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13:32:20

道法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喝茶之五境;自然主义之含义;茶道之哲思

周先生是项学大才,思想巨人,欣赏他及他的作品,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同时也需要有较深刻的人生阅历及人生哲思,这一点对于大一的高职生(每周只有一次语文课),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因此,只有在教授方法上道高一筹,方可让学生有较好的体悟。

本文在教法上作了如下之探讨。

《喝茶》(教案设计)

一、教学重点

(1)喝茶的自然主义即茶道的深刻含义。

(2)淡然、缓和的写作风格。

(3)宁静、清雅、恬淡的意境及所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难点

(1)淡泊的人生哲思,生活本色之体悟。

(2)生活之艺术美(生活的热情及生命之关爱)。

三、教学过程设计(共2个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相关的茶及茶道的知识。

(2)了解周作人先生的基本信息。

(3)阅读相关的《喝茶》的文章(比较其它作家的“喝茶”了解本文的特点,丰富茶及喝茶的知识)。

[课前预习重点理利用网络,对“茶”及“喝茶”有一个客观了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激趣导入

当下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各种饮品应有尽有。红牛、可乐、朱古力……数不胜数,糖尿病发病低龄化趋势严重,发病率逐年上升。90后是喝着洋饮料长大的,对于清淡的绿茶,似乎已成为久远的历史。我国的《茶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对自己悠久的历史和魅力的茶文化,我们应该自豪而深思。

周作人先生的《喝茶》让我们顿觉清新,体悟到绿茶的无穷魅力以及喝茶的人生享受即茶道之深刻哲思。

[导入重点引发学生对“茶”的关注,激启对“喝茶”的情趣]

(三)比较“烟”、“酒”、“茶”之利弊

烟——原产南非,泊来品,虽然可以消遣,有悠闲之意,但有毒有害健康。

酒——自古有佳酿,然烈酒醉人,酿成悲剧自古有之。

茶——几千年种下的绎珠仙草,是“清风玉露”酿成的仙茗,是凡间纯洁的象征,是宁静致远的聪慧饮品。

[从熟知的“烟”、“酒”比较,突出“茶”之风雅,飘逸,清静之魅力,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

(四)作者其人(学生交流后点评)

周作人:项学大才,思想巨人。他的《人的文学》中对“平民文学”、“社会文学”、“写实的人生文学”的积极倡导,在中国文史上一开先河。

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既不坐在上面自命为才子佳人,又不立下风,颂扬英雄豪杰,只自认为是人类中的一个单体,混在人类中间,人类的事便也是我的事了。

[作者点评的目的让学生了解作者行文的主张,从而更好地把握其本文的风格,更好地赏析文本的特色及含义]

(五)内容、结构的整体解析

1.由徐志摩的“吃茶”引出自己的个人的平常“喝茶”。阐释“茶道”之含义: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调节生活;

“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平衡人生;

“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体悟短暂与永恒之哲理;

2.个人平常“喝茶”之境情:

(1)正宗绿茶(清淡):赏鉴其色、香、味、意未必在止渴,更不在果腹,重在自然之妙味。(社会人生的体悟在自然之妙味之中)

(2)茶境:瓦屋、纸窗之下;(朴素,幽静);

(3)茶具:陶瓷(素雅独特);

(4)茶水:清泉(纯静、自然);

(5)茶伴:二、三人(二、三客日胜日趣,素心同调,彼此畅适);

(6)茶食:江南“干丝”(豆腐的佳妙制作,简朴,自然);

(7)茶饭:清茶淡饭中寻其固有之味。

[文章行文真实自然有序,情感真挚朴素,平淡中体现哲理,体现了周作人先生对文学人生的主张——关注人的最根本的,最自然的事。]

(六)小结通过板书设计更好体现本文的结构与主题

茶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正宗绿茶——茶叶——清淡无味

瓦屋、纸窗之下——茶境——幽静、朴雅

清泉——茶水——纯静清凉

二、三人共饮——茶伴——素心畅适

素雅陶器——茶具——素雅天然

江南干丝——茶食——简朴佳妙

以茶淘饭——茶饭——清茶淡饭固有之味

优游:“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优游人生,断不可少。”

四、结语

道法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C语言 教法 学法 项目法

我从学C到教C有已好几个年头,在这些年里我一直为一个问题所困惑——怎样才能学好和教好C语言?

记得我学C时,对于前几章的核心要旨我倒也马马虎虎地能粗略的理解,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到了后几章,数组、函数、指针,特别是指针以后的内容,我可是如坠里云雾,连基本的语法和算法都难以明白,更别说要去解决什么复杂的问题了。现在的学生,我想和我当时的情形差不多,但有一点区别就是:我虽不懂,但我却认真地去学,虽已伤了兴趣,但并不气馁,为不懂的问题一遍遍地看书,一次次地请教,毕竟得了个一知半解。而现在的学生则是不懂就彻底放弃,几年来可以说是两代人(我七十年代末生,我所教学生大多为80年代甚至90年代生的人)学C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何故?

总结我这些年来的经验,我认为学C有难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第一、原本的底子差。

第二、事先不知C的用处,因此不能建立一个浓厚的兴趣。兴趣很重要,这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的基础。我从事教学多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习惯,习惯于将每门课或课程中所牵扯的各个知识点事先向学生说明其作用,即功能。这在我的教案中均有体现;

第三、学的过程中不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程序的问题。当然不能排除数学一塌糊涂的人。我遇到过这样的学生,问其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是什么,答说不知道。数学和C,我认为密切相关,要是不知用数学去应用C,则C确实难以学矣;

第四、学后不去记忆,不去复习(学时不认真当然可归结为兴趣方面),浮于表面,落实不了具体问题。这就是平时看来还可以,考时就炸锅的学生。C中众多的语法和规则,不死记硬背当然就会学多少忘多少。我调查我的学生近百来人,课后复习者不到3%,此种学法学得后面忘了前面,且能学好;

第五、即使掌握了语法,到真正应用程序时却又犯难。这就是没掌握算法。关于算法有数据结构基础当然是好。没这基础也并不犯难,对于C的初学者,我们并不要求在编程过程中去考虑,如何节省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也并不严格要求计算机的冗余运算,只要编来就好,能调试成功就对,在这个对的基础上我们再去考虑,明显的运算冗余问题,作进一步修改。因此,对于初学者,在编程过程中我们只要用处理问题的常规方法让其把过程编完就行了。

第六、不习惯上机去调试。对理论上模棱两可的问题不用实验来解决。对于有些人即使实验,也是关心结果正确与否,并不思考程序的过程和结果的由来。对于可实施的算法,我认为应该认真分析,特别是好的算法,更值得去记录和记忆;

第七、就是教师教法不科学,虽已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注意方法,致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乏味。我们始终要清醒一点。我们面向的并不是“头悬梁”、“锥刺骨”之人。众多的原因使得C在学生中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传说——“C语言是魔鬼”。

有“魔”就有“道”。自古正邪不两立。我们教C的人就应挑起这除“魔”的担子,念起这除“魔”的“道法”来。如何以“道”破“魔”呢?这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与人性格有差异,思想有不同,要去将他们统一起来,找到一种你能笃取的共性至关重要。如何才能找到共性,共性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个兴趣。建立浓厚的兴趣,是搞好一切的基础,也是破解上述前6种问题前提。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了兴趣,他就会有所用心。如何才能全面培养学生学C的兴趣?这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深究的话题。

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注重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这个目标,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我认为,要先使学生对你所教c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你人感兴趣,对你人感兴趣了,距离就亲近了很多,你讲的话,你教的课他才会爱听。所谓爱物及乌即是这个道理。要想使学生对你感兴趣,仪表是第一,态度是第二,关爱算第三。第一堂课不一定要讲知识,各种方面都可以,能取得学生好感和信任那是最大的收获。再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不时地去关心一下你的学生。这并不是信口开河,我本身就是一个事例,虽不足以为论据,但也是我的亲身体会。

第二,将复杂问题尽量简单化。难从易开始,先易后难才叫深入,让学生掌握简单问题和知识,最好让学生形成一种假象,C并不难。

第三,课堂幽默化,酿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节课上坐得住,不乏味。以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个的问题,而且还要互动交流,不全板书,不满堂灌。第四,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去传授你的知识,对于这一点,是众多教师的难题,我也算其中一员。教育界所推行的“案例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法”,对某些学生,某些课程凑效,但对某些课程却难以发挥。如这C语言,“案例法”当然可以,“任务驱动法”却效果不明显,你动他不动,想动动不了。因为主体变了,“任务驱动法”的主体成了学生,“案例法”的主体还是老师。那么什么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呢?目前正在酝酿的“项目教学法”堪称是一个较为实用的方法,“项目教学法”提出一个项目或者说以一个小型系统来作为本期或半期或一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教学,从一开始就以此项目作为目标,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知识去诠释,以此来进行项目式的教学。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两条主线,以程序设计为主,语言基础知识为辅。程序设计:从问题分析、确定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编码、调试等方面,重点讲授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以及程序设计风格。语言基础知识:以语言必须具备的功能、语法为重点,组织教学内容。

第四、实验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我们要学会实验,善于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的思考。有些学生上机实验不叫实验,只是任务式的把老师的程序清单做了一个执行过程,不管结果对否,更不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可不可以用其他方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啊,这种实验只能说是走过场,并不能起到一个开发启迪的作用。做为学生应多考虑问题,作为老师也应以各种不同现象来引导学生去动手调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真正道理。

同时电子教案和助学课件: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电子教案和助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课件继续学习,也可以预习后面的知识。

道法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太极拳 吐纳 教学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对09级在校新生随机抽样,男同学160人,年龄19~21岁,并随机将学生分为四组,随机抽出两组为试验组其余两组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

⑴采用实验法。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由不同的教师按实验教案和传统教案分别授课15次,每次课90min,第15次课进行技术评定。①实验组: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要求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强调呼吸吐纳的配合。具体教法与对照组一样,采用传统的分解教学法。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解教学法,对学生练习太极拳时,呼吸吐纳不做要求。

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练习太极拳的同时不注重呼吸吐纳的配合。

⑵问卷调查法。对参加试验的16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100%。

⑶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⑷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学员,经过15次课的学习全部学会了太极拳。通过技评考核,可看出,采用传统教法的绝大多数学生在15次课内能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且通过技评考核有83.1%的学生能够达到良好(70~89分)及以上标准。这充分证明,采用传统的分解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

⑴对教学初期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所有学生,在教学之前都没有学过太极拳。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太极拳感兴趣,实验组为73.8%,对照组为83.8%。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太极拳这项运动对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讲还是个新事物,充满了好奇。

⑵对教学效果的调查结果分析。通过表2中的试验对比数据明显看出,四组同学中能够很好掌握技术动作的,实验组达到98.8%,而对照组只有68.8%。从学习兴趣和练习的自觉性来看,实验组分别达到97.5%远远超过对照组。在对练习太极拳是否感到枯燥乏味一项的调查中,实验组只有2人选择“是”占2.5%,而对照组却达到80%。从技评对比来看,实验组有95%的学生达到良好及以上标准,其中有13.8%达到优(90以上)标准。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现实验组的课堂学习气氛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在教学中“吐纳”训练法对太极拳教学的提高有效可行的。

2.分析讨论。太极拳运动集中国古代的吐纳、导引、体操、拳法于一身,能活动人体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平衡阴阳,有利于保持健康,增强体制。可在高校体育拳教学中,大学生厌学、练习的自觉性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①由于太极拳本身的特点缓慢而轻柔,对当代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来讲,缺少体育课特有的朝气和动感,不凡枯燥乏味。②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味强调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没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自觉性缺少学习动力。③从太极拳的拳理角度,是由于在教学中只注重了拳法,而忽视了功法的原因。

言功法必言“吐纳”即“呼吸”,太极拳常用的三种呼吸方法:顺式呼吸,逆式呼吸,闭气呼吸式大家所熟知的。而顺式呼吸法,是太极拳练习者最初采用的方法。按着自然生理常规,一呼一吸。吸气满腹意守丹田,呼气收腹全身放松。在意识的引导下,与有节奏的腹式呼吸相结合,以鼻呼吸,徐徐自然,深、长、细、匀、吐故纳新。吸气时,吸入的空气在意识上要求将气引入丹田;呼气时,再由丹田向上从鼻孔呼出。练习时,要在意识的主导下能呼能吸,以气催力,灵活的使动作和呼吸紧密结合。根据拳理特点和呼吸法的要求,经过实际教学体会,归纳出如下规律:当动作是开、起、升、屈的时候,有意识的(上提气)吸气;当动作是合、落、降、伸的时候,有意识地(下沉气)呼气;当动作和劲力向左、右、上、下舒展开时吸气;当动作和劲力向里合或集中向某一个方向时呼气;当手臂由下向上举时吸气;当手臂由上向下落时呼气;当手臂由伸到屈时吸气;当手臂由屈到伸时呼气;当身体重心上升时吸气;当身体重心下降时呼气;当动作为虚时吸气;当动作为实时呼气。

拳法与呼吸相自然结合,使肢体的活动在无形之中贯注了一种内在的力量,使意识、动作和呼吸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动作轻灵、自然、沉实、稳重的效果。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练习太极拳时不能机械的勉强每一个动作,都应配合好呼和吸,呼吸一定要自然,因为太极拳的动作本来就不是按照呼吸的节奏编制的,如果不顾生理规律强行配合时有害而无益的,要以自然调适呼吸为主。这样随着呼吸与拳式姿势动作的变化,意与形合,以姿势动作引导气行,日久则拳法缠绵柔和舒缓无滞。

笔者在实验组教学中,从练习太极拳开始就强调吐纳练习。一方面,从心理上转移和降低了学生因长时间练习太极拳基本技术产生的枯燥情绪。另一方面,由于通过吐纳训练,使学生在练习中身心得到了放松,增强了学习兴趣,从而延长了练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对照组由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呼吸的配合不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只机械的练习基本的技术动作,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练习自觉性不高,随时间的延长,枯燥情绪增加,致使学习效率下降。这是对照组比实验组学习效率和技评标准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结论

在太极拳教学中,“吐纳”可以从心理上转移和降低了学生因长时间练习太极拳所产生的枯燥情绪,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学习兴趣增强,自觉性提高,课堂学习气氛的明显高涨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积情,进而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中农:《简化太极拳练势与运气》,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8。

[2]张其华:《怎样教好练好简化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

[3]乔凤杰:《由松而静,道法自然――漫说邱丕相教授的〈悠悠太极养性情〉》,《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 2。

[4]谢灌华:《将太极拳纳入学校体育课具有重大意义》,《武林》,1996.10。

[5] 张勇军:《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2。

道法教案范文第4篇

经历了狂风暴雨的摧残和磨难之后,我国的法学教育终于重新展开了她的翅膀,焕发出蓬勃 的生机。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的历程,人们可以感觉到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急促步骤和迅猛势 头。我国在1976年仅有 2所法律系;1978年有 6所法律院系, 178名教师,1299名在校生; 1987年共有86所法律院系,5216名教师, 42034名在校生;在1987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后,19 87年共有在校研究生3951人。 到1999年,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在规模上更是惊人。据统计 ,我国法学院系的数目已经达到320多所。

然而,数量的激增并不一定等于法学教育的成功。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落后已是有目共睹的 现实。虽然我国法学以崭新的面貌和极大的勇气宣布她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在法律院 系的教材和讲堂上,用机械和僵死的眼光看待法律,把她作为一种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自我 封闭的规范体系的认识也不时地得以表现。这种认识总试图用一种不变的规范体系把生动、 变化的生活禁锢住;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用数理逻辑的推导方法将这种法律规范适用于一切事 物、解决一切纠纷。按这种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一来到社会上,便会发现原来明确的法律规 范存在大量的伸缩余地,发现所面对的社会现象千差万别,原本应当清楚明确的东西现在都 不那么清楚明确了,因而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法律实际部门和社会对 于法律院系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颇多微辞。这种状况的产生不能不归结到过时的形式主义法 学观的潜在影响,不能不归结到教学方法的陈旧。

在这种压力的推动下,我国法学教育界开始探索法学教育方法的改进,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 法学教育中。在我们已经走过的法学教育的经历中,各种方法并存是我国法律教育的特点之 一。例如:以理论教授为主的教师传授式教学方法、以案例分析讨论形式出现的案例教学方 法、以理解程序为主的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以及以师傅带徒弟式的法律实习方法等,这种探索 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法学教育的改革是有利的,推进性的。但是我们发现,所有这些 方法的运用基本上是为了达到一个主要目的,即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从而知道法律条 款的意思是什么。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教师将自己对法律的学理认识去影响学生,甚至教师 会依照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以达到统一认识为圆 满结果,学生也从教师的讲解中理解了法律的意思。于是,每一位教师可能因自己的学识和 观点影响了一批学生,学生会以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最终与教师的认识相吻合而感到高兴。也 就是说,我们在不断努力进行法律教育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但在根本上,我们没有改变“以理解法律含义、讲授法律知识为主的教育宗旨”,因而我们 的法律教育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要干什么?可以说,从法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法律教育就在不断地得到反馈 .其中来自于学生的最强烈的反馈之一便是: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法律面对现实会这么苍白? 而来自于学生工作单位的最强烈的反馈之一是:希望法学院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些反馈的不断继续,也不断地促进着法学教育工 作者进行反思,究竟怎样的方法能满足于社会上各个法律部门的良好愿望?

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的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 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力的培养应当提到与知识的 传授同等甚至比它更高的地位。

在明确了上述目标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也就清楚了。我国法律院系的课程设 置历来以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目的;很少考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很少考虑社会的 实际需求。下面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法律课程的开设主要以法学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基本法)为标 准,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的很少。

(2)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主要是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论述各门课程的体 系和基本理论。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如学会通过分析条文和逻辑推理 得出正确的答案。

(3)与我国当前努力实行的市场经济的需要相比较,法律课程中涉及市场经济的课程所占 的比重不够,有些课程的内容也急需改进或充实。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法学教育重视史 论课的开设而缺少应用部门法课程的开设;在这些部门法课程中,传统的民商法课程所占的 比重就更少;现在所开设的经济法的课程也有很多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其大部分内容 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中国法学教育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目前法学院毕业生的实际执业能力与法律职业所要求 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突出。虽然他们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但是却很少掌握律师或法律 职业者应当具备的技巧、能力和素质,如调查、会见、谈判、书写、辩论等能力。人们开始 怀疑法学院毕业生的能力,进而重新检讨法学院课程设置和讲授方法,以使法学教育适应实 际社会和职业需求。

当我们逐渐的认识到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主要

是法律职业人员时,我们便也逐渐地认识 到,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仅应当根据教师的讲授来理解法律,从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他们 还应当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难于通过讲授得到的,但又可以通过合适的 方法来进行培养。于是,我们不能不把视线投向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的发源地美国。

美国法学教育的同行早在20年前就注意到了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尝试进行以训练法 学院学生实际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它包括以“诊所式法律课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和“法庭辩论课”(Trial Advocacy)为主的一系列实践性法学教育课程 ,意在重塑法学教育的模式。这种尝试不仅吹皱一池春水,而且愈吹愈烈,引起了美国法学 教育上的又一次改革(如果尚不足以称其为革命)。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种改革之风也已经吹到了中国,它对我们的法学教育方法的改革正起 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国首批进行“诊所式法律课程”(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的法学院之一,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它对于我们的法学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而这种改革对于 我们实现培养目标的观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我们进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为主导的实践性教育模式还刚刚开始,但是我们已经比较 深的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或方法对现有的、我们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挑战,我们 正面临着这种挑战,并努力的适应和发展。我们感到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

1、 在法学教育中,究竟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

在现有的法学教育方法中,教师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被授教的对象,教育的结果大多以统一到教师的认识上为圆满。学生很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生怕因自己的观点与教师的 有出入而不能通过考试。久而久之,学生便习惯于服从教师给予的真理,而不去考虑“真理 ”的多样性,他们习惯于被动的思考而不是主动的思考,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而不会想 到其实“标准答案”并不存在。

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为主导的实践性教育课程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 的感受、学生的需要和学生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主要关注自己,关注自己准备的教案和希望 达到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和学生交往和沟通的方式,不能只关心自己的教案,而 必须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案的关系,要关心教案最后是否会达到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而我们已经习惯了事先准备教案、按照教案教学的方法。要改变这种方法就要改变教师和学 生的关系,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中,我们要和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平等关系,学生和教师不 应仅是教和施教的关系,还应该建立起真正的学友般的交流关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 的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而不仅是教师自认为的需求。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对于长期以教师 为课堂中心进行教学的我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正在努力做着这 种尝试,在建立这种关系中我们真正的得到了许多启发,从教学中不断地得到学生真正的反 馈,开始感受真正的教学相长。

2、没有严格的教学大纲能否算是一门真正的课程?

我们理解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提倡的是从实践中学习法律和掌握法律,而不仅仅是从书本和课堂中学习法律、掌握法律。我们理解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是主要服务于培养合格 的法律职业人员的,因此学生们要接触真正的案件和真正的当事人。学生们在办理案件过程 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会超出原先教案计划中的问题,我们是按照准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继 续我们的教育还是针对学生的需要随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在现有的教育中,考察一名教师是否认真地进行教学,很重要的一方面是考察其准备的教 学内容和教案。所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事先提交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的,有关部门 会根据实现得到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考察以便作出评估。

而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应当真正的与学生讨论所遇到的问题,以 便探索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便要求教师随时改变已经拟订好的教学计划,而重新拟订每 一堂课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这必然使原来拟订的教学计划不能完全得到实施。这种没有严格 的教学大纲的课程算不算真正意义上课程,这种课程对学生是否对学生真正有帮助,也时常 让我们自问自己,也时常让我们产生困惑。

3、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教学,是否能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素质?

在现有的法学教育中,我们已经习惯于经常向学生提供教师认为是正确的答案,但这种答案 是否真正的符合标准呢?在实践中,这种标准答案是否真正的存在呢?我们从未对此抱怀疑 的态度。而我们正在尝试着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真 实的案例和办理这些案件来学习和理解法律,培养自己将来从业的能力。在这种教学中,是 否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呢?学生遇到的问题也许是教师都没有遇到的,教师究竟能 否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呢?

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试图不给学生以标准的答案,教师尽量的启发学 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但是有时我们控制不住自己,会情不自禁地向学生提供我们认为正确的 答案,我们还不习惯于采取开放式的不提供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法 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我们也注意到耶鲁大学的鲍廷格教授说:因为诊所式 教学是把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学生坐在驾驶席上,因此他们是在主动、负责地进行学习。

但我们对不提供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教学,是否能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素质时而发生怀 疑和感到信心不足。

在我们所进行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探索中,真正让我们感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 的态度,他们并不期待得到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和教师真正平等的进行者交流。在我们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听到的最多的话是这样的:“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应当如 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的看法”等等,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意识。这在以往的教 学中,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的。正是我们的学生对诊所式法律教育的主动反馈,才使我 们能接受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和方法对于我们已经习惯沿用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挑战,对不提 供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教学充满信心。我们开始真正地相信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真谛在于“从 实践经验中学习”,或“学习如何从实践中学习”。

4、如何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结果的评价是教师和学生都注重的问题。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是 唯一的,即以学习成绩来进行评价,同样这个标准也适用于对教师的评价。近年来,一些学 校开始注重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和学识水平的评价,但是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却没有得 到改变。因为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也确实无法找到除学习成绩之外对学生进行的更加客观 的评价方法。

而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使我们不可能在沿用已经形成的评价方法,需要我们根据 教学目标创造对学生的新的评价方法,这种新的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同样是需要的。这种 评价方法的确立同样是对传统评价方法的挑战。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这种评价的体系应当如何建立?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评估我们的学生?显 然我们缺少经验。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评价的重视远远要超过教 师对他们的评价,他们更加关心他们所承办的案件的成于败,他们更加关心当事人对案件结 果的感受,也更加注重自己的案件承办的感受,于是我们认为学生们的关注焦点也应当是教 师对他们进行评价的关注焦点。因此,我们努力地使学生们理解,案件的成败固然是评价教 学结果的重要指标,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承办案件中是否真正地成长了,是否得到了他们 所想得到的方法、技能和知识?如果得到了,即使案件没有成功,他们仍应得到好的评价, 而这种评价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实施的。

法学教育方法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尽管我们刚刚开始进行实践性法律教育方法的

尝试,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方法运用产生 的益处。这种益处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放在一种真正的事实环境之中,从而能够使学生掌握如何 能够使法律文本与社会现实结合的分析方法。学生得到了进行法律分析和运用法律解决实际 的问题的机会。通过承办真正的案件和教师的课堂启发式指导以及面授指导,学生能够得到 更多的技巧的训练,以便他们真正地“像律师那样思索”,使其在分析案件事实、收集证据 、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起草法律文书等技能方面的训练得到强化,从而真正地培养 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相比之下,虽然大陆法重视理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 功底;然而可惜的是,它没有告诉学生或没有提供机会给学生学习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 论。传统大陆法系教育模式固守系统性,却割断了文本与实际的联系,忽略了学生实际应用 法律条文的能力的训练。

第二、就我国的法学教育而言,我们在教学中很少注意对学生的律师技巧、实际操作能力、 从具体到一般的综合能力、思维的机敏以及雄辩的口才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缺乏教学中的 启发性、互动性和试验性。而实践性法律教育课程的尝试,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 性,我们的课堂变得如此的活跃和生动,学生和教师开始真正体会到互动式教育所带来的好 处,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

第三、由于学生接触真正的案件和真正的当事人,使他们不得不注重对解决问题能力的主动 重视,他们不再依赖教师对他们的培养,而注重自己对自己的培养。他们会更加注重所承办 案件对当事人的影响,努力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的责任感大大加强,独立性 也大大增强,而这些素质正是法律职业人员所需要的。

正如本文所述,以法律诊所式教育和法庭辩论课为主干的实践性法律课程作为对案例教学法 的补充或挑战,在美国法学教育中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这种改革虽然刚刚开始影响中 国,其所出现的积极效果已经不容忽视。

当然我们深知,法学教育改革的道路漫长,改革的方法也会多样化,实践性法律课程的方法 和模式并不是唯一的改革方法。我们也知道,法律诊所式教育作为一门真正的课程得到教育 部门的承认可能还为时过早,法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我们有决心借鉴实践性法 律课程的成功经验,探索改革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之路,为培养中国合格的法律职业人 员作出我们的努力。

道法教案范文第5篇

一、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目标追求:道法自然、自我释然

教师团队建设,需要每一位教师积极主动地调动已有的经验、意识和创造力,进行思维的碰撞、个性的交融,实现教育经验与智慧的共享。这也是一个自我内化、自我觉醒的心理发展过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质是一种思想体系与价值观的发育,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引导,团队精神与个体活力的焕发。我们认为,将教师个体发展置于团队发展之中,不仅有利于真理的验证、积淀的加速、精华的吸收、智慧的生长,还有助于实现合作式发展、多元化发展、创造性发展,凝聚团队的精、气、神,让教师在思想与行为的豁然贯通之时,体验到由团队发展带来的一种成就感、愉悦感,进入一种道法自然中的自我释然的境界。教师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合作式发展是教师团队建设的坚实根基

一个优秀教师团队存在的基础,在于这个团队内部及每一名成员之间是否真正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共同体。教师团队让原本孤立的、分散的、个体的学习思考、实践研究与经验积淀,转变成一种联合的、统一的、团队式的合作行为。显然,这样的组织方式,对每一位教师的内涵发展都能提供巨大的正能量;反之,每一个体的内涵发展,又为团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团队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教师团队的合作式发展是一个长期积淀、持续发展的过程,是团队建设的根基。我们通过营造团队氛围,物化教育思想,验证教育真理,凝练教育主张,让团队及其个体的思想与行为获得同步发展,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合作式发展。

2.多元化发展是教师团队建设的本源动力

气聚而生万物。一个团队建设的品格如何,关键在于团队之“气”,“气”为团队建设的本原。团队之“气”应该表现为一个团队之丰富的内涵――真气、和谐的关系――和气、宏大的气魄――大气。这种团队气魄的培育,必须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以此博采众长、吸收精华、滋生内涵。我们认为,只限于书本知识、基本技能、实践经验的团队建设,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教师团队观。教师团队建设要克服本本主义、本位主义,它应该是一种价值、精神、制度、行为等多元文化关照下的生动践行。只有在多元文化整体关照下的教师团队,才会洋溢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团队气韵,展现出团队的蓬勃朝气。

3.创造性发展是教师团队建设的核心

对一个教师团队建设品质的判断,关键要看它是否产生一种对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批判与觉悟。伴随着批判与觉悟的内涵的不断丰富,对话与思维的交叉点就越多,彼此的实践、研究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意义就越深刻,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思想及价值观体系,由此团队灵魂便应运而生了,这种团队灵魂叫教育智慧。一个教师团队只有产生了教育智慧,才能真正彰显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也才能真正走向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这是一般模仿式教育、个体式发展、重复累积而缺少批判的教育所无法实现的。我们通过创设思想自由的环境氛围,以反思、对话、批判为基本方式,以凝练教育主张为价值追求,涵养教育智慧,促进教育创新,培育团队灵魂。

二、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内涵发展、构建体系

1.教师团队的愿景规划

教师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愿景规划。团队愿景是团队及其个体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的一种设想与规划。良好的团队愿景不仅有助于提高团队的领导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还能为个体创造更多、更广、更优的发展空间。愿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把个体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诱发出来,把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到团队的思想与行为体系中来,实现个体与团队的有机融合,从而焕发团队及个体的精神与活力。我校教师团队的愿景规划主要包括团队主张与前景规划。

2.教师团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团队愿景的集体性学习行为。相比个体学习而言,合作学习更强调整体推进、互动对话、知识共享,是一种直指组织与个体共同进步、双赢发展的学习组织方式。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合作团队的专业学习,要求每一名教师每学期必须通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5000字的摘记,每一个团队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二是开展基于学习的反思提炼,每学期各个团队要在相关案例、课例的基础上开展反思与批判,以此推进学科特色的构建、校本教材的编写;三是提供合作学习的技术支撑,学校平均每学年投入近二十万元用于教师的培训学习以及购置教师用书,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电子图书,切实保障团队学习的有效开展;四是组织合作学习的专业指导,我们与各级学术机构、杂志社及大学高校等建立了合作机制,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平均每学年达三十余人次。

3.教师团队的习性涵养

教师的团队习性是在长期的团队行为及思想影响下养成的一种内化的、下意识的自觉行为特性。团队习性是一种自生、自动、自能的意识形态与行为方式,是团队及个体的思想方式、认知结构与行为模式的综合反映。团队习性使个性涵养得以最优化、团队合力得以最大化。我校教师团队的习性涵养包括“五种专业习性”:让读书成为一种需求,让磨课成为一种研讨,让反思成为一种自觉,让总结成为一种习惯,让科研成为一种追求。

4.教师团队的智慧凝炼

团队智慧是团队及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基于教育问题的敏锐判断、娴熟运用、综合决策时的科学性、及时性、准确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教师团队在渐进性改变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根本性变化的反映。它是一个团队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成熟团队的气质流露,是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应有状态和重要标志。我校教师团队智慧的凝练主要做法是“三个维度的成果提炼”: 以教学手记、课堂案例、课题研究三种形式,进行教育管理、教材教法、教育主张三个维度的成果提炼。

三、我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实施管理:团队推进、制度引领

1.团队建设的社团管理

团队协作、团队引领,既是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推动学校教师整体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教育研究团队合作发展的趋势。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教师团队建设,先后组建了多种形态、不同层次的教师团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态势:按结构体系分,有校本课程大纲编写小组、校本教材编写小组、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小组等;按学科分,有经典文学研究社团、思维训练研究团队、艺术训练指导团队等;按学术倾向分,有教育科学研究小组、教材教法研究小组、青蓝结对团队、导师团队等;按组织形式分,有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团队的建设与发展,使每一位教师教有所长、术有专攻,人人有所学,人人有所思,人人有所研,最终人人有所长,彰显我校教育朴素而普适的一面。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分别是语文名师工作室、数学名师工作室、英语名师工作室、德育名师工作室、科研名师工作室,旨在通过推动名特优教师团队的发展,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

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不仅是对团队建设目标、内容、过程及预期成效等诸因素进行的统筹兼顾,更是对团队建设过程的一种实时保障、动态调整。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以制度建设来推进团队建设。一是规范团队的专题研讨制度。定点、定时、定内容,以主讲人宣讲―组员研讨―达成共识―落实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总结经验为基本程序的公开教研制度;二是规范团队的集体备课制度。由各组组长提前一周公布研究内容,集体现场分析教材、课例,集中每个成员的智慧与建议,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详案的集体备课制度;三是规范团队的教材过关制度。以某一课或某一单元为研究内容,跨组或跨校口述团队的综合观点、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方案,“以说代上”式的教材解读制度;四是规范团队的理论学习制度。根据团队共建目标与要求,以完成一本业务学习手册的记录、整理一份高质量的教案设计、完成一份教育个案、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论文等“一本三文”为主的团队学习制度,等等。通过制度建设,不仅有效保障了教师团队建设的管理过程,更促进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健康发展。

3.团队建设的评价管理

我校团队建设的评价管理旨在把团队发展要求与个体的内在需求相结合,在内在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实现团队的文化发展。因此,我们的积分评价管理是一种唤醒、发现与培植,追求的是“上善若水”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主要采取“积分制”的评价管理方法,即每个评价项目设置合理的积分,每个团队及成员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积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团队规范,即团队建设所形成的规范与标准;二是团队秩序,即开展团队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三是团队成效,即团队建设的目标达成与建设成果;四是团队文化,即团队建设的辐射与影响。通过“积分制”评价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团队中教师个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团队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和协作调控的最优化。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积分评价管理,实现了教育评价管理的转型,让评价管理走向了一种实践文化的建构。

道法教案范文第6篇

历时一年,笔者对新课改教学不断探索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并于年内向各级报刊发表教研论文4篇。总结我们的课改教学,主要突出如下六个特点:

1、体现人性化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运用期待和爱的情感教育学生,同他们平等交流,与他们商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步,帮助找到自信,这样才能调动每个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和探究欲望。教师课堂提问不再是教训式、命令式,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如多使用此类课堂语言:“请谈谈你的感受”、“你对我的观点是否认同”、“我很赞成你的说法”等,尽可能体现关怀、尊重和信任。

我们努力改变过去“只见教材不见学生”局面,做到教材为了学生,学生使用教材,把学生看作是活跃的群体也是能动的个体。

尊重学生多元性阅读理解,包容个性差异,不再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倡导个人形成自己的思维区间。

2、体现个性化

赞可夫认为:“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发展可能性的发现与形成,也阻碍了学生的一般发展。”而我们教学往往习惯于规范化、标准化,忽视个性化、特色化。对此,语文教学要提倡思维多元化、多面化,如同春秋战国时期那样,儒道法墨等并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体现自主性

自主就是给学生预留较大的学习空间,减少束缚,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文章特点运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不是由老师强行统一方式、统一进度、统一答案,让学生呈现多样化、自主化。在“编辑劝学名言录”和“自拟学习格言”两项活动中,学生又自己加上了“写格言练书法”活动,于活动中实现了快乐学习,自主发展。

4、体现创新性

创新就是勇敢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式,不断生成新的教学思路,机智应变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在教学时设计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拓展思维进行对比思考,每人获得符合内容需要的答案,这个答案不再由教师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发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5、体现对话性

教学过程中的对话包括师生对话、生本对话和生生对话。实施对话教学首先必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这里只谈师生对话。

传统阅读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授-受”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结论,其主动性很少得到发挥使用。我们一改陈腐做法而大胆打破“师道尊严”防线,平等亲和地同学生进行对话教学,以话题为纽带,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教学相长。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概念不复存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文本,流泻思想。但也不因此削弱教师的作用,我们知道“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现在我们品尝到了新课改的甜头,也收获了如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1、理论是课改基础

新课改以来,各种理论如潮水般涌来。但所倡导的这些理论,绝大多数是来自国外的理论,如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成为课改的主导理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被G失,过分强调个性培养而轻视知识教学,批判接受式学习而过分强调探究式学习。否定的太多,继承的太少,新课改几乎没有一个坚实的理论根基。因此研究形成符合语文教学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国国情需要的改革途径已成当务之急。

2、政府是课改保障

新课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重新编撰一套教材,更不是听几节课、开几个报告会的简单事情。新课改工作应是一项政府工程,它关系教育体制、高考体制等相应发生变革的诸多问题,它要作为政府行为有规划、有步骤推行,要如同2003年抗击“非典”那样,全民发动,全员参与。要把课改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之列,对于那种搞形式走过场,或借课改之名弄虚作假的学校个人责令整改,并且像出现治安事件、群众上访那样实行一票否决,评定为不合格,使课改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落实到位。

3、教师是课改关键

教师是新课改的主要实施者,课改的一切措施要通过教师来落实,因此,如果教师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到目前为止,许多教师对新课改认识不到位,如有人认为新课改就是换汤不换药;有人教学新瓶装旧酒;有人干脆你吹你的号,我走我的道。学校组织听课活动,就临阵磨枪,教案反复修改,试讲一遍又一遍,经过一番折腾,上公开课一举成功,一旦完成便“涛声依旧”。况且被听教师主要是刚招聘来的青年教师,这种割发代首式的研讨课,实在没有什么研讨价值,课改与改前不能形成对比。新课改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作秀,需要不断扬弃传统,更新教育观念;需要不断实践探索,充实提高。

4、高考是课改主导

高考是评价课改成果高下的最终杠杆。因为高考分数是最终衡量学生能力、教师水平、学校办学等级乃至一个地区教育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准。因此,不论“课程标准”如何规定,都难逃考试制度的魔掌。由于高考命题形式、命题内容相对稳定与滞后,一定程度制约了课改的发展。

经过实践发现,新课改教学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学习―实践―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如果你自我感觉实践经验不足,课改认识还肤浅的话,那不要紧,就请乘上第二班车,“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问题关键是看你主观上是否愿意努力。

道法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

1.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这种竞争不仅是资源、资金、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学校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者的“母机”,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校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探讨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结果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息息相关的专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要求高校培养出21世纪“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人文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但现如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与总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1专业口径不宽。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一致是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趋势。如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学院的专业设置几乎涉及本国增长最快的前25类职业,专业设置点多面广,甚至超出了体育的范畴。虽然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对高等师范院校进行了专业调整,将体育学科划分为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体育专业,基本上改变了以往高等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上对社会体育覆盖面不足的缺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之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美国体育系的专业方向大致包括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科学专业、运动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产业专业、体育交流专业、体育健康专业、闲暇运动专业、体育旅游专业、舞蹈专业、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及教练员专业等,种类多,涉及面广,这自然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也满足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2课程结构不合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越体现出全方位和多角度,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又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我国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体系,从整体上分析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单一,强调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入,必修课偏多。二是选修课不足,限选课多,任选课少,学生不能根据兴趣爱好来发展特长,个性特征得不到良好的发挥。三是教育类课程比例偏少。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质,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又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但在现行课程体系中,教育类课程单调,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受到忽视和削弱,学科门类偏低,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四是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

2.3教材内容陈旧。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是师生思维互动的桥梁。教材应该是体现当代人类最新知识成果,基础性与时代性并举、稳定性与创新性并存。但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编著的,虽经多次修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内容落后于时展与体育科技进步的问题。

2.4教学手段落后。体育教学手段是指体育教学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媒介,以及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的操作物。[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各种先进的电教设施不断更新,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普及。但不少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还是靠一本书、一套多年不曾变的教案、一块黑板,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低。此外,技能课受天气的影响仍很大,场地器材也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5现代教学方法运用率低。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课程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或操作体系。教学方法掌握和应用得好坏直接决定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调查表明,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演示法、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等常规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方法如合作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多信息通道法等应用率却很低。

2.6教育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对学生思想、知识及运动技术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考试只是重视笔试和运动技术的重复再现,这种考试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能力等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3.对策与建议

3.1在培养目标方面,应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进行“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将当代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中涌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课程纳入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现代体育教育思想和创新意识,能够迅速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和迅速接纳新事物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3.2课程设置方面,要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贯彻“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增设教育类课程和社会人文课程。另外,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增设身体素质训练、活动性游戏、保健气功等非正式运动项目,以促进与全民健身和体育大众化的接轨。

3.3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时代性,并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师德教育,充分体现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点。

3.4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传统的考试和命题方法,坚持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坚持分层次评价和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2.13.

[2]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道法教案范文第8篇

转变观念

到达培训基地的第一天,一条醒目的电子横幅映入我的眼帘:“热烈欢迎参加XX省监狱系统心理咨询师上岗证培训班的各位学员”,心理顿时“咯噔”一下,我是心理咨询师吗?!对这个称号我很不自信,虽然三级咨询师证是自已埋头奋战二个多月付出辛勤汗水考出的真实成绩,问心无愧,但我知道那远远不够,因此踏上培训之旅,我是抱着“学习并解决问题”而去,带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惯性思维去学习。于是,起初,我认真学习,希望掌握技能,然后,希望能解决问题,可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却惊奇地发现,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掌握多少知识成为几级心理咨询师不是最重要的,让咨询师自己成为“尊重每一个生命,大爱,随缘自在”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从两个误区中走出来:

一是走出“明察秋毫”的藩篱,学会“用心陪伴”。原以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一定是非常自信,有着强大的气场,有很好的口才,有较高的职称,能深入“探究”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一针见血地指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能“驾驭”整个咨询过程,擅于采用各种“立竿见影”的快捷方法帮助求助者,就像一位高名的手术医生一样“刀到病除”。于是,我怀着这样的目的,非常迫切地希望掌握各项技能,从而达到“明察秋毫”“一叶知秋”的境界。然而,殊不知,这恰恰只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最低境界。通过几天的学习和感悟,特别是听完XX治疗大师王求是老师的授课后,我如梦初醒。他整个的课程没有教案,没有课件,完全不是标准的授课模式,书上的知识只字不提,却全凭一张嘴将佛学、禅学甚至茶道、太极拳融为一体,以非常幽默诙谐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在轻松中慢慢悟出所蕴含的精华,过去模糊的理念逐渐变得清晰。作为心理咨询师有三层境界,前面是第一层,第二层境界是,心理咨询师拥有较多的心理正能量,内心丰富的知识和智慧足以让他表现出沉静、低调、稳健,他很自信,但这种自信没有外显的张力不会给他人以压力,接近他就象靠近春天太阳般的温暖和舒适。在咨询中,不管他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流派的方法,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会贯穿始终。他不会唐突地指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而是以非常隐晦和温和的方式让求助者自己去探究可能需要解决的心理情结,使求助者感觉不到任何伤害而产生阻抗,却感激他无私的关怀和爱。到了这一步,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然后,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第三层境界是,他已经没有了角色的概念,整个人都和谐统一了。一眼望去他是如此平凡,但走近他,却能感觉他象大海般深邃、平静的博怀。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直接地或委婉地,他都不会给求助者任何结论或价值评判,甚至他只会静静地呆在那里,你就能感觉到从他身上发散的那种对全人类的悲悯之情,这博大的、完全没有偏见的淡淡的无形之爱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即便是罪人在他面前也不觉羞愧,就象孩子绝不会因为在慈爱的父母面前自然地表现出弱点而羞愧一样。到了这样的高度,他的存在就是一种治疗,一切的流派一切的技术都隐退了,只有这化育万物的精神存在……

有了大师级老师的指点,我的脑子里不断地浮现这些词:“一两拨千斤”“润物细无声”“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咨询或咨疗过程重要的不是“说教”、“改造”,而是用安宁平和的不加任何个人价值评判的心态去“陪伴”,就像一位母亲陪伴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体咨询就是一个人陪伴一个人成为一个人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就是一个人陪伴一群“人”成为一群“人”的过程,重要的不是用“脑”去“揣摩”,而是用“心”去“陪伴”,犹如清风拂面,月光挥洒,不见花开,却有暗香浮动,我想,这就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最高境界。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二是卸下“全面撒网”的枷锁,知道“量力而行”。踏上培训之旅,最初有些惶恐不安,因为这将意味着未来的责任重大,学以致用,如何靠“心防”来促进监管安全,让每一位求助者或干预对象通过我们心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各个击破”,特别是如何解决监狱目前诸如邓某等几个“老大难”问题,所以对学习抱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然而,通过大师们的指点,我终于明白,要学会“量力而行”,学会“放下”,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正如一个资深的监狱心理咨询师所言,对于这些“心理癌症”患者,再高明的咨询师也是无能为力的,特别是讲授“个案”课程已七十多岁高龄具有几十年丰富实践经验的方老师也如是说,我更深信无疑。我想,咨询师也要 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要能“走进去”,更要能“走出来”,要学会“随缘自在”,不要给自己树立过高的“期望值”,否则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难以保障。

三是,转变“孤军奋战”的观念,推进“全员参与”。心理咨询工作并不只是心理中心几个咨询师的事,也不是监区几个咨询师的事,而是每名警察无形中都在充当着这个角色,因为一个警察外显的气

质、人格力量、个人魅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服刑人员,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服刑人员的心理治疗!

他山之石

几天下来,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和这样一群大多处于八十年代左右的年轻人相处,他们的博学,他们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让我深深感动。按照省局的安排,我狱心理中心陈红同志作为我狱代表作了经验发言,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建设,我狱心理咨询及矫治工作均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然而,我们深知,在我省乃至全国,服刑人员心理咨询及矫治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各方面还很不成熟,各兄弟单位也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各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省局领导的总结讲话大大开启了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我们深信,未来我们一定做得更好!湖南监狱系统会做得更好!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也许我永远也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是已行走在这条路上,领略一路的风景,开心!快乐!

道法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家在场;民族社区;宗教;正功能

[作者]雷勇,贵州民族学院马列部民族学副教授。贵阳,550025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066-006

当中国以现代民族国家的身份推进其现代转型的时候,中国的社会历史经历了从线性到复线的变迁。受此影响,国家、地方、社会和族群之间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即从传统意义上的松散联系演变为今日的紧密勾连与持续互动,在此过程中,来自国家层面的影响自始至终地伴随了社会历史的解释、书写和演进,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国家在场。国家与地方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特别是在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困扰民族国家的当下,国家在场与民族及宗教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拟选择作为民族和谐共处与宗教多元共生的社区――黔中青岩――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国家与地方社会在民族宗教事务领域的互动关系。

一、民族社区与宗教场域

位于贵阳西郊约30公里的青岩,最初是作为明王朝经略西南边疆事务时所设置的众多屯堡户所之一。经过逾六百年的政治更替与社会变迁,今日青岩已经发展为面积约90平方公里、包括5个街道委员会和17个行政村(自然村落106个)的民族社区,族群分布涵盖了苗族、布依族和汉族,其中苗族和布依族人口约占该民族社区人口的40%左右,且苗族、布依族人口规模在500人以上的村落有8个。在方面,青岩社区民众在原始宗教(民间信仰)、传统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外来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有规模不等的信众。这些宗教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传入青岩,如苗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是随着苗族在明朝以前的较早时期从外地移入青岩地区居住时带来的;传统宗教则是随着明王朝大规模开发和驻屯黔中大地以后跟随汉文化的到来而发展起来的;而外来宗教则是在近代外国侵略势力的裹挟下经由西方传教士传播的,1861年这里还发生了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青岩教案。”

一般来说,民族社区是在民族村落基础上经由一个或数个民族村落不断整合和拓展而来的,带有鲜明族群性、地域性和社区性。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村落更多地是强调地缘与血缘的关系,那么民族社区除此之外又增加现代社会的联系、交往和流动。由于民族和宗教的天然联系,所以民族社区自形成那一天就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活动及其所代表的宗教关系。并且,存在于一定地域环境之下的民族社区之中各个族群的经济生活方式、族群关系和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宗教活动产生影响。以今日青岩为例,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相当、功能齐全、联系紧密和内容丰富的民族社区。在这里,每个民族内部都有不同的,各种宗教活动和谐共生,相互交融。在国家的参与和主导下,“原始宗教、民间宗教并不驱赶佛道,佛教、道教也不力图消灭原有宗教,它们‘和平共处’,各自授戒、传道、做法事,互不干扰。”这种共存的思想与态度同样也体现在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信仰与传播方面。而各种微妙而复杂的国家与地方、民族与宗教、政治与社会、此岸与彼岸的关系一一包含于各种宗教活动之中。

许多类似青岩的民族社区天生就是一个宗教场域,它提供了一个场域供各种形式的宗教进行对话、交流与博弈,而背后则隐藏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在这个特定的场域里,宗教包含了“由特定的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场域在本质上是历史与现实的、实际和可能的关系网。”所以研究其中的宗教活动及其关系可以洞察区域社会的各种关系,正如历史人类学者对一些关于乡村的民间故事与历史记忆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故事与传说的富于同情心的理解,研究者可更加深刻地重构乡村的历史。”对青岩民族社区的解读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展开的。

二、民族社区宗教活动中的国家因素

宗教作为一种精神信仰与文化体系,一方面力求与世俗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又与世俗世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现代民族国家的语境下,当代宗教越发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原本出世的精神品质在当下彰显出入世的行为风格,许多本来属于范畴的仪式、观念和行为与社会事务和国家政治纠缠在一起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乃至影响现代政治。因此,宗教活动一直牵涉到国家因素,这种情形在民族社区的宗教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是民族社区宗教活动的合法性是由国家所赋予的。所谓的合法性,原本是指“人们对于权力的认可,这种认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上,如认同、价值观、同一性和法律等。”民族社区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则是国家以政治权威和制度保证的方式对一定形式的宗教活动予以确认,具体内容包括:宗教经典的解释与传播,宗教建筑的建设与修缮,宗教人员的封赏与认可,宗教仪式的默认与接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宗教活动开展提供经费资助或对宗教机构接收社会捐赠的默许等。以青岩为例,最近30年来,国家以各种形式积极推进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既贯彻了国家的宗教政策,又赋予了该民族社区各种宗教活动的合法性。如1980年佛教的迎祥寺开始恢复宗教活动,同年基督教礼拜活动得以恢复;1981年,青岩社区成立天主教堂管理机构;1987年,青岩政府重建基督教堂;1990年当地政府重修定广门和迎祥寺;2000年,重修寿佛寺,是年还成立了花溪天主教爱国会,以及抵制罗马教廷对140年前的“青岩教案”进行翻案;2001-2002年,国家在青岩社区重修了佛教的慈云寺、道教的万寿宫;2006年万寿宫又被贵州省宗教管理部门正式批准为青岩社区道教场所。可见这些年青岩社区的宗教活动之所以如火如荼地开展,以及当前当地政府开发宗教旅游资源的大投入,其背后再一次显现国家对宗教活动合法性权力的赋予。

其次是民族社区宗教活动的规定性再现了国家对地方事务的强烈介入与积极参与。民族社区至少包括族群、地域、权力、伦理和制度等多重因素,成为联系紧密的社会网络。针对当代宗教世俗化的行为取向,民族国家显然不可能对宗教活动视而不见置之不管,恰恰相反,国家始终保持对宗教高度关注。民族社区宗教活动的规定性就折射出国家在宗教活动方面的身影。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民族国家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宗教活动中外在形象的塑造,二是民族国家直接运用政治、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参与民族社区的宗教活动。在青岩社区流传着女神与女魔的传说,女神张仙老祖作为儒家伦理的化身,代表儒家社会规范和价值,当地修建了张仙老祖庙,成为社区居民民间信仰的重要宗教场所之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女魔石妖姑太,作为不道德的代表,则从反面象征社会的动

荡与失序。这种属于民间信仰范畴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区民众对社会基本的伦理、价值和规范的界定和取向,而背后的动力则是来自于国家。再有就在2000年10月1日,罗马教廷将在青岩教案中死去的4名教徒册封为“圣人”。次日,新华社发表了《揭开所谓“圣人”的面目》文章,揭露梵蒂冈此举的政治意图。当地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经过精心考虑,周密安排,相互协调,最后成功地解决了这次宗教事件。这一事件从头至尾体现了国家因素在民族社区宗教活动中的真实存在。

再次是民族社区宗教活动之种种仪式承载着国家意识与地方社会观念的对接。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社会情感的载体,提供象征和仪式,从而使人们得以表现将他们和他们的群体联系在一起的深厚感情。”就是这种载体,在民族社区形形的宗教活动中以符号或仪式的形式将国家与地方联系起来。比如在汶川地震之后,一些寺庙为死难者举行超度法事仪式,这种仪式“一方面表达了中国人对受伤的‘他者’极其真实感人的同情与关怀,另一方面又可唤起参与仪式观众的同情心以及对人世间苦难的感知能力。……在这一事件中,对苦难的超越与征服遂成为一种共同感知的社会信念。”在青岩,遍布各个宗教活动场所的匾额、碑帖、楹联、标语、题词、广告册、宣传单,如:“爱国爱教,利国利民”,“国泰民安,道法自然”,“圣主恩倾神州大地,基督赐福华夏儿女”,“贯彻自由政策,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这些国家存在的符号或国家作为象征的符号,不管是宗教机构所表现,还是地方政府所表现,都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强烈地传达了国家意识而地方社会也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显然,在社区宗教活动中,仪式在强烈地传达着国家的政治意识。这是因为宗教包含了丰富的仪式,“一直被作为宗教的一个社会实践和行为来看待。”以青岩道教为例,一直有着“打清醮”的宗教活动仪式,俗称青岩打醮。该活动分别在春秋两季举行,春醮为太平教,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秋醮为瘟疫教,遣送瘟神消灾,造福大众。活动在夜间举行,有着一整套程序和仪式,如道士行法事施孤,即超度亡灵、遣散游魂而每家备斋饭,最后以燃放烟火结束。通过这种仪式,原本平行的国家与社会、世俗与宗教走向了的对话与对接。

最后是民族社区宗教关系的调整包含了国家的因素。结构上,民族社区宗教包括了一定社区空间下各种宗教类型或同一类型的不同教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状况,呈现出差异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的特性。由于民族社区宗教行为的内容涉及权力、资源、利益、空间、信徒和话语权等世俗事务,因此很有可能形成复杂的宗教关系,它的调整除了各个宗教主体主动进行以外,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国家”这个“外部性”因素。在青岩,苗族、布依族的原始宗教和汉族的民间信仰、原有的宗教(佛教、道教)与后传入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以及汉族的民间信仰与制度性宗教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在总体和谐的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张力,如“主”(基督教)与“祖”(民间信仰)之争,佛教与天主教发展信徒之争,以及本土宗教之间、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之间的宗教资源开发之争等,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该社区宗教关系的发展。此时,就需要国家在场来调整宗教关系,如对于“主”与“祖”的礼仪之争,以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对于资源利益之争,建立共享共赢机制,调适宗教关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宗教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国家在场之下民族社区宗教正功能的生成及意义

1、民族社区宗教正功能的内涵

作为一种满含仪式和观念的信仰体系,宗教在关注彼岸世界的同时也在强烈地关注现实社会。这就使得宗教对现实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随着时代、场域、制度和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变动性与差异性。在功能上,表现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积极性,或者是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负面性,这就是常说宗教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宗教的正功能与负功能几乎是同时存在的,为所处的社会所建构,一定条件下二者之间甚至可以相互转换。以往人们对宗教的负功能关注较多,研究得比较深入。然而,在对其正功能方面,人们的关注较少,特别是在对当下发展迅猛的民族社区宗教活动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理上对其内涵来好好地梳理一下。

西方学者认为,宗教的功能主要是适应(adaption)、整合(integmtion)和认知(cognition),涵盖了内心、社会和人生三个大的层面。针对中国的宗教,著名的台湾学者李亦园则认为,宗教本身及其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属于观念层次的终极关怀和属于社会层面的社会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尽管中外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却是相通的。这种宗教功能属性的层次分析,对研究民族社区宗教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在民族社区里,民间信仰集文化性、族群性和民间性于一体。通常,宗教的正功能主要体现在民众心理慰藉、民间文化传承、族群认同增强和社区整合发展等方面。在青岩,这里的民间信仰可谓蔚为壮观,单是村庙,北门有川主庙,祭祀孙膑;黄家坡有药王庙,祭祀孙思邈;南门有雷神庙,祭祀雷神;南大街上有财神庙,祭祀赵公明。在这里,每逢各个村庙的祭祀时节,人来人往。香火缭绕,热闹非凡,古朴的仪式、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得到呈现。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村庙信仰是一种非常宽容的信仰,与其他宗教并不冲突。”这些民间信仰,一方面使得汉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另一方面又对青岩社区的整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就是民族社区的传统宗教中的道教和佛教又与传统文化糅合在一起,其正功能除了具有民间信仰的基本功用以外,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由此对族群关系的强化。研究表明,“宗教是族群文化认同中真正能够持久的基质”,“共同的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聚合力,不同的族群因信仰同一宗教,乃使他们间具有了相互认同的潜在动力。”在青岩,道教与佛教的传入是随着帝国王朝在西南地区拓殖时经由汉文化带来和传播的。由于贵州特殊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许多传统文化在这里的保存之完好常常令其母源地惊喜不已。而且,一座座寺庙、道观以及带有浓烈地域认同和历史记忆的会馆夹杂在一起,和谐共生,以一种独有的方式将国家与地方、宗教与世俗、移民群体与世居民族紧密地联系起来,最后形成和而不同、一体多元的格局。

此外,作为来自异域的天主教与基督教,其仪式之规范和组织之严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介入之深,它们在青岩社区的传播与发展显得格外引人关注。这些制度化的宗教在与中国本土宗教经历了猛烈碰撞之后,也呈现出一定的正功能,即一是弥补了中国传统宗教在某些方面对现实社会关注不够之功用,再就是积极与中国传统宗教的对话,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一定程度上也增进社区的整合与发展。

2、民族社区宗教正功能的生成机理及意义

民族社区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身处其中的宗教活动与其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一方面国家的身份认同需要社会提供各种参与,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的构建也受制于国家的制度安排。杜赞奇甚至还认为,“现代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形式与内容是世代相传的有关群体的历史叙述结构

与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制度性话语之间妥协的产物。”民族社区宗教的正功能,就是在民族国家话语体系下宗教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之适应性,它的生成包含一定的逻辑性。

第一,民族国家规定了民族社区宗教活动的社会属性。“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一定社会形态下的宗教活动反映其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属性。在现代社会,这种属性则是由民族国家规定的。比如,民间祭祀中的家族、权力与资源的复杂关系,“体现了村落作为社会互助和认同的共同体”的属性。而祭祀过程中围绕家族、权力与资源的合作与冲突,所表征的是在“家”与“国”的观念。本质上,民族国家的观念通常以一种意识形态或价值体系表现出来,宗教在与社会发生联系时也就或多或少地折射了国家的观念,此时,宗教的正功能也就得以形成。任何一种宗教形态,无论其与社会联系的程度如何,都是以一种信仰的方式对国家要求做出回应并作用于社会,此时它的功能及其属性就得以呈现。换言之,民族社区宗教活动的属性为民族国家通过自我认知、想象和界定所建构。对此,吉登斯关于东西宗教的社会属性曾有一个精彩的论述,他指出:“东方宗教在信徒中培养了一种对现存秩序的消极态度,基督教则包含了与罪恶的不懈抗争,并由此可以激发起对事物的现有秩序的反抗。”这说明了国家对于宗教正功能的生成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民族国家通过制度安排引导民族社区宗教正功能的形成。对民族国家而言,民族社区宗教正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在国家政治框架下让宗教活动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这种作用并不完全是自发生成的,很大部分必须经由民族国家在国家和社会层面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妥善处理宗教与世俗事务之关系,对于宗教的积极性予以制度上肯定,对于消极性要尽可能小地减少其对社会的冲击。这些制度设计,包括国家法律制度对宗教的规定,地方政府的配套政策,社会团体的参与,以及民间机构的跟进,由此形成自上而下的操作系统,处于顶端的国家牢牢地把握了整个系统的运行。事实也是如此,现代民族国家对于宗教的功用之关切,在当下不是消减了,而是在增强了,国家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引导宗教发挥积极作用。在青岩,宗教活动的开展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如《宗教事务条例》)的保护下进行的,其宗教活动正功能的发挥得到了国家的认定和支持。近年来,针对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地方政府于2007年通过《贵阳市青岩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促进青岩社区的宗教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在这一系列制度安排的背后,则体现了国家的参与性与主导性。

道法教案范文第10篇

一、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写”――以写促研,研教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

纵观全国上下一些叫得响的知名教师,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没有摆开一个“写”字。对比一下我们身边一些“准优秀”的教师,他们无不因为不会写、不爱写、不学写,最终出现了专业发展瓶颈。问题在哪里呢?

1.“拿得出教学成绩”的老师要写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因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会把教学质量放在重中之重,与年度考核挂钩,与评先表彰挂钩。因此,一部分教师就“想尽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去探寻“考试秘笈”,去弄“分数法宝”。于是,学校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号召大家学习啊,这些优秀老师必须传授教学经验啊!所以,他们就不得不“写”了。如果没有“写”的能力,最多这位“优秀教师”只能停止在学校层面,甚至说,他只能停留在“教书匠”层面。我们身边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教学质量”年年获一等奖,评先表彰权重40分年年拿满分,可就是难于与“优秀教师”结缘。

2.“当得好班主任”的老师要写

班主任,是教育主管部门高度认可的岗位。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因为多方面因素,一些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一些教师不适合当班主任,一些教师当不好班主任,这就成全了一部分有管理能力的教师。经过八年十年的磨砺,一部分班主任就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块牌子。一听到他或她,十里八里的都知道。他或她就成了一名“优秀班主任”。同样的,成为优秀班主任后,你得介绍管理经验,你得分享教育智慧,你得启迪辐射更多的教育同仁啊!所以,你得把你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写”出来。如果缺乏“写”的能力,最多您的“优秀班主任”也只能停留在镇级、县级层面。甚至说,只能停留在“孩子王”“管得住”用妗H国优秀班主任中,会写的成了名教师、特级教师,开专栏、出专著,不会写的昙花一现,销声敛迹。

3.“讲得出优质课”的老师要写

一堂好课,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之一,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根基”。虽然,一堂好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一堂优秀的公开课,依然有它最为基本的“模样”。可以说,一名一线教师,一辈子、几十年都在为这个“优质课”努力不止。有不少教师就是靠“一堂好课”走向了“优秀教师”的行列。从辖区内渐渐走出辖区外,从县级走向市级,从市级走向省级,乃至最终走向国家层面。

同样地,我们依然能发现,这位老师的课离不开“写”的工夫。――教学设计要“写”,说课要“写”,课后反思要“写”。如果不能“写”,别人不知道教学理念如何之新,教学思路如何之巧,教学智慧如何之高。一句话,你的课最终没有人认识它的价值所在,最终不会传播很远很广很高。最多,他就停留在地市级层面,甚至说,他就停留在一个“教学能手”层面,达不到“专家型”和“卓越型”境界。

4.“写得出教育文章”的老师要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对语言文字感兴趣的老师,就因为会写文章比谁都先“出名”,越写越感兴趣,越写水平越高。一些有思想的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了教育写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钻研教育写作,去尝试教育写作,从而在教、研、思、写、教方面,探寻到一条走向“优秀教师”甚至是“名教师”的成功之路。回头来看,这些会“写”的“名教师”们的其他工夫,多数“名教师”属于当地或学校中 “既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的“多面手”。会写促进会研,会研促进会做,会写的教师最终把思想转换成了“教育生产力”。

二、一线教师如何提高“写”的水平――树立信心,积极行动,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少一线教师一说起“写”就头疼。有人说,就是不会写;有人说,就是学不会。其实,他们说的都不是这么一回事,甚至觉得在“自欺欺人”――“不会写”,谁是一生下来就会写?“学不会”,能告诉我怎么学习写作的?自费订阅了一份教育杂志吗?完整收集过学校订阅的教育杂志吗?调查表明,一所60名教师的学校,每年报刊费不下两万元。可遗憾的是,不少学校的报刊一发下来就被成沓成沓地扔进了废纸篓里。

1. 要树立“我能写”的信心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是的,写作并不完全是情商决定的,人人都能写,人人都能提高。一个有心人,读书多了,他就会感悟“这就是我的课堂发生的故事”,就会形成一种“原来文章还可以写!”的自信,就会产生一种模仿写作的热情。趁热打铁,敲击键盘,敲着敲着,灵感就来了,洋洋洒洒文章初成。投着投着,他就成功了。一个单位总有那么一些“另类”,他们做了“有心人”,阅读了这些文字后,把这些好文章“剪”了下来,“下载”到自己的博客或者空间里。他们把自己的课堂变成了写作“试验田”,把那些一点一滴的教育现场变成了他们键盘下的写作素材,写出了一篇篇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让更多人分享了他们的智慧,让更多人传播了其教育思想。他们也由此“优秀”“ 成名”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师专业获得了生态成长,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找到了最好的家园。

2. 要找到“我会写”的方法

树立了自信,自然就会寻找方法,探求写的诀窍。这里,我可以信心十足地鼓励各位朋友:写作很简单,只需要做到“1、2、3”就行。

“1”,就是一个字――悟。说的再多,读的最多,不如自己一悟。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一些类似的故事。一悟教师的观察视角,二悟作者的教育困惑,三悟那时的教育机智,四悟事件前后的教育原则、规律和艺术,五悟文章的谋篇布局。

“2”,就是两个面――“道”和“术”。所为道,就是道理、道法、观念、原则、规律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的东西。所为术,就是技术、手段、方法和技巧等程序性、操作性、实践性的东西。比如,文章的主题、理念、思想就是“道”,文章的题材选取、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就是“术”。写作时,“道”和“术”,缺一不可。

“3”,就是三步棋――找、品、敲。第一步,找。订阅一套,或者在学校图书室、收发室里找寻一套完整的教育杂志,放在案头、床头或者沙发上。第二步,品。认真细致、从头到尾、从标题到正文、从段落到语句,研究性地品读一篇最喜欢的文章。第三步,仿。仿,就是模仿。悟出一个写的点子,及时动手记下自己那时那刻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敲”出文章中“似曾相识”的教育现场,模仿敲击键盘打出一篇亲手打造的原创文章。三步棋走完,一篇文字就大功告成了。

3. 要葆有“我想写”的原动力

一是制订规划,有志者事竟成。 给自己制订一个写的目标。比如,学科论文、教育随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给自己一学期一个目标。然后,积极探寻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不达目的不罢休。记得读大学时,笔者的一个规划是在地方报纸《三峡希望报》上发表文章。不久,我的散文《父亲,该有件新衣》真的见报了。步入讲台后,希望能在《三峡日报》的副刊发文,于是兼顾教育新闻和散文写作同时进行。虽然那些报道文字只是一些“豆腐块”儿,但却给了自己后来拿起“笔杆子”莫大的鼓励。不久我的散文《父亲的皮夹克》《土豆情结》《汽水饭》等见报了。写作热情的逐渐高涨,写作“原动力”就会越来越强化巩固。

二是调整心态,天生我材必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写作大师、专家、作家,还是一般初学写作的人,都不能保C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发表,因此,要调整好心态。即使暂时不能发表,也不能就认为是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这家杂志没采用,或许是主题、风格、字数、编辑的胃口等原因。这时候不妨考虑另一家媒体试投,同时考虑下一篇素材收集和准备。发表,只是享受写作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还有一种写作享受,就是“记录”。当下或称为一个“自媒体传播”时代。自己记录可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博客,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都是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悟的大众化传播平台。一个有记录习惯的人,也会从中找到无尽的快乐。

三是广种博收,功夫不负有心人。 教育写作的内容很广泛。除了教育教学论文之外,还可以写教育时评,写书评,写随笔,写叙事等等。素材来源不要局限在某一个领域里,写作文体也不要局限在纯粹的论文上。只要是“有心人”,我们自身的课堂就是一个永不枯竭的写作素材基地。之外,还可以关注、参与报刊的话题征稿。这些征稿中提出的问题,都能很好地促进我们一线教师去思考,去落笔,去争鸣。

更退一步讲,一线教师写教学反思,写教学设计,写说课稿应该是人人都会的。我们可以把任教的学科的每一册的每一个章节内容写出来,形成一个教学设计系列、教学案例系列、说课稿系列、教学反思系列、课件系列等等。这对于自己成长来说,都是一件极其了不起的事。

三、一线教师如何开辟教育写作的“试验田”――反思实践,读书助力,源头活水自然成

课堂、教室乃至教育,都可以成为一线教师写作的素材。尤其是课堂,教室是我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我们完完全全可以变为研学做的“试验田”,尝试对教育进行研究、实践、反思、提升、写作、分享。

1. 反思。反思什么?反思成功,反思灵感,反思艺术;反思失败,反思失误,反思不足,反思不当等等。总体来说,小的方面:反思我们的课堂一点一滴发现和处理,反思我们每一个的教学环节的预设与生成,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量与质的统一,反思我们的课改实践行动,反思我们的办学行为,反思我们的师生关系处理,等等;大的方面:反思我们的课程意识,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反思我们的教书育人职业道德,反思我们的教育良心,反思我们的教育良知等等。总之,反思就是提出问题,自问自究,反思就是微课题,自行设计探究计划,实施实验计划,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举措,然后付诸行动。

2. 实践。 反思过后,初步找到问题原因,就会自觉付诸课改行动,这是难能可贵的。怕的是,明明是自己错了,还固执己见,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始终放不下来。有的老师总是与学生发生冲突,别人为他悲哀,他却无动于衷,自以为是,单纯认为“现在的孩子任性”“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他从来没有想到,孩子们不喜欢我,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我是为孩子们好”是你的真心话吗?考虑过那是为孩子们好吗?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民族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你的教学行为是“围着部长转”,还是“围着家长转”,抑或只是“围着校长转”?你有没有底气大声说出来?有没有勇气坚持做下去?

上一篇:奥数教案范文 下一篇:童年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