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创造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30 08:14:37

专业创造价值

专业创造价值篇1

截至2016年11月,中信产业基金累计投资了100多家企业,其中30多家已经在海内外实现上市,旗下8只基金得到了200多家海内外一流投资机构的大力支持,以近千亿元人民币的管理资产规模成为中国领先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

中信产业基金总裁田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公司秉承“专业创造价值,投资改变世界”的使命,致力于打造“最值得信任的世界级资产管理公司”。

“大仲马说,人类所有的智慧加起来只有两个词――忍耐和等待,用这两个词来形容PE行业再恰当不过。”田宇说,“由于PE投资注重长期性,这个行业往往具有工作强度大、学习压力大等特点,要求团队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投资理念,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等待收获丰厚的价值回报,以回馈社会、投资人和股东。”

田宇把自己给中信产业基金的培训内容写成一本书《智慧人生》,序言中写道:“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无论是管理者本身的思想认识,还是文化本身,都深受中国经典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东西方企业莫不如此……在人生每个阶段,每个事件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古代圣贤的智慧法则可循。用哲学与文化的思想来反观我们的世界,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伦理、思辨的氛围里。”

重视行业研究,专注价值创造

“我们认为PE投资最大的作用是发现公司价值及推动公司价值创造。”田宇说。

对此,田宇表示中信产业基金一直以来强调“以专业创造价值”。PE投资需要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并择机实现价值,这需要PE机构具有精专的投研能力、广泛的市场资源和深刻的市场洞察。

田宇介绍说, 中信产业基金非常重视行业研究,强调无专业沉淀,对于价值的挖掘就几无可能。投资团队涵盖工业能源、金融、医疗、消费零售、商业服务和科技等多个行业的深度研究。

中信产业基金团队有超过100名专业投资人士,汇集了市场顶尖水平的投资人,在各核心领域拥有丰富扎实的经验并完成了大量项目投资。公司核心投资专业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有93%,其中86%的人员拥有PE机构、投行、咨询公司的工作经验。团队成员多数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完美地结合了本土经验和国际视野。截至2016年6月,投资委员会成员累计投资项目金额达到1078亿元。公司自创立之初不断提高行业研究水平,积累行业知识、经验和网络,将投资团队成员打造成为各行业的专家。

“专业创造价值是我们的立足之本。”田宇说,“这里的价值,既包括为我们的投资者创造优异的财务回报,也包括帮助被投企业不断成长。除创造价值外,以控股型为主的投资策略要求我们对所投资企业乃至行业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资本和市场机会上帮助杰出企业家和企业实现行业领先。”

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从基金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看,PE投资将越发强调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在详尽的行业研究后,我们找到这个领域内的顶尖人才、行业专家,与被投企业一起携手共赢,已经成为中信产业基金与被投企业协同创造价值的模式。”田宇说。

田宇表示中信产业基金拥有一支出色的投后管理团队和专家顾问队伍,包括来自国际一流企业的资深高管,对行业和公司都有着深刻的洞察、丰富的运营经验和管理驾驭能力,通过提升被投企业运营水平,推动其成功实现转型,从而创造实际价值。很多投资案例得到了被投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广泛认可。

控股型投资的先行者

在基金管理行业“融、投、管、退”的4个步骤中,因为优秀的投资业绩和良好的公司治理,中信产业基金在“融”的方面几乎没有障碍。迄今为止公司得到了中国人寿等几十家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国开金融等百余家国内优秀投资机构,以及淡马锡、瑞典国家养老基金等国际一流投资机构的青睐和持续追加投资。

田宇说,中信产业基金在既定的投资策略下,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同时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来决定投资方向。PE行业在中国整体发展时间不长,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大多数都会选择以参股型投资为主的投资风格,控股型投资并不多见,业内对此投资手法的运用也缺乏经验,而中信产业基金较早进入到了控股型投资领域,并通过30多个项目的成功案例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运营经验,并储备了优秀的专业职业经理人。

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传统产业整体效益出现下滑等问题突出。中信产业基金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和资本化运作,实现产业的优化与集中,整合产业链条、增强核心竞争力,以资本为纽带推动重点产业协调发展,实现资金、人员、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更快地提升企业价值,这对投资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及投后运营能力都明显有更高的要求,也领先于国内同类机构的投资管理水平。

私募股权投资最后要完成价值的实现,并且要保持股权的流动性,需要多元化的退出渠道。而针对每项具体的投资,都需要基金管理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市场状况设计最适当的退出战略,例如公开上市、战略转售或并购、股份回购等。中信产业基金通过在资本市场方面的专业技能、行业的广泛网络等为被投企业的资本运作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同时实现基金的项目退出和平稳运作、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平台领跑业内,“PPP”模式助力经济提质增效

中信产业基金一直致力于环保产业投资,目前已形成的5个环保产业平台在各自的专业化领域发展非常迅速,多数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或领先企业,包括:中国水环境集团(城镇水环境治理及投资运营综合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康恒环境(城镇固废治理及投资运营综合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铂瑞能源(清洁能源多联产领域的领先企业)、欧远科技(工业废气治理及投资运营综合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及工业危险废弃物治理企业平台等。在国家倡导的以PPP模式投资环保基础设施领域,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水环境防治方面,中国水环境集团设计、建设、运营和投资的贵阳市母亲河――南明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改变以往“条块分割、多头治水”的传统治理模式,先行先试采用PPP模式,取得了长治久清的良好效果;在广受关注的洱海水环境治理项目中,中国水环境集团创新运用“海绵农田”;“环境友好型、土地节约型、资源利用型”下沉式再生水系统等多项控制性先进生态工程技术,对湖泊流域的内、外源进行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为同类湖泊治理提供示范和借鉴。

在固体废弃物处置方面,康恒环境公司占据了行业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掌握国际领先的瑞士Vonroll垃圾焚烧炉炉排技术,通过自主创新和国产化,已占据国内超过40%的垃圾焚烧设备供应市场;以设计、建设、运营和投资先进的城市固废综合治理模式――城市固废静脉产业园(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清洁化的处置,引领了行业发展。

在工业废气无序排放防治方面,铂瑞能源公司充分发挥在清洁燃烧和节能方面的领先技术优势,以设计、建设、运营和投资多联产清洁能源项目,为大量工业企业提供蒸汽、电力等基础能源,促进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业废气无序排放的防治环境。目前已在浙江、江苏、江西、河北、湖北、四川、福建等多个省份实施、布局多个项目,已经建设高效利用机组超过1600MW,在提升空气质量、优化能源效率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话田宇:

PE投资必须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加实在的帮助

《中国经济周刊》:中国资本现在成了全球资产市场的重要买手,中信产业基金很早就参与或领导了德国普茨迈斯特、新加坡柏盛国际等项目的并购,中信产业基金在海外资产并购领域的布局思路是什么,未来的区域和行业侧重是怎么样的?

田宇:作为立足于中国市场的PE机构,中信产业基金的海外投资已经初步开始布局,未来将逐渐扩大,将海外投资项目带到中国发展或进行行业合作。我们认为,PE投资必须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加直接和实在的帮助,如扩展新的产品或渠道、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海外业务和进行有价值的收购兼并等等。因此我们的海外投资也是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经济周刊》:最近基金行业协会正在开展一场全面覆盖的监管风暴,出现了万人赶考的局面,一些知名基金的从业资格被吊销,您怎么看监管加强对这个行业的影响,您觉得行业监管严格性和基金投资自主性的平衡点应该怎么去设定?

田宇:我们认为资产管理业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资产管理人必须坚持投资者利益至上,恪尽专业诚信义务。正直诚信正是中信产业基金形成全员共识的价值观的第一条,我们一直将信誉作为公司根本,将投资者利益作为第一要务。我们坚持用正直诚信的本质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性的回报。

《中国经济周刊》: “健康中国”的概念的引领下,资本强势发力健康产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正争相布局。China Venture投中集团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股权融资案例达134起,融资规模34.72亿美元,已连续4年保持增长。中信产业基金是如何布局这个产业的?

专业创造价值篇2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创新价值链;模型

在社会绿色出行和低碳减排的迫切需求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北京成立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其中第一项战略任务部署就是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分析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得出影响作用较大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一)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E.Porter提出,成为企业进行竞争优势分析的有效工具。Poter教授把企业内外促成价值产生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包括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采购等。

(二)创新价值链理论

创新价值链是一种与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创新链等多链条通过某种机理有机融合在一起运行的过程机制。其中价值链和创新链是最主要的两个链条,价值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顾客,创新链的主要运行模式是顾客—员工—资源。依据邓正红(2012)企业软实力“金字塔”模型内在机理,价值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也就是正“金字塔”与倒“金字塔”的无缝对接,将顾客的价值需求转化成员工的价值创新,再将员工的价值创新填补顾客的价值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推动企业在持续的价值创新中不断进化。

(三)创新价值链结构文献分析

学者们分别从知识视角、生产价值视角以及价值链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研究课题来定义创新价值链结构。HANSENMT等(2007)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收集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和推向市场实现知识价值;王伟光等(2019)也从知识视角出发,认为创新价值链结构包括知识生产、知识应用和知识扩散。王伟光等(2019)和于永泽(2013,2014)均从生产价值视角,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创新投入、创新知识凝结和创新成果实现三个部分。于永泽等(2014)从价值视角出发,把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产品设计和产品生产两个过程。谢青和田志龙(2018)、王静等(2018)从价值链理论出发,将创新价值链结构分为研发、产业化、公共领域推广和私人领域推广等环节。

(四)创新价值链构建文献分析

李新宁(2018)认为,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形成逻辑是创新与价值链的有机结合。创新价值链主要有三部分:基础要素—项目、成果,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主体要素—高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产业化;目标要素—市场,创新价值链环节包括市场运作和售后服务。赵婉琳(2017)研究的是区域创新,其价值链模型由区域基本价值活动(研发、商业化和管理三个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研发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和提供管理服务)和区域辅助价值活动(创新基础设施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支持)构建而成。宋晓彤(2019)等基于钟柯远(2005)和Hansen(2007)的研究,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价值链。综上所述,有学者从构建创新价值链模型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基于专利信息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产业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剖析,并提供能力提升策略。但是,以往相关研究中,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缺乏从专利视角利用技术创新价值链来研究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和著作。本文作为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提升策略的第一步,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在后续研究中,将在此基础上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更好的认识与评价。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原则

第一,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模型构建必须从新能源产业的各种角度和层次去研究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过程的规律,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科学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第二,关联性原则。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关联程度关系着创新价值链的业务延伸和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价值链上的所有专利成果,于各个产业而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第三,创新原则。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第四,用户需求原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市场用户需求现状,发掘具有巨大需求潜力的价值链环节,加大对该环节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才能更加高效地增加整体经济收益。第五,适应原则。各省在进行价值链创新时,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现实情况,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情况、经济生活水平等,做到因地制宜和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

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如图1所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基本活动可划分为研究研发、商业化和服务等。具体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售后服务等过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辅助活动可划分为创新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支持等。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之基本活动

1.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实验或理论分析得出基本原理,它不以任何专门应用或使用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和著作,可以反映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应为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促使其成果的产生。基础研究有助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应用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研究,以特定实际为目的,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论文、专著或专利。要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国家加强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等研究机构所承担科研项目的制度和资金支持,使这些研究机构高质量高效率产出成果,为产业发展增速。3.产品研发。是指以基础和应用研究为基础,以已有资源和技术为支撑,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的核心研究活动。结合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作为产品研发主体,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力度,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赋能。4.生产制造。是一种系统性的物化过程。生产制造企业为实现预定目标,通过整合生产的各种相关资源,将前端产品概念设计物化为产品。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高质高效的生产制造可以为行业提供充足的发展基础。5.产业化。是指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集合成社会承认的产业规模,通过专业管理实现产品系列化和品牌化的过程。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涉及新能源汽车创新过程的企业集合在一起,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期更好地发挥产品价值,促进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高质量发展。6.市场运作。是指一种调节市场经济运行的行为。运作方式包括调整市场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协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运作包括公共领域的运作和私人领域的运作。通过市场运作对创新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调整,以期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分工,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力量。7.售后服务。是指市场中的卖方把产品、技术、服务销售给买方后,卖方为买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售后服务的目的是扩大买方市场。新能源产业涉及交通、人身安全、环境质量、社会生活质量等问题,所以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可以使买方获得高满意度,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之辅助活动

1.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于英杰等(2021)经过调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的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调研发现,强制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是所有技术创新的必要支撑条件。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其产业价值链上所有环节的作用发挥。政府可以通过对政、产、学、研机构比例,职责的调整和分配,进一步促进高质量专利成果的研究和发表,增加利用专利信息来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可信度,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基础活动提供有力支撑。2.人力资源管理。亦可称为人员配备,指管理者将正确数量和正确类型的合格人员安排在正确位置的过程。缺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可能会出现突然的人员短缺或者过剩。人力资源管理于所有企业管理而言不可或缺。于基于专利信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对高等教育院校和各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的管理研究,也涉及专利信息服务部门对于专利人或知识产权人员的管理,如雇佣、培训和激励等,还包括对专利发明人、申请人和申请机构等的管理。3.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价值链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整合利用,为专利技术的研发提供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包括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活动相关的各种经济信息、政治信息和市场信息等,例如研发与开发经费投入情况、查处假冒专利情况、技术市场应用情况等数据,从创新价值链视角探索专利信息资源。4.信息技术支持。赵婉琳(2017)认为国家或企业可以通过建设专利数据信息平台来为专利指标获取提供支持。利用专利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TOPSIS法等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得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该产业的结构特征等因素,提供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建议。结语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价值链各个阶段环环相扣,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相辅相成,创新价值链各个环节紧密相关。对于基本活动,国家应该重视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研发,科研人员要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创新过程,为实现商业化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相关企业人员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保障产业持续发展。对于辅助活动,国家和企业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政、产、学、研相结合,做好资源信息管理以及专利信息平台建设。对于整个创新价值链而言,建议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和维护相关人员的创新成果。在此之后,将以本文为基础,基于专利信息构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评价结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建议。

专业创造价值篇3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单个企业租金收益最大化的决定因素

在李嘉图租金、垄断租金和创新租金三种租金中,创新租金是最根本的租金。企业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才能形成不易为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独特的专用性资源(李嘉图租金),进而才能以此构建行业进入壁垒,获取垄断租金。从这个意义上言,企业获取的收益,即租金根源于企业自身的创新活动,但是企业并不必然会占有其全部的创新收益。②企业要实现创新租金的最大化,必须使其顺利转化为李嘉图租金,并最终以垄断租金形式加以实现。根据Teece的创新收益占有模型③的基本思想,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企业创新租金最大化的实现主要受制于以下三个因素:[2]产业演化、主导设计与技术标准。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引入新的生产函数,也即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提高经济潜在的产出能力。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持续提高企业和产业作为资源转换器效益的过程。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主导设计又是创新的核心所在。主导设计是特定时期融合了大量的单个技术创新,并为市场广泛接受的占支配性地位的设计。在产业发展初期,市场往往充满了创新的不确定性。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产品创新。而产品设计通常是不固定的,因此这一时期会出现大量同类的差异化产品,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设计的竞争。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众多竞争性产品设计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试验和纠错后,最终会推出一个主导设计。一旦主导性设计出现,竞争将由设计竞争转向价格竞争。[3]此时,由于不确定性减少,企业可以进行长期的专用性投资,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企业为了保护主导设计,还会力图将其转变成技术标准。创新企业往往由于掌握主导设计而领导着整个产业的技术标准,或者使本企业的技术标准成为政府规定的技术标准,从而建立起由政府规制与技术标准形成的多重行业进入壁垒,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取高额的创新垄断利润。激励创新的专属制度。按照Teece的观点,专属制度是治理创新者捕获创新利润能力和市场结构等相关环境要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创新企业通过技术发明和知识创造获取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进而实现创新利润的能力大小。专属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前者包括专利与版权等知识产权。后者包括商业秘密、先行者优势和网络外部性的锁定效应等。这一制度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分别是法律环境对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效率和相关技术的性质。对不同产业,知识产权与商业秘密的保护效率各有不同。VonHippel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许多行业中,专利在阻止竞争者模仿和获取特许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尽管专利能够很好地保护新的化学产品和相当简单的机械发明,但在总体上很少赋予创新充分的专属性,特别是在过程创新的保护方面相当缺乏效率。并且,由于法律对侵权行为的举证要求很高,而使得专利通常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在某些产业中,特别是嵌入了过程创新的产业中,商业秘密是对专利的有效替代。但是,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也只有在企业将其产品公之于众而仍能掌握潜在技术秘密时才有可能实现。通常只有化学配方和化妆品之类的产业———商业过程才能作为商业秘密得到保护。相关技术性质的维度,是指模仿的难易程度会受到技术知识的显性或隐性程度的影响。显性知识因较易传递和接受而易被竞争对手获知。而隐性知识则因难以进行明确表述与逻辑说明而难为竞争者所掌握。根据技术的性质和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可将专属制度分为强式制度和弱式制度。当技术知识的隐性程度较高,或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时,专属制度就是强式的。而当技术知识的显性程度较高,或技术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时,专属制度就是弱式的。创新的专属性因产业性质而异。例如,化学产品创新的专属性往往较强,而机械产品创新的专属性一般较弱。在强式专属性创新中,创新者竞争优势相对明显,因此能够获取较多的经济租金。而在弱式专属性创新中,创新者竞争优势相对较弱,只能获取有限的经济租金。互补性资产。除了主导设计和专属制度之外,互补性资产也是影响创新收益归属的一个重要因素。Teece认为,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创新的成功商业化要求将企业的核心知识和其它能力或资产结合使用。[2]诸如营销渠道、售后服务、产品品牌等服务在创新的商业化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服务通常只能从专门的互补性资产中获取。例如,新药品的商业化可能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后来的学者在Teece的基础上将互补性资产明确定义为“企业为了获得某项战略、技术或创新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必须拥有的资源或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对于系统性创新,互补性资产可能是该系统的配套产品。比如,计算机需要软件,DVD播放机需要DVD影碟。创新企业必须考虑这些配套产品是自行生产,还是从其他企业那里获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新企业往往需要与大量的其他企业进行协调来确保配套产品的供应,以便一方面实现最终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尽可能多的获取合作网络创造的关系租金或网络租金。比如,在电子产业中,受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和消费者对产品兼容性预期的影响,即使是最大的电子企业,也必须通过建立分布广泛的联盟网络同其他众多企业进行合作,以便及时地将全新的创新理念推向市场。专门的互补性资产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因此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和不易模仿性,从而成为创新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这种专门的互补性资产能够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创新容易向竞争者溢出的情况下,帮助创新企业占有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创新收益。

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企业群租金收益分配的决定因素

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下,跨国公司将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价值环节垂直分解到最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从而形成了全球性产品内分工价值链。在这种全球价值链中,领导企业通过垂直FDI与国际外包等方式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和商品流通网络,以便控制整条价值链的协调和运行,实现整条价值链总收益的最大化。如前所述,价值链(即企业群)的收益主要来自领导企业的创新租金和内生于价值链的关系租金与网络租金。虽然创新租金基本上为领导企业所占有,但由于价值链中其他参与企业作为其合作伙伴,也对创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作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因此除了关系租金和网络租金外,还有部分创新租金也需要在所有参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价值链中参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是租金或收益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决定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价值链治理与权力分配。学者们的研究表明租金分配与产品内分工价值链治理密切相关。Gereffi认为在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产业都会受到少数几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控制或治理。这些企业作为领导者或治理者“在全球价值链上承担着产业功能整合和全球不同地区诸多经济活动的协调和控制”[4]。Kaplinsky指出领导企业的治理能力主要来自于其对研发设计、品牌形象和营销渠道等无形的知识或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占据。这些环节一般具有高壁垒与高收益的特征。而非领导企业则主要居于生产制造等有形的物质投入产出环节。这些环节一般具有低门槛与低收益的特征。[5]Dyer,Kale&Singh则认为价值链治理实质上是价值链中各个环节权力分布的体现。[6]作为内嵌于价值链的关键要素,权力决定了各个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本质。虽然这些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但是这种法律契约的独立性并不表明它们具有对称的权力。根据权力分布的不同,可将价值链治理分为两类:依赖型治理与方向型治理。在前者中,各环节或各节点企业的权力分布趋于对称,而在后者中,各环节或各节点企业的权力明显不均衡。由于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供求关系,而这种供求关系会从根本上造成权力分布的不对称,所以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一般是典型的方向型治理。这种权力的不对称实际上体现了各节点企业租金分配的不对称。企业权力越大,讨价还价的能力就越强,所能获取的租金就越多。企业所在生产环节的进入壁垒。一般来说,企业所在环节的进入壁垒越高,表明该环节的市场结构越倾向于垄断,因而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大,讨价还价能力也就越强。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进入壁垒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第一,要素密集度。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不同环节或零部件的技术特点不同,因而要求的要素投入比例也不尽相同。大体上说,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研发设计环节主要是知识、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环节,进入壁垒较高,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强,可以争取到较大份额的收益。而市场营销环节,包括品牌和营销网络等,主要体现为不能编码,难以为他人复制的隐性知识,因此进入壁垒也较高,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也较强。与前两个环节相比,生产制造环节的进入壁垒变动较大,从总体上看,由于生产制造环节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含量相对较少,因而进入壁垒相对较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对较弱,获取的租金份额相对有限。但生产制造环节还可进一步细分为核心零部件、一般零部件和加工组装环节。核心零部件、一般零部件和加工组装环节进入壁垒的高度依次递减,各节点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应下降,所获得的租金份额也就顺次减少。第二,规模经济。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中各环节市场上,新进入企业的产品在没有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前,其产量由于不能达到最佳规模而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因此生产成本必然高于在位企业,这就是规模经济壁垒。在一个市场内,实现最佳规模的企业数量与该行业的市场容量和最佳生产规模密切相关。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的特定环节上,企业的最佳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该环节生产函数的特性。在市场容量较小而企业最佳生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最佳规模的企业数量会较少,因此该环节的市场结构将趋于非完全竟争结构,从而企业的市场势力会较大,相应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较强,进而能够获取的租金就较多。在市场容量较大而企业最佳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最佳规模的企业数量会较多,因此该环节的市场结构将趋于完全竞争结构,从而企业的市场势力较小,相应的讨价还价能力会较弱,进而能够获取的租金就较少。第三,其他因素。产品差异化、转换成本、信息掌握、专有技术等其他因素也会形成各价值环节的进入壁垒。一是产品差异化。如果产品是标准化产品,购买者相信可以很容易找到其他供应者,就会在讨价还价中持强硬态度。而如果产品是差异性产品,供应者知道购买者在其他地方难以买到,就会在交易中持强硬态度。二是转换成本。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更换供应者所需支付的成本。如果转换成本较大,购买者很难更换供应者,其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低。反之,其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高。三是信息掌握。购买者对供应者的成本结构等信息了解得越多,其讨价还价能力就越强。同样,供应者对购买者的库存情况等信息的了解,也有助于加强其讨价还价能力。四是分销渠道。供应者如果占据了某环节中间产品的理想分销渠道,就可以形成对新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拥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五是专有技术。专有技术或者专门技能将会增加某环节上新企业的进入难度,从而有助于加强专有技术拥有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在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中的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都会力图由低收益环节向高收益环节攀升。这就需要努力提升自身后天资源禀赋,逐步突破产品差异化、转换成本、分销渠道、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等各种形式的进入壁垒,提升自身的市场势力和讨价还价能力,以获取在价值链中的更多租金份额。

政策建议

专业创造价值篇4

【关键词】无形资产 价值评估 价值创造

一、无形资产的本质属性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准则中指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二、无形资产价值的特征

(一)无形资产价值的弱对应性。与有形资产不同,无形资产的成本在会计账簿中往往是不完整的。无形资产属创造性劳动成果,成果的取得通常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与失败、投入与浪费,而失败的代价很难预计并确切量化,从而使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缺乏明确的对应性。

(二)无形资产价值的虚拟性。一些无形资产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成本核算,这时无形资产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意义。例如商标成本核算的是商标设计费、登记注册费、广告费等,而商标的内涵是指商品内在质量信誉,它包括了该商品使用的特种技术、配方和多年的经验积累,此时无形资产的成本具有虚拟性。

(三)无形资产价值构成的特殊性。无形资产是由复杂的脑力劳动创造的,不能批量生产,而是个别一次性生产,具有较大的探索性和风险性。因此,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像有形资产那样由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个别生产者在个别生产中所消耗的实际劳动时间来计量。

三、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

无形资产价值的特征决定了其价值创造的驱动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

1.无形资产的替代性。有形资产不可能被不同方同时使用,在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必须放弃。与有形资产的非替代性不同,无形资产具有使用上的替代性。他可以同时满足多方的需要且不影响无形资产创造超额价值的功能。

2.无形资产的增值性。无形资产能够重复使用,某些类型的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不减反增,并可以同时多头、多次转让;同时,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发挥作用的“催化剂”,可大大提高有形资产所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更为重要的是,无形资产一旦具有较长的有效使用期和保持期,对使用者的效益贡献大,转让价格也会提高,评估值会更大。

3.无形资产的高收益性。无形资产的高收益性是由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征所决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造超额价值的无形资产主要源于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可以使企业获取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为企业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二)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制约因素

1.无形资产的部分独占性。无形资产的部分独占性表现在无形资产的权利人不能百分百地获取或控制无形资产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的法律尚不健全。一旦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期限已过,无形资产的非拥有者就可以在零成本的情况下使用该项专利,从中获取利益。

2.无形资产的贬值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技术经济含量更高、功效更强大的无形资产会逐步或迅速地取代原有的可替代的无形资产,从而造成原有无形资产的贬值乃至被淘汰。从技术进步角度讲,专利权等无形资产都有其生命周期的限制,从成熟期转向衰退期甚至淘汰期就会使无形资产产生巨大的甚至颠覆性贬值。

3.无形资产的高风险性。无形资产的高风险性主要表现为研发风险。其前期开发需要很大的投入,但是成功的几率并不与投入的比例成正比,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一旦无形资产研发不成功,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即使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一旦前期的保密措施做得不好,研发秘密泄露出去,意味着无形资产产生的效益将被其他使用者瓜分。

无形资产的高风险性还表现为投资风险。其价值的特殊性决定了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难度。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出现问题,无疑会对投资者投资带来较大风险。

四、无形资产价值创造能力评估

(一)确认无形资产的收益年限。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与该无形资产产生收益的年份密切相关,无形资产使用期限是影响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期限的长短,一方面取决于该无形资产的先进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其无形损耗的大小。无形资产越先进,领先水平越高,使用期限越长。同样的,无形资产无形损耗程度越低,收益期限越长。

(二)确认无形资产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前景。科技成果都会经历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成果水平越高,垄断性越强,其价值创造的能力越强;成果开发程度越高,技术越成熟,运用该技术成果的风险性越小,价值创造的能力也会越强。无形资产价值的损耗和贬值,不取决于自身的使用损耗,而取决于本身以外的更新换代情况。因此无形资产的更新换代越快,无形损耗越大,其价值创造的能力越低。

(三)确认无形资产使用方式。无形资产转让权利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通常买受方获得的权利越大,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能力越高。所有权转让的无形资产其价值创造能力高于使用权转让的无形资产。随着转让次数的增加其价值创造能力呈降低的趋势。

(四)确认无形资产市场供需状况。无形资产的市场供需状况,一般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无形资产市场需求情况;二是无形资产的适用程度。对于可出售、转让的无形资产,市场需求越大,价值创造能力就越强;有同类无形资产替代时,其价值创造能力就越低。同样的,无形资产的适用范围越广,适用程度越高,价值创造能力就越高。

专业创造价值篇5

我国古代对教师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道德评价的层面提出的,对教师职业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化、知识化的理解,而缺乏理性的、科学的、技术性的认识。教师的养成也并无专门的培养机构和培训制度,更多的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徒式”传授模式。真正的教师教育,即规范的师范教育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出现;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思考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师的整体质量上存在的从教育观念陈旧、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到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研究能力不强等,与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差距日益突显出来,甚至引起社会性的广泛质疑和强烈不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成为大势所趋,对教师专业地位的确认也势在必行。1994年颁布的《教师法》第一次从立法的角度规定了教师的专业性及其重要作用。教师专业化呼唤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而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则要依靠教师教育专业化来践行。2001年4月1日起,我国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师专业化工作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专业化教育自身内涵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每个教师在成为专业成员过程中不断成熟、不断成长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过程。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们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个人主体价值的一定程度的贬低和压抑,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这种转换强烈地影响着当代教师既激发了他们对个人主体价值的追求,使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也导致部分教师个人价值观与角色价值观相背离,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致使教师工作绩效降低,造成教师岗位人才流失等现象,这势必影响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领域的改革。教育过程既是创造人的过程,也是人的价值的积淀过程。教师主体价值能否实现,对教师素质的提高起制约或推动作用。

二教师主体价值的诠释

教育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在于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是对世界上唯一有理性的生命和灵魂的教育。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极主体,这就需要分别认知其价值所在。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体现的是一种关系范畴,指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作为需要对象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关系的物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可见,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实在,价值观是对这种关系实在的反映。谈价值不能仅从个体内在需要出发,也不能仅从客体属性中寻找,应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是科学价值观的一般内涵。价值的主观性、主体性是价值内涵中更为重要的方面。英美哲学家通常把价值区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也叫内在的善)就是主体因其本身缘故所追求或趋附的目标。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也叫工具价值,所谓工具价值则是客所具有的可满足主体特定需要的属性或功能。可见,价值与主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何谓教师主体价值呢?

(一)教师主体价值的基本内涵

根据价值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教师主体价值理解为教师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提升,并相应满足社会和自身需要的外在的社会价值和内在的自身价值的统一。正确认识教师的主体价值内涵,有利于教师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正确追求。

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和自身需要的过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其主体价值,及由此所产生的生命的快乐、人生的意义,将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动力和根据”正是这种快乐和意义感,激励着教师投入到无尽的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创造更美的生命形式和追求无尽的快乐和意义感。

(二)教师主体价值的特征

当不同的主体需要获得满足,它所产生的主体价值也就具有了不同层次的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反映着教师不同层次或不同发展水平的主体性。因教师本身的劳动特点教师主体价值具有其特殊性。准确认识和把握特殊性,才能调动诸多因素,有效地促使教师主体价值的追求。

1.社会性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社会性是教师主体价值的本质特征。否定社会价值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师主体价值。

2.创造性从价值内涵的角度来看,创造性是教师职业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主体价值实现的体现。鲜明的主体意识是教师不再成为“机器”和“工具”,而是创造性地教学,创造性地生活。

3.广泛性从价值实现的时空来看,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等为教师主体性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4.潜隐性从价值体现的角度来看,教师主体价值具有滞后性和隐含性的特征。社会评价教师价值的根本依据是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师主体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

5.生成性从价值生成的角度来看,教师主体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的价值。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互动创造生成的过程,个体的创造性是否得到自由的发展是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6.层级性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教师主体价值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层级体系。教师在满足主体的层级需要时,其自身价值也在不断得到提升,享受价值体现于对主体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三新世纪教育呼唤教师主体价值的追求

卢梭称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的职业,因为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世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是在其教育生命的历程中显现的,也是在这其中成就的。教师在对别人奉献的同时,应该也完全可以求得一种丰富的体验、一种自我满足。教师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的群体,不管其职业性质、地位和价值如何,从生命个体的角度看,首先,教师是一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作为普遍意义上的人,他同样具有主体发展的需求教师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教师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期望获得他人的关爱,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从“人”的角度来看,教师主体价值的追求,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一)教师生涯的终身发展性的要求

教育虽然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现象,在不同时挥着不同的作用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只有到了21世纪的今天,教育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才显得如此重要。事实上,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人们对学习、教育的重视,从而使人们对教育的期待和教师的期望也更高。教师的职业生活占据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间,如何在这段时间体现出生命的最大价值和意义,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发展指由接受师范教育的师范生到初为人师,再到经验丰富的教师,乃至成为教育实践家的变化过程。教师发展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个人发展,它包含两层含义:是作为个体意义上的教师发展。从生命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发展是人的自身发展,教师不仅要拥有知识、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要有人文、人类关怀精神,要有主体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教师作为社会个体,与其他人一样需要社会化、需要学习、需要自我实现。教师发展是个体自我境界提高的必然要求,教师在实践活动正通过对“必然”的认识,完成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发展是个体终身学习的要求。二是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的教师发展,从职业的角度看,教师的实践活动是教育活动,教师发展与教育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者不可分割。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这是教师发展的特殊性所在。实际上教师个体的发展过程寓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二者完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主体价值的追求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这种主体价值的发展是终生的过程,是由进入教师角色到职业化再到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职业责任感不断加强,专业知识进一步专业化,专业自扩大,主体参与意识提高的过程。因此,弘扬教师的主体性,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不断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不断丰富生命内涵,充分体现主体价值,理应成为现代教师职业主体追求的目标。

教育是人们选择了的生活方式,对教育这种有关人的事业而言,必须更加注重生命个体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皈依。因为“真正的教育永远是精神的追求”,这样的教育才能使主体体验到幸福。叶澜教授d三曾经阐述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在当今中国,教师完全有可能也有责任成为富有时代精神和活动的人,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因此,立足于主体性教育的制高点,关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研究和探索教育中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反映了人类对教育的现代特性、对人的本质属性认识的升华。

(二)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人”的因素,随着教师个性的逐渐张扬,随着教师情感因素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教师主体价值日益凸现。教师专业化的实现,必然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与创新意识,实现教师由教学的被动参与、执行者到教学的主动研究、改革者的转变。教师教育由重视教师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到教师的自主性、主体性素质,这个过程呼应着不同时代的经济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育本质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从课程改革的主动参与,从社会地位的逐渐提高,从自我价值的张扬,教师的群体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教师群体的不断变化必然带动教师个体自身成长的要求,要求掌握自我的教学主动权,要求参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要求掌握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权利,要求个人主体价值的凸现与升华,这也必然促进教师的个体主体性的充分演化。教师群体主体价值与个体主体价值的实现,为教师专业化从“人”的因素上奠定基础j。教师专业化首先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即教育中“人”的因素,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正为教师专业化中的“人”解决了思想理念及实践行为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对专业化的认识,充分词动了教师实践专业化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教师职业向专业化方向大幅度迈进。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动力来自教师的内在需求。只有当教师把教书不仅仅当作一种职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主体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只有当教师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才能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因此要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动力真正变为教师完善自身素质的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不断地学习、自觉反思。与此同时,还要为每一位教师创造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成长和发展的氛围,引导教师不断学习、钻研和探索,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有其主体价值取向的科学化,才能有个体人格由现实向理想提升的可能,才能有教师主体价值的真正、完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6.

[2]PaulW.Taylor.Pri~wiplesOfEthics[M].California:wadswortPublishingCompany,1975.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9.

[4]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20-22.

摘要:教师主体价值的追求是教师发展的核心。这种主体价值的发展是终生的过程,是由进入教师角色到职业化再到专业化的过程,是教师职业责任感不断加强,专业知识进一步专,Jk4~,专业自扩大,主体参与意识提高的过程研究和探析教育中教师主体价值的实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反映了人类对教育的现代特性、对人的本质属性认识的升华。

专业创造价值篇6

[关键词]内部审计;价值创造;途径;评价标准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处于信息中枢地位,既直接与治理层沟通,也与企业其他各部门交流协作,因此,应充分履行职能,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并改善企业运营管理,为企业防范风险、增加价值、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服务。

一、内部审计价值创造的途径

(一)围绕企业目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优势

1.以目标为核心,致力于重点事项。除日常审计业务外,应以明确发展规划、服务整体为核心,对企业的重大投资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业务及重点事项进行专项审计,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价。2.以沟通为渠道,致力于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应加强审计计划阶段的沟通,了解相关方期望,主要包括沟通的级别、方式、频率,多调研、多听取、多汇报、多交流,制订立足于风险评估的、治理层认可的、运行高效的审计计划。3.以改善为目的,致力于职能发挥。围绕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计划,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投入审计资源,通过评价或咨询,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主观能动作用,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二)培养持续预防、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型内部审计组织

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的《基业长青》里指出,最为高瞻远瞩的公司能够坚持不断提供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它们是杰出的组织。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长久之计,是培养出一个持续预防、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型“内部审计组织”。1.管理和专业并进,建设审计人员发展平台。通过建立审计专业资格、晋升体系、审计人员素质模型,构建审计人员选拔和交流机制,将审计人员发展规划纳入重要工作,注重梯队建设及分级培养,通过挑战性工作设计、执业资格认证、公开演讲与论文撰写以及持续的交流和培训,打造审计人员的发展平台。2.因需设岗,因岗招人。内部审计部门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部门的使命和角色,确定内部审计的长期工作规划和短期工作目标。除了包括审计业务拓展、团队培养及发展、业务质量控制外,还需涵盖未来审计资源、审计沟通问题。此外,内部审计人员招募前需设立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标准及发展规划,保证人才质量。3.关注成长和贡献,体现收获与生活。内部审计团队既要具备大局意识,考虑团队整体对企业的贡献和价值,又要从个体角度考虑自身的成长和收获。内部审计负责人有责任通过设计审计业务规划、审计团队发展规划,并不断践行规划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及成员最有效率的成长、最有价值的贡献和最健康的生活。4.持续学习。所有的成功均源于不断的学习,通过主动获取行业、企业、职业最新信息,了解同行、同事的最新活动,参加各种会议及培训,有规划的阅读、交流、反馈,提升管理和专业视野。通过对审计发现的深化和分析、对审计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对跨专业问题的沟通和讨论,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

(三)履行使命,关心核心领域和新兴领域

1.持续评估风险,关注变化。内部审计应针对企业的核心领域,如投资、资金、产品和服务等,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价。应推动风险防范的系统化建设,持续评估,修正预警指标,对重要业务领域进行持续审计、事中审计、联合审计。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内部信息资源,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并评估其对企业的影响,及时、有效提出应对建议。2.审计资源配置侧重高风险领域,持续监控。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企业内部各领域风险不断演变。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内部审计应致力于把审计资源投入到高风险领域,这也是风险导向性内部审计的核心诉求,通过评价、跟踪,改善管理,降低风险。3.关注新兴领域,及早涉入。新兴领域往往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应保持应有的审慎,通过采取专项审计等方式进行关注。此外,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培训和宣讲等促进其企业各项制度、标准的完善。4.促进舞弊预防机制建立,坚守底线。通过和企业内部的监察、合规机构合作,评价内部控制、舞弊预防机制的有效性。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发现重要控制的执行缺陷,促进强化改善。定期采取匿名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形式评估舞弊预防机制的有效性,披露并跟踪改进,督促企业建立舞弊投诉受理平台,对投诉事件及时处理、公开处罚。

(四)改进沟通渠道和方法,改善审计环境

1.咨询寓于审计,管理与审计并重。内部审计具有内部咨询功能,审计过程也是确认和咨询内部管理活动的过程。咨询要根据实际管理状况,按重要性和紧迫性原则分步实施、逐渐强化。2.开展联合审计,因地制宜解决管理问题。内部审计可以整合内部资源,对重要领域开展常态联合审计,对疑难问题开展专项联合审计,实事实是地解决问题。3.提高与治理层沟通频率,了解管理层期望。内部审计应建立或不断改善沟通渠道,提高与治理层沟通频率,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听取有关内部审计的期望、诉求和看法,及时调整或完善审计计划,实现最有效率的价值创造。

二、内部审计价值的评价标准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贡献都可以从四方面评价:直接价值创造(包括获取优质资源、创造利润、节约成本、争取等)、改善企业运行机制或提高标准(包括提升、改进企业整体运行机制或产品服务标准、某一方面的工作标准以及执行标准能力等)、培养优秀的人才(包括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营造或改善组织价值体系(包括高标准的践行、改善组织价值内容等)。具体到内部审计活动,同样可以用这四方面来评价其价值。

1.直接价值创造

相对创造销售收入、获取资源来说,内部审计更多的优势在于降低成本。主要体现在通过独立审计或舞弊调查来挽回过高成本支出;通过改变方法或改进技术来节约成本支出;通过管理建议进行管理创新来降低成本开支。参与重大的投资、融资业务以及新领域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尽职调查或交易模式设计建议等,促进获取资源,也可以避免交易损失或降低交易成本。直接价值创造贡献最好用量化数字来体现,计算或换算成具体数值。

2.改善企业运行机制

为了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内部审计需不断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管理状况并提出建议,改善企业运行机制,这是内部审计大显身手的领域,也是主要价值贡献领域。改善企业运行机制最终体现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

3.培养优秀人才

大量优秀的国内外审计实践表明,内部审计可以成为企业人才的蓄水池和培养基地,这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发展和内部审计团队价值创造都是非常有利的。

4.改善组织文化价值体系

现实中,最高负责人或董事会成员应是企业价值观最忠实的践行者,内部审计要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企业领导决策,就需要在践行企业价值观方面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专业创造价值篇7

技术经营是崛起中的新兴产业

人们最为熟悉的是科技成果或其专利的产业化。通常这被认为是技术通过产品化、商品化创造价值的过程,也称为专利的实施或技术成果的转化;也有人将在技术传播、扩散与运用过程中认识与实现专利资产价值的过程称为专利产业化;还有人将两者合而为一;有人则将两者视为完全不同的概念。对此类称谓习以为常,作为一定发展阶段的认识,应当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两种概念并不能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与知识产权制度演变的现实。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在生产要素中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以知识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依赖资源、资本、劳力的传统工业化模式逐步向依赖知识、人才、信息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并推动知识经济的发育与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在这一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占据经济要素主导地位的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其社会功能形式与价值实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谓的产业化形式已经变得五彩缤纷了。

早在1980年美国国会为了促进联邦政府机构拥有的专利的商业化实施,通过了《斯蒂文森-威尔德勒法案》,也称“联邦技术转移法案”,特别是受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重视专利政策的刺激和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鼓励专利的流通、交易和实施的政策。在这些国家内,技术转移开始兴盛,专利经营组织增多,技术经营的理论兴起,企业的专利策略发生变化。与此相应,技术成果或专利产业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拓展。

其实,所谓技术及其专利都是其价值的载体,而技术或专利产业化的本质是其价值实现的过程;反之,其价值实现的过程都应归属于技术或专利产业化的范畴。因而,技术或专利产业化不是其流通的专有概念,也不是技术应用的特有含义,而是技术或专利在流通、实施以及其他一切现有或将来可能出现的能达到其价值实现目的的所有形式的统称。这是一个需要适应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而逐步演化、不断扩展的概念。和这一概念对应的英文词汇含义是技术或专利的商用或商业化,日文词汇是特许事业化。与其相比,商业化的概念可能更为贴切。

对于技术或专利商业化(产业化)多样的实现形式,已经有人依据产品形式为标准进行了归类:在物质产品生产上的运用与非物质产品生产中的应用两大类。前者即为技术或专利技术通过产品化、商品化而实现其价值的经营形式;而后者比较复杂。其中以技术成果、专利甚至包括所有知识产权自身为基本产品形式提供非物质产品服务的市场赢利活动,即为技术经营。这类的技术经营可以存在于企业内部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技术管理过程中,也可以单独存在于专业性的技术经营企业内。

从上述分析可知,技术经营不是完全陌生的现象,只是技术及其知识产权商业化(产业化)中的一种形式而已。但是,这是一类属于非物质性产品经营的产业领域、在知识经济发育时代日显重要的产业形式。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经营与以网络化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相并列,构成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成为支撑、提升农业、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智力型产业基础。

技术经营是形式多样的创意性产业

以知识为依托从事非物质性产品营销的技术经营,其实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对技术经营归类的角度很多,分类的类型自然不同。例如以专利经营为例,如果从专利与专利的相关要素关系角度对专利产业化进行分类,则可以区分为四级应用形式:一级应用(与资本的关系),如实施(专利权人实施;专利人许可他人实施)和交易(专利交易);二级应用(专利与专利的关系),如专利交换,市场流通,基于专利的谈判,市场进入等;三级应用(建立制度),如标准(事实标准或形式标准);四级应用为上述各类应用形式的组合应用等。

一般还是以产品形式为标准对技术经营形式进行归类更易于操作。如果按照技术或专利价值实现的商品形态分析,大致可以区分为四类。

1.技术交易类:这是以技术或专利的资产属性作为商品形式的技术经营。包括资产评估、技术交易、专利交叉许可、专利保险、专利信贷、技术入股等。其交易的基础是对技术或专利在市场中应用价值、应用前景与风险性的判断。

2.技术易:这是以解决商品需求所必需的技术群为商品的技术经营,是经营者从市场需求出发进行再创新所产生的创意活动的结晶。其中,经营者进行技术群创意的思维模式又区分为两类。一是从技术出发引申出具有市场使用价值的商品概念,并开发出商品概念产品化所需要的技术群。如王选集成数字压缩与激光照排等技术,提出并完成数字印刷系统;索尼从磁性材料磁极子在电磁场中具有取向性的原理开发出录音机等。二是从已经出现的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形成实现市场需求的技术群以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如蒋佃水教授对占水产品60%的下脚料,全部开发成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其创意活动重点是开发水产品下脚料中具有高附加值新产品的概念系列,再集成国内实用技术构成产品化的技术路线,进而开发新产品生产的要素配置等。这两种创造技术群的活动都需要借用“技术路线图”的辅助工具。

3.技术再生交易:这是以开拓技术或专利的潜知识与潜价值从而大大提升技术价值含量或扩展应用范围为基础的技术交易或技术易。虽然其本质也是技术交易,但是与其有所不同的是,不是在现有社会共识的技术价值基础上的交易,而是对原有的技术拓展或者提升了技术应用价值后的技术交易。如挖掘专利潜在的新技术价值的市场经营活动、对休眠、过期、废止专利寻求市场运用的新方向、新方式、新条件,达到其增大市场使用价值而获取利润的市场经营活动。此类技术经营不仅需要技术价值的挖掘,也需要技术易所采用的创意活动方式与技术手法。

4.技术策划交易:这是利用技术或知识产权信息凝练具有战略价值的技术信息所进行的智能型商品交易,或者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形成市场垄断性获益的智能服务等,如参与产业联盟促成技术标准产业化运作等。

上述各类技术经营活动,都属于依托创意能力的智力型产业。其技术经营的前景无限。我国具有储量丰厚的技术潜价值,不仅可以挖掘的技术或专利的潜知识无限,而且可以挖掘的国内现有技术或专利的数量庞大,每年创造的新技术、新专利还正在迅速增加。如果巧妙运用专利权属策略,全世界可以运用的专利数量更多。专利潜知识潜价值不仅价值丰度极高,而且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开发的关键在于创新,开发的程度取决于知识水平。技术经营业可谓前景无限。

技术经营是支撑创新发展的基石

从技术经营的运作形式不难发现,技术经营业还具有多重值得重视、急需合理运用的社会功能性。

首先,技术经营是典型的创新型产业,显示企业在技术转移、技术应用、技术价值实现环节中主体地位的标志;并从技术运用路线图入手,提高技术的可用性,减低风险性,加速技术的扩散、传播速度,将大大扩大技术的实施率,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

其次,技术经营业属于依托智力的现代服务业,与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并列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技术经营业的发展,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抓手、促进发展模式转变的条件、反映知识经济增长的重要标志。

再次,技术经营活动属于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是连接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的纽带,是会聚市场需求拉动力、技术供给推动力作用的中枢,是强化技术创造、传播、扩散、应用直至市场价值实现的技术流的助推器,是推动技术价值实现的市场性渠道。

第四,技术经营业在实施技术路线图的过程中,以风险投资入手集聚技术资源并凝聚有关市场信息、技术专家、企业经营等多类创新要素,通过交流进行集成创新。客观上形成整合创新资源的有效形式,实现了对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的连接、对社会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初步配置。技术经营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整合创新资源的市场调控因素。这是达到创新体系自我完善的内自组织性动力机制。

第五,作为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的技术经营,是以创意能力为依托,直接作用于三类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推动一二产业技术改造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特殊产业。

第六,技术经营的创意活动有利于合理合法地运用国际知识产权,通过再创新快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我国快速迈向知识产权大国、强国的战略地位。

总之,借助技术经营业这种创意型新兴产业,有助于激活创新活力,有助于强化技术的市场需求拉动力,有助于构建、优化创新体系,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立足国内以及世界技术资源推动创新发展的步伐、打破国际技术壁垒,为国家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技术经营业确实是值得扶持、引导,加速发展的一种产业形态。

助推技术经营发展的对策建议

1.将技术经营业列为重点产业序列。制定技术经营业的产业政策予以扶持、引导、强化。同时,要引导现有各类产业内设技术经营部门或主管;扶持专业性技术经营性企业的发展;树立已经出现的技术经营的典型,宣传技术经营的范例;引入外国技术经营业参与竞争。

2.列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措施。产学研组织上的结合是困难的;合建研发机构是可能的,但数量不会太多;合作技术攻关形式较好,需要任务引领。大学科技园、孵育基地、高新区则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构建创新体系的组织形式。而技术经营则是以市场机制引导创新要素整合的有效方式。应当把技术经营作为提升技术创新动力、促进产学研结合、集聚技术创新要素、加速技术流的措施,列入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之中。

3.调整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现代知识产权战略性问题包含多层面的战略选择。其中关键是对创造、传播、运用与保护关系的处理。这是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的阶段性判断问题。就我国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单纯保护为主战略是错误的,创造与保护并重的战略也是不适当的。依据国际经验和我国自主创新方针,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战略理应为知识产权的传播扩散、应用与创造并重的战略。如果考虑到体现发达国家利益的保护为主的国际规则,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至少应当确定为:传播、运用、创造与保护并重的战略思路。另一战略重点就是正确处理知识产权自主创造与知识产权权属策略并重的原则和急需拓展技术产业化的理念问题。

4.重视技术经营人才培养。技术经营性人才,是既懂技术创新又明市场营销、金融投资,既善于创意又善于经营的素质综合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十分难得。我国不仅缺乏经营管理的职业队伍,尤其缺乏的是技术经营型人才。对于社会急需的人才,要打破学科限制、创新教育模式,不要等到人才缺乏拖了后退再后悔,软件人才培养就有这类的教训。建议:一、会聚国内外经营案例、制定基本的课程设置,开设在职经营人才研讨班,探索经验;二、选择几所有条件大学设置专门的专利经营或技术创意类的专业,开设硕士、博士点,以招收在职、有一定经验的人员进修;三、制定技术经营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引导政策等。

专业创造价值篇8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设计成果;市场化

一、学生设计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研究现状

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校学生设计作品市场化并进行价值转化的具体内涵是指将在校生的设计作品通过一定的企业和网络平台,流入终端,最终将其推向市场消费群体,并产生相应的价值,以满足市场消费者在商品生产技术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对高水准创意设计作品的迫切渴望及需求。尽管目前国内设置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较多,也有部分高校通过毕业创作展、专业比赛、专利技术保护等方式将学生作品推向企业,通过市场转化为价值产品,但仍就缺乏对相关重要环节进行系统的管理与构建。学生设计作品市场价值转换在国外已发展较为成熟,应时代进步的需求,对我国高校环境设计在校生设计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研究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价值导向,为高校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环境设计产业经济良性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成果市场价值转化的研究意义

基于在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作成果的市场价值转化的研究内容,为高校引入了市场化研究内容,深入探索了高校与市场衔接的有效途径;于企业而言,高校向市场推送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创作成果,反哺于市场,为企业争取市场竞争的优势,创造经济收益。企业经济快速增长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有序,最终形成经济发展链的良性循环。

三、学生设计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方法

1.设计作品选题紧扣市场,强化校内实训基地服务能力,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成孵化成果的创业转化首先,设计选题及作品核心技术应紧扣市场需求。选题应具有社会实用性,抓住产品的核心功能研发,紧扣市场经济价值需求,找准作品市场化切入点,深入挖掘专业设计技术潜能,为创作成果市场化提供保证。其次,提高校内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以校内“项目化教学”方式转化课堂教学成果,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层次化建设,强化学生实训能力,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完成相关设计项目实训工作,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达到提升校内实训基地服务的能力。再次,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设计选题紧扣市场需求与校内实训基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在校学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并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国家及国际专业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的项目孵化能力,最终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孵化项目的成果市场价值转化工作,促成学生设计作品落地,以期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应用、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创业就业相结合,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服务。2.优化校企结合项目运作方式,完成项目成果的合作转化首先,打造“校内外专家资源库”。吸纳相关企业高级管理及设计人才,邀请企业优秀设计师及高级工程师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定期承担部分实践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参与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骨干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参与操作工程实践,以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其次,引入“企业招标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合作模式。以“校内外专家资源库”为技术辅助,学生主动承接相关项目为核心力量,开渠引水,将学生创作成果以项目化方式输入企业,开辟校企合作的多元化发展,达到专业学生设计成果市场化的目的。再次,构建系统的“成果项目化”过程中市场转化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的具体级别、实施过程的难易程度及提交成果的质量来制定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分值赋予及评价内涵,真正地做到科学构建、有效评价、结论公正、参考有效,从而完善设计成果市场转化及价值评价的系统研究。3.增强学生专利的市场化能力,完成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首先,建立“专利成果管理办公室”,主动寻找需要校企合作研发产品的企业,以研发核心内容为主导,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主持或参与相关产品的开发及专利申请,以“走出去”的方式,开发专利项目并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发挥管理办公室的能动性,引入学生专利市场化机制。其次,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技术展会及专利技术新产品展览会、洽谈会、交易会等技术交易活动,并在各类技术交易活动中和推广相关技术,吸引相关企业参与在校生专利转化为市场产品或技术的活动,为将学生专利成果转化为市场有效产品提供途径。4.搭建学生主体与消费客体设计活动的网络转化服务平台,完成学生设计成果的线上转化首先,开辟网络创客平台,建设校内环境设计专业门户网站,搭建在校生参与的项目化成果及课堂创作成果的展示平台,面向社会各层次消费群体,打开网络宣传渠道,增加学生设计成果市场化机会。其次,以环境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前提,成立室内设计工作组、家具产品设计工作组、展示设计工作组及景观设计工作组,并以专业小组为单位,建立网络设计工作室,承接网络项目。将社会消费群体实际需求引入专业化设计工作室,因地制宜地分类客户群体,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项目,为在校生设计成果的顺利转化为市场产品并价值化提供最大程度的专业与技术保证。

四、结论

通过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成果市场化并产生经济价值,使其深刻的感受到设计作品本身的创作魅力及其带来的市场价值效应,从而激发学生再创作的动力,使其创作初衷来源于市场,并最终服务于市场,成为市场创新产品的主导力量,达到利用作品使自己走向社会、融入市场,这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也是优秀的高校创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价值、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注重设计、尊重原创、走向市场、价值转化将是目前快速发展中的优秀企业与高校共同的发展意愿与最终目标。科学的市场化推进途径及价值转化方法,辅以有效的价值评价体系及运营保证措施,必将展现出其潜在的市场优势与发展前景。高校的学生设计作品与企业市场更好的融合也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市场接轨、与企业联姻、寻求网络平台发展之道才是更好发展的强心针,并为社会经济发展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魅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马平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焰,黎明.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9.

上一篇:六十花甲范文 下一篇:慈善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