的转变,目的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对照《指南》我们找到了自身的短板:建构材料严重不足,空间狭小,幼儿相关经验欠缺。而积木代价大,靠幼儿园自力更生无法解决。我们及时向润州区教育局领导汇报了我们的困难,局领导非常关心,及时帮我们配置了两组炭化积木,为园所实验工作注入了强心剂。

我园只有一块操场,要满足160名幼儿活动,原本准备的活动材料都比较小巧。本学期我们和隔壁小学协商,每天我们的幼儿可以走进小学的操场活动。活动空间变大了,我们对照《指南》的要求,增加了一些生活中的大件材料,如双层床、竹梯、轮胎等,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开展更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

二、尝试指向幼儿整体发展的园本活动

课程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 幼儿的学习方式决定了课程不能是指定的、固定的,而必须是对正在学习的特定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的一种反映,是对幼儿整体特征和动态发展的一种反映。

基于“小舞台、大世界”的研究方向,我们尝试幼儿园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课程。如以“油菜花”活动为例,幼儿走进田边跟踪观察油菜生长情况,自主交流观察中的发现,教师及时记录;等到油菜收获的日子,幼儿兴致勃勃地协助农户打油菜籽。等农户将菜籽淘好、晒干,幼儿追随农户走进油坊,观看油菜籽是怎么榨成油的;“还有哪些东西能榨油?”幼儿很好奇,教师鼓励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于是幼儿乐滋滋地带来了黄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在园本活动中,农户、家长、门口的菜地、油坊等社会资源被充分利用,幼儿感受到更真实的农作物生长过程。

在开展园本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也曾感到困惑,如“小小饲养员”活动。我园本学期在操场建起了迷你养殖场,并购买了小鸡、小鸭、小鹅等动物。动物的生长是迅猛的,尤其是鹅、鸭,原有空间变得很不合适,我们就请师傅依托草坪,扩建了更大的家。为了给小动物喝水,我们特地在动物农庄里放了个澡盆。在一个雨后的早晨,幼儿发现一只鸭子在澡盆里游泳。“老师,鸭子会游泳”,孩子兴奋地叫起来。孩子的话让我们想起鸭子、鹅是水禽,怎么办呢?我们感觉进退两难,在专家的提醒下,我们召开了水禽欢送会,然后把鸭、鹅等水禽送给有饲养条件的家庭。

反思小鸭、小鹅的饲养活动,从表面上看,满足了幼儿园的教育需要,丰富了幼儿的学习资源,让幼儿直观了解鸭、鹅迅猛的生长过程;但却违背了动物的生长规律,还蕴涵着潜在的、错误的价值观,很庆幸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

三、让观察成为践行《指南》的关键支点

教师是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的主力军,要充满游戏精神,自由、自主、创造和愉悦,让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符合幼儿的需要,让一日生活充满游戏精神,充满趣味,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发展。可见,教师在提供并激发幼儿的学习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客观、真实地观察和了解幼儿,是教师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和促进其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我们充分认识到观察能力是教师落实《指南》精神的必备能力。

三月中旬,我园开展了“如何运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学习沙龙活动。三月底,我们邀请周正红老师来园,对全体教师、保育员进行培训,学习观察的工具性知识。四、五月份我们多次开展聚焦游戏的观察研讨活动,六月份我们又号召全体教师开展非正式的观察活动。行政班子通过观察幼儿来指导教师的工作,教师通过观察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观察成为我园践行《指南》的关键支点。

虽然我们幼儿园是镇江市《指南》实验园中最小的一个,但我们并未在压力中沮丧消沉,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小幼儿园,空间有限、经费有限、人力有限,怎样把有限的空间利用起来,怎样落实《指南》精神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探索着、实践着、快乐着。立足乡村小舞台,构建美丽新世界,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微型园所践行《指南》之路!

美丽新乡村篇5

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前一阶段的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在以后进一步推进张家川县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丽乡村发展方向。美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乡村之美。此外,一些地方还可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二、注重市场运作,着力增强美丽乡村发展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上的基础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依靠市场这个主体,坚持市场这个导向,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推动下,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通过企业化运作、村企共建等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群众受益。要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意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同时,可通过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积极发展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为群众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镇域经济发展。乡村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山美、水美、田美、房屋美等方面,但外在美的创造与维护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为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生态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消费方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

四、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政府引导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注重政府引导,避免政府包办,一是要增强对建设风情小镇的认识,大力宣传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引导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建设项目;四是要整合要素资源,形成全县一盘棋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干部“一线工作体系”,实施干部深入一线、干部服务一线行动,选调干部深入一线直接参与建设,注重在新农村建设一线选拔提拔干部;六是要向省、市争取将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列项等方式,明晰思路,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品牌建设。

五、要重视宣传发动。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宣传农民、教育农民、发动农民和提高农民的过程,要把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初始阶段。

美丽新乡村篇6

1.存在问题

(1)在理念上,重硬件轻软件现象比较普遍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但部分村民缺乏全局观念,过分重视住房扩建和硬件建设等,忽略了整体环境美化、建设内涵、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软件方面的提升,造成对美丽乡村整体建设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2)在规划上,重数量轻质量,特色不明显2011年以来,编制了48个农村新社区(村庄组团)建设规划;各镇、街道和村根据建设需要,又分别编制了特色村规划;2013年又编制精品村、重点村等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数量多但相互衔接难。这些规划缺乏村庄的整体布局和优化,部分还过于理想化,实施难度大。有些规划由政府统一委托编制,部分规划深度不够,精品意识不强,千村一面,特色挖掘不够,导致一些村庄存在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问题。

(3)在操作上,重建设轻管理比较突出受部分村干部能力的局限,美丽乡村建设缺乏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的结合;加上有些镇(街)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和管理人员缺乏,造成建设内容和管理机制不科学。如在规划和建设的管理方面,已编或在编的几个村规划质量参差不齐,个别村旧房已拆除而改建的审批手续半年未完成。在村庄长远发展方面,过分强调现状条件和近期利益,造成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甚至有些村热衷于形象工程。在建设管理机制方面,未能结合当地经济发展与农民实际需要制定适应村庄规划建设的管理机制。

(4)在投入上,建设需求大而资金来源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据对该市首批1条精品线和11个精品村统计,计划总投资为3.69亿元,平均每个村为3075万元。除去旧房改造由村民自负外,村庄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环境景观等项目将主要由村集体筹资。而中西部村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基本无收入来源。同时,由于市级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的资金拨付、使用等政策,使各镇街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遭遇资金瓶颈,导致创建底气不足。

2.对策

(1)深挖内涵,拓宽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一是要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清洁、朴素、自然,要坚持全域覆盖,大力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打好基础。二要结合财政实际和村民意愿,有序安排重点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理念,分类推进精品村、重点村建设。三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实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促进乡村旅游跨越提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促进农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四要弘扬农村优秀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彰显农村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农村传统耕读文化、孝德文化的整理和重建,充实美丽乡村的传统文化之魂,使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和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2)因地制宜,重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新貌一要转变村庄规划设计理念,以塑造丰富的新农村特色为目标。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尊重自然村落的空间生长肌理,努力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新农村风貌。二要将尊重群众意愿与尊重发展规律相结合。村庄规划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其编制过程既要坚持科学性,遵从村庄发展规律,又要广泛听取村民群众意见。规划方案要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兼顾村民的近远期利益的需求。三要推广优秀规划设计方案,形成示范效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优选和推广特色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3)注重结合,创新工作机制与建设管理并举一是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单列。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镇街道、部门目标责任制和新农村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责任意识。二是注重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利用“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千百工程”等活动载体,各方借力,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强考核,实施动态管理。下发“美丽乡村”创建考核标准,实行市、镇街、村三级联动考核机制,定期考核相关镇街美丽乡村建设内容,通过月督查、月考核、月通报以及年终考核等制度,强化考核督查,根据考核结果对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的要通报批评,对创建优秀单位以奖代补。

(4)整合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注重财政引领。优先足额安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努力创新融资模式,积极争取现代农业引导资金,通过金融机构放大投资支持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发展。二是整合各项资源。努力整合乡村旅游、农业两区、联村公路等乡村建设相关财政资金,优先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倾斜。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村民自筹自建模式。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要努力解决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要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

(5)深入宣传,提高全民参与建设的意识一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村民素质教育。开展以“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房屋内外优美整洁、勤劳创业增收致富、家庭成员和睦团结、热心农村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样板户创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样板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和谐团结的农村人文环境。三是加大清洁乡村宣传力度。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为落脚点,以清理清运垃圾、拆除违章乱搭建、整理房前屋后乱堆放、整治公共卫生设施、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等为突破点,加大清洁乡村宣传力度,力促全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新乡村篇7

一、10种类型美丽乡村含义

(一)高效农业引领型。在新农村建设引领下,特色产业经营突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设施化、科学化经营,依托现代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产销结合紧密,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同步快速提高。比如:长春市陈家店村、四平市高家村、公主岭市房身岗子村等典型。

(二)三次产业融合型。实现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网络营销、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美丽乡村典型,通过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发展,延长产业链条,达到产加销结合、农工商并举,农业多重增值,农民多点增收,形成田园综合体构架。 比如:吉林市大荒地村、务本村,延边州春兴村等典型。

(三)农村生态保护型。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建设美丽乡村,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比如:通化市赶马河村,延边州腰甸村、小山子村等典型。

(四)传统村落整理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村内已有的古村落、古民居进行修缮整理完善,客观还原历史面貌。村内整体房屋建设规划科学有序,与古村落和古民居风格和谐统一,实际实用,方便生活,促进乡村旅游。比如:通化市鹿圈村、曙光村,延边州白龙村等典型。

(五)环境整治提升型。美丽乡村建设突出,抓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有效,农户围墙大门改造整齐美观,绿化美化亮化突出,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建设比重大,建立起设施维护和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比如:长春市双合村、四平市F山子村、辽源市永治村、松原市杨家村、白城市架其村、梅河口市永强村、公主岭市火炬村等典型。

(六)民俗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建设蕴含独特的民俗文化、关东文化,饮食、住宿、服饰、舞蹈、书画等有自身传统,并且民俗文化传承得好,发扬得好,展示得好,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起到教育育人、示范带动、凝聚精神、鼓舞干劲、弘扬优良文化传统作用。比如:白山市果园村,松原市查干花村,延边州金达莱村、光东村等典型。

(七)名景古迹挖掘型。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历史优势,村内已有知名景点景观、古迹,或通过对已有的名景古迹进行升级打造,或通过全新设计建设打造知名景点景观、挖掘整理修复古迹,使名景古迹成为本村一张形象名片。比如:吉林市松凤村,延边州防川村、红旗村等典型。

(八)乡村旅游打造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根据各村地域区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实际,开展休闲农业观光采摘游、生态环境体验游、历史文化纪念游、民俗文化体验游、乡村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有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比如:通化市赤柏村、地沟村,白山市望天鹅新村,延边州仁化村等典型。

(九)历史名人弘扬型。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展示弘扬本村、暂住或来过本村的历史名人,以及抗日、抗联民族英雄,提高村知名度,历史名人的典型召引示范作用明显。比如:通化市繁荣村(高志航)、公主岭市大泉眼村(于凤至)等典型。

(十)传统农耕展示型。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传统农耕器械、文化展示,以及按照传统农耕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带动乡村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比如:四平市蔡家村、延边州春和村等典型。

二、培育10种类型美丽乡村四项措施

(一)高度重视。培育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对于彰显美丽乡村个性,实现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引领示范、带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选准不同的切入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把典型模式示范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和条件,切实把培育10种类型美丽乡村作为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精心谋划,科学组织,加强领导,快速推进。

(二)科学归类。各地要组织人员,按照10种类型标准,对2015年、2016年创建的美丽乡村和2017年计划创建的美丽乡村,进行对号入座、科学分类,有针对性进行培育和完善提高。各地总体归类划分工作4月20日前完成,并报省新农村办。

(三)典型示范。以市州为单位,会同县(市、区)按照10种类型,具备条件的,每种类型选择1~2个美丽乡村,进行重点培育。各地按照10种类型,采取村申报、乡镇把关、县(市、区)审核、市(州)推荐办法,全省选出10种类型的典型模式村(每种类型选择1个以上村),作为参加省农委开展典型模式推荐遴选的典型,推荐典型要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原则,要注重质量,不搞平衡,宁缺毋滥,推荐工作在4月末前完成,并报省新农村办。

(四)加强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培育的10种类型美丽乡村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引导,扩大影响,营造氛围,推动工作。

美丽新乡村篇8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新。但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仍然存在制度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意识较弱、政府体制管理僵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素质、转变政府管理理念等等,从多个方面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对策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不得不依靠公众的参与,只有找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实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公众参与能贡献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集体讨论、投票等方式,做出具有科学性的决策。另一方面,公众的参与起到了监督政府行为的作用,利于维护公众利益。同时,公众参与还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有利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是主体,通过公众参与机制,能够使农民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利益享有者,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创造者,从而更加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个过程中。

(三)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传统的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决策单中心供给方式在日益增大的需求面前缺乏回应性和效率,该理论具有决策多元化、权力多中心化、管理市场化等特征。在公众参与机制中,政府、农民、社会组织处于一个多中心模式下,在利益博弈中,达到均衡,从而更好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缺陷与不足

虽然近些年来,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情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制度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欠缺

公众参与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相关各方才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来进行开展。目前,虽然我国乡村建设方面的法律体系基本完善,但就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法律机制而言,还存在着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缺少具体的规定和实施程序,公众往往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参与、到哪里参与、如何参与等,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二)公众参与意识较弱、参与能力不足

农民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价值主体。而当前,农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程度远远不够,主体意识淡薄。同时,由于农民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主要集中于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缺少相关法律知识和专业文化素质,导致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的能力不强,难以拥有话语权。

(三)政府主导乡村建设、体制管理僵化

目前中国的乡村建设依旧实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建设机制。广大农民的参与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被参与”,对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只是一种 “被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易受打击,这也使得农民在乡村建设中无法发挥作用,农民的意见得不到尊重。

(四)农村NGO作用有限、缺乏规范性

农村NGO是乡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必然产物,并构成了农村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农村治理。但当前,农村 NGO 零散、弱小,管理机制不科学,运营效益不高,导致其作用发挥不到位。资金的缺乏和人才的缺乏也使得农村NGO的发展困难重重。

三、完善美丽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作为社会公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对于公众参与而言没有法治的保障就没有深度参与。因此,针对目前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法律法规的不足,一方面,要提高有关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法律层次,把现有的规定、条例和政策等上升为法律,增强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规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立法应当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主体、范围,程序和方式,将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

(二)提高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和素质

1.全方位、多手段的传播美丽乡村

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实现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意识的相互促进和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全方位传播,使公众尤其农民并树立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和图片展、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2.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带头参与作用

我国当前的农村社会仍是一个典型的总体主义社会,资源、身份与能力等优势集中程度高,能人的示范效应强,在建设美丽乡村时,应有意识地培植能人、乡贤等关键少数,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引导并培育他人参与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三)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

1.将“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引导”

“坚持走农民为主体,社会参与,政府引导的道路。”政府要逐渐放权,由农民自己来安排自己的事情,由农民建设自己的管理委员会。十以来,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指出“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因此,政府应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正确引导,使得公众参与有序进行。

2.创新管理体制

要推进乡村网格化社会管理,配备专职网格员,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有需求及时服务,实现乡村社会管理人性化、精细化、信息化。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情,体贴民意,加强对政务论坛、政务博客、政务微博等网络参政议政渠道的管理,防止流于形式,直接发挥其平台作用。

(四)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疏通公众参与渠道

1.加强政府对农村NGO的支持力度

农村NGO不仅是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地方政府创新农村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宣传,强化社会对农村 NGO 意义的认识,明晰参与 NGO 会给村民带来实惠和利益。并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农村NGO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农村NGO改善自身管理流程

作为农村NGO的管理者和成员,要加强对农村 NGO 的宏观管理意识,把农村 NGO 的发展置于美丽乡村建设和政府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加强零散、弱小农村 NGO 实体的联合,提升其服务能力,增大其服务辐射范围,保持良好的办事效率,在公众中树立优良形象,从而获取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四、小结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公众的参与。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以及“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确实指明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工作重心,有的放矢,极具指导意义。也告诉我们公众参与对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它来自于公民、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面。但随着政府信息的不断公开和透明,公民社会的不断形成,网络社会和公共空间的拓展,乡村建设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与实际行动定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叶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参建设思考[J].城市划,2015,39(11).

[2]徐成.浅谈农村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辽宁农业科学,2015,9(2): 51 -53.

[3]陈宁.试论农村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现状与提升策略[J].社会工作,2012,(12): 92 -94.

[4]许远旺,卢璐.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J].中州学刊,2011(11):120-124.

[5]刘柳珍.论社会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求实,2011 (8): 53-56.

上一篇:越来越好范文 下一篇:鲁迅散文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