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母亲河范文

时间:2023-10-10 00:39:40

广州的母亲河

广州的母亲河篇1

她像一位慈爱温和而又内涵深厚的母亲,穿梭在鹿城、瓯海、龙湾与瑞安之间,给予了温州百姓弥足珍贵的记忆。“百里荷塘、入水捉鱼、端午龙舟、庙会集市……”这些让温州的年迈老人听了仍会为之心动的记忆,集成了塘河美丽而又珍贵的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当他乡游客一睹塘河风采时,便会叹为观止,赞叹不已。

回溯昔日的塘河姑娘,美丽动人。看!河岸杨柳依依,为她装扮;河水清澈见底,闪闪发光。鱼虾水中游,增添乐趣;波水河里流,为她洗漱。舟楫在河面上来回穿梭,赏心悦目;河岸的人家临水而居,水乡情趣。倚门而坐的年迈老人,谈笑风生;榕树下嬉戏的淘气孩童,乐不可支……瞧,美好的画卷,处处是风光!但曾何几时,不请自来的污水掠走了塘河水往日的亲切笑容。河岸边大娘们洗衣的忙碌身影早已不复存在,河道上来回穿梭的美丽舟楫也日渐稀少。塘河母亲萎靡不振!在海滨街道,流传着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洗不干净马桶盖。”这则顺口溜代表的是民怨,也是民声,更是人们把母亲河折腾得面目全非的有力证据!

这一切,是为什么?人们为什么要把我们的母亲河折磨得“遍体鳞伤”?难道所有的伤害,都是人们为了让温州成为工业强区,而忽视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温瑞塘河所造成的吗?看吧,一眼望去,大量青绿浮萍在水面上漂忽不定,四处“流浪”!瞧吧,在那脏兮兮的河水中,垃圾王国正随着污水慢慢地“挪动”!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吗?这就是“山水城市”的温瑞塘河吗?这就是荣膺“八十里荷塘”美称的母亲河吗?难道这些深邃的问题不值得我们反省,不值得我们思索吗?

从前,母亲河是我们的荣耀;而此时,塘河却是我们的耻辱。她标志着我们的“忘恩负义”,曝光着我们污染环境的恶习。所以,可敬可爱的温州人们,觉悟吧。相信您也不希望看到塘河母亲一直以丑陋的面目相见我们吧!保护母亲河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我们恢复自然面貌的神圣使命。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温瑞塘河再现昔日的春光!

一、我们可以向广大的社会群众,宣传温瑞塘河的常识,号召大家手拉手,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

二、当我们走在河畔时,不随手扔垃圾。

三、任何人或工厂不利用任何方式倒肮脏的污水或废水。

四、当看到别人无意间要污染温瑞塘河时,我们上前提醒,劝告。

五、政府部门深入调查塘河污染的原因,加强对塘河整治的管理。

六、当一名志愿者,去划船,把温瑞塘河的垃圾一扫而光。

……

当然,我们能做得还有很多。 只要我们互相监督,相互提醒,携手并进,就能共同见证塘河未来的面貌,实现绽放母亲河笑容的理想蓝图。如果我们温州成千上万的群众都能够做得面面俱到的话,塘河魅力的恢复已不再是梦想!

同在蓝天下,人水共佳缘!温瑞塘河哺育了我们千秋万代,温瑞塘河呵护着我们温州永葆青春。她是一缕春风,伴随着我们经受时光的流逝;她是一束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承受光阴的冲蚀,让我们向前,再向前,不断向前。她为我们付出如此艰巨的代价,我们无以回报。那就让我们共同携起手,让我们的母亲河——温瑞塘河变得更加光辉灿烂。

宣传队名称:文明小队

倡议人:王钞

吴怡德

指导师:潘老师

广州的母亲河篇2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的滦州—我的家》。

滦州,地处京畿,紧邻滦河,历史悠久,底蕴厚重。这里是殷商时期孤竹国所在地,是夷齐让贤、老马识途等典故的发生地,是“冀东三枝花”滦州皮影、评剧和剪纸的发源地,是辛亥滦州起义、张学良易帜、冀东抗日暴动的纪念地,更有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中华扬眉吐气第一桥——滦河铁路大桥。而今天的滦州更是实现了华丽变身,滦县是河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三城桂冠”于一身的城市,原有的滦州古城正在时代的呼唤中复活,千年古城正展现勃勃生机。

的确,古城不古,这是一片崭新的建筑群,古城拆迁复建了。新的古城以建筑的美、文化的美让你简直不感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家乡。在这里既有设计精巧的楼台、亭榭、小桥流水,也有大气古朴的深宅大院。亭榭楼台,小桥流水,青砖灰瓦,小巷幽深??俨然矗立了一片古香古色、错落有致的明清时代建筑群落。精美的雕、镂、镌、刻无处不在,古老的传统文化无处不有——漫步已经落成的滦州古城,这里的一木一石、一梁一柱、一窗一棂,都会使人陶醉,令人叹绝。徜徉(yang)其间,处处青砖黛瓦,雕梁画栋,映着苍苍蓝蓝的天光,温润而沉静,让人似乎瞬间穿越时光,走入几百年前的滦州平和而丰腴的街巷。然而细细端详、倾听,却不难发现,城楼上的暮鼓晨钟,叩响的是一种铿锵有力、饱含激情的韵律;青石铺就的街巷上,行走的是一群穿着时尚、笑靥(ye)如花的男女———历史与现实,年轻与古老,在这里水乳交融。每当夜幕降临,滦州古城在一串串红灯笼的映衬下分外耀眼,篝火、唢呐、大秧歌,与穿梭的车辆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有机交融,相得益彰,民俗风情在这一刻得到完美展现。古城区内的青龙河,从夷齐桥到龙翔桥,东接高耸雄伟的万佛塔,西接宽敞的夷齐街,蜿蜒曲折的青龙河水系清澈如镜,在湍湍流动中犹如一条飘洒的白色缎带,把沿途雕梁画栋的各色建筑连接起来,宛如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伴随滦州古城开发,文峰塔风景区落成。研山坐落于滦县南端、滦河西岸,东西走向,其状势如虎,历来有“研山虎踞”之称,名列古滦州八景之首。象征京东文化艺术最高峰的文峰塔傲然挺立在研山之巅,塔下碧霞元君祠香火旺盛,天佑堤、滦泽湖、如意岛车辆如织,游人如流。

据史料记载,辽世宗始建文峰塔,塔为砖结构,高20米,共13层。1000多年来,文峰塔历经沧桑,几经毁建,曾引领过无数仁人志士重教兴文、发愤自勉、报效国家。1976年,文峰塔在唐山大地震中震塌。2009年11月,在滦县人民的共同期盼中,踊跃捐资下,得以重建。当你走上有着滦州象征的文峰塔,俯视着滦河秀美的风景,你会真正感触到家乡的美。

滦河母亲广场,一位着辽装,梳高髻发式,端庄、慈祥的母亲,怀抱孩子,目视古城,孩子面带稚气顽皮的撒娇在母亲的怀抱中,享受着母爱和幸福。寓意着滦河儿女们在这方沃土上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相传滦州从辽太祖建州到辽灭亡,滦州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萧太后执政期间是滦州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萧太后主政的27年间,滦州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出现了祥和、进步的良好局面。为纪念这位辽代着名女政治家的文治武功,和她对滦州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设立此雕塑。整座雕塑寓意着滦河母亲无私养育着滦州儿女,滦州儿女在滦河母亲的保佑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前程似锦。同时也寓意着滦河儿女们在这方沃土上安居乐业,和谐幸福。从古色古香的古城一路西行,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城新貌出现在视野中。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个个居住小区相继建成,体育场、人民广场、时代广场、森林公园、文化公园、中山公园遍布城区,这是生态秀美的宜居新城。滦县文化公园,地处滦县新城西南,与新城时代广场东西相对。公园东门设计为一本书形状,彰显出公园的文化氛围。进入园门,映入眼帘的是文化浮雕长廊,在由东向西的通道两侧墙面上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事件浮雕画面,足有500多幅,生动地展现了滦州从古至今三千多年的文化发展。

广州的母亲河篇3

2010年,我离开了我的母校---金兰苑小学,离开了我的故乡——广州,至今已二十年。今天,我想起了远在我乡的亲人,“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在我脑子反复旋绕。于是我坐上飞船,返回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在飞船上,我总是想着以前广州赤坎街道铺的是一层薄薄的沥青,黄土一片一片露出路面,当一辆汽车飞快地驶过时,尘土飞扬,说不定有几粒沙子飞进眼睛。我最熟悉不过的就是我们小学门前的北桥河,河边是北桥市场。每天菜贩子们都不愿意入市场买卖,总是在北桥桥面摆摊,桥面和河边到处都是烂菜叶、塑料袋,垃圾一堆一堆的;河里的水乌黑乌黑的,一阵风吹过,那一股恶臭难闻的气味,令人感到恶心……

“嘀嘀,湛江到了。”飞船自动提醒器响了,它把我从遥远的记忆中拉回到现实。我从飞船码头出来,以前低矮的楼房不见了,到处都高楼林立;街道是用特殊材料建设的,干净洁亮,不必说是沙粒,就是坐下地来衣服也不会染尘。回到了晨光小学附近,我急匆匆地在街上打听母亲的住处。最后,我在明丽街(原拥军路)找到了母亲。我们一见面,就激动得泪如涌泉,谁也说不出话。

母亲说要带我去参观北桥河,我想:那又臭又脏的河有什么好参观?但我没有推却,随母亲的喜好。走过北桥桥头,我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北桥河里有许多人在游泳、在嬉戏!河藏的两边,种了几层花草,岸边树木荫翳,看不到一点垃圾,再也闻不到一点异味。原来,政府把北桥河改造,将原来的污水臭水排掉,把河底冲洗干净,换了清澈的河水。而人们平时生活所排出的污水已引到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再排到河里,那清澈明净的水,不但可供游泳,而且直接饮用也符合标准。

故乡的变化,也是我们国家的变化,是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

广州的母亲河篇4

我的家乡柳州地处桂中腹,上连风景名城桂林,下接广西首府南宁,成为广西的交通枢纽,但“江流曲似九回肠”这独特的地貌,使柳州市被柳江隔成环抱葫芦半岛的河南河北两大块,桥梁成为南北交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成为龙城人民历史的期盼。

小时候,我曾听外祖父说过一段美丽的传说,柳江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那时,浮桥是柳江河上仅有的一座木制桥。浮桥下方是用一排由几十条相扣的小船垫起,上面铺上一层厚厚的木版,用十分粗的绳子简单的作成护栏,车辆不能通行,且每当刮风下大雨,行人稀少,每当夏水襄陵,水流湍急,又得把浮桥拆掉。这座浮桥的系连着我母亲的童年,留下母亲成长的足迹。

那时,外祖父每天都要牵着母亲在这桥上来回地走着。初始,母亲一看见这桥就“哇哇”大哭起来,总让外祖父背着过桥;慢慢地,时间长了,母亲开始学过这座桥,可没有走多远,就又是哭又是闹的,而外祖父则总是以慈善的笑容安抚着……

随着历史的推移,柳州终于出现了一座水泥钢筋建成的桥——铁桥。铁桥的出现名噪一时,可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铁桥只供火车通过,人们还是无法了结过桥的这一长久的等待。

到了时期,柳江大桥终于问世了,它了结了几代人过桥的愿望;过了不久,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二、三、四桥也出现了;接着是文惠桥成为又一亮点;如今,红光桥也正在动工建设当中。

倘若是登上马鞍山,眺望柳州,无论白天黑夜,展现在你眼前的都是一幅美丽的柳州画卷。

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这桥显得愈发精神,柳江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它以自己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人以朴实无华的感觉。在桥上有精雕细琢的图案,有的是一面五星红旗,有的是党旗,有的是旭日东升的情景……二桥像一条龙卧在柳江上方,在这蓝天碧水中,它还在熟睡。三桥又称壶东大桥,它穿着现代化的服饰,走向新时代,在它宽敞平坦的桥面上,给予行人和车辆方便。四桥又叫壶西大桥,是一座拉索桥,单靠一个桥墩支撑着,我想它是这些桥中独立性最强的吧!从桥的一端放眼望去,蓝天碧水之间,像出了一条彩虹。文惠桥虽然桥面只能单行车辆,但却是这五座大桥最为夺目的,它的除尘脱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何等美妙!它的飘飘欲仙给人以遐想的感觉,何等神奇!它的瑰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何等奇丽!它有四个桥墩,三个桥拱,像一座彩虹桥似的。

晚上,整个龙城便成了灯的海洋,星的世界,而这五座桥在柳江河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柳江桥上的两排柔和的光,保留着特定年代的古色韵味;二桥,三桥及四桥灯火通明,像是嵌上了珠宝似的,在夜里闪闪发亮;文惠桥则撒下了珠光宝气,把柳江河映红了,把桥的两端照亮了,成了龙城晚上的夜明珠。

广州的母亲河篇5

在严重缺水的古城沧州。曾经水草肥美的沧州

在丹江的千里之外

能喝到甘甜纯净的丹江水。单是想一想

就觉得心醉。一条南北输水的大动脉,多像母亲手中

一根长长的线。缝补着大地上,一道道干裂的细纹

从地下箱涵流淌而来的水,是涵养生命的水

是滋养心灵的水,是饲养牛羊鸡鸭的水,是灌溉草木

与稼禾的水,是北京、天津、河北,救命的水

丹江的水,从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南阳淅川陶岔渠

到石家庄的田庄分水口,再分流到227公里的石津干渠

流到沧州。流淌的不再是水

是输入我们生命体的血液。是母亲香甜的乳汁

从此,我们的精神脉络里,就注入了母亲河丹江

慈爱的基因

一渠清水,流淌在我的内心

我想到南阳的丹江大坝,多像一幅山河壮丽的画卷

在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丰美地铺开

一路南来的丹江水,正融入沧州720万人的血脉

扎下清凌凌的根。从丹江口到沧州,远吗

不远。恰好是两颗心的距离

一滴水的长度

我在一滴滴清澈的丹江水里,种植下我的深爱

如同种植下心灵的皈依

对一滴水的感悟,会让我更加珍惜这千里生命之源

喝到口中,流到心里的清水,是一滴长度为

1277公里的水。它的长度,是母爱的

长度。是中国梦的长度。也是我们感恩的长度

串联起湖北、河南,我亲爱的河北

我想到源头的三十三万库区移民

想到176.6米的丹江大坝,想到那些淹没的家园和土地

想到南阳移民文化苑,想到一棵棵仍旧茁壮

繁茂的古树,想到同根同源

想到同饮一江水

太多的泪水与汗水,汇聚成一滴大爱报国的水

甘甜的丹江水里,就有了库区人民的忠诚奉献与担当

移民情怀与移民精神

如果要感恩。首先要感恩淅川的乡亲父老

我会让深深的感念,随着涌来的丹江水,荡起一圈圈

感恩的涟漪

这是一滴水与感恩完美的契合

嬗变成一缕母爱的长度。珍惜、爱护、保护、管理好

每一滴水,其实,就是在报答慈母恩

丹江的秀水,具备了大爱所有的留白

捧在手心里的清水,多像捧着一滴滴滋养心性的圣水

应该记住她的故乡,记住丹江与汉江母性的光辉

写给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者

在南水北调石津干渠沧州段的建设工地

他们多像一滴水,即将汇入清澈的丹江水。脸上的泥土

与灰尘,来自脚下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

他们的脸,是在沧州晒黑的

他们的汗水,流在沧州南水北调的工地上。每一个标段

都凝聚着每一个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

不同的口音,在这里

都变成沧州亲切的乡音。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一部分

两个年轻的钢筋工,在我们深情的注视里

始终没有抬过一次头。初伏的暑热

变成他们生生不息的动力

蹲在箱涵上面,甘甜的丹江水,似乎正从他们的指间

悄悄流过。他俩一定看到了远方的一渠清水

不远的将来,就会从他们的脚下

滚滚流过

他们一定会记住内心涌起的豪情。会记住

青春的帆,曾经为一个宏伟巨大的民心工程

迎风展开。虽然看不到他们年轻的脸庞,以及脸上流淌

的汗水,却读懂了一个个建设者火热的情怀

九个标段,三四千人,工期紧,任务重,炎热的天气

这一个个关键词,正凝结成一种南水北调精神

一股中国力量。铸成绿色沧州

一帧帧生动的影像

珍惜、爱惜每一滴丹江水

就是珍爱千千万万工程建设者,那一滴滴滚烫的汗水

丹江,挚爱的源头

我们为南水北调石津干渠工程而来

为一渠清澈的丹江水而来。我们像一群听到春汛的燕子

感知着母亲河越来越近的温度

千里水源,滋润京津冀

丹江口、南阳、郑州、焦作、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

一个个鲜活的地名,与家乡沧州骨肉相连

南水北调,不是优美的传说

是世纪伟业与人间的奇迹,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在老盐河倒虹吸,沧州段57.26公里的起点

一声声亲切的召唤,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纯澈的丹江水中

成为一尾幸福的鱼

每一个问询,每一句介绍,每一双热诚的手,每一双期盼

的眼睛,多像春天的一场甘霖,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

时间在变,地点在变。唯独追梦的脚步,宽广的胸襟

库区的担当精神,没有改变。像一粒粒沙石

用大爱与坚韧,融入一条向北延伸的干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仿佛一条长长的卧龙,连接起宛城与狮城

母亲河,丹江水,早已存贮在心里,血液里,根脉里

脉搏的跳动里,沧州绿色的精魂里

丹江水的甘甜,正漫过蒙尘的凡心

对水的爱惜与珍惜,随着一渠清水的到来,认定丹江水

便是我今生挚爱的源头

一滴净心的水,仿佛由衷的颂咏

当我深深爱上一片水源地与移民精神、奉献精神

广州的母亲河篇6

2001年6月26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阮啸仙烈士唯一的儿子――阮乃纲,在家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谈起父亲,已是81岁高龄的阮乃纲老人,仿佛变得年轻起来,刻满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的笑容……

在阮乃纲的眼里,父亲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尽管对家庭照顾很少,但在儿子的心中,阮啸仙却是一位难得的好父亲。

1920年夏天,阮乃纲出生于广东河源义合下屯村。阮乃纲的孩提时代,正是军阀混战的时期,也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年代。他出生那天,父亲阮啸仙正在广州读书,投身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阮啸仙与妻子徐琼荷婚后第二年,就离开河源到广州,考入广东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就读。在校期间,阮啸仙与刘尔崧、周其鉴等人,组建了广东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参加了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驱除校长的“甲工”,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并于1921年春加入了广东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阮啸仙离开河源后,一直很少回家,即使偶尔回来,也是来去匆匆。

1921年6月,阮啸仙等人由于领导发动了轰动广州的“甲工”,被学校当局开除。他回到河源老家,在道南小学担任了两个多月的代课老师。此时,阮乃纲才刚满一周岁。

代课期间,阮啸仙一方面认真教学,一方面帮助妻子带孩子,还时时关注和牵挂着广州“甲工”的进展情况。

不久,迫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工校校务会议决定恢复阮啸仙等人学籍,阮啸仙又告别家人,吻别了正在咿咿学语的孩子,急匆匆地赶回广州,复入“甲工”就读。

不久,阮啸仙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从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随即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中。

1925年初,阮啸仙从广州拍了一封电报,叫徐琼荷携子到广州去。当时,阮乃纲才五六岁,当他听到马上要到广州与父亲在一起时,十分高兴。在家人的帮助下,阮乃纲与母亲从河源坐船,几经周折,来到了广州,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在广州,阮乃纲与父亲在一起,度过了一段记忆中最美好的幸福时光。

此时,阮啸仙正在紧张筹备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工作,住在仰忠街兰畹五号三楼。据阮乃纲回忆,阮啸仙工作很忙,每天很早就出门,很晚才回家。“父亲喜欢用毛笔写东西,谈话很有学问。”在他的印象里,“父亲一直都是一位很严肃的人”,但自己做错了事,父亲却很宽容。

一次,阮啸仙外出开会,阮乃纲偷偷溜进卧室,发现有一架风琴,就拿起来胡乱地玩,由于用力过猛,使用不当,一下把风琴弄坏了,这可吓坏了阮乃纲。

阮啸仙回来发现后,不但没有责备阮乃纲,还鼓励他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掌握多种技能,将来有过硬的本领,好为国为民出力。

最令阮乃纲快乐的,就是为父亲捶背。

阮啸仙自幼体质欠佳,投身革命后,他经常早出晚归,四处奔波,工作十分劳累,加上生活条件又极其恶劣,以致后天失调,使本来就很差的体质雪上加霜,患上了哮喘病。一到阴雨天气,阮啸仙的病就会发作,冬天的时候就更加厉害,只要病一发作,就整天咳嗽不停;喘得厉害时,家人就帮着他捶背,以减轻他的病痛。

每当阮啸仙犯病时,阮乃纲总是抢着帮父亲捶背。他让父亲趴在床上,下面垫上厚被子,自己则俯在床沿前,用自己的一双小手,一重一轻地给父亲捶背。

这时候,阮啸仙就会跟儿子聊天,教育儿子要听妈妈的话,听爷爷的话,做个好孩子。不知是由于工作太累,还是儿子那一重一轻的小手捶得舒服,阮啸仙经常说着说着便很快入睡了。

看到父亲减轻了痛苦,阮乃纲感到由衷的高兴。

1926年3月,在广州悍然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向中国共产党突然袭击,发动了所谓的“运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遭到破坏,到处笼罩着白色恐怖。

为确保安全,在中共广东区委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广州一大批已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转入地下活动。阮啸仙也由仰忠街兰畹五号三楼,迁至兰畹七号二楼。

为预防万一,阮啸仙嘱咐阮乃纲,今后不能叫他为父亲,改叫“三叔”,改叫徐琼荷为“奶娘”。阮乃纲年龄虽小,但看到父亲那严肃的神情,知道外面形势的严峻,就照父亲吩咐的那样去做。

形势越来越紧张。阮啸仙不敢白天回家,晚上也是大半夜后才摸黑进屋。住地附近经常有陌生人走来走去,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徐琼荷考虑到自己和孩子已经成了阮啸仙的包袱,为了使阮啸仙摆脱家庭的羁绊,全心投入革命事业,她心里萌发了带孩子回河源老家的念头。

在征得阮啸仙同意后,1926年冬,阮乃纲在母亲的带领下,离开了广州,乘船回到河源老家。从此,阮乃纲与父亲天各一方,再也未曾谋面,也很少听到父亲的消息,只是偶尔会接到父亲用化名寄来的信件。看到家人神秘严肃的神情,阮乃纲隐隐约约感到,父亲是在外面“干大事”,至于干什么大事,年幼的阮乃纲并不知道。

上学后,阮乃纲牢记父亲的教导,在母亲的呵护下,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而每当此时,阮乃纲就会愈发想念父亲。

在13岁时,也就是1933年,他试着给父亲写了第一封信。

信中,阮乃纲把自己的学业及祖父、母亲等人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按照母亲的意思,将老家鸡牙山的封山禁令一同装进信封。由于不知地址,信写好后,母亲把信交给秘密交通员,再由组织负责转交到阮啸仙手中。

此时,阮啸仙正在上海互济总会担任救援部长,与邓中夏、左洪涛等人一起,积极开展争取释放政治犯、援救被捕同志和烈属等工作。当阮啸仙收到从秘密交通站转来的儿子的信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分别了几年的儿子竟能写信了!

阮啸仙欣喜万分,捧着儿子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激动地对身边的同志说:“我儿子长大了,已会写信了……”

收信的当天,也就是1933年3月10日,阮啸仙禁不住喜悦的心情,比平时多吃了一碗饭。晚饭后,他立即关起房门,铺好稿纸,用他喜欢的毛笔,端端正正地给阮乃纲写了复信:

乃纲爱儿:

你的来信和你的鸡牙山禁谕,我都收到了。我简直不知道你今年已经是十三岁,还以为是在广州兰畹住时一样童稚呢。其实在那时我也不知道你多少年纪。这样对于自己儿子不相关的父亲,说起来真难为情呀!

爱儿!你不要怨恨我这不尽职的父亲。为什么?请四叔替你解释好了。为父的接到你第一次的来信,正当最烦闷难过的时候,就使我多吃了一碗饭,多睡了一点钟,对镜自照,发现几年来未有过的笑容,其喜可知了。

爱儿!你能尽心尽力来侍奉慰藉祖父是最好不过了。同时,你要一样的侍奉慰藉你的母亲。因为她是自少至长保育你的慈母而又兼严父,她为你并且为我尝尽人间未曾有的痛苦,她真是你的父和母。我呢?你能不怨恨我就好了。

爱儿!你十三岁少小年纪,能够如此好学向上,我是满意的,但百尺竿头要进一步。为父的当十三岁之年,好像比你会进步些,最好你问一问你祖父,当我十三岁之年如何?祖父定能告诉你的。你能进一步赶上我十三岁之年的好处,那我更乐意了。我最近想设尽方法得一元五角钱买一部有用的书给你,等着吧!想你一定喜欢的呵!

下次再谈,望你时常来信。

父字 三月十日

第二天,阮啸仙从朋友处借了点钱,利用外出联络工作的机会,到书店买了一套《儿童万有文库》丛书。他把书用牛皮纸包好,连同昨天写的复信,从邮局寄了出去。

不久,阮乃纲收到了父亲的回信及寄来的书,十分高兴。他拿着父亲的信反复地看,并念给母亲及祖父听。对那套丛书,阮乃纲更是爱不释手。

几十年后,阮乃纲谈起此事,还是抑制不住兴奋之情:“父亲给我买了一套儿童文库丛书,有十几本,非常厚,我很喜欢。由于当时检查很严,父亲只能给我带这样的书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多月后,阮乃纲再次给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介绍祖父、母亲及自己的学业情况外,还希望父亲能再多买些书寄来。信寄出后,他便天天翘首以盼……

阮啸仙接到儿子的第二封信时,正是他工作“最困难的时候”。

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人的错误指挥下,上海的一些党的秘密机关连遭破坏,不少革命同志遭到逮捕和杀害,大批从事秘密工作的革命同志处境极度艰险,廖承志、黄励、罗登贤、邓中夏先后被捕,整个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作为互济总会救援部长的阮啸仙,与同志们一起,冒着随时被逮捕的危险,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营救被捕的革命同志。他亲自去找宋庆龄,请求她出面协助援救;公开聘请上海著名律师史良等为互济总会辩护律师;派出受难者的亲属朋友去监狱探望、慰问和鼓励被捕的革命同志;接待和安置获释出狱的同志。援救工作处于极度紧张繁忙而又危险的境地。

所以,阮啸仙收到儿子的信后,只是“草草看过之后,就放在一边”,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救援工作中。直到6月16日这天晚上,天下起了瓢泼大雨,阮啸仙由于“未有伞又未有雨鞋,不能往外边跑”,才抽暇给儿子写了第二封回信――

乃纲爱儿:

你前次的来信,我已经收到好多时了,刚巧那时碰着我最困难的时候,遭遇那年在江西时一样的命运,简直弄到我无有是处。因此,你的来信,我当时草草看过之后,就放在一边,理也无从理得,现在想起来已不复记忆了。

爱儿:你不是要我买什么书给你吗?我本来是很穷的,现在更是穷上加穷,变成一顿找来一顿吃,有了今天明日愁,就由得明日忧了,连今写信给你的邮票,都费了很大力量得来的呢。说起来,恐怕有些人不大相信吧。其实这些年头,这些事,这些人多着咧。

爱儿:我希望你好好地读书,放学回来或假日要助家中做一些日常应做的事,譬如弄饭煮菜等事。我过去一向都是坐着吃现成饭的,等到高妈妈(高恬波,笔者注)去世之后,烧火煮饭都要自己动手了。起初竟有一两次弄不成功,不是饭太生,就是太烂或焦了,有时生、烂、焦混在一气,还挨了几顿饿的呢。煮饭虽小事,但含有许多道理科学作用,以为无稀奇被人忽略过去了。总之,一事虽小,增长的见识就不少。古人说:同君一晚话,胜读十年书,这是经验之谈也。望你从实际上去学习。

写到此,阮啸仙停住了笔。由于被雨淋了一下,阮啸仙身子略感不适。为防哮喘病发作,他赶紧掏出随身带的几片药,用开水送服后,重新坐回桌前,继续写道:

爱儿:读书做事之外,还要时常学习体操,锻炼好你的身体。人生无病便是幸福。像我过去不注意自己身体,得了哮喘病疾,演成终身之忧,影响一生事业非常之大。我什么病都未有,只此一疾,就够我煎熬了。后生可畏,你将来责任还重而且多着咧,你不要以为处在乡间山高皇帝远呀,“好做太平狗,莫作乱世人”,飞机、大炮,有时会向鸡牙山顶落下来的呀!

鸡牙山,是下屯村阮氏家族的“风水山”,也是当时十多年前下屯全村老少躲避战乱的地方。当时,军阀龙济光部刘达庆,为镇压反袁起义,率军进入河源县城。当时正在县城三江高级小学读书的阮啸仙,为避战乱而被迫辍学。第二年,刘达庆统军向县城附近的村落进发,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下屯村全村老少四处逃命。此时,阮啸仙与徐琼荷刚结婚不久,也随同家人一起往鸡牙山附近的杨峒等地躲藏,逃过了乱军一劫。这是十多年前的事,但阮啸仙一直记忆犹新,并认为这完全是因“国家之贫弱”,而造成的“人民生活之艰辛”。儿子尚小,应该让他知道祖父、母亲和家人的艰辛,记住军阀混战给下屯父老乡亲们留下的创伤。想到这,阮啸仙又挥笔写道:

记得在你还未出世那年,吾乡正走“刘达庆之乱”,人人都以杨峒为安乐窝,纷纷向那里跑。那时祖父、二伯和你的母亲已担箱挑笼先往那里布置了。不久,大炮流弹如穿梳一样地飞来,听着使人牙齿打震。四叔也不得不跑了,最后我扶着先祖母,手里还挽着一甑炖好而不及吃的鸡,踉踉跄跄从鸡牙山背后抄出黄泥岗,爬山越岭的,一颤一扑地跑到目的地。此时老军已在吾村杀人放火了。回头一望,火光天,弹如雨下,现在想起来,还怪有趣的。你可问祖父和母亲详细说给你听。恐怕现在杨峒也不能算安乐窝了吧?像这样的事,我这几年来不知道遇着多少,已如家常便饭了。

阮啸仙一方面为儿子学业进步而高兴;另一方面,对儿子只重书本学习而轻实际锻炼的倾向给予了纠正。他在信中写道:

爱儿:你想学好,你应该向你眼前的事情去学,事无大小,都有它的道理的。想见识多,有本事能耐,不必向上海或外国花花世界去学,随时随地随事都是书本,都有够学的道理在,哪怕是烧火煮饭的小事,你想知道火是什么东西?从何而来?它对于人群社会有何益处?有何害处?如何用之才有益而无害?那就够你想了。

今晚因为下雨,未有伞又未有雨鞋,不能往外边跑,抽暇写这封信给你。望你给我回信!回信时望你多写祖父、母亲起居,以及乡间新闻给我知道。

祖父各人以下得希问候安好!

父字

六月十六日晚上十二时

此信寄出之后不久,阮啸仙接到上海中央执行局的通知,被派遣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

收到阮啸仙的第二封复信后,阮乃纲曾写过第三封信给父亲,但一直未有音讯。从此,阮乃纲与父亲失去了联系。直至1935年初夏,阮乃纲才从的报纸上获悉父亲殉难的消息。他瞒着母亲和家人,将父亲写给自己的两封信珍藏着,一直到解放后,才把这珍贵的文物捐献给了博物馆。这两封珍贵的“红色家书”,现已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

作为阮啸仙烈士唯一的儿子,阮乃纲始终不以烈属自诩,过着平静的生活。

解放初期,时任华南人民政府主席兼广东省省长的,在广州接见了阮乃纲及其亲属,并指示有关部门要妥善安置好烈士家属。1952年1月,阮乃纲全家从河源迁往广州,被安排住在越华路一座宽敞明亮的平房里。

新中国成立后,阮乃纲放弃了很多优厚待遇,报名参加了地方。20世纪50年代,阮乃纲曾在广东省政法系统工作过,后来调到广州市电子职业高级中学,当了一名普通的公勤人员,直至1984年离休。

阮乃纲离休后,生活过得很平淡,也很少向人炫耀自己的家史。

1998年8月,河源人民隆重举行了阮啸仙百年诞辰纪念大会。阮乃纲应邀出席了纪念大会。

会上,作为阮啸仙烈士的家属代表,阮乃纲动情地说:“我父亲一生为了党工作,不求名,不为利。父亲牺牲后,只留下一些衣物和一本用毛笔写的作文本,这些遗物后来都捐给了博物馆。父亲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天下生灵免遭涂炭,为了古老神州大地重见生机,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对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作为他的儿子,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烈士后代,更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更加努力地为党工作!”

阮乃纲有4个子女,大女儿、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是普通工人,上世纪90年代初就退休了;大儿子是个小生意人,辛辛苦苦做点小买卖养家。几个孙子都在念大学。他们都以先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图名、不求利,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人。

2010年1月14日,阮乃纲因病不幸去世,享年90岁。

链接:

阮啸仙(1897-1935)

阮啸仙,广东河源人。1918年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中,成为校学生会主要负责人,积极组织领导学生罢课和旅行,倡议组织广东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后来成为联合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委书记并代粤区执委会书记,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1923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在广州组织团的组织―“新学生社”,任执行委员会书记,又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团粤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参加的改组工作,任广州临时区党部委员会常务委员。

1924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积极开展农民运动。1925年1月担任第三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并任前后历届农讲所教员,讲授《广东农民运动》。1926年被任命为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农委书记。建立仁化县安岗苏维埃政府,被选为主席。1928年,出席党的六大,继续当选中央委员。1929年,调到中共江苏省委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

1933年秋,从上海前往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政府对我中央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我军主力被逼作战转移。这期间,啸仙奉令留在地方,继续开展游击战。

1934年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同年8月,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赣南军区政治委员。

广州的母亲河篇7

很快,我便陶醉在青墙红顶的古风中,渐渐双眼朦胧,河涛水浪拍击着木质的船沿,清脆的声音中,我仿佛听到运河讲述着她与儿女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扬州还连着海,惊天骇地的广陵潮揭开了扬州与水的渊源,“浩浩皑皑,如素车白马惟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

二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的一条大沟在扬州土地上勾勒出一道优美的线,扬州从此便像是破石而出的美玉,价值连城。

“襟淮枕海水泱泱,煮得饴盐白似霜”,追溯至汉朝,那吴王刘濞提出煮海为盐的政策,扬州走上富裕之路。

“商胡离别下扬州,亿上西陵故驿楼”,隋朝的一天,“嗨育嗨育”的号子响起,邗沟感到自己正在长大,越来越长。杨广兴修水利,带挈扬州名扬天下。运河一通,扬州至此成了这白玉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多少盐商在扬州富甲一方,多少胡人在扬州醉生梦死,多少园林在扬州沿河而起,运河使扬州发达,一举成名天下知。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瓜州是扬州美人的一双纤纤玉手,淡妆清抹,古朴典雅,清幽大方。这弹丸之地让多少文人墨客流下动人的篇章,“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一个渡口让扬州打开心窗,使视野更加开阔。

三汊河旁梵音四起,水波环绕,高塔耸立,高?F寺内重扬着佛家文化;瘦西湖秀水涟漪,雄丽五亭架于一面玉镜上,如盐白塔秀躯端庄;小金山旁,平山堂内,钟声撞响,好似转扬欧阳修的思想。

美丽的扬州仿佛应该生于运河,运河母亲博爱和祥,成就着扬州,陪伴着扬州,永远捍卫自己的孩子。多少年了,无论兴旺发达还是衰落荒凉,无论皇帝南下还是闭城屠杀,是您一直陪伴着扬州给她希望。

运河,您伟大!不仅是因为您成就了扬州这个历史名城,更因为,您在她伤心时抚愈了创伤。

今天,火车站建起,飞机场正在设计。很快,您的明天又将辉煌。

广州的母亲河篇8

我们这个周末去了广州,坐上了珠江夜游的船观赏广州亚运的夜景。原本应该坐在船舱里的我为了看得更清楚就跑到了甲板上坐着。面前映入眼帘的是江边灯火辉煌的高大建筑物,五彩缤纷的灯饰给处于繁华盛世的广州添了不少光芒。广州这些年不知不觉中的快速发展令人瞠目结舌,人们的目光都聚集都这光鲜亮丽的城市里。而此刻的我,却注视着脚下沉默着微微泛波的珠江。

珠江在身边光芒四射的高楼大厦映照下,像一位慈祥和气的老者,安静的观看着身边生机勃勃的广州。无论是壮观宏伟的摩天大楼,还是挂着小灯的树木,江边的事物都无一或缺的把身影投照在如一条黑丝绸般的珠江上,五彩斑斓的灯影与江边的灯饰交相辉映,珠江水面上仿佛坠满了仙女篮子里不小心遗落的天花,闪闪发光。珠江似乎为广州这个无心之举感到非常的高兴,就像是一位看见儿子为自己送上一条项链时开心满足的母亲一般。我看着波光粼粼的江面,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珠江的浪花被晚风催促着卷了起来,美丽的光影渐渐模糊了,“母亲”依依不舍地褪去“儿子”的礼物。我也随着忽然袭来的凉意皱起了眉。

我依然注视着珠江,沿江望去,珠江似乎没有尽头,它还是不知疲倦地流着。“请看南岸这边的……”解说员甜美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响着,介绍着江边栋栋发着耀眼光芒的摩天大厦,却只有寥寥几句有提及现时静谧着的珠江。我顿时感到一种凄凉。广州现时的成就离不开哺育了他们世世代代的母亲河珠江吧!广州就如同是珠江这位无私的母亲哺育长大的孩子,而孩子长大成人了,却逐渐遗忘了这位母亲。但这位母亲也是那么无怨无悔,用自己温柔的身怀拥抱着广州,哺育着广州。我叹了一口气,沉思着,任由冷风直刺我的脸。

当我裹着单薄的衣服微微颤抖地望着珠江时,一只握着一杯热茶的苍白的手递到了我的面前,我猛地抬起头,叫出声来:“妈妈!”她笑了一下,把茶杯送到我嘴边,风让她的眼睛睁不开来,皱纹悄然出现在她的眼角:“冷了吧。来,喝口热茶暖和暖和。”我感激地望了一眼妈妈,大口喝了下去,心中的寒气瞬间被涌入的巨大的暖流驱散了。妈妈她也望着珠江,双手轻轻摩擦着我的手,说着:“珠江真是美啊!”我笑了,反握妈妈的手,望着妈妈在江风中苍白的笑脸,心里大声地说着:“妈妈。你也很美啊!”

妈妈手里的温暖直流入我心中,珠江长长的潮汐声回荡在我耳边。珠江如母亲,母亲如珠江,相同的美丽,相同的伟大。

上一篇:我和小保姆范文 下一篇:原版电影与英语学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