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范文

时间:2023-12-02 11:44:58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篇1

关键词:道法自然;古典园林;景观设计

Abstract:This text is from the natural view of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ing art, and it analyses the ethic view of ancient ecology, which is from a plain philosophy called “magic arts nature”. We can absorb the essence from the legacy of the classical gardens, and create the modern landscape art design that can be fi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magic arts nature;classical garden;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66-02

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滋养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全盛、成熟时期,达到了世人瞩目的艺术高度。然而,园林艺术也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遭遇着全球化的影响,古典园林在近百年来出现了断档。如何发掘古典园林艺术的精粹,使其融入当代园林景观艺术,服务于现代社会,成为当代设计师苦苦求索的命题。本文仅从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这一点进行初浅的探讨。

1“道法自然”的古代造园艺术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哲学家就提出遵循自然,顺依自然的思想。古代各家关于“天人合一”的论述虽互有异同,却构成了一条互为补充、互为深化的重要思想发展线索,影响了整个古代中国的文化史、哲学史、美学史和造园史。儒家的“ 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董仲舒《春秋繁露》),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佛家的“天上地下,云自水由”(《永平广录》卷十)等等……都是坚信人与自然统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尽管包含有一些唯心神秘的色彩,但它们认为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隔绝相互敌对,而是能够并且应该彼此互相渗透,和谐统一的,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乃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优秀传统,并且是同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不可分离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永续生存”是颇有启发意义的。

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两千多年前就曾有关于世界观的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万物复归其本色根源,造作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道家美学哲学原则直接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规整的行道树,没有绿篱,没有花坛,没有修剪的草坪,树木花卉的种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方式。三五成丛,自由散聚,水池或山石、野趣横生,景色苍润。在设计建造上完全是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甚至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这种自然式的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方规则几何式的园林(图1,图2),原因就在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艺术和营造手法是由道家思想决定的。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保全生命、避免损害生命。这是隐士们通常的做法:逃离社会、遁迹山林,因此才有了私家园林的长足发展。“道法自然”是道家哲学的核心,道家的思想方法和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正是建立在“道法自然”这一观念之上。道家的“道法自然”,是古典园林的造园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其造园境界,将造园者寄情山水、林泉高致的易趣附着于园林之中,将人的审美心理与人工建造的园林世界及自然界之间融通互摄,既讲究“人乐”,也讲究“天乐”,对待人与自然的基本准则是无为和谐,顺其自然。中国古代的美学思考和艺术设计一直受到这一基本逻辑的影响,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自然之美。美是主观与客观、感情与理智和谐平衡的产物。这一审美方式反映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即对世界万物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道法自然”建立了道与自然的联系,暗示了整个宇宙的运行法则,并强调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刻敬意,世界万物包括人类自身的活动都应该遵守由道控制的自然运行法则。这是道家哲学中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可以说,这一结论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

2“道法自然”的当代景观设计

当然,这一哲学的方法论,必须经过转换才能在当代景观艺术设计中显示其价值。因为景观设计的所有特征虽然是人工的产物,但都是具体实在的,如何表现事物的自然品质取决于景观设计师的表达方式。景观要素如:山、水、植物尽管是自然物,但可经过人工处理体现出人为的特征;同样,人造之物如园林中的建筑小品等,在“道法自然”思想的指导下也可以成功地表现出自然的精神。

在古典园林中山、水、植物和建筑是主要的构景要素,对景观设计的美学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他们在特定环境的意义,而不是其数量的多少。园林设计师通过对场所的认识,在对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考虑的基础上,把人工山水、建筑按人的活动为逻辑依次安排其空间秩序。通过展现园林合理的功能、宜人的比例、恰当的布局、独具匠心的构思、以及准确地用色和用材等设计手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可以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对比当今的景观设计,我们经常在北方可以看到塑料制作的椰子树、棕榈树,以期营造热带景观的气息(图3);在北京这样一个干旱缺水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尚未完善,大量的自来水用来浇灌大片洋草坪(图4);为室内景观需要种植高大的竹林,年年更换,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百年大树不断地为道路、停车场和高楼让位……这些行为,与古代哲学思想提倡的“天人合一”格格不入,与21世纪强调的可持续、生态化、本土化相去甚远,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背道而驰。

当然,原封不动地照搬古典园林是不合时宜的。首先,古今园林景观的服务对象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古典园林是私有的,是为皇帝及达官贵人服务,现今社会的园林景观更多地是为公众服务,是公共场所,因此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考虑它的公众性。其二,现代人的行为着装方式、休闲娱乐方式与古人有了很大的不同,多样性也是现代景观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如公共休闲空间的儿童设施。再者,现代园林景观的周边环境与古典园林的周边环境不同(图5)。人口的剧增和城市化发展,致使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城市园林包括公园、城市休闲绿地、街心花园等与周围建筑的协调,要求设计师必须考虑园林要素的尺度、空间组织关系、视角的高度变化等等……从深层意义上来说,与古典园林一脉相承的诗词、书法、绘画及木构建筑等艺术形式,都有其文化背景和生存土壤,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这些艺术形式受到严厉的冲击,甚至消失。离开了文化背景和生存土壤,诗词、书法、绘画及木构建筑等艺术形式就如无源之水,无以为继,古典园林也随之失去这些可以汲取养料的艺术基础。

3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观

在经历了百年对大地肆意的掠夺之后,人类已感到愈来愈严重的生存危机,开始对历史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拯救地球”的呼声,表达了“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由衷渴慕;在反对当“自然之敌”的同时,竭力主张做“自然之子”、“自然之友”,并提出“生态工业”、“生态科技”、 “生态城市”等等倡议。人类尚未揭开地球生态系统的谜底,生态危机却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于是,“人与自然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等新的理念相继提出,相应的环境科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建筑学、生态美学等学科也迅速发展起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呼唤生态的时代,而这,又与我们千年老祖宗提出的“天人合一”是何等一致!中国古典园林是最具典范的生态艺术,最能体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和东方的生存智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景观能发挥“绿色启示”的巨大作用。

古典园林中,随处可见人与自然的双向交往和谐共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图6),“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图7),“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既可以说是“人化的自然”,也可以说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真正意义上向自然的回归。从另一个逻辑上说,既然花柳无私,山水有情,苍松翠竹是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我们有何理由不善待自然?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这除了具有自然生态学的意义外,还具有文化生态学价值,是真正的人性回归。因此,古典园林对当今的绿色启示不仅仅体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这种绿色文化,更是引导人们通过美的意境和理趣,走向自然生态以及精神文化生态无比丰饶的理想境界,“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海德格尔说过,“这种诗意一旦发生,人便人性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才是最佳意义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回归。

4结语

“道法自然”,于当今的景观设计,已经不在于某种造型形式的追随,不同时期人们的自然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及社会条件的不同,在园林中表现“自然”的内容、表现方式以及“自然”的审美标准会有所不同。“道法自然”是一个根本理念,与建筑设计中一贯提及的本土化、因地制宜、文化根基等一脉相承,只有深刻理解自然精神,理解反映着自然无常变化和世界万物相辅相成的道家哲学思想,才能设计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的景观作品来。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86.

[2] 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道法自然篇2

坐落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市的梅奥诊所,是美国医疗界的一朵奇葩。其所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目的地医疗和团队协作等理念,一直被全世界医疗行业奉为圭臬,并延续至今。

相比梅奥诊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下称“自治区中医院”)的国际名声要小很多。但二者所遵守的价值理念和医学准则,却并未因相隔万里,而有所差异。在梅奥诊所,一名护士放下手头工作去照顾患者的小猫,将获得赞赏;而在自治区中医院,为患者改建一个38厘米的台阶而不计成本,也是理所当然。

梅奥诊所的成功,得益于梅奥兄弟对医学本质和商业财富的深刻理解;而自治区中医院的发展,与卢勇对“人性”的领悟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哲学信奉大道至简,卢勇的治院理念也是如此。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制度满足患者和员工的全方位需求。而制度建立的基础不是权力,应是人性和常识。

回归人性

1998年担任自治区中医院院长时,卢勇只有38岁。不过,尚浅的人生阅历并没有阻碍他对人性的深度思考。

在升任院长之前,卢勇已与延续千年的中医相处近20年。中医以人为本,将每个人都视为独一无二的生物体,既有生理需求、又有精神需求。受此影响,卢勇一直将医院服务的主体视为人,而非单纯的疾病。因此,他拒绝将就诊人群称为“患者”,而称为“顾客”。

正是站在“人性”的高度,在履新之初,卢勇提出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便与传统的“以行政为中心”的道路形成了鲜明对比。2000年,在其他医院对院前急救还较为排斥时,卢勇却不惜重金修建了急诊大楼,以保障顾客生命安全通道的畅通。而当医院通过急诊获得越来越多优质病源时,其他医院才恍然大悟。此时,自治区中医院的急诊医学已经成为重点学科,稳居全疆同行前列。而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事实上,自治区中医院能见人之未见,并非卢勇有异于常人的先见之明,而是他有着满足顾客需求的强烈愿望。为达此愿望,在就医环境和顾客体验上,卢勇样样力求完美。

当记者置身门诊大厅时,宾至如归的感觉油然而生。大厅宽敞明亮,走廊里松软地毯两旁垂手而立着导诊护士,耐心回答每一位前来咨询的顾客。宽大的玻璃鱼缸、造型独特的工艺石雕,在灯光的映衬下,焕发出温馨的文化气息。

除了这些外在的服务设施,服务顾客的理念更多地隐含在每一个建筑细节中。“以人为本的电梯应该更宽更浅。”卢勇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解释,中国人内敛,为了避免下电梯时劳烦别人,谁都不愿意站在梯箱底部。而且,医院有很多乘坐轮椅和推车的患者,他们需要一个宽敞的空间保持尊严。

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捍卫了患者价值,也赢得了患者的认可。在过去15年间,自治区中医院医疗服务量和业务收入直线上升,成为全疆300余万人的首选医院。

不过,依靠信仰赢得市场,医院也需为坚守信仰付出代价。在公立医院疯狂的扩张年代,自治区中医院选择了维护患者价值,因而失去了成为新疆最大医院的机会。如今,近2000张床位的医院仍盘踞在26亩狭小的空间,但卢勇却说,为坚持信仰而无怨无悔。

回归常识

“在现代企业中,恐惧不再是员工的工作动机。”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言,若想创造最佳绩效,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员工责任感。

在卢勇看来,若想将信仰化为战略,将战略付诸行动,最有力的工具便是制度。“制度是意志的体现。若想制度得到遵守,其前提是以顾客和员工为出发点,以公平正义为目标。”卢勇表示,唯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制度才有科学可言。

为此,他设计了一套以能力和绩效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和激励管理制度。该体系从顾客满意度、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科研、教学和绩效等方面,客观评价科室和个人绩效水平,引导员工把工作重点放在满足顾客需求、提高工作绩效和自我实现上,从而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不过,卢勇坦言,制度与规范只能让人不做不正确的事,却难以激发员工做正确的事。因此,必须依靠医院文化帮助全院职工建立共同的价值理念,确保员工能够“做正确的事”和"3E确地做事”。

在梅奥诊所,所有医务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即“以患者为中心”。凡是有利于满足患者需求的事情,都是值得医务人员为之努力的,因为梅奥诊所唯一的行为准则便是满足患者需求。

这种不言而喻的行为准则,是卢勇心中完美文化的表现,也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优秀的组织是以非凡之人成非凡之事,而卓越的组织是以平凡之人成非凡之事。”卢勇总结,若想成就卓越组织,关键不在领导,而在员工,“内部顾客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之本。因此,医院首先要让内部员工满意。”

在自治区中医院,员工被尊崇的例子不胜枚举。员工因服务患者不能下班,后勤人员会及时送上牛奶和热腾腾的饭菜。医务人员到基层帮扶,即使距离再远,每个月都可以回来一天与家人团聚。女职工生完孩子6个月内,原则上不安排夜班。在卢勇看来,这些点点滴滴,尊重的不仅仅是员工,还是“人性”,这是管理最起码的常识。

在卢勇当院长的15年间,自治区中医院门诊量从31万人次增加到144万余人次;业务收入从5509万元增加到13亿元;平均住院日从2000年的23天下降到2012年的12天。在业务量和医疗质量成倍增加的同时,卢勇表示,没有一位员工因私情到过他家,他也从未跟医院领导班子吃过一次饭。

道法自然篇3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x自《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

[ 运用方向]

1.顺势而为。顺势,是顺自然之势,顺时事之势,顺自身之势。顺势而为,我们得到的是生存,是发展,是成功;逆行倒施,我们看到的是灭亡,是退步,是失败。

2.道法自然。梭罗曾言:“一株植物若不按照天性生长,便会死亡,人也是一样。”让我们在茫茫红尘中留一份淡定、留一份道法自然的纯真。

3.遵循客观规律。道法自然就是主张遵循客观规律。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尊重规律去办事可以使事物得到更好的解决。

4.人与自然和谐。中国古人一直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所谓“物我两忘”“民胞物与”“与外化冥合”皆是如此。

[ 习作片段]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国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凡是皆有因果,应顺应自然,顺势而为。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是做屈原,放浪形骸于湘江边,还是做贾谊,终日哀伤抱憾于世?都没有,他选择了顺势而为。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顺势而为的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虽与众人所望有悖,但他终于在黑暗的时代中找到供心灵自由驰骋的空间,守得云开见月明。顺势而为,就是东坡的明月。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新晋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竟真与一个“蒿“字紧紧纠缠在一起,就像那丝瓜藤与肉豆须一般。面对疟疾肆虐,她想到的不是开辟新的疗法,也不是合成全新的化学物质,而是顺势而为,钻到卷帙浩繁的古代医典中去,深入到博物万象的自然中去。借鉴古人,同样是一种顺势而为,她在字里行间中苦苦探索,终于发现青蒿绞其汁而非传统方法上的水煎,终于发现了疟原虫抑制率高达100%的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顺势而为的屠呦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古人的经验比西医走得更远,让古老的中医又一次震惊了世界。

顺势而为,千里皆明。

[ 亮点评说]

道法自然篇4

据现代有关科学资料称,地球已生存四十六亿年了。远古时代原始生物生存于海洋中,它们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体表直接吸收养料而生长,他们生长的动力来源于气。又如陆地动物,以摄取灌木、草本植物、五谷,以及牲畜肉类为食料,它们具有许多自然功能和特性。古谚云:“蚂蚁搬家雨来临”,“金鸡报晓知天明”。牛羊逃圈、鸟雀惊飞、鸭不下水、狗狂叫等等,这些动物的反常情况,往往就是地震前的预兆。这是各类动物各自固有对大自然变化的灵感和本能反应。再说,我们人类的祖先即类人猿,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着,它们住的山洞,觅的山花,吃的树果,饮的涧泉,依山为生,相林为乐,生存于大自然中,历史悠久。按现代社会人的标准来说,它们还带有野性,不能称之为人,至多是高级动物。如今,现代社会的人们,认识大自然,对自然中出现“月浑而风,润而雨,久旱必有久雨”的自然现象之预测,这是人类在大自然中生活实践知识的积累,而后通过大脑意识思维的推理,以至认识自然的演化规律,所谓“人是万物之灵”。

中国哲学史上,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孟子肯定“万物有则”,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他认为,天不是主宰一切人格化之上的神,而是一种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力,它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天命是可知的,事物也是可以认识的。孟子说的“天”,是包括了地上的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天与人间社会是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天道运行的规律就体现在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中。天地人的三者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与天地的运转息息相关,人必须遵循天地的运转规律与转化的特性而生活。人接收了天地宇宙间大量的气化信息而储存于自己的生命机理之中,从而使生命的演化与天地的运转贯通合拍。人是秉天地灵气而生的特殊的高级灵性动物。人除了受天地的运转制约和影响以外,还要受人体自身思维活动的影响。这种思维感悟能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言行,使之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这是直接影响着人生命年寿长短的主要原因。当今,人们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在工作实践,生活体验中,正在渐进地认识和顺应自然规律,自主地改善和升华自己的人生命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国民生产力的提高,使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日用食品前所未有地丰富起来。人们的生活已摆脱了贫困,或者说温饱有余,经济发达地区已接近或达到了小康水平而进入中等发达水平。衣食住行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已起了很大的变化。穿的衣服大都以矿物化纤衣料为主;吃的以鱼肉之类的动物性食品和超市商场的精加工食品为多;住的房屋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昼夜于时空间置空调而缺氧;行的活动除了山区农村外,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集镇的人们,均以车代步(陆上汽车,水上轮船、空中飞机,脚踏实地的步行时间不多了)。凡此种种情况,潜在着远离大自然而异化,这是十分悲哀的!此外,工业环境的严重污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致人们心态失衡等等,随之而来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主要疾病是“心身病”,即现代“文明病”,x综合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中风、肥胖、糖尿病等。现代医学手段,对此类病症一无良策,无法根治。其次,当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一些老年慢性病,疑难杂症,奇病怪病将不期而至。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病者长期使用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特效药不特效,造成药原性疾病,亦将是新时代的不治之症。

人欲贵生,必须热爱自然。人们生存于宇宙中,要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长治久安。首先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和谐和安宁,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按照宇宙自然规律规范自己,将自然法则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譬如,人们的饮食乃是生命能量来源的后天之本。摄食应当荤素兼用以素为主,尤其是中老年人,要多食五谷、瓜果、豆类蔬菜等自然植物为好,以使人体消化而产生大自然的合成功能,从而接纳宇宙真气;人们的衣着是四季时空护身暖体的物品,在科学发达的化纤时代里,酌情应用自古以来“棉麻毛绸”之类的传统衣料为本,这样能贴切自然而有益;人们的住房是生息栖身的寓所,身居于空间的楼室内,人所占用的时空较长,必须开窗通风,日照阳光,保持空气流通,有条件最好一日数次下楼实地散步。自我改善,如是贴近自然得健康。人们的户外活动是自己固有的生理本能。在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以车代步为常,应提醒人们重视自我锻炼,坚持早晚室外步行或缓行跑步,就地就近去公园广场锻炼身体,强身壮体;适逢时机许可,遨游祖国大好山河,尽享一番天地自然之风光。人们投身于山林河泊美好的大自然中,心旷神怡,清静无为。大自然无私慷慨,养育万物,能让人萌发出内心的喜悦,缘生性空之虚灵境界,得以身心健康,这是大自然恩赐的福报。

道法自然篇5

一、随文蓄势,再现危急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 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酿成“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的山洪”。“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借势入境,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融境释义,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相机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道法自然篇6

关键词:道法自然;回归自然;产品设计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庄子对“道法自然”理解的更为深刻。庄子认为“道法自然”不仅仅彰显了客观规律制约一切的思想涵义,还表明“自然”是世间万物的原则和不断演化的法则。“道”因此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相当多的理性的认识。

1 庄子之“道”

1.1 自然与“无为”

庄子的“自然”即天然。它是无为和自然而然。庄子“无为”的提出,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正如庄子所说的,牛马有四肢,那是自然属性;但是把马套上缰绳,把牛穿上牛环,就是人为的了(《秋水》)。“泽雉”十步一啄是泽雉的自然属性,幼师独足也是他的自然属性(《养生主》)。庄子认为这一切伤感和担忧都是庸人自扰,对这一切的改造都是画蛇添足,因此庄子强调对自然本性的维护和回归。这也正是我们思考怎样通过产品设计来唤醒heft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出发点。

1.2 主张非功利性

庄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就是保持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统一性、自发性和非功利性。在今天,有一种倾向,认为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科技的进步有利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道法自然”的核心意义来看,这一观点隐藏着人类的功利性动机。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根本地意识到生态系统对人这一单一物种的价值优先原则。那么科学的进步非但不会保护这种统一,反而会成为破坏人与自然统一最大的威胁,因为人类的功利性动机总是那么的明显,他们怎能完全洞悉大自然那无限的“大道流行”而恰当的运用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来使人类和自然界更好的统一呢?

庄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并没有直接向我们教授现代人如何保持与自然环境良好关系的具体方法,但是却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人类的内心情感渐渐地远离了自然的淳朴和真实的自我,怎样通过产品设计来使人们接近自然,排遣心中的孤独和寂寞感。生存环境逐渐被破坏,怎样通过产品设计的循环体系来实现由人所制造的物体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我们当前面对的问题。

2 产品设计回归自然

告别了过于理性的20世纪,21世纪的人们将寻求返璞归真,并尝试与自然的融合(人类与自然的融合)。

2.1 从心设计

20世纪确实是一个片面理性的世纪,因为知识的力量成为了一切和生活的基础。可是,由于人类过度地迷信知识的力量,所以对许多原来天生的本能忽视和压抑。人类一昧地进行功利性的活动,使自己远离自己的心声,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接近自然的机会,并最终蜕变为感官的钝化。在21世纪里。由于科技的高度发展,使人们渐渐又有能力借助知识的力量,对种种感官功能进行模拟与控制,并因此恢复了对一部分已经失去本能的重视。恢复了对人类内心世界的重视。索尼公司所推出的爱宝(AIBO)电子宠物狗产品见图1,并不是以帮助人类做家务事为目的而开发的。它实际上是针对现代人排解寂寞心情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人造的电子宠物。其实不管是电子宠物狗或是近年来流行的电子宠物蛋,都早已在全世界儿童之间迅速地蔓延开来了。宠物蛋的构思很简单,利用电子游戏的技术,设计一个便携式的小电子设备,通过一定的程序控制,以宠物形象载体,模拟宠物的性格。造价低廉,虽有需要不时地照顾的特性,却没有一般真实宠物吃喝拉撒的麻烦。设计者设计了12种宠物的角色让消费者自己挑选,其实它们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只是根据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程序设定,使它们各自的性格不一样而已。更加个性化的宠物,是设计成功的要点。在程序的设定上。设计者也是下了一番心思的。宠物的一年是我们人类的3天,而宠物的生命是99年,也就是人类时间的300天,大约是1年的时间。1年之后,孩子必须要买新的宠物蛋了,因此让宠物寿终正寝,是商业滚动的模式。但是,让宠物死掉总是太伤孩子们的心了,所以,在设计时。到300天的时候,显示屏上会说这个宠物要回到它的星球上了,因为它的父母在那里等着它呢。对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今天,孩子们不能像以前那样和小动物生活在一起了,失去了很多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失去了很多童年的乐趣。造价低廉的宠物蛋可以让孩子们长时间的把玩,很容易形成孩子和宠物蛋之间的情感,产生依恋,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拉近了孩子们和自然之问的距离见图2。

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设计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既定的对象了,应该将人们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心中孤独感和寂寞感考虑在内。

2.2 产品生命循环

庄子认为生死只不过是“气”的聚散,生命在自然中是循环的。既然世间万物的生命是如此的循环,那么产品的生命可不可以循环呢?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达到增加生产却不增加废弃物的理想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所有的产品都充分的加以再生利用。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不产生任何废弃物的全球性生产体系,以及物流与消费的运作体制。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指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的状态。自然环境中没有任何一种生物会肆意破坏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人类作为其中的一种,当然也应该为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产业结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上寻找理想的解决方案。并且为此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念。例如宝马(BMW)汽车的零件就是以全部可循环再利用为标准而设计的。宝马车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是把握了环保的特性,并且把它作为重要的性能诉求点之一。早在产品研发初期,厂商就预先设定了零部件回收和提高再利用率的基本努力方向,并且在销售时,向客户告知将来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零部件,使车主能够用更合理的价格购买再利用的零部件作为维修之用。例如再回收后的废旧轮胎之中,约有15%可以作为再生轮胎,而除此之外的85%还有可能在生成为车上减低噪声或避震用的零部件。又如占全车重量75%的金属零部件,全部可以由厂家回购溶解后再加以利用。所以就宝马的设计概念而言,其整个生产体系早已涵盖了开发、制造、消费,甚至再生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循环系统。从宝马车的开发、制造、消费,甚至再生的整个过程来看,除了降低了汽车本身维修的成本之外,还在最大的程度上节约资源。如果我们站在生态系统之“道”的周而复始的循环来看的话,宝马公司的全新理念正符合了“道”的这一特点。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绝不只是一个生产体制的问题,事实上,它与生活形态以及整个社会体制的构架密不可分。今后,传统的“消费”观念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由使用零件交换以及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程序构成的,可以称之为“产品生命循环”的全新理念。在21世纪,生产、营销和消费应该会共同构成这样一个理想的循环方式。我们坚信,今后的消费活动将成为整个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而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环境不可分离的时代确实已经来临了。

2.3 人工物质与自然由对立走向融合

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一直都是以“人定胜天”的强势姿态。处处采取与大自然对抗的方式。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来应该在消极的适合与积极的改造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但是,人类一直认为自身在适应环境上的努力是没有问题的,总是企图以强迫改造大自然的方法来满足自身的欲望。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之下,人类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用石油提炼塑胶,砍伐树木制造甲板。总之,就是在自然物上进行种种加工而使其失去原来的自然形态或特性,成为人工化合的物质。通过这样的过程,又利用动物群居的方式,人类延伸出了社会组织。并由此从动物中的一员进化发展,终于能够以“万物之灵”而自居。

人类虽然从自然环境进发,但却造就了完全不同于大自然的所谓“人工环境”,人类使用的原材料来自于大自然,但是性质早已完全不同。例如,大自然的树木在经长年累月的侵蚀之下才会更加的凝重。可是,被人工化后的材料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漂亮的水泥会日渐污损;闪亮的金属会日益腐蚀;亮丽的塑料则会因老化而露出龟裂的丑态。大自然是时间所堆积起来的。天然材料也是以通过时间孕育出来的,而人造材料则是短期的、没有生命的物体。象征着现代人类伟大力量的水泥、金属与塑料三大文明产物,一旦与自然物相比较,竟然会败的如此一塌糊涂,这使得仍然迷信人定胜天、科技至上的人类,近来也不得不开始怀疑人工美学的价值,并终于体会到人造物质与大自然相比。还有相去甚远的部分。

在人类的行为出现许多错误的今天,如何保护地球上脆弱的生态平衡。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如何以谦虚崇敬的心情。去与大自然的生态构造和平共处的思考也在进行。人们已经认识到:最好避免使用人工材料、尽量以简朴的方式去参与大自然的造物循环,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就不要开车。总之,人类从各方面都开始了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再追求以人的力量去创造所谓永恒不朽的材料,将过去破坏的环境与强占的山川归还给大自然,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重大使命。例如:由INAX公司研发推出的陶土磁砖就体现了这种理念。这种由泥土和石灰混合并压制成型的磁砖,具有非常舒适的触感。由于使用了晒干法制成,所以具有吸收阳光、隔热以及隔音等方面的良好性能。而且,它还具有调节水分干湿的特点,有净化环境空气的功能。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还会更加显现出朴实素雅的美感。这就是在“创造柔和的建筑材料”的理念之下,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磁砖材料。由于它以泥土为主要的原料,在混合了熟石灰或建筑物残渣后。再经高压蒸汽所产生的热反应固化成形,所以,它没有一般磁砖在窑内烧制中,会排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的缺点。除此之外,它还充分保留了土地的自然光泽,步行在上面的触感也很好,而且还具有随着时间延长更加美观的特性,即使到了最后废弃时。也还能够被简单粉碎回归大地。这确实是一种与水泥具有同等抗压强度,但又是基于环保理念所开发出来的建筑材料见图3。都应该全部重归其最基本的设计原点,要重新审视物质存在的意义。启发人们对自然材料、俭朴生活和单纯社会结构更多的关注。

3 小结

道法自然篇7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

区别:

1、“道法自然”是最高境界。“天人合”是道法自然的必要过程。

2、“天人合一”是和谐理念,“道法自然”是和谐原则。

3、“道法自然”是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篇8

一、“不言之教”的哲学根源

所谓的“不言之教”,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追求以具体的语言符号作为教育的工具性载体,比如四书五经等。这是传统道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同佛家所谓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外别传”等有相通之处。传统道家在哲学上追求的是“道”,道本身就不是一个语言可以言说的实体,所谓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是说世界万物之最高本体的“道”是无法用言语来指明的。庄子言:“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至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者,不期精粗也。”就是说,“道”是无法用言语指明,甚至于无法通过理性的思维进行把握的,“道”只能通过体悟,方能窥见真谛。人生的目的是为了体道悟道,而道本身又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就意味着,对于真理性的追求,无法在以言辞为工具符号的礼乐文明中获得。所以老子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2章),提出“不言之教”的教育理念。

对于“不可言说”的揭示,老子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尽管道可以言说,但是言语传达的道和道本真自然的面貌已经不一样了。老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在“道”本体论上强调自然无为。自然无为的道,既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又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决定力量。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理念,主张“道法自然”。他对于“不言之教”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创造性发展。庄子认为,语言无法抵达事物的真相,“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齐物论》)。在庄子看来,语言作为一种能指的符号,总是有着具体的所指,其间包含着某种特定的内涵,即所谓的“所言者”。但由于“道”的自本自根之永恒性,难以被有限的言词所涵摄,因而具体的说必然无法将所有的思想意蕴表现出来。在庄子看来,语言的局限性是一目了然的。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语言不是记忆的药,而是真正的谎言,正在于他认为语言难以真正去表现自然本体的“理式”。维特根斯坦认为,对于不可言说之物,我们只能保持沉默,亦在于他看到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的局限性。庄子对于语言本身的怀疑则更为极端,他甚至否定语言的表意性功能,正所谓“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齐物论》)真正的本然之在是无法用语言的方式把握的。庄子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卮言,正在于他对“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坚持。老子曾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庄子也认为,万物之理,一旦经过具体的言说就必然发生变形,就会失去其本然的天真。任何外在的人为的造作,都必然带来娇柔和虚伪。所以庄子认为,道书不可言传的,用言辞传达的道,就是等而下之的,同真理相隔了很大的距离。所谓“副墨之子”、“洛诵之孙”,就是指用文字、语言记录传达的东西,而这已经是传道之末了。海德格尔曾言:“我们谈论语言,但这种谈论始终似乎只是关于语言的;而实际上,我们已经从语言而来,在语言中让语言本身即语言之本质向我们道说。”[1]庄子哲学中的道的不可言说类似于海德格尔的观点,道与言本身应该是浑然一体的关系,道为言之根本,但这里所谓的言,是无言之言,本质的道,拒绝在日常的言说中显现,因为一旦说出,就必然形成对道之本真状态的遮蔽甚至毁损。所以老子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庄子反对“人籁”,推崇“天籁之音”,正在于他们都认为,道无法自然,而言语和一切后天的文化行为都无法真正抵达道的本根。

二、“不言之教”的理论内涵与体现方式

传统道家“不言之教”的理论,是基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道”为道家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元点。但道家所谓的“道”,并非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式”,也非黑格尔所谓的“理念”,它不是一个纯粹形而上的知性实体,因而无法被知性所把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25章)。由于“道”不是一个可供知性把握的存在,因而也就无法以理性认识的方式抵达“道”。海德格尔指出:“当我们在一种知性思维模式中将‘道’理解为客观对象——‘物’的时候,那么,不管这‘道 ’多么流行,也还是没有像它自己所标榜的那样朴素自然。”[2]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庄子言:“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庄子·天道》)老庄都将“道”看作贯穿宇宙、社会与人生的总体规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正是“道”的根本特点。“无为”并不是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说要顺其自然不妄为,只要顺其自然,任何事情都能做好,“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3章)“无为而无不为”体现了道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理念。

道家思想主张对受教育者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强作妄为,不采用明显的道德说教和文化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而是希望通过充分发挥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人独立、主动、自由地在自然的状态中学习,通过个体身心的自我内省,逐渐涤除后天的文化侵染,努力实现人性的原始复归,达到人性与道的契合,只有真正领悟到了“道”的意蕴,人性才可以成为至善至美。道家所谓的“绝圣弃智”、“绝学无忧”思想,似乎带有强烈的反知性色彩,但其理论背后,其实是对儒家那种虚伪矫饰之伦理教化的批判,是对人性那种自然而然之天真,那种所谓的“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的庇护。由此而论,所谓的“不言之教”就是自然之教,就是将人性之天性的成分保存完好,并使之发挥出来。这种在无形之中肯定了人的原始本性的纯真。道家虽然没有用伦理之善的概念来指称人性的本然状态,因为善也是后天伦理道德修养的文化习性。“道”无善无恶,人性之天真同样也是无善无恶,这也是道家“无言之教”的终极价值旨归。

当然,所谓的“道”不可言,“行不言之教”,并非是说“道”完全的不可知,不可教,不可学。老庄认为,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体道悟道。首先是悬隔是非的价值判断,以混沌和整体的方式来看待事物。老子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2章)天下事物,在表象上总是分为真假与善恶两个对立面,但这种分化却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实现“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转化。美与丑,是与非,善与恶等是相反相成的,而人为的区分是非、善恶与美丑,必然导致人性的分化。庄子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一切文化的区分和伦理价值的判断,最终形成的是文化的等级序列,这就将“道”的完整性破坏了,人性不再遵循道的自然属性,转而追求文化世界的礼仪道德,这非但不能使人性走向善端,反而将人性误入歧途。庄子认为,是非彼此之争,乃是世俗之偏见,因为从道的角度而言,无所谓彼此。庄子提出“不谴是非”的言说方式以超越是非之争,以实现精神的独立与自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这种不置可否,不谴是非的言说方式,超越了所谓的彼此对立,亦此亦彼的相对主义思想,在教育上更能启发学习者的自主性思考和对整体性存在的追问。其次是正言若反的辩证性思维。老子曾提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辩若讷”、“大智若愚”等“正言若反”的命题。黑格尔曾言:“理性在他物中认识到此物,认识到在此物中包含着此物的对方。”[3]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论的辩证法。《庄子》中亦多处运用这种辩证性的思维,比如“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夫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齐物论》)庄子将矛盾对立的双方都罗列出来,如是非、彼此、大小、生死等,这些对立的双方可以实现互相的映照和转化,在映照过程中,“彼是莫得其偶”,通过一方来思考另一方,从而知道了彼此,最终达到一种“方其梦也,不知其梦”的“庄周化蝶”般的生命至境。很显然,庄子并不认为,可以通过理性的认知就可以达到道的本体,而是更多地要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感悟,通过经验性的积累和人生实践的丰富,最终达到技与道的合一。庄子所谓的庖丁解牛、佝偻承蜩、梓庆削木、津人操舟等语言,正是体现出庄子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更多地与审美教育相同,它追求感性的体悟而不是理性的认识,主张在感性完善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从而成全人性的完善。

三、“不言之教”的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有的甚至还是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讲授和灌输,教学成为教师个人的话语表演,讲授成为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手段。这种教育理念,其实是认为教育乃是一种纯粹的理性认知活动,认为语言的讲授就能够将学生导向知识与真理的殿堂,这种教育理念很容易将教育导向片面,从而使学生成为纯粹知性的工具。单向的教育路向是目前教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即缄默知识两种。他认为,人们在教育活动中要以缄默知识为基础。哈耶克也认为,那种个人意识与显性知识只是人类知识很小的一部分,而隐性知识占了我们认识的绝大部分。通过反思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的“不言之教”理论,我们认为,应充分借鉴和吸收“不言之教”的理论精髓。当然,在当代提出“不言之教”,并非是说回到老庄对语言的完全否定的层面,而是说不要将教育视为是纯粹的“言传”,而是要在言的同时,也要有不言,既要强调理性的认知,又要强调感性的完善,强调个人自身的内省。这在教育上就是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结合。一方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育视为是培育人性,和谐人性的手段,要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真、善与美的价值,切忌将教育视为纯粹的意识形态宣传和伦理道德的训诫 ,学生只能在教育过程中有自由、自觉和自主学习的冲动,才能真正在教育中获得知识,才能培养出和谐完善的人性状态。另一方,我们要在言之外提倡不言,在理性认知之外提倡感性领悟,在理论教学之外提倡实践教学,在理论教育之外提倡感性的审美教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培育出和谐、完美的人格和人性。学校教育光靠“言传”的教育手段传授显性知识反而成为学生学习内化缄默知识的干扰和阻碍。因此,“不言之教”应该为受教者顺应自然大道的发展铺设轨道,实施“不言之教”对今天的教育现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1093.

[2]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贺麟,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300.

上一篇:集思广益范文 下一篇:抑扬顿挫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