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诗范文

时间:2023-10-06 09:32:41

重阳诗篇1

一千二百年前的太阳

遗落满天银白的碎片

寒光闪闪

人们煞有介事地把它定义为星星有人说它玲珑剔透

有人说它熠熠生辉

有人说它是亲人凝望的双眸

有人说它是过往伟人灵魂的归宿

我不能界定

但它的冷它的清恰如我的心情

虽然

南国的夜依然

闷热到让人心情沉重

是谁 把喜怒哀乐

精练成一千二百年后的月亮

挂在红尘的柳树梢头顾盼

用它的阴晴圆缺

牵扯古往今来的离愁别恨

一泻千里的白练上

踯躅着王维的诗李白的酒

永恒地眷恋和落寞

一千二百年前的回眸

搁浅在一千而二百年后的心头

注定了今生的拥有

我的声音如空谷回音

挥之不去的忧愁

在重阳节的夜

重阳诗篇2

九九重阳,《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最脍炙人口的诗句,当属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不过,今天钢城人吟诵最多是诗仙李白的诗。1000多年前,大诗人在这一方水土上留下太多的足迹和传奇,他以青山为笔,江水为墨,豪迈抒写了60多首不朽的诗篇,从天门中断楚江开,到牛渚西江月,姑孰十咏,为让古老的当涂县城赋予了诗的内涵与底气。在代宗宝应元年(762)10月底,李白穷困潦倒,抱病乘舟到当涂,投奔县令李阳冰,次年重阳登高,又写《九月十日即事》,借花自惜,自伤自悼。入冬,沉疴日亟,病中长吟《笑歌行》、《悲歌行》,临终一首《临路歌》长眠于青山之阳。

为纪念诗人李白,传承诗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交流,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后更名为中国李白诗歌节)为安徽省政府确定的五大节庆活动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也成了马鞍山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1992年,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国家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次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

今年是诗仙李白去世1250周年。马鞍山市所辖当涂县是李白的终老之乡,今年的诗歌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特意安排在了当涂县龙舟广场举办。本届诗歌节的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暨《诗仙圣境文明之城》大型实景文艺演出”、“第二届中国千字文书法艺术节”、“首届中国(马鞍山)国际钢雕展”、“中国凌家滩文化论坛”、“李白文化现象”研讨会、中外友人吟诗会、安徽省小戏折子戏调演、当涂民歌节、第六届李白国际户外旅游节、2012马鞍山(两岸)电子信息博览会、中国当涂螃蟹节等各类专题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经贸招商活动总计30余项近70场。

这里的中外友人,以日本友人偏多,近年还有韩国友人。估计今年钓鱼岛事件,小日本肯定不在邀请之列。每年重阳,也是当涂菊黄蟹肥之时,今年的小日本尝不到鲜美无比的石臼湖黄毛蟹了,这都是野田佳彦折腾的,他不弄个人仰马翻,是不会消停的!日本是强盗!

今日匆忙赶到诗歌节开幕式的现场,未落坐就被这样特别的舞台震撼住。整个舞台全部设在当涂护城河的中央,观众隔河观看表演,对面巨大的LED屏幕,跨度约有七八十米,展映着各种炫目的画面。屏幕下有500多人的梯形方阵,左右各有五面巨型打鼓,每面鼓沿上盘着二龙戏珠,在每两面打鼓之间,又站着数人腰鼓小队。河面上烟花四起,彩球飘飘,鼓声雷动;舞台上演员鱼龙游阵,旗幡摇动。那场面真是恢宏绚烂,别具一格。

更加惊讶侧目的是,很多节目是在人工划动的小鱼舟上或者是木排上表演的,如许北雄朗诵的《永远的李白》,他站在排头激情朗诵,身后有数名古装仙女,衣袂飘举,手持花篮,徐徐散下金黄色的花瓣,让人有落花流水,岁月静好的感觉。男高音刘维维独唱的《我住长江头》,则是情境在线,男女各在一舟,遥遥相望,催人泪下。任静、付笛生也到场助兴唱了三首歌,特别是付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还真合今天的水岸场面。

最后的高潮则是在《放歌马鞍山》中,一对对龙舟奋力比拼,群情激昂,真有百舸争流,浪遏飞舟之气势!台下的观众也是掌声如潮,异常兴奋!

今年的诗歌节,在办节理念上有突破,有创新,倡导“诗歌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希望通过这样的诗歌活动,让诗歌真正走到人民生活中,走到人民的心中。

里巷歌谣,息息生民。有人说:“诗是现代人生活最后的需要。”我们生活中,除了金钱,房产,股票等等以外,还要空出一点时间感受自然,感受对山对水、对夕阳、对朝霞,甚至对生命存在的感受吧!

重阳诗篇3

九九重阳节:登高,读诗,赏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九重阳·古诗欣赏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是有其他活动的。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 “茱萸节”。

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活动之一。金秋九月,菊蕊笑绽,氤氲芬芳,故而九月也叫“菊月”。菊也和九九重阳密不可分。重九也叫“菊节”、“菊花节”。在这天,人们就有了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的习俗。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便反映了唐人过重阳宴饮友人、赏菊的风俗。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白居易也作有《重阳席上赋白菊》,来表达当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诗中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以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赏菊的同时,人们自然想到了以菊花入酒,浸泡而饮,希望能延年益寿。

除去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更是重阳节的重要项目。重阳糕是用面粉蒸制,以枣、栗、肉为佐料。蔡云的《重阳糕》中有着形象的描述:

《重阳糕》

唐 蔡云

蒸出枣糕满店香

依然风雨古重阳

织工一饮登高酒

篝火鸣机夜作忙

重阳诗篇4

重阳节古诗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九日与友人登高

【唐】鲍溶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几回为客逢佳节,

曾见何人再少年。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付上天。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参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九月九日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唐】独孤及

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醉归无以赠,只奉万年酬。

重九日宴江阴

【唐】杜审言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

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唐】李乂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倾巍巍。

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唐】李颀

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日登高

【唐】刘禹锡

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九日广陵道中

【唐】罗隐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广陵大醉不解闷,

韦曲旧游堪拊膺。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节诗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 赵时春《原州九日》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绿杯红袖趁重阳。 ——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李白《九日龙山饮》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 韩琦《九日水阁》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李白《九日龙山饮》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 韩琦《九日水阁》

重阳节古诗赏析《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赏析

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承受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赏析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乡的思绪想山间的云烟缭绕惆怅转折。在异乡和家乡的你一共同喝着菊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在异乡和家乡的你一共悲伤。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于此,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重阳诗篇5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应制得欢字

李峤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言怀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九日五首

杜甫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即今蓬鬓改,但愧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九月九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酬皇甫郎中对新见忆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张说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重阳诗篇6

送给老人的重阳节的诗句

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 文森《九日》

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肠断裂,搔首一长嗟。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5、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6、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 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7、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 杜甫《九日寄岑参》

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9、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0、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1、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 杜甫《九日寄岑参》

12、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 —— 潘希白《大有?九日》

13、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4、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15、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6、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7、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8、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 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19、帽堕笑凭纤手取。 —— 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0、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重阳节尊老敬老的古诗

谢新恩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

茱萸香堕,紫菊气,

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重阳诗篇7

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那你知道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都有那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2、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4、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7、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8、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9、沉醉东风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

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

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0、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1、.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2、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4、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5.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

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重阳诗篇8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上一篇:雪的词语范文 下一篇:太空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