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习俗范文

时间:2023-10-24 05:56:33

二月二的习俗篇1

花朝是源于中原地区的古代传统节日

中国是花的国度。“花朝节”由来已久,《诗经·郑风·溱洧》及其表现出的民俗节事风情应该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部新密、新郑)溱水、洧水交汇处花朝节的雏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苘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另外,上古时春天人们也有在都邑的东门之外举行青年男女聚会、进行对歌的习俗,同后代春天唱会戏的情形有些相似。《郑风·出其东门》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的记载,《郑风·东门之蝉》也是写在东门外男女欢会,青年男子对邻家姑娘的爱慕之情。

与《诗经·郑风·溱洧》相应的还有《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颜师古注曰:“谓仲春之月,二月流盛,而士与女执芳草于其间,以相赠遗,信大乐矣,惟以戏谑也。”显然,《诗经·郑风·溱洧》《周礼·地官·媒氏》以及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所记的都是仲春二月因天气渐暖,男女心身都得以舒展,又值花草萌发,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赏花、春游、谈情、说爱,沉浸在“信大乐矣,惟以戏谑”的美好境界中。

不过,对《诗经·郑风·溱洧》中的这段描写,当代许多学者认为是古代的上巳节,所引用的史料有《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也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春秋时期还没有花朝节与上巳节的记载,更谈不上两者的区别,当代学者把《诗经·郑风·溱洧》的描述认定为后世三月的“上巳”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花朝”不是“上巳”,二者除了时间上的差别外,形式以及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即“花朝”以赏花游春、谈情说爱为主,而“上巳”则以祭祀先祖、祓禊辟邪为主。例如,河南省《固始县志》记载的小鬼节就是古代的上巳节:“三月三,是夜‘阴曹小鬼放假’。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震慑鬼邪。入睡时,鞋头朝里放。”福建省《柘荣县志》记载:“三月三,是柘荣民间几个姓族传统的春祭日期。届时备祭礼向宗祠祭祖。在家中也蒸乌饭、春鼠曲糍、煮泥鳅面请客。”《南安县志》记载:“扫墓活动在清明节前后各十天内进行,唯石井一带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节’)进行,相传为郑成功举义旗反清复明,忌‘清’字置于‘明’字之上而下令改家祭日于上巳节,相沿成习。”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上巳节与花朝节混为一谈。

因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内容、形式有许多相近之处,故后世也有将二者合并者。如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吴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吴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折蓍草、拜人祖,集会赏春,除灾辟邪,祈求生育。

花朝节的形成大致在汉晋时期,相传“花神”是指北魏南岳夫人魏华存的女弟子女夷,因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晋永嘉之乱以后,随着中原移民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花朝”习俗也被带到了南方。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云:“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南朝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隋唐以后,“花朝”习俗进入兴盛时期。据《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二月二日又称‘花朝节’‘挑菜节’。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述说:‘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传为百花生日。武则天时此节始兴,至北宋更为隆盛。是日城中人多种牡丹等花木,同时携侣踏青,赏花春游。”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等。《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的记载。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主政洛阳时期(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开始流行花朝节活动。在唐代,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开封在花朝节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当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歉。“花朝”在中原地区现已难觅踪影

由于战乱、人口迁徙,加上与稍晚的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相距较近,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在中原以及北方地区日渐消亡了,至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在最近几十年所修河南地方志中,很难找到有关“花朝节”的记载,河南各地与“花朝节”较为接近的节庆只有二月二“龙抬头”。如《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叫‘龙抬头’节,又叫‘春花节’。”《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今日洛阳的牡丹花会是古代赏花习俗的体现……旧时偃师青年也在花朝节成婚,俗谓双月双日成婚,寓姻缘好合、两全其美之意。”《固始县志》也称二月二为“春龙节”。不过,现今河南各地的二月二习俗除了上述记载与“花朝”还有点儿蛛丝马迹的关联以外,其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和古代的花朝节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了。《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龙抬头节,就是到了龙王要下雨的时节。旧时,每到这一天,郑州民间习俗天不明就起床,挑着灯笼到河里去挑水,说是可以感动龙王降雨……希望迎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有的地方,除吃炒米花,还要烙煎饼、吃炒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把二月二这天当成剃头的吉利日子,到了这天,人们往往争着找人剃头。”《固始县志》记载:“习称‘二月二龙抬头,好日子’。城乡多在此日婚嫁,小孩多在此日剃头,讨吉利。”河南其他地方的“二月二”习俗与此大同小异。而仲春之日即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河南各地基本上没有任何节庆活动。古代与仲秋八月十五“夕月”相呼应的“仲春之月,二月流盛”的“花朝节”已无人提及。

目前据了解,河南仅固始、光山一带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如光绪年间《光山县志》云:“二月初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而其他地方仅仅是一些记忆而已。个别地区虽然还有“花朝”名称的活动,如河南信阳市南部大别山区的民众多参与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该地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与古代“花朝”纯粹的赏花游春、谈情说爱毫无共同之处。

“花朝”现仍流行于闽台等地区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原移民南迁,古代以闽台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加上相对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移民极强的家庭宗族观念,“花朝”这一古老民俗在中国南方以闽、浙、台为主的一些地区以及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例如,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里记载:“二月十五日:花朝([夹注]《风土记》:春序正中,百花竞放,故曰花朝)。《闽书》:泉中林下诸老,有以是日饮酒赋诗者。宋《郡志》:仲春贵家开园圃,放游人赏玩,兼旬经月。又:东湖、北山多亭馆,游人相望,此节今废。”另据廖春生先生《长汀古城镇“花朝”习俗与客家因缘》一文记载,福建省长汀县是古汀州的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称客家首府,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源头。长汀古城地处闽赣两省边陲,是古汀州的重镇,自宋代起官府在这里设有驿站,也是客家先民南迁时自西南入闽的一条必经之路。这里的好几个乡镇有“花朝”“二月二”的习俗,其中古城“花朝”更具有代表性。古城是长汀的西大门,也是福建与江西接壤的西陲边缘乡镇。人口1.6万,以胡、彭、王、饶、李等姓氏为主,除彭氏为南宋间迁入古城外,其余四姓氏分别于唐末与北宋间入闽定居古城,且多来自河南陈留、准阳、洛阳、汝南等地,自然在这里就不难寻觅到古中州的习俗,其中花朝节就是一例,俗称攘“花朝”。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九(大月为三十日),至二月初二(当地人称二月初一为正日)为“花朝”,村里欢庆花朝节,家家亲朋满座,户户喜气洋洋,姑娘与小伙子更有一番精心装扮。龙灯、船灯、各种花灯,走村串户、穿梭表演,热闹异常。《龙岩县志》也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举行过十番比赛”的记载。

目前,“花朝”习俗在闽台地区虽然也同中原地区一样存在着日趋流失的状态,但鉴于闽台等南方地区相对延后的历史沉淀,“花朝”习俗在闽台等南方地区近些年有强劲的反弹及恢复趋势。据报道:“今年(2012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福建福州、龙岩市等地传统的花朝节,100多名福建汉服爱好者在福州乌山高爷庙古迹依传统礼仪举行花朝节民俗活动。花神祭祀仪式开始,12位着汉服的少女分别手执花神旗从高爷庙出发沿阶而上,带领大家来到祭祀现场。他们摆出香案,向满山盛开的花树敬香、敬果、酹酒、宣读祝文,为百花庆生,为春天祈福。他们在现场将五色彩带挂在花枝上,表达对春天的祝福。祭祀仪式结束后,汉服爱好者们在现场吟诵古今咏花诗词,歌颂四季百花。”福建省龙岩城区也有数十名汉服爱好者,“在市区南公园一隅,按照古礼,祭拜花神。花朝节祭花仪式的主祭,代表四时花神‘梅、兰、菊、荷’,诵读祭文。汉服社里的另外十二名姑娘,则着各朝汉服,持‘花神’团扇,各代表十二花神。今年有闰月,特地再加上代表闰月花神的一名小姑娘。这些姑娘们冠裳环佩,簪彩赏红,焚香祈福,诵花神赋,行拜花礼。最后将写下心愿和祝福的信笺挂在枝条上”。农历三月十五,也是福建云霄民间的“花朝节”,据当地百姓所言是传自唐代洛阳的风俗。开漳将士将这种风俗传播到云霄。自此,云霄百姓在“花朝”这天均举行独特的成年仪式“牵出花园”。这一独特的民俗也传到台湾各地,目前台湾有一些地方仍举行“牵出花园”成年仪式。另据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在“花朝节”也举行了一些活动,有台湾媒体报道称:“时序迈入三月天,正是中国农历的二月,也是大地百花开放的时节,因此农历二月又被称作‘花月’。其中,农历二月初二或是二月十五更被当成是百花生日,又名‘花朝节’。”2011年3月19日即农历二月十五传统“花朝节”时,在台北市圆山园区的百艺广场上曾举办“花神祭”活动,代表台北花博会花神到来,同时重现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生活美学。还有一些台湾社会文化团体在这一天组织“花朝组例会”,举行作诗、赛诗活动。

建议恢复花朝节习俗,扩大固始县寻根祭祖活动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花、热爱美好生活的民族。作为农耕民族,我们历来对大地上生长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自《诗经》《楚辞》起,后世诗文便与花草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着悠久传统。“花朝”这个节日寄予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春日、生命、绿色的亲近和渴望。作家刘心武就曾经这样倡议:“我建议北京人恢复这艳丽芬芳的‘花朝节’,这应该是一个老少成宜的节日。”

具体到固始县,建议恢复花朝节这一古代传统节日。其一,作为唐代中原移民南迁的出发地,固始县至今仍然残存着古代“花朝”的习俗,这在河南各地是不多见的。其二,花朝节时间具体到河南省,建议定为农历二月十五,因为古代这一天被定为“花朝节”最多。《提要录》一书说:“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中也说及“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同时仲春二月十五可以和“仲秋八月十五”相对应,再现“花朝月夕”、“花好月圆”的美好愿景。加上二月十五较二月二与河南的花信更为接近。另外,也可以将时间较近的植树节合并于花朝节,如2006年的花朝(按照二月十五算)就在植树节后两天。这样就可以将植树节较为单纯的种植活动与花朝节欢快、热烈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宣传保护自然、亲近绿色的意愿。其三,古代花朝节还要举行祭日活动,祭日与祭月都是古代帝王的祭祀礼制,但是规定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根据这一习俗也可以与寻根祭祖活动相结合。其四,是日的祭花神、赏红、扑蝶、游春、摘野菜、咏花赋诗、插花会、踏青赏春等各种迎春花会与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可重温华夏传统艺术。其五,可以与招商引资活动结合在一起,购买各种花卉,献与恋人、家人、亲朋好友,亲友着汉服礼服,相互赠花、拜访,开辟园圃,种植各种花卉植物。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花朝节日活动。

二月二的习俗篇2

2、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5、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6、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7、腊月二十九—蒸馒头。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8、腊月三十—熬一宿。腊月三十又称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9、正月初一。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民俗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拜年时跟除夕守岁直接相关的。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二月二的习俗篇3

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你都知道多少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1春节传统节日民谣

有民谣曰:"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民谣是春节活动大事记,中原人民置办年货的活动也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

北京的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太原的《避债谣》:“二十三,保证还;二十四,我发誓;二十五,找老姑;二十六,找老舅;二十七,不要急;二十八,再想法;二十九,明天有;三十不见面,初一碰见拱拱手。”

在豫东则有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2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3春节传统饮食习俗

腊八粥

“腊八腊八粥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据史料记载,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中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而且在北方吃饺子还寓意这一家人来年团团圆圆。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4做客礼仪

要点一:主动问候说声谢

在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在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

要点二:他人东西别乱动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好。

交际礼仪

要点一:主动分享别吝啬

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_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要点二:和睦相处要忍让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家里没人跟他们争夺什么。可是到有孩子的人家家里做客,或者有孩子来自己的家里做客,情况就不同了。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间常会闹个不愉快。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5正月十五

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习俗活动主要有赏灯、押舟、烧烟花、闹元宵等。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

关于春节的文化习俗简介

二月二的习俗篇4

关键词:重阳节 女儿节 女性习俗 女性文化

九月九重阳节,不单单是“敬老节”,还是中国传统的“女儿节”“妇女节”。《北京市志稿》载:北京旧俗,重阳节“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或不得迎,母则诟,女则怨,小妹则泣,望其姊姨,亦曰‘女儿节’。”民国《张北县志》载:“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以此可见,古代北方的重阳节,实际上就是当今的“女儿节”。

一、重阳女儿节主要习俗文化

(一)放重阳糕于女儿额头以祈福

此习俗,古已有之,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当今陕北过重阳,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用来避邪。

(二)吃重阳糕

俗云:“九月九,精大软米咬一口。”九月九妇女例吃重阳糕,《隋书・五行志》载,在南北朝时,民间有“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之童谣。是日,男女老幼,皆吃重阳糕。重阳糕各地名称不同,有花糕、菊糕、五色糕、珠糕等,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三)登高

中国自古有“一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之民谣,实则指重阳登高。重阳登高有多层含义,一是登高赏秋、赏菊;二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三是登高避邪、除恶;四是祝愿生活节节高、事业步步高升;五是满足异乡游子“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的文化心理。重阳“全家登高”,当然也包括家庭女性。女性重阳登高之俗,古来已久,汉代刘歆《西京杂记》即有:“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祓禊登高。”

(四)戴

古代,未婚女子称为“黄花闺女”,“黄花”即指。因其具有贞节、高雅品格,又有“节花”“金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女花”“女儿花”等雅号。女孩重阳节,不但赏菊,还戴。唐代李绰《辇下岁时记》(卷三)有:“九日宫掖间争插,民俗尤甚。”唐代杜枚《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五)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中草药,茱萸香味浓,有驱虫祛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故重阳节有插茱萸、戴之俗。《风土记》云:“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月,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六)荡秋千

荡秋千是我国古代女子重阳节重要娱乐方式之一,并非当今人们想象的女子娱乐嬉戏。汉武帝时,每逢“千秋节”日,宫女以之戏于。秋千因为使人联想到千秋万岁的“千秋”,故被用于庆贺汉武帝生日。此俗后来传入民间,成为孩童重要娱乐节目。荡秋千的女子衣袂飘飘于半空之中,就像乘风飞舞的仙子,给人一种空灵潇洒的淋漓之美,故“秋千佳人”又是漂亮美女的代名词。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之《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含蓄传达出“外物本无心,烦恼皆自寻”的秋千哲理。

(七)踢毽子

踢毽子是中国女孩传统娱乐项目之一。踢毽子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隋、唐,至今不衰。宋代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代已有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此俗当今依然普遍,如山东临淄,“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跳绳、下象棋、打门球、踢毽子”。

(八)跳绳子

跳绳是重阳节女孩的娱乐项目之一。跳绳运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朝称“跳索”、明代称“白索”、清代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清代《松风阁诗抄》有诗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重阳节女孩跳绳,此俗至今依然流行,如上海潍坊社区每年重阳节都举办跳绳比赛。

(九)放风筝

重阳节日,不论大人小孩,不论男孩女孩,都喜欢在此日放风筝。如广东阳江,“每逢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纸鹞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民间最兴盛的赛事。阳江是南国风筝之乡,为南派风筝的代表之一。”如江苏南通,每年重阳节都举办“传统记忆――重阳节里放风筝”主题活动。河南《清丰县志》载:“重阳士大夫仿古遗事,率登高饮酒,儿童放纸鸢为戏。”在古代放风筝并不是一项单纯的娱乐活动,在民俗观念中它有“放去灾祸、放走晦气”的心理寄托。

(十)玩风车

重阳节日,与男孩一样,小女孩也喜欢玩风车。自己动手做一个或买一个纸质的风车,在重阳节里,顺风而跑,风轮飞转,乐不可支,喜气洋洋。其实,重阳玩风车不单单是“好玩、锻炼身体”,而且寓意“前景风顺、时来运转”之义。

(十一)对山歌

青年男女在九月九“对山歌”在江南地区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聚集区非常流行。现在,不少地区在重阳节举办山歌比赛,以活跃节日气氛,如广东韶关“在韶关市区到了重阳节这一天,三座大山(莲花、芙蓉和帽峰)准会人满为患……对山歌、玩游戏、吃大餐。”

(十二)结伴郊游

重阳节,大人们习惯郊游登高望远,当然女孩们也习惯于此日结伴郊游。或与家人一起郊游,或与闺友一起郊游。此俗宋代即有,宋代程大昌《庸录》(卷六)载:“唐曲江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即此禊,幕云布,车马填塞,词人乐饮歌诗。”

由此可见,重阳女儿节习俗文化具有较丰富的内涵,一是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对“女儿”的一种关爱,如重阳节祝福女儿、戴茱萸辟邪等等;二是体现女孩对美的价值追求,如重阳节赏、戴等;三是体现女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荡秋千、放风筝、踢毽子、跳绳子等等;四是体现女孩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如重阳节赠重阳糕、对山歌等等。

二、重阳妇女节主要习俗文化

重阳节是“女儿节”“茱萸节”“节”,更是天然的妇女节,其主要习俗如下。

(一)妇女休息日

俗云:“九月九,大撒手。”九月九自古是“公休”之期,当然也是一个女人休息之日。是日,妇女休息,男人做家务。

(二)重阳不能回娘家

重阳民俗,各地有异。在北方,绝大多数地方都有重阳节“新妇回娘家”风俗,但有例外,如山东滕州、临沂等地重阳习俗: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重阳节时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之民谣。在绍兴一带,重阳节还忌讳相互走访,以避免传染晦气。

(三)亲家互送重阳糕

九月九重阳佳节,亲家双方互送重阳糕,相沿成俗。婚前,男方家不送,女孩没面子;女方家不送,男孩没面子;婚后,男方家不送,过门媳妇在娘家人面前失面子;女方家不送,丈夫在家人面前丢面子。

(四)给娘家送重阳糕

重阳节出门女儿给娘家送礼的习俗在许多地方均有。如浙江《磐安县志》载:“重阳,出嫁的女儿要把麻糍粽子送娘家,称‘重阳担’。”

(五)给婆家送重阳糕

重阳节婆媳两家互送重阳糕在浙江、陕西等地为习俗,只是互送的重阳糕质地形状不一而已。如浙江《天台县志》有:“重阳日,娘家要给女儿家送两个大方糕、九个小方糕,表示‘二九相逢’之意。”陕西《大荔县志》有:“重阳节……娘家给出嫁女儿都要送糕。如不送糕,女儿就不拜年。”

(六)戴茱萸

妇女重阳节戴茱萸囊主要目的是避邪、除恶,或戴之于手臂,或戴之于胸前,或戴之于腰间,或藏之于枕下,或挂之于窗前,如湖北《云梦县志》载:“重阳节,饮酒,女眷臂系茱萸囊,以图消灾。”总而言之,插茱萸,戴茱萸,都是为了祈求亲人平安,寄托亲情。

(七)赏菊

重阳节赏菊是妇女最喜爱或者说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唐代时候,重阳赏菊风气已经很流行。初唐王勃《九日》诗云:“九日重阳节,门门有。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意思是说重阳日家家有,若王弘派人送酒,恐怕分不清哪个是陶渊明的家了。诗人用风趣的口吻说明了当时赏菊风气之盛。如北京,又叫“九花”,九花就是,因为开在农历九月,所以得名。北京品种繁多……人们在这一天可大饱眼福,览尽的千姿百态,赏尽它的婀娜多姿。现在,己被评为北京的市花。

(八)饮茶、喝酒

俗云:“九月九,又吃油糕又喝酒。”重阳节女子饮茶、酒习俗汉代即有,据《西京杂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重阳节又称“节”,最美往往冠之于“仙子”,而“仙子”之美誉用之于人,非“女性”莫属。故重阳节,女性不但与男性一样登高赏菊,而且与男性一样饮茶、品酒,既美容养颜,又享受节日乐趣。

(九)做枕头

重阳节做枕头习俗主要流行于浙江等地,如《三门县志》也载:“九月九,乡村妇女儿童上山采摘野,晾干装入枕头,称‘枕’,谓可清亮解毒。”古人认为,枕有利于治疗颈椎、面目麻木、头晕目眩诸病。

(十)祭祀神仙

重阳节各地一般举办不同的祭祀活动,重阳节祭王母娘娘主要流传于广东南雄和山东泰安等地区,以求王母娘娘庇护孩子平安长大成人;在重阳节发源地河南上蔡县,该日祭祀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重阳节祭妈祖;山东泰山地区,重阳节祭祀眼光奶奶;天津山东及东部沿海一带是日祭祀斗姆女神,等等。

由此可见,重阳妇女节习俗文化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是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对“妇女”的一种人文关怀,如重阳节让妇女休息,重阳节新妇回娘家等等;二是体现中国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重阳节登高、赏菊、戴菊等;三是体现中国妇女勤劳手巧的劳动本色,如做重阳糕、泡茶、酿酒、缝枕等;四是体现中国妇女特有的祭祀文化,如重阳节祭祀王母娘娘、观音菩萨等等。

三、重阳节与追节

重阳节又名“追节”,在北方地区向有“不追节、人烟缺”之民谣。如民国时期《香河县志》(卷五)载: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追节”习俗主要流传于北方,是男婚女嫁过程中一个重要程序,即在商定婚期前亲家双方进一步加强了解、协商婚期的一种“走亲”活动。一般要通过三次“追节”,方可定下婚期。一般选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等日进行“追节”。是日,准女婿要给未来的岳父母家送“重阳礼”。由此可知,“追节”目的有四:一是明确表示婆家希望尽快娶亲,即“追姐”;二是联络双方感情,即“亲姐”;三是送些礼物之类,好让女方及早准备嫁妆,即“崔姐”;四是商定迎亲日期,即“迎姐”。

四、结语

总之,重阳节女性习俗体现出两大文化特色:一是时展性,即在时间上体现出一个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女性文化愈来愈丰富;二是空间差异性,即在空间上体现出一个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不断变异的过程,重阳节与各地女性民俗相结合,使重阳女性习俗文化变得多姿多彩。在古代妇女地位极为低下的年代,重阳节无疑是一个“妇女解放”的节日。重阳节所体现出的尊重女性、爱护女性对当今提倡“妇女解放”“婚姻自由”“追求女性个性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当代社会,一提起女儿节,不是七月七“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而是二月十四“情人节”,青年人过于推崇西方时尚,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则渐行渐远。作为中国青年,首先应坚持弘扬祖国传统优秀女性文化,其次才是学习吸收国外女性文化。鉴于此,一方面,社会各界应该加强重阳女性习俗研究,使重阳女性习俗内容更加系统化、体系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依托重阳节,加强重阳女性习俗的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融合女儿节、妇女节、母亲节、敬老节、节、茱萸节、追节于一体,吸取传统习俗文化精华,剔除传统习俗文化糟粕,通过举办重阳文化节、创办重阳文化馆、拍摄重阳文化电视剧、创作重阳文化歌曲(如《九月九的酒》)、开发女儿节产品等方式,大力弘扬重阳女性习俗文化,为当今繁荣节日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志稿(卷五)[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281.

[2]大荔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951.

[3]三门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836.

[4]香河县志(卷五)[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265.

作者简介:

刘苗苗(1993― ),女,河南平舆人,华南理工学校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大三学生。

二月二的习俗篇5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辛亥革命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官方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节令诗是中小学语文古诗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多都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亲情和家庭和睦的思想感情,节令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关注节令诗的教学研究,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促进中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也很有意义。

二月二的习俗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为根本,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要求,扎实开展创建移风易俗示范活动,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推进乡风文明为目标,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居民破除封建迷信,摒弃旧俗陋习,逐步促进居民精神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二、目标任务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实际、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原则,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创建活动。

(一)突出群众主题。移风易俗具有群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动移风易俗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二)突出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摸清摸准当地旧俗陋习的现状、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找出来,围绕“移什么风”、“易什么俗”。

(三)突出正面引导。要把先进文化引领作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着力点,坚持正确导向,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群众。

三、主要内容

(一)领导体制。成立移风易俗活动领导组织,广泛吸纳党员干部,成立移风易俗活动组织,并正常开展工作,有计划组织村民学习科普知识,开展科普活动。

(二)工作机制。通过广播会、党员干部会、议事代表会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建立移风易俗实施档案,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计划、总结,有会议、宣传、检查、考核、评比等文字、图片、影音资料。

(三)道德建设。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居民参与比例占总户数的80%以上,鼓励党员干部带头。

(四)社会风尚。制定村规民约,下发到户,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或悬挂;村民家中卫生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五)公益事业。在进行集会或重大节庆时广泛进行宣传,利用公共场所开展移风易俗教育讲座,拓展宣传方式与内容,利用群众性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四、实施步骤

整个移风易俗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11月—12月)运用横幅,标语,传单、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完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

(二)全面推进阶段(2020年12月—2021年7月)推动移风易俗长效开展机制,在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期间,开展“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树立学习典范,通过抓先进示范,抓典型带动,以点带面扎实推进。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引导居民创建良好的社会风尚,并大力宣传,运用讲座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得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1年7月—8月)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行动与完善机制、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认真总结项目开展经验,回应目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革除生活陋习,积极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五、项目考核指标

(一)成立一支由党员干部带头,居民参与的移风易俗领导组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

宣传讲座:不少于两场,分别于项目开展前期、后期举办。

(二)评选活动:举办四场不同类型的评选活动,分别为“文明信用户”、“孝老爱亲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

(三)制定村规民约,印制宣传册进行发放。

(四)文化娱乐类宣传活动活动不少于两场。

二月二的习俗篇7

20xx端午节广州天气怎么样据小编了解,20xx端午节广州天气预测为:

05月28日 星期日 雨 28℃/21℃ 微风

05月29日 星期一 雨 28℃/21℃ 微风

05月30日 星期二 雨 28℃/21℃ 微风

备注:天气预报前3天天气预报为精准预报,超过3天的预报信息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广州端午习俗1、送节习俗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香包中装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

2、辟邪习俗

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正午时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称“驱蚊虫邪魔”。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以示避邪。

3、赛龙舟习俗

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赛龙舟,广州人称“扒龙船”,过去多为郊区农民为之。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30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因那时黄竹岐地方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

4、午时符习俗

旧时的端午中午,家家贴“午时符”,一般请道士用黄纸书写,作为驱魔辟邪的一种镇符手段,符章多为汉字形体的变异。然后用水果、粽子拜神,烧艾草以薰蚊,撒雄黄酒以杀虫,另外,还用雄黄酒调朱砂、涂在小孩的额头、胸口和手心上,谓可辟邪。

5、新抱手艺

二月二的习俗篇8

说起立春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立春其实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立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那么2021年立春是在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立春是在农历哪一天_2021立春是几月几号,欢迎大家查阅!

2021立春是几月几号2021年2月3日,农历二〇二〇年腊月廿二

立春是中国民间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节气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的由来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着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立春习俗活动燂春

这种立春跨火堆的传统仪式,即是“燂春”。“燂春”是华夏民族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因立春之日阳气将出地面,燃放爆竹,焚烧樟树枝可祛退阴气,宣达阳气,助阳气生发,有驱邪迎祥之意,而孩童跨火,则更蕴含着平安成长的美好祝愿。“燂春”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会吃“春茶”,“春茶”是用红豆、红枣、桂圆、陈皮、桂花、红糖等6种配料烧煮而成的。按照民间的习俗,过了立春,孩子又长了一岁,而吃了“春茶”,在新的一年里,不仅祈盼生活红红火火,而且也能护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平安吉祥。

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在民间,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与忌讳,也就延伸出各式各样的躲春方法与习俗。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如今很多的农村有这些习俗。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上一篇:我们是姐妹范文 下一篇:有关教师的诗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