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缘校长范文

时间:2023-09-18 18:34:08

化缘校长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概念及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3-0052-05

学校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第一阵地”,每个学生都应当能够在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游离于正常教学和主流群体之外,“边缘化”这一反教育公平的现象愈演愈烈。尤其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更为普遍和复杂。因此,深入认识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这一群体,厘清其相关概念和特征,对改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校课堂教学“边缘人”概念界定

(一)“边缘人”

“边缘人”这一概念最初是来自社会学领域,1908年,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G Simmel)首次提出“陌生人”概念,指那些“虽然生活在社会里,却处于边缘,不了解这个社会的内部机制,并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社会群体之外”的外国人[1]。1928年,帕克(Park)曾在其著作《人类的迁移与边缘人》(《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中谈到:“边缘人是一种文化的混合,即他在两种成熟的群体中生活并分享这两种群体不同的文化生活和传统;他从来不会试图与过去和传统割裂,即便他被允许这样做,但同时由于种族偏见,他也不会试图融入到他之前努力寻找的新社会。他是两种文化和生活之间的边缘人,而这两种文化是绝对不会完全融合的[2]。”该观点主要是从文化传统方面界定“边缘人”,即既没有完全脱离旧的生活文化,又难以融入新文化中,从而导致了其游离于两种文化的边缘。而斯通奎斯特(Stonequist)则认为边缘人在两种(或更多)社会世界中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反映了他灵魂中的冲突与和谐以及对这些世界的排斥和向往[2]。该观点主要强调了边缘人的心理状态,他们对不同的世界既排斥又向往,既不满足于原先的世界,又难以真正融入新环境,因此在这种纠结的心态下极易沦为两个世界的边缘人。

(二)课堂“边缘人”

20世纪80年代之后,“边缘人”的概念开始被引入学校课堂教学中来,它一般指的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有些学生总是游离于教学中心之外,没有课堂话语权,并且与教师和班里其他同学的互动也较少,就像班级中的“隐形人”,这些学生就被称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也可称为边缘学生。国内外对于课堂边缘人没有明确的界定,学者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课堂边缘人即是课堂中的弱势群体,这类学生被排斥在教学活动中心之外,学业成绩较差,在n堂上难以被教师和同学接受,缺乏课堂话语权。正如学者吴亮奎所言:“边缘化学生是由于教育者教育行为失当而导致的在课堂活动中处于不利境地的进而厌倦了课堂生活、在课堂中处于弱势的学生[3]。”二是认为课堂边缘人是处于“尖子生”和“后进生”这两个极端群体之外的中间阶层的个体或群体,这部分学生既不像“尖子生”那样学业成绩好,光芒耀眼而被教师格外器重,也不像“后进生”那样调皮捣蛋而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一般来说,他们学业成绩中等,在课堂上中规中矩,能够认真完成教师的作业,在课堂上的存在感较低。而且这些学生往往性格较为孤僻,不善与人交流,总是隐藏在课堂的一角,很难融入课堂教学中心和主流人群中。

第二种观点与帕克提出的边缘人涵义较为接近,指的是生活在两种群体之中,却不能成功地进入到其中一种的中心位置,总是处于两种群体边缘的学生。但笔者认为,边缘学生并不仅仅指中间这一阶层的人,例如有些学生学业水平较差,隶属于“后进生”群体,但性格较孤僻,从不惹事生非,在班级里的存在感较低,也应属于边缘人群体。总之,笔者认为,课堂边缘人应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外界客观环境(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伴等)以及自身原因(性格、身体状况、心理问题等)主动或被动游离于课堂教学中心之外的学生个体或群体。

(三)职业院校中的课堂“边缘人”

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与普通教育中的课堂边缘人区分开来。以上关于边缘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小学、高中以及普通高校,而针对职业院校中的课堂边缘人的研究几乎没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隶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课堂教学方式、生源、师资、教学管理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职业院校中的课堂边缘人。

我们在为某一事物界定概念时,一般要包括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要能准确地反映出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而外延主要指的是该概念所界定的事物的具体范围,外延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根据以上相关研究,职业院校中的课堂“边缘人”的内涵可界定为:在职业学校的日常课堂教学环境中,由于外界客观环境(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伴等)以及自身原因(性格、身体状况、心理问题等),主动或被动游离于课堂教学中心之外的学生个体或群体。其次,该概念与普通教育中的课堂边缘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外延。其中,职业院校是对研究对象范围的一个确定,包括初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而中等职业学校又包括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技工学校(简称“技校”)、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另外,这里的课堂包括在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比如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也包括在实训基地或是企业内进行的实训课等。

二、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的特征

古德在《透视课堂》中对“虚幻型”学生的描述大致勾画出了“边缘人”的重要特征:他们几乎要从教师和同学的眼中消失、极少被注意到。其中,有的害羞;有的紧张;有的文静、成绩平平。他们认真完成作业但很少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也很少扰乱纪律。他们在教师的脑海中印象最不深刻[4]。其实职业院校课堂边缘化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多边性,这种简笔画式的描述只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大体的认识框架,却难以深刻解释其涵义。一般来说,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既具有一般边缘人的普遍特征,也包含了在职业院校课堂这一特殊范围内产生的独有特征。

(一)一般性特征

这里的一般性特征主要是指普通教育课堂中边缘人具有的共性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性

课堂教学“边缘人”的首要特征就是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隐蔽性。在认知方面,“边缘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不完整的,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经历信息输出(也就是表达)过程[5]。我们在日常课堂中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类学生,在教师提问时,这类学生就算知道答案,也不会主动举手,而当教师喊到他们回答问题时,课堂表现差强人意。在情感方面,边缘学生往往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谈,难以真正融入班级活动中。当他们被教师和同学忽视时,会出现压抑、消极等情感,但这种情感又得不到有效释放,因此许多边缘化学生在这种恶性循环中会变得更加消极,出现无助感和自卑感,进而更加边缘化。在行为方面的边缘化是导致边缘学生脱离课堂教学中心的主要因素之一。这类学生性格胆小怯懦,很少主动在公共场合发言或表现自己,在班级或小组活动中,也很少看到他们积极参与,他们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以淡然或漠视的态度观望,把学习看作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属于典型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个体在行为上的这种保守性和内向性极易导致他们被教师和同学遗忘,沦为课堂活动的边缘人。

2.差异性

个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其沦为课堂边缘人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边缘化现象的产生是多种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导致个体沦为边缘人的主要因素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主观上来说,有些学生因性格内向孤僻,不爱与人交往,课堂积极性较差而沦为边缘人;有些学生因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业成绩不佳,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教学进度,进而游离于课堂之外;有些学生自尊心较强,怕回答问题错`而被教师、同学嘲笑,从而选择沉默这一安全的方式逃避课堂;有些学生思想出现偏差,觉得读书无用,甘愿沦为边缘人;有些学生因自身身体缺陷等怕被教师同学嘲笑进而选择远离课堂,通过边缘化来保护自己等等。其二,在客观环境方面,有些学生虽然积极参与课堂,但由于任课教师的偏见或教学能力的限制,难以真正融入课堂;我国教育价值具有明显的功利化取向,教师一味以成绩为尊,在课堂教学中有意忽视成绩较差、存在感较低的学生,最终导致这些学生被边缘化。在界定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时,我们要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积极把握他们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3.相对性

所谓的相对性,指的是边缘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学生自身的努力而改变。课堂边缘人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边缘化方面来看,没有绝对的边缘学生,这些学生只是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边缘性。正如佐藤学所言:“由于儿童同教材、同伙伴、同教师的关系不同,可以发现儿童就像一个多面体那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一些儿童对教材漠不关心,但对别的教材却显示出异常的反映。对某种伙伴关系和教师的作用采取拒绝的态度的儿童,对于其他的伙伴关系或者教师作用则投身参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是依存于情境(与环境的关系)而千姿百态的[6]。”例如,有些学生由于逻辑性较差,在数学课上难以进入教学中心,但在其他课堂(语文、音乐等)却能够表现优异,获得教师的赞赏。因此,我们在定义边缘人时不能过于绝对化,而应该认真考察其边缘化的主要方面,从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积极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二是从变化轨迹上来看,边缘人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现阶段的边缘人可能经过自身努力或客观环境改变在日后的学习中积极进入课堂核心,而现阶段的非边缘人也可能由于某些突发事件或心理变化逐渐沦为边缘人。因此,对于边缘学生,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盖棺定论,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重新回归课堂中心。

(二)具体化特征

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差异性,职业院校中的课堂边缘人除了具备以上一般性特征之外,还包含其自身独特的具体化特征。

1.整体边缘化

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院校里的学生边缘化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在某些课堂出现整体边缘化。我们在职业学校经常看到这样一幕:课堂上教师讲得天花落坠,而学生却无精打采,有昏昏欲睡的,有自顾自玩手机的,有看小说或杂书的,有交头接耳的;有些学生看似认真听课,但身在课堂心却在神游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从整个大的教育环境看,职业教育历来被视为二等教育,人们大多抱着“只有差生才会选择职业学校”的心态,对职业学校持鄙视态度。虽然近几年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职业教育相比于普通教育仍处于弱势地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和偏见客观上导致了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边缘化;从学校角度来看,职业学校的管理较为松散,整个学校的学风较差。研究表明,如果学校考试纪律过于松散,让学生有偷懒的机会,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抱侥幸心理和“混日子”态度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7]。另外,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过分注重文化课教学,实训课较少,学生本身基础较差,这种与普通教育无异的偏重理论性的教学方式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导致课堂上学生的集体边缘化。从教师角度来看,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课堂上仍延续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考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厌烦上学。而且,职业学校中许多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他们只是单纯地把上课当成一种职业或是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对教学敷衍了事,课堂上对学生不闻不问,即便有些学生想积极融入课堂也会被教师无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激情便消磨殆尽,沦为边缘人。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被普通教育筛选下来的,他们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在普通教育阶段通常被教师和同学排斥或忽视,日积月累这些学生便会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学不好,从而选择自暴自弃,甘愿沦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

2.主动边缘化

职业院校里的学生在主观性上会倾向于选择主动远离课堂教学中心,自愿沦为边缘人。职业院校的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行为不当等长期受到教师的排斥和忽视,这种长期的挫折和失败导致他们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学不好,进而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畏缩、逃避等行为。学生主动边缘化主要是个体自身心理问题所致,归纳以来有以下两点:

其一,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他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指对产生一定的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的能力的信念[8]。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顺利完成某件事情的自信程度,它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一般来说,在职业院校课堂中,大部分学生由于之前失败的学习经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为了避免再次学习失败选择主动压制和放弃继续努力的行为,在课堂活动中处于被动和退缩的状态。

其二,自卑心理严重。社会上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以及家长教师的不认可和其他同学的嘲笑等,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表面看来对学习成绩无所谓,一副玩世不恭的状态,其本质是对学为力的一种无助感。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小感与不足感时,会直接选择逃避,期冀通过自我封闭隐瞒自己所谓的缺陷与不足,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避免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产生交往,比如有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提问会迅速把头低下,唯恐被教师发现自己的存在,还有的学生在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面前一副“不反对、不参与”的旁观者态势,都是一种隐藏自己、封闭自己的表现[5]。

体而言,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而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课堂上更倾向于主动边缘化,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较低。显然,这种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学业成绩进步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这一特殊群体,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边缘化现象的发生。

三、研究展望

“边缘化”在职业院校课堂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厘清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的具体概念,提炼出可操作性定义。我们可以通过将“边缘人”的概念分解,提炼出其可观察到的具体表现,这样不但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人们对“边缘人”的认识,而且也能够帮助教师通过课堂观察有效地识别课堂上隐藏的“边缘人”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教育。

其二,普通教育领域的课堂“边缘人”通常是由于整个教育环境的“成绩导向”引起的,那么在职业教育中是否也是以“成绩导向”为主呢?如果不是,那么导致“边缘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形成机制如何?

其三,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边缘人”在认知、行为以及态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存境遇如何?之间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其四,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概括以来主要有三种转换机制:从“优等生”到“边缘人”、从“后进生”到“边缘人”、从”边缘人”到“边缘人”,那么,这三种转换机制的内部动力是什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边缘化”现象?

其五,如何正确看待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的价值?是否所有的“边缘人”都只表达出了负面价值?在课堂上,有许多“边缘人”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内向的性格导致的,这类学生并非真正游离于课堂之外,他们可能也在积极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考问题,只是不善于将自己的想法在班级学生面前表达,这就是性格内向的“边缘人”在课堂上呈现出的“教学沉默”。那么,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评判这类“边缘人”的正面价值?

目前,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这一特殊群体尚未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外针对“边缘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跨文化、种族、文学等视角出发,而且针对课堂边缘人这一领域,国内外学界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积极关注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不断完善“边缘人”理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李森,杜尚荣.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研究,2014(7):115-122.

[2]Milton M Goldberg.A Qualification of the Marginal Man Theory[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1(1):52-58.

[3]吴亮奎.角色重构:让边缘化学生固归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4):16-18.

[4](美)古德,布罗菲.透视课堂[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04.

[5]亓玉慧.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现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6](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0.

[7]张淑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化缘校长篇2

[关键词]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高等院校生存之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具有合理的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教师队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队伍的性能和水平,教师队伍的这些构成状态是否合理,会对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办学质量。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队伍结构中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完成某一级学历教育所在高校、专业类型、专业层次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学缘结构是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是影响教师整体水平、影响学校整体实力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怎样才算合理?这个问题一直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因为学缘结构不像学历、职称以及年龄等结构在建设的目标和优化的标准等方面是有比较统一的标准或趋于一致的。学缘结构的合理值是一个非标准的定性值,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指标体系。例如:非本校毕业的教师比例是50%合理还是90%合理,或者是100%最好?就某一专业的教师引进中,是挑选与本专业方向更吻合的人才以加强传统优势,还是挑选与本专业有所差别的人才以利于未来专业方向的调整?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在学缘结构建设方面依据各自校情在目标、措施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就普遍认可的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的标准来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教师队伍中,某一地区高校毕业或某一高校毕业尤其是本校毕业的教师数量过多;一些高校内部的学院、系、教研室等教学单位中,某一高校同一专业毕业的教师比例过高。这种师徒同校、同学众多的现象导致了学术上的近亲繁殖,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所存在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等院校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教师的引进中以选留本校毕业生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生的就业是按计划由国家统一进行分配的,因此形成了封闭多于流动,实际需求与计划不符合的情况常常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会陷入封闭的、非开放的思维定势中,在教师队伍的补充中以本地区、本校的毕业生为主体。

2.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在教师引进方面还存在着敝帚自珍的思想。他们抱定我的学校、我的学科、我的专业是最强的或很强的,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最好的想法,不打算再从别处引进。同时一些教师的学缘意识也比较模糊,并且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继续学历教育的时候,只考虑自己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从而导致了学术思维方式流于单一化和固定化。

3.高校扩招的负面影响。由于各高校并未在扩大招生规模前作好师资的储备,因此扩招必然会导致生师比的急剧扩大,从而导致教师队伍“不够用”现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等活动的进行,各高校都必然要补充大量的师资力量,形成了各高校近几年大规模引进教师、拼尽全力争夺优秀人才资源的局面。但由于优秀人才资源的有限性,在从外面引进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必然会在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中选留一部分以补充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

4.对学缘结构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地位认识不充分。有些高校在教师引进中过于强调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从而忽略了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等其他问题。在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上简单化和程式化,片面强调学历和职称等刚性条件,而忽视治学思路多样性、发展潜力等柔性条件。有时候为了学历等条件就不得不以牺牲学缘结构为代价。

5.地域因素及区域经济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峰期,各高校都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在这场人力资源争夺战中,那些研究型(重点)大学、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东南沿海地区高校相对于一般院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西部地区高校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市场经济倡导的是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鼓励人才的自由无障碍流动,这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人才流动机制,使占有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及经济发达区域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引进中有较大的可选性,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师队伍的各种结构优化。

二、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的表现及特点

首先,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是影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高等院校的学缘结构合理,那么它的教师队伍中必然会是重点大学毕业生较多,毕业学校覆盖面较广,高学历人员比例较大,跨学科、跨专业人员比重高。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优化,将给高校教师队伍在教师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学历层次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新的变化。在教师毕业院校方面,既有毕业于一般普通本科高校的,又有毕业于全国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还有毕业于国外大学的;在所学专业方面,既有基础传统专业的,又有新兴专业和边缘专业的,还有综合、交叉专业的;在学历层次方面,既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又有本科毕业生,还有本科双学位获得者。其次,优化学缘结构能够改善高校教师队伍的人员构成,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使教师队伍成员来源于多所、多类型高校,掌握多门学科、多层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多种治学思路和多样化的办学特色。最后,通过改善和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可较快提高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全国重点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完成双学位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教师的比例,使教师队伍不但适量补充了人员,扩大教师总量,而且增添一批知识层次高、专业视野宽、发展后劲足的新生力量,增加学术造诣深、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优化、合理,将会使整个队伍呈现以下特点:(1)在教师个体方面,基础理论较为坚实宽厚,专业知识较为精深广博,同时掌握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状况。(2)在队伍整体方面,既有自然科学类知识系统,又有社会科学类知识系统,还有两者交叉类知识系统;既有理论型知识板块,又有应用型知识板块,还有综合型知识板块,从而形成了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体系相融,多层次、多种类的知识序列互补的局面。

三、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措施

为改变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各高校应在思想上切实认识到学缘结构优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思想上的认识不仅包括高校领导者,还包括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管理者和广大的教师群体。在思想上认识后,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措施。近些年,各高校都开始认识到学缘结构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其中主要包括内部优化和外部引进两种措施:

1.认真搞好在职教师继续学历教育,是优化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一项根本措施。为富有成效地实施这项措施,首先,必须明确提出实施的指导思想、实现目标、主要方式、具体措施等,作为师资队伍的管理部门,应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有计划培训、多种形式并用的原则,以使在职教师继续学历教育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实施这一措施,要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通过统一招生、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途径,利用在职进修、脱产学习等形式参加高一级的继续学历教育,鼓励他们到外校、到名校去学习深造,使教师个体不仅在知识深度同时也在知识广度上不断扩大。同时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尽量提供方便条件,使他们能够安心地进修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另外。要确定相关部门负责这项措施的具体管理工作,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好年度培养计划、人员安排和审核、培养经费使用、在读期间的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使在职教师的继续学历教育扎实有序地开展,并收到预期效果。

2.通过大力引进外校高学历人才,能够较大幅度地增加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量,从而较快地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首先要目标明确,将国内重点大学或国内著名高校的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毕业生,或在教学、科研、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才引进到高校教师队伍之中,这就必将对高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的优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招聘方案,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招聘人才。对其中成就特别突出,且已成为研究生导师、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以上优秀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奖主要获得者,要下大力气,千方百计招聘来校执教或聘请为兼职教师。其次,要为引进人才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引进人才往往涉及解决科研启动费、实验室、职称、配偶工作、子女读书、住房、安家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和多个部门有关,如果要引进人才自己去办,将耗费他们大量精力,甚至使他们望而生畏、另觅他校。因此,必须由指定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合作,为引进人才提供一条龙服务。最后,还要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模式。随着社会人才市场与教师流动的接轨,教师队伍的构成将由单一的模式向多元转变。在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和编制上,可以由中长期固定聘用型、短期聘用型、兼职型等多种类型构成,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固定专职教师为主的管理方式,多方引进人才,以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化缘校长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学缘结构;学校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43-02

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拥有合理的学缘结构是高校的生存之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成员完成某一级学历学位教育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等具有广泛性、高层次、多元化、比例科学等特点[1]。教师队伍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高校的管理和创新、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地方高校教师学缘近况

西方国家高校在用人制度中实行严格的聘任制,对选留本校生有着清醒的认识,最主要的原因是强调学缘结构的合理。如在美国高等学校教师聘请中,有一条不成文但普遍应用的规定,那就是每个大学一般不招聘刚从本校毕业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在学术上产生“近亲繁殖”或从年限上论资排辈,压抑新教员的教学与科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学缘结构来源太单一,“近亲繁殖”现象比比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大,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地方高校。由于地方高校的地域局限性,和相对集中的关系网,地方高校在引进人才方面有很大的困难。大部分高校愿意选留本校的优秀毕业生作为新近教师。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有近一半的教师是本校毕业的,而且很多系和专业大都呈现“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的现象。熊卫华与吴振球在对西安的一所高校进行调查时了解到,该校在1988至1995年七年间共选留了教师300名,而校外的教师只占总数的16.7%,而且很多其他的学校也认为本校教师达到总数的60%以上,甚至有些科室超过了80%[2]。

二、高校教师学缘结构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近些年学术界开始关注到学缘结构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并从不同方面对学缘结构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具体来说,学缘结构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缘结构影响学校的学术发展

学术职业是以系统化的知识作为工作对象,以发现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等作为工作内容,体现了工作的学术性[3]。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学缘结构对学校的学术发展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缘结构促进学术专业性。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情”及“人缘”是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重点联系,如果在一个高校中有很多的熟人,形成一种不够丰富的学缘结构,很多领导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亲情关系,实际上直接会影响到学校的学术发展,甚至形成一种人际学术环境。有些人通过同事和以前的同校前辈了解评职称等的方式方法,如果恰好学校评定职称的领导是自己的“熟人”则可以比别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职称。

2.学缘结构拓展学术资源。高校有着丰富的教育和信息资料,由于地域和研究领域的不同,不同高校的资源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有着丰富的学缘结构,则容易实现与其他学校的学术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学术发展,进而提升学校学术的总体发展,反之,如果学校的学缘结构单一,很多老师都是来自同一个或是同一类学校,甚至很多是同一个专业或是由同一个导师带出来的学生,很多还是本校留任的教师,这样容易造成学校资源的匮乏,不利于学术的发展。

3.学缘结构提高教师创造力。如果高校教师学缘相同,那么他们会有比较一致的学术风格和学术见解,大家对于学术的研究或是对于某一个领域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都会一样,这样容易限制大家的发展,而且由于接触面都基本相对,学术的发展容易受到影响。

(二)学缘结构影响学校的管理

教师是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只有使教师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高境界,学校管理才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各大高校大规模地扩招,但与此同时,各高校并没有做好师资的储备,因此扩招必然带来生师比的急剧扩大,从而导师教师队伍人员紧缺的现象的发生。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等活动,各高校必然需要大量补充师资力量,导致各高校近年来拼尽全力争夺优秀的教师资源的现象的发生。由于人才的稀缺和有限性,外界的优秀人才引进严重不足,无奈之下,只好在本校选留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来补充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高校中,干部职务按照行政级别划分,由于官本位的思想作怪,行政人员掌握着制定政策和规则的权利,所以教师一旦取得成绩就想进入行政领域。拥有的权利越大,掌握的资源越广,发展机会也越多,从而行政地位代替了学术地位,追求职位而不追求学位,出现了权利高于学术或学历的氛围。这些行政人员往往安排自己的学生、亲属在各行政部门,以便于权利的集中。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任人唯亲、排斥公平、讲求关系,被提拔的下属更是感恩戴德、唯命是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时,由于人事关系盘根错节、拔出萝卜带出泥,增加了人事关系的矛盾,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学校的管理亦变得举步维艰。

(三)学缘结构影响学校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加速器,没有创新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文明,缺少创新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往往处于落后的地位。自然界中基因的多样性保持“物竞天择”,使生物不断进化。而科学界领域中,思想和方法的多样性同样也保证了科学的不断创新。但是由于“近亲繁殖”,你我同窗,师从一人,彼此之间,长期磨合,无论是在学习环境、知识构成还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同质性”。因此,中国最近十年来学术创新缺乏重大成果,平均的创新水平滞后于投入,其突出表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多年近乎空缺。

(四)学缘结构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理念是高校理念的核心。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重任。学校要发展必然要依靠高素质的拔尖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并使学校的学术研究处于一个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状态,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然建立合理的学缘结构。因为“近亲繁殖”有悖于现代人才培养“远缘杂交”的理念。它是“师傅带徒弟”的承袭,是思想不开阔、胸襟狭隘的外在表现,是故步自封、门第自闭的观念在作怪。“肥水不流外人田”,很容易保留和延续原有的学术缺陷,习惯于继承,不敢创新,不敢超越,学术个性日益萎缩,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和一流的创新成果。

三、当前地方高校优化学缘结构的对策探析

从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来看,其学缘结构比较单一,不尽合理。通过以上分析,学缘结构不仅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创新能力,还影响其学术生产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从高校的教师聘任制度和师资聘任制度体系来促进教师学缘结构的改善。

(一)完善教师的聘任制度

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首要的问题是转变思想观念,正确把握教师聘任制度的内涵。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是指高等学校与教师之间,聘任主体在平等合作的原则和意愿的基础上就任职期限、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达成协议,依据协议实施契约管理的一项教师任职服务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的职能将转变为利用法律制度进行宏观调控;高校领导层的校本中心管理转变为民主、平等的社会性合约管理;教师将由干部身份转变为雇员身份,终身制的职业将彻底打破。这种管理体制和管理思路的变革,必然要求政府管理层、高校内部管理层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根本性的突破。

(二)建立师资培养制度体系

首先,加大教师的引进和建设力度,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在优势学科上,采取聘用国内国外有影响的大师,名师级人物;在弱势学科上,政府应在教师的引进上做适当的倾斜。

其次,大力加强高层人才队伍建设,启动“教师名师和高层人才培养计划”。高校要根据培养名师,培养高层人才这个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并且为其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更为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再次,强化师资管理,构建良性的竞争机制。一是要改革现有的管理模式,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在“定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岗位聘任制。三是修订和完善《教职工在职攻读研究生暂行规定》、《专业技术人员聘期考核办法》、《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最后,强化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一是要切实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保证逐年有所增加。二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新上专业的教师外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进行知识更新,充分调动单位和教师个人在培训进修方面的主动性。三是积极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交流和留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广义,赵家发,高校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3,5(3).

[2]熊卫化,吴振球.中西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

[3]钟云华.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H大学为个案[J].教育发展研究,2012,(1).

[4]龙梦晴.学缘结构与高校人才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2(7).

化缘校长篇4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发展;边缘化危机;性别迷思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5—0078—06

收稿日期:2012—07—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社会性别视角下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BIA1000070);湖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成果

作者简介:禹旭才(1967—),女,湖南邵阳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近年来,中国高校女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截止2010年底,女教师为595310人,占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45.96%[1]。与2000年相比,高校女教师的总数翻了1.6番。若仅从数量上来看,高校女教师的发展的确蔚为壮观,但是否据此就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界历史上的“男中心女边际”格局已不复存在?女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独特问题已自行解决?

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为56421人,其中女性为24709人,占教师总数的43.8%)[2](P47)13所普通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总体共计1145人,其中男教师566人;女教师548人,占总数的49.2%。二是从学位、学术资格、科研立项等8个大方面,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等23个具体方面,收集了这13所高校近5年来女教师进入学校“精英集体”的原始数据。三是对25位女教师、10位男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对相关数据、访谈记录的统计、整理与分析,研究表明,上述问题并没有消解,相反,边缘化危机与性别迷思仍然是制约当下高校女教师发展的两大主要困境。

一、边缘化危机

“边缘化”(Marginality)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在1928年首次提出的。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将“边缘化”概念引入教师发展领域[3]。所谓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边缘化,指相对于男教师而言,女教师不仅在话语权、发展权、社会声望和资源分享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而且在精神与心理上也处于劣势的一种生存状态。本文借用杨凤关于女性边缘化的提法[4],认为女教师发展的边缘化也以显性的、隐性的与反向的三种形式存在着。

(一)显性边缘化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说女教师发展的显性边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被剥夺了参与高等教育的权利,那么在当下,则主要表现为远离高校“核心集体”。

1.远离高校学术“核心集体”

教学和研究犹如大学的一体两翼,可谓众人皆知。然随着19世纪初科学研究成为德国大学的本质特征,进而成为世界大学的特征后,科学研究就比教学拥有了更尊贵的地位。甚至,因“科研和教学的分化导致了大学教师中一等公民和二等公民的形成”[5]。这种景象,目前在我国大学中并非鲜见,这在客观上将女教师推向了边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科研的边缘者。即相当一部分女教师没有真正进入学科或专业领域,男性所处的中心位置使得他们比女性有多得多的机会获得科研基金和晋升的机会[6]。这反过来让女教师更加难以进入科研的中心。主要表征如下:

其一,女教师大量聚集在教学领域,并且在教学课程或等级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即课程层次越高,女性的课时就越少,尤其是在担任研究生课程方面,女教师明显少于男教师。此外,在公共“理论课”和公共外语教学中,女教师占了绝对的优势。如湖南省女教师占高校教师总数的43.8%,但担任公共基础课的女性却占教师总数的50.4%,占女教师总数的30.2%,而担任公共基础课的男性只占男教师总数的23.1%[2](P46)。从全国范围看,女教师担任公共课(基础课)的比例也一直比男教师高,其中担任公共课的女教师占其总数的32.2%,而男教师只占其总数的26.3%[7]。其二,科研队伍中即使有少量女性,也只是些处在边缘地带的研究者。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人均主持的部级课题是女教师的4.37倍、省级课题是女教师的3.32倍、校级课题是女教师的1.40倍;在科研项目研究中,女性大多充当参与者的角色;在著作出版方面,女教师的人均数同样远远低于男性。其三,女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远远少于男教师。如男教师出国留学的人均次数(0.094)是女性(0.028)的3.56倍,男教师国内访学的人均次数(0.045)是女性(0.018)的2.5倍。此外,在参加各层次的学术会议、加入学术团体等方面,女教师的人均数均远远低于男教师。

(2)理工的边缘者。即女教师在理工专业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其在高校教师总人数中的比例,进而出现了“男性友好专业”或“女性友好专业”的分化。应该说,知识体系本身并不存在知识的高贵与低贱之分。但在一个人为地将知识体系中的学科分成不同的等级,人为地赋予理、工科更重要的价值、文科次要的价值,并通过政策使各种资源得以偏斜,甚至人为地将理工与男性紧密相连,人文与女性相连的时空中,这就会使得从事不同学科的人产生分离和等级。

化缘校长篇5

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marginaliz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key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学校体育;边缘化;原因;对策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arginalization;cause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187-01

1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原因

1.1 体育管理体制因素我国体育由三部分组成,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2]体育体制改革后,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务院,而学校体育也从体育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属教育部直管,只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仍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这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体育从体育系统分离出来后,长期流离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各种资源与利益都没能落实到实处。

1.2 应试教育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被边缘化了。

1.3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问题。目前,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基本上被排斥在竞技体育门外,从学校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专业队或者职业体育领域的体育人才屈指可数,大部分从学校毕业的体育人才都是自产自销。我国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篮球项目亦是如此。CUBA与CUBS这两项大学生篮球联赛水平较高,近年来商业运作得也较为成功,理应成为国家篮球联赛CBA的后备人才基地,但一直以来,从CUBA与CUBS转入CBA联赛打球的球员很少。这种人才培养出路问题也导致了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另一方面,竞技体育领域的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很少能进入到学校体育领域。一些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一般都在体育行政系统内部任职,或者从事一些群众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很少有进入教育系统任职的。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对接不顺畅造成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问题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与经济、社会以及竞技体育发展相比较,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相对滞后,成了体育领域的一块软肋。由于社会体育发展不景气,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可有可无,社会体育组织活动寥寥可数,社会体育领域不能为体育人才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培养的体育人才毕业后在社会体育领域找不到立足之地,从而导致体育院校、各运动学校以及体育传统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

2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2.1 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推行体育体制改革是有效遏止学校体育边缘化、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应当进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管理归口问题,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场馆、经费、人力、信息等资源的调配,强化学校体育的法规政策。其次,应当改革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学校体育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学校也应当适当为竞技体育人才提供就业渠道,通过考核吸纳部分有能力的竞技体育人才。最后,应当对我国竞赛体制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鼓励各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并允许其参加国际大赛;二是国内联赛应当与大学联赛接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在我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应当不拘一格求人才,应当积极主动的从各自项目的大学生联赛中寻求高水平运动员。

2.2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国家应当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逐步改变人才考核选拔标准,改革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为考核选拔标准的做法,做到以能力、素质考核为主,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并重的选拔标准,在考核选拔过程中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2.3 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力度,强制力保障其施行近年来,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日趋增多,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法规体系不完善成为了学校体育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桎梏。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尤其应当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法规,体育经费划拨、被挪用的处理法规,教学课时被挪用的处理法规以及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的法规文件,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强制力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2.4 做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体育发展模式不难发现,学校体育不仅应当成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且应当肩负着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社会体育人口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①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接。首先,应当从体制改革入手,使学校体育行政管理系统(国家教育部)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国家体育总局)有一个良好的对接,形成良性互动。此外,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行政管理单位的上级管理部门(国务院)应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应当站在促进体育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前瞻性的眼光来解决问题,通过协调沟通与行政管理等多种方式,来有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与使用问题,使整个体育领域资源配置最优化。②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当前,国家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社会体育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工作。首先,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系统,设立一些具有实质性职能的社会体育管理职位。其次,应当加大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力度,使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辰目.论“边缘化”[Z].出版发行研究,2004:48.

[2]周围.对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2(8):35.

[3]陈婷,王安东.浅析中学体育课的边缘化[J].体育世界,2008(2):45.

[4]马玉龙.中小学体育边缘化的现象及成因分析[J].体育师友,2009(4):68.

化缘校长篇6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migrate workers have been the main component in labor transfer and flow.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have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in the migrating of labor force and it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the article, we made spot investigations and interviews in the counties of Anqing city, and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th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edge of town is a special group, and the best way to help them grow up smoothly is to give great attention and social intervenes.

关键词: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对策建议

Key words: marginalized towns;left-behind children;status;reasons;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57-03

0 引言

留守儿童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内容,学者们针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心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李钰靖(2009)提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转型时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1]辜胜阻等人(2011)提出把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相结合起来,创新留守儿童管理模式的观点。[2]潘璐、叶敬忠(2009)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3]段成荣等(2013)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和家庭照料状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4]卢晓军(2016)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5]

从以上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是学者们关注的主要对象,而对处于农村与城市边缘留守儿童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安庆市为例,对安庆所辖县区城市、农村结合地区即边缘化城镇地带留守儿童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1 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1.1 安庆市潜山县城郊结合区留守儿童现状

连续三年潜山县都因为留守女童的相关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潜山县的官方数据显示,潜山县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万多人,留守儿童近3万。从留守儿童的管护情况看,父母同时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护的,占总数的52.6%;由亲戚朋友托管的占6.5%;留守儿童自我管护的占17.3%。此外,留守儿童与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起生活的占23.6%。

事实上所有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对于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男女之间存在着显著型差异,[6]潜山县在留守女童问题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在采访中,发现该县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面临着比同龄孩子更大的压力和责任,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的孩子有时候需要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特别是当老人出现身体不适时。

1.2 安庆市宜秀区城郊结合区留守儿童现状

安庆市宜秀区是安庆市郊区,距离市中心最近,该区留守儿童的特征具有很大程度的代表性。在调查中发现该区90%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只有小部分的留守儿童在亲戚朋友家或者与父母一方居住。因为距离市区较近,为了孩子们的安全,看护人往往会选择让孩子待在家里,性格孤僻,暴躁、交流障碍与其成长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

通过深度走访宜秀区发现该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格孤僻,冲动、易怒和思想偏激的特质。42.5%的孩子将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归咎与父母,认为父母对他们没有关爱。35.8%的孩子显示出仇视亲情和同学的不良倾向,亲情教育的缺失极易让留守儿童产生认识和价值观上的偏离。

2 安庆市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的剖析

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最佳年龄段,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都将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基于笔者对安庆市所辖县区的走访调查,边缘城镇化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2.1 社会

①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对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关注度不足。国务院在2016年2月14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明显降低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但很少涉及到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的解决措施。

②学者和研究机构对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方面关注度和研究还需加强。查阅文献资料,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对于城乡结合部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却知之甚少。

2.2 家庭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经济困难是留守儿童数量激增的重要来源。城郊结合区虽然与城市僻壤,但生活、生产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农村方式,经济收入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化进程中边缘化城镇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经济基础无法与城市居民对等,生产、孳息方式无法真正转变。

②看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关注度有限。在调查中笔者发现,留守儿童看护人由于其自身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无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培养和习惯养成,长辈的溺爱也使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加重。长期以来,吃好就行了的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心理、成长需求的忽视都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

③新“读书无用论”的负面影响。“新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和发展,使部分家长对孩子上学缺乏信心,对子女教育问题不关注。城郊结合区的部分家长在思想上还受农村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就是浪费时间,如果邻近亲戚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业不理想,便成为家长们竞相相告的案例。

④家庭教育的缺失加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中笔者发现83.3%的留守儿童父母一年中回家时间很短,每年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20天,且陪伴质量不高,家长很少过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关注的是分数,缺乏与孩子心灵的沟通。遇到问题或者孩子不听话时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非打即骂,造成孩子与家长的巨大鸿沟。

2.3 学校

①学校基础教育资源与学生规模不成比例增加教育压力。城市学校就读困难,农村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城郊学校是吸纳农村外出务工子女读书的主要场所,学校的师资规模和教育质量面临较大挑战。师资力量与就读学生间不成比例的增加,造成教师教学压力大,无法高效教学的现象。

②留守儿童规模与教师监管间存在矛盾,教师监管力不从心。城郊留守儿童数量巨大、构成复杂,加之性格、心理特质个体差异较大,任课教师没办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关爱,特别是性格内向,不善于与老师沟通的学生,被忽略的可能性更高。据笔者的调研数据显示,有82.3%的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他们说话,45%的学生表示自己惧怕与老师讲话,很少和老师进行沟通。

③课程设置单一化,学生缺乏合作、沟通的机会与渠道。边缘化城镇学校教育质量虽然优于农村,但是受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的局限,课程开设仍以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为主,自然、手工、美术、音乐课的开课比例和开课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课程还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授课模式,缺少学生沟通协作、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和渠道,有限的沟通极其容易催生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扭曲等不良心理现象的出现。

2.4 身心健康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38.3%的留守儿童处于青春成长发育期,这时期的留守儿童开始追求自我,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乐于尝试新事物,但面对诱惑的抵御能力较差。边缘化城镇因为邻近城市,各种新鲜事务对孩子的诱惑力更大,如果看护人缺乏足够的关爱和耐心,简单粗暴的干预,极易使留守儿童在青春期成长期产生个性和价值观方面偏离。另外,由于安全教育和亲情教育的缺乏使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和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留守儿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就会表现出自卑、任性、悲观、暴躁、行为怪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外界接触等特点,这种特点经过日积月累,对自身心理健康极为不利。[7]

3 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并不是“帮教”性质上的“扶差”教育,它的基点是预防性的。[8]在对安庆市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1 建立社会帮扶机构,为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提供实际需求帮助

①建立咨询辅导机构。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回家无人监管和辅导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及儿童家长或看护人提供咨询辅导帮助,进行心理教育知识方面的指导,并为留守儿童创造温馨的课外学习环境,进一步密切社会和家庭的联系。

②建立留守儿童兴趣活动室和关爱室。在留守儿童聚集的地方建立活动室,提供免费指导,让留守儿童在离开学校后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并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例如: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心情,提供儿童艺术指导,画出自己的心情。同时绘画作品的内容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孩子的心理问题,为老师提供辅导和矫治的依据。

3.2 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①加强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交流。父母在孩子的心里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家长外出打工时要经常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参与孩子的生活话题,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应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责骂。

②提升父母家庭角色的教育。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社会的帮助,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宣传和指导力度,让他们处理好经济与子女教育的关系,转变他们的“重生轻教”、“重物质轻精神”等观念,让留守儿童家长回归家庭教育。

③改善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服务和培训。通过与留守儿童家长电话联系、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家访、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发现家长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优化家庭教育方面的环境。通过对看护人的教育指导,宣传溺爱孩子造成的严重后果,让看护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管教爱而有方,严而有度,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提供适合的环境。

3.3 发挥学校的作用,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①加强对学校教师的心理咨询教育培训。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应该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9]学校基础课的授课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要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深刻渗透在课堂上,及时发现班级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②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问题档案真实管理制度,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登记,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实时情况和变化情况。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管理,不让他们轻易掉队,只有全面掌握留守儿童信息才能根据每一人的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③开展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活动课。通过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将辅导融入课堂,让学生们在活动课上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自我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活动课开展“亲情电话”,为孩子和家长提供沟通的机会;或者通过开展心理访谈节目拉近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解决留守儿童遇到的问题,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4 政府、教育部门要完善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

①政府部门要加大就业指导力度,改善边缘化城镇居民就业情况。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经济困难引起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边缘化城镇居民的就业指导,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就业培训指导,提供本城市的就业岗位,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制造机会让留守儿童亲近家长。

②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大对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的重视。当前社会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对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化城镇关注度极低,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问题也一直被边缘化。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这些儿童的专注和支持力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这些留守儿童顺利、健康成长。

3.5 加强对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①开展留守儿童安全知识讲座,培育他们基本的安全素养,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各种危险情形。留守儿童是社会弱势群体,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许多留守儿童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安全问题,对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学校可以通过漫画与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教育,并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学会自我控制与管理,并积极与老师沟通。

②让刑事犯罪案的审理走进校园。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在青春期叛逆期极易因为自身心理和行为的冲动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让学生旁听刑事犯罪案的审理可以让他们直观感受冲动的后果与代价。2016年6月13日上午,有一百多名中学生旁听了安庆市太湖县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一群年轻人寻衅滋事犯罪案件,旁听这次审理过程对同学们的触动很深。教师普遍反应这样的形式可以多次开展,让学生引以为鉴,要学会知法、懂法、守法。

参考文献:

[1]李钰靖.关注留守儿童,走出教育困境[J].文教资料,2009(6).

[2]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

[3]潘璐,叶敬忠.农村留守儿童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段成荣,吕丽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状况[J].人口学刊,2013(3).

[5]卢晓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J].学周刊,2016(5).

[6]李小芳,吴箫言.留守儿童学习焦虑调查研究[J].科技视界,2015(7).

[7]费招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矫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1).

[8]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化缘校长篇7

【关键词】电工技能训练 任务驱动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76-02

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中级技术工人。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各中职学校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大量的中职学校通过强化实训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提高了办学质量。而基于行动导向理论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职业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其实施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行动导向理论,其最初的教学模式是师徒制的学习模式。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较弱,喜欢动手操作,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中职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教师想教给学生的东西一一细分,即把大项目分成一个个小任务。采用“师带徒”,最先是教师带学生做,学生模仿着做,边操作边讲理论,这样既解决了单纯学理论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又更加实际地解决了学生不知怎么做的困惑。其次,当学生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由学生独立完成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最后由学生完成校内外生产性实训任务。笔者在电工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课程内容改革

以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为例,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方面:(1)安全用电常识;(2)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3)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基本操作技能;(4)照明与动力线路的安装;(5)常用电动机的拆装与检修;(6)常用低压电器。我们需要把传统的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然后细分为若干个子任务。下面以最简单的照明电路安装项目为例。

二、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原则是项目必须细化,目标明确。教师课前要充分备课:备知识、备技能、备学生、备过程。教师通过分解项目知识点,学情分析,明确任务要求,撰写教学设计,并准备好项目教学材料:导线、开关、灯泡;工具是测电笔、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尖嘴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一套。

教师依据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的教学目标,确定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法,分析出7个知识与技能点的学习步骤:分辨火线零线;开关装在火线上;认识简单的电路图;认识工具;正确使用有关工具;能正确剖削导线;能正确连接导线;会安全用电(先安装、检查后无误再通电测试)。

三、课堂组织实施

在实训课中如何解决“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学生的“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下面就有关学生实训方面谈一下个人浅见。

首先,教师边示范边讲理论(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其次,学生练习(教师指正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错误),待每个学生都操作完毕,教师再抽出做得较规范的代表和有典型操作错误的代表展示,师生共同观摩并共同归纳成功的经验和错误之所在,最后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这个实习项目就完成了。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情境建设

理实一体项目教学法,不可能像传统的教学那样在教室完成,学校应为教师提供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或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其既能方便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又有利于教师进行实训演示,还需为学生实训操作提供具体操作的设备。

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探索式教学方法,以“任务”为线索,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它让学生讨论、感悟,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明确任务,二是完成任务,三是评价任务。

以“导线连接与绝缘”项目为例,可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导线线头绝缘层的剖削;导线的连接;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在教师的引导下查阅资料和讨论,学生要完成好上述三个工作任务,就要分析理论与实操的学习步骤,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任务。如该项目细分后成为以下几个学习步骤。

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可用钢丝钳进行剥离,也可用剥线钳或电工刀进行剖削。芯线截面积不大于4平方米的塑料硬线,一般可用钢丝钳进行剖削,步骤如下:(1)用左手捏导线,根据线头所需长短用钢丝钳口切割绝缘层,但不可切入线芯。(2)用手握住钢丝钳头用力向外勒出塑料绝缘层。(3)剖削出的芯线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损伤较大应重新剖削。

芯线截面积大于4 平方毫米的塑料导线,可用电工刀来剖削绝缘层。(1)根据所需的长度用电工刀以倾斜45度角切入塑料层。(2)刀面与芯线径保持25度左右,用力向线端推削,但不可切入芯线,削去上面一层塑料绝缘层。(3)将下面塑料绝缘层向后扳翻,最后用电工刀齐根切去。

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塑料软线绝缘层只能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剖削,不可用电工刀剖削,其剖削方法同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3.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用电工刀来剖削。(1)按所需长度用刀尖对准芯线缝隙划开护套层。(2)向后扳翻护套,用刀齐根切去,在距离护套层5~10 mm处,用电工刀以倾斜45度角切入绝缘层。其他剖削方法同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

4.花线绝缘层的剖削。(1)在所需长度处用电工刀在棉纱纺织物保护层四周切割一圈后拉去。(2)距棉纱纺织物保护层末端10 mm处,用钢丝钳刀口切割橡胶绝缘层,不能损伤芯线。然后右手握住钳头,在手将花线用力抽拉,钳口勒出橡胶绝缘层。(3)最后把包裹芯线的棉纱层松散开来,用电工刀割去。

5.导线的连接。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电接触良好,机械强度足够,接头美观。由于铝极易氧化,且铝氧化膜的电阻率很高,所以铝芯导线不宜采用铜芯导线的方法进行连接,铝芯导线常采用螺钉压接法连接和管压接法连接。

6.导线绝缘层的恢复。导线绝缘层破损后必须恢复绝缘,导线连接后,也必须恢复绝缘。恢复后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来的绝缘层。通常用黄蜡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布作为恢复绝缘层的材料,黄蜡带和黑胶布一般宽为20 mm较适中,包扎也方便。

总之,电工技能训练教学中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把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能让学生懂得如何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春辉.电工技能训练与考项目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曾祥富.电工技能与训练(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苏国选(1970- ),男,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机电专业教育。

化缘校长篇8

摘要: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体育课越来越不受中学的重视,同时也不受学生自身的重视,导致近年来全国学生体质直线下降,学校体育逐渐出现边缘化现象,这究竟是社会问题,还是主导者教师不重视,亦或者是体育课主体的原因?本文就这一现象来阐明体育课在中学教育中被边缘化的原因。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边缘化

引言:边缘化即“处在远离核心层的边缘地带,由于位置与核心层拉开的距离,决定了它在事物运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减弱、功能衰退,甚至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和趋势。”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可以把学校教学中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短缺,体育课陷入可有可无、常被挤占的尴尬境地,体育教师和体育课在学校教学中的可有可无现象界定为学校体育边缘化。

1.新课程标准对学校体育边缘化的影响。

学校体育是学校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体育首先必须要和学校整体素质教育挂钩,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改善、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体育状况。根据“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来审视现行体育课程,体育课程中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1.1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较多地强调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在学校体育的实施过程中也就较多地强调国家的意志,突出了学校体育的社会性、国家性。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就较多地采用一些机械、呆板枯燥的成人化的体育教育方式去训练学生的身体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忽视了学校体育在发展人的心理和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忽视了学校体育主体―学生对运动的需要和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现今各学校开展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的效果有很大差异。

1.2在新课程标准下,部分体育教师对其角色的变化不适应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者,在体育课中起到主导作用。《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一个设计者的身份参加到课程实践中去,是独立设计、施工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只会按图施工的“施工人员”;从而使部分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一时感到不适应,不知道课到底该如何上好。导致很多教师的体育课,传统教学的规范性丢失了,学生主体性也没有发挥出来。体育教师在教学上存在困惑,一是体育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内容,二是不知道如何去教。

1.3在新课程标准下,难以准确把握课程的评价体系,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课程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纳入学习评价的范围,这种重过程评价的评价体系,难以准确客观地进行评价,使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者在评价的过程中,容易掺杂人为的主观因素,评价因素的不确定性,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方面,具有不公平性,容易人为造成评价的不公平性,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2.1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体育课的实施是以地方经济为基础的,因而经济制约着体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地区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致使各地方用于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量不足,在一定意义上也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正常实施。

2.2对体育学科认识上的偏差

(1)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校体育及教学工作检查评估缺少分级评估细则。(2)少数学校领导不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也较为薄弱,存在占用体育课课时、以及随意占用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的现象。(3)一些体育教师本身对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学的认识不足,部分体育教师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工作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体育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不够强

面对新的教材和新教材的新思想、新观念,对于新教材的使用通过实地听课与访谈,有接近半数的教师对教材的变化是基本了解的;有1/3的教师自称能适应新教材的变化,但多数教师由于对新课程、新教材一知半解或不能把握其程度,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将新、老教材结合使用。

2.4体育课程教学场地与器材不足的问题。

全国大部分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与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数量相比呈现出人均场地面积不足。一些中学中几乎没有正规的400米田径场,学生喜欢的篮球场地严重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制约着体育课的正常开展。

2.5体育教研工作比较薄弱。

中学各校际间的缺乏联系,交流渠道少,因而体育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沟通交流;教研人员没有及时到各校进行工作检查,对第一线的教学情况了解得不透,所以没有及时做好教学计划的反馈和调整工作。

3.结论

我国体育由三部分组成,即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体育体制改革后,国家体育总局隶属于国务院,而学校体育也从体育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属教育部直管,只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仍由国家体育总局直管。这是导致学校体育边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校体育从体育系统分离出来后,长期流离于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各种资源与利益都没能落实到实处。应试教育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偏重于文化课教学,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学校体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步在教育系统内部被边缘化了。

4.建议

4.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国家应当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应当逐步改变人才考核选拔标准,改革过去单纯以文化成绩为考核选拔标准的做法,做到以能力、素质考核为主,文化成绩、体育成绩并重的选拔标准,在考核选拔过程中加大体育成绩的比重。

4.2加强学校体育立法力度,强制力保障其施行近年来,专门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文件日趋增多,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法规体系不完善,应当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力度,尤其应当加强有关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使用法规,体育经费划拨、被挪用的处理法规,教学课时被挪用的处理法规以及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的法规文件,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法可依。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应当加强各种监督力度,强制力保障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

4.3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辅导,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的主导者,只有主导者对教材和教材化处理方式游刃有余的时候,体育课才能带给学生一些有用的知识及思考。(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参考文献:

[1] 杨霆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

[2] 任晋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六点思路中国学校体育1997.6

[3] 张济华等: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转移教学重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5

[4] 刘智运:跨世纪的课题: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研究1998.3

上一篇:父亲的脊梁范文 下一篇:有意思的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