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物资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12 04:11:09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1

废旧物资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个难点。案后预防看似千头万绪,但如果能做到因案施策,许多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对此,检察官们没有急于发检察建议和上法制课,而是扎扎实实地在厂区内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走访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调查了解的情况印证了检察官们最初的判断。在被查处的这起案件中,五名犯罪嫌疑人在收受相关人员贿赂后,在废旧钢材处理过程中给予废旧物资回收个体经营户的“关照”,不外乎三种:一是将还可再利用的钢板、角铁等与废旧品一并归集为废旧品予以处理,二是对部分经营户采取“围标”、“串标”、“陪标”等方式串通投标的行为不予制止,三是纵容不法经营户采取空车装水虚增车重明目张胆偷运废旧钢材。这些“关照”正好暴露出造船企业管理的漏洞和职务犯罪的易发多发环节。

调查人员发现,造船企业的产品一般是按客户订单进行设计、生产的大型单件或小批量产品,具有品种多、生产数量少、规格变化大、生产周期长和产品结构复杂等特点,生产组织的难度较大。因此,在机械、电力、汽车等制造企业行之有效的废旧物资管理方式在造船企业未必奏效。

具体到生产环节,由于船舶的生产周期较长,辗转车间平台较多,在材料预处理、下料、成型、分段、合、涂装、轮机装配、舾装件装配等各个生产环节及前场的船台、后场的车间都会产生大量边角余料和加工废料,如果出现设计变更,还存在超储积压物资、过期变质物品等废旧物资。数量如此巨大且种类繁杂的废旧物资,如果整体打包变卖出售,谁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底价?

在废料堆积场,调查人员也发现,尽管有区域设置,但只是粗略地将大型废料和小型废料作了简单区分,并未根据用途来区别清收,致使可利用料与废料混杂,二次清理、分选的工作量巨大。

通过进一步检查物资盘点记录,还发现该厂只是对在库物资和物资半成品进行盘点,而废旧物资、边角余料则不在盘点范围之内,从而导致废旧物资的回收底数不清。

当问及相关管理人员如何判定废旧程度时,由于企业尚未出台关于废旧程度判定的统一标准,因此如果生产单位没有对送来的废旧物资进行分选和估值说明,回收人员在废旧程度鉴定和价格核定上就存在很大的主观性。

针对废旧物资处理中存在的上述漏洞,检企双方开始着手酝酿废旧物资管理流程的再造方案。

专业管理增效益

看着这些过去在经营管理中司空见惯、拿不上台面的漏洞,船厂领导非常吃惊。经过几番研究,检企双方决定先从堵塞漏洞入手,迅速解决管理上不重视、招标流于形式、价格核定较为随意、财务监控不到位和出厂放行把关不严等问题。

检察机关借鉴电力行业的成功做法,建议企业转变观念,将废旧物资处理看做企业的一个小利润中心,完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对报废审批、废旧物资回收、保管、处置及收入管理、回收考核等作出具体规定,形成对废旧物资的闭环管理。对此,厂方负责人当场表态,指定经济监督部门牵头制定专门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将废旧物资处理效益纳入企业经营考核范畴。

在随后举行的案例分析会上,办案人员介绍说,一些不法经营户正是通过价格“同盟”组成“围标团伙”内部轮流坐庄,相互串通,在投标报价上进行分工,梯次报价,使竞争对手的正常报价失去竞争力,从而骗取不正当利益。建议厂方改革招标管理办法,使销售对象原则上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防止部分小型竞标者在购买废旧物资中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权钱交易,并且销售价格原则上以销售合同签订当日武汉地区网上的废铁市场价格为准,进一步减少权力寻租的可能。对此厂方负责人也表示赞同,并在当月就开始试行。

为彻底改变过去忽视废旧物资管理的专业性要求,该厂还将废旧物资管理部门从物资供应部门中单设出来,成立了废旧物资管理中心。规定由废旧物资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废旧物资回收计划,准确确定废旧物资应回收数量,做到应收尽收;规定由财务部门具体负责工程结算审核把关,参与销售招标底价的制定,对销售招标过程中涉及的资金进行管理与控制,建立废旧物资核算台账,对废旧物资销售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从而管住废旧物资回收的一“头”和一“尾”。

由于废旧物资出厂时的装车、过磅环节容易被做手脚,该厂在厂区内的废旧物资堆积回收场地增设了80余个监控探头,同时明确经济监督处负责对废旧物资处理实行全程监督,在空车过磅、装载过磅和出厂放行时进行认真核查,装载过磅后的车辆严禁停放厂区,一旦发现营私舞弊行为,及时给予制止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废旧物资管理漏洞被堵住,管理的效益也逐步显现。2009年,该厂因技术改造处理废旧物资92批次,其中大型设备13台,累计销售收入432万元,所获利润为历年来最高。

打破周期性腐败怪圈

早在五年前,西陵区院便通过分析近10年办理的国企贪污贿赂案件得出一个结论,一起案件对企业干部的警示震慑作用最多不超过五年,如果不能建立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许多企业都可能掉进“办个案子管五年”这样一个周期性腐败的怪圈。

为了将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2010年上半年,在西陵区院的协助下,该厂新的《废旧物资销售管理办法》出台,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通过之前的堵漏建制,船厂领导深刻意识到,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根据检察机关的建议,在新的《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三个方面的公开内容。一是资源公开。即由废旧物资管理中心牵头,召开有厂长办公室、经济监督处、财务处、党工部等部门参加的废旧物资管理专门会议,根据废旧物资的存储量、质量、市场行情等情况提出处理建议,向厂部提出书面报告,并在公告信息栏公开废旧物资规格、品种、数量、等级和状况等信息,公开废旧物资出售资源。二是规则公开。即对废旧物资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废旧物资招标小组信息予以公开;对船厂废旧物资销售管理办法、处理变卖流程、价格核定方式等信息予以公开;对废旧物资处置时间、处置方式、处置要求等信息予以公开,处理规则一视同仁。三是流程公开。即在拍卖前通过对废旧物资的细分和归并、核实拍卖清单、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废旧物资进行价值评估等一系列举措,提升报废物资拍卖准确度;以网上公开的废旧物资市场价格为基准确定底价,公开招标、公开评议标、公正中标,确保公平竞争;对装车上货、等级确认、监磅计量、财务核算、物资出门等各环节明确经济监督处、保卫处和纪检监察处等部门共同监督,并保存现场资料备查,以确保废旧物资销售全过程可控。

为了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处理重点环节的监督制约,西陵区院经与厂方深入研究认为,报废审批、回收保管、废旧程度鉴定、处置及收入管理是废旧物资处理的四大重点环节。根据新的《管理办法》,该厂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以纪检监察、经济监督、财务、供应、保卫、工会、生产单位等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的废旧物资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废旧物资审批;由废旧物资管理中心建立保管台账,指导各生产单位分类别、分区域存放废旧物资,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在回收处理的审批手续上明确先鉴定后处理的原则,成立由技术管理部门牵头,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废旧物资利用鉴定小组,对废旧物资进行技术鉴定;规定由财务部门对销售招标过程中涉及的资金进行管理与控制,负责废旧物资销售价款的回收,建立废旧物资核算台账,定期对废旧物资销售进行会计核算,发现价格异动和数量异常的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予以处理。

鉴于废旧物资处理离不开纪检监察、经济监督、财务、物资供应、保卫、生产单位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该厂又以厂长办公会纪要的形式,明确了废旧物资处理流程周边部门的齐抓共管职责。如废旧物资管理,财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台账;废旧物资主控单位应建立出入库手续,加强废旧物资的保管;生产单位根据物资使用计划开展废旧物资的再利用;废旧物资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审核审批权限履行废旧物资销售审批手续,通过对废旧物资管理设置流程、确定权限、落实责任,使废旧物资管理做到入库有手续、记录有台账、退出有审批;经济监督部门须对流程的执行提出明确的要求,督促责任落实、加强检查考核,使每项工作都做到记录详细、资料完整;纪检监察部门须负责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处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组织废旧物资管理专项效能监察,审查投标资质,依据“平等招标、公开评标、择优定标”的原则维护企业利益。

去年,该厂引入废旧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再造。在检察机关的建议下,该厂借鉴了物流快递公司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各批次废旧物资实行条码管理。在企业物资供应系统中专设废旧物资管理的子系统,由生产部门将废旧物资回收计划录入系统,由废旧物资管理中心将处理流转信息同步录入系统,由各监督部门在实施监督后将审核意见录入系统,从而使得各批次废旧物资处理的流程信息在系统上一目了然,可以有效固化管理流程,提高实物信息与系统信息的一致性,规避人员违法违规风险。下一步,还将对该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升级,根据废旧物资管理的相关考核指标,从对应的数据库中提取出各环节废旧物资的数据资料,运用事先定义好的计算公式和评价方法,自动进行计算和评价,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和被考核部门,实现废旧物资管理考核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持续投资,网架规模不断扩大、升级,必然存在大量更换和拆除下的设备、材料等物资,此类物资属于电力企业的退役物资。当前,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越来越完善,依法治企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废旧物资的处置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视,同时也突显出一些典型问题,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规范性提出严格要求。

二、废旧物资管理存在问题

1.对废旧物资管理缺乏重视

部分电力企业一定程度依旧存在着重视生产忽视管理的情况,加之多年内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基层员工均致力于工程建设,对于废旧物资的管理不够严谨。近年来,随着三集五大统一改革,精益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也提出了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企业员工逐渐对废旧物资的后续处置工作才有了初步认识。

2.对退役物资、废旧物资概念混淆

电力企业内部部分员工对退役物资、废旧物资概念混为一谈,对基本概念理解存在偏差。废旧物资是指已办理固定资产报废手续的物资、已办理流动资产报废手续的库存物资、已办理非固定资产报废手续属于列卡登记的低值易耗品、废弃材料及零配件等。退役物资经技术鉴定可用转为库存物资,进入利库环节;经技术鉴定不可用才转为废旧物资,进入报废环节。由于工作计划性不够等原因,设备退役前无废旧拆除计划,报废手续未办理,即使已下线退役的设备也不能作为废旧物资。部分员工对两者概念认知不清,必然导致退役物资处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3.废旧物资管理制度落实走样、流程执行脱节

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以来,大力推行通用制度、标准在全公司系统的统一执行、操作,制定了各项工作的衡量器,其中就包括《国家电网公司物资管理通则》、《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废旧物资处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在办法中也明确了各级物资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实物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建设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的职责,对处置流程也有基本介绍。以地市公司建设工程中的固定资产退役为例,地市建设部门拆除废旧物资、现场管理;地市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技术鉴定,出具鉴定报告;经鉴定不可用,地市实物资产使用保管部门提出废旧物资处置需求申请,编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单;地市、省级财务部门、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审批后,地市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的评估工作;地市物资部门负责接收入库,上报处置计划;上级公司物资部门汇总竞价计划并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竞价拍卖;地市物资部门负责与中标回收商签订合同,金额入账,实物移交;审计监察部门负责过程中的专业监督。而在平常工作中,存在诸如技术鉴定环节遗漏、退役设备未经技术鉴定违规利用、审计监督不到位等现象。

4.废旧物资处置工作涉及部门众多

废旧物资处置工作涉及公司生产建设部门、运行维护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审计监察部门等众多部门。在工作中的各个流程环节都需要相关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沟通,在某个环节出现停滞、延迟现象,将导致功亏一篑,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更需要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推进。一定程度上,存在由于部门、员工态度、业务原因造成的处置工作拖延现象。

5.废旧物资存在较高遗失风险

退役设备要经历现场施工拆除、现场集中管理、路途运输、退库接收等多次搬运、移交。由于施工现场环境复杂、人员众多、管理水平等原因,易发生设备损坏、丢失的现象,同时在搬送运输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设备破损、部件遗失的问题。由于管理粗放,有的人员将拆除废旧物资进行变卖,为了一己之利,存在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而退役设备处置时限越长,固定资产遗失的风险也就越大。

6.废旧物资管理不当存在法律风险

废旧物资在拆除环节可能发生偷盗的违法现象,也可能发生未经退库直接利用的违规现象;在价值评估环节可能发生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偏差过大的现象;在回收商移交环节可能发生计划回收数量、设备型号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回收金额部分入账,部分抵销装卸费用的现象。如从业人员对管理办法不够清楚、法律意识淡薄,易发生违法违规现象,造成一定法律风险。

三、强化废旧物资管理的措施

1.提高对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视度

电力企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质,资产涉及面广,且多数在野外,电网改造中废旧物资管理有赖于职工的工作认真负责性,所以,对职工的进行职业道德与廉洁教育至关重要。唯有全体职工都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企业才会正常有序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需大力推广宣传废旧物资的管理办法、标准,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使其主动自觉的参与企业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有效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准确制定并下达废旧物资拆除回收计划

废旧物资拆除回收计划是由资产使用保管单位根据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查询运行设备资产台账,核实退役物资的种类、型号,详细提出应拆除数量,并提出报废、利旧、留作备品、弃用等处置建议编制而成,并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审批下发,它是整个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源头和关键,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执行。在年初时,各资产使用保管部门可根据单位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综合计划,编制准确的年度工程废旧物资拆除回收计划,由实物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下达给项目管理部门、资产使用保管部门、物资部门。这样既可以保证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又可使物资部门实时掌握工程进度,便于废旧物资管理。

3.提升退役物资的再利用率

要利用技术鉴定工作,充分考虑退役物资的再利用问题,防止盲目、笼统将退役物资定性为废旧物资,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应挑选工作责任性强、专业技能娴熟的员工组成技术鉴定小组,对退役物资进行严格的检验,对退役物资可以继续使用的部件进行拆卸保留,用作备品备件,为生产运维工作降低成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做好重大、特殊的废旧物资处置工作

电力系统涉及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通信信息装置等诸多类型,范围广、品类多。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物资部门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精确掌握各类废旧物资的处置方法,防止处置不当引起风险。如计算机以及涉及公司重要商业秘密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数码复印机和移动硬盘等废旧物资应在处置前对存储介质销毁处理。电能表应集中销毁处理,变压器等重大废旧设备应进行拆解处理,防止回流进入电网。

5.充分利用废旧物资网上竞价管理方法

利用废旧物资电子商务平台网络竞价的方法,可防范暗箱操作,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提升废旧物资的销售金额,实现产品销售价值最大化。公司需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网上竞价系统的管理,明确类用户的权限设置和工作界面,严格执行竞价程序,防止发生由于系统漏洞造成信息泄露,引起投诉、纠纷。

6.加强废旧物资管理的审计监督

废旧物资处置计划是该项工作的龙头,强化计划的监督管理,既是规范废旧物资处置的需要,又是从根本上消除积压物资和废旧物资的需要。在监督处置计划时应重点关注所处置物资是否必须以及怎样实施处置、处置是否具备报废年限以及的确没有使用方向等。废旧物资移交是该项工作的收尾,在此环节,监察人员应在现场见证实物交接,由物资部门、实物使用保管部门、回收商共同盘点、称重,据实交接。在监督废旧物资移交时,应重点关注实际移交数量、型号与合同清单是否相符。

四、结束语

废旧物资工作具有涉及部门多、工作流程环节多,工作计划性要求高等特点,历来是企业管理的难点、审计的出血点。如何更好的进行资源整合和再利用,促使废旧物资处置成为公司效益的另一增长点,是公司工作计划精准性的试金石,也是现代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机制的核心。依法治企是电力企业的管理基石,而在废旧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将审计监察工作融入该项工作,实现风险预控,也是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王新. 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模式探究.时代经贸,2013年24期:24

[2]朱红鹰.电力系统废旧物资管理.现代企业文化,2013年33期:103

[3]赵东彪.浅谈对废旧物资处置监督管理工作.市场周刊,2013年7期:21-23

作者简介: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问题;措施

废旧物资主要是已经废弃或者老化的物品,企业生产中剩下来的在本生产中没有任何用处的物资,如,库存、报废等物资。当前,随着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越来越完善,原有的废旧物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当前的发展需求,对废旧物资管理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废旧物资拆除现场常发生实物丢失、职工人员对废旧物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等。为了确保废旧物资良好的管理,维护好国家资产,规避内部职工风险,电力企业要全方位的管理好废旧物资。

1.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废旧物资管理缺乏重视

现阶段,我国有部分电力企业依旧存在着重视生产忽视管理的情况,加之近年来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无论是企业管理层还是基层职工均致力于工程建设,关于工程物资与废旧物资的管理不严谨,常常认为浪费一点没问题。

1.2 未落实废旧物资管理制度

当前,多数电力企业相继实施了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清晰划分了部门职责权限,编制了处理废旧物资操作流程。然而因一直存在随意性,执行部门怕麻烦,工作中不严格根据相关流程办事,或者编制的制度缺乏操作性,没有规范标准的考核办法,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

1.3 废旧物资应收、实收数量监督不力

本应收回的废旧物资数量未做好事前申报、核准,而且将不同工程中拆除的废旧物资全部堆放在一起,根本难以核对具体收回数是不是应收回数,仅按照自身意愿,随意的收回,没有必要的审核。因管理过于粗放,有的人员将拆除废旧物资进行变卖,为了一己之利,存在私设“小金库”之嫌。

2.强化电力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措施

强化废旧物资管理是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具体应体现在合理决策方面,设备更换决策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资金利用效益,所以,加强废旧物资管理至关重要,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提高对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视度

电力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职工们的重视心,有效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废旧物资回收完整与否,与企业的财务安全是息息相关的,若管理不严谨,那么,将导致物资流失。此外,还要强化职工的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然即使制度再怎么健全完善,若缺乏专业的人员来执行,那么,管理依旧会有问题的发生。电力企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质,资产涉及面广,且多数在野外,电网改造中废旧物资管理有赖于职工的工作认真负责性,所以,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与廉洁教育至关重要。唯有全体职工都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企业才会正常有序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可通过知识问卷、构建专门的网站等方式在职工中大力宣传推广废旧物资的法规政策,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职工们的素质,使其主动自觉的参与企业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活动中,从而保障废旧物资管理效率。

2.2 编制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若没有一套制度约束,将诸多的潜在风险控制全权寄托于人的道德品质是绝对不行的。企业内部所有的管理活动均从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企业所有决策都必须以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依据。不过,还必须加强检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方可确保制度的全面落实。所以,构建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时应划分具体的职责权限,细化考核办法,实施资产使用部门与归口管理部门分级考核,资产归口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有效监督、管理、考核自己管辖范围内资产使用部门的废旧物资管理情况,企业管理层的职责是考核归口管理部门的监督是否到位,确保废旧物资能够完整收回,从而理顺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资金安全。唯有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严防管理漏洞,促进废旧物资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程序性、规范性,增强制度执行力,企业才会持续有效的运行。

2.3 加强废旧物资管理效能监察

首先,对废旧物资分类整理、回收保管、价值评估等工作流程加以规范,详细认真核对实际拆除物资和应拆除物资数量,对应退未退物资应阐明主要原因,无法详细阐明原因的,应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充分落实废旧物资回收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不同的废旧物资类型明确具体的监察办法,一旦发现问题,出于对强化企业管理的考虑,应严格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积极改进完善,以确保废旧物资回收管理规范有序运行。其次,严惩违纪违法者,凡是在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中有受贿、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员,必须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实施废旧物资处理的公开化、规范化、透明化,保证废旧物资处理款能够有效的回收与废旧物资残余价值有效利用,对废旧物资回收管理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严惩不贷,避免发生资产流失与不合法的交易,促进废旧物资管理效率的的提升,加快节约型企业建设进程。另外,全面清理清查资产,对实施的资产报废审批流程的规范性和废旧物资的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凡是不按规定报废资产的,应准确获悉废旧物资处置情况,明确具体的职责权限,凡是导致资产流失的,应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与法律制裁。

2.4 设立废旧物资回收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

电力企业应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废旧物资回收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物资中心牵头负责废旧物资的统一回收管理,监审部对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建立健全制定、出台《废旧物资管理办法》、《废旧物资回收、处置实施细则》等制度,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审核、申报、鉴定、招标、入账做出详细规定;强化责任落实,要求工程建设部设计预算时,要提供该工程应回收的废旧物资清单,验收部门联合物资中心对物资使用情况把关,核实退料情况。此外,电力企业应对废旧物资进行科学合理鉴定,将回收的可利用废旧物资进行分类整理,提高废旧物资的再利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有效节省开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5 加强废旧资产的流程管控

当前,电力企业应以ERP系统为依托,从废旧物资回收、保管、鉴定、评估、试验、维修、销售各个环节,建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退役设备运行管理部门、物资部门相互制约、协调运作的流程体系,实现生产和财务、实物和价值的统一管理。同时结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三标一体认证和创建电力行业质量奖工作,纳入环境体系管理,丰富其内涵,确保管理工作的长效性。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时期,随着电网大修技改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诸多的废旧物资被淘汰。为了进一步强化废旧物资管理,实现企业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目标,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其是电力企业资产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强化效能监察等在废旧物资管理中是必须完成的工作,加快工程建设,提高工作质量,落实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只有做好废旧物资管理工作,才能降低融资力度,节约财务费用,改善财务状况,促进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保证企业良好稳定前行。

参考文献:

[1]胡永焕,陆爽.供电企业废旧物资全流程管理优化方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20).

[2]彭传涛.太平湾发电厂废旧物资“阳光下运行”[N].国家电网报,2010.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4

近年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废旧物资回收行业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的发展格局。这一产业的蓬勃兴起对于稳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职工就业,繁荣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社会厉行节约,减少资源浪费和加强废旧物资再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利用国家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避税、逃税、偷税现象日趋严重,已对增值税运行管理机制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结合税务工作实际,笔者就目前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现行经营机制涉税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经营的基本情况

目前,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所形成的庞大购销市场,主要由以下经营形式构成:

(一)企业经营

众多物资能源消耗大的生产企业,为缓解人员过剩的压力,减轻税收负担,相继组建成立了各类经销部、经营公司等经营机构,在从事多种经营的同时,通过向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申请,自办了废旧物资回收业务。这类企业主要有钢铁、冶金、铸造、酿酒、造纸企业等。其行业系统内部自办废旧物资收购的主要业务,一是工业生产企业剩余的残次品、废品、下脚料及能够进行二次提炼的矿渣矿石、稀土原料等。二是酿酒企业造纸企业、玻璃制品企业自行收购的酒瓶、纸箱、废纸、残碎玻璃等。

(二)责任公司经营和股份制经营

责任公司是将原国有回收企业改制为有限或无限责任公司,经营性质变为国家所有、投资人控股经营;股份制经营,主要是国家将原国有回收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土地,无偿出让给企业,由企业职工个人出资、集体参股并组成董事会控股经营,年终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按股分成。经营项目和业务主要是从事社会废旧物资的收购与销售。

(三)和人经营

其人员构成复杂,且绝大部分为厂、矿附近从事零散收购的无证无照业户。经营方式上主要是利用人际关系、现金交易及其他手段低价收购一些紧俏的废旧金属、材料等转手高价卖出。

(四)合作经营

就是专营或兼营废旧物资回收的单位利用自身证照齐全、手续合法完备的优势,与社会上散乱的无证照的私人收购人员合作经营的一种松散联合经营的方式。其具体合作行为即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发放聘书,使无证照私人购销废旧物资合法化。合作的目的一是为了减少专营或兼营废旧物资回收单位的资金投入,降低成本,并按协议从合作方提取一定的管理费;二是可以带动和拓宽私人购销渠道。此项业务的开展已占目前废旧物资回收业务量的7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

二、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分析

(一)废旧物资田收行业经营机制多样,管理无序

受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专营、兼营、私营和各种形式的联营以及合作经营名目繁多,鱼龙混杂。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在联营、合作经营外衣的庇护下,众多无证无照私营业户充斥废旧物资购销市场。由于经营分散、点多面广,形成工商、税务、公安等执法部门的管理漏洞。这些无证无照的私营业户参与废旧物资经营所形成的地下废旧物资交易,使一些明令禁止私人经销的项目、品种甚至偷盗的国有资产由于受联营、合作的庇护而被堂而皇之地合法化。

(二)企业自办回收公司避税

企业自办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主要业务是为生产企业提供各类原材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废旧物资收购企业在业务核算中,可以自行填开“废旧物资收购统一发票”即收购单,按收购金额10%计算抵扣税额。销售给生产厂家时虽然依据17%的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但还可依照国家税收政策,享受所纳税款70%的政策返还。如果按购进、销售等价格核算,回收公司也只是缴纳了1.36%的增值税,(1/1.17×17%-10%)×(1-70%),其税率之低显而易见。生产企业接受下属公司货物后,由原来的不能抵扣,变为购进环节按税率17%足额抵扣,生产企业达到了避税的目的。例如,某市某大型冶炼总公司与下属废旧收购公司同用一个原料库房。废旧材料由下属公司购进后即入总公司原料库房,下属公司作收购、入库手续,核算中按总公司计量处提供的计量单(过磅单)每吨扣除40元后再与供贷方结算。废旧物资购进的抵扣、退税全部由下属公司核算。其间虽然下属公司提取了销项税金,但进项税金、销项税金抵顶后加上财政返还以及总公司由原来得不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能抵扣变为足额抵扣合法化,业务扩展愈大避税愈多。此项业务一是使总公司得到了17%的足额抵扣,达到了避税的目的;二是下属公司自制凭证、自行抵扣、享受税收返还,达到了少缴税的目的;三是供货的私营个体业户通过下属公司无需开票纳税销售货物,达到了偷逃税的目的。上述行为一举三得,各方有利,却严重侵害了税收管理机制,侵占了国家经济利益。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行税收政策对某些特殊行业,如化工、冶炼企业所需矿石、矿渣、添加剂等原料物资的正品与非正品没有可以参照的准确界定标准。尤其是跨省区的原料购进,企业自办的回收公司可以利用国家给予废旧物资回收行业自行填开“废旧物资收购统一发票”、自行核算抵扣税款的方便条件,通过易货交易、协议价格、互不开票、低价购进等手段,将一些正品物资也等同于废旧物资由自办公司收购转售生产厂家。若企业自办回收公司售价高于收购价格,其生产企业避税数额更大。

(三)以联营、合作经营为名,大肆偷逃国家税收

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联营、合作经营一方为改制的专营、兼营公司,另一方为众多的私营业户。暂且不论其联营、合营方式的合法性、真实性,其最终目的大都是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为偷逃国家税收寻求保护伞。一方为了扩展收购业务规模,不惜作假账、空进空出、坐等开票、提管理费等形式违法经营;一方为证照皆无、有货无票、销售不畅的私营业户,金钱利益的诱惑使二者联系在一起。当然,双方共同投资、统一核算、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真实联营、合作经营无可厚非。而目前,一张假聘书、一纸假协议将众多私营业户收归门下的非法经营行为在全区乃至全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愈演愈烈,对增值税管理运行机制危害极大。1995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曾对废旧物资行业作出一些规定,如允许其按自行开具的收购发票抵扣10%的进项税额3按现行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后,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等。众多私营业户利用自身人际、地理以及流动性强、涉及面广、现金交易、结算便宜的优势,低价收购、囤集大量废旧物资后,为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到本地、市甚至外省区各类回收公司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3%-5%交纳管理费后,便以公司销售人员身分开回增值税专用发票送至购货用户,结算货款或以物易物,大肆偷逃税款。以销售货物100元计算,其销售行为,按正常小规模纳税人6%的征收率计算,每100元货物销售向国家少缴纳增值税1-3元不等;若按17%税率计算,税款流失更甚。从合作方公司看,按每吨“联营业务”收取3%-5%的管理费,虽然增加了17%的销项税金,但以自行开据的“废旧物资收购单”按规定以10%的进项税额合理合法地扣减了应纳税款,再加上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所享受的70%的税收返还,公司只缴纳1.59%的税款。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这种虚假收购、虚假入库而形成的虚假抵扣、骗取税收返还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增值税正常运行机制。

三、解决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堵塞漏洞,强化税收征管

一是各级基层税务机关应加强横向联合,会同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对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行为人,依法进行注册登记,使众多地下经营者及已经存在的地下交易市场公开化,依法经营。

二是加强对各类废旧物资行业涉税问题的管理。各基层税务机关,对那些公、私联合及合作经营业户应辫识真伪,逐一对其投资形式、账务核算的真实性等进行严格审核。对假联营、合营造成偷税、逃税及骗取退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严肃查处,堵塞漏洞,减少税款的流失。

(二)公平竞争,公平税负,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依照现行税收政策,小规模纳税人按6%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且不允许抵扣,人为造成税负不公,限制了小规模纳税人的正常经营行为,违背了公平税负原则,客观上造成众多私营个体业户要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通过违法手段从事经营活动。为此,应调整相关政策,合理引导各类纳税人健康发展。为社会经济各层次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以完整体现增值税的公平原则。

(三)加强对各类收购凭证的审核检查

新税制实行至今,各级税务机关极为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检查,而忽视了企业自制收购凭证抵扣税款问题的危害性。由于审核凭证与验库验货的相互脱离,一部分使用自制收购凭证的纳税人扩大收购金额、多抵扣税款的不法行为既大量存在,又不能被及时查处。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应对收购凭证的印制、发售及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检查收购凭证数量、金额与库存实物及支付的购货款是否相符,有无虚报收购额、骗取多抵扣进项税额的不法现象,减少征管工作的盲区。

(四)严禁以罚代刑,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

由于各地政府和经济执法部门对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涉税问题缺乏足够重视,以及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由所形成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膨胀。特别是地区间税收执法缺乏统一性和严肃性,使得回收行业为扩张经营搞假联营、假合作甚至持票到外省区搞虚假购货获取管理费、手续费、骗取税收返还等违法现象有了滋生的土壤。为此,各地税务机关应严格执行税收法规,严明纪律,统一执法。各地区、各部门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当前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加强横向联合协作入手,坚决排除地方、部门、行业间保护主义的干扰,严格执法,秉公办案,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五)加强反避税政策的研究工作,运用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相关产业使康发展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5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生产性废旧金属(指用于建筑、铁路、通讯、电力、水利、油田、市政设施及其他生产领域,已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的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非生产性废旧金属、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纸、废棉、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等(不包括医废和危险废物、严控废物、报废机动车及尚具使用价值并进入二次流通的旧货)。

旧货交易行为管理,依据国家《旧货流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收购、储存、销售等交易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为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

第四条市商务主管部门是本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监督管理。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监督管理。

发改、公安、工商、环保、城管、规划、国土资源、经委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实施管理。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辖区内再生资源交易行为的日常巡查工作。

第五条市商务局应当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和网点布局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网点布局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六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符合规范的经营场所;

(二)经营场所选址符合市或县(市)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规划;

(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依法取得相应资质。

(四)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财务与经营管理制度。

第七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再生资源连锁经营分支机构的,应当按本规定第六条的条件设立。

第八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的还应当在15日内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的还应当在15日内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备案。

第九条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消防设施等单位确需出售废旧专用器材、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由单位开具证明后方可出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

第十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不得回收下列物品:

(一)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及其容器;

(二)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三)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消防设施等专用器材;

(四)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涉案物品或者有涉案嫌疑的物品;

(五)来源不明的废旧物品和境外生活性废旧物品;

(六)法律、法规、规章等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第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有出售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赃物、有赃物嫌疑或者违禁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开列扣押清单,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再生资源经营者在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实行实名登记制,查验生产性废旧金属来源证明,并对出售单位名称和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以及出售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应到指定市场从事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经营者应当对经营活动建立完整的台帐。台帐的记录应包括再生资源名称、数量(或重量)、品牌、型号、形状、特征、购销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居民身份证号码等。

台帐的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及其开办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及经营者档案,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市场的日常管理、临时摊点的布局管理,以及市场交易环境的维护;

(二)负责市场和回收经营网点的卫生、环境、消防等;

(三)协助行政部门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制止或者举报违法经营;

(四)其他与市场相关的管理和服务事宜。

第十五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所应当按照标准建立分拣区和储存区,配备相应的消防、卫生及环境污染防治设施。

第十六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通过向市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主管部门申请,符合《云南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的条件,并获得省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的认定,可享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商务、工商、规划、城管、环保、公安等部门按各自职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业务的;

(二)在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中,影响城市市容卫生、造成环境污染的;

(三)经营国家禁止或限制的废旧物资,或收购赃物的;

(四)未按规定到商务主管部门和当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

(五)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未如实登记,或收购废旧专用器材无单位证明的。

第十八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再生资源交易行为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6

第一条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称“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的回收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国家鼓励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

第五条国家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处理再生资源,鼓励开展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

第二章经营规则

第六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条件,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七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八条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生产企业应当通过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交售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合同中应当约定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名称、数量、规格,回收期次,结算方式等。

第十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

出售人为单位的,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开具的证明,并如实登记出售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售人为个人的,应当如实登记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并开列扣押清单。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经查明不是赃物的,应当依法及时退还;经查明确属赃物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再生资源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理等全过程应当遵守相关国家污染防治标准、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

第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从事旧货收购、销售、储存、运输等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旧货流通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可以采取上门回收、流动回收、固定地点回收等方式。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居民、企业建立信息互动,实现便民、快捷的回收服务。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

公安机关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内的监督管理。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对违反污染环境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建设、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城市规划,依法对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清理整顿。

第十六条商务部负责制定和实施全国范围内再生资源回收的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具体的行业发展规划和其他具体措施。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设置负责管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经贸)、公安、工商、环保、建设、城乡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环境和资源等具体情况,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规划。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包括社区回收、中转、集散、加工处理等回收过程中再生资源停留的各类场所。

第十八条跨行政区域转移再生资源进行储存、处置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办理行政许可。

第十九条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性组织,履行如下职责:

(一)反映企业的建议和要求,维护行业利益;

(二)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自律性规范;

(三)经法律法规授权或主管部门委托,进行行业统计、行业调查,行业信息;

(四)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回收标准。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应当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条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罚。

凡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由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二款规定,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未如实进行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依据《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发现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而未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或屡教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7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工作,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防止资源流失,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省商务厅等六厅局《关于印发我省贯彻〈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商发[20*]265号文件)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或部分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及处理,能够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材料及制品,报废的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旧车船及其拆解品,废旧电子产品,废旧木材及木制品,作废旧物资处理的仓储积压物品、残次品,废旧塑料、废纸、废棉麻、毛发、杂骨、废玻璃、废橡胶及其制品等。

第三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产生再生资源的单位,均应遵守本细则。

第四条再生资源回收应当有利于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容貌,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第五条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环保回收、集中交易的原则,鼓励依法经营、连锁经营、公平竞争,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

第二章监督管理

第六条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政策、回收标准和回收行业发展规划,将其列入商业网点建设规划。

市商务局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市再生资源日常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提出促进再生资源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再生资源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负责争取中央、省专项基金,支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部门依照本细则及有关法律规定,负责对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的治安管理,依法查处违反规定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案件,严厉打击盗窃、销脏等违法犯罪行为。

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细则及有关法律规定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登记管理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内的监督管理。

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对再生资源经营行业依法进行征管,落实再生资源经营税费减免扶持政策。

商务主管部门会同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细则,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规划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并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环保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本细则,负责对本辖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交易市场和加工企业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细则对违法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网点、交易市场、加工场地,对无证流动收购、随意堆放物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整顿或取缔。

国土资源部门依照国家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本细则,负责落实再生资源经营用地扶持政策。

第七条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协调相关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做好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商务主管部门应当指导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开办者组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实行自律性管理,依法履行协会职责,接受再生资源管理部门指导。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依法制定并监督执行本行业规范,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回收行业管理

第九条商务部门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会同市发展改革、*、工商、环保、城管执法、城乡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再生资源行业发展长远规划,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定点规划,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组织实施,并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行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符合城市发展及城市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并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设立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应当符合本地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长远规划,并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登记注册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同级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机构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机关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县级人民政府*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地不得设在城区以内和机场、铁路、军事重地、国道、一江两岸、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500米范围内,经营场地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要求,并采取绿化、美化措施,不得影响城市市容。

第十五条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绿色环保的原则,按照《*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由回收体系建设龙头企业以资金和生产为纽带,整合规范现有回收站点,建立覆盖城乡、社区、住宅小区,经营规范的绿色回收站(点),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采取上门及网上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回收,形成网络化回收格局。加强对“走街窜巷”回收方式的规范管理,由回收体系建设实施企业投放统一编号、标识的全封闭流动收购车进行回收。

第十六条严格实行站点废旧物资限时存放制度,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再生资源临时回收站(点)存放的回收物品,必须进场、入室(含覆盖)、无外溢、无渗漏、无明显臭味、无占道堆放现象,不得露天存放,并保证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当日回收的物品必须在当日20时至24时内运离回收站(点)。

第十七条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应按照*机关的要求安装监控设备,保存资料。

第十八条在城市建成区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流动收购人员必须到所在地商务主管部门备案,佩戴商务主管部门监制的统一《从业标识》后,方可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企业应当为已登记备案的流动收购人员提供统一标识、统一编号的再生资源封闭式流动回收车。

第四章回收经营管理

第十九条再生资源回收采取上门收购、流动收购、站点收购、网上回收等方式,方便城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交售积攒的再生资源。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废旧金属应当直接交售给已在工商注册登记、备案的回收经营企业。

第二十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及流动收购人员不得回收下列物品:

(一)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各种危险品;

(二)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及医疗废物;

(三)无合法来源证明的铁路、公路、石油、电力、电信、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供排水管网井盖、水篦等公用设施、消防设施等专用器材;

(四)*机关通报寻查的涉案物品或者有涉案嫌疑的物品;

(五)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第二十一条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和流动收购人员在回收过程中发现*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出售禁收、盗窃和有赃物嫌疑物品的,应当立即报告*机关。

第二十二条经营者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应当查验来源证明,并对出售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和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以及出售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

第二十三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从事报废汽车回收经营的,应当符合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

第二十四条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场地设置实行统一规划,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运输、加工、处理,不得影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第二十五条跨行政区域转移再生资源进行储存、处置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办理行政许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持证许可的再生资源跨地区流通,不得违法查扣持有合法经营手续的再生资源及其运输车辆。

第二十六条标注统一编号标识的再生资源流动收购车和标有统一标识编号的再生资源专用运输车辆可按规定在城区通行。

第二十七条生产企业应当通过与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交售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合同中应当约定所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名称、数量、规格,回收期次,结算方式等。

第二十八条商务、工商、*、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或通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和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接受商务、工商、*、城乡规划、城市管理、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拒绝或阻挠监督检查、违反法律、法规和本细则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从事废旧金属冶炼、熔化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加工等相关行政许可,并在*机关和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在再生资源交易市场购进原料,进行合法生产、加工,不得在冶炼、熔化场地购进原料。

第三十条从事废旧塑料、橡胶熔化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场地应符合环保要求,必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生产、加工、环保等相关许可证,并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细则规定的,由相关行政部门依法处罚。

废旧物资管理办法篇8

在企业资产管理中,管理者对废旧物资的管理成为了工作的中心,比如怎样做好废旧物资的处理工作,以利于再回收和重复使用,是供电企业缓解资金压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同样,对于废旧物资的问题处理到位是促进公司不断的科学进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废旧物资的管理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并且理论学术研究没有过多的关注,所以在目前看,废旧物资的管理在企业中处理管理弱势状态。 

一、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现实情况 

(一)废旧物资回收意识较低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废旧物资的回收意识很淡薄,同样在供电企业中,工作人员也同样没有很高的意识,这就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有的职工认为供电企业家大业大,这点废旧物资算不了什么,办事大手大脚,拆除的废旧物资不按规定及时回收入库,甚至被遗弃,导致废旧物资回收率偏低。 

(二)制度与实际脱节 

有的单位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针对性弱,时效性差,影响了制度的执行。有的单位尽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但重人情、讲关系,执行制度不严,加之检查监督不够,使制度形同虚设。 

(三)管理部门合作不力、沟通不畅,台账记录信息不全 

比如,对于废旧物资的处理需要有很多部门的参与,经手的所有部门都应该做到有效沟通,但是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部门之间的沟通少、合作少,从而造成了废旧物资的资产浪费。 

(四)废旧物资的处理程序简单,价格不公 

有些供电企业对废旧物资的处理不够重视,处理程序非常简单。这是因为处理废旧物资的工作者缺乏理论基础,对于废旧物资的市场信息情况和定价等信息没有足够的了解,同时,一些回收废旧物资的小公司会在此非真实的信息迷惑管理者,往往导致管理者不明真实的市场信息,还有的回收公司在废旧物资的对接、交换、称重的过程中动手脚,从而压低这些废旧物资的处理价钱。 

二、完善供电企业对废旧物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把废旧物资纳入项目统筹中 

提高职工对废旧物资的思想认识,是加强废旧物资管理重要的环节。大力弘扬“勤俭办企业,科学管理企业”的宗旨,使员工认识到加强废旧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调动员工从我做起、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主人翁责任感,形成勤俭节约、节能降耗的良好风尚。企业在安排生产项目基建、项目改造、项目修改时,要把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很主要的工作环节,与项目其他工作同計划、同安排、同落实,使废旧物资管理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二)完善企业规章,明确职责,构建废旧物资的责任体系 

供电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废旧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分工明确、密切协作、运转有序的废旧物资管理体系。其中:生产技术部门在废旧物资的处理过程中是龙头关键部门,它的工作任务不仅包括了制定废旧物的处理方案,还包括负责监督和管理物资的处理、回收、再利用,另外还需要对废旧物资进行物价衡量和鉴定。 

资产使用部门负责的物资如果符合报废条件,那么就需要向物资管理者提出书面的申请。在办理物资移交时,要负责实物资产的完整性。工程管理者负责填列废旧物资的退库单,将拆除的物资归集、移交给管理部门入库。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责是负责将废旧物资出库、入库、出账、入账,来确保回收的完整性。招标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是按照批准的处理方案,负责物资的拍卖出售工作。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是对物资的资产情况进行登记,对财务信息进行账务登记处理,比如物资的出入库信息、报废信息、登记手续、报废申请等等。依据生产技术部门提供的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办法,便可处理废旧物资的再利用相关账务。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废旧物资归纳、保存、回收、管理、出售的整个程序的监督检查[1]。 

(三)加强流程建设,抓好落实,规范废旧物资处理全过程的管控 

为了发挥废旧物资管理的效益作用,供电企业各个职能部门间应加强合作,做好事前“准备”、事中“控制”和事后“整理”,把废旧物资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行动上,贯穿到废旧物资管理的全过程。 

事前“准备”是指由监察、审计部门监督,各相关部门做好各自负责的工作。其中:财务部门对资产年限及价值按条例进行调查、统计,掌握将会变成废旧物资的现状,完善废旧物资归档与备查账制度,做到追根溯源。各有关部门要充分交流信息,为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使用、保管、财务等部门要配合好,达到账面与实际零出入。从现状出发,把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做好,相关管理人员对个废旧物资制定处置方案。 

事中“控制”指的是使用机构在发现物资报废时,第一时间向管理部门报送报废申请,工程管理部门填写废旧物资退库单,将废旧物资第一时间送达库房。通过物资管理部门查验的入库清单,财务部门将废旧物资登记在册。对可再使用的设备、物资同时调整相关的资产价值、资产卡片信息及存货价值。下一步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勘验废旧物资是不是可以修缮,确定其再利用价值,并做好书面说明,接下来安排内修或建议外修。废旧物资出售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拍卖处置。监察、审计部门要发挥其监督、检查作用。 

事后“整理”是指废旧物资出售后,仓库保管员严格按照程序在办理废旧物资台账及相关文件出库的同时,填写出库清单,并第一时间填写废旧物资台账,并把出库单报送到财务部门归档;财务部门在接收到以后,对废旧物资备案归档,做好后续相关手续的办理。当出售的废旧物资金额较大时,原则上应与购买方签订购销合同或协议,确保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财务部门根据招投标的金额向买受方出具有关发票或收据,招投标管理部门应及时催收废旧物资处理的变价收入,财务部门应及时入账。 

(四)加强督查,奖惩明确,建立严格的废旧物资的处置监督机制 

废旧物资管理的成败和管理制度的执行息息相关,如何使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就要看该企业的监督机制。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督查工作,确保废旧物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监察、审计部门是督查工作的实施单位,在废旧物资处置的每一个关节,以上部门都要随时做好督查审计,严格按照规章条例,对废旧物资处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置。在废旧物资回收环节,如果出现不按规定进行废旧物资处理的,只要出现一起,严厉处罚一起,把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物资管理部门要第一时间研判废旧物资管理现状,归纳汇总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分季度将汇总分析结果报送管理领导小组。公司废旧物资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年度废旧物资管理工作提出考核意见,报公司业绩考核委员会批准实行。 

供电企业要想增强资金利用率,强化管理水平,减少财务风险,那么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势在必行,这样也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加强废旧物资管理,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齐抓共管,在废旧物资管理的每一个关节都需要相关部门来配合,充分做好协调工作至关重要。可以预见,随着供电企业资产集约化工作的发展,废旧物资管理能力也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沈跃新.供电企业废旧物资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31):26-27. 

上一篇:爱情告白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团员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