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18 20:33:43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1

龙抬头

作者:王文烨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每年的春节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一直到来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仓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这天一般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这时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在二月二这一天,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无论是走在乡间集市,还是城里的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人都在排队理发!为什么要理发呢?那是因为人们认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做“龙剃头”,预示着一年都有好彩头,都会在这一天,修剪一下头发,轻轻松松,从头开始。

在我国北方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怒了玉皇大帝,传谕了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的时候,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他,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年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或炒豆豆,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临近二月初二的日子里,在大街小巷都会听到“嘭·嘭·嘭”的声音。那就是人们为了迎接“二月二”的到来,在做“金豆”呢!大家快看呀!小区门口的孩子们捧着香香的玉米花,脆脆的豆子,笑的多开心呀!正可谓: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那把为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开嘴。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了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耘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节日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涵义,也已经鲜为人知。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我们家总会有一些爆米花。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龙是伟大的,因为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我们借助龙的形象,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也要将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延续下来。这时,我不禁想到,农民伯伯都已告别农闲,下地劳作了。而我们这些当代的莘莘学子们,也要从中得到启迪: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们应有新的目标和打算。让我们扬起风帆,再次起航!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2

随着正月十八落灯,年就算过完了,可是龙却没有离开。在接下来的农历二月,龙就会成为主角。“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首民间童谣所说的,正是古人在二月二过春龙节的景象。

过春龙节,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这一天又叫龙抬头日,也有称作农事节或春耕节的。而在南方,则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起,中国人就开始把二月二当做一个特殊日子来对待。据资料记载,这与农业节气密切相关。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这几个节气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特别是惊蛰日,隆隆春雷作响,冬眠的百虫开始苏醒,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古人认为,这一切都是“龙”的功劳,因为有“龙不抬头天不下雨”的说法。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描述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分刚过,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集合了多种生物的特征:蛇身、兽腿、鹰爪、马头、蛇尾、鹿角、鱼鳞,是一种多元融合的神物,代表着权力、威严、力量、勇猛等。早在殷商时期,龙的标志就出现了,它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与海龟的外壳上,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在中国民俗里,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年成的好坏,为求得龙神行云布雨,二月二这天要在龙神庙前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要唱大戏以娱龙神。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很多讲究和各种纳吉活动。

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就是把生活活动都与龙进行了联系:不仅吃饼吃面有了名堂,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怕误伤了龙的眼睛。

在收成好的年份间,老百姓会几家合制一条长龙,在二月二这天上街舞动以示庆祝,同时期盼新的一年能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在我国北方,二月二的早晨,还要用竹竿敲击房梁,称为敲龙头,意思是龙蛰起陆。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给孩子剃头,称做“剃龙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将来能出人头地。大人们也理发,意味着从头开始,新年交好运。

在有的地方,妇女要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圆形小块,中间夹以细秫秸秆,用线穿起来,作长虫状,戴在儿童衣帽上,俗称“戴龙尾”,用以驱灾辟邪。旧时这天还会让孩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得取功名。这些习俗,都饱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寄望。

很多人不知道的,大概是引水入宅的活动。《宛署杂民》中记载:“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农田里,意思是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田地里方才如愿。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3

中国龙年将去,蛇年将至,犹如公历2012年至2013年相交替时,股市中人猜想、期盼、议论颇多。蛇雅称“小龙”,故蛇年亦称为“小龙年”。龙的传说中国独有,而蛇的传说遍于世界。如《圣经》中引诱夏娃偷吃禁果的狡猾的蛇,古希腊神话中的蛇,而现代蛇的形象竟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微标中。中国关于蛇的传说更多,如女娲和伏羲人身蛇尾交缠的画像,曹操《龟虽寿》诗中的“腾蛇乘雾”,文艺作品中的《白蛇传》,等等。可见蛇的影响之深、之大。而当前股市行情也似乎预示着小龙年亦将胜过大龙年。

中国自古就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自然喜欢龙年,视之为吉祥之年、升腾之年,都愿意在龙年生个“龙子”或“龙女”。对于龙年的股市行情自然也寄予厚望,期盼飞龙在天。龙年之初,“龙”确实抬头了,只是高度有限,时间也不长。龙年的正月,即2012年1月底和2月,上证指数震荡攀升,2月27日最高见2478点。随即高位震荡调整,接下来就是反复下挫,整个龙年几乎都是一幅“龙”困深渊的景象。直到12月4日创出1949点近三年来的新低后开始反弹,在进入2013年之前才重新站在年线之上。就农历而言,目前的强劲走势仍属于龙年的走势,虽然至本周三收盘尚未创出龙年新高,但“龙”尾高高上翘总是一个吉兆,预示即将来临的小龙年是一个好年头。

小龙年股市的运程如何,会不会重走龙年抬头、翘尾、身子下沉的走势?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总趋势会好于龙年。概括地说,“小龙”的头会抬得更高,依目前的诸条均线多头排列、价量配合、稳步攀升的技术图形来看,上证指数在小龙年有可能达到2500点、2700点,甚至3000点以上。而身子下沉的幅度会低于龙年,好的可能会在年线之上运行,即使间或在年线之下运行,时间也要比龙年短。创新低是非常小的概率,除非有突发的重大利空事件。至于翘尾的高度,可能高于头抬起的高度,也可能要低。人们对蛇尾总有忌讳,如无意外,可能是一个好的收尾。

预期小龙年的运程好于龙年,主要依据有三条:

一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改革开放新政和反腐倡廉、亲民实干的新风对股市行情有明显的提振和推动作用。

二是宏观经济发展势头会好于龙年。近来,经济数据利好频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连续四个月保持在50%以上,1月份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创四个月以来的新高。虽然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但带给小龙年的总体趋势是稳定增长。小龙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起步之年。按照10年40万亿城镇化投资规模计算,每年都有个大蛋糕可切。

三是与龙年相比,股市投资环境会有较大改善。从供给方面来说,据说今年上半年内IPO都不会开闸。即使开闸,也会控制拟上市公司的质量、数量、规模和节奏。另一方面就是入市资金,特别是QFII和RQFII资金会不断增加。按照证监会郭主席的说法,会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扩大到9到10倍,还着手准备开放QFII2和RQFII2投资A股市场。近期以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的持续稳步上涨,说明投资者的结构和投资风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迈向小龙年的好兆头。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4

还记得上个月的节气小满吗?麦子的颗粒越来越饱满,等完全饱满时,却没有一个叫“大满”的节气,因为真到麦子的颗粒“大满”时,就需要收割了。这时的节气叫做:芒种。

芒种是收割的节气。俗话说,芒种芒种,忙收又忙种,小麦、大麦等夏熟有芒作物需要抓紧收割,同时,秋熟有芒作物又需要播种,所以,芒种的收割对农人来说就像打仗,民间流传着“种在地里都是草,收回囤里才是粮”,“麦收如救火”的农谚,因为这时的天气如同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场大雨一场空”。

芒种一般在农历五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对于端午节,我们都再熟悉不过,最经典的活动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

传说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划龙舟是为了模仿蛟龙出水。其实,赛龙舟最初只是一项体育活动,南方多水,人们出行主要靠船,所以划船是南方水乡人们的一项基本的生活本领。端午前后,天气炎热,又恰逢佳节,所以水乡儿郎们就组织划船比赛。由于划船比赛是一项同时由众多水手参加的集体活动,所以船要用特制的长艇子,并且模仿蛟龙出水时昂首摆尾的样子,于是就有了龙舟。中国的龙舟比赛,可比现在奥运会水上项目的皮划艇比赛壮观、热闹的多了。

赛龙舟是青壮年们的事情,小朋友不能划龙舟,就玩斗草呗。两个人以草相扣,对拉,被拉断的就输了。当然,要玩这个游戏一定要先有草,要有草,就一定要先出门踏青⋯⋯芒种虽然很忙,但是收割了之后,怎么疯玩都没问题。

大多数粽子是用芦苇叶或者青竹筒来装米,从中医学的角度看,芦苇叶和青竹筒具有清热生津,解渴补阴的作用。因此,端午节吃粽子不仅饱口福,也很养生。

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一种节俗食物:端午果子。端午前夕,将木瓜、杏子、梅子、李子等瓜果,紫苏、菖蒲、生姜等辛香草药,切成细丝,拌和,再加盐或者加蜜腌渍封存,就成了“端午果子”,也有生津驱邪的功效。

还记得《白蛇传》里许仙让白蛇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故事吗?古人到了这个节气要喝菖蒲酒、雄黄酒或者艾酒驱蛇虫。古代没有杀虫剂,使用的都是“纯天然草本精华”。菖蒲、雄黄、艾叶,都是中药材,可以防治“毒邪”导致的疾病。在大门上插艾叶的习俗也是表达了人们“驱鬼辟邪”的愿望。只是雄黄酒有毒,最好还是别喝,以免像白素贞一样现了原形。

有些人家还会用五色的丝线编成彩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腕上,因为古人相信五色有神奇的力量,可以驱邪避灾。由此可见,杀菌消毒、防虫防病是我们的老祖宗在这段时间最重视的事情。

芒种时就可以在田野中看到螳螂了,而听到蝉鸣的时候,就是夏至了。

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白天开始慢慢变短,夜晚开始慢慢变长。这一天,北方流行吃凉面,除此之外,桃李瓜藕、爽口的凉粉也是餐桌上大受欢迎的食物。

随着夏天的来临,天气越来越炎热了,白昼烈日当空,小朋友最好少出门,以免中暑,但到了黄昏,暑气散去,一家老小吃罢晚饭,正好出门纳凉,广场、水畔、露台、庭院,都是纳凉的好地方,这时候,不妨趁着繁星满天,给小朋友指认一下天上的星星。这个月的黄昏,天空中的北斗七星的星柄指向正南的方向,除了北斗七星,你也不妨在天空中找找其他星星,比如灿烂的大角星以及明亮的角宿。

六月的黄昏时分,抬头看头顶的上方,有一颗星非常明亮,那就是大角星(在西方的星座中,大角星属于牧夫座)。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中,大角星是天帝的朝廷。

大角星的下方,也就是夜空中正南方的位置,则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一亮一暗两颗星组成的角宿(亮的那颗是角宿一,暗的那颗是角宿二,在西方星座中,这两颗星属于处女座)。角宿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中的第一宿,古人将这七个星宿连接起来想象为一条飞天巨龙,而角宿双星则是这条龙的两只角。仲春三月(农历二月)黄昏的时候,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这就称为“二月二,龙抬头”,然后,随着季节的变换,这条巨龙慢慢在天空中移动,到了仲夏六月(农历五月)的黄昏,在角宿的率领下,整条巨龙已经升腾到了南方的夜空,这就是《周易》里面说的“飞龙在天”。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5

龙岩,地处福建省的西部,故统称“闽西”。一踏进这片土地,我们就被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所吸引,被客家人的热情好客所感染,被特有的土楼建筑所震撼。如诗如画的青山秀水中,我们踏寻着那些摄人心魄的美丽客家风情。

客家首府――长汀

长汀是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是著名的唐宋古城,绕城而过的汀江被誉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店头街是长汀很有代表性的古街道,一条狭长主街,四处通达,街面宽四米左右,由两列整齐相对的木构建筑组成。每户门面不宽,但都有一定的深度,基本结构是前店后院、下店上宅、前店后坊,故称“店头街”。虽有沧桑之感,仍能显出各宗室的气派。听说政府对这一带不进行开发,就是为了要保持古镇的容貌。

老街、老人、老店、老字号、老照片,构成了长汀这幅鲜活的旧式画卷,本来以为是个很安静的小镇,却发现这里是如此热闹。

走古事,游大龙――连城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连城罗坊乡,被誉为“山村狂欢节”的走古事在雨中隆重举行。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共有七个棚(棚,是指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每个棚有两名男童,扮演天官或武将。“嗵!嗵!嗵!”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百余男青年扛着七棚“古事”快速前行,有天官的一棚“古事”在前面领路,随后的带有武将的六棚“古事”争先恐后,奋力向前。据说,后面的六棚“古事”,谁走在最前面,来年就能交好运。他们从罗坊屋背山坪开始奔走,从“云龙桥”前的清岩河下河床,逆水狂奔,浩浩荡荡,壮观无比。雨越下越大,抬夫们在当地民众和海内外游客的围观中,一个个精神振奋,手拉着手,呼喊着,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奋力狂奔,彰显了客家人勤劳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

元宵夜,连城姑田镇,近千名青年壮汉抬着三百多米的大龙翔游,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一路上男女老少前后左右相随,浩浩荡荡,热闹非常,所到之处,家家门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足显百姓祈愿之虔诚。威风而壮丽的游龙活动,在民间自古传延至今,是中华民族龙图腾崇拜的强力佐证,也寄托了华夏儿女腾飞的梦想。

土楼奇观――永定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6

山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每一片叶、每一棵树、每一朵云彩、每一缕阳光都可能会让大家演绎一份心情故事。朋友们抛却心中的承载,共同分享四面山带给我们心情的释放。首先我给各位介绍一下四面山概况。 四面山的山,峻美而有灵性,圆锥形的山峰峰峰相连,山山相靠,如竹笋拔地而起,绵亘百里,故因此得名。 四面山的瀑布,千山万壑四面飞瀑交相呼应。置身四面山,飞瀑四面来。瀑布众多灵性不一,形态各异。据查,四面山有上百挂飞瀑,100米以上高度的有5挂,80米以上高度的有8挂,30米以上高度的有23挂,因此,四面山也以“瀑布之乡的美誉名扬天下。

四面山的湖泊,虽没有洞庭湖的浩瀚和千岛的曲折,却有处女湖的幽娴与宁静。湖水清明如镜,绿影婆纱,倒影如画。近万米长的洪海湖,扭曲着水蛇般的腰身,静卧在青山峻岭之间,被多才子雅士所钟爱。龙潭湖、林都湖、珍珠湖等8个湖泊,撒动着珍珠般的银光,如深山莽林中的8颗璀璨明珠,四面山因此被称为巴渝的九寨沟。

朋友们!说完了四面山的山、林、瀑、湖外,接下来再说说四面山的雾。雾起处,四面山就像笼罩着一条条洁白飘逸的哈达。朋友们,如果在1700米高的蜈蚣岭上观云海,茫茫白雾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环,天光云影,会引发出你的满腔情怀。云敛雾收,现出层峦叠嶂,青山翠涛,令人陶醉。

这些各具特色的山、林、瀑、湖、雾浑然天成,野趣迷人。不同的季节,幻化出不同的神韵。现已开发出一林二河三滩四坪五岭六沟七湖八洞九峰十岩、二十八挂瀑布、一百二十八个景点。春天,百花怒放、千鸟竞鸣,是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去处;夏天,山静水幽,四面葱茏,是休闲、避暑的港湾;秋天,层林尽染,山水如画,是养精蓄锐的疗养胜地;冬天,银妆素裹,天地合一,是领略南国“北国风光”的天然场所。四面山为长期生活在“水泥森林”空间的市民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良好生态自然环境。

四面山的人文景观也很有特色,最令人叫绝的是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的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朝源观两座山门上的两副楹联,千百年来难倒无数文人墨客和宗教界人士,至今无人破解,老将军魏传统见了此联后,仅留下了“长乘胜迹联何解,留得通家过此关”的耐人寻味的诗句。 另一处人文胜景是长163米,高9米的灰千岩摩崖壁画,它有着5000年历史,造型独特、形态各异的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震撼的古老力量,是凝聚着原始巴人劳动、生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它填补了川渝摩崖壁画的空白。

头道河

头道河景区面积为35.47平方公里,由龙潭湖、卧龙沟花果山花岩栈道峡谷等主要景点构成,具有幽壮奇险的特点.整个游程需要10个小时.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溪河叫头道河,也是四面山的第一条溪河.河中有一只巨蛙蹲卧溪中,它体大过象,腹胀如鼓,挺胸抬头,圆目大睁,身着红装,仪态威严.人们都说它是缔造四面山的神仙们封的四面山守护神.

龙潭湖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7

思乡怀人诗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一、鉴赏示列

1、思念亲人。例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是一首七绝。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烟尘蔽天。第二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三四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亲人、故园眷念的亲情,又写出了诗人“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和开阔豪放的胸襟。

2、思念故乡。例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内容]这是两首五言古诗。第一首诗从家住孟津的女方落笔,她见有船从江南来,便急不可耐地问船家,是否捎来了漂泊在江南的人的信。写女方对男方的思念。第二首诗从在江南的男方立言,他见到孟津有人来,急问自己家中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这是写男方对女方的思念,也是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的思念。

3、羁旅愁思。例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凉秋夜半,霜气逼人,月亮下去了,耳听几声乌鸦的惊叫,眼看江岸的丹枫和江中的渔火,船中的旅客不禁惹起了乡愁,久久不能成眠。而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又远远来叩旅人的心扉。这首诗描写了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的环境,抒发了羁旅者的孤孑清寥的感受和萦绕在心头的缕缕乡愁。

4、边关思乡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内容]这是一首七绝。前两句作者写道: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马,征战不休。自然地透出单调困苦、不尽无穷的怨情。后两句写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写征人转战跋涉的遥远与苦辛。这首诗一方面以“岁岁”与“朝朝”写出怨苦无时不有,又以“青冢”、“黄河”、“黑山”表现出怨若无处不在。

二、鉴赏思乡怀人诗词歌中的意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人手:

1、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碛(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茫茫沙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2、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诗中的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篇8

罗坊走古事

村里人告诉我们,从明代以来,他们都要自发地举行“犁春牛”活动,提示冬闲已过去,春耕农事就来到,不可误时。夜色降临时分,大家集聚在村部,随着燃放的爆竹和十番乐的响起,村民们点燃了松明,在牧童的引导下开始了巡游。老人们有的装扮成丑角模样的牛倌在前头牵牛,有的则扮作犁者扶犁而行,后面跟着送饭、钓鱼,挑柴、抬农具、读书、担牛草和挑谷子的各色人物,卷袖赤脚、头戴斗笠,男扎腰带、女系围裙,边走边舞。所到之处,家家在门前烧炮、燃香相迎,队伍在巨大的爆竹阵前无法前行,便索性停下脚步进行表演,各种夸张而生活味十足的农耕动作,配以锣鼓、乐曲声,逗得围观的乡亲笑声不断。

我们随队伍而走,在田野中全然不顾道路的坎坷边走边拍,一直走进了新泉镇的大街。不知哪村的游船灯,龙灯、鱼灯和大头娃娃的队伍也加入了进来,镇上到处在烧炮,天上的礼花与焰火没有暗过,地上的鞭炮被成堆燃放,巨大的响声让在场的每个人血管急剧喷张,让我们充分领教了新泉“烧炮”真的是够威够力!

源于清朝年间的罗坊走古事,据说是当地一位举人卸任返乡时,将流传于北方的习俗移传乡里,并选择在元宵进行,既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又为劳作一年的乡亲带来节日的喜庆与快乐,自此流传延续至今。走古事不仅罗坊有,北团的溪尾、下江坊和城郊的隔川等地也有类似民俗,但以罗坊最为盛大壮观,因而近年到这里来观看,采访与拍摄的人不下数万。

我们在一位乡亲家的天台上支起了帐篷,但一夜难眠。倒不是因为冷,而是夜空中响起的鞭炮声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到了天亮时更是达到了高峰。

罗坊的走古事,即以走的方式来表演古代的故事。它不仅是一项民俗礼仪,也可看作一项民间体育竞技。其规则为,以“棚”为单位,共出七棚(棚即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每棚挑选体壮胆大的男童两人,彩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作天官,一名扮演护官的武将,固定于轿台之上,再由22名青壮年抬着,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开始竞跑,并有领先者就会福气连连之说。

一切准备就续,各棚从四面八方来到罗氏家庙前集中,祭拜祖宗,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响中拉开了走古事的序幕。

正月十五的罗坊到处是人,地上、楼上、阳台上站满了密匝的观众。在千万双眼睛的注视中,各棚把菩萨轿、彩旗、宝伞置于中间,从罗氏家庙一路奔走到乡中心的广场上,又到广场上再跑。每跑两圈,要休息一阵,既养精蓄锐,又让村民们进香。一旦土铳响起,又开始下次竞走,如此重复数次,直走到大家精疲力竭,让领先的天官棚同第二棚脱节,才告结束,前往距广场约有5里路的云龙桥。

走古事的高潮与精彩时刻,出现在临近中午时分的入水竞跑中。河岸边和山坡上早被围观者站满,无数的镜头对准了云龙桥的那头。时辰一到,在岸上表演后的各棚依次从云龙桥走到河边,听到铳响后蜂拥下水,逆水而走。除天官不能超越外,各棚相互间争先恐后去超越前棚,胜者视为吉利。大家齐心合力,在齐膝深的水中快走,两岸和桥上的乡亲也为之呐喊助威,情绪十分高昂,快门声也响成一片。河中一有人摔到,马上有人接上继续抬棚前行,直到全部抵达终点的河边,一年一度的走古事才全部结束。

姑田游大龙

我们在食堂一通狼吞虎咽地吃着乡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天却不作美地下起了大雨。我们很担心,因为姑田所游的大龙是用纸糊的!

始于清乾隆年间的姑田游大龙,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间,都会以村为单位组织家家出龙。每条龙90板至150板不等组接而成,最长可达1500多米,堪称“天下第一龙”。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来到姑田,正赶上出龙的时间,只见各家代表身扎红布,两人一组,合抬着一段段龙身在村舍间游走。我们也顾不得风雨,赶紧在路边停车,操起相机追随而去。从村里到山上,前来接龙的队伍络绎不绝,望不到尾,极其壮观。许多人家就在路边借等待时机,焚香祭祖,鞭炮声此起彼伏,让春寒料峭的天地增添了几分喜庆的热闹。

终于等到出发的时间。神铳在前面引路,锣鼓,十番乐队相随,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山上出发。若在晴空下的白天,长龙似驾云雾而飞腾,满山遍野都是看客,非常壮观。但今天风雨不止,让出行增加了许多困难。我随龙而行,近距离拍摄,才知道游龙其实是一件很累的活。龙身之间以板相接,缺少转动自如的灵活性,要在田埂间行走,每遇转弯,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水沟或踩进田里,加上雨大道路泥泞不堪,更增加了游龙的难度。不到一半行程,许多龙灯身上的糊纸已经残破,但参与游龙的村民仍是全神贯注地盯着队伍的变化,调整着手中高举着的龙身。天色渐暗,远处的村庄响起了迎龙的鞭炮声,不时有礼花窜上天空炸开,在靛蓝的天色问盛开五彩的光芒。我们都没有跟随而去,站在高高的山间,目送着长龙蜿蜒向小村游去。

就在这一时刻,短短两三天的所见所闻,又悄然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厚重而积淀久远的文化氛围,淳朴而热情的民风,奇特而气势宏大的习俗,让我永远记住了一个名字――连城。

旅游资讯

交通:连城县隶属福建龙岩市,205和319国道贯穿全境。目前已开通连城―深圳,连城―厦门―上海航线。可通过深圳、上海,厦门转机直达。乘火车可根据出发地车次线路选择下站地,主要有连城朋口站(距连城城关25公里)、龙岩站(下车后可坐龙岩开往连城或冠豸山的班车走319国道,行程110公里,约一个半小时到达),福建三明永安站(有开往连城的班车,走205国道路程100公里,约一个多小时到达)。如果想观看或拍摄文中所介绍元宵节诸项活动,建议以自驾车为好,否则极有可能赶不上时间,且转车也不方便。连城开往各乡镇的路标指示较明确,比较容易行走。住宿:连城县有多家宾馆酒店,连城酒店,邮电山庄,温泉宾馆等,条件都不错,每个床位在60―100元不等。

相关景点:连城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民俗节日之外,还有风景名胜,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宣和乡培田村的明清民居建筑群、明清著名四大雕版印刷基地等,新泉有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曾在此办公,新泉的温泉也很有名。

餐饮:白骛鸭,为全国禽畜优良品种之一,也是著名的药用鸭,不油腻、汤味独特、肉质鲜美,可以一尝。当地久负盛名的涮九品为传统火锅名菜,俗称“涮九门头”,所食为牛身上九个部位的肉,几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华,故又有“一餐吃了一头牛”之说。

上一篇:爱是桥梁范文 下一篇:冰心现代诗范文