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传说范文

时间:2023-11-17 18:58:48

影子传说篇1

“呵,月尔,我们影子可从不睡觉的啊~~”

呃,又出丑啦。

“不过,没关系的,你是人嘛,怎么会知道我们的事呢?!”影子好像看出来了我的“心事”,也替我圆场。

……

过了分钟,我再次踏上了脚踏车,向学校驶去。一路,我感觉像是在飞,速度好快啊~~呃,可能是我的经常迟到,车技变好了吧~~

才过了3分钟(我认为是3分钟),我已经赶到了“久违”的学校。呵呵,我真是天才啊,居然这么早就来啦~~(汗|||)

“月尔,有影子保镖护送速度快吧!”小影子说。

“影子保镖?-?”呃,好糊涂了啊~~~

“呵呵,为了有个伴,我会每天都来找你的~~”小影子似乎笑了,“但我的父皇和母后都不太放心,所以……派了影子保镖来保护我和……你!”

什么嘛,还对我不放心,我可从不害人,呃,当然也不会害影子啦~~

影子看出了我的心思:“月尔,我的父皇的母后不是不放心你,而是……”

“而是,什么啊~~”我问道,呵呵,要发挥出戴震难师的精神嘛~~

“月尔,请原谅我不能告诉你,这是两个国度的纷争,我不想说,不想把你卷进来……”

一阵沉默……

“噢,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嘻嘻,到现在还不知道你名字,叫你怪不方便的,呵呵~~”望着似乎忧伤的影子,我主动打破了沉默。

“呵呵,我叫雨芯灵,你叫我芯灵就行了!”我感到影子笑了。

“噢,我该上课了~~”我又开始进行长跑。

与以往不同,我感到有好几个影子在我的周围。呵呵,真可靠啊。

“哎呀,月尔怎么来这么早~~”君圣熙耸耸肩,“我还以为你只有迟到的命呢?!”

哼,本姑娘心情好,我忍!

“怎么啦,不是发烧了吧,怎么不说话啊~~”

哼,你才发烧了呢,你还神经病犯,要不是这么多的影子保镖看着,我早就狠狠地咬你了!!不对,我好像不是狗狗哎~~哼,我,忍忍忍!!!

“不是真的发烧了吧,要不要去医务室啊~~”

呼,忍不住啦:“哼,九阴白骨爪,看招!!”

“啊……趁人不……不……备,阴险……”君圣熙狂叫着。

……

影子传说篇2

宁财神(《武林外传》编剧)在他的微博上说,春运期间坐车,一对母子没坐,为了表现自己的亲和力,他说,把孩子给我抱会儿吧!结局很惨:孩子当场吓哭,宁财神凌乱了。他还说了:脸的上半拉子整成金城武没问题,就是嘴巴不行,科技还没到那水平。老高心想:还是别整了。嘴巴整小了,宁财神长得就不像史玉柱了。嘴巴大的,都挺聪明。

忽然关注起宁财神,是因为看了他负责编剧的电影版《武林外传》。说实在话,不算非常好,可算很好,毕竟人家有突破――把电影“电视化”了。这年头到处都讲突破,但是突破很难搞。宁财神与尚敬导演有此突破,已经不容易。

把电影电视化,这个突破,形象点说,就是电视文化的嘴巴越来越大,把电影文化的食儿抢了不少。所以,“嘴大吃天下”这个谚语,不仅适用于宁财神、史玉柱和姚晨,还适用于电视文化。《武林外传》这个从电视剧“嫁接”过去的电影,虽然走的是搞笑路线,但和《非诚勿扰2》等相对传统的幽默电影相比,路子上明显差距甚大。《武林外传》电影版的路子“野”多了,甚至跳出了“传统电影理论”的框架;而这种框架背后,似乎也有些无奈,因为它明显是一种电视文化借助电影进而对电影的侵蚀:就好比电影是一头驴,电视骑在驴背上,一边走一边啃驴肉。电影文化的一些概念,或许从此要被打破了。

传播学领域经常讲到一个例子,借以体现电影和电视的区别。据说国外搞过一个评选。当时,电视文化对生活形成强烈冲击,而电影还局限在“大影院”时代,“电影危机”成了热点话题。于是,有机构进行调查、评比,征集“电影和电视的不同”。最终,一个小孩的答案获得第一名:电视是在和我说话,电影则是我在看别人说话。

也就是说,电视的“融入感”更强,其对生活的干预更厉害;电影则不然,以“自说自话”为主。

或许老高电影看得比较少,在老高眼中,对电影这一传统特色做出最明显颠覆的,正是《武林外传》电影版。别的电影,恐怕没这么大的胆子,因为它们“根红苗正”、“出身正统”;这部电影属于“外来移民”,农民抄起锄头闯进了大上海,惊起波澜一片。

这部电影有着很强的互动性,一方面是为了照顾那些对电视剧《武林外传》还不太熟悉的观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熟悉电视剧《武林外传》的观众早就适应了这种互动,导演完全“有恃无恐”。比如,电影为了照顾上网较少的观众,居然专门打出字幕,进行“名词解释”,告诉观众“杯具”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逐步变成“悲剧”的;在惩罚黑心房产商、准备“动酷刑”的时候,宁财神明目张胆地使用了“来点酷刑镜头,做成海报,有助提高票房哦”的台词,而且“惨无人道”地让速句话从顾盼神飞、左右逢源、上下穿梭、花容月貌的美女捕头祝无双口中说出――老宁你于心何忍呐。

前些年,无论电影还是电视,除非主持节目或者播音,都特别强调不要“直视镜头”,如今这种情况不仅电视剧中越来越常见(因为要互动),电影也越来越常见(因为它也需要互动)。冷冰冰“自说自话式电影文化”,似乎要告一段落了。《武林外传》只不过是一个典型而已。

一些国外大片,并不见得如此,因为场面足以震撼人心,互动无须停在表面,即已深入内心,再没有通过镜头和台词与观众互动的必要。典型的,比如《阿凡达》,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有1000个观众,就有1000个阿凡达在影院里飞。这不就是最佳的互动吗?

或者,我们可以修正一下对“电影和电视之区别”的最佳定义:电影更侧重于观众的内心互动,电视更侧重于观众的语言、表情互动。内心互动,境界更高,难度更大。所以,对无法与大片抗衡的电影来说,向电视文化靠拢甚至投降,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年,铺天盖地的电视节目差点把电影掐死,但电影最终没有死,大众电影院却成了牺牲品;电影不得不放下架子,进行了“分众传播”,走“小影厅”、“个性化定制”之路。没有这些,电影恐怕真的就要死了――尤其国产电影。

现在的问题是:国产电影除了应对大片冲击,还要屈服于电视文化。这究竟是联姻,还是苟合?会是闪婚、试婚,还是钻石婚?恐怕谁都说不清,走着瞧吧。

影子传说篇3

综合电影《孔子》公映以来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根据观众和专家的意见反馈,我们可以得知电影《孔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影《孔子》获得这些成绩与其大众文化传播的成功运用直接相关(电影就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那么,电影《孔子》的大众文化传播运用了哪些有效策略呢?

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与“华语梦之队”――电影《孔子》充分地发挥了孔子本人和主创团体的名人效应

电影《孔子》大众文化传播的成功,首先归功于电影《孔子》充分地发挥了孔子本人和主创团体的名人效应,借助了他们在国内外的显著知名度和影响力。

发挥孔子本人的名人效应。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一块坚不可摧的重要基石。导演胡玫曾经感叹:“2500年来,孔子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所以能够把这个先贤立起来,会长我们中国人的志气。”片方也看到了孔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大众对孔子教育思想的需求。孔子是中国人的文化圣贤,也成了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和全球偶像。所以孔子也就成了适应电影《孔子》海内外大众文化传播宏伟而响亮的中国文化元素、一个强烈而持久的中国文化符号、中国最大腕的“文化英雄”,这也正是电影《孔子》所渴求的。

孔子的名人效应对于电影《孔子》在海内外的大众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国内不少观众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孔子》,坦言是为了使全家了解孔子,补上传统文化课。导演胡玫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有些年轻人看过《孔子》之后马上跑回家去看书,有观者半夜发短信给她,说是“刚看了《史记》”,或“刚看了《东周列国志》”。“我特别高兴,给我们的国学带来一点引导和刺激,说明我还是做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情。”10余名知名学者在北大观看了电影《孔子》后表示:虽然电影《孔子》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却让一般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甚至是华语世界乃至外国人有了一条比较通俗的“路径”来了解孔子,相信很多人会因为看这部电影而有了去了解孔子的动力。电影《孔子》开拍以来一直受到海外的持续关注,英国《独立报》、《卫报》、法新社、美联社等多家媒体持续报道了电影《孔子》的进展。电影《孔子》于2009年5月正式亮相法国戛纳,吸引了不少海外片商的注意,成为戛纳电影节交易部分最热门的中国影片之一,海外媒体和片商对《孔子》比我们想象中要熟悉得多。一位来自欧洲的片商表示,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是古老中国近乎神明的存在,不少人把他看成是东方的耶稣。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今天,人们解读的“孔子”已经不只是古代孔子,而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发挥主创团体的名人效应。一流的演出和制作团队使电影《孔子》颇具魅力,除了著名导演胡玫,著名演员周润发、周迅等巨星的加盟,使电影《孔子》聚集了堪称“华语梦之队”的强大幕后阵容。在参与的制作团队中,有《功夫》及《霍元甲》制片人崔宝珠,有凭借《卧虎藏龙》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的摄影师鲍德熹,有凭《满城尽带黄金甲》而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提名的服装设计师奚仲文,有《赤璧》的编剧陈汗,有我国电影音乐界获奖最多、获奖级别最高的音乐家赵季平配乐,再加上沉寂5年为唱《孔子》主题曲提前复出的歌坛天后王菲,等等。这一个个的业界顶尖人物汇集,本身就是一个耀眼的看点。有不少观众主要就是被这些巨星、名人所吸引而去电影院的。

片方为法国戛纳电影节首次曝光了5张剧照及一段2分钟预告片,这批大气磅礴具有文化感的影音资料一经亮相,立刻赢得了满堂喝彩。不少片商首先被周润发的单人孔子剧照所打动,其中一张是孔子斫简著书,蓦然回首,虽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形象,却不见“苍老”,他的眼神展现出一种时光积淀的睿智。另一张孔子及其门徒的群像剧照,孔子神情淡泊而威严地伫立其中,众弟子环绕身侧,似在聆听教诲。这张剧照吸引了很多片商的驻足,有人甚至称这张剧照与西方世界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笑言“孔子是不是和耶稣相当”。影片出品人刘荣表示这次曝光的海报基本都是周润发的,考虑到了他的国际影响力。

“心怀敬畏之心”――电影《孔子》恰当地表达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物的审慎态度

《孔子》可以算是第一部能够向西方世界正面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式大片,也是历史文化题材和伟人传记题材的影片,因此,电影《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物(尤其是“圣人”孔子)秉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问题,也是影响其大众文化传播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可喜的是,电影《孔子》恰当地表达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物的审慎态度――“心怀敬畏之心”,从而促进了电影《孔子》的大众文化传播。

通过剧组对影片《孔子》和孔子本人的敬畏心态直接反映出来。导演胡玫表示:2005年,媒体传出韩国宣称孔子祖上是韩国人,同时传出韩国、日本正准备投拍电影《孔子》的消息。胡玫感到了不安和急迫,“孔子这样伟大的文化象征人物,他的传记片应当由中国人自己来拍”。胡玫说它拍电影《孔子》不是“命题作文”,没有人强迫她,完全是因为她自己想拍。她确实是因为带着对孔子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家的崇敬心情来创作这部片子的,从筹备、开拍到游走全国各地马不停蹄地宣传,她都是带着极大的热情的。《孔子》的总策划、大地传播董事长于品海表示:从第一天起,剧组就是怀着深刻的敬意拍这部电影的,先后开过6次专家座谈会,剧本改了30多稿,剪辑花了7个月时间。此外,影片本身的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对于孔子的敬畏之心,尤其是表现了对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伟大精神的敬意。

多名知名学者在公映之前观看了电影《孔子》。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说:拍摄这类影片,能够对古代文化传统与人物抱着“温情与敬意”是最根本的原则,在这点上,《孔子》做到了。①“巴蜀鬼才”、著名戏剧家魏明伦认为:这个片子最大的意义是对“仁”的呈现和传承,虽然时下是一个娱乐大行其道的时代,但是优秀的艺术家在拍摄孔子这种极其重要的传统文化人物的时候,必须要心怀敬畏之心,《孔子》的主创人员做得不错。剧组人员对待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物的这种深刻的敬意以及文化使命感、责任感(这两者往往是紧密相连的),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宣传介绍以后(以上陈来教授、戏剧家魏明伦的言论在电影《孔子》公映前后在网络媒体上广泛传播),为更多的社会大众所认识,起到了为电影《孔子》舆论宣传大造声势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大众对于电影《孔子》的好感,从而促进了电影《孔子》的大众文化传播。

通过剧组对影片“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史诗性人物传记正剧”的整体定位间接反映出来。电影《孔子》被定位为“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史诗性人物传记正剧”,正如陈来教授指出的那样:这部凝聚着电影界以及学者心血的影片认真演绎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学者,没有陷入“戏说历史”的圈套,这一点着实难能可贵。其实这也是电影《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人物“心怀敬畏之心”的间接反映,也是整部影片坚持的基本风格。

面对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公开函中“此间大众媒体传闻剧情间有所谓‘孔子感情戏乃至三角恋戏’云云,遂致国人哗然、四海耸动”、“要求诸君(指电影《孔子》剧组)对剧情传闻是否属实予以确认,并对吾等意见予以慎重考量”等质疑,电影《孔子》编剧组在中国儒学网进行“正式辟谣并郑重严肃声明”,指出:“《孔子》电影是一部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片。本片剧本经过多位创作者30多稿的慎重创作,且经过国家有关文宣领导部门及国内学术、艺术机构多方面权威专家审核多次,方予批准通过拍摄。”“该片所反映的重大基本史事皆依据《史记》及《左传》等史料,有可信之历史出处。除必要及有益于人物塑造之艺术虚构,并无对孔子生平及历史之篡改、戏说或编造。绝无某些媒体所渲染炒作之戏说剧情。”“我们以巨资倾力拍摄的电影《孔子》,是一部意在弘扬华夏文明,普及国学思想,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将孔子及其伟大思想远播四海的史诗性人物传记正剧。本片全体主创者抱持着以尊重历史为根本,以合理艺术发挥为手段的坚定态度。”此外,与此相配合,电影《孔子》编剧组还在网上《史诗电影〈孔子〉全部情节和对话的史料根据》,提出“欢迎观众根据电影情节,进行对比,从而一一检照”。例如电影序篇:“我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这段话是根据《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电影《孔子》编剧组的辟谣和声明对不利于电影《孔子》的一些社会舆论予以及时的反驳和澄清,确认了影片“严肃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史诗性人物传记正剧”的整体定位,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并且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扩大了舆论影响力。此外,电影《孔子》中,无论是场景、服饰、道具还是发式等无不精准考究,都注意了点点滴滴的细节,表现得惟妙惟肖,可谓对2500多年前包括民俗礼仪在内的春秋文化下足了工夫,这也完全符合对影片的这种整体定位,并增强了这种整体定位的可信度。

“圣人孔子”与“功夫孔子”――电影《孔子》成功地实现了艺术品位追求和商业模式运用的有效契合

电影《孔子》成功地实现了艺术品位追求和商业模式运用的有效契合,努力使它成为一部形神兼备的高质量的影片,这种契合我们可以塑造和表现“圣人孔子”与“功夫孔子”这组形象为例加以说明。

影片在塑造“圣人孔子”中表现了对艺术品位的明确追求。电影《孔子》通过塑造和表现“圣人孔子”来追求和保证其高水平的艺术品位。1.影片《孔子》通过对孔子思想和儒家传统精神的深入挖掘、历史追寻以及现代审视和世界观照,以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示了在恢弘大气的春秋乱世中孔子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一个“圣人孔子”的形象,体现了他的人格理想,彰显了儒家精神的历史价值,突出了精神高度和道德情怀。2.影片《孔子》在一些场景中把《论语》的重要思想穿来,使“圣人孔子”思想通过故事来展现,让观众看到了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们了解了为什么“圣人孔子”对后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是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与灵魂。与同期上映的美国大片《阿凡达》比较,电影《孔子》蕴涵的中国文化显得深邃、大气、厚重。3.影片《孔子》多处情节细腻生动、感人至深。如妻女温情相侍,雨夜出走鲁国,为爱徒颜回暖尸等片段。这其中,周润发的表演功底功不可没。他用恰如其分的眼神和姿势,把一个“仁者爱人”的孔夫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在塑造“功夫孔子”中表现了对商业模式的成功运用。电影是高度商业化的产业,而商业化紧密地连接着大众化。因此,电影若要广泛传播、深入人心,成功地实现商业化是很重要的条件,电影《孔子》在这方面也有比较出色的表现。1.电影《孔子》以壮观宏阔的场面和苍凉惨烈的景象再现了春秋“四大战役”,让中国乃至世界观众享受到冷兵器时代华丽写实的视听震撼。电影《孔子》在内容上突出孔子人生的传奇性、戏剧性,使之扣人心弦、引人入胜。2.预告片中展示了浩壮的“堕三都”、凶险的夹谷会盟、惨烈的齐鲁大战的一幕。表现了孔子弯弓引箭及随身佩剑的威武形象,片方在海外市场是将片名改为《孔子之决战春秋》,着力宣传“功夫孔子”,主打史诗战争路线。3.影片虽然表现了“功夫孔子”的一面,但注意到孔子的魅力主要来自他的人格和思想。影片既靠近商业,又拿捏好了分寸。

总之,“圣人孔子”与“功夫孔子”这两个形象在电影《孔子》中不是相互割裂或只是简单拼凑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这样有效地促进了电影《孔子》的大众文化传播。

影片《孔子》是以特大规模的现代电影表现手法来阐释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大师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意义非同寻常,因为中国古代有很多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卓越贡献的文化大师,除孔子外,还有庄子、屈原、司马迁、朱熹等,将来也有可能以这种形式进行“影视”的释读。在这方面,我们对影片《孔子》大众文化传播的探讨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注释:

①《电影〈孔子〉:凭什么“观众看完不后悔”――汤一介、张颐武、孔庆东、陈来、彭吉象等学者各有点评》,《光明日报》,2010-01-28。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

影子传说篇4

传说皮影起源汉代。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思念李夫人,便命宫人李少翁刻李夫人肖像,置于武帝帐中,夜晚用灯照射,投影于帐上,栩栩如生,使武帝心情愉悦,解决了思念之情,由此演变成为影子戏。流传到民间街头巷尾,村落庭院。

皮影,在我国真正形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在北宋时期。当时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市),就有许多专业的皮影班子,每年农历的元宵灯节,北宋京城在大街小巷都设置“小影戏棚子”。观者扶老携幼,人山人海。公元1127年,北宋败于金兵,京城迁往浙江临安(今杭州),一大批影戏艺人被迫随王室南逃,在南方各省扎根落户,形成了南方各省的地方风格。

金兵占领汴梁(开封市)后,有史可查的是曾把各种民间艺人,强制押运到北方,其中也包括一批影戏艺人。宋人徐梦莘写的一本《三朝会盟编》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来索御前祗侯方脉医人、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杂剧、说话(评书)、影戏、小说、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弹筝、琵琶、吹笛等艺人一百五十余家,令开封府押赴军前。”由于金、元、明、清均建都于北方,部分影戏艺人及其后裔和分支,在我国北方各省扎根,并逐渐形成北方各省的地方特征。如河北的滦州,河南的罗山、新县、桐柏、灵宝,京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

河南省以往除罗山、灵宝、桐柏、新县等地外,还有长垣、内黄、栾川、偃师、伊川、淅川、邓县、内乡、南召、方城、卢氏等地,均有影戏艺人的组织。冬闲时,他们活跃在山乡僻野、深山老林,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但目前仍能坚持演出的只有豫西的灵宝,南阳地区的桐柏和信阳地区的罗山、新县等少数几个县了。

灵宝县的皮影表演艺术,传说起源于清代中叶。据祖传六代的皮影老艺人刘金才和祖传五代的剪纸老艺人杨仰溪讲,清道光年间岳渡村一位姓奖间的和沟东村一位姓杨的乡绅,都在京城作官,他们告老还乡后,从京城带回了皮影,和阎谢村的一些地方绅士组班结社,招收流散艺童学艺,轮流在各家举行堂会,自演自娱。由于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演唱时的乐器伴奏仅有三叉板、笛子和四弦,演出的场所也大都在达官贵人或绅士富户的庭院。到了明末清初,这种庭院演唱艺术已发展成为灵宝县民间娱乐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到了民国初年,灵宝县已发展到十几个影戏班子,有几百人的艺人队伍,遍及涧河两岸和焦村一带的几十个村子。

灵宝县靠近华山、亚武山和永乐官道教圣地,深受道教音乐曲牌的影响,所以,皮影艺术与当地曲艺道情说唱密切结合,是灵宝皮影的显著特点。“道情”又名“道经”、“八仙乐”,是道教宣传教义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的乐器,均与传说中的八仙法器有关。如:鱼鼓、简板,传说是张果老的法器:月琴,形如琵琶,传说是汉钟离的芭蕉扇演化而成,碰钟,形如铁笊篱,传说为何仙姑的法器;竹笛,传说是韩湘子的玉萧演变而成:四弘,传说是由铁拐李的火葫芦变化而成:云阳板,据说是兰采和所传……

道情和皮影艺术结合后,产生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演出时一般安排在中堂内,艺人演出时必须衣帽穿戴整齐,坐姿端正,以示对道教的尊敬信奉;二是影戏采取“道情”曲牌,委婉动听,使表演艺术更为丰富,更吸引人,拥有较多的观众。

近年来,影戏艺人不断改进提高。在道情唱腔的基础上又融进了眉户、秦腔的唱法;伴奏又吸收了蒲剧打击乐器的鼓点特色,老艺人罗山喜又引进了“道情”原本没有的铜器,再加上自然形成的当地方言,形成了一种高亢别致的情调。

道情皮影的唱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多采用7字句和10字句。主要调门有“官调”(喜调)和“梅调”(哀调)两种。“官调”又称“官系”,各种调门多用“欢音”,曲调明朗,善于抒情,欢快、诙谐,是小生、彩旦、花脸等行当常用调门。“梅调”相反,多用”苦音”,唱腔凄凉、哀伤,是老生、小旦等常用的调门。除“官调”、“梅调”外,还有“飞调”、“袍调”、“金钱滚”、“皮滚白”等等。

道情皮影的剧目,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神仙戏,如《雷音寺》、《韩湘子》等,是劝人成仙的故事:二是宣扬忠、孝的戏,如《二十四孝》、《郭巨埋儿》、《杨家将》等:三是英雄故事和民间传奇一类,如《秦琼打擂》、《忠义堂》等;四是表现男女情爱的折子戏,如《抬玉镯》、《白蛇传》、《打棍出箱》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如《三怕妻》、《小货郎翻箱》等,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树正气,鞭挞邪恶,尤受群众欢迎。

罗山县皮影,又名“丝弦皮影”,植根于豫南的大别山区。罗山皮影以水牛皮为原料,经艺人镂刻而成,以布帛作帐。3人操作,以乐器唢呐或乐队成员接腔,唱腔、道白采用豫南地方方言,通俗易懂。

罗山丝弦皮影的行当与其他姊妹剧种相同,分生、旦、净、末、丑五大类。

罗山皮影的唱腔以花鼓调为主,有“东调”、“西调”之分。“东调”高亢激烈,适于唱武场戏:“西调”起落平稳、轻巧,板式结构缓慢、悠扬、婉转,适于唱文场戏。从整体看,都是以板腔为主体,曲牌为辅的综合性音乐唱腔。多为一板一眼,其板式又分两类:一是有板有眼:二是无板无眼。

罗山皮影传说始于明代,历史久远,剧目繁多,但多属于师傅口授,无固定脚本。目前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有49本,231个剧目,现代戏36个。传统戏取材于历史神话、演义、传说等。因为没有固定剧本,所以,同一剧目因艺人的文化知识、艺术素养、记忆理解不同,加之操作技巧的不同,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1978年以来,罗山县文化部门的专业人员,本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对该县皮影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先后整理出系统脚本《龙风配》、《真假驸马》、《八仙闹海>、《访山东》、《假设阴朝》等12个剧目,同时还创作、改编了《烽火山》、《红色的种子》、《血泪仇》等10余个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极受群众欢迎,特别是青年人易于理解,百看不厌。

1982年罗山县文化局又组织力量,深入同党乡,对林芝梅皮影箱进行试点改革。他们对舞台、影幕、灯光、布景都进行了改革。指导艺人照脚本唱戏。1986年举行了“罗山县首届皮影改革调演”,有周党、定远、彭城、子路四个乡代表队参加,不仅有灯光、布景,还有扩音字幕,便于青年人阅读,还首次出现了女演员,打破了传统旧俗“女人不上场”的规矩,

开创了男女同台操作表演的新局面。

罗山皮影造型粗犷,体型健壮,类似朱仙镇门神人物的造型方法,对人物的大轮廓精心镂刻,大色块的渲染,色彩艳丽,五彩缤纷,鲜明动人,独具一格。

罗山县皮影老艺人,目前能够追忆的是由清初的尚青山,下传徐宏谟,又传傅秃和、杨龙山、杨大山、杨仪成等。子路乡有老艺人叫熊自元、彭新乡有老艺人岳义成、杨仪成等。杨仪成是彭新乡明月村人,祖传四代制作皮影影人,做工精美耐用。曾远销江西、安徽、湖北等省。近年来,杨仪成制作的影像被河南省艺术馆收藏,并多次在北京、广东、香港展出,并于1994年荣获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间美术精品大展”二等奖。“河南民间美术精品展”一等奖。

桐柏皮影,流行于桐柏山南北两麓,即河南境内的桐柏县、泌阳县及湖北随县一带,在我省皮影艺术阵容中,又是一个独立的流派。

桐柏皮影是很有特点的,它带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和诙谐趣味。传统的节目有《杨家将》、《岳飞传》、《水浒》、《西游记》等等,以宋代历史演义比重比较大,这些剧目往往都是连本的,常常连演二三十本,引人入胜。

桐柏皮影的影人造型质朴、泼辣,体现了当地山民淳朴、豪爽的性格。这些工艺精细、色彩明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影人造型,已经成为中外民间美术收藏家的珍品。

桐拍皮影是以黄牛皮作为原料,高约55厘米,全部为侧身形像,它的体形略大于豫西皮影,又小于豫南皮影。影人的制作同样是“装配式”的,分为“头”、“盔帽”、“身子”三大部分,各部位均有接榫装置,演出前根据剧情来组装。一个皮影担箱至少有74种造型各不相同的身子。

一个影人的制作,从头、帽到上下肢,外加胳膊衣袖等完整计算,共需大小14块皮革镂刻后组成。影人的脸谱,根据生、旦、净、末、丑五类定型。决定影人官位、品级的高低,不是依据面部。而是根据服装和帽子。如皇帝的帽子称“王帽”,而丞相的帽子则称为“相盔”。再如,五品以上的官级都要穿莽袍,但莽袍与蟒袍大不相同。头盔一类有王帽、金雕、相雕、文纱帽、武纱帽、状元帽等30多个品种;服饰有蟒、文武铠、官衣、龙衫等也有30余种名堂。

影人是皮影艺人自己制作的,艺人们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经过数代艺人经验的积累,最懂得合理处理材料、功能、装饰三者关系,使它们高度地统一在一起。

桐柏皮影造型整体性强,基调明快,继承了南阳汉画像石刻粗犷、概括的艺术手法。艺人们敢于大胆夸张,也敢于舍弃细节。桐柏影人的特点是上窄下宽,尤其是上肢造型,这种倾向更为突出。这样做,能使关节部位磨擦面减小,动作影像的效果更清晰。影人的外部轮廓线很简洁,而内部的刻工与画工却十分精致,影人的镂孔很密集,这种处理方法可以说是“外简内繁”、“以简统繁”,既丰富又统一。

桐柏皮影造型的夸张处理,还表现在上肢结构的设计上,生活中的人上肢分为三节:上臂、前臂和手。而桐柏皮影的上肢却分为四节,妙在把上臂又分为两节,这一比例与结构却有利于增加动作幅度,艺人操作时运用自如,又使观众觉得合情合理。

在色彩处理上,艺人们更是身手不凡。他们采用传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原色和对比色,其效果是既艳丽又庄重,每个皮影人都有一个主调,绝不喧宾夺主。桐柏影人的艺术特点十分鲜明,人物面部的红晕不是渐染过渡,而是醒目的点上一块红色,具有河南套色民间剪纸的特点。而民间剪纸中的“团花”更被巧妙的用在不同宫级的蟒袍和各种服饰上,看起来十分得体。

河南素有戏曲之乡的美称,地方戏曲艺术对桐柏皮影的造型影响极大,差不多所有戏曲中衣、帽的名称,都能在桐柏皮影中找到。但皮影艺人绝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根据皮影艺术的特点,把表演时很多动作的方便因索,集中在影人造型的设计中,如艺人在刻制影人蟒袍的下摆角时,有意向后拖出一角,以表示人物“行走带风”。

桐柏影人的手部处理也是十分维妙,富有内涵。戏曲中各种人物演出时的手式或动作程式,被桐柏皮影艺人归纳为“文手”与“武手”两种。文手与戏曲中的“兰花指”相似;“武手”则紧握拳头以示英武。如果有文武双全的角色,则一只手装“文手”,另一只手则装武手,各有分工,很有象征意味。

影子传说篇5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2

一、电子游戏与电影的媒介综述

1.1电子游戏产业发展的现状简述

电子游戏产业又称为互动娱乐产业。是涉及电子游戏的开发、市场营销和销售的经济领域。它的产业链与电影产业有着许多共同点。主要分为:资本与出版层、产品与人才层、生产与工具层、发行层以及硬件层。从1958年世界第一款电子游戏《双人网球》到1979年美国雅达利公司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游戏机。电子游戏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完善,逐渐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链。进入2000年以后,硬件层出现了日本任天堂、索尼、美国微软三强争霸的局面。而软件厂商上出现了美国EA、视动娱乐、法国育碧、日本史克威尔等航母式的游戏巨头公司瓜分市场的局面。我国虽然不像国外是单机游戏市场规模巨大(审查、盗版猖獗等问题),但是,我国的网络游戏、休闲游戏市场的产业规模是逐年增加。2000年,我国网游市场规模才区区0.6亿,但到了2009-2010年,产业规模270.6亿1。2010年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于2011年1月18日在北京石景山召开,其主题就是重点探讨媒介融合时代下游戏产业发展的问题。2010年,全球的电子游戏产业规模突破300亿美元,到了2012年可能会突破400亿美元。

1.2电影产业的现状简述

反观电影产业从诞生以来已经100多年了,它在各方面都是一个成熟的传统媒介,它是一种进行大众传播的有效传播途径。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首次突破100亿人民币大关。在“融媒”时代的今天,传统电影产业受到了诸如电视、互联网以及IPTV等以数字化、网络化为载体的数字电影内容的冲击。好莱坞化的电影工业生产机制以及发行方式也对全球电影产业产生了不小影响。面对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浪潮,作为传统大众媒介的电影,必须走出胶片时代的纠结,踏入到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使自己产业链不断升级,而高清和3D又是当今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契机。在面对电子游戏等新兴创意娱乐产业的冲击,如何运用新媒体是自己依然走在娱乐产业的前沿是电影产业需要面对的话题。而随着游戏的创作于营销越发的向电影产业靠拢,这两个产业在新的传媒时代中必将擦出响亮的火花。

二、电子游戏与电影融合的可能性

2.1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形式

要说两者的融合,首先要说明“媒介融合”的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自由与科技》中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的聚合的原因。主要是指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2媒介融合又称为媒体融合,明白的说就是基于信息飞速的发展,媒体形态所呈现的一种全新形态。

2.2电子游戏与电影的融合的条件

2.2.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两者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的进步给了电影与电子游戏融合的机会。电影与电子游戏之间的转换与融合推广所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让电影制造商和游戏开发商看到了新的经济增长亮点。电子游戏觊觎电影精美的画面和成熟的镜头表现手法,电影看中电子游戏庞大的玩家群体和精彩紧凑的游戏体验与互动模式。与此同时,电子游戏作为电子媒体经过30年的发展,其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推出,需要引进新的元素和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广告资源,维持自身发展。传播史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都是在吸收、融合其他媒介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从而获得了长久生命力,作为新兴娱乐产业的电子游戏也不例外。

2.2.2电影的局限性为融合提出了要求

就媒介形式而言,电影与电子游戏最为接近。《指环王》大导演皮得.杰克逊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电子游戏爱好者,他拥有自己的游戏公司。他认为:“制作游戏与拍电影极为类似,现在的游戏特别关注叙述手法,镜头运用和美术效果在电影和交互游戏中都成为必要手段。”4也就是说电影作为一种被动娱乐,在产业化的今天,各种商业特效大片充斥着大银幕,久而久之,消费者对于影片的模式化剧情和特效就感到审美疲劳;而电子游戏却有“操纵剧情”的强烈的互动性,你可以亲自操纵电影中的人物来经行剧情,并且可以改变剧情的走向。

三、电子游戏与电影融合的动因

随着“融媒”时代的快速推进,电影与电子游戏开始打破隔阂,相互借鉴、相互改编、相互推广。充满了游戏元素的电影与运用电影表现手法的电子游戏屡屡出现,电影的宣传推广会上开始频繁出现电子游戏开发商的身影,而电子游戏发行、运营的过程中也总有同名或其他知名电影的名字伴随左右。

3.1经济上的诉求

3.1.1从产业论来讲

从传媒经济学来看电子游戏与电影的融合主要是为了获得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因为,作为一个传媒企业,你的传媒资源特别是优势竞争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肯定是有限的。那么,传媒企业要想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扩大化再生产,降低成本,就需要进行整合式生产,利用同一个媒介生产出两个产品。就像游戏与电影两个跨界合作的产品一样,一个传媒企业生产这两种产品远比它托另一个第三方企业来生产成本低得多。

3.1.2整合式发展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产品而存在,而一部电影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由票房来决定的,它还有相关后续产品的开发所带来的商业价值。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游戏在声画表现上是突飞猛进,特效也越发的与电影接近。所以,电影改编成电子游戏也日益成为电影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3.2文化属性传递的诉求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与商业双重属性的大众传播媒介,除了提供娱乐外,更有艺术上的表现力,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对于电子游戏这个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新媒介,从传播学来说,它也具有就像施拉姆所说的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比如“开创经济行为”、以及“提供娱乐”等,甚至还有政治功能,比如“社会遗产传递”等,8当今电子游戏在主题表现上无疑有着强烈的文化感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比如,著名的“冷战思维”游戏《红色警戒》,就有着强烈的冷战意识形态,还比如像《合金装备》就反思了战争的残酷,赞扬了人性的伟大。还有一些竞速类游戏如《GT赛车》就宣扬传播了汽车文化,以及我前面说过的如《美国陆军》等征兵宣传游戏。当然,作为一种新媒介,它的传播功能是否有像电影这样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么广的社会效应,甚至是可以取代电影成为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在这一点上是有争议的。但不能否认,游戏的文化传播属性是成立的。

四、电子游戏与电影融合的积极意义

4.1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电影与电子游戏的跨界合作在如今已是十分的流行。传媒公司或者是电影公司往往通过电影与电子游戏整合式的宣传,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营销成本。传媒集团不同媒体实现互动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同样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一个产品多种用途,信息复制的成本大大降低,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既扩大了市场,也获取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在具体地域内强化交互媒体的品牌效应。10比如电影明星经常为某款同名的电子游戏宣传造势,以及电影制作人与游戏制作人跨界合作等。著名战争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莫就为电子战争游戏大作《使命召唤6》配乐;007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经常去为游戏版007担当动作捕捉。

4.2有效的扩大受众的覆盖面

就像之前所说,电影娱乐是被动娱乐,而电子游戏的娱乐方式则给具有互动性。电影只能用眼看,而电子游戏则具有更多的操作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独特的操作技术使电子游戏发生了奇秒的变化。11

4.3交互推广、形成营销宣传的力量

影子传说篇6

关键字:母亲;孩子;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238-01

人们追求的世俗的东西,随时间的流逝,仅以一种符号形式而存在和表现,而人格却是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成就的标准。完美的人格品质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后天环境影响渐成的。在孩子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中,母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母亲对孩子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因

第一,母亲与孩子曾身体相连。人来到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自己的母亲。从某种意义上看,母亲是向孩子传递规则的第一人。孩子生命中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都是由母亲传递来的,这种传递不仅影响孩子一生,且同样影响更下一代的成长,没有哪种影响会比这种更为深远。

第二,母亲与孩子皮肤接触以及拥抱和哺乳是一种交流。母乳喂养的重要不仅在于身体营养供给,更在于这种精神交流的皮肤传爱。母乳喂养是对脐带母婴连体的一种替代,对孩子精神发育极为重要。

第三,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在头三年有一镜像期,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全盘吸收所感受到的一切。孩子头三年不是没记忆,相反,正是这三年的记忆构成了人生生活的基础。但此时母亲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二、母亲是如何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的

母亲,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言传身教很重要,家不仅是孩子吃饱穿暖的地方,更是孩子心灵栖息地,孩子出生开始成长时,母亲就应开始教育孩子,引领其一起成长,各方面都养成良好习惯,因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首先,母亲是规则传递者。母亲在对儿女的教育中有其独特优势。母亲对子女的影响寓于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影响效果很明显。母亲传递规则的方式也很少有强迫,多以人格魅力起基础作用,这样的影响力更加持久。母亲教育目的没有太强的功利性,这样的影响以及规则的传递更易于被接受。

从孩子诞生起,母亲开始将做人规则灌输给孩子,如喂奶的周期性,排便的训练等,都是母亲赋予孩子社会规则的表象。从成人角度这些规则看似微不足道,但却构成人之为人的基础,没有它们就没后来所谓高级规则的确立。《说文解字》说“母,牧也”。强调的仍是母亲作为子女的养育者、控制者的意思。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说,既然母亲是社会文化规则的第一代表者,那么人格中的超我机制作为社会文化规则的内化物,就从孩子诞生之日起,在与母亲的互动中逐渐开始形成。

其次,母亲自身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孩子的人格发展方向。人的诞生相对于动物更像是早产。这注定孩子长时间内要母亲悉心照料,更注定母亲和孩子间的独特情感。母亲抱着孩子,二者身体再次重聚,这是一个物质和精神的新的在一起,关乎孩子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

第三,母亲给予孩子的爱的多少决定了孩子人格结构是否稳定。母亲太在场或太不在场都会导致孩子已有结构的不稳定性,更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第四,母亲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是无意识传递。母亲想象自己如何成为一母亲,这是一个主动翻转,既渴望成为一个母亲。想象母亲的特征转换为想象我的特征,彼像转化为己像,完成人格结构的传递工作。这是人类通过母-女-母-女的纵向传递方式进行的最基本的规则的传递。

三、母亲对孩子的人格形成的影响之例举

(一)如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几个典型人物:郭靖、杨康、欧阳克。杨母极其溺爱杨,使杨得到的爱太多,而没给予适当的挫怅,杨人格结构不稳定,故杨受不起挫折,最后人格扭曲,走向极端。

欧母嫁人后,不满自己窝囊丈夫,看上小叔子,与其生下欧。虽生下欧,但小叔子痴迷武功,欧母自己未得到爱,整日苦闷,对欧疏加管教。欧严重被忽视,并受其母情绪影响,后来性格阴柔压抑而不能善终。

郭出生前父亲已死,与母亲相依为命。郭母坚强、乐观。郭母亲对其身传言教,给予其适当的爱,在其母培养下他成为一个勇敢、积极向上的人,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不同母亲对孩子影响不同,故育出不同人格特质的孩子。虽这是小说中人物,但也是取之于生活,现实中绝不乏这样的原型。

(二)现实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也表现出多种情况,既有放任不管,也有无所不管的。极端情况对孩子人格形成都没好处。

第一,母亲的欲望太强,把子女当作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现在女性受教育水平相对提高,有了更高期望。当她们对自己能力发展的局限性有足够认识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但孩子的成长发展也有其局限性,故主观想象与客观事实的冲突造成了“女人式的痛苦”。且此痛苦会影响孩子,导致其不快乐。孩子因无法填满母亲欲望的洞而有失败感和内疚感。

第二,“焦虑混乱”让孩子无所适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双重角色,要承担双重压力,更加敏感。产生消极情绪而无法及时调整,会给孩子造成很大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不愿和母亲沟通。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孤独无助,甚至孤僻自闭等。

第三、母亲对孩子过分照顾让孩子浮躁。有些母亲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爱孩子太勤劳。这些母亲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的爱全是无条件的,于是孩子就想掌控整个世界,以至出现一些极端状态,如躁狂状态。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但母亲应注意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去爱其所爱,去影响孩子。

四、总结

孩子生命伊始,在为生存而发出需求时就面对着一个一切都先于他的强大母亲,这是一个不平衡。母亲有人生丰富经验,而孩子站在自己历史零起点上,其生存极大依赖母亲,当其需要温饱时,母亲来到其身边,这不仅是肉身的到来,还带来了思想情感。在满足孩子的同时,让孩子知道了肉身生存外更加丰富的东西。母亲传递自己曾经从她母亲那里承接下来的请求给孩子。孩子将生命必需品和母亲随之传来的物质精神的东西一并收之。孩子按母亲希望的那样活下去并成为母亲期望其成为的那样的人。

虽母亲在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作用很重要,并非说母亲完全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形形成。这是一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只想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原始的。

影子传说篇7

职业摄影师吴燕子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图片编辑、古玩艺术摄影工作,寄情于影像照片,痛心于照片的被遗弃,勇敢担起保护、传承老照片的责任,从而开始有心收藏散落于民间的珍贵老照片。十年如一日,如今她所收藏之照片或已过万张。当我们翻看着这一些珍贵老照片的时候,我们的思绪也随之回到岁月的年轮之中。

老照片近万张

画家拿画来说话,收藏家拿藏品来说话,只说不练无意义。周末的一天,吴燕子将她的部分珍品带到了送仙桥给我们欣赏。当她出现在我视线中时,提着几大箱子,俨然即将远行的模样。吴燕子收藏的照片中, 民国时期的照片算是精品系列之一。民国时期海上女子的照片她有不少。这一些图片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不但光感良好也没有泛黄。吴燕子表示,民国时期摄影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依然是奢侈行为,一般照一次相就要2到4、5个银元,穷人都可以够半年家用了。因此,可以判断这一些图片都是当时的一些富贵家庭的人所拍摄的。当然这从照片中女人的服饰也可窥见。

吴燕子收藏的照片中,肖像照居多,而且又尤其是女人的照片明显偏多。她说,影像是很珍贵而不容易得到的,在国外,如果发生火灾,最先抢救的不是财产,而是先家人的照片,(因为财产还可再得,而祖辈的照片失去就再也不可拥有,这些老照片是记录一个家族的传承,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而在过去女人一般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因此流传下来的照片中,收藏女人的照片难度比收藏男人的照片难得多,收藏价值也就更高。另外也可能因为她自己也是女人的原因吧!

她的女人系列老照片(主题系列),大致分为中国母亲系列,中国夫妻系列,结婚照系列等。而母亲、夫妻、结婚等字眼都是作为人来说重要的关系或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说,吴燕子的收藏着眼点是很高明的,也奠定了易出精品的基础。

除女人系列外,反映兄弟感情的系列照片也是一大亮点。其收藏的一张照片,是三个青年男子的合影,难得的照片说明显示,该3人结为兄弟留念,可以推测这张照片是在三人义结金兰后所合影。吴燕子表示,收藏照片时,对于那一些照片本身或照片背面有文字的照片就要特别留意了,因为他直接地点明了照片的年代和故事。她还收藏了一对恋人在1939年8月22日于成都总府街32号的丽芳日夜照像馆的合影,背面云云文字显示,在抗日战争国难当头之时期,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二人为乱世中能够相爱倍感庆幸,也对于局势的恶化感到担忧,也对未来充满期待。看着这样的照片,这样的文字,不禁令人想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实在令人感概万千。

她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各类红色照片,尤其是反映时期的照片。后代人在了解与认识这段历史的时候,当看到这一些真实的图片时才最具有说服力,才具有震撼力。

也有部分风景照,她拿出几张上个世纪30年代西湖的风景照。以及30年代扮演杜十娘的演员照。他说,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物质基础各地旅游,交通业不发达,因此风光照片、乃至名人明星照片风行成为商品而被销售。

收藏是一种责任

说起影像照片的历史,吴燕子滔滔不绝,激情满怀。对于照片的情感已融入血液。只要看见一张老照片,她能够感知到拍摄者当时的感受、什么时间拍摄、所用的光圈、快门速度……

对于老照片的收藏,不仅仅是喜欢,更是一种保护的责任,传承历史的责任,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解读、解构历史、时代。

她正在研究、发掘成都照相馆的发展历史,并将整理成书,以供国人了解成都摄影事业的发展。她的研究表明,成都最早的照相馆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初。

实际上,伴随收藏事业的繁荣,老照片收藏也不是一门冷门的收藏了。真正的老照片数量也是有限的,为了售出老照片,一些不法商人开始做伪老照片。这也给收藏老照片的收藏人士制造了难度。吴燕子表示,并不是发黄的照片就是老照片,而不发黄的照片也未必就不是老照片。以民国时期的照片为例子,识别真假需要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摄影技术处于怎么样的阶段,主要看几个特征:一是看纸张,比如民国时期的照片底片最早是用湿片,逐步改用玻璃版干片,后又发展到色盲片,印放照片多数为国外进口的“白金纸”(又名蛋清纸基或磁面薄纸等);二是看照片表面是否用含有银盐洗印液(冲印制作的),如果有,照片表面有一层银色的印记。

铁肩担起传承历史光影的责任,苦苦寻觅掩藏在历史尘埃之中的脚印,让影像再现历史的光芒。这就是摄影家、照片收藏家吴燕子。

吴燕子,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曾为《华西都市报》、《商务早报》摄影记者;《时尚娱乐》杂志、《明日周刊》杂志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新周刊》特约记者;《华厦人文地理》特约摄影师;《天府成都》杂志社摄影记者、《中国西部》等刊物图片编辑,现为三一文化影像总监。

其专题摄影报道:《癌症患者》、《单亲家的孩子》、《成都最老磨刀人》、《走进长江源》、《画川剧脸谱的人》、《成都最后的职业传统评书人》、《无偿献血人》、《千人一面》等专题在十多家媒体上发表并获奖。

主要经历:个人公益主题《无偿献血人》摄影展曾在成都展出,并参加第二届大理国际影会;曾与人合作策展《混频――纪实摄影联展》分别参加首届陕北波罗国际摄影节和平遥国际摄影节的展出;表现当代中国各个家庭客厅的主题――《生活中心》专题入选《折色

影子传说篇8

与会的上海摄影界人士有:顾铮、陈海汶、邓明、雍和、陆元敏、张善夫、贺思聪、王国年、任宏良、崔佳德、陆余康、林路、周明、李昕、支抗、楼乘震、王骅、……以及来自国内其它地区的:著名摄影家陈长芬、贺延光、吴家林、翟东风、林添福、潘杰、著名理论家韩子善、《中国摄影》编辑部主任吴常云、中国摄影出版社副总编陈申、《人民摄影报》主编司苏实、《摄影之友》策划总监何智光、《摄影世界》副主编吴亮、《中国摄影报》记者彭玫、北京万得专业摄影器材行总经理陈光俊……

不久前刚从日本学成归来的青年摄影家顾铮被本刊特邀成为这次“沙龙”的主持人。

顾铮:现在包括互联网这样的传播媒介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传媒的力量已经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主导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与行为准则。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在现代传媒社会中,“声音和图像,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成为一种左右人们的观念与行为的无形的社会力量。同时,丰富的传媒样式也对影像的生产、使用与消费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意义上的“摄影家”这样一个定义也受到了挑战,“摄影家”的角色也产生了很多分化。也就是说,摄影家在面对如此丰富的影像方式的选择时,他怎样进行自我角色定位已经成为事关摄影家生存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次正好赶上“国际摄影器材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大众摄影》也希望在上海举办一个专题研讨会,通过观看上海一些摄影家的作品,来了解在这样一个所谓的传媒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上海的摄影家是如何生存和工作的,相信他们的探索应该会对全国同行也有启发。

今天放映幻灯的六位摄影家,应该说包括了当今摄影主要的几个方面:新闻、艺术、沙龙、广告、时装等等。从他们的创作现状,我们可以大致地了解上海摄影界目前的生态。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七位摄影家,首先是雍和先生,他可以说是个资深的新闻记者了,我个人觉得他按快门的手指已经能够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的跳动,与时展同步。他的新闻摄影不仅仅是一般的记录,它可以提供给我们比较丰富的解读的可能性;第二位是陆元敏先生,面对当今社会的瞬息万变,我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他作为摄影家的姿态――“处变不惊”,他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有自己独特的影像天地,看他的作品,会让我们的心灵、视觉受到一种震撼,或者说是一种惊喜;第三位应该说是一个摄影群体,他们有一个名字叫“凡夫影事”,他们中的几位代表人物都是得奖专业户,他们的作品可以概括为是一种沙龙摄影,那么怎么在现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为沙龙摄影打开一条新的出路,他们也在进行探索;第四位陈海汶先生,我和陈海汶可以说是老朋友了,他过去主要是艺术摄影,后来在这个商品经济大潮中,他也下海了,主要是以摄影谋生,从事摄影画册的制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第五位是来自杭州的潘杰先生,潘杰先生的时装摄影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是在上海,所以我们也邀请他加入这次活动;第六位是张善夫先生,他是我们上海著名的广告摄影师,刚刚被评为全国十佳广告摄影师,应该说广告摄影需要想象力和高超技巧的结合,张善夫先生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下面开始放映摄影家的幻灯,请大家畅所欲言。

雍和:我今天放的基本都是今年拍的照片,也不成系统,都是平时的工作照,用来养家糊口。我平时很少在这种场合露面,今天是一个机会,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谢谢大家!

陈海汶:每一次看雍和的片子,都觉得是在读一本社会学方面的书,他的每一张片子都能展开一个故事,展现一个社会,我想象我要是离开地球一年,但我只要读懂雍和的片子,我照样可以了解这个社会发展的脉络。那么现在我们都说是一个传媒的时代,象雍和这样的片子有生命力,有市场,更有经济价值。

顾铮:雍和的很多片子拍摄的视点或者说是立场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有一种平民的视角和立场,我记得《人民摄影报》发过一组雍和拍摄的“克林顿访问上海”,我看了他的照片,我瞎猜啊,那次拍摄对雍和可能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他可能没有获得到停机坪采访的许可,所以他辛辛苦苦跑到机场边上的一处民居做拍摄点,他拍了克林顿的专机下降时围观的老百姓,我觉得他的这种非特权的视角会使许多平民产生共鸣,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平民视角非常难能可贵。

雍和:你猜的对,我确实进不去,后来我就考虑,这件事很重要,我不能因为我进不去我就放弃,我不妨换一个角度,不与主流媒体一样,我就选择了机场外,那里有很多人在围观在看飞机,那天我拍了很多。

这里再说一句题外话,苏实你不要不高兴,你们《人民摄影报》发我的那些照片,主要还是围绕了克林顿,却把那张我自己也认为很重要的机场外的片子发得很小很小。

顾铮: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很深。

雍和:《新周刊》就做的比较大,位置也比较突出,我觉得《新周刊》就是读懂这张照片了。我们很多媒体都喜欢从主流这个角度看问题,缺少平民意识。另一个话题就是,我觉得照片最好还是在大众媒体上发表比较好,影响力大,受众面大。

贺延光:咱们国家的新闻摄影按道理讲,读者接触新闻摄影是最多的,虽然这几年有很大进步和变化,但离读者的要求还是很远。我看了刚才雍和放的照片,我发现雍和很注意新闻现场的细节,也善于变换拍摄的角度,所以他的新闻照片就显得信息量大,耐看,而我们周围很多摄影记者就缺少这种素质,雍和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1999,上海。国庆50周年前夕,上海的离退休老人领到了增补发的养老金。在银行大厅里,不少老人聚在这里,他们大多不取款,只是为了确认。

1999,上海。随着党中央的一声号令,揭批“”在全国范围掀起高潮。在上海有不少市民以前并不知道“”,而现在他们懂得了揭露之流的重要性。

1999,上海。上海江南造船厂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源地。该厂的又一艘万吨巨轮下水,但老总并无笑意。加入“WTO”已进入最后读秒关头,能否将“压力”变为“动力”,能否将国企这艘巨轮平稳、快速地驶向大海,国企面临生死考验。

1999,上海。网络在上海蓬勃发展,选拔上海网络小姐也应运而生,同样是选“美”,但因为是选“网络”,所以小姐就并不,大赛组织者男老板也就不懂“秀”。

1999,上海。女人的“内衣秀”吸引了不少男观众。在上海,各种“时装秀”接二连三,但“内衣秀”公开向社会开放,在99年才开始。

1999,上海。6月22日,上海股市创下历史新高1564.44点,而在这之前是1993年2月创下的1558点,实现这个历史性的突破共用了6年多的时间。多年来4万股民都在期盼这一时刻的到来……

陆元敏:这组幻灯是翻拍的,用好的反转片翻拍黑白我觉得比较浪费,我就用了别人给我的过期的乐凯反转,所以颜色都有点变了,有点象老照片,刚才有人还问我是不是你爷爷拍的。

韩子善:现代的媒体太发达了,尤其是电视,它对摄影的影响非常大,摄影确实无法与之抗衡。那么看了陆元敏的作品给我一个启发,就是逼到绝路上,摄影应该干什么?他告诉了我们――第一,拿出来的东西要精炼,电视可以说废话,摄影必须精彩,要有精品意识,我认为现在我们拍的东西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垃圾,胶卷很好,相机很好,但能留下来却很少很少,陆元敏的片子有味道有品头,虽然是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但他拍出来就给我们以触动;第二,我觉得我们要有瞬间意识,摄影把握瞬间的特点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陆元敏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林路:十几年来,我一直很关注“北河盟”这一群体中的摄影人的发展,那么你看现在顾铮已经混了一个洋博士回来,陈海汶已经成为了大老板,而陆元敏从表面上看,他的生活都没有什么变化,除了今年搬了一次家,他一直都住在一个弄堂里,天天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往于家里和单位,表面上看他拍得很轻松,很随便,但我觉得他拍得实际也很痛苦,他是这个都市里很奇特一个人物,很少有人能象他这样沉得住。另外,说到传媒,我觉得陆元敏虽然不爱抛头露面,但他的片子在上海摄影界仍然不胫而走,深深地吸引了无数发烧友,很多发烧友也在学陆元敏,但很少有人能达到陆元敏那种境界,他的传媒方式主要靠他作品本身的力量。现在传媒很发达,但陆元敏作为一种比较独特的现象仍然有他的意义。

陈长芬:我觉得在这个信息社会里面,任何物质的东西,包括我和大家都是一种传媒体,这是我对传媒的理解。那么今天我们谈的是传媒摄影,那么我也同样认为任何一种摄影方式任何一种摄影手段都是传媒的一种工具,那么看了陆先生的作品,我个人的感受他是在另一个角度进行传媒,他的传媒方式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艺术色彩,所以他的作品能给人很多心灵深处的感受,我觉得他不是简单地对旧上海的回忆或者说是伤感,这种理解就太简单太通俗了。

顾铮:我对陆元敏的作品的看法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世界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都会有不同的景象。

陈海汶:贺思聪老师是我的摄影启蒙之一。当我走入摄影的时候,我渐渐觉得摄影跟贵族有点关系,你看很多老一代搞摄影的,比如陈复礼、简庆福他们,都是闲情逸致,状态很潇洒。我曾经也想潇洒,我爬了一百多次的黄山,后来我发现我拍的黄山和陈复礼的怎么都不象,我终于明白了,我和陈老的心态不一样,我就从黄山回来了。那么我看了“凡夫影事”的片子,首先我很羡慕他们的状态,很轻松,跟我那时候不一样。那么,中国有很多类似“凡夫影事”的摄影家和爱好者,大家怎么发展,我们不是贵族,我们怎么保持良好的状态?“凡夫影事”这次展览的片子被一个企业买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吴常云:“凡夫影事”的展览今天我也看了,印象很深,虽然他们都是一些发烧友,但他们的片子还是很深刻的,并不是那种随便的街头抓拍,看得出他们很关注身边的东西,也很有艺术性,这样它的信息量也增加了,现在这种传媒时代的摄影,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量的丰富。

贺延光:我提几个意见啊,我看了刚才的幻灯,有几张片子应该注意画面的经营,就象文章一样有病句。

上海街头 崔铁军摄

春游 贺思聪摄

越南风景 王国年摄

日本印象 徐丰年摄

街头文化 达向群摄

门神 赖城钊摄

摄影:陈海汶等

陈海汶:我希望我的照片能挣钱,能挣钱说明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摄影的发展空间。七年前,我告别了象现在陆元敏这样的摄影状态,毅然下海,那么下海以后我作为一个摄影人在这陌生的市场经济中怎么生存?今天放的幻灯是我五年前作为商业行为所完成的一本画册,当时竞争这本画册有七家单位,我用摄影人的视角递交了创意,我提出的方案更多关注人文的一种精神形态,从这个角度来展现这个区里的百姓生活,打破过去做政府画册总是领导题词、拍建筑、会议等等那种比较呆板的形式,结果区长接受了我的方案,我用我喜欢的摄影方式取得了成功。同时我也找到了一个市场、一个空间、一个摄影人的生存方式。

陈海汶

橱窗系列

写生

地铁开通

舞厅

顾铮:很多年没有看陈海汶的照片,虽然现在下海了,但看了他这些片子,觉得他本性未改,他过去就喜欢拍关注生活的纪实片子,现在下海了依然还保持着这种风格,并和商业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纪实摄影巧妙地和商业摄影结合,这也给我们不少启示。

陈海汶:不久前中国举办了首次“十佳广告摄影师”的评选,评委的组成基本上不是我们圈内的人士,我们著名的纪实摄影家解海龙也当选了,实际意义上我感到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过去一直弄不清楚中国摄影的概念,有点故步自封,我是搞艺术创作的,我就是摄影家,我的工作就是去创作,展览一下,然后就没什么事了,那么摄影师是干什么的呢?他以照相机来谋生,靠的是照相技术,客户满意就行。从解海龙当上“广告摄影师”这个过程来看,我想我们过去对于摄影家摄影师这个概念的理解是不是太局限了,这些评委他们是从传媒的角度来评的,你说萨尔加多是摄影家还是摄影师,我认为他是拍照的。

潘杰:我现在主要是拍时装,我今天放的这组照片也有一个主题,就是“时装摄影与品牌对话”,那么我一开始介入时装摄影的时候,摄影语言多于时装语言和时尚语言,那时候还没有真正理解时装摄影是怎么回事,现在才慢慢进入一种比较正规的方式里面,你个人的想法和观念要与时装本身的特性结合起来,再加上正确的技术,你的才能和想法才会充分地展现。

顾铮:可以看出潘杰的时装摄影手法多变,不是拘泥于某一种套路里面,根据不同的品牌他都有不同的观念与手法去对应。

林添福:我也是拍时装的,但首先我要恭喜潘先生,在拍时装的时候他还能够保留他自己影像的东西,他个人的摄影观念和理念在产品里面频频出现,这是很可喜的,就是说他能够在商品里面传达自己的想法,还能让顾客接受,这一点非常难得。

我过去是拍纪实的,为台湾的媒体做专题,但后来台湾的《ELLE》杂志创办后就找我拍时装,我当时也很奇怪,因为我从未拍过时装,但他们告诉我他们就想借助我拍纪实的理念,把这种观念加入到时装里面,后来我们的合作很愉快,我也就成了一个时装摄影师,这也印证了一点,就是传媒的力量,因为时装杂志的销量是很大的。

那么我们都注意到了这几年传媒的进步非常大,而且这种进步是不会等着我们的,象陆元敏先生这种活法我们也很羡慕,但那是理想,我们不应抛弃传媒,因为传媒才是见证历史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

林路:关于传媒,我有这样一个看法,西方哲人有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从现在的传播方式看,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你光思考实际上不存在,应该是“我们传播我们存在”,但是每个人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不一样,范围也不一样。

上一篇:物态变化范文 下一篇:中美贸易摩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