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晨读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25 00:21:15

宪法晨读内容

宪法晨读内容篇1

。如果说宪法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主要处于观念形态,因而并不直接表现为宪政实践的话,那么宪法规范则是将宪法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与宪政实践直接联系起来的桥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宪法晨读优秀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宪法晨读优秀心得体会1同学们,现在我们站在大操场上举行升旗仪式,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而不是星条旗或者太阳旗呢?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来上学,而不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呢?理由是:这是由法律规定的,更准确说是由宪法规定的。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八个法制宣传日。

本届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科学和谐发展”。那么什么是宪法?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母法,就像家里的母亲一样。所有的法律都必须根据宪法产生,不得违背宪法,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宪法是爱法,就像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

宪法是国法,宪法不是家法,也不是校规,而是规定整个国家基本制度的国法。大家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我们变坏真是太容易了,比如网吧、游戏厅等,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荒废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的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我们完全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借此机会,我特别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一、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准沉迷于网络。纠正网络游戏、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二、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

三、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

在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诱因。一些学生一味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比高档、用,过度的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得不到满足就去偷去抢,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我们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一时的痛快,而毁掉自己的一生。四、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只要我们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呢?

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我们每个学生是其中的一员,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或发现某些不良苗头,我们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劝阻制止,并及时报告班主任,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相互帮助,团结奋进。让我们一起学法、知法、守法,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学生,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人类的文明,共创和谐校园。

2021宪法晨读优秀心得体会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儿童受国家的保护。1991年制定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保障进行了完善。宪法的意义在于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宪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法律效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宪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和国家根本制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使我们的人格、人生、财产受到保护。

学习贯彻实施宪法,要把握和深刻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我们学习宪法,要全面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基本社会制度,准确把握国家的根本任务,准确把握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基本义务,准确把握国家机构设置及其组织与原则等,并将宪法各项规定作为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深刻认识宪法是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是从根本上保证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基本主张和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基础,从而增强贯彻实施宪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我们的国家因为和平,因为和谐,所以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作为一位炎黄子孙,有责任去维护我们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

我们心中最神圣的法典是宪法,宪法在我心中,只因为我爱我的国家,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宪法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法律保障,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宪法的解释结果具有唯一性,这并不意味着宪法的内容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宪法内容是会随着时展而变迁。宪法根植心中的方式不是机械的,而是出于内心的真正渴望,出于对宪法中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等精神内核的向往,出于对宪法权威性的敬仰,出于对个人民主权利的追求,出于对国家、社会制度的疑惑,出于对宪政的民主程度的期待。

让我们用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仅自己遵纪守法,还要把法制意识宣传给周围的人,真正做到宪法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宪法更在我们的心中。

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宪法晨读优秀心得体会3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人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有了它,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总而言之,法律是人民安全的保障,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规范。知法、学法、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并且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运用法律来捍卫自己合法的权益,使自己成为一个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公民。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很小的事情都会用到法律。例如:在马路上靠右行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在十字路口听从交警的指挥……这些虽然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却都与法律有关系,这就证明法律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而已。作为小学生,我们虽然对法律的理解不够深刻,但是起码我们知道,在学校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遵纪守法,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拾金不昧,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些都是优秀品质,我们每个学生都知道,但是能把这几点做好却很不容易。一些同学平时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慢慢地养成了不良习惯,长大后就很容易违法乱纪,使自己误入歧途,深陷囹圄。因此别忽视了小事,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也许就是你步入歧途的导火索,会让你走向不轨的道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教训。

同学们,让我们知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永驻我们心中,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那样我们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2021宪法晨读优秀心得体会4宪法修改集中体现了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重大成果,体现了以党中央治国理政、与时俱进的战略高度和责任担当。我们坚决拥护、完全赞成、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工作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思想指引下,奋力谱写秦皇岛教育发展新篇章,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应有力量。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作为国家治理的总章程,必须顺应时展,符合国情需要。本次宪法修改根据中国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新需要,将思想载入宪法,充分体现了理论自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这次宪法修正案的高票通过反映了人民的所思所想,体现了民心所向,顺应了时展要求,真正做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这次修订宪法也使我国宪法更加成熟,更能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宪法修改是民之所盼,得民心、顺民意,是时展需要,更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引导广大师生提升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起航。

作为一名党员,我也积极学习了这次宪法修正的具体内容,深刻感受到此次修订宪法的深刻意义。从我国历次宪法修正的内容来看,我国宪法依据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是一个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此次宪法修正,更是顺应了时代要求,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2021宪法晨读优秀心得体会5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宪法方面的知识,使我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下面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一、充分认识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意义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充分了解到了这次修改宪法的特点从修正案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现实性:这次宪法修改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的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保证了宪法与现实的统一。

(1)、确立重要思想为宪法的指导思想。

(2)进一步明确国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3)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4)关于主席职权的规定。

2、以民为本:宪法修正案充分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关注和保护。

第一,宪法修正案确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把人权由一个政治概念上升为法律概念,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由党和政府上升为国家,突出了人本精神。

第二,完善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宪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它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和保障作用。它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过程中所取得的一项重要保障。

宪法晨读内容篇2

活动主题

本次“国家宪法日”系列活动的主题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活动时间

11月28日—12月10日

活动内容与形式

1.11月28日邀请司法局法制宣传科科长(我校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报告大厅为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2.在12月3日周一升旗仪式上安排学生宣读宪法演讲稿,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内容,引导学生学法、尊法、守法;

周一班会课期间开展主题为“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主题班会。

3.12月4日组织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通过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收看“晨读宪法”直播视频,全体师生同步跟读,进一步加大宪法宣传力度。

4.12月6日前后组织“宪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通过试题竞赛,对我国宪法有更全面的认识;

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点击普法网“宪法小卫士”活动,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宪法知识挑战。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我校把“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作为“七五普法”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细化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注重实效。紧紧围绕宪法日活动主题,组织好学习宣传宪法活动,做好宪法知识竞赛,开展有针对性地法制宣传,使宣传学习接地气、有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3.认真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及时把握舆论导向,并留存活动图片等材料。

xxx学校

宪法晨读内容篇3

一、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集中宣传活动。12月4日当天,郾城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区依法治区办公室组织各镇(街道)、区直及驻郾各单位在镇政府所在地及区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举办了一场以“大力宏扬宪法精神 护航决胜全面小康”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郾城区各镇(街道)、区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地税局、卫生局、人民医院、城关派出所、沙北派出所、财政局、国税局等80多个单位、200余名法治宣传工作者结合宪法、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本单位紧密相联的法律法规内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发放法律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台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活动中,共展出宣传版面180多块,悬挂横幅300余条,发放《宪法读本》、《郾城区农村社区法律知识读本》、《郾城区“七五”普法漫画法律读本》、《法律援助宣传手册》、《法律知识宣传挂图》等各种法律宣传资料20000余份,现场提供法律咨询200多人次,发放印有法治标语的围裙、环保袋等法治用品2000余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活动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关心支持。郾城区委书记王迎波、区委常委、zd委书记方高峰、漯河市司法局政治处主任魏书念、区人大副主任杨德欣、区政协副主席吕志明等领导亲临现场视察了此次宣传活动。

二、开展全区干部职工法律知识考试。组织全区6000余名干部职工采取分散集中的方式进行了2016年度法律知识考试。通过以考试促学习,以学习促普法,以普法促服务,激发了干部职工学习法律的热情,为法治郾城建设创建良好的氛围。

三、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区司法局与教育部门结合实际开展“宪法进课堂”活动,联系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党员法治宣传志愿者为在校学生讲一堂宪法课;深入开展“宪法晨读、”“唱响法治歌曲,创建和谐校园”主题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法律知识。

四、开展法治文艺演出。在12月4日当天,区司法局、区依法治区办公室联合漯河市曲剧团在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举办一场法治文艺演出。通过《借款协议》、《娘想回家》等法治戏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治文化传输给广大社区群众,使广大群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熏陶。

五、开展法治电影放映活动。在“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期间,区司法局与区电影公司结合,组织3个放映队,深入区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区淞江小区、区泰山社区第15个社区开展法治电影放映活动。为广大群众巡回演出《天职》、《买断赡养父母的义务不合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知识》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影片,深受群众欢迎。

宪法晨读内容篇4

38天的坚守,人如死灰,饿得只剩下腹中的山呼海啸。不辣拿出最后一颗手榴弹,兄弟们过来和龙文章靠在一起,“回家了,相互拉扯着点,腿脚都不利索。”孟烦了说。迷迷糊糊中发现有人奔向树堡,龙文章打掉了最后一颗子弹,率领大家赴死……救兵来了,大家无力地咀嚼着食物,哭了。走出树堡,阳光灿烂……

坐在798艺术区的一间咖啡吧里,段奕宏为我讲述着《我的团长我的团》

(以下简称《团长》)的结局。南天门决战这场戏,他们拍得很苦,从段奕宏放光的眼神中我可以读出他持续的兴奋,不过也有遗憾,因为龙文章等人的最终结局,电视剧并没有拍出来,而原著讲得很清楚:龙文章自杀了。

进入?走出!

《士兵突击》里的袁朗是一个典型的“人精”,《团长》里的龙文章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妖孽”。段奕宏这么评价两部让自己迅速火爆的片子所赋予的角色,其实二者是异曲同工的,都活得超现实,让人琢磨不透内心想法。一直在话剧舞台上奔波的段奕宏显然不怵这类“极致”角色,那场在虞啸卿面前“跳大神”引出自己身家的戏,他将人物的卑微、自私、不羁、张扬、胆怯全面地展现出来。

拍完《团长》,段奕宏觉得“更加清楚地发现了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成熟,不仅是因为年龄的增长,更多的是要经历一些事情,这个时候才会发现自己或许具备另一种潜力,才会听到另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有让你挣扎、寂寞、迷茫、彷徨、质疑的时候,最终你选择了一条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路。

艰苦的过程难免使人在终点时还保持极度亢奋。段奕宏说自己在每天拍戏的间隙都很难走出来:“即便是现在片子都上映了,我呆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似听着小野丽莎,喝着摩卡,但心还在禅达悸动。”段奕宏还讲了一个故事:某位记者曾约定在一天拍完戏后对他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但他迟迟走不出那种状态,不由自主带有一种龙文章的情绪。他邀请记者一块儿吃饭,人家推辞,说和其他人不熟。他一改平时的温柔,强硬地说:“什么熟不熟的,见了面就认识了!不去是吧?那采访再约!”事后,段奕宏很后悔。

现在,段奕宏基本走出了那种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我愿意走出来时,自然会去主动寻找一种方式来卸掉这部戏的精神压力。比如去拍另外一部戏。”

“闷骚”解读

采访的时候,我一直迟疑该不该向段奕宏提出“闷骚”这个话题,因为在太多数人看来,“骚”就是的意思,总带些庸俗的联想。于是我试着换种方式,将“闷骚”安在了龙文章身上。老段乐了:“你就直说是段奕宏闷骚吧。”

段奕宏对这个词并不排斥,他把它归结为“心中极度渴望,可叉在表面很克制。”仅是一种心理暗示,谈不上很错位的行动。按照老段的解释,“闷骚”其实是一种性感,是一种内涵,例如他本人喜欢莎拉・布莱曼、小野丽莎、陶的歌,却不排斥周杰伦,一些口水歌也听,音乐上的小资与大众相融合,其流露出的东西就是属于段奕宏的闷骚。

从另一种角度分析,段奕宏的闷骚或可解释为生活历练的结果。老段出生在新疆,18岁时曾疯狂地想报考中戏,原因很简单:因为能吃上好吃的。第一年没考上,一试就被刷下去了,他去天安门广场坐了一晚上等着看升旗,当时借了朋友的相机疯狂地拍照,这时一个武警过来摁住他:“兄弟,镜头盖没开呢。”失败让周围的人都在怀疑段奕宏是否具有演戏的天赋,他不想放弃,去搓果丹皮挣路费,一天7块钱,虽不算多,但很满足。在考上中戏那一刻,段奕宏想得晟多的是,选择自己的理想,就应该去挨、去忍这种东西(磨难)。

大学的四年,段奕宏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和话剧创作上,从来没有敲过导演的门,跑过组,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坚守,这是段奕宏给我的回答。只有投入到艺术表演中,他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也让那些虚荣和浮躁无处可藏。

因为坚守,所以放弃了很多;因为放弃了很多,所以他必须有一方净土来展示内心。龙文章在剧中经常念叨《诗经》中的篇章: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段奕宏正在用他的经历为我们缝制一件宽大的袍服,谈不上精致,却很有味道。

张译:小太爷的猫样生活

60年与172天

“在24岁的时候,我在这里打了一场搏命的战斗,命运说只坚守两天,我们却守了38天,在第38天头

上,我太累了,睡着了,这一觉我就睡了60年。”这是孟烦了为自己的远征军生活画上的最后一个注解。看起来很有诗意,但如果把整个拍片过程比作一场战役的话,那么在172天的拍摄接近终点的时候,张译真的有点撑不住了。

张译说他几乎不可能冷静的,以一个完全第三者的身份去看自己的片子,必须得想起关于自己和片子的一些事儿。他想的最多的是自己对角色的诠释。孟烦了出身书香门第,受过良好教育,还会说ABc,脑袋也灵光,就是放到现在的社会也不落伍,他60年前就达到了这种状态,却只有从戎这一条路,这似乎只能用黑色幽默来解释。“他什么都看透了,因此愤怒,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他只能以一张愤怒而恶毒的嘴去面对周围的一切,因为承担了更多的东西,所以他活得很累。”张译分析着孟烦了的性格特征。张译认为,龙文章和孟烦了就是一个人的两面,龙唱黑脸,孟唱红脸,互为补充,因此形成绝配。

有人说《士兵突击》的走红带有偶然性,《团长》则是必然的,因为前者是这帮演职人员从默默无闻开始起步,后者则是在一个高度上向上攀登。172天的拍摄就像是在登天梯。张译不否认这个说法,但也感慨,这登天梯的人太多了,可路只有这么点儿窄,他们这帮人赶上了优秀的剧本和编剧,遇见了挺棒的导演。毕竟和他们条件相当的演员,国内还有很多,没拍过什么好戏的大有人在。从这个角度上说,张译们无疑是幸运的。

我的生活我的猫

张译出生在哈尔滨,在他刚记事的时候,每天早上六点半,母亲就会打开收音机,收听“全国各地新闻联播和报纸摘要”节目,那个时候,城市里的工场、学校、机关单位,每天早上都会在六点通过一个大喇叭准时转播这个节目,于是形成了“一座城市每天早上六点半都会有广播声音传出”的风景。张译觉得这带着回音的声音很神圣,于是便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做播音员。

高中毕业后张译参了军,进入了文工团,充分发挥他在曲艺方面的特长,同时也让他知道自己“能扛事儿了”。张译至今都记得进入部队后第一次看电影的情景:团里所有的人都穿着绿色的军装,统一在操场上集合,那种阵势,张译觉得有点恐怖,这就是传说中的军队生活?渐渐的,张译明白了这种阵势是建立在一种很奇怪的人与人的关系上的,他们既不是同学,又不是朋友,也不是单位同事,而是“一起吃着苦,一起受着冻,一起挨着饿的一些生死之交的弟兄”,这种价值观凌驾于所有感情之上,很伟大。

从部队到演艺圈,张译的经历没有那么多的跳跃,拍戏表演成为他如今生活的主线,他无暇去思考那些圈子里的八卦,平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自己养的四只猫。幼年时,张

译只觉得猫是一个可以虐待的玩伴,后来慢慢发现猫身上的很多特点跟女人差不多:猫每天都洗澡,女人也爱干净;猫注重自己的仪表,女人也爱打扮;猫嘴馋,女人吃东西的时候很可爱;猫灵动,女人敏感;猫敏捷,女人身段舒展;猫优雅,女人的淑女气质迷人;猫爱撒娇,跟人的关系永远是若即若离,女人也爱向男人发嗲,和男人在一起总是距离产生美。

“猫总是让你抓心挠肝的,既给人温暖,又给人魅惑,偶尔我会带着很郁闷的心情回到家里,但听到猫‘喵喵’一叫,扑到你脚跟前,什么坏心情都沉下去了,只剩下感动。”张译说。

李晨:热血迷茫之青黄不

人们习惯地把“热血”理解成一种性格特征,是青春的同义词,其实它更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和工作态度。

李晨接拍《团长》并没有计较角色的分量,他在意的是角色的感染力。张立宪,虞啸卿麾下的精锐军官,内心一直有一种英雄情结,崇尚马革裹尸的结局,因此他目中无人、狂妄、冷血、暴力,但他对虞啸卿又是赤胆忠心的,虞就是他的偶像。这几乎就是现代社会精英人群的翻版,不过李晨还对其加了另外一个注解:脆弱。“张立宪是一个理想高于现实的人,他永远活在自己的梦想中,他给你讲的每句话特别不合实际,让其他人望而却步,无论成功和失败,他的代价都很大。”李晨说。因此在剧中,南天门上,张立宪被日军的毒气毁了容,他哭了,不是怕疼。是因为他的信仰就此消亡;而他最终的自杀也不是因为毁容,而是心中的神坍塌了。

和李晨聊《团长》,最多的话题恐怕还是他与四川老乡小醉的感情戏。面对张译这个“情敌”,李晨是如何抱得美人归的呢?(在原著中,张立宪带着小醉回到了四川)。李晨沉思片刻,很认真地告诉我,孟烦了对小醉的感情是模棱两可的,无法给对方承诺;张立宪对小醉的感情更加纯粹,他很坦率的表达自己的爱与恨,他会直接告诉小醉“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带你回四川”。“一个这么嚣张的人,面对自己的老乡,他其实也有温情的一面。被女孩子踢了裤裆,扣了菜篮子,想上门报复,可小醉开门的一刹那,他没了怒火,还一起憧憬未来。甚至在临上战场的前一天,站在小醉家门口,用类似哈姆雷特的台词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那一刻,我觉得这个角色太可爱了。”李晨很坦诚。

剧中的张立宪对待感情的态度让人感动,生活中的李晨被问及感情方面的事,却略带些羞涩。李晨用了“青黄不接”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现阶段的感情生活。最早最单纯的“我爱你,你爱我”已经成为过去时,爱情这东西需要很多东西去支撑,并不是口头表白这么轻松。“我还在经历迷茫,说不出来自己到底希望一段什么样的感情。”李晨自嘲道。

采访时,我们聊到了F1,李晨兴致大发,很热情地向我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单板滑雪和越野摩托车。将越野摩托的时速提高到300迈,体验速度的刺激感和肾上腺分泌的那种,那种感觉就像在飞,李晨念念不忘。

李晨也迷恋尖端的时尚数码装备。进口单反相机、新款手机、PSP游戏机,李晨如数家珍,他不但爱玩,而且玩得专业,每次在购买之前总会浏览专业杂志和网络,看一下大家对这款产品的评价,然后再行动。

宪法晨读内容篇5

今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12月4日至12月10日是xx市第二宪法宣传周,也是党的召开之后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和xx市宪法宣传周。根据市法宣办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暨xx市第二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沪法宣办﹝2017﹞10号)和《关于举办“宪法进公共空间”活动的通知》要求,本市教育系统将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集中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12月4日(星期一)至12月10日(星期日)。

二、 活动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坚持依法治教、共创美好生活。

三、 宣传重点

(一)大力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重点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党的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部署,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充分认识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二)突出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宣传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宣传宪法的实施,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引导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尊崇宪法。

(三)广泛宣传党的十以来xx教育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大力宣传党的十以来本市教育系统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部署和重要举措,宣传本市教育系统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在推进“宪法进学校”“宪法进机关”“宪法进单位”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成果,努力引导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少年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四、 主要任务

(一)组织开展“宪法进机关”活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带头学习宣传、信仰尊崇宪法。

1.要组织开展宪法宣誓、宪法主题报告、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宪法等活动,推动教育系统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宪法精神。

2.要通过在各机关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接待群众办事的窗口场所开设宪法专栏、张贴宪法宣传海报、刊播宪法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宪法宣传氛围。

3.要通过举办法治专题讲座等形式,传播宪法法律知识、宣传展示本市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成果。

(二)组织开展“宪法进学校”活动

青少年是宪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全市各大中小学要在宪法宣传周期间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

1.要广泛开展宪法主题班会课、国旗下宪法讲话、晨读宪法、宪法演讲等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宪法基本常识,推动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

2.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宣传阵地和平台开展宪法宣传,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宪法学习氛围。

(三)组织开展“宪法进单位”活动

市教委各直属单位是教育系统宪法宣传教育的重要单位。

1.要结合直属单位工作实际,通过邀请专家讲授宪法,组织宪法学习讨论,利用单位内网、QQ群、微信群下发宪法学习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单位员工特别是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的宪法教育。

2.要充分利用窗口办事网点的电子宣传屏及单位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和宣传平台,刊播宪法宣传标语、张贴宪法宣传海报、开设宪法宣传专栏,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宪法宣传。

(四)组织开展“宪法进公共空间”活动

城市公共空间是营造宪法宣传浓厚氛围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利用本市教育系统内政务服务大厅、公共服务窗口、学校等适合宣传的场所,统一播放宪法日公益广告,摆放宪法主题宣传易拉宝(素材可从市教委法宣办提供的公共邮箱中下载),引导群众扫码关注相关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形成全市教育系统宪法宣传的亮丽风景。

五、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开展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暨xx市第二宪法宣传周活动是今年全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宪法宣传周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制定活动方案,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加强人财物保障,确保宪法宣传周活动顺利开展。各单位要组织开展至少一项宪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二)注重宣传实效

各单位要按照“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要求,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策划宪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宪法宣传对象和内容的精准化。要更多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宪法宣传,结合受众关心的问题策划宣传内容,提高宪法宣传传播力。要结合法治实践,更多地设置互动环节、体验环节,提高群众参与宪法宣传的积极性,确保宪法宣传取得实效。

(三)做好舆论宣传

各单位要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宪法宣传活动素材,扩大国家宪法日和xx市宪法宣传周的知晓率。各普法新媒体要加强对宪法宣传周活动的预告和报道。

请各高等学校、各区教育局、各直属单位于11月30日前电邮上报本届宪法宣传周活动项目以及“宪法进公共空间”易拉宝摆放、宪法日公益广告播放方案,报送格式见附件。同时,请于12月12日前,把开展活动的整体情况,电邮报市教委政策法规处。

联系人

xx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宪法晨读内容篇6

“钱就在你的脚下”

1979年2月22日凌晨,香港跑马地的一间公寓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来自广东汕头,广东省委领导吴南生在电话中说,刚刚发出了一份1300字的电文,向中央建议在广东设立“出口加工区”(也即“特区”的雏形)。这通深夜来电,敲响了中国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的前奏,接电话的正是银行界赫赫有名的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

吴南生说:“我这里只有我国台湾地区的大概资料,但别人的做法、管理等情况一概不知,其他地区的情况更是无据可查。我们要办加工区,不借鉴人家的经验谈何容易,请你帮忙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不久,庄世平就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有关资料传到吴南生的手里。

1980年3月,中央正式批准成立“经济特区”。吴南生再一次找到庄世平,希望从他的南洋商业银行贷款来进行特区的基础建设。但庄世平却把这笔送上门的生意 “婉拒”了。

老人回忆当时的情况时笑说,“我跟他说,你怎么还需要借钱,你脚下踩着的都是钱。只要卖地就有钱了啊!开了这个路,你就盆满钵满了。”

这个建议在当时冒了极大的风险。因为宪法第十条第四款就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很多声音质疑:搞个特区,连宪法都不顾了?

但庄世平认为,参考国外做法,其实可以在宪法原则与实用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如果特区和其他地方的法规一样,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然而,“卖地”的提法还是引起了比想象中更大的反弹。反对者甚至说,“卖地”的做法实质就是把特区变成租界!

1987年12月1日,深圳“冒天下之大不韪”敲响了“动地一槌”。经过长达17分钟的轮番叫价,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525万元的最高价成为这宗内地首场土地使用权拍卖会的“赢家”。

特区的建设资金紧缺问题迎刃而解!

1984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切割,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的条款。庄世平的建议,引发了国有土地管理模式的新突破。

“这样的特区条例,

我要投弃权票!”

1979年底,正是中央决策创办特区工作的关键时刻,广东省委、省政府邀请港澳人士来到广州,召开座谈会。会前,庄世平认真阅读了已经草拟的各种具体做法的文件,失望得很:牵制多,条条框框多。特别是所得税率,高达30%,虽然比内地略低,但几乎是香港的一倍以上。这样的特区,谁会来?

庄世平于是开始了对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劝说,但无论如何,人们的思想都没有被扭转过来,因为税率比实行资本主义的香港还低,那岂不是会被质疑“我们更‘资本主义’”?

老人怒了,他知道这种不愿承受一点政治风险的特区条例最后只会沦为废纸一张。1980年初,当人们讨论特区条例时,庄世平放言:“这样的‘特区条例’订它何益?如果把这样的条例付诸表决,我和港澳的代表将投弃权票!”

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主张“团结一致”、“一致拥护”的年代,这个声音所要担负的政治风险。广东省港澳区的人大代表对广东的特区条例投“弃权”票,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事情。

庆幸的是,1980年8月26日批准公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还是吸取了庄世平很多具体意见。尤为突出的是,特区的所得税率为15%,比香港还低。这对于外资尤其是侨资,吸引力已经足够。

创办内地第一家外资银行

特区建立以后,第一家“着陆”的外资银行,就是庄世平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他说,这不是有没有业务的问题,而是对国家有没有信心的问题。

在如火如荼的特区建设中,不少侨民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庄世平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一次次“客串”了内地的导游。“你想回去吗?我也去!”很多著名的侨领都记住了老人的这句话。

多年来,老人带回了李嘉诚、庄静庵、刘世仁等海内外知名的侨领。老人联系侨胞支援特区建设的最著名事例,莫过于协助李嘉诚创立汕头大学。在粤东地区创立一所综合型大学一直是潮汕人的梦想,但屡屡功亏一篑。庄世平找李嘉诚谈过这个问题。“需要多少呢?”“大概三千万元吧。”李嘉诚知道老人这个回答有保留,建大学的费用是个无底洞。但他看得出老人的诚意,于是慷慨给出第一笔资金三千万元。如今,他注入汕大的资金已经超过28亿,其中就凝聚着庄世平的努力。

庄世平看到了特区的腾飞,也在2007年6月2日的凌晨迎来了人生的终点。他把花费毕生精力创办、市值过百亿的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和澳门南通银行无偿地交给了国家,没留一分家产给自己的子女。他的大儿子庄荣叙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是香港最底层的一员,对于父亲的选择,感到理解和骄傲。

宪法晨读内容篇7

民众的宪法意识直接关系到宪法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公民的宪法意识良好,则宪法的实际运行状况就好。但调查显示我国民众在宪法意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宪法意识相对薄弱,“法律倒置”现象普遍。法学家江平教授指出:“宪法是法律制度的基石,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体现为宪法。宪法的作用一是规定国家的政治制度,二是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非常重要的是,公民应该树立宪法至高无上权威的观念。但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恰恰是人们对于宪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一种‘法律倒置’现象。好像越具体的法律越重要,宪法不如基本的法,基本的法不如单行法,单行法不如国务院的法规,国务院的法规不如乡政府的决定,乡政府的文件似乎可以超越宪法。”[1]在一项大学生宪法意识的调查中,当回答“您认为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法律是”的问题时,选择“民法”的占77.00%,选择“宪法”的仅占9.00%。[2]反映出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的倒置现象,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屡见不鲜,现实生活中许多民众认为,一般法律、地方法规、行政法规更有用处,没有形成宪法至上的理念,比如当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时会遭人指责,而违反宪法的行为则常常被人们漠视。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宪法意识状况与高中阶段宪法知识的学习关系密切。韩大元教授的调查显示,当被调查者在回答“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宪法的”这一问题时,认为“亲自看过的占24.23%,听别人讲过的占12.68%,看电视或报纸的占46.39%,单位组织学过的占11.86%,其他的占4.84%,其中认为在学校学过的仅占2.16%。”[3]只有2%的人表示是通过学校学习知道宪法的,表明我国学校宪法教育的缺失,其在公民宪法知识教育及宪法意识培养中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宪法意识教育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利用“政治生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毕业后或升入高校深造,或步入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此时的学生进入成年阶段,有些学生达到选举年龄,开始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宪法规定的有些内容直接进入学生生活。另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课程中引入大量的宪法条文,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课程中培养学生宪法意识既符合其智力状况,又具有适切性。

(一)课程标准应明确培养宪法意识的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内容标准所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大量内容直接来源于宪法,如“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等。课程标准中也有引用宪法条文进行知识介绍的明确要求,如“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但是,课程标准在具体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却没有提出培养学生宪法意识的任何要求。因此,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应进一步明确规定培养学生宪法意识的要求。在有些国家,中学阶段就专门开设宪法课程开展宪法教育,如“宪法课程是俄罗斯普通中等和高等学校的必修课,警察院校的宪法课是主干课,并形成了宪法课程体系:包括《宪法法理》、《宪法条文释义》、《比较宪法》、《宪法史》等课程。”[4]

(二)教材应对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有所体现

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教材第1课至第7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的内容均来源于我国宪法的规定。同时,教材有19处直接引用了宪法条文,涉及到宪法关于我国国体、人权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权、民族平等、公民自由等方面内容。虽然教材多处引用现行宪法内容,却始终没有明确提出树立宪法意识的要求。因此,在修订教材时,应让学生在了解宪法具体内容的同时,培养其掌握宪法精神实质,真正树立宪法意识。

(三)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宪法意识的渗透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中,教材被认为是“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和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教材。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人们认识到教材只不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蓝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材料、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和沟通师生关系的媒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材但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教师要成为教材的主动使用者和建构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拓宽知识点,充实教学内容,把教材用好用活。由于教学大纲及教材修订需要一个过程,往往有其滞后性,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相关内容,进行宪法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三、树立宪法至上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意识亦称宪法观念,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历史与现实中的宪法规范、宪法实施、活动的认知和评价,反映一个国家及其民众对宪法、法治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公民的宪法意识是推动宪法实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精神力量,是衡量国家法治成就的重要标准。在高中“思想政治”(政治生活)课程教学中,核心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宪法至上意识,形成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

(一)公民应确立宪法至上的意识

一句话,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宪法至上是指在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宪法的地位和作用至高无上,是法治的最高体现。具体而言,也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宪法至上既是一句口号,也是宪法的一大原则。“离开了宪法至上,权力不会服从于法律,法治就丧失了生命和活力,法治就没有了存在的前提”,“宪法至上实质上即权利至上、规则至上和秩序至上。规则至上和秩序至上是宪法至上的表层特征,权利至上则是宪法至上的核心内容。完全可以认为:宪法至上的内在精神即以权利制约权力。”[5]宪法至上可分为形式上的至上和实质上的至上。前者指宪法典宣布自身的最高效力,后者指人民的法律意识中有宪法至上的观念,有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对于形式上的至上,法治的最终目标在于确立一种以宪法至上为核心的法治秩序,同时在公民心中确立一种宪法至上的信仰。

(二)培养学生宪法意识的途径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性质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及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一是利用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设立国家宪法日是对宪法至高无上法律地位的确认,是重塑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宪法日可以邀请法学专家给学生举办宪法知识讲座,也可组织学生利用所学宪法知识对公众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普及,借此弘扬宪法精神和维护宪法权威。二是组织学生观看宪法宣誓仪式。我国确立了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的宪法宣誓制度,目的是增强宣誓者的宪法观念,激励其忠于宪法。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宪法宣誓仪式,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同,提升对宪法的忠诚度和敬畏感,巩固学生的宪法信仰。三是利用升国旗仪式灌输宪法观念。中小学校升国旗仪式是一项常规德育活动内容,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重要时事进行国旗下的专题讲话是创新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可以在国家宪法日举行特别升国旗仪式及晨读宪法章节等活动,开展宪法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四是利用成人仪式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成人仪式活动是倡导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被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重要文件中。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人仪式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成人宣誓仪式等环节。在成人仪式中进行公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身的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认同,是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6]“宪法意识是公民意识的第一要项和核心义项,宪法认同是构成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7]利用公民教育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向学生传授维护美国宪法和民主政治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为了有助于学生理解,该课程教材删繁就简,仅选取了美国政府模式中的四种基本观念———‘权威’、‘隐私’、‘责任’和‘正义’进行阐释。”这种做法,“对进一步加强我国中小学的宪法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思想和方法上的双重借鉴作用。”[8]因此,借助成人仪式也可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增强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

宪法晨读内容篇8

大弟的本名叫张永元,宗宪是他的字。上世纪50年代,他在香港开过一个古玩店,叫“永元行”。在上海时,大家都叫他永元,到香港后,他才用自己的字作为名字,外间只叫他张宗宪,反而不知道他的本名。大陆、港、台三地的古玩拍卖界,说起他的洋名Robert Chang,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在内地拍卖界,对他甚至有No.1之称。

他是“钻石王老五”,快80岁了,依然我行我素,真是一世风流。

从小让父亲伤透脑筋

1927年,我两岁,家里搬到南市露香园的大宅里。搬家不久,宗宪就在这个新家里出世了。俗话说:“三岁看老。”宗宪聪明、爱玩、不守规矩的天性,自小就发挥得淋漓尽致。

少年宗宪的顽皮,在左邻右舍中是出了名的。到了入学年龄,父亲想让他去著名的万竹小学读书,因为我和大姐都在那家学校上学,彼此可以有照顾。他去学校口试,老师问东,他答西,又坐不住,小动作很多,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太顽皮,是个小滑头……

说也奇怪,宗宪过继给他们不久,美丽的法国夫人竟怀孕了,他们都说是宗宪给他们带来的好运气。可惜的是,这位法国夫人后来生了病,不幸去世。金览明非常伤心,精神几乎一蹶不振。宗宪懂事后,听说“过房爹娘”送给他一块法国名贵金表被父母收藏着,一直吵着要看。看了后又吵着要戴。父亲对他说:这块法国金表很名贵,你现在年纪太小,不懂得爱惜,等你长大了,一定会给你用的。到了宗宪12岁那年,父亲终于把收藏多年的金表交给他,并关照他说,一定要好好爱惜,千万不要损坏了。12岁的少年,拥有一块名贵的法国金表,在同学们面前简直光芒万丈,

父亲很忙,要永昌和我帮他去找一家小学。我们为他联络了养正小学,他不喜欢,跟一个邻家小孩跑到另一家旦华小学报名入读。入学之后,他的调皮捣蛋很快在小学里出了名。

丢了一块法国名贵金表

父亲刚入行时,结识一位名叫金览明的学者,是留法的,很喜欢古代文物,常到父亲做伙计的集粹阁来买古玩,对父亲的勤奋和识见非常欣赏,要父亲做他的“收藏顾问”。父亲自己开了古玩店之后,金览明更是常来常往,一坐就是半天,成为父亲的一个知心朋友。一次大战后,金览明再次前往法国巴黎游学,到1927年回国,带回来一位美丽的法国夫人。久别重逢,父亲设宴为他们夫妇洗尘。宴席上,金览明夫妇见到襁褓中的宗宪漂亮可爱,非常喜爱,抱了又抱。他们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父亲开玩笑说,你们这么喜欢他,过继给你们好了。夫妇二人一听大喜,认真地说,好,就这么说定了!他们真的很认真,过了几天,就送来一个法国真皮皮箱,里面装满贵重衣料服饰等,都是从法国带回来的,说是给父亲的礼物。还有一块名贵的法国金表,指名送给襁褓中的宗宪,说是给他将来用的纪念品。后来,那个皮箱父亲送给我用了,用了几十年,至今还保存着。宗宪每天戴着这块名贵金表,家里家外,一刻也不离身,一脸神气。一天,他骑单车出去玩,路上不慎摔了一跤,满身尘泥,衣服也破了。回到家,母亲为他整理衣衫,问他:“你手上的金表哪里去了?”他低头一看,腕上的金表果然不见了,立刻飞奔出去寻找,找了半天也未见半点影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当夜,母亲把事情告诉父亲,父亲倒不发怒,只是摇摇头,叹了几声气,翌日把他叫去训斥几句。

十五岁做了百货店经理

入了中学,宗宪在同学里结交了几个死党,都是有钱的“小开”,如家里开文具店的许宝冠、开绒线店的林梧兰(后来成了我的儿女亲家)。三人西装革履,每天结伴出游。宗宪最喜欢跳舞,风度翩翩,舞技出色。

宗宪15岁时,初中只读了两年,就到父亲的店里帮忙,有机会也做一些小生意,赚些外快。1942年夏天,苏州的大舅孙锦章,与我家的旧邻富商太太石月文(后来成为我的岳母),还有原来在父亲店里做账房的张禄君,计划合资经营一家百货商店,地点选在北局第一天门,那是苏州黄金地段,旁边是宫巷,东边连接新市场,附近有小公园、观前街、玄妙观,是一幢新盖好的沿街的两层新楼。他们资金不足,于是拟订了一份合资协议章程,由大舅带来上海,力劝父亲加入。父亲本无兴趣,但是想为宗宪谋一条出路,于是决定投资。百货商店总投资20万元,父亲投资10万,做了大股东,所得股份一半给我,一半给宗宪。

这家百货店的店名叫光明袜衫厂,由宗宪出任经理。可是,十五六岁的宗宪初涉商场,远离父亲的视线,不用再受父亲的管束,他也不懂经营管理,袜衫厂很快出现经营危机。

去香港试一试运气

宗宪做古玩生意,起初是在父亲店里帮帮忙,耳濡目染,学了一些经验,就开始自己试做。堂兄永昌那时经常去北京采办古玩,他18岁就在古玩名商叶叔重的北京分行学生意,在北京朋友广,人头熟,经验多,宗宪很佩服他,曾跟他一起到北京办货,也学到不少知识。

1949年冬天,我正在上海,宗宪来找我,建议我和他、还有我的同学潘家多,三人合股做生意,去北京买古玩,运回上海卖。正是寒冬腊月,我们三人乘火车到了北京,在当地一个出名的古玩商刘宜轩(小名刘四)的陪同下,去拜访一些藏家,又到琉璃厂的古玩店去搜购,住了三星期左右,买了不少货,带回上海卖,赚了一些钱。

1950年春节过后,宗宪又想到香港去闯一闯。父亲有一个老朋友陶溶,一年前去了香港,在港岛云成街开了一家古玩店“陶溶记”。陶溶早年在上海“晋古斋”学生意,老板叫朱赫定(小名朱老二)。跟陶溶一起学生意的,还有后来在古玩界中大名鼎鼎的仇焱之和陈玉楷。父亲写信给陶溶,把宗宪托付给他。宗宪向父亲要了一点路费和一批鼻烟壶,又向我借了20元美金,就孤身上路了。

宗宪向传媒说过一件当年趣事,说他在摩罗街把从上海带来的鼻烟壶换钱,商家只愿给八毫子。那时,一天两餐,一餐要五毫子,他嫌少。商家说,嫌少,你去九龙试一试!他花了一毫子搭船过海,九龙的商家只肯出七毫子,比香港更少。

初到香港,宗宪不容易。他不会说广东话和英语,没有亲戚,钱是有一点,只是不多。他投靠父亲的朋友陶溶,才在香港落下脚来。他在陶溶的古玩店里做一名小伙计,边学边做。“陶溶记”店不大,在云成街七号中国联艺公司内。陶溶在清风街17号租住一个小房间,宗宪和他挤住一起,生活十分清苦。听古玩界的老人说,那时的宗宪工作非常勤奋,天天清晨就看到他到店里上班,先把店门沉重的大木板一块块拆卸下来,搬到角落里,然后再打扫店堂,每天忙个不停,店里的力气活都是他做的。

他帮父亲做出口生意

父亲的生意,那时也不好。

进入上海之后,父亲看到一些同行转做工艺品出口,有利可图,正好宗宪去丁香港,也想试一试出口生意。一则,为他生意打开一条新的财路,二则,也给宗宪谋一条出路。不 过,当时办寄庄(即出口),要从香港银行开信用证(即信用状)到上海来,才可以办理出口,而宗宪初去香港,没有财力办理有关银行手续。

1950年底,我也去了香港。临行前父亲写了一封信给他老友吴昆生,要我带去。吴昆生是上海棉纱大王。到了香港,我和宗宪一起去拜访吴昆生,吴先生看了父亲的信,爽快地说外汇没有问题。翌日,我在中环球义大厦(Fu House)九楼收到他的一张3000港元的现金支票。我把支票交给宗宪,让他去银行办理有关手续。

1951年春天,我离开香港回到上海,在家里看见父亲已经在忙出忙进,挑选出口工艺品寄给香港宗宪办理。有空时,我也去帮一帮父亲。在我去北京之前,父亲前后寄出三四批古玩和工艺品到香港。父亲告诉我,从出口生意里赚到的钱,已经足够应付上海家用。

父亲的出口生意也给香港的宗宪带来了机会。不久,他自立门户,在商场站住脚跟。

父亲写信指点生意经

父亲忙了。在上海,父亲精心搜购各类古玩和工艺品,然后装箱运送,出口到香港。最初,还是为他自己的生意开拓机会,到后来,渐渐变成为宗宪服务,一切以宗宪的需求为主。

父亲16岁学生意,20岁做老板,做了几十年古玩生意,眼光、见识在古玩界是第一流的。本来他对宗宪并无很高期望,想不到宗宪去了香港,投入古玩一行,竟然做得不错。他真是老怀大慰,想到自己的古玩生意后继有人,恨不得把满肚子的学问一下子全都灌给宗宪。那几年,父亲给宗宪写了无数书信,说的大都是古玩。他每寄出一批古玩给宗宪,都会在信里对这批货里的每一件古玩细细解说,告诉他这件是不是精品,又价值多少,应该如何处理等等,不厌其烦。宗宪受益匪浅。

1956年公私合营,父亲的出口生意被文物商店接收了。文物商店向宗宪卖什么或不卖什么,父亲都不可以过问。父亲不放心,向文物商店出口部探询,要求他们给他一份寄货报价单的复本,然后他仔细研究,再写信给宗宪,告诉宗宪这一份报价单上哪些货是不好的,不要买;哪些货是不错的,可以买下来。而在买下来的部分,哪些价值不大,要尽快卖出去;哪些较有价值,可以暂时收藏,不必急于卖出,等等。宗宪接信后,一一照办,又把香港市场的信息告诉父亲,以便父亲掌握动向。

父亲只读过几年私塾,写信对他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封信,常常要写几天,每天写到深夜。到后来宗宪的生意越做越大,经验也越来越多,不太依赖父亲的指点了,但父亲仍然不停手,书信不绝。有时我回上海,看父亲写得太累,说宗宪已经成熟了,老人家不用那么辛苦了。但父亲摇摇头,说他不放心。

从1951年到1966年“”前夕,历时15年,父亲给宗宪写信,从未间断。父亲非常珍视这批来往信件,不仅保存宗宪的来信,而且把他写给宗宪的回信,也请人誊抄留底。宗宪、永珍和宗儒兄妹三个,宗宪与永珍的感情最好。近年来,永珍对古玩开始有兴趣,也是受宗宪的影响。她在拍卖行大展身手,有几次大手笔。2003年,她以4150万港元的天价,在苏富比国际拍卖会上买下清代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刷新中国当代古玩拍卖纪录,后来她又把这件国宝送给上海博物馆珍藏。到了2006年,她又以1.5亿元天价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买了由宗宪收藏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刷新清朝瓷器世界拍卖纪录及亚洲拍卖史上艺术品最高成交价纪录。

上一篇:少先队英雄故事范文 下一篇:感情文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