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范文

时间:2023-10-30 06:08:15

老子说篇1

2.暗恋,就像在伤口上撒盐。直到伤口疼痛,才知道这是徒劳。

3.累了,闭上眼想想我们的回忆;心累了,闭上眼,忘记我们的回忆。

4.要走就走,最好永远别回头。老死,不相往来。

5.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

6.回忆总是让人不停的重温幸福,又在微笑时候不停揭开伤疤…

7.听张明敏《乡间的小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曾经认为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乌龟和老牛是我同伴。

8.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 里尼

9.对一个人失望的说说心情短语精选对一个人彻底失望说说表示心寒

10.曾经信誓旦旦的承诺,如今变成不值得一提的心酸。

11.有些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12.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13.你已不需要我了、我想离开你的世界和你不在有任何瓜葛。

14.好时蜜糖难分,分时毒药难解。物是人非之后,谁又是谁的谁,不过八个字:“人心凉薄,冷暖自知”。

15.虽然这是个情绪泛滥的年代,可是我们都是缺爱的孩子。

16.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17.自始我要求就不高,没要大福大贵,只要两人有个能饿不死的工作,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可是就连这都成奢求,不挣几个钱的男人还一大家子竟事,妈的,我是上辈子欠谁的了。现在很后悔是不是嫁错人,真是烦的很!

18.从闹翻再到和好的朋友就像两个刚认识的人笑的很约束说的很客气

19.决定放弃了的事,就请放弃得干干净净。那些决定再也不见面的人,就真的不要见面了。请不要让我再做背叛自己。

老子说篇2

[论文摘要]汉魏六朝时期是道教兴起、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引发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作为道家象征符号的老子,曾被道教和佛教双方进行大规模的宗教化解读和利用,“老子化胡说”是这个过程中的典型现象。从这个时期佛教徒对待老子其人其书的基本态度可以看出老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宗教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在汉魏六朝时期,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同时,道教也在中国大地上萌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双方力量的发展壮大,以及彼此之间了解的加深,大约从西晋开始,两种异质宗教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不断加剧,南北朝时进入高峰。佛教和道教与汉代就已确立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交织在一起,首次在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波澜壮阔、硝烟弥漫的三教大冲突。事实上,三教的冲突在当时更多地表现为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剧烈碰撞,也即冲突主要发生在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和作为本土文化的儒道之问,特别是佛道之间。旷日持久的老子化胡之争大约开始于西晋。在这场大辩论中,佛教和道教双方都充分利用了老子作为文化象征符号的价值意义。学界对道教与老子的关系注意较多,而对佛教与老子关系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拟从老学史的角度,围绕老子化胡之争,对佛教徒的老子观进行剖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老子化胡说及其与佛教的关联

老子化胡说是佛道交涉史上众所周知的重大史实,它萌芽于东汉末年,盛行于东晋南朝,历隋唐宋三朝,最后在元初随着化胡经的被焚而湮灭,历时弥久而又影响深远。化胡说在佛道交涉史上曾扮演了颇具戏剧色彩的重要角色,是宗教史上不得不特别关注的一页。

若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化胡之说最初当与《史记·老子列传》叙述老子生平事迹的模糊用语有关。《史记》这段传文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司马迁根据先秦典籍有关老子曾经西游的记载(如《庄子》说老子“西游于秦”,称老子出关、遇尹喜、授之道德二篇,后“莫知其所终”,赋予了老子一定的神秘性。而稍后署名刘向的《列仙传》对老子西行的描写开始严重偏离司马迁的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史记》云二百余年。时称为隐君子,谥日聃。仲尼至周,见老子,知其圣人,乃师之。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作,著《道德经》上下二卷。”《列仙传》是否真是刘向所作,是颇值得怀疑的。该书既然称引《史记》,理应和《史记》所述相一致,然事实并非如此,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说老子“好养精气,贵接而不施”,已把老子看成神仙人物;其二是说老子“人大秦,过西关”,后为“真人”。“入大秦,过西关”和司马迁所引《庄子》的“西游于秦”,字面相近含义却有天壤之别。因为先秦时期,“秦”只是中国西垂的一个被中原政权视为“西戎”的边鄙小国,而“大秦”则是汉魏时期对中国西部方外之国的笼统称呼,在“严夷夏之防”的汉人眼中,属“夷狄”之地。尔汉桓帝时,襄楷在上书中已指出:“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这即是说关于老子的传说已经出现了。总之,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说法,除了进一步把老子西行的范围扩大之外,还把老子西行与浮屠直接联系起来了,此当为“老子化胡说”之滥觞。

降及魏晋,鱼豢著《魏略·西戎传》(《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在叙述西戎之国“临儿国”时,首次将《浮屠经》与《老子经》和老子联系起来,并出现了老子“教胡”的字眼:“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口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老子弟子,别号合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乌丸鲜卑东夷传》)前述襄楷上书只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无具体故事情节,《魏略》则详述老子西人夷狄的过程:西行 入关(函谷关)一过西域一之天竺一教胡,老子化胡的故事性大大加强了,这至少表明,“魏时化胡故事已甚成熟”。

以上有关老子西行的说法,都成为后米《老子化胡经》产生和流传的渊源。正如汤用彤早已指出的,在化胡说的基础上产生的化胡经,“当系摭拾旧闻而成”。其经过及内容之点滴,散见于两晋南朝的佛教典籍中。从这些记载大致可以看出,《老子化胡经》是西晋末天师道祭酒王浮的有意杜撰。如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15《法祖法师传》云:“后少时有一人,姓李名通,死而更苏,云:‘……又见祭酒王浮,一云道士基公,次被锁诫,求祖忏悔’。昔祖平素之日,与王浮争邪正,浮屡屈。既竟不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污谤佛法。殃有所归,故死方思悔。”梁慧皎《高僧传》一仍其说:“昔祖平素之日与浮每争邪正,浮屡屈,既瞑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滂佛法。”此外,南朝宋刘义庆的《幽明录》、梁裴子野的《众僧论》等都有类似记载,不繁征引。与王浮“争邪正”的僧人帛远,字法祖,为西晋慧帝(290~306年)时名僧。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王浮为了在争论中战胜法祖,以旧说为基础造作了《老子化胡经》。如果这些记载真实有效的话,那么《老子化胡经》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道教面对佛教的冲击所作出的极端反应。从化胡说到化胡经,其问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列仙传》说老子乘青牛、入大秦、过西关,其宗旨本为神化老子的行踪;襄楷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小过是把浮屠和黄老都看作类似于道家的“清虚”之道。因为当时佛教初入中土,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尚浅,即使有人说老子入夷狄化为浮屠,其目的也并非如后来那样,是为了和佛教一争高低。这时的佛教,尚处于依附中土文化的阶段,为了达到让佛教尽快被大众接受的目的,佛教徒对老子化胡说不仅不曾予以反驳,反而心照不宣地利用民众对佛教的粗浅认识,甚至有意附和,借用道家的自然无为、清心寡欲来解释佛教的教理教义,也已是学界共识。基于这种现实,有学者推测,化胡之说可能最先是由佛教徒有意编造的,目的是将佛教和中国文化联系起来,缓解人们对佛教的排斥情绪,便于佛教的传播,化胡说起初可能并非是道教用来对付佛教的一种策略。由于这种说法对成长中的道教和佛教都有十分明显的益处,所以会受到道教阶层和最初的佛教教团领袖的双重欢迎。道教可以从中吸收佛教的实践和制度,佛教则因为中土之人把佛教当成是“道教的外国分支”,并因此受到欢迎而感到欣慰。当然这不过是一种逻辑推理,并无确切的史料支撑。在没有确切的史料证明化胡说到底是哪方面编造的情况下,所有的结论都不过是一种推测。司马迁和襄楷在叙述中都使用了“或日”一词,这说明围绕老子的传说没有明确的来历。事实上,无论化胡说是谁构造的,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化胡说和化胡经对双方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

由于佛、道双方都能在这个说法中发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化胡说遂流行开来。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佛、道关系的变化,化胡说在佛、道内部的发展呈现出不尽一致的趋势。尤其是道教徒王浮构造《老子化胡经》之后,双方的矛盾迅速上升,这是佛教徒始料不及的。

二、佛教徒对《老子化胡经》的反驳

王浮造作《老子化胡经》,在汉末魏初佛教徒牟子作《理惑论》之后约一个世纪。牟子以《老子》五千文和《论语》等中国传统经典来理解佛经、宣扬佛理,代表了最初接触佛教的中土之人对佛教和老子的笼统模糊的理解状态。汤用彤在论及老子化胡说时指出,汉时佛道混杂,“夫异族之神不宜为诸华所信奉,则老子化胡之说,在后世虽为佛家所痛恨,而在汉代想实为一般人所以兼奉佛法之关键。观乎现在所保存甚少之汉魏佛教史料,而化胡之说竞一见于朝廷奏疏,再见于史家著作,则其说大有助于最初佛教之流行可以想见也。”然而魏晋以后,佛教已经不再需要这样的帮助了。

《老子化胡经》在元代被焚之后,本经亡佚已久,仉南北朝佛教论争文章中常有征引,特别是北周甄鸾《笑道论》中,保存有若干片断,基本能反映化胡经的主要内容。在敦煌文书发现之前,只有《大正藏》第54册所收《化胡经》残本第1和第10两卷。敦煌文书中共发现7个卷号共10卷是关于老子化胡说的,然而并非完全是王浮原作,可能是由王浮最初的1卷逐渐增衍至11卷的。为了方便说明问题,将《笑道论》有关记载引述如下:老子以周幽王德衰,欲西度关,与尹喜期三年后于长安市中青羊肝中相见。老子乃生皇后腹中。至期喜见有卖青羊肝者,因访见老子。从母怀中起头鬓皓首,身长丈六,戴天冠、捉金杖,将尹喜化胡,隐首阳山,紫云覆之。胡工疑妖,镬煮而不热。老君大嗔,考杀胡乇七子及国人,一分并死,胡王方伏,令国人受化,髡头不妻,受二百五十戒,作吾形象,香火礼拜。

总之,《化胡经》的主要情节是宣称老子两行、至关、与尹喜俱出流沙、化为浮屠、历经挫折、教化胡人、使佛成为老子弟子等,其描写充满了基于夷夏之别的强烈文化优越感。化胡经与老子相关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老子出关,入天竺,这是化胡的背景;二,胡人凶顽,故老子化胡,使之知罪,这是化胡的动机;三,老子是佛祖之师,老子高于佛祖,这是化胡的日的。佛教徒围绕上述三个问题所做的回应,体现了其非同寻常的老子观,下面逐步进行详细分析。

关于第 点,由于老子西行是汉代已有的传说,从而成为老子化胡的预设背景,这无须再论。第二点,关于胡人的本性问题,则是晋代以来老子化胡说中新增添的内容,此说是为了说明老子化胡的动机,具有明显的歧视意味。唐僧法琳《辨正论》曾多次引用化胡经的内容,予以针对性的批判,其中提到老子在厨宾等国受到的种种磨难,显示了胡人凶顽的本性:《化胡经》云,厨宾国王疑老子妖魅,以火焚之,安然不死,王知神人,举国悔过。老子云:“我师名佛,若能出家,当免汝罪”。又引:《明威化胡》等经并云,胡王不信老子,老子神力伏之,方求悔过,自髡自翦,谢愆谢罪。老君大慈,愍其愚昧,为说权教,随机成约。皆令头陀乞食,以制凶顽之心;赭服偏衣,用挫强梁之性;割毁形貌,示为掠劓之身;禁约妻房,绝其勃逆之种。所谓《明威化胡经》,据《辨正论》云,乃道士王浮改《西域传》而成。老子西行之事,经过化胡经的宣扬和夸张,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老子入厨宾国,国王不信老子,以火焚烧老子。这个情节是道教徒为了展示胡人凶恶、残酷的本性而有意编造的。化胡经又称,老子在和胡人的较量中,最终以神力驯服胡人,胡人方知“悔过”。这样,化胡经就通过“悔过”的方式,将佛教徒的衣饰、形貌、禁戒等宗教上的典型特征都归之于所犯罪过应得的惩罚。道教徒的这种攻击方式住早期佛道论争中是十分常见的,如刘勰《灭惑论》引张融《三破论》云:“胡人兀二,刚强无礼,不异禽兽,不信虚无。老子入关,故作形象之教化之。又云胡人粗犷,欲断其恶种,故令男不娶妻,女不嫁夫,一国伏法,自然灭尽。”又如《道藏》正一部所收七言韵文写成的南朝道经,即《老君变化无极经》说:“老君变化易身形,出在朝中作真经。胡儿反叛无真诫,朝降暮反结罪名。部落强丁至死倾,叩头前来索求生。老君执意欲不听,谪被赤朱衣在身形。沐头剔发为信盟,绝其妻妾禁杀生。若能从化过其名,H中一食读其经。不得欺怠贪淫情,若有犯法灭汝形。”读起来朗朗上口,颇具煽动性。

在佛教徒看来,胡人凶顽无礼、朝降暮叛、老子予以教化、胡人叩头求情、老子惩罚胡人、改易服色、绝妻禁杀等生动的情节,严重地破坏了其宗教形象,不利于佛教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佛教徒的回应,一方面极力批判这些说法是自相矛盾,是与老子本性仁慈之说相悖的;另一方面,佛教徒重点就老子是佛之师、老子高于佛的说法进行了激烈有力的反驳。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老子和佛,到底谁更高一筹?自古以来,在某一问题上持不同见解的人如果发生争论,最常用的辩论方法就是从经典中寻求支持,佛教徒反驳道教也是如此,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篡改已有道经的内容,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日的。最典型的要数《辨正沦》所引:“《化胡经》云,老子知佛欲入涅盘,复回在世,号曰迦叶,于娑罗林为众发问。《转神人定经》云,思念一切。《关令传》云,老子曰吾帅号佛,觉一切民也”。“《菜食诵经》称,无上正真之道,承佛威神,号佛为世尊,形与神游,受高上大圣,十方至真,已

转贴于 得佛道。检道经处处皆称佛为师也”。上述《化胡经》、《转神入定经》、《关令传》、《菜食诵经》等,均为道经。据《辨正论》云,这些被引用的道经,都有关于佛为老子之师的记录。显然,佛教徒篡改了’对方的经典。另一种是凭空杜撰一些佛经,或者故意更改佛经的内容,从自身寻找论据,彻底推翻老子高于佛的说法。如《广弘明集》卷八载道安的《二教论》,引所谓《清净法行经》云:“佛遗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彼称老子”。这里的《清静法行经》,是在化胡经产生之后,佛教内部人士杜撰的一部用以对抗老子化胡说的伪佛经。该经宣称,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老子、颜回三人,为佛之弟子儒童菩萨、光净菩萨、摩诃迦叶在中目的化身,因而都是佛的弟子,即所谓“三圣东行说”。

作为宗教斗争的产物,魏晋六朝时期,佛教徒伪造了大量类似《清静法行经》的“疑伪经”。主要反映汉晋六朝佛教徒言论的《弘明集》和《广弘明集》中,记载的疑伪佛经就有不少,其中有很多关于菩萨化为中国古代圣人的说法。如《广弘明集》卷12载明概的《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引《清净法行经》,说“儒童菩萨化作孔丘”,又引《须弥图经》,说“宝应声菩萨化为伏羲,吉祥菩萨化作女娲,儒童化作孔丘,迦叶化为李老”。又引《涅盘经》,说“三皇、五帝、孔、李、周、庄,皆足菩萨化身”。卷13引法琳《辨正论》注引《空寂所问经》则云:“迦叶为老子,儒童为孔子,光净为颜回”。题名“师子比丘述注”的《折疑论》中,也有“大迦叶菩萨称为老子,净光童子菩萨称为仲尼,儒章菩萨称为颜回”的说法,据说出于《佛说空寂所问经》和《天地经》。他们的基本特点是将孔老颜三人作为佛派往东方弘教的三大弟子,三人分别和佛教中的儒童菩萨、迦叶菩萨、光净菩萨相对应。此外,还有宣扬佛即将涅桨之时,遣月光童子前往东土进行传教等相关说法。这样,通过伪造佛经内容,佛教徒成功找到了回击道教徒老子西行化胡的依据。但是,与道教徒肆意丑化胡人不同的是,佛教徒仅仅借用了道教徒将老子化生为佛的做法,反过来将老子和佛的位置和地位颠倒而已。至于佛遣三圣东行,转生孔老颜的过程,佛教徒并没有像道教徒那样,以“凶顽”等语恶意渲染。佛、道在此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差异,一方面说明道教徒面对佛教势力的日益壮大所暴露出来的固有的排外心理和狭隘的宗教情绪,另一方面也说明佛教在反击道教时采取的谨慎态度和在中国扩大宗教影响的信心。佛教在两晋以后的迅速发展,与佛教的这种谨慎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有趣的是,佛教徒在编造三圣东行说之外,也不忘在某种程度上顺道教徒之意,认可老子西行之说,尽管这只是暂时的策略性的让步。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刘宋僧愍为驳斥顾欢《夷夏论》而作的《戎华论》:“是以如来使普贤行西路,三贤并导东都。故经云:‘大十迦叶者,老子其人也。故诡教五千,翼匠周世,化缘既尽,回归天竺。’故有背关西引之邈,华人因之做《化胡经》也。”他们对老子西行之说的解释最终回到了三圣东行说上来。六朝时期,大部分佛教徒在论争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要揭露化胡经内容的荒谬,推翻化胡说成立的前提。后来佛教徒对付道教以不否认化胡说的方式,而是把化胡说包含在三圣东行说之中。它实际上是对整个老子两行之说的重新解释,和道教徒心日中的老子相去甚远,理所当然得不到道教徒的认可,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愤怒,导致佛道论争的进一步激化。

三、佛教徒对老子其人其书的基本态度

以上分析了佛教徒在回应老子化胡说和《老子化胡经》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老子的基本看法及其论争方式。然而,这样做,并不说明佛教有意完全否定老子,相反,佛教十分尊重老子及其五千文。这种尊重,和道教对老子其人其书的尊崇有着本质的不同。同样是尊重老子,佛教徒是要从道教徒那里还原老子“人”的身份,并重新肯定《老子》五千文的“真典”地位。

首先,佛教徒强调,老子虽然是佛的弟子,是迦叶圣人的化身,但老子仍是俗人,不是神仙。甄鸾《笑道论》就声称,史籍中的老子和常人一样,不免生死之命,所谓老子代为国师的说法,不过是后人的妄论:“又云,‘代代为国师’。葛洪《神仙》序中具说已怪。寻圣人既出,匡救为先,而夏桀陵虐,涂炭生民,成汤武丁,思贤若渴,老子何以贤君不辅,虐政不师,修身养性,自守而已?期颐将及,自知死至,潜行西度,独为尹说,直令读诵,不劝授人。身死关中,坟陇见在。秦佚吊之,三号而出。究前传经,后人妄论,虽日尊崇,翻成辱道。”同样,僧绍《正二教论》,针对道经《玄妙内篇》等模仿佛教《太子瑞应本起经》神化老子的事实,正日:“道家之指,其在老氏二经。敷玄之妙,备乎庄生七章。而得一尽虚,无闻形变之奇。彭殇均寿,未睹无死之唱。故恬其天和者,不务变常,安时处顺,夫何取长生?若乘日之精,入口剖腋,年事不符,托异合说,称非其有,诞议神化。秦汉之妄,妖延魏晋,言不经圣,何云真典乎?”义云:“老子之教,盖修身治国,绝弃贵尚,事正其分,虚无为本、柔弱为用,内视反听,深根宁极,浑思天元,恬高人世,皓气养和,失得无变,穷不谋通,致命而俟,达不谋己,以公为度。此学者之所以询仰余流,而其道若存者也。安取乎神化无方,济世不死哉?”僧绍把老子之教限定在“修身治国”范围之内,肯定《老子》五千文尽述“道家之指”而无变化、长生、神化之说,强调老子之学的基本特征是“虚无为本,柔弱为用”。僧绍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贬斥道教将“神化无方,济世不死”与老子联系起来是不可取的。道安《二教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道教得道成仙的理想与老庄本旨相违背:“若乃炼服金丹,餐霞饵玉,灵升羽蜕,尸解形化,斯皆尤乖老庄立言之本理。”

自古以来,人有高下之别,贤圣之分,佛教徒肯定老子是人不是神,那么孔老二人,孰高孰低?孰贤孰圣呢?这是魏晋六朝时期士大夫曾广泛关注过的问题。以王弼为代表的士大夫,援道入儒,在承认孔子圣人地位的同时,往往以老子作为参照,提出了孔圣老贤的观点。佛教界认同此观点,如道安《二教论》云:“论语日,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依前《汉书》,品孔子为上上类,皆是圣。以老氏为中上流,并是贤。又何晏、王弼咸云老未及圣,此皆典达所位,仆能异乎?”道安用作证据的典籍和观点,包括何、王在内,均出自于儒家。以道安为代表的佛教徒不仅要证明老子不如佛祖,也要证明老不及孔。此举无非是为了拉拢和靠近儒家以便对付道教,为自身在中国的长远发展做打算。

总之,佛教徒为了证明佛祖高于老子和佛教高于道教,一方面认为老子是佛的大弟子迦叶东行的化身;另一方面,由于佛教以生为苦,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把死亡看作是现世人生的解脱,因而反对道教徒将老子神化为千变万化、长生不死的神仙,谓之为荒诞妖妄。从表面上看来,似乎佛教徒对老子的认识更为理性,但究其实质,佛教徒的老子观是建立在佛教的宗教教义基础上的,佛道对老子是否长生的不同见解,实质上体现的是两种宗教在根本教义上的矛盾。

其次,佛教徒认为《老子》五千文是真典,是修身养性、立身治国之书,其它道书均为附会之作。如慧通《驳顾道士夷夏论》云:“见论引道经益有味,如昔老氏著述,文只五千,其余淆杂并淫谬之说也,而别称道经,从何而出?既非老氏所创,宁为真典?……老氏著文五千,而穿凿者众。或述妖妄以回人心,或傅淫虐以振物性。故为善者寡,染恶者多矣。”慧通认为,佛教宣扬的泥洹灭度之说,载之于佛教典籍,而道教宣扬的仙化人道之说,不见于五千,如此,道教神仙之说就失去了理论根据。慧通立论的基础是,只有老子五千文是“真典”,以此为标准,慧通把其它非出自五千文或者有违五千文的道书统统归之为“淆杂并淫谬之说也”。又如甄鸾《笑道论》也强调了老子五千文在俗世中“立身治国”的宗旨:“案老子五千文,辞义俱伟,谅可贵已。立身治国,君民之道富焉。所以道有符书厌诅之方,佛禁怪力背哀之术,彼此相形,致使世人疑其邪正,此岂大道自然,虚寂无为之意哉?将以后人背本,妄生穿凿故也。”刘勰《灭惑论》则说得更为明白:“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太上为宗,寻柱史嘉遁,实惟大贤。著书论道,贵在无为。理归静一,化本虚柔。然而三世不纪,慧业靡闻。斯乃导俗之良书,非出世之妙经也。”,把道家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其中老子之学属最上,次之则为神仙之学以及张陵之道法。刘勰的这种划分,强调老子为道家之最上层次,就是为了辨邪正、分真伪,突出老子和神仙、道术之间的高下之别。高居道家最上等的老子之学,贵在无为和虚柔,五千文旨在“导俗”而非“出世”,这是刘勰一再肯定的。刘勰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佛教徒对《老子》一书的基本定位,其三品之说,也被后世对道教不满之人不断称引。慧通、甄鸾、刘勰等佛教徒批评道教的思路是一致的,即为了反对道教对老子的神化和对五千文的任意解释,强调老子是人不是神;道家之书,只有《老子》五千文是真典。更确切地说,佛教徒企图利用道家老子,从否定道教教主——老子和推翻道教宗教理论赖于建立的基础——《老子》五千文两方面展开对道教的全面批判。

老子说篇3

孩子刚进幼儿园、升上小学,或转换新学校、新班级时,家长最怕接到的莫过于这种电话。到了“去找医生评估”这个阶段,代表家长面对的可能是大问题,也许是长期抗战,比起老师说“今天你家小孩打了隔壁同学”,这种投诉电话要严重好几倍,处理也更为棘手。

大多数家长头一次听到老师这么说,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错愕、疑惑。第一时间家长也不清楚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心情焦躁不安,只能到处求援问亲友团,上网找相关资料,希望问题不是出在自己小孩身上。带有情绪的疑问一一浮现,“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的小孩?为什么没看到好的只看到坏的?”接下来家长面对老师的反应,可能是因担心而否认、忽略问题,或不知所措。“老师,她在家里都不是这样耶!”“老师反正他就是皮,你打他骂他就好了啦!”“老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小学任教多年的陈老师说,要跟家长沟通这种事情,老师的压力也很大,明明一片好意,又怕被误会是找麻烦。有些家长态度强硬,跟老师威胁要直接转班转学,有些家长则是置之不理,老师若再次提醒又怕引起反弹。

当孩子有状况需要协助时,亲师的头一次沟通很容易“卡住”,主要是因为彼此不熟悉,信任感未建立起来,就面临必须携手解决问题的缘故。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附设小学任教二十多年的特教老师李惠蔺说,若家长没有后续反应,可能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也还没处理好自己的心情,“这时老师陈述的方式和家长的态度将会成为彼此互动的关键。”

摆脱情绪,一起聚焦协助孩子

如果老师用“你的孩子严重影响全班同学上课的秩序,我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效,他实在太过动了”这样的语言来抱怨孩子,甚至用指责家长没有使力的方式沟通,或许能单方面发泄老师自身的情绪压力,但这么做只会让家长更无奈自责,完全无助于解决问题。

若老师能以关心孩子的态度出发,跟家长一并陈述孩子的优点和弱点,并委婉表达不希望孩子的弱点影响到他全面发展的担忧,且试着去了解家长背景和沟通模式,家长会更容易把老师的话听进去。

同样,李惠蔺也提醒,当老师在陈述孩子问题时,即便家长心中有千百个问号,想帮孩子解释,家长都应该先深呼吸,听老师把话讲完。稳住情绪后,先说一句:“谢谢老师帮我观察孩子的行为。”柔化彼此可能的对立,才能赶快把问题焦点转回孩子身上。接着询问老师,有没有家长可在家里做观察或调整的地方,接收老师的好意,亲师目标一致,一起为孩子解决问题。

通常,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产生的特殊状况类别不太一样,处理的途径也不相同。孩子在幼儿园,比较容易展现的问题多半是以下这四类:

1、语言表达类:不会讲,讲得不够多,讲不完整、不清楚;2、社会情绪类:很容易情绪激动、哭泣、害羞等;3、动作发展类:大肌肉不协调,小肌肉精细动作做不好;4、认知类:学习新事物比同龄慢。

第一基金会中和发展中心主任易曼分析,按照他们的经验,当学龄前幼儿有特殊状况,通常幼儿园会先请“特殊教育巡回辅导团”老师先到校观察孩子,与家长晤谈,然后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儿童心智科去做全面性(包括临床、物理、职能、语言等)发展评估。

因为评估过程需要跨专业合作,所需时间较长。学龄前的评估通常会开立“疑似”的诊断证明,若有非常明显的症状才会确诊为某种病状。这时医生可能会给孩子一份医疗诊断证明(如过动),若孩子有早疗需求会开立身心障碍者手册(如自闭、亚斯伯格)。接着家长可以带孩子寻求医疗、社福等早疗服务。

学龄后的孩子常见的状况会跟学业表现有关:1、课业跟不上,如数学障碍、书写障碍和阅读障碍等;2、上课坐不住,如不专注、过动;3、行为问题,如无法服从社会指令,易与人冲突、无法融入团体等。学龄后的处理重点以鉴定孩子有无特殊教育需求为主,可参考医疗诊断,处理流程也相对复杂许多。

老师建议做评估的先决条件

在老师说出“请家长带去评估鉴定”之前,必须先做到:经过一段时间(至少一至两个月)的客观观察记录,变换几种不同教法与辅导策略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班级经营一遇到困难,就马上把问题丢给孩子和家长。若老师做到以上这点,而孩子状况仍无起色,可向辅导室提出申请,在经过家长同意之后,送孩子进入特殊教育鉴定流程。

经过特教老师入班观察,搜集孩子的联络簿、考卷、作业等数据研究,并与家长会谈后,请家长和老师填写初步筛检表,将问题范围缩小到“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智能障碍、注意力缺失过动症、自闭症”等的其中一项。若以“疑似学习障碍”为例,再由特教老师针对这个孩子的听、说、读、写、算的能力做进一步评估,排除跨情境的问题(如在家、在校和在安亲班表现有极大差异),综合整理一份《评估结果摘要报告》。还要经由特教学者专家、资深特教老师、普通班老师和家长一同出席,判定孩子是否有接受特殊教育(如缓读、转入资源班等)的需要。

就像咳嗽、流鼻涕会去看医生一样,医生会做全面观察,感觉哪里不对劲了再进一步详细检查,最终结果可能就只是小感冒而已;若能提早发现,也许能防止病情加重变成肺炎。“评估鉴定的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大人更了解孩子的发展,去检查看看,没事最好,若真找出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提供孩子协助,对发展和学习都是好事。”易曼说。

Tips

换个说法,避开亲师沟通的地雷

爸妈不要这样说:

老师,你怎么都没有帮我的孩子!

老师,没这么严重吧!

老师,我的孩子之前反应没这么激烈,是不是你在学校没有处理好才造成的?

让每个孩子安静坐下来上课,不是老师的专业吗?

老师不要这样说:

爸爸妈妈,你们在家里要教啊!你们太宠孩子了!

之前幼儿园老师没反映过,可能是因为私立学校的老师通常不想惹事。

你的孩子根本讲不听,我没遇过这样难教的!

老子说篇4

——写给一个顽劣的学生

孩子,你懂得你父母的的心思吗?你的父母在你身上寄托了多大的希望,你知道吗?你的母亲在怀你的时候,心里就甜甜的润润的,怀着无法言说的喜悦和欣慰。她就想,我一定要百倍地细心地柔情地呵护肚子里的这个牵系着父母及身边一切亲人神经的幼小生命,让他在胎里就健康发育,然后顺利出生并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能让父母引以为荣的值得骄傲的人才。于是,你的母亲在忍受了巨大的爱与痛、血与火的洗礼后,你降生到人间。那一刻,你在父母的心中,仿佛一轮灿烂的充满希望的太阳,从地平线上辉煌地升起。当你第一声铜铃般的啼哭声在产房回荡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们又仿佛听到了世间最美妙的歌声。于是,你成了他们的掌上明珠,成了他们的未来的依靠,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他们心中的最高理想和愿望;即使成不了龙成不了凤,最起码也应该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当你渐渐长大的时候,当你的学习成绩很不如意的时候,你知道,他们的心里有多急吗?他们恨不得把最好的营养品买给你,把最好的补脑药买给你。他们又恨不得替你去学习。你的表现却使他们很伤心。由于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你厌学了。开始逃学、上网、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甚至敲诈抢劫同学的钱物。因为屡教不改,学校不得不把你的父亲或母亲叫到学校,说明你的情况,希望他们配合学校共同教育你,以使你能改邪归正。那天,你母亲来校的时候,你看到她脸上的羞愧的表情了吗?你看到你母亲眼里忧郁和痛苦的眼神了吗?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痛,是撕心裂肺的。回家后,你当然地挨了母亲的骂,挨了父亲的打。他们的骂和打,其实是对你另一种形式的爱。可你,却不理解他们,任性地赌气离开了家。可这时,他们又是多么的后悔和着急呀,于是就满世界地找你找你找你 孩子,你了解老师的心情吗?你知道老师的愿望吗?其实,老师与你的父母一样,也从心底里希望你学好,希望你成才,希望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出息的人。当你坐在课堂因听不懂讲课如坐针毡焦躁烦恼的时候,老师的心也为你着急啊!也为你的学习状况感到焦虑不安。当你逃学的时候,老师又是多么牵挂你,在千方百计多方联系把你寻找。当你屡屡违纪,多次犯那些不该犯的低级错误的时候,老师是多么生气又多么痛心呀!当你学习上做人上有些许进步的时候,老师又打心眼里为你感到高兴。这么跟你说吧!如果说老师是农民,你就是地里的庄稼;如果说老师是园丁,你就是园里的幼苗;有哪一个农民不希望庄稼长得茁壮并有一个好的收成;有哪一位园丁不希望幼苗长得健壮并发展成栋梁之材?庄稼行里有杂草的时候,当然得拔掉杂草,庄稼才能长得茁壮;幼苗上长出歪枝的时候,当然得剪掉歪枝,幼苗才能长得端正。如果你身上有了缺点和不足甚至有了劣迹的时候,如果老师不管不顾,不批评你教育你,不拔掉杂草不剪除歪枝,你觉得合适吗?因此,如果老师批评你教育你,都是对你的爱护和关心。你看那无人作务的荒草地里,很难长出好的庄稼;你看那苗圃里的歪脖树,是长不成栋梁之材的。你学会学习了,你学会做人了,你身上有闪光点了,老师能不为你感到欣慰吗?

所以,孩子,你要好好反思你自己。看你是否学会了学习,看你是否学会了做人,看你是否学会了审美,看你是否学会了劳动,看你是否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了明确的崇高的目标,看你是否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了真诚的努力?不要好吃懒做,不要贪图安逸,不要厌烦父母的唠唠叨叨,不要反感老师的反反复复。如果你学的你做的都比较好,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他们夸你表扬你还来不及呢!请记住下面的话:

父母心老师心,心同一理,痛你不争喜你进步;

老子说篇5

2.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3.我害怕一个人,但更害怕爱情的背叛。

4.凉宵残月冷秋欺,醉卧冰床眠夜迟。炉热心寒风破水,难得阆苑小涟漪。

5.这个世界坏掉的部分确实很多,但仍有很多完好无损的存在,从不叫人失望。

6.有时候,想想干脆死掉算了,但是我一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我就特别不舍。

7.你其实不是放不下是不甘心,不甘心曾坚持的感情就这样结束,你其实舍不得这样放弃他。

8.你越来越善解人意,就没人在意你的委屈和脾气。

9.三个人终会有两个人关系很好,而另一个最终也会排挤到后边。

10.一切都是我自己咎由自取,又怪得了谁呢?

11.本以为人心凉薄,原来是我们把伤痛看的太重。

12.我真的想知道,当初我是怎么瞎了眼睛嫁进了着家人的。本事没有,脾气大的吓人,满嘴脏话,你们哪来的底气做这样的事情,不想说了,等等,等爸妈能接受事实了,我就离婚,再见了,我失败的婚姻。

13.没人能消除你的疼痛所以别让别人带走你的快乐。

14.有一种爱,明知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

15.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 里尼

16.谁寄点安眠药给我,地址是,算了,来不及了,帮我报警

17.最怕在用了心之后,得到的是背叛。

18.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

19.开始于喜欢,结束于了解。

老子说篇6

老理儿,有道理吗?

“月子”,医学上的称呼为产褥期,即指胎儿、胎盘娩出后,新妈妈全身器官恢复到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一般为6~8周,产褥期的前30天最为重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坐月子”的时间。

老一辈人念叨的“坐好月子,才能不留病”,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怀孕到生产,不仅消耗了新妈妈大量的体力,而且怀孕期间的身体机能,以及各个器官也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坐月子就是让新妈妈的身体得到修复的最佳时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坐”好月子,才能更好地扮演母亲这个角色。

给“老理儿”挑挑错儿

虽然老理儿有道理,但是毕竟随着时代演变、知识进步,也有过时的地方,所以不必盲目相信,而是辩证地看待,挑出其中的错误所在吧。传统坐月子中有很多禁忌,例如不能洗澡洗头、不能见风,不能吃蔬菜及水果等凉性食物,月子里新妈妈要穿戴得严严实实、不能下床活动等。这些禁忌让妈妈们一听就头大,但是又生怕月子“坐”不好,会得“月子病”。实际上,大多数坐月子禁忌是相对的,要科学看待。

禁忌1

月子里不能外出见风,必须穿戴严实,房间不能开窗,不能让风吹进来。

科学解读 新妈妈避免受风寒是有道理的,特别是那些自身抵抗力弱、营养缺乏、体质差的新妈妈,很容易受到病菌的袭击,注意保暖是必需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女性的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也并不是弱不禁风。即使现在正值冬季,但只要做好保暖措施,还是可以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日子外出呼吸新鲜空气并接受日光浴。新妈妈的房间可以早晚各通风一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新妈妈切忌坐在窗户旁边等空气对流的地方。室内温度以22℃~24℃为宜,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禁忌2

月子里就是要躺在床上休息,

不能下床活动。

科学解读 自然分娩的新妈妈在分娩后24小时,剖宫产的新妈妈在产后2~3天,就应该下床活动。这是因为,尽早且适量的活动,能增强腹肌收缩,促进子宫复原和恶露排出,防止尿潴留和便秘的发生。月子里如果终日躺在床上,不但不利于身体恢复,还会影响心情。冬天天气不错的日子,还是可以到户外散散步的。

禁忌3

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否则寒气容易进入身体,以后爱犯头疼、关节疼。

科学解读 新妈妈月子里会特别爱出汗,如果不做好全身清洁,反而容易发生产褥感染。如果是冬天,新妈妈可以在分娩1周后进行淋浴,但每次时间不能太长,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洗澡次数也不能太频繁。水温以30℃~40℃为宜,室温以20℃~25℃为宜。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经历剖宫产、会阴撕裂严重、伤口大的新妈妈,应该等伤口愈合后再淋浴,伤口愈合前可以先用温水擦拭身体,并保持外阴的清洁。新妈妈洗澡后要赶紧擦干身体,穿好衣服,并用吹风机把头发吹干。

禁忌4

月子里不能吃蔬菜、水果等生冷食物,只能吃热性食物。

科学解读 新妈妈在分娩后由于气血两亏,肠胃功能较弱,避免吃一些生冷食物是有道理的,但并不代表一点儿蔬菜、水果都不能吃。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对新妈妈的身体恢复和乳汁分泌都有作用;蔬果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产后通便。冬天坐月子的新妈妈可以将水果用热水烫一下再吃或者榨成果汁喝,都是不错的选择。

坐好月子的新观念

坐好月子,不但不留病,自己身体恢复得更好,还能拿出更多的精力和体力来照顾宝宝,所以新妈妈最好沿袭坐月子的老传统,但是要装备一些新观念。

均衡摄入营养

新妈妈坐月子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且易消化的食物,要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少食多餐。这样既能帮助身体尽快复原,还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保证充足的睡眠

为了照顾宝宝,很多新妈妈会有睡眠不足的情况,这对产后恢复不利。这时候,不要忽视家人能提供的帮助,请家人多分担照顾宝宝的任务,让自己有好好休息的时间。新妈妈睡觉时的姿势也要注意,不宜长期仰卧,否则不利于全身血液循环,应经常变换卧位。

重视个人清洁卫生

新妈妈应做好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洗澡用淋浴,禁止盆浴,以防感染。会可以经常用温水擦拭清洗。

适当锻炼利于产后恢复

新妈妈应当适当锻炼,刚开始可以在室内走动,两周后可以做一些轻松的家务活动。但产褥期切忌重体力劳动,不要久站久蹲。此外,可以在产后2~3天,在医生的科学指导下试着做产妇操。

关注心理健康,预防产后抑郁

很多新妈妈因为妊娠期及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加上产后照顾宝宝的压力以及环境因素,情绪会出现波动,甚至发生产后抑郁。这时候家人应多关心新妈妈,帮她疏解烦闷的心情,帮她建立健康的产后生活方式,帮助她胜任妈妈这一角色。

应慎重

老子说篇7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翻译:我听说富贵之人用财物来送人,仁义之人用言语来送人。我不能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来送你,这几句话是:一个聪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却常遭到困阨、濒临死亡,那是因为他喜好议论别人的缘故;学问渊博见识广大的人,却常使自己遭到危险不测,那是因为他喜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应该心存父母,不该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应该心存君上,不能只顾到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老子说篇8

当价格与价值完全背离,销售成为一种数字游戏时,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听到黄鹤楼1916典藏版香烟一包卖到1000元时,我已经不吃惊了。我知道这或许只是吉尼斯数字纪录游戏的新开端。

每根香烟50元,抽的不是烟,而是身份。一个个先富起来或正在富起来的人,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物质图腾。从国窖1573到黄鹤楼1916,对生活必需品的奢侈化,走上了一条快速道。

最富有想象力和拥有特别通道的人,都在为全社会的财富权势阶层服务,引导渴望阶层晋升的人士,步入奢侈品消费行列。为腐败阶层提供簇新的攀比炫富工具,为行贿者提供更有指标性的行贿物品,同时获取了腐败溢价收益,那高高在上的阿拉伯数字,就是他们小聪明的溢价收入。腐败制造业已经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中国现实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依旧看长。

什么都可能成为奢侈品代码,比如房子。资本与权势的黑手伸向哪里,哪就会滋生让民众自卑绝望的奢侈品,比如大蒜,比如辣椒。经由对一个个生活必需品的垄断与支配,特权富贵阶层炫富之余,炫实力能量,他们生活的巨大乐趣竟然从剥夺穷人开始。他们没有敌人,只有恶作剧的对象。精神上的堕落,造成空前的残忍。他们自成一体,过着体面光鲜的日子,还要穷人的难看。这就是丧失了伦理底线的中国资产阶层的德性。我腐败我快乐,但我要让你知道我的快乐。让大众成为无法参与富贵金钱游戏的可怜虫。

穷得只剩下钱,绝非富人的撒娇,而是其真实生命状态的写照。上海有一位男士,每天的目标是花掉10万元,他必须通过消耗皇家礼炮才能完成任务。接受邀请的朋友,经常被一字排开的炮口所惊吓,喝高之后,他们一听到皇家礼炮就浑身哆嗦,“那不是酒,是敌敌畏啊!”通过豪宅、名车、金表、时装、鞋子、挎包、项链、脚链、手链、雪茄诸如此类的奢侈品,新富阶层那股压抑不住的内心膨胀感和自我炫耀的冲动得以宣泄。大众媒体的超级媚态,凸显着这种爆发性炫富冲动的价值,并塑造着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观。

世界奢侈品协会指出,2008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首次超越美国,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超过94亿美元,占全球比例高达27.5%,仅次于日本。有人指出,在未来一两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在中国,奢侈品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概念。比如美女,比如博导、教授。

衣食住行全面奢侈品化。在上海等地举办的国际顶级奢侈品展上,有2000元一两的茶叶、1万元一瓶的白酒、1200万元一套的家具,其中价值257万元的手表、2万多元一瓶的法国干邑等千万元以下的商品相当好卖。所有最好元素的叠加,在制造琳琅满目的顶级奢侈品,比如中国文字里的“鑫”,以及民间高人创造的诸多“福禄寿”的最高级合成物。最高级物品是一个比想象力的运动,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出的。把最高级由形容词变成名词,失去实用功能或者甚微的奢侈品创造系列,显示了人们满足虚荣心的卓越才干。在那些东西面前,权贵以及附庸们眼波流动,那是装饰其平凡肉身的神物。而对老百姓而言,则灼伤了他们的双眼。他们因自卑而却步,那是一个与他们无缘的世界。物质把世界分割成不同的种姓。我们不再是一体。

奢侈品的泛滥,是财富集中的征兆。无数穷人供养了那些腰缠万贯的权贵。跑车、名表、别墅与包养女人的数目,既是他们圈子里炫富斗狠的标尺,也为全社会卑微而心怀不甘的人做了示范。穷者越穷,富者愈富。更多的人民币淘洗着民众的财富,同时让权贵们更显其富。那些奢侈品就是他们的战俘。悬挂在指间、脖子间和裆下。

上一篇:一个人睡范文 下一篇:施工通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